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道德演讲稿

2024-09-26

教师道德演讲稿(共8篇)

1.教师道德演讲稿 篇一

教师职业道德演讲稿

教师职业道德演讲稿

我喜欢这样一首小诗: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

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

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 ——那就是师魂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

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

在同一片天空下

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

人们常说:教育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在教师的行列中,最小的

是我们——幼儿教师。记得那年,我带着豆蔻年华的激情,带着稚气未脱的脸庞,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带着对事业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向往踏入人生第一个工作单位——市委幼儿园。曾被活动室里那稚嫩的话语所感动,“老师说我是好宝宝,我说老师像妈妈”。从那时起,“用爱撒播希望,爱心浇灌智慧之花”便成了我无言的承诺。从此我将在充满童趣的世界里描绘自己五彩的人生。然而,迎接我的不仅仅是稚气的脸和天真的笑,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思考。

工作不几天就听有人说,幼儿教师不就是孩子王多没出息,也有人说幼儿教师就是高级保姆。我的一位朋友也告诉我:“你会在孩子的吵闹中渡过每一天,最后你会在吵闹重复的某一天放弃这份工

作。”然而,我还是毅然选择了幼教职业——当一名幼儿教师,但是我却带着困惑与迷惘。

记得第一天上班,我特地穿上刚买 的新衣服,心想:孩子们一定会“老师、老师”地围着我转。那天使般的感觉多好呀!一会儿,小班的孩子们来园了,可他们哭闹着不让妈妈走。我好不容易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哄呀、逗呀,可他们依旧哭闹。乱舞乱蹬的手脚落在我的脸上,划破了我的袜子。突然,“哗”的一声,一个孩子吐了,正巧吐在我的新衣服上,一股酸臭味扑鼻而来。我皱起眉头,无奈地看着孩子,心疼地看看自己的新衣服,心里真不知是什么滋味。一种迷茫和退缩感涌了上来,这就是我的工作,我的人生?原来那股热情似乎离自己那么遥远。

然而有一天,我又重新拥有了那份热情,这份热情和勇气是孩子们给的。那一次,由于用嗓过度声音嘶哑得厉害,那天上的是音乐课,课只讲了一半,我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不停的咳嗽。这时班上最调皮的一个小男孩搬了一把椅子走了过来,对我说:“老师你坐,休息一会儿。”其他的小朋友也围了过来问:

“老师你怎么了?老师你怎么了?” 我刚张开嘴让他们安静下来,突然有个声音大声地说:“不要吵了!老师的嗓子哑了!老师的嗓子都哑了!”顿时整个教室安静了下来,孩子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端正地坐好,安静地看着我。当我张开嘴继续讲课的时候,只听见: “老师,你放录音我们自己学吧!那样你的嗓子会好得快些,妈妈说嗓子哑了要少说话!”第二天早晨,我刚走进教室,班里的孩子们纷纷就从怀里掏出胖大海、西瓜霜、金

嗓子,稚声稚气地叫个不停,“老师,快吃我的胖大海”,“老师,你试试甜的西瓜霜”,“老师,还有我的金嗓子”??,望着眼前的情景,我的眼睛湿润了。多懂事的孩子,只知他们平时爱惹我生气,不知他们竟也知道关心我!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三十多颗幼小的心灵对我的抚慰,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理解和支持,从那时起我更喜欢我的工作,更喜欢孩子们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

心甘情愿了!

孩子们的天真,孩子们的火热,孩子们的爱渐渐的取代了我心中原有的那份困惑与迷惘。我清楚的知道自己从事的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我所走的是一条充满青春气息的绿色道路。我带给孩子们的爱应该是真挚的、无私的爱。同时我也知道孩子的心灵是一方最纯净的沃土,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真、善、美”的童话。我要做孩子们最好的朋友,孩子们喜爱的老师。

生活对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来说,都是忙碌的,每一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节奏,而我要告诉我的那个朋友,我喜爱上了那份吵闹,因为那是对我每一天的问候。我要在吵闹重复的每一天继续我的工作。因为 我爱我的工作!

还记得在《教育艺术》书上曾看到这样的一个父亲,心中有爱,藏起一半,故事是这样的:在日本,大岛先生有一辆漂亮的丰田小汽车,每逢节假日常常

带上全家人外出游玩。可是大岛每天上班总是一个人驾车独往,绝不让十岁的儿子顺道搭车上学。一天,儿子的气管炎又犯了,走路也有点困难,他央求:“爸爸送我一程,好吗?”“不行。”大岛斩钉截铁地回答儿子。儿子只好背着大书包沿着大街慢慢地向学

校走去。当他艰难地在十字路口正欲走上高高的天桥时,突然发现爸爸正站在天桥底下等着他,大岛见了儿子什么也没说,只是掏出手帕擦去儿子的泪痕,然后一手拉着儿子,一手为儿子提着大书包缓缓地跨上一级级台阶。“孩子,不要怪爸爸,你现在是学生,不能坐车上学。将来你长大有出息了,一定能买辆比爸爸这辆更好的轿车。象大岛先生这样的爱,爱得更深刻,更科学。这才是父母应有的真正的爱。我们作为教师也应该像父母一样,对孩子的爱事务司的真正的爱。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我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一定能胜任好孩子的老师,一定能够成功开启孩子 的智慧大门。当一名幼儿教师,我无怨无悔!

分享到搜狐微博

教师职业道德演讲稿

——我们的目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我叫xxx,是六年级三班的语文老师。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们的目标。今天,能站在这个讲台上,以演讲的方式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和交流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问题,我感到非常的激动和荣幸。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是对教师的美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从古至今,教师都承担着“ 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传授着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从老师身上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将老师作为一种榜样去模仿。所谓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因此要想成为学生的好老师、好典范,我们不但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较高的

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它包括“爱国守法” “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 “终身学习”六个核心内容。其中,“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今天,我想要谈的是教师职业道德六个核心内容中的“为人师表”

“关爱学生”和“终身学习”。

为使我们的学生能更好地发挥出他们的作用,为社会做出贡献,体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我们榜样的作用,身体力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

生。这才发挥了我们教师的作用,这才体现了我们教师的价值,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为人师表”。

