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

2024-09-23

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共11篇)

1.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 篇一

中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首先,强调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任务决定的,中小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健体”。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条件。其次,养成教育也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我们的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养成教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作为中学生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呢?

一、老师示范与引导,强化课堂常规意识,从日常常规做起。

一节课从上课到下课,学生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这些课堂常规许多学生虽然知道,但还不能铭记于心。强化学生课堂行为意识,我们在教室张贴课堂常规或制定班级课堂常规,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除让学生知道还不行,必须引导学生去实践。在实践中去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平时在学生课堂常规行为养成教育方面是这样去做的,首先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从具体可感知的事做起,如上课的坐姿、书本的摆放、发言的举手姿势、发言时声音的控制、上课时候不准吃零食、不准交头接耳,尤其不允许迟到等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另外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我在当班主任时先和学生一起分析班级学生学习习惯不足处,再一起提出班级课堂学习常

规要求,使全体学生对常规有统一认识,老师带头执行常规,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对于学生中的典型,老师积极树立,以此为榜样,形成班级正确导向,让学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形成班级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风气。

二、老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为了让各学科老师能形成合力,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各学科老师根据本学科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与形式来进行养成教育,收到了成效。如:课堂上采用开放式教学,创设机会与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老师柳小芳,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材与学生实际,在学生弄懂数学基本原理基础上,充分创造条件,给学生机会,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老师林红兵,在写字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写字中找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写字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这样,养成教育渗透在写字教学中,写字教学包容在养成教育里,他们互相制约,互相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保证。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感受表现音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音乐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演唱姿势的培养与学生听音乐的习惯培养。经过训练,学生养成了上音乐课的好的习惯。如每当课上播放音乐时,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角色,仔细聆听,打起节拍。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从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对将来学生进初中学习英语将起到深远影响。在教学中,老师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

趣。如会话、游戏、歌曲、绕口令、谜语,并且采用图文并茂形式,激发他们热情。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采用情景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快乐乐、说说笑笑中学习知识,增长技能,产生兴趣,激发热情,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总之,老师们都根据本学科特点,去培养学生听、说的习惯,写的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老师的有目的的训练下,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三、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教育专家说过,无论从时间、空间、重要性上看,学科德育都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小学思品、语文课,重点让学生从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中明白道理,并以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等形式,使他们进入角色体验,实现情感升华,同时提高了自主能力。如一年级语文老师胡小琴,利用教材中的故事来说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教学《有趣的作业》一课,在让学生感受到文中的花儿也有生命,文中的作者没有摘花的举动,联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校园、公园看到美丽的花儿,你想摘的时候,你去摘吗?并让学生说出原因。我想,学生从文中,从老师的启发教育中,知道应该怎样去爱护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了。这是低年级对学生进行行为的引导,高年级重在明理与体验了。六年级的高进新老师,充分利用语文丰富的教学资源,影响陶冶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如教学《詹天佑》一文,利用詹天佑用中国人自己的智慧,修建了中国人的第一条铁路,其独立自主之心对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有重大影响。又如,老师教学《将相和》,利用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教育学生之间要宽容大度,团结友爱。这些教育内容的渗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其它学科老师也充分利用本学科优势搞好渗透教育。如数学课,利用数学课严谨循序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优良品质。自然、社会挖掘常识学科科学客观的教育因素,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关心环保的积极态度。体育课,教育学生敢于向自我挑战,不断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我校各学科教育紧密结合自己任教学科,发挥各自学科的教学特长,及真切的情感体验来促进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的养成。

通过老师们的积极参与和研究,我们认识到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我们必须注意老师的示范与引导,强化课堂常规意识,从日常常规做起,从学生具体可感的事训练起。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中,老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搞好学科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2.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 篇二

一、默读乐谱是钢琴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各种读的能力培养中, 默读是处于首要地位的。

这不仅因为默读时视奏、背奏等各种形式演奏的基础, 而且默读有助于培养视奏能力和即兴弹奏的能力, 同时默读还有利于加深对乐谱内容的理解。特别是为了解作者创造作品的背景材料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在学习钢琴时, 只有通过默读才能把乐谱的这种节奏性表达出来, 也才能更好的体会到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钢琴家在学习中十分重视默读的, 要把默读能力作为一种基本功来训练。这就需要培养默读的习惯, 坚持每天都能利用一点时间进行默读两遍所学的钢琴曲。如果能坚持练习, 时间长了不但可以提高演奏水平, 还可以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背唱旋律能丰富人的乐曲知识储备, 把其中的某些乐章或优秀的片段背唱下来, 无论对演奏或是即兴弹奏, 都会大有帮助的。

二、写读书笔记是前人治学的一条好经验, 中外名人学者都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我国清朝学者顾炎武, 他写了一部《日知录》, 其实就是一部读书笔记。

有了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就能积累丰富的知识, 博学多才, 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师范教书时, 总结自己的教书经验, 概括成一句话, 叫做:“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就是这个道理。

