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

2024-07-11

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共10篇)

1.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 篇一

帕米尔高原实际上不是一个平坦的高原面, 而是由几组山脉和山脉之间宽阔的谷地和盆地构成。根据地形特点。帕米尔高原在萨烈兹湖西北被南北走向的科学院山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帕米尔地形较开阔坦荡,由两条西北—东南方向的山脉和一组河谷湖盆构成,绝对高度5000米~6000米。相对高度不超过1000米~1500米,山体浑圆,山脉被宽浅的河谷分割,在海拔4000~5000米高处有冰碛平原和荒漠平原。

西帕米尔则由若干条大致平行的东北—西南方向的山脉谷地构成,地形相对高差大,以高山深谷为特征。西帕米尔主要是强烈切割的高山地形,山脉的相对高度为~3500米,河谷窄而深,山脊高出谷底达 3000~4000米,具有永久积雪和冰川的阿尔卑斯型山脉与深邃的峡谷交错分布,各种冰川地形广泛发育。

2.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 篇二

关键词:地理特征,等高线地形图,河流水系图

地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 是区域地理环境形成与分异的基础因素, 因此在高考中也是高频考点。近年来的命题多以等值线图、水系图、地形剖面图、景观图、卫星影像图等作为核心素材, 主要考查的内容有:判断地形类型及地形区的名称, 描述地形分布、地形特征, 分析地形成因, 阐释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等等。而地形特征的描述与判读是其中的一项最基本的能力要求。

一、地形特征的描述

地形特征的描述, 有其较为固定的答题模式, 考生应该熟练掌握其答题模式, 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这样写出的答案就比较全面而具体。描述地形特征的一般模式为:

1. 地形的类型:

有哪些类型 (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 以什么地形为主 (最多写两种) ;

2. 地形的分布:

在什么方位有什么地形类型;

3. 地势特征:

哪儿高哪儿低? (由哪儿向哪儿倾斜?)

4. 海拔高低、地势起伏大小:

海拔定性或定量的描述, 地势起伏状况或相对高度大小;

5. 特殊地形特征描述:

比如:欧洲海岸线曲折 (或平直) 且冰川地貌广布、非洲有裂谷分布、我国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纵列分布、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等。

举例:七大洲的地形特征:

二、地形特征的判读

此类试题常见的呈现形式为等高线地形图或河流水系图。考生需要能够快速提取不同类型的图表中反映地形特征的有效信息, 从而作答。

1. 等高线地形图

此类图较为直接地反映出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 我们可利用图中的数值大小及递变趋势, 等高线的疏密、弯曲、闭合、走向等信息判断地形特征。其对应的判读可分为以下五步。

第一步:利用五种基本地形的等高线特征, 判断图中有哪些地形类型。

(1) 海拔200米以下, 等高线稀疏, 平坦开阔———为平原地形;

(2) 海拔500米以下, 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等高线稀疏, 弯折部分较和缓, 局部小范围闭合较多———为丘陵地形;

(3) 海拔500米以上, 相对高度较大, 等高线密集, 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

(4) 海拔500米以上, 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 而内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5) 等高线闭合, 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为盆地地形。

第二步:判读地形的分布特征, 比如美国:西部为高大的山地, 中部为宽广的平原, 东部为低矮的山地。

第三步:由地形的分布状况推出地势特征。第四步:总体概括地势的起伏状况。

第五步:注意有无特殊性。

例1: (2011年全国卷1)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 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 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答案】 (两) 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海拔低于200米) 地势低平;自北 (西北) 向南 (东南) 倾斜。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区域图、等高线图判读和地形特征描述一般思路的掌握程度。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可判断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 应该为平原, 再根据图中河流 (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 流向 (自西北流向东南) 可得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地势起伏小, 主要地形为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例2: (2008年全国卷1) 读图, 完成下列要求。

(1) 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 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答案】盆地。从 (向心状) 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 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 (500米) 等高线判断, 该地形区为盆地。

例3: (2010年上海卷)

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势特征, 并根据地势判断该国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

【答案】中部高, 东、西部相对较低;东南地势低气温高, 中部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西北部地势下降气温随之升高。

2. 河流水系图

此类图所选区域尺度一般较小且多为岛屿或半岛, 图中主要给出河流的位置、长短、流向、支流多少及水系形态等信息, 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以上信息判断地形特征。下面就以我国的两个岛屿为例, 了解此类图的判读方法。

例1:根据下图我国两岛的信息, 比较两岛的地形特征。

【答案】甲岛:以山地为主;东部为山地, 西部为较为开阔的平原;地势东高西低。

乙岛: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为山地丘陵, 沿海为平原;地势中高周低。

此类图的判读技巧有以下几点:

1.单一河流的流向, 反映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势特征;

2.河流的长短、河道的弯曲程度、河网密度反映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势起伏状况;

3. 图示区域河流整体的水系形态, 反映整个区域的地势特征;

