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训三风工作实施方案

2024-09-11

一训三风工作实施方案(共9篇)

1.一训三风工作实施方案 篇一

庙儿沟小学“三风一训”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加强和改进学生学风、教师教风和学校校风、校训,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教育新形势发展,解决教育面临新问题的需要。学校“三风一训”建设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事关教育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及时、大力抓好学校“三风一训”建设,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教育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二、“三风一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春瑞 副组长:南春华

成 员:王春秀 王桂珍 王临霞 刘志荣 王红彬 张兆贤 白延秀

杜兰芳平学文 马肖芳 王明桂 任永祥

三、具体措施:

(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新城良好的教风

1、抓职业道德建设。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政治业务学习,学校领导要起模范带头作用,重学习、立师德、树正气。政治业务学习每周不得少于一次(各教师要有学习记录)。要积极开展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为主题的师德学习评比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机制,坚持每学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并与考核、评优评先相挂钩。

2、抓教师管理工作。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实行教师上下班考勤签到制度,杜绝教师随意旷课、迟到、早退。建立教师绩奖惩机制,杜绝教师在岗不在位,出勤不出力,在为不作为现象,形成有利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竞争激励机制。

3、抓班主任工作。学校要把班主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模式,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积极探讨新形势下加强班级管理,增强工作实效的艺术和方法,动态掌握班级情况及时研究班级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4、抓教学行为规范。学校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范》,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禁节假日补课和随意调课。要求抓好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工作环节。

5、抓工作作风。学校要健全教师办公制度以保证教师办公时间和办公质量,要实行教师集体办公,工作日时间一律禁止教师上网下棋、打扑克等,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二)、强化学生管理,形成良好的学风

1、抓德育实效。学校要突出德育首位,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实行德育工作校长负总责,各教师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机制,心里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各班主任要坚持备好上好班会课和主题班会课,要充分发挥班集体育人阵地作用。

2、抓“三结合”教育。学校要成立家长委员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学生家长会。每学期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普访,做好家访记录并由家长或学生签名。加强学校与村委会的沟通和联系,增强教育合力。要不断拓宽德育渠道,创新德育模式,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抓学困生转化。学校要高度重视学困生转化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4、抓班集体建设。学校要重视班集体建设,指导班主任组建并培养好班干部,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助手作用,全面、深入掌握班级学生情况,根据情况适时调整工作内容和重点。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班级文体活动,形成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力营造团结、友爱、和谐、向上的班集体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号召力。

(三)加强综合管理,形成良好校风

1、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自觉执行《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

2、落实校长责任制。学校要全面加强“三风一训”建设工作的领导,校长负总责,要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并狠抓落实。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实行有效地层级管理,明确各口工作职责,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新局面,避免人浮于事。

3、建设安全文明校园。学校要把建设安全文明校园作为常规工作来抓,要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校舍安全、运动设施安全排查和整改。要定期开展法纪安全专题教育,大力营造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坚持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对师生进行思想教育。

4、做好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学校要及时了解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学校周边环境,并主动争取当地党政、有关部门支持,加大对学校周边不安全隐患的查处力度,消除不利教育教学的周边因素,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2014.3

2.一训三风心得 篇二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文明的体现。所以想要更深层次的了解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就得先解读这所学校的“一训三风”。

首先,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体现了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我校的校训“博远有鸣,开阔弘毅”。其中“博远”一词意为广大而深远,可以在《晋书·王豹传》中找到出处:“以亲辅政,执德弘深,圣恩博远,至忠至仁,至孝至敬”。这不仅体现了我校深厚广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出了我校乐于广泛学习其他文化融汇成独具特色的本校文化并一鸣惊人的特点。例如我校的地理位置特殊,海纳百川呈现多元化的校园文化,使得许多外国的留学生都慕名而来。而“弘毅”的意思也包含很广。如:宽宏坚毅,刚强,勇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等。在《论语·泰伯》中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自古就被作为励志名句。在朱熹集注中有:“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 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闍国》有:“具足千子,智勇弘毅;复有百女,仪貌妍雅。”明谢谠在《四喜记·月桂同攀》也有:“论为仁识先弘毅,道传一贯唯无违。”这些无一不告诉了我们做人要宽大有毅力。所以,作为红院人,我们更应该铭记校训“博远有鸣,开阔弘毅”,不断的努力汲取知识,开阔自己眼界,拥有宽宏的心胸,勇敢坚强,从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校风是一所学校的风气,它是一种学校集体的、稳定的精神状态,更是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道不虚谈,学贵实效”告诉了我们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不当空想家,要当实干家,更要求自己做到真正的名副其实,这是对我们道德上的要求。在学习上,校风说的是:学贵“实效”而不是“时效”,根据我的理解“时效”是该什么时候完成就什么时候完成,体现时间效应,“实效”就是按质完成任务。达到实际的效用。时效比实效来得更容易、更直接。然而“做一件事忠一件事”,校风却告诫我们学习不能只追求速度,却忽略了自己是否真的从中学到了东西。

