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2024-07-30

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共8篇)

1.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篇一

滴灌系统运行管理概述

通过对滴灌系统在构成、使用、管理、维护等方面的简述,分析了滴灌的.维护、管理在日常生产中的重要性,总结出滴灌工程管理水平越高,使用寿命越长,效益越大,且预防性的管理更具有经济价值.

作 者:史才德  作者单位:甘肃亚盛集团,甘肃兰州,730030 刊 名:农业科技与信息 英文刊名:IN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1) 分类号:S2 关键词:滴灌系统   运行管理  

 

2.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篇二

1.1 系统应用情况

集团公司非常重视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通过制定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规范、与其他业务信息系统做有效集成、建立三级运维体系等方式建立起统一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和共享平台, 以实现档案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同时, 实现传统档案的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应用, 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提升档案工作服务能力。现已完成包括油田、炼化、销售在内的十家试点单位的实施推广工作, 并已顺利上线运行。集团公司还希望通过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 培养一支档案信息化专业队伍, 促进档案工作者由实体保管员向知识提供者转变, 实现档案工作的专业化管理, 为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提供有效的档案信息支持。

1.2 运维机制

1.2.1 机构和职责

建立档案管理系统三级运维体系:包括专家中心、档案管理系统技术支持中心 (以下简称技术支持中心) 、各单位运行维护队伍。专家中心由内外部档案业务专家、信息化专家、软硬件提供商共同组成, 协助指导各类复杂问题;档案管理系统技术支持中心由兰州石化自动化研究牵头组建, 负责起草运行维护计划, 制定运行维护方案, 组织交流、培训与研讨、实施系统升级, 对总部及地区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现场服务;建立以各单位关键用户为主的一级运维队伍, 承担各地区公司的现场支持服务, 定期完成运行维护总结的上报, 以保证支持的及时性, 培养各单位的档案信息化队伍。

同时, 技术支持中心的职责还包括:

1) 对软件运行过程中的业务咨询和操作问题的解答;

2) 分解、处理同级应用部门及下级运维中心提交的业务问题, 并及时进行反馈;

3) 维护业务代码和参数、角色设置、岗位配置、权限分配;

4) 按照规定的职责和权限进行前台数据修改;

5) 协助技术组对升级后的软件进行操作及功能测试;

6) 负责收集、审核、整理、提交二次需求;

7) 组织对同级应用部门及下级运维中心的监督、考核。

1.2.2 运维流程

参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定》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信息系统技术支持管理办法》的要求先后制订并颁布了《中国石油档案管理手册》、《年度运行维护计划》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对规范维护管理和促进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运维流程是:用户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应首先联系本地区公司支持人员, 由地区公司运维人员首先进行维护和处理;对于地区公司无法处理的问题, 须由用户填写《中国石油档案管理系统问题咨询处理表》并通过门户平台及邮件形式上报技术支持中心;技术支持中心会及时响应地区公司各类请求, 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支持, 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地区公司, 并做好问题记录、知识整理及共享工作。

2 建立规范、科学、高效的运维体系

档案管理系统运维工作实践表明, 管理维护好一个已建成的信息系统, 确保其长时间正常运行并持续发挥应用效益, 比建设一个新的信息系统更重要, 而且这是长期性的工作。

2.1 运维系统需要完成的任务

在实践中我认识到, 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不只是简单维持系统正常运行这么简单, 而应该包含以下一系列的任务:

1) 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2) 推广系统的应用;

3) 更新和充实信息资源;

4) 排除和修正档案系统的错误;

5) 改进和完善系统的功能;

6) 网络和信息安全监控;

7) 引导、构思新系统的建设。

2.2 建立规范、科学、高效的系统运维体系, 应兼顾的原则

1) 防范预警原则。运维系统中应包含各种预案, 争取实现在故障、问题出现时有章可循, 在紧急状态有应急措施, 提高运维效率, 将运维代价减到最小。

2) 科学性原则。运维管理不能陷入事务性处理中, 运维机构不能处于疲于应对各种问题处理的局面, 各级运维组织避免重复处理。

3) 指导性原则。实现运维中发现、解决的问题要反作用于系统的开发完善, 反作用于优化机构、岗位设置, 反作用于业务流程的改进。

2.3 打造集问题提交反馈、操作指导、信息仓库、系统优化等多功能的运维平台

2.3.1 档案管理系统运维体系中, 运维技术支撑平台的性能至关重要

首先, 运维平台要实现问题提交、处理、反馈高速流转, 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数据信息准确无误。

其次, 要具备操作指导功能。地区公司在系统的使用中, 由于业务变动、系统升级更新、经验不足等原因, 操作人员常常会产生使用疑惑, 缺乏实时有效指导。对前台操作开展即时帮助指导, 减少操作错误产生的错误、数据故障, 无疑对减少运维压力、提高信息准确性产生深远的影响。

2.3.2 具备系统优化功能

通过运维平台, 发现系统的不足, 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完善功能、优化软件设计, 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2.3.3 具备信息仓库功能

信息仓库包括建立故障、问题处理经验, 以对运维产生有益的信息再利用;及时更新信息系统功能、信息流转、使用指导等资料, 为信息系统的推广运用储备丰富的资源。

2.4 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

在运维系统建设过程中, 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如运维管理办法、应急预案、考核办法等制度, 以保障运维体系切实发挥其实用性、高效性。完善的运维制度, 是运维体系稳定运行的根本保证, 实现运维管理人员按章有序地进行维护, 减少运维中的不确定因素, 更有效地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通过严密的激励、考核机制, 形成对信息系统操作人员、运维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科学评价, 既调动其积极性, 又提升工作效率, 从而促进信息化建设良性发展。

3 如何在实践中提高运维质量

3.1 运维团队的定位

所谓“运维”就是运行及维护管理。字面意思很好理解, 唯一不同的是具体的工作与项目建设的性质相关。大家要清楚, “上线”就标志着系统纳入了运维的管理范畴。按照正规的方式, 在系统上线后应该有相应的培训、移交等过程, 这样方可使运维工作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但是, 由于多种原因, 这些工作可能没有开展, 或成效甚微, 那么即便如此, 我们的运维工作就有许多可以出问题的借口吗?我认为不是的。运维工作的性质就是确保运行环境的安全、稳定, 这是根本。因此, 运维人员一定要清楚这个定位, 为运维工作提供高效的配合是工作职责。同样也是为项目的发展做贡献。

3.2 如何提高服务质量

3.2.1 从硬件方面提高服务质量

首先从硬件来说, 工作流程应该牢记在我们头脑中, 并且有必要来引导“用户”应该做什么。我们要有自信, 相信自己并且实际能够熟练掌握工作技能, 只有熟练掌握才能节省服务时间, 提高效率, 让用户体验到我们工作的快捷性。

3.2.2 从软件方面提高自身素质

其次从软件来说, 工作态度决定一切, 一定要摆正, 不能感情用事, 时刻提醒自己牢记工作原则。处理任何事情要多为用户着想, 提高这种意识, 才能真正的提高我们自身素质, 提高服务质量。

3.3 如何提高服务意识

我们需要打破以往的框架, 为用户提供在我们能力和成本范围内可以为自己加分的服务, 而好的加分服务可以给用户带来惊喜, 同时它在用户心目中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但是我们在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 如果拿捏不好, 增值服务也有可能会给用户留下不好的印象, 比如认为我们专业还不够等等, 所以在提供增值服务的前提一定要注意, 常规服务内容和增值服务的主次之分, 提供的服务项目是我们力所能及, 并且控制在成本范围内的。

不断的进步, 不断的提供更好的服务, 让用户看见你的成长, 因为你的成长离不开他的帮助和支持, 是他们给了你机会, 也让用户觉得自豪, 使我们实现“双赢”。

摘要: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入, 网络平台速度不断提升, 信息系统应用范围逐步拓宽, 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其安全、准确、高效运行———这一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在当前数据大集中形势下, 规范的信息系统运维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迫切性。档案管理系统运维主要任务是保障广域网络高速畅通, 系统正常运行, 建立三级运维体系, 建立系统运行维护细则, 从而提高档案工作信息化程度, 更好地促进数据归档工作。从介绍集团公司档案管理系统运维体系实际出发, 详细分析了运维工作内容、管理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以及运维体系建设情况, 剖析了档案管理系统运维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对档案管理系统运维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构想。

关键词: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运维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照余.档案信息化理论与实践2007.11.

