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探析论文

2024-06-30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探析论文(精选7篇)

1.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探析论文 篇一

2014考研冲刺阶段新闻传播理论:看书与做习题切勿本末倒置

现在,研考复习已进入冲刺阶段,很多考生振奋精神,准备全力以赴,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信念。但也有一些同学自乱了阵脚,浑浑噩噩,分不清楚复习的重点。为了能帮助那些没有找清楚方向的考生们,我特此分享我的考研经验。记住,切莫“本”“末”倒置。

“本”自然说的是考研复习的根本,“末”你可以理解为枝节末端,一棵大树要想枝繁叶茂先要根深蒂固。所以考研也是如此,考生要认清何为考研的“本”。

“本”自然非基础知识莫属。考生如果想要考好,基础知识首先要牢固,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冲刺伊始,考生仍有时间去巩固基础知识,同时进行查漏补缺。只有基础知识过硬,达到“提起哪个点就知道在哪个章节甚至哪一页”的程度,才能真正为后期知识点的串联提高效率。到达这个阶段基本上你的考研复习就算是结束了,要是想要更深层的挖掘知识就只能从做题入手,也就是:末。

“末”就是做题。眼下市场上各研考机构的冲刺模拟题、最后几套题陆续出炉,有些打着“押题”的口号,这让想走捷径的考生动了心,一口气买下很多。专业课的题更是如此,号称是目标院校的内部资料,价值连城。一些考生把精力都放在买题、做题上,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基础知识之于练习题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就如同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说,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构以及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是唯物辩证法五对基本范畴之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所以抓住基础知识的“内容”,才能应对万变的“形式”。

考生不仅要认清“本”和“末”,还要在“末”中求“本”。往年试题就是模拟题之本。如果考生不做往年试题,不了解往年试题,一味地做模拟题,也难以掌握“枝叶”。对于往年试题,考生不仅要按时间去做,还要通过做题理解、分析出题人的意思,并总结自己易出错的地方。考生可适当做模拟题,但一定是要在基础知识巩固扎实、往年试题烂熟于胸之后。在这里我推荐的是《兰州大学新闻传播理论考研冲刺宝典》和《兰州大学新闻传播理论模拟物套卷和答案解析》前者能理清考生的方向,不至于忘“本”,后者是在前者完全掌握后才用的,因此,在这冲刺伊始,考生切勿本末倒置,为冲刺打好基础的努力才能让研考水到渠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一个词:穷忙族,意思是感觉每天自己都很忙,书什么也看了,但是效果却不好,甚至相当于没有复习,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如果你不主动掌握自己的复习进度,它便有可能失控,导致掌握的内容反复复习,这样的复习既没有让你记得更清楚,反而会让你遗忘的更多,所以希望大家注意“本”与“末”的关系,不做考研穷忙族。

2.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探析论文 篇二

一、我国当前的“微传播”环境

(一) 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2013-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调查研究报告》显示, 截至2014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 其中, 手机网民规模为5.27亿。网民上网设备中, 手机使用率达83.4%, 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 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1]现代智能手机除了基础的通话通讯功能以外, 兼具了社交、阅读、教育、购物、娱乐等越来越丰富的功能, 这也使越来越多人加入了“低头族”的行列, 智能手机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载体。

这个时代的高校学生成长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 电脑、手机、平板设备等智能终端很早就介入了他们的生活, 他们不仅是使用大量移动互联网产品的重要力量, 也是受到“微传播”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报告》显示, 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深度不断加深。截至2013年12月, 中国青少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0.7小时, 较2012年增加了2.3小时。其中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长分别增加了2.3个小时。此外, 除电子商务类应用, 青少年网民在各类互联网应用上的使用率均高于总体网民。[2]

(二) “微媒体”营造出新的“微传播”语境

毫无疑问, 我们正处在移动互联网最蓬勃发展的时代, 它“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模式与形态, 从而使公共信息的提供方式、社会关系的处理方式、社会结构的演进方式、金融服务的经营方式等发生革命性改变。”[3]对于传媒业而言, 新媒体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一直处于不断的增长中。随着近年出现的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一系列“微媒体”蓬勃发展, 营造出互联网“微传播”的新语境, 各类新媒体的应用愈发具有“社交化”、“移动化”的特点。

据新浪官方发布的《2013年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显示, 90后已经逐渐成为微博用户主力, 占用户总量的50%, 80后用户占总用户的37%。因此不难看出, 微博用户整体年龄层偏年轻化。同时, 微博用户中, 大学校园用户已逾3000万。而微信平台上已经开通的公众账号超过200万个, 公众账号日均注册量为8000个, 吸引了超过6亿的用户。这些“微媒体”正在成为愈发重要的表达渠道, 140字的微博、微博生成的长文章、微视频、微电台、微投票、微话题, 微信新闻推送、微信公众号、微信订阅号、微信朋友圈等一系列“微传播”表达渠道准入门槛低, 传播效应显著, 正发展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这些“微传播”形态以“微”见长, 篇幅短, 深度弱, 具有鲜明的便携性和社交性特点, 以大量快餐式、碎片化的信息, 拆解了深度阅读的习惯, 迅速提升信息快餐时代人们在移动智能终端快速交流信息的需求。因此, 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 都盯上了“微媒体”这块大蛋糕, 都在争分夺秒地尝试在“微传播”形态中建立话语权, 扩大自身的受关注度和影响力。

二、高校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微传播”挑战

(一) 高校新闻宣传的传统阵地亟需拓展

调查显示, 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日常获取信息的最主要媒介, 网络渠道超越传统媒体渠道 (电视、报纸、广播) 、人际渠道 (朋友) 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4]从前文所述的各项调查和数据也可以看出, 青少年网民对于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依赖性, 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刷微博、发微信、刷微信朋友圈、观看微视频等。

作为学校官方的发声途径, 由各高校党委宣传部主管的新闻宣传工作往往以学校官网、新闻网、校报、广播台、电视台为传统阵地, 为校内外师生提供权威的校园信息服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和社会媒体一样, 高校新闻宣传的传统媒体也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大量出现, 是能够满足人们细分需求的产品获得了好的体验, 这进一步催生人们需求的超细分, 从而使得标准化生产、大规模提供的传统内容生产方式显得过于粗疏, 与人们需求类别与需求心里之间的匹配度过低。”[5]

例如, 高校校报创建时间长, 受众相对固定、忠实。但由于出版周期有限, 大多为一月两到三期, 内容上不具有即时性。学校新闻网能够做到即时更新, 但稿件来源分散, 内容大多为常规性的活动预告、综述、总结, 以及转载校报或外媒对学校的报道, 难以与读者形成互动。校园广播台、电视台的视听语言多样, 但转瞬即逝, 难以保存。可以说, 各类传统校园媒体的传播能力各有侧重, 相辅相成, 但缺乏“微”和“快”, 在这个快速阅读时代和读图时代, 想要第一时间了解学校大事要事的受众, 也需要更多新媒体的信息源。

面对来势汹汹的“微媒体”,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意识到, 如果不转变思路, 固守传统的新闻宣传载体, 终将被迅速更新换代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抛弃, 也会让传统校园媒体多年来建立的影响力日渐式微。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 大学生有相对独立的思维方式, 有更多自主掌控的时间, 也有更加独立的生活状态, 但面对浩瀚复杂的海量信息, 他们尚未成型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网上虚假信息或负面信息的左右。因此, 对于立足高校、面向师生的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来说, 发挥高校媒体的作用, 生产优秀内容, 引导主流价值观, 就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 高校新闻宣传应当与时俱进地主动去把握和适应“微传播”时代的传播规律, 拓展新媒体阵地, 建立新媒体中心, 将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运营纳入其中, 才能让高校的校媒保持活力。

(二) 微博、微信成为高校新闻宣传的重要阵地

时代的发展和受众的需求推动着校园“微媒体”的诞生和发展。众多高校已经敏锐地嗅到了利用“微传播”进行高校新闻宣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已经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累积了一定数量的粉丝, 形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除了各高校的官方账号之外, 高校校报、校广播台、校电视台、学生记者团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微博账号, 不仅发布学校日常的新闻资讯, 还兼具主题活动宣传、讲座公告、发起投票、发布微视频以及优秀摄影作品、文学作品的线上展览等多种功能。而在微信阵营中, 上述官方账号更加注重信息的多样性和互动性, 同时也增加了不少校园生活服务功能, 大大增强了用户粘性。