教风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集中表现。我校的教风:“严谨至诚,乐教善导”就很好的体现了我校老师辛勤教学的特点。老师,是我们的指路明灯。一言一行都深刻的影响着欣欣向学的学子们,所以要求老师能够严谨教学,不空谈阔论,无私诚挚,真正的喜欢教学工作,也要能够因材施教,善于使用恰当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积极性同时提高教学效率。而在我们学校,课堂上一直不厌其烦对我们谆谆教诲的老师,无一不成为了我们的良师益友。

学风是指学习方面的风气。它既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我校的学风:“慎思明辨,好学乐群”。其中“慎思明辨”指谨慎地思考,明确地分辨。《礼记·中庸》就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乐群”西汉·戴圣《礼记·学记》中有出处:“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有人说,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所以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学会慎重行事,明辨是非。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养成谦虚好学,乐于与好的人交往。

3.学校一训三风 篇三

1、校训:笃行厚德 崇善尚美

诠释:“笃行“,《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厚德”出自《周易》: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谓: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崇善尚美:崇尚美好的事物,向往美好的心灵、美好的人生、美好的生活、美好的世界,追求完美的做事态度。

“笃行厚德 崇善尚美”,意在勉励师生注重品德修养,追求真善真美,践行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我,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品味的人。

2、校风:励志博学 求真崇高

诠释:励志:“志不强者智不达”。学习是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没有远大的志向抱负、坚定的意志毅力,就不能克服学习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我们倡导学生在学习中明确目标并坚定不移地达成目标。

博学:“博学”源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学”乃华夏古今治学之基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尤其强调治学“由博返约”,认为:非“博大”无以至“精深”。当教师亦当以“博学”为根基,对学生而言,“博学”更是其适应社会、服务民众、报效祖国的根本,必须开阔眼界,广泛涉猎,掌握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师生均应抱定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

求真:科学的真谛在于“真”,道德的真谛在于“善”,艺术的真谛在于“美”。求真,即在于鼓励师生不满足于已有的一知半解,通过不懈地探索,揭示大千世界中事物的本源,寻求真理,学会用理性的眼光审视

这个世界。

崇高:公元1世纪古罗马时代朗吉诺斯的《论崇高》,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是真纯的情感,伟大的精神,高尚的行为,神圣的使命,人类共同崇尚的美德。意在勉励师生养浩然之气。

3、教风:团结严谨 高效创新

诠释:“团结严谨”“团”原指线团,“结”原指绕结。有和睦、不可离间的寓意。“五·四”后,用以比喻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宋 欧阳修 《尚书工部郎中欧阳公墓志铭》:“君讳 载,字 则之,性方直严谨。”意指:倡导教师教育教学中发挥集体的智慧、以严谨的作风治学。

“高效创新”,创新精神是人类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不断进取和不断超越自我的优秀品质。华夏祖先早在《礼记.大学》中就明确提出:“苟日新,日日新”这一努力向上,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学校正是继承弘扬创新精神的神圣殿堂,正是孕育培养创新思想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师要高效率工作、创造性地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校活力。

4、学风:活学活用 协作进取

诠释:活学活用: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灵活地在实践中运用,不死读书,强调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实践协作进取: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进取精神,注重合作学习,共同

能力。

4.三风一训解读 篇四

笃学:语出《史记·伯夷列传》:“ 颜渊虽笃学,附驥尾而行益显。”“ 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笃学”即专心致志地学。求学之道,贵在专心。“笃学”方能学有所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中外:有两种含义:一是分别指人的内心与外表,即思想和言行。二是指中国和外国优秀文化。