[2]刘泽强, 乔伟, 吴莉敏.浅谈规范化信息系统运维体系建设[J].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定[Z].

[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信息系统技术支持管理办法[Z].

[4]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Z].

[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暂行办法[Z].

3.农配网系统安全运行管理技术对策 篇三

关键词:农配网;安全运行;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9-0114-02

1 概述

近年来,各种自然气候、用户设备问题以及线路走廊违章种植、违章建筑、违章开发等因素威胁线路安全运行问题突出,长期困扰线路运维工作,对安全生产局面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应特别重视配电网的安全管理工作,树立风险管控思路,深化线路设备状态评估和差异化管理工作,对配电网实行个性化的检查、维护,使之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2 影响农配网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分析

2.1 恶劣自然气候影响

雷、风、汛、潮、雾等各种恶劣自然气候严重威胁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成为导致配网故障率高的最大因素。特别是夏季雷雨、台风天气影响甚大,不仅引发跳闸,甚至还会造成线路设备损坏的非计划停运,造成大范围停电等,如难以及时恢复,对社会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2.2 违章施工破坏影响

随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许多施工工程都是在电力设备附近进行的,这就给电力设备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违章建筑、违章施工的机械破坏配网设施的现象时常发生。此外,车辆碰撞电杆也是配电网外力破坏中的重要因素,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些车辆司机违章驾驶、疲劳驾驶和超速驾驶,发生交通事故所致。

2.3 非法盗窃破坏影响

配电网设备多是由金属制成,最近几年金属材料的价格持续上涨,许多不法分子为了获得利益,进行非法盗窃行为,破坏电力设施设备:如盗窃电缆和导线、变压器、铁塔以及配电房的各种设施。这些行为给供电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也对社会用电的安全可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4 线路走廊树障影响

违章种植、青苗赔偿以及高杆植物长期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线路清障难度大,特别是“砍树难”的问题长期困扰线路运维工作,对配网线路安全运行造成很大的冲击。在雷雨大风、台风天气,树木触碰甚至倒伏到线路上,造成线路故障跳闸。此外,户外漂移物影响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因素不容忽视,成为难以预防的一大隐患。

2.5 设备缺陷隐患影响

线路设备长期暴露在外部环境运行中,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会出现产品质量缺陷、施工工艺、防雷水平不高、设备残旧老化、接头发热、配变重过载、绝缘损坏或击穿等隐患缺陷问题,同时受供电可靠性影响,不能及时停电消缺,在运行中出现故障,如断线、绝缘子或避雷器爆裂等跳闸影响线路安全运行。

2.6 用户故障出门影响

工厂等用户产权的设备,如用户配变及附件、配电柜等等,因运行时间长、设备残旧,使用淘汰产品,且维护投入和管理不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用户设备常发生故障而致使供电线路跳闸,影响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2.7 线路规划不合理影响

由于早期的线路前期规划、设计不合理,如:供电线路很长,没有联络线路,线路通过多雷区、林区、垃圾场,开发区,外部运行环境复杂;城市中心供电丰富,而较为偏远的村落则供电较少,甚至出现部分农村线路长期有故障跳闸没电的现象。以上现象导致供电的效率和质量、可靠性都有所降低。

3 强化农配网安全运行的技术对策

3.1 针对自然灾害天气的应对措施

一是要组织开展季节性运维策略工作。根据春、夏、秋、冬四季和月份特点,组织开展不同的运维策略,如春季有雾、植物生长快,则要组织开展防污闪、砍伐树木工作;如夏、秋季节炎热高温、多风多雨,则要组织开展测负荷、防雷以及防风防汛工作。秋、冬季节则要组织开展地网测试、改造和防小动物工作。二是要提升设备抗自然灾害能力,如提高设备防雷抗灾能力,要及时开展避雷器预试及轮换工作,全面排查残旧通流能力不足的避雷器;结合错峰及停电机会更换残旧绝缘子,优先选用防雷能力好的瓷担、玻璃瓷瓶;对杆塔及设备接地电阻进行普测,在雷雨季节前整改好不合格地网及被盗引下线,开展防雷线夹安装工作、残旧绝缘子更换工作。

3.2 针对违章施工破坏的应对措施

深化线路设备巡视,建立线路设备“黑点”档案管理和清障机制,推行专人负责制,及早发现线路走廊的违章建筑、违章施工行为,及时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和督促整改。并依靠政府部门,开展违章建筑、违章施工的打击整治和宣传活动以及开展现场督查和监护,防范施工机械破坏配网设施。

3.3 针对非法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应对措施

与公安部门联合,发挥保护电力设施专业队作用和监控废品收购站,打击、惩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行为。同时建立防外力破坏协同管理机制以及举报奖励机制,推进群众护线、专业护线,开展保护电力设施宣传,提高广大群众保护电力设施的意识,群防联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

行为。

3.4 针对线路走廊树障的应对措施

组织开展线路隐患排查及清障活动,全面建立线路走廊违章种植、高杆植物等黑点档案,与林业部门、公路部门、当地政府、村委会建立联动机制,组织开展清树障活动和引导种植户种植非高杆植物。利用台风来临前和来临后契机,抓紧开展线路沿线树木砍伐清障工作。结合南方电网公司“六走进”活动做好保护电力设施的沟通及宣传工作,突出做好用户砍树的宣传工作,发出砍伐树木注意事项的安全提示和告知,防范树木因素威胁线路安全

运行。

3.5 针对设备缺陷隐患的应对措施

构建配网设备健康管理平台,日常运维工作要按照PDCA的理念实行闭环管理,对设备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诊断,将设备巡视、消缺、状态评价及停电计划安排等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基于风险的差异化设备管理的运维策略。专注于日常巡视、专业巡视、维护项目等运维策略,如缩短巡视周期、特巡和开展避雷器预试及轮换工作、更换残旧绝缘子、优先选用防雷能力好的瓷担、玻璃瓷瓶,开展防雷线夹安装工作和地网测试整改等等,确保配网设备安全管理到点、到位。

3.6 针对用户故障出门的应对措施

建立用户设备“黑点”消除机制,组织开展用户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建立用户设备“黑点”档案,通过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及依靠政府部门、督促用户及时整改。在用户设备发生故障停电后,必须在用户彻底整改和试验合格后,才能恢复供电。同时明确安全管理界面,提供必要的安全技术指导,引导用户找有资格的单位进行隐患整改,帮助用户解决困难,确保用户设备故障不出门。

3.7 针对线路规划不合理的应对措施

首先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超前规划,实现配网建设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可靠性。要尽量避免经过多雷区、林区以及垃圾场等复杂环境的地方。其次要改善之前线路分布复杂、结构不合理、故障问题多的线路设备,排除查找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运维策略,提出中短期整改方案。如对配网运行,规划、负荷接入、卡脖子等网架结构等方面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排除查找存在问题。生产与规划联动,强化配网规划改造,不断优化网架结构;生产与营销联动,出台电压质量管控措施,利用负荷预测结果、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监控功能,落实电压预警机制,指导业扩负荷接入,变“事后管”为“事前控”。

4 结语

配电网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是保证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前提,配电网的安全运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对于县级供电企业而言,要想不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和客户服务满意度,就必须不断提高配网设备的安全健康水平和供电可靠性,确保农配网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 孙文,刘期.关于配电网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J].黑

龙江科技信息,2010,(35).

