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作人从开始

2024-07-15

半命题作文作人从开始(共4篇)

1.半命题作文作人从开始 篇一

爱是什么半命题作文 推荐度:服务从心开始(感悟) 推荐度:生命从明天开始读后感 推荐度:劳动教育从家庭开始心得体会 推荐度:自命题作文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从开始半命题记叙文

真正的成长,唯有敢于面对苦难,拥抱挫折而载歌载舞,才得以还生命之本真。

——题记

这一刻,手上的灰土变成了光荣的战绩,头上的汗水化为了奋斗的证明。我的进步从那25。7秒开始。

“25.7秒!”老师一边喊,一边按下秒表。我运着球跑过。“你这可不行啊!离满分还差13秒多呢!”老师评价道。我叹了口气,眉毛不自觉地拧成了一团。是啊,怎么办呢?距离体育考试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而我,这才是第一次接触篮球。小学六年,别说打篮球,就连摸球都没有过。遥想到未来某一天,我熟练地,漂亮地把篮球运完,周围或是老师流露出肯定的眼光,或是同学们送来热烈的掌声。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儿!我攥紧了拳头,我要战胜篮球!

说练就练。学会了单手运球,就开始左右手交替运球。“双手交替运时要注意!手,跟着球摆动;腿,略微弯曲;身体向前倾一些。”老师边说边示范,球从他的左手弹到地面,又弹回右手,形成一个漂亮的圆弧,球像有意识一般往他手里弹。我可以吗?拿过球,左手向右拍,球却“咔”地一下砸到脚,向别处滚了去。只得去捡球,这次不能丢球了,“三,二,一。”右手上的球向左手扔去,接住了!可球又无力地掉在地上。

“你运球有很多问题:第一,手没有随球摆动,第二。”耳边是嘈杂的风声,刺眼的太阳光使我睁不开眼,地上的野草也垂头丧气的耷拉着脑袋,叶片变得枯黄。我努力地睁大自己的眼睛,不让泪水掉下来。听完再继续练,跑球,捡球,又跑球,再捡球。终于,我感到有几滴水从脸上滴落,有汗水,也有泪水。不,我现在需要的只是成绩,只是改变那25.7秒,不需要眼泪!可无论是我妄图睁大眼不让眼泪掉落,还是擦汗时偷偷把眼泪也擦掉,泪水还是落在了那红色的塑胶跑道上。但当我想起未来能熟练地,漂亮地把球运过,面对老师的`肯定和同学们的掌声,我可以送给他们灿烂的笑容,也可以收获自信感和胜任感。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我在行动。

看,我越是穷途末路,就越是势如破竹;我,成为了那个未来的我;我,早已不再是那个运球25.7秒的我;12.33秒,一个如此美丽动人的数字。我,成功了!

此刻,我仔细端详着那磨到掉色的篮球,用手摩挲着篮球边缘“开花”的痕迹。

此刻,我无比确定,我的成功,从那25.7秒开始。

2.让文思泉涌从学生自主命题开始 篇二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精彩的题目能让读者透过这扇窗了解文章的内容。因此,要使学生有意识、有能力写出新颖的作文题目,激起读者阅读兴趣,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自主命题的指导。

一、借教材对学生进行命题指导

1 以能代表这件事情特点或与事情息息相关的物品来命题。

钻研教材后,我根据课文的特点,结合第一单元中还没有讲的《拐杖》—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命题指导。这—课的作者以拐杖为题,并不是全文都在写拐杖,而是以拐杖为线索记叙了所发生的事情:因为“我”拄着拐杖,在刚上汽车时,小姑娘从人群中伸手拽了拽我的衣服。在汽车靠站后再次启动,这时,有一只手扶住了我,还是刚才的小姑娘。当汽车到站时,小姑娘细心地搀扶着我下车,直到在车门关闭前的一刹那才匆匆地回到车上。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了不再让有爱心的人受到伤害,“我”把拐杖提的高高的,转乘下一趟汽车。一根拐杖引发的事情让读者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充满爱。作者以拐杖为文章的题目,也就是习作的题眼,题目立意新颖,便吸引读者探索文章内容的欲望。由此,我引导学生:在你身边发生的事情中也有也像我们学习的课文这样,有能代表这件事情特点或与事情息息相关的物品,就可以以这件物品来命题。

2 以主要内容(中心事件)作为作文的题目。

在上述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对所学的京版8册教材中写事的文章进行主要内容的回顾,并探索内容与题目的联系,学生讨论交流后,我问:“写一件事情的文章还可以以什么来命题?”学生回答到:生:《捅马蜂窝》这篇写事的课文主要写的就是捅马蜂窝这件事,题目就是以这件事命题的。师:看来我们还可以以中心事件来作为作文的题目。你能说说你要写的事情吗?再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作文题目。同学在交流中,推举出班中以《救援》为题的一篇作文,这篇作文的内容都是以救援这件事来具体写的。

