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简单的统计复习.DOC

2024-07-30

六年级数学简单的统计复习.DOC(12篇)

1.六年级数学简单的统计复习.DOC 篇一

数的运算

(二)班 级:小 组:姓 名:教 师 评 价:

【学习内容】:数的运算

(二)【学习目标】:

认识工程问题里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理清工程问题里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预习案:

复习工程问题中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

探究案:

1、提问预习案中的问题,集体归纳。

2、例3:某农场要收割1300亩小麦,原计划每天收割60亩。收割5天后改

为每天收割80亩,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对应数表示什么量?问题求的又是什么量?。

1300()60()80()问题()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方法1:方法2:

小结: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案:

1、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九第4、6、7题。组内互评。

2、写出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

3、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九第10、13、14题,集体讲评。

2.六年级数学简单的统计复习.DOC 篇二

一、研读教材, 系统整理, 理清教材体系

针对六年级复习课的内容, 教师需要通过研读复习课教材的活动, 结合12册数学的教材内容, 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在此基础上, 能够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加工处理。

案例:以《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这课为例, 在教材的呈现上是有关立体图形表面积的知识只是两句话。在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75页的第8题中提到:举例说明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我们通过研读整个数学教材体系之后发现, 这部分的内容可以安排一课时来学习。我们将有关的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

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对立体图形建立了初步的概念, 然后学习了平面图形相关的知识了解了什么是面积,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圆, 到六年级的时候学习了圆柱和圆锥。从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建立模型, 明白立体图形表面积, 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研读教材的活动, 六年级的数学教师在针对复习板块的教材的理解上更进了一步。

二、解读教材, 细化知识, 把握重难点

1.细分小知识点, 读懂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确定了总的知识框架, 教师需要将每一部分的复习内容进行细化, 同时要读懂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数的认识这部分的复习内容中, 教材先将数分成整数和分数, 再把整数分类成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接着把正整数和零归类成自然数, 并且以知识网络图的形式呈现。如果我们也用知识网络图的形式去呈现数的整除, 小数、分数和百分数, 常见的量, 那么整个内容就可以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

案例:空间与图形部分课时安排《图形的认识》是6课时, 这只是一个总的课时建议, 具体的图形认识这部分的内容需要教师自己去划分课时。课题组讨论之后, 课时安排如下:第一课时线与角, 第二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 第三课时平面图形的面积, 第四课时立体图形的面积, 第五课时立体图形的体积, 第六课时整理巩固图形的认识。

细分课时后, 复习课的目标具体化, 操作起来更加简单。然后在每一个课时的内容具体化, 就能更好地实现复习的目标。

2.解读教材中的练习题, 关注与知识点的匹配

习题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通过初读和细读教材的方式, 结合课程标准, 结合教学目标, 结合复习教材的知识点来确定教学内容中习题的部分。

案例:我们还是以常见的量的习题为参考, 教材中只有3道习题, 练习的角度、层次性以及练习的重点明显不具有个体性的特点, 所以教师通过研读教材可以加入其他形式的练习题, 例如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和相应的有关常见的量的解决问题。

补充的习题要涉及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单位和人民币, 在改写的过程中形式也要多样, 有高级单位改成低级单位的也要有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在时间的单位复习中, 也要加入平年、闰年, 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知识练习。

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 对一些练习不以量为主, 而以质为主, 哪些复习题中重复了, 我们进行整合, 哪些习题的知识面窄了, 我们加以拓宽。让习题的设置更加符合复习课的要求。

三、梳理知识, 满足学生需要, 促进自主认知

从学生角度解读教材, 梳理知识, 考虑学生知识形成线索和学生认知线索, 针对性的利用教材。

在研读教材梳理知识的时候,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梳理知识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学生良好的认识结构可以是个人思考形成的, 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班级交流, 教师指导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的。

案例: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这节复习课时, 我们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是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教材的编排是先在三年级下册学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到了5年级下册再学习其他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六年级上册的时候学习圆面积的计算。根据学生认知结构, 他们虽然会计算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 但是对平面图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每个计算公式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 却不是非常清楚。

我们在梳理知识的时候将这些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和对应的图出示出来以后, 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去寻找他们之间的联系, 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公式是怎么转化来的。在梳理好知识的联系之后, 再用课件动态的演示出来, 这对部分后进生就能更加形象具体的展现出来, 也能更清楚地领会了。那对于部分优等生而言, 再让他们自己去联系圆面积的推导公式和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公式的联系。

从学生方面来说, 我们每一节复习课都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需要。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 将学生分成了三类, 对后进生以基础题为主, 对中等生以提高题为主, 对尖子生以拓展思维为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六年级数学简单的统计复习.DOC 篇三

