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专业中怎么辨别零声母?

2024-11-04

播音与主持专业中怎么辨别零声母?(共10篇)

1.播音与主持专业中怎么辨别零声母? 篇一

简介

曾经很多人认为,艺考就是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同学为上大学而选的“捷径”。但随着这几年各艺术院校招生形势的变化——专业合并、招生计划缩减、分数线提升等,很明显艺考已经不再是低分考生读本科的“法宝”了。

尤其是近五年,艺考还出现了一个新趋势,很多文化课处于一本线左右的考生也加入艺考大军,“半路出家”去分艺考“一杯羹”。 这些文化课成绩处于一本线边缘的考生,高考时不稳定因素很多,就算有幸过了一本线,也不敢保证能被心仪的大学录取。

于是,高考选择艺术这条路,就成了很多高分考生的“备胎”,这个特点尤其集中在美术、广播电视编导和播音主持等可以通过“恶补”快速提高专业技能的门类。艺考路上的竞争愈演愈烈,面对这“僧多粥少”的局面,艺考生的压力空前。再加上在录取率低、花费不菲、竞争压力巨大这“三座大山”的重压之下,艺考之路到底要怎样走?

建议:

首先,不管是学艺术还是文化课,孩子的兴趣是第一位的。如果确定走艺术这条道路,那就必须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其次,在艺术高考这条路上,学生一定要虚心地跟着老师走。与艺术专业的老师多交流,听取老师的意见和指导。

再次,文化课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如果只抓专业课忽视了可文化课,到头来可能也将是徒劳。而且文化课成绩好的学生,一般学习习惯都很好,在专业课上即使起步比较晚,也能在后期表现得比较优秀。

最后,小编在这里还想建议家长,对于艺术和学习和艺考的选择,不要着急。如果孩子刚上高中,家长可以先用半年的时间留意、考察一些培训学校和机构。高一下半年或者高二开始选择艺考也不晚。当然,这里主要指的是编导、播音等这样可以短期能够得以培养提升的艺术专业。如果是舞蹈、声乐、乐器这样需要“童子功”的艺术专业,那还是越早接触越好。

当然了,如果孩子文化课成绩还不错,在学艺术走艺考还是普通文化课之间犹豫不定,那就让他选择文化课。毕竟在艺考生中,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如果说参加一次高考蜕一层皮,那么参加艺术高考的人就要蜕几层皮。”艺考生往往要比普通高考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但不管哪条路,决定了就要勇敢的走下去,因为唯有坚持,才有成功的机会。

扩展阅读

南京艺术学院艺考

现在正值艺考时节,除了中戏、北电、中传这样的顶尖艺术学府之外,很多地方艺术院校的招生工作也是如火如荼,竞争激烈。其中表现相对突出的当属“南京艺术学院”了!可能是钟情了那永远不用排队的图书馆、也许是喜欢上了那漂亮的足球场、亦或是因为去年林妙可的入学,但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今年南艺的招生火了!

昨天,南京艺术学院本科招生校内专业考试拉开帷幕,这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考大军。据了解,今年南艺计划招收本科生2300名,截至1月1日,校内报名点报考人数已达5.68万人,报考人次超过8.9万,较去年分别上涨27.7%和24.2%。

按校内考点计算,在28个校考专业中,平均录取率为2.26%,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等三个专业报考人数均过万。电影电视学院5个专业考录比均超过300:1,其中影视导演专业竞争最为激烈,录取比达到424:1,录取率仅为2‰。据校方透露,今年就连学校“最冷门”的专业录取比例也接近7:1。

南艺电影电视学院院长蔡伟说,“我们会重点考察考生们的综合素养。”蔡伟表示,在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的考试过程中,考官会通过考生们是否能根据题目很快组织矛盾、展开冲突、最后有效的解决问题,来考察他的逻辑思维能力。

与此同时,与去年相比,表演专业在初试的考核内容上有所改动。去年报考表演专业的考生,需要在考场上进行5到6人为一组的不交流小品考试;今年,考生只需要进行声乐、朗诵和自我介绍的考察。而表演环节在进入复试后,才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命题即兴小品形式的考察。

而这又说明了什么呢?结合今年南艺艺考的初试情况,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做出了以下分析:

首先,艺考形势更加严峻。较往年比,今年的艺考生明显增多,而且也逐渐有了从扎堆报考高、精、尖的艺术院校,向地方艺术院校或综合高校艺术类专业去过渡的趋势。接下来,地方艺术院校的报考难度和录取标准可能也将随之提升。尤其像南艺、浙广这样的有明星校友的地方专业院校。

其次,综合素养更被看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学校对人才的判断已不仅仅是学业和专业那么简单了。就像南艺电影电视学院院长蔡伟说的——是否具备综合素养,已然成了南艺今年入学考查的重点!这就好比美术专业,如果你只会画,那还是不够的,你还要会把你画中想展现的表达出来;比如舞蹈专业,你的动作再高难、再到位也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要把舞蹈想体现的情感内容结合音乐,一起释放出来。所以,接下来的艺术院校考试,绝不仅仅是考察一项专业那么简单了。

最后,播音专业更具优势。就拿今年南艺的表演专业考试来说吧, 表演专业在初试的考核内容上有所改动,今年,考生只需要进行声乐、朗诵和自我介绍的考察。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播音专业了!声乐、朗诵和自我介绍哪一项不是播音专业的知识呢?声乐的发音离不开气息的运用;朗诵,是播音专业语言表达里的重中之重;自我介绍,更是播音专业的必修课。

而当表演面试在进入到复试后,则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命题即兴小品形式的考察,这是表演专业的难点,但这恰恰是播音专业的一项内容。在这方面,金马影后马思纯最具代表性了,一个播音主持专业出身的人,充分利用了在播音系学到的扎实的基本功,运用到表演中去,自然是表情达意,游刃有余。

总而言之,今年南艺的艺考释放出了大量的信号,这也对接下来要参加艺考的考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与此同时,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也提醒广大艺考生:播音专业虽然对其他艺术专业有着很好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但播音专业仍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专业。正如专委会推出的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考级那样,双阶十级,让学生能在日积月累的学习+测评中,逐渐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舞台展现力,无形中扎实了专业基础,进而让学生们在艺考的道路上走得更顺、更稳。

2.播音与主持专业中怎么辨别零声母? 篇二

关键词: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个性化特征,培养改善途径

由于电视广播事业在近些年来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和进步,所以促使很多高校开设了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以便满足行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尽管多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但是受到传统观念以及某些特殊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让很多高校在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不足和缺陷,个性化特征教学培养的问题成为了当前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继续改革的首要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发展形势的分析

