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鉴赏论文(精选8篇)
1.茶文化与鉴赏论文 篇一
乒乓球文化与鉴赏
姓名:陈晨
专业班级:07建工2班 学号:0720140051 指导老师:
乒 乓 球 与 奥 运
乒乓球与奥运会
作者:陈晨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乒乓球运动这项体育运动是如何产生发展,以及如何被选入奥运会,在全世界风靡开来的。关键词:乒乓球 发展 奥运
英文翻译:
Table Tennis and the Olympics
Author:Chen Chen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port of table tennis is how to generate development, and how elected to the Olympics, popular in the world.Keywords: Table Tennis
Development Olympics
正文:
乒乓球1890年首次出现在英国,当时是一项贵族运动。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网球发展而来。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於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著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绵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于乒乓球运动。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在乒乓球运动进入奥运会之前,它经历了一漫长的发展阶段。
1980年,乒乓球被发明出来。
1952年,在孟买的世界锦标赛上,日本选手首次使用橡胶面的球拍,引起了轰动。
1952年,日本人佐藤博治成为第一个赢得世界冠军的亚洲选手,这次冠军预示着日后亚洲人对这项运动的主宰。
1954年,亚洲选手,特别是中国和日本选手使用了由南斯拉夫人发明的直拍握法。当时,流行的握拍方法是匈牙利著名选手维克托-巴那使用的传统握拍法。
1971年,这一年的4月13日,美国乒乓球队到北京和中国队进行了比赛,他们最后以1比13输给东道主,但这次比赛开通了中美两国的外交关系。
1981年,乒乓球作为奥运项目得到国际奥委会承认,尽管在此之前从未以表演项目在奥运会出现过。1988年,乒乓球比赛在汉城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奥运会上。
1988年乒乓球首次进入奥运会,之后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国际乒联下目前已经有超过187个协会成员。
为了缩小了选手间的实力差距,增加比赛的对抗性和偶然性,国际乒联近年来对乒乓球比赛的规则做了很大修改,每局分数从原来的21分缩减为11分,11平后领先2分者获胜,比赛也从原来的5局3胜制改为7局4胜制,小球改成了大球,还加入了无遮挡发球。为了避免出现一个国家和地区垄断奥运会冠亚军,国际乒联规定在奥运会双打比赛中,来自同一协会的两对选手必须分在同一半区。这样,出现在双打决赛赛场上的将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两对选手,比赛也将更具悬念。
乒乓球进入奥运会后,奥委会也对乒乓球运动作了一些设定。奥运会中乒乓球比赛设了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四个单项,男女各86名选手参赛,其中单打各64人,双打32对。每个国家/地区最多只能有男女单打各3人、双打各两对选手参赛。比赛采用7局4胜每局11分单败淘汰制。
说到奥运会中的乒乓球就不得不提一提把乒乓球称为国球的中国。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中国的乒乓球运动也逐渐跃上乒乓舞台。上世纪50年代,日本选手创造了直拍握法,并占据了乒坛霸主地位。之后,直拍技术被中国选手发扬光大并一直称雄世界直到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乒乓球发展陷入低谷,来自欧洲的瑞典男队开始崛起,并在1989年、1991年和1993年连续三次夺得世乒赛的男团冠军。从9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男乒再度崛起,在1999年和2001年重新夺回了男团斯维思林杯。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在近年来的大赛中战绩显赫。2003年第47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取得了除男单以外的其他6项冠军,年底的国际乒联巡回赛上更是包揽了全部四项冠军。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选手也囊括了全部四枚金牌。
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马琳、王励勤、王楠、张怡宁仍然是四枚金牌的最有力争夺者。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德国的波尔、奥地利的施拉格、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和东道主选手格林卡等。
从1988年乒乓球进入奥运会到上届雅典奥运会,在5届总共决出的20项冠军,中国仅让4项旁落,处于绝对的乒坛统治地位。乒乓球在中国成为亚军即失败的项目。为了阻止中国队垄断乒乓球运动,国际乒联多次针对中国修改规则,从小球换大球、无遮挡发球到11分制改革,这些都无法动摇中国乒乓球的王者地位。乒乓球的平民性质使得这项运动易于在中国推广,中国人身体条件也适合在小球运动上发展、提高,这些都是“国球”运动能在中国长盛不衰并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所在。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除了宗教这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外,奥林匹克运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但在此以前,古奥运会可能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1893年,根据“奥运之父”顾拜旦的建议,在巴黎举行了讨论复兴奥运会问题的国际性体育会议。1894年1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有2000人参加了开幕式。大会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目标的国际社会运动。它包括三大体系,即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或地区奥委会三大支柱为骨干的组织体系;以奥运会为周期性高潮的活动内容体系。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来看,都已为举世所瞩目。奥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看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奥林匹克主义以竞技的形式,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体育现象,奥运会是人类探索体能极限的最引人入胜的赛场,奥运会纪录、奖牌成为运动员追求的崇高目标,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全球性活动。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时代,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古奥运会每四年一届,从公元前776年有文字纪录的第一届奥运会到公元393年,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经过了产生,发展和衰弱几个阶级。第一,古希腊自然环境与竟技运动习俗的形成。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古希腊成为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处,并因此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在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等领域里为人类做出了多方面的卓越贡献,成为西方文明的发祥地。竟技运动是希腊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第二,奥运会初期的比赛项目也反应了战争与古奥运的发展关系。从公元776年开始长达500年期间,奥运会项目逐步扩大,从单一的赛跑发展为有摔跤,混斗,拳击,四马战车,马车赛,角力,赛马,五项运动项目等的综合运动会,这些比赛项目,多与军事技能有关,反应了战争对奥运会比赛项目发展的驱动作用。虽然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有明显的军事烙印,但是奥运会本身却是整个希腊民族欢聚一堂的盛会。虽然各城邦间的冲突经常发生,但是它们之间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特别自公元前8世纪开始,随着古希腊殖民运动的兴起,在地中海区域形成了一个希腊文明圈。
第三,古希腊的宗教习俗与奥运会模式的形成。古奥运会是一种泛希腊的宗教庆典,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对奥林匹斯山诸神的膜拜;二是有一独特的祭祀制度;三是有丰富的宗教神话传说。
第四,古奥运会的盛衰。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发展为各希腊城邦参加的盛会,第二阶段(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为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的全盛期,古奥运会达到鼎盛。第三阶段(公元前4世纪-----公元4世纪)古希腊先后被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古奥运会进入衰落期。
体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下半叶,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现代体育的发展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倾向。一是竟技运动的迅速发展,二是体育的国际化趋势,1881年第一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际体操联合会成立。随着国际体育交往的扩大,建立一个综合的国际体育交流的大舞台,建立一个协调各单项组织活动的国际体育组织以发挥管理作用,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终于在1893年根据顾拜旦的建议,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举行了一次国际性体育会议。讨论复兴奥运会的问题。1894年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隆重开幕。并通过了一个重要文件----(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由于首届奥运会将于1896年在古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雅典举行,因此希腊人维凯拉斯任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大会规定每隔四年在哪个国家的大城市举行奥运会。
百年奥运,风云变化,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人文精神。在奥林匹克精神中,人文内涵是不朽的底蕴。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动力凝聚着全人类向往前进的心声。奥运精神是什么?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支撑和造就“更快、更高、更强”的是什么?是“自信、自强、自尊”。这既是奥运精神的原动力,更是奥运精神的境界升华。在乒乓球运动中更是体现了这些奥运精神,从一些乒乓球运动员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些精神。他们不畏困难,奋勇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匈牙利的维克托-巴纳,创造了神奇的记录,他有23项世界冠军的头衔,其中包括5项单打冠军。在1930至1935年间,他仅仅被同胞兼双打搭档萨巴多斯击败过一回。
中国的邓亚萍,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虽然身高仅有1米52,她却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女子乒乓球选手,获得1992和1996年奥运冠军,以及1991、1995和1997年三次世界冠军。
瑞典的瓦尔德内尔,他是个天才选手。他曾获得了1992年奥运会男单冠军和2000年奥运会亚军。这位瑞典人同时也拥有1989和1997年的世界冠军头衔,是乒乓球史上几位最伟大的球员之一。除了赢得过个人冠军,他还具有双打方面的天赋,在团体比赛中也有出色的表现。
像他们这样出色的乒乓球运动员真的很多很多,数不胜数。他们之所以有如此的成绩,离不开他们的顽强拼搏,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奋斗。奥运会是短暂的,乒乓球运动是永恒的,是永远也不退色的,奥运会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永恒的;赛场上的胜负是暂时的,但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永远的。奥运不能没有乒乓球,乒乓球也不能没有奥运。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因为乒乓球,奥运更加精彩,因为奥运,乒乓球更为流传。奥运中的乒乓球,乒乓球中的奥运精神,太多的联系使得它们发展到了一起,未来的它们将会如何,我想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陈启湖.对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思考[J].2009,(2):99-100.[2]**.奥运会上的乒乓球[J].乒乓世界,2004,(10):38-39.[3]梁建,程芳.再议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21,(1):74-75,83.[4]蔡继玲,吴修文.乒乓球[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5]张晓莲.对中国乒乓球队适应发球新规则训练效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6]赵国成,罗义.对乒乓球规则的修改看发球技术的新变化[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5.
