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群众服务基层

2024-07-28

心系群众服务基层(共11篇)

1.心系群众服务基层 篇一

心系群众,服务于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能再这里发言,我深感荣幸!我演讲的题目是《心系群众,服务于民》。

有这样一首歌:“党啊,党啊,亲爱的党啊,你的形象多么高大,你就是我亲爱的妈妈……”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比天大、比海深的还有什么?那就是党对人民的关怀啊。如果有人问我,群众在你心中有多重?我将郑重地回答,群众在我心中重千斤!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不是我的豪言壮歌,也不是信口开河。因为,我深深地懂得,我们的党,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拥戴;我们的党,更是矢志为人民服务的!党群关系是鱼水关系,是船与帆的关系。鱼儿怎能离得开水,航船怎么又少得了帆?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青年党员,我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常利用节假日积极参加党员志愿者活动,去敬老院,去特教机构献爱心,看到那些人们脸上的喜悦,我为自己是一名党员而自豪!今后,我还要认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实践精神,始终如一地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为民服务,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幸福的潮阳,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懂得,我们的教育离不开学生,离不开家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与监督!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是在党的阳光雨露的温暖中长大的,是党和人民养育了我。当初在党旗下宣誓的时候,我就下了决心,一定要走到群众中去,做他们的贴心人!从教几年来,我时刻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从感情上呵护他们,给他们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党的温暖怀抱里健康成长。我也多次受到校领导和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此时,我为自己是一名党员而幸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认真履行一名青年党员教师的神圣职责,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提高党性,报答党恩!

总之,如果我是一束光,我会选择扫除阴霾,点亮希望;如果我是一滴水,我会选择融入大地,润泽新生;如果我是一颗大树,我会选择扎根大山,绿野万里。在教育岗位上,我会时刻牢记党的教导,用细微的行动影响身边的同志,用坚定的信念培植群众的希翼,用渺小的个体诠释生命的伟大。让自身的价值在群众工作中得到最完美的实现!

心系群众,服务于民,我将永远努力!

谢谢大家!

2.心系群众服务基层 篇二

一、勤政为民办实事扩大就业保民生

作为蓟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他坚持以人为本, 时刻关注民生, 千方百计解决就业问题, 开拓民生之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 是群众关心的热点。他到任伊始, 正赶上飞雁水泥公司政策性关停、骏达公司停产和部分企业改制, 失业人员大幅度增加, 解决失业职工再就业问题, 保障职工生活迫在眉睫。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 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上为政府分忧, 下为职工解难, 多渠道寻求开发就业岗位, 努力扩大就业, 促进再就业。他结合重点项目建设和优势企业发展, 完善“一联盟、二对接、三同时”创岗工作机制, 将就业联盟企业由原来40家扩大到60多家。去年8月份, 他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 组织“扫地王”、陕重汽、盘山金碧等十个重大项目和十个骨干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 了解用工需求, 帮助解决用工问题, 签订了700余人的用工培训协议, 使就业岗位开发落到实处。

他十分注重就业政策宣传,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开设宣传专栏, 利用集中发放失业保险金、举办招聘会等机会, 组织人员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活动, 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用好用足各项扶持政策。针对蓟县企业改制, 分流富余人员, 千方百计争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政策支持, 先后帮助粮食收储公司、吉华公司、饲料厂等企业创办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再就业基地, 吸纳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90人, 使全县享受扶持的企业增加到29家, 累计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达1634人。面对金融危机影响, 蓟县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 为了帮扶企业渡难关, 稳定就业局势, 他及时组织制定了帮扶困难企业八项措施, 组建了专门工作班子, 对100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走访, 对9家特别困难企业及时上报市进行审核认定, 这些企业经市有关部门审核认定后, 将享受“四补、四降、三缓”等扶持政策, 可稳定1700多人就业。他积极指导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实现群众得实惠、就业扩规模。2008年以来, 扶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563人, 使全县享受政策优惠的人数增加到1574人, 从市争取自谋职业补助费、一次性失业保险金、小额担保贷款等资金277.7万元, 岗位补贴400万元、社会保险补贴649万元。

书记、局长

他一心为民, 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 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生劳动力实行“五免”服务, 即:免费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提供就业岗位。组织开展了再就业援助专项行动、春风行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去年以来, 举办招聘洽谈专场19场, 组织进场招聘单位771家 (次) , 提供就业岗位10865个 (次) , 达成就业意向4517人次。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鉴定5669人, 增强了就业能力和就业稳定性。

他情系群众, 视群众的困难为自己的困难, 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等十类就业困难群体在竞争就业中处于弱势, 他主动帮助困难群体寻找就业出路, 妥善安置就业, 他积极与机关事业单位, 学校、社区进行联系, 开发公益性岗位, 新创建了3家公益性公司, 使全县公益性公司发展到9家。同时, 不断拓宽思路, 加大岗位援助、技能援助、政策援助力度, 对零就业家庭实行发现一户、认定一户、安置一户。2008年以来, 认定安置困难群体就业达764人, 其中, 零就业家庭人员493人。

在他不懈努力下, 2008年蓟县下岗失业人员、新生劳动力、新增就业4253人。今年, 他自加压力, 主动向县政府请示, 将新增就业任务由原4000人调整到9000人 (包括农民工) 。1—4月, 完成新增就业3559人, 占全年任务的39.5%, 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

