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

2024-08-06

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共8篇)

1.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 篇一

支气管镜检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1.麻醉药物过敏:药物表面麻醉前应询问患者有无麻醉药或其他药物过敏史,向患者鼻腔或咽部用药后观察2-3分钟,如无过敏反应再继续进行局部麻醉。2.出血: 是支气管镜检查最常见的合并症,但是大出血并不常见,主要预防措施包括:每个做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术前应常规进行输血检查、血凝分析、血球分析。若一直口服抗凝剂的患者,检查前应至少停用3天,或用小剂量维生素拮抗。

3.发热:每次检查前、后应严格消毒纤维支气管镜,对有肺部感染的患者,检查前、后均应用抗生素治疗,对发热38℃以上者,最好等体温下降,肺部炎症控制后再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后出现发热,应及时行血常规检查,必要时拍片,并立即给予抗生素治疗。4.气胸、纵隔气肿: 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的患者可并发气胸,表现为胸闷、胸痛、呼吸困难。预防措施在主要包括:活检次数不要太多,动作轻柔,对疑似气胸的患者术后应立即行胸片检查。

5.低氧血症:应严格控制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对检查前氧饱和度较低的患者,应尽可能缩短检查时间;对有心肺功能障碍患者应作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对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镇静剂,检查期间给予吸氧。

6.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6周内应尽量避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7.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甚至心脏骤停。预防措施:一般术前应询问患者有无心脏病史,必要时作心电图检查。一旦出现心动过速或心律紊乱,可停止检查观察2-3分钟,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8.吸入性肺炎:检查后两个小时内,因为局部麻醉药效未退,应避免进食(包括喝水),以免造成误呛,如两小时后喝水不会呛到才可进食。

2.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 篇二

1 临床资料

本组68例患者, 男性40例, 女性28例, 年龄60~69岁者38例, 70~79岁者22例, 80岁以上者8例。其中肺癌45例, 食管癌15例, 胸腺癌2例, 风湿性心脏病5例, 室间隔缺损1例, 均采取开胸手术治疗。

2 预防和护理

2.1 术前全面的宣教及心理准备:

胸科手术较大, 无论是切除肺叶还是切除食管, 有时还需切除肋骨, 对患者都是沉重的打击, 尤其是有些老年人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 不能配合治疗。因此, 术前患者的心理准备常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不容忽视, 而患者家属的心理准备也是术前心理准备的一部分。以诚相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以诚相待, 与患者建立一种彼此信任的关系。使患者尽快消除住院后的紧张情绪。积极的人生态度可通过神经, 体验调节增强免疫力, 提高抗病能力。

2.2 肺不张的预防

肺部并发症是开胸术后及胸外伤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2]。90%以上患者并发肺不张, 且与术后24h内多见。表现为突然发热, 心率加快, 大面积肺不张时可能有呼吸困难, 多由于分泌物阻塞气管, 支气管管腔和呼吸功能改变而导致肺通气不足, 肺泡内有气体呼出, 而被组织间液、血液吸收, 肺泡内压力降低, 肺泡壁吸缩而造成肺不张。由于胸痛、吸烟、年老、长期卧床等引起肺不张, 因此, 开胸术前及术后的呼吸道管理尤为重要, 具体方法如下: (1) 术前测定肺通气功能, 双肺听诊, 注意其呼吸者至少戒烟两周, 练习深呼吸, 腹式呼吸, 有效咳痰的方法, 以及活动上肢, 练习肌肉松弛的方法。术前可短期给抗生素, 以预防和控制感染。 (2) 开胸术后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存留物是预防肺不张的关键。同时可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生素, 以防肺不张, 预防或减轻感染, 减少气道分泌物, 保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 排净胸腔内的积液、积血、积气等。对于低氧者可给予低流量吸氧, 可应用氨茶碱等药物治疗支气管的痉挛。病情稳定后, 协助患者有效的咳嗽, 医护人员用双手按住伤口两侧, 并限制腹部活动的幅度, 这样可以减轻切口痉挛引起的疼痛并增大腹压。嘱患者深吸一口气后用力咳嗽, 也可通过定时拍背, 给予雾化吸入, 有利于痰液咳出。同时可适当用于止痛剂减轻切口疼痛。若患者无力咳痰时, 可在间断吸氧的情况下, 用鼻导管吸痰等方法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根据病情按时更换体位,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以促进肺膨胀, 预防肺不张的发生。

2.3 心肌的保护

高龄患者的心肌收缩力下降, 据临床统计, 老年患者开胸术后心率失常的发生率达25%以上, 尤其是全肺切除术后, 多见为房颤和房性心动过速。常系缺氧和迷走神经抑制所致。因此, 术后要严密监测心电图的变化, 及早发现异常并及时采取有效的相应处置。老年人对手术时的失血较为敏感, 应及时补充血容量, 纠正低血压, 给予长时间低流量吸氧。术后血压应保持在约为术前血压的90%水平, 必要时以低浓度的间羟胺或多巴胺维持24~48h, 以保证肝、脑、肾以及冠状血管的血液灌注量。术后早期积极鼓励患者咳痰或间歇吸痰, 以促进肺及早膨胀, 改善心肌的缺氧, 同时还通过预防血液浓缩的措施, 如维持水的平衡, 注意电解质的平衡, 输血浆, 低分子右旋糖酐或新鲜血液。应用于丹参、潘生丁、阿司匹林等药物, 以减少小血管的栓塞, 对防止术后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肺癌肿物的扩散有一定帮助。

2.4 休克的防治

老年开胸术后大量丧失全血或血浆、感染、心功能急剧低下、疼痛以及极度不安或恐惧等精神作用都可引起休克。术后应采取以下措施:

为患者维持足够的血容量, 要保持静脉入路, 迅速输血, 血浆或代血浆, 术后给予有效的止血药物以控制出血。可用洋地黄、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监测血压, 脉搏的变化。检查末梢血, 以以了解患者血容量减少情况, 可采用头部抬高20°~30°, 下肢抬高15°~20°的体位。同时需保持患者气道通气良好, 给予氧气吸入, 必要时给予辅助呼吸。术后留置尿管, 记录每小时尿量, 给予患者精神安慰和鼓励等。