2.茶文化与鉴赏论文 篇二
关键词:比较阅读,中西文化,经典阅读,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语文在大学生精神成人和人文素质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却成为制约这一使命实现的瓶颈, 对此许多学者多年来一直在探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路, 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但由于人文素质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系列人文素质问题, 导致大学语文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遭遇很多尴尬。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 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 总结出一点经验, 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中西经典文学作品的比较阅读, 在关照他者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 使大学生从心理与思想意识深层形成健康的价值理念与人生观念。
1 大学语文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已有的改革策略
传统大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向学生传授汉语言基础知识, 使其了解并掌握诗文及名篇佳作, 锻炼基本的写作技能。这种教学方式重知识传授而轻素质培养, 总体上因循守旧与我行我素现象依然十分普遍, 而其中“高四”型教法和“研究”型教法是两种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
因此, 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这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始终关注的焦点。对此, 很多学者提出自己的见解, 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种观点认为大学语文应倡导经典文学阅读, 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经典文学的精神哺育作用, 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塑造学生的美好人格[1]。另一种观点认为审美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因而要将其作为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具体就是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审美意识形态, 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并与学校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结合起来, 使学生成为既有知识, 又具智慧, 既有技能, 又具审美意识的新人[2]。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学语文的改革基点应放在塑造完整的人、具有现代化意识的人上, 放在弘扬民族文化、突出人文文化的教育上,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人文文化教育思想, 充分有效地发挥大学语文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大学语文“高四”型和“研究”型的陈旧教学方式, 有些学者提出教学主体要在教学行为中体现出大学语文基础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必须从文本出发, 立足听、说、读、写等的基础性, 更应该着眼于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人文态度的人文性。必须两者兼顾, 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3]。
以上的几种观点是在深刻思考传统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其认识到大学语文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并且从教学方法方面提出多种建议试图实现大学语文精神成人的终极目的。但由于人文素质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当代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在教学中的尝试常常遭遇尴尬。所以, 探寻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人文素质问题, 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
2 探寻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人文素质问题
著名学者金开诚曾经总结出人文素质的六种精神因素。
(1) 对人生意义有较深的认识, 对自身的价值有较高的追求。
(2) 能以追求科学和进步的态度来看待客观世界及其变化运动。
(3) 对国家、民族、社会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力求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4) 明是非、知进退、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5) 对事物的美丑、善恶有分辨力和正义感。
(6) 不片面追求物欲享受而力求全面提高个人与家庭的生活质量。
纵观以上几种精神要素, 很多是当代大学生所缺失的。现在的大学生就是所谓的“80后”, 独特的成长环境与经历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缺乏一种对个体生命价值终极关怀的人生理念和宏大的精神气度。加之当下普遍存在的物质方面的进步带来的精神领域的匮乏, 使这代人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众多问题:第一, 理想信念淡化。许多大学生没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缺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第二, 民族精神流失。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科技发展了解肤浅, 对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知之甚少, 许多大学生没有读过四大古典名著, 有些大学生甚至连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都不知道, 而对于西方文化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追捧热情。第三, 人格不健全。传统的美丑、善恶、雅俗的定义以及道德标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发生了错位。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于漪曾对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做出过精辟的阐述:“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 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 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 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那么怎样才能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及其所体现的认识世界的模式?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在几年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总结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即在中西经典文学的比较阅读中深刻体会中西文化, 通过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因子, 使大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 实现深层次的人文素质教育。由此使这门课通过交流工具训练作用, 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 达到对现代人类共通精神文明的建设以及应对和解答当下开放社会各种文化困惑的真正目的。
在授课过程中, 笔者将讲授内容分为神话、诗歌、戏剧、小说等几大板块, 每一板块选取中西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讲解与讨论。在这几个板块的阅读与欣赏中, 让大学生首先通过情感的共鸣, 获得精神上的归属和回归家园的安宁。其次使大学生通过与古人对话, 与他者对话, 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建立自己的信仰。作品中反映的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历史脉络、人生使命, 使他们躁动的心开始安静, 开始深层次的思考, 反省自己, 在前人及他者那里学得对待人生的态度, 以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融入到社会之中去创造、发展。这样在中西文学作品的比较阅读与欣赏中, 人文素质教育便获得其所需要的几种精神要素, 这几种精神要素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实现了统一。
