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文学的常识

2024-07-01

初中语文课外文学的常识(精选4篇)

1.初中语文课外文学的常识 篇一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有着 “读书总统”的雅号,出行时总会随身携带六七本图书。他在2001年上任之初就承诺,要彻底改革美国的基础教育系统,让每个孩子都喜欢上阅读。经过一年努力,推出了名为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律,其中最抢眼的章节,是面向学前教育的 “阅读优先”项目,旨在保证每个孩子在3年级时都能够掌握阅读能力,并严格规定: 学校一般不允许布置家庭作业,但要求学生每天必须阅读半小时,法律还做出了详细的专门资助计划,以帮助低收入家庭孩子都能达到规定的阅读时间。这部法律,史无前例地获得了两党的一致支持。

“文化的阅读是一碗心灵鸡汤”,我们都应该去找寻属于自己的心灵鸡汤。

1电影与原著

很多人喜欢看电影,认为看了电影就等于看了原著了。画面毕竟太具象,文字的想象空间更大。

英国当代小说家大卫·米切尔曾说: “苏童的 《妻妾成群》和张艺谋导演的 《大红灯笼高高挂》都是很优秀的作品。但如果把我关在一个房间里一直看电影,我一定会发疯,如果只有小说可看,从房间里出来,我可能会变成更聪明的一个人。”

所以,很多作家拒绝作品被拍成电影。

马尔克斯就拒绝把 《百年孤独》拍成电影,他曾说只有日本的黑泽明能拍,但随后不久,黑泽明去世,改编电影一事就此搁置。

可以从喜欢的电影原著入手,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笔者会给学生推荐一些原著和电影都很优秀的作品, 比如:

王朔 《动物凶猛》 ( 电影 《阳光灿烂的日子》、导演姜文、1995) ; 《我是你爸爸》( 电影 《爸爸》、导演王朔、 冯小刚、1996) ; 《过把瘾就死》 ( 电影 《我爱你》、导演张元、2003) ;

刘震云 《手机 》 ( 电影 《手机 》、 导演冯小 刚、 2003) ; 《我叫刘跃进》 ( 电影 《我叫刘跃进》、导演马俪文、2007) ; 《温故一九四二》 ( 电影 《一九四二》、导演冯小刚、2012) ;

苏童 《妻妾成群》 ( 电影 《大红灯笼高高挂》、导演张艺谋) ; 《红粉》 ( 电影 《红粉》、导演李少红) ; 《米》 ( 电影 《大鸿米店》、导演黄健中) ; 《妇女生活》 ( 电影 《茉莉花开》、导演侯咏) ;

严歌苓 《少女小渔》 ( 电影 《少女小渔》、导演张艾嘉) ; 《小姨多鹤》( 电影 《小姨多鹤》、导演安建) ; 《金陵十三钗》 ( 电影 《金陵十三钗》、导演张艺谋) ; 《陆犯焉识》 ( 电影 《归来》、导演张艺谋) ;《梅兰芳》编剧 ( 导演陈凯歌) 。

2六人理论

六人理论是指任何一个人都能通过六个人的牵导,认识对方。换句话说,人人都能认识比尔·盖茨,我们的距离,仅六个人而已。

把这一理论运用到了读书中,就是说读完了一个作家,可以把和他相关的其他作家作品也读一读,做个比较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大家都很喜欢的武侠小说。说到武侠小说,就不得不说金庸和古龙。金庸和古龙都写了很多女人,金庸写女人,除了写容貌如何,更爱写气质; 而古龙笔下的女人,身材都很美,即使容貌一般或丑陋,身材也必性感动人,那是一个男人看女人的眼光。只看这些描写,就能感受出两人的差异。

此外,从金庸入手还可以读一下他的名人亲戚穆旦、 徐志摩和琼瑶。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阅读量。

3从传记入手

传记大多采用记叙的方式,所以比较容易读懂也容易感兴趣,从人物传记入手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作品。

比如世界公认的 “印象派之父”莫奈,如果不读他的传记,你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他为什么晚年痴迷于画睡莲。因为那是他挚爱的妻子卡米尔的化身,是他心中日夜思念的睡美人。

4从诗歌或者短篇小说入手

比起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诗歌更能让学生快速进入阅读模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再去读长篇小说就不是难事了。

笔者和学生分享完读书方法后,会为学生梳理一下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推荐一些比较经典的书籍。在推荐经典书籍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找到同学们喜欢的感兴趣的点进行推荐。

举几个例子:

( 1) 给学生介绍诗人顾城的时候,笔者会先给学生看几张顾城的照片,引导学生找出顾城的特点———总是戴着一顶用裤腿改成的帽子。为什么戴帽子? 用诗人自己的话说是,避免尘世间污染了他的思想。那么顾城的思想是什么呢? 让学生到顾城的诗中去寻找答案。