4. 不同水系之间的分水岭, 反映山地的位置及走向。

例2: (2012年冀州一模) 下图为“某岛屿的示意图”, 该岛面积1.09万平方千米, 约有280万人口, 岛上主峰蓝山峰海拔为2256米, 山区多火山活动。山坡上的咖啡园里出产世界上最昂贵的蓝山咖啡,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问题。

依据图文材料, 分析说明该岛的地形特点。

【答案】

3.姜堰南北地形及水系特征调研 篇三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里下河平原 地势 粘土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02-02

1.引言

我生活的美丽小城姜堰处长江下游平原,江苏中部,境内水网密布,物华天宝,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同学中经常说是来自“上河的”或“下河的”,有时也有戏称来自南片乡镇的同学为“沙巴小”,称北乡的为“水毕子”。不仅如此,我发现我班南北不同区域的同学乡音也有不少差别,如南乡人读“三”为“xan”, 读“吃”为“qie”;北乡人读“三”为“san”, 读“吃”为“ce”。

为什么在姜堰这个狭小区域南北会有如此显著的差别?带着这个问题我咨询了老师及在老师帮助下查询了一些资料,原来我们生活的姜堰南北是成因不同的平原。

2.不同的平原

在地理学习中我知道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低的淡水,凝絮淤积,形成的平原。长江三角洲在江苏镇江以东,杭州湾以北,通扬运河以南,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海拔多在10以下,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1]

里下河平原由古代淮河和黄河所输出的泥沙淤积而成。里下河平原地处淮河下游、江苏中部, 范围包括里大运河以东, 苏北灌溉总渠以南, 扬州至南通328国道及如泰运河以北, 海堤以西, 涉及扬州、泰州、淮安、盐城、南通5市17个县(市、区) , 总面积21342 km2,总人口约1200万人。[2]

据此,我知道姜堰境内沿“海姜大道——姜堰大道——G328国道”一线,南北两区域分属长江三角洲和里下河平原,如图1。南部主要在老通扬河以南,也称通南区域,主要包括包括顾高、蒋垛、大伦镇、白米、张甸、梁徐等乡镇。姜堰里下河区域是里下河平原包括溱潼、娄庄、沈高、俞垛、兴泰、桥头、淤溪、华港等乡镇。习惯上,姜堰称通南区域为“上河”,北部里下河区域为“下河”。这是因为通南区域地势、河床水位相对里下河较高。

3.意外的发现

为切实了解姜堰南北地势和河床水位的变化,我和同伴结成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对南北地势地貌进行了道路踏勘和勘测。

总体北部区域河汊密度较南部密,且南部区域多为人工河,北部多为天然河;河流水位南部较北部高1米左右,但岸高(河岸距水面的垂直距离)较北部要明显高很多,反而给人感觉好像南片河流较浅,水位低:而北部河水就快到岸边,河流深,水位高。如图2、3。

根据专家介绍,造成这种视觉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南北地势高低部同引起的。查阅文献资料知道,通南区域地势平均海拔5—10米,而里下河地势平均海拔在1—4.5米。据此,我们水准仪、水准标尺通过往复测量的方法选择姜堰城郊南北分界线附近一些田间道路从南向北对地势高差进行了比较。部分地段测量数据如表2:

如表2所示数据,地势从南向北逐渐下降,在测量范围内,是阶梯式下降,即有时勘测的前后两相连点地势高程几乎没变化,有时会突然改变很多。如果是自然形成的为何不是渐渐式的下降?对此,同学们经讨论,认为是千百年来人们努力改造自然的结果,本来自然地式高差是渐渐式下降的,这不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的耕种,正如江南人民将丘陵改造成梯田一样,这样说法也得到水利专家的认可。

4.南北生产活动的差异

千百年来,世代居住在这里勤劳的人民努力改造环境,适应环境,使这里从十年九灾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演绎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

通南区域处长江北岸,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土壤沙化成分较多,这种土壤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且南边河流相对较少,河流水面距岸远。以前姜堰通南区域因土地取水困难及保水能力低,主产水稻产量一直不高,所人们便利用各种河岸坡,及一些取水不便的荒地种植玉米、花生、芝麻等各种杂粮,养殖业以鸡、羊、猪为主。

里下河地区号称“锅底洼”, 古时,每到6、7月江淮梅雨季节,上河长江水系河水冲向里下河,使得里下河地区十年九灾。千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的人们对河流不断改造,通过分节节制闸和围堰建设,使这里成为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如今,在里下河地区还有不少地名带“堰”,就是过去人们在这里筑坝拦水的原因。和前面地势阶梯式下降一样,从上河到里下河腹地,人们通过多节围闸逐渐降低河流水位。

里下河区域土地肥沃,取水方便,盛产水稻,同时水产品四时不绝,鱼、虾、蟹、鳖、螺、蚌、蚬层出不穷,还有藕、莲、菱、莴苣、茨菇等。另外,里下河土壤以粘土为主,在过去粘土是制造砖瓦的优质材料,所以里下河曾经土窑众多,今天一些地名如“戴窑”就是这种原因。

5.一个建议

过去这里的人们沿河而居,以便用水方便。据家里长辈讲那时人们在河里淘米洗菜,有时渴了,用手从河里掬一捧水就喝。现在,家家户户用了自来水,总体水质与以前没办法比。我们身边的这些母亲河,现在的水质状况究竟如何?