3 比较阅读中深刻认同中西文化, 实现深层次的人文素质教育
中西方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 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与心理形态, 这种不同反映在多个层面, 包括哲学的、宗教的、美学的等。而文学以审美的形式全面地反映与表现人生, 抒发人生的审美情怀, 将以上的各个层面综合在一起, 以最感性的方式, 充分地揭示人的本质与情态。中西方各个时代各种体裁经典文学作品的比较阅读, 有助于大学生穿越历史的时空认识世界与人生, 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获得哲理的启悟、情操的陶冶和人格的升华。在“春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以第一板块中西神话的阅读与欣赏为例。神话是各民族最早的文学样式与成果, 其产生发展是在各民族相对封闭的社会文化条件下进行的, 因而最能体现民族精神, 它又作为各民族文学的源头, 形成文学“原型”, 积淀于民族文学和文化的深层。在具体讲授过程中, 通过中西创世神话以及中西神话中有代表性的神话人物, 如奥林匹斯神的始祖盖亚和女娲的比较, 爱与美女神阿佛洛狄忒与高唐神女的比较, 著名英雄羿和赫剌克勒斯的比较, 可以领悟出中西英雄所表现出来的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从而可以体会到中西初民从一开始就持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我们的祖先重视社会、群体, 他们一切都从社会、群体利益出发, 舍己为公, 克制欲望;西方人的希腊初民重视个体, 以个人为本位, 放纵自己的欲望。在前者眼里, 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献身社会、群体, 只有那种舍己为公、干千秋大业的人才是君子, 才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相反那种一心想着自我、贪图享乐的人是小人, 不足挂齿。而在后者看来, 人生最美好的境界莫过于释放自我, 只有那种最大限度地施展自我、享受现世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
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通过个人方式 (如父子相传) 和社会方式 (如神话、语言、艺术、科学等形式) 代代承袭, 积而淀之, 变成了中西民族文化的深厚基石。它们不仅从根本上决定和制约着两民族原初的文化创造, 而且决定和制约着各时期的文化风貌和各种文化形式的性质。通过这样的阅读, 大学生会深刻体会到中西文化及人生价值观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 作为中华民族的后裔, 对本民族文化就会有更为客观、理性的认识。在当今文化大同的背景之下, 大学生应以此审视自己的人生及价值取向, 扬长避短, 汲取中西民族文化的精华, 重塑自身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从而更理性地规划、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
同样, 中西神话所呈现的中西民族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与观念, 在中西其他文学样式, 如诗歌、散文、戏剧、小说中都有明显的呈现。
如在中西诗歌的对比讲解与阅读中, 大学生首先会对中西诗歌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西方以《荷马史诗》开头, 形成强大的叙事诗传统;中国以《诗经》为范式的抒情短诗开场, 并且形成强大的抒情诗传统。中国古代诗歌除了《孔雀东南飞》、《长恨歌》之类的少量叙事诗外, 叙事长诗始终没有发展起来。西方的史诗传统, 在中国却成了“诗史”传统。所谓“诗史”, 就是以短小的抒情诗的形式, 反映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斗争中的大事, 体现时代精神, 表现民众的思想情感和生活风貌。杜甫、陆游的诗都有“诗史”之称。这种“诗史”采用注重写实, 不求夸张、幻想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如杜甫的《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等诗篇反映唐朝天宝年间人民的处境, “三吏”、“三别”、《北征》等表现安史之乱给民众带来的痛苦。
爱情对大学生而言是朦胧而又渴望的情感体验。正确的爱情观将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人生观念。爱情是人类最基本的也是最突出的情感体验, 因此爱情也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无论什么时代的文学, 无论哪个民族的文学, 爱情的表达总是占有重要地位。在讲授中通过中西爱情诗, 如《秦风·蒹葭》和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爱情诗“He is more than a hero” (《他不仅是英雄》) 的比较, 让学生体验中西爱情诗所表达的男女两性之间的恋慕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微妙的情感波折, 当然这是中西爱情诗共通的。但爱情虽然是以两个男女的情感联系为表现对象, 却渗透着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由此表现出如下差异。
第一, 在爱情观念上, 西方爱情诗表现为理想化、神圣化、精神化;中国爱情诗表现为现实性、人间性和灵肉不分。
第二, 在爱情的内容上, 西方爱情诗主要表现婚前的爱情追求, 欢欣和喜悦;中国爱情诗主要表现婚后的爱情哀怨、苦恼和忧伤。
第三, 在表现风格上, 西方爱情诗热烈、奔放;中国爱情诗则委婉、含蓄。
再以英国诗人彭斯的《红红的玫瑰》和李商隐的《无题》为例, 深刻认识中西诗歌观念、内容以及风格的差异, 从而系统理解中国古诗所具有的精神理念。这两首诗都表现对爱的执着, 彭斯的诗热烈、奔放, 直接表达要受到“四海枯竭”、“岩石烧裂”、“生命不绝”。而李商隐却非常含蓄, 以“春蚕”和“蜡炬”的意象来表达。西方诗人喜欢运用理想化、绝对化的言辞, 直抒胸臆, 表达爱情;中国诗人则善用空灵、凄婉、缠绵多意的言辞, 在特定的意象中婉转地表达情意。中国古代爱情诗一般停留在现实的层面, 写男女的离愁别绪, 相思之苦, 厮守欢娱。如果升华, 就把爱情比喻成君臣关系, 用爱情象征政治理想。从屈原开始, 中国诗人就有以香草美人自喻的传统, 夫妻与君臣形成一种同构关系, 诗人常常借爱情寄托政治失意的伤感,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难诉”, 美人失宠与文人失意相互对应。中国古诗彰显的这种精神形态恰好是中国文人即“仕”阶层所具有的强烈的群体观念和理性控制意识的反映。
受中国英雄公而忘私的“集体无意识”理念的影响, 中国诗人普遍具有一种“忧患意识”, 这种意识的呈现, 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贾谊“国而忘家, 公而忘私”, 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到秋瑾的“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 但恃铁血报祖国”。钱钟书曾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中国文艺传统里有一个流行的意见: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 好诗主要是不愉快、烦恼或‘穷愁’的表现与发泄”[4]。这种“忧患”诗的品格所反映的爱国思想是当代大学生得以传承与学习的精神理念, 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诗人, 但任何人都应该具有道德责任意识与历史使命感, 上对国家、人民, 下对家庭、个体。正是通过中西诗歌的对比欣赏与阅读, 大学生才能深刻地体会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渗透在任何一个华人子孙的骨髓里的这种忧患意识, 从而鞭策他们的思想与精神成人, 重塑大学生的人格理念与追求, 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同样, 在其他板块的学习中, 如比较中西戏剧莎剧《哈姆雷特》和元杂剧《窦娥冤》, 让大学生讨论“中国有没有真正的悲剧”, “中国的悲剧为什么因为大团圆的结局而淡化悲剧的精神理念”等问题, 使其从中认识中西民族的文化及价值观的差异, 在对他者文化的关照过程中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隐于文学背后的深层意识、深刻的文化根源和精神实质。继神话与诗歌的比较学习与欣赏后, 继续深入探寻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层因子, 继承本土文化的精神理念与价值系统, 认真领会和学习西方文化的先进精神理念, 扬长避短地重塑自己的价值理念与人生观念, 从而在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
参考文献
[1]熊淑玲.大学语文应倡导经典文学阅读[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4:41~42.
[2]佘翠华.浅议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方法探寻, 2007, 2:20.
[3]董自厚.大学语文教学法特殊性刍议——对两种教学法的反思[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4:73~75.
