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励志名言

2024-08-24

曾国藩的励志名言(共15篇)

1.曾国藩的励志名言 篇一

1) 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2) 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3) 人莫不刚愎自信,刚愎自信,即是自绝,谁敢语以至道。凡人有才气而复虚己问者,实大难得。

4) 防身当若御虏,一跌则全军败没。爱身当如处子,一失则万事瓦裂。涉世甚艰,畜德宜豫。布人以恩,而外扬之,则弃,教人以善而外扬之,则仇。

5) 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6) 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7) 学者不患立志之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之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

8) 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9) 毋道人之短,毋说己之长。施人慎勿议,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惟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毋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固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敬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10) 人须是一切世味淡薄方好,不要富贵相,常自激昂,便不得到坠堕。

11) 乍得勿与,乍失勿取,乍怒勿责,乍喜勿诺。

12) 欲为君子,非积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立见小人。故曰:“终身为善不足,一日为恶有余。”

13) 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14) 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通。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两截人矣。

15) 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16) 去其不善而勉进于善,是谓之善学。

17) 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18) 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静在心,不在境。

19) 做当今一个好人,须壁立千仞。

20) 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则轻重乖发。

2.改变人生的32句励志名言 篇二

1.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一次机会中都看到某种忧患。

3.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

4.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5.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8.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9.一个有信念者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10.每一次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11.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2.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13.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14.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15.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16.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17.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18.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必须在短短的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对他的关怀。

19.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20.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21.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22.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23.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24.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25.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6.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27.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28.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29.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30.再长的路,一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1.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曾国藩励志名言 篇三

1.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2.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3.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4.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5.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6.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7.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8.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9.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10.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1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12.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10,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

13.人生莫惧少时贫。

14.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5.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16.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17.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

18.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19.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20.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2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2.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23.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24.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25.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26.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27.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28.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29.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30.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31.特患业之不精耳。

32.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33.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34.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35.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36.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37.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38.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39.人以气为主。

40.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41.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4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43.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4.曾国藩励志名言录 篇四

2.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3.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4.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5. 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6.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7.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8.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9. 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5.百句曾国藩励志名言录 篇五

52. 、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53. 、不可背后攻人之短。

54. 、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

55. 、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56. 、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57. 、思与学不可偏废。

58. 、常存一不敢为先之心。

59. 、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60. 、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61. 、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威。

62.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63. 、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64. 、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65. 、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66. 、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67. 、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68. 、死生早已置之度外。

69. 、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70. 、处事宜决断。

71. 、择众论之善者而从之。

72. 、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73. 、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74. 、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75.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76. 、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77.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78. 、好谈己长只是浅。

79.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80.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81. 、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82.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83. 、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84. 、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85. 、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86. 、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87. 、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88. 、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89. 、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90. 、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91.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92. 、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93. 、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94. 、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95. 、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96. 、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97. 、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98. 、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99. 、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6.曾国藩的“三戒” 篇六

曾国藩曾说:“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皆我分内事也。”所以曾国藩一生都在修身,做一个“天地完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曾国藩曾给自己立过一个“三戒”的规定,即“戒多言、戒忿怒、戒忮求”的“三戒”。

戒多言

嘴巴是用来说话的,好论人长短,几乎是人的天性,只是有的人知道怎么把握分寸,有的人却信口开河,曾国藩也不例外。

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曾国藩直接上疏,直指咸丰三个缺点:见小不见大、不求实际、刚愎自用。曾国藩敢于说皇帝的不是,自然是犯了天威,结果引得咸丰龙颜大怒,直接把奏折摔在地上,准备治曾国藩的罪,幸亏在穆彰阿、倭仁等人的劝阻下才作罢。曾国藩自己想做一个清官,又希望别人也是清官,看到满朝文武个个都贪财好色,他口无遮拦的去批判这些官员,结果得罪了朝廷众多大臣,几乎成了朝廷大臣们的公敌。