近些年来,大量的学生怀揣着进入媒体行业的梦想,一股脑涌入广播电视行业,这便造成了招生过热、学生素质、能力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因此为高校日后的人才培养和施教计划增加了难度,让个性化特征教学的实施进度放缓。与此同时,目前的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内容范围过窄,并且过于统一化,使得学生虽然掌握了基本的播音与主持的专业知识,但是却缺乏个性化特征,影响到未来的职业化风格形成,尤其对于实践、适应性的欠缺,使学生以后的岗位胜任能力令人担忧。另一方面,在观众欣赏水平日益提高的影响下,对播音主持人的要求也相应提升,“同一副面孔”、“同一种风格”的教学培养模式已经显示出严重的滞后性,对学生个性化特征培养的忽视,必将影响到更具创新个性化的主持播音人才的产生,这种同质化的教学现状不容忽视。

二、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和改善学生“个性化特征”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注重专业与多样性能力的融合式培养

鉴于当前广播电视类节目和频道纷繁多样,行业内所需要的播音和主持人才也呈现出不同的趋势。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自己的优点,在保证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讲解的基础上,融入多样性能力的塑造策略,尤其针对语言表达方面,倡导每个学生在遵循行业标准要求规定的同时,展示出个人独具风格的口才,进而在长时期的训练与实践过程中,逐步塑造出独具魅力的个人化语言风格,同时教会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岗位进行有效合理的定位,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平台。此外,引入诸如:“双语通道班”、“体育通道班”等极具特色的专业课程教学,从而实现对学生更有针对性的训练,为相关岗位输送具有特点的人才。

(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方式

高校在认识到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发展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的培养之后,便应该深思熟虑,不断研究与探讨合理、有效的不同教学方式。通过对播音与主持行业现状的调查和了解,以行业需求为基础,结合不同学生的自身特点,可以运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重新认识、了解自己,学会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优势的一面,逐渐塑造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与魅力。此外,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播音主持比赛,结合自身的特长,报名参加相应类别的比赛,进而增强其实践经验,并考验个性化教学的成效,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信心,让自己的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

(三)重新制定考试选拔制度

高校针对播音与主持专业应该在延续从前适用的考试、选拔人才制度内容的基础上,补充引入具有个性化特征要求的考试内容,彻底消除千篇一律的考试内容和流程,增加多样性的选拔、考核形式,偏向于突出个性化特征的展示,例如:针对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娱乐型节目主持人以及广播电台播音员的考核与选拔就应该精心区分,合理设计考试内容,将一些细节部分补充到考试选拔制度当中,以便达到最终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结语

3.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原则 篇三

关键词: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原则;教学模式

教学原则,是反映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对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保障性作用。由于各个专业的教学对象,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不同以及各个专业的教育专家对各专业教学原则的理解不同,所以在教学原则的理论模式上出现了多样化、差异化等不同的特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志在培养具备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基础和扎实系统的中国播音学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较强的播音与主持实践能力,擅长广播、电视、网络等电子传播媒体中各类节目的播音主持工作,也能够胜任文化传播机构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这一庞大教学系统各个环节的坚实理论基础既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原则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教学整体性原则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它区别于其他学科。因此对于以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为背景的教学整体性原则,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强调教学整体性原则是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遵循的方向,是首要的教学原则。教学整体性原包含着两重含义。

第一,教学所承担的任务具有整体性,教学任务的完成应是完整的,全面的,不能有任何方面的偏废。这些主要体现在教学中科学化教育和思想理论高度整体化的实践统一。教学工作中应注重科学化教育和思想理论的整体性。思想理论是科学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学的科学化教育是思想理论的实践。在我国几代播音主持教育工作者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之下,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现已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严谨、开放、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当中,应该始终坚持以语音学、播音发声学、播音基础理论、文体业务理论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以锻炼和提升学生语言功力为核心,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播音主持观念,开阔眼界、提高自我分析鉴赏能力。在科学化教育和思想理论的整体性原则下完成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工作。

第二,是指教学活动的本身具有整体性,教学是由一系列教学要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它的体现应是在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整体性。知识和能力是相互关联但又存在很大差异的。知识的有效传授会促进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但不同结构理论的知识对学生的发展作用是不同的。就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来说,既有新闻学类相关,又有艺术类性质。既涵盖语音学、发声学、又涉猎新闻学、传播学、文学、美学等各个领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吸取各相关学科的教学经验、积累并合理的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广大的学生们。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既不同于记者、编辑、录音、摄像又不同于编剧、导演、演员、舞美,必须经过科学的、大运动量的长期训练、调整和优化各方面的能力。在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质,使其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而且要结合学科特色,加强对学生适应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使学生深刻的理解能力、精细的观察能力、敏锐的反应能力、灵动的表述能力、现场的驾驭能力等都得到全面的开发与提高。但由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特殊性,教学的成功与否将最终体现在学生所具备的综合能力上。这就要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本着教学整体性原则为指导方针,科学的、有效的实施教学任务。

二、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因材施教,首先要做的是在平时的教学和实践练习过程中,教师准确并深入的了解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不足,准确掌握学生的“脉搏”。达到这个目标的途径有很多。孔丘是中国古代最早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了解学生的个性,并能针对个性不同的学,进行不同的教育,朱熹把孔子的这一教育经验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一教育经验后来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在播音主持专业方面教学,更应该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因为播音教学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在任教的过程中,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所处的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思想动态,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差异,选择恰当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这样才具有充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每个学生的最大能力,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和实践效果。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保留并强化学生在播音主持方面的优点,而摒弃和改造不良甚至是错误的发音、用声习惯,并能将其运用的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实施因材施教原则应从两个方面人手,一个是“因材”,一个是“施教”。“因材”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它的主要参考值是学生: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也来自不同的方言区,语音情况、表达习惯、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往往存在着较大差异。每个学生都存在着自身的优缺点,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学生可能在语音的规范性、口齿的清晰性、嗓音的圆润性、表达的生动性、思维的灵活性等不同的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就应根据学生在上述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同问题,判别和分析学生具备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有的同学因生活环境、地域的影响,可能出现语音问题,有的同学因遗传因素出现噪音、口齿问题;有的同学因个性原因,在表达方面存在分寸把握的问题,也不排除个别同学因个人能力的局限,存在认知、思维方面的问题。教师只有坚持全面、细致、发展的眼光对学生深入了解,才能对他们的特点和问题科学地分析。只有将不同学生的特点分类、细化,有质量和效率的教学才能顺利开展。

