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4-07-19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通用9篇)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一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虎城乡小学校谭昌明

关键词:语文课堂创新能力培养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创新素质已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着眼在树立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实现有效创新教育。

那么,怎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施有效的创新能力培养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现浅谈一点浅陋之见。

一、鼓励质疑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口若悬河地单方面灌输知识的课堂教学形式,缺陷多,学生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这种程序呆板,形式枯燥的教学结果是;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差,独立阅读的能力难以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的课文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但任何教学方法都建立在让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教师更能了解本节课要解决问题。学生只有读懂课文才能质疑,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多问。

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还要适当地设置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寻求问题的兴趣。比如:在教学《丰碑》一课时,首先在绘声绘色描述故事情节一部分之后,留下悬念,我向同学提问:“你最想了解这个故事老师没讲出来的哪些内容吗?好奇心促使了学生去阅读课文,驱使他们精细地去思考分析。他们提 1

出了诸如以下问题:

1、为什么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军需处长怎么没有棉衣穿?

3、将军为什么什么话都没有说,就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这样的质疑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是创新精神的基础,也是主动学习的最初源泉。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疑,激疑的方法很多,如:导言激疑,悬念激疑,比较激疑等等。激疑的过程也是创新教育的过程,它可以引导学生去创新。

二、鼓励争论

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引导争论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问:现代社会上哪些人像苹果、石榴似的,又有哪些人像落花生似的?你想做那种人?经过一阵激烈地争论后,学生们发表了不同意见。有的说,我想做落花生式默默无闻的人,像雷锋叔叔一样生前从不炫耀自己,但无时无刻都为别人着想;有的说,我想像苹果、石榴那样把自己展示出去,让世人知道我是一个人才,我将来要当科学家;还有的说要成为有名的工程师、教师等等。通过争论,大家对落花生的现实意义有了更深一步地了解,不拘泥于课本所说的只做默默无闻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多次课堂教学实验证明,课堂争论有很多好处。从语文角度说,争论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有效地争论可以使课堂教学更真切、更生动,可以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思想转变,形成“学生讲,学生听,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教学局面。

三、提倡品读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因为课文的精文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笔,只有通过读,才能体会到。而一般地朗读只能像咕咕咚咚朝嘴里倒矿泉水一样,过后只能说“痛快”,到底啥滋味,那可说不准。因而我们要教会学生品味课文,体会文章之内涵,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1、有目的地让学生品读

在语文教学中,读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掌握课文的语言文字。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设计了让学生品读课文中的重点句: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学生通过品读一次比一次有感触,一次比一次对课文思想感情了解深,很轻松地掌握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品出了作品的内涵。

2、有方法地指导学生品读

品读的方法很多。如:范读激情;接读激趣;引读会意;分角色读创意;齐读起烘托作用等等。在教学《丰碑》一课时,我教给学生依提示语读的方法,适当引导读出将军“走边喊、吼”等语气。在教学《鸟的天堂》时,我设计让同学自由小声读描写大榕树的静态描写部分,用齐读读出鸟儿活动时热闹的气氛。学生通过品读,不由自主地激发了情感,纷纷发表了具有创意的看法:有的说,读了大榕树一段的描写,不仅体会到了树大,而且体会到了树美;有的说,文中“卧”字描写好,不仅说明了榕树生长时间长,而且说明了旺盛的生命力!多么自然的感情流露。

3、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品读

听、说、读、写是语文训练的基本环节。教师不要因过多地讲解而挤掉朗读的时间,必须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读。正如品茶一样,细细地品味,才能引导学生如何品味课文思想感情,感受到枯燥文字中蕴含的丰富意境,体验文章所写的真谛。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品读,引导他们走向作品的更深去处,是语文教学升华,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

四、提倡创新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接受环节中的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使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个性创造的特点。在语文学科中具有模糊性、综合性、间接性特点,在教学中需要学生的感觉、想象、领悟,从而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文外之画”、“字中之情”。这就给学生以创造的空间。而这种想象和创造不求同而求异。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营造氛围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全神贯注,积极思维,所以,教师要善于点燃学生纯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一节作文活动课上,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程序:教师一走进教室便面带神秘地说:“我今天要做一个实验,名叫铁锤锤蛋锤不碎,你们信不信?”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了。有的说不信,也有的说信,大家议论纷纷。我让同学们言论了好一阵后开始了实验。请一位大力士上了讲台,只见他一锤下去,蛋就碎了。同学们纷纷说老师骗人的。这时候,我亲自操起了

锤子,对大家说:“这位大力士没做到,我却能做到。”有同学听了,马上发表高见:“蛋是熟的”,“是铁蛋„„我不置可否,高高地举起锤子锤了下去,蛋黄流了一桌,教室里又砸开了锅,一阵争论之后,一位同学大声喊道:“我知道了,是锤子不碎!”大家恍然大悟之后,我乘机介绍了我国语言文字中的歧义问题,还让大家举出了好些例子,诸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等等。然后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习作,学生们兴趣盎然,下笔都很流畅,这次作文都写得不错。所以,我觉得,只有创设轻松、愉悦、自然的环境,激发兴趣,学生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拓宽思维,才会有创新意向行动。

2、诱导想象

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创新的能力就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热情诱导学生大胆想象,给思维插上彩色的双翼。例如:学习完《峨眉山道上》后,学生们已经对课文内容和中心理解得比较透彻了,有的教师常常就此结束课文的学习,但此时继续作想象性延伸,再将全文所表达的感情立体的再现、想象,你才是理解课文的飞跃,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地提高。这时候,让学生趁热打铁回顾课文有关描写山路的词句,仔细读认真想,让学生对此“竖”着的“天梯”立体想象后,用自己的话对天梯的险作一些想象性地补充,再用感情朗读或结合课文所提供的见闻,对铺路人的铺路过程,也用自己所联想的话引申作感情描述;总之,诱导想象的方法很多:可对原文内容多角度想象,可对课文略写部分扩充性想象,还可对文章中没有写明的内容创造性想象等等。只有诱导得法,长期坚持,小学生的丰富想象就会如清冽的山泉汩汩而出,滋润他们创造的心田。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程序呆板,教学形式枯燥的教学方法。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懈地探索、追求创新教育新路,真正挖掘所有学生的创造力,进而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