咸丰二年,曾国藩得到了江西乡试主考官的外差,终于逃离了处处是敌的北京。然而即使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曾国藩的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在江西,他那口不择言的个性又把江西的官绅给得罪了,结果也是处处碰壁。经过这么多的磨难之后,曾国藩终于悟出了都是“多言”惹的祸!于是,他下定决心,在生活与工作中处处留心,每天都把见的人,说的话,看的书通过日记记录下来,以此反省自己的得失。通过一段时间的修炼,曾國藩“好论人是非”的毛病得到了彻底的根治。曾国藩写信给他的好友刘蓉时,语言有了很大的改变,连刘蓉都感觉曾国藩像变了一个人!改善了语言之后,曾国藩为人处世更加圆融,人际关系也从当初的四处碰壁发展成后来的左右逢源。

戒忿怒

心态是人生幸福的根源,一个人容易被人激怒说明这个人的心理还没有成熟。我们常说“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曾国藩为什么要“戒忿怒”?其实就是想营造一个平静如水的心理环境,保持积极的人生观。

为了修炼自己的心理,曾国藩向他的好友冯树堂学了静坐之法。希望能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开始时,曾国藩的静坐并未达到排除杂念,是形静而神未静。正如他自己所说:“静坐之法,养气之方,都只能知,不能行。”例如道光二十四年的正月初一,他就在日记中载:“是日为车夫忿怒两次。”

戒忮求

中国有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众多人忙忙碌碌一生,都在为功名利禄而奋斗,一些人甚至把这些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准。只是有的时候,富贵就如同火中取栗,栗没有得到,反而伤了自己。曾国藩说“戒忮求”,这是他悟出的人生一大智慧。

曾国藩不仅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曾国藩平定太平军之后,大清帝国三分之二的天下尽在曾国藩手中,曾国藩的很多幕僚也希望他能效仿曹孟德,进一步夺取天下,以当时湘军的实力和旗兵的战斗力来说,曾国藩称帝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曾国藩的选择却是自裁湘军。假如曾国藩真的去争天下,多少苍生会因此而生灵涂炭!

品曾国藩的“三戒”,从他身上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一个“完人”的心路历程,从曾国藩身上我们也能学到做人的道理——有话好说,但不乱说;有话好谈,但不发怒;君子爱财,但要取之有道。

7.曾国潘50条励志名言 篇七

1. 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地销魂。

2. 天涯怀友月千里;灯下读书鸡一鸣。

3. 组练三千朝踏浪;貔貅十万夜观书。

4. 文涵万古江山气;道续千年丝竹声。

5. 大笔高名海内外;君来我去天东南。

6. 荷气竹风宜永日;花光楼影倒晴天。

7. 业绍二南,群伦宗主;道承一贯,累世通家。

8. 梦泛扁舟镜湖月;身骑瘦马剑关云。

9. 舍己从人,大贤之量;推心置腹,群彦所归。

10. 于汉宋间,折衷一是;以江海量,翕受群言。

11. 大笔横飞,颠张醉素;名山高卧,鹤骨松心。

12. 入孝出忠,光大门第;亲师取友,教育后昆。

13. 遇事让三分,天空海阔;心田留一点,子种心耕。

14. 闻叔绩不生,风云变色;与岷樵同死,日月增光。

15. 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得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

16. 期服去官,有犹子能行古礼;儒仕为侠,如先生岂是今人。

17. 百战勋威,半壁东南摧上将;九天温诏,再生申甫佐中兴。

18. 生死何奇,且完却一生忠孝;哀荣毕备,只益增九陛忧劳。

19. 未免有情,忆酒绿灯红,一别竟伤春去也;谁能遣此?怅梁空泥落,何时重盼燕归来?

20. 冯唐易老,雍齿且侯,三字故将军,四马短衣春射虎;左抱宜人,右弄孺子,孤山林处士,芦帘纸阁夜谈龙。

21. 无日不以龚黄召杜相规,愿诸君力行古道;斯民正当水火刀兵之后,赖良吏默挽天心。

22. 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论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僚友行修名立,方尽我心。

23. 栋材尽杞、梓、梗、楠,带来衡岭春去,荫临吴地;源派溯湘、资、沅、澧,分及洞庭秋月,照彻秦淮。

24. 苍天不忍没斯楼,全仗那国手神工,再造千秋名胜;黄鹤依然来此地,愿借得仙人玉笛,长吹一片承平。

25. 湖山积久发奇光,藉此地鼓舞轩鼚,聊寄酬洞庭衡岳;科目何尝无国土,愿诸君淋漓感激,安排作孝子忠臣。

26. 英名百战总成空,泪眼看河山,怜予季保此人民,拓此疆土;慧业几生磨不尽,痴心说因果,愿来世再为哲弟,亦为纯臣。

27. “坚忍有恒”四字,最为办事要着,勿畏难中辍,勿滋生弊窦,勿遗人口实。照此进行,何患不达目的?

