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随想诗歌

2024-07-10

生命的随想诗歌(共14篇)

1.生命的随想诗歌 篇一

生命随想的小学作文

看到了高考的试题,题目为“生命”。不禁心中有所感触。

万物皆有生命,花草能够呼吸,虫儿能够眨眼睛,或许再你看不到的时候鲜花也会对你微笑。

人的生命是坚强,当地震来袭的那一刻,身躯被埋葬,被掩藏,但唯一不惜的是那顽强不倒的生命。求生的意识让微微喘息的身体坚持到最后一刻,乞求光芒降临,拯救生命。

但有时生命也是脆弱的,当亲人,当所爱的人离自己而去的时候,生命却又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它是那么的脆弱,如同精心雕缀的绚丽玫瑰,好像一碰就会破碎。

不同的立场生命所占的价值也就不同。

有人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所谓的爱情不也是建立在生命的基础上吗?没有生命哪来的那些“海誓山盟,生死与共”。当紧握着心爱人的双手,与她走过世间的.风风雨雨,那不就是生命所见证的吗。

大自然奇妙无穷,孕育出的生命也千姿百态。每个人的身份地位不同,但是作用却都是一样的,有了生命世间才有了色彩。

在看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曾经说过,“活着就是有意义,就是干有意义的事”。当时听到这话只是觉得有趣,可笑。但是仔细想想,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曾经抱怨过自己为什么不是出生于富贵家庭,为什么没有美丽的外表。如此种种,总是让我哀怨连连。但是现在想想其实我拥有的很多,最起码我拥有生命,我可以干自己喜欢做的事。

有时也曾想过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金钱?可是有了钱能买到心中的快乐吗!为了爱情?但是谁又能保证自己能够爱的轰轰烈烈,生死缠绵呢!那时的自己是迷茫的,困惑的。或许现在的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生命是绚丽的,也是衰败的。一切全都要看拥有的人有怎样的心态,美好的人生,生命也是尽显光芒,错乱的生活,那么你的生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毫无意义。

有时在城市中穿行,看着那夕阳下的高楼大厦,心中不禁有许些忧愁,总是在探索,在努力,总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在那里我可以幸福的微笑。

生命就像一夺常开不榭的花,吐呐着馨香,滋润着周围每一番心田。所以不要让生命懦弱,要时常浇灌一下。美好往往取决于你对生命的态度。

2.生命的随想诗歌 篇二

一.波澜壮阔的天地形象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建安十二年 (207) , 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 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 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 开头为“艳”辞, 即序诗, 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 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龟虽寿》。

《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 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 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 既描写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 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首二句“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 登高观海。诗人登上碣石山, 俯视大海, 只见“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举目所及是一望无垠的大海, 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 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 刻石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 居高临下, 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 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 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 北方统一即将实现, 心情该是何等激奋!诗人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 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树木百草, 生长十分繁茂, 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 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 但是疾风劲草, 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 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 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 他觉得自己的雄图伟业犹如这树木百卉一样, 生机勃发, 看到洪波涌起的大海, 充满生命的活力, 内心感慨万千。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 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 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 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诗人从大处落笔, 极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沈德潜说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 特别是诗末, 诗人展开丰富的联想, 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壮阔的境界:“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寥寥数笔, 就把沧海那吞吐日月, 含孕群星的博大襟怀勾勒出来, 让人感受到天水相连, 交相辉映, 浩浩荡荡, 无边无涯的壮美景象。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 展现了宇宙的神奇和奥秘:太阳和月亮, 周而复始, 每天从东方升起, 绕行一周, 又从西方落下, 不正如从海中升起, 又投入到海之怀抱吗?诗中之碣石、山岛、沧海、洪波已颇能比喻诗人峭拔清峻的人格与博远开阔的胸怀, 又以日月与星汉增势烘托, 传尽了作者重整山河的壮志豪情。作者在描写沧海景观与气象时, 选择了那些能暗示自己感慨的景观与气象, 将自己的生命意识与以沧海为代表的宇宙结合起来, 构成一个强烈对比:何其博大、永恒, 诞生万物又收容万物的的宇宙;何其渺小、短暂的个体生命!在诗人眼中, 大海就是日月星辰的母亲, 大海那吞吐宇宙, 包孕群星的气势给了诗人以力量, 他的生命在这里得到了洗礼和升华。沈天鸿在《曹操:中国诗歌的真正开创者》中说“自然景物入诗, 曹操并不是第一个。但以自然景物为主, 他却是第一个。”这首诗全部是自然景物的描写, 在作者笔下, 天地宇宙融为一体, 天人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诗人在诗歌意象中贯注了中国传统的哲学精神, 使全诗更具深度、厚度和震撼力、感染力。

二.生命价值的追问求索

当天地与生命产生抵牾、理想与现实存在矛盾时, 曹操禁不住追问: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契阔谈宴, 心念旧恩。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短歌行》)

诗歌开篇就发出“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的感伤, 用转瞬即逝的晨露来比喻人的有限生命, 这个比喻既形象贴切, 又生动地再现诗人曹操对个体生命有限的困惑, 一种对生命和时间短暂自觉产生的难以言说的痛苦和迷惑。接着, 诗人想到了用常人的平常方式———借酒消愁,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接下来诗人转念之间跳出生命困境的忧虑, 直接转入一个更为忧虑的现实, 即对人才的渴求。“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诗人曹操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对生命的理解异于常人。虽然个体生命犹如朝露, 但对于渴望建功立业的曹操而言, 他不会消沉, 生命的短暂反而让他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珍惜自己的时间, 更珍惜生命的价值。诗歌后面具体描述了他对人才的渴求之心, 并直接表明他的人生理想:“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整首诗, 诗人情感上经历了由借酒消愁到渴求人才到实现人生理想的远大抱负。

