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城散文

2024-10-02

一个人的城散文(精选6篇)

1.一个人的城散文 篇一

一个人的城

“‘吉娃娃’又‘被双规’了?”10月16日上午,一条有关“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凌晨在家被中纪委带走”的消息,在南京市的多个媒体群内广为流传。“吉娃娃”谐音“季挖挖”,后者是南京人送给忙于城建的市长的绰号。

起初,大多数人对这则消息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就在今年6月前后,网上曾有传言季建业“被双规”,之后季亮相青奥会开幕式,传言不攻自破。

按照原定计划,16日下午,季建业要出席南京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并发表讲话。只是这一次,他没再现身攻破传言。会议现场的记者发现,主席台上根本就没有摆放季建业的席卡。

下午3时许,有当地记者私下向政府内部人士求证季建业被带走的消息,得到了默认的回应。次日,新华社发布新闻:从中央纪委获悉,江苏省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季建业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事发突然,却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兴建雨污分流、拆城西干道、“砍”梧桐树等举动,季建业早已饱受市民诟病。突然的是,季建业上任已久,推行市政工程数年未曾遇阻,此时被“拿下”,毫无征兆。

“挖城市长”

8月,季建业到任南京代市长。几天之后,南京人就见识了这位新市长的“实干”和“性急”。

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季建业烧向了中山东路―汉中路的景观改造。这一工程被视为向国庆60周年献礼,要求必须在国庆节前完工。他上任的第5天,相关部门就拿出了两条路改造的初步规划方案。

紧接着,中央路―中山路―中山南路的改造工程也于当年10月开始启动。“三中路”改造拉开了南京市历时三年多的大城建时代的序幕,随着一大批市政工程项目纷纷上马,古都的旧秩序被打破。

有人戏言此时的南京“秋叶与灰土齐飞,苍天共黄土一色”。空气污染严重时,市民们出行必须要戴口罩。官方回应称,40多天没有下雨等原因造成了施工扬尘,成为城市环境污染重要源头之一。

一位熟悉南京城建的人士认为,季建业推行的市政工程并非没有必要。之前南京城市建设过于滞后,一些主干道破旧不堪,还有成片的棚户区,需要动工改建的项目太多。

“季建业上任后的一些项目,其实都属于历史欠账,是应该去做的。他的问题是太急于求成,开工的项目一个接一个,施工扰民不断,市民们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该人士说。

南京城最繁忙的时候,雨污分流工程、电网改造、道路整治等多项工程同时进行。面对抱怨之声,季建业建议市民们“忍痛一下”,“把我们雨污分流工作做下去,未来几年对城市环境和品位及老百姓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改善。”

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机制,将雨水和污水分开,雨水入河,污水处理。这种治水方式在南京最初被提及是因为内涝,当时的城市管理者认为分流能改善排水,解决下关等城区逢雨必涝的问 题。

季建业上任前,雨污分流只停留在纸面上。原因很简单,这项工程实用性差、难以实现。曾有南京市市政公用局的官员算过一笔账,若要达到设定的治水效果,至少要耗时十年以上,花费上千亿 元。

季建业正式当选南京市市长后,雨污分流计划迅速出台,“斥资183亿,从20初至底,5年时间在200多平方公里区域内全面施工,5年内敷设500公里污水干管,完善3000个居民小区及单位近公里排污支管”。

与大多数施工项目不同,雨污分流把挖掘机送至城区各个角落,直达民居住宅楼下。每处施工点至少开挖一两个月,市民们连日常生活出行都成了麻烦事。

7月18日,一场罕见的持续性暴雨袭击南京,导致城区大面积积水,闹市区成了“看海胜地”。“之前说雨污分流可以排水,现在真下雨了,哎呀妈,怎么还是淹了?花那么多钱都打水漂了。”一位南京市民抱怨道。

面对民众的指责,当地政府急忙对雨污分流工程重新定义:这一项目主要功能是避免污水排入河道,影响水质,具有环保净水作用,防汛能力有限。更重要的是,环保作用不能马上凸显,要等工程快完成时才能见效。此言一出,这项劳民伤财的工程瞬间成为笑柄。

“此项工程极为复杂而庞大,绝非三年五年就能完成。”一位人大代表说,季建业到任后,仓促上马雨污分流,在人大已经审议通过了政府年度预算情况下,未与人大进行事前通报、履行程序手续,就擅自追加80多亿投资用于雨污分流工程。

“如此复杂工程,其管网调查、系统规划绝非两三个月就能搞定。季建业到任才几个月就拍板决策,他的胆子太大了。”他说。

8月底,季建业在南京市人大会议上“自我批评”,称对雨污分流难度预计不够、施工组织不到位,自己有责任。此时距离他拍板的五年分流大计,仅剩下一年多时间。

一位基层官员说,季建业主政扬州时就以大拆大建闻名,来南京后更是号称让南京“三年大变样”。“他还是缺乏管理大城市的经验,南京不是扬州,‘季建业模式’在南京不灵了。”

魄力与独断

面对遍地开花的施工项目和紧迫的工期,季建业的压力也不小。知情者说,曾有不止一位官员抱怨季建业脾气大,发起火来拍桌子骂人,“不是装装样子,是真骂人”。

在南京官场,季建业的独断专行几乎人人尽知。早在他刚上任改造“三中路”时,就对一些施工细节指手画脚,不听他人意见。“三中路”是南京的主干道,原本都在路中设有围栏,季建业在制定改造规划时,不顾相关部门的意见,要求把围栏都拆除。 改造工程完工后,相关路段横穿马路、车辆逆行等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激增,交通混乱时有发生,交管人员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时有官员劝季建业顾及城市文明实情,市民素质的提高和出行习惯的改变都非一朝一夕,希望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类似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日后提及这一问题,季建业仍对当初的决定不以为然。“事实证明,横穿马路乱走的人不过5%-8%,我们多忍受一些,就是管这少部分人。”他又一次提到了“忍”这个字。 季建业被“双规”第二天,当地一家报纸头版显著位置导读加内文半个版刊登文章:《南京换季》,但这只是一条关于天气变化的稿件

在基层官员面前,季建业很有威严。上任后,他在南京官场推行“问责制”。年7月12日,因为连续两天的暴雨,南京雨花台区的花神大道严重积水。事后,雨花台区分管副区长迟延安等三人被问责,其中,雨花台区建设局市政综合养护所所长孙明荣被免职。

这是南京第一次在淹水当日就问责行政官员,对于这一举动,市民却有不同的声音。一位知情者称,雨花台区之所以被淹,是因为此处正在进行高铁施工,周围地势被抬高,导致雨水积聚。深层原因则是排水管网作用有限,一直未能得到市政府的足够重视。临时免个小官,不过是把责任都推给了基层官员。

