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德乡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2024-09-09

八德乡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共7篇)

1.八德乡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篇一

八堡乡

教育管理中心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

汇报材料

八堡乡教育管理中心

2014年12月

八堡乡教育管理中心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八堡乡教育管理中心

一、基本情况

八堡彝族苗族乡位于大方县北部,距大方县城65公里,离毕节市区35公里,距毕节双山新区25公里;紧临毕节小坝高新工业园区,东临达溪镇,核桃乡,南接响水乡,西靠七星关区的小吉场镇,北依兴隆乡。南北长14.5公里,东西宽11.5公里,总面积106.2平方公里,全乡辖9个行政村,139个村民组,10656户,38415人,有汉族、彝族、苗族、白族、蒙古族、仡佬族、穿青族、菜族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2%。

目前,全乡共有中小学校9所,其中初中1所,乡镇小学1所,村级完全小学6所,村级非完全小学1所。中小学共 89个教学班,其中初中21个教学班,共计1015人;小学68个教学班,共计2708人。全乡教职工共292人,初中教职工77人,其中专任教师76人,学历达标率100%,高于规定学历专任教师38人;小学在职教师193人,学历达标率98.45%,高于规定学历专任教师169人;幼儿园教师22人。小学入学率104%,初中入学率为87.9%,巩固率小学85.18%,初中90.19%,小学辍学率0.38%、初中辍学率为1.34%,小学预寄宿生寄宿率为33.8%、初中预寄宿生寄宿率为100%。全乡学校内部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素质教育全面铺开,小学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幼儿教育将全面推进。

二、均衡状况

1、生均校舍面积

2、生均体育运动场地面积

3、寄宿生人均宿舍面积

4、生均图书册数

5、生均实验仪器设备值

6、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

7、专任教师与学生比

8、班班通

9、班额

三、主要措施及成效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发展规划及保障

乡党委、乡政府将义务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了《八堡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成立了乡党委书记为组长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目标责任制,并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活动。建立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和中小学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周边环境和治安状况良好,校园安全和谐。全乡定期组织学校管理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展示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集思广益解决学校发展难题。

2、学校标准化建设

合理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稳步开展学校布局调整,按照国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近年来,全乡各中小学都修建了学生食堂,八堡乡初级中学新建了学生宿舍、教师周转房,八

堡小学新建了学生宿舍、教师周转房,堰塘小学新建了教师周转房,正在建设的有八堡乡中心幼儿园,复兴小学幼儿园,拟建的项目有白果小学幼儿园,堰塘小学幼儿园、中箐小学幼儿园。

3、教师队伍建设

按照标准合理配置各学校教师,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八堡小学积极引导师资力量科学调配,一批优秀教师在辖区内交流任教,不仅缓解了部分学校教师资源不足问题,而且促进了全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实现了校校有骨干教师、年青教师。打造和建立学校发展共同体,引导各学校开展业务交流,实现了辖区内学校特色共建、资源共享、管理同向、发展同步。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等主题活动和业务培训,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得社会好评。

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落实教师待遇,保障教师权利,建设教师周转房,解决教师住房难题。目前,八堡乡初级中学已建成教师周转房20套,全乡正在建设的教师周转房116套。

4、教育教学质量

规范办学行为,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建设高效课堂,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严格遵循“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均衡师资,均等班额”,与此同时,以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社会稳定为先导,实事求是,科学合理解决农村教育均衡进程中出现的矛盾。

5、义务教育关爱

拓宽贫困生救助渠道,广泛开展教师“一帮一”、政府领导结对救

助、社会爱心人士定向资助等活动,解决贫困生上学难题。

优化校园环境,为师生创造出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各学校动脑筋做好校园美化、硬化、净化,把校园建成学习乐园和温馨家园,成为师生向往的地方。办好学生食堂,提高服务水平,让学生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成长。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先后受到市、县表彰。各学校实施营养午餐改善计划,各校食堂改造为统一流程。蒸饭柜、留样柜、冰柜等设施齐全,全部学生吃上了免费的营养午餐。

三、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抓组织领导,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八堡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放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把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乡作为党委政府最大的工作任务,并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制定了《八堡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与各村(居)委会、乡直相关单位签订了《教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健全了为教育办实事制度,政府班子成员联系学校制度,加强政府统筹和协调教育工作力度,促进教育、科技和经济协调发展,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工作的实际困难,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1、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教育管理。

为了认真贯彻上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保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奋斗目标,成立了八堡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余季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教育的副乡长陈家艳担任,成员由乡直相关部门、村(居)委会

负责人组成,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责任到人。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多次组织学校校长、村组干部研究教育工作,并将教育工作纳入干部岗位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责任书,与考核奖惩挂钩。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工作的实际问题,并要求财政、卫生、国土、公安派出所等部门履行相应职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

2、进一步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

协调财政、工商、卫生、国土、公安派出所等部门为学校的修建发展提供方便,手续从简。为了保证学校建设的顺利进行,乡党委、乡政府领导亲自深入到现场,协调解决修建学校的经费、立项、土地征用、办证等重要事宜。

(二)抓经费投入,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1、重视学校校舍建设,组织专班对全乡所有的学校校舍、基础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现场办公,落实排危,全面消除了学校安全隐患。按照上级提出的目标要求,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办学硬件设施,落实教育优先发展。

2、重视学校的设备设施建设。学校教育环境逐步规范、美观、适用,学校的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学校的绿化、美化、净化和育人化氛围更加浓郁,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的好评。

(三)抓巩固提高,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质量保障。

1、巩固成果。继续坚持把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辍学率、巩固率等完成率指标列入乡直单位、村(居)委会干部考核内容。继续坚持以村(居)委会干部为主,学校配合,采取招生范围划片包干,责

任到人的办法,依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千方百计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2、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目前,各小学教育质量已由过去的全县中下水平,跃居全县乡镇的中上水平。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全乡学校的校园环境、师生风貌焕然一新,各学校均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3、深化课程改革。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学研究是必经之路。近年来,在实施新课程、新标准的教研活动中,各学校从落实教学常规入手,学习和借鉴高效课堂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增强办学质量和效益。

4、关注学生个性特长。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纲要》,加强学生管理,注重学生身心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加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着重抓好《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宣传教育;通过班级考核评比、法制教育等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开展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兴趣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认真落实“两免一补”等各项资助政策,建立健全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四)抓招生改革,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均等。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根据《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乡政府制定

了《八堡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方案》,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平行分班,均衡师资”的原则,依法保证所有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就读,确保所有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学校学习。