在这首诗里, 曹操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思考。在他之前, 虽然有屈原的九死其犹不悔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但屈原发问的原因和求索的内涵, 是忠君, 是就事说事, 而曹操的发问是超越了这些就事论事的感慨模式和功利意识, 是代表同时代的所有人, 甚至代表了他身后的每一代人的心声。曹操孤独地面对着天地, 面对着人生, 试图在自己短促的生命中寻找出生命价值的终极答案, 所以《短歌行》打动了每一代人, 直到今天, 还能唤起我们的感情共鸣。全诗没有低吟浅唱的哀苦情态, 虽透着悲凉的艺术氛围, 但那已是一种英雄居高临下式的落寞与孤寂了, 通脱跌宕的诗句与落寞悲壮的英雄情绪, 交织出一个“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的宏大境界。曹操能够将一首诗提升到如此卓远的艺术境界, 与其说是他的艺术功力所致, 不如说与他远大的抱负和人生理想、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奔放不羁的枭雄性格密切相关。这些创作于征伐途中马背之上、于运筹帷幄间文思奔涌援笔挥就的诗歌, 从形式到内容都透着力度和风致, 浸着情感和沉思。

三.拼搏奋进的生命赞歌

作为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 曹操心中的生命是这样的: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螣蛇乘雾, 终为土灰。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表达了诗人不信天命、积极进取的精神。诗人由神龟、螣蛇起兴, 以老骥作比, 紧紧抓住人寿不永与壮心不已的矛盾, 慷慨高歌, 特别是“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四句, 渗透着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 对人生价值的重视、对功业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时间的无限珍视, 给人乐观向上、奋发有为的力量, 因而鼓舞着后代许多志士为追求理想而不懈努力。“盈缩之期”四句, 朱乾《乐府正义》曰:“魏武乌桓之伐, 履危蹈险, 殊非怡养之福。军还之日, 科问前谏者, 皆厚赏之, 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 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 万安之计, 是以相赏。’‘永年’之语, 皆惊心于事定也。”读曹操的诗, 我们看到, 站在我们面前的, 就是这样一位精神健旺, 始终孜孜不倦, 执着追求, 矢志不移, 拼搏奋进的英雄形象。

方东美在《中国人的人生观》中写道:“天地之美寄于生命, 在于盎然生意与灿烂活力, 而生命之美形于创选, 在于浩然生气与酣然创意。”曹操的生命之美即体现于其对理想事业的执着追求。从生命实现的意义上讲, 个体一旦停止追求, 肉体就会怠惰, 精神也将萎靡、退化, 碌碌无为会无情地剥去蓬勃生命曾有的光彩。曹操虽届迟暮之年而“壮心不已”, 其“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的豪迈为人们吹响了励志的号角。曹操在感叹人生的短促和由此产生的悲哀时, 他并没有消沉, 而是要尽量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 实现对生命有限的超越, 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2]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3]张亚新.曹操大传[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4.

[4]马良怀.魏晋风度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3.海蓝诗歌诗的随想 篇三

跳跃的诗篇

是燃烧的烈焰

在世俗的荆棘中

在沉寂的生活中

飞快地旋转

高吭地呐喊

翱翔在生活的海洋

冲破沉闷的空间

把爱情颂扬

把快乐歌唱

悲伤、激昂、畅想……

一切都是那样真切

充满热情的语句

照亮黑暗的角落

点燃萋萋的草原

奇异的笔锋

把捉摸不定的思想

变成一条闪光的链条

在历史的长河伸延

梦幻对诗说

你和我差不多

都是现实的扭曲和盗版

我们截取人生的片段

把自己妆扮

诗蔑视着梦幻

你只是把现实的痛苦放大

或者把快乐放大

或者无中生有

或者张冠李戴

而我却清除生活的.杂芜

梳理世事的纷乱

臃肿的现实

被我削成锋利的匕首

把真理呈现

或者把祝福

变成飞得更远的千纸鹤

把爱意相传

或者面对被你麻醉的人们

发出前进的呐喊

或者为寒冷的人们

送去温暖……

不要平平仄仄咬文嚼字

不要哼哼叽叽自作多情

文是心声

诗为我用

像火山

该爆发就尽情爆发

像彗星

绚烂瞬间化为灰烬

裁剪思想的彩虹

留下生命的痕迹

孤寂的夜

灯光充斥斗室

屏息凝神

读诗

犹如万马奔腾

恰似彩虹当空

纤细的触觉在舞动

平平仄仄像阶梯

把思想推向奇峰

端详忧虑

品味梦想

缄默变成波涛汹涌

痛楚感觉佳期如梦

夜的帷幕渐渐退去

眩目的光

4.秋天·生命·随想 篇四

此时是清秋时节,万叶吟秋,秋山明净,我以为哲学诞生于秋,而人生哲学诞生于深秋之夜对生命的觉悟。

也许因为爱吧,我们来到世上,因此要感谢上苍;因为爱,我们上下求索,历经沧桑;更是因为爱,我们撒手尘寰,不知能否飞升天堂?生命的来去有无,都和爱有关吗?我不知道。

人的一生,不断与客体作斗争,也不断与自我作斗争,活着是胜利吗,死了是极乐吗?

生命追求的是自由与充实,生命所多的是束缚与空虚,文艺就是人类为摆脱空虚而战斗的伤痕,是见证,而大美皆有伤。衣食住行是重要的,否则一切无法安放。

我曾经叫着活出真我,现在看来活出真我,不要叫才是。

并非所有的人都会经历苦难,但不经历苦难的人生能算得上真正的人生吗?并非所有的文字都有忧伤,但没有忧伤的文字能算得上真正的文字?可是我最想说的是,给我文字,我不要忧伤。

关于生命最美的诗歌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关于生命最美的散文是《我与地坛》,关于生命最美的小说是《边城》。

真正的文字痴守者都是死去活来的人,他们体味了人间太多的痛苦与忧伤,他们在生命的绝境中重生,他们的文字充满了对生命的爱,对世界的悲悯与人道的关怀。他们是:两只冷眼看破世间万象,一颗热心普度天下苍生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而他自己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地火燃烧寒武袭人的境界中。

生为真理,死为信仰。二十世纪在我心中只有甘地。

阅读就像跋涉与流浪,也许是理想的方舟,也许是绝美的生命之舞,有快乐也有艰辛,尽管人生苦短,世事不居,阅读的人都乐此不疲。

给有人写了一副毛笔字,荒疏很久了,他在恋爱,于是我写的是:人生苦短,儿女情长。他如获至宝。

屈原的死、老舍的死、川端康诚的死、海子的死总不能让我释然,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苦苦的思索。一个人叫着自己去自杀是一种胆怯,而一个人真的去赴死那就是一种勇气,死是无言的,你死的时候还做花样表演吗?为信仰坦然赴死与为信仰忍辱苟活都同样让我景仰,我肯定屈原也绝不否定司马迁。

