回归生活促进数学教学有效性

2024-06-24

回归生活促进数学教学有效性(共11篇)

1.回归生活促进数学教学有效性 篇一

让数学回归生活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

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

一、联系生活找数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采撷数学实例,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为课堂教学服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前、课后布置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你的体重大约是( )千克。

学校教学大楼大约高( )米。

一个苹果大约重( )克。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经验积累的重要性,体会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数学身临其境,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

二、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案例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就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看一个“猴子骑车”的动画,从中让他们体会到:骑那种装有圆形做的轮子比较安全,也不会颠簸的厉害。同时也感知了“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相等”。这样引入新知,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血有肉,生动有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数学利于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因此,易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活用数学知识,优化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不考虑所学数学知识的.作用,不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适应考试的解题能手。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让他们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某些实际问题,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他们肯定是十分乐意的,这是我们教学所必须达到的目标。也真正达到了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

例如,在学分数乘法知识后,给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买门票方案”,公园只售两种门票:个人票每张5元,10人一张的团体票每张30元,购买5张以上团体票者可优惠10/100。我们班有37人去公园游玩,按以上规定买票,你认为怎样买最合算?如果让学生分组讨论“买门票方案”。这样的题目学生可能会想出多种方法:

方法 1:按每张5元购买,要花5×37=185元;

方法 2:采用买3张团体票,再买7张个人票,一共要花3×30+ 5×7=125(元)

方法 3:买4张团体票,只花30×4=120(元)。

方法 4:买票时请3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来一起买团体票,然后让他们各自出3元钱,我们只花30×4-3×3=111(元)

方法 5:邀请13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来一起买票,我班只花30×5×9/10-3×13×9/10≈100(元),这样我们合算,他们13位游客也合算。

可见,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那么,一定会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同时也会越来越让人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会变得有活力,学生才会更有兴致地喜欢数学,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巩固数学甚至发展数学。

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回归生活学数学既是让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到了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但需要注意的是,回归生活学数学绝非回到生活中放任自流地学数学,而应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的作用,并重在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惟有这样,才能将《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落到实处,更好地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2.回归生活促进数学教学有效性 篇二

一、列举实例, 迁移体验

鲁洁教授指出:“回归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 从生活出发, 包括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困惑等。”课改后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尤其注重与儿童生活的联系, 作为教师, 就更应注重将文中的情景与生活实际相接轨, 将学习教材与走进生活相联系, 引导儿童从书本中的情感教育走进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进而迁移、感染、渗透、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一切仅凭空洞的说教和缺乏现实色彩中的事例, 很难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因此, 可巧举事例, 这不失为一种鲜活的刺激。

1. 生活事例, 对比体验。

教学“让人三尺又何妨”一课, 在导入伊始选取图片呈现生活案例:两自行车相撞, 一个结果是怒火四起, 以拳相击, 另一个结果是握手认错。让学生思辨:面对摩擦, 如何处理。接着, 呈现两位学生抢座位, 用修正液划“三八线”的事例, 引导学生认识到:对待同学要宽容友善;然后, 读一篇学生的文章《老师, 我想对你说》, 文中谈到老师对学生要求是在太严格, 一点也不宽容。这时引导学生正确辨析宽容与严格, 准确把握宽容与友善的“度”……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教学导入部分的案例在生活中常见, 怎样处理才正确, 宽容原谅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学生的确没有思考过, 这个生活案例在学习教材之初便诱发了学生的自主感受。整堂课中选取了多个生活事例, 巧妙对比, 移情体验, 由例及己, 触动了学生的情感之弦, 调动了学生最积极的真切体验, 这样与他们生活经历的真实“碰撞”, 促使学生情感产生振动, 将令他们铭刻于心, 这样生活实例所揭示的道德知识就会内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准则。

2. 社会事例, 强化体验。

生活有快乐有烦恼, 有美好也有丑恶, 只有真的才是可信的, 才是有教育意义的。我们的根本策略就是尽可能地让儿童走进真实的生活中去探究、去体验, 并让他们把在社会中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带进课堂进行讨论, 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行为模式, 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感召, 在融入社会的体验中获得情感的发展、道德的认识。

教学“人格不可辱”一课, 如只用教材中“虞孚卖漆”一例只能让学生认识到不讲诚信挣不到钱, 恐不足以令学生感受到不讲诚信会事物名誉, 于是笔者引入“三鹿奶粉”事件, 让学生对此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们个个情绪激动, 愤怒之情溢于言表。此时, 他们的头脑已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支被点燃的火把, 正是这种情感的投入和迁移后真切的心理体验使学生深深地意识到不讲诚信不仅害人, 也会损己, 道德认知水到渠成地得以强化升华。

巧妙选择社会事例, 利用蕴藏于儿童生活中的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和问题, 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就能使他们接受、思考并体验。以情载理, 情理交融, 就能在儿童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

二、角色模拟, 换位体验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与成人不同的世界, 教师和家长只有了解这个世界, 才能成为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天使。作为教师, 采用的教学法应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呼应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样, 教学才会变得高度有效。角色模拟就是一种学生更乐意接受、也更能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方式。