2.5 术后出血的预防

开胸术后应严密观察切口敷料是否干燥, 有无渗出。严格记录引流量及颜色、性质。早期应严密观察失血性休克的各种临床表现, 如烦躁, 有无高热及心脏疾患等原因的心率持续增快, 往往先于血压下降之前出现, 每小时尿量<25mL, 同时拍胸部X线片, 可提示胸腔积液。为防止术后出血的发生, 术前应检测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等。术中必须严格彻底止血, 关胸之前要仔细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术后给予有效的止血药静脉滴注, 严密监测血压心率的变化, 避免血压的剧烈波动, 搬动患者时要轻、稳。

2.6 切口感染的预防

切口感染是老年开胸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开胸术后患者体温可升高至38℃, 主要由于组织破坏, 局部渗液以及血肿吸收后出现的反应为外科热, 一般术后2~3d可恢复正常, 不需特殊处置。若术后3~4d切口疼痛仍未减轻, 并伴有体温升高, 应及时检查切口有无红肿、热、压痛和硬结。预防切口感染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切断外源性感染途径:术前患者手术部位皮肤勿损伤, 术中患者手术区域严格消毒, 手术人员手和臂要严格消毒, 手术室的空气、手术器械、敷料等都应符合无菌原则。伤口敷料应及时更换。 (2) 增进患者抗感染能力:老年开胸术前及术后充足的营养是防止切口感染的前提。鼓励患者进食蛋白质饮食, 保证能量的供给, 必要时静脉补充, 及时纠正贫血, 调整水电解质平衡。 (3) 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有慢性炎症的老年患者, 可与手术前短期给予抗生素全身应用。术中及术后按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预防感染。

2.7 褥疮的预防

预防褥疮发生的具体措施如下: (1) 避免组织长期受压:开胸术后病情稳定时, 鼓励和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 一般每2h翻身一次, 可给予海绵垫, 按摩受压处皮肤。 (2) 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保护皮肤免受刺激, 床铺要清洁干燥、平整、被服污染及时更换。

2.8 水、电解质的平衡

术后出现谵妄、幻觉以及行为上的改变往往是水、电解质平衡失常的早期症状。由于老年患者合并有细胞外液和血容量的缩减, 因此开胸术前和术后均应补充适当的钾盐, 纠正明显蛋白质不足的情况, 必要时静脉补充。术后初期的少尿症在老年人中较为突出, 属于正常反应。如果术前尿量正常, 而术中又未出现长时间的低血压, 则不必过多的补液, 以免造成循环血量过多, 由于老年人有隐匿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功能失常, 对循环血量过多的耐受力降低, 过量输液可并发急性肺水肿, 因此输液过程中应严密观察。

3 总结

通过以上的护理措施, 使老年患者开胸术后的心理、生理各方面得到有效的恢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了围手术期, 使患者早日康复。

4 结果

本组68例患者手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 住院天数最长15d, 最短9 d, 平均住院日10d。

摘要:目的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 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防各种并发症。方法 与患者建立一种彼此信任的关系,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 本组68例患者手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通过术后的预防措施, 缩短了围手术期。

关键词:开胸术,并发症,预防

参考文献

[1]方文涛, 陈勇, 张翔宇, 等.老年重症开胸手术围术期呼吸循环变化与呼吸并发症的相关性[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6, 22 (4) :245-248.

3.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 篇三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32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23-02

尽管甲状腺切除术是外科常见的一种手术,但甲状腺部位有着丰富的血供,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血管及神经分布较众多,术后易发生呼吸障碍、切口出血、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严重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9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的患者9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55例;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36.2±7.3岁;甲状腺腺瘤3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21例;合并高血压、心脏病19例,糖尿病10例;采用頸丛麻醉52例,全身麻醉38例。

1.2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术后出血:出血是甲状腺手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见于术后48h内。主要由于结扎线脱落、术中止血不彻底所致,患者术后呕吐、咳嗽、活动或讲话过频等也会引起出血。预防及护理措施:护理人员术前做好完善的准备,耐心、细致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嘱患者术后24h内避免剧烈活动、咳嗽,减少颈部活动;患者床旁备好抢救物品,如:气管切开包、氧气等;较大血管出血时应给予双重结扎,放置引流管24-48h,密切查看引流物,以免发生积血压迫气管导致患者窒息;术后嘱患者取半卧位,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及血压情况,查看是否出现烦躁、呼吸困难、窒息及发绀等;患者一旦出现颈部迅速增大,敷料渗血,24h引流量>150ml,呼吸困难、情绪不稳定,口唇发绀,应考虑为活动性出血,护理人员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抢救,缝线拆除,切口敞开,给予清除血肿。(2) 甲状腺危象:甲状腺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甲状腺危象,术后12-36h内多发,主要由于患者的甲状腺过量释放,使肾上腺素兴奋所致,由此引起的死亡率较高,是护理的重点。预防及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于术前、术后要多与患者交流,打消其急躁、易怒、恐惧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根据情况所需给予注射镇静剂,减少手术风险;术前做好患者的准备,常规口服卢戈液,控制基础代谢率为20%左右,心率维持在每分钟<90次[2];术后48h内增加巡视次数,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一旦发现患者高热、大汗、烦躁、昏迷等症状,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物理降温、吸氧、补充葡萄糖及碘溶液,以减少组织缺氧症状,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根据病情给予激素、镇静剂等。(3)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术中超声刀热力损伤所致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预防及护理:术中轻柔操作禁止过分牵拉血管;术后对患者是否出现吞咽呛咳、声音嘶哑及音调降低等现象进行观察,同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口唇周围、面部、四肢疼痛性痉挛或麻木等症状,一旦发现护理人员应尽量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嘱患者尽量少讲话,缓慢进食,避免呛咳发生[3];甲状旁腺损伤者限制含磷较高食物的摄入,如:牛奶、鱼类、蛋黄及瘦肉。(4)手足抽搐:术后手足抽搐及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约2%,由于术中损伤甲状旁腺或血运,引发永久性或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多发生于术后1-3d,表现为手足麻木,严重者手足搐搦,甚至气管痉挛引起死亡。预防及护理措施:术中尽量避免误伤甲状旁腺,切下标本时仔细查看有无误切甲状旁腺,一旦发现立即移植于胸锁乳突肌肉中;术后注意观察患者唇周、面部及手足是否有麻木感、针刺感、强直感,是否出现手足抽搐,一旦发生立即,给予10%葡萄糖酸钙静推,给予地西泮解除痉挛,嘱患者多食用高钙低磷食物[4]。(5)呼吸困难及窒息:术后切口内出血、气管塌陷、痰液堵塞及喉头水肿等均可引发呼吸困难或窒息,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情绪烦躁,护理人员应仔细查看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及伤口,仔细倾听患者的主诉,一旦患者自诉颈部有紧迫感、切口大量渗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拆除缝线,解压并将血块去除;严重者立即再次手术止血;应定时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并给予吸痰,呼吸道保持通畅,预防痰液导致的窒息;气管塌陷者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2结果

