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史铁生读后感

2024-10-22

向死而生史铁生读后感(10篇)

1.向死而生史铁生读后感 篇一

生病了,怎么办?除了求医问药,还有一剂良方,就是读书。常常与高人和智者对话,心灵会收获很多支撑和抚慰。多年来,我身体一直不太好,曾从北京作协副主席史铁生的《病隙碎笔》,从田虚的《生命的微笑》,从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等著作中受到很多启发。今年六月,我在《新民晚报》上断断续续地读了李开复的《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的摘编,促使我做出了一个重大抉择。随后,我请女儿在网上买了一本。从头至尾又细细地阅读、思考,有些章节还看了好几遍。

李开复是大名鼎鼎的万千青年创业者的导师。他曾在苹果、SGI、微软和Google等多家公司担当要职。以后,又在北京创办了创新工场,并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9月他被查出患癌症,肚子里竟然长了26个肿瘤。他的人生从光环笼罩的巅峰一下子跌落到死亡的边缘。恐怖、愤怒、沮丧和绝望的情绪包围着他。但是不久,他就镇静下来了。积极地寻医问药,自己搜集资料,自己研究病情。终于,在大量的医案中发现了令人振奋的一丝曙光。从此,癌症带来的负面情绪开始消退。他积极配合医生,接受一切痛苦的治疗,相信自己可以在绝境中重生。17个月以后,26个肿瘤消失了。在补修了“死亡学分”以后,他用切身的感悟写下了这本《向死而生》。

我的半辈子也可谓疾病缠身。患乙肝近三十年,肝硬化也已经二十多年。4月磁共振显示,肝脏多发性结节增强,比之前的状态有发展。我很明白,有“增强”就离肿瘤形成不会很远了。怎么办,继续保守治疗还是要选择新的途径?为此,我去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咨询了知名专家。他们给出了保守治疗和肝移植等多套方案,并分析了各自的利弊供我选择。当时,非常纠结。移植是一把双刃剑,几年前,那位公众人物移植失败的阴影还未散去。多数病人的移植都是在生命的终末期不得已而为之。我现在的状况尚可,值得去最后一搏吗?

《向死而生》中“未来自己主宰”和“自己研究病情”两个章节对我影响很大。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相关网站上许多过来人的真情表述。在思想中和身体里逐渐积聚起了满满的正能量。我游澳门和拉斯维加斯都没有去赌过一把,这回,却下定决心押上生命赌一把明天。六月底七月初,在中山医院正式登记肝移植,并如约交付了押金。

没有想到,正式登记的第二天上午就接到医生电话,说是已经有了肝源信息,让我做好准备。我将信将疑。第三天,没有动静,我也没有认真当回事,想想不可能这么快的。第四天下午四点,我还在外面与朋友聚会,医生来电话了,要我一小时内赶到医院,准备手术。

谢天谢地,手术比较顺利,但这仅仅是肝移植成功的第一步。为了还能有N年有质量的未来,现在,我正严格遵照医嘱,如履薄冰般地关注着“新朋友”入驻后的各种反应,争取能够平安地度过排异和感染的高发期。

《向死而生》曰:面对大病“如果自己先失去了勇敢面对和拼命努力争取的顽强意志,那么“死亡”很快就会变成现实。如果努力后没有成功,他们会无怨无悔地说至少我努力了。如果你没有去努力,那你就永远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2.向死而生史铁生读后感 篇二

关键词:地方传媒现状,深度,广度,温度

1 从一则“喜讯”说起

当前不少地方媒体正处于生死线上, 2016年末国内新闻界突然传出一则“喜讯”: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已发文明确加强对各级新闻媒体的财政支持 (详见《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对各级新闻媒体财政支持的通知》) 。

财政“包办”地方媒体, 看似危机得到解决, 但包得了一时包得了长久么?打铁要靠自身硬, 官媒若不自强, 迟早要被媒体大变革的时代潮所淘汰。为什么?笔者以为, 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传媒市场的不断成熟, 国家对传媒业的政策也会逐步发生变化。现行的中央、省、市、县“四级电视”体系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巨大变革及行业逐步市场化, 四级办台的体制弊端逐渐突显:重复建设, 无序竞争, 频道同质化严重, 以及知识产权遭受践踏等。因此, “四级电视”体系格局或发生动摇并不是危言耸听。

2 新媒体冲击下的地方传统媒体

2014年, 移动互联网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飞跃期, 地方传统媒体的形势却每况愈下。有报告显示, 2014年, 互联网广告收入达到1 500亿元, 首次超越电视广告总量;2015年, 电视广告投放总量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预示着电视媒体的经营压力在逐渐增大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编写) 。2015年9月1日, 国家施行史上最严厉的新《广告法》, 正式宣告过去传统媒体严重依赖的医疗药品“问题广告”彻底终结, 这对国内众多传统媒体来说, 无疑一下剥夺了它们1/3甚至1/2的特殊经济来源。地方传统媒体被裹挟进入了一个残酷的大洗牌、大变局时代, 至此, 媒体广告收入急剧出现断崖式下滑, 不少纸媒停刊停薪, 不少电视台开始着手裁人减薪, 大量专业人才在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流离彷徨。

3 地方传统媒体节目现状堪忧, 继续堕落必将万劫不复

在与新媒体的博弈中, 传统电视的观众 (居家式观众为主) 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分化, 新生代流向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电视收视人群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 (见表1)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新媒体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这是一个自由的时代, 也是一个选择的时代, 各种各样的自由选择正逐渐打破昔日垄断的大门。传统媒体普遍存在的问题日积月累愈发积重难返:重复制播, 人浮于事, 自制节目薄弱, 电视剧购买力不足, 新闻监督弱化, 节目品位不高, 二类广告泛滥, 公信力不强, 收视严重下滑等, 地方传统媒体已被堕入了生死存亡的窘境。节目内容是传统媒体的安身立命之本, 本土市场成为了本土媒体最后的“一亩三分地”。本土市场是现如今地方传统媒体维持生存的底线, 媒体必须加深忧患意识, 主动创新视听内容, 打造内容优势, 对频道频率、精彩节目、精品栏目、主持人、名记者和时段等进行包装宣传, 大力提升媒体注意力、影响力, 在“内容为王”的理念基础上, 全力做有深度价值的媒体。在危机重重的地方, 传统媒体如果继续甘于堕落, 随波逐流, 不远的将来必将注定万劫不复。

