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英文水平11(共8篇)
1.如何提高英文水平11 篇一
怎样才能提高英文写作水平?
Q: How can I improve my writing if I cannot write complete sentences?
A: Wring is to express your thought through language. Here we have to key elements: language and thought. For a successful writing activity to happen, both are necessary. When writing in our mother tongue, we spend almost no time in considering language, so our attention is mainly on contents. But when writ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 we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both language and thought. If we cannot deal with these two, we might never learn to write in a foreign language well.
Generally speaking, learning to write in a foreign language demands you to go through three steps, although there is not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them. First, learning the basic vocabulary and grammar of this language. At this time, learners have not grasped the basic usage, therefore are still in the basic stage of language learning. Writing exercise usually does not exit in this period; even if it does, it mainly serves a kind of vocabulary or grammar exercise. This kind of writing practice presents very simple contents, but requires that learners should use both vocabulary and grammar correctly.
Second, learning both language and thought expression. At this time, learners have already got familiar with the basic vocabulary and grammar, and can express simple ideas in this language. Writing exercises at this stage can work for two purposes. Firstly, they can help learners further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is language. Secondly, they can help learners express certain ideas in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learning practice, these two aspects are actually inseparable. Many students start to keep diary in English from Junior Three; they are in fact progressing in this second stage.
Third, learning to focus on thought. When learners can deal with th
2.如何提高英文水平11 篇二
1 研究方法
1.1 抽查对象与研究材料
本次研究的抽查对象是西北师范大学2011级文科专业的60名学生, 他们分布在3个自然班中, 研究材料为2010-2011秋季学期学生的英文习作。
1.2 错误统计与分类
本文着重探究英汉形合意合差异在词汇和句子层面的表现, 故笔者将错误分为三大类:包含单复数、词类、介词使用等的词汇层面、包含句子连接、时态、非谓语动词等的句子层面以及不属于本文研究范围之列的语篇层面。根据统计所得, 从这60名学生的写作样品中共收集到821处错误, 词汇层面错误占51.37%, 句子层面错误占36.04%, 语篇错误占12.23%。其中, 词汇层面的语言间错误达到40.47%, 句子层面语言间错误达到22.66%。数据显示, 受母语干扰, 由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负迁移所引起的语言间错误高至不容小阙的地步。
由此可见, 引导学生分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 是大幅度减少错误的关键。英汉语的重要差别之一是形合和意合。汉语没有形态变化的约束, 使用起来十分自由、简便, 且又注重逻辑事理顺序, 注重功能、意义, 注重以神统形。而英语则注重形合, 注重结构形式完整和契合。
2 典型错误实例分析
2.1 词汇层次错误
名词单复数:
例1.When we prepare these thing, we ask them for useful information. (”thing”应改为“things”)
例2.All my classmate passed the exam, except me. (“classmate”应改为”classmates”)
无论多寡、可数与不可数, 汉语中的名词本身无形式标志, 而英语的名词则不然, 分类较细, 其中个体名词和集体名词在计数时, 有单、复之分。如果在单、复数名词尾部和词中未标记出来, 就属语法错误。在这个方面来讲, 名词的“形合”意义非常重大。
词类错误:
例3.His fail resulted from his lazy. (“fail”应改为”failure”)
例4.We intended to take a great deal of photos to ceremony this travel. (“ceremony”是名词, 应用相同意义的动词进行替换)
大量的英语词类转化, 主要是靠“形合”手段来实现。如动词转化为名词 (realize-realization) ;形容词转为名词 (lazy-laziness) .。相比之下, 汉语中的相当一部分词可以充当兼类词。在充当兼类词时, 词本身形态无须有什么变动, 只是词义发生了转换。由于汉语的词尾没有表示词性的词缀标记, 在形式上汉语词的词性难以区分。同一个汉语词经常具有不同的句法功能, 体现不同的词性。对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而言, 他们往往把汉语词的这个特点迁移到英语词的学习过程中, 从而造成词汇应用上的错误。在例3、例4错误中, 写作者把形容词误用为名词、名词误用为动词, 显然是受到了汉语中“一次多 (词) 性”现象的影响。
介词错用:
例5.Since my most time was spent for playing computer games, I didn't have time to do homework. (“for”应改为“in”或省略)