我爱在秋叶飘零的林中独行,不必雀跃与高歌,只需用心倾听落叶的声响,体味一份诗思、一份禅悦、一份生命终极之壮美。轻轻的落在我的怀中,问我关于生命无语的菩提。

写到此时,暮色已然苍茫,而我的内心却一片星光,通体透明,而明朝我将迎来一脸阳光。

5.生命随想作文 篇五

明月照高楼,有人楼上愁。南来北往的大雁,可曾将你的心事捎去,去到那遥远的灵河彼岸。梦境与念想之凄美,恰恰就定格在你久久的执着于世俗人事的纠葛中,一面生活的镜子也清亮得很啦!梦中的山河大地是变了形的美好,一种古典味道的色调令人生出无穷的快感;梦中的人儿是变了形的让人喜欢,一种通体透明的仙界形象,一些花儿也将之点缀得智慧闪光。梦醒时分,又捉摸不透是身在梦中,还是身在现实中。觉后空空无大千,梦醒的好感觉坏感觉是同体两面的心灵现象,手紧紧地握着不想放下,恰恰拥有的是空无,放开手,伸出两臂拥抱浩瀚的天空,这世界也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在你生命存在的山河大地,另外的生命体同样拥有各自的好梦,或贵或贱,或富或穷,或美或丑,皆因了一念情识的牵引,你来了,我来了,他也来了。小小的有情世界,也不过只是一些情感信息能量的交流碰撞,你跟某人碰撞了,甚至跟某人在时空的交错中相遇了,也就实实在在的有了灵与肉的交合,从而又建立了一面新的巨大的人事相互沟通的网络,你跟他也就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体了。生命的缘,就这样真真实实地将曾经的陌生人,紧紧地限定在互相建立起来的人事的巨大网络的经线与纬线的交错中。

6.生命的随想诗歌 篇六

一、“大树”的意象建构

我很欣赏朱立坤的代表作《向地底生长的大树》, 他所表达的题旨是对生命回归最初本质的感慨。从诗题来看, 这棵大树向往的是“地底”, 是生命最初的本源, 表达的是一种回归意识。朱立坤在表达这一主题时, 是通过看似不相干的事物、意象进行解构和重组, 让读者在自行组合中感受、体味。诗人选取的某个意象并非某个具体的物象, 而是某个意念的替代。如“母亲的子宫”, 它已出离“子宫”本身, 成为原始的孕育新生命场所的代称, 而“母亲”则有强烈的回归意识。因而“母亲的子宫”已由具体物象变为涵盖更丰盈的意象。“泪滴”“果子”“衰老的形象”“熏脸的酒香”“死去的爱情”, 这些典型的物象, 在诗人心中涌动, 感发出对历经苦难生命的爱的痛切, 奠定了全诗悲伤忧郁的感情基调。“血液”“花蕾”“母亲的子宫”“一束高粱”“初恋的秘径”, 这些象征生命本源的意象, 最终还是接纳了经历生死轮回的物象。“多少微笑开出了花朵/多少猎枪变回了森林/多少岁月踏作了泥土/我的生命啊/又一次/鸟语花香”1, 一切不美好的事物经历生命的轮回后, 再一次得到洗礼, 最终回归于生命美好的本质。

当然, 朱立坤构筑的诗歌意象是繁复的、变幻的。但从意象出现的频次以及内在意义的指向上, 我认为朱立坤诗歌的中心意象是“树木”, 它涵括了自然、社会、心理、人文等多种因素, 源于生命的热情而又抵达梦境, 有理想的飞扬而又有现实的沉郁。在令人窒息的生活中找寻心灵的突围, 在夜晚的寂静里聆听树木生长的声音, 在苦难和坚忍中抚慰灵魂的忧伤。

树木向上生长的营养来自于土地, 向上就是生命的律动、勃发;叶落归根, 树木的逆向生长回馈了给予它养分的土地。大树完成了它生命的一次交替、轮回。佛说:生命如车轮般周而复始, 存于世间的一切生物无不在轮回之中。《向地底生长的大树》与佛学的轮回思想暗中契合, 但是却超越了六道轮回以寻求解脱的目的。大树向往的是生命的涅槃重生和生生不息的传承。

二、“大树”意象之比较

朱立坤是中国后意象主义诗派代表性诗人之一, “后意象”是相对于新诗所形成的“新意象”而言。后意象主义既是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又是对“五四”新诗和“朦胧诗”运动所形成的新意象元素的拓展与突进。朱立坤以逆向思维和反思考的理解来诠释《向地底生长的大树》。与朦胧派代表诗人舒婷的《致橡树》不同, 舒婷宣扬的是平等独立、追求自由的爱情观。朱立坤瞩目的是超脱于人类狭隘情感观念的大宇宙、大生命观。

在舒婷的《致橡树》中,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2舒婷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 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从橡树与木棉的意象构成中, 同样可以合理地引申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呼吁自由独立的命意。

三、“大树”的生命意蕴

在朱立坤的《生活中的某一天》中, “我突然回过头来/发现我的脚掌/就像是两棵/枝叶相连的大树/而我一生的足迹/仿佛是它们/开出的无数花朵……”3诗人以树自居, 以树的口吻来诉说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一名中医, 他对生命有独到的见解:行医与诗歌都是在叩问生命, 都体现了对生命永恒的感受, 摈弃了肉欲和情欲, 强调生命的历史感、永恒性。

朱立坤在《离歌》中这样写道, “前山的树被人砍尽/不剩一点绿色/心中的森林却依旧传来/斑鸠的声音……”4眼前无树, 心中有树的悲哀无人能感同身受, 诗人化作保卫森林的圣斗士, 想捍卫最后一抹绿色。在《月光下的夜晚》中, 诗人让被伐断的树木“重新站回它们旧日的岗位”, 而让挥舞着刀斧的伐木者们“被修剪成一节节木头整齐地码放”, 看似逻辑颠倒, 实则嘲讽了荒唐可笑的现实, 表达了诗人对人类未来的忧虑和思索, 极富讽刺意味。