(五)抓队伍管理,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高素质师资。

乡党委政府依据各项教育政策法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建教育强乡,认真抓好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和完善辖区学校评估制度,配合相关部门对学校的管理、财务以及安全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内外环境,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1、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从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入手,狠抓学校管理。目前,全乡学校班子齐备,精干高效,务实创新,实现了学校领导班子的德才兼备,知识化和专业化。老、中、青校长队伍梯级配备。

2、不断充实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八堡乡由于多种原因,教师年龄老化。近年来,先后为偏远各村级学校补充了新教师。各学校教师逐步实现学科配套,专业对口。

3、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现代教育思想武装教师,狠抓教职工政治思想工作和职业道德,以情感留人,以事业留人,使教职工安心教育教学工作,着力培养一支敬业、奉献、活泼的教师队伍。通过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等主题活动和业务培训,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全体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形成了“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良好风气。

(七)抓安全稳定,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平安和谐环境。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校园和警校共建工作,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八堡乡综治办严格执法、依法办事、经常到学校了解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联合各执法部门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依法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着力营造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各村、社区、单位对辖区内的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和规范。工商、卫生、交通、文化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的食堂、饮食卫生、学生上学和放学的交通安全、学校门前的摆摊设点、游戏厅、网吧接收学生等进行清理,对在校园内寻衅滋事的事件严厉打击。并将各职能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年终考核,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从小培养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各学校从派出所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学校对师生进行法制知识教育,同时加强了对法制副校长的考核与管理,确保了学校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我们作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目前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管理水平滞后,办学效果不明显;二是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实施高效课堂存在一定的差距;三是教学质量在全县中,处于中间水平,有提升的空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有计划地增添现代化教学设备,不断美化亮化校园环境。二是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让其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三是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校管理工作,进一步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教师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育科研,真正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四

是进一步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学校文化品牌。

2014年12月

2.八德乡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篇二

教育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呼唤教育公平,即“教育均衡”,“教育均衡”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实现教育公平是我国甚至全世界梦寐以求的一件大事,因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要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就必须全力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次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校,对有关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是关心民生、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广大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对推进我校的教育均衡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向各位督导组领导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方面来汇报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

一、学校基本情况。

庙滩镇中心学校始建于1956年,原名谷城县第四中学,1986年撤并高中后成立庙滩镇初级中学,1995年更名为庙滩镇第一初级中学,2002年更名为庙滩镇中心学校,现为一所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现位于庙滩镇夕照街南端,303省道东侧,校园占地面积41879m2,校舍建筑面积19361 m2。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537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25人,其中专任教师76人,学历合格率100%,高层学历的61人,占专任教师的80.2%。学校建有校园局域网,安装有班班通,各功能室配备齐全,新建有3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让师生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秉承“求真、向善、崇美”的校训,形成了以“杉善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注重教师敬业精神的培植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办学效益日益提高。近三年先后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绿色学校”、“湖北省后勤四个创建先进单位”;被襄阳市教育局授予“实验室工作先进单位”、“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学校”“课程改革示范学校”“模范教职工之家”;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被县教育局授予“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群众最满意学校”、“基本无辍学学校”、“快乐校园工程示范学校”、“校本培训先进单位”、“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和“初中教学质量先进学校”称号。

我们将抓住均衡发展的机遇,师生协力,使学校跻身于襄阳市现代化学校行列。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发展规划及保障,应得25分,实得25分。

1、在发展规划方面,学校制定有《庙滩镇中心学校“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将均衡发展纳入其中作为重要内容。每年初制定有《庙滩镇中心学校工作计划》,年底进行全面工作总结,学校计划、总结均有均衡发展工作内容。按照全县安排部署,学校积极做好迎接省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学校成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迎检工作专班,制定了《庙滩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与镇中心学校签订了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书,并建立了校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校长、教师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2、在安全工作方面,学校建立有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有安全工作管理台账与档案,坚持上好安全教育课,组织好安全演练,做到了有安全教育资料、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安全演练方案、有安全隐患排查登记、有传染病防控记录等,近几年学校周边环境和治安状况良好,学校师生安全意识较强,校园秩序良好、安全稳定,未发生校园安全责任事故。

3、在经费与财务管理方面,一是学校做到了校财局管。上拨经费逐年增加,各项经费都能按时足额拨付到位。二是学校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各项政策,并按照国家规定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等所需的合理支出从公用经费中开支,除教育、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及标准外,没有收取其它费用。多年来,我校在收费问题上始终坚持实行“三公开,五不准”管理制度。“三公开”即:收费依据公开,收费标准公开,收费项目公开;“五不准”即:不准以任何名目向学生进行经济处罚,不准擅自设立收费项目,不准提高收费标准,不准搞帐外帐,不准公款私存。贯彻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学校经费收支、资金管理制度,合理编制学校预算,合理安排各项支出。同时加强财务控制与监督,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积极做好校务公开工作。

(二)学校标准化建设,应得20分,实得20分。

1、学校规模,现有在校学537人;

2、有12教学班,班额45人;

3、学校用地面积41879平方米,生均用地面积78平方米

4、学校校舍建筑面积19361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2795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36平方米,其中: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5.2平方米,无d级危房,新建或改、扩建校舍均达到国家抗震设防标准;

5、学校绿化用地面积15000平方米,占学校用地面积36%;

6、建有100米的直跑道;

7、建有300米跑道的田径场;

8、建有篮球场3个,学校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共计6610平方米,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12.3平方米;

9、建有理、化、生实验室3个,教学仪器设备达到教育部《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值共计1176551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2191元;

10、建有体音美教室3间,基本配齐了必配的体育、音乐、美术器材设备;

11、建有计算机教室1间,计算机73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为14台。

12、建有多媒体教室13间,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13、建有图书室、阅览室各1间,学校拥有藏书22603册,生均图书42.1册。

14、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6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合格及以上学历,合格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100%;

15、学校按照省定编制标准配齐了学科专任教师,师生比为1:7.1。

此外,学校还建有标准、够用的普通教室,为每名学生配备了舒适、标准的课桌椅;建有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学生宿舍达到了一生一铺。

(三)教师队伍建设,应得25分,实得23分,扣2分,扣分原因:

1、教师学科性缺编;

2、教师城乡交流工作不够;

