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上科学知识点

2024-06-30

人教版三上科学知识点(精选7篇)

1.人教版三上科学知识点 篇一

三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

(一)1、坝 水坝 堤坝 坪坝 傣 傣族

昌 昌盛 昌明 昂 昂扬 高昂 昂首挺胸 跤 摔跤 跌跤

2、钓 钓鱼 垂钓 沽名钓誉 拢 合拢 拉拢 拢共

3、陡 陡峭 笔陡 陡然 链 链条 锁链 链接

颤 颤抖 颤动 颤悠 攀 攀登 攀爬 攀岩 鲫 鲫鱼 语文园地一

朱 朱红 朱雀 朱门 亭 亭子 报亭 亭台楼阁 乙 乙方 章 文章 章节 篇章

5、录 录音 录制 录入 录取 胸 胸口 胸脯 胸怀 胸有成竹婉 婉转 委婉 婉约

6、摄 摄影 摄像 拍摄 媚 妩媚 媚俗 媚外 躬 鞠躬 事必躬亲 躬行 秘 秘密 秘书 秘诀 秘史

7、坑 坑道 坑人 坑蒙拐骗 秦 秦岭 三秦 秦腔 遗 遗留 遗迹 遗体

9、促 促销 促进 督促 异 异地 差异 异常 佳 佳节 佳人 最佳 佳丽 插 插手 插花 插图 插曲

10、依 依据 依靠 依偎

呵 笑呵呵 呵斥 呵护 乔 乔装打扮 乔迁 乔木 禁 严禁 禁止 禁令 某某时 某地 某人 寺寺庙 寺院 桦 白桦 红桦

脯(pu)胸脯(fu)果脯 渣 面包渣 渣滓 残渣 基 基本 基础 根基

鞠 鞠躬 鞠养 鞠躬尽瘁 胶 胶水 胶卷 橡胶

社 社会 社团 社区 社交 考 考试 考察 考验

域 领域 疆域 地域 震 地震 震动 震撼 忆 回忆 记忆 追忆

逢 相逢 左右逢源 每逢 倍 倍数 加倍 事半功倍 歇 歇息 停歇 安歇 间歇

丧 丧气 丧失 沮丧 磨 磨坊 磨面 石磨 坊 作坊 磨坊 染坊

11、钥 钥匙 匙(shi)钥匙(chi)汤匙 茶匙

趁 趁机 趁势 趁火打劫 柿 柿子 柿饼 西红柿 菠 菠萝 菠菜 喇 喇叭 喇嘛 衔 衔接 军衔 领衔

裳 衣裳

12、怒 愤怒 恼怒 怒气冲冲 暮 暮色 岁暮 暮年

燥 干燥 秋干气燥 昆 昆仑 昆明 昆虫 吻 亲吻 吻别 接吻

14、试 测试 试验 考试 证 证明 证据 证人 证词 测 测验 测试 检测 误 误会 失误 误入歧途 陌 陌生 阡陌 陌路

15、阅 阅览 阅历 审阅 调 调动 调集 调令 调节俄 俄罗斯 俄顷 俄而 语文园地四

肩 肩膀 肩负 肩章 膛 胸膛 炉膛 肠 肠道 大肠 肠胃 香肠 脊 脊梁 脊柱 脊背

17、兼 兼并 兼顾 兼任 纳 纳闷 归纳 接纳 容纳 毫 毫米 毫厘 毫毛 佩 敬佩 佩服 佩带

18、猛 凶猛 猛兽 猛烈

雅 典雅 高雅 雅致

播 播放 点播 播种 广播 致 致敬 致意 导致

验 检验 测验 验证 考验

阻 阻止 阻碍 劝阻 括 概括 括号 总括 途 旅途 中途 途径 超 超越 超出 超级

固 固体 巩固 坚固 牢固

皇 皇家 皇宫 皇帝

拜 拜年 朝拜 拜访 拜托

臂 臂膀 手臂 臂力

腹 腹部 腹腔 心腹 口蜜腹剑 胃 肠胃 胃病 胃口 仆 奴仆 仆人 主仆

丘 荒丘 丘陵 沙丘 授 教授 授权 授意 缓 缓慢 缓和 缓解平缓

丈 丈量 丈夫 逐 逐渐 逐步 追逐 肢 四肢 肢体 上肢 肌 肌肉 肌体 肌理

辽 辽宁 辽阔 辽远 血 血液 流血 血口喷人 血肉 液 液体 溶液 液化 宗 宗族 祖宗 宗教 正宗

19、县 县城 县长 县志 济 接济 同舟共济 无济于事

匠 工匠 木匠 能工巧匠 砌 堆砌 砌墙 雕栏玉砌 横 横冲直撞 横七竖八 横扫 坚 坚固 坚持 坚定 雕 雕琢 雕刻 雕梁画栋 抵 抵挡 抵制 抵抗 抵御 智 智力 智慧 智商 慧 智慧 聪慧 慧眼 慧心