2.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二

一、让学生敢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我们首先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使孩子们有安全感, 敢于提出问题, 让他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畅所欲言, 让他们的精神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 任他们的想象驰骋, 任他们的感情激荡, 任他们的思路纵横, 让他们的多种想法涌动交汇, 自然就会撞出创造的火花, 引发创新的潜质, 激发他们的灵感。

例如:在教《小鹰学飞》时, 我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气氛, 让他们敢于提问, 我自己扮演老鹰, 并学着文中老鹰的语气, 给孩子们做示范。因为我夸张的语气和表情, 让他们看得哈哈大笑。然后我让他们自己揣摩一下小鹰的语句, 如果可以就举手上台与我合作, 扮演小鹰。因为有我的示范, 他们的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 竟然有好多孩子都想上来。在这个时候, 他们因为精神处于放松的状态, 不再害怕, 他们的表演也就随心所欲起来。在如此宽松和谐的氛围中, 孩子们的思维也会突破课文的限制, 在表演中, 渗入自己的想法, 激发他们创新的意识, 让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多方向思考

创新思维是多向性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即使是同一篇课文, 也会因为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及经验世界, 使得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会有所不同。那么, 我们就要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潜能, 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 从多方面思考去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 可使孩子们获得某种创新的启示。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启发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让他们的思维得到扩散。

例如:在教《石头书》时, 抓住“石头就是书。”这一句话, 要求孩子们联系课文内容谈谈怎样理解这句话。一位学生说:“这句话说明石头就是书。因为石头一层一层的, 就像一册厚厚的书。”这是从石头的样子来分析的。第二个同学说:“雨点留下的雨痕, 波浪留下的足迹, 还有一些矿物质, 都可以说明石头就是书, 因为它们可以说是书上的字。”这是从石头的历史来分析的。第三个同学说:“石头就是书, 它不仅有字还有画呢。因为有树叶、贝壳和小鱼的化石。”这是从石头的现在来分析猜想它的过去。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 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此, 我们要善于引导孩子们从多个角度分析、研究、思考问题, 这样可以获得新的发现, 也有利于锻炼孩子们思维的深刻性, 并为创新提供契机。而多角度、多方向的思考问题, 会带给孩子们新异的刺激, 容易引起他们探究反射, 从而为一些创新思想的产生, 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三、展开联想

事物的表象会引发人的一连串的联想, 这种联想的深度与广度将直接影响着人的创造力。由表象而产生想象的过程, 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这也正是创新能力的最后体现。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应创造一切契机, 让孩子们展开丰富的联想, 从而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训练。

例如:在学完《拉萨的天空》一课后, 我带孩子们走出了教室, 来到了学校操场上, 我让他们躺在草地上, 仔细观察我们的天空, 看看我们的天空有何特征, 看看蓝天白云是怎样的千姿百态和绚丽多彩。有的同学说:“天空一碧如洗, 我想飞上去骑那条龙。”有的同学说:“你们看那朵云多像一个小孩依偎在妈妈的怀里睡觉呀!”“你看, 一匹高大的马, 多神奇呀!”……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 描述着天空中神奇的景象。这里我们凭借教材, 把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 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引导他们创造性想象云霞的千姿百态, 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引导实践

孩子们天性爱动, 对操作性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也正是创新所必须具备的情感基础。在引导孩子们动手实践的过程中, 他们的个性可以得到发展, 创新思维可以得到训练, 主动探索的意识也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要创设情境, 让孩子们主动地动手实践, 让他们在实践中学好语文、学会语文。

例如:在教学《石榴》一课时, 我让孩子们去超市买了石榴带到教室, 在讲述课文之前, 我让孩子们自己先动手解剖石榴, 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石榴。然后, 再让他们自己讲一讲对石榴的认识。之后, 又针对孩子们对课文的内容兴趣浓烈的特点, 我鼓励他们自己动手画一画石榴的变化过程, 让他们去网上搜索一下, 关于石榴各个时期生长的图片作为借鉴。第二天上课时, 一幅幅富有创意的石榴生长图片诞生了。在实践过程中, 孩子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三

一、让学生敢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使孩子们有安全感,敢于提出问题,让他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畅所欲言,让他们的精神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任他们的想象驰骋,任他们的感情激荡,任他们的思路纵横,让他们的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就会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激发他们的灵感。

例如:在教《小鹰学飞》时,我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气氛,让他们敢于提问,我自己扮演老鹰,并学着文中老鹰的语气,给孩子们做示范。因为我夸张的语气和表情,让他们看得哈哈大笑。然后我让他们自己揣摩一下小鹰的语句,如果可以就举手上台与我合作,扮演小鹰。因为有我的示范,他们的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竟然有好多孩子都想上来。在这个时候,他们因为精神处于放松的状态,不再害怕,他们的表演也就随心所欲起来。在如此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孩子们的思维也会突破课文的限制,在表演中,渗入自己的想法,激发他们创新的意识,让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多方向思考

创新思维是多向性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即使是同一篇课文,也会因为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及经验世界,使得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会有所不同。那么,我们就要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潜能,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从多方面思考去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可使孩子们获得某种创新的启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启发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他们的思维得到扩散。