28. 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29. 夫为善易,积善难。士之于善也,微焉而不厌,久焉而不倦。幽隐无人知而不间,招世之疾逢时之患而不变。是故根诸心,诚诸言行,与时勉勉,不责其功夫,然后亲友信之,国人安之,而鬼神格之也。善积未至,其畴能与于斯乎?

30. 或曰:交处乎世,如何可以免乎谤。曰:“去六邪,用四尊,则可矣。”曰:“谏未深而谤君,交未至而则友,居未安而罪国家,家不俭而罪岁,道不高而凌贵,志不定而羡富,此之谓六邪也。自尊其道,尧舜不得而卑也。自尊其亲,天下不得而绌也。自尊其己,孩孺不得而娱也。自尊其志,刀锯不得而威也,此之谓四尊也。”

31. 不位而尊者曰道,不贷而富者曰文。噫!吾将谓得时乎?尊而骄者不为矣,吾将谓失时乎?富而安者吾为矣。

32. 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33. 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34. 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35. 务名者害其身,多财者祸其后。善恶报缓者非天纲束,是欲成君子而灭小人也。祸福者天地所以爱人也。如雷雨雪霜,皆欲生成万物。故君子恐惧而畏,小人侥幸而忽。畏其祸则福生,忽其福则祸至。传所谓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也。

36. 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傍观者审。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人能不为利害所汩,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

37. 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搏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38.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费间;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39. 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皆。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40. 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41. 水不能不遇风,长川巨浸,泓澄无底,虽大风不能使之浊。心不能不应物,欲尽理明,表里莹彻,虽酬酢万变,不能使之昏。无风则清,有风则浊者,尘滓之伏于下也;静之则明,动之则昏者,利欲之藏于中也。

42. 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小人不知祸福之相倚伏也,则侥幸以为尝。是故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43. 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44. 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45. 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46. 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47.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48. 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49. 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8.曾国藩的名言语录 篇八

1、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2、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3、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4、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5、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6、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7、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8、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9、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10、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11、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12、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13、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14、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5、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16、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17、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18、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19、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20、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21、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22、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23、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24、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5、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26、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27、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28、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29、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30、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31、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32、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33、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34、禁大言以务实。

35、小仁者,大仁之贼。

36、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37、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38、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39、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40、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41、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42、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43、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44、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45、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46、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47、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48、人以气为主。

49、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50、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51、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52、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53、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54、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55、知足天地宽。

56、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57、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58、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59、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9.曾国藩的身后事 篇九

曾家人当初如果想要发财,机会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很多人就通过曾国藩亲手创立的两淮盐票发了横财。这些盐票起初定价很便宜,利息却非常高,比今天的原始股还赚钱。据曾氏后人讲:

每张盐票的票价二百两,后来卖到二万两,每年的利息就有三四千两;当时的社会,家里只要有一张盐票,那就是富翁了。

江西著名的富商周扶九原本一介贫民,在长沙的布庄里做店员。有一次,他替店主去扬州收账。欠账之人一时手中无钱,以盐票抵偿,而店主不知道盐票是怎么回事,不同意。周扶九当机立断,自己借钱拿下盐票。凭这几张盐票,他迅速成为富翁,后来身家多达4500万两。

但是曾国藩当初明令家里人不许买盐票。按曾国藩当时的权势,让自己或家里人用化号,买上一两百张盐票,是易如反掌的事情,而且并不违法。一张赚两万元,一二百张就是一二百万两。可是曾国藩没有这样做。

