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活动《吹画》(共16篇)
1.大班美术活动《吹画》 篇一
设计意图:
幼儿非常喜欢美术活动,而“吹画梅花”的制作方法有趣又简单易操作,非常适合大班的幼儿进行学习。“吹画”活动就是用嘴或其他工具把滴在纸上的颜料水吹散开来,显现出千姿百态而组成一幅画的一种美术形式。实际上也是幼儿不断想象、创作的过程。在不断联想构思的过程中,想象越来越丰富,手、眼、脑协调的运动,当然也就得到了协调的发展,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性也由此而诞生了。 活动目标:
⒈学习用吹画和棉签点画的方法表现梅花的基本特征。 ⒉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体验吹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绘画纸、范画 、棕色和红色颜料、抹布、棉签等。 活动过程:
一、 引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示范画,让所有的孩子围绕在老师周围看老师吹画。(在音乐的伴随下,老师进行吹画)
二、教师示范讲解吹画梅花的树干、树枝和点画梅花的方法。
这梅花是吹出来的,树干是用棕色颜料吹出来的,梅花是用棉签蘸红色颜色点出来的。今天,老师就来和小朋友用吹画和棉签点画的方法来画梅花。好吗?
⒈蘸一滴棕色颜料,点在纸的下半部分的适当位置,用嘴对着颜料用力往前吹,注意朝不同的方向吹画,才能吹出一棵茂盛的大树来。
⒉吹好树枝后稍等一等,等干后用右手食指蘸上红色颜料,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画梅花。点画的时候要先看好位置,梅花大小不要一样,也不能均匀排队。要注意画面干净、整洁,点画后要在抹布上把手擦干净。
3.宝贝们,现在该你们去展示自己的才能了,用老师准备的材料,去吹出你 们认为漂亮的梅花来。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⒈学会吹画的的方法,掌握吹的不同力度表现树的外形特征。 ⒉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嘴吹画的方法,注意引导幼儿朝不同的方向吹画。享受成功的快
⒊幼儿操作时,教师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掌握吹树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强的幼儿树吹的大点,尽量使每个幼儿完成作业,乐。
四、评价,展示幼儿作品。
⒈你是用什么方法画的梅花?吹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要求) ⒉你最喜欢哪幅梅花?为什么?
⒊老师发现一些与众不同的梅花。怎样才能变得更好?(先讲好的,再讲差的)
五、延伸活动
学习王冕的《墨梅》古诗
明永中心幼儿园公开教学活动
大班美术活动:吹画梅花
2.大班美术活动《吹画》 篇二
最近在园内开展了一次美术欣赏教学的选拔, 这个活动使我对美术欣赏过程中的评价意义有了新的真正认识。在这次活动中先是活动教案的选拔, 我设计的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线条写真集》被选上了。开始还是沾沾自喜, 以为自己对美术欣赏活动是掌握了。但是具体的实施之后, 我就发现是一节失败的活动。目标是没有达到的, 没有“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孩子在说看到《黑色线条》想说什么的时候, 思维没有打开。只是纠结于表现的色彩、形状等, 没有将孩子们的创作能力挖掘出来。我没有将美术欣赏中的过程评价充分有效地运用起来, 让孩子们在真正感受美之后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其中对于作品的联想和想象部分孩子们的表现不好, 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大班大部分孩子都是能区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并有了一定的审美标准, 但带有明显的个体倾向, 他们对于《黑色线条》这幅画用自己的评价标准来评价, 只是简单说出画面的基本特征。因为过程中我没有很好的总结评价孩子的观点, 让部分孩子的想法受到周围其他孩子评价的影响。这正是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 他们审美标准还是比较模糊, 正处于初步的、低级的萌发阶段, 活动过程中我需要运用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孩子们自主感受和表达美。
二、二次执教收获、有效的对话过程评价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检验+反思, 我想要有更好水平的提高就要好好地反思这节活动的问题。课后的反思中我想到这节活动没有成功的原因活动过程性的评价的不到位, 没有真正地运用好欣赏教学的意义。太在乎自己设计的三个环节“看”“听”“想”了, 让幼儿被画面的表面色彩和线条所约束, 没有发散幼儿的思维。欣赏教育将教育目的蕴于活动过程之中, 不仅重视幼儿获得知识的对与错, 多与少, 更关注幼儿的态度、情感、能力、责任心以及合作精神等个性品质的培养, 注重幼儿对过程的主体性体验, 注重活动过程本身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在人文环境上, 欣赏教学模式努力营造了一种为孩子们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宽松的、愉悦的、开放的师幼关系。我没有真正地了解这些要求, 没有真正地完成这些要求。
对于欣赏活动来说, 孩子是从自己的心灵世界出发同艺术家、作品进行独特的对话活动的。这种对话活动是在欣赏者审美心理体验的进出上进行的, 这种审美心理体验超越了现实功利的单维情感, 与审美对象保持了适当的距离, 调动了多种审美心理功能共同活动, 将艺术家的情思意绪和审美创造在内心深处相互弥漫、交融, 然后将艺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变现出来。
检查已有、系统学习、认真反思, 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之后, 感觉过程性的评价的重要性, 借用其他班级的孩子再次执教这节美术欣赏活动。活动中我在过程评价时多反问。让幼儿多说, 因为孩子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没有过多的干涉幼儿的想法, 只是简单的对话评价。没有给他们拘束, 结果孩子们说得非常的好, 孩子们的想象力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对于康定斯基的《黑色线条》 (这是一幅由线条与色块融合在一起的抽象画, 画家用绚烂的喷发的暖色块作为底色, 短促四射的黑色线条散布其中, 营造出一种视觉上的爆炸与热烈的感觉) , 幼儿都能欣赏到艺术作品的线条美, 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感。