3.茶文化与鉴赏论文 篇三
关键词:多元文化;中国画;鉴赏;传播研究
中国画,又称为国画,最初称之为丹青。其作画方式与西方油画相比,十分特殊,主要通过毛笔和墨汁,在宣纸、绢帛等上作画,并将做好的成品进行装裱。相比较西方油画的浓重色彩,中国画的颜色简单、色泽清脆而干净,堪称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中国逐步敞开了国门,一方面迎接来自世界的多元文化,另外一方面也向世界展示着我们自己的独特文化和传统精华。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文艺作品表达形式的不同,文化习俗互不了解,中国画的鉴赏与传播困难重重,西方世界对中国画的理解存在较多的偏差。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中国画鉴赏的方法,传播的途径,以期望推动中国画的传播,增强中外文化的较量。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画的鉴赏方法
中国画的作画题材丰富,其作画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三类。这三类题材分别反映了中国画的三大审美视角。人物画多注重人物的神情,以传神为主;花鸟画则反映了画师的生活乐趣,多以情趣为主;山水画反映的则是风景的优美与景秀,多以意境为主。
(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加深鉴赏者的文化底蕴
中国画中承载了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着中国古今的历史、社会、习俗、环境、哲学思想等多方面的内容。是我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想要品味出一幅中国画的意境与神韵,就必须了解画师所处时代的背景,当时社会的发展情况,社会的主要哲学思想等。这些都是影响画师作画的重要因素,也是画师通过国画向我们所诉说和表达的重要内容。在多元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逐步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抛弃传统文化,相反我们更应当抱着尊重的心态学习传统文化,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充分理解中国哲学中的“形”“神”关系,为鉴赏国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国画的鉴赏方法,多角度品味国画精髓
中国画讲究的是形神的统一,轻“形似”但是又要达到“形似”的效果,这恰恰展现的是国画的传神、意境与气韵。这与西方绘画所展示、传达的内容具有巨大的差异。西方绘画作品一般以写实为主,通过透视学和解剖学来展示绘画内容。在西方绘画作用中,最为注重的因素为“光与影的关系”,通过明暗关系,使作品栩栩如生,跃然纸上。随着西方文化的发展与文艺复兴,后期西方绘画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思维和科学精神,并将其融入到作品之中,使得作品所表达的意思不再仅仅是绘画对象那么简单、客观。相比较而言,中国画在表达过程中更加注重主观的“神”,而不重视透视法和解剖法,更不重视作品的背景,仅仅是采用简单的线条,来勾勒出绘画对象。如中国画在月的处理中,并不直接画出月亮,而是通过勾勒出云朵的样子,然后让鉴赏者自己体味“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意境。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国画的门派与风格,了解不同画家的作画风格,学习国画的写意特点,体会国画的艺术特点。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国画鉴赏方法,如画家的笔墨是如何运用的,构图的基本情况。二者充分结合,才能更好的鉴赏国画内容,从简单的画作中品味出画家所表达的精髓与含义。如齐白石的《虾》,运用水墨和宣纸,简单的几笔勾勒,使得所画之虾跃然纸上,活灵活现,凝练传神,可谓是形神表达的极致。
(三)注重文化差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文化的蓬勃发展与交流,势必会导致文化之间的摩擦与碰撞。中国学者一直强调,对待舶来品,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因此,在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的今天,我们在鉴赏中国画时候要注重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既要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审美情绪,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中国画鉴赏水平,同时又要主动学习西方文化与美学知识,了解油画等绘画的特点,拓宽知识面,加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与人文情懷。通过这两种对比式的文化学习,帮助鉴赏者树立起全球发展的思想与意思,学会站在外国人的视角上审视中国画的特点,采用换位思考来反思中国画的鉴赏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问题是可以通过解说来解决的。通过这样的方式为中国画的传播做好基础工作和准备工作。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画的传播途径探索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最好代表之一,通过中国画,能够将中国特色与中国历史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由于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结合,形神统一”的特点,使得其在传播过程中有一定难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在多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对于绘画的理解差异较大,使得国画的传播速度较为缓慢。因此有必要在新时期下努力探索中国画传播的新途径。
(一)慎重选择国画作品,充分尊重文化差异
做好中国画的传播工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国画作品。中国古代的国画十分讲究线条的运用,更为注重意蕴的表达,如通过或浓重或清淡的笔墨勾勒出重峰叠岭的群山和气势磅礴的瀑布。这样的国画在我们欣赏起来必然是心怀激动,赞不绝口的。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由于其文化讲究的是写实,这样的作品在传播中可能会遇冷,使得中国画的传播受挫。因此在传播过程中,我们需要首先选择一些融合了中西方绘画理念的作品,如徐悲鸿的《马》等,从而简化作品的理解方式,增加作品的可读性。将这部分作品作为敲开国际大门的砖石,可以提高了世界对中国画的认识,扭转某些错误的理念,更迎合了西方社会的鉴赏视角。从而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迈出了中国画传播的重要步伐,进而从这部分作品逐渐过渡到中国传统画作,使得中国画能够逐步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nlc202309040009
(二)鼓励学者走出国门,积极传播国画艺术
做好中国画的传播,一方面需要我们站在外国学者的视角上选取一些他们容易理解的画作,另外一方面还需要我国的美术学者,研究者带着我们的瑰宝走出国门,积极传播我国的国画艺术。向各国学者展现我们的文化精髓,解读中国画背后的神韵与意境。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可直接减少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偏差,解答疑惑,消除偏见,从而真正将中国画带出国门。这需要中国学者的不懈努力,勇于开拓,不断进取,为中国画的传播开辟新的“丝绸之路”。
(三)借助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展现中国画的水墨情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的传播不仅仅依靠纸张与传教士,更依靠网络与高科技电子设备。中国画在传播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借助这样的新方式与新途径,在西方文化蓬勃发展不断扩大的现状下占据一席之地。如电子影像设备的运用,可以很好的将静态的水墨画转化为动态。在电子显示屏上逐步勾勒出的中国山水一点一点的吸引着大众的目光,展示中国画的诗意与美好。例如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宣传片中,就采用了动态的中国画作为开场,让人眼前一亮,引人入胜。通过新的科技手段,可以大大提高中国画的传播速度,静态的网页介绍与动态的水墨画过程相结合,缔造出意境优美的中国画绘画过程与展示,将中国画的传播推到一个新高度。
三、小结
中国画的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它承载着中国的人文精神、社会背景、美学理念、思维和审美方式等诸多中国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意境和特点。但是目前在中国画鉴赏与传播过程中的确存在一定的困难,使得外国学者对中国画存在一定的误读,使得中国画在走出国门之后频频遇冷。面对此种情况,我们不能放弃探索,墨守成规。在中西方文化不斷的交流与碰撞中,我们也要大胆革新,突破枷锁的限制。选取恰当的、能够充分表达中国文化精神的作品,选择合理、有效的传播途径,将中国文化与中国画的意境解说充分联系,减少世界对中国画的不理解,逐步提高中国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帮助中国画最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上充分展示。
参考文献:
[1]梁艳.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画鉴赏与传播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5:115+136.
[2]鲁浩.画意诗情——浅议中国画鉴赏与古诗词欣赏的统一[J].新课程学习(下),2015,01:209.