90例患者术后发生手足抽搐1例,甲状腺危2例,喉上神经损伤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出血3例,经过积极有效的处理后均康复出院。

3讨论

甲状腺腺体毗邻气管,血供丰富,周边分布有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手术部位的特殊性决定了手术具有较大的风险性,潜在多种并发症的危险。甲状腺危象及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多发生于术中、术后2-3d,因此,术后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等进行密切观察,严密注意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本研究通过对9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并总结了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发现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及完善的准备,打消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将患者的心率和基础代谢率控制在有效范围内;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给予细致的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赵建娣.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28-29.

[2] 闵庆莲.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2):142-143.

[3] 孙亚萍.腔镜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4):3683-3684.

4.食管癌术后并发症护理 篇四

术后出血一般发生在12h内,多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血管结扎线脱落,大量输入库血、凝血功能障碍亦可造成术后出血。若出血较多时患者常主诉口渴、心悸、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面色口唇苍白。

护理措施:术后早期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并注意胸腔引流管及胃肠减压管引流物的性质、颜色及引流量,以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肺不张、肺部感染常见于老年男性患者,且有长期吸烟史,术中气管插管过深,气管内分泌物堵塞;由于术中麻醉药物或气管内导管的刺激使呼吸道粘膜上皮受损,分泌物增多;术后血气胸、胸腔积液、胃扩张等情况;术后切口疼痛,不敢用力咳嗽,致支气管内痰液不能有效排出,导致支气管阻塞、肺泡内气体不能呼出而出现肺不张或肺部感染。

护理措施:对此类患者术前早期应劝其戒烟,并应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在患者入院后即训练做腹式呼吸及有效咳嗽,术后及早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以防止术后因胸式呼吸减弱致低氧血症及无效咳嗽。采取正确卧位,减轻局部切口张力,减轻不适感,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便于肺通气。可通过翻身、叩背协助排痰,叩背时应自下而上,由外向内,使支气管末梢痰液因振动产生咳嗽反射将痰咳出。术后镇痛,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素,并尽早拔除胸管,对痰不易排出者要及时行雾化吸入稀释痰,行鼻导管、纤支镜吸痰治疗。

脓胸脓胸常由于手术分泌物污染胸膜或术后胸腔引流管处理不当引起,患者可发热胸痛、气促等,胸腔可抽出浑浊胸腔积液。

护理措施:术后对胸腔引流管严格执行无菌护理,加强营养支持,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胸腔引流液的量与性状,若出现浑浊胸腔积液及时报告医生。

乳糜胸乳糜胸也是食管癌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术后发生的乳糜胸原因与术中损伤胸导管胸段部分有关,术中由于胸腔开放,胸导管的开放,胸导管在正压下不充盈,从破裂处流出的少量乳糜液被血混染后不易辨认。

护理措施:控制饮食;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大量地丢失乳糜液,不但会给病人带来呼吸循环紊乱,也将造成机体代谢、营养和免疫功能的障碍。因此,应根据病情给以禁食或从营养管中给予病人少量的无脂、高蛋白、高糖、高营养流质饮食,必要时行静脉输注高营养液;若体温升高,提示有继发感染的可能。因此在护理及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合并感染,并需加大抗生素剂量,尽快控制感染。如经上述处理2~3d后若漏出量并无减少,应立即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一般为右或左胸横膈上胸导管结扎术。

喉返神经麻痹喉返神经亦是食管癌手术后的早期并发症。特别是在食管上、中段癌手术时,若不注意可能被损伤。

护理措施:单侧喉返神经损伤时,使声带麻痹导致声音嘶哑、喉梗阻、误吸、呛咳等症状;双侧喉返神经损伤时则可发生窒息导致死亡。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发音情况及呼吸情况,防止误吸及呛咳若出现声音嘶哑或呼吸减弱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当发生窒息可在短时间内引起死亡,因此及时发现,现场抢救是关键。

5.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与处理 篇五

【摘要】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手术引起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也明显增加。由不当的生产方式造成的健康损害是严重的,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防治剖宫产术后并发症,达到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安全,最大限度减少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是每位妇产科医生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关键词】 剖宫产 术后并发症 防治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逐年升高,WHO对亚洲的母儿健康调查显示,在我国剖宫产高达46.2%,有个别城市甚至达60—80%,其中无医疗指征的剖宫产占11.7%,成为了世界之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并不能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反而增加了孕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同时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产妇死亡的危险性上升。同时,手术引起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也随之增加,严重威胁着母儿的健康,防治并发症,是妇产科医生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对母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1、剖宫产术后对母体的近期影响 1.1产褥感染

1.1.1产褥感染与剖宫产的关系 剖宫产是产褥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研究表明,剖宫产促进了产褥感染的增加。Spiandorello等对147例产后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剖宫产引起的产褥感染是正常的5.5倍,剖宫产引起的子宫内膜炎是正常分娩的20—30倍,剖宫产是造成盆腔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程度也较阴道分娩者严重。据统计,剖宫产术后继发生殖道感染者高达38.5%,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也远高于阴道分娩者。1.1.2相关因素 主要原因是剖宫产后产妇抵抗力降低,增加了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机会;Guimaraes等研究发现,产程延长是剖宫产引起产褥感染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为2.16;其余胎膜早破、妊娠贫血、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胎盘早剥、ICP等,这些不利因素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为病原体浸入机体创造有利条件,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1.1.3预防 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率是减少产褥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孕期保健,预防胎膜早破,治疗贫血,产程中加强监测,及时缩短产程,防治产后出血,是预防产褥感染的重要措施。同时,术后合理有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降低产褥感染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1.2晚期产后出血