( 2) 学习卞之琳的 《断章》时,笔者会由每句都有的 “你”字引出张充和,进而引出 “张家四姐妹”,引出顾传玠、周有光,引出沈从文的 《边城》。

( 3) 给学生推荐马尔克斯的 《百年孤独》时,笔者会给学生讲述典故: 马尔克斯1990年访问中国看到满大街的 《百年孤独》盗版时,放狠话 “发誓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我的作品,尤其是 《百年孤独》。”这本书最终2010年出版,主编陈明俊就是为了要出版这本书才进入出版界,足见这本书的魔力。 《百年孤独》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最无争议的获奖作品,为什么它有如此大的魅力,让学生通过阅读去体会。

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可以举办一些活动,如: “我喜爱的名言”交流会、“名人故事会”“课外阅读报”“读书知识竞赛” “红色经典诵读” “《弟子规》精读”…根据学生表现,每个月组织评选一次“书香少年”,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争优热情。

2.农村初中语文教与学的策略 篇二

【关键词】初中 语文 教与学 策略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堪忧,教师普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我校语文教师经过探索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初中语文教与学的基本策略:即塑严师本色,显个性魅力;共创和谐课堂,激励自主学习;激发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望;新颖的导入语,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应用直观的板书结构,增强教学效果。

一、塑严师本色,显个性魅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质量的好坏跟教师的自身素质有极大的关系,因此,练就过硬的教师个人本领就显得尤为重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把仁道和师道统一起来,既能“传道,授业,解惑”,又能严师出高徒。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别人就愿意多读,人有魅力,别人就愿意与之交往。一个教师若有魅力,他的课就自然有味道,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有一天,一个有33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观摩课。课上得很成功,听课的老师们都被这位历史教师高超的授课艺术迷住了,都忘了记笔记。课后,大家问这位历史教师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历史教师回答:“对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正在成长着的生命个体,教育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情感的交流,需要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的学识和气质是教育的载体和风帆,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所携带的课程资源是否丰富,是否有魅力。教师以其独特的魅力支撑着教育这座千秋大厦。

二、共创和谐课堂,激励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七个“让”: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段意让学生概括,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参与要多样化,如质疑问难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学生能提出问题,那怕千奇百怪、荒诞离奇,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思维活动,教师就要悉心引导,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成为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火种。

首先,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其次,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

第三、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

三、激发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强调“兴趣”的重要性,以便使学生乐学。学习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内驱力,是学好语文的诱因。

四、新颖的导入语,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导语,即课文教学时的开场白,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用一段娓娓动听的导语引入课文教学,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一堂语文课,学生要学习新知识、接受新内容,老师一开始上课就得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这个“开场白”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步骤,也是思想教育和知识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会像一股伴随美妙音律的涓涓甘泉,流进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一句精辟独到的导语,蕴含丰富深刻的哲理,定能扣人心弦,发人深省。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含蓄的导语,要舍得在每堂新课的导语设计上下功夫。 好的导语,如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上课伊始石破天惊,先声夺人,整节课也因此高崖泻水,汹涌澎湃,让学生一听倾心。如果我们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比为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那好的导语就是打开这知识宝库的开篇钥匙。

五、应用直观的板书结构,增强教学效果

板书是进行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配合口授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因此它 是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它既体现教师的业务素质的优劣,也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掌握 了它,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也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它为许多教师所重视,在此谈谈我的认识。

3.初中语文课外文学的常识 篇三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情景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24

情景教学法指的是通过创设富有情感和趣味、贴近学生生活和认知的情景,激起学生学习情绪和动机的一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因此,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合理利用情景教学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设想象情景,拓宽写作思路

“想象”,是文字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和“兴奋剂”。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才能不断拓宽写作思路,寻找写作灵感,提高自身对于文字的驾驭和创造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创设想象情景,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文学的天空自由翱翔。例如,在以《和谐乐章》为主题的作文写作练习中,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图片展示的方式开展情景教学,为学生创设想象空间:首先,教师给学生展示了几幅在自己心中可以代表“和谐”的图片;其次,教师鼓励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语言对图片进行简要描述,并给每幅图片取一个合适的名字。最后,教师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描述在全班范围内进行鉴赏、点评和讨论。经过短暂讨论之后,学生们评选出了几个最佳描述和标题:1.晨晖中,海天一色的美景——《天与海》;2. 黄昏里,老夫妇相互搀扶的背影——《执子之手》;3. 初中生到儿童福利院做义工,履行职责,传递爱心——《爱的传承》。教师通过展示图片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充满想象和思考空间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思考、联想和讨论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和谐”的含义,用自主探究代替知识灌输,用自由想象代替教条讲授,不仅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也拓宽了学生写作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生活情景,引发情感共鸣