[2] 陈国鑫.有关电网安全运行的有关探讨[J].中小企业

管理与科技,2010,(12).

[3] 刘建光.基于配电网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

新产品,2012,(10).

[4] 陈光明.关于电网安全管理的思考[J].中国科技财

4.ERP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篇四

ERP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工作流程、明确责任、保证ERP系统的顺利运行,特拟定以下系统运行管理制度,要求各岗位操作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严格自觉遵守。

此ERP系统运行管理制度系为试运行版本,以后可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该制度定于200X-12-15日起执行。

基本制度

第一条 各岗位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SOP中制定的业务流程规范在ERP系统录入单据。第二条 单据录入工作需做到“日清日结”,即当天上午及下午4点前的单据应在当天全部录入系统,打印;4点至下班前的单据原则上应在下班前完成,但最晚应于次日上午10点前录入完成,打印。

第三条 新进人员需操作ERP系统,需先经本部门主管审批,并核定操作权限后,发邮件通知集团IT部门分配权限。

第四条 不得在ERP系统内故意删除有效数据或录入垃圾数据。

第五条 各公司将设立专门的ERP数据检查人员根据制定的下面的《数据录入及检查要求》来监督ERP的运行状况,以定期检查各岗位人员是否有效地使用ERP系统。

数据录入及检查要点

目的: 金蝶K/3 ERP系统已经从9月份开始试运行,到目前为止已经投入运行3个月,当前在业务流程执行及操作上仍存在一些不规范,单据未及时录入、错误录入等情况,给ERP系统的数据带来一定的不准确性,以致造成一些数据来回核对,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为规范ERP业务流程的执行,保障ERP数据的准确性,根据当前情况,特制定如下数据录入要求:

一、生产任务单应及时录入系统,并通知车间及仓库备料,以便保障车间的正常生产。产品入库单需关联任务单汇报或工序移转单生成。

二、所有生产领料单应根据基本制度第二条应及时录入K3系统。生产领料单必须关联生产任务单生成,并指定成本对象。

第 1 页

三、生产任务单完工入库后,对于多领材料应及时退回仓库,做红字领料单(包括假退料),红字领料单也应关联生产任务单生成。

四、对于生产过程中的报废补领料,需根据生产任务单填写报废补领料单,打印并报上级主管审批,签字确认后,再到仓库领料。仓库管理员依据报废补料单的物料及数量补发料。补发料的生产领料单也应根据相应的生产任务单生成。

检查要点:

一、检查产品入库单的“源单单号”是否为空。

二、所有生产领料单的“生产任务单”是否为空,成本对象是否为空。

三、查看已经结案的生产任务单,看生产领料数量是否存在异常:某项材料超标领料50%(一般为超标领料或多领后未做退回。)或少于标准领用量50%(工单间混用)的生产任务单,视为异常生产任务单。

奖惩制度

第一条 对于违反基本制度第二条时,ERP数据检查人员有权直接向单据录入人员及其上级主管发送邮件,要求其当日将单据补录完成。若当日未及时改正者,记违反规定一次,一周内累计达3次者,罚款50元;部门主管罚款50元。在此后的连续4周内,未违反第二条规定的,可退还原先的罚款。

第二条 对于违反基本制度第四条时,罚款100元,并在公司内部通报批评。第三条 每周由于数据检查人员疏忽导致不合格数据未检查出,或明知有人数据未及时录入而故意不上报,则数据检查人员罚款50元。每月最高不超过200元。

第四条 数据检查人员每周一对检查要点中的内容进行检查,对于上周的数据中违反检查要点第一、二、三条规定者,首先判定责任人,对每张异常的单据(产品入库单,生产领料单,生产任务单)罚款5元,每月最高不超过200元。

第五条 对于数据录入人员(仅限于检查要点中提到的三类单据录入人员)连续一个月内的数据记录均检查合格者,每人奖励100元。

备注:数据检查人员目前定为各公司的成本会计。

正文结束

5.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篇五

运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本安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确保系统稳定有效运行,规范各级管理人员对本安信息系统的应用,加强本安信息系统运行的日常监管、统计汇总、基础数据维护等,根据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的管理人员包括中心领导、机关科室全体管理人员、岗网员、区队班组长及以上管理人员。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生产服务中心全体员工。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第四条 本安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由安全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安管办)负责,下设专职系统管理员,各区队设区队本安信息系统管理员。

第五条 本安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各部门职责

(一)中心主任对本安信息系统运行管理整体部署,全面负责。

(二)管理者代表对本安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具体负责,存在问题及时向中心主任汇报,持续改进。

(三)安管办负责本安信息系统运行的日常监管、统计汇总、基础数据维护等。

(四)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本人检查问题和复查结果的录入。

(五)各区队本安信息系统管理员负责本队本安信息系统运行、人员信息变更、新增危险源及合理化建议和限期整改问题的上报。

(五)调度室负责信息系统内领导值班信息的录入和更新。第六条 专职系统管理员职责

(一)负责中心本安信息系统应用人员的系统应用培训。

(二)负责中心本安信息系统应用人员账户及密码管理。

(三)负责中心本安信息系统应用人员的权限分配。

(四)负责中心本安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的维护。

(五)负责将系统问题和故障及时反馈高级系统管理员。

(六)接受高级系统管理员的业务指导。

(七)负责本单位应用数据真实性、规范性的监督管理。

(八)系统管理员变更时,负责对本单位接任系统管理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第三章

系统应用

第七条 中心各本安体系实施单位都有浏览系统的权利,具有安全管理职责的管理人员均有录入信息的义务。管理人员要熟练应用本安信息系统,掌握信息录入、综合查询、消息管理、密码管理等系统内容。

第八条 账户管理

系统设有独立的用户名和登录密码,非授权人员不得用他人密码进入系统。所有用户要及时自行修改密码,并妥善保管。所有用户要对自己账户下录入数据的规范性和真实性负责。公共查询部分、三维仿真动漫系统浏览学习不受用户限制。

第九条 应用数据要按照系统表单和格式要求完整填写,信息真实、及时、规范、准确。

第十条 预警与消警信息管理

区队本安信息系统管理员要及时关注和查看与本队相关的信息,涉及与其相关的整改项时,要及时整改,整改后要及时反馈上报。检查人员对查出的限期整改隐患,要及时跟踪复查,并对已完成整改的隐患进行消警。本人因故不能及时完成复查工作时,可委托他人复查消警,但复查人要对复查结果负责。

