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行业(精选6篇)
1.会计行业 篇一
《行业特殊业务核算》
教 案
上课院系:商学院会计系 授课班级:会计201001班 主讲教师:
上课时间:2012年2月至2012年6月
第1单元 第1~2周 6学时 单元标题:对外贸易企业特殊业务核算 教学地点:群贤阁(多媒体教室)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让学生对外贸易企业常见业务类型及有关业务核算的方法。
知识目标:掌握对外贸易企业特殊业务的会计核算。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的思路,加强对各行业会计业务能力的提高与职业素质的培养。教学方法 :
1、确定学习小组,制定出小组学习考核方案,主要采用提问法。
2、提供操作案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要采用小组学习法。
3、学生给出答案,让各小组学生讨论;主要采用小组讨论法;
4、老师演示,评论本次学生的效果,给出适当评价。主要采用演示法、项目导向法、案例剖析法等。教学材料及工具:教材、多媒体教具; 考核与评价方式:
小组评定与老师评价相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主要教学内容:
1、出口业务核算;
2、进口业务核算;
3、贸易加工业务核算。教学过程:
该教材按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式设计,每一项目下有若干教学任务,每一教学任务对应一类行业下的特殊业务核算。通过“工作任务”、“相关知识”、“操作指南”三个方面设计每一项目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工作任务;
2、指导学生分析;
3、进行小组讨论;
4、组织小组发言;
5、组织全班讨论;
6、整理分析结果;
7、抽查学生结果;
8、评价学习过程。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步骤﹕复习提问、新课讲解、讨论、小结。
教学过程
(一)任务下达 1.任务描述
(1)根据江鑫外贸公司2010年发生的出口业务编制记账凭证。(2)根据江鑫外贸公司2010年发生的进口业务编制记账凭证(3)根据江鑫外贸公司2010年发生的加工贸易业务编制记账凭证
2.具体内容
(1)任务之(1)-(12)P1-5(2)任务之(13)-(17)P5-6(3)任务之(18)-(22)P5-6 3.简要分析
(1)出口业务通过外币结算;业务(1)-(7)系自营出口;业务(8)-(12)系代理出口。
(2)进口业务通过外币结算;业务(13)-(16)系进口商品采购;业务(17)系进口商品销售。
(3)进口业务通过外币结算;业务(13)-(16)系进口商品采购;业务(17)系进口商品销售。
(二)知识导学
出口业务的相关知识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国际贸易条款中的相
关规定(常用价格条款);二是汇率;三是汇兑损益。进口业务同样涉及价格条件、汇率、汇兑损益。进口业务分自营进口和代理进口。贸易加工分为进口、加工、出口三个过程。
一.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价格条款(3种)1.起运港船上交货价(Free On Board即FOB)2.成本加运费价(Cost and Freight即CFR)
3.成本加保险和运费价(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即CIF)
二、汇率
(一)汇率的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如1或100)的外国货币作 为标准,折合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汇率的标价方法。2.间接标价法。是指用一定单位(如1或100)的本国货币 作为标准,折合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的标价方法。(二)常用汇率
1.即期汇率。交易发生时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中间价。2.银行汇率。银行买卖外汇的汇率,含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
(1)买入汇率。银行向客户买入外币时所使用的汇率。(2)买入汇率。银行向客户卖出外币时所使用的汇率。(3)中间汇率。银行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之间的平均汇率。
三、汇兑损益 三种汇兑损益:
1.兑换汇兑损益(只涉及)2.外币科目调整损益 3.外币报表折算损益
(三)动手操作
(四)讨论交流
交流操作结果并进行讨论,具体方法:
分别由22名同学就1-22笔业务的操作结果依次进行交流(第1名同学交流第1笔业务的操作结果,第2名同学交流第2笔业务的操作结果……第22名同学交流第22笔业务的操作结果),并在全班逐一开展讨论。
(五)点评归纳
1.根据讨论交流情况进行点评 2.重点归纳
出口业务核算涉及三种价格条件:FOB(不考虑离岸运保费)、CPR(只考虑离岸运费)、CIF(考虑离岸运保费)。
三种价格条件除离岸运保费外,其余的会计处理都是相同的。下面以CIF为例进行归纳:
自营进口业务包括自营进口商品采购和自营进口商品销售。(1)自营进口商品采购的核算
贸易加工业务核算:
2.会计行业 篇二
一、会计行业中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分析
(一) 会计行业市场秩序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
目前, 随着会计行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快速发展, 会计行业所应有的市场秩序也始终存在着缺陷和问题, 导致会计人员的会计职能不能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发挥。很多企业受制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在对会计人员的招聘和薪资待遇上所使用的方式始终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延续, 这种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为部分会计人员进行舞弊造假行为提供了有利机会, 最终导致会计人员将账目做的模糊不清甚至是企业资金管理混乱, 使得企业所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能正常体现。同时, 企业在信息管理系统方面还有很多漏洞和不足, 尤其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奖惩的有关制度问题, 始终没有可具体实施的方式应用到实际对会计的管理中去。这些都为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提供了很多弄虚作假的可乘之机, 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二) 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素质
在我国众多企业, 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使得部分会计人员为了图谋个人利益, 做出不符合规范的虚假账目等违法行为, 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部分大型企业中, 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很大且所涉及的会计内容多而杂, 这导致会计人员的心理状态缺乏积极正确的工作态度, 对其工作内容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正确、有效的处理完成, 特别是企业中就职时间较长的老会计人员, 其工作方式和工作模式受制于过去传统老式的财务管理形式, 对新型的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现代财务管理内容不熟悉也不愿意接受, 这给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很多麻烦和问题。
(三) 对会计人员及工作内容缺乏监督管理
企业的会计人员受制于企业进行管理, 与政府财政部门之间没有直接利益上的关联, 这使得政府相关监督管理部门不能对企业的财政信息内容进行直接的监督和管理。作为企业的会计人员, 其工作内容是以为企业自身服务为核心, 因此财务部门本身不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同时企业年终所进行的年报审计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会计事务所完成, 来对整个企业进行账目的管理和汇总, 而并没有对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内容进行监督和管理。所以针对企业会计人员所对应的外部监督实际上只是一个空壳, 并没有实质的监管部门。这使得企业还是无法避免会计人员在财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造假或者徇私舞弊的违法行为。
(四) 政府及社会的监督力度不够
在最新的《会计法》中提出了“三位一体”的监督模式, 包括了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以及社会监督。但现实会计行业中, 国家政府相关监督部门没有正常履行监督责任的同时, 社会监督也没有按照预期目标和要求进行。我国所实行的监督方式是通过注册会计师对上市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进行单独审计, 因此社会监督的作用力是直接来自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执业人员对会计行业监管的客观、公正公平程度决定。但目前注册会计师所具有的监督力量, 也存在其内部人员素质的偏差、会计执业的标准不一、国家体制的约束以及执业环境的恶劣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导致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监督力度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同时我国本身所具有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缺乏行业发展基础, 所以导致整个会计行业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另外, 作为通过法律法规进行监督管理的政府部门, 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加快, 制度的延后性也为政府在发挥会计监督职能方面带来了很多障碍和困难。国家现有的很多关于会计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存在很多不完善甚至落后的状况, 使得政府相关部门在依法执行对会计监督工作中并没有充分发挥效力, 也没有专门针对会计全面而落实的责任追究制度, 出现部门之间的职能责任混乱不清同时也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等问题, 最终导致对会计监督管理职能的弱化。
