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岗前培训心得

2024-09-13

医生岗前培训心得(精选9篇)

1.医生岗前培训心得 篇一

这次培训,使我对护士这一被称为“白衣天使”的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护士既要有较高的整体素质,也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

作为一名护士必须要热爱护理事业,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及献身精神,任劳任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这需要我们能时时刻刻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张老师在上课之时便充分强调了护患沟通重要性的,我们应根据病人特点掌握与其心理沟通的技巧和艺术,包括安慰、聆听、同情、体贴、尊重病人的精神信仰。因而,护士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有良好的行为和服务态度,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理解。有时总觉得说的时候很空洞,可是真正应用于实践中的时候,我发现态度真的是可以决定一切。当然偶而也会遇上难弄的病人,我想此时我们便应该发挥我们的忍耐力和自控能力了,以更为温柔的态度对待他吧。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是如此吧,不是说伸手也不打笑脸人吗?

其次,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也是极为重要的,护理技术操作是一个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因为操作不熟练是极有可能失去病人信任的,除非在平日的相处里,你已完完全全赢得他的好感及信任。但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来支持。医学在不断进步,所以我们也不可以停止不前,我们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更应了解各科知识。当然,遇不懂的事情我们更应向老师请教,不断积累经验。只有掌握了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发现病人存在的和潜在的身体、心理、社会等问题,更好地胜任护理这份工作。

这次的培训时间仅为三天,但我所受的启迪和教育却是极其大的。譬如说,现在在医院内遇上问路的病人,我会积极主动的为其指路;上班时很忙,但是遇上病人来询问时,我也尽我所能去回答,给予帮助。我并不为此厌烦,因为我正一步步努力照着老师指引的道路前进,况且一直来我都觉着施比受要快乐,所以,在这里我将快乐的面对每一天的生活,将自己的快乐带给病人、同事及身边的每一个人;我将以李惠利医院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去,不断学习,实践,不断提高自己!

2.医生岗前培训心得 篇二

(一) 内科 (3 4周)

1. 轮转目的:

(1) 系统学习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心电图基本操作与判读、常用临床检验和辅助检查结果的判读;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掌握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及转诊指征。 (2) 具有正确评估及处理常见内科疾病的能力, 识别疾病的不稳定状态及高危状态, 并能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给予及时、正确的急救与转诊。 (3) 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和在医疗实践中提高的能力。

2. 基本要求

(1) 常见症状。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发热、头痛、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头晕、晕厥、意识障碍、咳嗽、咯血、黄疸、呕吐、腹痛、腹泻、便秘、呕血与便血、血尿、水肿、贫血、关节痛、淋巴结肿大、消瘦、肥胖。

(2) 主要疾病。

1) 心血管系统:8周。 (1) 高血压。掌握:正常血压值,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级及危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高血压一、二、三级预防原则;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急、慢性并发症的处理原则;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了解: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动态。 (2) 冠心病。掌握:冠心病的诊断,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缓解期的治疗, 急性期的处理及转诊指征;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心电图特征、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院前急诊处理, 转诊指征及注意事项;冠心病的一、二、三级预防原则及康复措施。熟悉:心肌梗死恢复期、维持期的康复医疗。了解:冠心病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的方法和适应证。 (3) 充血性心力衰竭。掌握:心力衰竭的定义、分型、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心功能分级、治疗原则;心力衰竭的预防原则及康复;常用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熟悉: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过量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了解:病因、诱发因素。 (4) 心律失常。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窦性心动过缓、房室阻滞) ;低危心律失常患者的处理原则及高危心律失常患者的识别及转诊处理。熟悉:介入治疗与起搏器治疗后病人的社区照顾与随访;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了解: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5) 相关的诊疗方法。掌握:心电图机操作, 正常与异常心电图的判读。了解:动态心电图, 动态血压测定, 心电图运动试验, 超声心动图的应用范围。

2) 呼吸系统:6周。 (1) 上呼吸道感染。掌握: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合理用药的原则。熟悉: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2) 支气管哮喘。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缓解期社区防治。熟悉:重症哮喘的诱因及临床表现、急救原则。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峰流速仪和呼吸机的使用。 (3)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掌握: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 三级预防措施与康复。熟悉: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分型、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及社区预防管理。 (4) 呼吸衰竭。熟悉: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 (肺性脑病的识别与鉴别) 及正确及时的转诊;呼吸衰竭的紧急处置原则。 (5) 肺炎 (重点社区获得性肺炎) 。掌握:常见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包括抗生素的停药指征) 。熟悉:肺炎急性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6) 相关的诊疗方法。掌握:吸痰术;胸部X线片判读。熟悉:胸腔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方法。了解:常规肺功能测定方法;血气分析结果的判定;痰涂片、抗酸染色、革兰染色、痰脱落细胞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的临床应用;胸部CT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胸水检查结果的判读。