被检查单位、部门如确实因实际情况无法按期整改的,需在信息录入当日的24点之前,联系检查人对整改期限进行申请延期。

第十一条 系统数据改进

员工新发现的危险源、标准、本安信息系统错误或合理化建议、现场存在的重大危险源(隐患),梳理成标准格式,经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审核审批后,录入本安信息系统进行管理。

第四章

检查与考核

第十二条 问题录入要求

(一)隐患录入要求:中心助理级及以上领导6条/人/月,安全管理办公室10条/人/月,安监员15条/人/月;协调部、调度室技术员以上管理人员8条/人/月、其他人员4条/人/月;党政办、经营管理部全部门录入8条/月;各区队岗网员4条/人/月、班组长及以上管理人员6条/人/月。

(二)不安全行为录入要求:安全管理办公室1条/人/月,安监员2条/人/月,各区队队长及书记1条/人/月。

(三)录入问题必须对应标准,录入问题填写完整,信息真实、及时、规范、准确。系统内无相关标准、危险源的暂不录入,直接报告安管办,同样计入个人录入条数。

(四)管理人员多人同时在同一地点发现同一条问题时,以第一时间录入人录入为准,以后人员录入作废(也不计入本人录入条数)。

(五)涉及到重大安全隐患的问题必须录入(备注:对于录入问题有错误的责任者,按照制度通报处罚;有争议的问题,在录入当天24点之前完成校正,否则视为责任单位认可)。

第十三条

本安信息系统应用考核

(一)不能熟练应用本安信息系统的管理人员,给予罚款100元/次。

(二)管理人员录入问题少于标准条数,每少1条处罚50元,按月考核。如有特殊原因,各单位提前通知安管办,以经营管理部出示的请假条为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核。

(三)管理人员每周至少登陆一次本安信息系统,每月上半月和下半月均有问题录入,不得为完成任务在同一时间段集中录入,违者处罚200元。

(四)发现编造虚假问题的现象,对责任人每条罚款500元,代录人每条罚款200元,月度安全绩效考核扣2分/条。

(五)对问题录入不关联标准且在当日24点之前未进行更正,造成问题被保存在系统中的,每条处罚责任人100元。

(六)对问题录入不规范(语句描述不清晰、录入问题与标准相同或稍作改动、无作业地点或描述不准确、问题描述中出现姓名和队名)且在当日24点之前未进行更正,造成问题被保存在系统中的,每条处罚责任人50元。

(七)对系统中无关紧要的琐碎或毫无价值的问题进行限制录入,对录入此类问题且不符合要求的早调会上进行通报罚款,本安系统录入标准见附件。

(八)问题未及时整改上报或复查,导致问题升警,对整改责任人罚款100元/条,由于公司网络故障或系统服务器维护导致升警的问题除外。

(九)检查人员对查出的限期整改问题,要及时跟踪复查,并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进行消警,因本人不能及时完成复查工作时,可委托他人复查消警,但复查人要对本人的复查结果负责。未及时复查消警的,对责任人罚款50元/次。

(十)各区队本安信息系统管理员未及时向安管办更新员工信息,每出现1次/人错误,在月度安全绩效考核中扣0.1分。

第十四条 其他

(一)各单位新发现危险源、标准、本安信息系统错误或合理化建议,经中心审核通过后,在月度安全绩效考核中加0.1分/条。

(二)各单位发现《神东煤炭集团生产服务中心动态考核评分标准》需增加新的考核内容,经公司审核通过后,在月度安全绩效考核中加0.5分/条。

(三)安管办负责每周对本安信息系统中录入问题的数量和质量进行通报,并按照相应条款进行考核。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五条 各单位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或细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安管办负责解释、修订、变更。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6.个人客户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办法 篇六

个人客户信息系统V2.0运行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我分行个人客户信息系统V2.0(简称客户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确保客户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密相关信息,维护客户隐私权,防范相关法律风险,明确系统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及用户的职责,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客户系统是我分行根据“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自主开发的个人客户管理平台,整合个人客户在我分行的全部信息(包括个人信息、账务信息、交易信息、产品和渠道信息),按照总行理财卡标准自动分级识别,具有征信审核、客户挖掘、客户服务、客户管理、绩效考核、统计分析、业务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功能,为我分行个人客户的服务、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统计分析、考核激励和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使用客户系统的各级机构和用户。

第二章

组织管理及职责

第四条

客户系统的运行管理部门有省分行信息中心、个人金融部、信息技术管理部。

(一)信息中心职责。

— 1 — 1.项目的立项和管理牵头部门。

2.牵头组织对客户系统全面测试及验收,牵头落实后续维护工作。

3.牵头制定客户系统运行管理制度。4.负责二级分支行客户系统上线申请终审。

5.负责全分行用户角色增加、修改和删除工作,负责系统管理员工作。

6.负责全分行用户申请审批和上线培训。

7.共同负责客户系统信息安全风险防范工作,负责对系统的运行和应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分析,并定期通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提出整改建议措施并督促落实。

8.负责客户系统运行日常监控,统计分析用户人数及频率、使用的功能和可疑操作等,审核各类数据的准确性。

9.牵头负责汇总省分行本部各部门、各二级分支行提出的系统功能需求补充和改进,提交信息技术管理部或合作公司进行开发或修改。

10.负责客户系统的相关解释工作。

(二)个人金融部职责。

结合个人金融业务实际,做好下列工作:

1.制定客户系统管理制度中有关个人金融业务部分,提交信息中心审定下发。

2.负责开发阶段提出个人金融业务需求,参加相关功能测试。

— 2 — 3.负责二级分支行系统上线申请初审。

4.负责全分行各级个人金融业务部门用户申请终审和业务人员培训。

5.负责业务管理员工作;负责业务参数设置;负责对用户注册(注销)信息录入、密码重置、用户强退等工作。

6.牵头负责中高端客户的认定、审核、维护和管理,负责理财卡、通达客户的认定、审批、维护和管理。

7.负责个人金融业务系统方面的业务解释和推广工作。8.共同做好客户系统信息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开展信息安全教育和检查。

9.负责汇总各级个人金融部提出的系统功能需求补充和改进,提交信息中心进行修改。

(三)信息技术管理部职责。

1.系统开发与维护的技术总负责,负责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通讯网络的维护。

2.负责系统主机和客户端运行情况的监控管理。

3.负责协助进行信息数据抽取、数据装载和系统软件参数管理。4.负责更新病毒库和防病毒管理。

5.负责技术人员培训并协助做好业务培训工作。

第三章

系统运行层级

第五条

全分行系统运行层级主要分为系统管理员、业务管

— 3 — 理员和一般用户三层。

(一)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的管理工作,负责业务管理员的创建和角色的增加,由省分行信息中心指定专人担任。

(二)业务管理员分省分行和二级分支行两级,负责系统业务参数的设置和各级用户的注册、注销,分别由省分行和二级分支行个人金融部指定专人担任。

(三)一般用户包括除系统管理员、业务管理员以外的其他用户,分省分行级、二级分支行、分片支行和网点四级机构。省分行、二级分支行、分片支行的用户由所在部门直接管理;网点级别的用户纳入二级分支行个人金融部管理。

第四章

系统使用范围与用户管理

第六条

系统用户范围:省分行、二级分支行和网点负责个人金融业务的有关人员。

第七条

系统用户信息范围:除征信员外,所有用户只能查询到归属本机构管理的客户信息。征信员在每次同时准确输入单个客户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的条件下,可查询到全省分行单个客户的信息。

