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劳动就业保障的研究

2024-06-19

后危机时代劳动就业保障的研究(共10篇)

1.后危机时代劳动就业保障的研究 篇一

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观分析

关键字: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形式就业观措施

内容摘要: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结束,遭受极大打击的就业市场仍处于疲软状态,为此一毕业就面临着就业难题的大学生们应该拥有正确的积极主动的就业观念。并且,对当前就业形式有足够的了解以及对未来有充分的准备和计划。

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青年学子而言,能否实现就业是其人生道路上的关键一步,直接影响到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实现,影响到能否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服务于社会。大学生就业观念是由就业动机、就业定位、就业选择、就业途径及方式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取决于大学生这一就业主体对就业目的、意义、方式等方面的根本意识和态度。就业观念既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的制约,又受就业主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是社会性和个体性的统一。基于当前国情,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肆虐下的今天,大学生需要抛弃传统就业观念,如精英就业、终身就业、被动就业、从众就业等,进而树立新型就业观念,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实现自身的价值。新型就业观既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又要与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同时要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而近年来金融危机下造就的严峻就业形式又对现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一、后危机时代严峻的就业形式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加上近年来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2010年需就业的大学生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来自招聘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受国际金融风暴等因素影响,2008年10月份有效招聘职位数比9月份减少了不少,其中,金融业、房地产等行业招聘行情萎缩尤其明显。据介绍,该网站下半年金融业职位招聘人数同比下降12%,减少的招聘岗位主要是外资银行、证券等机构,房地产业招聘人数三季度与二季度相比,环比下降了6%。

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及经济形势的恶化,09年年初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的发达地区,包括长三角、珠三角都受到一定程度冲击,并导致不少企业倒闭。且其他一些在往年给予大量就业职位的私营企业,其经营状况不好,这对未来大学生就业来说又是一大缺失。

此外,随着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国际就业形势变得不容乐观,导致大量海外人员回流,占据了一大批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沿海地区预计将会有大批外企面临倒闭、迁移和收缩的威胁,从而大幅度地减少了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导致就业市场的萎缩。

二、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应具有的就业观

积极应对就业难

在严峻的就业形式面前,大学生不应该以消极的心态对待就业,尤其不能抱有“再等一年”这样的心理,要知道每年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的就业难题,谁也不能保证明年的形式会有好转,况且浪费一年的时间在等待上是极其消极和不负责任的就业态度。于此相反,面对如此形式我们更应该发挥极大的能动性,积极的为就业做准备,努力提升自己的经验和能力。

例如,大学生可以到中小企业去就业,其发展空间相对于各项制度措施都比较完善的大企业大。因为中小企业还处在不成熟阶段,很多事还处在探索阶段,因而中小企业的用人机制与成熟企业会有很大的不同,开放性更大,这种环境有利于于大学生的发展前景。所有大学生毕业生应从自身长远发展考虑,将目光转投到这些处在基层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知识优势。另外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大学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己,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到基层去,到中小型企业去,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大学生应了解,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很远,应该多在岗位上锻炼,然后才能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

理性对待就业难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大学生应在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和努力的目

标。特别是在就业压力巨大,社会竞争激烈的当下更应该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为将来就业提早做好准备。大学生要根据有关老师和专家的指导,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在毕业后大学生就会减少从业的盲目性、慌乱性和被动性,做到目标坚定,思维缜密,有利于把握就业机会。

同时大学生应具备理性的就业观念,摒弃自以为是的心理,避免将自身与普通劳动人民相区分,甚至出现排斥劳动就业观的现象。大学生应致力于服务性、基础性工作。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过去技术含量不高的服务性、基础性工作,也逐渐由具有较高知识、技术水平的人员来从事,这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日前出现的大学生应聘做清淘化粪池业务员、保姆、卖猪肉等都是劳动者就业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理性回归。

调适心理树立信心

根据针对2010届毕业生进行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79%的学生感到就业压

力是目前最大的压力,远远高于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人际交往压力。那么,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自我调整,缓解这种因经济影响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并树立起就业信心成为相当重要的事件。它能帮助学生应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局势或者说来帮助学生增强综合素质,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首先,大学生在了解当前的严峻就业形式后,也要看到我国政府对此所作出的各项努力及其成效,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结束后仍然在稳定快速的增长之中,就业形式虽严重却也在不断好转之中。另外,我们对自己也应该有充分的信心,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相信“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的”。只有让自己相信自己,才能让别人也相信自己!

三、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形成科学就业观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励大学生的择业行为

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原因来自择业动机,而择业动机却是在择业与就业观的支配下产生的。良好的就业观能够增强我们的就业欲望,促使我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下仍积极应战,把握就业机遇,得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大学生积极就业不仅

对国家缓解就业压力有很大帮助,同时也为各行各业获得人才提供途径。

(二)对择业道德的规范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社会道德缺失已成为人们不得不关注的现象。

谁都希望找到一个理想的职业和工作单位,面对着倏然而逝的求职机遇。面对着纷至沓来的竞争对手,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将对其择业行为、求职道德起着规范和约束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

在:(1)约束着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保障择业工作的有序进行。(2)调节择业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择业观与就业观在潜移默化中规范着择业道德。

(三)有利于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把握人生方向

对于每个大学生而言,职业一经选定,就等于向社会迈进了关键性的第一步,而作为一个刚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往往很难一下子适应社会,还有一个对环境、工作性质从不适应到基本适应的渐进过程。正确的就业观能促使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尽快转换角色,并激励他们在任何职业领域爱岗敬业、勤奋刻苦、踏实工作。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大学生正确择业观与就业观在实际工作中的直接反映,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它要求大学毕业生上岗后,与单位同甘共苦、荣辱与共。从而共同面对危机,共渡难关。

四、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形成科学就业观的途径

大学生科学就业观的形成与其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理念、生活环境、教育状况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在大学这个小型社会里,大学生的就业观基本定型,因此学校的正确引导不可忽视。

学生科学的就业观念的形成,依赖于学校各个方面的共同作用,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对这个系统工程进行统筹规划,如各院系都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形成了关爱学生成长、关心学生就业、关注学生发展的良好氛围,调动了校内各种积极因素促进就业,形成了全员抓就业的可喜局面。同时学校也要为毕业大学生就业作出积极努力,包括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建设;积极开拓就业市场,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广泛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努力提高就业能力;积极引导、大力推进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中西部地区就业;开展创业教育,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等。

参考文献:

[1] 论大学生新型就业观的树立及意义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 2009.[2] 树立科学就业观,积极应对“就业荒期” 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 2009.[3] 代表委员关注大学生就业难 “有业不就”现象突出光明日报 2009.