笃学中外: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加强学习,学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学本领,学贯中西,与时俱进,建设学习型校园。

思: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思想。即人的理性认识。二是“想”,在这里当作“志向”讲。

天下:即世界,即未来。

思行天下: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正确思想的引领,会对历史进程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外国语学校的师生,应该不断汲取先进思想,拥有富有思想的头脑,为将来引领潮流走向、推动世界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有了先进的思想,即使身居一隅,也能“不出户,知天下”。同时,外国语学校的师生们都应拥有走向世界,拥抱未来的志向、胆识、气魄和能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共赢美好未来。

“笃学中外”与“思行天下”互为因果,只有笃学中外,方能思行天下。欲求思行天下,必先笃学中外。校风:活泼 勤敏 合作 奋进

活泼:有两种含义:一是生活自然,不呆板。学校是师生成长的乐园。学生在这里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教师在这里充分享受教育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师生心态开放、个性张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精神自由,生龙活虎,天性得以培养,潜能获得挖掘,创造性得以进发,灵性得以凸显。

“活泼”的另一种含义是指:单质或化合物容易与其他物质起化学反应。外国语学校的每一个师生都应该像“活泼”化学物质一样,善于与人沟通,善于汲取新知,善于把握机会,把自己“化合”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时代骄子。

勤敏:勤,劳也;“勤”是实现理想的阶梯,“勤”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勤天下无难事”、“勤有功,戏无益”、“业精于勤”、“勤能补拙”。每一位师生都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创造,勤于反思,用“勤”铺就走向世界的成功路。

敏,疾也。“敏于事”,做事又好又快;思维敏捷,善于解决问题;眼光敏锐,勇于探索新知;身于敏捷,锻造强健体魄。

合作:意思是:共同配合,做好事情。人类从茹毛饮血时代就踏上了合作的征程,他们一同狩猎,一同劳动。当今社会,合作更是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没有合作,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缺少合作,就没有人生的前进和辉煌。合作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能力。在合作中,汲取集体智慧,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团结互助,实现互利双赢。“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竞争更需要合作,有集体的力量,竞争者才能赢得更大的成功。

奋进:意思是:振奋向前;奋勇前进。向着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不断走向成功;战胜困难和挫折,到达胜利的顶峰。最美是我们上行的姿态。

“活泼、勤敏、合作、奋进”之间的关系:活泼是基础,勤敏是源泉,合作是方式,奋进是目标,得此风气,铸造辉煌。

教风:博学厚德,善教至上

博学: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作为过程来看,就是要求教师要广博地学习各种知识、技能、本领,学而不厌,兼容并包,海纳百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博学”作为结果来看,就是教师应该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这是教师“影响力”、“魅力”的体现,更是教书育人的基本保证。

厚德:语出《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方面,“厚德”指广泛之德。“德者,才之帅也”,德是做人的根本。教师要不断提高修养,胸怀祖国,学人为师,行为世范,德艺双馨,模范遵守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弘扬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另一方面,“厚德”指“重视德育”。教师要坚持将德育放在首位,在全面素质的培养中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最重要的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善教:即善于教学,教学艺术高超。语出《礼记﹒学记》:“善歌者使人继其身,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基本规范,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善教”引导学生“善学”,以“善教”引领学生“乐学”,以“善教”启迪学生智慧,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艺术。

至上:至,最也,到也。上,高也。其一,善教为首。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师德修养,钻研教学艺术,努力成为名师。其二,教师应该追求一流的教学质量,培养一流的人才,实现一流的办学目标。

博学、厚德、善教,是教师成功的必备基础,是“至上”的必然条件,每一位教师都要按照这一要求,不断超越,不断前行。

学风:乐学敏思,力行致强

乐学:意思是乐意学习、快乐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营造学生想学、愿学、爱学、善学的氛围,以“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以“成功”作为最好的奖赏,让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敏思:“学而不思则罔”,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努力成为“思想者”,勤于思考、善于探究、敢疑敢问、乐于创新。

力行:努力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行动时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勇于实践、善于动手、做中悟道,学做合一,在实践中学习真知,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致强:最强。要成为生活的强者,勇于接受竞争和挑战;要成为学习的强者,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要成为民族的强者,走向世界,行向未来。