4 向死而生, 增强自身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实践证明, 无论是何种传播媒介, 何种传播方式, 那些直指人心、关注生存的优秀内容, 是人类传播的永恒主题。因此, 传统媒体只有发掘自身深度价值, 增强自身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才能向死而生。

媒体的深度价值在哪里?笔者以为, 在于媒体的深度、广度和温度。

4.1 媒体的深度

媒体的深度具体体现在深度报道上。深度报道相对于“新、快、短、实”为特点的消息类新闻而言, 是基于表面上的简单事实和原始现象而展开的集中、专门的报道。2002年, 湖北沙市发生5万多公斤牛奶倒进农田做肥料事件, 湖北日报记者在通过调查采访后, 写出了荆州市奶农“倒奶事件”解读之《沙市奶农见识市场残酷, 5万公斤鲜奶倒进农田》《一堂生动的经济课》《亟待研究的“有效供给”》《冲破小农经济的“藩篱”》《面对无序市场的困惑》等系列深度报道, 带动了社会各界对农民走向市场经济的热烈讨论和关注。

世界是混沌的, 非线性的, 事物总有别人不可预见的混沌所在。就像在这个世上, 即便任何再健康不过的人, 其脑电图和心脏跳动也不是规则的, 而是混沌的, 混沌正是生命力的表现。对于这一点, 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罗生门》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作者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极限, 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赖性和不可知性。在罗生门中, 人们看到的一个简单事实, 事实上却往往是疑窦丛生的, 最后人们虽然没有找到真相, 但还是承认有一个真相存在。

深度报道力图最大限度地揭示事物的立体面、隐秘面, 力图抓住冰山一角, 极力使最终真相浮出水面。深度报道总是力图接近事物的真实性。从外表掘进向内核, 从个体延拓向整体, 通过充分的不停追问, 最终力图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住事实的真实面貌。看过美国著名导演西德尼执导的电影《十二怒汉》, 就知道它实际上就是一部起初聚讼纷纭而通过深度报道式的追问探寻最终厘清真相的经典之作:法庭上, 一个被指控杀害父亲的十八岁男孩的宣判正在进行, 决定他命运的是由十二个来自不同职业和阶层的陪审团员的意见。当十二人走进审议室时, 每个人都自以为握有真理。但通过争论, 有些人认识到, 他刚才错了, 他刚才并不握有真理。每个人都有偏见, 或多或少而已, 这是在探索真相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最后, 通过各种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 通过各种不同人生观的冲突和各种思维方式的较量, 所有的陪审团员都负责任地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12个陪审员都达成了一致意见:凶手无罪!

从《十二怒汉》这部百看不厌的经典, 笔者感受到报道深度是区分媒体记者水平高下的一把尺子。深度报道历来是媒体和记者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面对重重疑点, 记者需要条分缕析, 多方验证, 查清真伪。记者要敢于坚守常识, 敢于质疑权威, 能注重逻辑推理思维方式的培养, 以及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深度报道震撼人的力量就在于层层剖析新闻事件深层的真实。因为在深层的真实当中, 事物现象的多样性、矛盾的复杂性、影响的广泛性、意义的重要性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变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各种信息在逻辑上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受众既看到了事物的现象, 又看到了事物的本质, 而且理解了事物的意义, 从而很容易产生共鸣。

针对记者而言, 深度报道要体现专业度和新颖角度。

一是深度报道要体现专业度。新闻工作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学科领域, 同时, 各个学科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新闻从业人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其专业技能水平, 绝不仅仅表现在行文有据和采写技巧上, 还更多体现在记者的思维能力及其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上。新闻记者的专业度还体现在宏大叙事能力和深层追问的韧劲上, 以及对事实的中性立场, 避免简单粗暴的道德评判, 善于观察, 勤于思索, 深入调查, 把握全局。一个优秀的记者必须要具备展开深度报道的素养。在我国, 一些主要媒体对新闻报道也有同样的要求:报道不仅要新, 而且要深, 要有跟踪报道, 要有深度分析, 要有背景交代, 要有发展预测。20世纪80年代, 我国新闻界涌现出如《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关广梅现象》《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鲁布革冲击》《命运备忘录》《金三角的呼唤》等脍炙人口的深度报道名篇, 至今还能让人感觉得到一股磅礴之气扑面而来, 给人的思想和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

二是深度报道要体现新颖角度。善于换位观察、思考问题, 关照事物的不同层面与事态的多元化, 避免线性、静态、平面、片面、非此即彼的直观思维, 要从多维角度分析、验证事实。学会立体构思, 找出内在联系, 厘清错综复杂的人与人、物与物关系, 紧扣并厘清主要、次要、内在和外在等诸多矛盾, 评述事实要综合考虑时代因素、地域因素、文化因素及其他特情因素, 要从复杂深邃的人性深度和广度体察对象。在多元化传播的今天, “独家新闻”已不复存在, 媒体只有拼角度、拼视野、拼价值, 才能使新闻独具魅力。

4.2 媒体的广度

媒体的触须要触及大众民生, 涉及面要广, 要讲究贴近性、真实性、鲜活度、关怀度。美国主流新闻界认为新闻工作者有两个角色:一是维护公众知情权, 二是监视社会。尤其是监视社会中的强势群体, 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调查、披露“政界、商界和社会其他领域内不为公众所知的事实” (罗恩史密斯, 《新闻道德评价》, 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第11页) 。媒体关注民生要以“主流媒体, 百姓情怀”为职责, 把民生新闻栏目化、常态化, 更多聚焦平民百姓和弱势群体, 关注普通人生活、生存、生计和生命, 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 对他们嘘寒问暖、知冷知热。

4.3 媒体的温度

3.向死而生史铁生读后感 篇三

陈春花“向生而生”的观点:一是不要为转型而转型,要循序渐进地持续变革,尽量不要破釜沉舟,不要丢掉当前的市场和产品;二是可以尝试双业务模式,维持现有业务的稳健经营,同时布局新业务,驾驭长期发展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三是重视并建立多方位的信任关系,包括投资者的信任、员工的信任、客户的信任和社会的信任,这在利益重构的转型时期是非常重要的。