2.后危机时代劳动就业保障的研究 篇二

机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由可能到现实的桥梁, 它有助于合理的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 可以规范、激励和引导人们的行为。体制机制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 才能够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才能促使社会经济健康持续的科学发展, 促使效率与公平的相互统一和均衡发展。

目前中国正在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 这是在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实现的。面对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冲击, 我们原本就存在的体制性矛盾与结构性矛盾, 以更加复杂的形态交织在一起, 对体制机制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无论是解决传统体制遗留的老问题, 还是解决市场经济发育中的新问题以及有效的应对金融危机, 谋划后危机时代的发展, 都需要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们社会救济工作中最大的障碍就是体制机制创新问题, 必须充分认识到进一步建立健全支撑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的极端重要性。

二、影响后危机时代科学发展的机制障碍

当前,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 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稳步发展, 但也应该清醒的看到,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渐累积的一些深层次突出问题, 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主要是:

1. 产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

产业结构的层次低, 产业集中度不高;第一、二、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企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较落后, 大企业不强, 小企业不专, 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的问题突出。高新技术企业的总体规模偏小、整体竞争力较弱, 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偏低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2. 经济增长方式还较粗放。

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资源投入多、消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的问题, 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有待提高, 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过大。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大, 长此以往, 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 经济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的约束。

3. 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待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 也积累了一些社会深层次问题, 城乡居民总体收入水平相当较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就业、社保、住房、医疗和教育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些都影响到国内消费市场的开拓和内需的拉动效果。

4. 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是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的主角, 政府的职能是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政府应该把大量的精力用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去, 努力为广大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而当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微观经济活动上, 必然会疏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5. 考核评价体系尚欠科学。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 科学的考核也应围绕这些职能履行状况进行, 而现在实际进行的各类政府考核体系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缺陷, 也直接影响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6. 创新创业能力相对薄弱。

广大中小科技企业的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关键技术攻关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仍然较弱;创新人才尤其是复合型创新管理人才尚短缺, 人才的支撑能力严重不足;科技投入总量较低, 全社会共同支持科技发展的环境和良性循环的机制尚未根本形成。加之, 由于在传统文化中守成意识传统根深蒂固, 创新文化缺乏, 创新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全社会创新创业意识不浓厚, 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三、破解制约后危机时代科学发展的机制障碍

当前这些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明, 我们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完全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 破解体制机制上的障碍, 使经济社会发展尽早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实现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建立健全支撑科学发展的科技创新机制。

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 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为主要动力, 通过对传统的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以有效地解决日益严峻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的约束, 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产业格局。后危机时代技术进步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和环境作为保障, 就不能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 造就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 建立区域公共科技创新、研发与服务平台, 发展技术交易市场, 组建生产力促进联盟, 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顺畅渠道。

2. 建立健全适应科学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

强化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 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 吸引、凝聚国内外优势人才加入到社会经济建设, 鼓励留学回国人员创办企业;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 加快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改善人才结构, 提高人才素质;加速形成广纳群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完善有利于人才培养、使用的竞争机制和尊重人才、凝聚人才的激励机制;大力培养和开发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要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 促进全民创新和创业。可以采取与高校合作的方式开设培训课程, 系统地提高创业者的知识水平, 内容的设置要科学合理, 培训要避免形式化。

3. 建立完善激发创造活力的全民创业机制。

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优化配置社会资源, 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形成全民创业的氛围和文化, 关注民间大众的创新和创业。民间大众的创新创业行动不仅在塑造全民创新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也是帮助贫困阶层脱贫致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政府和全社会都应努力为广大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生存空间, 调动各方面力量, 建设好各类创业服务平台及创新创业载体。积极探索适合市场需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模式, 积极推进和组织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4. 健全顺应科学发展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根本转变旧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现行考核机制和政绩观, 必然导致人们的短期行为取向。只要深层次体制问题没有解决,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会走样变形。因此,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科学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和群众幸福指数评价体系为重点, 创新科学发展的评价方法, 加强全社会监督, 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评价、考核、奖励和责任问责追究机制。

5. 建立健全支持科学发展的财政金融机制。

努力建设公共财政体系,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减少并逐渐取消财政资金对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投资;财政收入应主要用于公共服务的薄弱环节, 强化人大对财政收支的监督。在国家相关法律框架体系内, 建立鼓励科学发展的财税政策和信用担保机制, 完善区域性金融体系,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要进一步改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发展创业投资, 切实解决企业创业难问题。政府要积极建立起公平、公开、公正的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 鼓励大企业、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基金以及个人的投资, 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同时, 积极探索适合市场需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模式, 积极推进和组织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6. 建立完善维护科学发展的社会管理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政府的角色定位应从全能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 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 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大部门”行政管理体制, 强化政府在制定规划、统筹发展和协调重大问题等方面的组织领导职能。形成畅通的社情民意诉求表达机制, 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分析机制, 建立健全群众利益协调保障机制, 建立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 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有效解决矛盾、化解冲突、规避灾难, 促进社会安定、安全、健康、有序的运行, 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制定出台促进科学发展的各类法律法规, 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处在法律框架内正常有序运行, 实现全社会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有效保护, 保证各项事业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进。

摘要:指出体制机制创新是后危机时代科学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前提条件, 分析影响后危机时代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提出完善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体系的要求和目标, 探讨破解科学发展体制机制障碍的对策措施, 为后危机时代的科学发展指明方向, 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科学发展,机制创新,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M].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5-101.

[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N].光明日报, 2006-02-10.

[3]周寄中.科学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70-371

[5]张宇.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创新与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7, (11) :9-11.

3.后危机时代劳动就业保障的研究 篇三

然而对于我们大学生,金融危机看起来离我们很远似的。即使我们看到现在中国股市一直低迷,房价大跌,也好像跟我们这些还没有经济能力的大学生没有关系似的。电视天天报道、报纸日日登载、大家时时谈起,其实我们中有些大学生听的太多、看得太多、说的太多而想的太少。其实,金融危机与我们当代大学生是紧密联系的!