3) 消化系统:6周。 (1) 慢性胃炎。掌握: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常用的治疗方法。 (2) 消化性溃疡。掌握: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药物治疗、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处理及转诊措施。熟悉:溃疡病的并发症及处理原则。了解: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出与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指征及胃镜等检查前的准备;各项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 (3) 急、慢性腹泻。掌握:急、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转诊指征;肠道传染病处置措施及报告程序。熟悉:感染和非感染性肠道疾病的预防原则。了解:结肠镜检、钡灌肠的适应证及准备工作。 (4) 肝硬化。掌握:肝硬化病因、临床表现。熟悉:肝硬化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治疗要点、常见并发症的识别与转诊指征;肝性脑病的诱因及预防。 (5) 胃食管反流病。掌握: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熟悉: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了解: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 (6) 胆囊炎。熟悉:胆囊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和转诊原则。 (7) 胰腺炎。熟悉: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和转诊原则。 (8) 相关的诊疗方法。掌握:灌肠法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留置胃管的操作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熟悉: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和消化系统X线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腹腔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方法。

4)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6周。 (1) 糖尿病。掌握:糖尿病的分型与诊断标准、治疗原则;低血糖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转诊指征;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熟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状态的诱发因素;胰岛素的正确应用。了解:糖尿病流行趋势及发病机制。 (2)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掌握:脂蛋白异常血症的分类;非药物与药物治疗方法。熟悉:血脂异常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标准。了解: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及监测指标。 (3) 甲状腺功能亢进。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甲状腺危象诱因、临床表现及转诊指征。熟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治疗 (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日常监测项目)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三种治疗方案 (药物、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 的优缺点, 甲状腺危象的预防。 (4) 甲状腺功能减退。掌握: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转诊指征。熟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药物治疗、实验室检查;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治疗原则。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因、发病机制与并发症。 (5) 相关的诊疗方法。掌握: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及快速血糖检测。熟悉:甲状腺功能辅助检查结果的判读。了解:内分泌试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胰岛功能检查等) 的测定要求。

5) 血液系统:2周。 (1) 贫血。掌握: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和筛查方法;贫血的转诊指征。熟悉: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2) 出血性疾病。掌握: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转诊指征。 (3) 急、慢性白血病。熟悉: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及转诊指征。了解:急、慢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实验室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4) 相关的诊疗方法。熟悉:骨髓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输血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6) 泌尿系统:4周。 (1) 泌尿系统感染。掌握:急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的诱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常规治疗及预防措施。 (2) 肾小球肾炎。熟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转诊指征及预防原则。了解: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和抗凝剂的应用;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动脉硬化) 的诊断与处理原则。 (3) 慢性肾功能不全。熟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转诊指征、预防及早期筛查。了解:非透析疗法 (营养疗法) ;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的适应证;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及鉴别诊断。 (4) 相关的诊疗方法。掌握:导尿术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肾功能检查方法、应用和结果判断;尿标本的采集方法。

7) 风湿性疾病:2周。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熟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诱发因素、活动度的判定、药物治疗及其预后。 (2) 类风湿关节炎。熟悉: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治疗方法。

8) 常见地方病。熟悉:当地常见地方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地方病监测和防治措施。了解:当地常见地方病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治疗方法。

(3) 临床常用注射技能。掌握:肌内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和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内科轮转学习主要疾病和例数要求见表3, 基本技能要求见表4。

(二) 神经内科 (8周)

1. 轮转目的:

系统学习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等临床技能;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了解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C T、M R I阅片。

2. 基本要求

(1) 常见症状: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意识障碍、认知障碍、构音障碍、面肌瘫痪、眩晕、头痛、晕厥、癫痫发作、感觉障碍、瘫痪、肌肉萎缩、步态异常、共济失调、尿便障碍。

注:各科轮转要求的病例数和基本技能操作的例数为最低要求;对于有创性技能操作, 可在模型上进行;未明确要求例数的,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

(2) 主要疾病: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院前急诊处理及转诊指征。了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新进展。2)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 (脑梗死) 。掌握: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院前急诊处理及转诊指征;缓解期的治疗;针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的二级预防原则;康复指征。熟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急性期的处理原则。了解: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的病因、发病机制。3) 脑栓塞。掌握:脑栓塞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院前急诊处理及转诊指征;缓解期的治疗;针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的二级预防原则;康复指征。熟悉:脑栓塞的病因及发病机制。4) 脑出血。掌握:脑出血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院前急诊处理及转诊指征;急性期不同的处理原则;康复指征。熟悉:脑出血的病因。了解:脑出血的发病机制、病理。5) 蛛网膜下隙出血。掌握:蛛网膜下隙出血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院前急诊处理及转诊指征、治疗原则;康复指征。熟悉:蛛网膜下隙出血急性期的处理。了解:蛛网膜下隙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6) 其他疾病。如痴呆症、帕金森病、面神经麻痹、脑膜炎等。熟悉:痴呆症、帕金森病、面神经麻痹、脑膜炎等疾病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了解:痴呆症、帕金森病、面神经麻痹、脑膜炎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 基本技能。掌握: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技术。熟悉:腰椎穿刺的适应证与注意事项;卧床病人的护理。了解:头颅C T、M R I阅片。