曾国藩的清廉,虽然他自己生前不事张扬,不想让别人知道,但身后当然不可避免地被人提及。

薛福成拟的《代李伯相拟陈督臣忠勋事实疏》中有这样一段:曾国藩平生清廉俭朴,自持如寒素之人。所应得的养廉钱,都用于公务,自己不曾盖房买地。衣食都很俭省,每顿饭不过四样菜;儿女婚嫁,费用规定不得超过二百两银子,以此作为家训。但是遇到友军发不了饷,灾民吃不上饭,以及地方上应该兴办的公务,他从不惜以自己节省的俸禄,来补充公款的不足。

这种叙述,应该是实事求是。

综观曾国藩一生,其为官风格十分独特。一方面,他确实是一个清官。他的“清”货真价实,问心无愧。在现存资料中,我们找不到曾国藩把任何一分公款装入自己腰包的记录。他终生生活俭朴,“夜饭不荤”。晚年位高名重,其鞋袜仍由夫人及儿媳女儿制作。在晚清时代确实算得上相当清廉。

但另一方面,曾国藩的佚事中缺少“贫不能殓”、在官府里种菜吃这样容易动人悲情的极端化情节。在中国人眼里,真正的清官,必须“清可见底”,一尘不染,清到成为海瑞式的“自虐狂”或者“受虐狂”,才叫人佩服。曾国藩远没有清到这个程度。

如果给清官分类的话,曾国藩应该归入“非典型类清官”。也就是说,骨子里清廉刻苦,表面上和光同尘。这是因为曾国藩的志向,不是做“清官”,而是做大事。

以海瑞为代表的传统清官,他们的特点是宁折不弯,只承认字面上规章制度,而对事实存在的潜规则绝不妥协。所以海瑞拒绝任何灰色收入,工资不够花,不得不在官署之中自辟菜园才能维持生活,连偶尔买几斤肉也能成为“轰动性事件”。

然而这样一清到底的清官,只能成为官场上的公敌,无法获得别人的配合。海瑞一清如水,必然反衬出他人的不洁。因此海瑞一生被官场排挤打击,无法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来办成一些真正有益国计民生的大事。

曾国藩不想成为海瑞式的清官。他刻苦自砺,全力内圣,是为了达到外王之业。因此,他做事更重效果,而非虚名。

曾国藩从自身经验总结出,一个人特立独行,必然为众所排斥。因此官场之中,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含浑包融之人。所以,曾国藩有意取海瑞一尘不染之实,却竭力避免一清如水之名。他的选择,远比做“清官”更复杂更沉重。

10.曾国藩的经典人生名言 篇十

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海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傍观者审。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人能不为利害所汩,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

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务名者害其身,多财者祸其后。善恶报缓者非天纲束,是欲成君子而灭小人也。祸福者天地所以爱人也。如雷雨雪霜,皆欲生成万物。故君子恐惧而畏,小人侥幸而忽。畏其祸则福生,忽其福则祸至。传所谓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也。

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 诈者,祸之始。

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更多名人名言推荐:

黑格尔的`名人名言

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

贝弗里奇的经典名言

关于创新的名人名言

11.曾国藩名言 篇十一

3、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4、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5、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6、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7、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8、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9、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10、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11、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12、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13、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14、禁大言以务实。

15、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16、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17、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

18、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19、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20、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1、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22、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23、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24、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25、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26、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7、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28、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29、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30、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31、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32、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33、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34、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35、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36、家和则福自生。

37、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38、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39、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40、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41、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42、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43、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44、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45、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近之。

46、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47、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48、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49、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50、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51、须先立坚卓之志。

52、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53、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54、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55、知足天地宽。

56、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57、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58、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59、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60、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61、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62、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63、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64、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65、小仁者,大仁之贼。

66、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67、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68、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69、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70、特患业之不精耳。

71、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72、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73、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74、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75、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76、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77、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78、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79、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2.曾国藩的科举之路 篇十二

五岁的曾子城(后改名曾国藩)开始学习认字,当时家里还聘请了启蒙老师教他《千字文》,七岁时跟父亲学习,九岁读完了四书五经,十岁已能吟诗作对。就算到了他二十四岁的时候命运依然很好,这年他参加甲午乡试中试第三十六名举人。然而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好命运却没有光顾他。