季建业主导的南京政府领域改革也让一些地方官员对他怨声载道。表面上,南京市政府原有的42个机构部门中的26个被调整,减少9个正局级机构,市政公用局等机构被裁,投资促进委员会等机构成立。实际上,新成立的一些机构并没有充分行使自身的职能,而原先的一些处室不得不更换挂靠单位。这从根本上触动了一些当地官员的利益,也给一些工作的组织开展带来了不便。 始于203月的“砍树”事件,导致了南京市民与季建业的“决裂”。南京市民走上街头,给老树系上绿丝带,表达态度。 (新华社图)

“季建业上任大半年,就把南京本地的官员给得罪了,他这样做早晚会出事。南京是什么地方?这里有发达的媒体,有维权意识强烈的老百姓,关系复杂,能随便得罪人吗?”上述知情人说,风平浪静时,季建业的强势可以称为果断、有魄力,一旦出事,他就会被骂太独断、“一言堂”,成为众矢之的。

最明显的例子是城西干道桥改隧工程。,南京市拆除了城西干道上建成仅10多年的汉中门桥,改建隧道。这一工程遭到不少南京人的反对。一位南京市民称,这座桥尚能使用就被拆除太浪费,而且城西干道是南京市重要的快速通道,拆建工程直接破坏了原有的行车线路,加之其他工程的施工,导致近半个城区的交通拥堵。

毫不意外的,这笔账被人们记在了“季挖挖”的`名下。但多名知情人称,城西干道桥改隧工程并非季建业之过,而是另有官员推动。季建业到任前,这一项目已被搁置多年,南京市政府一直不愿改造城西干道,最终在季的任上,因为青奥会等原因,未能顶住压力。

梧桐树与民意

真正导致季建业与南京市民“决裂”的,是发生在年3月的“砍树”事件。

20青奥会将在南京举办,地铁3号线在南京又被称为“青奥线”,必须在青奥会开幕前竣工通车。为兴建地铁3号线,太平北路两边梧桐树上粗大枝叶被全部锯掉,树根被挖出地面。

这并非是南京市政建设第一次拿梧桐树开刀。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王武龙任南京市长时提出城市亮化的口号,大量砍伐梧桐树,被市民冠以“砍树市长”的称号。,王武龙因涉嫌受贿问题被开除党籍、公职,接受立案调查。

十多年后,“砍树市长”的帽子又被赠给季建业。事实上,此时的南京已不允许砍伐这些始种于民国的大树,取而代之的是迁移方案。

20南京修建地铁2号线时,曾计划迁移1065棵梧桐树,在市民的强烈关注下,方案不断修改,最终只迁移190棵。据说为了少移树,工程投资成本增加了近5000万元。

据媒体报道,园林局曾经承诺“190棵迁走的大树确保不死一棵”,但其中移植到东郊苗圃中的83棵梧桐树被人发现只有15棵还活着,保存率只有18%。

对于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梧桐树,南京人有着特殊的感情。“当年我就是在太平北路的大树下,给初恋女友送生日礼物。如果树倒了,一切都找不到了,砍树就是在割我的心!”一名南京市民动情地说。

很快就有人在网上发起“拯救南京梧桐树”活动,响应者数万。一些市民自发走上街头,为可能被砍的梧桐树系上绿丝带,表达自己捍卫梧桐树的决心。

当年3月19日,尽管南京市政府表示已不会砍树,一些市民还是在南京市图书馆前集会。一位参与者回忆,当天下着小雨,聚集的人群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人们的反应比较理性,但还是被早已候在现场的警察驱散。

当地的一位规划专家说,从专业角度看,在南京,建地铁是保护老城的最好举措,也是必需的工程。要建地铁,就必须开挖修车站,这就免不了动树,与谁是书记谁是市长无关。

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次保卫大树事件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几天后,南京市政府就出台了重大工程项目“绿评”制度,凡是涉及绿化保护的重大工程项目,均须邀请规划、园林等专家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组成咨询小组,对工程项目绿化保护进行咨询把关。

“这是全国首创。不过话说回来,此招到底多少是应急作秀,还是真的为了科学民主,尊重民意,那还真难说清。”这名专家说。

耐人寻味的是,仅过了两年多,“砍树市长”二世也被双规调查。在第二天一早出摊的报纸上,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谈及未来发展,说要“多点道法自然的传统,少点人定胜天的霸气”。

这一期的报纸头版空旷处,印着“南京换季”四个黑体字。

两三天后,南京市民发现,身边很多正在施工的雨污分流工地停工了。10月22日,南京市住建部门向社会通报:目前没有开工的雨污分流工程已经暂停,已经开工的项目也在加速整改,并加快“收边收口”,尽快将平静还给市民。

2.一个人的城散文 篇二

一部作品引起文坛的广泛关注后,然后引起争议是正常的。一言堂才是不正常的。笔者认为从哲学、道德建构、生命意识、心理文化等角度赞扬刘亮程都有一定的道理,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刘亮程散文的过人之处,但我认为要全面理解他的散文还必须从灵魂和宗教的角度来诠释。现在笔者从三个方面来看刘亮程是怎样把故乡当成他灵魂的故乡来写的。

一、黄沙梁村———灵魂的故乡

土地是一切的基础,是人事永恒的寄托,乡村比城市更接近土地,这样乡村更容易成为人的灵魂的故乡。刘亮程说:“我的全部学识就是对一个村庄的认识。”[7]这个村庄,就是刘亮程从小到大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新疆沙湾县的黄沙梁村。那是一个僻远的小村,用刘亮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个村庄隐没在国家的版图中,没有名字,没有经纬度。历代统治者不知道他的疆土上有黄沙梁这个村子。这是一村被遗忘的人。他们与外面世界彼此无知。”刘亮程就在这样一个小村庄里开始了他的思考和写作。

黄沙梁,这个弥漫着西部风沙的小村子,里面的任何事物都被刘亮程赋予了生命。刘亮程散文中出现最多的几个名词是:村庄,故乡,土地,根。乡村比城市更接近土地,正因为乡村的这种性质,更让人容易把它作为灵魂的故乡。刘亮程把灵魂寄居在故乡,即使他后来来到了城市,但他说:“我是这城市的客人,永远是。无论是寄住几天还是生活几十年;挣一笔钱衣锦还乡还是变成穷光蛋流落街头。”这样深刻的孤独感对于一个离开了自己生活的村庄的人来说,是与生俱来的。以致于在城市的花园里看到一堆牛粪,这本是肮脏的物体他也抓一把,嗅嗅,并感到一股熟悉的遥远的乡村气息扑鼻而来,沁透心肺。并由此而想到牛来城市的命运而联系到自己的命运:我是从装满牛的车厢里跳出来的那一个,是冲断缰绳跑掉的那一个,是挣脱屠刀昂着鲜红的血脖子远走他乡的那一个。作者在这里表达的让人触目惊心:作者的灵魂在故乡,作者的灵魂与故乡中的万事万物的灵魂是相通的。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是一个对故乡,对土地,对自然有着深厚感情的人。而这种感情造就了他的文字。