三、学习是继承前人宝贵知识遗产的过程, 但这种继承不能是简

单的照抄照搬, 因袭模仿, 那样人类的知识就会像一桶倒来倒去的水, 越倒越少。

必须在继承的同时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方能创造出更多的知识。要在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就必须独立思考。孔夫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学而不思则罔”, 认为只学习不独立思考就会迷惑不解。爱因斯坦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说:“学习知识就要善于思考、思考、在思考, 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以上都是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意义。思考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也是进行科学研究, 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的前提。

四、“天才出于勤奋”“业精于勤荒于嬉”, 这是大家熟知的名言。然而对于大多数青少年学生来说, 真正能做到勤奋好学的还是很不容易的。

因为青少年正在成长之中, 天生好动, 比较贪玩, 一玩起来就顾不上学习了, 还有的因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不爱学习。但是要学好钢琴, 就必需严格要求自己, 同惰性作斗争, 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克服贪玩和惰性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必须有坚强的毅力, 一开始可先采取些必要的措施, 如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 读多少书、写多少字、练习多长时间的琴等。任务的数量要适量, 既有利于学习又不过量, 经常坚持就可以克服惰性并养成习惯。

勤奋好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多问。这也是历史学者在学习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古人把学习称之为“做学问”, 意思是既要学又要问。王充说:“不学自知, 不问自晓, 古今行事, 未立有也……故智能之士,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因此, 在求学的过程中, 人们无不把“问”作为向知识进军的向导。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过一句名言:“打开一切学科的钥匙都毫无意义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问, 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问个为什么?这些经验对青年学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 要学好钢琴就必须养成好问的习惯。凡是有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要问一问, 向老师问, 向同学问, 向家长问, 向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问, 甚至可以向弟弟妹妹们问。真正做到像孔夫子说的那样“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不断向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 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对于学习钢琴来说, 习惯既是学习和训练的结果, 又是新的学习或新的习惯形成的基础。比如初学钢琴的学生, 每天坚持两小时的弹奏习惯, 经过半年后就会觉得一天不弹就像少点什么似地。因此要想有效地进行学习, 就要养成作为其基础的某些习惯。而且只有养成好的习惯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才能成就伟大的钢琴事业!

摘要:养成良好的钢琴学习习惯必须从勤奋、坚持、执着入手

关键词:勤奋,坚持,执着

参考文献

《当代音乐教育》迈克尔·L·马克著 管建华译

《论音乐教育》 姚思源著

3.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 篇三

一、“小绅士”、“小淑女”科学课堂学习好习惯养成——准备材料的习惯

小学科学课堂是“人人参与”的课堂,要求每一名学生亲自动手,因此,实验材料也就成为高效科学课堂的基本物质保证。以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为例,科学课所需的材料主要源于日常生活用品。因此教师必须养成学生课前从生活中准备实验材料的好习惯,这样既能丰富材料来源,又可以拓宽学生的实验视野,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的浓厚兴趣。

为了养成“小绅士”、“小淑女”的这一良好学习习惯,我们通过课前组织科学科代表和科学小组长检查实验材料的准备,对准备充分的同学给予表扬并结合学校《我的红豆故事》好习惯绘本进行红豆评价与奖励,同时积极组织科学探究活动,让实验材料准备不充分的同学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上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建立栖息地》,尝试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准备材料,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制作生态瓶,建立栖息地。有的学生带来了泥土,有的带了大塑料瓶,有的带了石子、各种动植物……制作的生态瓶各具特色。通过指导学生思考生态瓶里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怎样才能让它们在生态瓶里更好地生存,并一一进行展示。在欢声笑语中学生很轻松地完成了制作与思考。看到大家积极参与探究的热闹场面,少数没带材料的同学无形中也深受触动,暗暗发誓下次科学课一定要带齐材料。

二、“小绅士”、“小淑女” 科学课堂学习好习惯养成——学会动脑的习惯

有思维的科学课堂才会有品质、有力量。科学课堂的探究活动并非越多越好,也并非越热闹越好,思维活跃、积极参与的科学课堂才能称之为有品质、高效的科学课堂。

有些课堂学生对参与活动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极高的热情,场面非常热闹,但实验方法和实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目标不强,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动手”与“动脑”脱节。严谨的实验一旦成为没有思维参与的简单动手操作,实验活动就会仅仅停留在表面,场面热闹而收获不多。因此,我们在科学课堂中指导学生实验时,尽量培养学生动手前先动脑的好习惯。要求学生先想再做、边想边做,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思考提示。有“动脑”为先导,就可以有效避免“动手”的盲目性,这样,“动手”的条理性和目的性就会随之增强,学习效果更为显著。

如在上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时,在学生实验前先让学生制定详实的实验计划,内容包括小组准备点亮几个小灯泡、点亮的方法有哪些、每种方法的原理是什么、在连接的过程中会有什么现象、准备进行几次实验、实验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小组成员如何分工等。学生经过思考再动手操作,减少了盲目性,提高了科学课堂的效率。