1.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最近两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变得尤为严峻。调查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近半单位的招聘计划都有所改变。6%的企业取消了年度招聘计划;9%的企业推迟了招聘计划;30%的企业表示缩减了招聘计划。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调查显示,55%的人感到很迷茫,14%的人表示非常悲观。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经济波动影响就业,致企业校园宣讲会减少

高校毕业生校园宣讲会是各大企业的校园人才争夺战。但从各校统计的数据看,一些高校的到校登记举办宣讲会企业明显减少,有的甚至减少了三分之一。

1.2 大学生求职提前,金融危机影响期望薪资

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大学生求职碰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焦虑之余纷纷降低就业期望值,薪资要求普降500~1000元。有记者现场采访了一些同学,一些重点名校的学生普遍要求是3000元以上,而一般院校的学生则开出2000多元的工资。不少应届生纷纷表示今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要找到一份工作已不易,所以只好降低自己的工资要求了。

1.3 企业校园招聘缩水,学生求职转战欠发达地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钱灿平介绍,“粗略计算了一下,目前登记参加招聘会的企业大概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三成”。据悉,减少的职位主要为一些出口贸易、生产制造型企业,以及银行、证券公司、房地产等职位,一些相关企业甚至取消了招聘会。就业压力使得不少学生将找工作的希望放在了粤西、粤北等欠发达地区,来自汕尾的小倩就打算回家乡当老师,“毕竟当老师的话回自己的生源地机会可能会大一些。”

2.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面对着这么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竞争形势,大学生也必须从自身出发,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2.1 正面看待金融危机,提高学习积极性

金融危机的确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这种压力也得转变为我们学习的动力。在大学,最重要始终还是学习,毕竟用人单位聘请员工时还是得看成绩的。大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学习的目的是就业,就业的形式是贡献社会。而如今,金融风暴危机了这个社会,影响了我们大学生的就业。但危机带来了困扰,既是挑战,更是机遇,等待我们这些大学生去面对挑战,而战胜危机之后,则是更明朗的前途。

2.2 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基本能力

基础实践能力欠缺、综合素质差成为国内大学生顺利就业的“短板”,为了修补这一软肋,大学生必须重视基础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训。

2.3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为将来就业提供准备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首要内容是让学生充分地了解自我,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能力,职业倾向、个性特征、价值观等等,也就是说,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让学生能清楚明白的问答:“自己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的问题。

这一时期的职业规划教育的主要策略也应偏重于能使学生充分了解自我的策略,比如可以兴趣测验,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天赋和人格特征,还可以请心理专家帮助分析孩子们的个性特征,也可以请企业的资深的人力资源专员开设一些相关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这些都是有效的了解自我的策略。

2.4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冷静应对就业市场

我们的学生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由于阅历有限,学生对未来职业及所在的行业的了解程度相当缺乏,这严重妨碍他们正确地确立人生目标,严重的阻碍他们正确地制定职业路线。在实习实训阶段,学生与企业、与社会面对面的接触,有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社会看企业的条件,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社会的机会,这一时期,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尽快了解社会,了解实习所在企业,继而了解其他企业和整个行业,让自己的内心世界与社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发生碰撞,使自己的自我认识更加理性,使自己的目标更明确,使自己的职业定位更加现实和有根据。这样当他们真正进入社会,就会缩短探索期,尽早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快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了解自己和了解社会在自己的人生规划中同样重要,故充分了解社会的这一时期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关键时期,我们也应该重视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高职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古语“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这可能可以更好的解释如今中国受金融危机的情况。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大学受金融危机影响,来学校招聘的企事业单位比往年少了,大学生就业率比往年可能也要降了几个百分点,但正是这样,我们大学生才更要认真面对大学的生活和大学的学习。大学教育是培养道德素质的,是学习文化知识的,而不是毕业后的金饭碗,更不是读完大学就是社会精英。我们面对着严峻的现实,要严肃面对。

金融危机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但却不是不可战胜。大学生应该拿出自己的勇气,克服困难,为圆自己的大学梦而更加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朱永永.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个方面[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01).

[2]崔影慧,魏娟.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理论版),2006,(03).

[3]姚夏军,黄新敏.就业市场化条件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与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

2008,(03).

[4]朱若霞,马小洁.略谈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1)

[5]汪怿.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面[J].教育发展研究,2005,(4)

[6]杨邦勇.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

[7]向从武.略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

[8]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

[9]许溪沙,王若光.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分析浅议[J].中国建设教育,2006.

4.后危机时代劳动就业保障的研究 篇四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对外贸易额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了大幅度下降,2009年国际贸易发生了严重萎缩。当前随着国际经济触底回升和后危机时代的来临,我国对外贸易降幅也日益开始收窄,恢复性增长已经成为必然。然而现阶段,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依然不稳固,我国对外贸易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寻求“后危机时代”的有效发展对策,紧紧抓住经济回暖的发展机遇,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建设国家能源基地,完成能源基地建设的战略升级

黑龙江省本身就具有和俄罗斯开展能源合作的良好基础,当前已经成为国内进口俄罗斯能源的一个主要省份。后危机时代,国内经济发展对能源刚性需求越来越高,因而黑龙江省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致力于成为我国进口俄罗斯能源的一个关键基地。

一方面应当做好石油进口。现阶段,黑河、漠河以及抚远等口岸城市进口俄罗斯成品油及相关石油产品已经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所以黑龙江省应当在国家放款地方进口原油以及成品油管理的有利时机,努力打破石油垄断,以确保能够除了中石油管道进口石油之外,每年的进口量可以取得新突破。发达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天数一般是90天,但是我国只有30天。因为为提高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应当考虑引入其他国家通过天然山体以及洞穴等成功经验,来实行国家、地方政府以及石油公司等三方来协同储备的措施,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石油价格尚处在低位的条件下,建议在中俄石油管道沿线,也就是黑龙江省北部山区根据实际情况来建设若干个千万吨以上的大型战略油气储备基地群。

另一方面要做好煤炭进口。我们知道,俄罗斯国内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且品种非常齐全,总储量在5万亿吨以上,占据全球总储量的12%。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于动力煤、炼钢用煤需求的不断提高,煤炭进口势必有更大市场。黑龙江省应当综合采取在上游积极参与到俄煤矿开采权的购买,在中游积极参股俄罗斯煤矿的投资以及在下游直接进口俄罗斯煤炭等多种措施,以确保能够长期稳定地从俄罗斯获得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煤炭资源,使得黑龙江省能够借助煤炭稳产以及从俄罗斯进口这两种策略来获得超过1.2亿吨的煤炭资源,从而使得黑龙江省占据全国煤炭产量超过3%的地位能够获得保障。