“敬人者, 人恒敬之”一课的教学中, 根据书中提示, 笔者以小品形式模拟表演“新来的同学”。首先出示一段19秒的视频, 显示小杨家境贫寒, 衣着破旧, 见识不广, 视频中的小黄对小杨不屑一顾, 这时又出来一位男同学和女同学, 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这刚刚出现的同学, 谈谈“你会怎么想, 怎么做, 怎么说”。在模拟表演中, 老师既要引导评价学生言行, 还要关注学生的表情, 让学生知道“平等尊重他人”是发自内心, 是自然真情的流露。通过模拟表演, 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 让学生换位思考, 这样学生的道德认识就会愈发深刻。

三、创设情境, 真实体验

情境体验式教学是用语言、实物、图片、音乐等手段, 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 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情境的最大功能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因为情境本身就是带有情感因素的环境和场景, 学生在情境中的体会不再是单一的感动、激动, 而是要让学生借助情境调动起自身丰富的生命体验, 这种体验可以是感性的、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 也可以是理性的, 带有严谨的价值判断性, 还可以是感性与理性的交织。

在学习“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后, 笔者故意说:课程已经进行一半了, 这节课我们测试一下前6课的学习情况, 看看同学掌握了多少知识, 思想进步了多少。”第二次课的铃声刚响, 就下发考试的白纸, 只是这些纸上做了点“小手脚”——有的沾上了泥灰, 有的角落上破了, 有的皱巴巴的……分发纸张时, 笔者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第一个同学拿到纸愣了一下, 立即从下面拿了一张, 再纸推给同桌……纸传到了最后面, 有三四个同学站起来:“老师, 我的纸是坏的。”“对, 我的纸是脏的。”笔者示意他们先回到座位上, 他们很不情愿。学生们紧张地等着出题目, 笔者却说:“同学们, 考试已经结束了。”学生们先是一愣, 接着像炸开了锅似的, 个个莫名其妙。笔者一字一顿地说:“请拿到坏纸和脏纸的同学站起来。”结果站起来的绝大部分是后面的同学。笔者语重心长地说:“上节课我们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喊得响亮。其实, 我是想通过今天的考试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学过的内容掌握了多少, 理解了多少, 能否学以致用。看来, 大多数同学没通过这次特殊的考试, 把干净、完好的纸留给了自己, 不好的纸都留给了后面的人……”好多学生都面露愧色, 低下了头。

这样的真实情境和真实体验, 估计孩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句话会内化为他们日后的道德行动标准, 至少, 以后面对人性的考验时, 他们会多一些道德价值的思索与判断。

情境体验的方式可有多种: (1) 可以从熟悉的生活中采撷浪花, 生活是情感体验的沃土, 但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回忆往往是零碎的, 不能鲜活生动地再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选取熟悉的生活情景设置情境, 让学生自然地追忆、联想和想象, 达到“如临其境”的境界。 (2) 在生活中构建开放的场景, 就如上述案例中, 老师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独具慧眼, 善于发现, 善于挖掘, 善于组织, 将种种生活资源去粗存细、去伪存真, 提升为设定现实情境的组织材料, 构建一种开放的生活场景, 让学生在具体可感、形式多彩的现实情境中调动自己的切身体验, 投入其中, 从而感悟道德境界。 (3) 在历史的长河中创设情境。思品教材中呈现了很多据典引经的案例。

3.回归生活,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篇三

策略一:走进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喜爱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坚持开展一些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由此积累各种写作材料。比如可组织作文兴趣小组,举办故事会、主题班会,或者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搞野炊、放风筝等等,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找到写作材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有趣的活动》时,我让学生星期天回家后,每个人准备一个鸡蛋,不论用什么样的办法把它带在身边,如果鸡蛋一天不坏,则是护蛋成功,反之则是失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把做法、心情感受等记录下来。周一,我先让学生谈谈这次活动的感受。由于活动中出现很多情况,因此大家情绪高涨、各抒己见。然后,我让学生把这次有趣的活动写下来。学生在玩中学,玩得痛快,写得真实、具体,写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策略二:解放思想,写出真感觉

“言为心声”,学生的表达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倾吐”,是自觉的、自主的表现。学生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有喜悦,有感动,有委屈,也有愤怒……这时让他们自由表达,不拘形式,不限内容。让学生在急于倾泄心情的时候表达,学生就会说真话、抒真情,学生动笔行文就不再是沉重的负担和苦恼,而是一种自我宣泄的轻松,是一种情感喷发的畅快。

有这么一个案例:我让学生写一篇《我的妈妈》的作文。在写作中,学生大多数写妈妈是某一方面的工作能手,妈妈对自己是如何的关心,这样写当然好。但有一个学生却写他不喜欢妈妈,他觉得妈妈脾气暴躁,不是个好妈妈。按常理。我们的本意是通过作文赞扬母爱的伟大,但这个学生却背道而驰,我并没有否定这位学生,相反,我认为这位学生的思维与众不同,有独创性,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写出了自己的真感觉。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追求的是答案的唯一性、思维的统一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与思维的发展。翻开一份份作文总有“千人一面”的感觉,无论是形式上、内容上,甚至遣词造句都有相似之处。似乎是同一种思想,同一种感情,同一种声音。比如写同学的几乎是帮助解决难题,或下雨天送“我”回家等。其中很少有自己的真感觉。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得真正给予学生思想感情上的自由,让初学习作的学生敢想敢说,能大胆地把生活的体验反映在自己的作文中,写真人记真事,说自己想说的话,抒自己想抒的情,这样才能在他们的习作中找回实实在在的真感觉。