三、“小绅士”、“小淑女” 科学课堂学习好习惯养成——谦虚静听的习惯

小组合作交流为生与生之间互动提供了可能,但小组讨论时往往是组员只顾说出各自想法,忽视倾听别人的意见,讨论结束依旧各执己见。而国外一些小学科学课堂,学生上科学课时总是很安静,说话音量非常小,这既是个人素养的良好表现,也反映了有序的教学状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天生就是探究者、倾听者,安静沉稳的心态有助于学生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组织学生交流时,应更注意养成学生谦虚静听的学习好习惯,通过相互倾听使学生分享各自的经验,发挥各自的优势,完成个人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在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科学课堂上,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见解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谦虚静听的习惯与能力。

教师一方面要保持平和心态,创设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与欣赏他人,善于倾听他人观点。另一方面要在班级建立相互督促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如执教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在星空中(二)》,开星空交流会时给学生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明确提出“谦虚静听要四心”: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同学发言,都要听清每一句话;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听完别人的发言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发言有误时,要学会评价,既不重复他人意见,又要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提出新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能够虚心接受,边听边完善自己的观点。通过“谦虚静听要四心”的要求有效进行观星、观月的体会和经验交流。

四、“小绅士”、“小淑女” 科学课堂学习好习惯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观察是科学探究的起始,良好观察品质的培养对科学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良好的观察品质需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中进行培养,教会学生“看见了”不等于“观察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归功于科学家细致的观察:牛顿就能从人们熟视无睹的苹果落地现象中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傅科能由简单的单摆现象得出地球自转的结论……良好的观察品质的养成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例如执教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看到了什么》这一课,观察的对象是一棵大树,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感知活动,体验到无意感知和有意感知的区别,这是最基本的观察。因此,这节课我们这样设计:先让学生回忆无意感知的结果,找到观察不全面、不细致的真正原因,再让学生围绕一定的目的去感知、观察,获得体验并进行对比,形成“观察要有目的”的初步认识,体验到只有带着明确、具体的目的去感知才是真正的观察,才能做到准确、全面而细致。

五、“小绅士”、“小淑女” 科学课堂学习好习惯养成——善始善终的习惯

对一个科学问题的探究有时无法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时间内完成,这就需要将探究活动延续至课外。刚开始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在课外坚持探究,很多学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只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经过思考,我们发现对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对于学生自愿延续探究活动极有帮助,因此,我们开始注意鼓励并引导学生善始善终地把探究活动引向深入。比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需要学生对蚕进行较长期的养殖与观察,我们会在课堂上精密组织,建立探究小组,让学生相互督促、帮助,每节课进行汇报,坚持完成一个周期的研究,逐步养成做事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但只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就会形成良好习惯,还科学课堂一个“美的世界”!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滨湖路小学)

4.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篇四

之读书细节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行为,并给予长时间的坚持来逐步养成学生习惯。

几乎全部新课程改革前沿学校首先要做的就是纠正不正确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衡水一中,衡水二中,他们的教学模式也说明了这一点。李镇西老师、魏书生老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是这么做的。魏书生老师让每一位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李镇西老师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关爱。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有鉴于此,张庄小学在张校长的要求下,利用一周的时间纠正学生读书的习惯。学生习惯将课本放在桌子上,两只胳膊压在上面,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身体的成长和视力,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要求学生读书时用双手捧起书本,嗓门打开了,身体也因此舒展,精神头也不一样了,学习效果自然也不同了。

在这一周内认真观察学生言行举止,灵活处理因纠正学生读书行为而带来的学生情绪的变化,并给予适时指导。

5.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五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所谓“习惯”:它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不需要特别受思想和意志的努力,也不需要别人的监控,是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或规律)去做。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

如13岁的少年大学生周峰就是很好的例子。周峰认识汉字,记忆英语单词,都是每天10个,即使走亲访友时也从不间断。就这样,一年下来,便记住了3000多个汉字和3000多个英语单词。这里除了他的天资聪明之外,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重要因素。周峰在该学习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学习,该玩儿的时候就轻轻松松地玩儿,一到英浯广播的时间,就打开收音机学习英语。自觉性极强,从不需要别人提醒,更不需要别人强制。这是他定时的学习习惯养成后的好处。

习惯是由多种表现形式,有定时的习惯,定量的习惯,专心听课的习惯,自我调整的习惯,复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完成作业的习惯,举手发言的习惯,每天整理书包的习惯,思维的习惯等等。而这些良好的习惯,都要养成是很需要学生的毅力。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好处。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好处很多,从人的生理角度来说,它可以通过生物钟、通过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你自觉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比如每天早晨及时起床,自觉地为上学做好一切准备;上课铃声一响自觉地跑回教室,作好上课前的准备;放学回家,先复习当天所学课程,然后再做作业。作业完成后如有时间,把明天的新课预习一下。这些事情,对于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来说,几乎都是靠生物钟、靠条件反射来自动控制的。如果不是靠习惯,这许许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甚至丢三落四,甚至于使你很被动,造成心烦意乱。

2、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从下意识的角度来说,他可以发挥下意识的作用。下意识的特点是不需要大脑的思考,而直接受习惯的支配你去做某件事。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的下意识会随时随地支配他按照平时习惯了的套路做那些与学习相关的事,使他在不知不觉中,事情已经完成,而且做得轻轻松松,有条有理。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世界上著名的“铁娘子”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习惯时就说过:“有时事务太忙,我也可能感到吃不消,但生活的秘诀实际上在于把90%的生活变成习惯,这样你就可以习惯成自然了。毕竟你想都不用想就去刷牙,洗脸,吃早饭。因为这已成为习惯。”