我对“关爱学生”的理解: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我们教师只有通过“终身学习”的方式,而后做好“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等五个其它方面的核心内容,方可达到“甘为人师,生命无悔”——方可达到我们的目标。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教师职业道德演讲稿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丰都县三合街道中心校张正荣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发扬优良师风,弘扬崇高师德。加强师德建设,提升自身素质。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然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教学中依赖 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气氛以及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举止。推进教育教学的融合管理的根本保证,是有一支思想过硬、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要全员有意识、人人有责任,人人都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道德权威。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对学生道德纪律的实施需要借助的是教师的道德权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纪律强权。道德权威来源于教

师的师德,教师的人格力量。

师德师风的学习,使我从中加深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又是文明之树的培育者,既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因而,教师的言行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我的教育教学行

为。

心灵关怀的前提:了解学生的心灵

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影响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然而,许多教师至今却还并未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以致于对学生心灵的关怀一直以来漠然而无知,由此所引起的心灵伤害也就断然不可避免了。在学生遭受的伤害中,体罚是表面的,而心罚所受到的伤害则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

事实上,许多教师行为偏差,也正是由于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而造成的。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素质为本,这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而且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对此,任何人都是不能忽略或轻视的,否则,就无真正的教育效果可言!因此,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心灵具有可塑性,同时也是一颗脆弱的心灵,一颗向上的心灵,一颗善于学习的心灵。所以教育的效果,并不

在于教育内容本身的正确与否,而主要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是否贴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

实际。同时,符合儿童身心实际的教育,又首先是建立在对儿童年龄特征的尊重与了解基础之上的,要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要使教师真正具有一种富有实效的教育行为,教师就必须认真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并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

心灵关怀的策略:掌握教育的方式与艺术

心灵关怀在了解了学生心灵发育的特点之后,还应注意掌握一些具体的教育方式与艺术,这是教育怎样更好地防止教育伤害,避免无意伤害,根除有意伤害的又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学生心灵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教师的辅助,教师对学生的帮助要得体,爱学生,还要会爱学生。爱,不仅仅只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灵巧的艺术,爱是奉献,爱也是理解;爱可以

通过满意而传达,爱同样也可以通过不满意而流露;做为教师,就要体察学生心灵的变化,学会附耳细说,学会正面暗示。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其意义对于学生而言,不是终生的,也是短期内难以忘怀的,无意伤害是无心的结果,但无心之过变有过,归根到底,还是与教师的素质有关。

同事的沟通:应该多与同事沟通,确立同事间的感情,充份发挥桥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工作。

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我从中领会了许多许多。现将从教27年来的个人师德师风情况总结如下:

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

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专业思想牢固,为人师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

新时代的师德师风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对教师的要求: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

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本人还存在的问题:

工作中遇到困难有时有任其自然的松懈思想。在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解决学生的思想上的问题常常不能得心应手

今后的改进方向:

要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以及江 泽 民 同志“三个代表”的理论精神,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在管理方面,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把自己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弹指一挥间,一年的岁月就在绘声绘色的讲课声中,就在埋头批改作业的笔尖中,就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中滑过。我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歌手,没有动

听的歌喉来颂咏我的岗位。然而,我要在知识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赞歌——因为热爱,所以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全力以赴。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表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能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学生贴心。

但是教师的爱也不是盲目的,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之分,他们有一样的智慧和热情,有一样被爱护的权利,我们应该用一样的心去关爱他们。这点上咱们学校很多老师为我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

动肝火,曾为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我犹豫过、消沉过,有时候问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当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苦心奋起直追,成绩进步时,当生病时看到学生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的问候时,这是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热情,又充满了对事业的执着。

“严在该严处,爱在细微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尔基说:“只有热爱孩子的人,才能配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因为,为了学生,教师必然要注重和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会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总之,新课程对教师爱岗敬业的要求有很多、很大的不同。我们每个教师都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真正成为新时期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教师是一个活动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认识教师在教育过程以及社会发展

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认识教师的劳动特点及其应具备的素质,特点和条件;认识他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教育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我个人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是教育工作者应树立的基本观点。因为教师的特定活动对象是学生,他根据一定的社会委托,对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他跟学生的关系是据此而产生的。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主要通过教师来体现,教师是一定社会教育方针、政策去培养人,使学生的身心朝着社会的要求方向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其次,教师术有专攻,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教师知之在先,知之较多,在知与不知的矛盾中教师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教育计划、大纲主要靠教师去组织实施。而学生则知之在后,知之较少,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对前人的文化成

果,加以消化,进行一番取舍、组织、加工、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观点,教师不仅用丰富的知识观点哺育学生,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正确方法,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路者。美国的心理学家科克实验证明:“学生的成优劣与指导多寡成正比,指导越具体、细致,成绩越优,缺乏指导,成绩最差,各组的成绩均因指导的增加而上升。”

第二,教师又是年青一代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加里宁曾说过:“教育是什么意义?这就是影响学生们的心理和道德面貌,要在整整十年的学生期间内,从一定方向上影响学生地就是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人。”

儿童步入学校后,他的知识,智力的开拓和发展,道德观、人生观,个性的形成都与教师的启蒙和塑造密切相关,不仅如此,教师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也有重要作用,教师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程师,是使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保健师,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者,这种建设

者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物质文明的建设,正因如此,党和国家对教师寄予莫大的希望。

此外,“凡是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学生,都有一种‘向师性’,都会产生‘学生感’,他要学习,要听教师的指挥。”这种属性,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起着主导作用,这有客观上也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教育起主导作用并不属于教师说的算,教师可以包办、代替,教师可以把学生当成“白纸”、“瓶子”、“罐子”,将前人积累的文化科学成果移植到他脑中去,因为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主动性、积极性的学生,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否定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相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精心培育的结果,所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观点的重要标志。

可见,无论从教与学的全过程看,或者是从认识的角度上看,教师在教育

过程中都起主导作用。这就是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显然那种认为教师应该放弃主导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然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其主导作用能否发挥或发挥多大,与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思想水平、工作水平和客观的工作条件密切相关。

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的作用,是和教育这一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关的。人类要把历代长期积累的社会精神财富,包括文化科学知识、文学、艺术、社会思想、哲学思想等一代地传下去,不能没有教育,没有教师,否则人类文化遗传的传递就在中断,人类社会也就无法延续和发展。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传播者,他在人类社会有继承和发展中启着承先启后的桥梁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人物跟新一代的中介……他感到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人类由于有

了这个环节,才有光辉的未来。

但是,由于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因此,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教师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同样体现了一定阶级的要求。教师在客观上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为当时的统治阶级的需要培养他们所需要的继承人。尽管这样,我们也不能因此从总体上否定教师在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中所起的作用。