第二个方面就是“施教”即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个方面主要是针对教师而言,面对存在差异的学生,教师的教学措施要有针对性,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熟悉每个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克服不从学生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比如,在教学中,南北方同学的差异就非常的大。就普通话语音基础这部分教学来说,南方同学普遍会存在一些对比声母发音混淆的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l、n”和“h、f”不分;而北方同学,最大的问题则是语音调值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地域差异的问题,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这些语音正确的发音位置和技巧,而后进行专项的强化练习,使存在不同问题的学生都能达到标准的语音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创作个性的培养,突出不同学生本身有的专业特色,发挥其特长,使不同的学生在气质、性格、情感、兴趣等多方面显示出卓然不同的个性。对才智出众、能力过人的高材生精心培植,为充分发挥他们的各种才能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条件一般,资质较差的学生也要给予热情关怀和照顾,循循善诱,从他们原有的基础出发,发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逐步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原则应贯穿于教学工作之中,它对于规定教学计划、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具有指导作用。只有正确地贯彻教学原则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健康地发展,逐步成长为具备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他传媒机构和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日主持工作的复合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4.播音与主持专业中怎么辨别零声母? 篇四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电影演员、话剧演员都是语言艺术工作者。气息的运用、共鸣的调节、吐字的技巧、都是其基本技能的体现。发声技巧是播音员、主持人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改进声音素质,提高发声技巧,使语言更富感染力,同时给受众以美感也是播音发声技巧所要达到的目的。而这些都是要通过系统、科学的基本功训练,才能有所效果。对于播音主持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的老师总结了如下方法:

一.1.唇的练习

(1)喷:也称作双唇后打响,双唇紧闭,将唇的力量集中于后中纵线三分之一的部位,唇齿相依,不裹唇,阻住气流,然后突然连续喷气出声,发出P、P、P的音。

(2)咧:将双唇闭紧尽力向前噘起,然后将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咧嘴),反复进行、。

(3)撇:双唇后闭紧向前噘起,然后向左歪、向右歪、向上抬、向下压。

(4)绕:双唇闭紧向前噘听起,然后向左或向右作60度的转圈运动。

2.舌的练习

(l)刮舌:舌尖抵下齿背,舌体贴住齿背,随着张嘴,用上门齿齿沿刮舌叶、舌面,使舌面能逐渐上挺隆起,然后,将舌面后移向上贴住硬腭前部,感觉舌面向头顶上部“百会”穴的位置立起来。这一练习对于打开后声腔和纠正.“尖音”、增加舌面隆起的力量很有效。口腔开度不好的人、舌面音J、Q、X发音有问题的人可以多练习。

(2)顶舌:闭唇.用舌尖顶住左内颊、用力顶,似逗小孩儿嘴里有糖状,然后,用舌尖顶住右内岬颊做同样练习。如上左右交替、反复练习。

(3)伸舌:将舌伸出唇外,舌体集中、舌尖向前、向左右、向上下尽力伸展。这一练习主要练习使舌体集中、舌尖能集中用力。”

(4)绕舌:闭唇,把舌尖伸到齿前唇后,向顺时针方向环绕360度,然后向逆时针方向环绕360度,交替进行。

(5)立舌:将舌尖向后贴住左侧槽牙齿背,;然后将舌沿齿背推至门齿中缝。使舌尖向右侧力翻。然后做相反方向的练习。这一练习对于改进边音L的发音有益。

(6)舌打响

(7)捣舌

二.口腔的静、动态控制

1、静态控制:打开口腔、提颧肌、开牙关、挺软腭、松下巴

欲达声挂前腭:

1、调整呼吸,声波成束

2、声波畅通,音饱色纯

3、声射腭前,声音鲜明

4、动态控制:字头(吐字)、字腹(立字)、字尾(归音)

字头:咬住,弹出,部位准确,气息饱满,结实有力,停暂敏捷,干净利落

字腹:拉开,立起,气息均匀,音长适当,圆润丰满,窄韵宽发,宽韵窄发,前音后发,后音前发,圆音扁发,扁音圆发

字尾:尾音较短,完整自如,避免生硬,归音到位,送气到家,干净利落,趋向鲜明

三.声母发音难点

(一)/b、p、m/ 的练习:

双唇音在播音员的口中一般不会发生发音部位的错误。只是大部分人发这三个音时,唇显得无力;

有的播音员在播音时,咧嘴唇,影响了口腔开度,同时力量也会分散,其结果双唇的爆发力必然减弱,字音的清晰度下降;

声母/m/的发音力量不够,鼻音色彩就会加重,字音闷暗。有人发音时双唇抿起,影响了音准,延缓了发音动程,语句也不会流畅;

声母/p/的发音,气流太强,则会产生噪音,话筒传出“噗噗”的声音;

生活中这三个音不用太讲究,但是播音中要求字音准确,清晰响亮,必须加强这三个音的力度;

注意:唇部收紧,接触有力,小腹要有控制,气流集中,力量集中在双唇部,这样声音也就集中了;

还要注意:双唇后面带的圆唇韵母/o/,而不是/e/,有的播音员因为受了方音影响把广播—— guang bo 读成了 guang be ;

练习双唇音的办法很多,如何练习双唇打响;音节表中双唇声母和韵母相拼音节,还有变换

四声的练习,两字词,绕口令等。

(二)/ f / 的练习

播音中要注意上齿和下唇自然接触。

不要上齿咬住下唇发音。

成阻面积大。力量则分散。

/ f /本身是擦音,要注意节制气流。

(三)/n、l/的练习

舌尖抵住上齿龈。播音中,气流冲破成阻部位时,舌尖表现无力度,无弹性,使整个字音松散,失去准确性,产生/ n、l/ 混乱现象。

平时说的“唇舌无力”的“舌”就是舌尖音发音无力。成阻后,气流没有形成一定的压力,冲击成阻部位时,气流软弱,舌尖肌肉紧张不起来,因而除阻没力度。听起来整个音节甚至句子立不住。给听众懒散的感觉。

声母起领头作用,也有个别人没舌尖或者舌尖伸不出,这就更影响音准。

发/n/没鼻音。舌尖顶不住上齿龈,一部分气流轻易跑到口腔外,进入鼻腔的气流减少,鼻音色彩冲淡。

相反发 / l / 没有边音,舌尖顶满了上齿龈,就影响了音的准确。

同时注意气息控制,让舌头灵活有力地弹动上齿龈,这就是舌的弹卷力,练习时应注意舌尖的力量。

除口部训练操以外,还可以多练习音节表中/n、l /音节和绕口令等。

(四)/ zh、ch、sh、r / 的练习

有人把它们与舌尖印相混,有人发成卷舌音,有人发得偏前,这一切都和口腔开度关系。练习时,可以把牙关打开。练习开口韵时,不要两唇撅起,上下齿之间要留有距离。

5.播音与主持专业中怎么辨别零声母? 篇五

一、广东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存在的问题

1. 毕业生供应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轨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播音主持岗位目前基本呈饱和状态, 缺少的主要是高水平的专业性节目主持人, 如时事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等。对于性别而言, 男性主持人需求空间更大一些。但是, 广东许多高校并未从市场需求出发, 甚至根本不具备师资、设备和专业场地, 仅仅受市场利益驱动就草率地开设播音主持专业, 并一味扩大招生规模, 使这一本应受严格控制的专业呈现盲目增长的态势, 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长远发展。