名著专项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写道:“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请举出使祥子“变成了走兽”但“不是他自己的过错”的一个具体事例。

答:

2.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读《西游记》,从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中,我们领略了孙悟空爱憎分明、除恶务尽的斗争精神; 读《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以《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为对象,在横线上续写两句。3.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填空

①___________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共_____篇。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散文中回忆的主要人物。

②《水浒》的作者在塑造那些梁山好汉时,非常注意写出他们性格上的共性和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他们的共性是 _____________,但鲁智深_____________ 李逵 ___________。4.名著导读

(1)他与宋江交情最好,可是反对接受招安最坚决。他性情急躁、刚直勇猛而又鲁莽。该语段中的“他”指《水浒传》中的(人名)。

(2)在洋车夫那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笑料。“车口儿上”,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天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像名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该语段出自老舍的《 》

5.读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1)上文选段选自文学名著《

》(书名),文中的“他”是 _________(人名)。

(2)文中“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中“最大”“最好”暗示了他的伟大,他的伟大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课外文学名著中,有许多人物的经历可以印证“痛苦和磨难造就人”的道理,请写出表现这一道理的其它一部作品及作者。

作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名著片断,完成后面各题

洪教头恼恨林冲来,又想赢得这锭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

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一棒下来。林冲看他步已乱,把棒从地下一挑,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挑里,林冲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小腿骨上,洪教头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

(1)这个文段选自我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________。(2)从两人比武中,可以看出洪教头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选段的人物形象,续写下联。

上联:(林教头)内敛果敢获胜 下联:(洪教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说《

》中,主人公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________、以及__________等地,文中利里浦特小人国选拔官员的方法是比赛___________。8.名著阅读。

(1)下而一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读后同答问题。(3分)

话说那六健将出洞门.径往西南上,依路而走。行者暗想道:“他要请老大王吃我师父,老大王断是牛魔王。我老孙当年与他相会,真个意合情投,„„虽则久别,还记得他模样,且等老孙变作牛魔王,哄他一哄,看是何如。”

孙悟空变作牛魔王后是如何引起红孩儿的怀疑并最终被识破的?后米孙悟空又是怎样救出师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格列佛游记》中语言学校的教授提出取消词汇,采用以物不意的办法表达思想。请你依据原著内容说说这个办法的不方便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名著阅读。

(1)在阅读施耐庵创作的以男人为主线的《水浒传》时,我们不应该忽略作品里那些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右图中的女性人物是梁山英雄群体中的一员,请写出她的姓名,并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迷路后,曾经用一根风筝线探路„„后来,汤姆在无意中发现了光亮,最终两人循着光亮一起走出了困境。

B.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的故事,出自斯威夫特的长篇小说《格列佛游记》,这个故事巧妙地抨击了当时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聩无能。

C.《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散文,写了阿长与“我”之间的许多往事,如讲美女蛇的故事,让“我”吃福橘,给我买《山海经》以及一起寻蝉蜕等,表现出她的热情好事与心地善良。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叙述了保尔的精神成长历程,其中一次写他伤寒病愈后,来到埋葬瓦丽亚等烈士的公墓前悼念战友,在沉思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10.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伊索寓言》中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这些寓言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 2

个故事,最后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

B.《水浒》采用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此后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七十回之后则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这使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却线索分明。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这几篇追忆童年往事的精彩散文,均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D.《曹刿论战》《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分别选自《左传》《史记》《战国策》和《三国志》。这几部书既是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2)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3分)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文段中的“他”是谁?简要分析此段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班级开展名著《水浒传》阅读活动,同学们就其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相关内容进行了交流探讨。请你参加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鲁智深的绰号为什么叫“花和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林教头被刺配沧州道的“前因” “后果”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③林冲、鲁智深等好汉被逼上梁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 12.下列表述与原著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A.《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是车厂主刘四爷的女儿,性格泼辣,好逸恶劳,市侩气很浓。B.《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山泂迷了路,靠敲石头听声音找到了出口。C.《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大人国差点被一岁的孩子塞进嘴里,还曾与老鼠格斗。D.高尔基的《童年》以阿廖沙的成长为主线,生动再现了俄国小市民阶层的风俗人情。13.填空

(1)在《狗·猫·鼠》中,“我”最初仇猫的原因是_________;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所说的“三哼经”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人公是 和。

14.下面两幅图展现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修筑铁路的画面,请根据图面提示,概述保尔筑路的主要表现及“保尔精神”。

主要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尔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名著阅读题。