在人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的作用也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教育在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批的人才,而“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在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所以教师的工作将直接影响着社会四个现代化的成败,影响着民族的素质和祖国的未来。

教师对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

永恒的,这是由教育的永恒所决定的。列宁把教育现象称之为永恒的范畴,因为只要人类社会的存在,就需要教育,教师的职业出就不可缺少,即使阶级消灭,教师职业永存,教师的职业与社会其存亡。

教师的劳动任务和劳动特点,决定了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完成任务。

教师的职业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模和道德准则,它是教育道德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它在调节教师全部道德品质中起重要的作用。教育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有:

1、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的基本教育准则。如前所述,教师的劳动特点是长期复杂的,它不是单凭经济招待会手段、行政命令及立法措施所能奏效的,教师为认识自己的劳动对象并能掌握和改变他们,所需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是无法估量的,它的工作量往往超过

社会规定的时间和空间,甚至有时还要超越他们自身的负荷,倾注了全部精力和心血,而所得的劳动报酬却往往和他们的劳动支出不相适应。因此,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革命理想和献身精神,充分认识自身工作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才能树立从事教育事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以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2、对待学生的道德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具体表现。热爱学生与否是对教师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不热爱学生的教师决不是好教师。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热爱学生,是基于学生是革命的后代,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着民族的素质和祖国的未来,正因为如此,教师热爱学生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全面关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对他们做到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信任。不侮辱学生人格,不讽刺,~ 26 ~

挖苦学生,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具有不同性格的学生,使他们发展各自正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只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对学生要做到严慈相济、情理结合,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提高。

3、对待教师集体的道德

一所学校要强而有力,首先靠的是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学生的塑造也靠教师集体的劳动智慧。教师集体是一个由共同的教育任务组成复杂的整体,要使这一集体能够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有效地进行工作,所有成员力量的协调一致非常必要。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本份工作负责,同时,彼此之间还要对整个“事业”负责。如教师所教的每门学科都是形成学生完美的个性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科教师就不能采取贬低其他学科的方式来提高本学科的威信,每个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之一,教师钻研教材主要依靠个别劳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也往往是面对学生单独

~ 27 ~

进行,这就容易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工作的成绩仅仅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努力。可是这种个别性劳动的形式更需要教师确立正确的产物道德观点,这样正确处理好教师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做到彼此尊重,相互支持,心理相容,通力协作。

~ 28 ~

2.教师道德演讲稿 篇二

我们认为, 教育是一种道德性的实践, 教育和教学都是道德事业, 不仅具有道德的目的, 而且必须以道德的方式进行。

我们今天把教师的职业看做是一种专业 (profession) [1], 特别强调专业的技能, 但对于教师而言最为根本的是技能还是一种伦理精神?一个好教师是因为他掌握了好的教学技能, 能教好书呢?还是具有整体的好品质呢?教师具备了教学技能是否就是一个好教师?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 人们更多地追求效率和技能, 试图运用技术和技能, 试图通过教育过程的程式设计, 以提高教育教学行动的效率。教师的“好”似乎只反映在对于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掌握上, 而教师是否具有一个好人的品质之类的涉及善恶的问题被搁置了起来, 教师是否优秀的本体问题被遗忘了。

我们把教育仅仅看做是一种程序性的教育, 仅仅是一种教学技能或操作性的教育, 是一种建立在程序所需要的规则之上的教育, 教育仅仅重视程序的可操作的规范性, 而忽略了教育的实践的目的性。这种教育的技术化状态使教育丧失了目的和价值意识, 使教师的发展狭隘地集中在技能的训练上。这样, 对于教师的品质要求就降低为对教学技能的要求, 忽略了教师的伦理感和目的感的培养。我们知道, 作为实践的教育不仅仅依赖教师的教学或者教育技能, 而且还依赖教师的作为好人的品质, 以及作为好教师的品质。但是当下, 教师的技能失去了伦理性的支持, 仅仅强调教师的教学技能。好教师的人格品质的问题被搁置了。

可以说, 我们的教育采取的是狭隘的教师概念, 教师被理解为仅仅教给学生某种学科知识的人, 教师的教育行动不是道德行动, 而仅仅是一种实现有效教学的技术行为。现行的教育可能把教师的行为分解为一套具体的教学的技能, 把教师理解为严格按照某种计划控制、操作和生产的施工员, 忘记了教师的道德人格以及师生关系的道德性具有的重要的教育意义, 消解了教师的教育行动的道德性, 从而使教师的行动失去了道德的维度, 教师不再关注自己行为的道德责任和道德后果, 甚至放弃了自己教育行动的道德追求, 或者对自己教育过程中的不道德行为不知不觉, 不负责任。在这种情况下, 教育是难以有好效果的。

我们国家的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都是以一种管理主义的方式办教育的。管理主义的严格控制以一种技术的模式看待学校的发展, 把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教育看做是一些技术模式和操作办法的应用, 从而消除了教育教学本身的道德性。什么样的教育是道德的, 什么样的教师是道德的, 似乎已经不是我们应思考的问题。这样一种管理主义的兴起, 把教育过程仅仅看做是需要严格监控的操作流程, 湮没了教育工作的道德追求, 使学校遗忘了营造道德氛围、塑造道德精神、追求学校作为一个共同体的道德文化优秀的责任。

教育实践是一种价值行动, 也是一种目的行动, 这就意味着在实践中存在价值选择与判断, 教育实践作为价值性追求, 需要教师合乎价值地行动, 也就是合乎道德地行动。所以作为一个教师, 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一定要思考教育是为什么的问题, 怎样的行动才是正确的和道德的;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考虑教的技术和程序。

我们认为, 教育是一种道德性的实践, 教育和教学都是道德事业, 不仅具有道德的目的, 而且必须以道德的方式进行。教师因此是道德主体。教师的教育实践是道德性的实践。教师的日常教育行动必须有道德原则的约束, 必须符合道德要求, 必须承担道德责任。

好的教师就是具有道德的教师, 教育是一个需要教师表现优秀品质和人格品质的专业, 也就是说, 只有具备了优秀品质的人, 才能实现教育的价值, 才是一个真正的好教师。因此, 我所谓的好教师, 不仅具有自觉的专业伦理, 而且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的教师, 一个自主、自觉追求在教育行动上确立专业道德准则, 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美德、形成良好的教师人格的优秀教师。

二、教师的三种道德领域

合乎道德要求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 合乎道德要求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教师。教师的言行满足道德的正当性才能完成教育工作。