2. 毕业生文化素养不高, 后劲不足

作为艺术类专业, 播音主持专业较低的文化课分数线是吸引许多考生报考的主要原因。这些学生或学业发展不均衡, 或学业平平, 考大学希望不大, 靠着长相和普通话水平侥幸考了进来, 因而毕业生基础相对薄弱, 知识面偏窄, 后劲不足, 尤其是新闻素质亟待加强。部分毕业生的适应能力不强, 特别是对节目整体驾驭能力不够, 缺乏根据节目性质和任务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

3.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及广电系统编制饱和的现状, 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成了非常现实的问题。本专业就业难的形势导致许多在校学生对前途没有信心, 学习积极性不高, 这给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4.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目标不相适应

第一, 课程结构不合理, 教材更新不及时。专业课偏多, 文化素质课较少;技能课多, 理论素养课少;部分专业课教材十几年未作更新, 内容远远落后于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第二, 教学方式主要是“单向式”“灌输式”, 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动力不足。学生课堂上动口多, 动脑、动手少;广播训练多, 电视上镜少;有稿播音实践多, 节目主持实践少。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教学不够, 因材施教没有很好地落到实处, 这都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提升广东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质量的对策

1. 依托区位优势, 发展“2+2”模式, 着意培养广东特色的主持人

从长远来看, 社会永远需要主持人。广东地区高校可依托毗邻香港、澳门的区位优势, 着意培养政府和企业的新闻发言人。笔者建议高校走“2+2”模式培养播音主持人才:专业知识学习两年, 这两年主要是让学生发展特长和寻找专业发展方向, 后两年可因势利导, 把学生安排到一线实习, 这样可以避免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 让学生及早了解社会需求, 毕业后可直接与媒体接轨。广东卫视播音员叶立谦强调, 广东独有的岭南特色、厚重的文化底蕴可以使高校在广东特色主持人的培养上动动脑筋、下点工夫。例如, 广州大学“围绕电视办专业”, 搞学科联动, 以本专业发展带动学科群, 针对珠三角地区粤语播音人员缺口大的现状, 主打粤语播音这张牌, 专门聘请有几十年播音经验的粤语主播担任主讲教师, 所有学生全部安排到一线实习, 七八成毕业生都能到媒体就业。

2. 学好外语, 与国际接轨, 培养综合素质

凤凰卫视咨询台台长钟大年在一个研讨会上明确指出, 凤凰卫视招收主持人的一个硬条件就是外语一定要好, 其次才是长相和声音。凤凰卫视当家主持人吴小莉、陈鲁豫、许戈辉等无不符合这一条件。一个主持人不懂外语, 一不符合凤凰卫视外宣的需要, 二无法与国际接轨。他说, 毕业生吸引凤凰卫视的并不是声音和长相, 而是广博的知识面及独特的个性。因此笔者建议, 播音主持专业一定要加大外语教学力度, 同时, 还要注重学生辩论、演讲、脱稿说及现场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 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其毕业后能直接走上工作岗位。

3. 依据自身优势, 突出特色

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着意培养双语人才的模式很值得借鉴。该校除了打双语播音牌, 还注重日、韩、粤语的教学, 旨在为国际广播电台输送播音人才。目前, 该校还在考虑小语种的引进和发展。

深圳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开设常规的专业课程, 还依托身处艺术系的优势, 专门为学生开设了表演基础、形体、声乐训练、形象设计、美术音乐鉴赏等独具特色的艺术类课程。为了让学生学有所用, 该专业经常举办各类演讲大赛、辩论大赛、话剧大赛、幽默大赛, 有时还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接受老百姓的评判, 使学生在不同的舞台上接受考验和历练。

4. 注重发现有特点的学生, 因材施教, 并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颂说:“学播音主持这个专业, 有特点的人容易被发现。”纵观深圳大学播音主持专业2005、2006级毕业生的去向, 不难发现这一点。2005级两名男生在校时专业突出, 主持、朗诵、辩论、演讲、说相声、体育解说样样都行, 毕业后全都与深圳卫视签约, 一年多时间, 已有不小的名气。2006级一名男生, 相貌、个头、专业成绩在班上很不起眼, 但就是爱幽默, 平时不管是在学习上, 还是生活上, 他只要一开口就会让人发笑, 他写的毕业论文也是有关主持人幽默语言研究的, 学校或系里举办的幽默大赛他准拿冠军, 他的这一特长被郑州电视台某栏目看上, 现已正式加盟郑州电视台并开始工作。

5. 在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 多做一些非专业的培养

南方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播音指导汤聪曾举例, 美国的主持人是从新闻记者做起、从小台选拔的, 这些是很好的实习和锻炼的机会。现在高校培养的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不具竞争力, 他呼吁高校在进行专业培养之外多做一些非专业的培养, 这样做非常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就业能力的提升。例如, 深圳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充满活力, 敢说敢闯, 适应能力强, 多才多艺, 他们历经各种舞台的磨炼, 曾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朗诵大赛优秀奖”、“全国电视主持人大赛亚军”、“奥运网络女主持人大赛亚军”、“2009年度珠江小姐冠军”等荣誉。有的学生还未毕业, 就已经与省市级媒体签约。

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一, 鼓励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多思考、多提问, 鼓励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质疑, 进行评价, 鼓励同学之间相互探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共同提高。第二, 建立一个由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采访、自己编辑、自己播音的广播站或电视台, 并配备相关设备, 使学生学有所用, 有施展才华的平台和空间。第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及社会举办的各种赛事和活动, 接受外界的评判。让学生多听听不同的声音, 这有利于刺激学生努力向上, 也是对其学习成果的一次很好的检验。

总之, 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改革要根据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21世纪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要求, 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 加强素质教育,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摘要:随着开办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数量迅速膨胀, 播音主持教育问题也逐步暴露。广东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存在着毕业生供应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目标不相适应等问题。因而广东高校需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 加强素质教育, 全面提升播音主持专业的教育质量。

6.播音与主持专业中怎么辨别零声母? 篇六

关键词: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个性化特征;培养改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13-01

由于电视广播事业在近些年来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和进步,所以促使很多高校开设了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以便满足行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尽管多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但是受到传统观念以及某些特殊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让很多高校在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不足和缺陷,个性化特征教学培养的问题成为了当前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继续改革的首要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发展形势的分析