例如:在教《石头书》时,抓住“石头就是书。”这一句话,要求孩子们联系课文内容谈谈怎样理解这句话。一位学生说:“这句话说明石头就是书。因为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这是从石头的样子来分析的。第二个同学说:“雨点留下的雨痕,波浪留下的足迹,还有一些矿物质,都可以说明石头就是书,因为它们可以说是书上的字。” 这是从石头的历史来分析的。第三个同学说:“石头就是书,它不仅有字还有画呢。因为有树叶、贝壳和小鱼的化石。” 这是从石头的现在来分析猜想它的过去。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孩子们从多个角度分析、研究、思考问题,这样可以获得新的发现,也有利于锻炼孩子们思维的深刻性,并为创新提供契机。而多角度、多方向的思考问题,会带给孩子们新异的刺激,容易引起他们探究反射,从而为一些创新思想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三、展开联想

事物的表象会引发人的一连串的联想,这种联想的深度与广度将直接影响着人的创造力。由表象而产生想象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这也正是创新能力的最后体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创造一切契机,让孩子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训练。

例如:在学完《拉萨的天空》一课后,我带孩子们走出了教室,来到了学校操场上,我让他们躺在草地上,仔细观察我们的天空,看看我们的天空有何特征,看看蓝天白云是怎样的千姿百态和绚丽多彩。有的同学说:“天空一碧如洗,我想飞上去骑那条龙。” 有的同学说:“你们看那朵云多像一个小孩依偎在妈妈的怀里睡觉呀!”“你看,一匹高大的马,多神奇呀!”……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描述着天空中神奇的景象。这里我们凭借教材,把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创造性想象云霞的千姿百态,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引导实践

孩子们天性爱动,对操作性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也正是创新所必须具备的情感基础。在引导孩子们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他们的个性可以得到发展,创新思维可以得到训练,主动探索的意识也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主动地动手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学好语文、学会语文。

例如:在教学《石榴》一课时,我让孩子们去超市买了石榴带到教室,在讲述课文之前,我让孩子们自己先动手解剖石榴,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石榴。然后,再让他们自己讲一讲对石榴的认识。之后,又针对孩子们对课文的内容兴趣浓烈的特点,我鼓励他们自己动手画一画石榴的变化过程,让他们去网上搜索一下,关于石榴各个时期生长的图片作为借鉴。第二天上课时,一幅幅富有创意的石榴生长图片诞生了。在实践过程中,孩子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总之,要想很好地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我们就要关注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教学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这个主阵地来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的创新能力在语文课堂中,通过提问、思考、联想和动手操作得到充分地锻炼,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四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在,北京的信息技术教育正在红红火火地各地开展,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质”的新一代的建设人才,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该怎么教呢?通过信息技术课要使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呢?培养他们什么能力呢?对此,我认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为什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计算机的操作是建立在各种软件的基础上,从这一点上讲,信息技术教学其实就是在教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软件。而各种各样的软件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同时新的软件也以惊人的速度层出不穷,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就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这就使我联想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探索、具备创新精神的能力。

其次,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不仅只程序设计,而更应该多的是要与其它学科的整合,而在此过程中则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他们的认知水平,在小学阶段传授计算机的各种编程语言是不合适的。第一,他们所具备的旧知水平还不具备学习计算机程序。第二,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程序设计所需的水平,在小学阶段教程序很容易使学生对计算机失去兴趣,当然,也可以在小学阶段给孩子一些适当的、简单的、应用性强的、符合小学生兴趣爱好、实用的编程软件。通过对这些软件(比如文字处理软件,绘图软件、多媒体软件、LOGO等)的教学,可以很好地整合其它学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其它学科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在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应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讨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的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之与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如在校内组织网页制作比赛,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三)、激发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查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①目标激活:目标是一个人奋斗的归宿,只有目标明确才会争取目标的实现。针对实际确立目标,激励学生拼搏进取,自觉地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的努力追求。于是我采用远景目标与近景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远景,告诉学生社会的变革,计算机将逐步成为全社会使用的工具,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让学生从认识上领悟学习计算机的迫切性。近景,上课开始,展示目标,在课堂上不断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投入参加学习,激发进取心。

②竞赛激活:争强好胜,使学生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因此,对子五笔字型练习这一节,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针对这一现象,利用好恰当的契机,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利用计算机本身的考试软件进行竞赛,人人上机,看谁的速度快,这样一来,你追我赶,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

2、灵活结合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课程是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5.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五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 创新能力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 学生是教师施教的对象,学生的许多意识和能力的形成,相当大的部分来自学校里的学习活动,而这些学习活动是教师组织和指导的。传统的教学活动,只是把学生作为一种接受知识的容器,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注入式,填压式的,使学生形成的知识和能力也只是一种眼光内向,面向书本,面向已知的狭隘的纵向的能力。在当今知识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教学的着力点必须由单向的文化传承转移到激发创新上来。而实现这一转移的根本在教师,因为教师是直接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因素。

二、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教师的教学活动富有探索性、动态性、个体性、情感性。

1.钻研教村,挖掘教材的实质。教是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原材料,教材本身虽是死的东西,但是,教学方法并不是死的东西,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去寻找创新能力培养的切人点。

2.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教师只有知己知彼,了解学生的识认智能,人格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满足其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不断地激发和培养他们的新的需要,因为这种需要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3.巧妙设计教法。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教法以突出创新为价值取向,把培养学生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放在首位,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前提。

三、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1.参与操作,玩中求知探新。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又好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性相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丰富的情感体验可把客观的“要我学”转化为主观的“我要学”,改变消极被动的学习局面。

2.参与讨论、发现、激活创造思维。教师要营造自由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不断产生新设想。如教学“年、月、日”时,笔者问:“看到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顿时活跃起来,有的提出:“一年有几个月,有多少天?”有的提出:“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也有的问:“我在听天气预报时,经常听到上旬、中旬和下旬,这是什么意思?”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讨论、听讲,更主动地参与教学。

