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2024-11-05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精选11篇)

1.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篇一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尽可能的提高教学质量呢,多年了我做了一下几点摸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当学生对所学科目不感兴趣时,便会出现不断地讲小话、做其他学科作业、甚至出现一些毫无道理的刁难或藐视等现象。如何使学习环境变得有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饶有兴趣的环境中把学习搞得更为出色,许多教育家作了不懈的努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二)、优化、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课堂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有兴趣的事,学生自然都会主动去做。这就要求教师要优化、丰富 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上课的时候想办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如使用恰当的音乐、游戏或奖励,通过有趣的问题、直观的形象、巧妙的结构、精彩的演示、图片的展示等等方法、手段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

其中,多媒体的应用作用尤为突出。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手工课所占比重很大。以往,我们示范作业时,教师边讲解边示范,但由于视野遮挡等原因,很多学生无法清楚而完整地看到整个演示过程,因而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做或不想做。但我们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物投影仪,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学生通过画面,能清楚地看到教师整个演示过程;同时优秀学生作业或演练也通过投影仪进行展览,并让学生自己讲解、自我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手工课真正成为学生自己动手作业的课。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尽可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以期提高和扩大手工课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在丰富多彩、轻松愉快、兴趣盎然的环境中学习,自然会效率倍增。一个教育工作者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持久不衰的兴趣,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抓住一切展示学生作业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自豪感。

(1)利用学校“六一”、“教学开放日”等活动的机会,将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展出,提高学生及家长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2)利用学校的宣传栏、走廊墙壁、班级的“文化园地”等地方张贴学生的优秀作品。

(3)积极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学校及各级部门组织的有意义的美术比赛。

(四)、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他们的知识基础、认识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学习态度都不尽相同。因此,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尊重学生人格,严格但不严厉,并且要对每个学生都深入研究,采取不同的对策,使其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发展提高,从而达到共同的质量要求。尤其对中差生,教师更要注意帮助,要多鼓励他们回答问题。帮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途径还很多,但只要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心中能时时装着学生,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相信一定会探索出一条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路来!

2.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篇二

效一、遵循教学目标性原则, 按照课文内容的重点难点, 有目的、有益话题无针对性课所地堂不提提包问问。但不是什么的范围很广, 可都以可说以

提, 什么都可以问。必须弄清提问的目的。提问只是一种手段, 是服务于教学目的的。因此, 教师的提问要按照课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切忌漫无边际, 随心所欲。

如《孔乙己》一课的教学, 笔者紧紧围绕课文内容重点和难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进行设问:“为什么小说开始的社会环境描写就要描写‘短衣帮’”与‘穿长衫’两类喝酒的顾客?‘短衣帮’是‘靠柜台外站着’喝酒, ‘穿长衫’是踱进酒店里面‘慢慢地坐喝’。这样一

‘短’一‘长’, 一‘外’一‘里’, 一‘站’一‘坐’的对比, 作者想说明什么?与后面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的外貌介绍有没有联系?这样的外貌描写目的又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同学间的合作交流, 很快弄清:写两类喝酒的顾客, 是为了交待后面有关的人物;而“短衣帮”与“穿长衫”的对比描写, 说明中国封建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同时还为后面小说主要人物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打下伏笔;其目的是揭示孔乙己身份的特殊性;预示了他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悲惨结局的必然性。这样直奔课文的重点难点的提问, 不仅使学生在小说学习的开始就抓住了小说的主要人物孔乙己、短衣帮、穿长衫以及小说的主题等, 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了环境对人物、对故事情节的推进, 对主题的揭示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遵循学生思维规律, 按照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提问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做到有目的同时, 还要注意问题的有序性。切勿东一榔头西一棒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 遵循学生思维规律, 按照课文内容,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提问。如小说《变色龙》, 通过奥楚蔑洛夫这一变色龙形象的刻画揭露了沙皇警察制度的黑暗。怎样才能让学生逐渐地认识到这一主题呢?为此, 我按照学生思维的规律, 精心设计了由浅入深的系列问题:什么是变色龙?它有什么特征?课文写的什么样的变色龙?为什么说他是变色龙?一共变色了几次?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地不断变化?这反复变化说明了什么?通过逐步的讨论, 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小说内容的阅读, 而且从奥楚蔑洛夫五次变色中认清了俄国沙皇警犬专横霸道、欺压人民、阿谀权贵、看风使舵的丑恶灵魂, 深刻认识到沙皇统治的腐败和黑暗。还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作者精彩的构思和睿智的语言。

三、遵循学生认知特点, 按照课文的内在关系, 抓住其共有特征进行整体性提问

我们的语文教材虽然课文众多, 其实许多课文都有内在关系和共同特征。有主题相同的, 有体裁相同的, 还有作者相同的。如果我们能遵循学生认知特点, 按照这些课文的内在关系, 抓住其共有特征进行提问, 则不但能教给学生各类课文的学习方法, 而且能使学生的学习由知识变为能力。

如学习《新闻二则》一课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与《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这两篇短文的体裁同为“新闻”里的“消息”类, 作者同为毛泽东, 内容同为报道解放战争胜利的消息, 且结构和语言特点相似。我抓住这两则新闻的内在联系, 进行整体设计与提问。前一则的提问, 重在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 为学生的知识迁移做准备;后一则的提问则侧重于引导学生应用学法。因此, 在学生学习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后, 我提问学生:“通过本则新闻的学习, 大家觉得消息应该有哪些部分?本课有哪些部分?主体部分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消息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本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分别体现在哪里?学习消息时我们还抓住哪六要素?反映了什么主题?而在《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学习前, 我提问学生, 消息有哪些特征?我们学习前一则消息是怎样学习的?我们这一则消息该怎样学?在学生应用学法学习交流后我再提问学生:这两则消息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消息特征的认识与应用能力。

四、遵循学生发展要求, 按照未来人才战略的需要, 巧抓课文内容的前后“矛盾”进行提问

作为现代科学的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未来世界的栋梁之才, 除了学生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外, 还需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因而, 我在课堂的提问中, 还注意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 巧抓课文内容的前后“矛盾”进行提问。

如小说《孔乙己》结尾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大约”与“的确”看似矛盾, 实则富有深意。为此, 我有意识地问学生:“‘大约’与‘的确’矛盾吗?为什么?”从而引发学生对孔乙己命运的深思:用“大约”一词是因为“我”到现在———叙述故事的时候一直没有再见到孔乙己, 也没有得到关于他的确实消息, 所以用“大约”来表推测;用“的确”一词, 是“我”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酒店的悲苦情况, 在那冷酷无情的封建社会里, 孔乙己必死无疑。这样抓“矛盾”进行设问, 既使学生深化了对原文的理解, 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篇三