第八条

系统的用户指系统的各类使用人员,即省分行、二级分支行和网点负责个人客户服务的有关人员,先按“角色”进行归类,规定其使用权限;再分配用户工号和登录密码。

— 4 — 第九条

用户角色分两类:第一类,主要包括后台人员:行领导、省分行和二级分支行部门领导、省分行部门主管和员工、二级分支行部门主管和员工、通达理财俱乐部(工作室)主管、系统管理员、业务管理员,报表查询员。第二类,主要包括前台人员:客户经理主管、客户经理、通达理财俱乐部(工作室)专员客户经理、征信员、信息录入员。

第十条

各角色职责。

(一)部门主管。

部门主管指个人金融部与理财卡申请、客户服务相关的负责人,按照业务管辖范围,分为省分行、二级分支行和分片支行(三级)部门主管两种。可以查询对应管辖范围内客户的概要信息,不能查询客户的账户交易明细。

1.部门主管职责。

(1)负责在本机构范围内定制和发布业务公告信息。

(2)负责本机构范围内中高端客户的退还确认、再分配和强制收回。

(3)负责下达本机构和所辖机构的计划任务。

(4)负责机构、部门和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

(5)省分行和二级分支行行级部门主管负责客户级别的调整确认,负责“乐当家”理财卡的审批与传递。

(6)查询客户经理、网点的计划完成进度。

(7)查询客户、客户经理和产品的统计分析信息。

— 5 —(8)查询客户概要信息,开展针对性营销。(9)发布客户调查信息,开展客户服务调查。(10)监督、处理客户投诉工作。2.部门主管的岗位风险点。(1)随意调整客户级别。(2)随意分配客户。(3)复制留存客户信息。(4)泄露客户信息。(5)泄露报表统计数据。

(二)部门员工。

部门员工指个人金融部与理财卡申请、客户服务相关的员工。1.部门员工职责。

(1)负责在本机构范围内定制和发布业务公告信息。

(2)负责制定本机构和所辖机构的计划任务,提交部门主管下达。

(3)查询本机构所属客户经理的计划完成进度和绩效考核情况。

(4)查询本机构及所辖机构的客户、客户经理和产品统计分析信息。

(5)发布客户调查信息,开展客户服务调查。(6)监督、处理客户投诉工作。2.部门员工的岗位风险点。

— 6 — 泄露报表统计数据。

(三)客户经理主管。

客户经理主管指各二级分支行正式聘任的网点主任,1个网点只能有1位在岗的客户经理主管,在客户系统内担任网点的计划管理、客户管理和客户服务负责人。可以查询客户系统分配到本网点的全部客户的详细信息和概要信息。

1.客户经理主管职责。

(1)负责在本网点范围内定制和发布业务公告信息。(2)负责网点所辖中高端客户和客户经理信息增加、修改、删除的复核。

(3)负责网点所辖中高端客户的分配、再分配、退还、退还确认、托管、托管取消和客户经理服务记录的确认。

(4)负责制定和下达所辖机构或客户经理的计划任务。(5)负责本网点或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6)负责“乐当家”理财卡的申请复核与传递。(7)查询客户经理、网点的计划完成进度。(8)查询客户、客户经理和产品的统计分析信息。(9)查询客户信息,开展针对性营销。(10)发布客户调查信息,开展客户服务调查。(11)审核、修改、删除客户经理的服务记录。

(12)作为网点第一负责人,处理客户对本网点的投诉。2.客户经理主管的岗位风险点。

— 7 — 1.随意分配客户。2.复制留存客户信息。3.泄露客户信息。4.泄露报表统计数据。

(四)客户经理。

客户经理指开拓个人金融业务重点客户市场, 营销个人金融产品,提供个人理财服务, 收集和反馈个人客户市场信息的个人金融业务人员,即网点、二级分支行专职客户经理。1个网点至少有1位在岗的客户经理,是全行计划管理、客户管理和客户服务链条的最后节点。可以查询网点主任分配到名下的全部客户的详细信息和概要信息。

1.客户经理职责。

(1)在本网点范围内定制和发布业务公告信息。(2)负责名下中高端客户信息的收集、增加、修改,提交客户经理主管进行审核。

(3)负责登记处理中高端客户的投诉、预约和提醒事务,记录客户服务记录,根据客户需要或通过了解客户需求,开展针对性营销,提供差别化服务。

(4)负责“乐当家”理财卡和通达会员资格的申请、发放与服务,填写服务记录。

(5)负责中高端客户的积分兑奖。

(6)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查询自身完成进度和绩效

— 8 — 考核数据。

(7)查询客户和产品的统计分析信息。(8)开展客户服务调查,填写客户调查问卷。(9)处理客户投诉。2.客户经理岗位风险点。(1)复制留存客户信息。(2)泄露客户信息。

(3)任意增、删或伪造客户服务记录。(4)不登记投诉预约信息。

(五)通达专员主管。

通达专员主管指各二级分支行经省分行正式批准成立,专司辖内中高端客户服务工作的通达理财工作室负责人。1个二级分行只能成立1个通达理财工作室,只能有1位在岗的专员主管,一般为二级分支行个人金融部负责人,在客户系统内担任通达理财工作室的计划管理、客户管理和客户服务负责人。可以查询辖内客户系统可以识别的、达到通达理财标准的全部客户的详细信息和概要信息。

1.通达专员主管职责。

(1)负责在管理范围内定制和发布业务公告信息。(2)负责所辖通达专员信息增加、修改、删除的复核。(3)负责所辖通达客户的分配、再分配、退还、退还确认、托管和托管取消、迁移。

— 9 —(4)负责通达会员资格的申请复核与传递。

(5)查询客户、客户经理和产品的统计分析信息。

(6)查询通达客户信息,开展针对性营销。(7)发布客户调查信息,开展客户服务调查。(8)审核、修改、删除通达专员的服务记录。

(9)作为第一负责人,处理客户对通达理财工作室的投诉。2.通达专员主管的岗位风险点。(1)随意分配客户。(2)复制留存客户信息。(3)泄露客户信息。(4)泄露报表统计数据。

(六)通达专员。

通达专员指通达理财工作室内专职负责通达会员服务的客户经理,和通达客户所在网点客户经理形成通达会员服务的“双客户经理服务机制”。通达专员与网点客户经理共享客户信息和服务记录,其最大的不同点在于:通达专员可以增加通达会员的客户服务记录,修改客户信息,但只能查看“达到通达标准”,尚未成为“通达会员”的客户的信息。1个通达客户只能分配1位在岗的通达专员。通达专员可以

通达专员主管分配到名下的全部客户的详细信息和概要信息。

1.通达专员职责。

(1)在通达理财工作室范围内定制和发布业务公告信息。

— 10 —(2)查看名下“达到通达标准”、尚未成为“通达会员”的客户信息,修改通达会员的客户信息。

(3)负责登记处理通达客户的投诉、预约和提醒事务。(4)记录通达会员服务记录,根据客户需要或通过了解客户需求,开展针对性营销,提供差别化服务。(5)查询客户和产品的统计分析信息。(6)开展客户服务调查,填写客户调查问卷。2.通达专员的岗位风险点。(1)复制留存客户信息。(2)泄露客户信息。

(3)任意增、删或伪造客户服务记录。(4)不登记投诉预约信息

(七)行领导和部门领导。

行领导指省分行和二级分支行的行级领导;二级分支行主管行领导特别指二级分支行主管个人金融业务的行领导;部门领导指省分行和二级分支行的除个人金融部门的业务管理部门负责人。