2016年暑假,我们对本区上下河选取不同类型河段地表水质抽样检测,结果如表3:

总体说来:1.这些点没有监测到水资源环境工业污染,以农业及生活污染为主。2.局部地区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特别是非通航的乡村自然河道。

造成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是,上下河水系特征。上河水系流动性强,但水体量小。下河水系(主干交通河流除外),水体量大,但各种堰、闸将水系分割成若干封闭或半封闭的河汊,水体流动性差,水质主要靠体系内自然净化。

为什么现在水质恶化了呢?据我们采访的一些农民认为,过去农民种地,不像现在用这么多化肥,那时每到农闲,人们会将河里的淤泥捞上来,弄到田里,现在河里淤泥多少年没人清理。在实地勘测中我确实发现很多内河沼泽化严重。至此我建议政府部门在农村水利建设过程中,加强河道清淤工作,河道清淤有利于降低河流水质富营养化,淤泥还田还能减少化肥使用,减少水土流失,同时有利于防洪排涝。

参考文献:

[1]江中下游平原 百度·百科

4.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篇四

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板书: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承转过渡: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看课本第57页活动2题,分组讨论,寻找答案。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情况,然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教师可给学生作简要介绍,详见备课资料)。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其证据是:

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板书: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来源――“风成说”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们从电视片和课本插图&2“黄土高原景观”中可知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教师可把三种地貌给学生简要介绍)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来学习:

板书: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板书)

首先让学生读图8.4“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º以上,有的达30º坡长一般100米一200米,甚至更长。每年每公顷流失25吨~100吨,甚至225吨以上。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

③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牧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

为了使学生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更清,可让学生阅读图8.6“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上流失”,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在读图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三点:①三个实验中植被状况差异;②烧杯内水量多少;③烧杯内沙土的情况。从而得出: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

2.人为因素

让学生阅读图8.7的对话,分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这段对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因为男孩的意思是“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而女孩却认为“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实际上这两个孩子的话都有道理,只是所处的时间平面不同,女孩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而男孩则是针对目前状况来讲的,同时这也说明了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这也同时说明人类在这个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作用。具体有哪些让学生回答,教师帮助他们总结。

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米。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阅读图8.8,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首先,引导学生确定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包括哪些地区,请学生描述。

第二,让学生从地形、地势着手,看一看这类地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内,又在第几级阶梯上。

第三,让学生看等降水量线,观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其降水量分布情况。

最后归纳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

[课堂小结]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物质的来源有很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泛支持。因黄土多为风积物,遇水浸润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加上地形、降雨、植被等自然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二)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会给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后果呢?

板书:(二)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

[讲授新课]

1.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

①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表层土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

②让学生结合图8.3“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回答,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耕地没有了,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哪里)

③让学生结合上学期所学内容,认识水带着泥沙流向何处?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

(水带着泥沙流人黄河,黄河流人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给黄河下游的人民带来安全隐患)

经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恶果有充分的认识,教师在此基础上作简要总结。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承转过渡:地形和气候条件确实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一个主要因素,其实,这两个因素还会产生其他不利影响,下面我们一起分析,请同学们做72页活动1。

首先,让学生阅读图8.1“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估算延安多年平均降水量,描述延安的气候特点。(延安降水量大约在600毫米左右,延安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第二,让学生综合“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和“延安1991~年降水量变化图”,讨论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及可能发生旱、涝灾害的季节。(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旱灾多发生在春季,涝灾多发生在夏季)

第三,让学生读“延安1951―1991年旱涝灾害发生频率统计图”,说出延安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旱年为59.5%,涝年为23.9%)

通过活动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会产生旱、涝灾害,接着教师提问:黄土高原那么疏松的土壤,在暴雨的作用下,会有什么后果?(会发生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意识到黄土高原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得出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

板书: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承转过渡:之所以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因为这里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为使学生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更深刻,让学生做72页活动2“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原因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总结。帮助学生画出“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

然后让学生读?1页阅读材料“石灰岩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认识人类在生态环境被破坏过程中起的负面作用,并且明确人类活动加剧了这种“脆弱”。

承转过渡: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生态建设)

板书;四、生态建设

首先,让学生读图8.15“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举例”,认识了解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在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一)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1.在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用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2.在陡坡地实行生物工程,种草、灌木和山杏。

3.在缓坡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

(二)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通过上述措施:一是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二是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承转过渡:同学们,既然要保持水土,是不是对黄土高原所有的土地都要退耕,退耕的土地又是不是都要还林呢?让学生做73页活动1题,分组讨论,分为正反双方进行辩论,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辩论进行评价总结。