二、会计行业出现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 国家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在对会计行业的会计人员出现违反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时, 没有切实的针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制度可以实施遵循, 同时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也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制度和有关会计规范存在着滞后性以及矛盾性, 这导致在处理会计职业道德问题过程中, 没有制度可循, 没有法律可依, 影响了整个会计职业道德的标准和实施。
(二) 现代企业制度两权分离, 导致信息不对称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企业的经营者和投资者没有相互融合, 投资者一般不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去, 因此对公司的财务账目以及公司资金的情况都没有全面的了解和知悉, 这种经营者和投资者两权分离的状况为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弄虚作假的非法行为提供了谋取利益的有利机会。
三、会计行业及会计人员的监管对策
(一) 加强并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管理体系
通过对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从而提高会计财务工作的真实可信, 同时也保证了会计人员能够高效率、高质量为公司完成财务相关工作。内部会计监督管理职能需要从两方面着手, 首先是企业的决策要与会计信息进行密切的关联, 其次是企业要建立并执行财务部门通过真实可信的财务信息内容来赢得社会的信任。企业要采取一定的约束和激励制度, 来建立起会计人员对企业财务工作的高度责任心。而这种约束与激励制度的平衡把握, 是需要在有全面而有效的约束机制建立的条件下, 来对会计人员实施可行性的奖励制度, 从而激励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关标准, 对企业内部的治理方式和管理结构要充分考虑市场状况以及企业发展, 根据市场的变化波动能够感受到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作出判断, 以此来降低政府在对会计行业以及会计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的社会成本。另外, 建立健全企业监事会对会计部门的监督管理条例, 并与时俱进的引进适合企业经营的董事制度, 让董事提出适合整个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以及对企业内部重大问题的解决, 从而对整个企业的治理监督结构达到完善和平衡。
(二) 会计行业市场秩序的完善
为了给会计行业市场建立一个健康、积极且按法律法规行事的环境, 必须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 利用政府职能确保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及完善, 并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下确保各个会计管理制度能够依法有序的实施运行, 并建立会计信息的共享机制, 来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另外,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企业发展的状况建立相适应的会计管理体系, 从而确保企业能够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下得到健康、稳定发展。在制定企业会计管理内容中, 要促使会计从业人员从传统的会计观念中挣脱出来, 接受新兴现代会计职责和要求。最后, 政府部门要与社会其他部门建立监督合作关系, 共同为企业的财政部门的会计工作起到监督与管理的作用。
(三) 提高整个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
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对整个会计行业秩序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关系。这要求必须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综合能力素质方面的培养和提升, 加强对其工作监督的力度。作为会计从业人员, 首先必须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包括会计、税法、经济法等多种有关会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并对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有所了解和认识, 并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条件下, 学会把计算机技术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去。并在进行会计人才考核过程中, 注意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测试和考核, 定期通过开展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素质能力的综合培训工作, 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同时作为企业, 应该为企业财务部门创建一个良好的会计监管环境, 通过建立相关的激励鼓励制度来促进员工财务工作的相互监督和相互提高, 从而对整个企业会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作用。
(四) 完善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能够有效对企业内部的会计违规违法行为起到约束和遏制的作用。通过国家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完善建立的同时, 相应的也通过建立会计指标评价体系, 把所有的企业根据不同的经营类别进行分类区分, 并对各个企业所有的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不断建立并形成企业披露制度。而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之前, 要符合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标准, 不能完全从投资者的主观立场进行, 要对公众利益的信息需求做参考, 信息披露之后, 要将其及时传送到企业员工和相关利益群体中去, 通过这种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力度, 为企业的财务工作提供健康有序的环境。
(五) 建立并加强社会监督的管理体系
为了给会计行业创造更加健康、有序的会计从业环境, 建立社会监督的信息系统成为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通过充分调动社会力量, 引起社会人群对会计行业的关注, 从而建立社会力量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意识。在新媒体大力发展的当下, 可以通过行业网站和各种新媒体来对企业的会计行为进行有力的监督管理, 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更加谨慎小心, 按照规范依法行事, 提高并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结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下, 会计职业道德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加强并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素质一方面是为了保障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同时也是为了整个会计行业的秩序和环境树立社会公信度。因此作为会计从业人员, 必须在工作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依法行事, 并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从事会计工作的相关职业道德规范, 不弄虚作假, 不为了谋取个人利益做出违规违法的行为, 通过严于律己的自我规范来提高会计工作能力, 促进整个会计行业的职业规范环境的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带动了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发展, 而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近年来对会计行业、会计人员的专业会计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水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影响下开始有了更高要求的标准。会计行业在近年来所出现的舞弊、诈骗等行为对整个会计行业起到了消极而败坏的道德形象, 受到了公众共同的关注和分析, 找到会计行业出现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主要对会计行业以及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方面做出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从而促进整个会计行业的职业规范环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会计行业,会计人员,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高爽.论会计行业与会计人员的监管[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21) :18-19.