例6.I relax myself by listening the music the second time. (“listen”后应加“to”, “music”后应加“for”)
英汉语句中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用介词。从理论上将, 汉语介词种类齐全, 功能完善。但在写作实践中, 却是可用可不用。原因是汉语组词造句不大用形式连接手段, 注重逻辑顺序, 以造成和追求隐性连贯的效果。英汉介词的使用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张道真认为:“介词是英语中最活跃的词类之一, 特别是一些常用介词, 搭配力特别强, 可用来标识种种不同的意思, 大部分的习用语都是由介词和其他词构成的, 翻开每一页书, 都可以找到大量的介词。”[2]这无形中加重了英语学习中的任务, 在识记实词的同时, 还要同时掌握同其搭配的介词。
2.2 句子层次错误
句子连接:
例7.Because I was late for the exam, so I didn't have enough time to go through all the questions. (应删除“because”或“so”)
例8.I slept in the classroom during the exam, I found the time was gone when I wake up. (两句之间应用“and”连接) 。在主从句的连接结构方面, 一方面, 汉语的从属结构使用成对的连接词来标明从句和主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如果……那么”、“因为……所以”、“虽然……但是”、“除非……否则”等。但是, 在英语的这类结构里并不存在成对的连接词, 两个连接词中只能保留一个。学习者在使用这些结构时, 把汉语的这些句法特点迁移到英语的从句中, 引发此类结构中的连接词应用错误。另一方面, 汉语句中的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通过安排词序和使用助词来表达, 词的先后次序一般是按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来排序的, 少用甚至不用各类连词和关联词。这允许汉语充分利用“意合”手段, 采用“浓缩”的方式, 将复句的关联词和标点符号省略。然而注重形合的英语则需要大量地使用连接词或连词, 强调两个单句之间应使用恰当的连接词, 将其中一个用连词标识为从句, 如宾语从句、主语从句、定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等。因此, 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之前没有此类语法概念, 会在写作中倾向于把用逗号来连接两个单句的方法运用到英语中。
第三人称单数和时态:
例9.Since he never do any exercise, he felt the exam is very difficult. (“do”应改为“does”, 主从句时态应保持一致)
英语的动词被公认为是是“形合”中最复杂且引起语言学家最关注的一类词。因为它有时、体、态、式之分。汉语中人称、时态发生变化, 谓语动词形态不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此, 中国学生往往不把人称、时态等列入下笔时的考虑之列。
动词过多:
例10.The best way to relax myself is sleep. (“sleep”应改为非谓语动词形式)
例11.Talk with friends also can make me relax. (“talk”应改为非谓语动词形式)
例12.There two reasons explain the problem. (“explain”应改为“explaining”)
这三个例子是对英汉语中动词的“形合”与“意合”的验证。“英语的动词在句中是核心, 前后左右受到制约, 而汉语动词无形态变化, 无定式非定式之分, 它不仅可以作谓语, 还可自由地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3]汉语中, 动词无形态变化, 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可以充当句子许多成分;再则, 汉语中只有理论上的词性转换, 就造成了林同济所说的“汉语的特点是动词优势”的情况。[3]如果英语学习者无法认清英汉语的这一差别, 在英语写作中视动词为万能, 信手拈来, 不动脑筋根据其句子成分进行变化, 多动词的错误现象就会屡禁不止。
主语混淆:
例13.If a street takes place traffic jam, people would use megaphone all the time.
例14.Society exists problems.
无谓语:
例15.I afraid of answering questions.
20世纪70年代, 李纳和汤生对汉语的语言类型提出了一个新的简介:汉语是主题 (话题) 占重要地位的语言 (Topic-prominent Language) , 英语是主语占重要地位的语言 (Subject-prominent Language) .[4]越来越多的熟知英汉两种语言规则的人倾向于这种观点。英语句子是以主谓结构形成的, 以主语和谓语构建句子的, 主语一定是谓语动词的执行者。例13和例14的错误很明显就是a street和society并不是take place或exist的执行者, 然而以主题为重的中文并不质疑类似“街道交通拥堵”、“社会存在问题”这样的句子的合理性, 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只是依照各个词出现的顺序错把状语用作主语。而在例15中, 写作者认为只要用英文表达出“我害怕回答问题”即可, 谓语动词“am”早已抛置脑后。
从以上所列举错误中可以看出, 英汉形合意合的异质性特征构成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形合手段使用上的显著困难。为了避免或减少由于跨语言影响所造成的形合错误, 学习者首先应该扩大英语的阅读量, 进行充分的真实语料输入。批着“洋”皮的中国式的思维写作不仅不识英文字母的中国人看不懂, 深谙英语的英语母语者也会对这种似是而非的语言形式一头雾水, 写作的交流思想作用又从何谈起。但被动地阅读也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在此同时对涉及到的母语和二语之间的差异进行全面对比分析, 除了对进行语音、语法和词汇的对比之外, 还应对汉英两种语言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进行对比。只有了解英汉语言的差异, 才能在写作中自觉地遵循英语的形合特点整理思路, 达到英语写作中词汇、句型、语篇的完美结合。
摘要: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训练当中, 写作无疑是最有效的实现语言习得的手段。该论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作文中的错误借鉴英汉形合意合对比研究进行分析, 探讨跨语言影响在形合意合方面的表现并提出在汉语语境中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写作,英汉差异,形合,意合
参考文献
[1]Corder S P.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67, 5 (4) :161-170.