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以及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因地制宜地发展。要掌握好“度”,不搞一刀切。对黄土高原来说,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也不能只求水土保持。要二者兼顾,协调发展。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有限,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请同学们看书74页完成活动2,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中国的农业与农村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要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以下行动:

第一,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黄土高原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多,虽然实行计划生育有所控制,但出生率仍较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农村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较差,许多地区连初中文化以上的人口比例都不高,文盲、半文盲依然很多。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人口素质将成为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二,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

黄土高原的一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畜吃水困难。水已成为制约当地人民生活、生产的主要因素。国家从90年代开始建立移民新村,以改变当地人的生活生产条件。

第三,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或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

第四,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两部分内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是因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因此必须进行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做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以实现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

5.青藏高原冻土特征浅析 篇五

青藏高原冻土特征浅析

青藏铁路的修建,为西藏的稳定与繁荣奠定了基础.很多人不知道,在修建青藏铁路的时候,我国的技术人员克服了很多国际难题.积累了丰富的.高原铁路修建的经验和技术,本文就对其中的一个难题一青藏高原冻土作简单的介绍,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希望大家对此有所了解.

作 者:李云鹏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刊 名:大众商务(投资版) 英文刊名:POPULAR BUSINESS 年,卷(期): “”(3) 分类号:U25 关键词:冻土   青藏高原冻土  

6.地形地势特征说课稿 篇六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而设计的。内容包括“地形复杂多样 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和“地势西高东低 呈三级阶梯分布”两部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转入本单元自然环境的学习也就顺理成章,地形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自然要素有着巨大影响,本课学习的地形地势知识是中国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好本课,能为学好后面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

地形是中国地理中比较繁杂的内容,本课教材对应的“课程标准”删繁就简,将学习重点放在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上,并且要求把它们落实到中国地形图上。这样既可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也便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安排,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分柱状图”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出我国地形“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的结论。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归纳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征。

为了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地形、地势特征的认识,在让学生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归纳我国地形、地势两大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在中国地形图上进行两个方面的学习活动。第一,大致了解作为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这样学生可以在地图上通过这些山脉,判别各地形区位于哪一级阶梯。第二,了解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类型和地形区,这样既可以在图上落实主要类型和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也可以把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征联系起来。

本节课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指导读图、归纳总结——合作探究、提高能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二)教学流程

●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运用一组地图和卫星图片,从学生最熟悉的环境入手,导入本节课的教学。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景,明确学习主要任务。●指导读图、归纳总结

1.举例说明不同地形(如平原、高原、山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我国的地势特征对降水有何影响?

3.我国的地地势特征对河流(流向、水能)有什么影响? 4.我国的地地势特征对交通(水运、陆路)有何影响? 设计意图: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应对学生讨论的方向适时加以引导,同时出示相关图片以及在板图中绘出相关地理信息,降低问题的难度。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探究原因的过程中,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板书设计

第1课地形地势特征

四、教学难点

1、造成三级阶梯海拔高低的地理因素。

2、地势对其他地理因素(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点拔教学,学生自主探究,师生互动激趣教学。以“读图分析+分组讨论练习”的教学方式为主,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体现地理课堂的特色。同时通过多媒体动画突破重点难点。

六、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教学的设计思路是:从指导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入手,让学生思考回答地形图上多样而复杂的颜色说明了什么?从而得出我国“海拔高低差异悬殊”的结论。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归纳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征。

为了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地形、地势特征的认识,在让学生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归纳我国地势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在中国地形图上进行两个方面的学习活动。第一,大致了解作为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这样学生可以在地图上通过这些山脉,判别各地形区位于哪一级阶梯。第二,了解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类型和地形区,这样既可以在图上落实主要类型和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也可以把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征联系起来。

(二)教学流程

本节课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音乐视频导入新课——指导读图、分析归纳——合作探究、提高能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音乐视频导入新课

以大家熟悉的影视剧歌曲开场,引出问题:为什么我国的大江、大河多是向东流?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

设计意图:设置疑问,明确学习主要任务。(2)展示分层设色地形图 先让学生了解地势的概念,再利用课件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分层设色地形图”,观察我国地势从东到西按海拔有什么明显变化,得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

大胆将地势剖面与蛋糕切面做类比,化抽象为形象。降低学习难度。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3)展示地形剖面图

指导学生阅读“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为使学生建立剖面的概念,可对比生活中切蛋糕的场景。对比课件展示的两幅地势变化示意图,让学生判读哪幅示意图与我国地势特点相吻合。展示阶梯示意图,得出结论“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4)三级阶梯分界线

在投影上画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指导学生阅读“中国主要山脉”图,找出作为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将它们落实在书本活动一填图“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并完成学案中的填图练习。

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从解析地势概念入手,通过投影绘图的动态过程,以及对学生读图、记图、填图的训练,加深学生对地势特征的认识。