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 在微媒体的运营过程中, 一些高校的公众账号存在着一拥而上、层次不清、内容乏力等问题, 并不能很好地担任高校“发言人”、“形象代言”的作用, 因此, 在“微传播”时代,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需要研究“微传播”发展规律, 更加理性地运用好新媒体工具。

三、应对“微传播”时代的策略探讨

(一) 明确定位, 用互联网思维思考问题

1. 由“读者”到“用户”

互联网语境下的传播, 已经远远超过单向传播、双向传播的传统模式, 信息创造者和接收者的鸿沟“扁平”了, 两者的身份界限日益模糊, 一个个体既可以是创造者、传播者, 也可以是接收者, 并且对消息进行再加工, 发送给更多更广的受众。因此可以说, 互联网时代的传播, 已经是一种扁平化的网状传播, 传统的“读者”的意义发生了改变。更准确地说, 对于一个公众账号而言, 每一个关注者、订阅者都是用户, “微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用户之间的传播和沟通, 引发讨论和转发, 达到推广信息的目的。

2. 信息的“重构”

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 单个软件的聚合能力越来越强大, 它包含了文字、静态图片、动态图片、微视频等多种功能, 在一个软件之内就可以完成多样化的内容编辑和传播。而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 使用这些“微媒体”的用户都是“自私”的, 他们主动选择想看的内容, 也可以随意对不感兴趣的内容取消关注。对于内容的制作者来说, 资讯的表现形式更多元化了, 但是用户的口味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不同于发布在校报、学校新闻网等传统校媒上用词严谨、语气严肃的信息, 新媒体微传播最忌讳的就是信息的“高大全”。因此, 制作者切忌将传统校媒的信息原封不动地搬到微媒体平台上, 而需将原有资讯进行拆解, 抓住某一个亮点, 用图、文、视频等灵活的表达方式, 用网络语言表达出来, 才能更容易吸引用户的关注。

高校校媒的公众号最主要的用户群体是师生和校友, 最核心的需求是信息和服务。因此, 在微博、微信账号上发布学校发生的大事要事, 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发布学校的校庆活动公告、发布学校重要的科研成果、校友成就等主流资讯。由于微信可以进行多种信息的查询, 因此, 将师生最需要的课表、成绩、教室、书籍流通、招生招聘、失物招领等查询功能纳入微信账号中, 为用户提供最实用最即时的掌上信息查询功能, 能够大大提高用户粘性。由于微博本身具备微投票、微话题等功能, 微信具备查询、签到等功能, 在做好前期策划的前提下, 完全能够在师生中发起公众话题, 引发讨论, 营造舆论氛围, 从用户的反映和言论中知晓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听取建议和意见。在内容制作上, 各类官方账号不能只是冷冰冰的说教, 尤其需要把握微媒体“小而灵”的特点, 注重互动, 以接地气的内容扩大影响力。例如, 福州大学官方微博联合多个社团微博发起的“光盘行动”得到了国内外众多高校学子的热烈转发, 微信公众号发起的“早起微信签到换早餐”活动也反响良好, 并被多家国家级媒体报道。

(二) 处理好层级关系, 建立有效矩阵

全国上千所高等院校, 从学校官网微博微信到班级、社团, 还包括学生活动的主题微博, 微博微信数不胜数, 要想在千军万马中冲出重围, 作为学校党委宣传部主办的微媒体, 必须明确其官方属性, 即作为代表学校发声的惟一渠道, 在信息发布上必须具有权威性, 措辞也必须严谨, 起到传递新闻讯息、塑造学校形象、引导主流价值观的作用。

其次, 在处理好层级关系的基础上, 要加强校内各学院各部门的联合, 把提供资讯推送和实用查询功能结合起来, 使得校园微媒体兼具信息性和功能性。同时, 在高校间通过校媒联盟、新媒体联盟等横向合作的方式, 跨校联动, 共享资源, 打造品牌的聚合力。

(三) 建立专业的团队

推送优秀的内容, 离不开优秀的内容生产者。又因微媒体从内容生产到传播形式都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 把校园新闻网和校报的内容直接拿来使用是万万不可取的。因此, 建立一支专业的团队来负责微媒体的运行是十分必要的。目前, 很多高校的宣传部门都建立起了新媒体中心, 由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团队负责微媒体的信息发布。由学生参加微媒体的管理运行, 既能够站在学生的视角, 获取第一手的热点信息, 也能够用最前沿、最生动的语言风格制造热点, 获得学生群体更多的认同感, 更可以锻炼团队, 成为新媒体人才的孵化器。

四、结语

面对微传播时代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应当视其为一个良好的契机, 去迎接“微传播”带来的变化, 在这个愈发扁平化的传播环境之下, 抓住高校微媒体的话语权, 传播资讯、聚合受众、引领主流价值观、做好危机公关, 让“微传播”发挥积极的影响力, 成为塑造高校形象推动力。

摘要: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微博、微信等“微媒体”营造出社交化、移动化的“微传播”新形态。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网络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最主要媒介, 高校传统媒体受到微媒体的冲击, 亟需开拓新的新闻宣传阵地。因此,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转变思路, 研究微传播规律, 在新媒体领域赋予高校校媒新的活力, 是做好新时期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校,新闻宣传,新媒体,微传播

注释

1[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 N IC)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4-7) [2014-7-21].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t20140721_47437.htm.

2[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 N IC) .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 (2014-5) [2014-6-11].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qsnbg/201406/t20140611_47215.htm.

3[3]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1.

4[4]钟瑛, 李青青.中国青少年网络使用行为调查分析[A].//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143.

3.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探析论文 篇三

一、在新闻传播教育中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规划是指运用职业评析、调查访谈、心理测量等方法和手段,依据市场人才供求,按照求职择业者的个人条件与求职意愿以及单位的用人要求,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实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则是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和学校教学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就业形势,并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与具体条件进行升学或就业分流选择,引导学生以社会实际需求调整就业期望值,努力提高全面素质,主动增强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施受过程。

但是在我国的新闻教育中,职业规划教育却被忽视了。近几年来,新闻传播类专业院系在各大学快速增长,在招生方面大规模扩招,截至2005年上半年,全国各大院校新闻类专业点数量总计661个,比2004年增加200个,是2003年的2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的在校生人数在130,000以上,每年平均毕业32000人。那么,这些新闻学子毕业后将要就职的传媒市场的情况又如何呢?

目前,我国包括报刊、广播电视在内的传统新闻媒体总量约13000多家,而且近几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电总局将坚持“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基本未审批创办新的媒体。这意味着,一段时间内传统新闻媒体将维持现有规模,数量上不会有大的增长,因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将是有限的。从媒体来说,中央和各省市的大多数传媒已经组建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的队伍,对记者、编辑工作本科毕业生的需求量已接近饱和。而且媒体的报道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因此为了提高报道质量,在招聘人才方面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多元化,新闻专业毕业生不再是媒体招聘的主要方向。

另外,目前新闻院校背离市场需求的教育模式使得它所培养的毕业生媒体不需要,而媒体需要的毕业生新闻院校又培养不了。当今的新闻媒体对于相对单一的采、编、播为主的人才逐渐失去兴趣,而越来越倾向于兼备节目策划经营、宣传销售、制片管理、市场运作为主的复合型人才,而这恰恰是我国高校新闻教育所欠缺的,这无疑加大了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二、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职业规划教育

一个完备的、科学的、富于发展眼光的新闻教育体系应当有义务向学生告知有关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帮助其树立起职业规划的意识,帮助其了解新闻传媒具体需要的人才标准以及相应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应该向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将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相关联、相契合的新闻规划教育。

1.高校要提高对职业规划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高校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做好职业生涯机构的完善、课程的开设和咨询等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工作;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站、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竞赛等方式或活动宣传职业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借助“第二课堂”,利用寒暑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丰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经历。另外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对不同的群体进行不同的指导,也就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需求分阶段进行。有关专家认為,对于大一新生,要通过教育让他们了解大学与中学的差异,明确上大学的目的,树立规范意识;大二学生则要开始进行职业探索,培养沟通、组织、团队合作等能力;大三学生面临选择,就该进行人际关系拓展训练及职业技能的进一步培养;大四学生的焦点是就业,就业政策、法律环境、求职技巧、就业压力疏导等应该成为这个时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