三、三次执教验证、增加过程多角度评价
孩子们回答问题之后的简单对话评价, 进行形式思考以后, 还要帮助他们总结以帮助他们理清思路, 进一步加深体验, 同时这也是学习如何观察、如何比较等形式分析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 我的语言都应该是通俗易懂的、简明扼要的, 要让孩子们能理解。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以及从多次的执教之后了解更多过程性评价的意义, 我再次借班执教, 收到更多的有意义的效果。在过程性的评价中应该多元、多角度的评价。对孩子欣赏美术作品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 还可以采用互评等方式, 要充分肯定孩子们的进步和发展。
过程性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孩子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使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 因而我要用肯定的评价方式是多鼓励、多表扬而没有否定和批评。即使有也要用“如果怎么样就会更好”等语言来表达, 以创造的新颖性、独特性等方面来衡量孩子们的想象, 促进孩子们个性的发展。多重视学生动机的激发、兴趣的培养、情感的交流, 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多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 使美术教育以美的力量激励孩子们去发现美、鉴赏美, 创造美。
多次的开展了这节活动, 我感觉成功了不少是因为孩子们的表现更好了。我将孩子们看到《黑色线条》说的话写下来, 我感觉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会欣赏美、创造美的人。
精彩的评价活动是教师全身心的投入, 在活动中是师幼的对话、碰撞、共鸣、教学相长。我感谢这节以失败开始以成功结束的美术欣赏活动, 它让我对于过程性评价有了更深入真正的认识:以幼儿为主体、有效的对话过程评价、增加过程多角度评价等等。我在今后的所有活动中一定要将过程性评价的精髓融入到各个活动之中, 让“评价之花”开满各个活动环节!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活动中的过程评价是整个美术学习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一次执教反思、影响性因素过程评价;二次执教收获、有效的对话过程评价;三次执教验证、增加过程多角度评价;让幼儿能够更多发挥出自己想要表达的美。
3.大班美术活动:小蓝 篇三
绘本《小蓝》源于澳大利亚的童书作家兼插画家盖·却普曼,她“巧妙地将人类长久以来对归属感的追寻,以及柳树图案的神秘之美结合在一起,本书不只是一个故事而已,更是一件值得代代相传、永久珍藏的艺术品”。绘本中真挚动人的故事借助精致华丽的创作,传达了一个简单诗意的叙述,特别美,孩子们跟随小蓝寻找家,跟随故事进入一个美的世界。而故事最后,那一个蓝白相间的中国瓷盘是亮点,以此为切入点,我设计了这样一节美术活动《小蓝》,意在通过活动,让孩子欣赏美丽的艺术,感受青花瓷的独特美,并且尝试创作,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
活动目标:
1.阅读绘本,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画面的想法。
2.尝试分段绘画,体味青花瓷的艺术美。
3.在读读画画中,大胆创作,体验让画笔讲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与绘本相匹配的PPT。
2.白色扇形纸,蓝色油性笔,白色圆形纸。
3.扇形小蓝图片人手1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1.结合PPT,故事引入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一个小女孩迷路了,她在哪儿?你发现她了吗?
她一身美丽的蓝衣服,她的名字叫“小蓝”。小蓝迷路了!她想要回家,一直大声地喊叫,但是等了好久,都没有人来找她。
2.讲述故事,进入情境
终于有一个男孩走进了森林。“咦,你是谁?”小男孩问。“我叫小蓝,我迷路啦,我好想回家。”“我叫威尔。”小男孩说。
提问:小蓝迷路了,你们愿意和威尔一起帮她寻找家吗?
(评析:故事引入,借助美丽的画面,孩子们很快进入情境,静静地欣赏,美好的艺术探寻之旅开始啦!)
二、阅读故事,分段绘画
1.欣赏图片,尝试创作画面一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小蓝说:“我家附近有木头桥,还有阶梯通到山上。我好想念我家的山。”
教师提问:小蓝的家有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绘本内容进行创作。
教师: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做成一幅地图,再拿着地图去帮小蓝找家吧。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小盘子,大家拿出一张纸,画一画吧。
2.阅读故事,尝试创作画面二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小蓝说:“我家有一条蓝色的小河,在杨柳树下闪闪发光。我好想念我的小河。”威尔说:“我家也有一条小河,在芦苇中潺潺流过,几乎和你家一样。”他们在芦苇和小河中寻找,但是,他们找不到小女孩回家的路。
教师提问:小蓝的家附近还有什么?她想念什么?你会把它画下来吗?
幼儿创作。
3.欣赏图片,尝试创作画面三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我家有很多蓝色的树。”小蓝说,“树上有很多像球一样的苹果,我好想念我的苹果。”“我家有很多绿色的树。”威尔说,“树上开满像云朵一样的花,几乎和你家一样。”他们爬到树上,从树枝间看下去,但是,他们找不到小女孩回家的路。
教师提问:小蓝的家附近还有什么?她想念什么?你会把它画下来吗?
幼儿创作。
4.阅读故事,尝试创作画面四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小蓝说:“我家有一座花园和一座皇宫。我想念我的皇宫。”威尔说:“我家有一座果园和一栋温暖的小屋,几乎和你家一样。”他们一边捡梅子,一边在树下寻找,但是,他们找不到小女孩回家的路。
教师提问:小蓝的家附近还有什么?她想念什么?你会把它画下来吗?
幼儿创作。
5.欣赏图片,尝试创作画面五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小蓝说:“我家有爸爸和很多蓝色的鸟,我真的好想念我爸爸。”威尔说:“我家有奶奶和很多母鸡,几乎和你家一样。”他们在鸡群中寻找,并且越过门口的栅栏,还是找不到小女孩回家的路。现在,怎么办?威尔说:“你可以跟我一起回家。”
教师提问:小兰的家附近还有什么?她想念什么?你会把它画下来吗?