二、开拓创新真实干强化保障解民忧

他工作作风务实, 真抓实干, 抓工作有一个狠劲儿,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 总是一抓到底, 任务不落实不罢休。社会保障工作关系着国计民生, 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近年来, 社会保险扩面任务十分艰巨, 特别是从去年开始, 受金融危机影响, 有些企业开工不足, 效益滑坡, 大大增加了扩面工作难度, 面对重重困难和压力, 他一方面请示县政府召开扩面工作专题工作会议, 推动扩面工作开展;另一方面, 他亲自带领有关科室人员深入企业, 了解情况, 与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座谈, 搞好调查研究, 并协调有关部门和乡镇督促扩面工作。他不辞辛苦、不顾劳累, 有时一天连跑5个乡镇, 与乡镇领导研究扩面工作, 落实扩面任务。同时, 组织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对重点企业、重点乡镇扩面工作进行督察, 使扩面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2008年以来, 养老保险纯增扩面3615人, 累计参保人数达46777人。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扩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6973人、41836人、34873人、40052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参保人数25606人, 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扩面任务。2008年7月新农合移交我局后, 他组织力量, 大力推进参合工作。2009年度农民参合人数达64021 3人, 同比增加1 01 32人, 参合率达98.8%, 同比提高1.43个百分点, 位于全市前列, 取得了“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医院得发展”的“三赢”效果。

他十分关心职工群众的生活, 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工作。飞雁水泥公司政策性关停, 1293名职工将走向失业,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 他派出得力人员进驻该企业, 做职工思想稳定工作, 并多次到市劳动局进行协调, 争取政策支持, 解决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问题, 并安排专人采取现场办公的形式对该企业职工进行失业登记, 使1293名职工及时领到了失业保险金, 每人每月549.6元, 保障了失业职工的基本生活。他注重加强新农合规范管理, 保障资金合理使用, 保障参合患者权益, 仅今年1—4月份住院报销59900人次, 报销金额2300万元, 有效地防止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2008年开始实施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费补助制度, 这项工作涉及面广、人员多、政策性强, 为了不错一人、不漏一人, 他积极组织宣传相关政策, 详细进行调查摸底, 核实情况, 协调落实资金, 保证了农村老年人生活费补助按时足额发放, 使全县9.26万名农村老年人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三、当好群众守护神维护权益促和谐

在社会转型期, 劳资矛盾日益突出,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他高度重视劳动维权工作, 着力推进信访与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联动机制。

他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 为群众排忧解难。他坚持亲自接待来访群众, 亲自阅批群众来信, 亲自调查处理重要信访问题。对来访群众带着深厚的感情, 热情接待, 无论来访群众态度如何, 言行如何过激, 他总是和颜悦色, 苦口婆心地耐心劝导, 稳定来访群众情绪, 认真听取群众的反映, 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去年以来, 全局接待来访群众达2300人次, 督促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1 63个, 做到了件件有着落, 事事有回音, 赢得了社会认可, 群众称赞。

近年来, 维护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成为社会和群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他本着对政府负责, 对群众负责的精神, 不断加大维权工作力度, 当好劳动者的守护神, 进一步加强了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 配备了精兵强将, 充实了劳动保障监察力量, 强化执法监察, 组织开展了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活动, 围绕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缴纳等涉及群众核心利益问题开展专项执法检查。2008年以来, 书面审查和现场检查各类用人单位889家, 依法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案件、群众投诉举报案件79起, 为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1748.7万元, 补缴社会保险费66万元, 补签劳动合同1.4万多份。同时, 还组织开展了禁止使用童工执法检查, 妇女权益保护监察, 清理整顿非法职介机构检查, 及时妥善处理了劳动保障突发事件, 既有利地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又维护了社会稳定。

《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以来, 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上升, 为了化解矛盾纠纷, 他要求“一步到庭”、“阳光仲裁”, 公开办理程序、办理依据, 缩短受理时限。凡是符合立案条件的, 早立案、早调查、早办结, 公正、及时处理劳动争议案件。2008年以来, 符合受理条件、立案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达743件, 同比增长10倍多, 为劳动者追索各类经济补偿、工资福利等199.4万元, 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四、廉洁自律带队伍团结进取树形象

他就任劳动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以来, 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工作干得好不好, 就看班子硬不硬;班子硬不硬, 关键在“班长”。他深知, 作为单位的一把手, 自己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影响着全体党员干部。为此, 他坚持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要求大家做到的, 他首先做到, 要求大家不做的, 他坚决不做, 自觉坚持党性原则, 严于律己, 廉洁自律。他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不搞“一言堂”, 在人事安排、干部选拔使用、大额资金使用、重大人事决策等方面, 严格按照程序, 主动征求意见, 由集体讨论, 会议决定, 从而增强了领导班子凝聚力、向心力。

他注重抓制度建设, 建立和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行政执法责任制,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 对领导干部建立了规范职务行为“六条规定”和廉政建设“十不准”制度, 并实行领导干部述廉、评廉、考廉制度, 进一步规范了机关干部廉洁从政的行为。加强了财务管理, 对各项资金管理使用定期进行内部审计, 强化监督。