2.合理的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高校新闻职业规划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个人学习、个人发展与新闻传媒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新闻职业规划教育的核心就在于把学生的志向、兴趣、自我概念与传媒事业发展所提供的机遇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找到新闻传播专业学习与传媒市场发展的契合点。就新闻人才成长而言,职业规划就是通过人才自身的自我变革,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并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达到人才自我实现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双重目标。

第一,教育学生树立全面的职业认识,尤其是树立正确的新闻职业观。新闻工作者是时代风气、时代精神的传递者与塑造者,同时又是政治经济文化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守望者与监督者,还是社会生活和大众的沟通者与服务者。新闻职业规划教育,要分析与摒弃社会上对新闻记者、编辑、主持人等职业的错误性认识,避免对新闻职业进行所谓“无冕之王”的夸大其词的宣传,通过学习我国新闻史上如王远生、邵飘萍、邹韬奋、范长江、穆青等老一代著名新闻人的事例,使学生树立新闻职业“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职业理想。通过新闻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新闻职业背后所肩负的民族大义和社会责任,所必需的付出、风险甚至牺牲。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准确判断新闻职业,抱定正确远大的职业理想、职业追求。

第二,帮助学生进行认真的自我剖析。对自身的职业体力倾向、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予以全面科学的衡量与评价,对自我有一个实事求是地剖析、判断和准确的定位,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性格、兴趣和未来从事的新闻职业交叉的可能性有多大?交叉点在哪里?如喜欢做战地记者,但是自己身体不好,或是性格内向,就未必能胜任战地记者的工作;喜欢做传媒管理,但是性格太过直率,容易冲动,可能无法从事理性的指挥与策划。职业规划教育要帮助个人正确认识自己,在充分了解了内外环境有利和不利因素的情况下,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使自己的规划既符合自己的兴趣,又符合社会的需要。

4.高校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管理探析 篇四

引言

随着当前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网络信息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尤其在近年来,高校网络舆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就目前高校网络舆论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对网络舆论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很多网络舆论突发事件的发生对校园管理造成一定的冲击,从当前高校网络舆论制度建设方面来说,网络舆论的管理并没有对其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而是采用封堵的方式,对不利的舆论信息进行封堵,使得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种管理方法完全不能适应当高校舆论管理的发展,使得学生的情绪得不到适当的表达,从而造成不利舆论导向的恶性循环。如果对高校舆论管理不加引导,依然采用当前的管理方法,不利于高校舆论宣传以及正确网络文化气息的形成,也不利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管理。

另一方面,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显得比较尖锐,高校管理中学生与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出现较大的摩擦,尤其是网络舆论仅仅依靠网民自身道德进行支持,使网络舆论资源成为网民发泄不满和随意宣泄的场地。在国家加强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同时,需要从网民的心理以及社会现象的具体意向方面进行分析。高校网络舆论管理与高校文化建设和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认真对待高校网络舆论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从舆论新闻学角度进行分析,对学生心理特点以及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科学规划网络舆论作用的正确发挥。

一、高校网络舆论的发展现状分析

高校网络舆论是建立在学生对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评价基础上,并且通过互联网信息交互的方式来达到舆论资源共享的情况。随着互联网资源在高校学生当中应用范围的不断加大,使得网络舆论所具有的影响力更为明显,尤其是学生个人观点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表述,使得消息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在当前阶段,大学生网络舆论信息主要来自个人微博、空间、bbs论坛、贴吧等,并且成为大学网络舆论的主流表现形式。

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随意性、开放性和虚拟性等特点,使得网民在表达自身观点的情况具有随意性特点,将自身情绪以及观点随意发表在网络上,尤其是一些观点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情绪化以及个人极端思想倾向。这就使得网络资源成为网民随意发泄自己情绪,表现自己思想观念的地方,也正是由于网络资源的这些特殊性质,使网民对网络舆论本身没有责任感,使网络舆论秩序混乱。

近年来由于高校网络舆论方面监管不力,使校园文化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通过网络舆论诱导学生犯罪,或者导致学生自残、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使得网络舆论这一虚拟资源对高校学生的实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由于高校教育制度体系本身存在一定的争议,很多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全面,使得舆论表现方式比较偏激,加之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对学生的心理以及生活等方面都造成极大的影响,外部压力的加大使得学生将更多关注放在网络舆论方面,从而导致了学生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偏差。

二、当前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方面的问题表现

当前网络舆论是高校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最主要途径,由于网络思想良莠不齐,很多网络舆论信息表现出极端性特点,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出现反叛性特征。又由于网络舆论观点表现的随意性,使得网络舆论观点表现出网民对现实不满的宣泄,这些负面情绪会对网络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的形成。

当前时期,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难题:首先是网络舆论中不良信息对网络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使网络舆论资源的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偏离;第二,是网络舆论资源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方面的需求,在为学生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三,是对网络舆论的管理是当前高校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解决高校网络舆论管理问题必须从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方面进行充分分析,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

三、加强对高校网络舆论管理的探索

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是当前时期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资源对于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从法制的高度对网络舆论进行规范监管,同时要兼顾学生的民主意识,体现高等教育的开放性理念。

网络舆论监管需要从新闻学角度进行考虑,在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对舆论的新闻定义进行探究,舆论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形式,而舆论管理对于新闻传播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需要对网络舆论的进行客观性认知,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角度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和传播机制进行了解,从而加强网络管理体制的建设。

首先要建立一套高校网络舆论监管制度,切实把握好高校网络舆论传播的几个主要环节,对危害学生思想,破坏网络环境的信息进行依法处理,不断净化网络舆论资源,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网络舆论资源的影响。

其次是要建立学生网络舆论资源系统,网络舆论能够满足学生对社会知识和日常信息的需要,以引导和支持的方式使学生接受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网络舆论信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切实抓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第三,要努力完善高校网络舆论化解机制

5.传播学视野中的教育博客探析 篇五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摘 要:教育博客的应用是博客在当今网络环境下对教育工作的一次推进式发展。博客这种传播方式具有即时性、多元性、自由性等特点。教育博客作为博客的一个子集应用于现代教育,是对教育传播方式的一次突破。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教育博客的传播模式,研究了教育博客在教育传播过程中的内容、途径、传播者和受传者,指出了教育博客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教育博客;传播学;传播者;受传者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212-03 博客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了,这种具有明显大众性的媒体,在得到人们的认可之后,已经成为继电子邮件、网络论坛、即时聊天工具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现在红极一时的微博也是从博客发展而来的。博客的风靡为许多行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其中教育正是其价值体现明显的一个方面。

一、博客 1.什么是博客

“博客”一词,是音译自英文单词“Blog”,有两重意义,一是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二是来源于“Blogger(拥有博客的人)”。它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的IT评论家王俊秀和方兴东共同撰文提出来的。对于博客的定义,许多专家学者的说法不一。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给博客的定义是:“‘博客是一种可以让任何一个普通用户实现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个人表达的网络出版方式。’或者更形象、更简单的理解是:博客就是个人网上的家,就是一个以个人作为主体的网站。” 2.博客的分类

博客的分类方式有多种,例如,按博客的使用性质分为个人博客与企业博客;按存在方式分为托管博客、附属博客和独立博客。在本文中,笔者为方便研究分析,将博客按照其内容进行分类,分为生活类博客、时效类博客、知识类博客。(1)生活类博客。这类博客的内容以生活日志为主,包括心情随笔、文学作品、娱乐信息等,内容十分繁杂,在整个博客大军中占据了主流地位。由于它能够成为一个分享交流思想情感的平台,所以受到众多网民的喜爱。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此类博客具有人际传播性质。(2)时效类博客。这类博客的内容具备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在数量上虽然较生活类博客少,但由于博客内容的可读性与时效性,往往能够受到许多读者的关注。由于传播信息的快速性、随意性,不会受到任何外力干扰,所以这一类博客越来越成为新闻报道传播的新途径。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此类传播具有大众传播性质。

(3)知识类博客。这一类博客以知识传播为主,注重专业性和科学性,此类博客往往只针对单独的领域。由于针对性、专业性强,这一类博客的被关注度往往少于前两类博客。读者大多也是从事与博主相同工作或同领域的人,群体较为单一。3.博客的特点

与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相比,博客与其他网络媒体一样,拥有即时性、多元性、自由性等特性。

(1)即时性。博客内容往往反映的是一定阶段内,博主的个人思想状态、心情状态或是新闻事件等等,这些具有时效性的内容在博客中会得到及时甚至同步的反映与传播。

(2)多元性。博客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文字,也可以添加音频、视频,使博客的内容更加的饱满,更容易让受众理解接受。