神经内科轮转学习主要疾病和例数要求见表5, 基本技能要求见表6。

(三) 急诊急救 (1 0周) 。急诊急救培训包括院内急救和院前急救两部分内容。

1. 轮转目的:

(1)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诊治急诊病人, 了解急诊急救的诊治流程, 学习常见急症的诊断方法与抢救原则, 掌握心肺复苏术、电除颤、洗胃、包扎、患者搬运等急救技能;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医患沟通技巧; (2) 具有正确评估及处理农村地区常见急症的能力, 对危重症能正确评估其潜在风险, 并给予正确的急救与处理。

2. 基本要求

(1) 基本知识。掌握:急症的诊断和抢救原则;常见急症的识别与初步处理原则、转诊指征;院前急救流程及急救技术;常用急救药物的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熟悉:高级心肺复苏的步骤、条件以及心肺复苏的终止指标;急症缓解后处理原则。了解:现代急诊医学主要内容;现代急诊医疗体系基本组织形式;灾难抢救、重大交通事故、地震、水灾、火灾等重大抢救处理及防疫原则。

(2) 院内急救:1) 心脏骤停。掌握:心脏骤停的快速诊断、复苏流程。熟悉:心脏骤停的高级心肺脑复苏术。了解:心脏骤停的定义、病因。2) 急性左心衰竭。掌握:急性左心衰竭诊断和急救处理。熟悉:急性左心衰竭的常见原因。3) 自发性气胸。掌握: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与体征及影像学特点。熟悉:自发性气胸的病因及处理方法。了解:自发性气胸的发病机制。4) 重症哮喘。掌握:重症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抢救处理原则。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掌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和急救原则。熟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鉴别诊断。6)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掌握: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救原则。熟悉: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和急诊介入的指征。了解: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的方法和适应证。7) 休克。熟悉:休克的基本分类和抢救原则。8) 上消化道出血。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救治及转送方式。熟悉: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失血量估计、是否继续出血的判断方法。了解: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指征与外科手术指征。9)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掌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识别和急诊处理。10) 癫痫持续状态。掌握: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急救处理。熟悉:癫痫持续状态的搬运方法。了解: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11) 中毒与意外伤害。掌握:常见中毒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救原则;常见意外伤害的紧急救治原则及其转运注意事项。了解:毒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中毒机制;农村常见意外伤害的原因。12) 急腹症。掌握:急腹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熟悉:急腹症的处理原则及转诊指征。13) 脑出血、脑血栓。掌握:脑出血、脑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急诊处理。了解:脑出血的外科处理, 脑血栓的溶栓治疗。14) 创伤。掌握:颅脑外伤诊治程序;气胸、肺挫伤、肋骨骨折的诊断。熟悉:多发伤的诊治流程;骨折伤情判断程序。15) 犬咬伤 (狂犬病暴露) 。掌握:狂犬病暴露后的伤口处理;疫苗注射时间、流程及注意事项。熟悉:狂犬病暴露后处置规范。

(3) 院前急救:1) 创伤。掌握:多发创伤现场急救及转送原则;颅脑外伤的现场急救原则及转送指征;气胸、肺挫伤、肋骨骨折的诊断、现场急救及转送指征;骨折急救方法以及颈椎外伤、脊椎外伤、合并截瘫、四肢骨折病人的搬运方法;手外伤伤口紧急处理方法及断指保存方法;烧伤现场急救原则及转院指征。熟悉:多发性创伤诊断程序;骨折伤情判断程序。了解:胸部外伤和骨折分类。2) 中毒和意外伤害。掌握:常见中毒的诊断、鉴别诊断、急救及转送原则;中暑和动物咬伤的紧急处理方法;淹溺的紧急处理方法。熟悉:动物咬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了解:毒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中毒机制;中暑的病理生理及临床分类;动物咬伤主要毒理作用机制及预后。3) 心脏骤停。掌握:心脏骤停的现场识别和复苏流程。熟悉:心肺复苏终止指征。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掌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识别和非药物治疗的方法。5) 昏迷。掌握:昏迷患者的现场救治和转运原则。熟悉:昏迷的常见病因。6) 急性心肌梗死。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现场救治原则。熟悉:急性心肌梗死转运监护和处理。7) 脑血管病。掌握:脑血管病现场识别、处理及转运监护原则。8) 低血糖症。掌握:低血糖症的现场识别、处理及转院指征。熟悉:低血糖症的病因。