好教师是有道德的教师, 就是具有专业伦理和道德人格的教师。这是因为教育具有非常高的道德要求, 不仅教育工作过程本身对于教师的行为有道德要求, 而且教师的人际交往或者教育交往, 对于教师的人格品质也有非常高的道德要求。合乎道德要求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 合乎道德要求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教师。教师的言行满足道德的正当性才能完成教育工作。

我认为, 教师的道德领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领域。

1. 教师的专业伦理义务

教师的专业伦理义务 (obligation) 是指教育在制度的规范之内确定的责任。这是从教师从事的教育工作上进行规定的, 也就是说, 是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本身规定的, 也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自愿约定和承诺。进入了教育实践, 成为一名教师, 就自然具有了这样的约定和承诺, 如果不是教师, 自然就没有这样的约定和承诺, 也就不承担这样的义务。

专业伦理义务主要包括教师的工作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道德义务;对于教育本身的义务;对于学生的义务。至于教师对于学校的义务则完全从属于以上三种义务。

对于国家和社会的义务说明教师的教育工作对于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的价值和对于社会进步、发展和繁荣的意义。这意味着教师的工作伦理必须在宏观上对国家政治的文明和社会的文明的发展有一种判断力, 对我们的政治和社会走向民主的建设有清醒的认识和乐观的希望与信念。采取理性反思的立场, 了解社会的公正状况, 关注社会的重要问题, 把自己的工作与改良社会、建设一个更好的社会联系起来。在一定意义上, 这可以说是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教师的这种社会责任感与制度和社会的正义性具有密切的关系, 在制度不正义的情况下, 教师的教育实践的社会责任就是反思和批评, 尽管有一定的风险, 但是教师必须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理性, 以敏锐的判断力和理性方法以及希望对社会的改造提出自己的观点,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当一个社会的基本正义得以体现的时候, 教师也有必要保证社会的理想与价值的连续性, 同样保持基本的反思和批评, 对于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履行自己的责任。

这一义务的具体内容是:社会感受力、判断力、理性论辩能力, 社会责任感, 坚持社会正义, 等等, 这体现为社会责任原则。

对于教育的义务则要表明, 教育本身具有自己的目的和价值,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实践者, 必须对教育目的具有一种清醒和敏感的理解, 必须使自己的实践处在这一目的的引导之下, 而且教师的教育工作必须符合教育的价值, 教师的行为不能违背教育的目的, 不能是反教育价值的。这一义务的内涵是:对于教育具有一种真诚, 坚持教育理想、尊重生命价值, 以人的精神成长为目的。这是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义务, 是教育的合价值性原则。

对于学生的伦理义务是教育实践的特性规定的, 因为教育所面对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教育培养人, 这样教师就承担着对于学生的义务。这种义务包括:善待学生、信任学生, 帮助和促进学生发展, 充满希望, 值得信赖, 尊重和爱, 平等的对待与关怀, 教益原则, 公正原则, 利益平等原则, 学生的幸福最大原则, 等等。

2. 教师的作为人的道德义务

教师是一个道德主体, 作为人, 他具有道德义务。这与社会制度和教育实践没有必然联系, 它不是由社会和国家以及教育来确定的, 而是由人之为人的生活所确定的, 或是由人性所确定的。在这一方面教师没有特殊的义务, 而是与所有人一样具有同样的道德义务。它也不涉及我们是否承诺, 比如:我们每一个人具有帮助他人的道德义务。尽管我们可能没有专门作出帮助别人的承诺,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担这种行为, 但是作为人, 我们都具有帮助别人的义务。这种作为人的义务是永远有效的, 不以社会制度的性质或社会的正义状况为转移。教师作为人的道德义务是自明的。

教师作为人的道德义务首先是正义感, 即具有一种坚持正义的信念和实现正义的信心, 具有推进正义的责任, 这就是公正原则。其他还有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的原则。

教师作为人的道德义务虽不是职业性的, 但却与职业的道德要求有明确的紧密关系和内容的重叠。就一般意义而言, 作为人的道德义务是基础性的。

3. 教师的非义务性道德

职业的伦理和作为人的伦理都是人的份内要求, 都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行为。此外我们作为人, 可能还有份外的道德准则, 这是属于允许的行为即道德应当, 但不承担道德义务性的必须。像仁慈、怜悯、自我牺牲、利他等都是道德上好或高尚的事情, 然而它们不是一个人的义务, 人们可以提倡, 但不能强制性的要求, 也就是说, 它们不是必须要履行的职责和义务。这类道德表现了一种道德高尚, 但它们是宽泛的, 是允许人可以不做的, 特别是个人为实现这种道德而冒巨大的个人生命的风险时。在任何一个社会, 这种道德行为都是高尚却比较稀少的, 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如果把这种道德作为对人的基本要求, 不仅过于高不可攀, 而且有可能造成日常生活的道德缺省, 导致人们生活在伪善之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把教师的道德进行这样的分类 (见图) :

三、教师的美德

教师的道德品质关涉着教育价值的实现, 关涉公民道德人格的建构和发展, 因此也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风尚和社会的道德秩序。

所谓美德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品质, 或者是人的精神品性。德性的行动后果是出色和完善, 它带来的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结果, 同时, 德性的内在价值是个人品格的完善和优化, 它带来的是人格的提升和个人的优秀。所以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分为理智的德性与伦理的德性, 前者是个人在理智上表现出的卓越特点, 后者是个人道德品行的卓越品质。这两种德性都是我们在追求价值目的过程中所需要的。

由于德性品质是在生活的现实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优秀品格, 所以德性是与生活中的行动联结在一起的。离开了实践和生活, 德性就根本无法产生。

我们可以把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形成和表现的德性, 看做是教师的美德。教师的美德是教师的一种优秀品格, 或者说卓越的人格品质, 它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品格, 这一种是理性的, 不是通过道德评价来衡量的, 另外一种是教师追求教育的伦理理想和道德价值而获得的道德性的人格品质。这两种品质都是好教师之为好教师的核心, 它们都是在教师的专业工作中形成的, 也就是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工作中自觉地追求教育的理想, 追求教育价值的实现, 追求个人教育实践的卓越, 才能形成优秀的教育德性。

教师的专业德性包括:教育机智, 教育热忱, 敏锐, 教育幽默, 简明清晰, 深刻, 创造, 等等。教师的伦理德性包括:仁慈, 温和, 耐性, 通达乐观, 明智, 公正, 节制, 希望, 正派, 诚实, 信赖, 友谊, 智慧, 真诚, 宽容, 理解, 信任, 欣赏, 等等。以下对教师的伦理德性做些说明。