关于树的意象, 朱立坤抒写的较多的是“枳壳树”“老榕树”“红杏树”和“樱桃树”等等。枳壳树以其果实入药而成为药材树, 在南方地区广为种植。在《百年之后》中, 诗人写道, “一棵/穿过喉咙的/枳壳树/代替我/衰败的躯体/继续呼吸/在它上边/一群熟睡的斑鸠/放大了今夜/歌唱的寂寞……”5枳壳树不再是单纯的药材, 而是生命的传承和接力, 它注入了诗人灵魂的血液, 是“我”生命的延续, 继续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末日》中, 诗人写道, “当人类将他的基因/注入到一棵枳壳树的时候/一株枳壳树开始砍伐另一棵枳壳树/并将在它头上筑巢的鸟儿计入自己的财产清单”6诗人以反讽的语调揭露了人们面对自然的丑陋嘴脸, 有力地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丑恶行径。不同于其他诗人对生命的赞美和讴歌, 朱立坤经常运用冷峻的笔法、沉重的语调去书写生命的残酷和无情, 在朴实平淡的语言下, 掩盖不住平实、近乎冷漠的态度。

《一棵被人伐断的老榕树》用极为悲伤, 甚至于嘲弄的语调诉说诗人内心的苦痛, 被人伐断的老榕树在永久的“睡梦”中, “悄悄藏起伐木者的斧头”“为失巢的鸟儿又一次站岗守夜”“将伐木者的身影搬出森林”, 却还“不声不响地收拾了人类的春天”。其实, 人类的春天随着被伐断的老榕树已不会再有了, 末尾这句话极富讽刺意味, 给无知的人类敲响了生命的警钟, 发人深省, 令人深思。

在《生命中最真实的回音》中, 诗人写道, “一棵樱桃树/在遥远的明天/为我祈祷/落叶的宁谧”7, 诗人实际回答了生命中的某种隐秘而又最真实的欲念, 企盼安详静谧的生活。“一颗樱桃树结满了/红红的樱桃/樱桃树后面站着的人啊/你为谁结满了一树红红的樱桃”8, 樱桃树不懂得人类的需要, 只知道完成自己开花结果的使命。这就是生命最原始纯粹的意义。“是否该给那些樱桃树/装上一对翅膀/只要它们愿意/都飞来我的心上栖停/是否该给那些樱桃树/以及躲在它们背后的一千张嘴唇/安上一种鸟儿的名字/如果它们兴起/都飞来我的头顶筑巢……”9诗人自诩为樱桃树, 站在树的立场, 为飞鸟提供栖息、筑巢、生活的场所, 这样, “我的一生/硕果满枝”, 人生价值也得以圆满实现, 生命的意蕴也得到完整丰富。

有时候, 诗人幻想成红杏树的形象来思考, “我在什么时候/在哪里/站成过一棵/神秘的红杏树/我那些思考的手指/此刻正在/落英无声/悄然结出/一个个/你”10。以红杏树开花这种自然的生命现象比喻成生命思想的升华, 以树的花朵比喻为思想的结晶。从红杏树的角度探讨人生的意义, 思索生命的意义。

在《回首》中, 诗人“曾用一把折断的琴”演奏生活, “曾用许多错误的字”书写青春, “曾在一条无水的河边”垂钓自己, “曾于一片欲望的森林”砍伐他人。诗人从反思的角度回顾过去, 也许, 他在生活中有过迷惘彷徨、自暴自弃, 甚至伤害到旁人。有意也好, 无心也罢, 诗人能够反省自己, 从过去的失意迷茫中走出, 获得人生的启迪。

四、诗歌特质及其生命意蕴

朱立坤的诗歌有一个鲜明的特点, 他善于通过意象的营造, 使他的诗歌不流于平面化, 具有思想的深度和视野的广度。他摆脱了正面的叙述、说明和描绘, 而着眼于题旨, 寻找一种物质承载体, 即情感的意象化。把对生命的独特理解灌注于诗歌中, 保持着冷峻批判的写作态度和理性反思的书写精神, 朱立坤的诗歌体现了大宇宙、大生命的生命意蕴。

朱立坤继承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最优秀诗人的品质, 保持着理性的批判态度和反思精神, 他呈现了宏大的境界和坚定的意志, 他的眼界是宽阔的、眼力是深邃的。朱立坤是勤于实践和勇于攀登的, 他不可能满足于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 而是对诗歌有着矢志不渝的探索、追求突破的勇气, 实在难能可贵。我们期待能够读到他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 期待他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有新的探索和更大的作为!

摘要:朱立坤是中国“后意象主义诗派”代表性诗人, 他的诗作借鉴了西方现代派诗歌创作技巧, 在诗歌的结构、构思以及技巧方面都有独特之处。通过对朱立坤诗歌意象的解读, 考察诗歌意象的变迁, 沉郁冷峻的笔调下, 将其置于新诗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反思。从对朱立坤诗歌意象的浅析中, 可以透过诗歌的语言和内容感受到生命的张力和意蕴。

关键词:朱立坤,意象建构,生命意蕴

注释

11.朱立坤.《朱立坤的诗》.载《新诗》, 2012 (2) :13.

22 .舒婷.《舒婷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34.

33 .朱立坤等.《中年生活》.银河出版社, 2013:122.

44 .朱立坤等.《中年生活》.银河出版社, 2013:117.

55 .朱立坤等.《中年生活》.银河出版社, 2013:71.

66 .朱立坤等.《中年生活》.银河出版社, 2013:108.

77 .朱立坤等.《中年生活》.银河出版社, 2013:115.

88 .朱立坤等.《中年生活》.银河出版社, 2013:99.

99 .朱立坤等.《中年生活》.银河出版社, 2013:100.