[2]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3]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化工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4]申小龙.汉语语法学[M].北京:商务印馆, 2000.
[5]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2:257.
[6]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85.
3.如何提高专业英文阅读能力 篇三
1990年4月至7月初,我在依阿华州Ames小镇的Iowa StateUniversity度过了初到美国的前三个月,其中大部分时间在Herbert Fromm教授的实验室做轮转,跟随刘峰和董群夫妻两人做研究。当时感觉最困难的就是读专业论文。有一次,Fromm教授要求我在组会上讲解一篇《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的文章,我提前两天开始阅读,第一遍花了足足六个小时,许多生词只能依靠英汉词典,文章中的有些关键内容还没有完全读懂,当时的感觉是JBC的文章怎么这么长、这么难懂?!真有点苦不堪言。为了能给Fromm教授和师兄师姐留下好印象,第二天又花了好几个小时读第二遍,还做了总结。第三天我在组会上的表现总算没有给清华丢脸。但是,前前后后,真搞不清楚自己为了这一篇文章到底花了多少时间!
1990年7月我转学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后,与本科来自北大的虞一华同在IPMB program。虞一华大我一岁,来巴尔地摩之前已经在夏威夷大学读了一年的研究生,对于科研论文的阅读比我强多了。他常常在IPMB的办公室里拿着《科学》和《自然》周刊津津有味地阅读,看得我很眼馋,也不理解其中那些枯燥的文章有什么意思。他告诉我:他在读很有意思的科学新闻。科学新闻能有什么意思?虞一华给我讲了好几个故事:洛克菲勒大学校长诺贝尔奖得主David Baltimore如何深陷泥潭、人类基因组测序如何争辩激烈、HIV病毒究竟是谁发现的,等等。我还真没有想到学术期刊上会有这么多我也应该看得懂的内容!从那时起,每一期新的《科学》和《自然》一到,我也开始尝试着阅读里面的新闻和研究进展介绍,这些内容往往出现在“News & Comment”“Research News”“News & Views”“Perspectives”等栏目,文笔平实,相对于专业的科研论文很容易读懂。有时,我还把读到的科研新闻讲给我的同事朋友们听,而同事的提问和互动对我又是更好的鼓励。除了《科学》和《自然》,我也常常翻看《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
与《细胞》(Cell)、《生物化学期刊》(JBC)等非常专业的期刊不同,《科学》和《自然》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用来做科普教育的。《科学》周刊的“Perspectives”和《自然》周刊的“News & Views”栏目都是对重要科学论文的深入浅出的介绍,一般1~3页,读起来比较通俗易懂,较易入门。读完这些文章后,再读原始的科学论文,感觉好多了!而且可以把自己的体会与专家的分析比较一下,找找差距,有时甚至也能找回来一点自信!
从1998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职到现在清华大学做教授,我总是告诉自己实验室的所有年轻人(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下面这几点读科研论文的体会,也希望我的学生跟我学:
1.请每位学生每周关注《科学》和《自然》。
生命科学界的学生还应该留心《细胞》。如果时间有限,每周花一个小时读读这两种周刊里的文章标题以及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科研论文的abstract即可!这样做可以保证一个学生基本上能够跟踪本领域最重要的发现和进展,同时开阔视野,大概知道其它领域的动态。
2.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细读《科学》和《自然》里的新闻及科研论文。
如果该科研论文有“News & Views”或“Perspectives”来介绍,请先读这些文章,这类导读的文章会提炼问题,就好比是老师事先给学生讲解一番论文的来龙去脉,对学生阅读原始论文有很大帮助。
3.在读具体的科研论文时,最重要的是了解文章的主线逻辑。
文章中的所有Figures都是按照这个主线逻辑展开描述的。所以,我一般先读“Introduction”部分,然后很快地看一遍Figures。大概知道这条主线之后,才一字一句地去读“Results”和“Discussion”。
4.当遇到一些实验或结果分析很晦涩难懂时,不必花太多时间深究,而力求一气把文章读完。
也许你的问题在后面的内容中自然就有解答。这与听学术讲座非常相似!你如果想每个细节都听懂,留心每一个技术细节,那你听学术讲座不仅会很累,而且也许会为了深究一个小技术环节而影响了对整个讲座逻辑推理及核心结论的理解。
5.对个别重要的文章和自己领域内的科研论文,应该精读。
对与自己课题相关的每一篇论文则必须字斟句酌地读。这些论文,不仅要完全读懂,理解每一个实验的细节、分析、结论,还必须联想到这些实验和结论对自己的课题的影响和启发,提出自己的观点。
6.科学论文的阅读水平是循序渐进的。
每个人开始都会很吃力,所以你有这种感觉不要气馁。坚持很重要,你一定会渐入佳境。当你有问题时或有绝妙分析时,应该与师兄师姐或找导师讨论。
7.科研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科研论文的阅读。
每一个博士生必须经过严格的科研论文阅读的训练。除了你自己的习惯性阅读外,你应该在研究生阶段选修以阅读分析专业文献为主的一至两门课,在实验室内也要有定期的科研论文讨论(Journal Club)。如果你的实验室还没有这种讨论,你们学生可以自发地组织起来。
8.前面几条都是讨论如何提高科研论文的阅读能力,但是一旦入了门,就要学会critical reading。
不要迷信已发表的论文,哪怕是发表在非常好的期刊上。要时刻提醒自己:该论文逻辑是否严谨,数据是否可靠,实验证据是否支持结论,你是否能想出更好的实验,你是否可以在此论文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重要问题?等等。
天外有天,读科研论文是一件很简单、但也很深奥的事情。一般的学生常常满足于读懂、读透一篇好的论文,优秀的学生则会举一反三、通过查找References纵深了解整个领域的历史、现状,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可能进展。