一堂语文课要考虑3个要素:首先,要挖掘语文课堂的深度;其次,开拓语文课堂的宽度;最后,把握语文课堂的进度。要想完美地成就以上3方面的结合,教师本人要是美的引导者、美的使者,把语文教学变成最优化、富有美感效应的艺术,才能使学语文变成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才能避免学生的枯燥感;才能让学生感觉这不是上课,是在参与一种美的鉴赏活动,有一种美的享受。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知识,又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身心的愉悦。而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语文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语文教师缺乏审美感知力,就会成为语文教学的门外汉。审美能力要求主体对美的诸因素能直接把握和领悟。

审美感知力

语文教师的审美感知力表现在善于从语言文字入手,既能零散地感知审美对象,不轻易放过一字一语,又能从整体上去把握,透过语言所描绘的形象去作深层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进入美的领域,领略美的意蕴。感知力还要讲究快而深,将审美内容尽快传递到大脑,促进主客体的和谐。虽然对美的感知侧重于感性直观,但它也是一种社会意识活动,积淀一定理性思考的因素。因此,审美感知力包含有选择力,这对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安排都具有指导性。

语文教学的审美感知力既要求对色彩、音韵、节奏、结构等形式因素有敏锐感知,更要求以丰富的想象力,把那些静止的文字,转变为鲜明可感的形象,语文课文大都是艺术精品,储藏有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美:有感情激越的诗歌,有文辞优美的散文,有条分缕析的说明文,有逻辑严密的议论文,其中不乏偏重于形式的自然美,偏重于内容的生活美,讲究形式与内容统一的艺术美。如果语文教师缺少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力,就感知不到作者的创造之美,美文就只剩下了干巴巴的无生命的文字,那怎能让学生感知到美呢?

语文教学强调文与道的美的统一,语文教师的审美感知力有助于语文教学运用汉语这种具有丰富的美的资源的语种,展开优美的抒情和滔滔的雄辩,展示生动的审美场景,使美质像春风细雨般渗入学生心田,让学生体验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无论是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只有语文教师具备了较强的审美感知力,才能抓住形象性、情景性等引导和培养学生感知形体、结构、意境的美,并感知和捕捉生活的美。

审美感知力需要生活底蕴,语文教师应不断积累生活,丰富自己的阅历,拓宽自己的视野,才能左右逢源,从多方面深刻地感知美,能够认识文字形象美,感悟语言音乐美,品味词语意蕴美,领会句式变化美,把握整体风格美,从而把语文课教“活”、教“实”、教“美”,让学生在对美的感知中获得高品位的陶冶,使师生的情感交流自然默契。

审美鉴赏力

审美鉴赏力是比审美感知力更高层次的审美能力,鉴赏力指对审美对象的欣赏评判能力,既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美丑识别,也包括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性质的深刻理解,还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类型、形态的领悟。审美鉴赏力的形成,不仅要有扎实的美学知识作基础,还须有一定的审美观念、趣味、理想作为鉴赏标准。

语文课文都带有作者的审美情感倾向,体现着作者的审美理想。语文教师首先要根据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指向,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情感,使自己从作者崇高精神美和自身创造的价值美的享受中受到强烈的鼓舞。情是文之根,语文教师抓准了它,就可以转变成学生之意,从而使他们品尝到寻幽览胜的乐趣。

语文教师情感应随作者感情波动而波动,决不偏离开作品的感情基调。激昂时慷慨动情,使人共鸣;悲壮时义正辞严,令人动容;委婉处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融美于心灵,启开心扉,触发情思,让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又必须有理性的稳定的审美情感,只有形成这样稳定的情感,才能有效地控制好语文教学的情感节奏,使学生的审美情感趋向稳定,以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这种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的审美情感倾向,是语文教师审美鉴赏力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朱光潜说:“丑与美不但可以互转,而且可以由反衬而使美者愈美,丑者愈丑。”语文教学可通过审丑,让学生了解作品中借对丑的否定而间接地肯定美的艺术,并进行比较以突出丑的本质特征,从而加深对丑的认识,并把握作家的情感倾向和审美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审美创造力

赞可夫说:“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审美创造力,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审美者。语文教学的审美创造是美学理论的实践化,即是语文教师按美的规律进行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语文教师的审美创造力又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必须以审美感知力和审美鉴赏力为基础,有时还需要特殊的秉赋才能。

语文教师必须按美的规律,搞好创造性的教学设计,突出教学的高激励功能、高效率功能和美育功能。具有创造力的审美设计,才会使学生越学越美、越学越乐,美在其中,乐在其中,如坐春风。马克思说,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能够发挥作用的乐趣。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它以实现人的各种本质力量为目标。陈钟梁老师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力量就表现在花最少的时间以求取得最大的效益。

语文教师的审美创造力还包括还原性创造和全新性创造。前者要求语文教师能通过直观、美读等方法将美的人、事、物进行还原;后者要求语文教师能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按各自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语文教学需要语文教师创造教学美,如形式多样的教学艺术之美。

审美创造力很强的语言,总是准确的语言,因为只有准确的语言才能表现出语言的力量;它又是简洁的语言,因为只有简洁的语言才能表现出思想的丰富;它又是严密的语言,因为只有严密的语言才能表现出思维的科学性;它还是形象的语言,因为只有形象的语言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创造的欲望;它还是生动的语言,因为只有生动的语言才富有表现力,突出课文的传神之笔。语文教师创造性的语言,有时也不失诙谐幽默或爽朗朴实,有时则富有哲理。语文教师的富有审美创造力的语言总是能营造浓烈的艺术氛围,抑扬顿挫,感染力极强。

学生学习的过程应是创造的过程。语文教师必须以其富有的审美创造力不断地感染学生,使他们不仅能提高审美感知力、鉴赏力,而且会自觉培养审美创造力,常会发表独到之见,写作也就会出现角度新、立意深、构思巧的佳作,并能迸发审美创造力的绚丽火花。语文教学将实现最优化,师生都会成为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中致力于创造美,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才能,显示自身的本质力量并形成自己教学的艺术风格。魏书生老师、于漪老师、钱梦龙老师就是讲究教学创造美的典范。语文教师的审美创造力像熊熊烈火,可以照亮黑暗的角落,让一切珍贵的东西闪光。

语文教师如果忽视了审美能力,就会成为一个蹩脚的教书匠。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并以高尚的审美观指导教学,才能产生“一览众山小”的自豪感,率领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继而创造美。语文教学才会真正成为洋溢着美的活动。

4.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篇四

----登岸小学召开新学年教研组长会议

2月27日下午,在登岸小学五楼会议室召开了新学年教研组长会议。谭义萍校长、何滢和颜纯两位副校长全程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何滢副校长主持。

何滢副校长首先总结了上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导处成员及各教研组长的辛勤付出给予了肯定。又带领大家重新学习区“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方案,重点解读了方案中提到的四个“前移”,使大家明白教学质量的提升一定要抓好几个关键:既要抓好起始年级的习惯养成,又要抓好学校薄弱学科的建设,还要重视学困生的辅导工作等。会上何滢副校长布置了这学期的教学活动,重点讨论这学期的课外阅读活动方案和集体备课中“三案定教”、“我与名师找差距”的活动具体操作方法,各位教研组长认真仔细地协商,最后大家目标明确,分工协作,将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即将开始的工作中。