7.生命随想作文 篇七

叹时光易逝,怅光阴转瞬。的确,低头,指尖不断地刷屏中漏下缕缕光阴,换得一缕叹息。的确,等待,球迷用一个又一个四年,影迷用一部又一部影剧丈量时间,发现时间一如过隙白驹。

握不住,于是慌了,于是怨了,溜走的时光,为什么如此匆匆?赶不上的步伐,剩下灵魂躯壳……时间之短,短在它易逝,更短在你漫无目的的生活。其实,时间可无穷,如果你用生命的质量去填充。

当拿破仑进城时,窗内,黑格尔看着他,写道:“这位世界精英,骑在马背上,眼睛集中于一点,真让我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现在我们看来,转瞬的时间中,黑格尔让马背上的精神作为自己的哲学符号,存之久远。在转瞬即逝的时光中,黑格尔用思想扩充生命的质量,以生命的质量掘出了时光的无尽无穷。

从浩荡历史中徜徉来,看孔子之心,观庄子之气,何不是用有限成就无限,在时光的冲刷与涤荡中,思想的星光不暗,不灭,永无穷尽。

农民捂着自然的时钟,在土地上年复一年,泛着土地香的踏实,浸着汗水的收获不是转瞬,诠释着生命质量的充实,透着时间的无穷。

倘若你也用目光爱抚一朵花,闻稻香一片,望星空灿烂,以热忱的心去爱生活,便也握紧了时光。

8.秋之随想诗歌 篇八

茕立庭院,信风拂来,竟陡生几分寒意,秋天,秋天已款款而至.秋天,且去赏漫山红叶,一眭金菊

且去江南采菱万顷湖光,蟹美黄肥.且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稻浪霜天,秋色苍茫,秋天,自当迎风而立,傲骨凌霜,不去学东篱采菊的五柳先生,学不来那分清逸.不去叹堆积黄花的易安居士,说不得那凄凄切切.就酹一壶新酿的桂花酒,酒香中,有一曲无韵的<秋声赋>.捧一卷激昂的稼轩词,清愁里,有铿锵的吹角连营.秋天,看不够的万山红遍,南雁北飞.就化作一只博击长空的鹰,------万里云天;

就化作一柄寒光逼人的剑

------剑气冲宵;

千里清秋楚天孤,落日楼头不言愁,怕甚么风萧萧兮易水寒

9.巴金《随想录》随想 篇九

伟大的作品是靠伟大的人格支撑起来的。《随想录》是巴金人格支撑起来的一部大书, 从中可看出巴金人格中的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他是“五四”之子, 是鲁迅精神的同路人。评论家李建军说:“他摒弃了旧文人的毛病:腐朽浅薄的浪漫情调, 轻狂傲慢的自我标旁, 自怨自哀的怨天尤人。”作品关注个性的自由和解放, 关注那些普遍而重大的心灵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受“五四”精神影响的现代知识分子, 并具有他们共同的道德追求和伦理情怀:他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 真正把口头上的自由、平等与爱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他充满热情的利他精神, 谋求大众的幸福, 关注所有人的精神解放和价值实现。他多次说:“我的生活目标, 无一不是在帮助别人, 使每个人都活着春天, 每一颗心都得着光明, 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 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1]这不是空洞的大话, 而是伟大的人格之灯发出的灿烂光芒。虽然这种伟大的人文情怀被暴力倾向和“斗争”哲学所摧折。在人格价值标准普遍迷失的年代, 在社会剧变不断“改造”着人的心灵结构的年代, 我们不再有探求真理的激情, 在肆意破坏面前, 我们各自妥协了各种妖魔现实, 认为所有的“重组”和“改造”都是一种进步;我们失去了寻找真理和站稳立场的自信和信念。为了远祸全家, 我们随时做好了逃亡的准备, 放弃自己足下的位置和脚步下的土地。准备接受修改轻易地被刀斧斫砍的事实。我们失去了人之为人的独立个性和自由意志。“五四”的现代人格结构被转化为一种没有中心的悬置。就个人而言, 这无异于一种异化。而巴金的人格,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给了我们警示, 这可以用他自己欣赏的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去概括:“吃的是草, 挤出的是牛奶。”一种强烈的献身与献祭情怀, 一种伟大的基督般的给予品格。鲁迅意识到先觉者的困惑, 认为尽管人们都沉睡在铁屋子中, 但毕竟还有人醒着, 他说:“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 不久就要闷死了, 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 并不感到就是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 惊醒较为清醒的几个人, 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不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 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 你不能不说决没有毁坏过这铁屋的希望。”[2]这是鲁迅先生以先觉的现代知识分子对精神上“熟睡的人们”的启蒙, 他意识到这种行为的艰辛, 但仍然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给“孩子们”一条出路。他说“只能从先觉的人开手, 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负着因袭的重担, 肩住了黑暗的闸门, 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此后幸福的度日, 合理的做人。”[3]鲁迅的文格与人格是合一的。这一点, 巴金的人格与鲁迅精神相通, 巴金同时也用现代知识分子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阵痛”, 欲“以一身来承担人间苦”, 在作品中表达了普通人在精神上所受的“奴役”, 巴金与鲁迅都有一种宽厚的基督教情怀, 并希望通过写作给人们“带来勇气, 带来力量”, 身体力行, 用真诚和博爱为人们寻找出路, 这就是他把自己在肉体和精神上所经历的遭遇和磨难转化为能给人们生活信念和生活希望的文字———一部能散发出无限的精神光芒的《随想录》。

巴金伟大的人格还在于竭尽全力地践行自己的道德关爱情怀, 即从对国家民族的情感归属上所追求的道德认同感, 并对“恶”进行深刻批判, 良知者的良心就是民族的良心, “文革”悲剧之所以能上演, 那是人性的天平发生了偏移, 情理沦丧、良知失范, 人们像“古罗马大斗技场” (艾青诗语) 上疯狂的角斗士, 本来, 相互争战者无怨无仇, 可是谁都“把希望寄托在刀刃上”, 人与人之间相互都“乱挥着刀剑”, 紧接着是盲目的斗争, “盲目的死亡, 盲目的胜利”。这是诗人对那个残酷年代的激情批判, 是一种对民族未来真切的道德关爱情怀。巴金则是从更理性更现实的角度去批判和审视这一场人造的灾难, 他说:“最好建立一座‘文革’博物馆, 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 用惊心动魄的真实情景说明二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大家看看它的全部过程, 想想个人在十年间的所作所为, 脱下面具, 掏出良心, 弄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偿还过去的大小欠债, 没有私心才不怕上当受骗, 敢说真话就不会轻信谎言。只有牢记‘文革’的人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 阻止‘文革’的再来。”[4]从一系列的《真话集》中的自剖中我们可以看出, 巴金的这种批判不但是指向了残缺的社会现实, 而更重要的是指向了残缺的人的“心灵现实”。