(4) 基本技能。掌握:院内单、双人心肺复苏技术、电除颤术;洗胃术操作方法及准备工作;创伤的包扎止血固定;骨折石膏固定后的护理技术和注意事项。了解:气管插管术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急诊急救轮转学习主要疾病和例数要求见表7, 基本技能要求见表8。

(四) 外科 (6周)

1. 轮转目的:

(1) 学习外科常见疾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门诊病人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临床技能及体表清创缝合、引流、换药、拆线等必要的诊疗技术;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掌握农村地区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 (2) 具有正确评估及处理外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判断是否需要急诊手术, 并能给予正确的急救与处理。

2. 基本要求

(1) 常见症状。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体表肿物、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尿困难、腰腿痛和颈肩痛。

(2) 主要疾病:掌握以下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熟悉转院标准及急诊手术指征, 了解治疗方案。1) 外科感染 (软组织感染、破伤风) 。掌握:软组织感染与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熟悉:破伤风疫苗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2) 体表肿瘤 (脂肪瘤、皮脂腺囊肿) 。掌握:脂肪瘤、皮脂腺囊肿的诊断标准。3) 腹部疾病。 (1) 腹股沟疝。掌握:腹股沟疝的临床特点及诊断。熟悉:腹股沟疝的治疗原则及转诊指征。 (2) 阑尾炎。掌握:急、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熟悉:急、慢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及转诊指征。了解:特殊类型阑尾炎的临床特点;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方法和并发症。 (3) 肠梗阻。熟悉:单纯性与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了解:急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分型和治疗原则。4) 外周血管疾病 (大隐静脉曲张) 。熟悉:大隐静脉曲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了解: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案。5) 乳腺疾病 (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 。掌握:乳房检查方法。熟悉:急性乳腺炎与乳腺增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了解:急性乳腺炎与乳腺增生的进一步检查方法及治疗方案。6) 肛门直肠疾病 (痔) 。掌握:肛门直肠疾病的常用诊断方法 (肛门指诊方法) 。了解:痔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案。7) 泌尿系结石与前列腺增生症。熟悉:泌尿系结石与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诊断、治疗原则及转诊指征。8) 腰腿痛和颈肩痛。掌握:腰腿痛和颈肩痛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康复原则;疼痛封闭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腰腿痛和颈肩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各关节穿刺部位和方法。9) 常见恶性肿瘤 (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熟悉: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了解:治疗原则。

(3) 其他相关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外科常用的消毒剂、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外科疾病的查体和物理诊断方法;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野准备) ;外伤的清创缝合技术;换药及拆线操作技术;疼痛封闭治疗操作。熟悉:感染伤口清创原则与方法;体表肿物切除术;不同手术换药及拆线的时间;伤口和造瘘口护理。了解:灭菌的常用方法及灭菌后物品的使用期限。

外科轮转学习主要疾病和例数要求见表9, 基本技能要求见表10。

3.医生岗前培训心得 篇三

2011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全科医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随着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对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高素质人才缺乏却成为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各地采取措施,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适宜人才,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训,目标是每万名居民有2~3个全科医生,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1]。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与老百姓需要的高质量的全科医生有一定差距。中心很早就实施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多年来的实践表明,采用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提供“六位一体”的基本卫生服务,可明显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水平,提高满意度,但同时也发现,全科医生对外科疾病的处理力不从心,转诊率高。因此,在全科医生培训中,切实加强外科技能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值得探讨的。

全科医生进行外科临床技能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科医生的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要提高全科医生的整体外科临床技能,必须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责任心[2]

教师是教学活动过程的主体,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全科医生在外科轮转时,由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专职负责,他们具有多年的临床和教学工作经验,具有精湛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但更应强调是带教老师对教学的态度和责任心。全科医生培训属毕业后教育,所有全科医生均已完成外科实习阶段学习。事实上,由于诸多因素,全科医生的外科基本功不够扎实,培训中需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教老师和全科医生是一对一的带教模式,老师平时工作非常繁忙,手术量大,门诊时间少,这就需要老师全身心投入,热爱全科带教工作,才能做到言傳身教。

紧密联系实践工作,增加新理论、新知识

首先必须明确教科书中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是每位全科医生应该掌握的。比如骨折的分类、如何对骨折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固定、包扎、转移运送,对神经、血管损伤的诊断、处理原则等。其次,要联系实际,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全科医生的真正舞台在社区,社区居民常见的外科疾病是全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如甲沟炎的处理。首先要判断切排的时机,另外要掌握切排的方法,包扎的技巧等等。全科医生不必掌握阑尾切除术等基本外科手术,但必须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常见外科疾病,烫伤、骨折、外伤处理,脓肿切排等,全科医生在轮转期间,遇到的病种是有限的,而且往往是严重的、复杂的大手术,这就需要带教老师结合全科医生工作特点,不仅要把社区中常见的外科疾病处理讲透彻,说明白,更要传授一些教科书外的社区适宜外科技术。让全科医生走上岗位后马上用得上,用得顺心。