3、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从潜意识的角度来说,他可以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心里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嘴上也在说:贪玩儿不利于学习,学习比玩游戏机更重要。今后不再贪玩儿了。可是一旦有空,一旦看到别的学生在玩,自己也就鬼使神差地又贪玩儿了。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在他的潜意识中有一种强烈的玩的渴望。是潜意识在支配着他。如果是一个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人,那么他对学习有一种亲和的心理,他从心底里把学习当成了自己的第一需要,当成一种乐趣,不学习便感到难受。这就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

二.现在学生中存在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

对于现代的学生,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惯,现简单罗列几种:

1.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不固定,作息时间没有规律,这种现象表现在假期和周日时间,以及自己的业余时间里。

2.上课前不会预习,上课时精神不集中,听课时思想“开小差”,不懂不会也不问。

3.做作业时不是先复习后做作业,而是碰到问题就打电话问同学,或者干脆拿同学的作业本来抄。即使知道看书,也是马马虎虎,走马观花一样不去细心钻研;做好作业不会自己捡查,写完了事。

4.测试卷子发下后只关心分数,不会分析失误的原因,只怪罪于粗心大意,没有看清题目。

5.平时不会作系统性的复习,考前开夜车。对所学知识不求甚解。

6.遇到困难便灰心丧气、自暴自弃。

7.对于老师提供的建议性的学习方法不去试验着做,而自己又不去总结学习方法。所以终究形不成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等等,不再一一列举。

三.如何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就要说到做到,坚定不移。如计划每天要记10个英语单词,就一天不落地去记;认识到写字潦草、做题马虎这些毛病,就在写字、做题时严加注意,确保字字工整,题题复查;意识到了不良学习习惯的危害,就自觉地去克服;制订了学习计划,就定时定量地去完成;决心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全班、全年级的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计地挖掘自己学习的潜能。因此一旦定出目标,就要行动,并力求达到你所定的目标,目标不在乎大小,而在于通过你的努力能实现。一次行动胜过千百次的决心。

其次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学生学会认识自己,约束自己。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情景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中小学生,已经认识到打游戏机的负作用了,不想再打游戏机了,可是,一靠近游戏厅就忘乎所以了,就把握不住自己了。因此,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时间上,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寝,都安排满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内容,不让一日虚度,不让一时空耗。在空间上,严格控制自己的活动范围。放学后先回家,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做。对自己已感兴趣的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室等游乐场所,无论自己多么好奇,无论别人怎么引诱,也不要去。必要时还应借助外力。第三步:偶有偏离,及时调整。中小学生多数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坏习惯克服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自己要严格监督自己,发现偶有偏离,立即作出调整。比如,发现自己的字写得不规整了,发现上课时自己思想不集中了,发现自己没有执行或没有完成学习计划了,发现自己躺着看书、看电视了,发现自己走路或骑自行车时思考问题了,等等。立即作出调整,予以修正。必要时求肋于父母亲或者老师的协助。培养习惯,也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了,及时调整到正确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便踩出来了。这个好习惯也就养成了。

第四步:消除干扰,排除故障。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就像火箭的发射,先是启动,继而逐渐加速,在行进中不断调整,最后进入轨道。一旦进入轨道,就只要作好及时调整就可以了。这时你还需要注意两件事:一是要消除外部干扰;二是要排除内部故障。外部干扰主要是那些可能使你偏离甚至脱离轨道的引力,如同学的干扰。内部故障主要是受挫折时情绪不佳而放纵自己。你可以通过做些具体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但良好的习惯对人生的确太重要了。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那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以及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同学们,只要你们在老师的熏陶下,主动地改变自己,刻意的完善自己,形成自己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那么你们将来面对社会什么也承受得了的,毕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四十条

一、制定计划的习惯

1、要有制定计划的好习惯,有当日目标、近期目标及长远目标,相信自己“我能行”。

2、要有实现目标的得力措施,相信“自己是聪明的耕耘者”。

3、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都要随时对照计划,反思自己,把欠缺的知识与能力随时补上,自己不欠自己的帐。

二、预习的习惯

4、要做必要的预习,了解新知识环节的出现引发了哪些新的知识冲突,并能发现问题。

5、把发现的问题用自己的语言符号做适当的标记。

6、想尽办法尽可能靠自己的努力去弄明白预习中出现的问题,预习的习惯在初中阶段是形成的最佳时期;

7、可借助外部条件,如查字典、查课外书籍、咨询其他人等形式,自己先解决部分疑问。

8、做好课前准备,如必需的课本、练习本、相关的文具等,充满信心投入课堂学习。

三、课上会听“讲”的习惯

9、课上会听讲,要做到“五到”即口到、耳到、眼到、心到、手到。

口到:是自己预习时没有掌握的,课堂上新生的疑问,提出来。

耳到:在听课的过程中,听老师讲知识重点和难点,又要听同学回答问题的内容。

眼到:把书上知识与老师课堂讲的知识联系起来。

心到:课堂上要认真思考,注意理解课堂的知识,主动积极。

手到:就是在听,看,思的同时,要适当地动手做一些笔记。

10、学会互作交流,要善于合作学习,积极参与问题讨论,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对与自己不一致的见解要敢于争论,并不断修正、弥补自己的不足,能在教师指导及小组合作下解决预习遗留的问题。