近些年来,大量的学生怀揣着进入媒体行业的梦想,一股脑涌入广播电视行业,这便造成了招生过热、学生素质、能力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因此为高校日后的人才培养和施教计划增加了难度,让个性化特征教學的实施进度放缓。与此同时,目前的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内容范围过窄,并且过于统一化,使得学生虽然掌握了基本的播音与主持的专业知识,但是却缺乏个性化特征,影响到未来的职业化风格的形成,尤其对于实践、适应性的欠缺,使学生以后的岗位胜任能力令人担忧。另一方面,在观众欣赏水平日益提高的影响下,对播音主持人的要求也相应提升,“同一副面孔”、“同一种风格”的教学培养模式已经显示出严重的滞后性,对学生个性化特征培养的忽视,必将影响到更具创新个性化的主持播音人才的产生,这种同质化的教学现状不容忽视。

二、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和改善学生“个性化特征”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注重专业与多样性能力的融合式培养

鉴于当前广播电视类节目和频道纷繁多样,行业内所需要的播音和主持人才也呈现出不同的趋势。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自己的优点,在保证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讲解的基础上,融入多样性能力的塑造策略,尤其针对语言表达方面,倡导每个学生在遵循行业标准要求规定的同时,展示出个人独具风格的口才,进而在长时期的训练与实践过程中,逐步塑造出独具魅力的个人化语言风格,同时教会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岗位进行有效合理的定位,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平台。此外,引入诸如:“双语通道班”、“体育通道班”等极具特色的专业课程教学,从而实现对学生更有针对性的训练,为相关岗位输送具有特点的人才。

(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方式

高校在认识到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发展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的培养之后,便应该深思熟虑,不断研究与探讨合理、有效的不同教学方式。通过对播音与主持行业现状的调查和了解,以行业需求为基础,结合不同学生的自身特点,可以运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重新认识、了解自己,学会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优势的一面,逐渐塑造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与魅力。此外,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播音主持比赛,结合自身的特长,报名参加相应类别的比赛,进而增强其实践经验,并考验个性化教学的成效,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信心,让自己的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

(三)重新制定考试选拔制度

高校针对播音与主持专业应该在延续从前适用的考试、选拔人才制度内容的基础上,补充引入具有个性化特征要求的考试内容,彻底消除千篇一律的考试内容和流程,增加多样性的选拔、考核形式,偏向于突出个性化特征的展示,例如:针对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娱乐型节目主持人以及广播电台播音员的考核与选拔就应该精心区分,合理设计考试内容,将一些细节部分补充到考试选拔制度当中,以便达到最终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结语

总之,时代的发展,促使电视媒介内容逐渐走向多元化,“个性化特征”成为了广播电视事业总体趋势的发展要求。作为播音与主持类人才重要培养摇篮的各类高校,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这份重任,在实际的播音与主持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变换合适的教学方法,调整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而确保学生满足专业性与个性化的双重要求,为广播电视类行业输送更多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郑来.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的个性化教育[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6):69-70.

[2] 陈晓芸,郝晓翔.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上饶师范学院为例[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版),2013(04):114-120.

7.播音与主持专业中怎么辨别零声母? 篇七

[关键词]播音与主持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提高教学质量上来。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创建以来,教育教学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由于其专业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播音主持实践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除了教育经费的投入、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等环节外,教学方法的改革尤其显得重要。该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大一至大三小课实践教学,使集体课(简称大课)中讲授的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加以巩固,使学生通过实践练习,逐步掌握良好的发音用声技巧,并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和完善播音主持技能。

目前,我国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实践课教学,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这种授课方式,把教学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一名专业教师,分组授课。在分组的实践教学中(简称“小课教学”),依据集体大课讲授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辅导,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评价,指出问题,学生再根据教师的指导继续训练,直至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止。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三年的学生实践学习通常会由一个教师一带到底,往往会出现对专业学习存在问题的发现及纠正不够全面的情况。再如,学生练习加教师指导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过于机械、生硬,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实践课教学经验及思考,提出了以下改革建议。

一、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小课学习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大课讲授内容的重要指导意义,在练习实践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逐步学会用所学理论来指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技能上得到双向发展,使之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在小课教学中,通过对大课所讲内容进行的及时回顾,结合学生自身出现的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看法,通过积极、独立地思考,使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专业实践课教师要全面、系统、熟练地掌握各年级的教学内容,能将大课讲授的理论知识“掰开”、“揉碎”于小课的教学中,把一些专业知识技能贯穿于整个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学习阶段,而并不只是在某一阶段才强调需要学习掌握的内容,这也是由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如语音发声中关于气息控制与口腔控制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实践教学效果。

二、加强思想引导。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在小课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不定期地同他们谈心,及时摸清其思想动态。要使他们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未来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应该是既能播音也会主持,既能做广播播音又能做电视播音,既能采访也能编辑,既能创意策划也能制作节目,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如此高规格的要求,不通过扎实刻苦的基本功练习是很难达到的。了解了这些新形势,能促进学生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树立起学习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明白只有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才能适应时代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要求。同时,帮助学生找出差距及正确的解决方法,制定出学习计划,自我督促,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在一对多授课模式的基础上,可以尝试角色互换,让学生互为小老师,互相评判,互相纠正,既训练了他们的听辨能力和理解能力,又可提高其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积极营造一个“探究式”的课堂环境和氛围;其次,在小课教学中多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稿件进行练习,如与当前形势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娱乐活动,等等。也可选取中央重要会议、重要时事评论等内容进行新闻播读及新闻评论的练习,选取一些经典影视剧的台词片段作为情声气的练习材料,等等。此类紧扣时代脉搏、充满新鲜感的练习材料,学生往往很感兴趣,能够很好地调动其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再次,通过多种渠道拓宽实践教学场所。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锻炼主持技能、语言表达技能、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结合专业特点,可定期举办一些汇报演出。如:开展月汇报、学年汇报、小组观摩、新年朗诵会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在各种场合的实践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发现不足,树立信心,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积极营造平等信任的实践教学氛围

小课组的每位成员,由于个人成长的语言环境、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发音器官的生理差异等因素影响,使得他们在发音用声习惯、语言的理解领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上参差不齐。这就要求小课教师在教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快找出适当合理的教学与指导方法。既要保证水平较高的学生吃得饱,又能促使水平偏下的学生尽快赶上来。要注意在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上,依据相同的练习材料对水平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练习标准和要求,使小课实践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教师在小课教学中要与学生保持朋友式的关系,对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在教学态度上保持平等平视的心态。只有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学习心态下,师生间的学习交流才能顺畅进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引入竞争机制。采用师生互选的分组方式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以小组授课的模式来进行的。每位小课组教师的指导方式方法,都带有一定的个人特点和主观性,因此而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长期跟随一位教师学习,会存在发现及纠正问题不够全面的情况,学习积极性也会因此有所下降,不利于整体水平提高。针对此种情况,可以在学生入校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接触,在两者达到一定程度的互相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以类似于填报志愿的方式,选择调换小课教师,小课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选择。这种互选机制,不仅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资源的效用,并对实践课教师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总之,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要及时更新观念,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在实践教学中继续坚持集体大课与专业小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在发挥一对多教学优势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更新人才培养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较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专多能的播音主持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