策略三:随心所“欲”。写出自己的个性。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的训练项目,让学生见题生意,自由为文,写出自己的个性,使训练性习作与有感而作合拍,缩小课堂习作与学生平时写生活作文的距离。做到了这一点,小学生能绘童心、露童趣、叙童乐,就能写实在的事物,写丰富的想象,抒发真情实感。

例如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走进教室,笑眯眯地对大家说:“这堂课先做一个游戏,叫‘传电话’。”当把题目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就开始议论纷纷,还不停地猜测是什么游戏,我没有急于公布游戏的玩法,而是让同学们先说说看到游戏名字的感觉,之后才在同学们的一再要求下说出游戏的玩法。我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人数相同,每组第—个同学上讲台到老师这儿来看一张纸条儿,然后将纸条的内容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传给第三个同学——依次类推,最后一位同学将所听的内容写到黑板上,完成得又快又准的小组获胜。我的话音刚落,鸦雀无声的教室,顿时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巴望着自己的小组能赢。这时,我让未参加活动的同学仔细观察游戏中的同学们的表情、动作及语言。“只见上台参加游戏的同学个个弯着腰、屈着腿,一脸的兴奋……”这些及时捕捉到的信息早已记录到了同学们的本子上。同时,我不失时机地提醒参加游戏的同学注意自己在游戏中各个阶段的心理活动。游戏进行了三轮,全班同学都扮演了参加者和记录者,紧张、激烈、好玩,让大家充分尝到了游戏的乐趣,体验到了生活的乐趣。接下来,我要同学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口头交流刚才捕捉到的、或是亲身经历到的情景,说出自己对本次游戏的印象,透露透露自己对本次作文的构想,然后比谁能将刚才“说”的内容快速地诉诸于笔端,——不到三十分钟精彩、好玩的游戏作文完成了,这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原来作文是如此简单。

再如,在泗阳县“第三届杨树节”来临之际,我悄悄地告诉学生,国内外将有许多的游客来泗阳参加杨树节,组委会请我们推荐泗阳值得一游的景点。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找资料、图片的基础上,列举了充分的理由,向老师提出建议。习作交流时,学生一个个慷慨陈词,现场俨然成了家乡旅游景点的推介会。显然,这样的作文,要比写“介绍家乡的一个景点”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同时他们意识到作文与自己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精彩的一幅画、动人的一首歌。

4.美术教学应回归生活 篇四

“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指美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美术教学中要加强美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美术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美术课堂的活力。美术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美术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美术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美术,把生活经验美术化,美术问题生活化,体现“美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对美术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美术,美术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习美术的目的性,增强美术学习的趣味。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找美术,体会美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美术,美术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美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前、课后布置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美术。让学生从生活中找美术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美术。学习美术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由于低年级小朋友刚接触美术,我们教师就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把枯燥的美术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从小培养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例如第一册教材第一单元“大家都来做中”,我除了让学生找一找自己身边熟悉的材料和用品,我还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自己喜欢的物品,如小石头、沙、泥、各种树叶等,让他们用自己身边的这些材料拼摆自己见过的熟悉的图形,使小朋友初步体会美术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美术产生亲切感。再如《有趣的半圆形》,先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半圆形的物体有哪些?通过联系实际再做一做,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美术。

低年级的小朋友也可以通过写美术日记的方法让他们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用美术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如《用画来写信》一课,我让学生联系实际,今天想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服,让妈妈做什么菜,用绘画与日记的形式写出来。由于这种联系生活联系自身,学生比较熟悉,所以做起画来就轻而易举,而且较有创意。通过这种书与画的学习让学生发现美术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美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年级的学生可通过美术活动来体会美术来源于生活,如六年级上册的<<远近的奥秘》、《风景写生》两课,如果让学生画一幅具有远近关系的透视图,写生画,在没有实地观察的情况下,很多学生是画不出来的,但如果让学生亲自找找、看看、再画画,由于学生增加了感性认识,在创作起来就不难了。通过学生实际的观察更加体会到美术来源于观察,来源于生活。

二、学美术,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美术语言及形式原理,不断增强美术意识,就必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活中的美术问题,认识现实中和美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案例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应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中的美术问题,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如在教学《香甜的水果》时,可安排一个游戏:请学生动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再做一做活动,让学生通过摸、闻、尝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制作的欲望。

再如,教学“分蛋糕”时,让学生先欣赏各式蛋糕,再亲自把教师带来的蛋糕切一切,从中让他们体会到分蛋糕的乐趣,同时也感知了蛋糕的各种造型,颜色,分蛋糕时发生的趣事,这样引入新知,使学生感到美术有血有肉,生动有趣,美术就在我们身边,学好美术利于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因此,易产生学习美术的动力。

三、用美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不考虑所学美术知识的作用,不应用美术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书呆子。学生掌握了某项美术知识后,让他们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某些实际问题,他们是十分乐意的,这也是我们教学所必须达到的目标。

如:学生在学习了《鲜花送老师》《办年货》《巧巧手》《变废为宝》就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家里的废旧材料,身边的东西,制作一些精美的手工作品,并把这种手工作品用来送给亲人,装扮家庭,装饰自己的新居„„这样,既节省了学生到商店买贵重物品的费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美术知识。再如在一年级美术活动课上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人们不注意爱护环境,保卫家园,很多的小鸟都失去了自己温暖的家,失去了爸爸妈妈,看到这些无家可归的小鸟,你想说些什么,你想怎么做?学生立即献计献策,有为小鸟建立家园的,有做宣传画的,还有愿意出钱为小鸟建立保护区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让学生体会到美术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美术,用学到的美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美术的真正意义。