加强对全科医生的管理和指导,重点是门诊教学

很多全科医生有不正确的认识,以为在社区工作,掌握内科疾病知识就绰绰有余,从而忽视了外科轮转的重要性。其实,现在实施的全科医生团队负责制的工作模式,要求团队核心成员即全科医生对内、外科均有较高的造诣的,能独挡一面,处理社区80%~90%的常见疾病。因此,在轮转中,必须加强对全科医生的管理,提高认识,将培训重点放在外科门诊教学。外科门诊往往是外科患者的首诊科室,最适合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生在这里不仅可以培训外科思维模式,更能提高动手能力,掌握常用的外科技能,如清创、缝合、固定、换药等等。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可给学生创造一个逼真的学习环境,结合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于一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和满足学员的求知欲望,实现课堂教学由以老师为中心向以学员为中心的转变,发挥学员的认知主体作用。多媒体教学可突出教学重点,对开阔学员视野,拓展知识有很大帮助。全科医生以往教学背景不同,对外科疾病的认识不同,况且,外科疾病的诊治进展很快,尤其是微创、腔镜技术、介入治疗技术日新月异。这些技术现场观摩学习不多,那么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总之,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的特点,使全科医生在短时间内对外科疾病的诊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对外科疾病诊治的新技术有初步的了解。

建立完善的评估考核体系,提高培训效果

全科医生轮转结束后,由外科教研室定期组织考试,包括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这样的外科考核体系是最常见的。但是,这样的考核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考核的内容单一。全科医生考核的内容和其他专业的培训医生一样,这样就缺乏个性化,没有针对性。其次,评价的指标不科学。现在考核的指标以理论考核为主,实践操作也是口述为主,缺少真正的实践操作考核。需着手建立更加完善的全科医生的外科考核体系,具备针对性强、科学性好的特点,从而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与培训科室联系,做到因人而异,个性化的培养每一个全科医生。同时,培训要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努力提高全科医生的外科疾病诊治水平,真正做到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

2 魏晓捷,周央环,沈淑男,等.浅谈如何提高外科临床教学质量.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86-87.

4.医生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篇四

因为医院口碑的扩散,现有的医院规模已经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因此医院在不断的扩招,也是我们大展身手的时机。这是我的一个机会,但是也充满了挑战,能不能成为一名更好的医生,就看我们在这里工作时的热情,在这里的细心和认真,让医院再上一层楼,自己得到进步。

在培训中,x院长对我们说:“有志之士,当以上士自励。”鼓励我们在工作上不能满足于一时的成就,在给患者的治疗手段上不断地推陈出新,用更高的目标要求自己,让我们在走向成功的路途更加的顺利。

5.医院医生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篇五

通过参加这次岗前培训学习,我对中医院的医院文化,发展历史,管理规章制度以及中医特色文化有了系统的了解,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我是一名仅仅工作了一年多的护士,还没有太多的临床经验,但我却一直在琢磨着如何当好一名护士,要怎样才能得到病人的信赖。或与在许多人眼里都认为做护士很简单,谁都可以去做。但参加工作一年多的我,发现要做一名优秀的护士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甚至有的人做了一辈子,最后还是没做好。

作为一名护士,我认为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主动服务的意识,在工作中不仅能够服从领导的安排,接受批评,还应该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工作勤奋,不怕苦,不怕累,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作为一名临床护士,我们与病人接触最密切,我们应该给与病人亲人般的关怀,时刻了解他们的需要,满足他们的需求,为病者分忧。护理工作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岗位,虽然做不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确实是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工作!

6.医生岗前培训心得 篇六

1资料与方法

1 . 1一般资料抽取2 0 1 5 年济南市第一期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9 5 人, 其中男性4 5 人, 女性5 0 人;年龄2 5 ~ 4 6 岁, 平均 (3 4 .4 5 ± 4 .9 0) 岁。来自济南市区及周边的1 1 个县、区。

1 . 2调查的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 对9 5 人开展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 (年龄、性别、所属区域、现从事的专业、最高学历及目前职称) , 职业现状 (工龄、对岗位的满意度) , 教育现状 (继续教育情况、全科医师其他相关性培训情况、对本次理论学习满意度) , 期待下一步学习规划4 部分内容。

1 . 3统计学处理汇总整理数据并应用E x c e l 2 0 0 7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 . 1基本情况