二、建设交通物流大通道,完成大通道建设的战略升级

本省每年需要担负起我国对俄贸易三分之一以上的货物运输,成为我国对俄的一条重要贸易通道。但是在黑龙江省沿边15个口岸,当前仅仅有一条铁路和俄罗斯相连,越来越不能适应不断增长的对俄经贸需求。基于此,应当将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一个重点建设地区,加大交通物流大通道的建设。

首先,应当高度重视跨境大桥建设。积极加大对同江大桥、黑河大桥以及洛古河大桥等几个大桥的推进力度,以扭转3000公里界江没有桥的历史,从而达到大口岸、大通关的良好对外开放格局。其次,应当积极推进高速铁路建设。为了扭转沿边口岸之间,包括口岸与内地之间缺乏联系或者联系不便的局面,需要相推进哈牡(含绥芬河)以及哈佳(含抚远)等道路的客货高速铁路建设。从而使得黑龙江省交通网能够和俄罗斯东部的交通网络之间完成真正的连接,从而真正完成“欧亚大陆桥”的建设。再次,还应当高度重视陆海联运通道建设。就区域地理位置来看,陆海联运应当作为黑龙江省深度开展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一个关键途径。借助于陆海联运,能够使得绥芬河以及东宁等边境口岸从过去单纯的单边口岸转化为国际化口岸,从而完成粮食、煤炭以及木材等大宗货物的集装箱过境运输工作。

三、发展深层旅游合作,完成对俄旅游合作战略升级

当前黑龙江省已经成为我国俄罗斯入境人数最多的省份,资料显示2011年俄罗斯出入境人数已经达到了146.3万人次以上,我国赴俄人数超过了81万人次,同年,黑龙江省的旅游总收入达到了1000亿元以上,占比全省GDP的8.4%。在这种情况下,将旅游作为黑龙江省的一个关键支柱产业,应当成为未来全省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战略突破方向。基于此,黑龙江省应当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根据之前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开展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成功经验,可以积极发展黑龙江省边境口岸的相关旅游特区,举例来说,可以建设黑瞎子岛国际旅游特区,以致力于创设旅游名镇。同时还应当大力发展钓鱼和漂流旅游、购物游、原始森林狩猎项、观光游和疗养旅游、江海联运游等多种特色旅游项目,同时也可以建设黑龙江省和俄罗斯远东包括西伯利亚地区地区的友谊游以及节假日期间的家庭游等。

四、结束语

5.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论文 篇五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

总而言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对于我国各行各业企业来讲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何有效地解决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如何顺利度过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种种难关,如何有效合理地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已经成为我国众多企业乃至世界经济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国的企业在该背景下不断提高自身经济管理水平,保持企业的稳健发展。对企业经济管理方法进行科学的改革创新是目前众多企业采用的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改革对于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顺利过渡至关重要。这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提升利润空间,降低项目管理成本,保持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6.后危机的时代,旅游业的明天 篇六

后危机的时代,旅游业的明天

旅游业这个公认的朝阳产业在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美好的前景,但如何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潮流,成功实现旅游产业的.结构重组和产业升级是目前旅游业界的要务.文章认为发展度假、会展以及节庆旅游是我国旅游业摆脱低水平陷阱的必由之路.

作 者:杨彬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上海,33 刊 名: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 英文刊名: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年,卷(期): 28(1) 分类号:F59 关键词:旅游   朝阳产业   后危机  

7.后危机时代劳动就业保障的研究 篇七

1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现状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紧密联系, 当次贷危机影响到全球的实体经济领域,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使进口需求降低, 导致我国外贸行业的萎缩并引发就业需求大幅下降。

据统计, 我国2009年的高校毕业生超600万, 预计2010年毕业生需要就业高达631万。一方面就业空间相对紧张, 另一方面高速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人数, 导致就业岗位紧缺, 使我国出现“就业荒”现象, 其中受影响较大的是财经类专业。

大学生就业属于新的增量就业, 因此, 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变化对其影响很大, 从某种程度上说, 大学毕业生成为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雇佣调节器”。这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导致消费需求下降, 投资需求萎缩, 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 企业的首要决策是降低增量就业。同时, 为应对外部快速变化的环境, 企业不断地计算现有人员工作时间与新增人员替代选择的成本收益关系, 这也会降低增量就业, 大学毕业生将成为受冲击最大的就业群体。

企业降低增量就业的同时, 大学生就业出现的“挤出效应”同样不能忽视。首先, 由于经济危机重创欧美经济, 一些留学生因国外就业机会减少而回国, 他们将挤占部分就业岗位。其次, 新经济形势下, 一些企业裁员, 这些裁员中有学历有就业经验者的再次就业也将挤占部分新增岗位。再次, 名校好专业学生为实现就业降低其就业期望值, 他们将往下挤占就业岗位。在就业岗位减少或相对往年就业岗位增幅减少的情况下, 留学生、企业裁员、名校好专业学生使得原本一些可实现就业的非名校非热门专业大学毕业生被挤出就业范围。

2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严峻现状, 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内在和外在两大因素进一步分析影响原因:

2.1内在因素

第一、自身就业素质方面。

当前必须正视我国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低端的现状, 这导致的必然结果是需要廉价的劳动力, 换言之, 它需要工人而不需要大学生。面对如此众多的竞争者, 很多高校毕业生只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缺乏自身的技能优势, 而应聘单位所需的是经验丰富的高技能人才, 因此在毫无自身特色的就业状态下, 势必增大就业不成功的因素。

第二、就业期望值方面。

大学生在资金、时间、精力、社会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 因此他们对就业怀有较高的期望值。这主要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 片面追求优越单位;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 不顾自身的条件, 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 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然而就业形势的不乐观, 尤其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 要想得到一份满意工作是相当困难。

第三、学业职业规划方面。

为数不少的大学毕业生不清楚所学专业的职业前景和素质要求, 对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迷惘不知, 甚至对自身定位模糊, 加之对社会需求和市场发展了解甚少, 无法正确评估个人目标与现状之间的距离, 致使对大学学业生涯和未来职业生涯没能准确规划, 这一系列的因素使大学生在茫然状态下度过大学四年时光, 毕业后应对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更是不知所措。