5.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论文 篇五

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尤其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的现实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化教学,就是以目标为导向,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相关的道德问题;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内化为目的,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促进学生道德认识的内化和升华。

一、回归生活,找准切入点

学生个性的形成过程,是作为主体的“自我”的人的社会化过程,需要外部的灌输和行为的塑造来完成,更需要依靠自己的体验、经验来发现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生活化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引领儿童从书本世界走向日常的现实生活,把教育的触角伸向儿童的真实内心,在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触动和影响。

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体验的道德认识,能否得到现实生活的认同,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的冲突所在,这就是我们教学设计的根本依据和切入点。从这一点切入,通过展开生活化教学,引发儿童在生活实践中思考:我应该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使之逐渐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善恶观念,自主建构起个性特色的内心道德标准,也就实现了课程的基础性和启蒙性。

二、回归生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形式和内容的趣味性设计,评价方法的多元构建:让孩子在过程中感悟、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既有明确的显性目标,又有模糊的隐性目标,而儿童又具有喜欢新、奇、怪和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心理特点,这就需要依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编儿歌,师生共同表演,做游戏,讲童话故事等方法,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 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通过自由、主动、生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明理,在活动中导行,在活动中发展个性特长。

如设计《繁忙的商业街》一课的教学,可以与生活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

首先,布置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郑州二七商业街实地考察,收集有关的新闻,在课堂上发布。学生在信息交流中得出结论:郑州二七商业街作为郑州市的窗口,那里有许多购物商场,人们从四面八方来这里购物、休闲。商场里还开辟有各种休息与娱乐场所,设有餐厅,使顾客感到非常方便、轻松与愉快。

其次,设计一项调查活动,了解我们身边的家长和友邻最爱去的购物商场是哪,为什么?大家心目中二七商业街最繁华的地方在哪?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二七商业街?从而把学习活动向课外延伸。学生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到图书馆、到网上查阅,收集有关的图片和报道,或在家长的帮助下走访、调查等等。

再次,指导学生将自己调查的资料以学习小组的形式交流、整理,在搜集、整理、汇报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自悟的过程。同时将这一活动扩展为图片展览活动,在校园内外宣传。

2.学科之间有机渗透:实现综合性体验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的综合性学科,客观上需要结合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生活化教学,实现综合性体验。

3.在生活化的片断、情景中提炼主题:在体验中思辩,在思辩中内化

依据特定的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设计片断式的话题、范例、情景,引导学生思辩和提炼其中的主题,深化学生对教学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如设计《我懂事了》一课,让大家了解调查爸爸和妈妈的工作的情况。围绕“我的父母”片断式的话题进行交流,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同学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给自己的父母写封信,表达自己的尊重与感激之情,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教学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回归生活,艺术化地运用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设计:具体、简洁、实际

把教材内容由大变小、化繁为简、变虚为实地进行处理,将抽象的道理用浅显通俗的形式使之更形象化,引导学生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2.教学目标设计:激发兴趣、涵养情感、激发求知欲和参与意识

把情感作为贯穿课堂的基本线索,具体地变换信息刺激的内容、形式和强度。如在导入新课时,可创设与主题相对应的游戏活动、实物演示、智力竞赛、猜谜语等趣味性活动,从相关的直观情景导入,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感染下进入课文意境;在明理阶段,可利用幻灯、实验、图画、故事、游戏、语言等教学形式,精心设计出趣味横生的情境,让学生从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感悟新观点的内涵。

3.教学情景设计:拉近时空距离,提炼真实主题

引入学生听得到、摸得到的生活热点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并从中提炼出学生能够真实感受的主题,不能让学生产生虚幻、飘浮的感觉。

4.教师角色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欣赏者

用学生的语言、情感合成和演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尽情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心灵上产生触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形成体验。如:重视学生通过自我思考、感受、体验所认识到的学习对象的价值和意义,帮助学生提升问题价值,引导和指导学生在不断的尝试、判断、失败与成功中积累经验与教训,使学生经常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教学过程设计:情景再现——体验领悟——内化升华

教学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环境中进行探索,自主地运用所学知识推理、判断,尝试独立地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而生成为一种自我意识,形成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

6.课外实践活动设计:注重情境训练

尤其要善于借助特定的情境进行行为训练,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强化行为养成。

6.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篇六

张艳

一、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必要性与可能性 1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呼唤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但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机械式教学过程,结果是教学失去活力,学生丧失独立思考。学生手中薄薄的几本教材,居然囊括了古今中外五千年的历史。教材里只有气吞万里的宏观历史,没有鲜活生动的微观历史。以选修一为例,其中涉及到的改革人物基本上古今中外王侯将相,而且都是成功改革的历史。历史教学的好不好评价只局限于一份100分的试卷,实施历史教学的目的沦落于应付高考。所以在历史课上,老师宣之昭昭,学生听之昏昏。这完全背离了历史教学的本质目的。2可能性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 “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生活的关联。”可见,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2006年秋季新课程正式在安徽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回归生活,要求我们培养学生能力,并能学以致用。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的引进,标准化课堂的建立,这也为我们创设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准备了物质条件。

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必要性与可能性。我在这个理念引导下,我对生活化教学的一些实践尝试与探索。