3.心系群众服务基层 篇三

2010年,河南省委创新农村工作机制,选派3654名机关干部到经济贫困和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为深入贯彻河南省委的精神,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三门峡市把培养选拔干部工作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分别从市、县、乡三级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363名优秀干部,派驻到363个行政村任职,任期3年。

这300多位“第一书记”,集中体现了他们坚持“第一”的人生追求、“第一”的爱民情怀、“第一”的务实作风和“第一”的工作成效,为其他选派任职干部树立了一座丰碑,本刊刊发他们中的优秀代表——卢氏县范里镇蔡家村第一书记童来云的先进事迹,以此向广大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致敬。

在清清洛水河畔,在蔡家村农舍村头,在隆隆的项目建设工地上,在欣欣的产业发展基地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位身材清瘦、果敢大方的中年男子在奔波忙碌着,他就是卢氏县范里镇蔡家村的第一书记——童来云同志。从2010年9月任村第一书记以来,童书记凭着勤奋、执着、胆识、魄力和一股闯劲带领村民踏上了致富路,他关心百姓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任和好评。

“先净其屋,而后敬其客”

公共服务体系作为经济发展的保障线,其建设的滞后最终影响着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的进程。童书记进村后,特别是创建新农村示范村以来,他带领村“三委”一班人按照“群众自愿、村民自治、由易到难、重点突破、点面结合、分步推进”的建设原则,全面实施“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的四化工程改善村容村貌;大力推行“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的四改工程提高村民生活条件,通过“利用条件争资,发动群众捐资,盘活闲置资产筹资,利用在外工作人员助资”等诸多渠道筹集资金上百万元。到目前,共维修和新修堤坝1200立方米,全村至各组各户道路硬化基本完成,共完成水泥路铺设 4687米。通过积极实施“四化四改”工程基本改变了过去农户柴草乱放、粪土乱堆、污水乱倒、家禽乱跑、垃圾乱倒的“五乱”现象,改善了人居环境,使广大村民逐渐形成了讲卫生、有礼貌的好习惯。全村96%以上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开办了农村夜校、文化室、图书室、电教室,组建了村文艺宣传队,基本形成“五保”专人供养机制。

在童书记引导带领下,新农村建设正稳步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初具规模,民生大事得到了很好改善。

“独乐不乐,众乐乐”

栽种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童书记的带领下,随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的加大,该村也逐渐焦聚了多方投资者的目光,通过群众种植一棵村委补贴一棵的方式引导带动40多户群众种植核桃130多亩,组建了蔡家村核桃发展协会,为该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村民们带来了丰厚的实惠。

蔡家村地处偏远山区,交通十分不便,长期以来由于主导产业不明确、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速度缓慢,农业产业发展主要以户为单位各自为政,导致没有形成规模型经济开发实体,资源优势没有很好转化为经济优势,群众没有获得较大经济实惠,农民增产增收困难。针对这一现状,童书记从实际出发,带领村班子成员长期苦心经营,出村、出县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村里实际实施了系列改革,助推经济发展。一是摆脱传统农业“各自为政”的思想束缚,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按照“抓大户促规模、抓典型带全面、抓服务增效益”的思路,作好烟叶、核桃种植和畜牧业发展三篇文章。目前,全村共种植烟叶205亩,新栽植核桃2000多棵,发展畜牧养殖两户,养波尔山羊50多头和肉牛20多头,人均增收1800余元。二是依托地缘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外资,大力发展企业建设。

心系百姓,意表民生

作为村级组织的主要领导,童书记全心全意为蔡家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服务。

一个清瘦矫健的身影,一本轻便而厚重的“民生”日志,每天来回于这片热土。蔡家村有12位孤寡老人,童书记体谅她们的疾苦,经常会送米面给她们,帮老人修房子、劈木柴,老人家说书记真的很贴心,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

当谈到童书记时,乡亲们众口一词地给予褒扬,他们会说“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童书记都会耐心倾听和真情解答,并将情况记录于一个小日志本中,对于乡亲们反映的问题能立即解决的,童书记马上会帮你解决。”翻开童书记那被岁月磨烂边角的“民生日志”,你会发现里面内容的厚重,记录的是乡亲们憨直朴实的语言,记录的是各级领导体恤百姓的回音,记录的是一个普通蔡家村第一书记对父老乡亲的款款深情。

4.心系群众服务基层 篇四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核心问题是要在领导干部中树立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良好风气,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根本所在。对于党群关系,我们曾喻之为鱼水,比之如骨肉。没有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共同奋斗,就没有我们党的发展和壮大。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而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这种危险,源自于权力和地位的变化,根子在领导干部的作风。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最大优势”,有效防止脱离人民群众这个“最大危险”,关键在领导干部。

应当清醒地看到,现实生活中个别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脱离群众的突出问题。比如,官僚主义,作风飘浮,不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盲目决策,劳民伤财,不充分听取民声民意;对群众愿望不上心,对群众生活不关心,对群众疾苦不动心;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加重群众负担;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等等。这些不良作风从根本上违背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损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虽然群众主体趋于多样化、利益日益多元化,党群关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但党章所规定的“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必须严格遵循。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还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是否端正的试金石,也是体现一个政党是否先进的鲜明标志。只有使我们的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心系群众、服务人民,需要领导干部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要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越是职务高了越是要注意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越是要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了解实情、体察疾苦、汲取智慧、获得力量,做到同人民群众心连心。

心系群众、服务人民,需要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使各项决策既体现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又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既反映大多数群众的普遍愿望又照顾部分群众的特殊要求。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5.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篇五

——大学生村官演讲比赛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掌权不忘责任重,位高不失公仆心。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时《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余秋雨说过,选择你爱的事业,爱你选择的事业,并用百倍的信心和努力去浇灌,无论将来成功与否,你都能说:“我终身无悔!”