近年来,由于剖宫率的上升,由剖宫产所致的晚期产后出血亦屡见不鲜,且有上升趋势。文献报道剖宫产引起的晚期产后出血为1.26%。

1.2.1相关因素 ①感染:感染影响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局部蜕膜脱落出血;感染导致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甚至裂开;子宫内膜炎。②子宫切口缝合技术问题:术中止血不彻底,形成局部血肿或缝合过多、过密,局部组织感染坏死致使伤口不愈合,在肠线溶解后,血管重新开放,引起大量流血。③子宫下段横切口过低,接近宫颈、宫颈部组织主要组成为纤维组织,肌细胞只占10%,愈合力差,而且易有局部缺血,组织坏死及感染发生,而致最后切口裂开出血。4胎盘、胎膜残留出血。

1.2.2治疗 在全身支持治疗的同时可使用宫缩剂,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凝有胎盘、胎膜残留时可在治疗3-5天后,在B超引导下进行清宫术。出现大量阴道流血,甚至引起休克,保守治疗失败可能性大,可作血管栓塞术或剖腹探查,若子宫切口周围组织坏死范围小,炎症反应轻,可作清创缝合。若组织坏死范围大,酌情作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

1.2.3预防 晚期产后出血是较严重的剖宫产并发症,以子宫切口裂开最多见。预防其发生应注意 以下几点: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②对试产病例,应严密观察产程,尽量在宫口扩张的活跃期内作出头盆关系的正确判断,防止产程过长;③若行剖宫产术,应合理选择切口,避免子宫下段横切口两侧角部撕裂,切口按解剖层次缝合,不宜缝合过多、过密;④术中止血要完全;⑤仔细检查胎盘完整性;⑥注意围手术期用药;⑦防止产褥感染。

1.3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1.3.1相关因素 ①全身因素:如组织再生能力、存在引起子宫切口感染的因素、合并影响切口愈合的慢性全身疾病等。②切口部位:子宫下段横切口优于子宫体部各类切口,子宫下段与体部交界处切口也妨碍切口愈合。③缝合技术:过密缝合增加局部的缝线异物反应。④手术操作粗暴。⑤术中止血不彻底。

1.3.2治疗 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在抗感染、用宫缩剂基础上应用中药活血化瘀,纠正营养不良,保守治疗无效,则剖腹探查,清除坏死组织后再缝合,对瘘已形成致大出血者可考虑子宫切除术。

1.3.3预防 ①子宫切口选择恰当,避免撕裂。②提高手术技巧:根据子宫肌层及血管解剖特点来缝合子宫切口,疏密恰当,减少组织创伤及缝线反应。动作轻柔,彻底止血。③预防及抗感染治疗:术中扩宫颈后注意消毒宫颈内口:如合并胎膜早破或宫腔感染时,用甲硝唑冲洗宫腔;及时选用广谱抗生素及抗厌氧菌药物。④加强观察、早期诊断;⑤加强应用,纠正贫血与低蛋白血症。1.4肠梗阻

1.4.1相关因素 多见于术后麻痹性肠梗阻和机械性肠梗阻,前者由于手术麻醉及镇痛影响肠蠕动恢复或进食过少,发生低钾血症所致;后者则为增大的子宫影响肠管正常排列位置或术后粘连所致。也有人认为精神因素亦可引起一定作用。1.4.2防治 处理应从预防开始,医生应向产妇耐心解释手术经过,使之密切配合,心情舒畅,保持正常的肠胃功能。术中尽量避免触摸压迫肠管。并在剖宫取儿时,快速吸尽羊水,避免刺激腹腔器官。另外,术后禁用产气食物,动员产妇早期活动及饮食,促进肠蠕动,是减少肠粘连的有效方法。治疗应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控制炎症和胃肠减压。保守治疗无效,并且严重,应尽早剖腹探查,解除机械性肠梗阻的原因。1.5盆腔、下肢静脉血栓

1.5.1相关因素 国外报道产科病人静脉血栓病率孕期与非孕期相同,而产褥期发病率较非孕期高3-10倍,剖宫产进一步增加发生产后静脉血栓病的风险,妊娠期血液本身多是高凝状态,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升高;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阻碍静脉回流,使盆腔及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易形成静脉血栓;剖宫产麻醉时,下肢静脉扩张,肢体活动少,静脉输液时间长;手术引起大量组织破坏,释放凝血活酶,可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这些因素均可导致盆腔、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1.5.2防治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深静脉血栓史及其他高危因素,纠正贫血、脱水、心脏病及糖尿病,术中减少组织损伤及对盆腔血管的刺激,术中、术后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病人早日下床活动,预防产褥感染,及时发现小腿部不适等早期症状。一旦确诊下肢静脉血栓应积极治疗。①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后血栓脱落,防止肺栓塞发生。1-2周后炎症消退可起床活动。②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和消肿。③绷带加压,使用到血栓彻底吸收为止。④湿热敷,用25%硫酸镁加温至50°C左右,将纱布蘸湿放在肢体患处,反复多次,有消肿和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作用。⑤消炎止痛,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同时,在无抗凝治疗禁忌症的情况下,主要采用抗凝治疗,可配合溶栓、抗血小板疗法及中药等治疗。

2、剖宫产术后对母体的远期影响 2.1子宫内膜异位症

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于腹壁切口疤痕处,其他部位如泌尿道、盆腔内少见。随着剖宫产率增加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断增多。

2.1.1发病机制 目前主要有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淋巴血管播散学说和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等理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内膜种植有密切关系,潜伏期多在半年至2年,少数可达21年。

2.1.2防治 由于腹壁切口愈合过程中形成坚硬的瘢痕,病灶处于大量的结缔组织包围中,药物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本病的发生要尽量减少内膜的种植,首先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不重复使用清理宫腔的纱布,胎盘取出后手套要及时更换,缝合子宫切口时,缝线不要穿过子宫内膜,关闭腹膜后用0.9%氯化钠液冲洗切口,避免子宫内膜组织和间质成分遗落于切口,以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2.2 子宫瘢痕妊娠

子宫瘢痕妊娠(CSP)是指孕囊着床于既往子宫剖宫产瘢痕处,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