3、教师参加“课内比教学”工作所获最高奖励为市级。

1、在教师队伍配置与结构方面,按省定编制标准应配备教师28人,实有教师76人,学校按规定配齐了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中,初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61人,高于规定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80.2%,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为0.11;学校教师中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51人,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为0.09;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等基本合理,能够满足开足开齐课程的需要。学校现有校级干部7名,都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和资格,现任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蒋德成同志取得有“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做到了持证上岗。副校长鲍家元、陈尚竹参加了襄樊学院的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取得了培训合格证书。副校长张立超参加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岗位培训。合格率100%。

2、在教师队伍管理方面,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建立谷城县中小学教师交流援助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做好教师交流工作,向本乡镇内的黄畈中心小学等交流教师。同时,积极做好校长交流工作,副校长张立超同志交流到黄石市8中任副校长,交流期间,工作业绩突出,口碑很好。学校认真开展了教师“比教学、访万家”工作,做到有考核评价方案、有教师家访手记,“比教学、访万家”工作实现了三个100%的目标;加强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建立了教师培训制度,落实了教师培训经费,制定有教师每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员培训规划,确保培训率达到100%;能够较好地落实教师工资及和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工资福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和乡镇以下教师补贴,教师工作绩效工资做到按科学合理考核发放,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规划得到落实,教师人人有住房。

(四)教育教学质量,应得30分,实得29分,扣1分,扣分原因:

1、学生体质合格率为75%,未达到规定要求;

2、个别老教师不能自觉使用普通话教学。

1、在办学行为方面,学校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办学行为与教学管理规范,没有举办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没有利用节假日、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有偿补课,没有乱订滥印教辅资料现象。

2、在教学质量方面,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开展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与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学校德育活动丰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8%,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达到100%;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了国家课程,落实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保证了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坚持开展了“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测试合格率达到75%;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教师普通话水平达标率95%,绝大部分教职员工能在教学、会议和集体活动中均能自觉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学校的名称牌、标志牌、指示牌、公文、印章、标语、电子屏幕、墙报、橱窗、校刊、试卷、自编教材、教辅读物、教学软件以及教师教案、板书等用字规范;建立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均衡考核评价体系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将教师教学质量纳入教师工作绩效考核,每学期对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一次;建立和落实了教师常规教学监控管理制度,在学校推行“三五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逐步提升,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整洁美观,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得到体现。

(五)义务教育关爱,应得10分,实得10分。

学校建立了义务教育关爱机制,一是能够较好地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建立有留守儿童档案,现有留守儿童236人,占在校学生数的43.9%。建立有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本校被确立为县级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建立和落实了结对帮扶制度,组织社会力量捐助留守儿童家园建设,为广大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二是建立和落实了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学生帮扶制度;三是家庭经济困难子女资助政策得到落实,近三年来,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78人次,发给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资金共计612877元;四是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

三、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积极筹措资金 努力创建标准化学校。近年来,我校一是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资金,二是压缩学校开支,筹措资金。新建了教师周转宿舍40套、男、女生澡堂,标准化实验室3个,添置了配套的实验仪器,新建了标准化图书室、阅览室各一间,添置了所需的图书及体音美卫各种教具和用品,安装了13套电子白板,新建了标准化计算机室1个,添置电脑50台,改建了3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更换了教室及学生寝室门窗,铺设了学生教室、寝室、食堂的地面砖,粘贴了学生教室、寝室、食堂、厕所四周的墙面砖,添置了学生餐厅标准桌椅及700套教室课桌凳,粉刷了学校围墙、教室、寝室、餐厅的外内墙墙面。配套了学校各项文化建设。

2、教学装备基本满足教学需要。我校按国家标准建有够用的普通教室,建有音乐室、美术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综合档案室、传达值班室等教学辅助用房。有足够的教师办公用房和满足师生需求的食堂、开水房、厕所等生活服务用房。我校初中理、化、生实验室建设符合国家有关要求,教学仪器设备达到教育部《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规定的要求。我校根据湖北省《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及《中小学卫生室器械与设备目录》的要求配备了体育卫生器材。

3、经费到位,确保师生合法权益。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政策保障义务教育学校经费预算编制落实到位。加大了师资培训力度,按照义务教育管理新机制的要求,我校每年将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的培训工作;对领导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城乡教师交流待遇、优秀教师奖励政策、学科教师参加各级培训等全部落实,经费得到了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管理及质量考核投入不断增加,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4、落实资金,促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按规划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资金,努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确保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配备到位。目前,我校有计算机教室1间;建有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学校图书室现有藏书22603册,达到了生均42册以上。

(二)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均衡发展添活力

1、我校教师做到了基本合理配置,现在岗教师数额按核定的编制配置,实行了教师交流,我校在全镇内建立了支教、交流教师的工作制度。定期互动交流,打磨教师,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技艺的提升。近几年,我校先后培养出了1名省级骨干教师:蒋正负;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毛德勇、黄玉琴;15名市级骨干教师:马建军、黄万玲、赵双全、汪文江等;17名教师为县级骨干教师:孙玲玲、徐修刚等; 2名县百佳佳班主任:张帅勇、樊伟。

2、教师实行聘用制,对教职工师德修养、工作量、考勤、教育教学工作、业务研修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续聘的重要依据。

3、优化教学导向。利用职称政策导向。对申报职称人员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考评,作为教师职称晋级考核的重要依据,成为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有力抓手。以教研促技能,通过组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夯实内功,提高教学技能,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

4、强化校本培训。对培训的内容、方法、考核评价、责任落实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管理。

5、教师待遇不断改善。教师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月直达教师个人工资账户。每年预算教师医保经费人均 元、住房公积金每年人均 元,全部到位,足额上缴。

(三)优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抓常规,促进管理更加规范。我校严格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制定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并按要求控制好学生每天的活动总量和课外作业量,保证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严格按市教育局关于教学用书征订目录通知,征订教学用书,未出现乱征订学习资料等现象。学校有教学总体目标,教务处,各教研组,科任教师有学期教学工作计划,重视过程管理,定期组织检查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教学监控得力,教学秩序良好。

抓课堂,促进课改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了质量兴校意识,继续强化三个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实行为,用质量这把尺子衡量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抓质量调研,积极探寻“357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通过检查作业、随堂听课与定期考核,进一步把握各位教师的教学经验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艺术。认真组织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全体老师以“高目标、高定位、高质量、高效率”做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狠抓基础知识教学,稳扎稳打,学生的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学期期末一次性考试,我校学生参考率100%,优秀率达 95 %以上,体育锻炼达标施行面100%,学生体检合格率100%。