对于一个在农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乡下人来说,那里的一切已是如此地熟悉,那里的每一事物都慢慢地渗入到自己的内心中,但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又不得不离开自己的故乡。那他最好回去的方法,就是用文字来触及那一段岁月。但当这种触及不仅仅是一种怀念后,就变成了一种对自己灵魂寻找出路的探索。刘亮程正是这样的探索者。有无数的东西要寻找。“一个有价值的作家关注的,恰恰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们构成了永恒。”而这些不变的东西对于刘亮程来说就是村庄中的万事万物,在这种寻找的过程中,作者用文字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村庄,成了自己灵魂的故乡。而村庄里面的人,永远也不会知道一个叫刘亮程的人在这样默默地关注着他们的生活,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我投生到僻远的荒凉的黄沙梁,来得如此匆忙,就是为了从头看到尾,看完一村人漫长的一生的寂寞演出。我是唯一的旁观者,我坐在更荒凉处。”作者通过这种注视,把村庄中的万事万物都纳入了自己的内心中,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形成了一个人的村庄,也是自己灵魂的一种诉说。

二、村庄中灵魂的息息相通

歌德认真探索了自然与艺术的关系,他提出“对艺术家的最高要求是:他应该尊重自然、模仿自然,并且应该创造出一种逼肖自然的作品。”[2]其他生命也可以成为文章的中心。刘亮程散文中经常把物人化或把人物化,在他的笔下,村庄中万事万物的灵魂是相通的:“老鼠应该有个好收成”、“野兔的路”、“通驴性的人”等,正因为他的灵魂融入了村中的事物,才能有这样的博爱。在他的眼中,人只是村庄的一个部分,生活在黄沙梁,做人和做头驴、做只虫一样平等。

在那一个狭小的村庄里,人和任何事物一样默默地活着,然后无声无息地死去。这样一代又一代,刘亮程作为村中的一位旁观者,但他的灵魂与他们是息息相关的,他们的生活是他所关心的。“其实人的一生也像一株庄稼,熟透了也就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一生熟透在时间里,浩浩荡荡,无边无际,谁是最后的收获者呢,谁又目睹了生命的大荒芜———这个孤独的收获者,在时间深处的无边黄金中,农夫一样,挥舞着镰刀。”村庄中的人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活着,做为一个醒着的人不能不为这种生活忧虑,“这个村庄在荒野上丢掉了都没人知道,它唯一的一条路在大雪中,唯一醒着的我———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荒凉的村庄,却是作者的灵魂的故乡,他对故乡的感情是既爱又有忧虑,就像日本诗人小林一茶写的那样:“故乡啊,挨着碰着,都是带刺的花。”[3]但作者并不是仅仅停留在同情的阶段,而是对生命价值的追问上,对灵魂的追问上。”李锐这样评价刘亮程:“他使生命有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美丽和尊严。他把这尊严和美丽只给予了生命,给予了自然,而从不给予蹂躏生命的社会和历史,从不给予误会了人的‘文明’;他从来不以生命的被侮辱被蹂躏来印证社会和历史的‘深渊’———他对人柔情似水,他对生命深沉博大之爱与天地如一。”[4]虽然李锐的评论有过奖之处,但刘亮程的爱是真实的,他不是虚假地向村人施舍他的爱,不像时炎国所说的那样:“作者把自己定位成黄沙梁世界的一个农民,向现代文明的代表———知识分子———所摆出的调侃姿态,使人不难觉察到他内心深处的那种无奈的辛酸与苦涩感,此中调侃实际上仅仅是一种虚弱的象征性自慰。”[5]在他的世界里,正因为与村中的事物灵魂都是相通的,所以才能强烈地感受到:“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都是人的鸣叫。”

这就是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因为整个村庄只有他一个人醒着。他默默地注视着这一村人,把村庄中的事物都融入自己的灵魂中,虽然有一天他离开了村庄。但他的灵魂已融入村里的事物中,他注定走不出自己的家园。他像他描写的那只老狗一样也成了村庄的一部分。他是一个通驴性的人。他不骑马。他和那头卖掉的老牛默默地对视。他为运到城市的牛的命运担心。他怀念那远远的敲门声。他说自己是黄沙梁上的另一块石头。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他的灵魂永远在故乡,无论肉体在哪飘荡。

三、精神的归宿:构建自己的村庄

宗教是教徒们灵魂最后的归宿,而故乡是刘亮程的宗教,那故乡也就是他灵魂的故乡。刘亮程说:“我所有的文学写作其实一直在为自己寻找一条走回去的路。”这“走回去的路”其实就是给自己的灵魂寻找一个栖居地,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建立一种信仰。一个作家的肉体也许一生都漂泊不定,思想感情也随之变动不居,然而他的生命之根却一直深扎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这个地方可能是某个村庄,也可能是某个城镇或某座城市,甚至是自己幻想出来的空中楼阁,但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在那里永久地驻留着作家儿时的记忆和梦想,成了自己灵魂的归宿。刘亮程说:“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在心中构筑自己的村庄,我们一生中最早看见的天空、星辰,最先领受的阳关、雨露和风,最初认识的那些人、花朵和事物。当这个村庄完成时,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便形成了,这个村庄不存在偏僻和远近,它是精神与心灵的。我们的肉体可以跟随时间身不由己地进入现代,而精神和心灵却有自己的栖居年代。我们无法迁移它。在我们漫长的一生的某个时期,心灵停留住不走了,定居了,往前走的只是躯体。那个心灵定居的地方成了自己的一个村庄。”

死亡和爱是文学的两大永恒主题。而文学说到底也是一种宗教,都是在为人类的灵魂寻找出路,都关心人的心灵、信仰、爱。但是中国作家普遍缺少一种宗教情怀,大家更注重的是“现世”,而非“来世”,都对自己日常生活关注过多,而对于自己灵魂归宿,人生价值追问关注过少。而刘亮程以多年的守望一个叫黄沙梁的小村庄,体验出另一种生存的意义,寻找到了自己灵魂的故乡,他是这样看待死亡的:“一个人的一辈子完了就完了。作为领居、亲人和同乡,我们会在心中留下几个难忘的黑白镜头,偶尔放映给自己和别人,一个人一死,他真真实实的一生便成为故事。”刘亮程不像前人那样理解故乡,而将故乡作为中国人唯一的灵魂归宿和精神信仰,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对抗死亡的力量,他认为故乡和宗教的关系是这样的:“所谓轮回再生均以回去为前提,所有的宗教均对死亡而建立的。人们追随迷恋宗教,是因为它给死亡安排了一个去处,一个人面对死亡太痛苦,确定一个信仰,一个永生的死亡方向,大家共同去面对它,这便是宗教的吸引力。宗教是宗教徒们灵魂最后的归宿,而故乡是刘亮程的宗教,那故乡也就是他灵魂的归宿,也就是他灵魂的故乡。我们来看他的文字就能理解这村庄是他灵魂的故乡,今后无论走多远,刘亮程都能顺利踏上“返回”的路,因为他的生命在这里一获得某种类似于宗教的洗礼,并感到永恒和安全。“我的故乡母亲啊,当我的生命在远方消失,我没有别的去处,只有回到你这里。”“我没有天堂,只有故土。”刘亮程用这种近乎偏执的方式来赞美他的故乡,使他的故乡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故乡,而是他的一种信仰,他的写作就是对自己灵魂故乡的追寻,他要用文字抵达自己的天堂。