[2]付程,播音主持教学法十二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姚喜双,未来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展望[J],语文建设,1999,(6)。

8.播音与主持专业中怎么辨别零声母? 篇八

一、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人才现状分析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播音系通过多次召开教研会, 专业带头人、所有专业教师分别深入省、市、县三级电台、电视台进行调研, 和行业专家、媒体一线播音主持人员共同对行业现状及其职业岗位群进行了研讨分析, 确定主持与播音就业专业岗位、岗位需求, 见下表: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2006-2009年学院主持与播音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流向是各级电台、电视台播音主持、大型活动会议仪式主持、影视软件配音与文博讲解, 平均比例在73%以上。

二、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面向省市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和相关广告公司、门户网站等单位, 培养具有大学专科层次文化知识水平, 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以播音主持为主的语言应用型人才。

三、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根据对当前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 确定主持与播音专业应具备专业能力、方法和职业素养。因此只有建立“前堂后台-校企合作-项目教学”的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一) 推行“前堂后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将校内电视台与省、市级电视台合作, 共同策划, 制作栏目和节目, 让教师和学生联合担任编导、主持人、制片人, 让教师与学生实现双重角色互换, 让教室音视频实验室与电视台实现零距离接轨, 让校园电视台与专业电视台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以09年与省、市级电视台合作的节目为例: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学生担任公共频道《夜线60分》《新闻第一线》《新闻午班车》《看世界》等栏目配音数百期。担任校台合作节目安徽旅游广播提供时段的校台合作节目《养生早知道》已经保质保量安全播出300余期, 《新徽商》5期、《平安空间》节目主持17期, 并且获得安徽省广播电视作品奖。院实验电台、电视台播音主持节目8000余期, 时长600小时左右。

(二) 推行了“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改革

主持与播音专业将专业课程类别分为若干技能单元, 每个技能单元为一个教学项目, 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系里有“明日之星”模拟台, 每个教学项目按广播频率、电视频道的方式进行项目模拟, 在项目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实践了广播制作人、电视制片人、主持人、播音员等角色, 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师生的专业技能。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 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例如, 《播音创作基础》在课程中, 需要学生录制稿件, 如果有问题, 教师现场解决, 对于学生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现场做理论讲解、示范,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播音主持系是学院项目教学法的试点单位, 进行了模拟广播频率、电视频道和课程等项目教学法的试点工作。一方面许多课程开始尝试设计工作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 《播音创作基础》课设计了诗歌散文朗诵比赛, 《活动与会议主持》设计了婚礼策划与模拟, 《影视广告配音》设计了电影、电视画面配音, 《即兴口语表达》设计了“五项技能”汇报表演比赛。另一方面, 播音主持系创办了“明日之星”模拟电台、电视台, 采取了班级与课程相结合的运行模式, 以09年为例: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学生项目作业留存2000余件, “明日之星”模拟频道频率节目1500余档时长200小时左右, 参与学生200余人。

我们感到, 项目教学的推动, 既丰富了实践教学手段, 又提升了实践教学水平。

(三) 推行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与用人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 签订用人订单。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高密度合作, 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脱钩的问题, 也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人才培养与使用衔接不畅的现象。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播音主持系与省级媒体 (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安徽电视台) 、市级媒体 (17个市级广播电视局/台) 、县级媒体 (桐城、凤台、舒城、岳西等十多家县级广播电视局/台) 、相关企业 (合肥国际会展中心、南京同庆科技有线公司、淮南牵手婚庆公司等企业) 等单位签订层次丰富的校企合作协议。通过校企合作等实践教学方式, 坚持德技并重的原则, 使学生们在实践基地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步掌握职业学习能力、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创新意识, 基本形成坚持职业训练的习惯,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表现出媒体人的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 提高个人的职业传播责任感, 初步形成健康的职业拓展方式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主持与播音专业在培养双师型教师及教师顶岗实践、学生优先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学生可以直接进播音室、演播室上课, 而且采用与将来的就业环境对接的授课模式。播音主持训练是模拟现实的工作任务进行, 学生的实习就业直接对口相关电台、电视台、企业。实行了“就业式实习”、顶岗实践、建立深度融入式校企合作、进行学术交流、进行科研合作, 使主持与播音专业办学出特色、学生有特长, 提高就业质量与就业率, 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四、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应用成效明显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主持与播音专业以主持、播音的需求为出发点, 实施“前堂后台-校企合作-项目教学”的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取得一定的成效:近两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5%, 并且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评价良好。经过对近两年毕业生跟踪调查, 用人单位普遍认为,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 适应社会能力强,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胜任工作。工作中积极主动, 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

不少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大赛中频频获奖。08-30、08-28班的徐建、李佳已通过大赛成为合肥电视台的新闻主播, 学生参加的全国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获得安徽赛区第一、第二名, 五届全省大学生诗文朗诵比赛囊括一、二、三等奖, 全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中获得金、银奖, 获得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金、银奖, 曹敏获得国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优秀奖, 另还有多名学生在省、市、县的播音主持大赛中获奖。学生在大赛中得到了锻炼, 同时提高了就业率。

摘要: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在主持与播音人才培养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方法和职业素养, 并通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打造专业特色就业平台,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高专业就业率。

关键词: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培养,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吴郁, 曾华志.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 2009, (5) .

[2]赵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2) .

9.播音与主持专业中怎么辨别零声母? 篇九

关键词:播音主持艺术教学,和谐师生关系,良好课堂氛围,创新教育理念,丰富社会实践

播音主持艺术教学是以普通话语音面貌为基本表现方式, 传授学生进行播音创作、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和学生一起练声、朗诵、完成课上课下任务, 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快乐性。播音主持学生训练带有一定的主动性, 如果学生不是真心的喜欢上课, 会出现违心和厌恶的情绪, 因此, 要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来提高教学质量, 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笔者认为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需要以下三方面条件: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需要良好课堂氛围为基础