(5)合作探究、提高能力

为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

7.高原牦牛气管组织学结构特征 篇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随机选取青海大通牛场 (海拔3 500~5 000 m) 的大通牦牛 (以下简称高原牦牛) 和山东省莱芜地区 (海拔500 m以下) 的鲁西北黄牛 (以下简称平原黄牛) , 临床健康, 不计性别。

1.2 取材及处理

取材方法:在高原组和平原组的每头试验牛气管中段选取3个软骨环固定, 主支气管左右各取2个软骨环 (回到实验室将软骨环修成含软骨和软骨环未闭合部两部分, 二次固定) , 将所取样本迅速放入10%甲醛中固定24 h以上。常规组织学处理, 包埋、间隔连续切片、染色。

染色方法:苏木精-伊红 (H.E.) 染色;过碘酸 Schiff 氏 (PAS) 糖原染色, 用于显示杯状细胞等 (Schiff 试剂 15 min, Harris 苏木精复染1 min) 。所有试剂均由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提供。

1.3 观测及统计分析

采用Image-Pro Plus 5.1 Chinese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相关数据, 参照姜文剑等[6]的杯状细胞定量分析方法测量杯状细胞数量 (计数100 μm长度内黏膜上皮所含杯状细胞数) 。采用SPSS 11.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并对试验数据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原牦牛和平原黄牛肺外呼吸道的一般结构

高原牦牛和平原黄牛气管一般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黏膜 (黏膜上皮和固有层) 、黏膜下层 (结缔组织和腺体) 和外膜 (软骨、结缔组织和平滑肌) 。气管壁由黏膜、黏膜下层和外膜组成, 外膜中由气管软骨环作支架。

黏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由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刷细胞等构成, 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 内含血管、淋巴管、神经, 以及淋巴组织和淋巴细胞等。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 与固有层之间无明显分界, 组织中含气管腺 (多为混合腺) 、神经、血管和淋巴管。外膜由C形透明软骨环和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见195页彩图1, 2) 。

高原牦牛和平原黄牛气管内均含有杯状细胞, 但高原牦牛气管前、中、后3段气管内杯状细胞数量均显著多于平原黄牛 (见196页彩图3, 4) 。

高原牦牛和平原黄牛气管黏膜下层, 从气管前段到后端腺体数量逐渐减少。平原黄牛气管黏膜下层以黏液腺为主, 但高原牦牛气管大部分为浆液腺 (见196页彩图5, 6) 。

高原牦牛和平原黄牛气管软骨中均有明显的软骨小管结构, 而且在气管软骨中央发现有类似硬骨哈弗氏系统中中央管的结构, 此结构有明显的管道结构, 且高原牦牛气管软骨细胞基质较平原黄牛丰富 (见196页彩图7~10) 。

2.2 高原牦牛和平原黄牛气管的定量分析

高原牦牛和平原黄牛气管黏膜上皮内杯状细胞数量, 见表1。

注:同行数据标*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表中数据为100 μm长度内黏膜上皮所含的杯状细胞个数。

高原牦牛气管前、中、后部杯状细胞的数量均显著多于平原黄牛 (P<0.05) 。高原牦牛和平原黄牛气管黏膜下层中不同类型腺体变化情况, 见表2。

3 讨论

高原牦牛和平原黄牛气管内均含有杯状细胞, 但高原牦牛气管前、中、后3段内杯状细胞数量均显著多于平原黄牛 (P<0.05) 。大量的杯状细胞不仅能进入加温、加湿的呼吸道内的空气, 而且可以有效黏附吸入的灰尘和细菌等异物, 再通过纤毛细胞的纤毛定向摆动排出[7]。

高原牦牛和平原黄牛气管黏膜下层, 从气管前段到后端腺体数量逐渐减少;平原黄牛气管黏膜下层为混合腺, 但以黏液腺为主。但高原牦牛气管内为3种腺体混合, 包括浆液腺、黏液腺和混合腺, 大部分为浆液腺。浆液腺分泌物为稀薄而清明的液体, 富有酶物质, 参与消化功能;黏液腺分泌物是黏稠的液体, 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多糖;混合腺的分泌物兼有黏液和浆液[8]。笔者认为, 这与牦牛生活的高原干燥环境有关, 浆液腺稀薄的液体不但可以黏附异物, 还可以充分加湿空气。

高原牦牛和平原黄牛气管软骨中均有明显的软骨小管结构, 而且在气管软骨中央发现有类似硬骨哈弗氏系统中中央管的结构, 此结构有明显的管道结构, 这些结构均有利于气管软骨获得营养物质[9]。高原牦牛气管软骨细胞基质较平原黄牛丰富, 保证了软骨的营养供给, 可以增加软骨弹性, 利于气管收缩。

参考文献

[1]张彦博.高原疾病[M].2版.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4.

[2]DURMOWICZ A G, HOFMEISTER S, KADYRALIEV T K, et al.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adaptation of the yak pulmonary circulationto residence at high altitude[J].J Appl Physiol, 1993, 74 (5) :2276-2285.