在人生最美的时光里,我选择了基层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我要说,这是青春最坚定的注脚,人生最无悔的选择!

“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取于州郡”,勇猛的战将、贤丞良相只有来自基层,才能更了解战场的形势和百姓的疾苦,也就能够制定更符合实际的方针和政策。

进入村工作后,看到村干部们的表情,我感受到了他们扎根基层的笃定;看到他们穿梭在羊肠小道的身影,我想象到了他们不畏繁琐、勇于吃苦的艰辛;听到他们为给自己的计生贫困户争取救助时倒出的那种饱含深情的解释,就知道他们真正的把人民群众的疾苦放在了心上。和他们同行,我体会到了奔走于千家万户被百姓熟知后的慰藉。

山西平遥旧县衙的门前有这样一幅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我们必须牢记,自己就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员,只不过我们的岗位让我们成为了有些许决策权的人。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各种复杂局面,检验群众立场的标尺在于我们能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交往的是最朴实的人民群众。为他们办理一份的医保、缴纳一份养老统筹或开具一份证明,群众都会感激不尽,永远忘不了你的好。

基层工作小中见大,一个小小的成就,一句简单的道谢,都是我们全情投入的印证。既然选择了,就要在基层这片沃土上洒下自己的汗水,留下自己的足迹,铸就自己的人生。

我们选择了基层,就要坚定信念,为基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我们的上进心、求知欲和责任感,经受锻炼,接受考验。要积极主动深入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去,把理想、信念和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才能真正的了解基层,让这一段经历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达到磨砺我们心智的目的。因为经历了基层的磨砺,所以我们更懂得感恩;因为体验过基层的艰辛,所以我们更懂得珍惜。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对青年学生来说,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砺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新的广阔天地。”作为一名在基层锻炼的大学生,我们用自己的实践行动诠释“村官”的责任和对基层工作的执着与热爱,用汗水、鲜血和生命谱写一曲新时期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奋斗之歌!

6.党支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制度 篇六

党支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制度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推动党支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党支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制度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发挥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化解矛盾,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为我县的水利发展贡献才智。

二、建立党支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制度的内容

1、学习、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落实我局各时期的工作重点;

3、执行我局各项制度和规定及局务会精神;

4、听取群众对我所和本单位的工作建议和意见;

5、了解群众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6、听取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意见;

7、如实向上级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三、建立党支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制度的具体要求和做法

1、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要亲自抓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制度的贯彻和落实工作;

—1—

2、党支部不定期地召开党员大会,使党员和群众了解我局当前的工作重点及其工作状况;

3、党支部委员和党小组要重点联系1—2名群众;

4、党员要广泛联系群众;

5、党支部要每季度研究一次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解决,本单位难于解决的要及时向上级反映;

6、党支部在每年的工作总结中要反映出贯彻落实联系群众制度的情况;

7、党支部要主动工作,注意发现好人好事,发挥典型的作用、树立正气、增强集体主义意识。

四、加强党对群众工作的领导、维护群众正当权益,为完成全所中心任务服务

1、党支部要加强对党员的管理,认真落实支部计划,严格执行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不定期听取党小组长联系群众工作汇报,并认真做好记录;

2、党支部成员要深入基层,关心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向 行政领导提出可行性建议,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3、坚持党性原则,注意工作方法,既要体现群众主人翁地位,发动群众参预决策,发表意见,监督干部,又要对少数不良倾向进行批评教育;

—2—

4、要紧密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开展群众工作,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克服困难,为完成全局的中心任务而努力。

7.心系群众服务基层 篇七

一、什么是基层文化馆

文化馆是县、市一级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其作用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供群众文化信息、为群众文娱活动提供场所等等。文化馆是政府出资建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为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提供指导、培训、资金、场所和设施等,以下是其主要职能:第一是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例如文化展览、讲座、培训等,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第二是组织文化的保护、交流与创作,收集、整理和研究各类文化资料,提供和传递文化信息,开展各类交流活动,促进地区间、民族间、国家间的文化交流,组织并指导群众文化研究与创新,致力于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第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努力做好各类指导工作,引领群众文化建设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基层文化馆做为最底层的文化建设组织,在社会文化建设上有着基础性作用。

二、基层文化馆建设的意义

第一,基层文化馆通过文化培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够普及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第二,基层文化馆坚持贯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资金、设施和场所,为群众提供各类文化服务,保障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丰富人民群众艺术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第三,文化馆立足于基层,可以深入一些传统民俗文化村,收集文化信息,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古朴民俗和传统文化艺术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三、基层文化馆的主要服务职能