3.参与猜想,培养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又叫猜想,是一种整体、粗线条的、跃进式的思维。这种思维在遇到问题时,往往对事物直接感知,整体把握,通过一阵紧张思考,一下子接触到问题的实质,找到答案。

6.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六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课题也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课程标准》中指出:“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同时,力求促进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倡导研究性学习。

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在教学中,我有以下体会:

一、巧妙激疑问难,诱发创造个性。

《课程标准》中指出:“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切实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起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探索规律,给学生更多的想象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文,让学生根据句子学提问,先找出献血前和献血时的神态、动作的句子,再根据这些句子提问,估计学生会问:阮恒为什么输血时突然啜泣,并且用手捂住脸?他摇头表示不疼,既然不疼,那为什么要啜泣呢?又摇头也表示不疼,而且抽血是不会疼的,为什么阮恒要竭力掩盖自己的痛苦?他为什么这样痛苦?让学生在疑问中去探索,在不断探索中去创新、发展,从而了解这篇课文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

又如在小学语文第八册中《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文,学生在学习时会提出,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艺儿到底是什么呢?网络到底有什么用处呢?真的有这么神奇吗?通过质疑,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果。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疑问是思维的火种,他可以促进思维展开、蔓延,“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朱熹语)设置疑问、解决疑问是训练思维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要创新,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而要发现问题,要有质疑习惯。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我们要善于激疑,以启发他们的思维,使之茅塞顿开。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有时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隐含疑点处质疑,投石击浪,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她曾经多么幸福,跟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句中两处用到“幸福”,学生读时一眼晃过,这时教师应启发学生质疑句中的两个“幸福”是同一个意思吗?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思维的浪花。

二、提倡自主学习,促进创新思维。

《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学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现在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是,学习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师的“教”牵着学生的“学”。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得不到学生的喜爱。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处于主导地位,而教师是学习的铺体,应该处于学习的次要地位。良好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从铺”。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对理解课文的意义有着举一反三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一文中,让学生根据课文阅读提示的要求,自己快速地阅读课文,然后给每个小段落加上合适的小标题,并找出自己最欣赏的一段来讲讲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培养自主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再次,在创新精神上做学生的开路先锋。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对自己去怀疑甚至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主要从我做起,做好自我批评,为学生做好示范。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主体性才会得到体现,学生才敢想敢做。

三、充分解放学生,发挥学生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过程的支配者。学生学习最简单的方法是多读、多看、多写。要学生能够多读、多看、多写,就要让学生解放自己的口、手、脑。

解放学生的口。《课程标准》中有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但是传统教学认为:课堂安静,学生认真听讲,不小声说话、不做小动作,这就是好课堂。其实不然,它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会抑制学生想像力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应解放学生的口,加强说的训练,多问为什么,给学生说的机会;教师精讲,把说的机会和时间让给学生,并且要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解放学生的手。就是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勤于动手。《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在小学阶段会写其中的3000个字。语文教学中的动手,要求学生不仅会写字,还要把字写对、写美观。在其它方面,动手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之一。学生只有在动手的基础上动脑,才能培养自己的独特思维,才会有更多的创新成果。学生实验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可将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索实验。在实验中应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安排步骤,再引导分析 出可行性和优劣。要鼓励学生自己找原因,自己排除故障。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造力。

解放学生的脑。心理研究表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就会尝到克服困难的满足与愉悦,感受成功的快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强求学生必须按自己的思维去想,这样会束缚学生的大脑,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让学生充分解放自己,自己能够自主地处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能够自主地处理学习与玩的关系,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方向上前进。

四、创设教学情境,发展创新思维。

《课程标准》中指出:“可利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进行教学活动,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讨论,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见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如教《草原》这课时,我就和学生一起找了几幅壮阔锦锈的草原风光图,先让学生通过视觉欣赏草原的迷人景色: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小丘的线条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还让学生想象此时此刻草原上会出现的各种声响:叭叭的鞭子声,得得的马蹄声,哞哞的牛羊声。在这声、色交融的图画里,我又启发学生想象:如果这时你也和作者一起骑着骏马,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扬鞭驰骋,那该多好啊!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挂图或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更好地进入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学《瀑布》,先让学生观察黄果树瀑布的画面(挂图或幻灯片),感受到瀑布的雄伟气势,再学习新课。又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先播放歌曲,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再引入新课等。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努力地学习。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等,选择适宜的教法,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此,设计好引入情境是语文课教学的关键。如一位教师教学《蛇与庄稼》,在板书课题后,学生意想 不到教师这样发问:“你们怕蛇吗?”大多数学生作出肯定的回答之后,教师把话题一转,又提出新的问题:“课文里写有个地方没有蛇,农民特意去外地买蛇养,这是什么道理?”学生怀着好奇的心情阅读课文,寻找答案。质疑设问。学贵有疑。运用质疑的方式,提出疑问,促使学生探求答案,开动脑筋,活跃他们的思维。

五、课堂内外延伸,提供创新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和课文中所学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课本以外的生活,是我们学习的广阔天地,它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只有重视课内外结合,才能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各种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科学、艺术小组或社会调查等等,都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在这实践活动中与人们的交流又是创造性认识产生的重要条件。

语文课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有意识地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他们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满足自己参加兴趣活动的愿望。也只有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他们才能进入充分的自由创造的境界。在自己组织的活动中,他们感到一种摆脱功利的自由愉悦,满足了自由表达的欲望和自我实现的喜悦。教师可以当参谋,出注意,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不要去直接介入。让学生在大语文的世界里自由翱翔,真正体味语文的无限趣味。

如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出外“踏青”。春天,带着学生到山坡上,田野上去寻找春天的气息,让学生能从中体味到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己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素材,由学生自己去根据的需要而自主地学习。这样由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中,有更多的话可写、可说,同时也领悟到大自然的美丽。

又如组织学生开展“故事会”。由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制定活动目标,并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自己去充分利用图书馆及网络搜集、整理资料,然后开展一次“看谁的故事好”的主题班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把自己所读到的、听到的或经历过的有趣的故事用自己的话在班会中讲出来。这样一来,即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胆量,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为以后的作文教学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应用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也迅猛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还有许多,如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总而言之,我们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地选择运用。通过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指引和诱导,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进而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让我们时刻铭记江总书记的话“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使教育真正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思维的沃土、一块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

快乐生活

快乐作文

——作文教学初探

初次接触高年级教学,满心欢喜,以为阅读学生的作品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因为我本身也比较喜欢舞文弄墨,所以在我看来,写作文就跟吃饭、睡觉一样简单,不就是“话来张口”吗?