要做到“向生而生”非常不易,因为这意味着不能等到“非转不可”的时候再转型,那个时候可能就不得不“向死而生”了。这必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有“以未来规划现在”的超前视野。改革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我认为是业务达到高峰的时候,这个时候拥有无限的改革资本。但是,谁能想到这个时候恰恰是最需要改革的呢?所以,“未来是什么”非常重要,这恰恰是这一轮战略转型所难做到的。第二,“双业务模式”平稳过渡。不同于创业企业,转型企业是有存量的,不可能置存量于不顾,所以就需要“双业务模式”。一旦新业务模式取得了成功,传统模式的转型就不再是难题。第三,置转型于无形。转型可以是革命,可以是變革,可以是改良,最终达到目的就行。好的转型可以是无形的,不仅在业务模式上平稳过渡,在内部结构、人员调整上也可以是无形的。

尽管“向生而生”不那么高调,甚至还很低调,但这种转型方式是震荡最小、成本最低、成功率比较高的一种转型和变革模式。

“向死而生”,就是革命式的改革。

“向死而生”,也有说是“自杀重生”,或者说“先死后生”。只有过去的自己死掉,才有可能重生。这里要说明一下,“先死后生”与“向死而生”还是有所不同。“先死后生”往往是传统方式走不下去了,被迫变革。“向死而生”则不同,是在经营情况很好的时候,预料到不改革就会出问题而做出的改革,只不过有点类似于“不成功,便成仁”的做法。比如,张瑞敏这次的变革,“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这“三化”主张,其实是建立在对信息时代的预测基础上的,这样的时代还没有完全到来,甚至未来是否真的如此还有极大的争论。与“向生而生”不同,“向死而生”几乎不留退路。像精减1万名左右的管理人员,“要么成为内部创客,要么离开企业”……

无论是“向生而生”还是“向死而生”,其实隐含一句话:按老路走下去,死路一条。

互联网时代的东西,争论太多,难有定论。等到真的都弄明白了,或许机会也过去了。这个时代,需要新的变革方法论。以我的体会,有几个关键点:

一是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董事长与总经理,一个视角向外,一个视角向内。一个要引入新生力量,一个要负责稳定经营。二是要有长期稳定的“旁观者”做顾问。“当局者迷”是常态,那么就需要清醒的“旁观者”随时提醒。三是要进入“新圈子”。进入“新圈子”就是要寻找差异性。在一个老圈子里,保守者可能更加保守,因为大家相互强化。四是要有“自以为非”的心理。自信,往往表现为“自以为是”,是正向强化。对于自己不理解、不熟悉的东西,不要本能地、想当然地拒绝,要深入进去了解。五是要敢于尝试。小规模尝试、局部尝试、不伤筋动骨地尝试和验证。

4.李开复《向死而生》读后感 篇四

妖精雯雯

之前翻看过这本书,当时为什么买本书也记不清了。但大概原因跟我此刻的心情差不多,不然此时我也不会再次拿起这书。

我虽然没有李开复这么严重的病,但也逃不开病情的折磨,前段时间我查出来了四项病,我已半信半疑的状态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我还是反思了一下,自己目前的所有病情都与以前的饮食、生活作息密切相关,自己又是一个非常激进的人,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给我一个警告。

李开复在书中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到压力太大,精确时间。这其实是很多人目前都有的同感,时间很重要,一分一秒都不想错过,总觉得会失去很多。

我在这看书,他在那感悟,给我们传达的信息是反省,而不是追究过往的一切,一旦追究起来,谁不是长篇大论,但提到反省,又是闭口不谈,过后也许还是一如既往。

说到每个人的思维,我有时确实不能理解医生所说的≥2的这种表达模式,但听李开复这样一讲,他们当时所考虑到的东西,跟当事人是不一样的。“过去,我会以我的角度当面提出质疑,但我越来越清楚,每一种认知、观点、立场不同,无关是非对错。有了这种理解,可以避免许多争辩的烦恼,在医疗专业上,我会尽力配合医生。”这让我想到,最近因生病检查而跟医生发生的口角,深感惭愧。

对于人生的迷茫,不在于别人给我的信息,而在于自己对这些信息的误解,再放大,才会导致自己的内心不得平复。对于生活的的追求,更是如此,当你突然开始羡慕一个人,对方的所有动向,你都会觉得恰到好处,非常向往,却忽视了自己所追求的生活面貌。认清自己的现状,热爱自己的生活,才不会被太多的外界干扰。本是个动荡的年龄,却又随波逐流,你不难过,谁难过?

长时间的不看书,太容易让我陷入一个知识枯竭的状态,无法想通很多事,便形成恶心循环,久久不能逃出这个怪圈,才会引发各种因思考欠缺的事情。

当合上书的那一幕,想的最多的是网络,因李开复就是一个网络科技伟人,看他的书,很难避开这个圈子,但从中所获取的信息,在之前我也是相当模糊,又一次感触到知识的不足。

书中写到最感人的一则是“这场病,告诉我,不要把每件事的不如意看成一个‘果’,(像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受到惩罚),而或许这个灾难其实是一个‘因’,是让自己学习成长的机会。

对于网络信息,还是无法做到无关是非对错的心态,李开复不止一次的提到网友这个词,不得不让我陷入一个愤青的圈子,书中写到,”乔布斯在工作会议中突然从椅子上滑落倒地的视频,曾被网友嘲讽他到死还不忘工作,但身悟禅机的朋友却淡淡的说,‘等你修行到和他相同的境界再嘲讽也不迟。“无法反驳,无比有力的回复,而那个嘲讽的人,会不会在看到这则信息之后羞愧的不知所措,或是应该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态度了!

网络中大量的信息,基本已经将事实的本来面貌,扭曲到不复存在了,而此刻大多数人都已娱乐的方式在观看新闻,纯属打发时间。当然,这也是一种挺好的方式,无需嘲讽,只是将这种方式太极端,就有点刻意无为了。

此刻的故事已经开始慢慢开始平稳发展了,从一开始的拒绝,反对,愤怒,再到接受、平稳、最后的释然,最终的重生,向死而生的故事才慢慢有了大概的理解。

多次看到李开复说,家庭第一,健康第一,而我们普通人大多数追求的并不是这么简单而温馨的生活,因为没有这么大的能力提前享受这种美好的生活,也许到了五十多岁,才能理解到吧。

但此刻的我们,90%的生命在于工作,也就是说,此刻的年轻人,正是努力的时候,一味的追求李开复所传达的信息,肯定会误解,但他的的人生观不得不说,无可挑剔,多次在文中提到,在大病之前的工作状态与现在的状态的反差,可见这其中所表达的转折,是需要多大的痛改前非的勇气。

创新工场是一个怎样的具体背景,在刚看到这个信息的时候,特想放下书本,去查资料,但现在已经不需要了,文中内容,已经在很多方面介绍了创新工场各个信息,比起百度,更加全面温馨。

”创业者是伟大的。“这句话我非常认可,它的伟大表现在对于未知的探索与自身的行动,也许有些东西在潜意识里提醒着自己创业,这对我来说是现在最敏感的的话题了。欠缺太多,有心无力。各种不足,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如若万事俱备,东风等候,那还能是叫创业吗!