仁慈仁慈就是善意和宽容。这是教师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美德。在学校教育中, 儿童是经常犯错误的, 这尤其需要教师善意的对待和宽容, 因为儿童是在错误中成长的, 错误是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

温和温和是指不冷酷、不冷漠、不严厉, 同时也不愤怒的个性。温和与仁慈一样, 反对教育中任何形式的暴力和压迫。温和本身包含了一种严肃的指导力量, 一种耐心和善良的力量, 表现了一种亲切的从学生的利益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的善意和爱意, 一种不伤害学生的关心。温和是教师实现自己的引导的最适宜方式。

真诚真诚是言行和内心精神的一致, 它表现在教师的教育行动和与学生的交往上, 调节着教师与自己、他人、学生的关系。它是一种坦率、诚恳和真实, 与谎言、虚伪、伪善、自我吹嘘、表里不一等相对立。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 真诚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美德。

公正公正包含正当权利的维护和平等, 前者表现为对儿童的各种正当权利的保障以及不侵犯, 后者表现为平等的尊重和平等的关爱, 包括平等地分配教育的利益, 平等地对待同一类事情。做一个公正的教师是非常重要的。

勇敢勇敢的品质是运用理性抵抗不良的、痛苦的、危险的结果, 是为了高尚或美好而坚持合理的行动。[2]勇敢的人面对高尚或美好的目的坚定不移。它使人在任何情景中有着冷静、沉着、乐观、智慧的处理方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 要承担种种责任, 抵抗许多压制和诱惑, 勇敢就是这样一种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力量。教师当然需要勇敢的品格, 它使我们在各种现实的压力下仍坚持合理的行动, 按照我们的理性判断采取最合适的行动。[3]

希望希望是对应然的价值和美好事物的乐观和期待, 是对价值理想的坚持和追求, 代表着一种向上、向善、向前的愿望。在现实的教育中, 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障碍、限制、扭曲, 容易失去对更好的未来状态的期望, 希望这种品质能帮助我们在困难和挫折中坚持信念和理想。教师的希望品格也包含着对于学生的信赖。

友爱友爱的特点在于关怀、分享和相互性, 它是将师生亲密联系起来的德性品质, 是形成师生交往的纽带。友爱是一种善, 它表现了对学生的善意, 同时也希望对方表达善意。这种互相的善意、关怀和祝福才是真正的友爱。虽然师生之间建立友情是非常困难的, 但纯粹的师生友谊是永恒、高尚的, 不仅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福祉有价值, 而且对于教师本身的成长和幸福也具有重要意义。

正派正派是指行为和言词的合宜, 是一个人言谈举止的风度和教养, 反映出友善、愉快、通达、灵活、坦荡的品行。所以, 作为个人的正派是一种良好的行为方式。教师的正派反映出教师在面对家长、面对学校的任何一个学生的态度和方式, 是形成积极和谐的学校教育氛围的关键。

明智 (智慧) 明智是在具体的境遇中, 能够并善于考虑对教育和学生有益之事, 是一种对教育行为的慎重选择, 诸如考虑行为的后果、为了正确的目的做出正确的决定、采取正确的方式和方法等, 所以明智是一种道德行动的智慧。明智表现了教师处理教育中面对的问题的理性和智慧, 表现了一种清醒、慎重、负责的能力。教师面对学生的成长, 责任重大, 轻率的行为可能会毁掉一个人。所以, 教育实践特别需要教师明智的品格。明智的教师是理性、善良的, 因为明智涉及正确、高尚和善良。一个明智的教师, 能够把自己的品质卓越地表现在教育的行动中。

信任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开展、进行、坚持教育活动的先决条件。信任意味着对学生存在、发展、进步的承诺。离开了对学生的信任, 教师就无可避免地对学生进行操纵、监视、控制和惩罚, 在信任基础之上, 交流和合作、尊重和理解的关系才能形成。[4]

尊重教师的尊重对于学生自尊的维护、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教育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声音的表达者, 如果教师以尊重的态度倾听学生的声音, 平等地尊重每一个人的见解、思想、个性, 理解学生的感受, 教育事实上就已经在进行了。尊重是建立在平等、公正的心态之上的, 它排除任何意义上的分等、贬低、轻视和歧视。

欣赏欣赏是教师重要的教育习惯。每个学生都有可赞扬的品质, 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支持性、鼓励性的认可, 每个学生都是同等值得重视的。欣赏意味着以一种谦逊的态度和宽容的情怀对待学生, 真正地倾听、理解和认可学生。教师的欣赏对于学生的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任何贬低贬损学生、不耐烦、冒犯的态度都是教育的对立面。

教师的道德品质 (专业的和个人的) 不仅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效率, 更为重要的是, 教师的道德品质关涉着教育价值的实现, 关涉公民道德人格的建构和发展, 因此也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风尚和社会的道德秩序。

如果说教育培养的公民不是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的工作机器, 而是一个有理性精神、有德性和有个性的社会发展的领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那么, 公民整体的人格品质的发展就是教育的核心, 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育根本就不是狭隘地教给人以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不是程式化的、固定的知识传授过程, 教师的工作也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教学或专业能力实践的过程, 而是一种整体的伦理实践。其中, 教师如何对待学生, 如何出色地承担自己的伦理义务, 如何在教育中实现学生的人格品质的提升是他的专业工作的核心。

如果说教师的优秀主要体现在道德品质上, 那么,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主要是教师的道德发展。教师教育最为重要的内容是针对教师的道德教育, 从培养好教师的角度而言, 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能像目前这样把教学行为技能的训练放在第一位, 而是应把教师的伦理道德品格的培育、教师的教育目的感和价值感、教师的伦理实践智慧等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 因为, 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专业伦理是构成教师之优秀的核心要素, 也是教师的教育行动实现教育价值的基础。[5]

我们的教师发展需要一场真正的转型, 从技能和专业为中心的教师发展转向以完整的道德品质发展中心的教师教育。这是一场非常重要而且亟须的教师教育的变革。

摘要:在我们这个时代, 好教师的标准是怎样的?我们的社会和教育怎样理解“好教师”?我们的教育本身是在促进教师不断优秀, 还是通过一些拙劣的制度和无良的做法使得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难以逾越一些障碍?作为教师, 在现行的体制和现状下, 我们是否追求做一个好教师?我们是否有必要思考何为好教师?