巴金不是道德说教者, 而是作为自我心灵残缺的追问者直接向自己开刀。巴金主动承担自己在“文革”中的罪责, 对自己本人心灵的阴暗面作了反省和自审 (人最难正视的是自己) 。巴金理解了鲁迅先生解剖社会也在解剖自己, 更理解了鲁迅直面现实的精神以及托尔斯泰和卢梭的忏悔意识。他在《怀念鲁迅先生》中说:“我勉励自己讲真话, 卢骚是我的第一个老师, 便是几十年中间用自己的燃烧的心给我照亮道路的还是鲁迅先生。他敢于解剖社会, 更敢于解剖自己, 他不怕承认错误, 更不怕改正错误”。[5]从此巴金便“用先生的刀来解剖自己的灵魂了。”

巴金自审意识的真正实现是他对‘文革’中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我判断的独立人格和独立价值丧失后的追索与寻找。巴金意识到, 在“文革”中, 自己是“心在奴者”的精神奴隶, 他认为这是作为现代知识分子最大的悲痛, 在《真话集·十年一梦》中引用林琴南翻译的《十字军英雄记》中的一句话:“奴在身者, 其人可怜;奴在心者, 其人可鄙。”[6]并且逐渐意识到“奴在心者”的真正意义, 即在“文革”十年浩劫之后才意识到, “我自己再没有思想”, “我完全用别人的脑子思考, 别人大吼‘打倒巴金’!我也高举右手响应”。于是接受了强盗的“真理”, 把“造反派”当成自己的“救星”, 尊严和真理如碎花纸片般在风中旋转, “我仍然按时写《思想汇报》, 引用‘最高指示’痛骂自己, 但是自己的思想暗暗地、慢慢地在进行大转弯。我又有了新的发现:我就是‘心在奴者’, 而且是死心塌地的精神奴隶。”这是巴金先生真诚的自剖意识。如果说, 这时他所说的“心在奴者”所危害的只是自己, 还不至于真切而透彻的话, 那么他对自己在‘文革’对其他人所造成伤害的自省与剖析则是他对自己毫无掩饰的解剖。在《随想录》中他多次忏悔自己的一系列“罪行”, 比如在《纪念雪峰》中回忆:“这天的大会是批判丁玲、冯雪峰、艾青……给他们戴上右派的帽子的大会。我们也重复着别人的话, 批判了丁玲的‘一本书主义’、雪峰的‘凌驾于党之上’、艾青的‘上下串连’等等、等等。”。[7]在渐渐高涨的“打倒叶以群”的声浪中, 他也高喊“打倒叶以群”, 并曾“奉命”写批判路翎的资料……这时巴金的自审意识才达到一种透彻与震撼, 他把一柄良知与道德的利剑直接刺向自己的“奴者”之心。到此, 他所极力地要建“文革”博物馆的真正意义才凸显出来。每一位读者, 甚至每一位还没有泯灭良知的中国读者会因这样一种伟大的自剖精神和人格力量所感染, 这种精神很自然地会落实到破除自身的蒙昧。唯其如此, 我们才能看守好随时会“奴化”的心;唯其如此, 那恶梦缠身的时代才不会重演, 我们的民族也不会沦入那种宿命般的浩劫。

《随想录》的自审意识以及巴金作为知识分子所承担和面对现实的人格力量, 成为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前行路途上的坚实路标。它的昭示是不朽的。正如铸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大门上的巴金手印, 像一记耳光抽向每一位心向奴者的耳根。

参考文献

[1]李建军《用爱和人格为文学立法》, 《文学自由谈》[J], 第6期。

[2]鲁迅《<呐喊>自序》见《鲁迅全集》[M]1卷, 第419页。

[3]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见《鲁迅全集》[M]1卷, 第130页。

[4]巴金《文革博物馆》, 见《随想录》[M] (合订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第819页。

[5]巴金《真话集·怀念鲁迅先生》见《随想录》[M] (合订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第400—401页。

[6]见巴金《随想录》[M] (合订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第377页。

10.秋天,随想起诗歌 篇十

当秋的文静,冷却夏的激情

一只肆无忌惮的蜻蜓,显得异常悲伤

当萧条成为一种摧残万物的规律

所有的繁荣和葱郁,都不可推敲

林间蝉鸣,由高而低

渐次变成求救的呻吟

年年伸长的枝条,由绿变黄

探测湖水的深浅、澄澈

蝴蝶探出头来,与秋风窃窃私语

试图策划一场突如其来的冷嘲

却无法阻挡玉米、大豆成熟的节律

一声竹箫的期盼,惊醒了

牛郎织女的缠绵,让急促的心跳

踏过星光璀璨的鹊桥

与露珠一起,寻找薄雾里的清凉

一场秋雨过后,原野格外清凉

蚂蚁不辞辛劳,打扫遗留的谷物

准备冬眠,北雁开始南归

衔走苍凉的倾诉,并以一朵菊花的姿态

向江南烟雨,发布黄色寒流预警报告

于沿途的艰辛里,酝酿来年的鸟语花香

一声秋鸟的.呢喃,在通往冬天的途中

渐行渐远,光阴如梭,追赶年轮的脚步

让这颗骚动的心,在季节的拐弯处

直抵四季轮回的永恒

其实,很早以前,我已对秋的萧条、炎凉

置若罔闻,只想在岁月的轮回中

将夏走秋凉的凄凉,与春天接轨

让高挂枝头的虚伪,融入沉甸甸的

11.陶艺创作中的随想 篇十一

从古到今, 世界各民族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 但是, 却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对美的享受。远在九千多年前, 中国先民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 伴随着无数次时间与成功的体验, 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因时代、地区或民族的差异, 陶艺的风格发生过很多的变化, 也产生了很多的特点, 但却都表达着自己的时代精神。西方现代陶艺是由毕加索的加入使之迅速蔓延于全世界。众多的艺术家建起了自己的炉窑, 在泥与火的洗礼中, 创造出具有现代意识的作品。