幼儿创作。
(评析:阅读故事,欣赏画面,分段创作,感受美好。故事很美,画面更美,孩子们的创作同样不赖。他们在不一样的画纸上展现心中的故事,他们在帮助小蓝找寻家的过程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分段创作,孩子们不知不觉进行的是一段美好的创作旅程。)
三、揭晓结局,感受惊喜。
1.欣赏图片,探寻秘密
总结:小蓝不是真正的小女孩,那她是什么呢?(有小蓝图案的瓷盘碎片。)
2.答案揭晓,感知瓷盘
原来,奶奶的橱柜上面,有一个蓝白相间的中国瓷盘。这个瓷盘缺了一小块,那是很久以前,奶奶去野餐的时候,不小心打破的。
3.小蓝找家,圆满结局
奶奶把小蓝粘回磁盘缺口的地方。威尔笑着说:“小蓝终于找到她的家了。”奶奶说:“恩,安全又圆满的家。”
4.触摸青花瓷,感受艺术美
提问:“你知道这种白底蓝花瓷盘的名字吗?”
介绍青花瓷:青花瓷是中国民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只有蓝、白两种颜色。中间的盘底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画,它的周围可以有很多的图案或线条,但他们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着的。
5.完成创作,分享作品
刚才,小朋友们已经完成了5幅画,老师再把“小蓝”也发给你们,大家一起把它拼成完整的盘心,贴在白色的盘底上,注意一下粘贴的位置。
现在,大家再用有规律的图案或线条,来装饰盘边吧。
(评析:故事给了孩子一个美好的结局,也给了孩子一个美好的画面,孩子们豁然发现,自己的创作原来也可以这么奇妙。此时,介绍青花瓷,显得那么水到渠成,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美是浸透到骨子里的,孩子们此时应该能懵懂感受到,他们也会惊喜于自己的创作,因为“青花瓷”真得很美!)
四、结束活动
小蓝找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们也完成了自己的青花瓷盘。现在,大家一起拿着瓷盘,把小蓝的故事讲给其他好朋友听吧。
评析:以故事开头,用故事收尾,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述小蓝的故事,分享作品,相互欣赏,这一段艺术探寻之旅就这么意犹未尽……
活动反思:
初次拿到绘本,我就被里面的精致唯美的创作所震撼,我想:艺术的感染没有界限,孩子们也会喜欢上《小蓝》吧。的确,绘本给了孩子一次美好的旅行,他们在边阅读边创作的过程中,逐渐体味青花瓷的独特魅力。我独辟蹊径,给孩子准备别致的材料——一个折成扇形、可以逐渐打开成圆形的绘画纸。孩子在创作过程中,一步一步,用画笔叙述故事,用蓝色和白色激情碰撞,感受故事的意境,感知青花瓷的独特魅力。最后,他们创作完毕,画纸全部打开,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创作成果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呈现,创作体验和成功感给了他们心灵强烈的冲击。艺术活动就是要这样,让孩子在探索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得到熏陶,身心获得愉快体验。
4.大班美术活动《吹画》 篇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吹画和粘贴画的方法表现梅花树和梅花的基本特征。
2、引导幼儿体验吹画的乐趣,培养幼儿吹画的兴趣。
3、培养幼儿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了解梅花的有关知识。
物质准备:颜料、红色纸、胶水、毛笔、范例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手指游戏《大乌龟、小乌龟》大小乌龟都怕吹,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种新技能:吹画。
二、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出示梅花,引导幼儿观察梅花。
师:梅花长在棕色的树枝上,每朵花有红色的花瓣,有的还没有开放,(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只有一个圆圆的花蕾。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用吹画和粘贴画的方法来画梅花。
2、引导幼儿学习吹画的方法。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我们来看看这幅画画的是什么?
(2)梅花的树干是怎么画上去的?是用什么颜色画上去的?
(3)再看看梅花是怎么画上去的?
三、教师示范讲述吹画梅花的树干和树枝的方法。
1、先用毛笔蘸上颜料,点一点在纸的下半部分的适当位置,对着颜料往前吹,并稍稍改变吹的方向,可向左或右吹,慢慢吹出树枝的形状。
2、吹好树枝后稍等一等,我们用红纸揉成纸团,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粘贴上梅花和花蕾。粘贴的时候要先看好位置,花瓣与花蕾大小不要一样,也不能均匀排队。要注意画面干净、整洁,点画后要在抹布上把手擦干净。
四、幼儿吹画,教师指导。
下面请小朋友在画纸上练习吹画梅花。幼儿操作时,教师重点帮助幼儿掌握吹树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强的幼儿多吹几棵树,能力弱的幼儿掌握吹的方法。尽量使每个幼儿完成作业,享受成功的快乐。
五、展示、评价作品。
1、你最喜欢哪副作品?为什么?
2、鼓励幼儿的作品,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上这节美术课,让幼儿了解梅花这种植物(红梅、腊梅)幼儿参与游戏兴趣很浓,许多孩子完成了两种颜色的梅花,自己贴在教室的展示墙上,有些要求带回家给家长。
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我将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指导幼儿大胆表现,积极参与,让孩子们喜欢并爱上画画。
5.大班吹画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在情境的创设下,引导幼儿学习“吹画梅花”的制作方法。
2、引导幼儿学习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表现桃树和桃花的基本特征。
3、引导幼儿体验吹画的乐趣,培养幼儿吹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吹画梅花”的制作方法。
2、引导幼儿学习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表现梅花树和梅花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1、课前观察桃花。
2、幼儿操作材料 钢笔水瓶(不把盖子盖严,里面有少量墨水)、8开白卡纸1张、红色印泥1盒、小花猫头饰1个。重点指导:吹树干、树枝的技巧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看照片引入
1.教师:小朋友昨天我去公园看了许多美丽的花,还有许多高高的树。老师给这些美丽的花拍了几张照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出示照片
你们看看这是老师昨天在公园拍的,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我们再近距离的看一张照片,一朵朵红色的梅花开在了树上,美不美啊?(美)是啊,这梅花树真美丽。
3、这时老师的手机铃声响起,老师故作有事出去过会回来给小朋友带小礼物。
4、“小花猫”与幼儿进行交流,互相介绍自己后,引导幼儿说出:教师去做什么事情了?