我从1990年对学术论文一窍不通到96年博士后期间的得心应手,还常常帮助同事分析,自以为水平了得。但是有一件事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严重不足,颇为羞愧。1996年,是SMAD蛋白发现及TGF-β信号转导研究的最激动人心的一年,哈佛医学院的Whitman实验室在十月份的《自然》杂志上以“Article”的形式发表了一篇名为“A transcriptional partner for MAD proteins in TGF-β signaling”的文章。读完之后,正好遇到TGF-β领域的著名学者Joan Massague,我对Joan评论说:“我不是很确定为什么这篇论文能够在《自然》杂志上以论文形式发表,他们只不过是找到了另一个SMAD蛋白相互作用而已,并且数据质量堪忧。”完全出乎我的意料,Joan马上回应道:“我不同意!这篇论文把细胞质SMAD蛋白质和细胞核联系了起来,并且发现了作为相互作用蛋白的转录因子。这就完善了整个TGF-β的信号传导过程。这是一篇相当美妙的《自然》论文!”这件事对我触动极大:原来大师的视野和品位远远在我之上。从那以后,我也开始从整个领域的发展方面来权衡一篇文章的重要性,这件事对我今后为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审稿、自己实验室选择研究课题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4.如何提高英文水平11 篇四
一、TR(Task Response任务完成情况)这是评分标准中的第一项,具体体现在是否满足AIE上。A指Argument,即要有辩论;I指Idea,即论点;E指Evidence,即论据。在备考雅思的过程中,我们倡导用生活中鲜活的例子来证明被阐述的观点,而不是照搬照抄一些在考官看来并无说服力的套句。我们可以用细碎的相关观点和实例分类的方法,可以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为出发点去考虑,不断积累和收集相关话题的论点论据。
二、CC(Coherence & Cohension连贯和衔接)连贯和衔接分为意连和形连两方面。所谓意连,指一个段落必须围绕一个主题句展开,前后在语意上达到统一和完整。体现在具体的雅思写作过程中时,我们要学会判断哪些观点和例证相符合,选择的过程也是培养一种逻辑思维的过程。主题句和后面支持性的论据必须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可分为因果、列举、举例、定义、比较和对比等。
对于形连,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连接词。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恰当使用表示承接和转折的连接词(如To Begin With, In Addition, However等)以及句子之间的指示词(This,It等)。
在雅思中这项评分标准与其他几项平起平坐,足以表明如果写作时还是按照中式以“形散神不散”为特征的意识流写法,且只“意会”不从形式和结构上给予充分表示的话是不可能得高分的。
三、LR(Lexical Resources词汇资源)这一点虽然各种英语作文考试中都会涉及到,但雅思教会我们并不是尽可能使用大词,而是使用恰当的词表达确切的涵义。而且文章内部的语体、风格也要一致。
比如对于题目要求的陈述,传统上学生习惯于将原题抄写一遍,对付汉语作文也不例外,但雅思规定抄原题不算字数。而在对原题进行复述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之间如何转化。
四、GR&A(Grammatical Range & Accuracy语法范围和精确度)
这又有别于传统的为了使用复杂句子而去使用的写作思路。因为除了要用,还要用得准确和恰当。复句特别是非谓语动词虽然是英语语言的高级表现形式,但并不是随处可用,不仅要学会如何造句,还要学会每一种句子所适合的语境、语篇。
5.如何提高教学水平 篇五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借助地图,还可使学生加强对知识记忆的效果。例如,学习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时,学生对热带草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区分干、湿两季的特点。可以用“热带草原景观图”指导学生观察干、湿两季的自然景色:湿季时,草高茂盛,稀树青翠(典型树木:金合欢和波巴布树),成群结队的动物中,长颈鹿昂首挺胸,遥望葱绿辽阔的大草原;干季时,草类凋零,树木落叶,动物迁徙,草原一片枯黄荒凉的景色。通过观察挂图,再联系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让学生认识到那里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下,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干季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进而理解了干、湿季节交替的原因,掌握了气候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2.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如何提高演讲水平 篇六
一、多看
第一,多看一些演讲与口才方面的书籍和文章。
第二、多看别人演讲,多看一些名人的演讲录像,多看一些电视谈话节日和电视论辩赛。这样就能增强对演讲的感性认识,提高对演讲态势语言技巧运用的理解,并从中感悟出演讲的要蒂和精义。
二、多听
演讲者要把话讲给别人听,要使自己的演讲动听,其前提之一,就是演讲者自己首先要多听。
一是多听别人演讲,多听别人说话,以提高有声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是多听电台、电视台播音员、节日主持人播音、讲话,提高自己普通话的标准程度和音色、音质、音量的水准,以达到演讲语言流畅悦耳、优美动听的目的。三是多听自己的讲话练习或录音(像)。正如罗马哲人塞涅卡说的那样:“在向别人说些什么之前,首先要把它说给自己听听。”初学演讲者在正式上台讲话之前,应该反复地练习讲几遍,可以对亲朋好友讲,可以找个偏僻无人的地方讲,也可以对着镜子或录音(像)机讲。每讲一遍,自己都要留心的听,仔细地找出语言上的毛病,或请内行人挑刺指出弱点和不足,并认真加以改正。如果每次演讲、发言之前都能坚持试讲、试听几遍,长此以往,其口语表达能力则会不断提高。
三多问