[3]魏青, 俞红贤.1日龄高原牦牛肺泡组织结构特征[J].解剖学报, 2009, 40 (5) :827-832.

[4]魏青, 俞红贤, 张勤文, 等.高原牦牛肺泡组织结构的观察和比较[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1 (5上) :47-49.

[5]陈秋生, 冯霞, 姜生成.牦牛肺脏高原适应性的结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 2006, 39 (10) :2107-2113.

[6]姜文剑, 张子安, 李真, 等.恒河猴呼吸道粘膜上皮中杯状细胞的形态计量学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8, 29 (12) :965-967.

[7]丁建中, 张六通, 邱幸凡, 等.外燥对小鼠气管上皮纤毛运动与呼吸道液分泌的影响[J].中医杂志, 2006, 47 (8) :607-609.

[8]沈霞芬.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8.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 篇八

利用青海、西藏59个测站1971-夏季(6~8月)的月平均气温和北太平洋(10°S~50°N、120°E~80°W)1970-的冬季(上年12月~次年2月)平均海表温度,通过EOF、REOF、SVD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温和前期冬季北太平洋海温的异常特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空间遥相关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对北太平洋冬季海温及青藏高原夏季气温的年代际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太平洋冬季海温的异常分布型有: (1)赤道中东太平洋与西北太平洋海温相反分布型,(2)副热带北太平洋海温东西反相分布型, (3)北太平洋海温南北反相分布型,(4)北太平洋海温东西一致分布型.其中赤道中东太平洋与西北太平洋海温反相变化是冬季北太平洋SSTA的主要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 北太平洋冬季海温可分为6个气候区: 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加利福尼亚海流区、黑潮区、亲潮区、阿拉斯加海流区和中太平洋区.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温的.异常分布型主要为(1)全区一致的偏高(低)型,(2)南北相反分布型,(3)周边地区与腹地相反分布型.青藏高原夏季气温可分为4个主要气候区: 东北部区、西藏东南部区、中部区和南部边缘区.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SSTA 与次年夏季青藏高原地区区域性温度异常之间有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这种关系在两者的其它空间关系中是第一位的.

作 者:刘珊 李栋梁 LIU Shan LI Dong-liang 作者单位:刘珊,LIU Shan(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4;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李栋梁,LI Dong-liang(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9.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 篇九

文章以青藏高原的GPS观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活动地质构造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的现今构造变形状态和机制,并探讨青藏高原现今构造变形所反映的大陆内部动力学过程.GPS观测的.速度矢量揭示了青藏高原整体向北和向东运动的趋势,平行于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方向上的地壳缩短量约是38 mm/a,而青藏高原周边主要断裂带的滑动速率均在10 mm/a以下.大约90%的印度与欧亚板块相对运动量被青藏高原的地壳缩短所吸收和调节.GPS速度矢量由南向北逐渐向东偏转,向东的分量也增加,形成了以羌塘地块北部(或玛尼-玉树-鲜水河断裂)和祁连山中部为中心的两个地壳物质向东流动带.青藏高原的向东挤出实际上是地壳物质在印度板块推挤下和周边刚性地块阻挡下围绕东构造结发生的顺时针旋转.

作 者:张培震 王琪 马宗晋 作者单位:张培震,马宗晋(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GPS开放式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王琪(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1)

10.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 篇十

本文使用FY2C静止气象卫星2007~2009年1~12月逐时水汽通道资料结合T213垂直速度分析场资料对西藏高原水汽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

1 资料和资料处理

静止气象卫星自1966年发射以来, 因其持续观测能力和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在降水反演、灾害监测、短期气候预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的FY2C于2004年10月19日发射, 2005年发回资料, 填补了青藏高原地区气象观测资料的空白。西藏气象台自2005年10月开始接收9210下发的FY2C卫星云图, 至今已积累了较长时间序列的卫星资料, 这给使用卫星资料分析西藏气候特点提供了基础。水汽通道是从波长为6.0~7.0μm波段的辐射得到, 是以水汽为主要吸收气体的一个谱区, 其中含有一个中心为6.7μm的吸收带, 卫星所受到的大部分水汽通道辐射来自300~600 h Pa层, 如果大气很湿, 卫星不能穿过湿的上层大气观测到大气底层的状况, 传感器记录到的能量小, 亮温低, 灰度值小, 在云图上表现为白亮;如果大气很干, 卫星可以穿过上层大气, 看到大气中较低的层次, 传感器记录到的能量大, 亮温高, 灰度值大, 在云图上表现为灰暗。西藏高原平均海拔为4 000 m, 地面气压基本上在700 h Pa以下, 因此水汽通道能够反映高原地区对流层的水汽分布[4]。本文使用的资料包括FY2C水汽通道2007~2009年逐时监测资料、T213逐日垂直速度分析场和西藏地区32个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