1. 组织群众文艺团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基层文化馆具有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职能。首先,制定优秀的策划是群众文化活动成功开展的基础,必须对新时期的群众文化特征有所了解,写好群众文艺活动的策划方案,反复思考和创新,利用更加新颖的形式,组织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文艺创造活动、曲艺舞蹈表演活动和文化展览活动等,考虑更多层面及多种可能性,做好更加详尽的组织和安排,为人民提供更好、更为广泛的选择;其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除了做好活动开展的前期策划工作,做好理论和思想准备,还必须将活动策划落到实处,多为百姓做实事,避免基层文化馆建设成为形象工程,做好活动的指挥工作,提前安排、布置好场地和设备,做好人员的调度,随时监督活动进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文化活动正常进行;最后,文化馆还要做好群众文化活动结束后的总结工作,细节决定成败,在群众文艺团队开展文化活动后,仔细思考活动中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汲取经验,改正缺点,也要找到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因素,加强管理,再接再厉,保证未来的文化建设活动能够办得越来越好,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2. 组织群众文艺爱好者接受文化馆公共文艺免费培训

基层文化馆是政府公益性事业单位,其具有指导业余文艺团队,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的职能。第一,基层文化馆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重视群众文化培训,要有责任意识与阵地意识,以人为本,为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文化培训与辅导工作。以上城区文化馆2015年的培训数据为例,去年全年馆内共开展各类培训87项,共计228期,4368课时,参训受益34320人次。除了馆内培训,9位业务干部下基层辅导637次。针对少儿,推出了日常和暑期培训,共计600课时,1800人次。对培训覆盖的6个街道54个社区进行调查,群众对2015年培训的满意率达95%。第二,必须建立健全群众文化培训制度,在观念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确保文化馆能够为每一个社区的基层百姓服务,提高整体文化服务水平,促进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保证每一个百姓都能享受到文化建设的成果;第三,通过文化服务中心提供的公共文艺培训,发现、发掘和培养文艺骨干人才,加强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从源头上解决文艺人才匮乏的情况,保证群众文化建设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与发展生机。第四,通过文化培训,集中学习,更好地传递主流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好群众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开展积极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

3. 优化文化资源供给,保障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

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必须联系社会各界力量,解决文艺工作开展的资金、设施和场地问题,对有限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服务更多的群众,除了利用好政府投资,文化馆还可以积极调动和团结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广泛征集资金、拉取赞助,为文化活动的进行提供资金保障;其次,还要解决群众文化活动的人才供给问题,通过培训不断提高现有群众文艺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才能,不断提高文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防止人才流失,还要与一些高校合作,培养和引进更多专业文化人才,指导和组织当地文化工作,除此之外文化馆还可以通过培训发现、挖掘和培养当地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当地文艺骨干的积极性,更好地为基层文化馆服务;最后,文化馆有收集整理文化信息的职能,立足于基层社区,收集、整理和研究各类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丰富的文化资料,满足人们文化艺术欣赏和精神娱乐的需要。

4. 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引导建设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

基层文化馆扎根于人民大众,深入到群众中央,了解群众的文化水平、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致力于打造贴近时代、贴近群众生活的优秀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除此之外,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起着指导作用,文化馆要深入分析群众的文化需求,引导舆论的方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弘扬核心价值观,建设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首先,文化馆要坚持以高尚的精神指引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开展一些主题积极,内容丰富有价值的文艺活动,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引导群众文化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其次,文化馆必须主动深入农村、学校、社区等,加大宣传力度,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更多人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为更多群众提供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要监督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通过科学文化教育,改造落后文化,剔除腐朽文化,为群众营造一个健康干净的文化环境。最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民间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手工技术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许多优秀的文化后继无人,基层文化馆除了做好文化保护措施,建立传统文化保护基地,也要更好地引导人民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结语

引领群众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基层文化馆建设的意义。基层文化馆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为群众文艺爱好者提供免费培训;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场地、设施的支持,整合文化资源,让人民群众都能够享有文化权利,都能享受文化发展带来的成果;同时做好引导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开展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的富强,建设全面小康的目标也对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积极建设基层文化馆,更好地组织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吸引更为广泛的人民参与到文化活动中,为人民提供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以文艺的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许多地区对基层文化馆的了解甚少,没有真正意识到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本文对基层文化馆作了一些简单介绍,对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服务职能做了一些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好地发挥文化馆的职能与作用。

关键词:基层文化馆,群众文化,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龚明如.提升文化馆社会服务职能的措施和途径[J].戏剧之家,2015,(15):222.

[2]付林.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深入实践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4):181.

8.心系群众 壮心不已 篇八

1978年平反复出后,协助党中央、国务院主持农村改革开放工作。在人们称之为中国农民第二次解放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中,他领导的农村政策研究室积极支持和引导在安徽、四川发起的农村改革向全国铺开。1982年到1986年他起草了五个“一号文件”,成为全国农村干部群众有口皆碑的大改革家。

牛年的初春,尚带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丝丝寒意。

2009年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的新春联谊会上,我们再次见到了96岁高龄的杜润生老先生。

此刻,杜老心里最牵挂的依然是农民和农村。至今他仍然每天坚持到机关上班数小时,从不倦怠。看得出,杜老的精神依然矍铄,他说,坚持用脑、良好的起居习惯和坚持锻炼是长寿的三件法宝。虽然思路清晰、声音洪亮,但是杜老耳力大不如前,需要通过纸和笔同我们交流,厚厚的一沓纸条,也承载着在场50多位经济学家和知名学者们对这位老人的敬意。