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和创作的源泉,写作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感到言之有物、下笔有神。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引发他们在写作中的情感共鸣,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家乡的四季》主题写作练习中,教师采用课外观察和课内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鼓励学生观察和回想自己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和变化,加深学生对于家乡四季的了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家乡在风景、人文、制度等方面的优点和特色,引发学生对于家乡的热爱和依恋之情。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使写作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内心、贴近学生的情感,为学生的写作丰富材料储备,奠定感情基调,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创设读写情景,实现读写结合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相互促进与融合,实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因此,教师应该在写作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读写情景,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风格、把握文体特征、夯实写作基础、丰富语言储备。例如,在以《感悟感恩》为主题的写作训练中,教师采用自主阅读、分角色朗读、集体诵读等方式,带领学生阅读《我的母亲》、《背影》、《最可爱的人》等经典文章,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对于小到父母亲人,大到先烈英雄,乃至祖国母亲的感恩之情,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如何感悟和抒发感恩之情,为学生的写作奠定知识、能力和情感基础,切实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四、创设活动情景,激发写作灵感

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机械讲解的模式,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开展体验式教学。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活动情景,使学生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个人演讲、正反辩论、文艺表演等课堂活动中,获取写作的资料、探索写作的方法、激发写作的灵感,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例如,在以《网络之弊(利)》议论文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正反辩论的方式,让学生组成正方(网络利大于弊)和反方(网络弊大于利)辩论组,使学生在激烈的辩论情景中学会如何确立论点、组织论据、开展论证,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议论文写作的方法,丰富议论文写作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和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写作质量。

综上所述,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创新写作教学模式,丰富写作教学内容,灵活写作教学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情景教学的研究,促进情景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合,有效运用情景教学,提高写作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崇.新课改下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人教版)教学中的运用[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

4.初中语文课外文学的常识 篇四

【关键词】乡镇农村初中    现代诗歌    难教难学   原因

自从本人走上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之后,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了,而在这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本人和许多同事同行有着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在乡镇农村中学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的教学相对于其他文体的文章来说是比较难教的,即教师普遍感到难教、学生普遍感到难学,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及分析研究,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值得我们乡镇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深思:

一、从教师自身因素来看,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的诗歌知识素养的匮乏是初中现代诗歌教学很难的一个极其重要原因

首先,我们乡镇农村中学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的诗歌知识素养并不高。从现实中看,许多乡镇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包括我自己),因为在学生时代(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平时接触到的现代诗歌非常少,所受到现代诗歌的熏陶就很少了,并且当时各种日常测试考试关于现代诗歌涉足又少, 从而使我们对现代诗歌不会产生太多太深的印象。即使在大学读书时学习了一些诗歌知识,但从来就没有很详细很专业地来学习诗歌这一文学知识。通常只是笼统地知晓诗歌发展的大概轮廓、诗歌的类型流派、诗歌的基本特征等基础知识,也只是阅读了少量的诗歌作品,而对于诗歌有哪些具体的特点,如何进行诗歌鉴赏,如何进行诗歌创作等等,则没有更深入具体去学习研究和掌握。因此在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当中,专长现代诗歌的人甚少。正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师本身缺乏了解和深入去感受现代诗歌的意象意境、诗歌的语言、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诗歌的鉴赏方法等,所以在现代诗歌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分析、理解,只是简单让学生去读一读、背一背,大概了解其内容或每节意思,以应付了事。同时我们绝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总是认为,诗歌是诗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环境下创作的,是诗人灵感一时闪现的结果,只有诗人自己能理解想写什么,想表达怎样的情感,旁人应该不能主观去臆测和理解的;况且现代诗歌流派那么多,风格多样,创作手法多样,作为初中老师,我们不用也不必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那么大的力气去学习研究欣赏它,加上乡镇农村的初中学生知识面有限,分析理解能力尚肤浅,对于诗歌不用去学习理解掌握那么多了,只要能够背诵默写一些名句佳句就可以了,想去学习深入理解研究掌握的话,等他们考上大学以后再慢慢学习研究探讨吧。这样我们语文教师本身诗歌知识素养就有限,我们的观念与认识还是停留在应试方面,加上我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在现实中接触到现代诗歌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现代诗歌教学的知识与经验更是微乎其微,自然对现代诗歌的教学感到很困难了。其次,我们乡镇农村中学目前仍然受到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语文教学功利主义倾向比较明显,与考试有关的内容理所当然作为日常教学、训练及测试的重点,教师钻之研之授之,学生听之记之练之;而与考试关系不大或者无关的,自然成为教学次点,教师可以简之省之略之,学生避之远之弃之。虽然现在的初中语文课本都有一定篇目的现代诗歌,但它们都不作为必须讲读的课文,而只是作为教师选教、学生自由阅读的课文,加上我们现在平时所用的单元测试卷和期中、期末的考试试卷,还有平时的写作指导(写作要求是除了诗歌之外的体裁)以及中考语文试题,都对现代诗歌不作考试要求,这就使得我们语文教师把它排除于平时的基础知识训练之外了。原先在大学里掌握的现代诗歌基础知识因忽略疏远而渐渐遗忘。同时在课改实施后,我们在课改培训过程中也没有接受过专门或比较专业的现代诗歌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如今绝大多数乡镇农村中学的初中语文教师,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的文化知识素养都比较匮乏。课本中的一些诗歌如朦胧诗、哲理诗等,我们甚至都不明白作者是在写什么,我们只能按照教师参考书里的解析照本宣科來进行教学。这样教师照搬教材,不能创新,没有激情,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感觉很吃力了。总之,我们乡镇农村初中老师自身现代诗歌文化知识素养匮乏,这是我们觉得现代诗歌很难教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从初中学生自身来看,乡镇农村中学的初中学生自身文化知识面较窄,视野不够开阔,诗歌基础差,自控力比较差,容易受父母和社会风气影响,这是中学生普遍感觉现代诗歌难学的主要因素