2 水汽空间分布

2.1 西藏干湿区分布情况

对逐时水汽通道灰度资料累加后求平均, 得到水汽分布状况 (图1) 。由图可见, 西藏高原水汽分布的基本特征是东南部湿、西北部干, 干区和湿区的分界线与念青唐古拉山脉为界。在东南部林芝地区、昌都南部是西藏高原的最湿区, 朱福康[6]通过400 h Pa T-Td的分析称其为“高原湿池”, 这一湿区向南与印度半岛、孟加拉湾北部地区的湿区相连, 这也验证了从印度北部经喜玛拉雅山中段山口是高原地区水汽来源的结论;向东与四川西北部相连, 这说明高原东南部水汽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水汽来源之一, 来自西藏高原的系统对西南地区的降水是有贡献的, 徐祥德, 等[9,10]称此为高原对南来水汽具有向东“转运”的作用。这一湿区充沛的水汽条件造就了西藏高原东南部丰裕的降水, 加上该地区良好的地面植被储水条件, 使这里成为一系列河流的源头或上游地区, 成为东亚、南亚地区的水塔。湿地向北延续到念青唐古拉山北麓, 向西止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雨影区”, 这说明了地形是形成这一湿区的主要因素, 也间接说明这一湿区的水汽主要来源是外来的, 本地对流活动形成的水汽贡献较小。

在喜玛拉雅山与雅鲁藏布江之间, 位于上述湿区的西面有一干区, 这是由于喜玛拉雅山脉横亘于西藏南部, 成为水汽输送的屏障, 同时这一地区处于气流的背风面, 气流翻越喜玛拉雅山脉后沿地形产生下沉气流, 因此在水汽图像上呈现出典型的暗区, 图2是T213的500 h Pa垂直速度场, 由图中可以看出, 这一区域是西藏高原地区的下沉运动中心, 垂直速度在2.5 m/s以上, 但是总体而言下沉运动区比水汽图像的暗区偏南, 这可能是因为T213垂直速度分析场的误差, 也可能是因为500 h Pa垂直速度场与水汽图像反映的下沉运动层有所偏差, 这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同时我们注意到, 在汛期期间, 在干区西北、帕米尔高原边界, 有一明显的下沉气流区, 而从全年的情况来看, 下沉气流区则主要在干区西边界以外76°E~78°E之间, 这可能与季节盛行气流受地形影响有关。

(a全年;b汛期5~10月)

西藏西北部地区, 位于昆仑山脉以东、喜玛拉雅山脉以北地区, 包括阿里地区、那曲西部、日喀则西北部地区是高原的干区, 这里是西藏地区降水最少的地区, 年降水量在200 mm以下, 该地区处于青藏高原腹地, 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达4 500 m以上, 处于昆仑山脉和喜玛拉雅山脉的背风遮挡处, 气候寒冷干燥, 降水稀少, 多内流河, 是西藏高原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

2.2 水汽通道的讨论

对水汽通道平均灰度图的解读因为其只有一张, 因此我们通过水汽富集区与区外相连呈带状或团状作为判断水汽通道的依据。由图1可以看出, 西藏高原水汽通道有3条。

(1) 沿高原东部, 从印度北部经喜玛拉雅山中段山口进入高原。其水汽来源是孟加拉湾。且其进入高原的位置有两个, 一个是从亚东和察隅之间进入高原, 另一个是经过聂拉木沿喜玛拉雅南麓进入高原, 但其强度较前者弱。

(2) 沿中缅边境顺着横断山脉西麓从三江流域进入高原, 这是西藏高原最主要的水汽通道, 该水汽通道进入高原后呈西南-东北走向分布, 是西藏山南地区、林芝地区、昌都地区和河谷地带的主要水汽来源, 该水汽带集中了高原人口的多数, 是西藏最重要的农业区, 有“西藏粮仓”之称。

(3) 从西边越过帕米尔高原通过喜玛拉雅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的间隙进入阿里地区, 水汽来源主要来自阿拉伯海, 许健民, 等[4]指出此通道水汽来源是上游系统的残留, 较为稀少, 又因为帕米尔高原海拔较高, 因此这条路径的水汽对高原天气影响不大, 从图1看来这条水汽通道远弱于前两者, 印证了这种观点。但是我们同时注意到, 在此水汽通道的前方, 阿里地区东部和那曲地区中西部较其南边是一个湿区, 这除了这条水汽通道外, 局地对流活动与其相配合, 使得在该地区的湿润程度比阿里西部地区高, 因此我们估计该地区的降水应该要比狮泉河、改则测站要多, 这一判断有待观测资料的证实。