时间仿佛回到了1981年,由杜润生担任主任的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起草了一锤定音的“一号文件”,正式肯定了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合法性,从而结束了对包产到户近20年的排斥和禁止。

而杜老所亲历的关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争论的故事在此刻再次被提起,那种来自心灵的震撼却未有丝毫减弱。

1981冬天,中央召开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随后,国务院领导到东北考察,同时建议:不要再强调不同地区不同形式了,让群众自愿选择,选上啥就算啥,领导不要硬堵。

当时各地对农民承包土地意见并不一致。杜老曾回忆道:“包地的农民和工作组的干部捉迷藏,来检查时,他们就集中起来做出干活的样子,干部走了,又各干各的。”扭顺当时过于僵化的农村生产关系,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当务之急。

为了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在1981年春夏之交,杜润生组织了17个联合调查组,分赴15个省调查包产到户。来自安徽的调查组报告说:包产到户是“农村的曙光,中国的希望”。

农民实践探索出来的适合生产力要求的产权形式,却久久得不到合法的承认,这场观念的交锋,在当时中国产生了思想冲击。杜老回忆他曾亲耳听到的一位农村老干部同调研组领导的对话:农村老干部认为包产到户,没有统一经营,不符合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性质,不宜普遍推广;它离开了社会主义方向,不是走共同富裕道路。调研组领导便回问他,包干到户,是群众要求,群众不过是为了吃饱肚子,为什么不可行?社会主义和人民群众,你要什么?老干部说:“我要社会主义!”调研组的领导却大声说:“我要群众!”这场交锋,至今仍让杜老念念不忘,也让他更坚定了一定要走到农村第一线调研的决心。

杜老一直在讲农民是家庭承包制真正的发明者,在农村改革中单个人的贡献是微不足道的,能够依靠的是中央和地方、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对于未来的政策期望,杜老说“如今,农民已经有了经营土地的自主权,加上市场交易自由,接下来就是公民权利要跟上。”杜老一直关注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建设问题,早在80年代就当面对邓小平同志提出过恢复农会的建议。

问及杜老在牛年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他毫不犹豫的写下:“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9.立足基层社区 服务乡村群众 篇九

迁安市上庄乡成人教育中心学校赵国林赵金华

上庄乡地处河北省迁安市北,距城区11公里,平青大公路横贯南北。全乡24个行政村,人口2.3万,土地面积4.02万亩,剩余劳动力6200 名。上庄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养殖业和小麦、玉米种植十我乡的主导产业,矿产资源贫乏,与钢铁产业的迅猛发展相比较,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近几年,我乡农村经济有较快的发展,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越来越感觉到“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这种传统生活的单调,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呼声越来越高。

上庄乡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坐落于上庄乡上庄村村南,占地面积3120平方米,现有教师12名,均为年富力强,业务过硬的教师。其中有从事体育教学多年的教师,也有专业的美术教师,还有能歌善舞的教师。他们是我校开展各种社区文化活动,丰富社区群众生活的中坚力量。开展社区活动很好的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自2011年设立社区学校以来,我校坚持“自足社区、服务社区”的宗旨,在上级的英明领导和全体社区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如组织开展社区教育培训、配合乡政府组织开展上庄乡乒乓球比赛,上庄乡北白庄村农民运动会,和“点亮生活、文明社区”的主题文艺活动等。得到了农村群众的热烈拥护,起到了推动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作用。下面结合我校组织开展的几次重要的活动,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校社区活动的开展情况。2012年4月,我校对于如何开展社区活动,大动脑筋,召开了几次专门的会议,研究开展具体的社区活动,老师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还到各村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农村群众乐于参与的社区活动,经过几天的研究,最终确定了开展一次农民运动会的社区活动。北白庄村人口众多,村经济发展水平在本乡处于前列,很适合开展此类活动,在我校的努力下,北白庄村村委会较为顺利的答应了要求,并承诺承担运动会的一切费用。随后,我校又联系上庄乡政府,乡政府对于我校的善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一同向迁安市文体局递交了关于在迁安市上庄乡北白庄村开展农民运动会的申请,迁安市文体局对于这前所未有的活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专门进行研究,并以最快的速度批准了立项。我校为支持农民运动会,为农民运动员提供了服装,并且对参加运动会的群众进行了简单的指导,帮助他们熟悉比赛的规则以及赛场上的安全事项。

2012年7月,上庄乡北白庄村农民运动会在紧张的筹备下顺利的举行。运动会开幕式上,迁安市文体局、迁安市老干部局、上庄乡政府的领导齐聚主席台,为本次迁安市首届农民运动会增光添彩。北白庄的村民们表演了自己编排的带有浓烈地方风情的节目——扫帚舞和大秧歌。围观的群众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最淳朴、最真诚的、最开心的笑容。

你再看运动场上,运动员真是参差不齐,有上学的少年、有在家务农的青年男女,更有满头银发的老头、老太太。他们穿着我校提供的比赛服装,排着说不上整齐的队伍走进了赛场,村民们热情高涨、热情洋溢。他们都想在这农民运动会的赛场上,大显身手,一决胜负,尽情挥洒汗水,把平时平淡生活中积累的无奈痛痛快快的抛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