5.小学小学一训三风 篇五

芝田中心小学一训三风

校训:追求和谐 享受快乐 校风:和谐 博学 教风:敬业 关爱 学风:快乐 合作

“和谐” 在《辞源》里,只有和谐才能产生美,产生最佳组合,产生最佳效益。意为教与学的和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和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和谐。

“博学”源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学”乃华夏古今治学之基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尤其强调治学“由博返约”,认为:非“博大”无以至“精深”。教师亦当以“博学”为根基,“博学”更是学生适应社会、服务民众、报效祖国的根本,必须开阔眼界,广泛涉猎,掌握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

敬业:朱熹说:“主一无适便是敬”意为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的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一点不旁骛,专心致志。教师只有一生敬业,才能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合作:合作是一种集体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各成员互相协作,以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学记》中就指出:“独学而

芝田中心小学

6.邵庄小学:三风一训 篇六

校训

厚德博学

弘毅志远

厚德博学

《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重公轻私,谓之“厚德”。《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之名而行无过矣!”“博学”是指学识渊博,知道得多,了解的广。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把师德修养放在突出的位置,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一文雅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关爱人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虔诚的态度对待师长,以友爱的态度团结同学,以自信的态度对待学生。

弘毅致远

“弘毅”是抱负远大,意志坚强。《论语·秦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责任很重,道路又很遥远。“致远”出自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指存高远的意思。弘毅用于校训是邵庄小学贯彻落实党的素质教育方针,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塑造教师抱负远大、具有教育使命感的高尚品质和坚毅人格,以及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奋发进取的精神,促使学生健全人格、健睿智力、康健体魄,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致远”用于校训是激励全体师生能坚定信念,开拓进取,追求卓越,这是时代发展对人的科学素质、人文素养的要求。校训“弘毅志远”整体体现得是邵庄小学教师严谨治学,追求教育的理想;是学生严谨求学,追求学识的高远;是全体师生坚定意志、夯实基础,追求学校的至高发展。

校风

求真

务实

和谐

创新 【阐释】

求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蕴含着对做人、求学的双重要求。学校以“求真”作为校风,表明学校坚持真理,遵循教育规律,工作上不务虚名,不追风、不折腾、不唯上、只唯实。教师必须在“真”字上下功夫,积极钻研教学业务,认真修养身心,领悟教人求真、培育真人的目标,真诚育人。“求真”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要真学、真用,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读书学习习惯,把知识学得扎实、用的透彻,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道理。

务实

《论语·为政》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此为务实。“务实”即讲究实际,实事求是。王符在《潜夫伦》中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明代朱之瑜说:“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务实”就是要求学校立足学校实际制定目标,确定措施,真抓实干;教师以认真细致、严谨扎实的工作态度对待教学;学生以诚信向学、踏实求知的态度对待学习,要求全体师生以坚持不懈、科学严谨的态度追求真理。邵庄小学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以“务实”为治学之要著、立业之根本,教师教人求实、促人求真;师生为人诚实、真诚融洽。

和谐

冰心曾说过:“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美的环境。”和谐校园,就是学校各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以和谐为校风旨在为师生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以诚相待,相互关爱,相互尊重,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创新

“创新”及创建新的,是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实践。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学校只有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实现学校的长足发展。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学生敢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学校以“创新”为校风也凸显学校注重科技创新教育的办学特色。

教风

乐教爱生

至精至善 【阐释】

乐教爱生

乐教出自《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能够寓教于乐,表现的是教师积极的教学状态和育人心态,以自己的乐教促进学生的好学、乐学。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热心、诚心、爱心促进学生的茁壮成长,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尚书·学记》曰:“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至精至善

《庄子•渔父》云:“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汉代王充《论衡•感虚篇》亦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至精”意为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礼记•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其意为: 修身育人,都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动摇。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至精”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的厚实性和教学技艺的精湛性,要求自己广学上进,恒心于教,能够以学识的渊博、道德的威望、人格的魅力影响、感化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达到教育工作的至精乐道。“至善”是邵庄小学教师的品德目标和境界,要求教师亲力亲为、躬身实践,准确、深刻的体会教育的寓意和教学的快乐,爱岗奉献,恒心育人,以此达到育人的至善和谐。“至精至善”是“天道酬勤,敢为人先”学校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品德与卓越人格的不断完善,体现出教师对自身的业务要求和责任意识,同时也是教师不断追求卓越、精进育人技艺精神的凸显。