3 用事情的中心或要表达的道理作为作文的题目。

再如语文教材9册中的《语文实践活动4》:四、阅读下面的故事,按后面的要求做。故事讲的是丑姑貌丑而心灵机智勇敢,她两次解答了老公公故意设计的难题,帮助公公回敬了皇帝的:“故意为难”,始皇帝感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短文的第二个问题:给这篇故事换一个更恰当的题目(原题目为丑姑)。学生的答案是多样的,这时我把学生想出的答案写在黑板上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谚语做题目最为恰当,因为短文中的这句谚语正是故事所要表达的中心,以谚语命题,使题目更加富有新意,吸引读者。并再次引导学生自己在今后写作文命题时,也可以用事情的中心或要表达的道理作为作文的题目。

二、课堂上进行同步拓展对学生进行命题指导——用当时的时间、地点或季节来命题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倡导开放的语文教学。为了使自己探索的主题能得以延伸,丰富学生确立习作题目的方法,我翻阅了其他版本的同段教材,在人教版中发现同样是以写事为题材的一篇文章,但是它的题目却标新立异——《冬阳·童年·骆驼》。这一课的作者林海因把表面看毫不相连的三个词语放在一起,实际上前后两个词都是围绕中间的“童年”而写,这一题目清晰地表明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童年时,在冬阳下看骆驼的事情。而且这种用“·”联结几个词语的命题形式除了形式新颖,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因此,我决定对指导学生如何确定习作的题目在课堂上进行同步拓展。

结合第五单元习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想一想,有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让你难以忘怀,选择一件写下来,把这件事中让你难忘的地方写清楚)我借鉴这一题目的特点,在基本讲读课文即将结束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班德瑞的《童年》乐曲,创设回忆童年的情境,伴随悠远的钢琴曲,我轻声渲染情境“童年因为有好奇才有快乐;童年因为有想象才有情趣;童年因为有问不完的问题才有牵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我们能不能也像作者这样记下自己生活中难忘的事呢,静静地想一想要写哪件事。想好了,试着像课文这样给自己的文章起个题目。”学生置身在音乐情境中回想,激发了灵感,逐渐有小手举起来,我请他们说说自己的题目,一个个火花点亮了题眼:《小孩·公交车·老人》、《小狗·地震·主人》……仅从题目我们大概能猜出学生习作的内容,第一个题目主要写的是在公交车上小孩给老人让座的事情,第二个题目主要写地震中小狗与主人之间发生的事情……这次的命题训练,帮助学生找寻到了记忆深处最难忘的事情,而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的形式,指导了学生用当时的时间、地点或季节来命题。

三、结合阅读练习,巩固自主命题的方法

在平时的阅读练习中,经常会出现给短文加题目的考查形式。其中就包括给写事的文章加题目的情况。对学生自主命题进行指导后,在9册教材中的写事一类自主拟题的习作中,班中32人只有两人还写的是一件令我××的事,其余30人都写出了与作文内容较相符的有个性的吸引人的题目,如:《信箱》《乌鸦》《奉献》《豆腐伯伯》《马路赞歌》《妈妈的妇女节》《救援》……

学生自主命题写作的过程,正是学生的“作文胚胎”慢慢生长成熟的过程,因此,还给学生自主命题写作的权利,倡导学生的自主命题作文。从学生创作出的富有情趣的题目,我看到学生的潜能,只要指导适当,学生就可以擦亮题眼,写出精彩、有个性、吸引人的作文题目,体现教师对学生习作指导的时效性,提高学生自主命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小学)

3.半命题作文导写 篇三

从“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字中任选一个字,填入下面的横线,使题目完整,然后以此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题目:色随想。

【写作提示】

这是一个有文体限制的作文题目,从中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或最感兴趣的颜色,展开联想或想象。当然,联想和想象不能信马由缰,要注意做到既放得开,又收得拢。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题目也最适合用于记叙文,尤其是适合用于展示文采和思辨能力的散文的写作。若写成一般的记叙文,要注意选好切入点,要注意写得“细”一点,“实”一点,切忌大而空。若写成散文,则可用渲染气氛、创造意境的方式来抒情写意,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也可因事写意,以事显情,用真挚感人的语言、让事情本身来显情示意;还可寓情于理,情理交融,以饱含情感的语言来抒写对人生世事的评价和判断。当然,也可糅合多种写法,驰骋自己丰富的想象……但不管写成一般记叙文还是散文,不管写什么、怎样写,都要注意让文章融入自己真实的感情“色彩”。

【佳作赏析】

绿 色 随 想 彭高斌

三月的东风吹过,我眼中的世界就变得满是绿色。

自不必说那泥地里,新雨滋润后,冒出的点点嫩绿嫩绿的草儿;我也不必去为你说那河里涨得碧绿碧绿的春潮;你自是可以想象所有的这些,这一切在披上春姑娘赐给的绿装时,是多么的美妙!

