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主体

2024-10-22

创业主体(通用8篇)

1.创业主体 篇一

对于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中的主体角色定位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大学生创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创业教育服务活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应当在创业教育服务中共同发挥作用。文章就这三方在创业教育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和各自应承担的具体职责展开了论述。

[论文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服务功能定位

将创业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当中进而推动大学生创业,成为拓宽就业途径、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渠道。但大学生创业教育绝不应当仅仅是高校一方主体的任务,大学生在产生创业意愿后或者是开始有了初步的创业行动之后,所涉及的技能培训、知识辅导和实践等各个环节,应当由政府、高校和社会综合协调、共同实施。

一、国内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概念界定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的,它指的是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被称为“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最早始于清华大学举办的创业计划竞赛,19教育部发布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概念。随着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院校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创业教育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积极关注。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从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活动开展水平来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立,创业师资队伍初具规模,对创业教育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相对于创业教育而言,创业教育服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创业教育服务被界定为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它是针对接受创业教育之后有了一定基础的创业构思或者有了初步创业行动的大学生进行的,包括政策法律、工商税务、生产营销、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等内容在内的支持和帮助活动。高等院校是开展创业教育服务的最主要力量,政府机构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则是创业教育服务重要的参与者。高校、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力量应当围绕知识传授、技能培训、资金支持、法律维权等众多方面准确自我定位,明确自身职能,建立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和制度,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社会支撑体系。

二、高校在创业教育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能承担

高校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科优势,是创业教育活动中当之无愧的主导力量。一方面,高校教师作为教育任务的直接承担者,具备熟悉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体意愿等先天优势。高校可以利用其在科技、管理、法律、营销等方面的学科优势,为学生从事创业活动提供知识储备和技能培训。另一方面,高校自身也存在着缺乏创业实践经验、经费不足、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创业实践环节形式单一等问题,且诸多因素受困于高校自身性质和体制因素无法完全解决。因此,高校在创业教育服务环节必须依靠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和有效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在创业教育服务环节,高校应当承担以下主要职能:

第一,转变教育理念,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创办几所盈利的企业和培养几个成功的企业家,而是在于通过知识的系统传授和技能的模拟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因此,高校应当加强自身的组织和制度建设,科学整合现有的学科资源,将创业教育纳入到高等教育的综合教学体系中,积极引进和借鉴欧美教育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系统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要注重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学科综合性和实践运用性,在专业基础上突出与创业密切相关的科技、金融、财务、人事、市场、法律等领域,形成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务操作相统一的课程结构,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第二,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加强创业教育服务师资力量建设。教师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状况,创业指导教师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更重要的是在学生产生创业意愿、开始初步的创业行为之后,为其提供工商税务、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传授涉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策划、企业文化构建等涉及企业运营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技能和创业实践经验。高校可以选派教师到生产或销售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鼓励青年教师投身创业实践,在实战中积累创业经验;同时应加大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和聘任具备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创业者和技术专家参与到创业教育服务当中,利用其丰富的企业管理实务经验弥补自身师资在创业实践上的不足,满足创业教育对管理类、营销类、法律类等多层次人才的需求。

第三,广泛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业技能。创业教育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教师应当将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有机结合,将校园文化活动和企业经营活动协调统一,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浓厚的创业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可通过举办创业计划竞赛、创业模拟训练、邀请企业家定期举办创业讲座等校内实践活动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同时将社会实践作为创业教育的大课堂,通过企业实习、假期实践、参与社会中介机构举办的企业经营技能培训等方式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增强学生的职业经验,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

三、政府在创业教育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能承担

近年来,政府的劳动就业部门和教育部门出台了一些优惠、鼓励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团中央和教育部还设立了创业专项经费。但是由于整个社会过于注重创业的成败得失,缺乏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的长远目光,尚未形成能够促进学生创业的舆论环境,部分政策在制定时缺乏实践依据,在执行时受到地方实际状况的影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推动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政府与高校之间不应当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应当是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合作关系,政府在创业教育服务中的角色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宏观政策的制定者,而应当定位于创业环境的营造者、政策的制定和推动者、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教育领域的引导者和创业服务保障的直接提供者。

从宏观层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通过政策制定和执行监督,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社会大环境。要强化政府在宣传导向和政策法规制定方面的职责,建立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帮扶机制,降低创业企业的准入门槛,扩大市场的准入范围,面向创业企业实施简化设立流程、税费减免和提供小额、低息或无息贷款的优惠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等方面提供便利以解决创业大学生的后顾之忧。要进一步加强在社会中的宣传和引导,带动形成人人关注大学生创业,对创业鼓励支持、对失败宽容谅解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微观层面,政府劳动就业部门要采取措施引导、推动社会力量进入创业教育服务领域,同时在产学研过程中提供直接服务。资本市场的逐利性使得企业等社会资本在面对创业失败的高风险时往往持观望态度,政府应在高校和社会力量间建立联系,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融资、高薪技术创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经理人培训等创业教育的具体服务保障领域。可以借鉴欧美等国的具体模式,按照区域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研究推动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引导社会资本推动校园创业教育科技园区即创业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在师资建设、资金支持、法律援助、市场咨询等方面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四、社会力量在创业教育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能承担

从国内大学生创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创业教育的.服务保障工作基本是在政府的政策推动下由高校独立承担,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在参与程度和参与方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社会力量和高校之间缺乏交流,高校在教师创业实践培训和小型企业育成、孵化等最需要社会力量介入的环节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持。相对于国外的风险投资在创业项目形成之初即开始介入,国内的风险投资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程度小,很多创业计划大赛的获奖项目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实际操作效果不佳的问题,创业比赛的成功并不等于创业成功,投资往往面临着较大风险,企业的参与热情不高。从国外的做法和经验来看,社会力量应当是创业教育服务的重要力量,在创业者培训、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承担了重要的职能。

第一,利用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优势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培训。要支持企业以积极的姿态进入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领域,向高校及时反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联合高校共同设计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实施方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习基地和实习岗位,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组织和评审,在学生模拟创业和企业管理实务等环节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社会专业培训机构介入大学生职业经理人培训领域,为大学生创业者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第二,拓宽社会融资渠道,建设完善的创业教育融资体系。创业教育的资金来源除了国家的专项拨款和高校的自我筹措,更需要风险投资等社会资本的介入。经济效益最大化一向是企业追求的根本目标,但在经营中单纯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往往带来急功近利、人才储备缺乏、企业价值文化缺失等缺陷。创业教育以培养受教者的开拓意识和进取精神为目标,其核心是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恰好能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获得高素质人才提供保障,要引导企业从社会趋势和自身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大学生创业。在融资方式方面,可参照美国硅谷银行的模式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允许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促使民间资本积极介入创新投资领域,积极开拓天使基金、校友捐助、社会公益基金等多种融资渠道,提高中小企业创业的外源性融资水平,优化创业投资结构,完善创业融资资本市场体系,建立起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成熟的投资、融资体系。

第三,加强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创业科技孵化器的建设,聚集社会资本,形成创业集群效应。创业孵化服务工作是创业教育体系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科技成果转化、对市场准确定位和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往往是大学生创业者所面临的最普遍的困难,这就需要社会力量给予中小企业孵化以必要的帮助。创业基地和科技园区可以通过提供办公场所、联合创投企业设立种子基金、建设公共服务平台、聚集社会资源搭建服务网络等方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帮助,各服务机构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通过集群效应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形成创业教育服务保障的一体化网络。