演讲是一门学问,有许多客观规律和成功的经验。但不少人都有这样一个误解,认为说话是天生的,一个人两三岁就会咿咿呀呀说话了,好像也没有花多大功夫,自然而然就会了。因此,很多人对说话的艺术和技巧都不大在意,更谈不上用心去求教,去学习,去研究了。有的人虽然觉得说话、演讲有东西可学,但又只限于看看书或听听录音,而不好意思开口向别人请教,结果只是事倍功半。柏拉图说过:“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英国诗人雪莱说过:“我们学得越多,就越发现自己无知”。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个人要想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和口才,就必须放下架子,丢掉面子,向有经验的演讲者和对口才有研究的专家虚心求教,不懂就问,不耻下问,这样就能使自己的演讲与口才能力发生质的变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多写
一是多写发言稿、演讲稿。不管是什么规模和级别的会议或活动,只要认为自己有发言的可能,就应该争取机会并抓紧时间提前做好准备,认真写好文字稿,并不断的修改、完善,然后把稿子背熟,做到胸有成竹
二是多写一些学习演讲与口才的心得体会,把自己对演讲口才的认识、感受用文字写下来,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同时,把自己工作中,生活中所见,所闻,所
思的闪光语言,写在本子上,记录下来,以便日后查阅使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五、多思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韩愈也认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言为心声,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心里怎么想,嘴巴就会怎么说。嘴上说的,就是刚才想的;刚才想的,就是下面要说的。想与说,思维和表达,相互之间交流传递,循环往复。有声语言这种区别于书面语言表达的、想说就说、随想随说的特点,就决定了说话者即要才思敏捷、思维灵活,又要深思熟虑、三思而“言”、“君子敏于行而纳于言”。这是多思的要求之一。
多思的要求之二,要经常冷静思考,反复分析,为什么有的人讲话非常受欢迎,有哲理,有深度,有广度,使人感动万分,受益非浅;为什么有的人说话枯燥无味、漫无边际、毫无新意,甚至令人反感。多思者,就能从中悟出道理,获得经验和教训。
六、多学
1、多学知识。
英国哲学家、政治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前苏联的伟大作家高尔基曾说过:“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一个人知道得越多,他就越有力量。””所以说,多学知识,是提高口才和演讲水平的前提。因为知识是口才的基础,没有知识就肯定没有口才。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就应有一桶水,半桶水都不行。那些学识浅薄,胸无点墨、孤陋寡闻,不学无术的人,是根本说不上有口才的;说起话来,不是信口雌黄,就是洋相百出、错误连篇。
2、多学演讲技巧
一个人敢说话、会说话,还不等于有口才,正如一个人会骑自行车还不是艺术一样,只有杂技演员娴熟的骑车表演才称得上艺术。演讲上是一种综合艺术,要真正掌握这种艺术,并非易事,它包括很多方面的技巧,诸如声音的字正腔圆、吐字归音,形体的动作、面部表情和仪表礼节,控场、应变的方法,即兴说话的诀窍,论辩的艺术,对话的妙法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从理论到实践,对演讲的技巧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运用。
七 多记
1、记住一百句名人名言、哲理格言。
诗有诗眼,书有书魂,演讲有演讲意境。一首诗有一联名句就是可称为好诗;一本书有一句名言,就有阅读的价值;同样,一篇演讲中,如有一句哲理名言,便能使听众受益非浅,难以忘怀。因为无论演讲者阐述的观点多么的标新立异或超凡脱俗,其实都是或多或少地被历史上的名家论述过的。名人名言是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的,而名家所具有的影响力也是恒久存在的。因此,演讲者应抓住听众内心深处的心理,恰当地引用哲理名言或权威人士的论述,让它们服务于自己的理论观点的论证,加强演讲的说服力量。
2、记住一百首诗词歌赋。
演讲者就应该多读一些诗词歌赋,多记一些诗句在脑海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演讲时,在平常生活中,适当地引用一些诗词歌赋,不仅能产生美的意境,而且还能提高说话者的文学品味和艺术魅力。
3、记住一百个古今中外动人的故事情节。
演讲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和鼓动,也就是说:演讲不仅要以理服人,而且也要以情动人。演讲产生的最佳效果的基础是听众首先被演讲的内容所感动,然后,使听众在“夹叙夹议”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演讲者的思想和观点。如果只讲一些空洞的、毫无说服力的“大道理”就不可能增强演讲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4、记住一百个幽默风趣的笑话。
在一般情况下,听众都渴望听到轻松有趣的演讲。那种基调过于严肃,内容过于单调的演讲是难以得到听众好评的。所以善于在演讲过程中穿插一些趣闻、轶事、幽默、笑话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使演讲的观点既能形象化、生动化,又能够加深听众对观点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增进演讲者与听众的交流,调动演讲气氛,强化现场效果,消除听众的压力,振作听众的精神,使听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演讲本身;同时还能给听众带来欢乐,让会场充满笑声,使听众更喜欢和信任演讲者。
八 多练
7.如何提高班组建设水平 篇七
搞好班组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好班组建设的总体目标。该目标要紧紧围绕电力企业的中心工作和奋斗目标,要结合本班组的性质、特点、所处的环境等条件,要充分考虑班组的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目标、基础管理目标、工作质量目标、经济效益目标、技术创新目标的要求。有了总体目标,班组建设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2 选配好班组建设的组织者
班组建设要靠人去实施,班组长是“兵头将尾”,班组的一切工作都要靠他来组织实施,因此选配好班组长非常重要。