抓好体艺类教学,为每个学生制定了“体艺2+1”六年规划。我校组织了田径队、篮球队、乒乓球队、毽球队,坚持日运动时间一小时,坚持两操一课外活动,确保学生的运动量的达标;组织了合唱队、舞蹈队、美术组,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落实综合实践、地方课程、专题教育、校本课程。继续加强六个主题的教学: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等课题;开设了“我与历史人物交朋友”、“关注健康”、“关注饮食文化”、“美丽的家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程;发展了我校的本土课程:“走进诗词,陶冶情操”。各科课程有教材有教案有考核制度有评价措施,做到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把工作做实。

校内研训为阵地,教师学习求实效。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各学科要根据本学科的实际,组织好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做到及时研究解决,为课改工作积累经验。同时我们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切实抓好知识培训、学科培训、业务培训,以提高教师领悟新课标以及驾驭教材的能力。围绕“新理念,新标准,新行为”这一研究专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和各级各类的教学观摩、学习、参观活动,带回了不少宝贵的经验,给各科的教学活动带来了活力。

加强教研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以教研组为单位,扎实有序的开展校内研训。教研组建设注重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研活动与培养新教师相结合,努力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研组建设上一个台阶。依托农远工程,着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促进研训一体化建设。抓好农远工程应用与管理,各班使用多媒体安排到具体节次,确保80%的教师能使用远教设备和资源,学科覆盖率达到60%,周课时20节以上。加强档案管理,为学校各项工作服务。确保实验的开课率和电教手段的使用率。做好继续教育工作和校本研训。执行“谷城县教师继续教育五年规划”,“庙滩镇中心学校继续教育工作责任制”,“外出学习制度”,组织教师参加公需科目培训和校本培训。

(四)扎实开展关爱工程,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1、学校坚持对学困生、贫困生、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自主移民等特殊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学校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对贫困生实行“一对一帮扶”,并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对特别困难学生进行捐赠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每学期至少到每名学生家庭走访1次。各班班主任在计划中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特别关心这部分学生,让学困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关爱、贫困学生感到了温暖。

2、建立完善的助学帮扶机制。学校认真落实了帮扶计划,让每位党员、干部、教师实行“一帮一”,我校基本实现了贫困学生帮扶的全覆盖;学生的资助工作也开展的扎实有效。

3、加强德育管理注重家校联系。为落实德育为首,我们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首要工程,同时抓好特殊学生的关爱教育,我们始终把重点放在对“留守学生”的帮扶上,把难点放在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上。我校认真开展了“如何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理论研讨会,教师人人撰写论文,并进行论文评比。我校“家长学校”办得有特色,被评为市级“示范家长学校”。

4、我校德育组织机构健全,德育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学校有德育工作计划;班主任有切实可行的班级工作计划;科任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德育目标,渗透德育教育。各种计划有具体措施,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开展了主题班团会、国旗下讲话等多方面的德育工作。定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情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自我保护教育、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了以“首义精神耀千秋”爱国主义读书活动;植树节开展了“我与小树共成长”系列教育活动,并通过黑板报、班会进行环保知识教育;清明节组织学生到张宇烈士墓进行扫墓和祭奠英烈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开展了“大家唱、大家跳”活动。总之,学校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参与德育实践,对他们实行多元化的关爱教育。(五)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均衡发展

1、规范招生行为,确保入学率和巩固率。我校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制度,按统一规定划片实行就近入学的原则招生,确保服务区小学毕业生全部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我校保障了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巩固率达到98%。

2、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做到: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坚持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

3、我校每周上课5天,学生每天在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每节课上课时间为45分钟。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不占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学生在校时间上午为早7:50时至11:30分,下午为14时30至17时10分(住宿生安排了35分钟的课外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同时要求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

4、严格控制作业量。书面家庭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加大作业量。教师能根据课改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学生作业量基本上适中。

5、严格规范日常考试。我校没有组织参加过各种选拔考试、竞赛、考级等活动,对平时的检测也予以规范,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按成绩排列名次,更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安排座位等。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6、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争取资金改造,更新画室、多媒体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和实验室。切实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体育活动,积极开展“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和健康教育,举行安全演练,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逃生能力。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今后的打算。

我们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物理、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课教师缺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按照新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标准,我校校舍依然紧张。特别是教辅行政用房,一是布局不合理,二是面积较小,三是数量紧张。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把学校真正办成山里孩子求知的乐园、幸福的家园。让全体住宿学生能吃得饱、睡得香、留得住,能安心生活,专心学习;能让领导满意、家长放心。

3.八德乡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篇三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我代表圩上桥镇小学就我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我校地处城郊,近几年来,在各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克服种种困难,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齐抓并举,使学校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学校规划合理、建筑美观、绿化达标、配备齐全;同时加大教改力度,提高教学水平,教师队伍日益向专家化、学者化的方向发展,办学水平逐年提高,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认可。几年来,我们用平凡扎实的工作,一点一滴的进步,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努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尽力创办了让当地老百姓信得过、靠得住的教育。

一、基本情况:

圩上桥小学地处县城西郊,交通便利,环境幽雅。1998年撤乡并镇时,由原店前乡与圩上桥镇两地小学合并而成,现管辖1所中心完小及3所村小,7个教学点。有在校学生(136)人,全镇在职教师33人。

历经了风雨沧桑的圩上桥中心学校,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在现代教育的平台上作出了喜人的成绩。在过去的几年里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六年荣获县教育局教育目标管理、教学效益评估先进单位; 两年获全县农村组“语数”竞赛团体一等奖;学校党支部先后6次荣获镇党委“先进党支部”的称号;荣获2次县教育局工会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以来学校4次被评为共青团东乡县委“青年文明称号”。近三年来,教师中先后有10余人次分别获县优质课一、二、三等奖, 有20篇教研教改论文分别在国家、省、地、市获奖或发表。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情况:

(一)师资水平:

(1)学校班子齐全,设有校委会、政教处、教务处、语数教研组、少先队大队部等组织机构,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开拓创新。

(2)中心完小现有专任教师12人,学生69人。师生比1:7。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1人。本科学历3人,专科学历 9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富贵小学现有专任教师2人,学生16人,师生比1:8。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一人。中师毕业2人。何家小学现有专任教师2人,学生13人,师生比1:6.5,中师学历2人。南辽村小现有专任教师2人,学生13人,师生比1:6.5,中师学历2人。另外后溪、龙源、梧城源、下邓、油路头、朱家、竹堑7个教学点共有学生25人,教师15人,全部中师学历以上。

(二)办学条件:

(1)中心完小现有较高规格教室6个,全部配备电磁白板;图书室图书1100余册,生均16册。富贵、何家、南辽三所小学教室全部合乎规格,但没有配备电磁白板,三所村小共有图书1500册,生均35册。