2.创业主体 篇二

一、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界定

20世纪80年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在此之后, 创新教育开始蓬勃发展, 世界各地高校先后将其纳入教学课程, 开展专门教育, 与此同时, 学者们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关于其概念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 并未形成明确而具体的统一概念, 但是, 通过对学者们所下定义的研究发现, 它们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一般都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进行界定。从狭义来说, 创业教育是指“为创办企业所接受的职业教育, 通过接受系统的创业教育和培训, 进而创办实体企业或实现财富增值”。【1】从广义来说, 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开创性的个人为目标, 以课程、活动为依托, 旨在培养具有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出, 创业教育强调的是以创办企业为中心, 使大学生开设自己的公司或企业, 以实现财富增值的目标。这就导致其教育重心发生了偏差, 过于在乎教育的结果, 反而忽视了教育的过程, 没有将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作为重点。大学生主体式创新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发展和超越, 它是一种以学生为重心、创新为基础、能力为重点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活动。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内在规定性, 人的主体性发展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中, 其主要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2】大学生主体式教育就是要充分地发挥学生自身在教育过程的作用, 教育的主体由过去的老师为重变为现在的学生为重, 教育的内容由知识讲授变为素质的培养, 最终使得学生能够实现自身的成长。由此可知, 主体式教育有别于一般的创业教育,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以学生为核心

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坚持的是学生为主体, 强调的是激发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提升主体能力、强化主体地位和增强主体关系, 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精神, 使其成为自我教育的主角, 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由外在推动到内在自觉, 乐于接受专门化的知识训练, 喜于进行开拓性的实践活动, 进行理论和实践双修, 达到提升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目的。简言之, 即通过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交往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达到提升其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最终目的, 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二) 以创新为基础

传统的创业教育关注的是大学生的创业, 坚持的是创办实体企业的价值导向, 更确切地说, 它是一种技术教育, 希望通过对学生进行训练, 达到开公司办企业的目标。而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坚持的是创新为基础, 关注的是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养成, 对创业是广义的概念界定。对于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 并不主张所有大学生都去通过创办企业进行创业, 而是主张所有大学生都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 无论学生的职业目标是就业或者创业, 这样的创新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必备素质,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意识和能力, 才能更好的从事本职工作, 才能让创业成功变为可能。同时, 需要注意的是, 即使是大学生创办企业, 也是主张和鼓励大学生通过自身专业优势开办创新型企业。

(三) 以能力为重点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院长将创业定义为“是将想法付诸行动的能力, 是首要核心能力, 使年轻人无论做什么都更有创造力和自信心”, 【3】创业已经成为21世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坚持的是能力为重点, 不仅关注创新精神培养, 创业意识养成, 还关注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 实现大学生能力提升的更高目标。只有提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才能更好地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 在就业市场上谋得好职业, 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水平;适应创新型社会的现实要求, 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形成创业促进就业良好局面的形成。

二、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推进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主体式教育关系到国家、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等众多主体, 开展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从国家层面来说, 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从社会层面来说, 是缓解社会就业矛盾的现实需求;从高校层面来说, 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从个人层面来说, 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说, 积极开展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 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需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深入发展, 国际间的竞争逐步加剧, 创新创业的优势日益凸显, 可以说, 谁掌握了创新创业的主动权, 谁就占据了国家竞争的有利地位。当前, 我国处于发达国家高技术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双重压力之下, 地位极为不利, 局面十分被动, 创新发展刻不容缓。与此同时,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2015年,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核心要点就是要让其成为支撑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同年, 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将“创新”置于五个理念的首位, 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

只有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 才能为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强劲的动力。然而, 当前我国的创新教育发展现状并不理想, 存在不少的难题:一方面, “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育是一种知识教育, 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灌输, 而不是一种素质教育,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 创新教育理念长期缺失, 被置于可有可无的边缘化位置”, 【4】导致教育水平和层次参差不齐, 体系不健全, 制度不完善, 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存在认知偏差, 认为创新创业就是办企业、开公司, 更倾向于找工作;另一方面,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呼声高, 但是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 并没有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走过场’的现象十分普遍, 如政策数量很多, 但是多没有明确的规定;优惠条件很多, 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对学生的创业水平比较担忧, 政策落地的少之又少等等”。【5】

但是, 大学生是最具活力的群体, 也是驱动创新最坚实的力量, 因此, 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以大学生为主体, 从大学生的需求出发, 围绕人才培养的重心开展, 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推进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 关系到创新发展战略的成败, 可谓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二) 创新创业教育是缓解社会就业矛盾的需要

“招工难”和“就业难”一直是困扰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两大难题, “一方面许多中小企业和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普通员工短缺, 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6】这充分折射出我国就业市场存在结构性的矛盾, 人才的供求状况是基本平衡的, 但是这二者却并不契合, 出现了严重的错位现象。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企业用人相对减少, 加之毕业生能力相对不足和不切实际的就业预期。创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 但不为我国大多高校毕业生关注, 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极低。他们更多的是选择到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去工作, 不愿创业、不敢创业现象十分突出, 相关调查显示, “美国大学生的创业比例为23%, 英国大学生的创业比例为7%, 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比例还不足1%”。【7】这充分暴露了大学生思想的保守和能力的欠缺。高校推进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 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认清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客观冷静评价自我, 准确定位发展目标, 避免择业过程中的盲目乐观, 还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这对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都大有裨益, 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实现个人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人数和比例, 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进而形成以创业促就业的良性循环和大好局面。简而言之, 高校推进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既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抉择, 也是迎接大学生创业潮的根本举措。

(三) 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同中小学一样, 较多采用灌输、传授的传统教育方式, 将重心放在知识的传授上, 最为重要的能力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也就造成部分大学生出现知识丰富、能力匮乏的问题, 无法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近年来, 我国高校先后大力调整人才培养体系, 增加社会实践等内容, 以期改变过去传统教育的积弊。在这一过程中, 创业教育被纳入教学大纲, 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强, 逐渐成为一门常设课程。但令人遗憾的是, 由于重视程度、师资力量、教学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限制, 创新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13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提出要大力普及创新创业教育, 使其成为普通高校的重要课程, 并专门强调了该课程的特殊性, 要根据其特点引进专门的师资人才, 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以充分彰显能力教育、素质教育的特色”。【8】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进一步提出高校要调整高等人才培养机制, 贯彻和落实创新教育工作, 更好地提供创业服务, 使更多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能够实现理想, 形成大学生群体引领创业的良好局面。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确定了创新创业就业实施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可以看出, 由于我国高校传统教育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旨在促使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转变人才教育方法, 以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 有效支撑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实施。同时, 高校还应关注学生的成长, 使其实现全面的发展, 其中必不可少的便是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由此可见, 积极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政策的客观要求, 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四) 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 当前需要着力推进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的改革就是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关于“21世纪核心素养 (技能) ”, 学者们的分类各不相同:有的学者将其划分为三类, 有的学者将其划分为四类, 还有学者将其划分为七类。但不管哪一种划分方式, 他们都将创造和革新能力置入其中, 可见, 创造能力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但是, 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重灌输轻引导, 偏理论轻实践, 强知识弱能力。可以说, 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 但能力严重不足, 尤其是创新能力。大学生走出校园之后, 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自身发展严重受挫。2012年, 上海参加了PISA测验, 结果也显示出上海学生在数学、阅读和科学三个主要能力上的排名均位居第一, 且显著高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 但其在实际测试中表现出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测试国家和地区中却远远落在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后边。高校积极开展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 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 形成学生主动探索的全新局面, 变外在督促为内在自觉, 使学生乐于接受创新创业教育, 勇于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接触社会, 逐渐认清现实和自我, 补上能力短板, 提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更快地实现从大学生到职业人和创业者的角色转变, 更好地实现自我的成长、成才和成功, 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可以说, 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对其自身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至关重要。

三、结语

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强调的是学生思想的觉醒, 行动的自觉, 积极接受理论教育, 主动进行实践, 关注的是精神的培养, 意识的觉醒, 能力的锤炼, 是一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素质教育。高校积极推进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 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也是缓解社会就业矛盾的现实出路, 更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大势所趋。总而言之, 大学生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孔洁珺, 王颖.中国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溯源与释义[J].思想教育研究, 2015 (3) :76-80.

