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2024-07-26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共8篇)

1.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篇一

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湖北省恩施市第一中学 刘振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并且了解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和武昌起义等史实。

2、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并且能够合理认识其在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

3、了解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过程,并且能够评价辛亥革命。

(二)能力目标

1、以整课材料的呈现,培养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2、通过辛亥革命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多元史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辛亥革命的史实,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事业。

2、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而更好地认识当下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四)过程与方法

1、通过材料设计,循循善诱,使学生解读材料,思考问题。

2、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导演自己认识的辛亥革命,然后尝试还原历史真实,进而提高历史的学习兴趣。

3、以小组合作与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评价。

2、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看一下这幅图片,这是在武汉的辛亥革命纪念馆,这里的路称之为首义路,因为在此处爆发了武昌起义,由于发生在旧历辛亥年,所以称之为辛亥革命,这是狭义的辛亥革命,而广义的辛亥革命则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系列斗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辛亥革命。

新课教学

同学们已经完成了课前的预习工作,哪位同学上来展示一下辛亥革命的背景? 同学展示 教师点评

板书:

一、革命者和被革命者的较量——辛亥革命背景探究 武昌起义于1911年10月10日爆发,爆发之后不久全国10几个省纷纷宣布独立,摆在革命党人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全国性的政权,于是各地代表齐集南京,商讨建立中华民国的相关问题,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孙中山的大总统誓词,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和孙中山当时的心情:

“倾 覆 满 洲 专 制 政 府,巩 固 中 华 民 国,图 谋 民 生 幸 福,此 国 民 之 公 意,文 实 遵 之,以 忠 于 国,为 众 服 务。至 专 制 政 府 既 倒,国 内 无 变 乱,民 国 卓 立 于 世 界,为 列 邦 公 认,斯 时 文 当 解 临 时 大 总 统 之 职。谨 以 此 誓 于 国 民。”

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文

一个新的政府成立以后,为了政权的稳定,往往通过颁布法律的形式巩固政权,1912年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同学们阅读学案导学上的材料,小组讨论完成上面的问题。同时板书:革命者的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家宅、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迁徙、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陈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以国会成立之日解散,其职权由国会行之;参议员其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审判之”

第五章:“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内阁总理由国会多数党产生,对议会而非对总统负责;大总统提出的法律案、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时,国务员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七章 第五十四条:“本约法实施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

学生展示: 教师点评:

问题1:第一章体现了怎样的民主思想?这一思想有何积极意义? 确立主权在民,否定了传统家天下、君国一体的观念。

问题2:第二章阐释了怎样的思想内容?这一内容有何积极意义?

确认了资产阶级人权平等的原则,否定封建等级制度和臣民观念,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促使国人公民意识的觉醒。

问题3:第三、四、五、六章反映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有何积极意义?

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强调依法治国,是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人治”观念的否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约束袁世凯,保障民主共和制度。

问题4:结合第七章思考:《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并指出《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意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施政原则,成为否定封建专制的重要法律成果,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后来的制宪提供了蓝本,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对于辛亥革命,各界的反映不一,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说一下预习内容中的亲历者眼中的辛亥革命是怎样的态度?

皇室:被迫让步;列强:不介入到介入;民众:不理解;立宪派:暂时支持革命。在各方势力的综合角逐之下,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入了袁世凯之手。有人就由此认为辛亥革命因为袁世凯篡夺果实而失败,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所以它成功了。关于辛亥革命你会有怎样的认识呢?咱们导学案上给大家提供了几个评价的角度与方法,请结合课本内容小组讨论一下如何用四种史观来评价辛亥革命?(小组分工:两个组负责革命史观,两个组负责现代化史观,两个组负责全球史观,剩下的小组负责文明史观)

板书:你的辛亥革命。学生展示

教师点评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

(1)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的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是政治体制现代化的重大突破。

(2)经济上,临时政府的经济法令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几年内有了显著增长,实业救国成为历史潮流。

(3)法制上,颁布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确立主权在民、国民的自由权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 内阁制等,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思想上,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中国化为三民主义,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文化教育上,理性化和科学化有了发展。(6)社会生活上,自由、平等、友爱的风气兴起。