将以往所忽视的一切事物,在有生之年还可以重新弥补,这将是对自己对家人朋友最大的回馈。书中内容已经慢慢向平稳发展,身边最亲近的人才是你回归生活最好的动力。当李开复开始关注亲人、朋友、爱人的时候,他在大众内心的形象已然发生了最大的变化。以”世界因我而改变"到每天用心去享受生活里的细支末节,他的死亡学已经修成。

书已将近看完,正如我之前在朋友圈发过一段文件,关于芳华。而这本书,我用了五天的时间将其看完了李开复的十七个月,说来有点可悲。因自己只是个读者,也无需做太多。

5.《湘江1934向死而生》观后感 篇五

《湘江1934向死而生》讲述的是中央红军历经四次艰苦卓绝的反围剿胜利之后,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下,李德博古错误指挥中央红军,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故事。军事决策三人组,李德、博古、周恩来,李德的强势与傲慢,博古的盲目和顽固,以决策者占多数的名义,把当时中央红军的指挥权完全寄托在一个不懂中国军事国情,充满傲慢与偏见的外国人身上。

在蒋介石地上五十万兵力围追堵截,天上两百架飞机的狂轰滥炸之下,八万多中央红军扛负着沉重的物资艰难突围。为了掩护中央主力,战斗部队以一当十,奋勇杀敌,用生命和鲜血保卫苏维埃,保卫毛主席。抬着棺材,里面什么东西不得而知,抬着印钞机和只能在苏区流通的钞票,还有其它大量物资,中央主力仿佛一支翻山越岭的运输大队,在炮火和泥泞中蜗牛般前行。每一刻都有战士在炮火中倒下,名义上为了苏维埃,实际上为了那些博古口中所谓的苏维埃政府资产。宝贵的生命,在博古等人眼里的财产面前不值一提。傲慢无知的李德,带着蔑视,用短短几天时间,用自己的愚蠢,葬送了五万红军战士的生命。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让中国的革命者义无反顾。红军的缔造者,却被剥夺指挥红军的权力。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一边执行着中央的错误决定,一边为失去战友亲人而心疼,忍痛负重前行。直到最后时刻,在血的事实面前,在生死关头,红军终于抛去没有意义的辎重,跨过湘江,迎来希望的曙光。

6.《向死而生》读书笔记 篇六

——《向死而生》读书笔记2015200850

曾籽茂

名校毕业、精英海归、青年导师、微博红人等等,这些都是李开复的标签,一个在传统意义上来说典型的人生赢家。就在他事业风生水起,名气与日俱增时,癌症的厄运降临在了他的头上。毫无疑问,在意气风发之时被突如其来的疾病所痛击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罹癌的事实顿时使这位前半生都是上帝的宠儿的成功者倍受打击。他的事业,他的野心,他的愿景,此外种种,都变得难以触摸。

但是,癌症并没有使这位曾经的“铁人”屈服,而是激起了他的求生意志。在漫长的抗癌旅程中,这位生命中几乎从未停下过脚步的“忙人”,也对自己罹癌前的生活有了很多的反思,有了更多的见解,所以才有了这本《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在这本书当中,李开复讲述了自己的抗癌历程和病中感悟,又着重讲述了他如今对于人生意义的认识。

第一部分主要是讲述抗癌经历。从怀疑患癌到确定患癌,从担忧剩余生命长度到积极寻求治疗,从无尽的化疗到最后的康复,李开复完整记录了这段期间的点滴,同时也完整呈现了他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死亡威胁的无助与迷茫,对抗癌症的坚定与魄力,反思人生的智慧与豁达,这一部分将李开复面对癌症之后的各种反应全面展现出来。

第二部分主要是讲述各种感悟。首先是病中对于人生的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实现人生的意义;其次是关于家人的反思,对家人的态度。其中,李开复对于人生意义的反思与他之前的人生观有了很大的不同,这也是让我有很多思考的地方。所以我的读书笔记主要围绕死亡和人生来展开。

在最近的两次课上,我们讨论了人生的意义以及死亡之于人生意义的作用于影响,此时再来体会这本书,更加有深刻的感受。

首先,人生的意义到底有什么评判标准,有什么依据来说人生是有意义或着没有意义的。对于这个问题,李开复曾经也有过一种看法,这在他之前出版的《世界因你不同》一书中有鲜明的体现。他的看法是,做最好的自己,要让世界因你而不同,要使生命的每一刻都发挥最大的效益,给世界留下曾经存在过的痕迹。简而言之,这就是一种以事业,财富,声望来衡量人生意义的看法,或者更加直白,就是以追求名利为人生意义的标准。乍看之下,这是一种比较露骨的表述,但是确实是很多人的追求。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认为,世界存在的更本就是意志,人要么是正在追逐名利,就是陷在得到名利那一瞬间的空虚之中。有的人或许认为这种看法太过愤世嫉俗,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社会对于人生意义的一种观点。

从人的现时生活来说,名利的确能够带来一定的满足感,无论从物质方面还是心理方面。但是正是由于整个人类的发展是无止尽的,那么短时间内的个人名利在时间长河当中就不算什么了。无论什么现时的重大成就,总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书中也提到了星云大师的一句话“我们人是很渺小的,多一个我、少一个我,世界都不会有增减”。这句话以佛历的角度阐述了以名利作为对人生意义的衡量标准是不准确的。

当然,还有更多对于人生意义的衡量标准,比如说情感关系。在《向死而生》这本书当中,李开复着了很大的笔墨在他的家人身上,难理解,东方人对于家庭这种情感关系有一种笃定的坚持。家人和朋友也的确在人的一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深深影响了一个人的生命轨迹。《乡土中国》中讲,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熟人社会,以一个人为中心,波纹似的向四周发散。这也能说明情感关系根植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但为什么说是大多数人而不是全部,那就说明,仅凭情感关系衡量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意义也是单薄的。