(3)自由性。博客内容不受排版编辑的限制,内容的多少随博主本人而定,而且博客的内容也不会受到制约,有着充分的随意性和言论自由。

二、教育博客 1.教育博客的定义

在百度百科中,对教育博客的解释是,教育博客是一种博客式的个人网站,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与学生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blog)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它超越了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有助于促进教师学生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记录教师与学生个人成长轨迹。

教育博客,按其内容划分,是知识类博客的一种。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教育学与教育领域;其二,网络教育与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工作。

教育博客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博主们在网络上进行的一次对教育领域的推进式发展。首先,利用了博客这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对教育资源成果进行共享,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教育经验进行总结。这种形式的共享平台,对教育模式的发展改革有着推动作用。其次,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网络教育,丰富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师生在课堂外的学习交流。第三,教育博客更能够成为加强师生间沟通交流的工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学校教育的辅助作用。2.教育博客的功能

教育博客在使用过程中对整个教育领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辅助正规教育。有些教育博客的博主本人就是老师,博客的直接目的是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互动,利用网络进行课堂外的教育活动。博主利用博客的开放性、自由性,将博客制作成一个师生网络互动的平台,博主在这个平台上发布有关学习的讯息、作业内容、课堂重点知识总结、考试通告等等。在这里,教育博客发挥了辅助教育的功能。(3)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教育方式的指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而且这些工作需要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协作。一些教育博客的博客作者针对的不是单独的教学工作研究,而是关注受教育者成长中长期的教育问题。学生的教育可分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学生在校受到系统化的管理,有理论的依据和教师的监督。在家庭教育方面,许多家长没有经验也做不到与其他人的分享交流。针对这种现状,许多教育博客专门针对学生家长这一特殊的群体进行教育理论指导,使他们能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4)对现有教育体制的创新改革。现今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效,但是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的束缚。而教育博客在分享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能够对教育体制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为教育体制的改革提出有益的建议,并将这些建议结合到教育实践工作之中,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

三、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教育博客的传播过程 1.教育博客的传播模式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M.L.德弗勒提出的传播学理论,一个较为完整的传播过程应当是双向循环式的传播。传播者发出的信息在由传播渠道被受传者接收之后,受传者将变为传播者通过传播渠道向传播者传递反馈信息。而在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中,信息在被受传者接收到以后就很难再反馈到传播者,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传播媒体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而在博客的传播过程中,受传者的反馈能够轻易地及时地被传播者接收到,双方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这就使博客这种媒体更适合当今这种大众传媒的时代。教育博客,依托博客的先天传播优势,在教育传播中具有良好的双向性(如图1教育博客的传播模式)。2.教育博客中的传播者与受传者

由于博客是一个完整的良性循环传播媒体,所以教育博客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界限并不绝对,可以相互转换。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将信息传递给受传者,在反馈过程中,受传者又变成了传播者。教育博客的传播者包括教育研究人员、教学实践工作者、学生家长。(1)教育研究人员。教育研究人员是研究教育学领域出现的问题、探索教育发展前景的专家学者,他们作为教育博客的传播者,博客内容较为权威,有实际意义。针对的受传者包括同样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从事教学实践的老师、学生家长等。

(2)教学实践工作者。教学实践工作者多以老师为主,作为教育博客的传播者,其传播的内容更加贴近教学实际,针对的受传者更加直接,例如同行业教师、学生家长、自己的学生等。(3)学生家长。教育博客中学生家长作为传播者分为自主传播与反馈传播。自主传播是在自己的教育博客中将自己对子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做出的分析或经验进行的交流分享等,受传者通常是其他学生家长以及学生个体。在做反馈传播时,往往是通过在他人的教育博客中以评论或留言的方式进行,受传者包括博主本人以及阅读博客的其他受众。

(4)学生。在教育博客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进行主动传播的,他们在教育博客中以反馈为主,反馈内容的受传者往往也是博客作者及阅读博客的其他受众。3.教育博客中的信息

教育博客首先作为一个个人性质的网页,其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反映博客心情或者生活的信息,但是主要内容仍是与教育有关的信息。(1)教育课题研究成果。一般是教育研究人员或是资深教学实践工作者对教育中某一个问题的看法或课题研究的成果。这类信息,往往针对性强,逻辑性强,权威性强,能够被广大受传者接受认可,在某些方面能够对教学实践起指导作用。

(2)教学案例分析。一般是资深的教学实践工作者,对自己教学活动中遇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真实案例的分析解释。这类信息,由于案例具有真实性,而且案例问题的解决也为其他类似的问题提供了借鉴,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能够被教学实践工作者学习采纳。

(3)教学经验总结。一般是在教学活动中取得突出成果的总结,或是资深权威的教育工作者的个人工作总结。这类传播信息内容多、涵盖广、综合性强,往往是数年或数十年的教学经验的精华,对教学工作以及教育研究的工作有着借鉴意义。

(4)教育信息资源。一般是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教学资料,例如PPT课件、Flash课件、调查汇总表格、调查报告等。这些教育信息资源的特点是可以直接使用,方便快捷,对教学工作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4.教育博客的传播途径

教育博客作为一个单独的传播媒体,自身便是其信息的传播途径。它依附于母体博客本身,以互联网为路径,以个人主页为载体。教育博客向受传者进行链接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利用固定的网络地址,直接进入博客;二是通过博客附属的网站登录进入博客;三是通过其他博客的链接转入博客。5.教育博客的传播效果

一种媒体的传播效果可以从受传者和反馈两方面进行分析。受传者是媒体传播信息的接收者,反馈是受传者对媒体传播信息的反应。在教育博客中,由于博客内容的个性化、传播范围的有限化、受传者的非固定化,导致独立的教育博客受传者较少。而教育博客的整体传播情况由于其传播内容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受传者的范围也只局限在与教育领域关系密切的人,所以教育博客领域的受传者远不如其他媒体受传者多。但是就受传者反馈方面来说,教育博客的传播效果十分明显。由于教育传播的内容对于学习者来说实用性强,比其他媒体更加容易展现出来,这使得教育博客的传播效果较其他媒体在教育传播方面要更加成功。

四、教育博客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1.提高教育博客质量,使教育博客不再多而不精近年来博客的发展十分的迅速,规模呈几何模式扩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表明,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数量为35331.3万人,较上年底半年增长率为10.9%,其中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占比为65.7%。

伴随着博客的发展,教育博客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是,在众多的教育博客中,优秀的、被受众广泛认可的教育博客占据的比重却极为微小。有些所谓的教育博客打着专业性的幌子,实质却是生活类博客。也有一些教育博客中完全没有原创内容,千篇一律地引用、链接,使教育博客沦为平庸。所以要鼓励更多的专业知识技能掌握者建立属于自己的教育博客,提高教育博客质量,从而挤压滥竽充数的不良教育博客的存在空间。2.提高教育博客的时效性,与教育网站同步实施教学

教育博客作为一种传播媒体,其功能不能单单满足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还应该起到教育作用。教育博客应该强化其自主性、随意性,以满足远程网络教学工作需要。但是现今教育博客的远程网络教育功能正在渐渐退化,被教育网站、资料站等所取代。教育博客的反馈功能要强于教育网站,但是因教育博客缺乏时效性,使学习者更乐于去资料站查找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可以对教育博客与教学网站、资料站统一规划管理,利用专业知识教学网站弥补教育博客在专业性方面的不足,利用教育博客良好的反馈功能提高教育网站、资料站的实效性。3.提高对教育博客的认同感,避免只看“点击率”

由于缺乏对教育博客的规范化管理,一些权威性、可信度不高的教育博客影响了受教育者对教育博客的认同感。博客是一种开放式不受限制的传播媒体,对其传播的内容也没有专业的组织或人员进行审核检验,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博客的权威性与可信度便由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就是点击率。过分看重点击率,使得一些不良的教育博客得以生存发展。

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最具权威性、最受信赖的大学应担负起这一责任。首先,提高师生对博客教育的认同感和关注度。高校应运用自己良好的师资主动去关注和监督身边的教育博客。可以考虑将教学博客与校园网联系起来,让教师主动地关注他人的教育博客,去更新自己的教育博客,使学生能更主动地去参与互动。长此下去,教育博客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树立起来。