(2)中心完小拥有电脑教室、实验室、仪器室、师生阅览室、音体美器材室。校园环境优美整洁,布局合理有序,教学设施齐全。何家、富贵、南辽三所村小也拥有电脑教室、音体美器材室。

三、学校的办学理念

我校素以教学实、校风良、质量高而深受群众好评,学校树立“以教学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根本”的质量理念,沿着改革、创新、发展的办学思路,不断加大课堂教学与教研的力度,严格强化校训“尊师、守纪、开拓、进取”的内涵,逐步形成了“严、勤、细、实”的教风和 “诚心、友善、进取、创新”的学风。学校以文明礼仪校园为引领,以“读千古美文 与圣贤为友”为办学特色。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规范学生行为,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为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我们在镇政府的领导下,会同乡村组干部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使学区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无学生辍学。保证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达到96%以上,辍学率为2%以下。,同时把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同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为培养镇域经济发展的后备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校严格按照部颁计划开课,开齐、开足课程、课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认真开展少年宫活动,让学生以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培养他们学习、动手、审美、创造的能力,增强学校凝聚力,让学生乐学爱学。

(二)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

1、强化安全教育。学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学校集会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我们还多次聘请消防大队官兵、疾控中心专家到学校为学生进行消防以及安全卫生知识讲座。

2、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每月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宿舍、食堂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隐患,及时收缴学生玩具手枪、刀片等危险玩具,对于其他诸如危险游戏等行为实行首遇责任制和值周教师巡查制,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为全校学生办理了校园责任险,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安全工作保险系数。四是多次组织了地震逃生演练、防止楼梯间踩踏事故演练和消防演练活动。

(三)教育教学特色鲜明

1、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主导地位,为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幸福师生、和谐校园、品质教育”的目标,我校开展了经典诵读特色教育,进一步依托读书明理,读书做人,强化素质教育,使全校师生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高。让圩上桥小学师生真正站在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巨人肩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抓好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1)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积极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以“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为原则,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辅导。(3)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教师利用课间,经常互相探讨教学中的问题,提高了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4)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奖惩制度,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为了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横向联系,我校召开家长会,听取了家长好的建议。(6)制定了《圩上桥小学教育教学目标管理细则》,每学年对全镇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评估。

3、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效果的好坏,学生良好素质的获得靠高素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学校采取多途径提高教师素质。一是加强师德教育和法纪法规教育,培养了一支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关心学生、无私奉献的教师。二是加强教师业务培训。三是强化教师的继续教育。学校要求教师除按教育局规定的继续教育内容进行学习以外,还鼓励教师进行自修、函授,并强调专业对口。四是开展教学大比武活动,从而全面提高了教师素质。

(四)、学校各项工作管理有序,职责明确,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

⑴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责任性。

⑵班级管理实行班主任负责制,班主任可在同班教师中挑选一名教师作助手共同管理一个班,合理分工,既减轻教师负担,又强化对学生的教育与督促。对班级的考核,实行量化打分,并推行“学生值周”管理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每个月评选文明班级。

四、存在的不足。

1、音乐、美术等专业课教师缺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部分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不强,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3、集体备课、教学比武等教改措施还不够完善。

五、今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一套督促、济困、监督、处罚等相关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2、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3、不断增设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4、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把学校真正办成孩子求知的乐园、幸福的家园。能让领导满意、家长放心。

4.八德乡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篇四

汇报材料

九华山中心学校校始办于2009年,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佛教名山九华山,是一所古老而又年轻的学校,学校现辖九华乡初级中学、九华乡中心小学、九华乡拥华小学、九华镇中心小学,在职教师99人,学生1395人。一、九华山中心学校整体情况

九华山中心学校目前在校学生1395人,其中小学学生人数:933人,初中学生人数:467人;在职教师99人,其中小学教师:52人;初中教师:46人。学校占地面积130亩,其中校舍面积17000㎡,运动场20亩。二、十项基本条件

1、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九华乡初级中学:占地面积50亩,生均占地面积69㎡,生均绿化面积4.27㎡,校舍建筑面积7597㎡,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2.8㎡。

九华乡小学:占地面积25亩,生均占地面积22㎡,生均绿化面积1.5㎡,校舍建筑面积3772㎡,生均校舍建筑面积7.8㎡。

九华镇小学:占地面积15亩,生均占地面积54.4㎡,生均绿化面积22㎡,校舍建筑面积1800㎡,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0.4㎡。

九华乡拥华小学:占地面积8亩,生均占地面积19.1㎡,生均绿化面积3.18㎡,校舍建筑面积870㎡,生均校舍建筑面积6.54㎡。

2、生均运动场地面积

九华乡初级中学:占地面积15亩,生均占地面积21㎡。九华乡小学:占地面积7亩,生均占地面积6.5㎡。九华镇小学:占地面积3亩,生均占地面积13.3㎡。

九华乡拥华小学:占地面积3亩,生均占地面积11.46㎡。

3、生均图书册数

九华乡初级中学:图书总数:23500册,生均图书册数:64.4册。九华乡小学:图书总数:12000册,生均图书册数:14册。九华镇小学:图书总数:4000册,生均图书册数:38册。

九华乡拥华小学:图书总数:3000册,生均图书册数:15.55册。

4、生机比

九华乡初级中学:电脑台数:60台,生机比7.8:1。九华乡小学:电脑台数:56台,生机比10:1。

九华镇小学:电脑台数:56台,生机比3:1。

九华乡拥华小学:电脑台数:32台,生机比4.9:1。

5、互联网接入带宽

九华乡初级中学与九华乡小学:100M。九华镇小学:20M。九华乡拥华小学:10M。

6、教学软件资源配置

共有各级各类教学光盘82盒,450张,400课时。教学软件资源80.5G。

7、实验室配备

九华乡初级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1个,九华乡小学与九华镇小学各一个科学实验室,管理员各1名,实验室制度完善,使用记录完备。

8、教师学历合格率

九华山中心学校初中部:在职教师46名,大专6人,本科38人,研究生2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九华山中心学校小学部:在职教师53名,中专6人,大专26人,本科20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9、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室2间,有学生座位60张。

10、课程方案实施情况

学校严格按照市教育局每学期下发的课程设置方案,开足开齐各门课程。

三、其他情况:

1、“两个为主”情况

妥善解决风景区内居民子女的就近入学问题,充分保障其受教育的权利,解决外来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接纳为主”,着力推进教育公平。本学年各年级共有外来人口子女158人在我校就读。