[2]田崇楠, 钟芳.论会计行业的监管[J].东方企业文化, 2015 (4) :143-144.
3.会计行业 篇三
关键词:会计 职业道德建设 诚信
1 会计职业道德含义概述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首先,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相关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其次,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相对的稳定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务报告分析的不断深化,会计不仅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等提供会计信息,而且要为中介机构、雇员和工会以及社会公众服务。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会计职业道德必将受到社会关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保持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对稳定,只能去主动的适应而不能违背它。对于虚假的会计信息决不能容忍。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只有诚实守信、客观公正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2 造成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信原因分析
2.1 多元化利益驱动下的主动违法行为 先来看一个实例:上市公司“丰乐种业”自1997年上市以来,直至2001年持续虚构业绩。然而,受聘为丰乐种业的审计机构某某会计师事务所为上述年度会计报表均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005年1月4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丰乐种业造假劣迹后,次日,丰乐种业开盘即告跌停。之后几天,其股价持续下跌,投资者纷纷排队斩仓,损失极为惨重。造假的例子一幕幕仍在上演……事实告诉人们,受利益驱动的造假,不仅给会计行业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也给国家和社会公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利益驱动使会计诚信受到严重挑战,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或经“技术处理”来掩盖会计资料以取得投资人、债权人及政府机构的信任,并因此获得筹资、政策倾斜以及税金减免等方面经济利益。单位领导也因“政绩显著”而得到更多的收益。另外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目前正处于买方市场,受利益驱动,也不惜违背职业道德,主动出具虚假报告。正是这些复杂的多元化利益关系才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2.2 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 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处于从属的地位,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具有完全领导权和管理权。尽管《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但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某种利益或为完成指标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会计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更客观的讲,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真正根源是由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水平所造成的。新《会计法》又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样可以对单位负责人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
2.3 监督体系与企业信用评价机制的不完善 会计监督机制不完善是导致诚信缺失的主要因素。监督一般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当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在许多方面与市场经济还不相适应,内部监督往往是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外部监督是指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通常采用抽查企业的方式且检查不能同新的财会法规相结合,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查询机制,这一定程度上滋长了企业与会计人员的造假行为。导致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3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诚信为本,操守为重,讲求原则,不做假账”是对一名合格会计人员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衡量会计人员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会计行业职业操守的“底线”和会计人员对整个社会的承诺,建立诚信社会体系,会计行业应责无旁贷。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其重要的积极意义。
3.1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现实社会,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企业的发展面临重重困难,为追求利润企业弄虚作假、行贿受贿,致使会计人员往往屈从压力,不按原则办事。作为一名会计人员,不仅要为企业出谋划策,而且要为企业开源节流,做好领导的好参谋和好助手。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原则,通过用好用足《会计法》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只有正确使用自己的会计权力,忠实履行自己的会计义务,才能消除腐败,避免各种不良风气的滋生,才更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3.2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提高会计行业的公众信誉度 职业道德问题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在全世界范围内,会计职业都不得不面对道德困境问题的挑战。作为一名对公众负责的会计人员理应交出一份能被公众所接受的道德问题答卷。然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与公众的期望存在明显的差距。只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后续教育,使会计人员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才能提高会计人员的公信度,缩短与公众的道德距离,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3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内在素质 会计人员每年进行的继续教育中,多是对专业知识和新政策的培训,而很少将会计职业道德列入培训内容。其实,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及时对政策法规进行更新,更重要的是要强化对职业道德的理性认知。会计人员只有不断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反省自己,才能以正确的人生观来衡量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只有提高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会计人员才能以良好的职业心态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企业更好的服务。