[2]邱化民.主体性发展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北京教育, 2015 (10) :30-33.

[3]梅伟惠, 陈悦.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新纪元:“创业美国计划”的出台、实施与特点[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7) :82-87.

[4]陈治亚.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究[J].中国高校科技, 2015 (9) :8-11.

[5]曾雅丽.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教学管理, 2015 (4) :61-63.

[6]孙丽颖.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 (8) :137-139.

[7]曹扬, 邹云龙.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与创新创业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4) :234-237.

3.创业主体 篇三

宋维平是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是“中国新农村建设创业能力研究”课题组子课题——中国新农村创业主体研究的负责人。该子课题通过探究我国不同创业条件下不同经济区域农民创业能力的内在构成要素,总结出农民创业能力的培训途径与方法,为国家和不同地区在如何开发农民创业能力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不竭之动力泉源方面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农民、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创业生力军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的农民,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创业能力,首先要提升广大农民的创业能力,依靠农民自身的创业来长久、可持续地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真正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和建设主体。

“目前,在广大的农村有8%-9%的农民是具有创业基本素质,通过把广大的农民向培养创业型农民方向发展,把个人创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个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创造出实在的经济效益,实现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宋维平说,“所谓创业型农民,就是指善于抓住市场与利用信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发展现代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等农村产业(家庭或事业),不仅自己创业致富,而且还带动其他农民共同致富的现代新型农民。”

企业是新农村建设中最活跃的创业群体,是新农村创业能力提升的关键。2006年我国农村乡镇企业及个体商户约2171万家,全年累计实现增加值约51640亿元。乡镇企业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带动农民创业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6年,乡镇企业新增农民就业人口362万人,总数达到了1.78亿。全年农村居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工资性收入1240元,约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4.7%,它已经成为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农民合作组织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兴创业力量,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数量不断增加,运行比较规范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超过15万,并且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行业和领域日益宽广,合作的内容已经扩大到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花卉等行业,扩大到运输、储藏、农产品加工等多个环节。在规模集成能力、技术传播能力、智慧共享能力、专业协同能力等方面对创业能力的形成给予支持。

发展“瓶颈”不容忽视

“农民有着迫切的创业需求和强烈的创业欲望,但存在创业能力较弱、创业率不高等问题,这成为制约创业能力提升的‘瓶颈’。”宋维平不无忧虑地说。

目前,新农村创业能力的提升还普遍存在着广大农民创业文化素质还偏低、创业合力较差、创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等问题。

有关数据显示,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占到了4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到了4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2%左右。即便是具备了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多数仍然缺乏创业所需要的职业培训、经验和技术。此外,创业是有风险的,农民创业还需要一定的胆识。

农民创业合力较差主要表现为:农民创业大多数是个人或者家庭式的行为,由于政策、资金、信息、人才、技术、市场等条件的制约,家庭经营还达不到企业化经营,驾驭市场的能力还很弱,面临着很大的市场风险,市场竞争力差,效益不太好。另外,农民很少接受过现代创业知识的教育,知识不足,失业狭窄,信息量不足,使之在创业过程中仅凭自己的主观判断确定投资领域和方向,创业失利。

企业方面,管理组织能力比较差,因为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而步履维艰,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并且由于企业忽视自身对人才的长期培养,人才流失相当严重,以各种形式招聘到乡镇企业的各类人才平均供职时间仅两年左右,对企业的稳定发展极为不利。留住人才和使用人才是乡镇企业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件大事。

农民合作组织是提升创业能力的重要力量,但是它在发展中也存在着性质和业务不统一,组织制度不健全,民主管理机制难以贯彻、分配机制不合理等问题。

多策并举提升创业能力

如何下大力气全面提升创业主体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宋维平认为,要通过农民进行专业创业培训、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创业意识至关重要。“创业能力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创业知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创业意识是个基础。通过专业系统的培训,不仅可以及时为广大农民提供信息、技术的支持,还可以帮助农民识别风险、回避风险,提升其公关、宣传能力。”宋维平说,“通过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大概有30%-40%的农民有可能真正成为创业者。”

通过增加投入,加大培训力度,来培植具有一定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并想发展或继续发展的青壮年农民的创业能力。还要鼓励、引导广大的‘返乡农民工’积极创业。“他们不仅仅是新农村创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作用比留在农村的农民的创业作用要大得多。”宋维平说。

发展产业是创业的基础,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运作这才是真正的创业。因此,要大力地培育农民创业带头人,他们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强大力量。加强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依托能人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加快培养一批农业创业带头人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引导更多的农民加入到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中来,带领农民创业。

4.创业主体 篇四

当代审美文化的主体悖论和主体变奏

本文在分析竟生之美的基础上,以此为扫描我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工具,提出我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维度是竟生之美.我国当代审美文化的竟生之美因其内在的主体悖论使其历经了从红色崇高、悲剧丑和喜剧荒诞的美态发展过程.这种主体的变奏,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审美的`客观反映.竟生之美是审美主体性的本质反映.

作 者:韦统义 赵伯飞 WEI Tong-yi ZHAO Bo-fei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71刊 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13(2)分类号:B83关键词:竟生之美 主体悖论 主体变奏

5.创业主体 篇五

主体性教育就是培养主体性的人的教育要构建主体人格就要有教育的主体性目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教育中忽视人的主体性的状况还普遍存在因此要在21世纪激烈竞争的社会政治经济中占取有利地位必须发挥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教育是我们今天教育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图在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界定的基础上寻找实现主体性教育的途径。

1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

从哲学的角度看人的主体性从根本上说就是人同客观的相互作用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1]能动性首先表现为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还表现为反映事物的抽象性和预见性主体活动的能动性最主要的表现还是主体活动的选择性包括选择目标方法途径等创造性是主体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如果说能动性的实质是对现实的选择那么创造性的实质则是对现实的超越[2]创造一词辞海解释为首创前所未有的东西创造性即非重复性是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重新组合新的知识经验创造性是相对的创造性成果并不都是指人类的伟大发明也可以相对自己来说是新颖的事物如以前未曾有过的解题思路一个小小的灵感等自主性即主体具有主动自由的特点自主性表现为主体不但能控制自然改造社会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还能成为自己的主人自己主宰自己自主性说明人对于影响和制约着他的存在发展的主客观因素有了独立自由自觉和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与责任必要与可能[3]人的哲学里进一步指出人的主体性还有全面和片面较高和较低本质和非本质的区别人对自然社会自身三个方面都表现出能动创造和自主那是全面的主体性反之则是片面的不同的人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三个方面表现程度有差异有高有低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是主体的本质属性除此之外还有非本质和次要的属性即主体的受动性模仿性和适应性主体的本质属性是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这是目前理论界比较公认的观点。