二、学习“吹画梅花”的制作方法。
1、“小花猫”开始对教室里的摆设产生兴趣,一会儿摸摸这儿,一会儿摸摸那儿,“一不小心”打翻了老师的钢笔水瓶,墨水洒在了白卡纸上,(事先摆放好的),装出非常害怕的样子说:“哎呀,我闯祸了,弄脏了老师的纸,怎么办呀?”(看看幼儿会想出什么好办法?)
2、由“小花猫”提议:“我们把这张纸变成一幅画吧!” “小花猫”示范“吹画梅花”的制作过程。
3、“小花猫”说:“老师快回来了,可是我还没做完,你们能帮帮我吗?”教师制作作品的局部,然后请全体幼儿一起帮忙完成整幅作品。尽量让每一名幼儿都有实践的机会,通过大家的合作一起完成。(培养幼儿乐于助人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展示作品:
1、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作品。
2、“小花猫”退场,到教室外换回教师的装扮。
3、教师看到作品后,表现出一幅惊讶的样子,询问老师不在的时候发生什么事情了?
(看看幼儿是否能正确描述事情的发生经过,引导幼儿说出“吹画梅花”的制作过程。)
6.大班美术活动《吹画》 篇六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欣赏的过程中,体验疯狂的头发带来的视觉冲击。
2、探索用吹画的方式大胆的表现颜色、造型夸张的发型。
活动准备:
ppt课件、吹风机、颜料(红、蓝、黑、黄)7组、画纸、水彩笔、滴管人手一个、抹布、罩衣、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吹风机,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秘密武器,听一听它的声音,猜猜是什么?(出示电吹风)我们今天用它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名字叫做“疯狂的头发”。游戏开始啦!(播放音乐,请个别幼儿上来,用电吹风吹她的.头发,引导幼儿直观感受、体验头发疯狂的样子)
二、出示ppt课件欣赏图片,感受夸张的头发造型。
师:我这里有几张疯狂的发型图片,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这些发型哪里疯狂了?像什么?
小结:原来疯狂的头发不仅发型特别,颜色也很疯狂呢。
三、师示范吹画的步骤和方法。
1、在纸的下半部分画上表情夸张的大脑袋并添上你喜欢的表情(上半部分要留给头发)。
2、用滴管滴在头部边缘再用吸管向脑袋外面吹出疯狂的头发来。
3、在吹的时候,身体是蹲下来的。吸管要斜斜的靠近颜料,对准了用力吹,颜料就飞出去了。
四、师交代吹画时的注意要求。
1、使用滴管换颜色时要记得先把滴管里面的颜色挤压干净后再去吸其他颜色。
2、注意保持画纸的干净整洁,手上沾染了颜料要用桌面上的湿毛巾擦。
3、注意用滴管不能吸太多的颜料,以免纸张被颜料浸透而破洞。
五、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吹画时幼儿的姿势和吸管的位置)
六、欣赏讲评。
师:你觉得谁画的头发最疯狂?哪里疯狂?
活动反思:
7.大班美术活动:多彩的秋林 篇七
1.感受秋天树林色彩的绚丽,尝试在创作过程中欣赏色与色交融所带来的色彩变化。
2.学习点彩的表现技法,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单一或组合的形式用水粉表现秋天的树林。
3.能合作使用材料,有较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初步观察秋天的变化,已有初步使用水粉笔和颜料的经验。
2.各色(较多暖色)水粉颜料,课件(风景照片、美术作品),人手一只调色盘、水粉笔,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讨论和观赏图片,感受秋天色彩的独特魅力。
边讨论秋天的景物变化边欣赏秋天树林的图片,感受秋天树林色彩的绚丽和暖色系的色彩的增加。
二、欣赏秋的作品,讨论点彩技法,感受秋的作品和秋天景色的丰富和多样,扩展审美经验。
1.欣赏一幅水粉作品,观察作品中的内容和树叶的丰富色彩,分析、讨论画家用的表现方法——点彩技法,并请幼儿尝试示范点彩技法。
重点:一点一点连成一片,可以点上一种又一种颜色。
2.欣赏多幅水粉作品,引导观察作品的内容、构图、色彩以及点彩技法的运用,扩展审美经验。
三、幼儿作画,尝试运用点彩技法表现秋的景物和色彩的丰富,并欣赏色与色交融的奇妙变化。
1.明确作画内容和方式,讨论作画的顺序。
2.介绍颜料区域、作画区域以及简单的操作要求。
3.幼儿自由选择作画的位置。开始作画。
分别重点鼓励一些幼儿用平涂和点彩的方法表现色彩丰富的树林;鼓励一些幼儿大胆尝试点彩方法:鼓励一些幼儿表现出秋天的树。
四、相互欣赏交流作品。
1.互相欣赏作品,分析作品中美的表现,引导幼儿关注作品中色与色交融带来的变化。
2.共同收拾场地材料。
从《多彩的秋林》分析美术评课的角度
一、活动选题
秋天的树、景以及秋天的色彩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欣赏感受自然之美,这符合《纲要》中的目标“初步感受生活中的美”。对于树,幼儿也是能够表现的,选择水粉画的方式是基于水粉色彩和表现的特点和秋天的多彩一致。
二、活动目标定位和教育策略
教学目标定位有三方面:感受、学习和操作习惯。
这三方面都有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和扩展幼儿经验这两个方面的作用。感受中对秋的认识是已有经验,提炼对秋天树木的变化则是扩展经验:学习中对水彩笔和颜料的初步使用是已有经验,而点彩技法的学习以及在色彩运用中自然产生变化的探索则是扩展经验:操作习惯中对作画的基本方法和程序是已有经验,而对公共颜料的取放以及水粉作画后的收拾整理则是扩展经验。
教育策略有三种:
1.引导发现。丰富的秋景照片和绘画作品给幼儿以视觉冲击,让他们发现秋林的多彩和美丽,培养审美情趣。
2.尝试错误。从点彩的不足到知道点彩操作要点到掌握点彩方法是个成长的过程和主动获得的过程。
3.探索积累。每次的感受和体验都是一种收获,是新经验融合旧经验的过程,儿童在积累和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获得技法提升和情感满足。
三、活动组织的结构和方式
整个活动大体分为四个部分,即引导、学习、创作和分享。时间分配引导部分2分钟,学习部分10分钟,创作部分20分钟,分享和整理部分5分钟。
这样分配时间是基于幼儿从创作初到开始投入创作需要7~8分钟,因此必须保证儿童有20分钟的时间才能完成作画全过程。在引导和学习部分的节奏要紧凑,环环相扣,手段和策略紧紧围绕目标,围绕重点和难点。
从组织方式看,分区有利于有效学习。分成交流讨论区、作画区和材料区三个区。比如,作画区考虑到幼儿的喜好问题,体现在作画主材上虽是一样的,而作画的组合上是多样的。
四、幼儿作画过程和作品分析
幼儿作画过程也是教师观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发现幼儿的风格和特点,同时观察幼儿的需要并给予一定的指导,既要因材施教又不可以干扰孩子创作:还要鼓励或帮助幼儿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