语文园地五

搞 搞定 搞笑 搞鬼 稿 文稿 稿件 草稿 编 编辑 编织 编排 妨 妨碍 不妨 妨害 防 防止 预防 防卫 防护 叮 叮嘱 叮咛 叮咬

剧 剧目 剧情 话剧 据 根据 收据 据说 据理力争 磅(bang)过磅 磅秤(pang)磅礴

21、亦 人云亦云 亦步亦趋 妆 化妆 梳妆 嫁妆

22、饶 富饶 求饶 饶恕 屿 岛屿

崖 山崖 悬崖 威 威风 威武 威严 武 武装 武器 武术 卵 产卵 卵生 杀鸡取卵 渔 渔业 渔民 竭泽而渔 栖 栖息 两栖 栖身

粪 粪便 大粪 粪土 辈 前辈 长辈 晚辈 辈分

23、融 融化 交融 融会贯通 汇 外汇 汇报 汇合 汇集

涨 涨潮 涨幅 水涨船高 葱 郁郁葱葱 葱茏 葱郁 挡 抵挡 拦挡 阻挡 挡驾 浸 浸润 浸泡 浸透 浸染 缕 一缕 千丝万缕 缕缕 剑 刀光剑影 击剑 刻舟求剑刮 刮风 刮目相看 舔 舔盘子

25、矛 自相矛盾 矛头 盾 盾牌 矛盾 后盾

持 坚持 持之以恒 持续 般 一般 般配 这般

蜗 蜗牛 蜗居 耳蜗 坦平坦 坦然 舒坦

26、匣 匣子 木匣 锯 电锯 锯条 锯木头

阶 阶段 阶级 台阶

27、陶 陶瓷 陶器 陶醉 其乐陶陶 懦 懦弱 怯懦 懦夫

辩 分辩 辩解 狡辩 辩论 恼 恼怒 恼人 烦恼 耻 耻辱 羞耻 可耻 逝 消逝 逝世 流逝 殿 殿堂 宫殿 殿下

掘 发掘 挖掘 掘进

朴 简朴 朴素 朴实 古朴 素 素质 素养 素材 要素

语文园地七

谎 撒谎 谎言 谎话 笛 横笛 笛子 长笛 棍 木棍 棍棒 棍子 港 港口 海港 港湾 愤 气愤 愤怒 义愤填膺 袜 袜子 棉袜

捆 捆绑 妇 妇女 妇人 主妇 夫妇

29、麻 麻痹 密密麻麻 麻袋 症 症状 病症 对症下药

疾 疾病 疾苦 积劳成疾 姿 姿势 姿色 姿态 坐姿 势 势力 情势 气势 势如破竹 况 状况 情况 况且

镇 镇压 城镇 镇定 坐镇 绪 情绪 绪论 千头万绪 心绪 述 口述 叙述 述说 描述 励 鼓励 激励 勉励 励精图治 30、锤 锤炼 千锤百炼 铁锤 堵 堵车 堵截 堵塞

获 收获 获得 获取 不劳而获

31、予 给予 授予 赋予 圣 圣洁 圣人 神圣

诞 诞生 圣诞 诞辰 享 享受 享用 享乐 默 默写 默读 默许 默认 糖 糖果 糖衣炮弹 逛 逛街 游逛 闲逛 援 救援 援助 援手 仁 果仁 仁义 仁至义尽 偿 赔偿 偿还 得不偿失

2.人教版三上科学知识点 篇二

第一次教学

【教学片段】

进一步认识1 毫米, 建立表象。

(说明:前面刚刚学习了尺子上的1毫米)

1.用手比画1毫米。

师:1 毫米究竟有多长, 你能用手比画给大家看吗?

2.借助学生卡比画1毫米。

师:不好比画吧?老师教大家一个好方法。拿出你的学生卡, 这张卡的厚度是1 毫米, 请你仔细看一看, 用手捏一捏这张卡, 你有什么感觉?用手捏住, 然后捏卡的两个手指保持不动, 把卡抽出来。这时, 我们两指间的这道缝的宽度大约就是1毫米。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同步操作。

师:换一只手, 不借助学生卡, 用手势表示1毫米。再把学生卡插进去, 比照一下, 看自己表示得对不对。

3. 找生活中的1毫米。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

生:铅笔芯的厚度。

生:蚂蚁的长度。

生:头发丝的厚度。

生:学生卡的厚度。

……

学生举例后, 教师再出示收集到的物品 (光盘、1 分硬币、部分纽扣、身份证、学生卡) 。

4. 测量几张白纸的厚度是1 毫米。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 好吗?这是一张纸的厚度 (手上展示) , 猜一猜几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生1:5张。

生2:10张。

生3:4张。

……

师:到底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数学书除封面外, 从数学书中量出1 毫米, 然后数一数有几张, 量的时候要注意, 把纸捏紧。同桌两人合作, 一个捏纸, 一个量。 (学生量, 并汇报)

师 (小结) :像我们数学书这样的纸, 把它捏紧, 10 张纸的厚度大约就是1 毫米。

【教学思考】

这四个环节是我们平时教学中经常能看到的, 粗一看, 这四个环节都非常好, 用四种不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 毫米的表象, 但仔细思考, 这样的教学设计真的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1 毫米的表象吗?