6.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探析论文 篇六

一、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一) 面临的紧迫形势

当今世界, 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所引发的民族矛盾、种族冲突、宗教纷争、恐怖主义和局部战争, 环境生态灾害, 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贫穷、灾荒、疾病, 还有不公正的世界政治、经济等秩序问题, 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和平与安全。然而, 旧矛盾尚未解决, 新矛盾又层出不穷。现阶段最为紧迫的莫过于经济和环境的世界性危机。

1. 世界仍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殃及全球。虽然各国政府都纷纷出大手救市, 但就整个世界经济而言, 发达国家对进口的需求仍未见增长;贸易保护主义又重新抬头;失业率高居不下;欧元区希腊等国甚至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令人担忧的是, 这可能会导致世界经济的再次探底。

2. 世界处于生态极度恶化的环境危机中

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速, 以及发达国家减排目标的滞缓, 当今世界的生态处于极度恶化之中。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废水超标排放, 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淡水资源濒临枯竭, 废气排放导致全球“温室效应”也日趋明显。2010年5月间发生在美国墨西哥湾海上钻井平台的事故, 就导致了油管短期无法堵塞, 原油大量喷涌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的生态灾难。

2009年年底, 《环球时报》曾综合报道, 由于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 南极大陆东部的冰盖正加速融化。其中一座冰山经过澳大利亚麦夸里岛, 漂向新西兰沿岸。自2006年至今, 南极东部冰盖正以每年570亿吨的速度消失。此前科学家们曾预测, 在百年内, 海平面会上升50厘米。但以目前的速度测算, 这个结果会达到1米。[1]

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危势, 却在2009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在发达国家不让步、中小国家无能为力的争闹中遗憾地收场。

(二) 世界危机实质根源的探寻

世界经济和环境的危机都与人们不当的生活方式直接相关。本质上讲都是文化的危机。笔者始终认为, 要解决世界性的大难题, 政治的、经济的办法似有短期效果, 但从长远来看, 根本的解决还是需要文化自身的力量。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对这场利益攸关的危机, 尽了经济、政治和道义上的责任, 但中国还应考虑尽些文化之责。即要以几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的智慧和自信, 帮助世界挖掘危机背后的文化根源, 引导世界清醒地反思以避免重蹈危机, 避免灭顶之灾。

首先, 要看到此次世界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集团肆意放贷给中介机构, 而中介机构过度向购房贷款户透支, 即典型的唯利是图、盲目扩张所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在2008年英国《卫报》撰文揭露危机的真相, 炮轰美国的“伪善”。用他的话说这是“恶有恶报”。[2]在2010年1月开幕的以“全球重新设计”为主题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 法国总统萨科奇总结危机的教训, 指出“危机不只是世界性的危机, 它不仅仅是全球化中的危机, 它是全球化本身的危机, 是我们的世界观在一定的时候发生了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修正我们的理念。”[3]从次贷危机的本质看, 笔者认同法国总统的说法。这是资本主义“世界观”的危机, 更是美国式生活方式的危机。

长期以来, 因经济生活方式所致, 美国人抛掉了早期富兰克林所践行的节俭美德, 习惯于高债务、高透支的高风险生活。美国学者里夫金和霍华德曾提出了著名的熵定律对美国的经济方式、能源政策给予了振聋发聩的批评。[4]这种高度依赖能源和资源消耗的现代西方社会经济型态, 必然要加剧人与大自然的对立。这最终会反过来威胁人类的生存。同样, 把强盛寄于对弱国不公正的政治、经济秩序和军事输出, 再加上长期奉行的文化宗教歧视政策, 自然会滋生所谓的“恐怖主义”, 危及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再看, 世界生态环境的危机本质上是西方文化内在危机的外在表现。它同样也是唯利是图的垄断资产阶级不加节制贪婪攫取所致。如果一味地只考虑少数国家或集团的利益而置整个世界于不顾, 那么遭受自然惩罚是谁也难以幸免。如果照前文的分析推测, 海平面若再升高, 美国东部包括首都华盛顿都将会慢慢“沦陷”。

近代以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 科技力量一方面被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用于军事侵略和掠夺。结果导致上世纪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 生灵涂炭, 环境资源也被严重毁坏。另一方面则美其名曰被用于“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这是人与自然二元对立世界观的产物。这不仅导致了自然生态的灾难, 也把人与人, 大而言之即国与国的竞争都引入了歧途。早在1958年, 唐君毅与牟宗三、徐复观等共同发表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中就先见地洞悉到了其极大的危害:“近代之实用技术之精神, 则人对自然社会之改造, ……遂有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心习, 这个心习, 在一个人身上表现, 后果还不严重, 但在一群人身上表现以形成一宗教社会政治经济之改革运动时, 则依此心习所积成之一群人之活动, 遂只能一往直前, 由是而其力量扩张至某一程度, 即与另一群抱不同理想之人, 互相冲突。”[5]

随着“征服改造”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出现的对技术的崇拜 (法兰克福学派称之为“工具理性”[6]) , 相应地催生出对自然界无度的物欲、极度的消费享乐的价值观和“幸福”模式。对此, 1991年巴西前环境部长就发出了警告:“现代工业社会是一种疯狂的宗教。我们正在铲除、毒害、摧毁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系统。我们正在透支我们子孙无法偿付的支票……好像我们是地球上的最后一代。如果我们不从心理、心灵、见解上做一番彻底的改革, 地球将像金星一般变成焦炭而死亡。”[7]

尽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国际社会经过几番艰难努力制定了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世界保护战略》, 成立了“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 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 还提出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但笔者认为要从根源上对世界危机的实质进行反思批判, 并以全新的价值观念来变革修正。

(三) 重新找回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

作为世界古老文化中幸存下来的中华文化, 孕育了博大深邃的文化智慧。前文提到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通过客观比较, 从十多个方面对中华文化的智慧作了十分透辟的论述, 澄清了近代以来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问题的偏见, 并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寄予期许, 引人深思。

秉持“天人合一”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 并不把自然界作为一个孤立的客体看待。无论是道家庄子主张“无以人灭天”、“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齐物论》) , 还是儒家、禅宗等各派, 自然界总是与人和谐依存融合的。以义取利、以德御财, 这种深刻睿智的生态智慧, 浸润着天人化生的和谐农耕模式。在生态急剧恶化的当下, 中国自身除了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视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之外, 更要效法史学大家钱穆先生以“天人合一”观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8]的高度自信, 向世界推介中国传统的生存价值观念。

就生活方式而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俭朴的的传统美德, 如“人惰而侈则贫, 力而俭则富” (《管子》) , “俭以养德” (诸葛亮) 。俭朴, 就知足少欲;而骄奢则生贪。贪则起争斗, 祸不宁。人与人、国与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才能共同繁荣进步。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倾慕中国传统文化, 他赞赏“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格言 (这句格言写入芝加哥《世界伦理宣言》[9]) , 并认为“西方民族, 无论格言、教理, 无可与此纯粹道德相比拟者。孔子常说仁义, 若使人们实行此种道德, 地上就不会有任何战争了”。[10]20世纪以来的各国有识之士也秉持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相类似的态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在中国生活过的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 清醒地看到了世界危害的根源, 认为“中国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业已沿袭多个世纪, 倘若能被世界采纳, 人类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然而, 我们欧洲人缺乏这种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要求我们去竞争、开发, 不断改变现状、永不知足及摧残破坏。像这样一种导向破坏的效率, 最终只能带来毁灭。除非借鉴历来遭到我们轻视的东方智慧, 否则我们的文明势必走向这一结局”。[11]

同样,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对世界范围内现代化所带来的各种弊端忧心如焚。他警醒世界:“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 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婪, 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 而人类的贪婪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价。”[12]为此, 他提出了“文明生物圈”理论, 将人类自身的社会安全与和平纳入其中。这位曾实地考察过中国的哲师, 晚年曾期许:“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更激烈的火力, 与自身保守、稳定的传统文化熔于一炉。如果这种有意识、有节制地进行的恰当融合取得成功, 其结果可能为文明的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13]

笔者认为中华文化的智慧可为解决当今世界问题提供有力的借鉴。这不是一厢情愿, 而是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启迪。曾任驻法大使的吴建民就以切身体验指出:“中国应该重新认识自身的文化的价值。我们现在对中华文化的价值认识还不够, 这是历史造成的。我们从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可以得到一些启发。”[14]确立中华文化的自信, 不但出于对外文化传播的需要, 而且也是自身文化继承与发展所必须。