(1)班组长必须具备优秀的品德、卓识的才干,其中“德”尤为重要。只有班组长的德行好,才能使班组的人心齐,凝聚力和战斗力强。
(2)班组长要具备管理能力,能把整个班组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班组长要敢于碰钉子,大胆地抓,严厉地管,切忌欺软怕硬,造成离心离德。
(3)班组长要有创新能力。好的班组长应既能完成任务,又能不断创新,不断地为企业领导提供合理化建议,不断地开拓班组工作的新局面。努力提高职工对班组建设工作的认识
有些职工认为,身处班组就是身处企业的最低层,班组建设的好坏与已无关,整日不思进取,上级叫干啥就干啥,工作无起色,甚至还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对于这些职工要努力提高他们对班组建设工作的认识。
(1)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要使他们懂得班组建设搞好了,安全生产搞好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提高,职工个人的利益也就会有明显的提高。职工是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创造者,职工为企业创造的效益越多,其个人在企业中的价值就越能得到体现。职工个人的价值越能得到体现,就越能一心一意地搞好班组建设。
(2)明确班组建设的重要性。要使职工懂得,班组管理着企业的主要资产,掌握着企业的命运,班组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安全、经济、优质运行。明确了班组建设的重要地位,就能激发职工搞好班组建设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班组的各项规章制度
班组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要在对本班组的各项工作进行深入、细致、有针对性的研究之后,通过集体的智慧来制订。所订出的制度应切实可行、非常细化、具有可操作性。
(1)要健全班组各项工作标准。使班组成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杜绝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以提高工作质量,促进班组的安全文明生产。
(2)要健全各项经济责任考核制度。建立这项制度的前提是企业必须赋予班组经济责任制考核的自主权。班组在工作中必须引入激励机制,做到奖罚分明,考核时应公开、公正、公平,以有效地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
(3)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制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不断地应用于电力生产中,生产班组就是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的具体应用者。因此班组要加强对职工的技术培训,积极引导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班组培训工作搞好了,就能出色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班组培训工作搞好了,班组建设就能有创新、有生机、有活力。5 认真贯彻落实班组的各项规章制度
落实班组的规章制度应做到:
(1)发挥班组长的带动作用。在执行制度上班组长要率先垂范,并经常组织班组
成员学习各种规章,使之深入人心,付之于行动。班组长要督促检查各种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要充分发挥班组“五大员”(安全员、政治宣传员、技术培训员、考勤员、材料员)的作用。“五大员”是班组的核心层,同样也是班组建设的核心,他们能否恪守班组的各项规章,事关班组工作的成败。因此,作为班组长要充分发挥“五大员”的作用,经常督促他们的工作。
(3)班组在执行规章时要突出“严”字。在制度面前要人人平等,切忌丧失原则、做老好人。班组的经济责任制考核要动真格,切忌出现只考核不处罚的现象。班组长要大胆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坚决制止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定期对班组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分析
8.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篇八
单位:大朗启明学校作者:谢文华
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的确,写作是儿童对生活状态的表达,是对自身心灵的抒发,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对生命记忆的定格。写作,让儿童的生活更加绚烂。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作者不断思考完善。因此,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是,学生一听要写作文就犯难、怨声四起。由此可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其热爱写作的兴趣,这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的写作能力呢?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着重从激发兴趣、培养自改、传授方法、讲评结合、加强阅读、读写结合、赏识激励等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改意识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去写作。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所以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必须从激发自改动机,培养学生自改意识做起。对于小学生而言,运用听故事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是个简单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有目的地渗透这方面的知识。