1. 缺乏标准的建立。

数学表象是通过感知获得的, 没有感知数学表象就不能形成。感知来自于具体的形象, 来自于标准的建立。因此, 没有具体的形象、标准就很难建立表象。

尺子上的1 毫米和实物中的1 毫米, 从学生认知的角度讲是有差距的, 尺子上的1 毫米虽然抽象但是精准 (或者说标准) , 实物中的1 毫米虽然形象但存在误差。因此, 学生刚刚初步感知了尺子上的1 毫米, 还尚未建立起1 毫米的精确表象, 这时教师希望通过“用手比画1 毫米”“借助学生卡比画1毫米”“找生活中的1 毫米”帮助学生建立1 毫米的表象就显得有些急于求成。我们不妨作如下思考:这样做, 是否有碍学生对1 毫米的标准的理解?是否有碍学生正确建立对1 毫米的表象呢?事实上, 在实际教学中, 当教师让学生用手比画1 毫米的长度, 学生比画的结果五花八门也不足为奇;当教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1 毫米, 学生举了“铅笔芯的厚、蚂蚁的长、头发丝的厚、树叶柄的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2. 缺乏可操作性。

平时教学中, 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喜欢借助学生卡来比画1 毫米, 因为直接用手比画难度太大, 所以想借助参照物来比画, 这个主意确实不错。但笔者做过实验, “用手捏住, 然后捏卡的两个手指保持不动, 把卡抽出来”。这个动作说说容易, 做起来非常困难, 当把卡从两手指间抽出的时候, 两手指由于惯性会不自觉地碰在一起, 所以教师说的操作过程是非常理想化的状态,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再者, 当学生卡拔出后, 这时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整体 (两个手指和缝隙) , 不是只有一条缝隙的宽。课堂上, 教师往往会提醒学生去关注那条缝隙的宽, 但由于干扰太多, 学生到底是关注缝隙的长多一些呢, 还是关注缝隙的宽多一些呢?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让三年级的学生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那条细缝的宽上去, 估计是有难度的。

3. 缺乏估的“尺子”。

通过“测量几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让学生感受1 毫米的厚度, 这个活动本身出发点和意图都很好, 但是在测量之前, 教师请学生猜一猜“几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 这个提问站在学生角度讲, 和前面环节———请学生举例哪些物体的厚度是1 毫米, 学生举例一张白纸的厚度, 是矛盾的, 前面学生还认为一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现在教师又来问学生几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 学生在认知上产生了歧义。教师提问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先估再测量, 而从实际情况看, 他们不能较准确、有方法地估, 他们是凭感觉乱估。因此, 在估之前, 有必要先给学生提供估的“尺子”。

第二次教学

基于以上这些思考, 笔者对这些环节重新进行调整, 做了以下教学尝试。

【教学片段】

1.充分利用教学材料, 建立标准1毫米的表象。

材料准备:1 号学具袋:学生卡、一元硬币、白纸、4 厘米厚的纽扣、泡沫纸各一份;2 号学具袋:一小叠A4 白纸, 约20 张。

第一次估:刚好是1 毫米的实物。

师:刚才大家的表现都非常棒, 下面我们来活动一下, 好吗?请拿出抽屉里的1 号学具袋。学具袋里有一元硬币、学生卡、白纸、纽扣、泡沫纸。

师:请大家根据刚才记在脑海里的1 毫米, 判断一下, 这些物品里, 哪些物品的厚度刚好是1 毫米呢?如果记忆模糊了, 可以一边看尺子上的1 毫米, 一边判断, 就是不能量, 看谁的眼力好。

学生反馈, 认为是学生卡和泡沫纸的厚度刚好是1 毫米。

第一次量。

师:到底是不是呢?请用尺子量一量, 检验一下。

生:是的。

在建立有效表象之前, 首先建立标准1 毫米的表象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特点是以具体、直观为主, 因此, 教学中不再需要学生凭空想象哪些物体的厚度是1 毫米, 而是利用学生熟悉的实物, 先以尺子上的1 毫米为参照,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 在比较、调整中帮助学生建立标准1毫米的表象。

2.充分运用参照物, 巩固1毫米的表象。

第二次估:大于或小于1毫米的实物。

师:剩下还有3 样东西, 这3 样东西里, 哪些厚度是大于1 毫米的, 哪些是小于1 毫米的呢?

生:一元硬币和纽扣的厚度大于1 毫米, 白纸的厚度小于1 毫米。

师:学生卡的厚度我们知道了, 刚好是1 毫米, 那你能不能用学生卡的厚度作参照, 判断一下一元硬币的厚度和纽扣的厚度呢?请从抽屉里拿出这张表格, 把你估的数填在表格里。

请生介绍估的方法。

生:一元硬币的厚度是借助学生卡估的。一元硬币大约有2 张学生卡的厚度, 所以一元硬币的厚度约2 毫米。

生:纽扣的厚度也是借助学生卡估的。

生:我不是用学生卡估纽扣的厚度的, 我是用一元硬币估纽扣的厚度的。我看了看, 大约2 个硬币的厚度刚好是纽扣的厚度, 所以纽扣的厚度是4毫米。

师:你的方法很好, 当纽扣比较厚时, 你立马换硬币作参照进行估。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调整参照物。

第二次量。

师:估得到底对不对呢?检验一下。把测量的结果也写在表格上。

学生测量, 全班反馈。

对标准1 毫米的表象有了感知后, 通过运用, 强化这种感知是非常必要的。这个环节, 笔者通过不断运用参照物, 巩固标准1 毫米的表象。这种运用首先体现在“估”上, 利用标准1 毫米的参照物估比1 毫米大的和比1 毫米小的物体, 在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1 毫米的表象, 培养学生估的意识和能力。然后体现在“量”上, 只有亲身经历、体验过, 才能建立深刻、丰富的表象, 所以, “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不光有助于学生建立表象, 还能使建立的表象更深刻。最后体现在“变换”上, 估纽扣的厚度时, 既可以用标准参照物估, 也可以用一元硬币的厚度估, 在变换中, 不仅有助于建立1 毫米的表象, 同时也助于建立2 毫米、4毫米的表象, 让学生感受到, 适时调整参照物, 可以让估更简单、更准确。