注释

1[1]什么是专业?有五项判断标准:⑴专业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实践;⑵专业具有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体系;⑶专业具有独特的伦理取向, 有规定的或者没有规定的伦理守则;⑷专业具有特殊的组织和协会;⑸专业实践的独特性要求具有自主性和判断力。

2[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55.

3[3]Rorty, A.R.The Two Faces of Courage[M].Philosophy, 1986:61 (236) 151.

4[4]Burbules, N, Dialogue in Teaching:Theory and Practice[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3:19.

3.教师道德的教育作用 篇三

一、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

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是教师道德最基本的最主要的作用。但是,在教育过程中调节教师行为的,不仅有教师道德,而且还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表以及各种教育政策等,所以,道德必须把教师道德的调节作用同其它调节区分开来。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学校的各种章程等,虽然也能在教育过程中起调节作用,但一般说来,这些手段比较稳定、呆板、不能迅速地、准确地、及时地反映出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在产生着的各种难以预料的矛盾,因而也就不能及时而有效地调节教育过程中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况且,有些方面,如教师对学生尊重和热爱的程度,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关系,教师之间的一些个人矛盾,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程度等,是不能完全用行政手段来调节的,还必须依靠教师道德来调节,由于教师道德是存在于教师本身的,是教师自愿服从和遵循的,因此,它能够及时地、有效地调节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矛盾。

教师道德之所以能起调节作用,是因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选择自己的行为时,必然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第一,他要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第二,他要受到自己内心信念的影响。前者是外在力量,后者则是内在力量。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在教师选择行为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教师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社会舆论是一种精神力量,它既反映了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又对调整教师的行为起积极作用。当教师的行为符合教师道德,它就形成一种“舆论的赞扬”、“舆论的好评”等积极舆论,以倡导、赞赏、鼓励教师的这种行为。当教师的行为违反教师道德的基本要求,不利于教育过程顺利进行时,它就形成一种“舆论谴责”、“舆论压力”等批评的舆论。批评、指责各种不道德的行为,来阻止教师继续采取这种不当的教育行为,使教师精神上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改变教育方式和策略,能收到良好效果的行为。

教师的内心信念是教师在教育过程批判自己行为善恶的一种力量。它以教师的良心和义务这两个心理机制作为自己的两大支柱,教师的良心是教师对个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道德评价的工具,是教师在精神上抑制利己主义和非道德动机,选择道德行为的调节器。当良心告诉教师,他在教育过程中的某种行为是符合道德的时候,教师就会产生一种欢乐、欣慰的感情,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并进而产生一种力量和信心。当良心告诉教师,他的某种行为是不道德的时候,他就会感到一种内心的谴责,会感受到“良心的责备”、“内疚”和“痛苦”,产生一种羞愧感,从而重新检讨自己的行为,对不道德的行为作出严格的自我批判,并力戒再发生类似的行为。

总之,教师的良心使得他们不再被迫去行善,去选择道德行为,而是看作教师本身活动的需要。教师的义务则是使教师从理性上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应有的职责,从而自觉承担起自己对职业、对社会、对学生、对自己的一切行为所负的责任。道德义务告诉教师,他在教育过程中力求选择道德行为,并不是为了要获得社会的赞扬,而是自己的一种“使命”,是“应该做的”。

有高度义务感的教师并不感到义务是对自己的一种不愉快的限制和对自己自由的一种限制,恰恰相反,义务是对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的一种正确认识和反映,用黑格尔的话说:“义务所限制的并不是自由,而只是自由的抽象,即不自由。义务就是达到本质,获得肯定的自由。”教师的道德义务就是通过对教育过程中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的必然性的认识而达到自由。

教师道德是借助于社会舆论和教师本人的内心信念而起到调节教师行为的作用的。

二、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教师道德能够提高教师的品德,并通过教师的崇高品德来教育学生。

教师的道德品质、日常言行和生活细节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就有着重要的表率作用和教育作用。教师的积极情感对学生有着感染作用,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教师的意志,即他的果断性和坚定性,他的沉着、自制、耐心和坚持性,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内在力量。教师的信念对培养学生相应的信念有着重大的影响。教师的行为常常是学生行为的先导。教师的专业兴趣,能够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专业兴趣启发学生深入钻研问题。

教师个人品德对学生的影响,随着学生年龄的不同和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小学教师的启蒙阶段,学生正处于知识开化阶段,对事物既缺乏深刻的理解,又无一定的分析能力。他们天真烂漫、善于模仿而不辨是非,感情充沛而易于激动,他们的心灵可塑性很强,这个时期,教师会成为学生模仿中的人物,教师的话就是真理,学生丝毫不敢违抗。

因此,有的教师认为,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師的道德对于学生的影响,远胜于教师的才学;无声的“身教”,更胜于有声的“言教”,这是不无道理的。

中学时期是学生独立性、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叉的时期,他们也常常模仿心目中有威信的教师的一言一行。

大学时期,学生已具备辨别是非的基本能力,他们一般都比较自信,他们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也就是说,他们对教师的模仿,已经进入一个比较高级的阶段了。当然,学生最崇拜的还是既有渊博知识和高深学问,又具有崇高品质,乐于帮助学生的教师。

总之,教师个人品德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教师职业道德演讲稿 篇四

——我们的目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我叫XXX,是六年级三班的语文老师。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们的目标。今天,能站在这个讲台上,以演讲的方式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和交流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问题,我感到非常的激动和荣幸。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是对教师的美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从古至今,教师都承担着“ 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传授着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从老师身上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将老师作为一种榜样去模仿。所谓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因此要想成为学生的好老师、好典范,我们不但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它包括“爱国守法” “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 “终身学习”六个核心内容。其中,“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今天,我想要谈的是教师职业道德六个核心内容中的“为人师表”

“关爱学生”和“终身学习”。

为使我们的学生能更好地发挥出他们的作用,为社会做出贡献,体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我们榜样的作用,身体力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这才发挥了我们教师的作用,这才体现了我们教师的价值,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为人师表”。

我对“关爱学生”的理解: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我们教师只有通过“终身学习”的方式,而后做好“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等五个其它方面的核心内容,方可达到“甘为人师,生命无悔”——方可达到我们的目标。