情感关系对于一个人来说,并非是生命所必须的。从某些特定角度来说,某些人在他的一生中,并没有同家人朋友形成深刻的情感关系,但是依旧可以获得人生的价值。事实上,在李开复看来,情感关系也不是唯一。在罹癌之后,他的确对自己的前半生有了很多反思,但是他后来对自己的人生安排依旧不是以家庭为所有,事业、公益都是他所涉及所关心的领域。

另一种公认的人生意义的衡量标准是信仰。关于信仰,又有多种说法,涉及到信仰定义也是有争论的。更多人认可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带有情感体验色彩,特别体现在宗教信仰上。所以不难发现对于一个政党的忠实是信仰,对于这一个宗教的虔诚也是信仰。但是,问题在于这种信仰只是一种空洞的说法,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难以真正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纵观历史,毫不避讳的说,信仰只是一个团体为了获得一批忠实的拥趸而利用的手段,只是这些团体会有不同而已。但这也正说明了信仰并不是一个客观的衡量人生意义的标准。或许有个人在他的一生中从来都没有表露过对某些团体的拥护,那么他的人生意义的衡量也就无法用信仰这一标准了。

其实,对于人生意义,衡量可能不太现实,人生意义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很多时候,我们认定一个人的人生到底值不值得过时,我们的评判角度会是多元的,而非局限于一个方面。在书中,李开复的态度或许更加能让人读懂人生意义的真谛吧。人生的意义或许不在于以上所说的几个方面,而是在于每个人自己的内心。于他而言,人生的意义是事业成功、家庭和谐,于他的妻子来说人生的意义就是爱人合意、家人顺心,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坚持的人生追求,并非可以一刀切的标准化判别。

在对于人生的意义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的同时,李开复罹癌的前后经历不得不让人继续思考,死亡对于人生,对于人生意义又有哪些影响。

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死亡终结人生。死亡是一个生命体的结束,是一个人告别这个世界的形式。死亡是形体生命的消亡,世界上所有的人最终都是“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走”,没有一个例外。在死亡面前,每人都是平等的,就像李开复所回忆的,癌症不会因为他是李开复就不来找他,死亡也不为任何人放行。辉煌的过去,潦倒的过去,庸碌的过去,都随着死亡的到来而消失,最终在时间的长河中什么都不会剩下。

死亡让人反思人生。一个人生活太过舒适顺利时,往往没有心思回顾已经走过的人生,而是继续向前。而死亡的威胁则可以让人对人生有一些不同于以往的看法。李开复的罹癌让他对自己前半生铁人般的生活有了很多反思,对自己那种一心想要改变世界的人生目标做出了反省。从一个一心想要扩大自身影响力的追逐者,他渐渐转变为了一个享受自我的超然者。在死亡面前,很多现世的追求会显得无比渺小和无意义,名誉终将散去,财富最终不会带走。故而,死亡才是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清醒认识的重要因素。

死亡让人调整人生的方向。事实上,李开复就是在死亡的威胁下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作出调整的。上一条已说,死亡使人反思,反思的结果就是付诸行动。从注重健康,到更关心家人,再到留心身边细节,李开复的转变就在每一天具体的生活当中。当然,很多人在生活中可能不会有经历濒死的威胁的机会,但是却会因为别人在死亡威胁下的反思而做出人生的调整。记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那句经典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鄙、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句话给了无数人调整自己人生方向的指导,使他们更加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及时调整。

在中国人传统的文化观当中,死亡都是难以言说的悲伤,都是不吉利的事,但是正视死亡对于人生意义的影响,不难发现死亡使人更好的过他的一生,更容易找准人生方向,实现所谓的人生意义。

7.向死而生,释放潜能 篇七

“置之死地而后生。”最大的希望就隐藏在最深的绝望里。像大黄蜂,身体笨拙却飞翔天空,将看似权威的定理打破;像小秃鹰,翅膀弱软却反落为生,把几乎奇迹的逆转完成。那是因为,他们不奋飞就将死亡,就将永坠无底的生命深渊。

毫无退路,逆水行舟,生命的光辉在潜能中绽放。一条腿,他骑遍赛道,一颗心,他永不认输。王永海,身有残疾的山东大汉,他深知自己已无退路,唯有前进。“一百个死心的瞬间,一百个想要放弃的瞬间,一百个被刺痛的瞬间,都比不上千万次想要拥有明天的渴望。路有多艰难,就有多灿烂。”他这样说。已失了腿,他不能再丢了心。于是他奋起,他拚搏,他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完成了骑行比赛。身无退路,背倚悬崖,潜能的高山就此屹立不倒。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棋局僵死之处才是最大生机的源头,正如项羽,正如勾践。空城绝响通云霄,不正是已至绝境,才使空城之上羽扇抚琴的身影永远定格?篝火狐鸣举义旗,不正是毫无生计,才使林间路上反秦灭帝的呐喊至今回荡?两袖清风朝天去,不正是国将覆灭,才使京城卫战关门作战的决绝震人心弦?孔明,陈吴,于谦,他们都是在被逼至无路可退之时,将潜能释放,将历史书写。

泱泱大国,社稷存亡,国家民族的力量往往在危难绝地爆发。看六十年代的中国,美帝孤立,苏俄交恶,紧急的形势激励无数科研人员奔赴一线研究,“何须马革裹尸还”,大漠戈壁上“两弹”相继绽放,《东方红》也在宇宙唱响;看战后的日本,美国看似扶持实则控制得云雾笼罩,摆脱的渴望让他们全力发展经济,一跃成为“鼎立”中的三足之一;看经济萧条中的美国,日益增长的失业率让他们无路可退,唯有新政改革,调整政策,终保“超级大国”的地位。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死生两重天,站在独木桥上的人们,只有将潜能尽可能释放,否则将永坠深渊。

8.向死而生伤感散文 篇八

这是一部电影。

这是一首歌曲。

如果,一定要在它们前面加一个词语,那个字一定是“老”。

一部于九十年代末期出品的影片,可以称作是老电影了。

一首在二零零三年录制的歌曲,也可以算是一首老歌了。

无论是老电影还是老歌曲,都有着散文的气质,用缓慢的语调,告诉我们一个发生在照相馆,关于生存与死亡,关于相遇和别离,泛着人间温情的故事。

《八月照相馆》是它们共同的名字。

当年,李健是因为看了这部影片,萌生了要为这部平淡无奇的影片写一段音乐的冲动。而我则是听了李健的《八月照相馆》,随后写了一篇同题散文,收看了这部同名电影,虽然我对韩剧并没有太多的兴趣。