(1)《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踏上取经之路后,曾几度返回花果山,请选择其中一次简要叙述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在荒岛生活的28年里,鲁滨逊无时不在实践这句格言,请举出鲁滨逊以具体行动来改变自己生存状况的两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A.鲁滨孙出身体面家庭,但厌恶平庸生活,不顾父母反对,私逃出去过冒险生活。B.历经多次危险,鲁滨孙逃到了伦敦,经过一番奋斗,拥有了一座甘蔗种植园。

C.在孤岛上,鲁滨孙为了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和星期五一起尝试播种大麦和水稻,虽然连续三次失败,但他锲而不舍,终于成功。

D.我平时叫他阿妈,憎恶她的时间叫她阿长。其实她是补真阿长的缺,大家叫惯了不再改口——这就是长妈妈称呼的来历。

E.我在父亲逼迫下背完《鉴略》再去看五猖会,可是,风景、点心、五猖会的热闹,对我而言,都已兴味索然。17.名著阅读。(1)填空:

“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歌曲《绣红旗》表现的是《红岩》中的主人公 和难友们在渣滓洞里为庆祝 一起绣红旗的场面。(2)阅读《简·爱》中的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剥去,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这段文字表现了简·爱怎样的性格特征?文中的“你”指的是谁?

4.六年级数学简单的统计复习.DOC 篇四

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61页总复习第1-5题,《课堂练习》第81页总复习第1-3题。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数的组成和数位。复习巩固对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人民币。学生准备一个数位表,0-9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0以内的数

(1)教师在黑板上板书“44”,让学生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和前面的5个数,学生每数一个数教师板书出来。在学生数到“40”时,教师要问一问:“40前面是哪个数?它比40大还是比40小?”。数完以后,教师可任指着“44”前面的一个数或后面的一个数,问问学生它们与44比,谁大谁小。之后,再换一下数如“72”仿照上面的方法复习数的顺序。

(2)做教科书总复习的第1题。

教师把第一题板书在黑板上如:,让学生说说空格里应填哪些数,为什么。然后让学生在教科书上把这道题填好。填完以后让学生说说这5个数谁最小,谁最大。然后让学生独立填写第1题右边空格里的数,填完后集体订正。

(3)做《课堂练习》第81页总复习的第1、2题。

①第1题先请一名同学读一遍,再让学生想想63前面是哪5个数,然后再把它们填写在第1题的横线上。之后让学生顺着读一遍。

②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再指名

一、两名学生(最好是前面出现错误较多的学生)回答是怎样排列的,为什么这样排列。

2.复习数的组成。

(1)做教科书总复习的第2题。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数位表,教师说一个数的组成,学生拿数字卡片摆数。如,教师说一个数个位上的数是2,十位上的数是4,学生在个位上摆2,十位上摆4,然后让学生读出这个数。这样练习几次后,再脱离数位表,教师说数的组成,学生摆数并读数。最后,让学生完成教科书上第2题。(2)做教科书总复习的第3题。

教师写出一个两位数,让学生说出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这样练习几个数后,再让学生在教科书第61页填写第3题括号里的数。

3.复习数的大小比较。

教师先板书出32○28,让学生判断它们的大小,指名二、三名同学说说谁大,为什么。(因为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28里面有2个十和8个一,3个十大于2个十,所以32>28。)然后让学生完成教科书总复习的第4题。

课间活动。

二、复习元、角、分

1.复习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教师逐一出示预先准备好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给学生看,让他们说说各是多大面值的人民币。

2.复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1)复习元、角、分的十进关系。教师拿出1元和1角的人民币,提问: “1元可以换多少个1角?”(10个。)

“1元等于多少角?”(10角。)板书:1元=10角 教师又拿出1分的人民币,指着1角币提问: “1角可以换多少个1分?”(10个。)

“1角等于多少分?”(10分。)板书:1角=10分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问:

“我们知道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那么谁知道1元等于多少分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100分。

(2)复习人民币的简单换算。教师拿出2角人民币,提问:

“1角等于10分,2角等于多少分?”板书:2角=20分 然后又拿出1角5分,提问:

“1角5分等于多少分?”板书:1角5分=15分 “15分等于几角几分?”板书: 15分=1角5分 最后,让学生做教科书总复习的第5题。(3)复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教师让学生翻到《课堂练习》第81页看第3题的图,告诉学生图上画的是一个口琴和一个青年号,一个口琴7元,一个青年号27元8角,然后提问学生:

“这两样东西,哪样贵,哪样便宜?” “题中问的是什么?”