教学活动的作品和参赛作品不是一回事,看待教学活动的作品首先应欣赏幼儿的创造,看到孩子好的表现,看到孩子对今天所关注的信息的反馈,也就是学到的东西能否去实践和运用,哪怕还不够好,也应该去肯定。
五、幼儿的主体性、层次性以及教师的引导性
主体性:对秋天的印象的反馈、由观察作品到探索点彩技法、自由表达自己对秋天树林的感觉、分享自己的作品和作画经历等。
层次性:可以独立按自己的想法去表达、可以利用他人作品给自己启迪、可以模仿同伴的作画内容和构图方式。
8.吹画桃花活动反思 篇八
进入四月,我们班结合季节开展了“春天的畅想”主题活动。我们将主题与日常的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春天的活动。这次的色彩画活动《吹画桃花》是其中之一。
我们班幼儿对吹画和电话有一定的经验。但是他们对吹画出完整的树干有一些;在点画方面他们对围点出桃花的经验欠缺。因此本次活动制定了两个活动目标:幼儿能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表现树干和桃花;体验用吸管吹画的乐趣。为了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我采用了以下几个策略:一是将教师示范与幼儿示范相结合,自己探索出围点桃花的方法。
我请没有示范的幼儿看示范如何点画出桃花,然后说一说和教师的范画有什么区别。提出问题你觉得用什么方法能画出这样的桃花?幼儿自由讨论后基本上能够发现点画桃花的小秘密;二是将难点编成一首小儿歌:手指轻轻蘸一蘸,围着树干转一转,一二三四五,漂亮的桃花变出来。三是将同伴示范与间接指导相结合。吹画有一定的小技巧,可是怎样才能让他们自己发现呢?于是我在观察幼儿吹画的动作中有几名幼儿比教省力。于是我请同桌的幼儿观察,然后用语言暗示其余幼儿这样的方法既省劲又干净。
活动中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贝贝刚刚吹画的`树干被阳阳不小心弄上了一个大的墨点。贝贝很生气,我走过去了解了你情况后没有急于批评或是职责,心里有了一个好办法。这是一个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好时机,于是我问谁能想一个好办法让贝贝的树干变得更好看?我一边说一边将贝贝的画纸放在黑板上,孩子们开始兴奋的讨论起来。阳阳使劲举着手,我请他说:“能不能用吸管吹一下,对出一个树枝。”阳阳说出了我的办法,小朋友们也觉得这样可行。于是我请他和贝贝一起将那个大墨点变成了树干的一枝,上面又能多开出几朵桃花了。
9.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九
大一班
唐会
一、设计思路:
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幼儿。在故事中,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曲折经历,使幼儿了解到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了解连环画的形式,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制作成连环画,并且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并能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制作成连环画。
3、与同伴协商,在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任务。
三、活动准备:
1、白纸裁成32k,数量7倍于幼儿人数。
2、事先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
3、水彩笔、连环画、动物图片、订书机。
四、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主要情节。
1、播放录音,再次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2、(1)提问:小蝌蚪刚生下来是什么样子?(2)小蝌蚪把哪些动物当成自己的妈妈了?(3)小蝌蚪去找妈妈,先碰到了谁?后来又碰到了谁?最后它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教师小结:小蝌蚪遇到了鸭妈妈,鱼妈妈,乌龟妈妈,鹅妈妈,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二、讨论:怎样制作连环画?
1、师:小朋友知道什么是连环画吗?(连环画就是由一张张连续的画面,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按次序装订起来,就成了一本连环画。)
2、怎样来做连环画呢?
①.画故事。每张纸画一个故事情节,有几个情节就画几张纸。
②.把画好的故事内容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并写上页码。
③.装饰封面。利用故事的名字《小蝌蚪找妈妈》,画在封面上,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本连环画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故事。
④.装订。
三、请幼儿欣赏图画书,边思考边讨论绘画方法。
教师:这么长的故事我们可以怎么画?(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时怎么分工?一共要画几张?有哪几张?
四、播放故事,幼儿绘画,制作连环画,老师巡回指导,给予及时的帮助。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情节的发展表现完整的画面。
难点: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10.大班美术活动:狮子狂欢会 篇十
1.大胆尝试用黑色碳棒作画,创造性地表现狮子的表情。
2.能按意愿用水粉颜料大胆地进行背景装饰。
3.感受画面上色彩的强烈对比,产生色彩的敏感性。
活动准备:
1.熟悉狮子头部特征。
2.各种表情图。
3.黑色碳棒、水粉颜料、水粉笔。
活动过程:
(一)由狮子王国狂欢节引出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入场。
师:咦,这里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
播放狮子录音:我的狮子王国在举行狂欢会呢,小朋友们一起来狂欢吧!
师:原来狮子王国在举行狂欢会呢,还邀请了我们一起参加。
播放表情歌,引导幼儿回忆歌曲中有哪些表情。
师:为了给狂欢会助兴,我们一起唱首表情歌送给狮子们吧!