2 . 1 . 1年龄2 5 ~ 4 6 岁, 平均 ( 3 4 . 4 5 ± 4 . 9 0 ) 岁, 以中青年居多。

2 . 1 . 2性别男性4 5 人, 占4 7 . 4 % , 女性5 0 人, 占5 2 . 6 % 。男女性别比1 ∶ 1 . 1 , 性别比例差异不大。

2 . 1 . 3所属域区分布在济南及周边1 1 个区、县, 其中以历下区人数最多, 占2 8 .4 % (2 7 /9 5) 。

2 . 1 . 4专业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职业病科、全科5 个专业, 其中以内科人数居多, 占2 4 .2 % (2 3 /9 5) 。

2.1.5学历中专7人, 大专3 0人, 本科5 0人, 研究生8人。第一学历以本科为主, 占5 7.9%, 研究生占8.9%。参加培训的全科医生中, 以中青年为主, 大多数人接受过高等医学教育, 学员整体素质较高。

2.1.6职称初级4 3人, 占4 5.2%, 中级4 1人, 占4 3.2%, 副高及以上1 1人, 占1 1.6%, 结果显示:本次培训学员以医院的中坚力量中青年医生为主, 男女数量间差异不明显, 女性数量略多于男性, 副高及以上高级职称的人数所占比小, 为1 1.6%。

2 . 2学员职业现状

2 . 2 . 1学员工龄2 ~ 3 1 年, 平均 (8 . 3 5 ± 4 . 3 1) 年。

2 . 2 . 2对岗位满意度评价9 5 人中5 2 人对目前的岗位满意, 3 5 人对目前岗位不满意, 剩余8 人未填写。在9 5 人中对设备不满意, 占4 2 .1 % , 位居首位, 依次是工作压力大, 占3 1 .6 % , 对工资待遇和个人晋升不满意同为2 3 .2 % 。有1 3 .7 % 对自己发展空间犹豫, 不能定位, 未填写, 见表1 。

2 . 3教育现状

2 . 3 . 1继续教育情况参加继续学历教育者大专增加3 人, 本科增加1 2 人, 研究生增加9 人。

2 . 3 . 2全科医师其他相关性培训情况本次培训班学员均无参加过全科医生相关培训。

2 . 3 . 3对本次理论学习的满意度9 5 人中对中药学不满意有3 人, 占3 .2 % , 满意度相对较差及未填写1 0人, 占1 0 .5 % 分析可能是因为学习者研究方向多为西医, 对中医知识了解欠缺, 听课及理解较吃力, 见表2 。

2 . 4期待下一步学习规划学员对培训的下一步总体规划, 大致概括为:下一步进入临床阶段, 希望能到综合性医院学习, 内容包括临床中常见的基本技能操作及掌握疾病临床诊治, 能经常参加科室及医院间病例谈论, 以掌握全科知识, 更好地运用于社区临床工作。

3讨论

近年来, 国家对发展全科医学越来越重视, 提高了对全科医生的重视度, 为培养和发展全科医生队伍, 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从中央到地方均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与措施, 来加强全科医生专业队伍的建设。只有吸收到优秀合格的人才从事全科医学, 才能使该专业迅速发展提升。本次是在济南市举行的转岗培训计划试点的9 5 名学员中开展的调查问卷分析, 从参加本次培训班报名的区域及人数来看, 区域涉及范围较大, 人数较多, 均高于前两年, 可见上级管理部门及临床各专业医师已经开始重视全科医学队伍的建设。从本次调查问卷中看出, 男女性别比1 :1 . 1 , 临床女性医师更愿意加入全科医师的队伍。但本次研究对象的9 5 人中, 对社区工作压力大不满意者占3 1 .6 % , 对工资待遇不满意者占2 3 .2 % , 本次培训班学员均无参加过全科医生的相关培训。这与张瑞斌[2]研究的结论相一致。刘冰冰等[3]调查发现, 大多数社区卫生的发展问题主要在于政策保障及政府投入。以上均表明目前对社区全科医师培养计划的制定及工作部署还没有做到合理或系统的安排, 导致医师在许多方面还不够满意, 工作积极性不高, 这些均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及医院领导的重视。本次安排的理论学习课程中, 9 5 人中仅对一门课程———中药学满意度差, 分析可能是因为学员大多从事西医临床工作, 对中医知识了解欠缺所致。既然学习全科医学, 那就更加要督促转岗医师进行全方面的学习, 贯彻中西医结合的原则, 带动学科综合发展。

综上所述, 尽量多地吸收优秀合格的人才加入到全科医学的事业中来, 才可以进一步提升全科医学的发展。解决这个问题, 当务之急是需要了解医师的职业现状, 对岗位的满意度、对工作的期望、对学科的互通性认识, 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及给予同步配套相应的制度保障, 这样才能为社区培养高素质的全科人才服务。