2、留守儿童情况

九华乡初级中学:留守儿童20人,男11人,女9人,留守儿童爱心妈妈:张玲。

九华乡小学:留守儿童36人,男10人,女26人,留守儿童爱心妈妈:郭淑君。

九华镇小学:留守儿童2人,男1人,女1人,留守儿童爱心妈妈:毕亚玲。

九华乡拥华小学:留守儿童8人,男4人,女4人,留守儿童爱心妈妈:陈俊。

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留守学生在“家”中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3、残疾儿童受教育情况 我校无残疾儿童。

4、公用经费管理情况

学校严格公用经费管理和使用。建立了公用经费管理办法;每五年由教职工选举产生工会经济审查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学校财务、收费定期公示;学校落实重大物品采购由行政会议集体研究决定。

5、绩效工资制度情况

学校有经全体教师表决通过的《教师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和《教职工绩效考核细则》,并严格对照落实。另学校还建立了学校绩效考核细则,每两年对教职工反映比较集中的条款修订一次的正常完善机制。

6、小学科教师配备情况

学校在2010年由风景区管委会统一招聘了音、体、美专职教师各1名担任教学任务,但由于教学任务重,其他小学科为兼职。

7、教师校长交流情况 学校建立了正常的校长、教师交流机制,每年选派不少于教师总数的10%的教交流。

8、教师培训经费及参加培训情况

学校每年选派大量教师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和人社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活动,每年的培训经费不少于学校公用经费的5%。2013-2014学总费用24.4万元。

9、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情况

2013-2014学,全校1395名学生参加了国家体质健康测试,优秀1200名,好50名,及格人数145名,不合格人数0名,合格率为100%。

10、学生择校情况

无学生择校情况,就近入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平等待遇。

11、学生课业负担情况

学校严格落实办学行为规范,坚持“一教一辅”,无违规征订教辅情况,学生课业负担适中。

规范办学和减负情况(作业量小学每天1小时,初中每天1.5小时、每天课外锻炼一小时、一教一辅和减负措施)。小学在校时间不超过6

小时,初中在校时间不超过7小时。晚间、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上课。

12、学生安全工作

学校各项安全工作制度预案健全,历年来都获得“平安校园”称号,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13、重点班情况

学校历年来未开设重点班,所有平行班均依据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均衡分班。

三、办学特色

1、国家级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国家级青少年活动中心、2、乡村学校少年宫

学校组建了竖笛、广场舞、篮球、乒乓球、书法、绘画、计算机等十余个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基本涵盖所有学生。由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学校还定期举办书法比赛、绘画比赛、征文比赛等各类学生文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兴趣成果,让兴趣转变成特长。学生也因此在市、区举办的各类活动中大面积获奖。

3、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通过文化环境的熏陶,对学生进行学生德育,2013年9月,由专业人员及教师,对校园内近100米长的围墙进行设计,打造成了集美德故事、安全教育、行为规范等内容为一体的校园文化长廊,增强学校文化氛围。学校每学年组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营造温馨育人的班级文化氛围。

4、食堂管理

学生食堂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自2014年3月份开始,我校将传统的由老师分餐,变革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由“被服务”变为“自服务”,促学生文明就餐,并由老师进行监督、协调,培养了学生文明就餐习惯,学生浪费现象得以遏制。

5.八德乡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篇五

新洲乡中心学校

二0一四年九月

新洲乡中心学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评报告

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为此我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走特色之路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照《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工作的通知》(鄂教规【2011】3号)文件精神和《湖北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实施细则》(鄂政督【2013】5号)文件要求,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新洲乡中心学校前身为新洲中学,创建于1958年,位于竹溪县城东部,距县城50公里,2008年由于潘口电站的开工建设,将淹没区学校:凡停小学、鲁台小学、福和小学、潭口小学整合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20000多平方米,有建筑面积8680平方米,生均分别为32.4平米、14平米,绿化面积8900平米,绿化率为44.5%。学校以“知书达理,自强不息”为育人目标,大力实施 “六优战略”,即:学校管理优化、教育科研优先、教师队伍优良、教育质量优秀、育人环境优美、学校发展优势。以“礼仪文化”为特色,致力打造新中基础教育品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连续三年被授予“教学质量优胜单位”,先后荣获“县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县安全管理先进单位”、“红领巾示范学校”、“市合格食堂”、“市文明宿舍”、“省绿色校园”等荣誉称号。现有教学班15个,其中小学部9个教学班,中学部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18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367人,中学在校学生251人。有教职工54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中学

高级教师2人,中学一级教师8人。近年来,上级主管部门、党委政府、学校一直把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作为普及义务教育的奠基工程来抓。通过努力,目前我校办学条件已基本达到义务教育均衡的要求。

二、创建经费投入情况

我校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以来,硬化校园地面先后投入40000余元,绿化校园先后投入320000余元,校园文化建设先后投入6.5000余元,教学仪器、图书购置投入32.5万余元,解决教师各种培训费用1.5000余元,使我校达到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三、自评情况及分数

五项总分100分,自评得分96分

(一)学校设置与班额

本项总分20分,自评得分19分。

根据新洲乡中心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我校中学部面向全乡19个行政村招生,服务半径20千米,最远学生乘车一个小时可以到校。我校现有学生618人,班级15个班,平均班额41.2,无大班额现象。三年来,学校先后对校园路面进行了全部硬化,对校园空地进行了绿化,对危险地方都安装了护栏。每学期初都对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进行了完善。学校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生均32.4平方米。

(二)校舍建设

本项总分30分,自评得分28分。

学生人均建筑面积14平方米,符合基本标准。教学辅助用房如理化生实验室、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专用教室(功能教室)9室齐全,校舍建筑质量符合建筑标准、抗震设防分类

标准和防火设计规范。消防实施能正常使用,每学期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学生宿舍、食堂、厕所设施符合规范。学生宿舍为四层公寓楼,建筑面积1614平方米,31个房间,学生一人一床,人均4.4平方米,学生宿舍每天认真打扫,有检查、有记录,干净整洁,达到标准。学校食堂面积963平米,设施规范,宽敞明亮,卫生整洁,生均占地1.55平方米。教师宿舍楼与与学生宿舍楼每个寝室内均有卫生间,室内干净整洁、地面铺有防滑地砖,坑位比男生为1:15.3,女生为1:11。