通过各种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影响孩子,例如鲁迅先生说:“写完文章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对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达到160 多处。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几经斟酌修改后才定下来的。欧阳修每次文章写成后,总要贴在墙上,进出都要看看,随时改正,有时一篇文章改到一字不留。欧阳修、王安石等一些古代大作家对自己的诗文都下这么大的修改之功,这正告诉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决不能轻视修改这一环节。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的资料„„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学生就会逐步明确“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了。
二、传授方法,掌握自改要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文教学中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说自己想说的话,把写作自主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自改作文的主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得花一番心思。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写好作文后,就以为大功告成觉得不需再改了。其实,这往往是学生不懂得如何去修改作文,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我们教师对学生写完作文后不再去修改的习惯完全可以加以引导,例如:可以让学生默读自己的作文,引导他们发现自己文章中那些不通顺的语句,有语病的语句,有歧义的语句和一些不恰当的标点符号。修改文章,往往从标点、内容和语言三方面入手,内容的修改一般有“删、增、调、换”法,而语言上的修改一般是把有毛病的字、词、句改得有文采。教师可先示范,给学生引路,通过具体分析评改一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学会教师的批改方法,直接感知如何修改文章。
如:教师可把有代表性的文章用投影仪大屏显示,逐句的朗读,逐句地评改,并向学生说明这样修改的理由,让学生掌握逐步掌握修改的方法,知道该从哪里开始下手修改,该修改哪些方面,如果修改等基本知识。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如何掌握这些知识的方法尤为重要。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当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之后,我们教师何愁学生写不出优秀的作文来呢?
三、讲评结合,提高自改能力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一些老师只重视作前的指导,而轻视甚至忽视作后的讲评、修改。其实,讲评、修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作后的讲评、修改也同样要重视。作文讲评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是不断提高作文效率的过程。讲评课上,教师宣读的文章,批改的示范,集体的评议,都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了条件。因此,作文讲评课上制定的目标切忌面面俱到,多而杂抑或泛泛而谈。讲评作文时,讲评目标可围绕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而定,也可按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通病而定。如:以《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自己在人生成长经历过程中所经历的印象最深刻或者最有意义,自己对这件事有比较深刻的领悟,自己成长过程经历的习作,许多学生选取的事例不够典型,在讲评课上以此为目标,先由教师分析范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讨论一篇习作,共同评议事件是否典型,要是不典型,那该选取怎样的事例,为什么。经过反复评议,让学生明白典型的事件才能突出文章的中心,从而为学生以后自改作文打下基础。
在讲评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假如讲评时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学习积极性不高,而要是师生共评,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增。无论是分析作文的得失,还是推敲有疑问的词句,教师都不能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应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由学生自己去领悟,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四、扩展视野,丰富人生经历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你拿这个苹果和别人交换一个苹果,最终你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假如你有一种思想,你用自己的思想和别人交换后,最终你将拥有两种思想!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自己的写作水平和个人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没有一定的人生经历,写作文的时候就会眉头紧锁,苦思冥想,挖空心思编造一些无端生有的故事情节出来或者很不情愿地挤出一篇味同嚼蜡的“陈芝麻烂谷子”,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样作文中的故事情节会生动吗?那样的作文会有感情吗?那样的文章会是好作文吗?那如何让小学生写出好作文呢?扩展学生的视野尤其重要!那你也许会问,小学生小小年纪不可能有非常丰富的人生经历,那如何扩展视野呢?