清代的科举考试继承了明朝的考试制度。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才明令废止科举制度,其间二百余年的时间里,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儒生首先必须通过制艺考试,才能成为可入县学的生员,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秀才。在乡试中登第的秀才,称为举人。通过会试、殿试登第的举人,称为进士。进士中只有进入一甲、二甲者,才可以进到翰林院中。

曾子城在中试举人后的当年十一月就起身赶往京城,然而就在第二年,也就是清道光十五年(1835)的三月,第一次参加会试的他却名落孙山。好在这年赶上了皇太后的六十大寿,增加乡会试恩科一次是惯例,所以第二年还有一次中第的机会。由于从北京返回老家湘乡花销太大,在征得父亲的同意之后,曾子城便留在了京城,等待第二年的恩科会考。

在京城的这一年时间里,曾子城渐渐开拓了自己的眼界。他除了继续勤研经史外,又很快地沉醉于唐宋的诗词和古文。他觉得古文可以任意发挥见解,比起那拾古人余唾而又缚手缚足的八股文,实在更有生气,也更有意义。然而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就在清道光十六年(1836)的恩科会试,曾子城却再一次与登第无缘。

虽说对此感到很失望,但想到自己只有二十六岁,将来还有很多机会,也就将这一时的挫折看得很坦然了。发榜之后,曾子城便收拾行装搭乘运河的粮船返回了自己的故乡。而在回家的路上,却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因为种种原因,他身上的盘缠已所剩无几,好在路过淮宁时,他便借了同乡,当时任知县的易作梅的一百两银子。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谁知在经过金陵的时候,他在书肆中看见了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因实在受不了书的诱惑,便将自己刚借到的银两全部买了书,而路上的花销,则不得不当掉自己身上的衣物。当父亲看到曾子城花了百两的银子只换回来几箱书时,并没有责备他,反而高兴地鼓励说:“你借钱买书是件很好的事,我会帮你把欠款还清的,但希望你细心研读,也就不算白费了。”

接下来的两年里,曾子城清晨起床,半夜休息,埋头苦读,几乎一年中都没有出过家门。到了清道光十八年(1838),又是三年大比的日子,曾子城再次抵达了京城。

可喜的是这次参加会试,他在中试的贡士中排第三十八名。四月,中正大光明殿复试一等,殿试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但依据惯例,列三甲者是不能进入翰林院的。曾子城感到非常羞愧,便打算第二天就回去,不想参加朝考。好在同去应试的郭嵩焘千方百计加以劝阻,劳崇光御史又答应为他圆转,他才留下来参加了朝考。朝考入选后,他于五月初二日被引见,之后改为翰林院庶吉士。

13.曾国藩名言 篇十三

2. 名节至大,不可妄交非类。 ——曾国藩

3. 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曾国藩

4.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多一分享用,减一分志气。——曾国藩

5. 责备贤者,须全得爱惜裁成之意。若于君子身上,一味吹毛求疵,则为小人者,反 极便宜。 ——曾国藩

6. 闻人之善而疑,闻人之恶而信,其人生平必有恶而无善。故不知世间复有作善之人 也,若夫造作全傅会以诬善良,鬼神必殛之。——曾国藩

7. 盛怒极喜时,性情改常。遇有所行,须一商之有识者。不然,悔随之矣。 ——曾 国藩

8. 凡人皆不可侮,无用人尤不可侮。 ——曾国藩

9. 向人说贫,人必不信,徒增嗤笑耳。且人即我信,何救于贫,哓哓者可厌也。 — —曾国藩

10. 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 亦无所托之以出, 《礼》所称无文不行。 ——曾国藩

★ 曾国藩语录

★ 曾国藩名言

★ 曾国藩的名言有哪些

★ 曾国藩的读书名言

★ 曾国藩名言阅读欣赏

★ 曾国藩的励志名言

★ 曾国藩家训励志名言

★ 曾国藩家训家书名言收录

★ 经典名言语录

14.曾国潘的励志名言精选 篇十四

2.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3.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4.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5. 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6. 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7.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8. 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9. 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10. 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11. 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12. 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13. 无好小利。