5.六年级数学简单的统计复习.DOC 篇五

(2013-------------2014)

靖 西 县 第 四 中 学

方格

“三年寒窗磨利剑,六月沙场试锋芒”,我校初三毕业班数学总复习工作即将拉开序幕,面对今年教学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题型多等现实,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如何提高基础差的学生的成绩,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本届初三毕业班的复习我作如下计划。

一、复习目标:

(1)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将初中三年的数学知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利于学生理解;

(2)精讲多练,巩固基本技能;

(3)抓好方法教学,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的方法;((4)做好综合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课标要求、吃透考试大纲,确定复习重点。⑴.根据教材的教学要求提出四层次的基本要求:即:了解、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⑵.熟识每一个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地位、作用;⑶.熟悉近年来试题型类型,以及考试情况。

2.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和近期的思想状况。(1)是对平时教学中掌握的情况进行定性分析;(2)是进行摸底测试,互相谈话。(3)将学生很好的分类,了解学生的成绩档次,以便针对辅导。

3.根据知识重点、学生的知识状况及总复习时间制定比较具体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

4、切实抓好“双基”的训练。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数学运算、数学推理的基本材料,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石。

⑴、是要紧扣教材,依据教材的要求,不断提高,注重基础。

⑵、是要突出复习的特点创出新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复习效率。

5、抓好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归类、变式的教学。

复习中根据教学的目的、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实际,对相关例题进行分析、归类,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复习效率。对具有可变性的例题、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从多方面感知解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解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寻找其它解法;⑵、改变题目形式;⑶、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互换;⑷、改变题目的条件;⑸、把结论进一步推广与引伸;⑹、串联不同的问题;⑺、类比编题等。

6、落实各种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⑴、采取不同训练形式。如:改变题目的结构,使学生认识到,虽然题变了,但解答题目的本质方法未变,增强学生训练的兴趣。

⑵适当进行题组训练。用一定时间对方法进行专题训练,能使这一方法得到强化,让学生印象深,掌握快、记得牢。

总之,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挖掘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共同参与,注重过程是前提;精选习题,提倡减负是核心;强化训练,发展能力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一题带一片,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水平。

具体复习安排:复习分三轮进行:

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时间:从2014年3月4 日---2014年5月11日 第二轮:综合训练复习时间:从2014年5月12日---2014年6月12日 第三轮:模拟训练

查缺补漏复习时间从2014年6月13日----2014年6月24日

具体复习的内容、时间安排如下表:

(第一轮)

复习章节复习内 容课时完 成 时间

第一单元数与式

第1讲有理数1课时

第2讲实数1课时

第3讲代数式1课时

第4讲整式2课时

第5讲因式分解2课时

第6讲分式2课时

单 元 测 试3月12日前完成第二单元方程与不等式

第7讲一次方程及其应用1课时

第8讲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2课时

第9讲分式方程及其应用2课时

第10讲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2课时

第11讲一元一次不等式1课时

第12讲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2课时

单 元 测 试3月25日前完成 第三单元函数

第13讲函数基本知识2课时

第14讲一次函数及其应用2课时

第15讲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2课时

第16讲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课时

单 元 测 试4月3日前完成第四单元相交线平行线

第17讲相交线平行线2课时4月6日前完成第五单元三角形

第18讲三角形基本概念1课时

第19讲三角形分类1-2课时

第20讲全等三角形1-2课时

第21讲命题公里与定理1课时

第22讲尺规作图1课时

单 元 测 试4月13日前完成第六单元四边形

第23讲平行四边形2课时

第24讲矩形1课时

第25讲菱形1课时

第26讲正方形1 课时

第27讲梯形1课时

第28讲多边形1 课时

单 元 测 试4月20日前完成第七单元相似图形

第29讲相似图形2-3课时

单元测试4月23日前完成第八单元解直角三角形

第30讲解直角三角形2课时4月25日前完成 第九单元圆

第31讲圆的基本性质1-2课时

第32讲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1课时

第33讲圆中的计算问题2课时

单 元 测 试5月4日完成第十单元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立体图形与视图第34讲图形的对称1课时

第35讲图形的平移与旋转2课时

第36讲图形与坐标1课时

第37讲立体图形与视图1课时

单 元 测 试5月11日前完成第十一单元统计与概率

第38讲统计1课时

第39课时概率2课时

单 元 测 试5月13日前完成第二轮

综合复习

5月14日--6月12前完成第三轮

模拟训练及查缺补漏6月13----24 前完成附:复习中注意的几点: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以中考说明为主线,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

注意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

(2)过基本方法关。

(3)过基本技能关。如,数形结合的题目,学生能画图能做出,说明他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夯实基础。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说明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与说明,绝不能好高骛远甚至脱离课本复习。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可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5)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第二轮:综合训练

1、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集中、归类,重点难点热点突出复习,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第二轮复习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因此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避免题海战术

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可对学生共性的难点、误点设立题库,有可能的话可设立专题。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围绕热点、重点、难点,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3)以题代知识,老师讲解题目时可适当穿插过去的小知识点,以引起记忆。第三轮:模拟训练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演练,查漏补缺,俗称考前练兵。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以及答题拿分的技巧等。