(1)出示各种表情的狮子。
播放狮子录音:哈哈哈,你们的表情歌真好玩,我们也做了许多表情,看我们的!
(2)幼儿观察各种狮子表情,为画狮子做铺垫。
出示各种表情的狮子。
师:这只狮子在干什么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二)启发思考、讨论绘画的方法,并示范画法,提出作画要求。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想画什么表情的狮子。
师:狮子王国有很多狮子,那肯定还有很多的表情没看到,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2.教师示范画狮子五官,并引导幼儿边说边画。
师:我们请黑色碳棒来帮帮忙吧!可以画什么形状的脸?
师:那我们来试一试方形的吧?小碳棒,画狮子,两个勾,画眉毛,圆圆眼睛画上面,一个萝卜放中间,两个大饼放两边,点点芝麻香又甜,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3.示范鬃毛的画法。
师:现在我要帮狮子设计不同的发型了,看我怎么做!(小碳棒,躺下来,沿着轮廓用力擦神气鬃毛画出来!)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吧?
4.再次出示不同的表情图,为幼儿的自由作画做铺垫。
师:看,狮子画好了,怎么样?让我们一起试一试吧!
(三)幼儿作画,边操作边用语言表述。
1.了解幼儿绘画想法,在提醒的前提下作画,指导他们表现狮子的不同表情。
2.幼儿自主表达,教师适时引导。
(四)展示评价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画。(故事形式)
师:谁来说说你画了什么表情,你觉得你画的狮子大王发生了什么事情?
2.欣赏别人的作品,感受画面力度。
哪个狮子更威风?为什么?
小结:黑色用得越多,狮大王看起来越威风,原来黑乎乎的颜色,在彩色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显得更清楚了。
随狂欢音乐散场。
播放狮子录音:小朋友们,你们画的表情真有趣,让我们一起模仿这些表情再来狂欢吧!播放狂欢音乐散场。
活动延伸:
在美术区提供不同的绘画材料,让幼儿自由作画,进一步感受黑色与亮色的对比。
活动反思:
威猛的大狮子是小朋友喜欢的对象,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的发展,结合我园美术特色设计了本次活动。
一开始我以狮子狂欢会引出课题,引导幼儿观察我设置的情境,幼儿表演表情歌而参与活动之中,从而引出各种表情的狮子。幼儿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学一学来观察脸部表情的特征,尤其是眼睛、眉毛、嘴巴这些部位,然后以狮子的口吻请幼儿帮忙画出各种不同表情的狮子。在这个环节,教师首先范画作品,并以儿歌的形式描述绘画的步骤。在教师范画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幼儿一起徒手练习,尤其是在画鬃毛时,要特别引导幼儿让小碳棒躺下来,这样在实际的绘画中狮子的鬃毛才会显得很神气。随后幼儿自由创作绘画,并添上五彩的背景。
讲评环节也是很关键的,在这一环节,我引导幼儿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你画的是什么表情的狮子?它可能遇到了什么事请?既让幼儿学会挖掘自己作品中的美,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活动中运用拟人化的语言形象使幼儿认识一种绘画技巧,使幼儿在操作中更好地表现作品内容。活动中要坚持开放性的原则,让幼儿充分感知和操作,同时活动的题材必须来源于生活,这样的活动才有价值。
11.大班美术活动 篇十一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幼儿园的主要建筑和景物,用绘画表现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以及花草树木。
2、根据幼儿园建筑结构和景物位置,学习合理布置画面。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在幼儿园里散步,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周围景物等。
2、组织幼儿进行建筑游戏“我们的幼儿园“,初步掌握幼儿园的布局。
3、彩色笔蜡笔、画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你们想不想把这么美的幼儿园画下来,今天就画“我们的幼儿园“好不好?
2、引导幼儿回忆观察过的幼儿园的布局
教师:你们在园里看到了什么?幼儿园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门窗在哪里,是什么形状的?园内还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放在什么地方?树和花长在什么地方?它们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先仔细想好,然后再动笔。在纸上先画楼房,再画运动器具和花草树木,将房子画大一些,画在主要位置上。如果幼儿画面较空,适当启发幼儿补充内容。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找一找哪张画上的房子画得很平稳;哪张画上画的幼儿园里的东西最多等。
12.大班美术活动方案 篇十二
活动目标
1、感受、梳理秋天看到的景色,热爱大自然。
2、能把观察到的秋天的特征,大胆的运用各种美术方式和材料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材料:秋游的照片、录像。作用在于让幼儿真实再现秋游的场景,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彩纸、颜料、记号笔、各种种子等。作用在于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美术材料进行自主操作。
经验:
1、组织过秋游的活动。(让幼儿从真实的生活中选择喜欢的画面)
2、欣赏教师绘制表现秋天、小动物的树叶画(给幼儿以参考的资料)
3、在墙饰中布置“秋天”板块,师幼共同收集有关秋天的图片,以及秋游的照片。(回忆秋天的特色和情景)
活动过程
(一)回忆秋游的情景,引发绘画兴趣。
孩子们,你们在常州游玩的过程中都看到了秋天的哪些变化?“ ”你们打算用什么来画出多彩的秋天呢?"
(二)大胆用多种工具材料进行绘画,解决困难。
重点指导幼儿种子粘贴画的操作方法,先绘画、再粘胶、最后把种子粘贴的步骤。
幼儿能用黑色的线条进行创作,大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13.大班美术创意活动:“百变”转盘 篇十三
本活动以“不一样的我,就有不一样的想法”为切入点,采用同伴接力合作的形式,对图形进行“借形想象”。活动引导幼儿改变画纸方向、根据图形外部轮廓、内部及缺口形状等,展开联想,添画出“百变”的作品,并与“快乐大转盘”的游戏相结合,让活动本身产生出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而且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幼儿的后续学习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对几种简单图形进行( )借形想象,并添画成不同的图案。
2.欣赏同伴不同的绘画内容和表现方式,感受创意绘画的多种可能及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背景音乐(约1分30秒);幼儿作画用纸(分别印有 图案)及人手一只不同颜色的画笔;教师使用的范例图片 、画纸、勾线笔。
经验准备:已对相关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三、活动过程及实录评析
(一)我能变出什么
出示图形 ,启发幼儿说说它像什么,教师示范并添画成多种不同的图案。
(评析:此环节是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激活幼儿的已知经验展开想象,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图形,你看它的外形像什么?