4 对构建诚信会计行业的几点思考
4.1 完善行业监督机制是规范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有力武器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不仅需要每位会计工作者的自身努力,而且更需要有利于会计业发展的监管机构。目前,我国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管主要是每年的从业资格继续教育,内容规定有职业道德,但从未进行培训。另外,财政部门对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检查也往往是仅针对会计基础工作而已,很少对企业延伸检查。现实中,庞大的会计队伍与薄弱的监管体系形成了鲜明的比对,这实际上为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违法犯罪提供了便利。因此,只有与时俱进,加快完善会计行业的监管,才能有效的约束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明确会计人员责任、提高会计人员执业水平,同时才能引起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理念的高度重视。
4.会计行业发展与会计高职教育论文 篇四
简介:改革和会计行业的与开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加入WTO,为中国会计改革和会计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会计行业有一套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这一准入制度不但是确认会计人才的门槛,也是高职会计的方向和。会计高职教育应根据会计人才市场、会计职业资格设定、会计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设定。
一、会计改革和会计行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20 多年来,特别是中国确立主义市场体制的改革目标后,中国会计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会计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1992 年“两则”、两制“的发布,完成了我国会计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随后又发布并实施了16 项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等,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会计标准体系;先后修改和制定了《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法规,加强了会计法制建设,使会计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发布实施了46 个独立审计准则项目,基本建立起了中国独立审计准则体系;逐步开放会计服务市场,允许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国内建立合作所和代表处等等。这些都表明中国会计改革和会计行业的发展与开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加入WTO , 标志着中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从而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换,为中国会计改革和会计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从而有助于全面提升中国会计的整体水平。
二、目前我国会计行业的工作性质和会计资质证书
目前我国的会计行业按照严格意义上的工作性质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 做会计的”,即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披露的狭义上的会计人员,全国大约有1200万人;第二种是“查会计的”,包括注册会计师和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资产清算评估人员,全国目前大约有8万名注册会计师以及为数不少的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第三种是“ 管会计的”,也就是总会计师,全国大约有3万人左右。到目前为止,大约有300万人取得相应的会计资格证书。但由于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仅占47%,因此,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总体上的文化程度和职业水平还比较低,会计职业道德操守也不近如人意。
解决这一,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认证各级别的会计资格。因此,从90年*开始,我国建立了完备而又严格的会计制度。而且,除了我国国内自己的各种会计资质证书外,从1993年ACCA(英国特许公会会计师资格认证) 登陆中国大陆开始,至今我国已经批准了若干种国际会计资格认证在中国内地发展他们的注册学员、会员。
目前,我国国内的会计资质考试可以大体按照难易水平和参加人员的素质分为三个级别。第一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第二是会计职称证书考试;第三是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等资格证书考试。
1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根据国家现有的规定,在我国所有要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即俗称的会计证).考试科目包括: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实务、初级会计电算化。
2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职称考试)
考试分为初级资格考试(获取助理会计师证)和中级资格考试(获取中级会计师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从事会计职业2年的人,可申请初级资格考试。初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考生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两个科目的考试,才可以取得助理会计师证书。中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一)、中级会计实务(二)[ 将实务(一)和(二)合二为一,中级资格考试成绩实行单科累计制,单科合格成绩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有效,各科考试成绩合格标准均以考试年度当年标准确定。凡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取得以上四个考试科目合格成绩者,均可取得中级资格。另外,目前,我国对已取得中级职称并从事会计工作满若干年的会计人员,采用评审制来认证其高级会计师职称。但是申报高级会计师职称的人员均需在评审前参加《会计实务与法规》的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会计实务与法规》考试合格成绩有效期为3 年,考试主要考察申报人运用财务管理和会计及其相关法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册会计师考试(CPA)