2.2外在因素

第一、企业需求量方面。

劳动力需求取决于产品需求, 金融危机引发的消费和投资下降使供给受限制;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行业中, 企业首先取消新增劳动力需求, 而大学生就是新增部分的主体, 这缘于企业对大学生存在一定顾虑:一方面, 大学教育与企业需求结构脱节, 高校毕业生大多欠缺实践操作能力, 因而无法适应企业发展;另一方面, 大学生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相对正式员工有距离, 需要长时间适应才能真正扎实融入企业。

第二、高校引导方面。

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 管理幅度相对较小, 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 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 同时缺乏有效的就业引导机制或体制不完善, 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 普遍采取“拿来主义”, 且未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 仅局限于毕业生这一群体, 忽视对非毕业生引导的环节,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为考试而学习的思维定势。

第三、政策限制方面。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 以及城市内部形成的国有经济部门和非国有经济部门分别发挥作用的劳动力配置机制, 这些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 导致企业无法给大学毕业生解决户籍问题, 也无法提供社会保障、职称评定等方面的保障和协助, 限制了毕业生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尽管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告, 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 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 (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 其中的“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字样, 意味着在京、津、沪、渝四地落户的外地籍高校毕业生仍面临户籍问题。

3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就业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社会一大难题, 如今金融危机更是雪上加霜,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机制已刻不容缓。在当前的背景下应力避危害把握机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学生自身、高校及政府三大方面完善就业问题:

3.1立足科学发展, 转变思想

第一、挖掘差异化优势, 发展自我。

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 自己唯一可控的是自身就业能力。为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大学生必须了解当前整个劳动力市场, 特别是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总体供求数量信息和结构信息, 了解职位具体的职责要求及个人就业能力水平, 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 挖掘自身差异化优势, 树立“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的就业竞争意识, 展示与众不同的能力将胜人一筹。

第二、转变就业观念, 与时俱进。

就业过程中, 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毕业后第一份工作, 关键在于能否借此积累经验, 为今后职业奠定基础。受金融危机影响, 大学生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如可选择在报酬较低的中小企业就业, 或从事灵活就业, 包括临时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等, 在就业过程关注个人人力资本积累, 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第三、科学拟定学业职业规划。

大学生应根据社会的客观需要和自己的未来人生追求, 在学校教育指导下, 对自身大学学业进行总体规划, 解决学什么, 怎么学, 什么时候学的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假期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社会需求、专业技能进行社会调研, 深入了解本行业、本专业的职业状况和素质要求等。通过教育引导与实践调研相结合的手段, 科学评估个人目标与现状之间的距离, 拟定属于自身的学业职业规划, 顺利实现从学生生涯到职业生涯的转变。

3.2坚持以大学生为本, 以就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为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以学生的就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就业政策体系。通过开展有效的就业指导, 做好鼓励和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支持他们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以下措施可值得借鉴:如中山大学出台为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学生保留学籍至服务期满, 免费保管户口和档案2年等多项优惠政策, 激励学子去就业;华东师范大学设立“服务基层奖”和“服务西部奖”, 运用经济上的奖励措施刺激大学生在基层或西部等地就业。

3.3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 多渠道完善就业

第一、建立“政府+企业+高校+市场”联动机制。

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加强企业与高校“联姻”势必增大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放性。企业等用人单位和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借鉴国外“合作教育”方式, 走出校门, 深入企业, 跟踪调查已就业学生, 及时了解企业的具体用人需求以及历届毕业生的工作情况, 以掌握第一手市场需求信息和市场反馈信息。同时让学生在就学期间分阶段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工作, 用人单位提前介入培养和物色人才, 以此达到双赢。

第二、挖掘人脉资源扩展求职渠道。

在发达国家, 即便是劳动力市场中介体系相当完善的条件下, 基于人脉资源的社会网络资本的使用在大学生寻找工作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美国哈佛大学超过半数的MBA毕业生都利用了校友的人脉关系寻找工作。因此各个大学或学院应注重校友资源的建设与维护, 充分挖掘其潜力, 这将对大学生寻找工作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3.4运用统筹兼顾方法, 整体规划就业

第一、取消户籍政策限制, 确保人才自由流动。

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要求政府具备整体意识, 总揽全局, 统筹规划, 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一方面, 充分发挥政府转换职能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 协调就业变动与产业升级的相互促进, 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这不仅是失业大学生能否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流动以及能否顺利再就业的重要条件, 也是解决大多数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第二、加大扶持政策, 拓宽就业新领域。

首先, 大力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 不断增加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其次, 在确保经济发展前提下, 转变企业生产经营方式, 准确定位产业链环节, 扩展新的就业领域, 提升对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 为大学生弹性就业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在当前背景下, 国家的相关政策应遵循比较优势原则, 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优化发展第三产业, 如与科技进步相关的咨询业、邮电通讯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 同时也可立足于农村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发展的产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完整而系统的工程, 需要社会多渠道完善就业机制, 加强学生主动性、高校协调性、政府服务性, 才能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实现高校就业系统工程又好又快发展,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杨伟国.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中国教育报, 2008, (11) :28.

[2]郎咸平.热点的背后:大学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8, (9) .

[3]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6.

8.后危机时代劳动就业保障的研究 篇八

摘要: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金融危机后对金融信息化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在分析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国际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趋势,提出中国后危机时代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金融信息化;人才

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潘辛平教授(2005)较早就预测了金融信息化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张成虎(2006)指出金融创新需要依靠大量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知识、熟悉金融理论与实务并能把握金融业发展脉搏的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在金融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金融创新与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深度密不可分。金融危机后对金融信息化人才应积极回应信息化人才培养趋势,形成中国后危机时代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新局面,培育和增强中国金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活力。

一、 后危机时代后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起源于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的金融风暴在2008年横扫全球,其影响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是自20世纪“大萧条”以来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不是一般的经济景气循环,而是全球化时代的第一场全球性危机。

西方经济进入了衰退期,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倒闭,可能会有更多的要倒闭。那么为什么还要考虑加快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后危机时代后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预测(以2009年2月为时间点):(1)金融机构首先陷入困境,可能也会先于其他经济部门的复苏而走出困境;(2)没有金融市场,则现代西方经济不可能存在;(3)没有电脑则金融市场无法运作;(4)金融机构需要优秀人才,对最近发生的问题找到创新的解决路径;(5)鉴于金融机构已经解雇了大量的员工,一旦他们走出困境,会面临没有足够的人才来支持企业的发展;(6)被雇佣的人才将拥有特长——例如,拥有投资银行技术的员工;(7)我们最好的猜测是,大型金融机构将于2010年的4季度起招募技术人才。