二、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尝试与探索 1教学理念生活化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教学的理念指导教学行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中来,在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以史为鉴,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我们只有让高中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高中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融合,是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也是时代的要求。

2教学语言生活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对学生接受知识影响很大,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就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教师用生活化的语言来传授知识的话就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生活化的语言需要教师恰当的将生活中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提炼出来。百家讲坛中的袁腾飞在讲解内阁和丞相的区别时候,做了个非常生动的比喻。他把皇帝、丞相和内阁大臣分别比喻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和董事长的秘书。在一个公司里董事长具有最终决策权,总经理拥有一定的策划决策权,而董事长的秘书看上去十分的威风,但要始终听从于董事长。这些关系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丞相是中央一级的行政大臣,对皇帝有一定的约力。内阁是内侍机构,对皇帝没有约束力。学生进而对书本上这些句子就很容易明白。再则学生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说从明清开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并走向衰落。

3教学内容生活化

历史教材是我们实施教学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依据课程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资源作取舍,可以选用当前有针对性时政热点作为素材,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造教学资源,也可挖掘自身的资源,“现身说法”。尽可能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学习内容生活化。比如史论一直都是很多学生学习的难点。“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的反映” 是贯穿整个必修三的一条史论,也是常常运用于历史材料解析题中。我在阐释这条原理时我就设计了两个个问题。为什么上海会出姚明,而明光就出不了呢?为什么改革开放后会有姚明,文革时期出不了呢?我让学生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去考虑,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高三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时,到宋代史部分我给学生编成了一个历史讨论剧《宋太祖赵匡胤睡不着觉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1、初登皇位的赵匡胤要对付哪几种人?

2、哪些人是赵匡胤可以利用的人?

3、分析赵匡胤的解决办法有哪些利弊,后人又是如何解决其弊端的? 学生们化身成宋太祖赵匡胤,在热烈的讨论中,把散见于必修和选修部分的宋史有机串联起来,深化了学习。4教学手段生活化

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依然是粉笔加黑板。虽然老师口若悬河,但是学生反映平平。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如果我们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就能让学生获得更加直观、更加生动的感受。习主席开启了“中国梦”的新时代,“中国梦”也成为今年高考的热门考点。什么是中国梦?在“中国梦“这个热点中囊括了高中历史的哪些知识点?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审视我们的历史,又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呢?带着这些问题,我抽空给学生播放了一部中央电视台记录片《大国崛起》。在这部记录片中涉及很多我们教材上涉及的知识点,同时每个大国的崛起至少可以给学生一些有益的启迪,学生加深对中国梦的理解。学史绝非是简单的背诵,也绝非是仅仅应付高考,学习历史的目的以及历史本身的的广度、深度和厚度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给了学生。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是当前实现历史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手段。

5教学方法生活化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对历史的关注。高中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其求知欲特别强烈,但是由于学生的时间限制,接触面比较小,对于国际国内社会热点虽然关注,但是往往了解的内容有限,这样就使得历史教学与现实有了结合的空间,教师应该通过国际国内社会热点的结合,使历史教学走进生活,更加与现实贴近,这样有利于使历史教学增强趣味性。我要求学生遇到热点问题,要不自觉的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原因,提炼特点,总结影响。2013年彭丽媛女士随习近平主席出访并在南非做演讲,这件事情我曾让学生探讨如果你是出题者你会从哪些角度来出题目考察。学生发言踊跃。有人说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角度,有人说从妇女解放角度,有人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角度。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这样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体会到学史的乐趣。

6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广大历史老师越来越注重探索与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却往往忽视了历史课后作业,作为教学环节之一,这是不可以轻视的。戏说历史、穿越是影视中的常见题材,其中有些剧情和教材相印证,更多的剧情纯属编者不负责的胡扯,学生是分辨不出来的。学生在观赏电视剧的时候更多关注剧情的发展以及主人公帅不帅,很少去想为什么会这样。有次上完宋史后针对《少年包青天》剧情,我设计如下问题:

1、包青天为民伸冤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说包青天就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呢?

2、在宋代会不会出现“小蜻蜓”这样的人物?

3、包青天在当时担任什么官职,他有什么权限呢?

7.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 篇七

1. 利用生活原型直接进行教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领着学生去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下课铃响了都没人听到。又如在教学“统计和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学生调查了解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而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中的“位置与方向”时,我先让学生确定出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办公楼、教师宿舍各自的方向,再让学生分析它们分别在哪幢楼的哪个方向、在图上应该怎样画等。本来这部分内容是一个学习的难点,但学生却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很快就掌握了。这些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中。