学风

勤学好问

乐学善思

【阐释】

勤学好问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数学家华罗庚说:“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荀子》:“知而好问,然后能才。”意思是: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好问才能成才。《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古人把学习称之为做“学问”,强调学习要一边学一边问,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疑问,养成不懂就问、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勤学和好问就如同舟的双桨,又如同鸟的一双翅膀,有了双桨船才能向前行驶,有了翅膀鸟才能展翅飞翔。

乐学善思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学”就是乐于学习,喜欢在学习中找乐趣。只有喜欢学习,乐于学习,才能激发学习的动机,快乐求知,学有所获。《论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无所得。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可见善思对于做人、做事都是十分重要的。邵庄小学以”乐学善思“做为学风,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7.一念一训三风解读 篇七

办学理念:为孩子的一生奠基

以优质教育开启成功之路,目的在于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充满阳光快乐的一生奠基。我们将用最优异的教育,引导孩子们具备崇高的价值取向、高远的奋斗目标、高尚的道德追求,也就是要为学生快乐阳光的一生负责。

“为孩子一生奠基”作为我校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工作的中心,作为学校活动的一切,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把学生培养成勇于挑战、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第一,把学生看做具有生命意识的人。所谓生命意识就是人的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和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因素,教育应积极催生、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挖掘其优良的品格、聪慧的个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感觉。

第二,把学生看做具有社会意义的人。人是高度社会化的有机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的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环境塑造,接纳个体;个体认同、接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学生不仅属于学校,更属于社会,要让他们在接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同时,去主动适应、创造社会文化,为未来发展奠基铺路。学校应让学生突破校园“四角天空”的束缚,融入到社会的大熔炉中学习与生活。

第三,把学生看做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教育的发展要求确立发展变化的学生观,把学生存在着的多种潜能变成现实。学校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教学活动、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全面充分的挖掘,为其终身发展储备能量。

第四,把学生看做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种不同的个性”,社会也因个体个性的差异性而精彩。个性,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人的才华往往由人的个性表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无个性必平庸。教育应发展学生积极的心志,展现真实的自我,应当给学生足够的自我发展的空间,应当鼓励学生有个人的追求和理想。

对于学生,校园要充满爱心,成为学生心灵和精神的家园,让学生在爱心的拥抱中健康成长、快乐成才。学校要担负起责任,“为学生一生奠基”。一个合格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一定能长久地照耀学生人生的道路,我们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落实学校的办学思想,成为照耀学生人生道路的明灯,不断地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发现他们纯朴高尚的品质,坚韧刚强的意志,美丽宽广的胸怀。

训:厚德笃学

自强不息

何谓厚德?古人认为:天高行健,地厚载物。人生要像天宇那样高远刚毅,自强不息,要像大地那样广阔厚重,包容万物。取厚德作为我校校训精神,意在要求全体师生应像地一样“厚德”,胸怀宽广,“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实而不华,勇担大任,谦虚宽厚,淡泊名利;应像天一样“行健”,高大威武,崇尚真知,百折不挠,勤恳进取,劳作不息,奋发有为。要集刚健、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追求人格塑造上的全面性,既勇于竞争又善于合作,既出类拔萃又守于纯朴,既疾恶如仇又与人为善,既长于用脑又精于动手,既豪情万丈又埋头苦干。重德求实,把“做人”与“做学问”真正统一起来,德正学优,成人成才。

要笃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上下求索,孜孜不倦,科学人文并重,现代传统结合。取笃学为校训,意在要求全体师生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学习,在知识的问题上不掺杂半点虚假;要求全体师生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勤学慎思,学思并重,尊重知识而不拘泥于书本,借鉴前人而不自我束缚,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完善自我。

成功最关键的是需要付诸实践。虽然校园空间有限,但我们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应该没有边界,只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足以使你们获取自强不息的力量;“逝者如斯夫”,让我们师生携手,齐心协力用自己的行动为我校校训留下精彩的注解。

风:快乐健康

诚信宽容 教

风:以爱育爱

诲人不倦 学

风:博学

善思

合作

8.最新的一训三风诠释 篇八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三风一训”,既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风格、办学特色,也承袭了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是学校品牌和形象的象征。我校的校训:修德育能,追梦致远。校风:求真尚美,和谐至善。教风:敬业创新,博爱精导。学风:乐学笃行,特色发展。“三风一训”彰显了我校育人的情怀、兴校的智慧、治学的品格、发展的思路,同时也是我校的思想灵魂和精神特质。