在发达国家银行体系和实体经济进入调整期的同时,中国银行业面临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化危为机,强化自身核心竞争能力,是摆在中国商业银行面前的重大课题。大力推广应用信息化将使我国金融行业风险降到最低,因为,只有强化管理,降低成本,才能提高抗风险能力,只有实施有效系统,才能推动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业才能增强核心竞争力。我们一定要抓住后危机时代的机遇,加快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先进金融业。

二、 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

1.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供求矛盾异常突出。根据欧美银行业的人力配置标准,未来5年,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缺口至少在10万人以上。国内能够培养金融信息人才的院校屈指可数,高校培养的金融信息化人才的数量难以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求,金融信息化人才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信息化进一步深入发展的瓶颈。

2. 金融人才和信息人才的分离。金融信息化人才是既懂金融理论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银行中的业务分析员就是比较典型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既熟悉业务,又能熟练使用复杂的IT工具。介于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产品设计部门,也汇集了一大批复合型人才。他们针对更加具体的新产品开发工作,即根据业务需求和当前系统架构,按照系统化和模块化的思路来设计新增业务需求的技术实现方式。

在我国各高等院校中有较完善的金融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课程体系,培养了大量的金融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但都具有两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却很少,能有效地运用金融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各个高校为了培养相应人才,有的只是简单的把金融学的课程中增加几门计算机的课程,有的学校把计算机科学中增加几门经济学、金融学的课程,对两个专业知识的融合和系统化缺少探索。

3. 研究型人才和业务型人才缺乏结合。金融信息化是理论性兼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领域,人才需求的总量会增加,但是要求会比较高了。不论是复合型金融信息化开发人才,还是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金融管理人才;不论是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并熟悉金融理论与实务的系统分析人才,还是金融信息化管理人才,都要求是研究型和业务型结合的人才。

业务性人才和研究性人才有很大的差别,前面一种人才要求的是持续跟踪的能力,后一种要求的这个是快速反应学习能力,更多是为了快速满足业务目标。目前我国的研究所和大学培养的人大部分都是研究性人才,高等学校在课程设置中,重理论,轻应用,不能很好地把对学生在宏观分析与判断能力和微观业务操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4. 培养途径单一,缺乏产学研合作。黄晓涛、吴驰(2008)以华中科技大学IBM技术中心为例来探索金融信息复合人才培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建立起了“金融科技中心”、“金融培训与实践中心”,并且研发了金融的“证券交易平台”等系统,供学员熟练掌握工作技能。神州数码教育学院作为社会培训机构,针对金融行业及各大银行推进行业信息化所需人才特点,采取按需施训方式。花旗集团在中国设立了“花旗集团金融信息科技优秀奖学金”,该奖学金是为引导国内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方向而设立的,奖励的对象为软件学院、计算机系科及金融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尝试,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我们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途径主要是高校的学历教育,缺乏产学研合作,高校与各大金融机构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培养模式,不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和先进的教学设施,教学实践环节相对薄弱。

三、 国际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趋势

欧美发达国家一向重视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培养分为两个体系,一是设立在高等院校中的学历培养模式;二是作为职业技术的一种证书培训。Ian Hathaway and Sameer Khatiwada(2007)的研究提出要充分评估金融教育项目,把评估作为金融教育项目的必要环节,并且在项目策划阶段就应该包含项目的评估。Martin,Matthew (2007)对金融教育的有效性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包含了对金融学历培养和证书培训的两个方面。Martin,Matthew (2007)指出信息技术在金融行业发展最快,金融信息化还存在很多问题,金融业面临挑战。

各金融中心城市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职业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金融院校与业界开展合作,联合面向业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二是金融院校借助业界的信息技术平台,培养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是由业界资助各类院校,提供最新的信息平台和技术资源,帮助院校建设Technology Engineering的课程。例如,纽约金融城委员会于2008年8月提出金融城内的高中和大学开设Technology Engineering的课程,学科建设的内容必须由金融城委员会审议通过,课程由城内的各大金融机构帮助建设。目的是从小培养创新人才,一方面使高中生就知晓和掌握现有的金融城内的最新技术;另一方面认为只有熟练掌握现有技术的人才,才有进一步改进技术、创新工具的潜力。纽约城委员会认为,21世纪金融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的竞争,立足于本地人才的培养,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伦敦金融城也在金融危机后,加大了金融信息人才的培养力度。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预测金融机构将先于其他经济部门的复苏而走出困境,金融机构需要优秀人才,对最近发生的问题找到创新的解决路径;于是由路透和4大投行支持的实训基地在UCL开办了,专门培训金融信息化人才,它将有助于金融中心为保持其世界级金融中心的地位培养其需要的人才。这个实训平台将复制投行的交易平台,给学生提供动态经验,从主要交易所来的实时数据将在电脑终端和墙上的大屏幕上显示,符合行业标准的软件是对投行IT业务的最好介绍。这个平台的市场数据由路透通过其Reuters 3000 Xtra终端提供。另四大投资银行——瑞银、高盛、美林和摩根斯坦利将与学院一起推进课程的内容。瑞银乐意支持这个项目,是因为他们认为好的金融技术专家应来自多样化的本科专业——而不仅仅是工程或计算机背景的毕业生,这个项目使得各种专业的毕业生经过培训后都有可能从事投行的技术工作。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在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中不仅有硕士层次,也有博士层次,并且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培养。The MSc in Financial Computing是针对第一学历专业不是计算机科学的学生,培养目标是通才;The MSc in Financial Systems Engineering是针对第一学历专业是计算机科学或相近专业的学生,培养的目标是专才。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花园大学Bahcesehir University与伊斯坦布尔交易所合作办学,培养金融技术专才,项目的目标就是要在土耳其金融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该项目是证书教育,进行模块化教学,为确保对金融计算机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牢固掌握,所有学生都需要完成Level 1 和Level 2的课程,Level 3的模块属于选修。Level 1课程包括金融市场、编程和软件设计、定量模型和行业数据;Level 2课程包括公司金融、公司投资、网络技术和网页设计、沟通技巧和项目运作等;Level 3课程包括金融计算设计、风险和融资优化、软件工程方法和软件工程和技术等。同时提供行业实习的机会,完成课程后,能有投行业务、经济和金融业务所需要的所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相关技巧。