谭义平校长在最后的发言中强调:教研组是学科教师集体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其健全程度和工作执行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学校高度重视教研组工作,教研组长是本学科的骨干,要率先垂范,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要辜负学校的重托,促进本组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研不能走过场,不能流于形式,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要时刻关注教研组中教师队伍的建设,教研组要结合具体教学积极探索“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追求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语文组的课外阅读活动要落实好,每个教师都要有大语文观,要从学生的长远出发,培养他们的习惯,训练他们的能力。

5.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篇五

(一)必须落实“三为主”方针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这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大量事实证明:课堂教学凡是仍禁锢在应试教育的怪圈里,教师充当“演员”、“传话筒”、“教书匠”,把学生当作“观众”、“听者”、“接收器”,是教材为“圣经”而死讲、死读、死记,下课铃一响课堂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其教学质量势必不高;相反,课堂教学凡是实施素质教育理念,教师仅充当“导演”、“导游”、“一路人”,而让学生大胆质疑、充分讨论、交流总结、参与教学过程并眼耳口手脑齐用从而成为学习主人,对教材既遵循又超越的,其教学质量必定提高。特级教师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实践就是这后者的光辉典范。

因此,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落实“三为主”方针。

(二)教给学生方法 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些名人名言无不说明教学方法的重要。凡是教学能手无不是:教给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我在这方面也做了大胆的尝试,其效果可佳。在此略举一二,简述如下:

在教《桂林山水》一课段意时,我先引导学生归纳出“水”的“静、清、绿”三大特点,后把每前后两桌四生分成小组,让其自读、讨论、交流、总结从而归纳出“山”的“奇、秀、险”三大特点。故此,差生也说“我也能概括段意了。”在古诗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欣赏完《游园不值》,后让学生按照解诗词、知诗人、读诗句、悟诗意、记名句、背其诗的顺序,去借助课本注释和课外古诗读本自主领略《题西林壁》。这样,学生个个鲜活起来,合作学习不但能够认真砖研,而且获得了自学成功的乐趣。

可见,教给学习方法,让生自主学习,不仅大大地缩短了学习时间,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性和灵活性,创新的思想火花由此也迸发了出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有力的说明,它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三)创设情境激趣学习

这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又一条重要举措。那么,怎样创设情境、激趣学习呢?在此说说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1.开课要激发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这是一节课教学能否成功的前提。

6.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篇六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做好教学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是教师和管理者。需要我们实施科学、严谨、精细的管理,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通力协作;需要全体教师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事业心、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需要老师们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因此,学校管理必须紧紧围绕教师队伍建设来有效开展。

一、对我校教学质量的现状和成因分析

目前,我校整体教学水平还比较落后,教学质量的发展到达了一个瓶颈。2011年中考,是我校自2006年以来中考最惨败的一年。2012年中考,虽然我们圆满完成了质量目标,但一类重高上线绝对数太少,一类重高上线率仍距全市、全镇平均水平甚远;小学部虽然也完成了预期目标,但却还有两个年级落后于学区其他兄弟学校,其余年级也无明显优势。

造成我校目前这种教学质量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管理方法和技术上的先进性、实效性问题外,教师业务能力、师德修养,特别是敬业精神方面的问题也极大地制约着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1、制度更新步伐较缓慢。我们的一些管理制度已不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执行制度时力度不够。如校本教研制度,教师学习及其考核激励机制,骨干教师培养及管理制度,教学六认真管理考核制度等。

2、虽然教师无论在社会地位还是在经济待遇上都较以往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实行绩效工资制后教师工资收入突飞猛涨,但少数教师过分追求物质需要而不注重精神需求,好高骛远,不安于现状的心理依然存在,造成不爱生,不敬业,没有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有的面子思想、进取精神在他们身上逐渐褪色。

3、校本教研工作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活动形式单一,确定活动内容随意性大,实效性不尽人意,没有达到培训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目的。对教研组长的培训指导不够,他们不知道怎样开展具有学校特色和学科特点的研究活动。一些教研组长本身的学习研究意识差,不注重自身修炼,还没有真正成为本学科的领军人物,角色意识、服务意识还应提高。一些教师对校本研究活动没有热情、没有主动性,没有学习的内心需要。再有就是我们在教研活动制度的执行上比较软,对教研组和教师教研工作的考核、奖惩激励比较流于形式。

4、多数教师学习提高的意识淡薄,业务素质差,教学上自以为是、固步自封,经验型、感觉型教学占据主要地位,课堂教学效益不高,自身发展离学习型、骨干型教师的要求相距甚远。

二、以抓教师队伍建设为工作重点,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基于造成我校教学质量停滞不前的上述原因,我们将紧紧围绕学校教学工作目标,以教师师德建设、教师专业成长为工作重点,想办法、添措施,以加快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

质量提高的步伐。

(一)进一步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目的和重大意义

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任务一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帮助教师在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依法执教等方面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以这种思想指导工作实践,增强教师敬业精神和对教师职业的光荣感、使命感;二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特别是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目标归宿是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可以这样理解:有效的教学管理是学校工作软件中的“软件”,德高业精的教师队伍则是我们工作软件中的“硬件”,是宝贵的资源。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是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因素。

(二)加强师德建设,打造一支“敬业、奉献、爱生、学习”的教师队伍

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而永久的工程,需要我们理解内容,落实教育,剖析整改、行于工作、严格考核。

1、组织教师学习并充分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利用全体教师会、周例会,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和讨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帮助教师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育人观和质量观,增强爱岗敬业和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师德作了6项要求,这6个基本要求几乎涵盖了我们工作的全部。“爱国守法”:爱国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守法就是要求教师不仅仅要遵守国家的各种法律,还应遵守教育系统出台的教育法规和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比如省教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25条规定,资阳市教师行为八不准,学校的上班出勤制度、教研制度、一岗“三责”制度等等;“爱岗敬业”: 就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安心本职工作,不被社会上的种种所诱惑,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努力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不能把教书育人只当做谋生的手段,要对工作负责,要有奉献精神,从学校安排等等;“关爱学生”: 就是要关心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学习和发展,关爱学生生命、保护学生安全,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书育人”:就是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课程标准传授给学生文化科学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要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科学、全面的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人师表”:就是在说话、做事和处理人际关系时都要想到自己是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比如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旷课、不赌博,娱乐活动要分时间和场合,和同事搞好团结、不拉帮结派、不恶意中伤别人,妥善处理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或是矛盾,不谋取私利等:“终身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知识储备上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要勤于钻研业务,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结合身边的人和事,以及网络上搜集到的师德优秀案例感动教师,震撼教师,并对照这些优秀事迹剖析整改,不断提升师德水平。