第四阶段:查漏补缺

6.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研究 篇六

关键词: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研究

经过小学前五年的学习之后, 在跨越到初中学习前的最后一年,学生需要把之前吸收的知识慢慢消化、好好巩固、系统地理顺, 并且在此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升学做好准备。 数学作为一门主要科目,其在升学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大,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升学成绩,下面笔者将列举几条数学复习的教学策略,供教师参考。

一、重视教学大纲和考试范围

学习、复习总是需要一个清晰的思路和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把杂乱的知识点串起来,在头脑中形成体系。 教学大纲和考试范围是经过深刻研究和探讨加以确定的,以其为线索来开展复习, 能够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制订复习计划。

二、重视基础性知识

在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甚至高考中,考的大多是基础性的内容,而一些超出课堂范围的难度性较高的题目是用以挑选出特别优秀的学生、学有余力的学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此进行研究。 只要把基础性知识掌握好,在考试中大部分的分数都能够拿到。

三、重视检测和反思工作

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形, 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一到做题、考试的时候就犯愁,很多时候知识是要靠“ 实战”来积累的,不做检测,只学不练,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在哪里。 总结和反思是紧跟检测的工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错题进行分析纠错,将做错过的题目收录起来,以保证下次不再犯错。

四、重视学生的思想

毕业班面临的升学压力大,学生容易出现焦躁、紧张、厌学的心理问题,教师要懂得适时地给予其一些帮助,及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 让优秀的学生更加自信,鼓励尚且落后的学生不要自我放弃,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7.六年级数学简单的统计复习.DOC 篇七

(六)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空2分,共44分)

1.两个数(),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2.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比的前项相当于

除法中的,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

3.比值是(),它可以用()表示,也用()表示。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8厘米,宽是6厘米,长与宽的比是();宽与长的比是(),比值()。

5.某班有男生26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比值是();

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6.()﹕16=0.75=()﹪=()÷8=18﹕()

7.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1﹕2,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8.甲数是乙数的3倍,乙数与甲数的比是(),比值是()。

二、判断题。(8分)

1.比与除法、分数的意义相同。()2.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3.比的前项和后项可以是任意数。()4.若a、b两数的和是48,a﹕b=1﹕7,则a=6,b=42。()

三、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12分)

65﹕523.5﹕2.5四、化简比。(12分)

48﹕960.8﹕0.7

五、解决问题。(24分)

1.某学校共有教师132人,其中男教师与女教师的比是5﹕6。该学校男教师和女教师各有多少人?

2.一个长方形的棱长之和是96厘米,长、宽、高的比是5﹕4﹕3,它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8.六年级数学统计课件 篇八

六年级数学统计课件一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是探究制作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技能问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大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整理以及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有关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技能。

教材编排的内容比较简单,通过两道例题分别说明如何合理制作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使之正确、充分地反映出有关数据,正确体现各统计图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掌握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与作用,能正确描述统计图中的数据。

2、使学生能正确地制作统计图,充分利用统计图的特征准确、合理、规范地反映出有关数据。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针对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问题,能提出质疑和修改建议,提高制作统计图的技能。

2、在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

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的习惯。

重难点、关键

重点:绘制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难点:根据折线统计图正确描述数量变化情况。

关键: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统一标准。

课时划分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扇形统计图(课文第68页的例1,练习十一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2、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扇形统计图反映有关数据,提高处理数据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重难点、关键

重点:扇形统计图.难点:发现统计图中存在的数据不清的问题.关键:认真分析统计图中所反映的数据.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电脑课件呈现扇形统计图

某校学生最喜欢的文艺节目情况统计图

(图略)

1、问: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1)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45﹪

喜欢相声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8﹪

喜欢小品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25﹪

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2﹪

(2)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最多

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同一首歌,小品和相声

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少

2、说一说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有什么特征?

(1)扇形统计图

(2)特征: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

1电脑课件出示课文例题统计图

下面是一幅彩电市场各部分品牌占有率的统计图

(图略)

(1)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20﹪

B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5﹪

C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0﹪

D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8﹪

其他品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47﹪

(2)有人认为A牌彩电最畅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题中的数量

○2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3汇报交流结果

经过讨论,交流,使全体同学懂得:在“其他”里面还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所以,从这个统计图不能判断出哪个品牌的彩电最畅销.(3)建议

上面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无法全面地反映有关彩电市场各品牌占有率的情况,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①通过交流,使学生懂得:“其他”所占有的份额应该是最小的部分,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各个数量占有率的情况,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②建议:在进行数据整理时,将“其他”当中的一些品牌彩电所占份额单单独计算,在统计图中详细标出它的占有率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一第1题

(1)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2)从图中你能判断出喜欢哪种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多吗?为什么?