世界一流的金融中心都在紧锣密鼓地培养自己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像土耳其这样发展中国家也在紧密跟进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潮流,我们更应把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的任务放到人才战略的层面来考虑。在现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中国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及其发展成为必要。

四、 我国后危机时代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

在后危机时代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快构建较完善的金融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业发展对金融人才的巨大需求。

1. 加大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了弥补金融信息化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必须加大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政府应支持整合各方力量,成立了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加大投入进行建设。

2. 明确中国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金融信息化人才是复合型人才,要求在通晓经济和金融理论与实务、金融管理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并结合经济金融理论与实务知识和金融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只有对金融信息化领域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设计多层次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新体系。我国的金融信息化人才不仅需要大量培养还处于本科阶段的应用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同时还需培养硕士及以上学位的高级人才。设计多层次,模块化,能力培养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科研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新体系。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育人环境中,将理论学习、实验模拟和实习培训贯穿学生培养始终,实现研究型和实用性人才的结合。

4. 拓宽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途径。探索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持高校学历教育与社会办学的证书培训共同发展。鼓励高等院校加强与金融业界合作,借助业界的信息技术平台,培养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业界合作,面向业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引导有关高校和社会办学力量加强与国外知名大学或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引进有关教材和证书培训项目,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接轨。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灵魂和趋动力,解决危机要靠创新,未来发展更离不开创新,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不仅在人才总量上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求,而且在人才质量上要逐渐提升,其核心将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潘辛平.金融信息化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程序员,2005,(5).

2. 张成虎,吴文.金融信息化建设与金融信息化教育.中国金融电脑,2006,(7).

3. http://www.cs.ucl.ac.uk/financialcomputing.

4. Ian Hathaway and Sameer Khatiwada,Do Financial Education Programs Work? Working papers,www.clevelandfed.org/research,2007.

5. Martin B. Haugh and Andrew W. Loy,Challenges in Financial Computing,Computing in Science & Engineering,2001:54-59.

6.黄晓涛,吴驰. 金融信息复合人才培养探索.软件导刊,2008,(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05BZX017)。

作者简介:黄志斌,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汪宜丹,上海金融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

9.后危机时代劳动就业保障的研究 篇九

进入本世纪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兴经济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后,发展阶段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开始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到发展型新阶段,并带来需求结构的战略性升级。在发展阶段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共同作用下,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发生了重要变化。正是在这个特定背景下,中国开始走向消费大国的转型与改革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这也构成中国改革开放后30年第二次转型与改革的历史起点。

一、消费主导时代的转型与改革

中国走向消费大国,需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出口主导向消费主导的战略性转变。这是由两个基本因素所决定的:

第一,随着中国由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的转变,需求结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例如,居民消费需求由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升级、由私人产品向公共产品需求的升级、由物质追求到人的自身发展追求的升级。扩大公共产品消费需求已成为适应中国发展阶段变化的内在要求。

第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消费需求萎缩成为中长期趋势的背景下,中国需要尽快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逐步降低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中国进入发展型新阶段,应当伴随着一个消费需求大幅上升的时期。但是,由于多种因素,这些年中国消费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降到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历史最低点,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国家的消费率比,相差10~20个百分点。从今年的情况看,前三个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1%,但在7.7%的GDP增长中,投资贡献(7.3个百分点)仍然大大高于消费贡献(4个百分点),以消费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明显不足。

随着中国内部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外部需求的萎缩,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增长是必然选择,并有可能在未来五年左右将居民消费率提高5~10个百分点。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加快调整消费和投资关系的同时,需要加快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第一,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全面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大幅提高居民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第二,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尽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由此引导居民消费倾向;第三,加快财税和金融体制转型,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消费型金融体制的建立;第四,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实现投资结构重点由生产性投资向消费性投资的转变。

二、城市化时代的转型与改革

城市是消费的主要载体,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构建消费大国的战略性选择。从国际经验看,当一个国家处在人均GDP3000美元的时候,城市化率大概在55%~60%左右。2008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266.8美元,但城市化水平只有45.68%,远低于工业化中后期60%的均值,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消费需求的释放与升级。

有研究表明,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平均10%的增长率中,城市化贡献了3个百分点。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制度因素的制约,城市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潜力还远未释放出来。未来5~10年,中国的城市化将呈现加快发展的大趋势,城市化率至少还有10个百分点左右的提高空间。考虑到乘数效应,估计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够增加大约1.2万亿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达到4个百分点左右。由城市化带来的国内投资消费需求的增长,至少可以支持未来10~2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存在着严重的制度障碍,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和行政管理体制的障碍。这是中国城市化潜力尚未完全释放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够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制度结构,实质性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今后5~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是完全有可能的,这将加快中国走向消费大国的进程。

三、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转型与改革

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伴随着从私人产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不仅表明居民消费倾向的改变,也突出了政府缩小收入差距和加强公共投入的职责,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从总体看,新阶段中国社会突出矛盾由私人产品短缺变为公共产品短缺。这一变化对形成消费主导型发展方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公共产品供给有助于调节居民消费倾向。改革开放30年,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而反映居民消费意愿的重要指标——平均消费倾向却在总体上持续下降。1990~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与农村居民医疗教育消费支出比重的相关系数为-0.66,城市居民消费倾向与城市居民医疗教育消费支出比重的相关系数为-0.73。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义增长13.9%,但居民社会保障等支出年均增长36%,远远高于居民各项收入的增速,对可支配收入的负面贡献率也从0.4%上升到8.1%。这说明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够,是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持续走低的重要因素。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大公共产品供给有助于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和消费结构。初步测算,未来10年,实现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公共服务支出年均增长率至少要达到5%左右,投资总额达到15~20万亿元。

——按照这个测算,未来3年在已确定的8500亿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支出的同时,在义务教育领域需要1.3万亿左右的投资,在基本社会保障领域需要2.2万亿左右的投资,共投资4.4万亿,三项支出大约占财政总支出的20%左右。——这个基本公共服务投资计划,可以在未来5年左右初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一套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并为建立一个低水平、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险体系奠定重要基础。

——以这样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水平为起点,估计未来3年左右,消费率大概可以提高5~10个百分点;未来10年左右,可初步建立一个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而,走出一条以扩大内需为主线的改革发展新路子。

四、低碳经济时代的转型与改革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它不仅是本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环境革命,而且也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革命。后危机时代,低碳经济将成为全球结构调整的重要驱动力。