教师:哦,根据他的外形可以变成……(边说边总结幼儿刚才的回答,如:嘴巴、脚印等,边完善画面)
总结:图形变变变,我的小鱼变出来了,小鱼多可爱呀,你们喜欢吗?
咦,又是这个图形,那在它的里面添上几笔会变成什么呢?
小结:原来在它的里面添上几笔可以变成美丽的荷叶。图形变变变,我的荷塘月色变出来了,有趣吗?
哦,还是这个图形,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图形的缺口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哦,根据缺口的形状我们可以把它变成……
总结:图形变变变,我的火箭变出来了!好玩吧!
你们看,这个图形,转一转能变出更多有趣的东西。
小结:图形变变变,妈妈的自画像变出来了,有趣吗?哇,一个图形可以变出这么多有趣的东西,有的是根据图形的外形像什么变出来的;有的是在图形的里面添上几笔变出来的;有的是根据图形的缺口的形状变出来的;有的是将图形按不同的方向转一转变出来的。
(评析:此环节即本次活动的重点,旨在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并总结出创作的四个方面。即根据图形外形、根据图形缺口、内部添画、根据变换图形方向,为幼儿进行创作奠定基础,同时也激活孩子的思路,打开想象之门,点燃创作的灵感,为其进行接下来的创作搭建一个阶梯。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启发,幼儿在接下来的自由创作中,不仅能主动地根据纸片的形状进行多角度的观察、想象、添画,创作出创意新颖、栩栩如生的作品,而且还深切地体会到借形想象创作带来的自豪和快乐。)
教师:看看,我们的作品还变成了一个大转盘啦,大转盘转起来啦!你们觉得好玩吗?对了,小朋友们,我们不是也玩过快乐大转盘的游戏吗,还记得是怎么玩的吗?怎么转的?今天我们要将大转盘的游戏和画画结合起来,看!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图形,这是……(凹形)但是在画画前,我们还有几个注意点请小朋友们听仔细。
(二)“百变”转盘
1.介绍“百变”转盘的游戏方式和规则。
幼儿围成圆圈坐。音乐响起时,幼儿用水彩笔在纸上快速画图案;音乐停止,幼儿按照一定的方向和同伴交换画纸(甲给乙,乙给丙……),每个人接到同伴的画纸后,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想象,按照自己的设想在原有图案的基础上添画。
教师:第一,当音乐响起来就告诉我们开始作画了,当音乐停止,就停笔,让我们的转盘转起来;第二,拿到同伴的画后转转看看,他画的是什么?像什么,我能把它变成什么?第三,当大转盘游戏结束了,你轻轻地将笔放到笔筒里,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原来变的是什么?现在变出了什么?交流好的一组小朋友,可以将你的作品贴到你们一组的彩板上,听明白了吗?
2.音乐响起,幼儿作画,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大胆联系和表现。
教师:转一转看看这个图形像什么,能够变成什么?
3.音乐停止。
教师:赶紧看看你前面的小朋友的画是什么?像什么?我可以把它变成什么?
4.结束。
教师:“百变”转盘游戏结束了,请你轻轻地将你的笔放进笔筒里,然后和你们一组的小朋友轻轻地介绍一下你原来画的是什么?现在变成了什么?交流好的,请你贴到你们一组的圆形展板上!
(评析:这个环节是孩子进行自主操作、创造表现的重要过程。本次活动的重点即“根据几种简单图形展开想象,并添画成不同的图案”主要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和老师及时指导来突破。)
(三)你画我画不一样
1.请幼儿寻找自己原先所画的痕迹,看看经过“转圈”,现在变成了什么。
如:我原来画云朵的,现在变成坦克了,太好玩了!
教师:哇,小朋友们,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做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百变”转盘,开心吗?
(1)请红色2号宝宝来介绍一下: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哦,原来你用扇形变的是什么?现在变成了什么?”哦,真有趣!
(2)谁也想来介绍一下的,你拿的是什么颜色的笔,你参与了几幅画的创作,请你带着大家一起看看,你们一组用凹形变出了哪些东西?哦,一个图形能变出这么有趣的东西来,好玩吗?
(3)你们觉得哪幅作品变得最有趣?为什么?(结合4种方法说说)
2.比较自己和同伴的构思有什么不同,感受同伴的创意,领悟创意绘画的多种可能。
教师:哦,那么今天我们的画画方式有趣吗?哪里有趣?(哦,在别人的画上,加上自己的想象,把它变得更有趣。)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以前都是一人在一张纸上作画,今天我们一人在6张纸上作画,这6张纸上都留下了自己想象的痕迹,你们喜欢这样的作画方式吗?
(评析:本环节主要采用谈话法,通过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自由讨论,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内容表达出来。教师鼓励每一位幼儿积极主动大胆地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表达出来,从而突破本活动的难点即“欣赏同伴不同的绘画内容和表现方式,领悟创意绘画的多种可能”。)
(四)思维拓展
引导幼儿思考怎样让我们交换作画更难、更具挑战性,并鼓励幼儿回教室再次尝试。
教师:今天我们的画真有趣,不过我们就用了一个图形变成其他的东西,其实两个图形或者三个图形甚至更多的图形可以变出更有趣、更好玩的东西来。回到教室后,我们可以在区域活动中再来变一变、试一试。
活动反思:
14.大班美术活动方案 篇十四
1、了解篱笆的用途。
2、学习使用剪刀剪直纸条。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操作材料和剪刀一把。
2、背景图一份、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战胜大灰狼》
1、师出示背景图讲述故事:大灰狼就住在附近,实在太危险了,我们怎么办呢?