二、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前提与基础

(一) 确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首要前提

由于种种缘故, 某些西方国家在美化其本国形象的同时, 总是不遗余力地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 歪曲、丑化中国的形象。因此, 对外传播中华文化首先要肃清这些不良影响, 确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 笔者认为应是在历史和现实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形成的, 对一个国家各方面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它既包括一般认为的一国公民对他国的感知体认, 又包括本国公民对自己国家形象的塑造、维护和认同意识。前者, 应算作通常意义的国家在世界上的国际形象;后者, 则是在本国内部的国家自身形象。

“形象”类如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口碑, 是名誉声望的反映和体现。对世界影响甚大的儒家圣贤早就认识到 (个人) 形象的重要性。孔夫子认为“名不正, 则言不顺;言不顺, 则事不成”, 并强调修身的重要性“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个人如此, 推及到一国也不例外。国家只有先确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然后加以不断地塑造和完善才能立足于国际社会。只有建立在一定价值观念基础上的正面形象, 才有对外传播并在他国民众心目中扩大影响和发挥作用的可能性, 才能真正争取到现在人们意识到并热议的国际话语权。

曾经创造辉煌的中华民族, 尚未完全走出近现代文化屈辱和自卑的阴影。急功近利地唯西方或苏俄马首是瞻, 曾酿成20世纪中国的诸多社会悲剧。因此, 笔者认为要站在中华民族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的高度认清历史谋划现实。要把国家自身形象的塑造作为全社会的大工程, 尤其是要在外交、新闻传播、教育、旅游商贸、民间交往等领域制定相应的规范和远景目标, 确立中华文化的自信、自尊, 建设文明、和谐、富强、民主的新中国。

(二) 国际形象塑造要以国内形象塑造为基础

对于外在形象及影响, 儒家的原则是“修己”以“安人”, “内圣外王”。也就是以自我塑造修炼“内功”赢得良好的声誉, 并借此彰显影响。历史经验早已证明, 对外文化传播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密切相关。

中国盛唐时期, 政治清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人民殷实, 文化传播影响到了欧洲及世界各地。当今中国要搞好对外文化传播, 就要以塑造国家的国内形象为基础, 换言之, 也就是要努力建设好一个和谐、稳定、繁荣、富强的文明国家。这可能需要几代甚至是十几代人同心协力。国家形象建设就孕育其中。

当下, 中国党和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国家的整体思路是明确无误的。要能够切实地贯彻执行就要花大力气真抓实干了。要将对外与对内的文化传播结合起来, 并以对内文化传播为基础。形象地说, 内在的文化基础是“源”, 只有这源头深厚丰富了, 对外文化传播才有不竭之“流”。

教育、媒体传播具有巨大辐射力、影响力。要教育和引导国民健康有益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要抵御各种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落后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摒弃简单片面有害的“接轨”和“西化”趋向, 弘扬民族精神和创新民族品格, 推动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这是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前提, 但这并非封闭保守和不作为。

(三) 国家形象塑造要培植以价值观念为核心

如同人复杂的生命系统一样, 国家整体形象的塑造也是一项长期的庞大的系统工程, 其内容涵盖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单就国家形象的存在形态而言, 它是精神形态的东西, 它是以文化价值观为核心需要长期培养建设的。正因如此, 美国约瑟夫·S·奈提出了源于一国对另一国“文化和价值观念并在大多情况下被忽略的吸引力”的“软实力”理论。[15]笔者认为国家形象所散发释放出的“自身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这一核心因素也就是国家形象塑造的灵魂。

这种“吸引力”和“感召力非以生俱有, 需要“筑基”。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必散。这个“基本”就是要从找寻失落的文化自信心入手, 确立中华文化的身份。中华文化价值观念传承了中华民族在千百年历史进程中, 千锤百炼不断铸造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美德风尚。这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和支柱。因此, 要对广大人民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强自立精神的教育, 不断培育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推进文化的自觉, 以此增强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辐射影响力。

(四) 人才培养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基础

这里所说的“人才培养”是指对外传播中华文化专门人才的培养。相比而言, 我国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 单一化现象比较严重。也就是说, 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的需要, 我国教育偏重于培养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科技人才。但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日趋活跃和密切以及频繁举办有重大国际影响活动的需要, 亟需大量的既熟知本民族又对世界历史文化有所认知的“双通”型的人才。缺乏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认知和体悟的“海归派”恐难胜任, 同样缺乏对世界历史文化了解和认知的“封闭者”也不适合。这就给我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0年5月底, 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党中央、国务院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提出到2020年, 建成世界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一个外交学院是远远不能满足现实人才需求的。对外文化传播事业迫切期待有识之士、期待教育领导和管理部门能够适应新的国家人才需求, 从战略高度拓宽人才模式, 拓展人才培养空间, 制定和完善多门类、多途径培养多功能人才的目标, 尤其是培养造就胜任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高级专门人才。可以说, 这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基础。

(五) 借奥运的余绪延伸国家形象的塑造进而传播民族文化

奥运会历史上各国都曾借此塑造提升国家形象。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虽然已经落幕两年多了, 但是它留下的美好的记忆同样也能延续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要乘此余绪继续挖掘北京“人文奥运”的内涵, 拓展途径, 精心构设项目, 搭建好窗口和平台, 传播民族文化, 塑造我国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

因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差别, 我国与西方敌对势力间的矛盾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以中华民族崇尚并秉持的“和”的传统观念, 扩大在世界各国人民和友好人士中的影响力, 消除“妖魔化”、“中国威胁论”等歪曲攻击的不利影响, 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全面复兴铺平道路。

三、对外传播中华文化方式途径的再探析

笔者在《奥运会后我国对外文化传播试析》中曾提出要改变过去那种偏重于旅游饮食、民俗风情展示、文艺演出、单纯的汉语传授等外在文化形态传播的策略, 多途径、多渠道地加大对外传播中华文化价值观念, 并相应地提出了10项举措。现根据研究的深化, 笔者认为还需要把握掌控并加以完善如下几方面:

(一) 充分利用正在或即将举办的各类国际性盛会传播民族文化

上海世博会是我国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举办的又一特大国际盛会, 其参展规模达189个国家和地区。以“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本次盛会, 它不仅是政治的、外交的, 更是文化、科技的盛会;如同北京奥运会一样引入瞩目。除各国政要和无以数计的记者之外, 将云集约七千万的观光客 (其中以国内游客为主) 。因此, 市政建设、活动安排、观光服务等, 不仅要体现大国的文化风范和气度, 更要体现悠久历史的民族精神和价值理念。在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同时, 增进本国民众的文化认知与认同。

广州亚运会要把它当作北京奥运会的续曲, 不仅要成为亚洲的体育盛会, 更要成为影响世界的文化、科技的乃至政治、外交的又一次盛会。因此, 不仅要在展示岭南文化的底蕴, 更要揭示出中华文化深刻的历史渊源。

西安国际园艺博览会要重视西安这一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文化古都的特殊地位, 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这丰厚的人文积淀, 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现中华民族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文化风尚和文化价值观念。

(二) 搭建对外文化传播的平台更要着力传播文化观念

要拥有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就目前我国综合国力 (包括软和硬的实力) 来看, 还仍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国际斗争。要扩大中国的“声音”, 除了关键的国家政策、策略的宣讲 (阐述) 外, 更多的要靠历史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其平台就是各国都重视并积极发展的广播、电视、报刊和新兴的网络媒体的建设。中国要以建设传媒大国为目标, 塑造与中国的国家形象、民族尊严相称的地位和威仪。

奥运后, 中国在“搭台”的硬件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008年12月, 组建了中国电视新闻直播联盟“CSNG”;2009年, 新华社开辟英语电视新闻;《人民日报》属下的《环球时报》英文版创刊;《求是》也首度发行英文版;2009年底, 央视创办的中国网络电视台也正式开播;2010年伊始, 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 (CNC) 今正式上星……但在以上主流媒体之外, 新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突破障碍能力愈发强的互联网是非常难得也是十分方便的理想途径, 值得各界有识之士调研精心谋划。不仅让人“听”、“看”, 更重要的是要让人乐意听、看, 并“润物无声”地接受价值观念。这就需要培养有战略眼光的思想家、理论家和文化工作者, 研发有效传播的方式及文本。

笔者始终认为, 语言文字决非简单的交流工具, 而是文化的根本载体。在西方强势文化不断涌入和渗透的情形下, 就必须保护好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文化的根。[16]我国对外文化传播要优先以中国文化的瑰宝———汉语汉字为依托, 潜移默化地传播中华文化价值观。因此, 笔者力主将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汉语言文字的教学与国家主流媒介的对外文化传播相互协调、密切配合, 并形成合力。