一是除了经常性地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省市关于规范办学行为及师德的规定,组织教师进行师德专题教育及

政治学习外,还应从本校、兄弟学校和网络上收集优秀师德事迹组织教师学习;二是开展师德自查、教师互查以及学生问卷调查,剖析梳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德问题和不规范教学行为,通过开展师德讨论,撰写师德反思总结,对带有普遍性的师德问题由学校组织整改验收,其它的师德问题由教师自己确定措施进行整改,使职业道德更趋于规范,主动规避具有师德风险的教育教学行为,增强爱岗敬业精神,提高师德境界。

3、落实师德考核,兑现结果奖惩,促进教师内化师德修养。

教师的师德分就像是学生的操行分,而学生操行成绩主要是重视学生平时表现。因此,改进师德考核的方式和途径势在必行,既坚持学校原有的对教师师德的学年末考核,又重视教师师德的平时考核。平时考核的重点我认为主要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和为人师表,也就是与学生和其他教师最直接相关的师德规范。把教师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职工考核、绩效考核、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和晋职晋级、评优选先等的重要依据,通过考核和奖惩,使教师将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素质。

(三)落实教师业务培训,建成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如果说高尚的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的话,那么丰富的业务知识、高超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则是教师立足教坛、赖以生存的根本。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教师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有一支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这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希望。

1、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使之成为带动其他教师和提升教学质量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越多的学校,教学管理就越轻松,教师队伍专业成长就越快,教学质量提升的步伐也就能走得更远、更高。

作为学校这个级别的骨干教师,理所当然地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符合一些基本要求:一是要有良好的师德,具有集体荣誉感,具有积极向上、愿意为教师服务的精神;二是能服从学校工作安排;三是教育教学工作比较扎实,学科教学质量在学校内相对较好或上升明显;四是应具有一定的教研教改能力;五是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我校骨干教师的现状是:数量少,服务意识不强,引领带动教师不主动甚至推诿。因此,我们将在校级骨干教师的规划、选拔、培养、使用、管理和考核上作一些大胆的尝试。我校对现有各级骨干教师的基本要求是:

(1)进一步树立自培自练意识。每年订阅(或借阅)一种专业杂志,研读一本教育专著(《爱心与教育》、《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等),基本消化推广一项教改成果,交流或指导撰写一篇经验文章,上一堂有较好示范作用的公开课,办一次专题讲座。

(2)主动接受学校委派的外出学习任务,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及时消化,回校后及时汇报交流并展示。

(3)努力做到六会:会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会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会提炼教学模式,会评课,会简单使用远程教学设备,学科教学会渗透德育。

(4)主动承担对1—2名教师的结对帮辅任务,深入他们的班级、课堂进行指导,经常性地和帮辅对象一起研究教材、教法和班级管理,逐步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5)所教学科教学质量应保持稳中有升。

另外,我们还在思考重新进行校级骨干教师的甑选,选拔的途径不是通过教师民主推荐,而是对照前述标准对最近二至三年或本学年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对骨干教师的教育和管理,通过提供外出学习锻炼机会、优化组合中优先聘用、评优晋级中优先考虑,增强骨干教师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建立动态的管理机制,能者上、庸者下,及时吸收优秀教师进入骨干教师行列;对于骨干教师的考核及奖惩激励,我们将对照基本要求重新制定方案,并把考核结果用在评优晋职优先、推荐较高层次外出学习优先,或在考核或年终绩效考核中加分,或者是在工作量中加以考虑。

2、抓好年轻教师和学科暂时薄弱教师的业务提升,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教育教学的能手。最近几年,我校通过招考吸收了不少年轻教师,他们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富有工作激情、精力旺盛、敢于承担重任、敢于吃苦、接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速度非常快,只需要一段时间(二至五年)的引领和打磨就能发挥骨干作用,产生很大教学效益,闪耀熠熠光辉。对这批年轻教师的培养,一是要求他们给自己制定阶段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二是学校安排骨干教师带一带,或者自己主动去结对拜师,通过传、帮、带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三是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从活动中受到启发;四是鼓励自学,通过其它各种途径和形式提升自身的教艺。

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只有当他内心真正需要时,他才会努力地去做得更好,而我们的管理行为也只能从外部尽量去刺激内心的那种需要而已。

3、抓好全员业务培训,大力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1)学习理论,观摩示范课:适当增加经费投入,为教师订阅教学专刊,组织教师理论学习,丰富教师教学营养;鼓励教师撰写教学经验论文,每期组织一次教学经验交流,改变各教各学的弊端。同时应用教材配发的教学光碟,组织教师观摩研讨;鼓励教师利用空闲时间自行学习。

(2)培训组长,促进衔接:教研组长是学科的骨干,教研组长的理念及课堂教学行为,都对教师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要花大力气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规范管理及指导;引导教研组长,对于理念要有系统性、全面性、重点性与时代发展的前瞻性。再次,要求教研组长打破初中与小学各自施教的陈规,课前相互研讨,课堂相互观摩,课后相互切磋,让初中小学教学衔接零距离。

(3)外出学习,带动教师:尽可能多地组织教师参加市、镇级培训观摩活动,要求外出教师返校后要及时进行汇报交流,带动其他教师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发展。

(4)献课评课,共同进步:献课评课,是教学中的常规性工作。一直以来,我们把学校安排与教师自主申请相结合,先由骨干教师做示范性的课堂引领,让教师们积极参与,从

观摩和交流中收获。

(5)深化合格课,启动优质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课堂教学合格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最低的要求,要鼓励教师人人参与。我校将继续分期分批对教师合格课进行督查和验收,保证多数教师课堂教学堂堂合格,同时,不断修订和完善合格课评价和奖惩激励机制,促进教师钻研教材、优化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另外,还应继续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优质课评价标准,在少数教师中实施优质课工程,把优质课的认定作为教师的荣誉,培养出真正的学科带头人。

(6)校本研究,以研提质:我校班次少,师资力量较分散。因此,我们在初中部开展学科性质接近的综合校本研究活动,小学部广泛开展分年段同学科研究活动。在深入了解教师需要什么和教学中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的基础上,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开展活动,学习有关理论,研究教材,探索教法,组织集体备课、微格课说课,组织青年教师上“过关课”、“汇报课”,中老年教师上“研究课”,骨干教师上“观摩课”。

三、以优化教学管理为手段,向有效管理要质量

(一)修订教学管理制度及教学评价奖惩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和评价奖惩机制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预测功能。

重点调整《教职工绩效考核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实施意见》、《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方案》和《教学“六认真”管理办法》。

在《教职工绩效考核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实施意见》中,要更加体现教学质量奖优罚劣和奖进罚退的原则,并再次向初中毕业班倾斜。要在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和讨论学区督导组中小学教学质量考核办法的基础上修订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方案》,加重对教学过程的考核权重,加大对不同年段优生培养和保持的奖惩力度。另外,还要尽量实现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精神上的奖惩,落实我们提出多年的主动在教师会上找原因等措施。