一、校训:修德育能,追梦致远。

校训,《辞海》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修德:出自《左传·庄公八年》,解释为修养德行、行善积德。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以德为先。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更要身教。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使学生在知、情、意、行方面得到综合提升,实现从道德认知到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转化,为将来为社会作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房中的立德是立励志之德,立孝道之德,立爱国之德。

育能:育:孕育、培育,能:智能、才能、体能,作为校训的主旨,育能就是培育学生的智能、才能、体能的过程,也是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通过教师的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追梦:人类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时代发展呼唤中国梦精神,反映时代进步要求。坚持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相统一,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我们才能永远站在时代前列,不断把我校的教育事业推向新的台阶。

致远:诸葛亮的《戒子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后人将“致远”含义进一步引申为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而房中的追梦思想就是为实现学校的发展壮大,实现教师的幸福成长,实现学生的理想、抱负。

二、校风:求真尚美,和谐至善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它体现在学校各类人员的精神面貌上,体现在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学校干部的作风、各班级的班风上,还存在于学校的各种事物和环境之中。

求真:追求事物发展的真理所在和寻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拓教学思路,把学生培养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创造的新时代先锋人才。

尚美:认识美的过程存在四个层次:崇尚美―区分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发现美-从环境、生活、学习中发现美;追求美-追求美的生活品味、追求美的人生目标、追求美的梦想;创造美-用学习创造美好生活。房中人就是在学习中、教学中、生活中溶入追求美的过程。

和谐: “和谐”——语出《管子•兵法》:“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和谐是学校育人环境的理想状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谐校园应该是平安的校园、平等的校园、平和的校园、平静的校园,其要义是平等赏识、互助协同、民主尊重、沟通包容、共建双赢。

至善:《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最崇高的善”。通常指一切其他的善都包含于其中或者都来源于它的那种最高的善。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培养的学生拥有至善的心性,能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和谐至善是房中人的追求,也是房中培养人的努力方向。

三、教风:敬业创新,博爱精导

教风即教师风范,是教师的德与才的综合表现,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是教师道德、才学、作风、素养、治教的集中反映。

敬业,语出《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所谓敬业,就是指热爱自己所从事或所选择的工作和专业,并为之尽心竭力。全体教师树立主人翁责任感、事业心,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认真踏实、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力求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努力成为教学中的行家里手。

创新:人类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时代发展呼唤创新精神,创新反映时代进步要求。坚持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相统一,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我们才能永远站在时代前列,不断把我校的教育事业推向新的台阶。

博爱:《说苑·君道篇》载师旷言云:“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博爱是要人与人之间有一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那么最基本的条件是“人人平等”“ 有一颗热忱的心”。作为教师,我们既要有一颗博爱的心,又要把这种博爱的情感传达给学生,让每一位从房中走出的学子都拥有博爱的价值观。

精导: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是促进者、研究者、建设者与开发者,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要求是服务、调控、反思、合作。所谓精,现在多指提炼或挑选出的优质的东西,而精导就是指要教师研究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同时还及时的督促学生学习,克服学生的懒惰情结,精导还在于对学生培养的全面性,我们不是只培养学习型的学生,而应该是全面发展型的学生,除了引导学生学习,还要指导学生做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四、学风:乐学笃行,特色发展

学风有两种含义,一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二指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有时也特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

乐学:乐在其中的一种学习境界。学习有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喜欢——乐在其中。乐学是一种绿色生活。心态平衡,劳逸结合,学有所用,学有所悟,学有所乐,是人乐学的作为,也是乐学的境界。

笃行:源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特色: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房中以其拥有的学校特色,坚持以艺术为支点激发学生的特色发展,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得。

发展:发展是事物从出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是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把发展作为学风,是要求学生在进入房山高中以后,成绩要有发展,不断进步;思想要有发展,拥有积极向上思想的优秀学生;身心要有发展,能够自我管理,建立完美世界观。

三风一训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办学特色,经历了六十年的风雨历程,房中人在教学上崇尚改革之美,在管理上追求精致之美,在特色上发展艺术之美,在学生健康成长上强调阳光体育之美,在与时俱进上展示信息技术应用之美,在崇尚美、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我校的文化核心:尚美。

学校文化核心:尚美。尚者,上也,集风尚、崇尚、高尚、超越四意而为之;美者,觉也,含感性、感觉、性感、意境之意也,皆主观而为美。“尚美”是精神在感性事物里的显现,是为人的一种素养,与人人有关,是超越浅薄功利的一次次永久响亮的提醒!