氛围的营造必须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共同完成就意味着其间需要相互的理解和尊重。作为艺术专业的学生, 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活泼好动、喜欢发问, 身为老师, 就要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 理解他们的追求、情感、兴趣、爱好与需要, 记住自己的工作是因有学生存在而存在的, 适当地采用参与者的方式加入到学生的思维中去, 想他所想, 帮助学生去粗存精, 把思绪引回课堂, 积极和老师互动, 探讨应学的专业知识;身为学生, 更应尊重和理解老师为教育自己所花费的心血、所付出的劳动, 应细心体会老师的爱, 并及时调整自己在课堂上的言行, 收回不必要的心思, 和老师达成情感沟通的共鸣和知识共享的愉悦。双方只有相互尊重与理解, 加强沟通, 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师生所处的位置和所承担的任务不同, 出现一些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在普通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中这些矛盾主要集中在这样三点上:一是学生对本专业不感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况, 需要老师去“察言观色”, 细心体会学生的心理, 正确引导他们向老师吐露心声, 因材施教。二是不同程度的学生是否一视同仁。首先老师应该在内心深处真正平等对待同学们, 在此基础上在专业上有不同程度的侧重, 训练强度可做适当调整,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三是由于学生的活跃性造成课堂纪律略显散漫, 容易出现师生矛盾, 当这种矛盾出现时, 不能一味指责学生, 让学生反感, 产生不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应该自省其身, 调整教学方式, 吸引学生注意力。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心情愉悦、思维活跃、乐于参与, 以极大的热情上好每一次课, 从而保障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老师的教学质量。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需要现代教育理念做支撑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要创新就得依赖创新性人才去实现, 这就要求教育进行彻底变革, 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能力上,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关键。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这种创新教育体现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密切配合。

对音乐教学的功能需求。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完成我们应负的历史责任, 通过在实践中学习掌握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广大音乐教育界的团结努力、MIDI制作作为现代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 必将促进音乐教育改革的新发展。

因此, 电脑MIDI技术理论应为高校的理论作曲课程的教学服务, 这一点也是毋容置疑的。在我国高等院校全面开设电脑MIDI音乐课程已势在必行, 电脑MIDI技术的应用是音乐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电脑MIDI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运用在作曲教学中, 也可以运用到视唱练耳的教学中, 也可以运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同时也可以运用到和声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中。目前, 我们已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和创新时代, 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

首先,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师不能满足于现状, 要不断学习, 不断进行学术研究, 不断提高学识水平。经常进行科研创作的教师, 即使是少数的成功、多数的失败, 即使只是有过科学研究创造的尝试, 都是很好的经历, 这种经历使教师具有实施创造性教学的兴趣, 会更愿意为此而注入自己的感情, 当然也更会作出相应的教学安排与设计, 增强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水平。这有利于教师保持对学问的兴趣, 有利于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心理, 有利于授课内容的丰富和更新, 这是创新的前提。老师创新意识提高上来, 学生才可能接受创新的教育。在课堂上, 老师可以和学生们就某一科研项目展开讨论, 因为这些论题来自教学课堂, 来自同学们的实际, 大家都有话说, 都感兴趣, 这种讨论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只有活跃的思想才能唤起活跃的对话, 而教师思想活跃的本质在于他的科研创造力, 在于他长期研究中所形成的感悟。在这种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学到的不再是书本上的条条框框, 而是实实在在的观念和创新研究能力。

其次, 作为学习者的学生而言, 要配合老师, 将老师所教化为自己的心得, 进行深入分析, 养成爱动脑、勤动脑、勇于动脑的好习惯, 配合老师进行科研, 同时武装自己的头脑, 在和老师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逐渐形成创新思维的好习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得益彰。

三、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需要丰富的社会实践来巩固

走出课堂的社会实践是巩固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和老师关系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老师关注走出校园的学生, 既是对学生负责又是对自己负责, 既是对自己教学成果的检验又是联系学生、增进情感的一个良好方式。学生在媒体实习, 总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问题反馈给老师, 对老师进一步严谨课堂教学, 弥补不足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比如, 真实的演播室播音和课堂模拟的演播室播音有什么不同?如果不是分析同学们的反馈意见, 很难将它同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联系到一起。因此, 老师就会更新教学方案, 不再只就个别问题进行单独教学, 而是把多学科交叉融合进播音主持艺术的教学中, 让学生接受到更新、更广的知识, 让他们在实习过程中觉得学有所用, 树立自信心, 增强对工作的认可度、喜爱感,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 和谐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而言之,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障播音主持艺术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教学过程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主要依靠师生间互相尊重与理解构建的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不断开展创新教学研究的现代教育理念,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学生丰富的社会实践进行巩固。做到这三个方面, 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在播音主持艺术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开阔视野.、大胆创新, 以科技为先导大胆改革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振兴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而积极的行动, 让我们为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

周文璐 (1984--) , 男, 河北衡水人, 衡水学院音乐学院助教, 研究方向为音乐学。

宁丽瑾 (1983--) , 女, 河北保定人, 衡水学院音乐学院助教, 研究方向为音乐表演。

10.播音与主持专业中怎么辨别零声母? 篇十

【关键词】双语播音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我广西外国语学院依托地域优势、外语优势和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的优势,实行大学四年英语口语不断线的教学理念,开办双语主持与播音专业,培养国际复合应用型的语言表达交际人才,即“专业+外语+表达交际才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可以更进一步的对促进学校与地方与各国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外文化合作往更深层次发展。但在双语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开办初期,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英语底子较弱。在说普通话时可以侃侃而谈,到说英语时却迟迟张不开嘴。甚至有很多学生害怕说英语。连英语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他的东盟语种了。以下是笔者作为本院的播音主持专业的老师为改变此现象提出的一些建议以及想法。

(一)改革的目标

总体目标:九字方针“开通道、建模板、搭梯子”建立精简可行的课程体系,创建扬长活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国际复合应用型的语言表达交际人才。

1.建立精简可行的课程体系。

“开通道”为第一步,降低外语难度,课程的设置以基础语音为主。主要针对日常实用性强的口语进行训练,打下良好的语音基础。“建模板”为第二步,形成多方面多选择的专业模板,课程的设置以专业课为主。主要是针对某一方面所需要的专业口语进行训练,去粗取精。“搭梯子”为第三步,自行搭建模板,有学生自行搭建模板,自行进行针对某一方面的研究。课程的设置则要打通课程内外、专业内外、系部内外、校园内外的界限,形成综合性教学体系,通过“三步”走使学生从敢说到能说到会说的转变。把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与实践拓展训练三方面有效的结合。

2.创建扬长活化的教学模式。

把“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专业老师为导”的教学模式。 课程的设计我们采取“以趣促学为中心”的模式。运用多样化手段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和教师教学主导性,让不同专业模块学生之间,学生和专业教师之间双方都充分释放活力凸显其长处,自行设计和搭建起多角度、多形式、多场景的立体式自我展示平台,通过双语朗诵会、双语主持人大赛、双语演讲辩论、双语视频观摩、双语情景模拟、双语戏剧小品展演等形式和手段的专业技能实践训练,使学生有目的、有意识、主动地进行实践训练,形成积极活跃的学习动力机制。

3.培养国际复合应用型的语言表达交际人才。

通过有效途径、搭建实践社会、服务社会平台,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增强人文品格修养,培养学生艺术来自并服务于人民的意识与热忱。融注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审美教育、技能培训之中,达到学生专业意识、人文品格、艺术技能、团队协作精神、组织策划能力综合提升的目标。促进与校外行业的交流合作,使课堂教学与发展变化的人才市场形成有效对接,逐步建构应用型大学的社会沟通反馈互动机制。落实广西区位优势,为培养复合应用型的有声语言表达交流人才探究新的途径。