4.茶文化与鉴赏论文 篇四
根据我校学生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英才”的目标,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身心健康,本学期的校本课程《葡萄酒文化与鉴赏》旨在使每个学生都“学会担当,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生活”,有效地补充和丰富国家课程。一个学期《葡萄酒文化与鉴赏》课程的开设,使我无论在教学技能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这些不仅仅是对专业技能的深化,更是对老师“一专多能”个人素养的锻炼,使我从中受益匪浅。现将开课感悟汇报如下:
一、充分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就是要改变教师的“满堂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它能够最大程度开发学生的潜能。《葡萄酒文化与鉴赏》课程开设的初衷就是希望学生能在课堂中掌握基本的葡萄酒常识,学会鉴赏葡萄酒的基本技能,并能够动手制作葡萄酒。秉承着这种理念,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地“动”起来,既能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又能使学生“学会创造,学会生活”。
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葡萄酒是一种品位,葡萄酒是一种生活态度。本课程的课程预设是五节理论课程和五节实践课,把理论和时间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课程效率。但实际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更多地喜欢实践课程,也就是动手操作的课程,也就在这种课堂上学生才更愿意动手和思考。所以,在后面几节课程中,基本上采用的是前几分钟理论知识的普及和讲授,后面留出大量时间教给学生动手实践,在此过程中,我带领着学生创作出家庭版葡萄酒和苹果醋,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观能动性。
三、师生良好互动,进一步提升了师生友好关系。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课堂互动,注重人文关怀,消除实施校本课程“繁、难、杂”的心理障碍。通过情感交流,学生和老师们多沟通,努力激发他们的热情,树起他们的信心。让老师和学生们的个性特长在学校课程中绽放光彩。
除此了以上几点,本课程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课程的动手操作性很强,所以在教具准备上需要很多厨具以及各种食材,因为之前并没有开设同类课程的经验,所以在教具的申请上没有及时准备到位,造成每次课程开始当天才准备相关食材,显得有些仓促;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会存在极个别同学不愿动手参与,看课外书极其不愿配合教学的学生,也有偷懒的。如何促使全员参与其中是今后本课程值得思考的地方。
5.酒文化鉴赏 篇五
姓名:王继栋
学号:2010512404 摘要:酒文化是以酒为物质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的独特文化形态。广义的酒文化蕴涵丰富、自成体系,包括几千年来不断改进和提高的酿酒技术、工艺水平、法律制度、酒俗酒礼、形形色色的饮酒器皿以及文人墨客所创作的与酒相关的诗文词曲等等;而狭义的酒文化则是一般消费者心目中的酒文化,多指饮酒的礼节、风俗、逸闻、逸事等。
关键词 :酒文化;特点;功能;传统习俗
自从有了酒,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对酒兴味盎然,酒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饮酒文化。酒激发了诗人的灵感,创作出不朽的传世佳作;酒与文人的趣闻轶事不计其数。
中国的酿酒历史是从何时开始的呢?一说是“古猿造酒”,二说是“仪狄造酒”,三说是“杜康造酒”,然而无论那种说法,都能说明我国的酿酒历史距今起码在四千年以上,当今的许多考古发现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当中,中国的酒文化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品种也不断丰富,白酒、黄酒、米酒、葡萄酒、啤酒、药酒是应有尽有,其中的名品也是数不胜数。如黄酒中有绍兴加饭酒、福建龙岩沉缸酒;白酒中有五粮液、茅台酒、剑南春、董酒、泸州老窖特曲、郎酒、汾酒、西凤酒、古井贡、杜康;葡萄酒中有长城葡萄酒、张裕葡萄酒;啤酒中有青岛啤酒等。
中国人饮酒还讲究意境,最佳的状态是似醉非醉,使人处于最快乐、最兴奋的境界中。这时人们不仅话多,而且兴致大发,会妙语连珠,诗如泉涌,“李白斗酒诗百篇”即是最好的例证。正是饮酒进入了社会生活,所以酒有了社会精蕴,最终也就形成了颇具民族特色的中国酒文化。一.中国酒文化的内涵与形态
内涵即是文化所包含的核心内容,中国酒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为以下四种基本形态上:
1.物质形态酒文化。物质形态酒文化是酒文化的技术体系成果,包括人工创作的技术的、器物的东西。
2.精神形态酒文化。如果酒仅仅局限在单纯的食用价值层面上,还够不上文化。事实上,人们在创造酒文化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创造其精神财富。酒文化的物质成果决定了人们有关酒的观念、意识、想象的产生、内容及其发展方向、嬗变轨迹,渗入了中华民族的诸种意识形态之中,由此衍生出酒文化的精神形态。
3.行为形态酒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生活中,特别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酒的文化行为层面,主要以礼仪行为、信仰行为、社群行为、娱乐行为表现出来。
4.制度形态酒文化。中国人不仅充分估计到酒的壮身健体、扶衰养疾等功能,也充分认识到其伤身、丧生乃至亡国等负面效应。但中国人更能借助一系列调剂手段,制定出政治、经济、礼仪制度来规范人们酒事行为,调整被酒扰乱的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创造出中国酒文化的制度形态成果,以酒礼、酒政为突出。二.中国酒文化的特点
(一)中国传统酒文化的最大特色———“酒礼”和“酒德”
酒礼,是酒行为的礼节,用以体现酒行为中的贵贱、尊卑、长幼乃至各种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的礼乐色彩和政治色彩。
酒德,指饮酒的道德规范和酒后应有的风度。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
(二)中国酒文化的精神价值更突出地体现在酒与文学艺术的关系上
1.酒与诗歌。我国历史上就有“酒文一家”、“酒文天地缘”之说。从我国三千年前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当代诗人郭沫若的《女神》、郭小川的《祝酒歌》等,他们诗作的字里行间,随时都能闻到扑鼻的酒香,诗酒兼优的大家名流更是灿若星辰。
2.酒与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关羽温酒斩华雄、单刀赴会,曹操大宴铜雀台、煮酒论英雄;《水浒传》中的吴用智取生辰冈,武松醉打蒋门神、醉杀白额虎,鲁智深醉打镇关西、醉闹五台山,宋江醉酒题反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痛饮蟠桃宴等。
3.酒与散文。我国历代关于酒方面的散文很多,如东晋庚阐的《断酒戒》、戴逵的《酒赞》及刘伶的《酒德颂》;南朝梁刘潜的《谢晋安王赐宜城酒启》等。
4.酒与戏剧、曲艺。中国的戏曲中有许多剧目涉及到酒的内容。如关汉卿的《单刀会》;高文秀的《好酒赵元遇上皇》,《杜牧之诗酒扬州梦》等。曲艺内容说到酒的也很多,最著名要数是我国相声大师侯宝林的相声小段《醉酒》,将醉汉的醉态刻画的惟妙惟肖。
5.酒与书法。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瑰宝之一。嗜酒者不一定是书法家,但书法家大都嗜酒。中国古代许多书法家都有嗜酒的记录,据说书法大师王羲之等每见金文刻石刻字,即坐卧其旁,探索笔势,体会其五光十色的神采,领略其音乐般轻重缓文急的节奏。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对“醉墨”颇为欣赏,将其作为新建屋堂之名:“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消百忧。”
6.酒与绘画。在我国,历代文人墨客都离不开酒,不但诗坛书苑如此,绘画界的名家们更是“雅好山泽嗜杯就酒”。中国历代名画有很多都与酒文化的题材有关。可以说,绘画和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不解之缘。
(三)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酒文化,为中国的酒文化增添了特色
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酒文化是中国酒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使中国酒文化体现了更多的民族性特点。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的56个民族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酒习俗,如壮族敬客人酒的风俗是饮交杯酒;云南佤族有以泡酒待客的习俗;藏族待客的青稞酒;布依族人饶有风趣的“迎客酒”等,无不体现出我国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酒文化特点。三.酒文化的四大功能
(一)定位功能
通过文化的联系、联想、想象、创造,使人类确认自身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满足人们的心理安全需求,使人类能够从观察世界中确认自身的位置,减少宦海红尘中的飘泊感、虚无感,增加历史现实中的当下感、现实感。情感得到抚摸,心灵得到抚慰,思想得到抚助。文化由此成为现实人生的心灵归宿,是心情的停泊港,是灵魂的避难所,是情感的共生地,是思想的生发点。
(二)催生功能
文化需要载体,载体承扬文化。深厚的酒文化催生新兴酒品牌。2010年宜宾新出的一个酒类品牌,就是以周洪谟文化为载体的。关于周洪谟的史料、著述、神话、传说、家谱、字迹等精神文化,由关于周洪谟的古居、古墓、古道、古器、古玩、古砖、古窖等物质载体承载和传播。洪谟文化催生洪谟酒,洪谟酒助推洪谟文化。
(三)推动功能
一个优质的酒类商品,仅靠质量是不行的。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产品质量是基础,没有优良的酒质做基础,一切规划和设想都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但抱着“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固有观念,同样有害于酒类事业的发展。商品传播、口碑传播、大众传播是商品做强做大的基本路途。质量、品牌、文化是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三层境界。好酒必须要有好文化,好文化与好酒结合,必将如虎添翼、迅猛发展。好酒与不好的文化相结合,将损害品牌,造成内伤。
(四)挽救功能
文化的开拓与创新,对于困境中的企业来说具有挽救功能。红楼梦酒业的战略重组,从形式上看是经营形式的转变,但其实质是文化理念的现代转换。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小主之一的《红楼梦》,其核心意象是“千红一窟(哭)”茶“,万艳同杯(悲)”酒,是由锦衣玉食、富贵荣华因内忧和外患而走向凋零破败、凄苦悲凉的过程。这种文化象征暗合红楼梦酒业曾经走过的路程。酒文化,应当担负起“救名(酒)于水火之中”的重任。对曾经短暂辉煌过的过气名牌进行文化重塑,是挽救名牌酒的重要途径。红楼梦做了初步的探索,但仍需时间检验。四.酒文化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渗透