11、会做课堂笔记,详略得当而不耽误听课,笔记书写规范认真,分清知识的重难点,为课下请教老师或与同学交流做准备。

12、课上回答问题声音洪亮,清楚,有礼貌;对其他同学的回答注意倾听,不讥笑挖苦同学的错误。

13、把握好课上学习的节奏,不做与听讲无关的事情,随时调整情绪,不断提升理解问题的层次。

14、明白考试的意义,各科考试不作弊,诚实自律,及时更改,有效反思学习情况。

四、及时复习的习惯

15、树立今日事今日清的思想,及时反思当天所学的知识,把熟练的、欠缺的知识加以整合和融会贯通,不留知识“死角。”

16、按计划进行阶段性的周总结、月总结,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17、语文、数学、英语三学科建立精华本及纠错本,并经常翻阅复习,作好知识的积累工作。

18、善于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由“活”到“悟”。

19、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同时注意借鉴吸收其他同学的经验,不断提升自己。

五、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20、养成先看课本后做作业的习惯。

21、独立、认真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作业。

22、作业书写认真、美观、规范,步骤完整。

23、写作业姿势端正,注意保护视力及身体健康。

24、做作业专注,善于分析挖掘问题的条件,解题步骤科学。

25、作业下发后及时改错,分析原因,不放过任何小的问题。

六、学科特色学习方法的养成26、语文: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勤查工具书,博览群书,做好读书札记、日记;开阔视野,学知识学做人,培养语文素养。

27、数学:预习自学试解内容,深入过程探索方法,数式运算理解算理,准确无误,说理证明条理有逻辑;解题有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28、英语:善于模仿,敢于开口是好开端,记忆有法又得法,适合自己的是好法;课上善听又善记,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交流;及时复习,反复记,试写英文小文章。

29、物理:阅读教材,理解插图,细心观察,认真实验,善于思考,练后反思,切磋琢磨,总结归纳,主动听课,注重理解。

30、化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重视实验,善于观察归纳,发现本质,交流合作,感悟理解,及时复习巩固,理论联系实际。

31、政治: 善思乐学,关心时事,政治观点敏锐,独立思考,善于整理归纳总结,树立信心,诚实自律。

32、历史:重视课堂学习,经常查阅课外资料,时间是主线,重大事件是串珠,串成线,历史长河便显现,学古看今不忘本。

33、生物:做好心理准备,预习圈化明白。小组互动质疑,联系生物学实际。积极思考,五官并用。当堂达标,培养自信。适当延伸,提高兴趣。

34:地理:调节情绪,轻松愉快进入课堂,疑点难点心中有数。会运用地图提取信息,图文结合,以图释文。组内互动,指图问答,共同提高;组间竞争,提高兴趣,活跃课堂。

36:音体美:善于观察,善于模仿,锻炼身体,提高审美情趣,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彰显个性。

七、课外学习的习惯

37、有一定数量的课外读物,并能挤时间进行学习、阅读。

38、能从课外学习及活动中开阔自己的学习思维,提高能力。

八、名人提示

39、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 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6.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心得 篇六

魏永平

我在假期中聆听了陈峰教授有关习惯养成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回来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向大家呈现出我的体会。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以下介绍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供同学们参考:

1.主动学习的习惯

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

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

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3.各学科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

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发展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要求中学生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这就要求中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对不喜欢的学科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科,可以适当降低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初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然后要求自己去完成。这是克服偏科现象的有效方法。

4.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5.认真听课的习惯

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

6.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7.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

强记忆,提高心里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8.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

9.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10.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步骤式知识结构。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

7.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篇七

一、养成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

我们通常认为阅读是文科的事情, 理科的学习没有阅读的必要, 而忽略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真阅读和领会。导致现实中学习存在的问题有:学生学习死记硬背, 不求甚解, 概念、定理似懂非懂, 不知所用。这种阅读是肤浅的, 只停留在知识的表面, 没有被学生所内化。知识的阅读, 不是蜻蜓点水那样粗略地看过去, 没有经过大脑, 就是无效的阅读, 要反复咀嚼, 咬文嚼字, 直至完全理解为止。阅读是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领会成为自变成自己的东西, 进而熟练加以运用。比如, 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学生看到课本中对长方体的解释“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完全相同”, 抓住完全相同这个关键词理解;数学教材文字材料不多, 尤其是低年级的教材, 多是题图形式, 取代了文字, 教师也会感到没什么可以读的。其实, 文字少就显示信息更重要, 不细细研读, 就很难发现有效信息。如在一幅图上有6只母鸡, 4只小鸡。旁边有个鸡笼, 标明大的只能放3只, 小的鸡笼能放4只。以及一只母鸡10元, 一只小鸡5元。问题是:如果买6支母鸡要用几只鸡笼;买4只小鸡要花费多少钱?当然, 原题不全是这样的文字呈现出来的, 对于学生来说, 要从图画中去搜集信息。让学生看都有哪些种类的鸡, 分别有几只, 分辨大小鸡笼, 这样, 学生通过阅读得知3+3=6, 要用两个鸡笼买6只母鸡, 这样就解决了第一道问题。学生们通过整理和分类信息, 从中选择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阅读的效率也提高了。