可是我愿与你说,说绿绿河水岸边,那排排的柳,它们在春日里,在这满处都是的绿光中,尽情地舒展开了筋骨,似一形容姣好的少女,极尽风姿妖娆;确是一少女,不乏撩人心神的娇羞,又有天真的古灵精怪——在与春风嬉闹时把春姑娘赐给的礼物恣意地散于空中。这绿色的世界里便多了那漫天纷扬的一抹抹白的点缀。

我的朋友呵,你可想象那景象是多么惬意!倘再为绿之世界加点修饰,便真要让我喜欢上这境界了!那风儿许是知晓我心意的——可不,风儿的一声低语,惹急满天的浮云,天地间便垂满了贯连天与地的珠帘。在这里透过珠帘,那原先明丽的绿与绿之间就泛起蒙蒙的雾,可这雾也是绿色的,似是染上柳条或是那小草儿身上,还是那绿水怀中的。抑或这雨,春天的雨原本便是被赋予了绿意的。

我在此刻想起了儿时的歌:“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发芽……”想必那风儿对浮云的低语该是:“下吧,下吧,让草儿抽芽,让大地开花……”于是,云儿就在每个角落洒下那神奇的希望之水。

绿色,便是给人希望的。在经夏的火热火热的红、秋的沉甸沉甸的金黄、冬的萧瑟萧瑟的苍白,春的轻盈轻盈的绿便来了——为大地褪去厚重厚重的白棉袄,着上碧绿的春袖衫,整个世界就明快的、清丽的又等待新一次的轮回去了。人们心中满是期望,也在这柔和的绿之间种下,然后或焦急或悠然地等待它发芽,开花,结果。

我想,朋友呵,只要我们的心也如这一抹抹的绿一般,我们整个人,也便要汲取了春,或者希望赋予它身内的无限深意:有朝气,有活力,用点点的努力,去把这世界染绿!

朋友,我可亲的朋友呵,我现在急急地要告诉你,在这春风沉醉的日子里,我爱上了那草间,那柳梢,那河间的一抹抹绿——以我满腔的绿意!

简评:这是绿色的随想,也是春天的随想,更是希望与活力的随想。作者用细腻又热情的笔触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绿色世界,充满生机的绿浸染于字里行间,透出它特有的空灵气息,而作者对绿的喜爱向往之情,也通过这一幅幅春景图表露无遗。“心存如来,则所见皆是如来”。作者的心中是充满绿意的,那是对生命永恒的活力的理解。文中那随心而灵动的文字,演绎出一幕幕关于绿色的遐想,或妖,或娆,或娇,或羞……

文中叠词的运用,则增添了文章的音韵和谐之美,又恰似绘画般地一层层深深浅浅的染色,在画纸上晕散开来,将绿色中所蕴涵的无限生机充分地展现出来。

青 色 随 想

陈彧西

我是一个对颜色非常敏感的人。绿色的热烈、黄色的质朴、蓝色的怀想、紫色的浪漫……七彩的亮色铺就了大千世界,而我,独倾心那万千色泽中不起眼却富有生机的——青色。

青色,像儿时的记忆,散落在温渌渌的青草上,一丝沁凉,一片温馨。

或许,那青青的底色上,便是故乡的梦,儿时的歌和一份成长的涩。

老家,有株紫藤萝,攀援在青色的砖墙上,一树的绿,招摇着春天的欢快与生机。微风拂过,深的、浅的、亮的、暗的,绽放出青色的微笑与眷恋。青涩,是一丝的不舍,一丝的牵挂。如同那株青葱的紫藤萝,一条根,拉住了一墙的感激与思念。

微风把青添上层层的厚重,如同成长的年轮,伴着溪边吱呀吱呀的轱辘,拔节、拔节……

依然记得那柄长长的筒车,像一擎巨大的风车,旋转着儿时的梦。

在江南湿润的浸泽下,筒车的竹子显出温润的青色。是苔藓,抑或,时间的脚痕。

一圈圈,一年年,青在时间的轮转中愈发厚重与透亮。而我,便这样青青葱葱地拔高了个子。

释怀是一份青色的犹豫。古朴的过往揉碎在青溪的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就这样,青青的底色下,泛出悸动的微波,一个故乡的倩影,一个青涩的童年,抑或那轻轻摇动的紫藤萝……