1.行领导和部门领导职责。

(1)负责在本机构范围内定制和发布业务公告信息。(2)查询机构、部门和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数据。(3)查询客户经理、网点的计划完成进度。(4)查询客户、客户经理和产品的统计分析信息。

(5)发布客户调查信息,开展客户服务调查。(6)监督客户投诉工作。

(7)二级分支行主管行领导负责直属个人金融部主管重要操2.行领导和部门领导的岗位风险点。(1)泄露客户信息。(2)泄露报表统计数据。

(八)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指省分行信息中心负责系统运行监控和软件维作的复核工作。

护的技术人员。省分行设置唯一一名系统管理员,二级分支行不设系统管理员。

1.系统管理员职责。

(1)负责定制和广播系统软件信息。(2)负责省分行业务管理员的注册和注销。(3)负责用户角色管理。

(4)负责系统软件参数的维护和更新。(5)负责监控系统主机和客户端的运行状况。(6)负责数据的抽取和管理。

(7)负责更新病毒库和防范病毒管理。(8)负责系统日志管理。(9)查询系统报表。2.系统管理员岗位风险点。

— 12 —(1)超授权设置系统软件参数。(2)超授权注册(注销)业务管理员。(3)未经批准随意增加角色。(4)未经批准调整角色权限。

(九)业务管理员。

业务管理员指省分行和二级分支行负责系统后台业务操作的业务人员,按照所辖管理范围,分为省分行和二级分行业务管理员两级,每级设置唯一一名业务管理员。

1.业务管理员职责。

(1)负责定制和广播业务公告信息。(2)负责定制和公告业务调查主题。(3)负责本机构业务参数的维护和更新。

(4)省分行级业务管理员负责用户注册、注销、强退和重置DAC;二级分支行业务管理员负责用户信息修改、密码重置。

(5)负责客户和客户经理的信息清理。(6)负责与业务相关的部分操作日志管理。(7)负责用户角色职能授权。(8)查询系统报表。2.业务管理员岗位风险点。

(1)超授权设置系统业务参数。

(2)超授权注册(注销)各级用户。(3)泄露报表统计数据。

(十)征信员。

征信员由各二级分支行统一指定专人担当。1.征信员职责。

根据业务需要,在客户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和姓名齐全的情况下,在客户系统中查询全省范围内任一客户的详细信息,生成信用文件,为贷款、信用卡等业务提供信用信息。

2.征信员岗位风险点。泄露客户信息。

(十一)信息录入员。

信息录入员指二级分支行和省分行相关客户服务部门专门负责管理录入客户信息资料的人员。

1.信息录入员职责。

(1)负责客户信息的初始化。

(2)负责客户信息的收集、修改和更新。2.信息录入员的岗位风险点。泄露客户信息。

(十二)报表查询员。

报表查询员指二级分支行和省分行非个人金融部各部门的系统用户。

1.报表查询员职责。

为通过查询系统提供的报表,为本部门的业务分析、决策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 14 — 2.报表查询员岗位风险点。泄露报表统计数据。

第九条

重要岗位的人员要求。

各二级分支行必须严格按照现有岗位设置用户,严禁虚增用户或冒用他人名义增开用户。要特别控制以下五类掌握客户信息的重要岗位用户,加强管理:

(一)客户经理主管。

客户经理主管由网点现任负责人担任,在系统中担负着重要的客户经理管理和客户管理职能,并掌握着基层网点的全部客户资料。各二级分支行必须加强对网点负责人任职资格、任职能力的审核,网点负责人必须是各二级分支行正式发文任命的人员,一旦离开工作岗位,立即终止其系统使用权限。

(二)客户经理。

客户经理是系统的核心使用者,掌握重要客户资料,必须具备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合理运用系统,防止客户资料向外界泄露。各二级分支行的客户经理必须为正式发文、行长办公会议决议通过的专职人员。

(三)业务管理员。

业务管理员由二级分支行个人金融部指定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熟练的业务骨干,报省分行个人金融部批准后担任。

(四)个人金融部部门主管。

必须为各二级分支行个人金融部负责人,担当系统推广与管

— 15 — 理、VIP客户管理、客户经理管理的重要职责,掌握该分(支)行全部客户的概要资料,负责“乐当家”理财卡、客户级别调整和通达会员资格的审批。

(五)征信员。

各二级分支行只能在各级个人贷款审批、追收及信用卡管理等相关部门设置征信员,其他部门不得申请征信员用户。征信员用户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无违反行规行纪及其它不良行为记录,政治思想素质高,道德品质端正,保密意识强,熟悉保密法规及其他相关法规。

2.必须是从事个人贷款贷前审查、贷后管理或信用卡征信岗位的工作人员。

3.必须是来行两年以上的正式员工。4.同等条件下党员优先考虑。

第五章

二级分支行上线条件和申办程序 第十条

上线条件。

各二级分支行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上线条件:

(一)70%(含)以上的网点开通宽带网络,网络通畅;

(二)70%(含)的网点配备专职客户经理,客户经理配备办公电脑、内部网邮箱;

(三)已进行了系统使用培训;

(四)系统使用人员全部签署“用户申请表及信息保密承诺

— 16 — 书”(附件1);

(五)省分行审批同意上线。第十一条

系统前端设备要求。

系统采用B/S架构,数据集中在省分行,系统后台采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采用WINDOWS浏览器,通过内部企业网访问本系统。

前端PC机配置要求: 操作系统: Windows 98 / 2000 Professional / XP; 浏览器: IE 6.0以上,最佳分辨率1024*768; CPU: PIII 550以上; 内存: 128M以上; 硬盘: 20G以上;

网卡:10M-100M,用于企业网连接; 其它:OFFICE软件,用于下载报表。第十二条

上线申办程序。

(一)各二级分支行根据《关于个人客户信息系统V2.0上线运行的通知》(建粤函〔2005〕1168号)规定,落实上线条件,以正式文件向省分行提出上线申请,经省分行批准后方予上线。上线申请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上线工作小组成员名单; 2.辖内各网点网络带宽情况; 3.辖内各网点客户经理配备情况;

— 17 — 4.辖内各网点用于GDPCIS2.0的PC设备准备情况; 5.本行制定的客户信息风险防范措施; 6.用户申请表及信息保密承诺书; 7.用户申请汇总表(附件2); 8.系统用户培训计划。

(二)省分行根据各二级分支行上报材料进行审查,经个人金融部初审、信息中心终审合格后,在系统中创建业务管理员,添加各级用户信息,并将用户代码、初始密码下发业务管理员。

(三)业务管理员补充各级用户信息,通知各级用户修改初始密码,即可启用该系统。

第六章

用户申请

第十三条

各部门、分支行上线后申请用户时,登陆省分行内部网EXCHANGE邮箱“公用文件夹”下的“各类申请表格”专栏或省分行内部信息网站(56.16.191.80)“部门资讯”-“信息中心”-的“各类申请表格”,下载“用户申请表及信息保密承诺书”(附件1)、“用户申请汇总表”(附件2),加具省分行部门或二级分支行负责人意见并盖相应公章后,原件交省分行信息中心,“用户申请汇总表”电子文档同时发省分行信息中心和省分行个人金融部。