3.充分利用对比, 强化1毫米的表象。

第三次量:一张白纸的厚度。

师:还剩最后一样东西———白纸, 白纸的厚度比1 毫米小, 那白纸的厚度为多少呢?请你测量一下。

学生操作, 请学生谈感受。

生:白纸的厚度和1 毫米的厚度相差有些大。

第三次估:几张白纸的厚度是1毫米。

师:既然白纸的厚度和1 毫米相差比较大, 那几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呢?先请你估一估。

生:8张。

生:10张。

生:11张。

第四次量。

师:到底估得对不对呢?我们来检验一下。请拿出2 号学具袋, 同桌两人合作, 一个人捏白纸, 一个人量, 量出1 毫米, 数一数到底有几张。注意, 量的时候要捏紧。

学生合作测量, 最后得出, 大约10 张白纸的厚度是1 毫米。

师:看到这个结果, 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本来觉得1 毫米挺短的, 但和1 张纸的厚度比, 1 毫米也挺长的。

师:10 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 我们知道了, 但还是没有解决刚才的问题啊, “一张白纸的厚度到底是多少呢?”

让学生自由谈感想。

生:白纸的厚度太小了, 用毫米也测量不出来。

生:需要用到比毫米更小的单位, 才能测量出白纸的厚度。

从学生角度讲, 学生一直认为1 毫米是很短的, 为了打破这种思维定式, 教师特地设计“估、量几张白纸厚度大约是1 毫米”的环节, 通过对比“10张纸的多”和“1 毫米的短”, 让学生感受到“1 毫米的长”, 从反面帮助学生建立1 毫米的表象。最后, 教师再次提问“一张白纸的厚度到底是多少呢”, 让学生体会到, 为了实际测量的需要, 还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为了强化这种“对比”, 教师特地先让学生测量一张白纸的厚度, 通过测量, 让学生感受到一张白纸的厚度和1 毫米的差距是比较大的, 打破学生认为一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的错误想法, 同时也为“估几张白纸的厚度为1 毫米”做好铺垫。

综观两次教学实践, 我们发现环节目标都非常清晰, 都是想建立1 毫米的表象, 但是第一次教学由于不清楚表象建立的特点, 所以设计的教学过程不能很好地实现环节目标, 而第二次教学正弥补了它的不足。在第二次教学中清晰地知道表象的建立必须借助形象, 而且只一次运用形象是不够的, 必须经过多次变换、反复运用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概括起来就是“先建立标准表象, 然后用标准表象去‘量’”, 在“量”的过程中, 又反过来有助于标准表象的建立和巩固。教学上作如此处理, 不仅适用于“毫米的认识”的教学, 同时也适用于其他计量单位概念的教学。

摘要:在数学概念教学中, 教师要十分重视表象的教学, 这既符合认知发展规律, 也符合儿童发展的特点。有效建立认知表象概括起来就是“先建立标准表象, 然后用标准表象去‘量’”, 在“量”的过程中, 反过来又有助于标准表象的建立和巩固。教学上作如此处理, 不仅适用于“毫米的认识”的教学, 同时也适用于其他计量单位概念的教学。

关键词:认知规律,标准,参照物,有效建立,认知表象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4.

[2]童彤.建立长度单位表象的三点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 (数学) , 2014 (10) .

[3]李先梅.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表象[J].中小学数学 (小学版) , 2013 (1~2) .

[4]华旦玲.数学表象的建立和运用[J].教育研究与评论 (小学教育教学) , 2015 (8) .

3.人教版三上科学知识点 篇三

一、标点符号不合乎规范

1.无疑而问的陈述句,句尾误用问号

八(上)第10课余秋雨的《信客》,导引中:“熟读课文,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看看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和精神;同时看看周围,有没有这种类型的人?”句中的问号使用不合乎规范。本句是无疑而问的陈述句,句末应该用句号。像这种类型的句子在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和第21课《桃花源记》的导引中均有出现。如:“阅读本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把一门复杂的学科介绍清楚的?”“读后还要仔细想想,对作者的理想应当怎样认识,这个故事为什么具有长久的魅力?”两句的句末都误用了问号。

2.总括句前面误用逗号

八(上)第26课郦道元的《三峡》,第一段中的“隐天蔽日”与“自非亭午夜分”之间不应该用逗号,而应该用冒号。因为“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对前面所有内容的总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在写“岭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在写“山高”。因为“山高岭连”,所以才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效果。也就是说最后这两句是对前文进行总括的语句,冒号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逗号没此功用。

3.连词前误用顿号

八(上)第29课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中间使用顿号不恰当。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雪后的西湖已成为一片大的冰雪世界,“湖心亭一点”和“余舟一芥”是在大的背景烘托之下出现的小事物,这两个小事物属于并列关系。既然是并列关系,“、”和“与”就不应该同时用。另外本文中的“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中的“天”“云”“山”“水”属并列关系,它们之间只用了“与”来连接,而没有同时用“、”和“与”来连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此文的标点符号出现前后矛盾之处!