5.教师职业道德演讲稿 篇五

教师在教育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我个人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是教育工作者应树立的基本观点。因为教师的特定活动对象是学生,他根据一定的社会委托,对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他跟学生的关系是据此而产生的。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主要通过教师来体现,教师是一定社会教育方针、政策去培养人,使学生的身心朝着社会的要求方向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其次,教师术有专攻,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教师知之在先,知之较多,在知与不知的矛盾中教师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教育计划、大纲主要靠教师去组织实施。而学生则知之在后,知之较少,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对前人的文化成果,加以消化,进行一番取舍、组织、加工、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观点,教师不仅用丰富的知识观点哺育学生,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正确方法,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路者。美国的心理学家科克实验证明:“学生的成优劣与指导多寡成正比,指导越具体、细致,成绩越优,缺乏指导,成绩最差,各组的成绩均因指导的增加而上升。”

第二,教师又是年青一代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加里宁曾说过:“教育是什么意义?这就是影响学生们的心理和道德面貌,要在整整十年的学生期间内,从一定方向上影响学生地就是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人。”

儿童步入学校后,他的知识,智力的开拓和发展,道德观、人生观,个性的形成都与教师的启蒙和塑造密切相关,不仅如此,教师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也有重要作用,教师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程师,是使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保健师,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者,这种建设者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物质文明的建设,正因如此,党和国家对教师寄予莫大的希望。

此外,“凡是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学生,都有一种‘向师性’,都会产生‘学生感’,他要学习,要听教师的指挥。”这种属性,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起着主导作用,这有客观上也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教育起主导作用并不属于教师说的算,教师可以包办、代替,教师可以把学生当成“白纸”、“瓶子”、“罐子”,将前人积累的文化科学成果移植到他脑中去,因为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主动性、积极性的学生,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否定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相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精心培育的结果,所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观点的重要标志。

可见,无论从教与学的全过程看,或者是从认识的角度上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都起主导作用。这就是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显然那种认为教师应该放弃主导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然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其主导作用能否发挥或发挥多大,与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思想水平、工作水平和客观的工作条件密切相关。

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的作用,是和教育这一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关的。人类要把历代长期积累的社会精神财富,包括文化科学知识、文学、艺术、社会思想、哲学思想等一代地传下去,不能没有教育,没有教师,否则人类文化遗传的传递就在中断,人类社会也就无法延续和发展。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传播者,他在人类社会有继承和发展中启着承先启后的桥梁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人物跟新一代的中介……他感到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人类由于有了这个环节,才有光辉的未来。

但是,由于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因此,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教师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同样体现了一定阶级的要求。教师在客观上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为当时的统治阶级的需要培养他们所需要的继承人。尽管这样,我们也不能因此从总体上否定教师在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中所起的作用。

在人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的作用也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教育在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批的人才,而“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在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所以教师的工作将直接影响着社会四个现代化的成败,影响着民族的素质和祖国的未来。

教师对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永恒的,这是由教育的永恒所决定的。列宁把教育现象称之为永恒的范畴,因为只要人类社会的存在,就需要教育,教师的职业出就不可缺少,即使阶级消灭,教师职业永存,教师的职业与社会其存亡。

教师的劳动任务和劳动特点,决定了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完成任务。

教师的职业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模和道德准则,它是教育道德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它在调节教师全部道德品质中起重要的作用。教育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有:

1、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的基本教育准则。如前所述,教师的劳动特点是长期复杂的,它不是单凭经济招待会手段、行政命令及立法措施所能奏效的,教师为认识自己的劳动对象并能掌握和改变他们,所需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是无法估量的,它的工作量往往超过社会规定的时间和空间,甚至有时还要超越他们自身的负荷,倾注了全部精力和心血,而所得的劳动报酬却往往和他们的劳动支出不相适应。因此,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革命理想和献身精神,充分认识自身工作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才能树立从事教育事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以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2、对待学生的道德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具体表现。热爱学生与否是对教师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不热爱学生的教师决不是好教师。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热爱学生,是基于学生是革命的后代,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着民族的素质和祖国的未来,正因为如此,教师热爱学生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全面关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对他们做到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信任。不侮辱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具有不同性格的学生,使他们发展各自正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只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对学生要做到严慈相济、情理结合,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提高。

3、对待教师集体的道德

6.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演讲稿 篇六

立足工作岗位,争做幸福教师

永庆中心学校

王海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永庆中心学校的王海燕,从参加工作那天起,我就认为我是最幸福的。提起幸福是什么,在座的各位老师答案不会一样。年轻教师有年轻人的感受和热情,年长的教师有他们的体会与经验。下面我以个人经历

而我认为做一个知足的教师就是幸福。

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

幸福,没有尺度,没有标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能追求幸福的人一定是幸福的。做一名教师,我很幸福。

我幸福有一个充满诗意的职业

清晨,当我迎着朝阳,走进校门,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就萦绕在耳边。“老师好!老师早!”从一楼到三楼,从走廊到教室,从食堂到操场。到处都能听见孩子的问好声。一天美好的心情也由此开始„„

走进教室,望着教室里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看着孩子求知若渴的眼神,听着下课后和老师一起谈笑风生时稚嫩的话语,一切的一切,就像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我心里涌起层层幸福的涟漪,让我忘记了年龄,忘记了烦恼,忘记了劳累,开心快乐地工作着„„

踏上讲台,我对同学说:孩子们,课堂是你们学习的天地,你的地盘你做主!你们要大胆地质疑探究,敢于向老师质疑,敢于向权威质疑!试一试,你们能行;争一争,你们准赢!„„于是,合作研讨渐入佳境,质疑探究成为模式。学生创新的火花在碰撞中闪烁出智慧的灵光,在求知的道路上幸福的成长,此时此刻,我沉醉于为人之师的幸福之中„„

节日里,一张张饱蘸着学生情意的贺卡纷纷而至,一声声温馨的祝福久久回荡在耳边,一件件小礼物让我爱不释手。夜深人静,孤灯下,品读一条条满怀深情的信息,我徜徉于纯真的回忆中,我陶醉于真挚的师生情。这一幕幕,只有为人师者,才能亲身经历,我不幸福吗?我幸福!

我珍惜那一份师生情,是孩子们的仰慕给了我信心,是孩子们的期盼给了我激情,是孩子们的思念让我更爱这份事业。是孩子们的成长,让我有了做一个幸福老师的感觉!

我幸福有一个稳定的职业

有人说,当教师是清贫而乏味的,与汽车别墅无缘,与旅游胜地无缘,有的只是在教室、办公室、家三点一线上的忙忙碌碌。而我庆幸成为了一名教师。

我固守着一份稳定的职业。每天按时上下班。在教室和办公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一周有两天的休息日,同时还享受每年两个长长的带薪假期。比起室外劳动的建筑工人、比起没有固定工作的临时工人,我不幸福吗?我幸福!