可当我收上学生的第一次作文来看时,我震惊极了。写一个自己尊敬的人,全班50多位学生只有两种题材。一是写妈妈雨天为自己送雨具,二是写老师为自己补课,而且都是干巴巴几句话,一半同学的谋篇布局也极不合理。惊讶于学生的作文能力如此之差之余,我找来部分同学,跟他们聊起关于写作的心得体会。这些同学个个可谓“谈写色变”,一脸深恶痛绝。

教学生写好作文,让学生爱上作文是引领学生走进中国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畅游文学殿堂的一条捷径。然而,这块骨头可不是好啃的。为此,我尝试了种种教学方法,修改了种种教学方案,教学初见成效。下面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作文与阅读教学紧密联系,让“语文课堂”这块主阵地充分发挥作用。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一项伟大的工程不需要坚实的基础。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在给写好作文打下基础。精美的范文是学生乃至老师学习的模范。因此在平时的语文识字、阅读教学中,我充分注意与作文紧密联系,尤其是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如有一次,在一篇课文中学生初次看到“腼腆”一词。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其义。这时,我随机一问:“班里有没有同学性格比较腼腆?”学生马上对××同学或××同学指指点点。“你说他腼腆是因为什么?哪位同学能来把这‘腼腆’形象描绘出来?”马上一段段人物描写的片段就在同学们的嘴里诞生了。又如在学习课文《丰碑》的时候,我让学生说出初读课文的最深感受。不少学生都说一开始还没觉得什么,读到后面得知牺牲的战士就是军需处长的时候也跟军长一样被怔住。我趁机点破:“能够让大家有这么深刻的印象,这应该归功于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我们前面也学过一篇课文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哪一篇呢?”这时学生想起了《闪动的红星》,不由得发现原来作文也可以写得这样出乎人的意料,结尾的揭示可以给人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作文是学语文的最高层次要求,是检验语文学得好与坏的“试纸”。因此,作文教学抓到位了,会发现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慢慢地提高了。

二、作文与生活亲密接触,让学生快乐生活,快乐作文。

新课标的写作教学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在我们学生的习作中却是经常可以见到:我扶小弟弟、帮老爷爷之类的充满了套话空话。在作文的天地里,学生的童心是否被掩没在我们设定的习作的套路上呢?叶圣陶先生说了:“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因此我的作文训练必须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

1、观察生活,丰富表象,让学生有话可说

学生刚刚开始习作时,他们总感到无从下笔。这时,我要指导他们如何观察生活,从身边的生活中找素材,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找灵感, 让学生有话可说。又是一节活动课,平常学生都是在校园里自由自在地活动,没有什么目的性。而那一次,我在学生下楼前跟他们说了几句话:“现在的校园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又是一年春来到’,不知道大家察觉到没有?不理解我的意思的同学可以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里找答案。”第二天,学生纷纷交上自己的习作《又是一年春来到》,看到屡见不鲜的校园在学生的笔下变得如此美丽多姿,令我不禁跟着他们心情荡漾起来。

2、体验生活,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想说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才会有收获。因为“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语)”。虽说是农村的孩子,可现在的家长哪个不是宠爱有加?所以学生亲自体验生活的机会少之又少。恰逢学校里唯一的园丁陈伯这几天生病了,学校里的花木在春雨的滋润下蓬勃生长,也就滋生出不少杂草来。刚好利用这机会,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拔草”劳动。经过此次劳动,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乏酸、甜、苦、辣,但都出自肺腑之言。

3、创设情景,让生活为作文服务。

命题作文的时候,如果是离学生比较远的,你是怎么教、怎么辅导,学生都无法写出真情实感来,相反“为了作文而作文”只会让起其更加厌烦。我就碰到过这种情形。学习《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时候,要求学生学习描写“争先恐后”的场面。当我问学生:

“生活中有哪些争先恐后的场面?”

“老师,你说‘上来拿作业’的时候,组长没上去,他们就争先恐后上去抢了。”

“上一次我们去‘绿岛山庄’旅游的时候,车上没几个座位,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座位。”

……

虽然学生的回答并没错,但我觉得十分悲哀。这与课文里十七勇士争先恐后请战的场面所要颂扬的精神相去甚远。

我接着问:“大家所说的这些场面是否值得肯定呢?”

“不是。”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那生活中有没有一些值得肯定的?”我祈盼学生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可是,学生却沉默了。

“大家回去做好准备,我们下节课再来练笔。”当我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学生为难、不情愿的眼神让我羞愧不已。

不是学生不愿接受美好的事物,而是这不负责任的社会给了他们太多黑暗的、丑陋的东西,他们不善于发现也是教育者的失职。超负荷的学习压力,已经让他们整天愁云满面了,这不是教育的失败么?

为了完成好这次教学任务,我改变了原来的计划。我双手空空地对学生说:“我们到礼堂上课。”学生难以置信地迟疑地几秒之后,就炸开了。

“真的吗?!”“到礼堂?上什么?这节不是体育课呀!”“要带书吗?老师!”„„

“你们争先恐后地发问,叫我难以回答啊!”