2. 利用生活经验进行引导

数学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用生活的理念构建数学课堂,正是《小学数学课堂标准》中提出的新境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自己不能把这些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利用好这些经验,就会使学生对数学由熟悉而变得亲切,由亲切而变得喜欢了。如我在教学“平均分”时,先谈话导入:八月十五中秋节,小文一家4口人在赏月,爸爸分月饼,分得很均匀,每人一样多。接着我让学生去分物品,要求每份分得一样多,最后我引出:人分物品,分得一样多,这就叫“平均分”。由于学生对分月饼比较熟悉,很快就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又如在教学“循环小数”的导入中,我指着讲台问学生:“如果让你从讲台的左边走到右边,到了右边又走回左边,这样不断地走下去,你能走完吗?”学生都哈哈大笑:“怎么可能走完!”我接着又说:“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全班大声说:“好!”“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这时小强笑着说他也会讲,大家都觉得既有趣又搞笑:“不就是重复了,循环了吗?”我就顺势引出“循环”二字的含义,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无形中就被学生消化了。而在学习了“圆的认识”后,我组织学生共同探讨“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用圆的知识来解释。这些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转化为间接知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3. 利用生活模型树立表象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一些知识没有办法直接利用实物进行演示教学,但如果不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又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寻找生活中的模型,利用模型帮助学生树立表象意识,从而达到学习目标。如在教学解决问题中的“行程问题”时,因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我就找了两辆遥控玩具车,让两位学生分别操纵,在教桌上进行演示。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该如何解决。在教学“认识圆柱”时,我先在课前让学生每人设计一个“圆柱”。学生放学后积极行动,用硬纸板、包装盒、彩纸等材料,依照圆柱制作起来,不懂的地方向老师请教。在亲自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很多问题,学到了很多知识,课堂上的踊跃表现让听课的教师至今难以忘怀。

4. 利用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探究数学规律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自然科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探究、掌握并运用数学规律,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如我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小明家有黑山羊8只,绵羊5只。一共有羊多少只?学生立即回答是13只。我又请三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顺势引导学生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并掌握了“求两个数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这一规律。又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了一个“骑圆形轮子的自行车”比赛(其中甲骑的是车轴在圆中心,乙骑的是车轴不在圆中心)的情境。我先让学生猜一猜,骑哪种自行车的骑得快?为什么?接着用课件展示比赛,结果乙虽然使出了浑身解数还是落在后面,甚至几次摔倒,而甲却轻松获胜。这一生活情境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认识圆的特征———“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作好了铺垫。在教学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时,我首先出示情境图:小华家新买了一套房子,准备装修,请你帮助小华算一算他家要买多少块瓷砖?然后让学生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块瓷砖,再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估计是否正确。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方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个发现是否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呢,我又让学生举例进行验证。在验证前,我先指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再让学生举符合要求的例子。在学生在独立举例后,我要求全班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及其字母表示的方法,并从中使学生体会到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享受探究规律的乐趣,树立了探究数学规律的信心。

8.回归生活促进数学教学有效性 篇八

【关键词】历史教学;趣味性;对策

引言

历史是一门和生活密切结合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很难做到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某一历史事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力图还原历史的真实场景。教师在进行历史授课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生活和课堂的密切联系,改善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应该做好准备,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新时期中学生。

一、加强教学准备,充实教学基础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想要在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时间内讲授出一堂精彩的教学课,仅仅准备授课的内容是不够的,因为,在上课的过程中,必然牵涉其他方面的内容,教师还应该补充相关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充实课堂的内容。例如,在讲授一位历史人物的时候,我们不仅仅可以介绍他在历史上做了什么,还可以介绍他的生活轶事,这样可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其次,因为每个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想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必须要储备丰富的课外知识,在学生擅长的方面,教师可以多多补充一些延伸的知识,对于某些项目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对症下药,这两方面都要求教师必须有着充分的准备。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多借助一些课堂之外的资源,如:书籍、报纸、电影等东西,通过这些珍贵的记录,将教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身历其境去感受历史。例如在讲授解放战争的时候,因为学生没有经历过解放战争,所以在理解很多问题的时候可能产生困难,因此,可以通过影片《三大战役》去了解这一段历史,提高教学的效果。另外,经历过历史的人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他们了解历史,如果能够采访到他们或者请他们亲临教学现场,那么对于学生理解历史将会有很大帮助。

二、还原真实情境,融入实践生活

因为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很难做到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某一历史事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力图还原历史的真实场景,采取视频、音频等方式,让学生直接去感受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历史,从而帮助学生去吸收知识。要想做到还原真实场景,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其一是角色式扮演,即让学生去扮演某一历史人物,通过生活技巧,来重现历史的真实场景,从学生自身的心理去理解感受历史。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历史上的某些人物,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模仿人物,将自己融入特殊的历史情境中,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历史,尤其是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其二,教师可以从问题入手,设计一些贴近生活同时又和历史相关的问题,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突出问题的重点和设置意图,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问题的研究方向,否则会给学生的思考造成困难。如果教师能够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将问题的设置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那么学生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就会有所可言,会感觉历史好像和自己的生活很接近,就如同昨日之事,这样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氛围也会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三、加强课内教学,深化学生思考联系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生活和课堂教学的内容联系在一起,且不可让书本脱离现实,一味的沉迷于课堂之中而忽视了生活,这样只会让教学十分枯燥,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考虑开展一些活动,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如根据情境或者台词去猜测历史人物,因为每一个事件中的历史人物,对同一件事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因此说的话也是不一样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的心理,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埋头苦读,死记硬背。另外,历史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人明智,对于同一事件,不同的人可能会做出不同的评价,但是,我们对一些问题和历史事件应该持鲜明的看法和立场,例如对于抗日战争,毫无疑问,这是一场伟大的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战争,具有正义性,教师在上课中应该突出我国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的事实,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这段历史,推动其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培养其爱国主义的精神。

四、结语

总而言之,历史是一门和生活密切结合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授课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生活和课堂的密切联系,改善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应该做好准备,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新时期中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敏.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5(3)

[2]王佳.新课改下的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2015(2)

9.回归生活促进数学教学有效性 篇九

--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江苏省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夏红缨