我执著地创造着诗意的教学空间,我无悔地品味着幸福的教育生涯。

灯下漫笔,伏案沉思,我会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耕耘每一天,收获每一天,反思每一天,成长每一天,快乐每一天,幸福每一天!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人说:“幸福是吃好,穿好,住好。” 有人说:“幸福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当我们面对学生求知若渴的眼神,当我们目视孩子们天真可爱的面庞,当我们走上神圣的讲台,听到那幼稚的问候“老师,您好”时,我说,这一刻我们老师是最幸福的。

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

当一名老师,要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当一名好教师,得到学生的尊敬,首先要有爱心,就是真心实意地爱自己的学生,爱学生,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相处久了,你就会发现有一团“幸福云”紧紧裹住你的的心灵。子曰:“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要像宽容自己子女的小脾气一样,原谅和接纳他们的缺点,我们教育的本身就是让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优秀变到优秀。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职业幸福就是以忘我精神献身于教育工作。“爱岗”,是对教师的工作岗位充满热爱之情;“敬业”是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只有爱岗敬业,才能树立坚定的事业心,热爱教育,安心从教,才能不为金钱所惑,不为名利地位所动,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爱的事业之中。

严谨治学是做一个幸福老师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要养成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练习、每一位学生的习惯养成。只有在课前,了解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提高了兴趣,没了枯燥的灌输式说教,使同学们在轻松中学到知识,快乐之情、幸福之感充满课堂之上。当我们理解记忆的方法和过程、人的能力有差异等情况之后,就不会为学生记不住和“后进生”的存在而生气了,每个和孩子都有他闪光的一面,当你发现他们在自己的精心呵护下舒展枝叶,茁壮成长时,你会收到他们由衷的信赖,那么我们就幸福并快乐着。

既然选择了教师,就应该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只有我们幸福,才能带给孩子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对我们来说,教育不仅是无私奉献,更是一种享受。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应该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7.论教师的职业道德 篇七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职业道德?首先要明确教师在教育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我个人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起着一下作用。

第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起主导作用。这是教育工作者应树立的基本观点。因为教师的特定活动对象是学生,他根据一定的社会委托,对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他跟学生的关系是据此而产生的。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主要通过教师来体现,教师是一定社会教育方针、政策去培养人,使学生的身心朝着社会的要求方向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第二,教师又是年青一代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学生的知识,智力的开拓和发展,道德观、人生观,个性的形成都与教师的启蒙和塑造密切相关,不仅如此,教师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也有重要作用,教师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程师,是使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保健师,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者,这种建设者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物质文明的建设,正因如此,党和国家对教师寄予莫大的希望。

在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在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批的人才,而“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在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所以教师的工作将直接影响着社会四个现代化的成败,影响着民族的素质和祖国的未来。基于教师的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有:

1、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的基本教育准则。如前所述,教师的劳动特点是长期复杂的,它不是单凭经济招待会手段、行政命令及立法措施所能奏效的,教师为认识自己的劳动对象并能掌握和改变他们,所需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是无法估量的,它的工作量往往超过社会规定的时间和空间,甚至有时还要超越他们自身的负荷,倾注了全部精力和心血,而所得的劳动报酬却往往和他们的劳动支出不相适应。因此,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革命理想和献身精神,充分认识自身工作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才能树立从事教育事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以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2、对待学生的道德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具体表现。热爱学生与否是对教师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不热爱学生的教师决不是好教师。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热爱学生,是基于学生是革命的后代,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着民族的素质和祖国的未来,正因为如此,教师热爱学生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全面关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对他们做到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信任。不侮辱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具有不同性格的学生,使他们发展各自正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只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对学生要做到严慈相济、情理结合,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提高。

3、对待教师集体的道德

一所学校要强而有力,首先靠的是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学生的塑造也靠教师集体的劳动智慧。教师集体是一个由共同的教育任务组成复杂的整体,要使这一集体能够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有效地进行工作,所有成员力量的协调一致非常必要。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本份工作负责,同时,彼此之间还要对整个“事业”负责。如各科教师不能采取贬低其他学科的方式来提高本学科的威信,每个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之一,教师钻研教材主要依靠个别劳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也往往是面对学生单独进行,这就容易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工作的成绩仅仅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努力。可是这种个别性劳动的形式更需要教师确立正确的产物道德观点,这样正确处理好教师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做到彼此尊重,相互支持,心理相容,通力协作。

4、对待自己的道德

教师的劳动始终具有示范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他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作风仪表,治学精神以至劳动态度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表率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因都无法代替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于律已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该在自己的一切行为举止中,以身作则地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其有高尚的共产主义品德、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广泛的文化修养和渊博的知识的楷模。只有这样才能说服学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

总之,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才能为做好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秦小芳,撑起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天地,《中国教育现代化》2004-1

8.教师道德演讲稿 篇八

杨炎轩在《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第3期撰文指出,传统的师德建设有两个基本预设:一是教师道德成长离不开教师对道德规范体系的学习和掌握;二是教师道德成长离不开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结果的奖惩。从师德建设的过程来讲,前者着眼于动机,后者着重于结果,它们都忽视了师德培养过程。教师的道德成长离不开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道德关系建构的载体,教师现实道德关系建构的过程就是教师道德成长的过程。

教育教学活动方式限定着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之间的交往协作方式,因而也制约着教师现实道德关系的建构;传统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其稳定的程序或方法造成消极的师生关系,阻碍着积极的教师现实道德关系的建构。要促进教师的道德成长,首先,教学方式由以教师需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学生才能进入到关心关系中去,才能实现师生双向互动,也才能建构积极的道德关系。其次,教研方式由以应付考试为中心转变为以互助合作为中心。以互助合作为中心,教师才会通过自我反思来创造自己的独特个性,通过同伴互助来克服相互封闭孤立的狭隘性,并主动示范、真诚共享和坦诚交流。第三,管理方式由以交易为中心转变为以支持为中心。制度约束与维护的管理方式仍然是我国许多学校管理活动的主要方式,实质上是以交易为中心的。只有采用“主动规划教师职业生涯”“大力推进教师专业组织建设”“积极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等以支持为中心的管理方式才更有利于教师积极道德关系的建构,促进教师的道德成长。

nlc202309020716

上一篇:审计报告例题下一篇:游滨江公园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