首先,我们乡镇农村中学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农村,相对于城市中学的初中学生来说,受各种学习条件的限制,接触到的文化书籍少得可怜,各种学习资料也极其有限,许多班级的学生,上面发给多少本课本资料就有多少本了。故此他们的知识面相对狭窄,知识视野不宽广,这就必然使他们的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较低。而在城市,许多学生的各种学习资料比学校发给的课本资料多得多,同时城市的书城书店比较多,图书馆的藏书量多,学生容易买到或者借到新版或旧版的各种书籍资料,他们的知识面就比较广泛,各种文化知识素养自然高于农村学生。就古今诗歌课堂教学来说,我们乡镇农村中学的学生,因为没有关于诗歌的各种书籍和学习资料,预习时只能看看课本,不能积极调动思维,无法完成老师安排下来的预习任务,课堂学习时老师说什么就记什么,基本上没有质疑,而且记了也是不理解,不管老师说了多少次,他们还是不会运用联想与想象能力来分析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意境,不会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及诗歌的语言运用等问题,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诗歌尤其现代诗歌时感到特别难了。其次,我们乡镇农村中学的学生,绝大多数父母自身的文化知识、认知水平等素质比较低,他们在工作的第一线容易受到“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加上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很严峻,而农村农民收益不错,农民负担减轻了,农村生活压力不是很高,父母对子女的学习期望值就不是很高了。这就导致自控力很低的初中学生大多数也就没有什么长远的目标或远大的理想了。他们认同父母的观点,认为今天连大学生都难找到工作,因此读再多的书、学再多的文化知识也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了,反正自己家里有几亩田地,有几片山林,有一两块鱼塘,只要有点力气,就肯定是不会饿死的;况且如今农村农民收益不差,虽说发不了大财,但起码是小康了,只要自己会算数,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行了,反正自己不可能成为作家、诗人,更不可能以诗歌写作当作谋生手段,学诗歌知识对自己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多大的作用。这样的心态及认识就使学生丧失了对诗歌尤其是现代诗歌的学习兴趣,既然没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和学习压力,那么初中学生对于现代诗歌的学习自然感到特别的困难了。

三、从现代诗歌本身来看,现代诗歌流派众多,风格多样,艺术手法多样,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现代诗歌的这些内在因素使得我们的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难了

现代诗歌本身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思维方式上重视想象作用的发挥,用意象的组合来推动意境的发展;表达方式上重视比喻、通感、象征、夸张等表现手法的运用;立意上重视人的生命体验、情感体验、人生体验的表达;语言上重视语言的形象化、内在音乐性和节奏感。同时,要教好现代诗歌,最好能利用现代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因为声、色、形等俱全的多媒体诗歌教学,能较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激发学习兴趣。但在我们乡镇农村中学,教学设备陈旧,名义上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但这是一种应付式的摆设,实际上使用率很低。诗歌的一些知识连我们语文教师也只是略知皮毛而已,要具体深入去学习理解与掌握都觉得比较困难,何况能力肤浅、自控力差且又不想多学点文化知识的初中学生呢?

上一篇:导学精要设计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下一篇:大学生学生会离职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