(二)狠抓教师教学过程管理,用扎实的教学过程保证优良的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形成是由教师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共同决定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不可能取得优良的教学质量。

第一,进一步明确教学“六认真”督导考评小组的职责,加强教学各环节的管理、指导和考评。督导考评组每次开展工作前必须召开考评工作会,明确考评目的、方法和标准,督导考评时至少应有三名成员全程参与,考评组成员不参与对自己的考核,以保证考评过程的透明度和结果的公正,增强教师对考评结果的接受度。学校教导主任的教学“六认真”工作由校级干部负责,其他中层干部按任教初中部(小学部)由校级干部和中小学教导主任负责考核。

第二,立足教学“六认真”,摒除高耗低效的过程管理模式。教学“六认真”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渐进的工作,不分重点、不讲方法、不分类要求、急功近利和消极怠慢都将严重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六认真工作虽然环环重要,但备课、上课、作业批阅和课后辅导更

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将教学工作的各环节考评权重确定为:备课30分,课堂教学30分,作业布置与批阅20分,课外辅导10分,考试与评价5分,教学反思与总结5分。通过学习和学校张贴栏让教师进一步明确备课的形式和基本要求,原则上质量相对较高的学科备略案或在教材上备课,相对较差的学科在备课本上备课;对教学质量较高的教师允许适当的旧案翻新式备课。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讨论课堂教学标准,明确作业布置和批阅作业时在质和量上的要求。对教师上课的管理除了对照课堂教学标准进行定期考核外,还要加强平时的课堂巡视指导,及时修正不规范的课堂教学行为。具体操作上,要做好教学各环节的平时督查考核,各督导考评小组可根据教师教学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考核其二至三个教学工作环节,真正起到督导提高的目的。

(三)加强毕业班管理,确保出口素质。

初中毕业班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得良好的升学(中考)成绩是学校重塑在学生、家长、兄弟学校和各级领导心中的形象最直接、最有效途径,是增强教师集体荣誉感和提高工作热情的重要手段。一是认真落实领导联系毕业班制度,二是在教导处和班主任的组织下认真规划各学科共同的重点培养对象,三是在规范办学的前提下保证毕业班充分的教学时间,四是结合我校实际实行对学生的分类管理和要求,五是由教导处统筹长、短线学科在时间分配上的适时调整,六是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稳定学生,七是为教师打气、激励教师,八是加强体实考训练,九是加强毕业班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十是落实毕业班教学质量的考核和奖惩。

(四)加强质量监控,做好阶段性的质量检测。

一是认真督促各学科单元检测与分析的落实情况。二是坚持每月一次的月练,教导处和教研组负责做好每次月练准备工作,包括教学进度的统一,习题的选择和制作;做好月练过程的管理,保证提供真实可靠的月练结果;做好月练后各个层面的分析、比较和补瘸工作,从分析比较中发现问题,获得资源,找到突破口,通过补瘸堵漏逐步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五)切实落实领导联系年级制度。

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学校领导联系年级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加强对联系工作的定期(每月)考核,把年级教学质量同联系领导实行捆绑式管理,并同领导年终管理绩效考核挂钩,促进管理人员自觉深入联系年级协助班级管理和指导教学工作。

(六)加强对村小的指导和管理。

联系村小的领导和小学教导主任要经常性地同村小主任教师一道协同处理村小日常工作,指导教学工作。中心校骨干教师、下村支教的教师和村小的元老们要切实做好村小年轻教师的指导和帮辅,促进村小教学质量的提高。

7.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篇七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实际存在的情况看, 在教学中普遍表现出的是老师难教、学生厌学的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 如何做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呢?

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要优化教学过程, 必须改变单向灌输, 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这不但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抑制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 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 阻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 思想品德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 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 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 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 把“考”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

二、要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 有区别地开展教学工作,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反对一个模式、一刀切。因此, 教师要通过认真分析和考察, 根据学生实际状况, 分别对三种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1.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要求他们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深化认识, 把知识转变为能力, 并加强综合训练;2.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 要狠抓基础知识, 注重在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上下工夫;3.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则适当降低要求, 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查补和复习, 强调从基本概念入手, 加强基本训练, 当堂复习, 当堂巩固。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不宜过多地进行理论分析, 而应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 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例如, 在讲授“讲述春天的故事”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从春天的故事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故事的内容是怎样的, 改革开放的实质、目的及改革的目标和重要性等方面, 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播放一些能展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祖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录像, 如三峡工程, 青藏铁路, 高速铁路等, 让同学们体会家乡巨变,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讲正确对待挫折时, 就应联系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中遇到的挫折等, 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内容, 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 就是要尽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点拨法、讨论式、图表法、比较法、归纳法、浓缩强化记忆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备课时, 做到“三备” (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 ;在上课时, 让学生既动眼又动手, 既动脑又动口, 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 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 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为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创设情境, 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新奇感, 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8.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篇八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183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提出,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形成各种各样的知识结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构建语文知识网络,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语文来源于生活,当回归到生活中去。目前的教育方式主要倾向于课堂教学,这与当下的教育发展现状相关,无可厚非。但课堂教学如果与生活相脱离,就会导致课堂教学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大幅度增加,实践性和生活性严重不足,进而加深学生在理解上的困难,使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降低,语文学习效率低下则是不可避免。因此语文教学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提高语文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长恨歌》时,由于此诗阐发主题的多样性,教师可加强对此诗的写作背景的介绍。通过介绍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以及他们畸形的爱情而导致政务荒废引起的安史之乱,唐玄宗被迫幸蜀,并在途中杨贵妃被迫自缢身亡的悲惨爱情故事,来理解白居易写作此诗的主题:既有对二人阴阳相隔命运的同情,也有对其荒诞矫奢爱情的批评,更有对千古以来人的不自由的命运的爱恋与感伤等等。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由白朴根据此诗改变的戏曲《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来加深学生对此诗的理解,进而引申到当下生活中,实现“唐明皇不自由”到“人的不自由”的转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如何在现实的情况下,尽力去实现自己,从而实现自由,追求理想生活。将语文教学与情感教学、生活教学相结合,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目的。

二、设置问题情境,实行启发式教学

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是了解相关的语文常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语用能力。另外,语文课堂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环境,其重点就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要适当设置问题情景,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启发性教学原则。