另外有学者从人性发展的角度把主体性定义为精神性此观点认为在研究人性时从不同出发点不同学科出发便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人的本能欲望情爱的角度看人性具有自然本性由于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生活在社会中便具有社会性但光有自然性社会性人性还不完满还须加上精神性并把主体性定义为精神性[4]认为主体性是一种精神表现主体性包括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此种观点突出人的精神是可取的但主体性不会只是一种精神存在更是一种现实存在这样主体性才是完满的真实的也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因此我们可以将主体性定义为主体在外显和内隐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从心理角度看主体性是一种人格特性人格是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w.MIsoHEL 米谢尔1980[5]人格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主体性不是人格的构成要素之一但主体性是描述能力气质性格认知情意过程的形状质的即现实中有些人具有较高的主体性在能力气质性格认知情意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相反有些人却具有较低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有些人则只有奴性。

同时主体性是发展的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1 基本的信任对基本的不信任0一1.5岁 2 自主感对羞耻感和怀疑2一 3岁 3 主动感对内疚感4一 5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一 11岁 5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一 18岁 6 亲密感对孤独感7繁殖感对停滞感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6]其中第二第三阶段就讲到儿童的自主性主动性的发展在这两个阶段儿童会初步尝试去处理一些事情会主动地探索外面的世界教育者如果一味的禁止儿童自己去做过分的保护和弱爱儿童就会产生羞耻感和内疚感相反如果从父母那儿得到的是鼓励和帮助儿童就会发展起自主感和主动感这可以说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萌芽阶段再从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来看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已经历了从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心理自我时期青少年有了一个内部世界会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主体性只有在心理自我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很好的发展可以说青春发育期主体性的生理心理基础已经奠定是主体性迅速发展时期至于主体性成熟期就要因人而异有些人在青春期就有良好的主体性而有些人恐怕要用一辈子去发展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的本性因为人是有意识的动物人的主体性与人的意识有直接的关系关于人的价值人的主体性马克思恩格斯等伟大的思想家早就有定论恩格斯一切动物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上打下他们的意识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的存在着[7]。

他们的论述充分肯定人的价值肯定人的意识活动正是这种有意识活动将人与动物完全区分开来从而有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前提条件人的本性之一是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并不是一种现实性而是一种可能性要使主体性成为现实性要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特殊的教育主体性的教育因此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主体性一直是人类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在原始社会由于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自然显得力量巨大人类只能群集而居共同抵抗自然力那时的人是自然的奴隶主体性发挥是很有限的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随着工具的利用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主体性得到了确认但由于生产关系的缘故人是不自由的即马克思讲的宗法社会以人的依附为特征人性受到压抑主体性仍然得不到发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崇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8],从而给人的自主平等自由独立创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时人性得到了张扬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哲学思想得到发展如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托马斯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萨特的存在主义及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等但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即是谬论由于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发展到了极至人又成了物的奴隶金钱的奴隶人被异化了人在追求自身完善进程中把过程当目的了因此主体性弘扬又变成了理论的空想从人类发展史看人的主体性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迄今为止的全部人类历史归根到底是人性的全面拓展的历史伴着物质生产过程也是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确证和提升的历史[9]。

同时人类要完全占有自己的主动性必须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但这丝毫也不影响人类对主体性的追求我们今天提出的主体性教育就是明证主体性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个体心理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那么我们今天应该追求的是什么水平的主体性呢用黄崴先生的话讲是交互共生主体性即认知伦理审美融为一体的主体性[10]用檀传宝先生的话讲是主客体的统一和交融前提下的主体性[11]这也是主体性现实形态它是一种融通了主客体综合理性非理性实现了向外驰骛和向内观照统一的真实和具体形态综合和艺术是其追求的境界[12]檀先生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角度分析了传统教育认为传统教育是外烁型的主要特征是对主体的漠视近现代教育特别是从杜威开始是重视主体性的整个20世纪可以讲是一个教育变革实现的世纪也是一个教育主体性得到大张旗鼓鼓吹和实践的世纪[13]但这也只是主体性的中介形态由中介形态向现实形态转化还有一个历史过程而我们中国教育还处于中介形态的黎明时分即主体性刚刚被唤醒我赞成他们两个的观点主体性应是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全面发展内隐心理和外显行为共同发展的主体性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追求这样的主体性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的教育在教育内外环境中整个教育过程中都要以学生的内隐和外显行为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发挥和建构为核心这个观点是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如有学者说主体性教育就是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14]。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提出是从理论层面对教育现实的反思主体性教育思潮是九十年代末兴起的自从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到八十年代末基础教育逐渐被演化成升学教育应试教育人们从探寻应试教育的根源中发现素质教育难以推行应试教育难以根除的深层次的原因今天的教育是一种反主体的教育反主体教育主要表现在教育价值取向上以社会政治要求为中心忽视教育培养人的本体功能在教育目标上以学生知识技能的灌输训练为主忽视学生精神人格的培养在教育结果上只重传统文化的传播继承轻视思想文化的创新发展反主体性教育最根本的特点还是在教育过程中的人教师学生教育行政干部缺乏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理论正是对今天教育现实的深刻反思中提出的2.主体性教育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

首先表现在它反映了现实的需要今天的教育现实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理论的指导主体性教育有现实的迫切性其次主体教育的展开能解决教育现实中很多棘手的问题改变教育目的与手段的背离使教育回归到它的本体地位有人称主体性教育是改变生命结构的基因工程有理论的先进性再次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提出是人类主体精神在教育中的反映人们希望通过人类自身的教育塑造更完善的主体它的理论层次要高于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改善教育局部的理论有理论的深刻性第四主体性教育更是符合社会政治经济和时代要求的理论今天正处于社会开放政治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世界经济科技的竞争异常剧烈经济科技的竞争实乃人才的竞争因此需要教育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主体性的形成正是人才的落脚点再从今天世界面临的难题来看环境污染能源缺乏水源紧张土地沙漠化等的解决都需要有高创造性及高主体性的人才同时还要提高全体公民的主体意识因此主体性教育具有时代的迫切性第五主体性教育理论基础正在夯实人们纷纷从哲学历史学心理学文化社会学等角度开展对主体性教育的研讨北京天津河南湖北等省市都开展了主体性的教育实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因此主体性教育有现实的可能性主体性教育的实现。

主体性教育的完全实现要到人获得全面解放的那一天但这丝毫不能也不应该阻止我们今天的教育对主体性人格的追求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就是主体性教育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去构建今天的主体性教育

2.1主体性教育的目标主体人格

主体人格即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主体人格主要体现在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两个方面主体人格即人在意识和能力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主体性的人格特征主体的意识是指反思的意识民主的意识人道主义的意识独立自主的意识等主体的能力是指反省的能力民主作风尊重人理解人自我决断的能力等主体性与我们日常常用的如自信自尊自立自主自由自觉积极主动能动独立等词汇有直接的关系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给主体人格作一个非科学的描述具有主体人格的人在道德上表现为一种责任感在精神上表现为一种自信心在生活上表现为独立性在能力上表现为较强的才能在困难面前的一种刚强意志在困难问题面前的主见。

教育目的即规定培养什么样的人对人的质量规格的描述已有很多如全面发展全面素质和谐发展自我实现等我们现在又加上主体人格那么主体人格与以上一些概念是什么关系我认为它们之间是互相交叉的关系它们突出的重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全面发展全面素质突出德智体和谐发展突出知情意行的和谐自我实现突出与人和谐相处主体人格突出主体以及精神性具体讲如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的人接纳自然他人和自己自信坦率和真诚有独初和自立的需要和能力平等待人有创造性等内容都与我们的主体人格相合。

2.2主体性教育实现的客观条件

主体性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主体性教育的实现也是个历史的过程我们这里讲的是现有条件下实现主体性教育应该创造的客观条件。