摘要: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挖掘生活化的活动资源,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化;情境;体验。

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斯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只有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体系才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因此,语文教学呼唤生活的回归。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气氛严肃而沉闷,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认知等方面的培养。而创设一种学生熟悉的轻松、愉悦的生活情境,才能让学生无拘无束地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健全的心智和完善的人格。

如何创设这种生活情境呢?首先,学生座位的安排要有生活气息。有时几人围坐,像个小家庭;有时围成一个大圆圈,像个小小俱乐部;有时根据活动的需要,甚至将桌椅全部撤去,给他们更自由的活动空间。如有些课文需要组织学生讨论,就将桌椅排成四人小组式;有的课文需要组织学生辩论,就可以将桌椅排成“两军对垒”式;还有些课文需要组织学生做游戏、表演等,桌椅的排放就更加灵活多变了。

其次,教室环境的布置也要充满生活情趣。如在教室里建立阅览角、生物角、科技角等,让可爱的小金鱼、小乌龟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好伙伴;让美丽的盆花、种子成为孩子们关注的对象;让各式的航模、车模、电子作品成为他们的实验标本……此外,还要结合教学内容与生活环境,模拟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如教跟四季景色相关的课文,就让学生把教室打扮成绿色的大自然。教室里有时“春色满园”,有时“硕果累累”,有时“雪花飞舞”……教跟社会实践相关的课文时,则将教室设计成“一家商场”、“一辆火车”、“一条公路”等,让学生完全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

在这样的课堂中,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孩子们学习的伙伴,生活的导师。置身于这种生活的乐园中,孩子们怎能不神采飞扬,活力四射?

二、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这样,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和强者。具体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察访--了解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跟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为了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就必须组织一些观察、访问、调查等活动。

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的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夕阳真美》一文就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领略夕阳的美景;《云房子》一文就可指导学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有的课文内容跟历史、传说、名胜古迹等密切相关,学生难以理解 。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虎门销烟》、《在大海中永生》、《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黄河的主人》等课文,可以指导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去采访一些了解历史的老同志,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旅游,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历史背景,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往等能力。

2、表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童话《小鹰学飞》、《云房子》、《穿山甲问路》等;寓言《狼和小羊》、《狐假虎威》等;故事《卧薪尝胆》、《草船借箭》等;诗歌《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长城和运河》等。这些课文内容比较丰富,有不同的角色,有生动的情节,有个性的对话。课上让学生表演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它组合了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参与,不但使学生获得生理感官上的快乐和满足,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若借助于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通过表演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就能使学生如临其境,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例如,在教学《三顾茅庐》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诸葛亮、刘备、张飞,再现《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帮助学生理解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教学《嫦娥奔月》,让学生想象嫦娥飞上月宫后的情景,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3.实践--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 有些教师不放心让学生自己去学、去说,学生自己也习惯于被动地听、被动地学,部分学生甚至养成懒于思考、不愿实践的惰性。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更谈不上具有创造性。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学习实践中,对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探索实践的每一点成功和进步,都应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帮助和肯定,使他们在体验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例如教学《天安门广场》一课,我指导学生画出参观的路线和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等图片,置于教室四周,再聘请学生担任“导游”。教师让“导游”戴上一顶旅游帽,拿一个无线扩音话筒,举一面三角小红旗,并要“导游”把课文改变成导游词,同学们则以旅游团成员的身份,认真倾听 “导游”的介绍,并随时向“导游”提问题,由“导游”解答。如果“导游”答不出,也可以请老师或能回答的同学作答。这种导游和游客身份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在内化课文语言的同时,创造性地组织语言的表达,而且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真可谓一举多得。

又如教《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一文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拍摄周围污染环境的镜头、搜集有关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具体事例或数据,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完课文后,鼓励学生设计一些环保公益广告,画宣传画,写报道稿等,号召全体公民保护环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体验了生活,而且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这比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三、挖掘生活化的活动资源。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 生活是个大课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如果有意识地把课堂向社会进行延伸,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中的一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生活实践中掌握知识,学会生存,学会创造。

首先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许多故事都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学校里开展的各项活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发生的感人的故事以及学校建筑、环境等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教者可结合语文教学组织学生参观校园、举行游戏、比赛、主题教育等,让学生进行演讲、讲故事、课本剧表演以及写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组织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到社会上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其实,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家乡的烈士陵园、七战七捷纪念馆、中洋水产养殖场等,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它们,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

另外,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儿童会获得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总之,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开放语文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向生活开放,向社会开放,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的只重视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 ,使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连,与课外生活互补,让学生不断扩大知识面,丰富情感,提高鉴赏力,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和善于品味生活。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

[2]www.dysx.net 《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有关资料

[3]《学会生存》美国:埃德加富尔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0.回归生活促进数学教学有效性 篇十

——我心目中生态课堂 “邮政便民服务站,缴话费,购车票。。。”这是学校对过墙壁上的广告语。那天上课,正在给学生讲解字音、字形、字义的问题,教室在三楼,偶一抬头就发现了这句广告语,就地取材让学生展开讨论:缴话费与交话费有什么区别?广告语中的这种写法合适吗?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情况?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学生兴趣一下高涨,各抒己见,语言表达既恰当又接地气。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完成一次综合性学习的训练,学到了知识也学到了方法。

通过这节回归生活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我们应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架起生活与语文学习的桥梁,让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回归生活,完全生态化,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和希望。