影片中那些日常的细节展现,如一串微弱的水声,散落在你我的四季。在这个下着雨的午后,我将播放器放在窗台,屏幕里,一段音乐响起,永元骑着红色的摩托车奔驰在盛夏的汉城街道,棉花一般的白云浮在蓝天,飘在他的头顶。

已过而立之年的永元,常见的韩国男人的长相,高额头,小眼睛,中等身材,敦厚的模样。他经营着一家小小的照相馆。照相馆的橱窗内,摆放着全家福,他姐姐的照片,还有他初恋女友的照片。

我喜欢永元脸上常常盛开的微笑,这是他为即将结束的生命投入的一缕阳光,把所有的哀伤、恐惧、不舍全部掩盖在微笑下,不让亲近的人发现。永元的微笑,于无形中化解了故事本身的悲伤。永元的笑,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才会有那种不动声色的伤痛,即便是有,也是不易察觉的。

在医院的走廊上,他与对面候诊的小男孩互相逗乐继而傻笑。在操场的单杠上,在和姐姐一起吃西瓜吐着瓜子,和一群朋友野餐,和自己喜欢的姑娘相处时,他笑着,笑得那么坦然自在。

影片从头至尾看不到死亡的阴郁,除了最后出现在屏幕上的永元的遗像。感受不到因悲伤而带来的窒息感,除了永元在派出所无法抑制的哭喊,以及他倒在朋友怀里时发出的那一句“我快要死了。”当他在朋友的耳边说出这句话时,没有人会相信他,以为那只是他酒醉后的一句玩笑。

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他得了绝症。

我发现他对生的贪恋,听到了他坐在学校的操场边自言自语:我小时候,同学们都走了,我仍独坐操场,想念死去的母亲,突然明白,我们最终都会消失。

一切终究会消失。

永元知道,一切都无法逆转。

他将自己的病情封锁起来,选择一个人奔赴死亡。他像一个医生,不慌不忙地开始一场手术前必须要完成的事。

永元约朋友们出去喝酒,把一起长大的伙伴们约在一起野餐,拍照。喝醉了的他在大街上狂奔,叫喊,和朋友打闹,就像年少时那样的开心。聚餐的时候,他为伙伴们烤食物,那炭火似乎可以照见过去的每一天。他们在一起拍照,那一刻,永元的脸上却没有笑,他笑不出来,他知道,这是自己和伙伴们最后的合影。

永元经常为父亲播放录像。父亲年迈,这是他晚年生活中唯一的兴趣。永元想教会父亲如何使用遥控器,教了一遍,两遍,三遍,可父亲还是学不会。父亲不明白儿子为何要教他自己不会做的事,更不解的是一向性格温和的儿子会变得这般不耐烦。随后,屏幕上反复出现永元教父亲的画面,直到永元伤心地回到自己的屋子,摊开纸,把操作步骤一一写下来,然后失声痛哭。

夜深了,永元转辗无眠。他走进父亲的房间,为父亲拉好被子,枕着手臂侧躺在父亲身边,看着熟睡的父亲,微笑。他能坦然迎接死神的到来,却担心失去儿子的父亲接下去的生活。就这样默默地睡在父亲身边,也算是一种陪伴吧。

第二天早上醒来,太阳又高高升起,隔壁学校的操场上,又传来朗朗书声。日子又如往常一般,吹不起任何波澜。

《八月照相馆》的编剧、导演是许秦豪,他的作品里有一种含蓄的隐忍的美,这是很多韩剧爱情大片所缺乏的品质。许秦豪的作品表达细腻的情感,人物之间温润的交往。许秦豪的作品基调伤感,但却是波澜不惊的那种。他注重自然的流露,平稳地掌握镜头的推动,传达东方美学的神韵。影片中看上去并不唯美的场景更贴合生活,他擅长在作品中注入浅淡的哲学韵味,观众感受不到强烈的爱与恨,悲与喜,人物之间平实的情感,带给观众更为长久的回味。

这部影片时不时地向观众传递着如何对待死亡。影片在平静的叙述中努力地想去渗透生死、洞悉生死。那些明亮澄净的画面,通过舒缓的长镜头呈现在观众眼前。在影片即将结束的时候,永元为自己拍的遗像出现在屏幕前,白绸绕在黑框四周,永元微笑着,他三十年的生命浓缩在这幅小小的黑框里,悲伤且隆重地供奉在墙上。

永元的死亡,更像是一场没有归期的旅行,而他对这个世界的爱从未停止。

这部影片拍得淡如水,如果事先没有了解这部片子的内容,在收看的过程中,你绝对不可能想到永元是个得了绝症的人。

影片中和永元死有关的镜头,作为编剧和导演的许秦豪真是吝啬到极致,全片相关的镜头只有极短的几处:一处是在影片开始的时候,永元去医院检查,二是永元被姐姐送去医院,三是永元去医院复诊取药,还有就是在影片的最后,屏幕上出现的永元的遗像。在影片的最后,有长达19分钟的画面,没有对白,只有音乐推动着画面,将这个故事行进至尾声:

永元回到照相馆,给德琳写信装进信封。再把拍照的步骤一一拍下来,标上序号。做完这些,他将衣服的扣子扣好,将头发梳好,把相机的焦距调好,坐在灯光下,设定好自动拍摄的时间,微笑着给自己拍下人生的最后一张照片。没有痛苦,没有生离死别,没有闭上眼的瞬间,照片在镜头的转换下慢慢变成遗照。

影片中另一处令人唏嘘的场景是永元为老太太拍遗照。

一家十口站到了永元的镜头前,面和神离,永元为他们拍了一张全家福。

全家福拍完,长子对老太太说,母亲,既然来了,就拍张独照吧。

老太太说,也许迟些吧。

儿子并非听不懂母亲所说的意思,但坚持要母亲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其中的意思不说老人也知道,老人很不愿意但又不愿驳了儿子的要求。永元镜头里的老人眼神无助,表情僵硬,心中的伤感浮现在脸上。那一刻,亲生的儿子体会不到她内心真正的渴求,只有永元懂她。