(三)设备设施和场地

本项总分为30分,自评得分29分。

中学理化生及小学科学仪器设备配备达到《湖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二类配备的标准;图书、音乐、美术器材配备达到教育部规定的II类标准;体育器材、卫生及心理咨询器材配备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学校现有环形跑道200米,直道60米,篮球场二个,羽毛球场、排球球场地各一个,乒乓球台12个。

学校应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配备有信息技术设备和其他现代技术装备,并符合《标准》。班班通设备正常维护和使用。

生均图书19.8册,且适合学生阅读,每年按需新增图书,符合标准规定。图书室、阅览室按照学校规定时间对全体师生开放,有制度、有记录。

(四)教师与经费。

本项总分为10分,自评得分10分。

1、教师队伍。

校长及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达到规定学历要求。专任

教师45人,其中学历达标45人,本科及以上学历28人,高学历占62.2%。教职工配备数量适宜,学科结构合理。三年以来新增10名教师均为本科学历,10人均为新招录的新机制教师。

校长具有规定的合格学历,经过一次校长任职培训和一次提高培训,持有任职资格证书。教师遵守《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学校严格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及其他学习培训。

2、教育经费。

生均公用经费按标准小学500元/生,中学700元/生,及时足额拨付到学校;教师的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按时足额发放。学校建立有绩效考核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坚持民主理财,定期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有教职工代表大会监督机制。

绩效工资按照上级相关规定,根据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细则进行绩效考核,并按照考核程序进行考核、对结果进行公示。

3、教育关爱

建立有贫困生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一补”资金的申请、公示、发放机制。保证留守儿童及贫困生生活保障,没有因为经济原因而辍学现象。

(五)质量与管理。

本项总分为10分,自评得分10分。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严格按照《竹溪县关于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的通知》,开全国家课程、省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学生学习负担合理。

2、全面开展上午大课间操和下午课外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

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为80.9%,学生有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和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学校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每学期都组织学生进行体育健康测试,分笔试和体育考试。每学期组织学生体检一次,并认真填写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体检记录表;针对我校生源中有留守儿童这种情况。学校针对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同时为了让他们健康的学习,学校建立有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设有心理咨询室,对学生开放,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3、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学校探索并构建自主、合作、个性、开放、创新的“三主三自六环”教学模式,实现课堂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四大转变”。教学过程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各学科课堂教学常规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教师严格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加强教学工作的考核力度,端正教风,严谨治学。各学科以优化课堂教学,规范作业为着力点,精心备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注重个性教学设计形成。根据实际情况,基础学科每月进行教学反思,如实作好记载。各年级学生成绩及及格率达到上级要求,每学年毕业生各科合格率为98%,每年为普高和职高输送的毕业生位居全县农村中学前列。

四、主要做法

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克服困难开齐开足课程

根据《竹溪县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通知》要求,我校克服困难,多方面作好教师思想工作,本着“相对专兼,错位排课”的原则,动员部分教师改教缺编科目,做到了规范、可行和有效。

2、坚决执行县教育局招生要求,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做好新生招生宣传动员工作和新生入学通知书的发放工作。

3、严格控制流失,保证学生受教育权落到实处

学校建立“流动学生花名册”,班主任是班级控辍的第一责任人。对本班没有按时到校的学生,一是摸清去向,二是逐一家访,耐心做好家长的工作,坚决不让一位学生辍学,家访要求认真填写家访记录。

4、实行阳光分班,不分快慢班,确保教育的公平性 我校传统表明,不分快慢班,可有效促进学生均衡发展,有利于学生正常心智的发育。今年,我校在15个教学班的师资配备上,做到力求均衡,不偏不倚,不搞重点班,也不搞变相的重点班、特色班,确保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公平性,保证每一个学生以公平的起点,进入初中的学习,此举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理解,为我校争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5、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政策,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学校无任何名目的收费。每年开学初,学校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告知家长:补课不是救星,资料亦非法宝,以各种方式私自动员学生缴费补课或者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的行为都是违规行为,欢迎社会监督举报。学校无任何违规收费现象。

6、开展教学模式的革新,开创具有实中特色的教改之路 “三主三自六环”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教学工作规范化与科学化的基础。我们以“数学课堂”的研究为载体,开展课堂模式的改革,不断完善适合我校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推进班班通教学和导学案教学模式,适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将有效教学的研究向更高标准的“高效课堂”研究推进。

7、积极创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使学生享受高质优效的教育,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五、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1)不足

1、办学条件与标准相比有差距,学生食堂面积小住宿生就餐时有点拥挤;教师宿舍楼无洗浴设施,卫生间有点小。

2、教师结构调配置不够合理。主要是学科配备不合理,少数学科缺专业教师,特别是体育、音乐、美术专业老师。

3、校容校貌有待美化,校园文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品味。

(2)今后努力的方向

1、指标分解到人,任务分解到天,各负其责,确保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2、多方筹措资金改善校容校貌及校园文化建设。争取添置教工宿舍楼洗浴设施及争取扶持新建学校办公楼项目。

3、组织班子成员及全体教师学习“办学基本标准”和“评估体系”,根据“办学基本标准”及“评估体系”修正学校发展规划及各处室工作计划,力求使我校各项工作既在“标准”内高位运行,又在“标准”上有所创新,有学校特色,成特色学校。

6.八德乡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篇六

推进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教督〔2012〕3号)《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青海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青海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与监测制度的实施方案》、青海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青海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海东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和《民和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教师素质、规范办学行为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为宗旨,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坚持标准、因地制宜,重点突破、整体提高的原则,大力缩小义务教育差距,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逐步实现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发展目标 2018年前,基本消除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小学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达到2㎡,初中2.2㎡;小学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到3.5㎡,初中5㎡;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330元,初中600元;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达到5台,初中10台;小学生均图书册数达到20册,初中30册;小学师生比达到1:19.5,初中1:15;小学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达到0.04,初中0.039;小学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达到0.02,初中0.026;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80%以上,小学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2018年,实现我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三、成立领导小组

为切实加强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实施工作,全面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中心学校研究成立马场垣乡中心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张元成 马场垣乡中心学校校长 副组长:陈 斌 马场垣乡中心学校副校长

石生福 马场垣乡中心学校党总支副书记

成 员:朵茂珍 马场垣乡马聚垣学校校长

刘维来 马场垣乡下川口小学校长

刘应鸿 马场垣乡团结小学校长 柏玉良 马场垣乡中心学校教研员

孙宾雁 马场垣乡中心学校工会主席 张小珍 马场垣乡中心学校会计 谢玉兰 马场垣乡中心学校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石生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谢玉兰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安排各项工作,抓好日常工作,抽调相关同志集中办公。