酒,可谓是中国人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东西。朋友聚会觥筹交错间,距离拉近。家人聚会中举杯盏影间,流露着默默温情。同时,各种社会风俗习惯中也离不开酒。如新人结婚,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要前去喝“喜酒”。孩子满月,其父母会大办操持一场“满月酒”,以祝福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端午佳节,人们要喝雄黄酒,寓意驱邪避祸。清明重阳更是要以酒祭祖,表达对先人逝者的怀念。可见,酒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更有一句俗语“无酒不成席”,可见酒的重要地位。
五.中国传统习俗中酒的文化功能
1、婚俗中约定盟誓功能
在中国人的婚嫁庆典上,无论是在中国当今社会还是传统社会中,酒是婚俗中不可或缺的点缀品,甚至在许多民族的婚嫁中,自始至终都有酒的参与。酒固然有喜庆的含义,但同时酒还有约定盟誓的功能。结婚的序幕是“订婚”,许多民族订婚的俗仪,都是酒字当头,所以婚俗的帷幕就是由酒来拉开的了。例如在东北,男女双方经媒人的中介议婚后,第一步就是“喝相亲酒”。
2、酒的交际礼俗功能
在现代人们的交际生活中,喝酒应酬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在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中,以“酒”示仪的传统礼俗更是比比皆是,表达了对客人的欢迎和真挚热忱的情感。如广西瑶族的喝“三关酒”的礼俗,当有贺客来临之时,主人就在屋外组成三关,每一关都敬客人两杯酒,以示款待之诚。人们推杯换盏的举动,就是互敬互让的表示,所以感情越喝越厚。
3、酒的祭祀功能
传统的汉族祭祀活动大都有三祭:春节祭、荐新祭(收获季节的农耕习俗)、清明祭,这些祭祀活动中都离不开酒的存在。以春节祭祖的习俗为例,祭祖寄托了后世子孙对祖先“水源木本”的情思和“慎终追远”的悼念。
参考文献:
[1] 吴慧颖,张秀军,张晓.对中国酒文化的内涵、形态与特点的探讨[J].学理论, 2010,(05)[2] 郭五林.酒文化的四大功能分析[J].酿酒, 2010,(03)
[3] 张功.论酒文化与酒文明[J].酿酒科技, 2010,(06)[4] 陆平.论中国酒文化及其发展特点[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1)[5] 张冬梅.浅谈酒文化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的功能[J].青年文学家, 2011,(04)[6] 周路红.浅谈中国的酒文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5,(09)
[7] 孙小超.浅析中国的酒文化及特征[J].现代交际, 2010,(07)[8] 胡骄键.中国酒文化的三重境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9] 吴晓煜.中国酒文化谈丛[J].当代矿工, 2005,(07)[10] 何莲.中国酒习俗延伸之下的酒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05)
酒文化公选课结课论文
学院:农学院
姓名:王继栋
班级:园林10(2)班
6.文化常识及古诗鉴赏 篇六
一、文化常识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本指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B.郊天,在郊外祭拜天地,历代王朝把郊天作为吉礼首位,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郊天活动。
C.崩,古代把重要人物之死看得很重,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与诸侯之死称作“崩”。D.缙绅,也作“搢绅”,意思是把上朝时所执的笏插在带间,后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夷人,原本是对中原地区东方少民族的称呼,与西戎、南蛮、北狄并称。后来也泛指少数民族,与“胡”意思接近,也可指外国人。
B.曲赦,古代赦令的一种,指的是赦免一个或几个特定地域,并不是全国性的大赦。C.太子少保是东宫的官职之一,负责太子的安全保卫工作。其中太子太保为正职,少保为副职。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分别是太子的文、武教习。
D.谥,即谥号,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含义的称号。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及其他有名望的谥号也都是由朝廷赐予。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授”是指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后成为一种学官名,掌管学校课试等事,位居提督学事司之下。现在是高等学校教师学衔或职务名称之一。
B.“母忧乞身”是指遭逢母亲去世,在朝廷任职的官员,请求辞职前去为母守孝。C.“五更”是指年老还乡但富有学识经验的德高望重之人。古代设五更之位,天子要以父兄之礼来对待。
D.“结发”,汉族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号,纪年的名称,多指帝王用的,如“开元、天宝”是唐玄宗的年号。B.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C.工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营造工程及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为工部尚书。
D.册赠,也册书对死者追加封赐,文中“册赠太师”即追加太师职位。5.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一般指姓名,幼年时一般由父亲命名;多用于自称,或用于做传时介绍传主。
B.行陈,亦称“行伍”,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代指军队。C.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南宋在杭州设立临安府(意为临时安顿),称之为行在。
D.乾道,年号名,古代纪年的一种常见方式;改元,指同一皇帝在位期间更换年号。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科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级。考中称为及第,没考中称为落第。“第进士”,即殿试及第,考中进士。
B.工部为三省六制中尚书省下所辖六部之一,主管管工程营造、赋税财政等,其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
C.古代倡导孝道,有“百善孝为先”之说。孝即孝顺,善事父母;古代以尽心奉养和绝对服从父母为孝。
D.九流是古代战国时代的九个学派,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7.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郡守:官名。郡的行政长官,始置于战国,原本是防守边地的官员,后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B.《书》:即《尚书》,也称为《书经》,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以记言为主。后被列为“五经”之中,是儒家重要的经典。“尚”即为“上”,《尚书》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
C.鼎镬:是鼎与镬的合称,二者都是古代的烹饪器。后来成了古代的一种酷刑,就是用鼎镬烹人。
D.告老:指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后专指官员因身体有病或政见不合而委婉地提出辞职。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汉》指《史记》《汉书》,都属于纪传体史书。在经史子集中属史部,而《全唐诗》《宋词选》则属于集部。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左右各一,中间为通道。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古代其他人的死亡均称为“死”。
D.“从事”,官名。汉制,州刺史的辅佐官吏如别驾、主簿、功曹等均称从事史。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都自辟僚属,多称“从事”。
二、古代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深湾夜宿
王勃
津涂①临巨壑,村宇架危岑②。堰③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江童暮理楫,山女农调砧④。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注】①津涂:道路。②岑:小而高的山。③堰:拦河蓄水的土坝。④砧:捣衣石。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夜宿的深湾是个偏僻的地方,道路面对巨大的山谷,村子建在危险的山上。B.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C.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
D.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远近交替写深湾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景。E.前三联,写出诗人眼中的异乡景色风情,第四联抒发游子乡思,情景相生。15.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 ”一句仅用七个字,就点出地点、时间、人物,拉开故事的序幕,语言平易,如话家常,又高度凝练。(2)当朋友生活中遭遇遇挫折时,我们可以借用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来鼓励他,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老子》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荀子在《劝学》中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西江月① 【宋】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②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B.“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频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C.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D.“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15.“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孔子“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相近。