青的随想,或许只是记忆咬在脑海里的一个痕,浅浅的,带着成长的馨香。

谁不会心旌动摇呢?当青裹挟着幼稚但敏锐的目光,将人生的那一段起点涂抹,是香、是忆、是醉。

在古希腊信奉的众神中,有一位掌管真理、正义及法度的女神,她的头上佩戴着羽毛。人死后至冥府,人心须要称重,她便从头上取下一根羽毛置于天平的一端,以称出那人心的重量。

青,或许便是这样一根羽毛,毫不起眼。但置在人生的起点上,它便称出了回忆的重量。

青,带着我们脚接触大地的第一个音符,回响在我们身后,久久,不息……

简评:因为逝去,所以美好;因为不再,所以怀念;因为珍惜,所以追忆。逝去的童年,已去的光阴,披着一袭美丽的银纱,定格在脑海中。美好的记忆安睡着,却极易被惊醒,一片青色的叶,一缕青色的思,都能唤醒青涩的记忆。青色随想,随想青涩的年龄,青涩的往事;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情感,看似散,却聚着……

4.半命题作文究竟怎样拟题? 篇四

一是拟题太虚,让自己无所适从。《站在____的门口》,可以从虚的一面理解,将“门口”理解为“人生的一道门槛、一个转折点、一道关口、一个新起点、一个新的认识角度”都可以,因而拟题的角度是很多的。但有的同学拟的是《站在哲理的门口》、《站在月光的门口》、《站在心房的门口》……显然,这些题目中的“哲理、月光、心房”本身就很抽象,要想写好很难。

二是拟题太大。让自己无法把握。如有的同学拟的《站在人生的门口》《站在历史的门口》《站在星空的门口》,这些题目要写好很不容易。人生包罗万象,历史纵深厚重,星空浩瀚无边。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史学积淀和文学感悟是很难写深写透的。还有同学如此拟题:《站在中国的门口》《站在亚洲的门口》《站在世界的门口》。这些题目涉及面更大。在有限的时间和八百字的容量里。要展示中国的风采、亚洲的雄姿、世界的风情简直比登天还难!

三是拟题生疏,与自己生活相去甚远。如有的考生拟的是《站在寺庙的门口》《站在藏经阁的门口》《站在出舱室的门口》《站在成人世界的门口》……这里的“寺庙、藏经阁、出舱室、成人世界”与高中生的生活关联甚少,写作时容易出现蜻蜒点水的现象,并不能写出它们的内涵。

四是拟题怪异。不知所云。如《站在思念掺着内疚的门口》《站在做好一件事的门口》《站在孔明叹息的门口》《站在需弯腰进入的门口》《站在十字路口的门口》《站在拥有洒脱的门口》《站在花绽放的门口》《站在谁家的门口》……这些题目表意模糊。只能令评卷老师啼笑皆非。

那么,半命题作文究竟该如何拟题呢?根据阅卷经验。我认为:

首先要仔细审题,大家应准确审读出题目中隐含的信息,即命题意图、体裁指向、填题要求等。《站在——门口》这个题目。体现了“写身边事,论平常理,抒心中情”的命题意图,旨在引导同学们从现实生活取材,包含着写自己真实、深刻、复杂的思想情感的潜在要求。这也是一道偏向记叙文的作文题,写记叙文更能体现鲜明个性,更容易得高分。同时,这个题目也给考生增加了一道工序。在写作文之前必须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填充的应该是一个名词,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填题时,有些同学瞻前顾后,推敲过度,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作文时间不够。因此,考试时如能及时解读出这些信息,把握住关键,就能快速、准确地拟题,进入到写作程序。

其次拟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求熟不求生”,即从熟悉的人手。如《站在家的门口》《站在母校的门口》,这些题目虽有些老套,但易于激发情感体验,能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做到以情取胜。二是“求小不求大”,即切入点要小。如《站在母爱的门口》就比《站在爱的门口》范围要小,更容易写细写深写生动。三是“求实不求虚”,即善于化虚为实。拟题时所拟题目虽虚,但只要能调动自己的积累,同样可以从实处落笔。如《站在十八岁的门口》,既可以回忆,也可以展望。而回忆的部分正是自己经历的种种,用“实”来充实“虚”,就能写出感人的好文章。四是“求新不求怪”,即有新意不怪异。如《站在孔明的门口》就比《站在孔明叹息的门口》要好,既能让人耳目一新,又不让人觉得怪异。

上一篇:英国贝勒比斯学院的留学优势下一篇:教师申报高级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