2.2.1 CSP的发病机制 此病至今病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与手术所致子宫内膜的损伤有关,由于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形成瘢痕处的微小裂隙,以后再次妊娠时受精卵通过穿透剖宫产瘢痕处的微小裂隙并在此着床后发生底蜕膜缺损,滋养细胞可直接浸入子宫肌层,并不断生长,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甚至穿透子宫壁。目前认为CSP有两种类型:①绒毛种植瘢痕处不断向宫腔发展,有时可持续至出生,第三产程可发现胎盘植入,可因胎盘附着部位持续出血而行子宫全切术;②绒毛种植在瘢痕凹陷处并不断向宫壁发展,胎盘会因为缺少血供而生长不良,可能在妊娠早期即引起阴道出血,子宫穿孔或破裂如未及时处理可有致命大出血的危险。

2.2.2 临床特征 CSP是异位妊娠中的少见类型,临床表现各异,缺乏特异性,发病早期容易误诊为宫内早孕行人工流产术或清宫时引发致使性大出血而行子宫切除。

2.2.3 CSP的早期诊断 瘢痕妊娠的诊断主要依据超声和磁共振检查(MRI)。有文献报道阴道超声检查的敏感度达86.4%。Jurkovic等认为超声检查是诊断CSP的金标准。以下几点有助于本病诊断:①剖宫产史;②停经史;③有或无痛性不规则阴道流血;④清宫术中、术后大出血或术后阴道流血时间长。

2.2.4 CSP治疗 CSP的治疗关键是早诊断、早处理,一经确诊需立即住院。治疗的目的是杀死胚胎,排出妊娠物,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由于CSP临床少见,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子宫动脉栓塞书及联合治疗等。2.3再次妊娠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以疤痕子宫破裂最为常见,占子宫破裂的50%,是子宫破裂原因之首。据国外报道,前次剖宫产者子宫破裂的发生率是非手术者的16.98倍。子宫破裂是妊娠晚期及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宫内死胎,严重出血、休克甚至DIC、子宫切除。2.3.1相关因素 ①子宫瘢痕处由结缔组织形成,缺乏弹性,随着孕周增加,子宫增大,特别是宫缩时宫内压力加大,原手术瘢痕处作为一个薄弱部分容易破裂。②子宫瘢痕处愈合不良与前次手术时机、切开部位及缝合技术直接关系。妊娠晚期子宫胀大,尤其在分娩过程中,愈合不良的瘢痕处不能承受子宫内压力的增加,逐渐自发破裂。子宫体部切口疤痕比下段切口疤痕更易发生破裂,其发生率是下段切口的数倍。③首次剖宫产术前、术后情况:由于术前有阴道炎或子宫内膜炎病史;术中切口延裂、出血;孕期贫血,抵抗力下降,造成切口感染,影响愈合再次妊娠晚期原有瘢痕限制了子宫下段形成,而引起肌层断裂。④胎动,羊水流动、巨大儿、头盆不称均造成宫壁压力不均匀,使本来脆弱的子宫下段瘢痕发生渐进性的破裂。

2.3.2诊断 子宫破裂按破裂程度,分为完全性破裂和不完全性破裂。不完全破裂多见于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破裂,常缺乏先兆破裂症状,仅在不全破裂处有明显压痛,腹痛等症状,体征也不明显。因缺乏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常常在2次剖宫术时发现。完全性子宫破裂多见于宫体部纵形切口疤痕,不一定出现破裂时突发性腹痛的典型症状,有时产妇出现休克才被发现,偶有2次剖宫产术中发现。超声检查可协助诊断子宫有无破裂及其破裂部位。

2.3.3防治 一旦确诊为瘢痕子宫破裂,无论胎儿是否存活均应尽快行手术治疗,依情况行破口修补,若破口大,不整齐,有明显感染者,应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破口大,撕伤超过宫颈者,应行子宫全切术。预防瘢痕子宫破裂有几点:①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②尽量避免古典式剖宫产及子宫上、下段纵切口剖宫产;③提高剖宫产子宫缝合技术,缝合原则是对齐、止血、松紧适度;④剖宫产后应当在两年后考虑再次妊娠;⑤有子宫破裂高危因素者,应加强产前检查,提前2周住院,做好分娩计划;⑥避免粗暴的阴道助产术。

2.4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

2.4.1剖宫产与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的关系 文献报道,有剖宫产史发生前置胎盘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产妇5倍,剖宫产史合并前置胎盘的粘连发生率高达67%。剖宫产史发生胎盘植入的风险是无剖宫史的35倍,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可引起致命性的大出血,约30-35%需行子宫切除。植入性胎盘往往与前置胎盘合并存在,因这两种疾病有共同的发病原因。2.4.2病理过程 一般认为子宫损伤内膜缺乏或缺陷是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的病理基础。剖宫产损伤子宫内膜,引起子宫内膜间质蜕膜缺乏或缺陷,受精卵因血液供应不足,为摄取足够营养而胎盘面积扩大,可伸展到子宫下段。滋养细胞可直接浸入子宫肌层,并不断生长,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甚至穿透子宫壁。

2.4.3诊断 B超是公认的诊断前置胎盘的最佳方法,定位诊断准确率高达95%以上。但预测胎盘粘连、植入准确性则远不如定位诊断。对于前置胎盘,特别是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前未发生或只有少量流血者应警惕胎盘植入。

2.4.4处理 在确保母亲安全的前提下保护胎儿生存,尽量延长胎龄,使胎儿达到或接近足月,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有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均应做好大出血的处理技术力量和充足的血源准备。对于有生育要求且出血可控制胎盘部分植入且未达浆膜层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对于胎盘植入面积大、深、子宫壁薄、子宫收缩差,短时间出血量多,应果断行子宫全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对迅速止血、抢救生命至关重要。

2.5盆腔粘连

2.5.1相关因素 盆腔粘连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粘连的形成与腹膜纤维蛋白沉积和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有关,腹膜的炎性反应、异物反应,对腹膜的剥离、缝合等,均可使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下降,导致粘连。严重粘连造成再次手术的困难,粘连易增加出血,损伤腹腔脏器;粘连造成宫外孕、慢性盆腔炎发病率增高,给产妇身心带来极大痛苦。

2.5.2预防 术中减少组织损伤,缩短手术时间,避免组织干燥;关腹前吸净腹腔积血,以防血液中纤维蛋白析出引起粘连。手术切口部位应用透明质酸,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可减少盆腔粘连的发生

6.术后出现并发症谁来承担法律责任 篇六

卷首语:无论从医学角度还是法律角度来说,并发症都是较为复杂的一个问题,单而从法律角度来看,并发症会涉及到医疗机构过错认定和医疗损害赔偿等诸多法律问题。笔者作为一名整形外科医生,深感很多医疗纠纷就是因医疗机构或患者对并发症及并发症产生的原因、责任的误读而导致的。

一、出现并发症就是手术失败吗?