(2)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出边塞的悲凉,它是“。”
高三语文练习·文化常识及古诗鉴赏(答案)
一、文化常识
1.C(不包括“诸侯”)
2.D(“大臣及其他有名望的谥号也都是由朝廷赐予”,解说不正确。也有私谥。古代士大夫死后由亲属、朋友或门人给予的谥号。如陶渊明私谥“靖节”。)
3.D(“结发”意为“束发,扎结头发”。古代男子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4.C(掌管土地、户籍是户部的职事。)5.B(行陈,是巡行军阵的意思。)
6.B(工部主管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赋税财政等为户部主管。)7.D(告老指因年老、疾病等原因辞官,不是专指官员因身体有病或政见不合而辞职。)8.C(解析:死就是指古代平民的死亡,而非泛指所有人的死亡。例:“士”的死称为不禄)
二、古诗鉴赏
(一)14.A(2分)D(3分)(A项错在对诗中“危”的理解上,这里“危”不是指危险,是高的意思。D项“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错,应是第一句与第四句写近景,第二句与第三句写远景)
15.描写了这样的图景:天已入暮,江上的儿童还在辛勤地划船;天晚了,山中的妇女还在捶洗衣裳。(2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的深厚同情。16.(1)浔阳江头夜送客(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二)14. A、D(A、是借喻,不是借代。D “喧闹和生机”不对,应为“表现了空山春晨的万籁俱寂”。)(答对1项得2分,两项得5分)
15.①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
②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诗人愉悦之情。
③叠词,“弥弥”“隐隐”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声声悦耳。
④对仗,“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对仗工整,富于音韵之美。
16.(1)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7.茶文化与鉴赏论文 篇七
关键词:收藏,文化遗产,坚定鉴赏
收藏是古已有之的事情。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前行, 人们将历代古玩、古籍、艺术品、生活品等历史遗物和文化遗产, 有意识的进行收集和珍藏并代代相传, 或集藏把玩, 或交流交换, 逐渐形成丰厚的文化积累。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力民生的大幅提高, 收藏热从兴起到盛行, 已由一种休闲的精神文化活动而发展成一种高雅时尚新型的产业文化。盛世多收藏, 收藏兴文化。收藏文化已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精神文化领域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此给人们精神生活带来的愉悦和投资上的回报, 则更成为时下具有高层面文化底蕴又具有收益性的一项文化产业。
1 收藏的起源与鉴赏的发展
任何一种事物的出现、产生、发展都有它的历史根源发展过程, 都经历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漫长的发展过程。收藏和收藏文化也不例外, 它也是从无到有、从无意识收藏到有意识收藏, 也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的发展过程。追溯收藏的历史, 早在我国秦汉时期就有人热心于收藏, 唐宋时期较为风行。但真正意义上的收藏, 起源于北宋晚期, 其发祥地在北宋都城开封, 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收藏高潮的策源地。北宋历朝皇帝皆好读书, 喜书画, 好藏书、喜收藏。尤其是宋微宗, 更是个多才多艺的“文化皇帝”, 特别崇尚古代文化艺术, 他在位的三十年间, 广集历代古玩, 泛藏历朝书画, 他虽然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从政失败的“亡国之君”, 但在古代艺术史, 古代文化发展史上, 他却是以著名的大书法家、大收藏家和鉴赏大家而永载史册。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在他的带动影响下, 上层社会的崇古情趣和意识大大加强, 而他们对古玩的大量需求又影响到整个社会收藏意识的提升。大大刺激和促进了收藏古玩业的空前兴盛繁荣。
我国当代收藏文化的大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千年后, 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高度发展, 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社会文化多元繁荣, 社会财富快速增长。举国上下国富民强, 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事业一派生机, 全国性的收藏热、收藏投资热此起彼伏。有数据表明, 当今中国收藏队伍已达七千多万人, 收藏门类几乎涵盖中国文化所有范畴, 收藏观念也从历史上的孤芳自赏、兴趣爱好的旧观念更新为品评鉴赏、交流投资的新观念、新时尚。
收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带动了文物、古玩、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崛起和兴盛。目前全国有资质的拍卖行有240多家, 每年成交额都在上百亿无以上。可以说, 改革开放30年来文化事业变化最大、发展最陕的就是收藏文化和拍卖行业。可以肯定的说, 目前我国收藏业的兴盛, 拍卖行业的红火, 已成为中国历史上第四次收藏高潮。这种太平盛世、经济发达带来的古玩收藏业的红火, 必然会给我国文化发展史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是收藏文化与时俱进、呈现市场化、大众化态势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2 收藏活动中的鉴定鉴赏
鉴定和鉴定学是在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中经常出现的名词, 而且也是博物馆工作实践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程序。在考古学中的器物学中涉及到鉴定, 在博物馆中的文物收购、藏品研究等过程中都必须以鉴定为关键环节。在各高校开设的考古学、博物馆学等课程中, 鉴定学是其中的一个专门学科, 是一门学问。
在博物馆的业务工作实践中, 鉴定更是在对入藏文物进行把关。对是否够博物馆的收藏标准的文物进行鉴别真伪、断定年代、确定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是文博单位、国有收藏机构收藏、收购文物很关键的一项业务工作。因此, 鉴定在文博工作中是一项学术性、技术性很强的一项技能。博物馆对文物从收藏到整理、研究、保管、保护等一系列工作都是围绕着鉴定进行的, 鉴定在博物馆工作中是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
民间收藏, 无论是从收藏、鉴定为目的, 还是以投资、获取利润为生财手段, 都是从藏品开始的, 对古玩、文物、艺术品的真伪的鉴别、保值增值与否都要做一番研究决断、判定, 这一过程就是鉴定的过程。没右鉴定在先, 收藏收购、买卖交易、保值增值都无从谈起。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鉴定在投资收藏中的重要性。
例一:一位珠三角的收藏家投资上千万元收集古代瓷器一百多件, 经文物专家鉴定后, 均为仿制品。
例二:沈阳一位买主花十一万元买到一个铜香炉, 经专家鉴定后才知道是在古玩市场上只值二百元的赝品。
例三:一位新疆收藏者在海口市花四千八百元买下说是古墓出土的钱币和一对瓷瓶, 一经鉴定只值五十元。
例四:一位藏家在拍卖行花112.2万元拍下潘天寿的一幅画, 后经鉴定却是一幅仿真作品。
因此说想搞收藏, 特别是古玩旧物的收藏, 一定要把好鉴定这一关。赝品是搞收藏、收藏投资的最大风险。所以鉴定真伪, 鉴定的能力, 其“眼力”就显得非常重要。这里行话说的“眼力”就是鉴定能力、鉴定水平。鉴定关乎收藏的质量, 投资的取向等一系列重大事项, 所以说它对每个想入收藏之门, 走古玩、艺术品收藏投资之路者来说, 是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和本领。
3 多实践方能提高鉴定鉴赏能力
对于无论是国有收藏机构还是民间收藏者来说, 鉴定是一项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一个专业。它不是靠多看书、多听课、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 是要靠长期的接触实物, 掌握器物的特征、掌握基础实践知识和长期的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一个考古学、博物馆学硕士或博士如不亲自参加田野考古实际锻炼和在博物馆的文物库房中长期观察、比较实物, 绝对成不了鉴定专家。我国当代著名瓷器鉴定大师耿宝昌先坐就曾经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瓷器库房保管员;我国研究清花瓷器大鉴定家张浦生先生也是南京博物院瓷器库房保管员出身。
掌握鉴定技能还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做到三多, 即多看、多比较、多学习。
多看———是要多看实物, 多看标准器。如瓷器鉴定, 一定要多看各时期的器物。多掌握器物的特点, 掌握各时期典型器物的典型特征。
多比较一就是多看真品, 也多看仿品, 从中比较其差别, 总结出真与假的各自特征。长说的一句话就是“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多学习———多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如瓷器的鉴定方法, 通过胎、釉、纹饰、底款、造型等等;书画中, 各时期的画风、各大名家的个人风格, 纸墨、笔法、印章、题跋等方方面面的知识都要了解和掌握。
通过学习、积累、钻研及长期的实践来进行鉴定的方法, 行话叫做“目鉴”———即眼学鉴定。它历练的是“火眼金睛”, 是一种品味文化、人文历史、探寻古人智慧、艺术成就、美感神韵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过去的碳十四测定和当今的高科技的光谱测试所无法替代的。
8.文化情境中的美术作品鉴赏 篇八
关键词:历史文化;文化情境;人文精神;美术作品;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265-02
画家,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的内容,所蕴含的思想,以及其创作的方式都各有不同,但在他们创作时,其都不可能脱离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时代的。所以,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我们要从其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通过对画家生活的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甚至是宗教信仰等的了解,体会其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