凡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已取得会计或者相关专业(指审计、统计、经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国公民都有资格报考。考试科目包括:审计、税法、会计、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共五科。依据相关规定,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包括学校及科研单位中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副教授、副员以上职称者),可以申请免试一门专长科目。考试实行滚动式,从第一门单科合格成绩取得之年限算起,五年内必须考完所有科目,才可获得申请注册会计师资格。
4 、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CPT)
这是一种类似于注册会计师,但主要以税务相关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会计类资格考试。取得中专以上学历并从事税务相关工作规定年限者均可报名参加。
三、现有会计职业准入制度和会计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形成了我国会计行业的一套职业准入制度。全国统一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职业准入认定的前提,它不仅是对考生接受职业教育和专业知识水平的考核,还是对会计发展趋势和职业技术要求的导向。因此,这一准入制度不但是确认会计人才的门槛,也是高校会计教育的方向和内容,尤其是会计高职教育。
1 、目前我国的会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的教育,目标散乱,未能形成共识;
(2) 教师队伍老、中、青三个层次结构不合理,青黄不接;
(3) 教材陈旧、更新缓慢,不能有效地满足会计实践的需要;
(4) 教师主讲的传统模式未能改变,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远程教学等化的教学手段尚未充分运用;
(5) 学生重实务,轻理论的倾向比较严重等等。
2 、会计高职教育将主要面临两大挑战加入WTO 后,中国的对外开放将从政策层面上升到体制层面和制度层面,这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将产生深远的。
(1) 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会计高职教育的挑战:进步,机、互联网使得会计信息取得成本降低,并参与到企业管理信息的集成中;经济的全球化、企业的国际化要求会计人员能与不同国家的企业领导和雇员打交道;新经济、新业务的不断出现和日趋复杂,将使会计职业门槛不断提高。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转变高职教育的工作思路,培养新型高职会计人才是会计高职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2) 国外教育机构的竞争对会计高职教育的冲击:按照W TO的对等规则,成员国之间相互承认学历或学位证书,鼓励在他国办学,取消政府对教育市场的垄断。我国会计市场是非常巨大的,如何在这个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并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是会计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财政部自1993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以来,我国的会计工作就不断地向国际惯例靠拢,至今已颁布了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随着我国加入WTO, 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对此,我国将会加快完善会计制度,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可以预见,中国的会计事业将面临一个大发展,而会计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会计教育水平。作为大专层次的会计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形势,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各方面都要有针对性,使毕业生能够迅速进入会计行业,成为合格的会计人才。
四、人才市场、会计职业资格和会计高职目标
会计高职教育如何适应当前的挑战,也就是说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如何定位、专业课程如何设置、教学模式如何选择。
1 、会计高职教育宏观层面中的环境决定了目标,这个环境实际上就是会计人才市场。会计职业资格就是会计人才市场这一环境的一个现实表现,但不是全部,因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会计职业资格的变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教育的取向。
2 、会计职业资格直接表现为各种证书:会计证、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注册会计师证等。这是我国为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建立的一套会计职业准入制度,这一准入制度为我国的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这一格局在加入WTO后将被打破,由于跨国公司的进入,客观上形成了它们所需要的会计人才市场,与国内相互争夺。,除以上资格证书外,“洋证书”如加拿大的CGA、英国的AIA、ACCA等一系列高级的职业资格证书,逐渐成为到企业求职的“硬通货”。会计职业资格除了以证书形式表现外,还表现为各种经验,比如企业经验、行业经验,或五大国际事务所从业经验等。因此,会计职业资格应该是一个广义的,而且是变化的概念。
3 、会计高职教育目标必须与现实相符,并具有前瞻性,而且随着社会变化不断进行修正。会计高职教育的目标,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或者说会计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范围及其结构的判断与界定。但目前国内外会计教育界和实业界,对于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在认识与概括的层次上并不一致。如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的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ccounting Education Change Commission)认为,会计师的知识和能力有:
(1)技能,包括沟通才能、认识和才能、人际才能等;
(2)知识,包括一般性知识、组织和经营知识、会计知识;
(3)专业认同,包括专业思想、职业道德和价值观。
而在我国,通常认为会计师的能力与知识包括:
(1)基本技能:记账及编制报表的能力、财务分析的能力;
(2)信息技术能力: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财务软件的能力,掌握互联网技术;
(3)交流能力:对下达任务的理解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4)决策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对机会和风险的判断能力、资源配置中的筹划能力;
(5)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激励成员的能力、协调和解决矛盾的能力;
(6)一般的.工商、和经济知识。这样,与之对应的会计高职教育目标实际上是通才加专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监督的基本和;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财务控制和审计查证业务的基本技能,熟悉机数据库语言和微机系统维护技术,能运用计算机熟练处理会计业务的复合性专门人才。