(二)改革的具体内容与创新

过程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及九字方针“开通道、建模板、搭梯子”

1.“开通道”为第一步。

(1)课程体系方面

充分利用我校灵活的教学管理机制,根据学生双语能力的基础,以汉语播音专业与外语专业3+1、或2+2的模式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课程的设置以语音基础课程、语音理论课程、基础语音必修课程为主,尽量做到精简。主要针对日常实用性强的口语进行训练,让学生掌握日常用语的词汇,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能很好的使用外语来进行交流即可。例如《英语日常生活用语》、《泰语日常生活用语》、《越语日常生活用语》等日常交流用语课程。

(2)教学模式方面

教师方面坚持双师化。构建多专业多语种多教师的模式,以学校专业教师与传媒及其相关行业骨干联合教学的“双导师制”队伍。各取所需,互补长短,活化教师体制。灵动的专业融合机制。常规教学是以学院——专业——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本项目实行多专业多语种的融合,打破学院,打破专业,以项目小组形式取代传统班级建制开展教学,达到活化班级建制。在这个阶段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相应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达到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应以鼓励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做到敢开口,想开口。在进行一系列口语训练的同时也打下了良好的语音基础,也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外语真正的融入到生活当中,达到学之可用。

2.“建模板”为第二步,

(1)课程体系方面

形成多方面多选择的专业模板,主要是针对某一方面所需要的专业口语进行训练,去粗取精。课程设置应以特定模块中的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实践课程、模块专业必修课程为主,尽量做到精简基础课程,强化莫块专业课程。主要针对本模块知识进行训练。例如选择了播音主持英语新闻方向,那相对应的《英语新闻播报》课程就是针对在播报英语新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语法、专业名词等的训练。

(2)教学模式方面

学生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已经把奠定了一定的语音基础。而术业有专攻,这个时候设置几个专业模板供学生选择,学生对自己的口语水平进行了简单的自测后,选择与自己兴趣与水平相适应的模板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做到扬长。活化学生配比。教师方面在这个阶段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播音主持专业方面的知识,还有有相应模板的专业知识,并把两个方面知识很好的融合。教学内容上应该教授学生可以实际套用的模板,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套用,以不变应万变。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多样而灵活,让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时刻保持学习热情。

3.“搭梯子”第三步

(1)课程体系方面

课程的设置以实践课为主,让学生自行搭建模板,自行进行针对某一方面的深入研究。打通课程内外、专业内外、系部内外、校园内外的界限,形成综合性教学体系。

(2)教学模式

在这里我们借鉴的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形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除了是教师传授的内容,也可以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单一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也可以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最后学生研究出的成果需要展示。 从展示内容上来说要特别考虑中外语言运用的能力,在形式的把握上也要把双语各自的语言特点、优势、美感等方面很好的展示出来。 可以通过双语朗诵会、双语主持人大赛、双语演讲辩论、双语视频观摩、双语情景模拟、双语戏剧小品展演, 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等形式循序渐进的全面展示学生双语实践能力。 这个段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使学生可以做到活学活用。

4.教材与考核形式方面的改革创新

(1)教材方面必须是多样性的针对性教材与训练手册。

在“开通道”环节,以日常口语训练教材为主,在“建模板”环节,以针对的模板专业教材为主,在“搭梯子”环节,以学生学习期间的多个作业和项目最终汇总为主。我们拟在规范教材的基础上,拓展辅助教材的编制与运用。如:录音、录像、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陈述者、采访者、谈判者、评论者等角色;听、说、读、写、译的技巧;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科学技术等主题内容;描写、叙述、说明、议论、对话、独白等文体以及学生的研究成果或作品集。

(2)综合全面的考核形式。

这里的考试不是指一次性的,而是分次、分段、分形式的考核,考试的内容由零散到结合。首先,分次分段的考核可以帮助学习初期的学生认识学习目的、理清学习思路,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要求,进行及时的调整学习方法;其次,多形式的考核有助于学生将分析与理解有效的结合起来,将他人观点和自我主张有效结合起来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潜力;第三,由零散到结合的考核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由点连成线再形成面,这符合理论课程的学习目标。

以专业综合能力考核促进实践能力提高。即表达与对话的形式。 一个人或多个人走上舞台,利用自己制作的信息板或电脑幻灯片或节目的形式就某一课题来做陈述,一般时长在5-10分钟不等,结束后老师和在座同学都可以提问。 自我陈述的能力是否足以令人信服直接影响学习成果。 因此,清晰的思路、举止大方有度、清楚的表达十分重要。虽然这种考查方式是容易让学生们感到紧张的一种,然而每一次的锻炼都会增强学生的信心。这种考核形式不停留于课本考核,不停留于纯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的考核,不停留于教学范围考核,而是把课程考核与指导学生进行开放式学习有效结合起来,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掌握和运用方面的情况,还要评价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的效果, 还包括评价学生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学会学习的能力。通过考核,学生能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学习方法的途径。

总的来说双语播音专业的外语课程属于特殊用途外语范畴。课程的设计我们采取“以趣促学为中心”的模式。这种模式首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双语播音需求的观察分析入手,在关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以及学习过程的同时,特别考虑实现双语播音教学目标所需的知识能力。对学生双语播音能力获取的各项因素进行重新审核和调整。这种课程设计在每个环节都着重考虑学生这个因素,同时注重语言学习和运用、技能掌握等各个方面。通过听、说、读、写、译和实践来培养。

“以趣促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开通道、建模板、搭梯子”的九字方针,建立精简可行的课程体系,创建扬长活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国际复合应用型的语言表达交际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我院还处于试验的初期,其中的内容还需要更好的细化,比如教师如何科学的配比,学生的班级建制是否合理,教材内容的可行性等问题还有待慢慢的摸索。笔者只是提出一些想法,为更多的人关注双语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著作

[1]赵琳.《双语播音主持艺术》[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期刊论文

[2]罗幸 杨康东盟传播视阙下中英双语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新探索——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 2015(21):

12-14

[3]贾睿 当代双语播音主持人培养模式探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9):136-137

[4]马红喜,胡杨娜 地方应用型高校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模式探索[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32(6):79-81

[5]王达 广西双语播音主持教学初探[J]《神州旬刊》,2014

(1):104-105

[6]王宏伟 当今汉英双语播音主持教学模式的研究[J]《吉林艺术学院》, 2010

[7]陈佳希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双语播音主持教学模式探讨[J] 《新媒体研究》, 2015(4):104-106

上一篇:语文个人总结下一篇:慕课创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