(三) 巧用非政府组织的角色发挥其对外文化传播的职能

当今世界, 很少有国家可以置身于非政府组织 (NGO) 的影响之外。改革开放以来, 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机构都进入中国。尽管我国民间组织的数量很可观, 但其对外影响还十分有限。一些反华势力往往都是通过其境内的非政府组织从事诸如抵制奥运会, 支持达赖“藏独”、热比娅“疆独”等损害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活动的。对此, 运用外交手段往往显得被动无力。如果我国的民间组织和团体能与我国政府的立场态度相互呼应, 针锋相对地进行反击, 那就能够发挥维护国家利益的独特功能。海外留学生在2008年维护奥运会火炬在欧美境内传递的斗争中就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

另外, 由于非政府组织的非政治、非政党和非政府的性质, 比较容易淡化中国党和政府的意识形态色彩, 有利于被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所接受。因此, 我国政府要信任并巧用非政府组织的角色发挥其对外文化传播的职能。相应地, 我国的非政府组织还要借鉴外国的经验, 学会围绕联合国框架内的各种国际会议所建立起来的联系机制, 积极参与影响联合国决策的各种重要会议。例如在2009年年底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化大会, 各国非政府组织就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 要发挥外交活动的文化传播职能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上升, 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外交影响力也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晤机制、中美战略对话与磋商机制、东盟论坛及“十加三”会晤机制、中欧论坛、中非论坛、中阿论坛等等, 这些广泛的外交活动的领域, 是对外文化传播的最佳舞台, 切不可轻视或忽略。我们应注意到一些欧美国家的领导人, 在外交活动中, 每每不忘推介其文化价值理念。因此, 我国的外交活动不能单纯地停留于为了经贸而经贸、为了外交纠纷处理纠纷, 要将强烈的文化意识巧妙地加以传输表述, 从而以文化的力量影响他国朝着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良性思维的方向渐进。

7.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探析论文 篇七

郑素侠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本文以美国四所高校——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与新闻学院和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为研究案例,考察了它们面对媒介融合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如培养“一专多能”记者、记者职能从采集新闻向知识生产和知识管理转变等,以及它们应对媒介融合的具体做法,如渐进式变革、将技术融进课程中、“边做边学”等。美国这四所高校在媒介融合人才培养上的理念与做法,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应对媒介融合现实提供了经验与借鉴。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密苏里模式;“边做边学”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纷纷探讨应对媒介融合的举措,如为了应对媒介融合的挑战,美国开设有新闻传播院类专业的高校中,有50%左右的高校都采取了某些应对措施[1]。本文选取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School of Journalism,University of Missouri)、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Columbia University)、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与新闻学院(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 & Journalism,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Medill-Northwestern University)等著名新闻传播类高校为研究案例,对这些高校面对媒介融合所秉持的教育理念与具体做法等进行考察,以管窥媒介融合浪潮下美国高校的应对之道,并从中总结可资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一、媒介融合时代人才培养的理念

1.培养“一专多能”的记者

媒介融合的现实,要求新闻传播类人才除了掌握新闻传播类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科学、经济、环境、管理、艺术等领域的知识,以及熟练的多媒体操作技能。这似乎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媒介融合背景下,专门教育应让位于通识教育。事实上,关于应该将学生培养成“通才”以适应各种新媒介形态的要求,还是将学生培养成某一领域的“专才”,争论的声音从未停止过。作为美国最早开设媒介融合专业的高校、并在跨媒体人才培养方面形成自己特色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其媒介融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不主要是“全能”记者,而是能够熟练掌握一两门报道技术、同时熟悉其他报道手段、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和媒介融合意识的新闻人才[2]。正如《融合新闻导论》(Convergent Journalism: An Introduction)一书作者所认为的那样:单个的背包记者(backpack,即掌握了多种媒介技能的“全能“记者)对于报道较小规模的新闻事件或处于较小市场的地方新闻媒体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是大型的媒介集团,或者是报道规模较大的、内容比较复杂的新闻事件,就需要以多人组成的跨媒体的“超级团队”来承担融合新闻的任务[3]。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美国的这4所著名高校,其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都是遵循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技能训练与理论课程并重的原则。如在美国西北大学的梅迪尔新闻学院,为学生提供的45门选修课程目录中,新闻传播专业课程

只有12到14门,这些课程主要讲授多媒体新闻记者所应掌握的写作、报道、编辑、生产、视觉、网络新闻技术;其余四分之三的课程都是非新闻专业的课程,如本科生需要在文理学院选修6门课程,在社会科学领域修3门课程,在艺术、宗教、历史、数学、文学、或政治学选修一门课程[4],以此来确保学生能够为新闻专业的学习打下宽厚的基础。

2.记者职能从采集新闻向知识生产和知识管理转变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来源和信息传播渠道更为多元化。在多媒体融合的编辑部,记者和编辑的主要工作不仅仅是采集新闻,更多的是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和整合,并努力挖掘出这些的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意义。也就是说,媒介融合要求新闻从业者实现从采集新闻向知识生产与知识管理转变[5]。

作为美国唯一一所拥有新闻学院的常春藤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在其网站首页宣称其办学宗旨并不是通过学习让学生获得一份用以谋生的工作,而是让学生成为优秀的、专业的新闻工作者——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出事实的真相所在,并能够以一种清晰的、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其传播给受众。在面向全球新闻从业者开设的继续教育项目中,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既设有侧重于技能操作层面的“数字媒体训练”项目,亦设有侧重于跨领域知识传播与管理的“Punch Sulzberger新闻媒体行政领导项目”。每年1月份开始的“Punch Sulzberger新闻媒体行政领导项目”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战略运用、创新思维、市场营销、人口统计、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观等[6],以拓展新闻从业者的视野,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环境对新闻从业者职能转变的要求。在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与新闻学院,为培养学生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技能要求,2010年学院成立了安南伯格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学界专家、企业法人的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在安南伯格创新实验室,学生可以参与技术创新的研发工作,以及一系列议题的分析与探讨,如新闻与传播领域的商业模式,组织性或社会性的激励机制,制度设计,社会性网络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等。通过这些跨学科的训练,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新闻与信息采集技能,更是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技能。

二、媒介融合的实践

(一)渐进式变革

媒介融合对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冲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促使教育界就传统新闻传播课程作出调整。2003年一项对美国46所新闻传播院系的调查表明,85%的新闻传播院系开始开设与媒介融合有关的课程[7]。尽管美国各高校对媒介融合现实做出如此迅速的反应,但在接下来的步骤中,各高校多采取渐进式变革,即大体遵循“开设媒介融合课程——创办融合专业——设立媒介融合研究机构”这样一个渐进式进程。在美国各高校中,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是较早开设媒介融合课程的院系。早在1994年,安南伯格传播学院就尝试开设供本科生和研究生选修的数字媒体课程,课程内容涉及网上冲浪的技巧、网站设计,接着又开设网络技术和网络新闻报道方面的选修课。2003年~2006年,经过4年的实践,安南伯格传播学院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现在,安南伯格传播学院开设有两个与媒介融合有关的专业,分别是广播电视与数字新闻专业(Broadcast and Digital Journalism)和纸质与数字新闻专业(print and Digital

journalism)专业。为更好地适应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引发的新变化,自2007年以来,安南伯格传播学院相继成立了安南伯格创新实验室(Annenberg Innovation Lab,AIL)、安南伯格网络中心(Annenberg Networks Network,ANN)、数字化未来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Digital Future,CDF)、卡耐特数字媒体研究中心(Knight Digital Media Center,KDMC)共四个新媒体研究机构,致力于研究应用于大众传播的新技术,以及新技术的社会影响,并致力于促进学界与业界的合作 [8]。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于2005年秋季开始开设媒介融合课程,接着创办媒介融合专业,并将媒介融合专业划分为五个具体的专业方向:融合图片新闻(convergence photojournalism),融合广播报道和制作(convergence radio reporting and producing),融合电视报道(convergence television reporting),新兴媒体(emerging media)和新闻产业化(entrepreneurial journalism)。2006年,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成立了全球数字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Digital Globe,CDiG),致力于研究关涉全球化、电子商务和数字化的议题,并开展跨学科的研究、教学、服务工作。另外,全球数字化研究中心还开设了硕士学位课程和专业学位课程项目,参加项目的学生在学习中可以结识到本专业之外的教授和同龄人,与他们分享学术兴趣、共同完成课题。作为一家服务于密苏里州的教育与学术机构,全球数字化研究中心的所有公开演讲、座谈会、学术会议、专家报告向全体社会公众开放。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是一所研究生学院,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在理学硕士项目(M.S.Program)、文学硕士项目(M.A.Program)等中开设媒介融合课程,如网络新闻的写作、视频剪辑、flash短片的制作等。2010年创办的数字新闻中心(Tow Center for Digital Journalism)则是顺应媒介融合潮流而设置的集教学与研究为一体的机构。数字新闻中心为学生讲授引领未来数字媒体发展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作为一个新闻学研究与发展中心而存在。数字新闻中心由原英国《卫报》新闻与媒体数字内容部主任Emily Bell 担任主管,致力于探讨数字化新闻报道的技能与方法,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服务。