刘亮程是幸运的,能在这日益焦虑、喧哗、匆忙的时代里为自己的灵魂寻找到一个安静的栖居地,并用文字表达出来。当我们在离故土越来越远,灵魂越来越无处栖身,心灵日益空虚的时候,刘亮程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摘要:20世纪90年代, 刘亮程以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引起文坛的广泛关注。他在村庄中思考人的死亡、人的命运, 他把村庄当做他灵魂的栖居地, 就像宗教徒把宗教当做他们灵魂的归宿一样, 这让他的文章具有一种宗教情怀。他说他是用文字为自己寻找一条回家的路。

关键词:刘亮程,灵魂,故乡,村庄,宗教

参考文献

[1].林贤治:《九十年代最后一位散文家》, 《书屋杂志》, 2000年第3期。

[2]. (德) 歌德:《〈希腊神庙的门楼〉发刊词》, 转引自《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4年第一版, 第417页。

[3]. (日) 小林一茶:《俳句四首》。

[4].转引自《重新解构刘亮程》, 文学视界网。

[5].摘自《文艺评论》, 2003年第6期。

[6].转引自北大中文论坛。

3.一个人的散文世界 篇三

一、多幅笔墨

就《邻水而居》这个集子来看,刘明霞的作品涉猎到了多种不同的散文体式:既有传统意义上的以写景、抒情、叙事为主的“艺术散文”,以说理为主的杂文;也有以人物塑造为主的特写,以文化事件为表现对象的文化散文;甚至还有文艺评论。尽管作者本人在分类上并没有更多地意识到这一点,但在具体作品体式的把握上却是十分到位的,而且每一种样式中都有诸多佳作。

《邻水而居》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作品,写了一个城市与水的不解之缘。作品对西湖的描写细腻、真切,饱含作者的深情。文题富有诗意,结尾的抒情余音袅袅、言有尽而意无穷,强化了标题所蕴含的诗意。《另类报人》是一篇人物特写,篇幅不长,但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其脱俗的打扮和不与流俗相类的举止相得益彰,让人印象深刻。《读书如吃饭喝水》是以说理为主的杂文,其“读书如吃饭喝水”的比喻大俗而又大雅,其理甚明。文章没有犀利的言辞,却很有说服力。其对伪读书的批评与对读书方式的看法,相信亦为多数读者所认同。《带着墨香的白鸽》是一篇文艺评论,重点写“我”与香港儒商“李老师”的文学交往,以潇散的笔触集中突出了对方为人的“诚挚”和人文情怀。《用时尚解开水东街的情结》是一篇文化散文力作,其对水东街的描述大气深沉,历史与现实交融,文化景深与情感律动共振,获致了非同一般的审美效果。刘明霞五彩斑斓的散文世界即由上述多种笔墨、多种样式构筑而成。

刘明霞驾驭多幅散文笔墨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散文本身体制宽松、体式多样(除作者涉及到的几种体式外,甚至日记、报告文学、通讯等亦属散文文类),作者选择的空间较大而较少文体方面的担忧。二与作者的作家与报人两种身份、双重视野有关,《邻水而居》集子中的人物特写、文艺批评和一些出自采访视角的作品如《客家山村踏歌行》《龙门有两幅面孔》等,就与其报人的身份不无关系。三是作者感性与理性平衡的秉性使然,感性激发灵感,理性带来哲思,这就是作者一方面有写景、抒情、叙事之作,一方面又有文艺批评、杂文、文化散文的原因(这个特点在具体作品中也有体现:少纯粹抒情、写景或说理,而多有机兼容)。四是得益于作者个人的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素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艺术散文、人物特写与文艺评论的写作。

二、人文底蕴

刘明霞的多幅散文笔墨所传达的人文底蕴可以用几个词组来概括,那就是日常叙事、文化关怀与诗意栖居。

刘明霞散文中有诸多指涉日常叙事的篇章,触及的生活范围较广,如吃(《在土桥村拼贴味觉》)、玩(《与音乐和美酒相约》《在新葡京赢了350元港币》)、购物(《这周有没人去香港啊》《走在高雄的大街上》)、开车(《我开车的“威水”史》)、探病(《病房里的市井》)等等。散文集《邻水而居》整体上自然平实的特点在这类散文中有着更为突出的体现,作者以絮叨的笔触、平视的态度讲述了种种私密而又普遍的生活经历,引人共鸣。但作者绝不仅仅停留于对生活作表象的描摹,而善于发现隐藏在表象中的独特人文“意味”。《在土桥村拼贴味觉》将自然清新的土味与视觉时代的恶俗相比照,让人感悟什么才是最需要的和有价值的。《我开车的“威水”史》等几篇写独自驾车的忧与乐、险与趣,虽没有太高远的立意,但仍然具有普遍的人生意蕴。《这周有没人去香港啊》《走在高雄的大街上》则都由购物升华开去,或与港惠两地的文化交流相勾连,或由此去思考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问题。《与音乐和美酒相约》写的是酒吧及其音乐与美酒,但文化的思考却始终“在场”。而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出自居高临下的教训,而大都是自然流露、点到为止的。《病房里的市井》是一篇值得重视的佳作。该文写人们习以为常的探病经历,却别开生面地将笔墨转向对“病友”之间的“较劲”——“显摆”的描述上,其以小见大的立意(小病房是大社会的“浓缩”)与独特的构思让人刮目相看。此外,该文对人情世故的描写也有着很强的表现力,朴质逼真、真切传神。