作为美术学科的毕业生, 本着对陶艺的迷恋, 希望我的陶艺创造让我去体会泥与火的结晶, 去了解陶艺的工艺要求和技术技巧, 去实现我的行为意识。创作属于我个人, 想表达什么, 展示什么, 怎样体现主题, 体现色彩, 一步一步地学习到更多关于陶艺的知识, 吸收的同时更有创新。点、线、面抽象, 具象的表现是我创作的题材。

点、线、面是构成学中最基础的元素, 在我国古代的陶艺文化中同样地得到了体现。中国的古漆器上主要有点、直线、弧线、螺旋线、圆圈、三角形、菱形、方格等;黑陶艺术以黑色取胜, 加以凹凸璇纹或镂空装饰, 体现一种单纯的质朴美;青铜器纹样的出现是当时豪华的工艺, 波状雷纹、勾连雷纹和怪异人形云雷纹等都体现了点、线、面的元素。在我的作品中, 以圆形螺旋纹做纹饰, 泥条、泥片塑形, 传承了古陶文化的简约、质朴, 更体现了现代构成学的精髓, 这就是我创作的目的——点、线、面的抽象体现 (图1) 。

陶艺创作不是一个随心所欲的过程, 有了构思, 有了表现题材, 接下来得认真思考土质的味道。陶土太湿容易变形, 太干没有可塑性, 易断裂。作品的构想通过泥条和泥片来完成, 揉、搓、打、压一气呵成, 泥条的结合, 形体的修正, 作品初具模型, 体现出天然的泥味, 泥片上有用抹布压印的肌理效果, 从形式和内容上体现了朴素的美感。釉色采用红、黄、蓝基本色, 同样体现出陶艺最本质的美感。

陶艺创作是我的新尝试, 在创意及技术上都不成熟, 观念与技巧停留在初级阶段, 仿古怀古是我第一阶段创作的特点。当然, 亦体现出我创作的弱点, 通过传统的元素和工艺去实现创作的目的, 但新的创作意识和个性的发挥并不明显, 我决定去尝试第二阶段的创作。不断地吸收传统陶艺文化, 拓宽视觉语言, 在古老的工艺传统上加以发挥, 以产生新的艺术力量。

面具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和艺术作品。一件面具不论它静静地摆在你面前, 还是佩戴在舞者、巫者、戏者的头上起舞施术演剧, 它都会引起你的好奇、惊讶、陌生、不安、刺激, 一种极其独特的审美感觉。面具使我们的想象活跃起来, 我们会随着它的形象引导, 走向远古, 走向荒野, 走向神秘, 走向神灵, 走向神圣, 走向未知的天空和世界。我陶艺创作的主题——点、线、面的具象表现, 定位于面具。

面具文化远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就已经产生, 数万年来, 它绵远不绝, 流传于全世界各个人类群体、民族和国家。所谓的面具, 就是人类用木、金属、布、皮壳等材料制作的人形、兽形的头面形象。在我的创作中, 面具体现的是一种感受, 通过稚拙、夸张、变形的风格表现我对春、夏、秋、冬的感受 (图2) 。

陶面具的创作, 让我体会到面具的活态化、生态化, 体会到面具文化的珍贵。创作以脸面表现为主, 夸张、变形, 在釉色表现上去感受季节的特征, 以局部表示整体, 具象抽象化, 抽象具象化。

陶艺创作已具图形, 在接受民族的、局部的东西后, 再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实践。在火与泥的洗礼中,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得到升华, 慢慢走向成熟, 创造出能得到许多人共同产生美感的陶艺作品 (图3) 。

最后“红与绿”的作品, 是经过创作、制作、烧制后的随感, 红与绿传统的搭配, 点、线、面的构成。釉色饱和, 形体饱满, 有大气浑然的感觉。作品的创作体现出生活的态度, 表达了思想和情感, “红与绿”直接描绘了我陶艺创作的成绩, 在学习到丰富多彩的陶艺文化知识后, 更展开了一个开阔的艺术舞台, 走向时代, 走向世界。

摘要:本文从陶艺创作的内容开始分析, 通过对各民族美学认识的研究, 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陶艺创作的方法、技巧以及主要种类, 为陶艺创作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借鉴资料。

12.星夜随想优秀诗歌 篇十二

月光把我的身影扔在地上

此刻,安静极了

墙外的梅香飘过来了

不知道这个多雪的冬天

你能否携着脉脉的温情

温暖我的孤寂

听到风的.笑声

星星冻得直眨眼睛

我独立夜空下

望着树上最后几枚枯叶

被风一片片带走

心底有些悲凄

结满冰花的窗

紧闭着

分隔了曾经的暖

想念雪花飞舞的样子

柔曼飘逸

落在脸上,如你的手

守望幸福的远方

天边的一隅

聚焦我所有的目光

当往日缠绵埋进夜幕

刻在三生石上的海誓山盟

风化成泥土

微风不解风情

还在重复当年的旋律

撒一把泪水在纸上吧

让心如潮汐

前进,撤退,再前进

13.生命随想作文 篇十三

这样深的感触来自一天晚上,我正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忽然,一道黑影从我眼前一闪而过,我没有在意,可一会儿,它又来骚扰我,一下飞到我的头顶眺望着远方,一下围着钢笔飞快地跳舞,一下又在空中散步……顿时,我就火冒三丈,火气仿佛可以把屋子整个儿烧掉。我一伸手,就把这位不速之客逮了个正着,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飞蛾,它拼命的挣扎着。当时,我只需轻轻一捏,它就得含泪九泉。可是,尽管它也明白,逃脱只是水中月,镜中花,但仍蹬着我的手,煽动着小翅膀。我为之一震,忽然,我觉得手中不是一只烦人的小虫子,而是一个可敬的生命,这生命是那么的强烈,那么鲜明。我情不自禁地松开了手,它在空中盘旋了几圈,欢庆着胜利,又以百米冲刺一般的速度一下子冲出了窗外。