其实小学生扩展视野的方法有很多,如何在不增加学生压力的情况下扩展他们的视野呢?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每次习作后,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作文相互交叉阅读修改。这样既可以锻炼他们的作文修改能力,有可以让他们体验到不同的人生经历,一举两得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引导学生们去做呢?
另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开展丰富的活动来扩展学生视野,丰富的习作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材料储备,就好像一片贫瘠的土地,永远开不出美丽的花朵。学生的作文,需要素材来构架。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该帮助积累素材。要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就必须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生活。生活是习作之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丰富的生活,学生的习作就会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学生怕写作文,也往往是苦于不知道要写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活动的特点,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里走一走,看一看,寻找春天的足迹,感受春天的气息。在活动前,要提醒学生注意活动的过程,注意观察同学的言行和表情,以及自己的心理感受。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写起来就不难了。
五、鼓励阅读,增强读书意愿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想强调指出,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番话,可以看出他对学生喜欢上阅读是何等的重要。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谈到,对于这些儿童,把学习仅仅局
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苏霍姆林斯基觉得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应当让这些儿童的头脑中尽可能多地产生关于周围世界和现象的疑问,让他们带着疑问来问,在他们所读的书籍里,在他从周围世界里所遇到的事物中,应当经常发现某些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正像用体育锻炼可以治疗肌肉的萎缩一样。我们可以看出,在他的这么多的建议里,不止一次提到阅读,他将阅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他说,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学好的重要发源地。他还说,你应当记住,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读书足以冶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不断鼓励他们的读书愿望,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学生阅读的书籍多了,他的作文水平和语言能力自然会得到飞速的提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
六、读写结合,鼓励大胆表达
增大学生阅读量读写结合是中国语文传统教学的精华之一。西汉扬雄说:“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叶圣陶也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因此大量阅读,是学生写作的前提。班上总有几个学生作文写得好,是谁的功劳?是老师指导的吗?这不能否认。但我却认为,这主要得力于阅读。这些学生的阅读量比同班学生大得多。学生阅读量小,是影响学生作文的重要因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生70%的信息来自书本。阅读为作文提供知识储备。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不是能教会的,陆游说:“汝果若学诗,功夫在诗外”。只有从阅读中去领悟,学生有了丰富生活,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却不一定会表达。所以,我们还要重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想尽千方百计,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通过各种方式锻炼表达能力。比如在习作关于植物的练习时,我让学生先到操场内观察一棵梧桐树。指出观察要“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要细致、全面,尽可能观察别人不知道的;孩子们观察后争着发言,争着表达。作文成了展示自己的最佳方法。他们对叶子的颜色、形状的变化,作了生动细致的描述,并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思想清晰、通顺,内容丰富,学生们都愿意说,并有话可说。
总之,作文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各种手段,慢慢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学生作文水平自然会逐步提高的。
七、赏识激励,增强学生信心
除了加强学生阅读和练习以外,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也是相当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实践证明,学生会因为赏识而更优秀。
在讲评和批改学生们的作文时,对学生作文的每一环节要不断慷慨大方地给孩子肯定赞赏: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你真聪明”,“你的词汇真丰富”,“你是个爱读书的孩子”,“你说的语句真优美,简直是个小诗人”„„孩子一次次被肯定,一次次那么兴奋,孩子被赏识了,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创作热情,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从嘴里、从笔端流淌出多少美妙的语言。因此,无论在作文教学哪个环节,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赏识鼓励,这样做,学生的信心会更足,学生的阅读兴趣会再一次被激发。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自然而然会不断地提升!让学生品尝作文成功的快乐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首先,可以给学生留一些展示才华的平台——“佳作欣赏栏”或者班级的“学习园地”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让孩子们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让学生体验作文进步的乐趣。其次,可以向学校广播室推荐好的习作,美文共赏;另外,还可以办一份班报,定期刊登学生优秀的或者有进步的习作。甚至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老师要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的好作文得以较广传播,这对激发写作兴趣和增强他们的写作信心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我个人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实践教学中,只有踏踏实实地落实好上面每一环节,循序渐进,充分依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作文教学才会绽放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对写作课的建议》及《写作》(83年第6期)作者:叶圣陶著;
2.《鲁迅手稿管窥》作者:叶圣陶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3.《现代写作概论 》作者:普丽华 江少川 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4.《鲁迅“修改文章三法”的启示》作者:张国学《青年科学》2005年第05期;
5.《中国教师》2011年第16期;
【如何提高英文水平11】推荐阅读:
如何提高国家教育水平08-02
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水平09-11
如何提高教学管理水平09-05
医学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水平09-28
我是如何提高口语水平的08-11
如何提高农村党建工作水平08-12
浅析公安机关如何提高窗口服务水平07-14
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07-08
如何提高县级人大办公室工作水平09-01
浅议如何提高中职财会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