《邻水而居》体现了作者较为开阔的文化视野,审美文化、民俗文化、市井文化、城市文化,甚至是遗址文化,都得到了其深度关切。

在上述诸种文化类型中,审美文化得到了作者更多关注,给读者的印象也较为深刻。《小众电影》是对日渐式微的电影艺术的聚焦,文章饰之以“小众”,体现了作者对江河日下的电影艺术的叹惋和不甘。《一嗓子把人吼到山西》是对山西原生态民歌的感悟,作者陶醉于其质朴自然的艺术魅力,又情不自禁地思考着原生态艺术的未来。《客家山村踏歌行》《龙门有两幅面孔》则分别是对客家山歌、龙门农民画的考察。作者关注审美文化的关键词应该是“传承”二字:无论是对拥有1500年历史的原生态山西民歌艺术发展的思考,对客家山歌的收集整理与艺术提升的描述,还是对龙门农民画创作盛况的由衷赞叹,都说明了这一点。文化遗址散文篇章不多,但质量上乘,《用时尚解开水东街的情结》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沉雄大气,富有艺术感染力和思想穿透力。其关于水东街“时尚与艺术新地标”的定位,寄托了作者的深厚的人文情怀,因而作为一家之言,理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如果仅仅是时尚与艺术的联袂,似还不足以打造城市文化的“特色与个性”。就水东街而言,如果能考虑到作者常说的怀旧元素,也许对达成这一目标有所增益。此外,《我与下角》所涉及的市井文化、《既然叫大王》中的民俗文化,都值得读者去感知。

文化的传承与葆有事关感情的慰藉与精神境界的提升。在作者眼中,“一条老街、一座老桥、一栋骑楼、一首老歌”,不仅“镌刻着先人走来的痕迹”,而且隐藏着“一座城市的精神源头”(《用时尚解开水东街的情结》);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很容易在客家歌曲中找到乡音乡情的共鸣”和“族性认同感”(《客家山村踏歌行》);而一场音乐会、一首经典圆舞曲则会使人“一瞬间远离了那纷繁喧嚣的现实”而经受灵魂的洗涤。这后一点已涉及到诗意栖居的问题了,因为诗意的栖居正是以跳脱功利的牵扯为前提的。

对诗意栖居的肯定、向往,是散文集《邻水而居》的一道重要人文亮色。这里的“诗意栖居”,即指跳脱功利欲望的束缚而获得精神自由的本真存在状态。我们看到,无论是对木棉花“摆脱世俗”“守住生命质量”的礼赞(《天幕上的舞蹈》),还是对拉琴者烂漫情怀的共鸣(《西湖边,一个男人为一个女人拉琴》),抑或是对自然纯真人性的期盼(《三人在芒果树下傻笑》),都体现了作者的这一有关生命存在的价值取向。

在作者那里,诗意栖居首先与亲近自然相关。在作者笔下,“乡土那种阳光、树林、河流及纯净空气荟萃的气味”乃是“美丽、安然、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最美好理想的归宿。”因而亲近自然,达成与自然的和谐,就成了实现诗意栖居的必然选择。作者在《石河》中说道:“客居山中的妙处就是,你可以将自己彻底地敞开,弃绝所有的装潢与伪饰……”所谓弃绝“装潢与伪饰”,其实就是本真自我的复归。作者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明确看法,我们可以在《邻水而居》中见到:“……水是人的衬景,人是水的释意,因了水的滋润,日子才生动,人与人才亲密。”这种和谐关系乃源于人与自然的“齐一”,作者游石河时的感悟很能体现这一形上思考:“石河果真是一个奇妙的背景,其实,人又何尝不是风景的背景呢?以生命的形式存在的人,不就是一棵树、一块石、或是一株行走着的草?”既然人是整体自然的一部分,那么人与万物的和谐原本就不是问题,只是由于文明的进步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疏离,才需要“重返自然”,以复归本真人性。刘明霞的意义也在于此。

其次与审美相连。《情调》篇这样写《蓝色的多瑙河》带来的感动:“那纯洁的蓝啊,使人自由如风,一瞬间远离了纷繁喧嚣的现实。陡然一阵感动,几乎要掉泪。”审美的特点就在于其超越性,既超越功利性,也超越逻辑性。当人们与美的艺术相遇或置身于美的氛围中时,往往会忘却现实关系中的诸多烦恼,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而当人们再次返回到现实关系中时,烦恼又将会蜂拥而至,而此前的自由亦随之消失于无形。那么如何持久地葆有这种精神的自由状态呢?那就是将艺术审美精神向日常生活迁移,实现日常生活方式的审美化。《我与下角》不止一次地对这种审美化的生活方式作过描述,其中一处云:“湖畔生活,有山有水、有歌有舞、有琴有画、有书有酒,还有老火靓汤、烧烤、咖啡,这让我想起了梭罗的《瓦尔登湖》,更让我有理由去完整的歌泣生活。”这段话提到了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梭罗远离尘嚣、亲近自然,同样关乎本真生存状态的寻找与精神自由的追求问题。《我与下角》所描述和体现的,确与《瓦尔登湖》相类。

三、艺术魅力

刘明霞散文的艺术魅力来自诸多方面,如语言,构思,写景(叙事) 、抒情、议论有机融合等。但若从第一印象所领受的审美冲击力来看,则意象的捕捉与运用,人物形象的把握与塑造,音乐元素的介入与渗透,似更值得讨论。

意象很长时间以来被视为诗的专利,这里用于散文的分析,是说其散文因了意象而有着诗的意味,平常所说散文的诗意即指此。“水”是《邻水而居》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意象(可见于近10篇散文),这既有作者所居城市水资源丰富的原因,也与作者本人的审美情趣有关。在作者笔下,“水”既创造自然美(《又不是绝代佳人》),又是“艺术的极致”(《石河》);既“滋润美人”和人们的“心田”(《惠州女人》《邻水而居》),又“藏着智者的哲思”(《我与下角》)。“水”创造美又滋润万物的特性与创作主体的情感投射取得了完美的契合。 “木棉花”的意象尽管只出现一次,但很能见出作者的艺术匠心。作者准确捕捉到了木棉花“肥厚丰腴”“红彤彤的艳丽”“开于高处”“违背花与叶的辩证关系”“有的是一树红叶”的特点,又赋予其“舞者”的人格和“摆脱世俗”“守住生命的质量”的高贵气质,贴切而又富有象征意味。“盐酸菜”的意象见于《在土桥村拼贴味觉》一文。盐咸菜是乡间常见的家常食物,经济实惠,十分普通,几乎人人享用过。但当它作为一个意象进入刘明霞的散文时,立刻就获得了崭新的意蕴。它“口感脆嫩”“味道鲜美”“色泽鲜亮”;既平朴,又高贵;让人怀念“平和”“缓慢”的“庸常日子”。——附着在这一意象中的人生意蕴,得到了准确而温暖的抉发,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乡土文明的深情眷恋。