摘要:目的 对全科医生转岗理论培训现状及效果进行调查分析, 为后续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济南市2 0 1 5年第一期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共9 5人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 了解转岗学员现状、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及能力提升情况。共发放问卷9 8张, 收回9 5张, 收回率为9 6.9%。结果 本次培训班报名的区域广, 人数多, 女性多于男性。本次研究对象的9 5人中, 对社区工作压力大, 不满意者占3 1.6%, 其次是对工资待遇不满意占2 3.2%。本次安排的理论学习课程, 9 5人中仅对一门课程——中药学满意度差。结论 提升全科医学的发展, 需要了解职业现状、对岗位满意度、对工作的期望等, 并同步配套相应的制度保障, 这样才能为社区培养高素质的全科人才服务。

关键词:全科,转岗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妹洁, 张海瑞, 朱丽娜, 等.全科医生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4) :387-390.

[2]张瑞斌.内蒙古自治区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 2014 (24) :44-46.

7.医生岗前培训心得 篇七

与政府层面的关注相比,县域市场本身也在经历着一场“井喷”式发展。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包括县级医院在内的基层医疗市场,规模已达1,699亿元,整体占比为18.7%,且呈继续增长趋势。

可以说,提高广大县域地区的诊疗水平已成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势所趋。要想将挑战转化为契机,除了在县域医疗机构的硬件方面发力之外,还需提升广大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服务能力等软实力。

作为一家拥有丰富产品线的制药企业,赛诺菲中国认为,进入县域市场是一个长远投资,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耕耘,确保广大县域医务工作者了解疾病,了解药物,也需要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与服务。

显然,在心血管、糖尿病两个疾病领域拥有专长的赛诺菲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作为率先设立独立基层医疗事业部的跨国医药健康企业,赛诺菲中国不仅将其基层医疗事业部的员工数量从开始的100多人发展到近1000人,覆盖地域也从最初的300多个县到扩展的1200多个县,帮助7.2万名县域医生接受专业化、精细化、系统化的技能培训及专业知识培训,帮助患者“足不出县”就能接受最好的治疗。

一个县一个医药代表

在赛诺菲之前,由于覆盖中国县域的医药代表的人力成本高、管理难以深入契合本地需求等原因,一些外资企业纷纷解散了基层医疗服务团队。但在赛诺菲看来,作为一项长期投资,通过为医生、护士乃至院长提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服务,和当地医护人员一起提升农村和乡镇地区的治疗质量,将能够带来可持续的发展机遇。

当然,这些工作也有着显而易见的挑战,不仅需要跟医院管理方和当地的政府有密切的合作、协调,也需要有相当复杂和足够水平的培训来支持。每一个新代表要拥有进行心血管、糖尿病两个疾病领域的相关疾病诊疗知识,都需要开展高效的人员培训和人员管理的质量控制。

为此,赛诺菲在全国“广招贤才”,通过专业机构招聘及内部推荐,明确人才需求以及培训内容、考核指标以及未来发展,招聘到了一大批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优质人才,通过长期的专业培训,实现“一个县一个医药代表”的目标,让这些具备疾病知识、诊疗知识和产品技能的专业人才驻扎到县,近距离地为基层医生及患者提供服务。

本地化培训

与大医院的医生相比,广大县域医生缺乏足够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同一个产品、同一个疾病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或许大城市的医生已经十分熟稔,但县域医生在过往的十几年甚至二十年都没有参与到新的疾病诊断治疗知识的继续教育体系中来。

因此,赛诺菲开展了“因地制宜”的策略。针对具体的教育项目请来国家顶尖的专家,赛诺菲的专业人士与这些专家团队一道为县域的医生量身定制了一整套疾病诊断治疗的科目和课程。这些课程并非照搬存货,而是精耕细作、展开多轮专家会,然后逐步将教育课程制订出来,并根据地方的特点实现更多的创新。

此外,在教育服务中,赛诺菲还通过数字化系统平台管理连接医药代表,医药代表组织的网络视频医生培训确保所有医生受到同样高等质量培训。

多方合作体系

事实上,赛诺菲还意识到,要促进整个医疗水平的提升,光有专业优势与一腔热情并不能满足县域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只有更好地得到政府、学术界的支持,才能够为中国广大县域地区的基层医生带去真正的知识与经验。

2012年,赛诺菲支持了由大医博爱志愿者服务总队发起组织的“大医博爱基层行”基层医生心血管疾病诊疗继续教育项目。从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县级的心血管医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课程培训、手术指导、网络支持等全方位的继续教育活动提高诊疗水平。随后,赛诺菲还为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发起的“CDS基层糖尿病教育项目”提供了专业支持,帮助推广糖尿病标准化诊疗流程。

2013年起,赛诺菲与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合作开展医疗服务标准宣贯项目(基层医院慢性病管理)。针对基层医疗体系对慢性病的认知不足,医疗服务同质化严重不足, “千人千方”情况普遍等问题,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及立体化的慢性病防治网络。