第一教育主体地位的确立这是首要的客观条件培养主体人格的教育要有教育主体性它要有自己主体地位这个主体地位是由教育的特性所决定的首先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别的社会存在物所不具备的特点这一本质特点将教育与别的社会存在物区分开从而也决定了它的主体地位其次教育内部有自身运行的规律如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发展关系规律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再次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教育有其历史继承性从古代教育到现代教育本身是一条不间断的链条教育中的任何改变都可以从内部找到原因和发现其发展的轨迹第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一切都说明教育是独立的没有必要将教育依附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是一种主体存在承认教育的主体存在才能进行主体性的教育才不会运用政治经济的运作手段来运作教育才会从主体的角度来看待学生和培养学生而不会把学生看成政治人经济人。

第二要有让人自由发展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这里的宏观环境是指社会大环境微观环境是指学校环境自由是真善美的统一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有了自由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才能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自由的环境是开放的民主的在这里没有对人性的压制没有权力赋予的专制和特权只有对人的尊重理解爱护只有在自愿基础上的管理秩序只有耐心的启发和引导只有充分选择的机会和条件有的是科学精神与人本精神的统一。

第三教育内容的开放性进步性精神性主体性教育的实现要从整体上去进行教育内容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是靠课程去实现的主体性教育内容的开放性是指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有不同学说派别不同时期不同学科的内容可供学生选择象蔡元培先生办北大一样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进步性是指教育内容具有先进性是经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同时又是符合未来社会发展和人本身发展需要的东西精神性是指教育内容应具有发展人格精神的东西在学生学习真善美的知识技能的时候注意挖掘涵养学生人格的精神因素这是主体性教育的关键。

第四教育手段的灵活性多样性科学性主体性教育手段是建立在学生主体丰富多样的心理基础上的因此教育手段要灵活多样才能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同时要注意方法的科学性因为再完善的教育目标和内容都要借助一定的方法手段来进行判断教育手段是否科学就看教育实践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是否有利于主体人格的培养。

2.3主体性教育实现的过程

这里的主体是指具体的微观的过程主要分析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关系主体性教育提出一个焦点问题是教师主体学生主体还是双主体我以为是双主体主体是一个相对客观体而存在的概念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中活的因素是人就有主体性但这种主体是可能主体教师与学生的客体分别是自身的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同时主体可用胡塞尔的主体间性来理解在教育过程中双方都是主体而且双方都要以主体的姿态参与交往活动任何一方不以主体的姿态参与交往交往活动就不能进行这种情况正符合师生间的互动关系这个具体过程是

教育过程开始时教师主体性高学生主体性低教育过程结束时学生由低主体性向高主体性转化而且只有教师的高主体性才能完成学生由低主体性向高主体性的转化。

2.4主体性教育实现的可能途径

主体性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教学过程要体现培养主体人格这个目的即注意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主体意识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1 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因此要重视自我意识的培养主体能力是在一般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教育中也要重视自我意识的培养主体能力是在一般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教育中也要重视培养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等一般能力。

教学目标也要体现培养主体人格这个目的教学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过程构成其中智育过程的最高目标是学会学习德育过程的最高目标是自我教育这里的教育是狭义的专指品德教育学会学习最重要的是会自学懂得学习的方法能监控自己的学习以及评价自己的学习自我教育是指自己教育自己能自己选择教育目标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修养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能使自己的品德不断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不能总牵着学生的手走路要让他独立行走一个会独立行走的人才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要体现主体人格培养的目标学生要学的知识有科学技术知识道德知识艺术知识政治知识等我们要挖掘出这些知识中隐含的精神因素如科学知识中的怀疑批判精神民主自由精神坚持真理精神道德知识中的信仰追求精神满足等因素艺术知识中的非功利感性情感创造的意识吃苦耐劳等精神因素用来培养学生的精神性形成主体人格。

主体性教育的实现还要加强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支持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已有不少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强调知识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的认知过程经过同化顺应两个阶段这个理论特别强调主体原有的认知状况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如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德育观从道德角度强调主体主动活动建构道德的重要性另外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布卢纳的发现学习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以及我国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上海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以及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对主体性教育理论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总之对主体性教育要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勇于实践那么我们的教育定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2][3]袁仁贵人的哲学工人出版社1988 年版P153 P157 P161

[4][9]王坤庆人性主体性主体性教育华中师大学报哲社1997年 7 期P115

[5][6][15]皮连生学与教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 年版P48 P50 P5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P20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上P104

[10]黄崴从传统到现代中西方主体性教育思想历史走向评析比较教育研究1997 年5期

[11][12][13]檀传宝试论教育主体性形态及其实现南京师大学报1995年 2期

6.创业主体 篇六

一、高职教师培训工作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原本薄弱的职业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教育不仅面临教育资源的紧缺和不易集中的问题,最为严峻的是缺乏一支素质精良的职教师资队伍。仅以“双师型”教师为例,数量不足且含金量不高,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低于15%的占了41.1%,其中,全国有130所高职院校无“双师型”教师。

高职优质师资匮乏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因素。

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多数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的,以专科层次为主体,其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行业岗位一线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要求学生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资格教育。这意味着高职教师队伍与普通高校教师队伍不同的是不仅要有专深的专业理论素养,而且必须具备相应的实际操作技术和能力,同时还要拥有作为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能,也就是要求高职教师要做到“专业性”、“技能性”、“师范性”兼备。而目前我国的高职教师队伍素质现状与要求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高职教师队伍中多为中职教师转职而来,教师学历层次不达标较为普遍,也就是说,教师承担专业理论教学的专业素养欠缺,即教师专业基础薄弱。

二是高职教师队伍中原本就缺乏技术型人才,中职教育投入有限,校企结合不紧密,没有实质实现校企联合办学,学生技能的培养多数依靠的是校本培训,其设施陈旧、设备老化,教师重复着有限的、过时的技术,新兴的专业技术不能及时地在教学中体现,即存在现有高职技能型教师匮乏和素质不高的问题。

三是现有高职教师中充实进一批兼职教师,以弥补高职教师技能缺乏、技术过时的不足,但是这些兼职教师多数来自生产一线,没有经历教师教育培养和培训过程,不仅缺乏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更不熟悉学理性知识,也就是说兼职教师虽技能精湛但缺乏师范性。

四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大批高校毕业生充实进高职教师队伍。新教师来源于高等职业师范院校和其他高校。来自高校的高学历毕业生多偏重理论乏技能,依然存在专业性、技能性和师范性不能兼具的状况。

总之,现今的高职教师队伍面临缺乏“专业性”、“技能性”、“师范性”兼备的优质师资。但是,就是这样一支高职教师队伍在承担着数以百万计的高职生的培养任务,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渠道除了不断充实优质师资,重要的解决措施是通过高职教师的职后培训来补救教师具体的不足,完善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目前的高职教师培训工作虽然为高职教师素质提高作出重要贡献,但是依然存在较为普遍的实效性差的问题,其中主体性缺位是集中的表现。为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提高高职教师的素质,剖析高职教师培训主体性缺位现象并对症下药是当务之急。

二、高职教师培训主体缺位的现实分析

(一)高职教师培训方案设计时目标主体缺位

高职教师培训方案设计时呈现严重的目标主体缺位现象。表面上看培训方案的设计都是指向高职教师的,确切地说是指向高职教师群体的,缺乏对高职教师这支整合的教师队伍的具体分析,即缺乏细化和具体分析,导致培训方案设计笼统、空泛、针对性差,作为受训教师的培训需要没有体现在培训方案中,所以虽然培训方案中有培训目标,可实质上存在严重的目标主体缺位,培训工作因此而无的放矢,实效性差是自然的事。