学生相视而笑,马上像放出笼的小鸟,欢乐地直奔礼堂。

“这节课女同学做‘抢椅子’游戏,男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可是我忘了带录音机(其实是我故意安排的),哪位同学能帮老师拿来?”

“我!我!”“我去!”„„马上,无数双小手在我眼前晃动。我表扬了这些同学之后,问:“这个场面可以用哪个词形容?”

“争先恐后!”学生无比快乐地脱口而出。

学生在游戏、比赛中争先恐后的表现,让我对这次作文放心了。这一次真情习作,不仅如我所愿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让师生之间架起了一条心灵的五彩桥。

有人说:“语文教育应该给孩子以梦。”情境召唤着“梦”,就像种子发芽离不开阳光雨露一样,儿童“梦”的生成也需要一定的外部催化。当情境呈现面前时,他们内心的潮汐便开始涌动了。他们的心灵在体验,思想在碰撞,精神在对话。由于有了会心的微笑、感动的泪水,原本凝固的语言被充分激活了。

三、作文工夫在文外。

有了“课堂”和“生活”这一砖一瓦,大楼盖起来了。但或许还不美观,还需要“内部装修”。这需要“房主的意愿”结合“专家的建议”才能把房子装修得美仑美奂。也就是说需要孩子的用心和老师的耐心。对于学生,我提出了一些要求:

1、每月读一本新的课外书,并写下读后感。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告诉我们要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而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语感就自然形成了。

2、每周写一篇以上的日记,口说我心,积累素材。“立诚”是做人与作文的理想境界。“求诚”的文章来自生活的充实,因此,日记内容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不断去体验、感悟生活中离不开写作,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他们树立“有所为而作”的态度。

3、评价,提倡主体参与。《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评价、修改作文的能力,必须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习作,认真阅读后进行评价,再引导学生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

而对于自己,我也努力做到:

1、让学生体验成功。在班里贴出优秀作品、把学生作文作为范文来评讲,收集班里同学的好作文出版成小报,让学生体会“文字变成铅字”的快乐。

2、学会赏识学生。不同学生的作文能力有高低,再差的学生也要尽量发掘其可圈可点之处。当学生能把自己的所看所想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不管怎样都是教师所要提倡的。有一次班里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放学后私自去池塘游泳,被我批评了之后,他马上把这件事写下来,表达了自己后悔的心情。尽管他写得辞不达意,也不够具体,但我还是在班里对他这种“直抒胸臆”的行为大加褒奖。老师能够去赏识、去尊重他们,学生对于作文就更感兴趣,觉到我们的一切都可以化作文字来表达。

总而言之,要让学生爱上作文,首先要他们爱上生活。只要还他们一个多彩的童年,他们自然能交上一分令你满意的答卷。当然了,这过程还需要教育者各个角度的细心呵护。

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往往会发现,同学们中作文程度差异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同学的作文让老师都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了,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作文程度差的同学,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屡屡被拿来当范文的同学,但却苦于不知如何提高。究其根源,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那么,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 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目前,在同学的作文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虚假现象,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的,事是假的,观点是强加的,感情是浮泛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应付作文的同学身上,即便有些同学,作文功底煞是了得,但没有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他们的作文即使极有文采,依然脱不了胡编乱造的弊病,因此难以打动人,难以获得高分。记得前不久笔者布置了一道参加全国作文竞赛的作文题目《温暖》,先是布置作文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准备从这些写作能手中发现几篇佳作,然而事与愿违,多数同学编造的痕迹明显。最终写得最打动人的是未参加兴趣小组的普通同学。这位同学饱含深情地叙述了母亲与父亲离婚后突患重病,舅舅姨姨们倾全力救助母亲的经过。此文写得令笔者动容。可见,文章贵在真情,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才能让读者感到真诚可信,才能使你写出的那些话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

有些同学在写作中,一味地说套话,以为只要朝着光明的一面去写就是没错的,其实,这种思想的框框是完全应该摒弃的。人类的感情多种多样,不论高下,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实表现。有些同学在平时的言谈中,对有些教师批评有加,但在写老师的作文中却一味地对教师歌功颂德,这样的作文能写得好吗?只能给人作假的印象,倒不如直言不讳地指出老师的缺点。

语文教育老前辈都是强调学生作文“要说自己想说的话”的。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吕叔湘先生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学生作文创作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创作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创作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为创作原则。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尤其是初学写作者——学生所必须遵从的。对于如在某年高考作文《战胜脆弱》中,有不少学生臆造父母去世的悲痛来作文的现象,应该予以深思,并予以纠正。

二. 养成观察感知、体验积累的习惯。

常常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思考。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同时,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写作的材料。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长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写作者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热爱生活,笔底才会淌出源源清流,妙笔才会生花。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则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观察感知的习惯。

大文豪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鲁迅先生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都说明积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同学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不少同学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仓库里贮存的素材多寡,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有一则古代笑话说:一秀才写不出文章,痛苦万状。其妻见曰:“怎么比我生小孩还难?”对曰:“当然更难。你生孩子是肚里有货,我写文章是肚里没货。”学生写作文也往往就是肚里没货。因此,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多作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这样才不至于随读随忘,随见随忘。三. 养成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多修改的习惯 我们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都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多写文自工,只有多写了,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因此,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持之以恒,写作习惯也就养成了。

多思考,除了指平时对所见所闻要多思考,对周围的点点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之外,在写作时,也要养成构思、列提纲的习惯。没有思考就没有深邃隽永的文章。动笔之前,要思考选什么样的材料,定什么样的主题,以及对材料要如何组织等等。最好养成列提纲、打腹稿的习惯,这样,下笔才能一挥而就,不至于一句一句像挤牙膏似的硬挤出来。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文坛上流传着不少方家修改文章的故事。而修改又重在养成学生自改习作的习惯。叶圣陶先生当年曾大力提倡,积极主张学生自己修改文章。大纲也要求学生养成“多写多改”的习惯。“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公认的事实。文章不厌百回改,越改越精美。从起始年级起,就应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多方面培养学生自改的习惯。