14.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15.曾国藩的小金库 篇十五

我们先来看看同治七年底那一万四千两别敬的开支来源。

那一次北京之行,包括一万四千两别敬,曾国藩共花费了两万两。这笔巨款的来源,曾国藩在信中说得很清楚:“已写信寄应敏斋,由作梅于余所存缉私经费项下提出归款。”

“缉私经费”出自两淮盐运司。管理盐业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缉拿私盐”,以保障官盐的销售。所以盐运司每年都会提出一大笔经费用来缉私。不过缉私只是“缉私经费”的用途之一,其实盐运司许多不好处理的开支,都用“缉私经费”的名义处理。比如他们每年“孝敬”给两江总督的“陋规”,也以这个名义致送。

從同治七年十一月初八日曾国藩信中“运司派曾德麟解到缉私经费二千馀金” 来看,盐运司定期会给曾国藩送来“缉私经费”,曾国藩将其都存放在“后路粮台”(“吾令其解金陵后路粮台”),也就是财政司中。

此外,上海海关每月也要送公费给他。同信之中,曾国藩说:“存于作梅台中(即后路粮台)者,系运司缉私经费及沪关月送公费(现闻近三万金),为余此次进京之用(连来往途费恐近二万)。”后来同治八年二月初三日信中又说:“后路粮台所存缉私经费,除在京兑用二万外,计尚有万馀金,……此外淮北公费尚有应解余者(十月间书办曾拟札稿去提,余未判行)……”

从这封信的前后文推测,曾国藩在“后路粮台”也就是建有一个“小金库”。盐运司送的“缉私经费”,上海海关、淮北海关等几个海关送的“公费”,就是曾国藩这个“小金库”的金钱来源。而其用途,则主要供曾国藩官场应酬打点之用。

各种官场应酬支出,都是出自这个小金库。至于曾国藩的养廉银则存放在布政使衙门,主要供自己家庭开支所用。可以看出,曾国藩对公与私,分得很清楚。

到了直隶后,来源结构也大抵相当,只不过“缉私经费”换成了“盐规”。到了直隶之后,曾国藩在信中对儿子谈及个人支出的打算:

直督养廉银壹万五千两,盐院入款银近二万两,其名目尚不如两江缉私经费之正大。而刘印渠号为清正,亦曾取用。

也就是说,直隶总督主要个人收入为养廉银一万五千两,此外还有盐规二万两。这二万两盐规,就好比两江的缉私经费,是供给总督个人花用的。因此总督的收入来源总计三万五千两。而曾国藩自己测算每年大约需花掉二万二三千两,这样,每年还可以省下一万多两。

曾国藩和别人一样收陋规,但是小金库如果有节余,他不会纳入私囊。同治七年,曾国藩北上就任直隶总督。他在“后路粮台”的“小金库”剩余的银子共三万两左右。如前所述,这三万两小金库他带到北京花掉了两万。剩下的一万,怎么办呢?在曾国藩时代,官员们通常的做法,是把小金库中节余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向来总督去任时,此款皆入宦囊”。曾国藩却没有这样做。他写了封信给曾纪泽说:要想办法捐掉,捐钱的时候,还一定不要留名。

曾国藩曾经说,别人都愿意享有大名,他不愿意,也不愿意别人叫他清官。曾国藩的想法很简单,名声太大,容易引起别人的注目和指摘,不利于自己踏踏实实做大事。

在直隶总督任上呆了不到两年,曾国藩回任两江时,发现自己积攒了“俸馀三万金上下” 。这笔钱他一部分要带进京中作为“别敬”及其他应酬费用,除此还有剩余。比如在直隶总督陋规项下,还有一项没花掉的钱,叫“盐吏占费”,大约一千多两。

他不打算纳入私囊,而是像以前一样以散钱为处理之法:“盐吏占费将馀千金,余不欲以之肥私,可以四百捐育婴堂,馀分给诸人(五巡捕各五十,内戈什各三十,外戈什及上房仆婢酌分)。”

上一篇: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论文上交下一篇:网站策划专员求职简历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