本次农民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丰富多样,有跑步比赛、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背妻跑、定点投篮、老年门球等。

比赛的过程就不在细说。赛后,多数群众对我们组织开展的这个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说,这样的活动可以年年举行,并且可以几个村合办。他们说,运动会丰富了生活,运动会的精神感染了自己。

2012年暑假期间,我校组织开展了爱国主义影片巡回放映活动,利用我校的多媒体,在我乡24各村进行巡回播放。广大村民老早的就在集合地点聚集,农民们对我校播放的影片乐看、爱看,对我校的社区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

2012年5月开始,我校在各村组织扭秧歌,老百姓们晚饭后有了活动的场所和项目。村民们自觉的参见活动,有的还自掏腰包购买力秧歌服,他们兴高采烈、兴趣十足。扭秧歌不仅是村民的生活更加充实,而且还锻炼了群众的身体。

2012年6月,我校组织了环保宣传月用活动,在各村张贴宣传图片,宣传环保,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2012年2月6日我校在白庄村文化广场举办了“猜灯谜”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知识,而且还开动了脑筋。特别是很多年轻人觉得这种活动很新鲜,很有趣。

10.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简报 篇十

第二期

玉麦乡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工作组2012年3月9 日

县粮食局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下乡干部来到玉麦乡玉麦村以来向农民宣讲的同时经常入户了解农民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从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起,紧密结合正在宣讲的同时,听取基层群众意见,改进作风,受到农民群众欢迎。住村宣讲组始终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贯穿于工作的重点。初春,正是农村繁忙时节眼下许多农民没有钱买化肥,宣讲组农民的这些实际困难向粮食局领导汇报后粮食局和粮食收储公司所有职工都自愿捐款7900元,购买98袋子化肥,送到了98农户手里。为基层群众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帮助群众致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

11.创新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工作的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创新服务体系探索思考

罗定市是广东省东西两翼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的县级市,全市管辖21个镇(街)、一所高等職业技术学院和一个地区市环保工业园,总人口达125万人。近年来,围绕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建设目标,罗定市探索出一条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工作的路子,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于基层等工作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创新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于基层取得一定成效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一是全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和总量走在全省山区县(市)的前列。到2013年底,全市三馆一站(文化中心)建设评估定级已达标以上,其中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文化馆和博物馆为国家二级馆,4个特级文化站,4个一级站,2个二级站,3个一级站,基层文化站(文化中心)建设全部达标;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了政策的支撑扶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发展的时代,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文化发展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颂布三年多来,我省为了进一步加强文化强省建设,相应提出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创新思路,不但在政策上给予高度重视,而且在经济上也给予大力扶持,每年都拨出一定的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开放资金,其中就给予文化馆每年10万元的补助,针对性地扶持文化馆实行免费开放服务,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免费文化大餐;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罗定市的21个镇(街)已建立综合文化站(文化中心),罗定市文化中心的建设已于2013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5880平方米,室外达一万多平方米,于2013年就举办免费开放大型文化活动25场次,群众文化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公共文化服务要实施多样化服务模式。为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文化服务软实力,做精做优罗定“文化之乡”品牌,市政府在历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全面提升罗定市公共文化的软实力,结合罗定山区县(市)实际,提出了建设“文化之乡、名人故里、历史名城、广东西关”的发展定位,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唱响主旋律,市政府亦先后制定了《罗定文艺沃土工程》和《关于推进罗定文艺沃土工程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1、实施文艺沃土工程,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需要。实施文艺沃土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软实力,是结合罗定实际,是创新文艺工作、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形式的一大探索,是有效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开展实施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全面开放公共文化服务,繁荣基层文化事业的重要举措。

2、实施文艺沃土工程,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是激发群众创作热情,提升文艺创作水平的需要。文艺沃土工程通过健全遍布城乡的文艺创作,展示交流平台和开展各种文艺创作活动,能够为文艺爱好者、普罗大众提供展示作品、交流心得、培训提高的机会,从而激发基层文艺创作者的创作热情,促进基层文艺创作水平得普遍提高。

3、实施文艺沃土工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解决文艺人才断层危机,培养年青有为接班人的需要。目前,罗定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文艺工作者普遍存在年龄偏大,老、中、青、少衔接不合理,存在人才危机等问题。文艺沃土工程将着力于培养人才,通过各种培训班、讲座,开展文艺创作活动等途径,吸引和鼓励更多年青一代爱好文艺的创作,帮助年青一代文艺爱好者提高创作水平,更好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

4、实施文艺沃土工程,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是擦亮地方文化品牌,丰富基层文艺生活的需要。文艺创作水平是衡量一个地方文化底蕴的重要指标,罗定市要建设文化之乡、历史名城、文化强市,就要提高基层人员的文艺创新水平,罗定实施文艺沃土工程的出发点是广泛挖掘培养文艺人才,从数量上质量上提升罗定文艺创作水平,从而树立罗定历史文化名城的招牌。

5、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就要培育一帮高素质的文化人才。罗定市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的方式,招聘了一批有文艺特长的文化人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罗定市就从全国招聘文化人才,就文化馆一个单位就招聘了4个专业技术人才。目前这批专业技术人才在配合政府中心工作宣传和服务基层文化建设都起到积极作用。