通过这些项目,赛诺菲不仅深入了解了基层的真实医疗情况,也极大地普及了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领域的基础诊疗及药物知识,为基层医疗事业整体的教育服务水平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事实上,随着县域医院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赛诺菲已意识到仍需要开发更多能够快速提升医生能力的培训项目。为此,赛诺菲计划建立一个日常工作的管理体系以及支持新人培训的系统,并与合作伙伴、医院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带动基层医疗事业上升到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让普通人能够脱离“看病难”的困境,实现看大病不出远门的愿望。

8.医生培训心得体会 篇八

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对德国人的专业严谨体会深刻!例如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与高效精确,所有做左心耳封堵术都必须严格按照指南规程做气管插管麻醉、术前术中术后食道超声检查!从不因为熟练了或省事而省略任何一道程序!而仅仅为了确保房间隔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失误,就有五道程序: DSA不同体位透视、食道超声检查、声学造影检查、左右心房的压力监测、血气监测等,每一个患者每一步骤雷打不动,一丝不苟的完成,做到万无一失。而国内很多医院可能只是第一程序,凭经验行事。而这种规范严谨的操作对于初学者就显得尤为重要。记得有一胸闷不适患者,入院后先行冠脉造影无问题,再行左室造影也未见异常,再行主动脉瓣双侧测压及右心导管检查,血气检查,还是没有发现病变。最后患者行肺动脉造影,最终患者得到确诊。这个病人要在国内,恐怕能做到第二第三步就不错了。对于冠脉狭窄病人是否植入支架的问题,他们常规应用压力导丝进行iFR或FFR测定,达到相关的客观标准才会植入支架! 就是这样,德国医生对每个疾病、每个操作都严格按操作流程、临床规范严谨的去做,避免漏诊失误及过度医疗,使得患者的疗效得到保证、真正体现了病人至上、安全至上的理念!余教授常说,“做介入手术就像足球运动员踢球,虽然都在踢球,却有国家队和业余队之分,做杰出国家队队员是每个球员的梦想,做严谨创新的大师级医生应该是我们的永恒追求。” 余教授所在的团队的这种追求严谨极致的精神,给我留下极深印象!

流畅的工作流程,科室合作紧密

结合我们医院心血管介入手术开展情况及发展方向,我主要在心血管介入室学习。走入心血管介入室,所有物件归位合理、配件放置有序,操作手术做起来得心应手!房间布局合理,还配有谈话室、咖啡间,整个介入室让人爽心悦目!而尤其让我惊奇的是介入室的流畅的工作流程,每个病人来到介入室便进入了一系列规范有序的流程服务,而最能体现流程通畅与否的恐怕要算是急诊PCI手术了!对于急诊心梗患者来说,打通血管是需要争分夺秒了!而这家医院对急诊PCI手术的快速反应和操作速度也令人惊奇!大多数患者有社区医生电话通知专科医生,导管室马上按程序启动,导管室护士医生技术娴熟,患者入院不到60分钟即可植入支架、开通血管。我见到一例患者从入院到血管开通,前后不到20分钟!在国内大多数医院恐怕在急诊科挂号输上液体也要20分钟吧?这种快速反应没有快捷绿色通道的畅通流程和高超的介入技术水平是达不到的!

有时,心血管介入涉及多个科室,例如植入心脏除颤器、主动脉夹层支架置入等,涉及外科,麻醉科、影像科,则心血管医生与外科医生、麻醉科医生一道协同手术。外科医生严格的无菌医师,精细的血管缝合技术保证了手术的安全和完美。麻醉医生全面生命安全支持技术,保证了手术的高效、安全。有时一天一个导管室有10余台手术,护士医生分工明确,反应迅速,两台手术之间接台衔接紧凑,效率极高。

术业有专攻顶尖技术立足世界

9.医生培训心得体会 篇九

此次学习,让我耳目一新。它摆脱了以往枯燥的听课形式,而是让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尤其在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的理论培训。在一次次的笑声中,在一次次的鼓励掌声中,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动手动脑,群策群力,我所收获的成果不仅仅记满了笔记本,也沉甸甸的装满了我的脑里、心里。

在xx社区进行实践学习中,让我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家庭医生签约和共卫生服务能力的知识”,家庭医生签约是我们基层社区这几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则是我们社区卫生工作的立根之本,从行动计划到关键业务,在我的带教老师xx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带领我上全科门诊,对每一位接诊患者,事无巨细的一条条逐层分析、讲解,带领我进入到了另一个的深的层次,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庭医师签约的深刻内涵。

从xx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她认真工作的态度,对每一名患者细心问诊,仔细查体,合理用药的业务知识,及良好的品德,体会到了作为社区的一名全科医生任重道远的使命。

上一篇:感恩老师“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下一篇:神奇的紫甘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