因此,我校把“尚美”作为文化内核,并根据我校的文化脉络和精神个性赋予它特定的内涵,它不仅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着力用美的方式处理一切事情的根本行为方法。具体体现在学校的精神、制度、行为和环境四个文化层面上,彰显房中人崇尚美、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文化特质。

办学思想:尚美立人。“尚美”遵循崇尚美、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宗旨;“立人”:立身,做人。《易·说卦》:“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是一种更高追求,“尚美立人”就是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立身、做人,在家能孝敬父母,在校能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学习能吃苦耐劳,工作能兢兢业业,遇到困难能积极解决,获得成功不沾沾自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办学理念为:和谐尚美,人尽其才。人际和谐才能人人心情舒畅;心情舒畅方可美善存心,埋头苦干,各项工作尽善尽美,营造洋溢人文美、道德美、艺术美的校园,以此引导我们的教育行为。和谐——语出《管子·兵法》:“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和谐是学校文化的理想状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育人氛围。和谐校园应该是平安的校园、平等的校园、平和的校园、平静的校园,其要义是平等赏识、互助协同、民主尊重、沟通包容、共建双赢。尚美,以崇尚美、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为基本要义,提倡师生在教学中柔合美好的信息,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美,并通过共同的努力去追求美,而美好的事物总是令人向往,所以要培养师生创造美的本领。组成学校的“人”从职责上包含了校长、中层领导、教师、学生、工人、在学校服务的其他人员,而“尽其才”不仅是校长负责管理学校的全面工作,领导做好上传下达,教师做好传道、授业、解惑,更主要的是根据各人的能力,把师生的潜能发挥到最佳,校长办主任就应该在待人接物上比较灵活、细心,信息中心主任就要董得更多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教务处领导就要对教学有全面的理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不同的学生培养成不同的人才,让文化成绩突出,在自己的喜欢的专业方向上有所发展,在艺术上有特长的同学就让他从艺术上找到成功之路,能说的,学校提供演讲的舞台,会写的,我们准备校报校刊让其文采得以展示。以“和谐”为要旨,以“尚美”为目标,是希望全校师生和衷共济,在外在的物质环境上、师生内在的心灵中,营造一个能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我提升的幸福校园,让全体房中人各展其能,各施所长,人尽其才,为房山高中的辉煌付出各人的力量。

9.三风一训解读 篇九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作为一把标尺,不但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而且是其文化积淀的具体体现,为学校的整体推进和健康发展起到不可替代作用。透过“三风一训”我们可以直观到我们学校育人的思想、兴校的智慧、存在的品格、发展的理念。同时,“三风一训”还是一所学校的历史凝聚、现实浓缩和理想展示,它们展示着一群又一群的师生励精图治、开创未来、追求光明前景的坚定信念。我们学校的校训是“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校风是文明、守纪、和谐、有序;教风:德高、艺精、博学、创新; 学风:勤奋、求实、乐学、善思。解读“三风一训”对于学校的发展,对于每一个教师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1.校训: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解读:踏踏实实做事,就是做事认认真真尽心尽力 也是学有所成的根本。一个人假如不脚踏实地去做,那么所希望的一切就会落空。古往今来,能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攀登的结果。正如王勃在《上刘右相书》中说的“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意思是踏踏实实工作的人,就会干出成效;一心专务虚名,敷衍塞责应付工作的人,功业自然浅薄。

堂堂正正做人就是做人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它是一种气概,一种气节,它要求要固守人格尊严,正大光明,俯仰无愧,无所畏惧。追古溯今,做人者,先正己。正思惟、正定、正语、正见、正业、正念、正命、正精进,这就是堂堂正正一辈子。有了堂堂正正的根基,人生的大厦才巍然屹立;有了堂堂正正的标准,人生的坐标才卓然清晰;有了堂堂正正的准则,人生的旅程才豁达光明。