导致培训方案设计时目标主体缺位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培训工作缺乏系统性,致使培训方案制定实质上没有针对性。作为高职教师培训的四个主渠道:普通高校、高职师资培训基地、企业培训和校本培训,培训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培训机构各自为战,按照自身既有的培训模式设计培训方案,缺少对受训教师实际情况的调查和分析,直接导致培训方案设计时出现目标主体缺位。

(二)高职教师培训内容确定时需求主体缺位

高职教师培训内容确定时的自上而下直接导致需求主体缺位。目前的高职教师培训还远不及高职学生的培训,尤其缺少订单式培训,更很少有对教师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培训,教师急需补充的理论、知识、技能很难在培训中系统地体现。最典型的是技能培训变为三不管的真空地带,教师学历提高培训时高校因为要重视教师理论水平提高而不问津技能部分,国家培训机构因为关注培训人员的共性也不问津具体的技能训练,校本培训因为根本没有提供先进技能培训的条件而无法提供先进技能培训。所以虽然在职业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尽可能地开展着教师培训工作,但是从内容上就不能反映教师们的实质需求,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难有保证。

(三)高职教师培训方式选择时适应主体缺位

高职教师培训方式选择时适应主体缺位表现在培训教师和受训教师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培训方式选择时培训教师缺位,即当培训机构充分考虑高职教师实际情况安排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时,通常找不到合适的师资承担形式多样化的培训任务,也就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且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现今又规模激增,使得原本就少有的“双师型”师资显得异常稀缺,短时间内难以补充,体现在培训形式上尤为突出。我们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十分清楚,有效地培训形式有哪些,但是因为培训师资的匮乏也只能选择能做的方式进行,造成客观上培训方式单一。另一方面,在培训方式选择时受训教师缺位,参加培训的教师通常清楚自己欠缺的知识、技能,但是通常不清楚如何才能最有效地获得这些知识、技能,所以作为接受培训的教师既少有选择的机会,也难提出合适的`培训形式上的明确要求,将培训形式的问题自然地看成是主办方的事情,另外即便有要求也很少得到满足,所以渐渐习惯于接受、不屑于质疑,这样,培训形式僵化老套也就民不举官不究了。 (四)高职教师培训评价进行时考核主体缺位

高职教师培训评价具有制导性作用,而考核主体缺位使高职教师培训评价工作丧失了评价的功能。高职教师培训评价工作缺乏统一和规范的评价机制,根本做不到教考分离,甚至出现培训教师自行制定课程培训方案、讲授培训课程、拟定考试试题、评判学生试卷一条龙式培训,评价方案制定者与实施者相同,教练员、裁判员一体评价运动员的状况,使培训工作因评价主体实质上的缺位而失去其实效性。当然一些申请专业技术资格的培训评价公正而客观,但是考试的严格、高昂的培训费用和教师原有基础的薄弱与精力的有限,一般难以问津,高职教师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较为缓慢。

(五)高职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时承担主体缺位

高等职业教育既属于高等教育又属于职业教育,在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上存在投入主体不清、互相推诿现象,呈现出高职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主体缺位,并且直接造成高职教师培训工作困难重重、难收实效。经费投入承担主体缺位有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一是显性的经费投入承担主体缺位,表现在各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各项培训工作压缩、变相压缩上,经费投入不足、不配套和转嫁给教师等,比如,常见的计算机教学应用技能以考代培,各职业资格考试(部分教师涉及转专业或者在相近专业工作,需要拥有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只能自己负担,否则没有岗位);二是隐胜的经费投入承担主体缺位,表现在各高等职业院校缺乏对教师进修提高的资助政策,比如,取消外出进修学习教师的津贴、停发因学历提升而脱产进修教师的工资、制定脱产进修学习延期评聘专业技术职称的相关规定等,客观上抑制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而这些非大型的培训更适合教师的个人实际,通常因培训经费的个人支付负担和院校的限制性政策而淡化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因此即便有合适的培训机会,终因培训经费投入主体缺位而难有教师参与。

三、多主体参与以提高高职教师培训实效性

高职教师队伍是一支庞大而特殊的队伍,决定了高职教师培训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程,现实培训工作因多主体缺位而难收实效,加剧了培训工作的难度,在国家日益重视职业教育、社会逐渐接纳职业教育、人们越来越关注职业教育的大好势头下,通过多主体的积极参与,提高高职教师培训实效性,以优质的师资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

(一)培训部门与受训教师所在单位联手确定培训方案,使得培训方案设计时目标定位准确并切实可行

明确职业教育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的发展趋势,从专业性、技能性、师范性的单一发展向综合发展的趋势,培训部门在确定培训方案时,需要针对教师素质结构缺憾量身定做培训方案,也要充分考虑受训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到教师培训后能够学以致用、充足够用,既不虚高也不就低,做到适用见实效。

(二)培训部门做好培训内容需求调查,自下而上地确定培训内容

一线教师最清楚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自身的不足,也最热切盼望得到补充和完善,因此来自一线教师的需求正是培训工作需要确定的培训内容。现实职教中最缺的就是专业技能和行业技术,可是教师得到的培训最少的就是技能培训,受训教师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培训部门针对受训教师的需求和要求,结合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从教师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师范性综合发展入手,确立系统的培训课程,并且循序渐进地分期分批完成培训课程,最终实现教师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三)培训教师与受训教师双向选择确定培训形式,发挥培训教师各自的专长,满足受训教师的多样化需求

做好对受训教师的需求调查,针对多样化的需求提供恰当的培训形式,配备能够有效操控、驾驭各种培训形式的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择教适学。无论是高校访问学者、高层次研讨会、学历进修、助教进修班、骨干教师进修班,还是参与式、角色扮演式、模拟教学、现场教学,不管是国家培训还是校本培训、网络培训都以满足教师需求和高职教育发展需要为前提确定培训形式。以良好的形式有效地反映内容,培训教师各尽其才,受训教师乐得其所。

(四)建立统一而规范的培训评价体系,成立专门的培训评价机构,确立培训评价责任制,发挥评价的功能

高等职业教育既属于高等教育,又属于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两不管的状态,以系统的中等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和完善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评价高职教育都不尽合适,因此需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合理适用的评价体系,来规范高职教师培训工作。同时设立专门的高职教师培训管理机构,建立责任制,避免一些培训工作走形式。通过评价实体介入,充分发挥评价功能,把好教师培训工作的出口,提高培训的含金量,增强培训吸引力,发挥培训的作用。

(五)设置高职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出台高职教师培训优惠政策,完善高职教师从业资格认定制度