那么如何设置问题情境呢?以《卖炭翁》学习为例,学生在通读此诗后,对本首诗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教师可安排以下提问:1.什么原因造成了卖炭翁的悲剧?这是当时社会情境的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2.作者写此诗的目的是什么?3.我们所学过的课文中是否有相似的主题,其差别和共同点在哪?4.本文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5.本首诗与其他诗歌的区别在哪,有哪些不同点?通过层层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对文本的解读,和教师的提示与引导,就能对诗歌的内容、主旨、艺术手法有着大致了解,还能够学会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来分析诗歌的鉴赏方式。而在此过程中,学生是思考的主体,教师只是发挥引导和组织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组织合作式探究教学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教学课堂更要重视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学生小组合作,选择探究的主题,拟定研究目标,深入研究相关课题,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学习的探究过程中,学会知识,理解知识,并且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雷雨》这篇课文时,其线索复杂,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可提前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后,在网上观看电影版的《雷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由班级负责推荐几个学生准备话剧表演。教师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排练,最后在课堂上表演出来,并且学生观看完表演后,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其中的关键问题。如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不是真的?这种心理依据是什么?有些人评价“雷雨”这个话剧名含义丰富,你是如何理解?有评论家称蘩漪是现代戏剧中最为丰富的人物,你如何看待这个评价?学生由于理解的多样性,看法可能各种各样,教师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和讲解,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更高层次。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教育方式是否灵活运用,直接决定着教学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教学质量能否达到预定目标。因此,要想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记录的方式为主,教师处于课堂教学的绝对主体地位,而学生则是被动学习,较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也不高。因此教师必须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现代科技和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对此,我们可以通过讨论法、创设生活情境、活动探究法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但是我们也需要选择恰当的教育工具,再结合板书教育、口头教育的同时,积极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关教学。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能够展示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节约大量的板书时间,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网络,提高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吸收能力。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来展示清华园的荷塘美景,来加深学生对笔者笔下荷塘的印象。在品鉴另外一篇课文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位先生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题文章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来展示夜晚的秦淮河的美景,体会不同的作者笔下的秦淮河夜色,体会不同作者的性情和表现方式,加深对文学本质的理解,从而体会到文学创作的魅力,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9.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篇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一位英语教师,今天,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与大家交流,我深感荣幸!十几年来我在英语教学工作中,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此,就我在优越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把握备课要领,突出关键内容。

“铃声响后不是课的结束,而是课的延伸”。为了达到这样的课堂效果,首先我非常重视备课这一环节,尤其重视把备学生放在首位。学生是富有生命力的个体,我备他们的情感状态,备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做个有心人,从而帮助他们。班里有一名叫王亮的学生,课堂上沉默不语,成绩较差。我坚持每天与他谈心,耐心引导他开口,慢慢得知他是怕说错别人讥笑。

我便根据情况因材施教,鼓励其大胆发言,同时要求家长配合。我帮他预习好新知识,随时发现他的闪光点,并组织同学予以帮助。在友好宽松的氛围中,他有了想融入这个大集体和大家共同进步成长的需要。我终于看到了他自信的微笑,看到了他高高举起的小手;其次是备教材,我注重研读相关资料认真钻研,挖掘关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比如资料卡片,知识归纳图,练习讲义等。同时注重知识的扩充与创新,在书本知识基础上拓展延伸,做好学生的引领者。我要求学生也必须做好课前语系准备工作。再次,就是备自己。就是坚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走上讲台,用情绪感染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我至今难以忘记内向的张丽同学兴奋地冲到我身边大声说:老师!你真棒!一句话,道明了她当时的心情,也证明了我成功的一面。

二、渗透课改理念,优化课堂教学。

“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独特的世界”。学生的性格与能力是完全不同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承认差距,更重要的是缩小差距。我通过优化课堂设计的方方面面来吸引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第一,我极力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创造展示自己的平台。多些“阳光灿烂”,避免“阴云密布”,用高昂的热情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呼唤每个学生都“参与”与“合作”,用自己的智慧亲自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动词现在分词的变化规律。首先,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组,各组确定小组长一名,然后为小组明确学习任务目标,即讨论归纳出现在分词的变化规律,同时进行组内角色分配,教师板书:reading、swimming、writing,每个成员针对不同词位的变化进行观察,发现规律,并且归纳总结,形成语言表达;小组成员互相补充,力争达到全面准确,推出小组发言人进行汇报,其他成员可随时插话补充,形成了自由热烈的交流氛围。最后,由我进行总结,对各个小组合作讨论归纳中的成功和闪光点予以肯定,对以后的合作与讨论提出要求和改进的建议。“教是为了不教”。

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只要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的我从不去包揽。教学中学要讲的我责无旁贷,努力当好“助手”角色;第二是教材内容情境化。英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我努力做到“情、趣、德、效”为目标,创造各种适合于教学内容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见景生情,利用情境的趣味去点燃学生探究的激情,激活学生的探究欲往,使学生进入一种好奇、渴望的境界。记得那次督导评估检查组来我校听课指导,我上的是一篇关于生日内容的课文,那天正好是学生刘芳的.生日,我设计了“大家一起为她过生日”的内容,意在转变她缺乏进取心、成绩平平的现状。那天。窗外飘着雪花,教室内温暖如春。伴随着点点烛光,伴随着同学们HappyBirthday的歌声,再美好的祝福里刘芳同学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

后来的合作学习中,她变了:乐观了、上进了,成绩也稳步提升了。我看在眼里,乐在心头。第三,面临着毕业和升学,学生的心情复杂又矛盾,信心不足。我对症下药,设计具有不同梯度和启发性的问题及作业,由易到难,由深入浅,且因人而异。尽管有时我也会因为学生差异大而烦躁,但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微笑!要宽容!没有理由气馁,我极力调整自己,力图使我的课堂充满关怀,充满激励,充满赏识,充满尊重与期待,多少学生就这样融入到我的教学里,进步很快,就是他们将来做不到学业有成,也会给他们的学生时代留下美好的回忆,对他们的一生也会有深刻的影响,这难道不是同等重要吗?

三、重视知识反馈,强化课后反思。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提出“经验+反思=成长”的观点,即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对自己的教育实践中经验的积累,信息知识以及自身优缺点的分析。我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注重这一点,在授课后及时询问调查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反应,或通过作业,听写,会话,测查等途径发现问题,即使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提高教学活动中自我察觉的能力,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的方案,力争使实践—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贯穿教学,使我在自我分析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过程中提升自我认识的水平。就这样,我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所以,“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捷径”。此话不无道理。

10.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篇十

课外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正如

叶 圣 陶老 先生所言“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适当布置课外作业有助于学生认真预习与复习课 文,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也有助于教师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及时查漏补缺,改进教学方法。简言之,课外作业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 间的信息通道。

审视我们的教学现状,学生对语文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不容乐观。他们或把

预习新课的任务置之度外,或敷衍了事地 应付 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或不假思索地抄袭他人作业与现成参考答案,或甘愿接受老师批评而拖欠作业。