值得注意的还有涉及文化遗址的系列意象,如“骑楼”“小巷”“石板路”等。“骑楼”意象主要见于《用时尚解开水东街的情结》,作品的描述颇为祥尽,不妨引用其中两段:“独具特色的骑楼有中西合璧的女儿墙,配以细腻精雕的窗拱……临街窗户上都是砖砌的圆心拱,窗拱顶部用太阳纹等图案装饰。窗拱外沿有雕饰线,支持墙体的是方形的柱子,柱子的顶部也有雕饰线。这些雕饰线工艺精美,线条流畅。”“建筑是凝固的历史,骑楼,像一根根柱子,支起了水东街的繁华,装饰各异的骑楼表现出的是水东街的性格……残旧的骑楼柱子布满墨绿的苔藓,栏下石缝里,不时盘根曲虬长出一两棵细叶榕和蕨类植物,给骑楼增添了一种古朴、浑厚的美。”这里不仅对“骑楼”作了细腻真切的描写,突出了其“古朴”“浑厚”之美,而且在此基础上将“骑楼”和一条老街的“繁华”与“性格”相关联,强化了其历史文化意义。作品对“石板路”(《路上的浪漫》)、“小巷”(《我与下角》)意象的描述所花笔墨尽管不多,但同样达成了创作主体怀旧情怀与对象“历史感”的高度拥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刘明霞散文写人的感觉和功力俱佳,所塑造的几个人物如“风”、老穆、向东、“我爸”“女儿”、韩石山均鲜活丰满,能给读者以深刻印象。其中的奥秘在于作者在细节描写、抓取特征、把握性格的丰富性等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和自觉。

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刘明霞善于择取繁富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风”(《老街阁楼上的少年》)的形象主要就是借助细节描写塑造而成的。如“风”挂在租住阁楼墙上的霓裳羽衣、青铜长剑,牛仔裤大腿部位的“割口”,穿尖头皮鞋、德国品牌男装HlERS,扎马尾发,手臂上纹京剧脸谱,养一只名叫“秦颂”的小狗等等,就都是来自生活中的细节,逼真传神地传达出了“风”时尚、另类、自由不羁、“诗意地活着”等性格特征。“我爸”(《我爸》)的形象塑造也离不开细节的运用。如“老爸”教育小孩时要求孩子们“按年龄大小排成一排”,并“像军人一样立正站好”;耄耋之年仍穿着价值昂贵的皮衣、笔挺的西裤、铮亮的皮鞋;晚年切土豆“细若粉丝”等细节,就凸出了“我爸”的正统、军人作风、威严、注重形象、细心的性格特点。

抓取特征类似美术中的速写或漫画,寥寥几笔就惟妙惟肖。《另类报人》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作。文中的“老穆”最大的特点如标题告诉我们的就是“另类”,不仅穿着另类——花衬衫、半截裤、带卷边的礼帽、“一身唐装”;而且行事撰文另类,如评报“一针见血”,唱歌喜好“加花”,专栏文章“热辣”“扎眼”“才思喷溅”,让人忍俊不禁而又肃然起敬。作品文笔简练,多用白描,人物性格呼之欲出,让人经久难忘。虽不知“老穆”具体相貌(文章似有意略去外貌描写),见到也会一眼认出的吧。

把握性格的丰富性基于作者对人性的深刻体认。人性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而性格丰富性的把握不仅符合人性,而且反过来还会帮助人们深入认识人性。《一个山西男人的责任与担当》写的是文坛名家韩石山。文章不说他作为一个作家的责任与担当,而说他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和担当,因为其责任担当是“全方位”的:作为一个作家,有“文坛刀客”之称;作为一个批评家,敢于“指名道姓真刀真枪”地批评;作为一名学者,治学严谨;作为一个市民,敢于批评政府;作为一个男人,正大光明地宣称喜欢美女;作为一个家庭的丈夫和父亲,情愿“拼命写稿”;而作为姥爷,会为了外孙而从台湾的宾馆里偷一个芭乐。文章写出了韩石山的超常与平常,富有人情味,从而还原出真实的韩石山。此种性格的丰富性在其他人物形象“风”、向东、“我爸”身上也能见到,这都绝非偶然。

音乐元素的介入与渗透在刘明霞散文中有突出表现。这并非出于作者有意识地创新,而源于一种审美情趣的自然流露。因为很显然,刘明霞不仅喜爱音乐,而且深谙音乐。

音乐元素的介入在刘明霞的散文中有多种不同表现形式,首先是直接以音乐为表现对象,如《一嗓子把人吼到山西》写山西原生态民歌,《情调》写新年音乐会,《与音乐和美酒相约》写酒吧音乐,《客家山村踏歌行》写客家山歌等等。其中《一嗓子把人吼到山西》《客家山村踏歌行》两篇大量引入歌词,《情调》则不仅对一些乐曲旋律作了精细描绘,甚至记入了《贼鹊》一曲的节拍调式。于这类散文而言,若说“满眼(耳)是音乐”,是丝毫不过分的。

其次是作品所具有的音乐色彩。《天幕上的舞蹈》可以说是一首散文诗,段落文字少则一行,多则四行,抒情性强,节奏明快,充满音乐的张力。《邻水而居》则以歌谣做结:“桥对桥,里对坊,烂地对马房;湖对岭,山对江,公廨对府堂……草把沽清出城直去河南岸,薯藤卖尺过艇回归水北乡……”余音袅袅,情韵悠长。《东江红都》亦以歌谣做结,收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最后是与音乐相关的比喻、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关于比喻有两种情况,一是比音乐为他物。《西湖边,一个男人为一个女人拉琴》把小提琴的琴音必做“小鸟”:“音符跌落在湖水中,再通过湖水传出来”,“微弱的、稍纵即逝的音乐,想西湖中的小鸟一样,唯恐一不小心,惊动了它。”十分贴切传神,写尽了琴音的清幽之美。二是比他物为音乐。《石河》将幽谷中的水声比做“音符”:“踏着石阶往下行,真的是'隔黄竹,闻水声'了,哗哗的流水调频般把声音诠释得清晰而响脆,如一颗颗音符在两岸的树枝间跳跃、在树叶上穿行,那天籁之音从脚底漫上来,将我那颗跌落尘埃的心沐浴在这深山幽谷中。”这里的比喻将所写之景衬托得更加优美引人。通感手法见于《徽州女人》《天幕上的舞蹈》《石河》。前者说站在古老豪宅屋檐下“想起某一首老歌”;后者在描写木棉花时则说“该有一首曲调轻柔舒缓、歌词婉约优美的歌来伴随她舞蹈的”,都将视觉转换成了听觉——音乐,韵味完足。《石河》写音符“在两岸的树枝间跳跃、在树叶上穿行”则是听觉转换成视觉的例子,可谓诗意盎然。