对媒介融合的挑战作出渐进式反应,从开设相关课程开始,逐步过渡到设置媒介融合专业和研究中心,这种渐进式的变革或许更适合当今的媒介现实:可在不断摸索和“试错”中总结经验与教训,探索更为可行的应对策略。

(二)将技术融进具体课程中

是将技术性内容融入到一般性课程之中讲授,还是将技术性内容单列出来,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关于这个问题,中美新闻传播教育做法似乎有所不同。在我国,几乎所有的新闻传播类院系都将网络传播、新媒体传播类课程单列出来,以独立于有关纸质媒体新闻报道或广电媒体新闻报道的课程。在美国各高校,更倾向于将技术性内容融进具体的课程中,即主张教会学生使用多媒体报道同一新闻的不同方面,而不是用不同的媒体重复报道同一新闻。

如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的媒介融合课程中,将“利用多媒体讲述故事”的内容有机地整合仅所有的新闻报道课程中。这一点,在南加州大学新闻学院的媒介融合课程设置中亦得到了体现。南加州大学新闻学院在进行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强调不能将纸质媒体、广电媒体和网络媒体“平等放置”,避免将新闻课程改革为零和游戏,而应将新媒体课程在不减损其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融合进已有课程中去[9]。

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写作课程曾被限制为报纸写作,现在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也被要求制作三个电视短片;在学期末,学生还要制作一个网页,才算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10]。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中,应用于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技术以一种过渡的方式自然地穿插进新闻写作课程之中。

(三)“边做边学”

在人才培养上,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以 其特有的“密苏里模式”(The Missouri Method)而著称。“密苏里模式”的核心是“learning by doing”(“边做边学”),通过实践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操作是其特色。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新闻课堂和网站、报社编辑部、电视台、教授办公室整合在一起,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环节与专业实践环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现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拥有的自办媒体包括:VOX杂志、MOJO广告公司(全美最有影响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广告机构)、KOMU-TV8(美国高校中唯一一家商业电视台,同时作为NBC和CNN的附属电视台而存在)、KBIA 91.3 FM电台(全美最成功的公共广播之一)、Columbia Missourian报社(社区报纸《哥伦比亚-密苏里报》)、AdZou媒体策划公司、Global Journalist杂志社、Missouri Digital News中心共8家媒体。这8家自办媒体的主要记者、编辑人员均为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媒体的服务对象既有密苏里大学的学生、当地社区,也有少部分商业机构。

在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与新闻学院,学生以自办媒体的方式获得了充分的实践训练。该学院学生自办媒体主要有:Annenberg Radio News(安南伯格新闻广播)、Annenberg TV News(ATVN)(安南伯格新闻电视台)、Daily Trojan(特洛伊日报)、Impact(一份电视新闻杂志)、Intersections:The South LA Report(服务于北洛杉矶社区的新闻网站)、KXSC电台、Neon Tommy新闻中心。以上学生自办媒体均创办了媒体网站,并在美国较有影响的社交网站Twitter或 Facebook上进行了推广。

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自办的较有影响力的两大媒体为Medill News Chicago(梅迪尔-芝加哥新闻中心)和 Medill News D.C.(梅迪尔-华盛顿新闻中心)。Medill News Chicago的新闻制作人员为梅迪尔新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学生们完成从调查、采访到写稿、传送的全部流程,为芝加哥及周边地区的多家网站和纸质媒体提供新闻报道。多数新闻报道既配有图片,亦配有音频、视频、幻灯片等多媒体形式。MEDILL NEWS D.C.的主要成员亦为梅迪尔新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主要致力于华盛顿地区公共事务、公共政策议题的报道,如公共政策的社会反响、政府官员的渎职行为等。学生们以专业的、负责任的调查报道,赢得了来自业界的一致认可,曾获得美国专业记者协会以及美国调查性报道记者与编辑基金会颁发的奖章。

三、对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启示

(一)人才培养的理念: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

从目前来看,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主要是体现在新闻业务技能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加强学生新闻传播专业技能训练就可以应对媒介融合的冲击。新闻报道中,新闻价值的判断、跨领域知识的把握、新闻记者职业操守与社会责任等,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社会影响。从前面对美国4所高校教育理念的考察可以看出,尽管面对媒介融合,他们对多媒体技能有较多的强调,但同样没有忽视对学生跨学科知识的传授和跨领域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融合的信息时代,精通新闻传播专业的核心知识,并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各学科知识的人才将成为急需人才。

(二)培养模式的变革:加强实践教学

对于我国的新闻传播类院校来说,独特的“密苏里模式”似乎难以完全复制,但“密苏里”模式所倡导的注重实践的教育理念对我们思考媒介融合时代如何培养新闻传播人才具有启发意义。为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多媒体实践能力,首先,完善课程设置。一是充实和丰富传统的新闻传播课程,如新闻采访课程与写作课程应充实有关网络采访、网络写作等内容;新闻摄影课程应充实数字摄影的内容,新闻编辑课程应充实多媒体非线性编辑的内容等,将多媒体技术渐进地、有机地融合进传统业务课程之中。二是开设有关媒介融合的技能与实践的新课程,特别是各类新媒介技术操作与运用的实践课程,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新媒介实践课程内容主要有如何使用网页软件,如何创建、管理网站,如何使用音频及视频编辑软件等。其次,新闻传播院校可尝试与周边大中型媒体开展共建合作,将这些媒体建成学生的实践基地。最后,可尝试创办校园媒体,如面向大学生的社区网站、校园电视台、手机报、电台等。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校园媒体的采、编、播可全部由学生完成。

(三)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

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担任融合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师有9人,且全部都是来自媒体一线,有的是自由摄影记者,有的是电视台的编导,还有的是网站的数字新闻总监。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的44名教职人员几乎都曾有过媒体从业经验,并获得过各种媒体奖项。他们中有的曾是杂志社编辑,有的是畅销书作者,有的则是富有经验的新闻记者,甚至获得过普利策奖的殊荣。西北大学梅蒂新闻学院的52名教职人员中,其中至少有28名具有媒体从业经验。他们中有曾经的摄影记者、深度报道记者、杂志编辑,电视编导等。此外,依托地理位置的优势,梅蒂新闻学院有多名教职人员在《芝加哥论坛报》集团的各子媒体担任兼职[11]。

近些年来,受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各新闻传播院校对教师队伍的学历要求愈来愈高,这无疑对提高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准和研究能力大有裨益。但重视师资学历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教师的媒体实践经验和能力。媒介融合背景下,要求师资队伍除了要精通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和具有跨学科的背景知识外,更要掌握多媒体信息组合传播的技术与操作能力。但从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师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新闻实践经验缺乏、特别是多媒体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建议在引进师资、特别是媒介融合类师资时,以应聘者是否具有媒体从业经历作为考察指标之一;其次,教育部的新闻传播教育师资培训项目中应适当加大媒介融合方面的内容;最后,各高校亦可与当地大中型媒体联合,延请业界人士为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和讲座。

基金项目:2011年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Huang, E., Rademakers, L., Fayemiwo, M.A., & Dunlap, L.Converged Journalism and Quality: A Case Study of The Tampa Tribune News Stories.Convergence, 2004(4),.[2] 付晓燕.媒介融合下的美国新闻业和新闻教育变革——访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项目创始人迈克·麦金教授.新闻与写作,2009(8).[3] 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中国记者,2007(1).[4] 参见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网页:http:///ojr/ stories/050224pryor

上一篇:生命口语交际题下一篇:《君主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