普通外科出现并发症,容易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但在医美领域,因求美者消费心理诉求和医美所涉医疗行为的特殊性,加之部分医美机构在医美手术前沟通、告知不充分等问题,整形外科出现并发症往往不被求美者接受,甚至会被认为是手术失败的表现。那么整形手术出现术后并发症,医美机构、医生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呢?出现并发症就是医生手术失败吗?

笔者认为,目前确有一些不法者利用并发症进行“医闹”,甚至恐吓、打击报复整形医生和医美机构,当然医美机构和整形医生更要充分了解并发症以及并发症所导致的责任在法律上是如何界定的,何种原因导致的并发症责任不在医方,作为一名天天拿着手术刀的外科医生,我们要善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同时也为理性、合法的解决医疗纠纷提供可参考的法律依据。

二、医美手术后并发症的特殊性你注意到了吗?

诚如前面所说因并发症是一个复杂的临床医学概念,目前国内学者对并发症的定义大致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指一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引起另一种疾病或症状的发生,后者即为前者的并发症;另一种并发症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病人由患一种疾病合并发生了与这种疾病有关的另一种或几种疾病。笔者认为上述两种定义方式仅可从一定层面阐释整形术后并发症的含义,但仍无法突出整形术后并发症的特性,整形术后并发症多体现为求美者术后出现的不正常症状,但该等不 正常症状不能与手术失败、整形机构过错画等号,根据原卫生部《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二条的规定,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

因此,笔者认为无论是医美过程中的修复还是再塑,因医疗行为本身所具有的创伤性或者侵入性均有可能产生并发症,只要在当时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条件下,医疗机构尽到了合理注意的义务,就不应该认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而认定医疗机构有无违反合理注意义务,应主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操作规范所规定的义务,并可适当考虑医疗机构的资质、医务人员的知识、技能等相应的专业、资质及地区差异等因素,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医疗机构违反告知义务,给求美者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医美领域的并发症的分类

医美领域的并发症分为可以避免的和难以避免的两类,可以避免的并发症是指医疗机构在为求美者进行诊疗行为中,凭借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能够预见,并通过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可以避免的并发症。难以避免的并发症是指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却不能避免不能防范的后果,对于后者医疗机构不承担责任。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笔者举个例子,比如削骨整形后出血诱发癫痫,该求美者已经被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诊断为继发癫痫,为什么会继发癫痫呢?答案是失血性休克导致缺氧,继而脑细胞死亡形成瘢痕,瘢痕牵拉周围神经元异常放电即癫痫,这下大家知道了癫痫的发病原因,相信都可以判断出是属于哪一类并发症了。

四、法律上一般如何判断并发症的医疗过错呢?

1、医务人员是否尽到风险预见义务

法律认为,医务人员作为掌握医疗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士,对所在领域医疗风险应具有合理的预见能力和预见义务,因此该合理注意义务,在术前一般表现为对将要实施的手术等诊疗行为应具有合理的风险预见义务,同时并发症一般情 2 况下是可以预见的,如外切眼袋过程去皮过多,造成睑外翻、睑球分离,发生这种情况,当然属于医生应当预见而未能预见的,构成医疗过失,医疗机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医务人员是否尽到风险告知义务

风险告知根据具体诊疗行为的不同,一般需伴随着诊疗、护理、术后康复的全过程,也体现了医疗行为特殊性,同时也是保护医务人员与求美者权益的有效措施,当然告知并不等于免责,告知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执业医师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就整形手术而言,因该诊疗行为的特殊性,因此要求医疗机构需更为全面、准确、真实的告知医疗风险及替代性医疗方案,且不可为某种特定商业目的而脱离诊疗实际,不顾手术适应症等,忽略告知义务而盲目实施手术。如膨体隆鼻,会有假体排异的可能,若未能尽到此义务,则可以认定其违反了法定的告知义务而构成医疗过错。

3、医务人员是否尽到风险回避义务

笔者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到的风险回避并非风险规避,风险回避更多的是要求医务人员采取必要、谨慎、合理的措施来有效防控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在法律上可解释为一种积极的作为义务,医务人员应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及诊疗手段相适应的风险回避义务,即医务人员采取了相应的诊疗措施以尽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的相对可避免性决定了在一定条件下,只要医务人员加以充分的注意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反之将可能导致医疗过错。

4、医务人员是否尽到医疗救治义务

在并发症发生后,医务人员是否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以防止损害后果的扩大,一个真实的案例,在腋下切口假体隆胸术后,第二天换药时发现腋下张贴敷料处有水泡,因为处理方法的不得当,二十多天后水泡处留下一个红色的、突出的、质硬的瘢痕,为此医调委介入,因为医疗机构有一定的责任,最后医院赠送 3 一些皮肤科的项目双方达成和解。

基于以上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美容整形外科医师不仅要有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能力,还要对并发症及并发症产生的原因、预防措施、法律风险控制手段有所掌握,这样才不至于让自己的职业蒙上所谓“手术失败”的阴影,让我们的医美天空更蓝、心更加敞亮!