二、养成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我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检验习惯, 经常事后后悔, 我们习惯把这种现象称为马虎, 其实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 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所以, 在平时的作业中, 应对一些字迹潦草的学生先进行提醒, 如果不改的话, 只能进行适当的惩罚。不要过于相信学生的检验能力, 每个问题的检验方法往往有多种。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的检验都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回顾, 针对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

三、养成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学了新的知识后, 必须及时复习, 以免遗忘。学生们可以一个人单独学习, 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回忆学习内容时, 一般要按照教师板书的提纲和要领进行, 也可以按照教材提高进行, 从课题到重点内容, 再到例题的每部分的细节, 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要不失时机整理笔记, 整理笔记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即使是复习过的内容仍然要定期巩固, 但是复习的次数应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步减少, 可以当天巩固新知识, 每周进行小结, 每月进行阶段性总结, 期中、期末进行全面系统的学期复习, 也可以在各种资料上对每课知识及时回顾, 每单元进行知识的梳理, 每章节进行巩固训练, 必须把相关知识串联在一起, 形成知识网, 达到对知识和方法的整体把握。

四、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难点, 学生们读完题后常感到无从下手, 不知道怎样理解。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学生在解题中的失误, 多数情况并不是没有掌握知识, 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造成的。比如, 没有看清题目要求, 马虎造成的。把运算符号看错, 数量关系混淆, 列式错误等。通过审题训练, 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 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 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这就要求学生要认真审题, 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认真审题, 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方法, 养成审题习惯。比如, 了解题目的要求, 初步理解题意, 知道题目给出了哪些要解决的问题, 想想怎么解决, 用什么方法解决;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读题目要求时放慢速度, 连读两遍。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要求在读题时用手指指着所读的部分, 手眼合一;要求学生在读题目要求时用一些划浪线、重点号、画圈等作记号, 标记出其中的一些重点词、字、句, 对题意的理解有所帮助。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 既要看全题, 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 做到方法得当。

五、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 在课上往往不能专心致志地听讲, 据调查, 学生每节课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平均约为30分钟。因此,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1) 让学生在听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指学生自己先对教师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 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在课上听讲能跟上教师的讲解, 有学习的兴趣, 是听课的基础。在预习过程中, 知道了要讲哪些内容, 试图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自己探究, 不会的地方等到课上解决。 (2) 掌握正确的记课堂笔记的方法。即课堂上只记梗概、知识点、提示等内容, 对其他内容留出空白, 课后整理和填充, 使学生认识到上课应该听什么, 即学会注意听教师对每节课所提出的学习要求。注意听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 听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课末的小结。让学生领会抓重点、抓难点的方法, 提高听课效率, 学会自我调节听课注意力。 (3) 教师的教法吸引学生听讲。学生的认知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如对学科是否感兴趣, 对教师是否喜欢等, 要培养学生的认真听讲的习惯, 教师也要从自己做起, 只有找到与学生听讲的切合点, 学生自然会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取得学生的认可, 让学生喜欢自己。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所讲的内容感兴趣, 有听讲的积极性, 还要用富有趣味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 如让学生动手操作、做游戏、角色表演等。在学习《统计》的内容时, 我设计了各种动物形象, 以动画的形式, 让学生在游戏中记录, 分类整理。

总而言之, 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成绩, 同时学生具备的能力也会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把习惯的培养当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来抓, 严格对学生的要求, 长期坚持下去, 反复训练, 久而久之, 必定能让学生的学习状况大有改观, 从而取得优异的学习效果。

8.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八

哈佛大学管理博士后,美国富顿集团中国总经理余世维先生讲:“成功与不成功的人最大的差别是:前者早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国内外许多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如果你想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就需要不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养成专心致志、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专心致志,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全神贯注: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地听讲,做作业时聚精会神地思考。对于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能够做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另一方面要以学习为中心:在一定时期内紧紧围绕主要方向,安排学习内容,除学校组织和提倡的健康活动外,一切与主要方向不相关的乃至相悖的事情都尽量不要涉足。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可以防止“读死书”和“死读书”,不仅能鉴别和选择书籍,而且还能够死书活读。通过思考可以不断解开疑团,激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整个科学生涯中,始终信奉“怀疑一切”这句格言。正是凭这种“怀疑一切”的精神,爱因斯坦提出了划时代的“光量子”概念,创立了相对论。所以我们学习时要专心致志,认真思考。

二、养成一心向学的习惯

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心向学的头脑便是有准备的头脑。同样是水壶,普通人烧出的是开水,而瓦特却烧出了蒸汽机。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那就是瓦特平时一心向学,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了他们灵感的火花。同学们要有一心向学,真的要学好的准备;要有敢于吃苦,细微之处见真章的态度。