第十四条

省分行对批准开户的用户进行培训。

第十五条

省分行个金部业务管理员根据信息中心审批意

— 18 — 见注册或注销用户,并将注册或注销结果反馈省分行信息中心,由省分行信息中心系统管理员检查核对。

第七章

报表和档案管理

第十六条 业务报表管理

(一)各级业务管理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根据报表反映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业务的发展状况,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指导意见和发展规划。

(二)报表的留存有一定时限,各一级分行系统管理人员应定期备份相关数据,并由专人负责保存归档。

(三)为便于业务管理和考核,报表式样的定制、修改和删除只能由省分行业务管理人员进行操作。报表的新增必须以系统能提供的数据指标为前提,各部门、二级分支行若有新增报表的需求须以书面形式向省分行信息中心提出。

第十七条

各行、各部门必须按机密件妥善保管客户档案资料,非依法律规定或客户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公开或泄露客户的基本信息、个人资产和账户交易信息等客户资料。

第十八条

各行上报的有关客户基本信息和变动信息的纸质材料及各种用户档案、相关报表、指标数据应由专人负责保存归档。

第八章

参数管理

第十九条

系统参数包括运行参数和业务参数。

第二十条

运行参数由系统管理员统一维护,业务参数由各级业务管理员进行维护。二级分支行业务管理员调整业务参数需报省分行个人金融部审批。

第九章

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

第二十一条

客户系统涉及我分行个人客户所有账户、交易及其他机密信息,是开展客户服务和各项个人业务的重要信息支撑系统。为安全起见,系统的使用范围仅限于与个人服务有关的各级机构和人员。

第二十二条 各级用户在使用客户系统时应做到: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金融的法规及建设银行的相关规章制度;

2.保守我行个人业务的有关统计信息等商业秘密; 3.保守客户账户信息、交易信息及家庭资料信息等秘密; 4.对于系统使用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

5.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 6.严禁访问客户系统的计算机连接外部因特网。第二十三条 密码管理

— 20 — 各级用户凭用户代码和初始密码登录系统后,应立即修改初始密码。

为安全起见,部分重要操作设置了复核岗位,复核人员应认真履行复核职责。双方密码应分别保管。

用户应妥善保管密码并定期更改,不得泄露给他人,因密码保管不善,造成对系统影响的或带来严重后果的将追究该用户责任。

第二十四条 用户打开系统后,长时间不进行操作应及时关闭该系统,离开系统前,应退出系统。在长时间内未进行任何操作,系统将要求用户重新登陆。用户登录、退出、对系统信息的查询、改动等所有操作本系统将自动保存记录。

第二十五条 所有申请使用该系统的用户均必须与分行签署保密协议,客户经理、机构和客户的各类指标数据均为客户隐私及我行机密,非依法律规定许可不得泄露外传。

第二十六条 各行、各部门从客户系统导出数据,应明确责任人员,限定数据用途,严格数据文件交接手续,妥善保管,确保导出数据的安全传递、正确使用。

第二十七条 罚则:对违反以上规定的员工,将按照《中国建设银行工作人员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进行相应处罚。

第十章

系统异常情况

— 21 — 第二十八条 因突发性故障、人为的过失或故意行为等原因造成客户系统运行出现故障或中断,属系统异常情况。

第二十九条 突发性故障,指由于突发性的原因造成客户系统主机或通讯系统发生技术或设备出现异常,如网络线路中断、主机服务重启等,导致系统功能部分或全部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形。

第三十条 出现上述情形,造成无法正常使用系统的,各系统用户应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或本行科技部门报告,由系统管理员或本行科技部门向省分行技术管理部门报告解决。

第十一章

第三十一条

本暂行办法由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暂行办法在执行过程中将依据客户系统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修订,修订后最新版本自动取代原有版本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附件: 1.用户申请表及信息保密承诺书

7.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篇七

关键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支撑平台

0 引言

长江科学院(简称长科院)隶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主要为国家水利事业、长江流域治理、保护、开发及水利管理提供科技支撑,在武汉、宜昌、重庆、丹江口等地建有科研基地。

近些年来,随着长科院公益与工程科研任务的加重,以前的单项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建立覆盖全院科研管理业务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长科院2007年发布了《长江科学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规划》,2008年完成了《长江科学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2009年完成了系统1期项目建设,2010年完成了系统2期项目建设。目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整体投入运行,并发挥了良好效力。

长科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坚持“以人为本、以项目管理为主线”的建设理念。规划与总体设计强调“综合”,即体现为管理思想统一、信息标准化、运行环境集成、业务子系统联动、基础数据共享;管理运行注重制度保障、强调全员参与,突出科研管理,并不断优化以满足动态需求[1,2,3]。

1 系统建设策略

1.1 建设目标与原则

系统建设目标:在3~5 a内建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并推广使用。系统以结构合理、内部交换方便、对外通信通畅的计算机网络为环境,以信息丰富实用的公共信息库为基础,构建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集成管理与服务的各项业务软件,实现各项管理工作信息化并集成联动,发挥管理信息化的综合效益。

系统建设原则:需求引导,统一规划;平台支撑,技术先进;规范流程,数据共享;阶段开发,分步实施;开放可扩,稳定安全;标准统一,兼容集成;注重培训,动态维护[4]14。

1.2 建设步骤

系统建设安排分3阶段,即主体实施、功能扩充、系统完善阶段[4]10。

主体实施阶段为项目1期,配备综合支撑平台,完成院务管理、人力资源、科研管理3个子系统,构建公共信息库,开发综合查询平台及个人中心。

功能扩展阶段为项目2期,开发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党群监审、科技信息、后勤保障等5个子系统。建设一卡通工程,同时完成包括外引软件的整体系统集成。

系统完善阶段即为运行维护期,主要做系统适应、稳定性方面的调整。系统适应性主要解决软件功能与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之间的矛盾,稳定性则主要解决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机制缺陷问题。

1.3 系统架构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层次如图1所示,分为4个层次[5] 111。

系统第1层为数据层,即公共信息库,保存共享业务与系统数据;第2层为平台层,即综合支撑平台,主要提供工作流引擎、表单订制、数据交换、角色管理功能;第3层为应用层,是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第4层是门户层,提供完整的应用界面及综合查询。

1.4 技术路线

1)开发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和B/S结构。在综合支撑平台上,建立管理业务流程;并采用安全的多层系统体系框架结构,保证系统的吞吐量高、响应时间快、设备利用率高,并提供标准化应用程序接口。

2)开发摸式采用上线、调试、正式的3段式版本。上线版为体验版,让客户熟悉软件风格,填充数据,同时发挥想象,提出更加完整的需求,供开发者编程;调试版为试运行版,功能要基本到位,供管理部门或局部使用,取得经验,贯通流程;正式版实际应用,同时做运行维护工作。3段式开发模式强调了需求引导,落实了动态调整,使得开发过程成为开发者与用户不断交融的过程,这对双方都是重要的。

3)开发环境。针对目前2大主流的开发环境.NET与J2EE,做开发规模、开发成本、硬件设备、适应性、兼容性等比较后,系统选用.NET开发环境,保障系统与Office软件和Windows操作系统更好地集成;系统采用可靠稳定的通用数据库平台,数据库结构具有开放性,可支持Excel,Word文档数据导入导出的接口[5]。

2 系统建设内容

系统业务建设主要包括8个业务子系统、1个公共信息库,还有综合查询、个人中心及一卡通工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5]。