2、小结:宝宝真勇敢,想了这么多办法!
这样吧,我们在小动物家的周围都插上“篱笆”,大灰狼就进不来了!
二、剪剪贴贴
1、教师示范讲解剪贴“篱笆”
(1)看看这张纸上有什么?(一条一条的直线)
(2)复习剪刀的使用方法:
小手变把小手枪,剪刀洞里来睡觉,剪刀张开大嘴巴,咔嚓咔嚓工作忙。
(3)小手拿在纸的下面,从下往上沿着直线剪下来,小心不要剪歪掉。
(4)用固体胶把篱笆粘贴好,要直直的贴,不要让大灰狼钻进来。
2、请个别幼儿试着来剪贴“篱笆”。
3、幼儿动手剪贴“篱笆”
(1)小动物们也想回家给自己造一些“篱笆”,我们小朋友来帮忙好吗?
(2)教师巡视指导能力弱的孩子,帮助他们一起完成剪贴“篱笆”的任务。
三、分享欣赏
1、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欣赏剪好的“篱笆”。
15.大班美术活动《吹画》 篇十五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吸管吹画,对漂亮的线条和色彩效果感兴趣。
2、用吹画装饰漂亮的手提包,爱护和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美工》
2、吸管幼儿人手一份,几种颜色水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吹画。
将颜色水倒入一点在美工纸上,让吸管对着颜色水向各个方向吹。(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换一种颜色,继续吹画。
2、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针对幼儿吹画的实际进行点评和指导。
3、幼儿制作。
使用《小朋友的书·美工》第15页“有趣的吹画”,观察漂亮的手拎包,说说手拎包上的图案是怎么来的;手拎包是怎么做成的。
观察吹画示意图,明确吹画的步骤。
幼儿作画。(幼儿吹画时可不限于吹在拎包的范围内,可大胆地在画纸上吹。吹好后揭下拎包,沿虚线折叠,一只漂亮的拎包做成了)
4、展示作品。
课后反思:
这节是美术课,课前我还是准备的比较充分。可是在上的时候,就出现难题了,吹画对于个别的幼儿是个体力活,有些幼儿吹一下,看自己的水彩还没吹出去就说自己吹不动了,这时只能自己亲自出马了。但有些幼儿很能干,他们吹出来的手提包很漂亮,他们也会去帮助别的较弱的幼儿。等最后的手提包都做好的时候,他们很开心,对自己的作品也很是满意。我也很满意。
16.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篇十六
“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这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教育建议中的一点。京剧并非是我们南方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从教育角度来说,是有意义的。通过戏剧方面的系列活动,让幼儿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更直观地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在活动前,我们请家长带着幼儿一起搜集有关京剧的知识;在活动中,给幼儿观看京剧片段,通过这些让幼儿初步地了解京剧。为了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活动,从中不仅让幼儿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
一、活动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萌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学习用语言表达对京剧脸谱的感受。
3.能对京剧中人物的简单动作进行模仿。
二、活动准备:
1.京剧名段视频;幼儿京剧面具。
2.PPT课件——京剧脸谱、FLASH课件——京剧脸谱面面观。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播放视频和幻灯片,让幼儿初步了解京剧
1.教师播放PPT课件第一个画面,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我请你们来欣赏一段短片。请小朋友看完后告诉我,电视里放了些什么?”(幼儿观看)
师:“电视里的音乐跟我们平时听的音乐一样吗?”
2.播放PPT第二个画面。
师:“电视里的人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播放PPT第三、第四个画面。
师:“他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和我们一样吗?”
4.老师播放PPT第五个画面(微课程《京剧脸谱介绍1》)。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叫京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只有我们中国才有。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京剧是一种很特别的艺术,你瞧,他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脚上穿的、身上背的都和我们不一样,尤其是演员脸部化的妆非常夸张、特别。你们知道这种脸部的化妆在京剧里叫什么吗?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
(二)幼儿观察脸谱,感受脸谱的特点
1.教师播放PPT课件的第6个画面,感受脸谱的色彩和夸张。
师:“老师带来了几张京剧脸谱,你喜欢哪一个?喜欢它的什么地方?”
(1)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颜色”时,教师提问:“它用了哪些颜色?它们搭配在一起怎么样?我们再看看其它脸谱,它们又用了哪些颜色?(教师让幼儿关注黑白色的脸谱和其它色调的脸谱)
小结:脸谱上的颜色看上去都比较夸张,有的很鲜艳,有的色彩对比很强烈。
(2)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花纹”时,教师提问:“这个纹样装饰在了脸谱的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看其它的脸谱用了哪些纹样?”
教师小结:这些脸谱的纹样很好看,有的装饰在了下巴上,有的装饰在了额头上,还有的让脸谱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变得很夸张了。
2.通过观察,启发幼儿发现脸谱的对称性。
师:“这么多的脸谱,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若幼儿说不出对称,老师出示一张在鼻子中间有竖线的京剧脸谱,请幼儿来看一看,把一张脸谱沿中间线剪开然后慢慢合起来,让幼儿感知脸谱的图案颜色都是对称的。)
师:“对了,它们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
3.小结:脸谱的色彩夸张,五官的纹样夸张、特别,很好看,而且脸谱还是左右对称的。(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幼儿掌握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分为三点来分析:颜色、图案以及对称,请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脸谱)
4.欣赏微课程《京剧脸谱的介绍2》。
(三)和幼儿一起听音乐玩京剧
教师出示京剧脸谱面具:“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表演京剧。”
【大班美术活动《吹画》】推荐阅读:
大班美术活动----吹画06-20
美术活动教案大班08-16
大班特色美术活动方案06-30
大班美术活动画脸谱07-07
大班美术《猴子》活动教案09-07
帆船运动大班美术活动教案06-21
大班美术活动绘画《海底世界》07-22
大班美术活动:《快乐的婚礼》10-11
大班美术活动《纸袋玩偶》说课稿10-23
大班美术线描画活动向日葵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