(三)基层群众文化服务要有地方特色。罗定市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刚改制建立的文化服务中心和原来的文化馆就已经有一班活跃在基层的文化人,他们通过开办培训班和文艺走进基层等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服务。当夜幕降临时,一帮文化人就主动协助“私伙局”进行自娱自乐的文艺演出,单是城区也有十多个这样的文艺团队。在罗定学宫内每周末就有传统文化讲座班,这些活动就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缩影。

二、创新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工作的做法

1、建好一个中心。罗定市于2008年立项,建设一个文化中心,该中心总投资达3500多万元,总面积12373平方米,是目前粤西地区屈指可数的文化中心之一。集文、音、美、舞、摄和文艺演出专线影院于一体,为本地区文艺爱好者交流创作经验,开展创作活动,展示创作成果,培养文艺人才提供一个平台,为推动文化强市、文化强省建设创造条件。

2、完善一个网络。要充分利用整合各类宣传文化阵地,为参与群众文化服务的志愿者、爱好者创作作品、展示作品、交流互动、培训学习提供平台,逐步在罗定市建立一个遍布城乡基层的文艺创作、展示、培训网络。首先要利用文化中心,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发挥龙头作用,并设立相应的文艺作品展示室。其次要开辟社区、小区、校园、企业、有条件的酒店、旅店,要利用走廊、大堂等展示文艺作品,为基层大众服务。

3、健全一套机制。要因地制宜,根据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逐步完善相关协会的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保证基层公共群众文化服务能够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推进,从而明确各项实施细则能够落到实处、抓好抓出成效。

4、壮大一支队伍。要整合已经成立的生态文明协会、各类文艺协会、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使其能够有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阵地,充分整合利用文化资源,为基层群众服务。同时要积极鼓励和动员文艺爱好者、共青团团员加入各类文艺协会,不断壮大服务队伍,为群众文化服务于基层增添新生力量。

5、推介一批名家。要加大对文化作出过贡献的市内外、文化名人、文艺名家的宣传和推介力度,动员和帮助有条件的文艺名家申请地级市、省、甚至国家级文艺协会会员。要创造条件,组织本地区文艺家、文化名人到文艺鉴赏水平较高的珠三角地区和省、市举办文艺作品展,以便提高文艺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帮助有较高创作水平的文艺爱好者出版文学专著或个人作品展,增强他们服务于基层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6、打造一批精品。积极推介本地区基层文艺作品,组织和帮助文艺家、文化名人多创作精品及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尤其是全国性的文艺作品竞赛活动,加大对获奖作品的宣传力度和嘉奖鼓励,激发文艺家的创作热情,不断提升文艺作品档次,打造一批精品,更好地为基层文化服务。

7、创作一批作品。要鼓励和动员文艺创作者文化工作者、积极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多创作一批反映罗定本地特色的文艺作品,组织文艺爱好者要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主题鲜明的创作活动,为推动中心工作的开展和基层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文艺支持。

8、开展一批活动。要组织本地区文艺爱好者、文化志愿者多深入基层、深入山区、老区、社区、企业,深入群众開展文艺演出、文化下乡等活动。要充分利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开展主题鲜明的文艺活动,提升各类文艺活动的水平。

9、培养一批新人。要利用文艺创作网络收集各种信息,广泛挖掘本地区基层文艺奇才,帮助有天赋的文艺奇才、文化爱好者提高水平,动员更多的文化志愿者、文艺爱好者、文艺奇才加入各类文艺协会,充实到各地基层文艺创作队伍中去,同时组织专家开展讲座培训活动,为培养新人服务。

10、发掘一批奇才。要利用文艺创作网络收集各种信息,广泛发动本地区的文艺奇才,激励文艺奇人、文化名人多开展创作活动,帮助有天赋的文艺奇才提高创作水平,动员更多的文化志愿者、文艺奇才加入到各类文艺协会去,为推动公共群众服务基层提供支撑力量。

三、创新群众文化活动之公共文化体系免费开放的工作思路

文化馆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也是实行公共文化免费开放的场所之一。一是健全免费开放公示制度。我们已在文化馆走廊和门口的宣传栏公示每周实施免费开放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甚至还公示出培训辅导班的专家、老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名单。二是完善安保措施。我们十分注意公共文化场所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设施的配置,整个文化中心的防火设施都按消防部门的规划要求做足设置配套,还装有监控视频,同时还聘请保安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巡查,并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免费开放后观众的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的安全。三是打造罗定市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我们制定实施文艺沃土工程方案,在全市城乡都实行公共文化免费开放服务,首先成立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和党志愿者服务队伍,与团委、生态文明协会、舞蹈家协会、书法养术协会、摄影协会、“私伙局”和老师等开展横向活动,不断壮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其次是确保公共文化服务队伍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做,做的能做到最好。再有就是将每年四月份的文化活动周,十月份的稻米节和十二月份的农村文艺汇演结合起来,擦亮罗定公共文化活动品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形成特色,为宣传罗定唱响罗定出力,同时为创新群众文化活动探索出经验。

参考文献:

[1]秦立蓉.群众文化从“体验”开始.神州民俗,2013年6期;

[2]辜雯.群众文化活动策略管见.神州民俗,2013年6期。

上一篇:雷锋助人为乐下一篇:今年中秋节放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