二、文言字词解释有误

1.“船底”被解释成“船顶”

八(上)第23课魏学洢的《核舟记》中“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船背”该如何解释?在课本P180的课下注解⒄中,它的意思为“船的顶部”。但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中标注的义项为“脊背,泛指物体的背面,反面”。针对此种义项,有很多人认为船的背面就是船的顶部。看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实际上又不经推敲。它的义项中除了“泛指物体的背面”外,还有“反面”之意。船的反面应该是哪里?我认为船的反面不是船的顶部,而应该是船的底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古汉语词典》中,“背”的义项为“物体的反面或物体朝后、朝下的一面”,并且后面附着“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这个示例。那么在此文中,这个“背”的义项就应该是“船的反面”或者“船的底部”。按正常的逻辑来判断,船的正面应该是人们第一眼就能看到的船身和船顶,而船的反面就是船的底部。除词典上的释义外,我们再结合语境来分析:如果按照“船的顶部”来解释,那么船的顶部应该为船舱的顶部。如果船舱的顶部不算高,在高度上来讲,苏东坡在上面题字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本文中的“中轩敞者为舱”的意思却为“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有“高”和“宽敞”,想必苏轼在上面题字还是比较困难的。除了高度外,还有一句“箬篷覆之”,意思是“用箬竹叶做的船篷”。既然已经有船篷了,就说明船舱的顶部已经雕刻了箬竹叶。把箬竹叶和题名刻在一起, 题名如何能达到文中所说的“细若蚊足,勾画了了”的效果?从美观上来看,古人的文章、画等作品题目落款时往往都会选择左下角,避免冲淡作品的主题。魏学洢在雕刻这幅图景时应该会考虑苏轼的题名放在船的底部更合适,若苏轼题在船舱顶部就有喧宾夺主之嫌了。所以结合语境来看,“背”应该解释为“底部”。

2.“更定”被解释为“定更”

八(上)第29课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更定”释为“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就目前来看,杭州西湖冬天在晚上六点左右天黑。在崇祯五年即1632年,晚上八点左右就是初更,而“更”是夜里的计时单位。这说明此时已经天黑。既然已经天黑,如何能看到“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景象?特别是在古代野外的夜晚,没有照明的情况下,作者如何能看到“上下一白”的效果?另外,本文中的 “更定”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提到的“定更”吗?是否是译者将二者混为一谈了?“定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旧时晚上八点钟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而在依据最新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古汉语词典》中查到了“更定”,它的义项为“更深夜静”,而且举的例子就是本文中的“是日更定矣”。《古汉语词典》中“更”的义项为“夜里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后起意义)”。《中学文言文多用词典》中“定”的义项为“人声静谧”,针对此义项所举的例子也是此文中的“是日更定矣”。“矣”的义项为“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综合上面各个义项,先从“人声静谧”入手去分析,虽然深夜比较安静,但是古代晚上还是有打更的人出来打更,有打更的声音和打更人提醒大家防范的喊声。每两小时一次,还无法达到人声静谧,只有当五更都打完了,即到了早上五六点那样才真正的安静下来。再加之“矣”是“了”之意,表完成时态。“更”可以理解为“打更”,“矣”修饰“更”,意为“打更完毕”。那么“更定矣”的意思就是“所有的打更声结束后,人声静谧”。这时大概是早上五六点,而在杭州冬天日出的时间也刚好是五六点左右。在日出之后,作者出门才有可能看到“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些景象。

3.“郁郁”被解释为“形容草木茂盛”

八(下)第27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课下注解“郁郁”的意思为“形容草木茂盛”。但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中标注为“香气浓烈的样子”,针对此义项所举的例子恰巧就是本文中的“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我认为应该翻译为“香气浓烈的样子”。按照语境便可分析出来,“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中的“岸”译为“岸上”。“芷”即白芷,香草名,可入药也可做香料,白芷枝叶呈青色。“汀兰”译为“小洲上的兰花”,兰花的枝叶也呈青翠色。由此可判断出,白芷和兰花发出浓烈的香气,呈现出一片青葱翠绿的颜色。所以此两句应该翻译成“岸上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4.“极”被解释为“尽”

八(下)第27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意思为“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 从修辞角度分析,应该是对偶句,即“通”与“极”的词性一致,都是动词。课本的课下注解“极” 被解释为“尽”,那么“尽”作为动词时有三个义项:①完,消失;②竭尽;③结束,完成。把这三个义项都带入原句中进行翻译,明显不合语法规范。“极”作为动词时有一个义项是“至,到达”。我认为此处的“极”翻译成“至,到达”或“到,到了”更合适。

三、表意不明

1.小说中的“我”被表述成“作者”

八(上)第8课李森祥的《台阶》的体裁是小说,文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人,而在P67导引中的“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叙述父亲的故事的”一句表意不明,易让人产生“作者”就是“我”的误解。此处不妨改成“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叙述文中‘我的父亲的故事的”。

2.并列谓语服务于同一个主语导致语意不明

在八下第25课的导引中,有一处文字“这些作品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思亲忧国”表意不明,它的表述容易误导读者认为这课中所有的诗词曲都是“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思亲忧国”的,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长期被贬异地的悲愤心情,但更引人注目的是诗人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杜牧的《赤壁》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和历史兴亡之感。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现的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寄托了词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表现出其不为失意和离别所苦的旷达胸襟。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伤感之情,揭示出人民悲惨命运的根源所在。综上所述,各首有各自的感情特点,因此导引应在“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和“思亲忧国”的前面各加一个“有的”,这个句子就变成“这些作品有的抚今追昔,有的慷慨悲愤,有的感时伤怀,有的思亲忧国”。这样的表述才够准确。