所以,我们在进行美术作品鉴赏课程时,就要将这种鉴赏方式传授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在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中,拥有自己独特的体会与理解。而如何在美术作品鉴赏课程中,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方式,所必需的首要条件就是,对文化情境教学氛围的创设。美术作品欣赏需要有与之匹配的文化氛围。
一、在文化情境中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必要性
1.美术教育在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
现今,我国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宗旨,是通过提升学生的素质,培养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而美术教育恰恰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另一方面来说,美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其他艺术、文化所不能替代的社会功能,即其中所蕴含的思想、人文关怀、民族精神,具有洗涤人们的灵魂,培养健康积极心态功能。并且,美术还能开发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用很大。
2.美术中蕴含着众多学科的哲学基础思维方法
人们创作美术作品,并不单单是对于美的再现,而是把人的情感与思想融入其中,通过对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对来源于实际的美的再现与升华。画家在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时,其自身不仅要具有美术作品创作的基本素质,其还需具备空间素质、逻辑素质等学习其他学科应具备的素质。所以,美术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形成优秀品质、素养也有很大帮助。
3.美术教育能够促进人们综合品质的提升
美术作品,是对实际生活与环境的再现。但是,美术作品又不是对生活简单的描摹,在再现生活的过程中又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审美取向、认识体味,它是高于生活的。所以,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时,我们能够从其中发现许多统一的特性,像是形象性、情感性、社会性以及想象性等。
人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会通过自身的视觉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使得自身的情感与思想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使自己的审美效益得到提升,思维也会得到优化。人们在接受美术教育时,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使得自身的思想、意识得到某种启迪,提高了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提升我们自身的综合品质。
但是,美术欣赏是需要适宜氛围的,适宜的氛围会大大提升审美效果。我们在美术作品鉴赏课程中创设文化情境的教学氛围,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真正受到艺术熏陶,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升华他们的思想境界。
二、美术作品鉴赏的教学现状
高校学生的美术作品鉴赏能力普遍较低,这与高校普遍不重视美术鉴赏课不无关系。许多学校都存在忽视了美术作品鉴赏课的倾向,无论在课时安排还是在师资配备上都不到位,使美育流于形式。
另一方面,我国的高等美术院校,其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美术作品鉴赏的能力,但是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美术学院的学生四、六级英语测试合格率还不到五分之一,而思想政治课的合格率也不到一半。所以,综合来说,现今高校的学生,其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与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是不无关系的,这势必制约个人素质的全面的全面发展,并反过来影响美术素养的提高。
所以,对于现今高校学生的美术作品鉴赏课程,我们要在课堂的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文化情境,使得学生从心里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产生一种强烈的渴望,自觉地去对其进行学习。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与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能使学生素质迈上一个新台阶。
四、美术作品鉴赏中文化情境的创设方法
在美术作品鉴赏课程中创设文化情境,提高教学效果,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使文化与美术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美术作品鉴赏能力。
1.转变美术作品鉴赏课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成功与否,与教学理念有莫大的关系,高校的美术作品鉴赏课也不例外。所以,要教好美术作品鉴赏课,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心理和实际需要出发,创设有助于美术鉴赏的文化环境。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美术作品鉴赏,更多的是以一种美术技巧、方式、风格分析的方式来进行,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在鉴赏中形成审美品质。我们要将这一课程看做为对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的传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有所收获。
2.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创设文化情境
现今的高校学生,成熟得都比较早,大部分学生对于自身的发展都已有了明确的目标,所以,其对于学习的课程也会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所以,在美术作品鉴赏课程中创设文化情境,让学生的审美情趣、想象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社会竞争力。这样,学生对于美术作品鉴赏课程的学习热情也会相应地增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文化情境。比如针对美术作品中独特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等,选取不同的专题与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授,如播放有关记录片、专题讲座等,让学生在美术作品鉴赏中了解历史,了解诗歌,了解不同流派的画作,提高他们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endprint
3.让学生们走进真实的环境,感受独特的美术作品魅力
我们都知道,艺术源于生活。生活环境中的美景、独特的景观、建筑、工艺品等,都是美术作品鉴赏课程中创设文化情境的良好资源。而且,学生的年龄、性格都已发展成熟,所以,对于学生的教学要更具灵活性。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或闲暇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民间艺术进行研究与再创造,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师可以先引领着学生对这些民间艺术进行近距离观赏、感受,使得学生在自我创作时,能够多一些灵感。另一方面,学生在对这些民间的艺术进行观赏、感受时,不仅对其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还增强了他们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
4.让学生们体验美术气氛,感受美术作品的独特魅力
高校的学生,动手能力都较强,我们可以从学生们感兴趣的方面入手,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或描摹、或写生,使学生通过美术实践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体会美术家作品创作时的思想与情感。
像著名的《最后的晚餐》,我国的学生大都是无神论者,对于这种具有宗教色彩的绘画的理解能力还是稍有欠缺。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最后的晚餐》的演绎,在情境中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就是从其光线、色彩的空间组合入手,感受其对人的视觉冲击,寻找明确的突破口,从而理解其中的内容与感情,并最终了解美术作品的真实意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欣赏美术作品,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课堂情境进行渲染,让学生通过音乐的听觉效果与美术的视觉效果融合,从而理解美术作品的真实意义。而且,音乐与美术的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术作品鉴赏课程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鉴赏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汉.试析在文化情境中开展美术鉴赏[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
〔2〕张媛媛.“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理念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6).
〔3〕伍慷.在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关于加强高等美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1,(9).
〔4〕章媛.文化情境中的美术作品鉴赏[C].华中师范大学,2012.
〔5〕杨彩霞.解读美术新课标 创设文化情境教学[J].魅力中国,2009,(2).
〔6〕赵婧妍.论如何有效创设美术文化学习的情境[J].科学与财富,2011,(10).
〔7〕黄经庭.浅谈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J].美术大观,2011,(7).
〔8〕苗伟.理解文化环境[J].社科纵横,2010,(3).
【茶文化与鉴赏论文】推荐阅读:
奢侈品文化及品牌鉴赏09-24
诗词鉴赏论文08-26
《影视鉴赏》期末论文10-18
茶文化与经济贸易的论文10-31
民族音乐鉴赏论文07-04
高中美术鉴赏课论文08-24
文学与文学鉴赏09-28
建筑与文化论文10-04
韩国影视作品鉴赏论文08-10
金缕玉衣鉴赏论文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