学生为何如此“冷漠”语文作业呢?究其原因,固然与学业负担重、个别学

生 学习态度与习惯差等因素有关,但更与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本身的“顽症”相联。其一,形式老套,缺乏引力。山珍海味,天天吃也会“倒胃口”,试想,面对“抄 写、解释”之类在小学时看了六年的“老面孔”,学生能不厌烦吗?其二,题海战术,丧失兴趣。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面对教学质量评估“分数唯上”与升学考 试“一分值千金”的现实,为了督促学生记忆,强化学生技能,提高应试本领,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进行连续、大量、纯粹的专项训练,且大多是机械的练习,其结果 往往是事与愿违: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其思维定势,兴味索然。其三,脱离生活,缺失情感。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丰富学生的精神世 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将文本材料与“生活”这一“活水”链接起来,使学生 意识到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善于通过作业这一载体在学生心里激起情感的涟漪,从而熏陶学生的心灵。可惜的是,我们的不少语文作业是纯粹的文字训练,缺少 生活气息,缺失应有情感。

那么,该如何精心设计语文课外练习,让练习在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作用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真正体现以下六个“性”。

一、注意一个“精”字,体现合适性。所 谓“合适”,是指教师要控制好课外练习的数量与难度。作业过多过难,不仅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而且容易使学生养成做事马虎的坏习惯,挫伤学习积极性,甚至产 生厌学情绪;作业过少过易,不仅起不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作用,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轻视语文学习的思想。如在执教九下第一单元(均为表达“爱国思乡”之 情的现代诗歌)时,遵守新课标“鼓励学生多诵读”的精神,我抛开了学校征订的有关教辅资料上的所有习题,除字词积累、名句赏析、仿句训练外,着重布置学生 感情朗读教科书范文与课外收集的诗歌,举行主题为“祖国在我心中”的诗歌朗诵会。因为我觉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朗读是一种眼看、手 到、脑思多感官参与的活动,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理解,增强语感,增加语言积累,而且使人的精神人格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通过感情朗读,该单 元所选的六首诗歌及课外诗歌那凝练的语言、鲜明的节奏、深远的意境、饱满的感情在学生脑中烙下深深的印迹。

二、注意一个“异”字,体现层次性。学 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因此教师要承认 并尊重这种差异性,在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上一改以往“一刀切”的做法,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中差生的接受能力,设计难度系数呈阶梯 状的作业,并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均得到充分发展,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我的一 般做法是:将每次作业任务分解为“基本作业、选择作业、超额作业”三类,供学生自主选择,1

允许优秀生不做基本作业,也鼓励中下水平的学生试做选择作业与超 额作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如讲授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后,基本作业是:从《钱塘湖春行》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景象?(书本“研讨与练习”原题);背诵中间两联。选择作业是:列举写春天与写西湖的古诗词名句;背诵全诗。超额作业是:诗中的“几处”、“谁家”为什么不能分 别改为“处处”、“家家”?比较杜甫《丽春》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两首诗在描绘春景上各有什么特色。

三、注意一个“新”字,体现趣味性。心理学研究表明,新异、变化的刺激物

能 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巴班斯基认为:“教学劳动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它不允许有干篇一律的现象。”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期,喜欢新鲜,不好呆板、枯燥,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设计既紧扣教学实际,又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的 作业,让学生面对作业跃跃欲试,先做为快,不做不快。如布置《看云识天气》预习作业时,考虑到书本练习一的填表题做起来比较枯燥与烦琐,我把这题改换成如下题目:请你任选一种云或光彩,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的演读。拟人手法的演读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好表现自我的初一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由于班内大部分学生准备充分,课堂发言十分踊跃与精彩,课堂气氛十分轻松。如有学生这样介绍卷云与积雨云:Hello,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又如学习《孔乙己》前,我请学生小组合作,填写《孔乙己履历表》(内容包括姓名、籍贯、年龄、出生年月、学历、身体状况、特长、工作单位、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 系、工作生活简历、主要成绩、主要优点、主要缺点、总体评价等),以一“表”带动全文预习,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杨修之死》后,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文章 的感悟,自选角度在杨修的墓碑上写一幅挽联(实质就是对文中人物性格的概括),不少学生一下课就开始认真琢磨,拟出了“为人不可恃才放旷,做事定要三思而 行”等切合课文内容的好挽联。上完《天上的街市》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这首诗画一幅画,以“诗画转换”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体味天街生活的情趣和诗人追求自 由幸福生活的愿望,学生兴趣盎然。

四 注意一个“拓”字,体现探究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

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已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学习”的今天,作业设计更应注重拓展延伸,自主探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首先是向思维拓展,在作业中强化以语言为载体的思维训练,体现语文教学的学科特色。如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前,我布置了两个有趣的预习题让学生探究:(1)、如果你是公安人员,你抓住哪些证据判人类是罪魁祸首?(实质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1——13节,概括罗布泊消逝的原因)。(2)、如果你是罗布泊的律师,你怎么给人类定罪?(实质是引导学生从文中搜集证据,具体感受今日罗布泊的荒凉景象)上《山中访友》前,我布置了涵盖课文内容与形 式的四个探究性问题: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感知内容)这些朋友各自有什么特点?(明确特点)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朋友的?(理解写法)作者怀着怎样 的心情到山中访友?作者为什么把看这些景物说成是拜访老朋友?(体会感情)。其次是向课外拓展,向生活拓展。“生活即教育”,“语 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广阔天地,语文教学一经与生活相联系,必然生动活泼,事半功倍。设计拓展性作业,旨在把学生的视线 从课堂、书本引向社会这一大课堂,引向生活这一无字的书本中,从而真正实现“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如学习《中国石拱桥》时,结合课文写法,我带领 学生实地考察了位于狮岭车辐浜的天主堂与附近的石桥,并访问当地群众与天主堂负责人,回校后,学生们兴趣十分浓厚,写作热情高涨。学习《孔乙己》后,我让 学生假设推断:假如毒打孔乙己的丁

举人生活在我们这个法制社会,能逍遥法外吗?假如孔乙己生活在我们这个和谐温馨的社会里,能凭自己的特长找到一份什么样的好工作?总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引进了生活这一活水,语文练习如鱼得水,显得生动活泼。