四、对内容分析不当

八(上)《湖心亭看雪》中作者在湖中遇人、饮酒后才“问其姓氏”,人教版参考书对作者的这种行为有如下评论“这是由于张岱是性情中人,最关注的是朋友之间在情志心灵方面的沟通,至于朋友的身份地位、官职爵位等世俗的问题并不在意”。我的观点恰恰相反。首先,由“余挐一小舟”和“独往湖心亭看雪”两句可看出,作者是自己划船并且是独自前往,但为什么后文却出现了“舟子”?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的孤傲”。“孤傲”的意思为孤僻高傲。指对他人的情感、意见或利益的冷漠。由此可看出张岱对身份地位低下的人持冷漠的态度,甚至不把他们当人看。其次,“见余,大喜”意思是“他们看见我,十分高兴”。此处只能看到对方的热情却看不到作者的热情。“拉余同饮”中的“拉”显示出对方主动邀请作者,而不是作者主动上前去交友。“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强”为“勉强”之意,如果很乐意与对方交朋友,肯定也愿意把酒言欢,为何会有“勉强”之意呢?还有“而别”,意思为“就告别了”。作者就住在西湖附近,住处并不遥远,为什么喝了三大杯就告别了呢?由此可见张岱不是性情中人,在乎对方的身份地位,不关注朋友之间在情志心灵方面的沟通。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材及教参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行的教材依旧有出错现象,这些错误也正在误导着祖国的接班人们。如果教材编者能够治学严谨些,再借鉴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相信教材出错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4.人教版三上语文根据意思写词语 篇四

1-2单元

1.他们的窗帘遮得___________(非常严密,没有空隙),外人难以看清内情。

2.你别来回_______(指任人支配,摆布;卖弄,炫耀)那几盆花了。

3.这消息恰似晴天霹雳,令人十分________(因受到意外刺激而感到紧张、害怕或兴奋)!

4.我_________(仰面向上看)黑空中闪缀的星光,默默地想着。

5.这么重的担子,他_________(表示没想到,出乎意料)挑着走了二十里。6.抗洪第一线的战士们_________(奋发用力;振作努力)营救着灾民。7._____________(头发灰白)的老爷爷在公园的空地上练太极拳。

8.这次大会对_________(使事物前进;是工作展开)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9.他_______(用力)转动方向盘,车猛地拐向了左边。

10.我和小王以前是同学,可前天见到她时,她却_______(故意装出某种动作以掩盖真相)不认识我。

11.他的尖牙外露,咧开的嘴唇无法__________(闭合,合到一起)。

12.哥哥这次以随从人员的身份出国_________(指实地观察调查或审察考核。)。13.我们平时要注意_________(指细察事物的现象)周围的事物,积累作文的材料。14.老师的话非常诚恳,________(表示对人或者事物惋惜、遗憾、爱惜等等)他没听进去。15.大家都好奇地________(从上到下,仔仔细细地观察)着新来的同学。16.我会________(把一方的话传达给另一方)她你来过电话了。17.他________(躲避闪开)不及,连车带人撞在前面的石礅上。

18.为了给她送行,同学们____(专一从事某事或研究某门学问)为她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19.爸爸________(用言语、手势或其他方式招引、呼唤)我给客人倒茶。

20.看着他在联欢会上____________(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的样子,我们忍不住笑了起来。

21.雁荡山有形状不

一、千奇百怪的石头,非常____________(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引起人们的注意)。

22.红领巾在我胸前________(在空中随风摆动)。

23.只有深入开展________(探究事物的性质、规律等)工作,才能获得巨大的科学成果。24.动物园里跑来一群____________(形容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的小鹿。

3-4单元

1.接力赛输了,同学们个个___________(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样子)。

2.用不着___________(形容呼唤的次数非常多),她大大方方地走上台为大家弹唱一曲。3.这学期,学校将_______(连续下去,不中断进程)开展“爱我中华”的教育活动。4.这支优美的曲子是小李_______(专心,周密细心)创作的。

5.每当夜幕降临,城里的灯光就_________(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地亮起来。6.我们走进花圃,但见万紫千红、___________(花朵竞相开放,好像在比美),真是一派春色。

7.一阵春雨过后,大地开始_______(从昏迷中清醒过来;也指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树木发出嫩芽。

8.这个城市空气清新,环境优美,_______(合适,相宜)人们居住。

9.他用五分钟的时间,就勾勒出了她的_______(指就主要方面说;大体上)轮廓。10.信不信由你,他昨天___________(确切信实,的的确确)是在这儿。

11.我们走进养猪场,小猪们___________(形容事物多杂乱且拥挤),抢奶吃,真好玩。12.这种鸡鸣狗盗之徒,随时都要_______(用来比喻对事情对物或者对人的一种评论和心理)他的一举一动才是。

13.弟弟躲在房间里,不知在搞什么_______(花样;成果,结果)。

14.与其在这里胡思乱想,不如当面去_______(通常是指通过一项或者多项客观存在来证明一件事情的真实性即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

15.他听说孩子被车撞伤了,顿时_________(形容因受惊吓而脸色苍白)慌忙向医院跑去。16.严冬时节,只有松柏_______(照往常,依旧)苍翠,永不凋谢。

17.从他严肃的神情中,我_______(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事态很严重。18.每到元旦庆祝会,同学们纷纷_______(明显的表现出来让人知道)自己的才艺。19.上课_______(任凭自己的意思)发言,是一种错误的做法。20.这是一个_______(清净空闲)的周末,我开始打扫卫生。21.我们一起去_______(敬辞、访问)了知名的表演家。