三、养成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

一个人只要一日三餐,常年不断,虽粗茶淡饭,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饥一顿饱一顿,虽吃山珍海味,也难有好体格。与此相似,知识必须日积月累,才能武装出聪明的头脑,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然事倍功半。若有一个好的学习计划,学习过程中,肯定是由不会到学会。那么,我们就要把预习、上课(包括听课、讨论交流、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复习、做作业周而复始的进行。如果缺少了上面的学习环节,就会逐渐的吃累,导致不会,听不懂,再厌学。所以必须养成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

四、养成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

青少年时期,既是长知识时期,又是长身体时期,因此,中学生应该讲究学习知识和锻炼身体并重。在整个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讲,智力和精力都是以体力为基础的。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学习成绩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再想拔尖往往不是拼智力而是拼体力。为此,在学习计划中要包括锻炼身体,学习放松的详尽内容,并且要严格执行。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这美好的一天开始,认真对待你认为的那些不足以道的小事,每天擦擦桌子,每天整理笔记,每天给关心你的人一个大大的微笑。当然我们应该支配习惯,莫让习惯支配我们。一滴水折射万丈光芒,一粒沙孕育一座天堂,良好的习惯为成功奠下基石。学无止境,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也要善于借鉴他人比较好的学习经验。初中阶段是各种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好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相信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认真、努力地学习,早日达到胜利的彼岸。

9.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改变 篇九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我们学校每学期与家长进行两次交流座谈会,每期3课时共6节课,给家长培训的教材主要是《家庭教育》读本,通过两年的研究学习培训,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有很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学生在没有别人督促的情况下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立刻进入状态,并能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的学习时间;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

2.学生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

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3.各学科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

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发展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这就要求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对不喜欢的学科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科,可以适当降低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初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然后要求自己去完成。这是克

服偏科现象的有效方法。

4.预习的习惯

学生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5.认真听课的习惯

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

6.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10.激励养成学习习惯的名言 篇十

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培根

4) 由聪明养成的习惯,能成为第二本性。——培根

5) 有教化的脑筋的第一个标记就是长于发问。——普列汉诺夫

6)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7) 在平常事物的自理中,一盎司习惯抵得上一磅聪明。——托·布·里德

8)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9)习惯真是一种固执而庞大的气力,它可以主宰人的平生。——培根

10) 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叶圣陶

11)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2)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

1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4)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5)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

1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莎士比亚

17)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萨克雷

18)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9)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培根

11.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篇十一

为什么《语文课程标准》要将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呢?

众所周知,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在校学习语文,从一生来说毕竟是短暂的;而离开学校,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自学语文,则是终生所需要的。学生不能跟着老师学一辈子,路,总归是要由学生自己去走的。学生从小养成了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将来他就能在没有任何强制因素的情况下,非常自觉地饶有兴味地去读书,去写作,从而服务于社会。学生时代播下了良种,便可赢得未来的丰收。诚如王尔德所说:“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由此看来,《语文课程标准》将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作为语文课程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有道理的。

就学习语文来说,要让学生掌握母语,其实就是使他们养成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良好习惯。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早就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举凡一切语文行为,包括识字(正音、释义、辨形)、写字、遣词、造句、使用字典词典、读书、听话、说话、作文等等,都有一个由掌握基础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问题。”

就拿写字来说,小学生一入学就要严格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并要严格训练描红、仿影、临写。一开始学生写字比较吃力,比较缓慢,写字姿势也不稳定。教师通过反复的严格的训练,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逐步形成“快速反应通道”,写字姿势才渐趋规范、定型,写出的字渐渐“入体”,写字的速度也渐渐加快。良好的写字习惯一旦形成,便如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呢?叶老《语文教学二十韵》有云:“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贵能验诸身。”我们做老师的都学过小学语文,自身的体验告诉我们,对于我们今天的语文水平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是中小学时代形成的一些语文学习技能和习惯。前人说“幼学如漆”是很有道理的。小时候背会的课文一辈子都不能忘,一旦需用,会立即显现,脱口而出。小时候养成的语文技能和习惯,刻骨铭心,习以为常,可以终身受益。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哪些方面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正确写字姿势的培养,必须从学生初入学时抓起,因为初入学的儿童可塑性强,写字姿势尚未定型,在这个阶段抓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写字姿势的“三个一”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有其内在联系的。低年级学生手小力气小,为了写字时使得上劲,往往握笔离笔尖太近。握笔离笔尖近,视线被手遮挡便看不到笔尖在纸上的运行。于是身子前倾,以致胸脯紧贴在桌边;头又势必偏向左侧,以致眼睛离本子太近。由此看来,要抓“三个一”到位,关键是“一寸”到位。由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手部肌肉不甚发达,对于“一寸”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应以学生坐正时看得见笔尖的运行为度。

还要让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习惯。叶圣陶先生说:“咱们天天为了实际需要而写字,其实是天天在练字,更不必特别划出练字的时间。”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这么一种良好的习惯: 不管在什么场合下写字,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地写,认认真真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一开始,学生可能不太习惯,也可能影响做作业的速度,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越练越熟,做到既写得好又写得快。