世界进入低碳经济时代,中国的大国作用和大国责任不断凸显。我们既要看到国际上的某些复杂因素,更要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低碳经济时代的责任和作用。主动应对减排挑战、发展低碳经济,重要的是结构调整和改革的选择问题:第一,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第二,推进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第三,推进环境产权制度改革;第四,推进碳交易体制机制建设。加快推进这些改革,将大大加快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

五、政府转型时代的改革

中国发展方式转型与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转型的突破:第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第二,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的关键在于确立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第三,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的突破,关键在于通过政府转型形成规范的公共权力行使的制度框架。

政府转型从2003年SARS危机提出到现在,应当说有所进展,但是没有多大的突破。中央政府确定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的“十一五”政策导向难以落实,重要根源在于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仍很突出,尤其是地方政府主导经济增长非常明显,甚至在反危机中还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其主要特点是: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上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途径;以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从现实的情况看,中国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在于政府转型与政府决策。以建设消费大国为主线的转型与改革,需要彻底改变政企不分的体制,政府不应当也不需要继续扮演经济建设主体的角色;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干预和政府作用必须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就是说,不放弃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中国实现由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型,既涉及到经济领域,又涉及到社会领域,还涉及到行政领域。就是说,它是一个发展方式转型的问题。为此,一方面要使短期的经济刺激政策与中长期的结构调整相结合;另一方面要确立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改革总体思路。并按照这一总体思路推进结构性改革:

第一,推进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释放转变发展方式的活力,使经济增长由政府主导的需求平稳过渡到市场主导的需求上来,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10.后危机时代劳动就业保障的研究 篇十

关键词:后危机;货币政策;退出机制

一、金融危机下的货币政策

2008年伴随着雷曼兄弟的破产,整个世界陷入金融危机之中。各国央行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通过联手降息的方式,将基准利率降到历史低点。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到0.25%,日本银行也将同业拆借利率下调至0到0.1%,而中国人民银行也在2009年将利率降到了2.25%的水平,距历史最低值1.98%仅一步之遥。

在下调基准利率的同时,各国央行也联手展开大规模的量化宽松计划,美联储、日本银行、欧洲央行等纷纷出手购买国债,同时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向市场提供大量流动性。而日本银行更是不惜重金购买公司股票已阻止市场的过分下跌。

在货币政策量化宽松的同时,各国财政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刺激计划。随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双管齐下,各国经济在2009到2010年逐步回升。

二、为何退出

随着各国经济的企稳回升,各国政府都在探讨政策的退出计划,因为单靠政府的干预行为是不可能使经济长期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必须要靠自身的消费、投资以形成良性的发展。在金融危机中各国都采取了超常规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些政策在经济危机期间能够挽救国民经济,但是在经济已经企稳后,过剩的流动性会导致比较严重的资产泡沫,从而使得经济陷入过热的危机。比如在2007年,中国由于持续性的外汇占款导致流动性过剩,虽然央行通过准备金和公开市场不断回收流动性,但效果仍然不够理想,于是造成了2007年的通货膨胀,同时导致股市和楼市都不同程度出现泡沫。

从长期来看,货币中性,也就是说宽松的货币政策在长期来看只能造成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不能使经济增长,所以长期来看货币政策是无效的。但就短期而言,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是明显的,能够很好的阻止经济衰退,使得经济企稳回升。所以在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在经济已经企稳回升后,货币政策应该渐渐退出宽松的时代,回到常规的政策上来,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通胀和资产泡沫。

三、退出机制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政策退出是势在必行的,但现在的情况是退出的时机应该是怎样,应该怎样退出;是各国自行退出还是联手退出。

1、退出时机

对于退出时机的选择应该相当慎重,过早的退出会导致经济尚未企稳,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衰退,而过晚的退出则会导致流动性泛滥而产生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从现在的情况看,各个主要经济体都还没有执行退出政策的实质性行动,美联储甚至表明要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已保持美国经济的增长而避免新一轮的衰退,欧洲央行和日本银行也都将利率水平维持在最低水平,同时加大对国债的购买力度以提供流动性。而美联储的量化宽松的政策导致美元对主要货币大幅度的贬值,这种贬值使得其他很多经济体难以承受,进一步使各国央行都开始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避免本币的升值而影响出口。从这可以看出汇率政策能够对其他国家造成相当大的影响,所以不管在退出还是在刺激经济的时候,都应该慎用汇率政策。

虽然发达经济体目前的经济状况尚不明确,但是从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中国的经济确实出现了企稳回升的态势,GDP增速连续多个季度在8%以上,CPI更是达到了3.5%的高位,高于国际上通行的3%红线,于是中国央行在10月20日加息25个基点,这是中国央行近3年来的首次加息,加息的目的是为了缓解通胀预期,同时也为过快上涨的股市和楼市踩一脚刹车。从目前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准备金的调控来看,中国央行在缓慢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

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退出政策应该是在经济回升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才应当开始实施的,而这个所谓的稳定阶段是指GDP、CPI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在若干个季度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外部经济体的经济形势也相对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才可能考虑退出。否则,过早和过晚的退出都会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

2、退出方式

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各国央行保持着相当密切的合作,联手进行降息和提供流动性,正是这种相互的合作与沟通,使得大家的政策处在相同的水平上面,世界经济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底回升。

政策退出时则有些不同,因为各个经济体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经济的自我修复能力都有所不同,这就导致各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时间会有差异,所以在退出时各国政府和央行因以本国的实际情况为准,根据本国的各项经济指标来考虑政策的退出,而不应该过多的受到其他经济体政策的影响。政府在退出时应该重点考虑本国的各项经济指标,特别应该注意CPI和PPI两项价格指标的变化,一旦价格指标变化过大或者超过相应的阈值,就应该毫不犹豫的进行相关货币政策的调控。所以政策退出应“因人而异”。

“因人而异”的退出政策并不是说各国之间“关起门来搞建设”,彼此不沟通不协调。毕竟整个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体,每个经济体之间的依存度都较高,所以退出的时候应该适当考虑世界经济的整体形势,退出时的政策力度也应该考虑到本国和世界经济的承受能力,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退出更应该谨慎,因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形势的好与坏对整个世界经济都能够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退出政策应该“因人而异”同时相互协调,以避免世界经济因为各国的同时退出导致新一轮的衰退。

参考文献:

上一篇:寄李白下一篇:品质部的月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