不能遗漏的还有刘明霞散文所体现的怀旧情结。《爱情图解》对“老派典雅男人”严重稀缺的慨叹,《小众电影》对昔日电影艺术难以割舍的情怀,《大上海的老派细节》对上海老派细节的痴迷与沉醉,《寻找徽州女人》对“美到极致”的徽州女人的由衷赞叹,说明了:“怀旧”不仅是《邻水而居》中频繁出现的一个词,而且也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在作者那里,怀旧总是与美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埋藏着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不管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还是我们不未曾经历的,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陷入这种渴望和追求的执迷和疯狂。我们对美的体验,不是出自于理性的沉思,而是一种先天的反应。老派是一种古典的美,一种融入了文化和风情的美啊。”由于怀旧的对象已失却实用的功能,人们对它的怀想只关涉某种情感记忆而无理性的考量,因而某种程度上即可以说怀旧就是对美的沉醉。刘明霞的怀旧有一个不易让人觉察的特点,那就是常常与时尚如影相随、纠缠难分。《用时尚解开水东街的情结》一方面沉湎于对“一条老街”“一座骑楼”的“历史记忆”中,另一方面又期盼“让弃旧迎新的水东街披上时尚外衣”;《另类报人》从“老穆”时尚的打扮和“时尚画报上的潮流表情”中联想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的格里高里·派克那类的老男人”等,就是适切的例子。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的所怀之“旧”就是曾经的时尚,因而怀旧某种范围内即可以说就是对曾经的时尚的眷恋。《大上海的老派细节》中所列举的诸多“老派细节”,无一不是上海三十年代的时尚;《小众电影》中《大众电影》杂志同样引发了人们许多“对美丽和时尚的幻想”;《另类报人》中“老穆”的时尚则可以与美国三四十年代的“资产阶级男人的味道”相提并论。刘明霞怀旧之与时尚如影相随的特点,似可由此找到原因。“重温旧物一定要有一种寂寞的心态,才能唤起内心里温柔的情愫”(《用时尚解开水东街的情结》)。所谓“寂寞的心态”,乃是一种不受外界打扰的澄明的心境与审美的态度,这正是进入甚至拥抱对象的必然前提。而当我们常常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时,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由“旧物”唤起的“温柔的情愫”了,那将是整体人格境界的提升与完善。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中文系)

4.来我的城的散文 篇四

有这样一座城,它远看像幅画,近看是座城。它让远在他乡的游子魂牵梦萦,它以一种低调宁静的美丽,在旧时光中沉浸后,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节奏持续升级,它就是凝山水之灵秀的边远小城——靖宇矿泉城。

读书后,离开小城远在异乡的一个省会城市学习、工作。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家乡的小城在自己的记忆中已渐行渐远,可是,几次想忘于世,却总在夜深人静的梦乡中又悄然相见,想必那便是一种不舍的乡愁。

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的意外,正当我准备将乡愁从自己的记忆中连根拔掉,将自己植根于那个别人的城市中时,生活突然来了一个急速的大转弯。缘于此,我带着自己全部的行囊踏上了回乡的列车,几经辗转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小城。

我曾离开,我又归来。当小城渐渐走近视野,我走在时光斑驳的墙角,看见阳光和青苔遥望,看见老人和小孩玩闹,看见男人和女人说笑,看见细水长流的时光慢慢奔跑。这个小城,黄昏将至,阳光温存,不断地映入我眼帘的是林立的高楼代替了曾经的杂样老屋。街道不多,不算宽也不算窄,一步步踩上去,如同踩出了厚重的旧时光。

几年的时光不曾相见,如今的小城已从一个旧日婉约的女子变得更像一个高大俊朗的男子,它目光明媚,眼神笃定,目光朗润,气宇轩昂。街路清洁的靖宇大街两旁,是被灵秀唤醒的树,叫醒的花儿映衬着它的整洁和美丽;原来的老城区经过精心改造,焕发出美丽的青春容颜,错落有致的高楼正在以一种守候的姿态为小城人们静守着温馨舒适的美好家园;美丽的珠子河穿城而过,犹如这个边远小城跳动的心脏,激起城市创新的灵感,奏响城市华美的乐章,如此清新、自然、和谐而又宁静;这里的优质水源吸引着农夫山泉、娃哈哈、康师傅、恒大等知名企业慕名前来小城扎根,他们的到来开启了中国高端水市场的阀门。如今的小城正以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展现着生命的活力,它从过去的焦急、飘摇、浮躁和轻浅渐渐变成如今的理性、沉静、内敛和厚重。

傍晚,人们在清新的空气中散步。这个时候,我也习惯走出蜗居,一个人安静地漫步在这个早已陌生了的小城大街上。这个时候,夕阳总是在悄悄地挪动着,转瞬便坠入了地平线,夜幕徐徐地落下,路灯悄悄地亮了,照在了头顶。明亮的广场上热爱生活的老人们正在怡然自得地踏歌起舞,放松着一天疲劳的神经,这一幕每天都在上演。城市的拥挤与人心的险恶让人心生浮躁与厌倦,而这个边远小城总能以一种宁静的姿态,在宁静的力量中倾听人类最单纯的感情与忧伤。如今的小城在我的认识中,则是以一种宁静的力量对抗着世俗的喧嚣,在时光的深处将复杂与险恶凋零一地。

走着走着,不知什么时候,空气中夹杂了水饺的清香,随着清凉的`晚风轻轻飘来,那样地诱人。夜晚的小城,它的山水人文,无一不潜在着深深的宁静和固有的神魅。这里没有省城的喧嚣和拥挤,少了省城里摩肩接踵的耽搁。它在岁月的长河里,印证了多少前人跋涉过来的艰辛,它将那风雨不灭的拼搏精神深深地积淀,默默地滋养着一方人杰地灵的沃土,恬然而静美。

走着走着,我那曾在城市里浮躁的心逐渐平静下来。这时候,我喜欢哼一些能够释放情绪的歌曲,时而欢快,时而忧伤,时而再来首励志的,心里满满的都是愉悦和放松。夜晚的小城,远处飘来的气息都是被山水滋润过的甜美的味道。山是青的,水是碧的,小城是宁静的,这种久违的气息让我的内心突然生动起来。走着走着,我看到了岁月的颜色,那些宁静的树木,深远的森林,在岁月更迭的行走中,焕发出青春的颜色。这时候,我便看到了自己,内心突然生动起来,咀嚼着那番旧时光留下的余韵,在小城的青春里,将我前世的温柔惹怜,与小城执手倾情相叙。

这时候,我突然有一种冲动,一种很急切的心情想让我打开网络,让双手触摸在键盘上,十指如飞般急促地打出我的热切。找到朋友,告诉他们,来我的城吧!这里是一座通透疏朗、生态秀美、充满亲和力的魅力城;这里是一座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生态城;这里是一座崭新的矗立在白山松水之间的矿泉城;这里是一座塑造文明的优雅城。这里的文化理念薪火相传,这里的文化服务生生不息,这里的文化活动异彩纷呈,这里的人们是那样的古道热肠。