首先,认真观察生活。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认识生活、阔大视野,强化语言文字训练。

然后,情景再现生活。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其次,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孩子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最后,生活中孕育教学。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11.回归生活让初中物理更为有效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导入探究实验应用

从新教材的设计与编排来看,融入了更多的生活元素,在单元导语的设计和内容上,都力求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让物理教学回归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物理知识,在生活化的探究中学习物理知识并学会应用,这样才能让物理学习变得更加有效。

一、以生活化方式导入,促进学生感知

在物理教学中提倡以生活现象、生活素材来作为导入环节的媒介和辅助,让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去观察、思考,可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物理探究过程。以“声音是什么”为例,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播放各种声音(如鸟鸣声、打击声),然后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声音,启发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在学生思考并交流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书本、桌子等发出声音,然后再展开对声音特征的探究。

在导入中应用生活素材,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看、听、说、动,还要注重以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这样才利于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如“物质的质量”的教学中,以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海绵和铁、铁钉和大头针、胖子和瘦子,从重量、体积、、组成用途等方面进行比较,然后以问题“这些物体(或人)是由什么构成的,在构成上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作为启发,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引出质量的概念。提倡导入生活化,就是要拉近生活和物理的距离,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物理探究活动中。

在导入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以多媒体来直观呈现,促进学生形象感知。如“走进分子世界”中,可先借助多媒体而展示浩瀚的宇宙图片,以及DNA双螺旋结构,以此而让学生直观感知两极世界,借助撕纸游戏而让学生思考物质的构成,以此而引入“分子”的概念。如此,让学生在感知中学习概念,学生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又如在“浮力”的教学中,通过展示轮船、木头等生活中浮于水面的图片,问学生为何这些物体能浮于水面,由此而引出概念。

二、探究过程生活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结合以往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提倡探究生活化,就是要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去看、听、说、动,让学生以生活化的方式来学习物理知识,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获取。在物理教学中提倡探究生活化,要注重在情境导入的基础上以问题、活动、任务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合作,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学会分享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从而更好地建构起知识体系。

以“物质的密度”为例,教学中教师先呈现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让学生通过看而辨别,此时学生难以辨别,追问“如果要辨别有什么办法?”学生会说重量不同,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做出猜想。在学生猜想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然后展开验证试验。实验中启发学生思考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有什么关系,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大小是否相同,如果换用其他物体会不会得到相应的结果,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实验并思考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归纳,从而得到密度的概念。

在以“杠杆”教学中为例,教学中先以把图钉的案例而启发学生思考方法,然后对比哪种方法比较省力,以生活中的开瓶器、尖嘴钳等实物而引导学生观察,由此而引出杠杆的概念,在学习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时,借助多媒体演示杠杆的组成并在用语言讲解的同时在图上分别标出这些要素,如“动力臂”的点拨,在图上指着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然后点出这就是“动力臂”。同时,引导学生画出杠杆图,在教师讲解时跟着画出各个要素。如此,让学生在看的同时去做,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更好地理解相应的概念,学生的体验会更加深刻,对知识的构建效果也会更好。

三、实验生活化,让学生操作感悟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并分析实验数据,从而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但在以往的初中物理实验中,大多教师是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和步骤让学生去完成,学生在实验中的创造性不强,甚至会出现“背实验”的现象。提倡实验生活化,就是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而改进或创造实验,更好地通过实验获得知识构建。

以“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为例,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猜想,即猜想哪些因素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在该环节中,为更好地帮助学生猜想,可用情境辅助,如让学生推动一张桌子,再推动一张讲台,看哪个比较容易,由此而猜想摩擦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接着以“做一做”来引导学生用弹簧秤测不同环境下物体受到的拉力,由此而讨论接触面和摩擦力之间的关系。如此逐步推进,引导学生根据实验而分析实验数据,结合数据而初步得到结论。此时,学生得到的结论并不一定准确,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总结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让学生更好地得到结论。得到结论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举出例子,这样更利于学生在实验中掌握影响如何改变摩擦力的大小的方法。

在实验探究中,要注重以生活案例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猜想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合作展开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用问题进行相应的辅导,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在实验中,要引导学生合作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现象和数据而归纳得到结论。当然,因学生的知识、能力有限,结论会存在不足,此时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点拨和指导。

四、练习生活化,让学生在应用中提升

练习是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巩固的重要途径,但从以往的物理练习设计来看,多以书面练习为主,且要求较为统一。在物理教学中提倡生活化练习,就是要改变单纯的书面练习方式,以针对性的练习引导学生巩固后,结合教学内容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展开实践,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在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练习过程中,一是要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摩擦力”的学习后引导学生列举出生活中应用摩擦力的現象并对其原理进行分析,如塑料瓶盖上有一些竖纹、车子陷在泥里,掂上草或沙、车轮上或鞋底上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如电学知识学习后,引导学生对开灯时电灯泡容易烧坏的原理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I=U/R的公式,在问题分析中理解U不变,R小,则I大的原理。

总之,物理教学并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既定的知识,更多的是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物理,在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从而更好地获得发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倡生活化教学,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可较好地提升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对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在教学中还需根据具体的教学设计和需要选择生活素材,组织学生展开生活化探究。

【参考文献】

[1]邓建聪:浅析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6年第8期62-63页。

[2]王汝智:试析结合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年第4期54-55页。

上一篇:制度绩效考核理念的变革及绩效优化下一篇:人生常态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