(3)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教科书第68页的例2,练习十一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角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根据统计图正确描述有关数据的变化情况,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2.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数量变化趋势。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出示统计图。

2003年北京地区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图(4月26日~5月31日)

(图略)

2.回答问题。

(1)这是什么统计图?

(2)这种统计图有什么特征?

(3)说一说这里病人数量的变化情况。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2。

1.出示课文例题。

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图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1)、7月份到12月份的月薪逐月上升。

(2)、7月份:1000元 8月份:1100元 9月份:1170元

10月份:1240元 11月份:1300元 12月份:1400元

(3)、8月份和12月份增加较大。

(4)、两幅统计图反映的员工月薪增长情况是一样的。

3、初看这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初看时感觉左图中反映的月薪增加比较大。

原因:左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小,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

右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大,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

4、你认为哪一幅统计图更能准确反映员工月薪变化情况?为什么?

(1)、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

(2)、说明理由。(左图每格表示50元,最高1格又表示100元,标准不统一)

5、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师生共同交流、讨论,使全体学生明白:在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注意统一标准。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2题。

(1)、初看统计图,你感觉气温的变化剧烈吗?为什么?

(2)、月平均气温的实际差距有多大?

(3)、你会制作折线统计图吗?根据图中数据再绘制一个你认为较为合理反映气温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四、布置作业

六年级数学统计课件二

教材概述:

本节课处于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单元是综合之前所学统计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统计图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正确分析、判断或预测,但如果对统计图表不进行认真分析,可能会得到不准确的信息,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或判断。因此应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以保证所有结论的真实性和判断的正确性。教材主要是结合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来帮助学生体会的。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会从统计图中提取有关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会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简单判断或预测。但是对于信息不够明确的统计图学生在对结论作出正确判断上还需进一步的学习与提高。

根据新课改关于三维目标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综合运用统计知识,学会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2)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具体信息,理解统计图中各个数据的具体含义,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简单的预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独立思考,互相探讨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以及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在分析统计图时,能准确提取统计信息。

教学难点:在分析统计图时,避免信息产生误导,能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认真分析数据。

教具:课件。

教法、学法

1、创景激情法。本节课将始终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情

境,利用几个相互联系的小事例贯穿,开展教学。

2、讨论探究法。在探究根据统计图所给出的结论的正确与

否是,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在交流中更正自己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做好铺垫。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统计)是的,我们每学期都要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它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那么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大家还记得吗?

问题一: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几种统计图?(三种)

问题二:下面认真听!如果老师要统计参加每项体育项目的学生占全体学生人数的分布情况,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为什么?(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问题三:如果要统计六年级每班的学生人数,哪种统计图最适合?说说理由。(条形统计图,可以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问题四:如果要考察某位同学本学期数学成绩的变化情况,又该选择什么统计图呢?为什么?(折线统计图,清楚的看出数据的变化趋势)

问题五:以上的统计结果都选择了用统计图来表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板书:直观形象)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很不错!所以老师决定带你们到一家购物商场去逛一逛,看看统计知识在生活当中有哪些应用吧!(板书标题:统计)

【设计意图: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复习三种统计图的知识,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二、寓学于情,探究新知。

1、学习例1,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师:先来到三楼电器区,彩电促销员为了了解各品牌彩电市场占有率的情况,做了一份调查,大家看,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问题一:认真观察一下这幅图,你都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问题二:“其他”在这里该如何理解?市场占有率是什么意思?通过商品的市场占有率我们可以得出这件商品怎么样?

师:还能够更深入一点儿地找到别的信息吗?能不能进行一下比较?

师:这位同学说“A牌的占有率最高”,你同意他的说法吗?(预设:和你们一样,促销员从这幅图中也得到了很多信息,他说“A品牌最畅销”,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师:嗯,有的同学提出了反对意见,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法,想想这个观点正确吗?理由是什么?(小组开始讨论,论证观点正确与否)

学生小组交流后进行集体反馈交流。

师:他说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因为“其他”所占的百分数太大了,有可能其中的某种品牌占有率会超过A。

看来“A品牌是否最畅销”我们现在能得出结论吗?主要问题在哪?“其他”这部分数据不够明确,我们需要更明确的数据。

问题三:如果让你来修改这幅统计图,你会怎样改?

问题四:这幅图和刚才一样也含有“其他”这个不确定的部分,但是现在你怎么就能肯定E品牌最畅销,刚才却不能?

问题五:F品牌的占有率最低,你同意吗?