2.1 业务子系统建设

1)人力资源子系统是新开发部分,与现有的HRP软件集成,实现组织机构、人事信息的管理,为系统提供人事与组织的数据支撑。同时要实现员工、薪酬与劳保、人才引进、职工培训、绩效考核、安全生产、临时用工等管理及干部审批流程等。

2)科研管理子系统是系统的核心模块,是科研处的工作信息系统,也向院其他部门、单位提供科研管理信息查询。以科研项目管理为主线,从科研项目、科研合同、质量、成果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并根据要求制定各类统计分析报告等其他工作。

3)院务管理子系统是院办的工作信息系统,也向院其他部门、单位提供院务管理信息查询。主要实现:公文(发文、收文和签报等)、资质、用印、会议及会议室、出国申请、车辆等管理。

4)财务管理子系统与院目前使用的用友财务系统软件(网络版,会计核算和工资管理模块)配合使用,实现财务的电子流程报销、借款、发票借用,同时向各部门、职工开放相关的收入和费用信息,向项目管理人员提供项目成本信息,向院领导提供财务统计信息。

5)资产管理子系统完成院固定资产(设备、行政财产、房屋地产)的网络化管理,其管理贯穿从资产申请、审批、购置、验收、发放、调拨、回收、维修及报废的全过程。实现设备及大批量材料购置申请、审批和验收流程,并为个人、部门特别是设备资产管理部门提供相关的信息的查询或统计功能。

6)党群监审子系统完成党务、监察审计等方面的信息管理。实现党委发文管理、党员及党支部基本信息的维护和查询统计;建立团委、工会等方面的数据表;设立具有足够密级的监察、审计电子信箱。

7)科技信息子系统主要实现院档案、图书期刊、院报编辑、内外网改版建设和新闻采编信息化,实现科研成果的电子自动归档,完善院网络通讯设施信息管理。

8)后勤保障子系统实现全院水、电费用及各部门电话费收缴的管理,系统功能包括各部门水、电费的录入、查询统计管理,可以通过财务扣款情况,及时查询到各部门缴费的情况。

2.2 公共信息库

系统集成的关键是数据集成。综合信息系统与单项管理软件的本质区别之一是它有完整的数据标准与基础数据体系并安排了系统与异构软件之间的数据提取机制。公共信息库主要数据种类如表1所示,信息主要由以下3种方式产生:1)由系统开发的子系统做数据影射,进入公共信息库;2)利用数据接口,从人力资源、财务、档案等外引软件定期定时提取;3)由流程运行或通过公文交换机制产生。

2.3 综合查询与个人中心

综合查询是门户层的重要功能,依据完整、合理的角色定义及权限划分,以公共信息库为数据源,定制专用的查询界面,分为基础、流程、统计等数据查询。基础数据查询主要是公文、合同、职工、成果、档案等;流程数据查询可以查询本人参与过的流程;统计数据查询主要供领导使用,如计划合同、人力资源、财务状况、绩效考核、专项调查等统计。所有查询用户均不具备数据编辑权力。

个人中心是本系统贯彻“以人为本”,吸引全员使用的特色栏目,主要包括的内容有:1)我的工作,含个人简历、岗位职责、年度任务、项目与成果记录等;2)我的收入,含个人工资性收入、奖酬金等;3)我(占用)的资产,含使用的设备、行政财产、个人借款与发票、所借图书与资料等;4)我的消息,含待办流程任务、个人交流信息与文件、网络工作提醒(如任务到期、档案催归、借款催还等)。

2.4 一卡通工程

一卡通工程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卡通运用统一的编码规则、在网络环境中,依靠数据中心、认证中心,实现统一身份认证,整合数据资源,优化业务流程重组。具体来说,一卡通工程实现了门禁、车闸、考勤、会议签到、食堂售饭、球场消费的信息化。在运行过程中,还专门设立了卡务中心,负责卡的制作、发放及设备的运维工作。

3 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

3.1 管理制度

在规章制度修编工作中,提出的“体系化、规范化、流程化、信息化”的总要求,提高了信息化管理的地位,同时也给系统应用提出了管理层面的要求。为配合系统正常运行,目前已编制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办法》、《一卡通运行管理细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安全保障细则》等。相关管理办法还要随着应用的深入而不断补充完善。

3.2 运行保障

运行保障包括技术、安全等保障:1)在技术保障方面,配备了必要的服务器、交换机、病毒防火墙、行为管理、入侵检测等网络主干设备,配备了成套的一卡通外设、视频会议系统、VPN端对断、点对端模块,实现了异地(包括国际环境)移动办公;2)在安全保障方面,比较完整地定义了系统角色与权限,配备了电子签章、文件加密软件。

3.3 培训与宣传

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推广使用,长科院从上到下,强调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院长带头参加培训,在各种会议上经常强调,并带头使用。通过网站开设应用专栏,大量宣传,尤其是通过约20个培训班的大规模培训。目前长科院办公网络化、流程化、无纸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作模式迅速转变。

4 结语

长科院历来重视科研与管理信息化工作。2003年编制了《长江水利科研信息系统规划》。用了4 a的时间,规划设计、建设完成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覆盖了全院主要的管理部门,形成了比较高效、科学的工作流程,提供了详实的管理明细与统计数据,提高了科研与管理的效率与精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科研工作者有了更新的单位文化思考,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与思维空间。

参考文献

[1]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长江水利委员会信息化规划[R].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2002:18.

[2]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长江水利科技信息系统规划[R].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2002:46.

[3]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长江科学院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规划[R].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2003:27.

[4]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长江科学院综合管理信息化规划[R].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2007.

8.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篇八

SPWM波中谐波相当负载,通过添加交流滤波器可有效滤除谐波分量。该系统可选用K型两元件Г型低通滤波器。考虑到变压器会产生一定的漏感作用,导致电感值的下降,因而设计滤波电路Lf=4mH,Cf=4uf。

2.2 逆变器控制电路的设计

功率管驱动电路的设计关系到功率管工作的可靠性,也是直接影响到逆变器的关键所在。设计时需充分考虑电路与功率管的匹配。本系统采用IR2110作为驱动电路芯片,该芯片具有双通道高压,能够实现上、下桥臂的同时驱动。考虑到IR2110并不具备电隔离的功能,因而再添加6N137高速光耦,其最高速度可达10MBit/s,完全能够满足系统的频率要求。

为了能够对逆变输出进行闭环控制,系统必须能够采集到(转下页)

护措施。

四、结论

传统电梯应急系统采用直接控制曳引机的方式,其成本以及控制的复杂度都大大提高,同时应急系统与电梯系统间的信号切换都是通过继电器方式,由此影响电梯系统的独立性,加大了保养与维修的困难。传统的应急系统由于其成本高、线路复杂、寿命短、故障多等因素使其难以实现推广。而本文所设计的应急系统在传统应急系统为基础上,将应急系统作为主要能源供给,通过反馈简单的信号到控制系统即可对电梯进行控制,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同时,要加强对电梯应急系统的有效管理,落实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人员、工具,以提高应急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肖红军.电梯应急救援装置的柔性控制[J].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12,(3):21~23

[2] 李宝华.电梯应急救援知识库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工业技术,2012,(3):12~14

[3] 喻颖.谈电梯应急救援项目的检验[J].中国电梯,2009,(6):25~27

[4] 许智.应尽快建立电梯应急救援机制[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术,2010,(3):50~51

上一篇:公司新人新入职员工简短自我介绍下一篇:甘肃高考备考研讨会学习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