作为乌龙泉中学的教师,就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人本理念,要积极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在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千方百计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时刻传递正能量,做学生贴心的引路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只有务实、落实,才能让教育实践活动出实效、有实绩,才能让群众满意。这些关键在于一个“干”字,而且是脚踏实地地干,务实地干、有效地干。我们要始终坚持,做到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同时作为乌龙泉中学的学生,希望你们年轻的一代,也能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校风:文明·守纪·和谐·有序

解读: 文明:文明是素质、涵养、受教育程度的综合体现。文明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最能体现它的道德水平。讲文明,就应该“知书而达礼”,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体现文明、体现人的风采。文明不是笼统造就的,它是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是规范与约束的过程。

讲文明,要从遵守纪律做起。守纪,重要的是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守纪绝不意味着以条文制度去压制,纪律只有经过内化、实践才能形成习惯。只有靠我们踏踏实实,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文明人,做文明社会的奠基石。

和谐是指在事态发展中的一种相对均衡、统一、协调的状态。是让人与群体、阶层、集团、事务、自然界、科学界之间的关系处于融洽、协调、无根本利害冲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于相互尊重、信任、帮助,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良性互动的状态。

序者,秩序也,就是“有条理,不混乱”。这就是所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首先要对课堂的秩序作些规范,教师只有规范课堂秩序,建立课堂基本纪律常规,才能使课堂动静有度,秩序井然,最大限度地保护所有学生的学习、平等交流的权利,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合作习惯。这样呈现的课堂秩序,才是真正的活而不乱。其次教师在课堂中要充满对教学的热情,教师的表现将会感染学生,引领他们建立学好学习的良好心态,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再次,要把好知识的“序”,在课堂教学知识线的对流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握教材知识前后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知识的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教师还要掌握课堂调控的策略,教师应设计弹性教案,只有将预设与生成相结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才能真正让课堂变得有序。而建立有序课堂,需要教师花更多的心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风:德高·艺精·博学·创新

解读:“德高”,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师必定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方可为人典范,方能教育好学生。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和“以身立教,德识相长”的教育理念尤为重要。

“艺精”指的是技艺、技能精湛。“艺”是内容,“精”是标准;达到“艺”的境界需要有一定的技能基础或底蕴,当技能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方可称为“艺”,故曰:技艺超群。教师的技艺要达到一专多能,技艺、技能能达到“为范”的标准,才能成为从教的模范。“博学”。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教师的学识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更包含了高超的教学技能和创新的教学理念。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无数滴“水”。

创新,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中说:“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今天,成功者不是继承型的人,而是创新型的人。继承性学习是以积累知识为主要特征;而创造性学习,则是把学习知识与创新知识结合起来,不只是学到知识,还能推动创造。那些甘于平庸、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人只能是庸人,时间留给他们的只能是苍白的历史和悔恨的叹息。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希望,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今天;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未来。

我们的教风和学风中都有“创新”这一口号,充分体现了学校对于创新的重视,就是希望我校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每个人都能做一个有创造性的人。

4、学风:勤奋·求实·乐学·善思

解读:勤奋:勤能补拙,精于事业,勤能生智。教育学生从小做到勤学苦,到老才能有收获;教育学生懂得任何一个人有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学校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靠着全体成员的勤奋就足以把小事做大,大事做强,强事做优。“业精于勤”,勤奋是学校、学生和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

求实:学习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必须实事求是。学生学习要用科学方法学,学有实效,遵循学习规律,学得实在。学生必须做到学习踏踏实实,功底扎扎实实,做人老老实实。

乐学,就是乐于学习,就是要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喜欢学习,乐于学习,才能激发起更强的学习动机,才能真正感受到“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的学习境界。

善思,强调了善于思考的重要性。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乃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能够思维是人类和动物的重要区别。善思是打开一切宝库的钥匙。作为教师,只有善思才能教出出色的学生;作为学生,只有善于思考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作为乌龙泉中学的一名教师要牢记“三风一训”,并且在实践中努力践行。在实践中,教师的治学治教精神、态度、方法及做人的原则非常重要并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我们要通过长期的多方面的教育实践,努力培养自己敬业驾学的精神、教书育人的品质。每一个教师都要关心和支持学校的“三风一训”建设,共同创造校风形成的良好的校园环境。

上一篇:英语会考常考作文范文下一篇:公司上半年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