7.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七

一、培养好奇心, 激发创新意识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 它是“创新”的基础, 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保护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

例如, 在校园里, 要把7棵小树平均种成6行, 每行3棵, 该怎样种?这个似乎超出“常理”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作为教师, 万万不可急于求成和取而代之, 而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鼓励他们动手实践。接下来, 我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导引:房间里坐着两个爸爸, 两个儿子, 却一共只有3个人。此时, 学生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用玻璃球等物品代替树苗进行操作。经过反复实践, 学生摆出了多种图案, 问题得到了解决。据此, 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好奇心的带动下, 通过反复的探究, 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 而成功的体验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创设探究性课堂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所谓探究性课堂, 是指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挖掘教材, 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例如, 在教学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 我指导学生制作移动的角, 通过比较, 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 并推导出结论。这样的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比较、分析和概括, 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重视生活实践, 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目的, 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创新。因此, 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什么知识”; (2) 鼓励学生进行多次尝试, 要有持之以恒和百折不挠的探究和实践精神; (3)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和反思的习惯; (4) 锻炼学生的数学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是不可分割的, 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 而强化学生的生活实践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8.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也将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语文,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的创新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常规、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下面,我就自己具体教学实践,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营造宽松的氛围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自觉探索,从而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因此,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想、敢想、敢问。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积极地看待学生,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意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教师要注重学生智力、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并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师要转变角色,由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不断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学习的过程绝不单纯是教师向学生传递已知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共同探讨,实现认识领域的拓展”的过程。创新意识源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应充分运用“变式”,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使其思维产生矛盾,意见纷呈,这时教师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

三、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培养。因此,教师必须敢于大胆放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是包括学生学习在内的一切活动的本质属性。探究赋予学生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能通过独立、深入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思想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问题。

四、联系实际,让学生发挥想象

想象使创新的翅膀,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一定的事实进行合理的想象,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年级的课文,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情趣,对低年级学生加强朗读训练,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不仅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在小学生理解能力尚不能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学生对课文的领悟往往是在不厌其烦的反复朗读中完成的,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学生的入情、入境,才能使学生充分体会课文的情感因素,才能发掘出课文的创新因素,然后加以分析和理解。

其次,抓住词句,引导扩想。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简略,但内涵却很丰富,在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性想象,既加深对词句、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桂林山水》结尾有这样一句话“舟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概括了荡舟漓江的情景,内涵丰富,可引导学生想象:桂林山水景色如何?人们荡舟漓江会是怎样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描述游览的情景。

最后,抓住结尾,引导续想。有些课文的结尾言犹尽而意未了,余音不绝、耐人寻味。教师可抓住结尾循着文路展开合理的想象,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课文结尾写道:“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课文言虽尽而意无穷。故事的结局没有言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针对学生对小羊的命运极为关切、同情的心里,激发学生把故事讲下去,看会发生什么样的结局,通过续写结尾,很自然地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9.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九

关键词:语文、创新、教学实践 内容摘要:

语文课,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更加有效的突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即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从日常教学入手,结合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结合日常教学的实践来研究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进行落实,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一代创新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教育的长期战略目标,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呢?结合自己在长期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有益的尝试,从中归纳了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教师创新教育理论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1、教师要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首先要有全面、系统的理论素养。俗话说的好:“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一缸水、乃至一湖清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多读书,悉心研读《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名篇名著等基本理论和专业理论文章。另外,语文教师还要有一颗“文学心”,一个不喜欢文学的语文教师怎能引领学生去感受文学的魅力呢?在我看来,文学的目的是使人的心灵变得更加美好,教育也是塑造人心灵的行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是文学的追随者,教育的践行者。语文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一部文学作品,其话言中应该有散文的清香,笔下应该有诗歌在流淌,眼角神情中应该有浸染唐诗宋词的芬芳。这些不仅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肥沃的土壤”,而且还可以为我们打开“崭新的视野”。

2、教师要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现代高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教育信息时代的巨大变化,教育改革引入了新的工具,可以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知器官,如投影教学、广播录音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师就应该善于从理论中获取新知,补充能量,并且通过内部消化,运用到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去。

3、不断摸索合乎校情、学情、教情的理论,这样才能做到因校择教、因材施教、因人用教。有了这些理论素养,我们可以明确创新教育的指导方针,可以运用创新教育的教学方式,可以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应用科学原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知、意,实现学生思维的创新和能力的发展。在创新教育的形势下,我认为,教师应用钻研的精神去掌握理论,用务实的精神去应用理论,用科学的精神去发展、创造理论。

二、具有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讲话中也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的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这一重要论述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今后的任务和方向。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努力寻求教学过程中一切有创新价值的因素,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力求新的突破。古希腊哲人普鲁塔戈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教师作为点燃学生头脑这一火把的人,应当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摆正教师、学生在课堂中的位臵,给学生以最大的思维空间,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个性,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使学生“自奋其力”,达到“自致其知”,使其乐学。

三、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突出学生主体性,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主观环境。

教师在拥有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后,就应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使学生自己主观上就想创新,也敢于创新,从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第一:以教材为例,培养学生创新人格。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注重培养其创新人格。尤其在中学阶段,培养创新人格比训练创造技能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知道,初中学生还没有进入直接创造的黄金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前人的创造成果,在继承学习中培养创造力和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格,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进取心、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求异性等创新品格。一句话,即培养学生日后成为创造型人才所必备的博大的人文精神。中学语文课本中能培养学生上述品格的篇目很多,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渗透这些品格的教育,《奇妙的克隆》让学生了解科学世界的奥秘,让学生认识到科学世界的魅力之处,树立我为探求真知而读书的目的;《愚公移山》文章所反映出的守旧必死,创新求活的观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各种高尚人格力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日后发挥创新能力、实现人生价值备下深厚的人格底蕴。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是以优美的文章为载体的学生的人生导师。