7.创业主体 篇七

一、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理论前提:适宜劳动力的供给

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提法导源于“大学生基层就业”这一概念,“基层”所暗指的就是农村。然而,依据2006年的数据,作为大学生规模性地去往农村的唯一渠道的“三支一扶”政策,每年最多也只能转移和创造(增加的岗位所需工资由政府买单)出2万多个服务期2-3年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全部算在一起也只占当年全国毕业生数量的千分之四。而且,这些岗位所在的组织一律是政府或事业单位,和企业相比,这类组织的编制是固定的,不具有成长性,真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减员,就没有需求,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最多是“空编”的个数。由于农村就业岗位的实际匮乏,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命题基本上就不成立了,于是,只能依赖返乡的大学生自己为自己创造就业岗位,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提法应运而生。然而,大学生农村创业并不是想创业就能创业的,要成功创业还必须满足一些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条件人们颇为关注的国家政策、创业基金、社会舆论以及大学生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之外,还有似乎为当前的学者们所遗忘的条件即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基本指向应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如果大学生返乡后的创业领域仍然只限于栽培、饲养等农产品初级生产,那么大学生的创业不仅没有丝毫的优势,甚至会因为农业生产经验与知识的缺乏,而陷入“种地不如老子,养鸡不如嫂子”窘境。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通过实行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实现新产品开发,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换言之,就是要推行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化大生产不仅需要有足够的自由劳动力,而且还需要这些自由劳动力具备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从根本上讲,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自由劳动力应该以农民为主体,作为创业者的大学生只能在农业社会化大生产扮演组织与管理者的角色。生产者(自由劳动力)的素质与经济组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都直接地影响着农业产业化的效果。我们暂且相信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作为组织管理者具有相当的知识、技能与管理水平,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保证当前的农村拥有足够数量的、适龄的、具有相当的文化知识与技能的自由劳动力呢?这些足够数量的、适龄的、具有相当的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农民就是大学生农村创业所需要的适宜劳动力。目前诸多关于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研究似乎都预先假定大学生在乡村可以随时随地地找到自己创业所需要的适宜劳动力供给,因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已是不争之事实。但是我们认为这样的预设似乎过于乐观了,有点形而上学的味道,现实情况到底如何终究还是需要实事求是地从乡村社会的现场出发去分析。

二、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现实困境:乡村建设主体的虚空

在当今的乡村社会现场,农民包括他们的后辈们都处于一种急欲摆脱农民的身份、脱离农村生活、抛弃农业劳作的状态,农村的建设主体正在走向虚空。乡村建设主体虚空最具代表性的现实表征就是逐年暴涨的民工潮,即便是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也没能阻碍这一大潮。所谓“民工潮”,换一个角度看,就是乡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每年离家外出经商务工3个月以上的农民已达1.4亿人口,而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另外,“离土不离乡”,就业于乡镇企业的也约有1亿人。这样,在共约5亿(4.90亿)“乡村从业人员”中,就约有50%的人口从事非农业。正如相关学者和政府所说的,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国家城市化或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关键的问题在于民工潮后给乡村留下的是什么。

从农民工的文化教育程度看,绝大部分的农民工都是农村里受过一定良好教育的人,文盲与半文盲只是极少的一部分。2007年,农业部和全国总工会的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农村地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而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却已经达到10.43年,两者相差近3.13年。结合前面的数据,农村转移劳动力约为“乡村从业人员的50%”,于是除去这些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后农村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约为4.17年,简单的计算公式为:(7.3-10.43×0.5)×2=4.17。从农民工的年龄构成看,能够进入城市“闯天下”的绝大部分是身强力壮的青壮年。全国总工会的调查数据指出,2007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仅32.15岁,比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年龄小7.99岁。可见,民工潮就像一个漏斗将乡村里的精英分子转移到了城市,留给乡村的只是一些老、弱、病、残、愚。那些农村人口中受过较好教育的年轻人正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当他们随民工潮转移到城市之后,乡村建设主体的虚空已是不争之事实。乡村建设主体虚空的现实表明,奔赴农村创业的大学生要在当今的乡村找到自己创业所需要的适宜劳动力供给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也许有人会指出,农村创业的大学生可以想办法吸引那些转移出去的乡村建设主体回归。按照最简单的托达罗城乡移民模型,即以工资差别和就业机会为参数的移民行为,大学生只有给农民工提供更高的工资和更多的就业机会才有可能让适宜劳动力重新返回农村。与已经相对成熟的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相比,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农业社会化大生产和大学生创业,很难给这些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如果创业的大学生给农民工提供更高的工资则又会增加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成本,使本就不够充裕的创业资本更加捉襟见肘。可见,当前乡村建设主体的虚空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农村创业的一个现实困境。

三、大学生农村创业困境的突破:乡村建设主体的充实

如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适宜的劳动力供给,实质上是一个如何充实乡村建设主体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找到乡村建设主体走向虚空化的原因。农村之所以成为乡村居民(特别是那些年轻而受过一定良好教育的居民)不断地逃离的生死场,乡村主体之所以不断地走向虚空化,我们当前的乡村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认为,当前城市化导向的乡村教育,通过宣扬城市文化的强势价值观念,从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剥夺了乡村生活的所有价值,是促进乡村主体的虚空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中国当代农民工在城市里的生存状况是非常不容乐观的:农民工干了工人的活,却得不到工人的身份。更可悲的是,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多年,却始终是城市的边缘群体。尽管如此,但是这并没有妨碍民工潮的涨潮势头,并没能丝毫延缓乡村主体的虚空化进程;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这样的一句话:在中国当代发展的情景下,农村成为农民(他们是乡村的主体)想要挣脱和逃离的生死场,而不是希望的田野;希望的空间、做“人”的空间是城市。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一条充实乡村建设主体的可行途径,即“新乡村生活”的建设,从文化和意识形态上提升乡村生活的价值,为乡村居民营造做“人”的空间。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正是这样的一条途径。站在农民主体立场的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重建农民的生活方式,从而为农民的生活意义提供说法;是从社会和文化方面,为农民提供福利的增进,丰富农村的社会文化生活;是要建设一种“低消费、高福利”的不同于消费主义文化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要建设一种不用金钱作为生活价值主要衡量标准,却可以提高农民满意度的生活方式。

那么如何建设这种新的乡村生活方式呢?这又需要我们重新考虑乡村教育的“应为”了。我们认为,当前的乡村教育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为新乡村生活方式的建设服务:第一个方面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充分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教育资源,提升乡村文化在人们心中的价值等级,丰富乡村的社会文化生活。事实上,乡村教育原本也有优于城市教育的地方,那就是它拥有乡村间通过历史的积淀形成的民间智慧与经验、知识与美德、表演艺术、风俗礼仪、节庆活动、手工技艺等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的价值是巨大的,曾经出于非教育的动机在乡村之中而发挥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例如,乡村的娶亲嫁女、盖新屋、老人过世等红白喜事的风俗礼仪曾经就将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这套信念传达给乡村的后辈们;而正是这套信念让乡村人形成了尊敬长辈、关爱后辈、邻里和睦、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等中华传统美德。然而,当下的教育体制没能充分地开发与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发挥它们的教育价值,连带地湮灭了这些风俗礼仪、节日庆典等对于乡村秩序建设、乡村生活维系的价值。现在,乡村教育要为新乡村生活方式服务就必须想方设法特别是采取制度化的措施开发和利用这些乡村文化教育资源,从而既可以在教育过程中提升乡村文化的价值等级,又可以新的形式发挥这些文化资源对于建设新的乡村生活方式的功用。当然,我们在强调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教育资源,提升乡村文化的价值等级的时候,并不是要否定乡村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一种“离农教育”,只是更为强调这种教育应该是一种“人离,心不离”的教育。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通过改革乡村教育管理体制,尽可能减少农民的教育支出。农民增支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虽然农民增收不多,但是他们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却过快地市场化了。要减少农民和农村的教育支出,必须改革乡村教育管理体制。第一步要考虑的就是,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方面,中央和省级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农村义务教育新体制强调要“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但是,这一管理体制上的调整并不意味着其他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和省市级政府)可以减轻自己的责任。这是因为2007年后我国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全免费,而当前还有些地方、县级财政处于绝对贫困的状况,当地方财力实在难以支持义务教育的发展时,如果没有中央和省市级政府的援助,这种全免费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义务教育的支出可能还会是农民支出压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央政府除负责制定农村义务教育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之外,还要加大对困难地区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各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协调发展;省级政府要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要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省级转移支付力度,合理使用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等措施,重点支持财政困难县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地级市政府要统筹协调所辖县(市)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对财力不足、发放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确有困难的县,给予转移支付。总之,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关键是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和农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至于,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对于农村经济的“盘剥”,则应该通过某种制度设计或者政策调整,让高等学府给予乡村建设以一定的补偿,这种补偿更多地是以“智力支持”的形式出现。例如,工科院校可以为农村基础建设免费设计、上门服务;医科院校可以为乡村合作医疗无私地贡献一份力量;师范院校可以为乡村扫盲提供最大的便利;司法院校可以为乡村居民上门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等等。这些多多少少将有助于减少农民的支出,以减轻农民高等教育支出的压力。