在那个下雨天的晚上,老太太一个人来了。她化了淡淡的妆,梳着整齐的发髻,穿了好看的裙子,她问永元:你可以再帮我拍一张吗?我知道我快要死了,我想把它作为遗照,你给我拍的好看一点啊。

永元笑着说,你年轻时一定很迷人,他耐心地为老太太摆好姿势,老人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永元拍下了她最好看的样子。

虽然影片的情节依然是韩剧一贯的路数,无法摆脱类似于“绝症、爱与恨、雨天撑伞”等内容,但许秦豪大胆地摒弃了韩剧情感片中的唯美场景、多线高潮和过度抒情,将一个与死亡息息相关的故事拍摄得平静且悠扬,温馨而美好。这源于他对作品高超且自然的驾驭能力,一个知道用真实的生活细节去撼动观众的内心,这样的导演无疑是聪明的。

我不知道许秦豪对橱窗是否有着特殊的情愫,在这部影片中,橱窗作为一种特定的具象,充当着叙事的介质,无数次地出现在影片中,向观众传递着望得见却无法触碰的温暖,还有那些终究是无法消弭的遗憾:

永元和德琳在橱窗前初次相遇。德琳站在树荫下等待,永元透过橱窗看到了等待的德琳。

永元和德琳隔着玻璃橱窗用唇语对话。

永元用水冲刷橱窗,前女友芝咏走过来请他拿掉橱窗里自己的照片。

一个下雨天,德琳没有来,窗外飘着雨,永元站在橱窗内等候。

永元消失后,德琳无数次徘徊在橱窗外,直到用石头将橱窗砸碎。

永元在离开这个世界前将德琳的照片放进了橱窗里。那张照片是他们今生相爱的凭证,无法抹灭,永不撤换。

德琳在下雪天来到照相馆,看到橱窗内自己的照片,微笑。

影片中有很多类似于这种精心设计的细节,平淡却隽永,贯穿了汉城的春夏秋冬。当然收看这样的一部影片需要观众有足够的耐心,片中那些重复的细节,音乐,甚至是没有台词的场景会带着你走进那个美好且伤感的八月,这时,需要你去静静地融入。

许秦豪对爱情的理解是:爱情就像一场伤风。在男人和女人目光交汇的一瞬间,很多东西便已尘埃落定。也正是他对爱情独特的理解,他电影中的.爱情,更像一场如梦的童话,美好却短暂,爱情来的时候,倾心投入;离开时,微笑相送。

《八月照相馆》里上演的爱情,被悄无声息的死亡生生隔绝,宽怀得让人束手无策。

爱情毫无预防地来了。永元站在死亡边缘,微笑。

德琳,一个长相甜美的女交警,日常工作无非是贴贴罚款单,拍下违章停靠的车辆,送到照相馆洗印。德琳和永元相遇在照相馆的橱窗前,此后便如一段欢快的音乐,闯入了永元的世界。

爱情来得太晚,永元知道自己无法给予姑娘长久的爱,所以他始终和她保持着距离。德琳时常会出现在照相馆,她似乎有洗不完的照片。他们在树荫下吃雪糕,然后相视一笑。他载着她在街道上飞驰,她坐在他身后,紧紧抱住他。他们一起坐过山车,在雨中并肩漫步,他给她讲让人哭笑不得的鬼故事。这些片段在影片中如文学写作中的白描,涓涓地铺陈出一场场爱的剧幕。

爱在不知不觉中降临,爱情中的两个人一个欢喜一个忧伤。一场还来不及开始的爱情,在永元的病突然发作入院后戛然而止。

永元住院了,照相馆的门一直关着。德琳没有他的联系方式,没有他的家庭地址,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照相馆门前等他。枯叶从天上飘下来,缓缓地落在她的身边,一天,两天,三天,秋天还没过完,他却已消失不见。

德琳要被调走了,她给永元写了信,夹在照相馆的门缝里,过几天去看,信还在那儿,她想要抽出来,却又掉了进去,德琳内心的怨恨突然爆发,她用石头砸碎了照相馆的橱窗。这个镜头的处理很真实。德琳只能胡乱地猜想、担忧、流泪,却始终得不到一个答案。答案就在风中,照相馆就在那里,回忆就在那里,照相馆里那个经常对着她微笑的男人却不见了,德琳的心随着玻璃落地的声音,一起砸得粉碎。

永元出院了。他看到被砸碎的橱窗,散落在地上的信,知道德琳来过了。他去找她,德琳却已经调走了。之后,永元又看见她,却无法走近她。他坐在咖啡馆的玻璃窗内,默默地看着她工作,走远,他的手指滑过冰冷的玻璃,像是在抚摸德琳的身影,看着她渐渐远去,他知道这一别将是永远,但他只能这样,不再闯入她的世界。时间会治愈她,她会慢慢忘记他,只留下回忆。

影片最后,是雪后的汉城,苍茫且素净。一日,德琳重返永元照相馆,她看到了玻璃橱窗里自己的照片,笑了。她依然不知永元去了哪里,依然不知照相馆的门为何一直关着,但她已经释怀了。

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不能陪伴你一生,不能给你更多爱,却能给你留下回忆。

德琳的出现是永元生命中最后的美好,他们之间的爱情完全贴合影片的基调。当爱情和死亡意外相遇,没有欢笑没有眼泪,没有拥抱没有亲吻,甚至没有说过一句“我爱你”,有的只是互相陪伴。永元将死亡当成了一次漫长的旅行,微笑着把美好的回忆留给了心爱的姑娘,把她的照片留在了照相馆的橱窗里,把内心对这个世界的眷恋留在了八月。

冬日的汉城。天空飘着白的雪。有一个温柔的男声,他说道:爱情也会变成永远的回忆,你让我在美丽的爱情中悄然离去,我要对你说:谢谢,再见!