22.我们应确保计算结果_______(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

5-6单元

1.爸爸___________(形容长途奔波,十分劳累的样子)地赶到工地,立刻投入了工作。2.他的品行得到了大家的_______(恭敬尊重)。

3.我正___________(因为疑惑而发呆)怎么一个人都没有,才发现是记错日子了。4.他的发明是科学界的一个___________(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5.我们国家的___________(力量强大,有气势)之师,威震四方。6.上课__________(没精打采的样子)地坐着,肯定没有用心听。7.大千世界真是__________(形容事情奇异而多样)啊!8.天安门真是一座__________(雄壮而伟大)的建筑。9._________(宽广,空旷)的草原是牛羊的家。

10.春天__________(增添水分,使不干枯)万物的雨点落下来了。

11.这个小村庄由于出土了大量的文物而_________(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都听过这个名字,形容很有名)。

12.黄河_________(水流奔腾永不停止,也形容事物永不停息),养育了一代代的华夏儿女。13.我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时,总是及时向老师_________(请求指教)。

14.聚集在一起的大雁_________(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地向南方飞去。15.我们的国家地域辽阔,_________(物产多,财富多)。

16.海滩上的贝壳_________(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颜色光彩鲜艳多色),美丽极了!17.博物馆里陈列着_________(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的古兵器。18.河里的水草纵横_________(指交叉错杂),看不清河底到底有什么。

19.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_________(比喻满布得没有空隙)的,枝叶好像雨伞一样。

7-8单元

1.他们两人差别太大,怎么可以________(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呢? 2.我话一说完,她就___________(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地说:“好,跟你去。” 3.在今天的圣诞晚会上,同学们个个玩得___________(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4.尽管有人嘲笑他穿着寒酸,但他没有_______(理睬,过问)。

5.大海龟___________(缓慢的样;动作非常慢的)地爬行,看起来行动很迟钝。6.面对老师的提问,我_______(按照事实,准确地,真实地反映情况)回答。7.睡前把书包整理好,_______(免去,省得)第二天上学迟到。

8.你可以_________(用某种方法引起对方反应,借以了解对方的意思)一下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9.学习_________(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重要,可是也应该注意身体。10.百货大楼里,各色商品___________(该有的全都有; 形容很齐全)。11.__________(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的万里长城,吸引了无数游客。12.作为一名拍摄自然风光的报刊记者,他的足迹遍及__________(泛指世界各地)。13.这个小村庄由于出土了大量的文物而_________(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都听过这个名字,形容很有名)。

14.接了他的电话我才__________(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是他朋友的恶作剧。15.观众们_________(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地注视着魔术师的表演,希望能看出点破绽。

16.面对小明的无理取闹,爸爸_________(指什么也不说,保持沉默)。

17.他_________(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地坐在椅子上,有气无力的样子。18.他终于_________(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地取得了这次比赛的冠军。19.我在超市里挑了许多东西,拎着大包小包回家,真是_________(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很大。)啊!

20.为了使灾区同胞得到及时救援,司机叔叔_________(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赶往那里。21.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工作,常会_________(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十分辛苦。

5.人教版三上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五

教材简析 《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其中一首。《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设计理念

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重视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诗中的词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并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反复诵读,加深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领略古诗的意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

(一)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

(一)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二)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悟出诗情。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2.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3.师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的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生读),那么,题目是什么意思呢?(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写)(2)“所见”呢?(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过渡: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和“? ”画下来。

(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

2.师:刚才看见同学们认真的神情感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这首诗。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4.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有没有读懂的呀? 5.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帮助解决。(结合注释解词,并教会学生看注释解释词语。)

(理解“促织”时,出示图片,了解蟋蟀。)6.学习生字(促、深)

(1)这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跟老师读一读。(课件先出示“促”,后出示“深”。(2)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音,请读一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生

自由讲自己的识字方法。)

(3)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书空”写写。(4)指名读生字,男女对读。(5)(出示生词)生字记好了,请你们同桌互相读一读生词。(6)开小火车读,齐读。

7.师:生字能读好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课件

出示全诗)

8.师:现在让我们先听一听录音朗读。

9.同学们听得真认真!那么,谁能给大家读一读。10.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四)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赏析第一、二行诗

(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

(4)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5)请大家想想,(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

(6)我们班有新莞人的孩子,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道?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7)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8)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9)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人,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说得好的给予表扬。)2.赏析第三、四行诗

(1)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2)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3)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① 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 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知”字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指名说)

③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在玩些什么呢?

(4)师:是的,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

(5)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① 指名说: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引导: 你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通顺吗?怎样才能说得通顺呢?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② 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五)游戏练习,加深理解

1.刚才同学们对诗的大意基本弄懂了,那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游戏的规则是:我说诗句的意思,你们来猜相应的诗句,好吗?(课件出示)2.这个游戏好玩吗?你们同桌来试试你说我猜。

(六)深入朗读,感悟诗情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师配乐范读。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自由读)3.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呢?(配乐,指名读)4.你认为他读得怎样?生互相评一评。

5.思乡的感情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男女赛读,看看谁读得好!(男女赛读)6.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被你们那深深的乡愁打动了!

(七)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现在我们再来玩玩:

(1)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课件出示:萧、客、促、深)(2)我指出图片,你说出相应的一句诗。

2.同学们对于古诗掌握得很好,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3.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八)拓展延伸,质疑问难

1.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就写下《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指名读或背)2.小结:秋天到了,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都会引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3.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还有没有不懂的呢?