即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与知识包括: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语言沟通,计算机,经济法律以及职业道德等;
(2)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包括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关财务软件应用等;
(3)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决策能力等;
(4)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等。
五、适应会计职业资格要求的会计高职教育
会计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那么会计高职教育的微观层面: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要求和教材建设等就都要以目标为导向,其中教学模式的确立是关键。
1、会计高职教学模式
(1)教学指导思想在理论上要摆脱行为主义关于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指导思想,自觉以认知心的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在头脑中的“意义建构”为教学目标。
(2)专业课程体系要体现综合技术应用的要求:在课程的叙述思路上要突破原来理工科课程以“学科体系”为线索的指导思想,在掌握必要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突出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在课程的叙述结构上,要突破原来以概念、定律、定理为线索的体系,采取从感性认识入手,上升到理性定量认识的“ 双循环”结构、以核心实例贯串的结构和“教、学、做”相结合的“三明治结构”;在课程培养目标上要纠正只重知识和理论的倾向,要大大增加操作考核与项目制作考核的份量;在教材选择上,要有利于提高职业岗位(专业领域)的技术综合能力和学生未来的发展后劲(戴士弘,. 11)。因此,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主体,跟随教师的引导、启发,参加实训项目,不断提出和解决,从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这种模式要求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满堂灌”。
(3)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经验性和理论性,如果光靠教师的讲授,没有学生的参与,其教学方式肯定是“填鸭式”的。在高职教学模式中,知识不再由教师直接传授,而是设置一个案例背景,提供相关资料、工具等,由教师指导学生在协作和问答中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只对理论性问题进行讲授说明,起到点拨、诱导和激发兴趣的作用。
2、会计高职教育课程设计
在高职会计教育课程设计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必修课各专业方向统一原则、理论“ 够用”原则、加强技能训练原则、多专多能原则。以我院 级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课程一般分为公共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实践实训课、任意选修课它们占总学时比例分别为24% 、26% 、26% 、20% 、5% .其中有些课程既包括理论讲授,同时也辅之以技能训练。
3、师资要求和教材建设
会计高职教育要求教师是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 双师型”教师。目前的现实是此类教师还很少,这就要求―方面从企业吸收有丰富经验的人员来校任教,或者采取兼职办法聘请教师;另一方面是选派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
教材建设是高职教育的另一个特色,除了理论性教材的编写外,高职教材还要突出案例、技能教材的编写。会计专业案例教材主要包括财务管理案例、经济法案例。实务教材主要是会计学原理实务、审计实务。技能教材包括电算会计实务、财务软件应用、工具软件应用等。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投入较多的人力、财力。目前我国有特色的高职会计教材还不多,建议联合各个院校的力量,组织编写高质量的教材。
六、会计高职教育的应对措施
应该承认,我国的会计高职教育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受原来计划经济的还很深。面对加人WTO后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会计高职教育界应尽早行动起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1、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会计是一门技术性、理论性都较强的学科,技能训练比重大。因此,可以借鉴德国的“双元制”职教模式,即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二者都是办学主体;
2、关注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育目标,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发展会计高职教育;
5.全球会计行业继续教育掠影 篇五
英国:职业团体的重要活动
英国是会计师行业的发源地之一, 十九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世纪初, 苏格兰特许会计师 (ICAS) 、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 (下称ICAEW) 、特许公共会计师协会 (CIPFA) 、爱尔兰特许会计师协会 (ICAI) 、特许注册会计师协会 (ACCA) 、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 (CIMA) 相继成立, 迄今仍然是英国会计师协会六大巨头。在他们之中, ICAEW及ACCA是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会计师公会。
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各行各业对会计服务需求逐年增长, 进入20世纪后, 会计师的服务远远超出传统的会计、审计和税务业务范围, 会计公司合并持续不断, 会计师职业成为跨国界的活动, 在英国成为职业会计师为很多人所向往, 会计师和会计类毕业生的数量剧增, 随之职业会计师人数剧增。
这使职业团体处于进退两难境地:不允许每名执业者加入协会, 会有人自行创建职业团体, 在苏格兰会计师特许协会成立后, 格拉斯哥、阿伯丁、伦敦、利物浦等城市也纷纷仿效, 成立了各种会计师协会;1885年, 因对英格兰及威尔士会计师协会的准入条件不满, 英格兰会计师联合公会成立了, 由此造成众多会计师团体各自为战的局面。但是, 如果接受所有的人成为会员, 人数一多极易导致团体内素质高低参差不齐的现象。
在两难境地之下, 英国会计师团体纷纷设立了考试制度, 职业继续教育亦成为英国会计师职业团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合格的会计师通过法令强制登记的制度, 被会计师团体领导人视为最有力的保护措施。因为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低水平的会计师, 限制从业人数, 最重要的是可宣称这种办法能最好地保护公众的利益。
以欧洲最大的会计行业组织ICAEW为例, 其继续教育制度的设置颇具灵活性与适用性。该组织拥有超过128000名会员, 主要分布在事务所、商业和公共部门。
该组织的会员后续教育规定, 所有会员 (不参加任何工作的完全退休会员除外) , 不论其所做工作是否获取收入, 均需按规定的要求完成后续教育。后续教育制度没有强制学时要求, 而完全靠会员自省并不断继续学习达到自身增值, 保持自身的高素质和执业的高水平, 以具备满足自己角色和责任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门技术。截止到每年的12月31日, 所有的会员 (除完全退休的以外) 均被要求, 就其当年的后续教育情况作出声明。声明的内容应包括:简单描述职务角色和所做工作及所需要获得的知识, 如自身期望和责任、期望产生的变化;做过的事情, 如同事讨论、询问专家、讨论会;反省自身在进行了发展提高活动后的不同和所产生的影响;在目前状况下对未来的计划。