(4) 西藏雨季和干季的水汽来源有较大的差别, 雨季水汽来源主要来自于孟加拉湾和南海, 这是因为此时盛行西南季风, 将来自南部充沛的水汽通过地形间隙的水汽输送带输送向高原, 这段时间的降水普遍占全年降水的90%以上 (表1) , 是西藏气象服务的最重要时段。而从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例来看, 相对于其他地区, 西部、南部的几个站的冬季降水量比例要大一点, 如普兰、察隅、波密、聂拉木、帕里、错那、隆子等。这可能是因为干季盛行风向的影响, 南来水汽只能够影响西藏南部, 而对西藏中部、北部的广大区域贡献很小。而聂拉木是唯一一个冬季降水比汛期降水量大的站, 占全年降水的51%, 这提示我们, 对西藏西南部来说, 来自阿拉伯海的水汽在西藏干季比雨季有更重要的作用, 冬季强烈的西风急流将来自阿拉伯海的水汽裹挟至高原, 沿高原西侧和西南侧进入高原, 处于高原西南侧的聂拉木站由于处于迎风坡, 气流沿地形上升, 24小时降水量最大竟达到195 mm (1989年1月8日) 的量级, 这在全世界都是少见的, 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2.3 地形对降水影响

由上述讨论可以看出, 地形对水汽的分布情况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在西藏南陲高耸的喜玛拉雅山脉成为孟加拉湾水汽向北输送的自然障碍, 形成了喜玛拉雅山脉北麓的雨影区, 西北部阿里地区成为西藏高原降水最少的地区, 狮泉河年降水量近100 mm;西藏东南部喜玛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的间隙则成为水汽的通道, 使西藏东南部地区成为我国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 部分地区年最大降水量在2 000 mm以上 (图3) 。地形的作用影响了水汽的分布, 同时也影响了降水的分布形式, 因为水汽分布的不平衡, 因此在西藏地区, 海拔高度与降水的关系呈现十分复杂的形态[11], 这给传统的通过地理要素插值降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有证据可以表明, 在东南部地区, 海拔高度对降水的影响仍然是正面的:有学者指出, 在东南部地区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11—13], 色季拉山立体观测资料降水也证实了这一点, 这说明了在西藏地区降水与海拔高度变化的不匹配其原因可能在于其水汽条件的巨大差异上。因此我们认为在西藏高原进行降水插值的时候应该将水汽分布作为一个重要的因子来考虑, 结合地理要素对降水的影响, 应该能够对西藏高原的降水分布及其机制有更多的了解。

3 水汽日变化情况

为了分析水汽的日变化特征, 分析观测站上空的水汽通道灰度值日变化, 图4是部分站点的水汽灰度的日变化。可以发现:

(1) 水汽日变化普遍呈昼少夜多的分布, 与高原昼晴夜雨的降水变化特征一致。夜间22时至凌晨4时的水汽发展最为旺盛, 高原上的降水也大部分集中在这一时段发生, 尤其是降水集中的雨季, 夜间降水量比例为70%以上。

(2) 西北部代表站狮泉河水汽量的日变化幅度比其他地方变化幅度显著偏小, 这可能是因为本地对流活动引起的水汽的积聚较少, 外来水汽的影响较大, 而外来水汽的日变化幅度比对流活动的日变化幅度显然要弱得多。

4 讨论

本文通过对FY2C静止卫星云图水汽通道的灰度值分析了西藏水汽的空间分布和水汽年变化、日变化特征, 指出以下特点。

(1) 西藏高原主要有三条水汽通道, 分别是:沿高原东部, 从印度北部经喜玛拉雅山中段山口进入高原, 其水汽来源是孟加拉湾和南海, 且其进入高原的位置有两个, 一个是从亚东和察隅之间进入高原, 另一个是经过聂拉木沿喜玛拉雅南麓进入高原, 但其强度较前者弱;沿中缅边境顺着横断山脉西麓从三江流域进入高原, 这是西藏高原最主要的水汽通道, 该水汽通道进入高原后呈西南-东北走向分布, 是西藏山南地区、林芝地区、昌都地区和河谷地带的主要水汽来源;从西边越过帕米尔高原通过喜玛拉雅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的间隙进入阿里地区, 水汽来源主要来自阿拉伯海。

(2) 地形对水汽空间分布有重大影响, 水汽的空间差异性是影响西藏地区降水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结合地理要素和水汽分布对探讨西藏地区降水分布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善。

(3) 高原水汽日变化特点是昼弱夜强, 与西藏地区降水昼晴夜雨的特征一致。水汽对降水的一个影响受到了下垫面的影响, 表现为水汽与降水在时间分布上的一致性和空间分布上不一致。

摘要:利用20072009年逐时FY2C静止气象卫星水汽通道观测资料、T213垂直速度分析场分析了西藏高原水汽的空间分布, 指出西藏高原有3条水汽通道, 水汽来源来自孟加拉湾、南海和阿拉伯海。高原水汽日变化特点是昼弱夜强, 与西藏地区降水昼晴夜雨的特征一致。地形影响水汽分布形式, 进而影响降水分布特征, 分析西藏高原降水分布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推荐阅读:

美丽的青藏高原700字作文07-06

高原的特点是什么09-15

上一篇:开发你内在的领导力下一篇:企业商学院建立背后的思考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