7.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 篇七

先天性腭裂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畸形, 以往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难以避免, 时有发生, 影响术后患者的发音质量及生活质量。本科室通过腭裂术式的改进、麻醉水平的提高、术后护理水平的提高, 使腭裂患者术后并发症大为降低,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6年7月-2008年7月收治先天性腭裂100例, 男65例, 女35例。年龄14个月~30岁, 中位年龄7.45岁。Ⅰ度腭裂 (悬雍锤裂) 3例, 浅Ⅱ度腭裂23例, 深Ⅱ度22例, Ⅲ度腭裂30例, 混合性腭裂3例, 双侧腭裂19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手术患者常规行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及肝功能、凝血全套、乙肝定性、X线胸片、心电图及声带、鼓膜检查。Ⅰ度腭裂采用兰氏法及单瓣后退法, 浅Ⅱ度腭裂采用兰氏法、单边瓣后退法、两小瓣法及双Z行瓣移位法, 单侧Ⅲ度腭裂采用两瓣法、三瓣法、逆向双Z行瓣移法、岛状瓣法, 双侧腭裂采用两瓣法加犁骨瓣法及四瓣法加犁骨瓣。部分Ⅱ度及Ⅲ度腭裂患者加用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及宋氏上提术以改善发音及腭咽闭合, 所有患者均行软腭肌层的重建。

2结果

100例先天性腭裂修复术后并发症8例占8%。

2.1 术后出血1例

术后患者松弛切口填置碘仿纱条者无1例出血, 填置明胶海绵术后轻度出血1例。裂缘及黏骨膜末端出血无1例发生。出血时间为术后24h以内。

2.2 术后瘘孔3例

其中黏骨膜瓣尖端坏死1例, 术后患儿感染疱疹性口炎致软硬腭交界处穿孔2例, 均发生在术后7~8d。

2.3 复裂1例

复裂患者为腭裂术后穿孔二期手术患者, 复裂时间为术后第8天, 复裂原因为黏骨膜瓣瘢痕组织过多, 血运较差。

2.4 术后咽喉部水肿1例

发生在术后24h以内, 经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后消除。

2.5 术后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1例

术前检查有慢性中耳炎, 术后急性发作为术后第3天, 经抗炎、局部清洗后缓解。

2.6 术后疱疹性口炎1例

为双侧完全性腭裂患儿, 体质较差, 术后第3天感染疱疹性口炎导致软硬腭交界处穿孔。

3讨论

3.1 术后并发症的原因

3.1.1 穿孔及复裂的原因:

以往腭裂术后穿孔常见于黏骨膜瓣松弛不够、腭腱膜未剪断、腭大神经血管束游离不足、腭裂裂隙过宽、张力过大, 缝合较差、术后感染、缝线脱落, 术后患儿进食流质营养较差, 碘仿纱条填塞过多过紧致黏骨膜瓣受压过大血运差, 手术操作不够熟练、手术时间过长、术者操作不够熟练、损伤大, 术后护理不当, 患儿进食硬性食物及术后反复哭闹等其他意外。本文所述3例穿孔患者为黏骨膜瓣瘢痕过多, 血运较差使尖端坏死及术后感染疱疹性口炎所致。本文1例复裂患者为腭裂术后穿孔二期手术患者, 原因为术后黏骨膜瓣瘢痕过多, 血运较差。

3.1.2 术后出血:

以往文献报道, 腭裂手术后出血常见于原发性出血、出血性疾病、术后感染继发出血、松弛切口处理不当。本文1例腭裂术后出血患者为术后硬腭及松弛切口未置碘仿纱条, 仅松弛切口置明胶海绵, 术后24h内明胶海绵部分溶解脱落, 导致出血。

3.1.3 术后咽喉部水肿:

常见于患儿年龄偏小, 反复插管刺激声带, 麻醉插管管径过粗、时间过长, 术后鼻咽腔缩小,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肿大, 手术刺激、术后舌体肿大、舌根后坠等原因。

3.1.4 术后中耳炎:

腭裂术后患者并发中耳炎常见于咽鼓管畸形、功能障碍、局部感染、患儿免疫功能低下等。本文所述术后中耳炎患者为术前患慢性中耳炎, 术后由于患儿年龄偏小、手术创伤、手术后营养不良, 导致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

3.2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3.2.1 穿孔及复裂的预防:

我科腭裂修复手术均为充分游离松弛两侧黏骨膜瓣及两侧腭大神经血管束, 切记勿损伤两侧腭大神经血管束, 术中黏骨膜瓣保证良好的对位和严密的缝合, 黏骨膜瓣缝合出防止黏膜内卷尤为重要。鼻腔黏膜、肌层、口腔黏膜行3层缝合, 软腭肌层均行解剖修复。肌层修复均采用可吸收缝线。双侧腭裂患者软硬腭交界处鼻腔若无法完全缝合可置小块明胶海绵, 深Ⅱ度以上腭裂均行腭帆张肌重建, 术后预防患儿病毒感染, 加强营养亦很重要。采用以上方法我科腭裂术后穿孔并发症大为降低。

3.2.2 术后出血的预防:

彻底止血, 尽可能不使用电刀及电凝止血, 我科所有腭裂手术患者均不使用电刀及电凝止血, 术中组织切开前, 均行肾上腺素盐水骨膜下注射。术后松弛切口置碘仿纱条, 可有效预防术后早期出血。术后出血若发生, 可采用局部碘仿纱条压缩。加强术后患儿口腔护理及避免进食硬性事物尤为重要。术后碘仿纱条尽可能分层抽出。若术后硬腭部不置碘仿纱包, 则松弛口内要放置完整的明胶海绵, 以免溶解脱落。术中缝合之前, 手术区一定要彻底压迫止血, 保证无活动性出血。

3.2.3 术后咽喉部水肿的预防:

选择适当的导管, 熟练操作, 术中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盐水, 选择合适的开口器以防舌后坠及舌水肿。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氧气吸入及适当的激素治疗尤为重要, 术后应常规备气管切开包。

3.2.4 术后感染的控制:

术前无上呼吸道感染, 无发热、咳嗽, 肺部情况良好尤为重要。术前30min及术后3~5d广谱抗生素应用是必要的。术后尽可能预防患儿感冒, 保持口腔清洁, 加强营养及电解质平衡, 必要时可行静脉营养。

3.2.5 术后中耳炎的预防:

腭裂患者术前、术后中耳炎发生率均较高, 术前应详细的询问病史, 做外耳道检查。若发现有慢性中耳炎, 术前、术后均应行常规的慢性中耳炎的治疗。

8.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 篇八

【关键词】脑血管病介入术;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404—01

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越来越多被应用于临 床,是目前先进的脑血管病诊治方 法,进展也非常迅速,它介于内科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之间,是一 种有创的诊治方法。脑血管病介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在临床已得到 广泛的开展。但是,脑血管病介入术毕竟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存在各种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脑血管病介入术后患者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对整个手术成败就显得至关重要。 我们通过对我院开展的66例脑血管病介入手术患者的治疗、护理资料进行统计、分 析,总结脑血管病介入术后的护理内容和注意事项,以及多发的并发症情 况和预防方法,旨在为临床脑血管病介入术后的护理和并发症预防提供一 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资料 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河南油田总医院共实施脑血管介入手 术治疗66例,其中男45例,女21例,年龄41~71岁,平均48.5岁。

1.2 方法 统计66例患者的治疗、护理资料,总结脑血管病介入术后患者的护理内容和注意事项,统计所有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并发症情况 通过对66例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的并发症统计,我们发现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易发的并发症主要为: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假性血管瘤、迷走神经异 常反射、失眠、肢体酸胀、焦虑等并发症。

2.2 术后护理内容及并发症预防 查穿刺部位及周围有无渗血、渗液、硬结及发绀等现象,若出现我们结合66例患者的护理资料和所产生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发生现象及时通知医师,配合医师进行穿刺部位的重新包扎。

2.2.1 心理护理

术后医护人员要和患者加强沟通,向患者讲解术后注意事项、有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态度温和友善,使患者情绪安定、放 松心情,轻松渡过术后治疗。随时检查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感染和血 肿形成。若发现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处理。经常询问患者术后感觉, 有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感,观察患者手术一侧的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对 于术后制动的患者和需采取特殊体位的患者产生的腰背、肢体酸痛难 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制动或者采取特殊体位的意义,防止患者 产生焦虑情绪,使患者以轻松的心情应对长期制动和特殊体位所导致 的肢体和腰背酸痛。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指导其合理膳食,进食原 则为:少量多餐、低盐低脂肪、高蛋白、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饮 食。对产生尿潴留的患者,要及时予以导尿,注意泌尿系统感染。通 过以上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情绪安定、心情放松、精神饱满的状态渡 过术后治疗期[1]。

2.2.2 采用约束带代替术后制动 根据不同的脑血管介入术类别,部分患者术后需要制动,以保护患部不因为移动而对手术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术后一般采取肢体制动,患者在整个过程 中不敢动弹,很短时间内患者就会感到腰背酸痛、下肢麻木、全身不 适,采用约束带[2]对患肢进行固定,可以使其它部位得到适当放松。 采用约束带制动可以使患者焦虑不耐烦的精神状态得到改善,减少腰 背酸痛、四肢酸痛麻木症状的产生。使患者术后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 态,利于病情的康复。

2.2.3 防止尿潴留护理 尿潴留的产生原因为:术后患者长期处于平卧位、术肢制动、不习惯床上排尿、术后伤口疼痛致不主动排尿、精神紧张、环境不适等原因都会导致膀胱充盈过度而造成尿潴 留。因此术后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使患者适应术 后的生活环境。对于择期手术者应于术前训练并使其习惯床上大小 便,并创造条件提供隐蔽的排便环境,督促患者多饮水,利于造影 剂排泄,并鼓励患者至少4h排尿1次,排尿困难的可采取温水冲洗会 阴、听流水声等方法以利排尿,若无效应尽早导尿,一次放尿不超过 500mL,避免发生虚脱诱发迷走神经反射[3]。

2.2.4 失眠护理一般患者术后都会因为身体不适、疼痛、制动、担心等原因而或 多或少产生程度不等的焦虑烦躁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到患者的睡眠 质量,对术后身体恢复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按照常规的术后护理要 求,应减少家属陪护、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乐观的态度,增 强康复信心[4]。术后6~12h,若患者血压正常、穿刺部位无出血,可瞩 其适当将身体重心向健侧偏移,术侧小腿以下可以自由放松,适当进 行屈伸,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促进睡眠。晚间的各种治疗、护理操作 要尽量做到“稳、准、轻”,并尽量安排集中进行,调低各种仪器的 声音,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2.2.5 穿刺部位护理 脑血管介入术选择股动脉或股静脉处行穿刺的患者较易产生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并发症,产生原因一般和抗凝剂的使用、穿刺部位压迫肿则需对患者进行制动或者嘱其暂不活动,待血肿固定后再指导患者进行适当活动。切忌对血肿进行用力揉搓、挤压。嘱患者注意保持穿 刺部位的清洁、干燥,防止发生感染[5,6]。

2.2.6 迷走神经反射异常护理 迷走神经反射异常是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易患的并发症,发生可能 原因有:①精神紧张、睡眠不足、心率快,导致缓激肽或前列腺素释 放而刺激心肺感受器,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而产生异常反射。②血容量 不足:术前禁食或者术中出血及术后禁食都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引起 神经系统分泌血管加压素,致血管平滑肌收缩兴奋迷走神经而产生迷 走反射。③拔管综合征:术中穿刺、进鞘、拔管引起的疼痛均可导致 患者迷走神经兴奋而引发迷走神经反射。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在护理 过程中要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以消除紧张情绪,备齐常规急救物品及建 立两条静脉通道,以备发生意外的抢救,拔管过程注意和患者互动交 流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和紧张情绪,注意拔管技巧,动作要尽量轻准

3 结论与建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 势,脑血管病患者也越来越多的选择创伤小、恢复快、疗程短、疗效显 著的介入术进行治疗。临床上的每一种手术治疗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并 发症,这些并发症的产生对整台手术的成功率、患者的满意度及预后 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术后的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对任何一种手 术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一环[9]。我们通过66例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术 后护理和并发症情况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了脑血管介入术后护理的主 要內容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关键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尽 量以轻松、健康、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整个术后治疗阶段,根据脑血管介入术后易导致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提前护理的方法可以减少并发 症的发生,以上措施可以大大提高脑血管介入术的成功率,取得医患满 意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汪莉, 马红英,李先锋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进展[J];内科;2012(04);0424-0426

[2] 袁洪春, 邢合荣, 朱建平;脑血管疾病介入放射治疗12例的全程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11);2697-2698

[3] 骆秀梅,冼丽玲,何翠晴;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术后术侧肢体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22);3748-3748

[4] 李美蓉,陈静,陈信康 ;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1);108-109

上一篇:廉政文化建设采购书籍清单下一篇:春风三年级优秀作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