四、主要任务

(一)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基本形成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需求的学校布局结构;2所完全小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园、校舍、体育运动场、安全设施、卫生设施、寄宿设施、教学仪器设备、信息技术设备和班额等达到省定标准,学校之间无明显差异;所有学校和教学点无D级危房,校舍基本达到国家抗震设防标准。

(二)师资力量基本均衡。所有教师具备教师资格和达到学历要求,高一级学历教师所占比例明显提高,学校之间教师学历水平、高级职务教师比例无明显差异;校际之间校长、教师定期交流;校长、教师培训经费得到保障;校本研修制度全面落实,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明显提高。

(三)经费投入基本均衡。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省定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四)办学水平基本均衡。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规 定开齐开足课程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校际之间教学质量差距不明显,无任意增减课时、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行为,无以考试成绩公开排队、办重点校(班)现象,促进学校教育共同发展。

(五)教育机会基本均衡。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得到切实保障,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8%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年辍学率小学控制在0.5%以下,初中控制在2%以下;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口子女在学校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得到保证,残疾儿童少年和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权益得到保障。

五、保障措施

(一)优化中小学布局,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改扩建建设和校园硬化建设实施,重点改善马聚垣学校寄宿条件。同时,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快中小学校舍“改薄”工程和学校硬化、美化和绿化建设,实现学校校舍安全达标。

(二)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均衡合理流动。完善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和校长全员培训,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对农村紧缺学科教师实行订单式培养。健全骨干教师培养任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建立教师均衡配置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服务制 度,广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三)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快薄弱学校改造。依法足额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实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重点用于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确保学校经费足额到位,确保经费使用及时、规范、安全、有效。

(四)规范义务教育行为,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强化学校目标管理,引导学校自觉规范办学行为。强化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坚持育人为本,严格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加大教研力度,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效益,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落实相关政策,确保残疾儿童少年和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益,全面提高我校办学质量。

(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成立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负责制,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狠抓“控辍保学”工作,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水平。

(六)加强部门合作,筑牢安全防线。建立由学校、派出所、村两委等部门组成的校园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中小学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 在的问题,及时对安全工作作出具体的安排部署,定期对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整改。学校组成校园周边巡逻队,构建全方位的学校安全工作防范体系。

7.八德乡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篇七

为了积极推动新《义务教育法》实施,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级部门组织实施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现在,我校就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横沟中心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农村中心小学。学校创办于1952年,在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栉风沐雨、薪火相传,蓄积了深厚的教育底蕴,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与日俱增。

近年来,学校围绕“品质教育、魅力校园、幸福师生”这一总体目标,充分整合教育资源,挖掘自身潜力,大力实施了“生态德育、有效教学、精致管理、特色办学”四大工程,教育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平安校园”、“市规范管理达标校”、“市科技教育示范校”等,在教育局目标考核中,多次获得“目标管理优秀奖”、“教学质量进步奖”。

二、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情况

1、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体育活动场所

我校校园环境宜人、精致典雅,学校占地17353㎡,生均占地面积达20.54㎡;校舍建筑面积5063㎡,生均建筑面积5.99㎡。学校有现代化的200米环形塑胶跑道及60米直径的田径运动场1个,标准化的篮球场2个,生均活动面积达到了7.66㎡。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活动面积均达到省二级指标。能够较好的满足学校日 1

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及学生课外活动的需要。

2、图书、仪器设备及实验室、专用教室

学校设有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体育室、电脑室等专用教室,均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Ⅱ类。图书室拥有藏书28000多册,生均藏书达33本,有专人负责,每周一到周五全天候对学生开放,能够满足广大学生阅读的需要;

学校有仪器室1个,科学实验室1个,有专人管理;有计算机网络教室1个,电子阅览室1个,计算机生均台数0.10台;有音乐教室1个,钢琴1台,并配有音响设备;有专用美术教室1个,配有必须的教学器材;有体育器材室1个,并配有充足的器材。音体美教学器材和设施能满足教学和体艺活动需要。

3、办学规模、班额

学校共有19个教学班,一年级平均班额46人,二年级平均班额48人,三年级平均班额47人,四年级平均班额49人,五年级平均班额49人,六年级平均班额43人,均达到省二级指标。全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仅10人,占生源数的1%。学校办学规模适度,与办学条件相适应。

4、教师配备

学校共有教师45人,全校学生845人,师生比1:18.78。从性别结构来看,有男教师16人,女教师29人;从学历结构来看,研究生1人,本科39人,专科2人,中专3人;从职称结构来看,有中高

1人,小高24人,小一19人,小二1人,未定级1人。教师学科结构布局合理,拥有专职的美术教师1人,体育教师2人,科学教师1人,品德教师1人,所有教师均有所任教学科的任职资格,能够满足开足开齐规定课程教育教学要求。其中周振程、张志强同志为“连云港市中小学高层次人才‘333工程’”首批“骨干教师”,司彬、任林同志被确定为“连云港市中小学高层次人才‘333工程’”第三周期第三层次“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5、安全保障、生活设施

学校配备2名安保人员,安全设施齐全,有专职领导负责学校安全工作,定期组织人员巡查,确立了周查周报,月查月结制度。校园有摄像头监控、红外线报警、值班人员的定时巡逻,构成了“多位一体”的校园安全系统。学校有各种安全事故的处理预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防火、防震的安全演练,利用班队课主阵地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在危险情况下的生存能力。

学校为每一个班级配备了饮水机,与有生产资质、卫生达标的纯净水生产厂签订了供水合同,保证了每个孩子,每天都能喝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厕所有水冲系统,聘有专人每天按时打扫,满足了全体师生课间入厕的需要。

6、管理与质量

一直以来,学校全面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岗位责任明确,工作落实到位,有较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充分保证施教区的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均衡编班,没有

重点班,快慢班、特长班、实验班等违规行为。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鲜明。学生学业合格率达100%,身体、心理健康、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1%以上。

学校确立了以“体验、创新、成长”为主题的科技教育活动,硕果累累。截止目前,我校科技活动共获国家级二等奖1人次,省级奖30人次,市级奖420人次,县级奖1000多人次,另有6名同学的发明作品获得国家专利。由于科技活动成绩斐然,我校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连云港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连云港市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学校严格落实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体育艺术“2+1”专项教育活动正常。校园文化富有特色,学生社团种类多样(有书法、制作发明、科幻画、数棋、七巧板、机器人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加入一个自己喜欢的社团。

上一篇:2022年最新期货从业考试《法律法规》考点下一篇:建党90周年大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