(九)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夜书所见》

6.人教版三上科学知识点 篇六

兴庆区上前城小学 官正举

一、说教材

《前前后后》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的上学期第4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欣赏•评述领域。让学生能够概括“近大远小”及“遮挡”能够表现出物体的前前后后关系,初步学会利用所学的美术技能以绘画或拼贴的方式完成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与设计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

2、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教学难点:

1、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2、三年级的学生怎样学习透视知识。

四、说教学方法

我采取了互动型教学方法。具体表现为在创设情境中讨论、体验;在欣赏中比较、探究学习技法,以解决难点;在展示评价中获得成功体验。同时更重要地是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对比”“协调”的美能作出正确、全面的认识。本课是先通过欣赏、了解、认识到画画、做做这一过程,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特点,可激发兴趣,提升到理性的认识。

五、说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要接受思维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阶段。学生对与美术充满了兴趣,但是学生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缺少认真、严谨、踏实、不怕困难的精神。因此,这堂课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下进行的自主探究学习,是在教师创设的有关情境中,通过感觉、联想和对比,来完成造型表现。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课件、学生赏析作品

2、学生准备学具:剪刀,胶水,彩纸,绘画工具。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激趣导入,探究性学习,实践

操作,展示评价。

1、激趣导入

这一环节我抓住学生喜欢动画片这一特点,上课开始,出示图片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羊羊运动会场面。首先选派喜羊羊和灰太狼来参加男子短跑比赛。让同学们猜猜谁跑得快。学生大胆的猜。播放课件,灰太狼逐渐变小,学生观看后发现谁跑得快,谁跑得慢并说出谁在前面,谁在后面,引出课题《前前后后》。

2、探究性学习:

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谁跑的快的,说出谁在前面,谁在后面的原因。学生会发现灰太狼变小了,画面呈现出来灰太狼小,喜洋洋大,发现离我们近的喜洋洋大,离我们远的灰太狼小。

教师总结: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会产生前后的感觉。板书:近大远小

继续比赛,展示课件红太郎和美羊羊参加女子组比赛,学生再猜猜谁跑得快,课件展示美羊羊将红太郎遮挡住,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说说你的理由。说明前面的物体会将后面的物体遮挡住。

教师总结: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板书:遮挡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种前前后后的现象无处不在,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前前后后吗?

学生说生活中的前前后后。(教师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前前后后,大家一起欣赏。课件展示。

提问:这些作品是怎样表现前后关系的?试选择一幅进行分析。

赏析学生作品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几幅同龄人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在作品中表现前后关系的。

提问,我们在画画时候先画前面的还是先画后面的?粘贴的时候呢?学生说,教师示范。

3、实践操作

作业要求:用绘画或拼贴等形式,表现物体的前前后后。

1、构图要饱满。

2、要有前后关系。

3、要将剪下的废纸屑随手放在一旁,收集起来,下课后带走。

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4、展示评价

将学生设计好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优

秀作品作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不但可以使学生的作品得以展示,提高其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不足。

七、说教学效果预测

7.人教版三上科学知识点 篇七

关键词:人教版;物理教科书;科学观

情感价值、科学态度、知识水平、学习过程与科学方法等,都是高中物理教材需要考虑的方面。因此,教材编写时应当在阐述科学道理的同时注重价值观和科学观的传递。为了能够对高中生产生更加积极的正面引导,探究教材中的科学观体现和传递尤为重要。

一、知识体系方面的体现

教材的知识体系是教材中科學观的最重要体现。教材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书籍,因此对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即是教材编者对知识脉络的理解。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例。在教材中,牛顿的第二、第三定律是穿插在一起进行讲解并在后面章节中进行实际应用的。教材中首先利用一个实验探究影响加速度的几个因素,用以引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对第二定律进行介绍后,教材穿插了关于力学的单位制介绍,用以对牛顿运动定律概念的理解。但是,教材并没有在此处加入过多的实践应用,而是直接介绍了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介绍。在介绍过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后,才穿插了实际问题的解决,如,失重和超重等。且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同时利用二、三定律。这充分说明教材在知识体系的建设方面力求完备和详尽,首先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并对此知识架构的方方面面均进行阐述。在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感性认识后,深入研究如何将知识具体进行运用。

二、探究实验方面的体现

笔者依旧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例,举例阐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科学观体现情况。高中的物理知识有些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利用各类实验观察现象总结规律是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物理思维的重要手段。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探究实验是教材中较为典型的探究性实验。从实验的设计来看,教材首先将影响加速度的几个因素以控制变量法分别列举,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在实验方法方面,除采用控制变量法外,教材还十分重视如何通过定性描述的实验现象推导至定量描述的科学规律。这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建立有着很大的有益之处。实验结合数学手段,体现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在进行过三个变量的探究后,教材指出了实验中值得注意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加速度的测定,二是恒力的获取。上述两个关键点是物理实验中的“工具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究其余物理规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更加注重科学体系的完整性和普适性。科学体系的完整性在教材编写的结构设置上有着明显体现。科学体系的普适性在实验的设置中体现。实验除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充分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教学水平的差距。因此,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能够对我国的高中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邓磊,廖伯琴.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J].教育学报,2015(3):56-57.

上一篇:2022年上学期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幼儿园小班教案《一起玩,真快乐》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