我随着飞蛾飞去方向望去,无意间,目光扫到一棵小苗。我一下子想起来,那是一个星期前,我吃西瓜时随手乱扔的籽它竟发芽了,我暗暗吃惊,继续认真观察,它的根部压着一个大石头!它从石头的侧面长了出来!那石头压着让我感觉喘不过气,而它并不害怕,不卑不亢地迎难而上!它,以绿色展示生命,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升华。

14.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随想 篇十四

书法艺术理论创新要有新视野。

书法艺术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只有在总结实践基础上形成更为先进和科学的书法理论,才能给书法实践提供更有效指导。历代书论中,有对个人练习技法的体会或者总结,有对书法某些规律的感悟或论述,但这些不能全面、高效地指导书法实践。现在的理论是丰富多彩的,随着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诸多崭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为书法艺术再发展提供了新“养料”。通过融会贯通,书法理论必将走出僵化教条的理论桎梏,走向科学理论道路。例如,我们能从数学的几何分析角度来研究书法的比例和布局。系统性书法理论使书法艺术长河波澜壮阔,浩浩荡荡与时代并进。在跨界中求变化,拓宽书法实践的领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种技术和手段的创新,为艺术门类的综合研究提供条件。艺术跨界本身不存在障碍,缺少的是突破的方法。如何“跳出书法看书法”,在对现象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同摄影和城市设计等艺术跨界结合,书法艺术研究从单一到综合,综合到创新,触类旁通,探索出全新艺术表现方式,在新时代特征下取得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满足人们对书法艺术时代感的需求。例如,嘉定新城把书法艺术运用于城市建设中,使城市更有个性和魅力,书法精神在城市发展中得到体现。跨界赋予中国书法更加澎湃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在开放中求融合,开创书法发展的新境界。在文化大融合的地球村里,要从世界性研究中国书法艺术。不能封闭于自我书法理论研究,敞开胸怀,借鉴人类艺术创作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先进理论指导。要正视书法艺术考古新发现的珍贵资料的研究,在深刻透彻阐释中不断修正书法艺术的理论和实践,让现代书法艺术以更加华美的笔墨,绘就时代主旋律。

书法艺术理论再发展要有新形式。

笔墨当随时代。书法艺术应该随着社会变化、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标准的改变而发展。由“圈内”绵延至“圈外”,与“圈内”的呼应。目前,书法艺术发展存在“半球”现象。一个半球是“圈内人”:看得懂书法,对艺术高谈阔论和孤芳自赏;另一个半球是“圈外人”:看不懂书法,觉得它可有可无,对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都是不正常的书法艺术发展环境。所以,半球无论多圆、多大,均不能前进、走远,只有两个半球有机结合才能走得更远,半径越长走得越远。书法艺术不能局限于精英人士互相交流,必须引导和提升大众的审美取向和需求。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等技术,与歌舞节奏相合等全新表现方式,实现书法家和书法欣赏者、书法与城市文化生活的经常性联动,形成“圈内演员”与“圈外观众”交流,促进书法人跳出“圈内”,了解“圈外人”需求,让“圈外人”关心书法艺术。只有实现“圈内”和“圈外”两个半球的融合,书法艺术才是完美境界,才能长足发展,这是书法艺术在当代拥有更广阔前景的必由路径。由“室内”延伸至“室外”,与“室内”联动。刘洪彪曾说过:“书法功能的转变,必然导致书法家创作的观念转变和方法转变。”书法展览和赛事活动频繁、热闹,但持续时间短。书法艺术随着载体、表现手法和当代人们需求的变化,艺术家们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必须走出室内,走向城市,实现“室内”和“室外”联动,如建立书法长廊等。这样的联动,书法艺术的创作载体凸显广阔,书法功能、材料运用和艺术的价值得到极大发挥。由“传统”拓展至“现代”,与“传统”的握手。书法应从传统的笔墨纸砚中解放出来,与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合。变化书法材料,运用当代科学技术,融合传统的笔墨砚纸,令书法的创作空前活跃,赋予书法现代个性。例如:将书法家作品集成,通过书法灯光表演秀或者激光水幕书法设计等手段,展示书法艺术。实现书法艺术现代与历史的握手、时尚与古朴的对话、动感与静逸的交融。由“单一功能”转化至“多元复合”的交融。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容易走向没落与消失,要促进书法艺术发展,必须由“单一功能”实现“多元复合”。我们在努力挖掘书法艺术价值的同时,大力推进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按照市场文化和人们的心理需求,以“多元复合”的理念,创造出灿烂多姿、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的喜闻乐见的书法作品,真正使中国墨香香飘神州。

书法“技巧”向“艺术”转化要有新方法。

艺术是人类以创造美为主要目的的技术和产品,而中国书法则是在中国的长期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发展出来的实用艺术形式。“技巧”和“艺术”的紧密结合,是通往艺术殿堂的捷径。每项艺术都离不开技巧。书法技巧的获得是不断练习、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实现质量互变的过程。总结内在规律可以实现更多的技巧。例如,我们能从物理的角度研究运笔和姿势对书法的影响;能从化学的角度研究笔墨和纸张载体等材料的相互作用以及书法形式的效果。书者从肤浅了解与认识开始,经过练习,掌握一定客观规律,就达到书法技巧“有法”的状态。要探索技巧走向艺术的中间环节。中国书法中有“金石气”、“书卷气”、“匠气”之说,是书者通过笔墨发挥出来的审美趣味。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啡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之弃也。”这里提到“士气”,大约与“书卷气”同。如“馆阁体”,后人多以其“匠气”等而下之。实现从匠气到文气的转变。书法的“技巧”和“艺术”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在书法练习、创作中,随着对于“法”的认识与掌握,代表个人气质、趣味、修养的“气”的要求,将由“量变”发展到“质变”。随着书法技巧水平的提高,书者的才情、胆略、胆魄、胆色、学养和气度等情感融入,艺术水平自然得到提升,书法更具文气、书气和艺术气息。

上一篇:电影院售票员年终总结下一篇:自考企业文化复习资料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