师:好,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你认为我们在制作或分析统计图示应该注意些什么?(对统计图所给的信息要仔细全面分析,不要被表面的信息所误导)(板书:全面分析)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新知,充分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学生相互讨论的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而且可以互学互补,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多种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高】

2、及时练习。

师:好,我们已经帮助了这位促销员正确地分析了统计图,下面我们到别的地方去逛一逛。来到二楼生活用品区。促销员正在对某牌洗发水一周的销售情况进行统计。看,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

问题一:从图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呢?

问题二:你们能判断出哪天的销售情况最好?哪天的销售情况最差吗?为什么不能呢?

问题三:如果今天是周日,你能预测一下明天这种洗发水的销量会怎样吗?根据什么?

3、教学例2。

师:虽然售货员的工作比较辛苦,但是他们工作很努力,所以半年来两位售货员的薪水不断增长,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月薪的变化情况。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

问题一:初看这两条折线,你有什么感觉,折线的变化趋势怎么样?

问题二:我们来猜猜谁的月薪增长得快一些?为什么?

师:他观察得很仔细,觉得不但要看折线,还需看具体的数据,有道理吗?有什么发现?

问题三:为什么从数据上看两人的月薪增长情况相同,折线的变化趋势却不一样呢?

师:也就是纵轴的标准不一样,所以图看起来也不一样,容易被误导,那么在比较同一数据时,应该怎样做比较好?(板书:统一标准)

问题四:通过以上的学习你对分析统计图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小结:我们必须仔细认真的全面分析,才不会被一些表面信息误导,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板书:客观 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大胆进行猜测,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三、及时练习,延伸提高。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四道结合学校、诊所、羊村、气象局具体情境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更多的生活实例感受统计的应用,进一步锻炼学生看图、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并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简单的预测。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让学生那学到的知识及时用于实践】

四、知识梳理,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进一步分析了统计图,你知道在利用统计图分析、判断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吗?你有什么收获?最后送给学生一句名言:“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作为情感态度的延伸。

9.六年级数学简单的统计复习.DOC 篇九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基本情况分析

数学试卷题型多样,覆盖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二、试题来源:四至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是由区教研室统一命题。

三、问题反馈:

1、四、五年级数学题: 题型合理,难度适中,知识覆盖全面。

3、六年级数学题:(1)题型合理,难度适中,知识覆盖全面。

(2)填空题计算量大,不合适。如第14题的计算太繁,不适合分值1分的填空题。

(3)计算题中的运算量偏多。

四、试卷分析

数学试卷分为计算、基础知识、实践操作、解决问题共四种题型。对学生答题情况作如下分析:

1.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强。学生理解应用题能力不够强,没有理解题意,思维受到局限,多数学生出错。2.填空题这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大部分发挥正常水平,较以前都有明显的提高,这与平时的课堂训练是分不开的。六年级第14题计算繁琐,出错比较多。

3.计算方面十分理想,平时的教学中对基础知识抓的紧、稳,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训练的到位。仅有个别学生出现问题,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五、改进措施:

1、拓宽、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会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做前仔细审题,做时认真分析,做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3、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运用应大力强化。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

数学教研组

10.六年级数学《统计》教学反思 篇十

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如今,倡导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和反思者。那么,教师只有把教学与反思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行为时,教师的教学才具有教育哲学的意义,其行为也才有了更富理性的内涵。

基于对以上文字的理解,我对自己所上《统计》一课,做一个反思性的分析,从中得到启发,以反思促进步。

一、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仍持坚定可行的态度。

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主要围绕课标精神、教学目标、课题研究进行教学设计的。

1、《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课本在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上遵循着这一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出发,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节课中,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只要求学生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而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是较低的.,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学生活动的经验。例如:调查一个小组中的同学最喜欢一类电视节目和一类球类活动的情况。

2、在这节课中的教学目标,我抓住:经历统计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组织学生参与合作。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到以上的几个方面,让学生在教师的“导”下,进行有条理地、轻松地学习新知的。

3、课题源于教学中的困惑,并在困惑中不断研究、发现,为进一步搞好教学服务。课题为:《课堂中学生倾听、表达、合作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注重评价过程,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民主化,多元化。这节课教学《统计》,并且是: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在一堂课中对学生进行“倾听、表达、合作”三个方面的得星情况的统计,不仅能让学生之间产生积极的竞争作用,同时可以利用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对自己班的情况,在这些方面进行一个了解,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统计的意义与本质作用(数据信息的处理)。