来我的城吧!感受这里的安谧和静美,它不会对漫无目的者有所青睐,更不会对热爱生活的人等闲视之,它会给执着前进的人带来意外和惊喜。它用“润物细无声”的灵秀涵养着后人的神经,它不会厚待谁,或者薄待谁,它只管公平、公正地一寸一寸地拂过你的每一寸肌肤,让你在前进的时光中绽放出生命应有的风姿和色彩。

5.别了青色的城散文随笔 篇五

曾经幻想,时间能否定格在几个重要的点上,然而,命运的车辙里,填满了太多的尘埃,我被迫地行走,双手化为沙漏,愿望着,流逝的速率可以那么稍微一点点的久……

-题记

还记得初来那个陌生的城市,所见的陌生的人群,给人一种新鲜的又让人心头平添一路落寞的感觉,她有一张模糊的脸颊却让人有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切,关于她的名,叫呼市,也唤青色的城。

时间彷若白驹过溪般,划过我生命中两年的光景,她的.轮廓也愈发鲜明于我的脑海里,闯进我的梦里,镌刻在我麻木不仁的心里,回荡在凌晨2点未断的歌声里。

就这样,走走停停,生怕一不小心地跌倒,唐突了佳人。

xxxx的梦魇终于化作泡影,青色的城还是青色的城,青色的人还是青色的人,我还是我。唯一变的,是这沉重的时间更加苍老,苍老地忘却了年岁。

xxxx的元宵节,又一次地无缘于故乡的灯宫烟花,又一次地错过那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而青城的我,没有太多的悲伤,因为此时此地,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所幸还有人陪着去了新华广场,郭强,小魏。

走出电力小区,站牌处等着5路的公交,凝望着远处爆开的烟花,离别的思绪让人兴奋之余,又掺杂了些许莫名地不舍。我尽量地拍着青城元宵的夜景,希望可以带走点什么,却只能是这些若干年后褪色的照片。这游离的目光,何时才能去默默地关注某个人、某件事?

生命,大抵如同张旭的狂草,张扬、莽动却一次次地邂逅了激情。

到广场的时候,熙熙攘攘的人群,多彩的灯光,嵌套着天空那五颜六色的烟花,让这天地,越发绚丽起来,而我,好似那一盏慢慢飘起的孔明灯,孤独地飞着,最后结束这惨淡的路途,回到原点,期待着下一个的谁,再一次地把自己放飞。

我们买了几个花火,一起点着,拿在手里疯狂地舞动,那一刻,赶出了心门中那一缕缕哀伤,和伙伴们尽情地玩耍,至少,现在还在一个城市,一个地方。

后来,一起去找酒吧,走啊走啊,走进了U-TWO,人烟稀少,出门打了的,的哥带我们到了BOX之家,也就是后宫,激荡的律点,舞台上蛇女放情的舞蹈,贴合着我心跳的频率,将我那颗波澜不惊的心,再一次地唤醒。可能也只有这里,才能让我有一种忘我的狂欢冲动。

再后来,就一直等着公司的通知,在办公室照常地工作,下班后,会和那群可爱的人打两局DOTA,之后回住处,沉沉地睡去……

在清明节后,4月7号,我彻底地与青城诀别。诀别的前几天,和郭强、小魏、老庞一起去嘉茂看了一场电影《痞子戏子厨子》,随后就一直处于收拾行囊的忙碌中,闲暇之余也和郭强去夜时尚打几杆桌球,平淡而不失乐趣。

下一站,北京,最熟悉的陌生人。

当踏上开往北京的列车,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是那一群可爱的人。

眼眶微红,呢喃一句:别了,青色的城。

有人说,人生是由一处处的驿站组成的,老是停留在一处,生活将乏然无味,而我所追寻的,是那一次又一次的火烧的激情,告别了一处,是因为远方有更美的风景。

6.爱上一座小小的城心情散文欣赏 篇六

其实,我并没有觉得这个小景点有什么特别值得观赏的地方。只是站在这小小的影视城中,想到《大宅门》拍摄时的热闹非凡,想到白家历时几代人的故事都在这个小小的影视城中拍摄而成,想到了《大宅门》热播时与我互动的几位亲人,心中泛起了阵阵的暖意。

婆婆每天都在看《大宅门》,记得每次回家,她就给我聊她看过的电视情节。她特别喜欢《大宅门》里的“二奶奶”,那是一个顶立门户的女人,是这个家的当家人。她凭借着自己独到的眼光,凭借着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运用,凭借着她宽阔的心胸和城府,带领着白家走过一次次危机,慢慢地步入辉煌,从而确定了她在白家的当家地位。婆婆看完了整部电视剧,忽然有一天,她说:“你就是《大宅门》里的二奶奶”。呵呵,我还真是“受宠若惊”,老太太竟然无意中给了我如此高的评价。莫非,在她的心中,我在这个家也有如此高的地位?呵呵,随她怎么说吧!只要她高兴就行。站在“影视城”中,想起离世婆婆的音容笑貌,想起她生前每天躺在床上看《大宅门》的画面,忽然就觉得这个寒冬中的小城是那样的亲切。

一个好友,特别喜欢看《大宅门》,就极力地给我推荐。我们就在各自的家中同时看起了这部电视剧,追剧的同时还有不间断地交流。不过,这次交流的可不是什么“二奶奶”,而是男主角“白景琦”,从他“从小顽劣”“聪明绝顶”谈到当今的教育,“与仇家女儿私定终身”“被亲生母亲赶出家门”谈他的反抗精神,“交日本朋友”“杀德国兵”“发明32张药方”“光宗耀祖”体会白景琦的胆识、智慧和情怀。可以说,白景琦就是一个传奇。

我们每隔几天就交流一下我们看后的心得,有时对人物的看法不一致还小有争论。想起那段日子,那段一起看电视剧的日子,心中涌起阵阵的暖意。

站在这古朴典雅的《大宅门》拍摄基地,这座立在寒风中的小城,忽然间就充满着温情,正如我心中涌起的阵阵暖意。

今天,在这里,更有“不同凡响”的收获。儿子时而拉着我的手,时而挎着我的臂,时而拥着我的肩,为我引领,为我解说,不时提醒我注意安全。

平时,特羡慕那些有“女儿”的“妈妈们”,她们可以和女儿手拉手逛街、购物。今天忽然就觉得,我儿子也可以啊。此时,儿子在左,老公在右,我心中着实偷乐了一下。所以嘛,我说是“不同凡响”的收获嘛!

一个月后,儿子就要再次离家远行读书,再见面时恐怕要在一年以后。因儿子陪我在这里走过的缘故吧,这座小小的拍摄基地,在我心中,就有了不同的韵味啦!

别人说,因为一个人会爱上一座城!

而我,因东阿好友的盛情,因几位亲人给予我暖暖的感动,让我在寒冬拥有了不断前行的力量,我爱上了这座小小的“城”。

作者:赵妹芳

上一篇:上海高考英语试题下一篇:大学生寒假就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