为保证会员的声明不流于形式, ICAEW将对会员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 要求其提供与声明内容相对应的后续教育学习记录。抽查对象主要集中于知识更新频率较高的“风险人群”, 如担任理事会职位的会员, 对准备公开账目有责任的会员, 会计公司的合伙人或负责人, 或是在ICAEW批准的法定领域工作的会员。
为了开拓会员职业发展的空间, ICAEW还设计开发了公司财务证书、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证书等职业发展项目, 为会员及其他社会人员提供在职发展提高的机会和途径。后者面向所有财务报表的准备者和使用者, 而不限制在具有会计师资格的人员。目前已在22个国家和地区推广, 该项目分为两级:一是初级证书, 向学员提供所有准则的广泛知识, 培养运用原则、概念和知识的能力;二是高级证书, 学员能解释财务信息, 评价国际准则的商业和系统影响, 提供商业建议。
香港:人性化设计
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的后续教育主要由多个专门委员会及关注小组负责, 其中专业进修事务委员会负责定期检查强制性专业进修政策、提出进修课程、监察强制性进修计划、认可培训机构、监察网上课程等工作。会员后续教育的课程主要由多个专业委员会及个别专业关注小组、参加活动者提出建议, 通过需求调查等方式收集会员所需后续教育信息, 然后由秘书处统筹安排各类课程。
课程的内容既有涉及会计、审计、税务等专业性课题, 也有涉及中国大陆事务、管理、以及语言等各种热门课题, 部分课程是专门为年青执业会计师及中小型事务所设计的。后续教育的形式也具有多样性, 既有研讨会、研修班形式也有会议、小组讨论的形式, 既有短期早、午、晚餐小组讨论研讨会也有网上课程及长期课程, 方便不同层次, 不同需求的会员选择。
公会实行强制性专业进修制度, 除退休会员外, 其他会员每年必须进行最少40小时的专业进修, 执业会员还至少有15个小时是属于系统性的专业进修活动。专业性的进修活动包括阅读财经类书籍、参与各类公会认可的专业进修课程等;系统性的专业进修活动主要是指参加公会组织的各类进修课程。2008年12月1日开始, 公会的专业进修规定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规定并轨, 会员必须参加滚动3年累计120学时的持续进修活动, 每年至少要有20个学时是系统性的专业进修活动。
香港会计师公会的后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充满人性化且与实际工作挂钩。大至培训课程设计, 小至上课的时间安排、会员培训的通知、培训学时不足的提醒都做得非常细致, 公会力求使会员可以通过最简单的方式及时接受后续教育。同时, 还为不同兴趣爱好的会员组织各类兴趣小组, 以大小班教学交叉, 辅以交流会、研讨会等方式, 为会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和建议, 增加了会员学习兴趣, 达到了后续教育的初衷。
日本:多元化形式 严格监督
2003年7月, 日本公认会计士协会重新修订了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的会则, 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则和细则。
为使协会会员更好的理解后续教育制度, 及时履行后续教育制度中规定的义务, 正确及时把握各会员后续教育的培训完成情况, 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下设后续教育制度推进中心, 主要负责防止会员不及时履行后续教育制度规定的义务, 而进行监督、指导、规劝和对没按时履行后续教育制度规定的会员, 采取必要的措施。
日本后续教育制度规定, 个人会员及准会员有每年必须完成40个时间单位以上的后续教育的义务。方式分为集中培训、自学、编写专业书籍和在培训班授课四种方式。
集中培训包括协会主办的培训班或研讨会、地方协会主办的培训班或研讨会、事务所内部培训、会员自发举办的集中培训。协会主办的培训班或研讨会通常会在每个会计年度伊始, 在后续教育内部报刊上公告年度集中培训计划, 并在培训班开始一个月前, 将培训班具体内容及安排, 以各种形式通知各会员。地方培训班或研讨会结束后, 要向后续教育制度协议会提交报告。事务所内部培训或自发的集中培训通常要向协会申请报批, 得到许可之后可实施集中培训, 培训结束后, 要向协议会提交报告。后续教育制度协议会通常会在授课师资和课程上给予一定的协助。为扶植和壮大本土会计师事务所, 日本政府赋予行业协会可灵活、自主的职责与权限, 而日本注册会计士协会的集中培训更多地服务于中小型的、本土的会计师事务所。
自学包括对指定文章的学习、专业书籍方面的学习和参加学术活动。日本会计师事务所对员工的教育非常重视, 强调自主学习, 所内集中培训只是自主学习的补充。《日本注册会计师新干线》是协会发行的行业杂志, 各会员可以通过阅读后续教育制度协议会在该刊物或后续教育制度内部报刊上的指定文章, 来完成后续教育。以自学方式选修的注册会计师均需以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提交学习心得。
会员可通过编写专业书籍完成后续教育。专业书籍指通常能被购买的与注册会计师业务相关的书籍或论文, 也包括为出席各种学术研讨会撰写的报告等。还可通过在培训班授课完成后续教育, 限定于接受协会、事务所和自发培训班的委托, 为其培训班进行授课。
颁布了新的后续教育培训制度对单位的认定方式之后, 协会为每位会员制作IC卡。当会员参加协会认可的集中培训时, 可以直接刷卡, 协会主机会自动记录培训单位。采用其他形式的后续教育可以以传真、邮寄或进入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主页界面进行登录的形式进行申报。每位会员的后续教育的完成情况会随时生成动态结果, 会员可以随时进入协会网页进行查询。每年9月末和12月末, 后续教育推进中心对没完成后续教育50%培训单位的会员进行提醒, 并于10月末和1月末发出书面通知。
集中培训的课程大致分为职业道德、制度、会计、审计、税务、咨询、非营利企业、不同行业等十类讲座。课程开发以事务所第一需要为前提, 强调目的性、计划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课程开发的参与人员和课程讲授的教师多为本行业的资深实务人士。授课教师在授课前, 通常会与课程开发人员和教材编写人员一同备课, 而且要进行事先的培训。
新颁布的后续教育制度的最大特点, 是将后续教育作为会员的义务规定下来, 强调后续教育的强制性。据日本注册会计士协会当年的调查报告显示, 强制后续教育制度实施后, 完成规定单位后续教育的比例由之前的70%上升至93.8%。
美国:把握培训需求 了解职场动态
美国会计人员职业后续培训方式, 目前分为五种:课堂培训、在岗培训、在线课程、远程教育和自学课程。目前在美国比较普遍的一种做法是, 在课前将课程知识部分借助于网络系统传播给学员, 课堂教育则主要是学员之间的相互讨论和交流。这种教育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 学员听”的课堂教学方式。
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项目在美国从总体上, 可以划分为学位项目和非学位项目。学位项目的权威性主要来自于被政府权威组织或市场所认同的学位。非学位项目通常是指短期培训计划。短期培训计划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定点培训项目和公开培训项目。定点培训项目的权威性来自于公司的委托, 学员参与的积极性取决于所在公司对学员培训的要求。公开培训项目的权威性主要来自于培训内容的实用性, 只有一流的教育机构所提供的一流的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课程, 在社会公众中才有可能产生广泛的认同性和号召力。