二、评价应做到:点到为止,不可泛滥。

这节课中,我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并对四个小组进行竞赛式的评价,其效果较好,但在评价的多元化上做得不够好。一节课中,我是这么做的:1)教学中,以教师为主进行倾听、表达、合作三方面的评价,途中也让个别学生说一说自己意见,尽量做到评价的民主性。2)在场听课教师的评价,主要理念:互动式评价。人们常说:画龙点睛。在这节课中,我对这四个字的理解不够到位。如果只让一位教师或两位教师参与评价,那么,教学时间和效果会恰到好处。在这个环节中,我做得有点主次不分:这节课是评价为主呢?还是统计呢?而我让5位在场听课教师参与评价,多了,而且得星数呈平均分配状态,起不到“心理不平衡、失望、看到不足……”的效果。

三、应充分利用本节课的课堂评价,体现:在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课堂评价要体现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可主要是因为时间上不许可,也因为在场教师评价多了些,影响到了后面的教学。但在学具的统计表中,准备让学生统计本组得星总数,也让学生从颜色上进行统计。如果有时间让学生这么去做了,则能更好地体现本节课统计知识的难点所在,也能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学习统计知识的意义。

11.六年级数学简单的统计复习.DOC 篇十一

我教授的《统计复习》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复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各自特点。在教学这节课时,我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分析让学生在观察、对比、分析中,使学生能看懂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并能更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本节课在金校长和苏主任地精心设计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现总结一下,为以后积累经验。

1.关注统计的现实意义。

本节我精心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如:我校近年来学生近视眼人数的变化,同学们跳绳的情况等,提供这样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情感。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重视学生己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

学生己掌握了初步的统计知识,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分析,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

3.练习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根据本节知识结构的特征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精心设计了三道练习题,分别为:一是基本题,通过看视频,自己设计条形统计图。二是变式题,对比出示两个统计表,提问应选择条形统计图还是选择折线统计图。三是综合题,通过某市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引导学生解答问题,提出问题,进行预测。练习有层次有坡度,环环相扣,教学节奏明快。通过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简单运用、综合运用、问题解决、扩展创新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使能力得到发展。此外也照顾了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他们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使情感得到了满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如:

1.自己的数学语言不够精炼,数学素语表达不准确,练习中的每一环节拖拉,浪费时间,造成了前紧后松的局面。

2.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自己本身的语言匮乏,没有带动全体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对于有争执的问题,如第2、3题,应让学生争辩起来,这样才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应该是仅有的几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收场。

3.多媒体操作水平不过关,反应的速度慢,特别是多媒体的操作,让自己心烦意乱,还应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思考。

12.六年级数学简单的统计复习.DOC 篇十二

蒋丽

一个学期又已经结束,回顾本期,怎一个“忙”字了得。本期又接手一个新的班级——6年级2班。接手之前,我心里是有顾虑的,除了数学成绩不是很好外,在我印象中,这个班的学生特别好动,不好驾奴。教这个班的数学,我觉得充满了挑战。开校两周时间,我忙着熟悉班级,学生的情况,对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进行了解,掌握情况。接下来的几周又忙着上完半期的课程,半期考试后,又忙着上完新课,争取多留时间来进行期末复习。整个一个学期都在忙碌中度过的,忙碌的教学工作,也是充实的,有计划的。本期具体工作如下: 一:备好课。虽然这已经是我教的第六届毕业班了,对教材结构知识体系,重难点等方面都熟烂于心。但我仍然坚持课前研读教材,教参,只是书面的备课相对较少。我要求自己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二:上好课。教学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上好课,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上好课,上好课不仅仅是要老师讲好课,学生能否听好课,掌握该堂课的知识点才是重中之重。对于我们这样活泼好动的班,要上好课,首先就要整顿课堂纪律。只有让他们能静下心来听课,老师讲的才不会白费。确实这项工作在本期的教学中,给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花了我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还得继续坚持下去。另外,由于本班数学贷了账,在知识的讲解上,我尽量讲得更基础一些,更慢一些。每一堂课要求他们掌握的知识点不要太多。同时一定会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铸课堂练习。氏 深深的相信,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肯定比叫他们做课后作业的效果更好,更能起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

三:认真做好课后辅导工作。由于本班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相当严重,我不能用同种要求去对每一个学生。对于成绩较好的那部分学生,我经常在黑板上给他们留一两道较难的题,让他们多做一些,把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加大,为下期参加各中学的招生考试作准备。而对于班上那后面20名学生,真的让我焦头烂额。他们几乎是什么都不会。我只能说,尽力就是了。他们能尽量多学点就多学点吧。

四:认真改作。作业我一直都坚持全批全改,以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以便及时查漏补缺。五:说说本期期末考试。最后的成绩一点也不出乎意料,与平时我掌握的情况相同,考高分的同学平时也是他们,考十多二十分的人也是,再简单的题也是如此,莫法。结果与一班仍有很大差距,我想说,我尽力了。我还会继续努力。

上一篇:美国面签经验分享下一篇:海的女儿看书心得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