第二: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学生形成了学习和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学生做练习,紧扣教材观点,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就养成了叶圣陶所说的那种“不是习惯的习惯”。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莱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首先,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环境。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感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课堂上始终保持“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状态,既不太放任,也不过于严肃,形成积极、活泼、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如,教学《故乡》一课,要求学生自己课下阅读文章,画出“少年闰土”的命运曲线,并说明为什么这么画,上课后,学生争先恐后到黑板上来画,相互修改,积极发言,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画出的曲线不仅符合教学要求,而且有许多的讲解让人惊喜。

其次,鼓励质疑,允许出错,培养学生不仅想创新,而且敢于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与教材、教师、权威的不同见解。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思生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为了鼓励创新,让学生敢于创新,允许学生出现学习上的错误。在教学《藤野先生》时,为了领悟小说主题,在理出明暗线的双线结构后,我提问为什么要以“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而以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为主线?有一位学生回答:“为了更突出鲁迅先生的的悲哀。”这一看法不无道理,但更准确的突出了中国民众的愚昧和无知,而且让人看到因群众的愚昧而带来的悲哀,从而达到作者“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比医治身体更重要的”的写作意图。当时我没有直接否定他的回答,而是和其他同学一起分析文章,让他在分析中认识错误。这样做,不仅使他从错误中学习,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后仍敢于发表见解。

最后,探索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培养每个学生创新意识。教学中可设立创新之星,创新能手,创新小组等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事实上,创新教育的开展并不是要求教师和学生每天都有独到的所想所做,而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以培养创新能力。

四、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只有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感受,才能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教学方法要多变。要因教材、因学生、因时间、因地点而灵活多变。或讲授法、或讨论法、或练习法、或点拨法,或读书笔记法。其次,有效充分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如幻灯、录像、多媒体等。学习《智取生辰纲》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一节课完成了教学重点,而且学生耳听刘欢演唱的《好汉歌》,眼看杨志等人物的画面介绍,头脑中想象双方的矛盾冲突,兴趣盎然、思维灵活,不断创新。

此外,构建探索性合作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由激趣----质疑----讨论----合作----创新”五步构成。如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第一步:导语激趣引入情境。2005年夏季的一天,中国科学院在新疆自治区罗布泊地区发现一具男性干尸。据查,死者疑为原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彭加木。现在,我引导学生来探究:第一部:调查研究,分析新闻事件是否真实的可能性;第二步:质疑。自杀?他杀?-----彭加木专案组调查报告。第三、四步:讨论、合作。4人一组,选定调查选题(共四个:当时背景、事件回放勘查报告、本人档案资料、有关人士采访。任选一个)。小组讨论,一人执笔,10分钟准备。第五步:创新。每组选 一人宣读调查报告内容。这一步最让教师欣喜,学生调查的不仅周密详尽,精妙独到,而且有些措词用语颇具专业水准。课堂上气氛热烈,思想活跃,频频创新。学习至此,小说的主题一目了然,人物形象跃然眼前,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效果。

五、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运用灵活的作文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任务。语文的创新重在作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从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方面:进行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两个方面的创新思维训练。吉尔福特说:“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的最明显的标志。”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而变通是关键。只有一条思路,只会从一个方面看问题,其结果只能是流而不畅,独而不特。培养发散思维要抓住变通性这个关键,着重启发思路,引导思维换向。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经常进行“一题多做”的多角度思维训练,达到“一树梅花万首诗”的效果。逆向思维即“唱反调”,是从反面、对立面对一些常理进行审视,从而得出新的结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过分夸大了环境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则正是在看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变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后提出的一种新的观点。又如“弄斧必到班门”“祖传的未必就好”等均是进行逆向思维得出的结论,观点新颖,蹊径独辟,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方面:写作文的方式要多样、作文的形式要创新。

首先,作文要常写,要打破每学期8篇的限制。每周写二至三篇 写在周记本上,每二周给发四页稿纸,按正规的格式抄写好;练习本上的简单改,稿纸上的细致些。稍好的就张贴在教室后的学习园地上,再好的就装入信封寄出去 ;差的多鼓劲,能完成写的量也很不错。

其次,写和课文内容有联系的练笔。如学《故乡》,可让写《闰土小传》或《“我”的日记》或写《少年闰土人生发展报告》。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进行了多体裁的练笔。

再次,试用“各自写----集体改----各自改”的作文课模式。写一篇新作文时先让学生课下写,课上找一生读自己写的作文,大家从各方面帮助他一起修改,教师趁机讲授写作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每个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样针对性强,积极性高,思维活跃,效果良好。

最后,积极鼓励学生在作文形式上大胆创新。在作文教学中,引进大散文写作观,随想随写,不拘形式,不拘体裁,写真正的“随笔”,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一些学生干脆写科幻小说,有的一直在写诗歌,也有的学生练习他们自称为“长篇小说连载”的“随笔小说”。作文形式的解放与内容的解放同步进行,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写作创新能力。

六、语文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深化学生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近年来,我在抓紧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征文、影评、演讲、辩论、读书活动、诗歌朗诵、学术报告等,并且创办了文学社刊物,为学生发表习作提供了一方乐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了社会,提高了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富有创新意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语文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把创新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我们只有对语文教学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能焕发生机活力,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在不断改革应试教育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让我们时刻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使教育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思维的沃土,一块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

参考资料:

1.《在线课堂》龙门书局

上一篇: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下一篇:关于政治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