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养成卷面整洁、爱护文具等习惯。

二、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什么是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认为,应当讲究阅读的质量,也就是说要在“懂”字上下工夫。遇到“拦路虎”不要轻易放过,要认真地查查字典,不理解的词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体会意思。要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一些课文还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里“过电影”。小和尚念经——读而不谙其义,这样的读就没有什么意义;“口”到了,“心”却溜了号,更是读书的大忌。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因此,还要培养小学生在读书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彩的段落应该反复诵读,心领神会,有的还要背下来,印在自己的脑海里,以备随时调用。

还要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他们喜欢读书读报。要“不动笔墨不读书”。读自己的书,要边读边做记号。要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可以摘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和有关知识,也可以写写读后感。

三、 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良好的习作习惯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我以为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

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自己去观察,并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把握事物的特征,比较事物的异同,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给教师的建议》上册)

要养成认真思考、勤于动笔的习惯。有的学生往往想到一点就写,写了几句写不下去了,又涂掉重写,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思考,想一想这篇作文重点写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从头到尾都想清楚了再动笔。要让学生乐于动笔,勤于写作,就得改进作文的命题,加强学生自主拟题的练习,多写日记、书信、随感等。要善于选用恰当的词语、句式准确、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小学生往往有一种错觉,以为词藻华丽就是好作文。有的小学生还喜欢从“作文词典”中寻章摘句,用来拼凑自己的作文。其实大谬不然,一篇作文思想内容是灵魂,语言文字只是躯壳。如果没有真情实感,没有充实的内容,文字再漂亮也是空洞无物、苍白无力的。

还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有不少小学生作文写好后,往往一交了之。没有认真修改初稿的习惯,这或许是小学生习作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学生的作文写好了,要让他们把初稿念一念,一边念一边改。叶圣陶先生也提倡过这种修改作文的方法。他说:“写完一篇东西,念几遍,对修改大有好处。”又说:“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也可以不出声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作为叶老那样的大作家,对自己的文章尚且不厌其烦地修改,对小学生来说,不是更应该养成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作文的好习惯吗?

四、 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有这么一种看法,认为“听”很容易。学生天天听课,天天听别人讲话,难道还不会“听”?事实并非如此,“听”也是大有学问的。有的同学听人讲话心不在焉,听了以后不知所云,这就不是好的习惯。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使他们会听。比如听课,就要学会抓住中心,记住要点。关键的地方要侧耳倾听,并将有用的信息储存起来。参加讨论或辩论,要听明白各人的主要观点,看法有分歧的要能听得出分歧在哪里。经常训练学生的听力,就能使学生的耳朵逐渐聪敏起来,提高其吸收、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

良好的说的习惯也要从小培养。虽然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具备了口语的能力,但并不规范、准确、完善,往往是满口方言,语句凌乱,有的还夹杂着一些粗野的话。进入小学以后,要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口语,提高说的质量。如坚持说普通话,口齿清晰,声音响亮。话要一句一句说清楚,要能送到听话人的耳朵里。语调要有起伏,语流要畅达,语速要适中。有不良习惯的,如说话哼哼唧唧,结结巴巴,或带口头禅,还要个别进行纠正。

在小学阶段需要培养的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主要就是这几个方面。有一些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虽未标明“习惯”字样,其实也是需要培养的学习习惯,如写日记的习惯,搜集名言警句的习惯,背诵、赏析美文的习惯,不懂就问的习惯,等等。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需要反复进行训练。在这方面,于漪老师提出的“教师要精心、耐心、有恒心”是值得借鉴的。于老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比如学生同是字写得马虎、歪斜,她就深入到学生中间,观察他们怎么用笔,怎么握笔,簿本放的角度,眼睛和簿本的距离等等,分析研究写得歪斜的原因,因人而异地指导。学生的领悟能力有高有低,习惯养成的时间有长有短,比如书写格式,老师交代了好多遍有的学生还是记不住,可于老师从不急躁,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予以指导。

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如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写字姿势到位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又走了样,这就需要抓“反复”,进行再纠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的确需要细水长流,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

其次,是要学校与家庭,拧成一股绳。我们要努力构建一个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新的语文教育体系。培养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也是需要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的。就拿坚持写日记来说,就远不是仅在课内就可以养成的。要写好日记,教师要在课内给予指导,要教给他们方法,如要经常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鱼;要天天写,坚持不懈。然而这些观察活动主要是在课外进行的,又主要是在家庭中动笔写成的。要使写日记每天坚持不辍,形成习惯,家长的督促检查就更是必不可少的。不光是写日记,所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教师和家长的配合,需要学校和家庭齐抓共管。

第三,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众所周知,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等特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句话对于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和道德的典范。”由此看来,教师本人具有学习语文的诸多良好习惯,就能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良好影响。比如说,教师能写一手漂亮的字,小学生便会由衷地钦佩,倾慕,并进而心揣手摹。由此而产生的内驱力,对于养成小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其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上一篇:面试对烟草看法下一篇:情侣个性签名低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