美国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项目设计的关键在于把握培训需求。而培训需求主要来自于市场对培训课程的期望。这种期望可能产生于新技术、新政策、新职业规范的出现, 也可能产生于行业当前所面临的种种挑战。项目设计人员要了解和把握这种期望, 一是设计者自身对所在行业的发展要有相当的了解和职业敏感性, 二是在实施项目设计前要进行广泛的市场问卷调查, 从而才能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课程开发是影响项目培训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在课程开发的阶段, 通常要经历立项、审批、实施、试验、评价几个阶段。在立项阶段, 首先由培训机构项目负责人提出项目立项申请, 以及项目所要达到的目标, 然后报请培训机构最高管理当局审批。若获准立项, 便可确立项目预算。然后, 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预算, 组织会计、审计、信息技术、演艺、心理学、教育学等各个方面的专家协同工作。开发工作基本完成后, 组织一定数量学员就此门课程进行试培训, 广泛听取学员意见, 评价课程开发质量, 进行修改完善。最后, 研发中心根据课程开发质量和课程评价结果, 决定是否批准作为正式课程发布。
德国:空余时间见缝插针
在德国, 从事会计审计师职业的为该国行业内的高级会计人员, 由于其职业要求较高, 德国法律规定, 会计审计师每年至少要参加20个学时的再培训。会计审计师研究所就担负着培训和再培训的任务, 需要提前拟定培训计划, 有面向刚进入实习单位的高校毕业生的培训, 也有针对国家考试考前辅导的培训, 还有大量的针对专业人员知识更新的再培训内容, 时间不等, 大多都是利用休假等空余时间进行培训。
6.浅谈公路行业材料入库会计核算 篇六
摘 要 对公路建设中材料出入库管理碰到的问题并如何进行会计核算进行分析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实际作用。
关键词 材料出入库 公路建设 会计核算
公路建设具有投资大,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等特点。而对公路建设的会计核算也要围绕这一特点而进行。而且要按照会计核算规则,合理地反映公路建设的全过程。材料出入库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材料出入库管理规范与否也就关系着工程项目的盈亏,而公路行业材料出入库管理出现的问题造成会计核算滞后也是我们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对公路建设中材料出入库管理碰到的问题并如何进行会计核算进行分析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实际作用。
一、公路建设会计核算的基点
首先,要做好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在公路建设资金管理中,应坚持设计有概算,施工有预算,竣工有决算的管理原则,而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参与到整个建设过程中去,要按照《基本建設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要从工程前期的财务评价、资金筹集、工程计量、合同签订、变更审核、项目施工评优等都要纳入财务管理范畴。
其次,做好资金核算,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资金量大,运用周期长是公路建设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公路项目财务管理的核心,如何搞好资金核算,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就成为会计核算的重点。公路工程建设中自有资金仅仅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信贷资金。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宏观政策调控、通货膨胀、利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资金管理要贯穿整个公路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要把降低融资成本作为最主要的管理内容来抓,以达到高效率地使用资金和降低公路建设成本的目的
第三,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在公路建设项目核算中,要根据已批准的工程概算内容设置账务和进行会计核算。要建立健全整个工程期内的财务管理制度,克服临时思想和短期行为。特别要加强实物管理,对材料设备采购、存货等公路建设所需各项物资及时做好原始记录,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定期进行财产物资清查,并按规定向财政部门报送会计报表。
第四,对公路建设项目做好财务分析与评价。(1)项目所需资金的测算,主要是确定或预测进行公路建设项目而被选择的不同行动方案所需要的工程总投资。(2)项目的获利能力分析,公路建设项目的财务投资分析将以项目现金流量分析为基础,全面衡量与评价项目的投资收益,并进一步做出最优方案的选择。(3)公路建设项目财务报表分析,对公路建设项目来说,其未来的财务状况,获利能力以及偿还债务的能力可通过财务报表的分析结果来反映。因此,则务报表分析是对公路建设项目财务收益进行综合反映的一种分析方法。
二、材料入库存在问题成因
公路行业近几年资金非常严峻和紧张,各种材料的采购基本上难以做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如果可以做到这样,就只存在正常的材料出入库核算。而前几年材料特别是石子、水泥、沙等材料出现卖方市场的时候,这为我们材料采购融资提供了主动性条件,即可以先采购材料后结算材料款。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材料入库应以材料发票(包括运费税费)入账,当然发票也是货主追偿货款的凭据。现在出现的问题是,由于我们公路行业单位资金紧张,基本上给他们结算不及时,能做到一年甚至两年结算付清已属正常。
三、材料入库业务及会计处理情况
(1)如果货主次月开具发票(一般与入库单一起结算),采购科室经手人、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及单位领导人及时给他们签字,这属于材料到库而发票末到的情况,财务挂往来账核算即可。即采购月根据供货小单、过磅单,按采购实际成本(现在材料采购时价格基本已定)入账,即借记“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材料款”科目,下月用红字作相同会计分录予以转回。收到发票时,按正常程序处理,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这样存在的实际问题是:在我们用红字转回材料与收到发票时间之间材料出库的话,材料账有可能会出现贷方余额即负数,账实也不符,这在会计核算原理上说不通的。
(2)如果货主次月开具发票,我们为达到材料融资的目的,采购科室经手人、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及单位领导人不及时给他们签字,发票也无法及时入财务账,仅以上述会计核算处理可能无法实现账实相符的目标。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让采购科室统计材料入库,形成统计表,并由相关负责人签字,财务根据材料估价入账的原理依此表入账,即借记“材料”,贷记“应付账款——应付材料款”,待单位同意结算或挂账的时候,我们核对入库数与发票数一致,先用红字做账,借记“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材料款”科目,随即做会计分录,借记“材料”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应付材料款”科目。这样即能达到账实相符,避免材料出现红字,使材料能够及时地出库归集到相关工程成本。
四、材料出库业务管理
材料出库无需说明会计处理情况,为了规范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我们特别强调的是:材料出库除有材料保管员、材料负责人、分管领导签字外,必须由相关科室领用人签字,这样才起到出库与领用相分离,避免材料出入库都由材料部门经手负责,加强材料的管理。
五、结语
【会计行业】推荐阅读:
行业会计题目06-27
会计审计行业话术10-08
餐饮行业会计实习报告08-16
会计行业的调查报告09-12
法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情况07-08
入世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供求论文参考10-24
XX年5月大学生金融行业会计实习报告09-25
电力行业考核06-16
钢铁行业政策06-17
金融行业监管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