从乡村教育的改革入手,丰富农民的社会文化生活,从社会文化方面提高农村的福利水平,这将增加农民对现代化的满意度,并为流动于城乡的农民工提供了可以回得去的富有人情味和生活意义的“家”。现在,进城农民工可以拒绝让人难以忍受的不公正待遇,因为他们可以选择回到家乡过上高福利的生活,并进一步致力于新的乡村生活方式的建设,这无疑将有助于消解乡村建设主体空虚化的问题,从而可以为大学生的农村创业准备充裕的适宜劳动力和优化的乡村社会文化环境。

摘要:出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鼓励与引导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措施和建议应运而生,但是大学生农村创业的一个现实困境就是由于乡村建设主体的虚空而导致适宜劳动力供给缺乏。因此,要让大学生能够在农村成功创业还需要通过乡村教育的变革实现乡村建设主体的充实。

8.创业主体 篇八

[关键词]创业教育基地建设 主体性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盛波(1973- ),女,江苏宜兴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宜兴 2142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自我育德体系的构建: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号:2013SJBFDY067)和2013年度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大学生主体性自我育德体系构建的研究”(课题编号:Djsz20130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061-02

教育家杜威认为,真正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是通过学校和整个教育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生活,更广泛、更切实地适应社会环境。教育是高校的基本职能,而企业则是高校教育的实践基地,是大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场所。但是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不懂得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本科教学的不同,学生学习带有盲目性和偏见性。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除了在校内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外,还应直接把学生带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基地,让学生看到自己今后的工作状况,使他们在直观感受中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含义,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是学生创业意识差。职业院校大部分学生怕苦畏难,创业意识淡薄,就业观念陈旧,缺乏社会实践体验和劳动意识,乐于享受生活,追求“好工作”。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下,部分学生情愿坐等“好运气”,也不愿接受学校推荐的生产第一线的操作岗位。要帮助学生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就业观念,首先要帮助他们更新劳动观念。学生对校内的一切德育实践活动司空见惯,难以直接培养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艰苦劳动光荣的观念。只有走产教结合,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劳动结合,与社会服务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引发他们的创业欲望。

基于以上问题,“创业教育社会基地建设”是当今很多高职类院校为了适应新形势而探索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不仅能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进入职场接受磨炼,还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脱钩的矛盾,而且还可以以这一教育模式为依托,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这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的现况,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我育德的良好机制,凸显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育人功能,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吃苦耐劳、执著奋斗、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本文就如何在创业教育社会基地的建设中凸显主体性道德教育,形成自我育德的良好机制,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切实制定基地建设目标内容,突出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双主性

“双主性”即指主导性和主体性,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辩证统一,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制定“创业教育社会基地”建设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使之充分体现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双主性”。

1.德育目标的主要内容。一是创造多元教育环境,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个体道德的需要,确立劳动观念,树立爱岗精神,增强创业意识。二是开拓教育新途径,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社会基地实践中检验对书本知识的应用能力,完善自我目标,促进知行统一,发展专业特长,提高创业能力。三是挖掘教育资源,探索德育渠道,改革学校德育方法,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强化道德教育的主体性。

2.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是建立校企共建组织机构,包括教育基地德育主任、校外兼职辅导员、基地活动联络员等,随时研究教育活动,沟通校企意见,实施道德教育计划。二是确定教育对象。即针对学校整体德育计划,根据各专业、各年级和不同性质特点的企业,明确相应的教育对象(或年级、班级、小组),以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教育活动。三是制订合理的德育计划,包括与基地性质、学生专业相适应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形式、教育评价等系统性方案,双方各执一份,以有序开展活动。四是制定活动制度,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双方的服务项目和任务,体现互为互利原则,以有利于学校在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的同时,也为社会做出服务。

二、合理选择创业教育基地,创造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

主体性道德教育强调学生对社会文化的主动适应性和创造性,要求营造以人为本的良好环境。为了凸显主体性道德教育,在选择“创业教育社会基地”时,除了要选择具有专业活动的实践性和具有现代化管理先进性的企业,还要注重以下两个特点:

1.具有思想教育的典型性。对职业院校学生开放的企业,必须能够给学生以积极的道德影响,使学生到社会基地受到耳濡目染的良好教育。学校选择的基地应该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是诚信进取、具有优良社会形象的典型,以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延伸地、实践区。

2.具有高品位的企业文化。外观优美的厂房设计,科学严谨的企业管理,团结和谐的人际交往,自由平等的民主氛围,学术浓郁的科研气氛,丰富活跃的业余活动,这些都是具有良好企业文化的特质。愉悦向上的企业文化创造的教育影响是隐形的、长久的,可以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催人奋进,能提高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并能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大力开展基地实践活动,凸显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实践性

大学生具备了主体意识后,教育者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大胆实践,引导学生形成个体道德意识,不断强化主体行为,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主体行为习惯,转化为个性特征。因此,高校要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基地活动,鼓励学生在道德教育实践中亲身体验,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

1.组织实地参观,树立劳动观念。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是实践的第一步,学生要做好看、听、议、写四件事:看厂容厂貌、厂风厂纪、作业环境、工作流程;听企业发展史、经济形势、就业形势分析、管理经验、管理模式介绍;议企业精神实质、自身差距;写参观感受、交流心得。这一过程能引导学生尊重劳动,了解企业,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组织基地劳动,品尝奉献价值。在创业教育基地建设中引导学生自我德育的一个难点就是“看看容易、做做犯难”。要想让学生能够动情、动心、动脑、动手,品尝劳动价值,品味奉献滋味,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劳動服务,帮助基地企业打扫卫生、服务老人、整理绿化、搬运物品、便民服务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服务性劳动,却能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维护公德、保护环境、互助友善、奉献爱心的良好品质。

3.组织职业实践,引导爱岗敬业。社会性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品质和能力,高校可以将主体性道德教育纳入社会职业实践基地教育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优秀毕业生访谈调查、名人专访、假期见习、专业考察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职业实践中树立爱岗敬业精神,体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主实践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主动参与中提高自主教育的能力。

4.组织顶岗实习,促进自我育德。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自我德育,学会自律,从“他律性的德”成长为“自律性的德”。经过参观、劳动、实践以及长时间的顶岗实习,让学生从单一的校园跨入社会,在职场中接受道德考验。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实习生,也是企业员工,是生产车间的一线员工、技术工人,学生需要处理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在这其中能使他们主动思考和实践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完成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转变,真正实现个人主体意志价值,完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时椿,常建坤,杨怡.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2]万增奎.自我认同与道德自我的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2008(24).

上一篇:《老师,您好!》第一课时练习题下一篇:大力推进“五个跨越”加快建设“五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