五、注意一个“用”字,体现实践性。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

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正如古诗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课文布置“说一说、编一编、演一演、查一查、做一做、听一听”等不同形式的作业。(1)、说一说。根据年级学习特点,坚持课前5分钟说话训练(按学号轮流),七年级重在自我介绍、说新闻、说寓言故事,八九年级重在“一事一议”。(2)、编一编。手抄报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很好的办法,也是学生才艺大展示的一个舞台,因此可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手抄报比赛。如围绕八下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 歌》,我布置学生参加主题为“悠悠寸草心,孝心献母亲”的手抄报比赛与展览,学生们积极地查询搜集有关母爱的故事、诗文、名言、歌曲等,满怀深情地给母亲 写信,一份份版面清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手抄报饱含着浓浓的母子(女)情。(3)、演一演。课本剧是一种融合了多种智力因素的综合性学习,编演课本剧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故事情节性较强或场面描写具有较强动作性的课文,可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成课本剧。教《威尼斯商人》一文时,我请学生选择剧中最能体现某一人物个性的一段台词,并配以适当的动作表演,评选“梦想剧场”的最佳扮演者,学生自然像演员钻研剧本一样地琢磨人物性格,较逼真地演绎出夏洛克的凶残与贪婪、鲍西亚的聪敏与机智、安东尼奥的侠义与勇敢。教学《羚羊木雕》等情境式的文章时,让学生编排课本剧,无疑比枯燥的朗读背诵有趣得多„„做这样的作业,同学开心,老师自豪,不亦乐乎!(4)、查一查。语文课程总目标提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课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的能力。”为 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出与教学目标有关的查阅资料的作业。如上综合实践活动《探索月球奥秘》之前,我让学生查阅人类目前探索宇宙奥秘 的现状和前景,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从课外书、网上查找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对宇宙飞船、火星、外太空、空间站、飞碟及对杨利伟、费俊龙、翟志刚等中国航天 英雄等有了比较系统、深入的了解,事先感受到了科技的进步与人类的伟大,上课时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十分高涨。(5)、做一做。主要包括调查、访问、观察、实验、参观、制作等活动性作业。例如教学完《背影》一课,我布置了一道这样的作业:帮爸爸做一件事,或用自己节省的零花钱买一样爸爸喜欢的东西,亲手送给他。(6)、听一听或看一看。推荐学生欣赏与课文内容吻合的影片、歌曲、乐曲能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感悟真情,明白真理。如观看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玛丽亚这一人物的理解,欣赏满文军演唱的歌曲《懂你》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泰戈尔诗歌《金色花》的主题。

六、注意一个“情”字,体现人文性。语 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 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 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好 的语文课外作业(主要指文学类作品)应该紧扣一个“情”字,延续课文的思想,强化得到的熏陶,升华已有的感情。如上完《金色花》后,我要求学生像泰戈尔那 样,展开想象的翅膀,以“假如我变成(是)„„我要„„”为句式进行仿写练习,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并将仿写的诗句抄在自己亲手制作的书签上,把书签(其 实是一份爱)送给母亲。上《我的叔叔 于勒》时,我要求学生进行想象说话: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从而让学生感悟到不合理的制度下,亲情被金钱奴役,人际关 系异化的现实,激发同情、憎恨之情。课后又留下一篇习作《于勒来到我们身边》来对比迁移,使这种情感得到延续和升华。学习《我的信念》后,我要求学 生搜集与居里夫人有关的资料,加深对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把握和精神世界的探寻。学习《鱼我所欲也》后,我布置学生收集古今中外体现“舍生取义”精神的诗文 名句与感人事例。学完《行道树》后,让学生寻

找身边具有行道树那样不求报酬,只有付出的人并写成片段,以加深对奉献精神的感悟。

总 之,要使语文课外练习升值,精心设计是关键。布置的作业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去做并乐此不疲,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富有 情感色彩的成分,是激发学生喜欢作业、主动完成作业的内在动力;设计的作业要有明确而合适的练习目的,目的是否达成是衡量作业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志。当然,从教师工作态度的角度看,还得注意一个“勤”字,若不及时批改并认真讲评学生的作业,或将学生上交的作业本

束之高阁,则阻塞了“教”与“学”之间的信息通 道,这样的教学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参考文献:

1、人教版初中语文7——年级教科书

11.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篇十一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0112-01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中小学语文课堂改革的重要任务。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融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会自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语文是知识传承的桥梁。我们的先人前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文化瑰宝,琅琅上口的唐诗,竟境深远的宋词,拨人心弦的元曲和包罗万象的小说,对于我们来讲,这是一次次文化的洗礼。语文是衡量人才知识与素质的标准之一。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处处充满了机遇与挑战,诚然,三寸不烂之舌再加上一副铁齿铜牙一定会招来别人的明眸睐眼,相信任何人都乐意在大庭广众之下滔滔不绝,妙语连珠。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它培养了我们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能力,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无论是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是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都让我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所以让我们好好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更好的做人。

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灵活掌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时老师直面学生,老师是否讲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陈腐僵硬的教学方法必须废止,不顾学生想法,直接灌入式教学,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发散,影响整体的课堂效果。因此要灵活运用课堂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语文教学有深有浅,体例也不相同,教师必须因材施教。

1、文言文教学

对于文言文宜用串讲法,对于语言文字较大的文言文,老师可以逐字逐句的讲解,再成句成段的串讲。串讲的方式,应依据课文的难易程度进行。难度大的可以边讲边串,难度小的可减少串的次数,扩大串的范围。在不断归纳总结文言常用句式及虛实词运用规律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理解文言词句的能力。

2、白话文教学

对浅显易懂的白话文宜通过朗读来体会其重点及中心之所在。了解篇章结构和文理线索并宜通过提问来发散思维,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特别是”速读”法值得一提。教师限时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和关键之处,集思凝视如此完成第一遍的阅读,然后将课文的要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启发学生。教师要深化训练他们在高速下的记忆力、理解力要求做到读音准确、熟练流畅、有感情。俗话说”读书百遍而义自现”,多次训练,学生的速读速记和把握要点的能力就得以极快的提高。

3、提示点拨难点问题,畅通思路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是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突破口。教师要鼓励学生问难因为问难的本身就是一个思维创造的过程。对课文中的难点问题还应采取提示点拨法。教师指点关键之处,可使学生遇塞而通打开其接受知识信息的通道更大限度地接收和处理知识信息。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 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 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 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 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 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 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 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 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

1、保持微笑,塑造亲切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2、欣赏并赞扬学生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课堂上老师对学生进行赞扬,有了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自然而然效果好。可以说,赞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学习兴趣,赞赏能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3、采取分组讨论法

老师在讲解某些难懂的问题时,可以拟一组有代表的而又稍难分析的句子,要求学生以同桌前后的四个人为一小组进行组内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这增强了每个同学的参与意识,也调动了他们积极动口、动脑的兴趣。其实,对听说读写中一些问题都可进行小组讨论,并对讨论情况及时交换、小结,作出评价。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做好课堂课后反思工作

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抓住时机,认真进行反思记载。教后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一节课留下些许遗憾在所难免。课后可在新知导语、课堂氛围、学生思维、板书设计,课件应用等方面做出反思,课后反思可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和参考。

三、结语

语文对于我国来说,是我们几千年来文化智慧的结晶和探究人生的启蒙之学。学习语文主要是让学生们知道,语文这门学科是一片汪洋的大海,她用藏着大量的探究知识。而且对于中小学的学生来说,此时期是他们从认知世界走出来,开始面向人生素质的启蒙时段,是学生兴趣爱好、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合作精神的培养与和谐发展的关键期。因此,作为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应积极寻找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淑丹;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常见应用策略[J];中小学电教;2005年09期

上一篇:地域特产网络营销方案下一篇:社区居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