——这是影片最后的旁白。

9.向死而生的蒲公英作文 篇九

一个夏天的午后,一轮火红的太阳疯狂地炙烤着大地,地面被烤得滚烫,黏糊糊的空气也好像被凝住了,一股热浪不断袭来,空气又闷又热,仿佛进了蒸笼一样。

在水泥道一旁有一处荒草地,几棵蒲公英蔫巴巴地站在龟裂的.泥土里奄奄一息,其中一棵孤零零的蒲公英有气无力地垂着头,突然,一丝久违的凉爽向它扑来,耷拉着的身子顿时清醒了许多,它猛地抬起头,舒展开枝叶四处张望,它欣喜地发现对面不远处,有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草地,它挣扎了一下身子,试图想要从硬邦邦的泥土里挣脱出来,正在这时,它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惨叫,它赶紧转过身,吃惊地发现和自己朝夕相处的伙伴枯萎倒下了,这时,一种恐惧顿时向它袭来。

当它看到对面那块绿草地上,洒水器正在全方位地喷洒着,小草们惬意的享受着阳光和雨露,空气中都似乎弥漫着一股甜润的气息。那里是多么令人神往啊!它又想到了自己今后的命运,它不想坐以待毙,决定要奋力一搏,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它竭尽全力想从干涸贫瘠的土地里拔出身体,它努力挣脱,收紧枝叶,尽管努力了无数次,可依然没有拔出来,它不想前功尽弃,一次次地用力一拔,每一次都有一种抽筋拔骨的剧痛遍布全身,每一次努力之后,它的根似乎都松动了许多,最后,它猛地一拔,它竟然从坚若磐石的泥土中挣脱了出来,这时,一股激情澎湃充斥在它的心间,一股激情的力量在它体内升华,它激动得全身发抖,全身都笼罩着欣喜的光辉。

可是,当它刚伸出一只脚踏上水泥地的第一步时,只听见“嗤啦”一声,脚下冒起一串白烟,脚踩上的地面就像是烧红的砖块一样滚烫,刚才的欣喜一扫而光,恐惧和绝望随之袭来,它镇定了一下心情,咬咬牙再次踏上水泥地面,一路狂奔起来,它的脚下发出“呲呲”声,每走一步就会冒出一串白烟,脚下烫的生疼,它只能强忍着。眼看绿草地近在咫尺,而它却已筋疲力尽,它拖着软绵绵的身子强忍着,越走越慢,极度虚弱的它重重地摔倒在地,滚烫的地面快要烤干了它的身体,它费力地挣扎着,一步一挪地匍匐前进,即便是万劫不复也甘之若饴。

就这样,不知不觉快到达终点了,筋疲力尽的它再次倒下了,在它生命的最后一刻,它头晕目眩地强撑起身体,奋力昂起头,用力一甩,它的种子在空中四散开来飘向了那块绿草地,那一刻,它累极了,虚弱的身子再也没有起来。它勇敢地走出了干瘪贫瘠的杂草地,尽管一路艰辛,它终究还是披荆斩棘走向了希望,向死而生,那是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10.《红色警戒》向死而生 篇十

“在理智与疯狂之间,只有一道细细的红线。”用这句美国谚语来形容战争再恰当不过。1978年,马立克拍完影片《天堂的日子》后宣布息影,没想到他这一息就是20年。影片《红色警戒》(原名《细细的红线》1998年公映)就是他20年后的复出之作。早在这部影片完成之前,就有许多影评人把它视为能同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竞争199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热门影片,虽然因为众多原因,尤其是影片主题的深刻到近于深奥,致使影片上映后的票房并不如早前预测的理想,但无论是看过此片的观众,还是业内人士,都把它视为一部优秀的二战电影。《红色警戒》根据美国作家詹姆斯·琼斯的同名小说改编。1942年,位于南太平洋上的瓜达尔卡纳尔群岛风光如画。美军士兵在岛上登陆,希望能从日本侵略军手中将它收回。美军和日军在这个小岛上展开了大规模的战役,抢夺被日军控制的210阵地的艰巨任务落在了“查理步兵连”的头上。为此,上尉斯塔罗和下达命令的中校塔尔发生了争执。塔尔认为诸位战士应该奋勇向前,将平时训练的技能都展现出来,而斯塔罗则认为在塔尔的勃勃野心驱使下,全连的士兵将走上一条不归之路。可是,斯塔罗最后被解除了职务,众位士兵仍然必须投入这场国家参加的“正义战争”。在长达数月的血腥战争中,步兵连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从危机四伏的夜间侦察到艰苦卓绝的露宿野外,从阵地上遭遇的枪林弹雨到生还后医院里承受的心灵创痛,战争中的一切都不可避免的落到他们头上。

战争与人性

影片中表现的关于“战争与生命”的主题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当你得知它是一部描写二战题材的影片时,你很难不把它与那些经典的战争电影相比,不管是《现代启示录》也好,还是《陆军野战医院》和《全金属外壳》,不断地轰炸与死亡成为了影片最大的主角。但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现代启示录》显然强调了战争对人的异化,库尔兹上校从军官变成匪首,他外在的暴戾和内心的孱弱是对战争扭曲人性的有力控诉;《陆军野战医院》用戏谑的态度解释了战争正义的脆弱性,你看鹰眼皮耶斯的痞气里有着对战争深刻的控诉;而《全金属外壳》里,战争则成了一群杀人机器的主战场,傻瓜比尔射杀上校的情节是对厮杀的极大反讽。那《红色警戒》呢?它无比深情又浑厚的背景音乐和南太平洋上的旖旎风光让人对于身处其中的人不得不经历战争充满同情,这是影片不容忽视的一面。即便是在表现日军战俘时,影片也极力克制,不去丑化和美化,而是采用了平等的人性视角,敌对的两方,同样的年轻人,他们同样的痛苦,以及同样的仇恨。 透过这层同情,我们可以辨析出影片对于战争的反思:不同的人,不同的信念、性格、态度,在面对战争时,坚守的无力和沦丧的必然。这是对于人性的普遍性的摧残,它跨过个体伤害全体——影片中几对主要角色的对比性设置和趋同的结局,就揭示了战争摧毁一切的本质——谁也不会幸免。对战争的厌恶导致人们对世外桃源地向往,而这个世外桃源在本片中就是一个原始部落。战争的本质是杀戮吗?战争的意义是正义与邪恶吗?生命躯体的归宿是自然的话,我们精神的归宿又在哪里?

只导过三部戏的泰伦斯·马利克用他20年磨一剑的勇气和热诚,召集了西恩·潘、詹姆斯·卡维泽、本·查普林、约翰·库萨克、艾德林恩·布洛迪、约翰·特拉沃尔塔、乔治·克鲁尼、伍迪·哈里森等一大批当时和日后的大明星,似乎能在优秀的战争片中插一脚是很多好莱坞男星的梦想与光荣,而他们也无一例外完美地完成了角色的塑造。

上一篇:高校网络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描写国庆节联欢会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