3、从全球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联。

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经过讨论,同学们表现都很不错,基本上结合那几个史学观点形成了自己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为了加深大家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我们来看一下研究者眼中的辛亥革命,总结概括一下研究者们的主要观点.以胡绳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皇朝,而且使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从此结束,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辛亥革命没有能提出一个明确而完整的反对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政治纲领,没有能比较广泛地发动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下层广大群众,没有形成了一个能够胜利地领导这场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并且,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妥协告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并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中也没有出现一次社会大变动,革命果实落到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的手里,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然处在极端贫穷落后的状态,辛亥革命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从这个意上说,辛亥革命又是失败了。有学者对上述观点提出了异议,认为在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史上,辛亥革命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比辛亥革命复杂得多,我们仍然肯定其取得了胜利,对其出现的反复和挫折,并不认为是革命的失败。同样,我们应当肯定是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辛亥革命以后出现的反复和挫折,也不应当是革命的失败。郭世佑撰文指出,如果不从孙中山的“毕其功于一役”的理想角度而言,辛亥革命不能被简单地冠之以“失败”来评析,历史展示给人的显然不是辛亥革命的失败,而恰恰是这场革命的不朽功绩。徐梁伯认为,辛亥革命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没有失败。所谓辛亥革命的失败其实只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一派在取得革命胜利后,在新的政治角逐中遭到失 败。

概括:胡绳认为,对于辛亥革命我们应该辩证地进行评价,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郭世佑和徐梁伯则认为辛亥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对于辛亥革命我们要全面合理的认识,一般学术界的观点是辛亥革命失败了,但是功绩是巨大的。

小结:本课学习了辛亥革命这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之手,袁世凯之复辟帝制,虽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却使国人们认识到在中国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彻底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这是我们第十三课要学习的内容,套用孙先生挽联的那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篇二

一、以学案为载体的课前预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上这节课之前, 笔者制定了详细的学案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案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现阶段的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学案”引导学生在预习时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1) 明确学习目标, 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个大体的认识, 做到目的明朗。 (2) 理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完成学案上的填空题学生基本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 这就需要学生对“辛亥革命”一课的教材进行认真的自学, 同时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理解困难的地方做出标记。 (3) 做好反馈, 及时获得伙伴的帮助, 在做学案上的选择题、判断题时, 如果有疑难问题可求助他人给予帮助, 并要及时做好标记。学案在这部分还设计了自选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题型尝试去做, 这些题型有材料解析题和简答题。 (4) 疑难解答, 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前3个环节标记出的问题, 如上网查询, 翻阅图书, 师生、生生间交流讨论等。这种课前预习提前给学生发放了学案以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尽管不等同于完全的学生自学, 但可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听课的有效性, 而且还可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 培养他们构建系统知识的能力

在新课导入阶段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具有层次性的问题: (1) 前面几课, 大家学习得比较郁闷, 内容都是列强侵华, 请回忆一下前面学习了哪些让我们深受屈辱的战争? (要求学生回答时以时间作为顺序) (2) 面对帝国主义列强对我中华大地的侵略, 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都进行了哪些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奋起抗争呢? (回答时同样以时间为序) (3) 中国人民不懈探索革命道路的结果如何呢?在学生回答完后, 笔者做了以下过渡:“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中华民族的出路在哪里?当康有为、梁启超主张维新变法时, 几乎在同一时代的中国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人物, 是比康有为小8岁的一个同乡, 但他却选择了另一条拯救中国的道路, 他会是谁呢?”由此进行适当的过渡, 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通过对以上问题串的解决, 引导学生便于找到与前面知识的联系点, 使学生养成构建系统知识体系的历史素养。3史料教学,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能力

在备课过程中, 我提供了相关的史料, 其目的是贯彻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辛亥革命的爆发是有其必然性和可能性的, 为了分析这一历史事件, 我给学生准备了以下材料: (1) 设计了一个“读图说史”环节, 制作了一个PPT, 展示了革命先烈秋瑾的头像和她写的一首诗。 (2) 用PPT展示了辛亥革命前老百姓的生活现状。通过展示以上两则史料, 让学生深刻理解辛亥革命前中国各个阶级斗争的激烈程度, 从而认识到辛亥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这一结论。

三、设置相应的情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突出学生的主体的作用, 即以生为本, 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中积极思考和探索, 从而自我解决疑难问题。在“辛亥革命”一节的课堂教学中, 我设计了多处的“穿越历史”环节, 并创设了“走进辛亥志士, 感受志士情怀”的情景, 让学生体会革命志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笔者还设计了“观影说史”的情景, 从多个影视资料中让学生感受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为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引起的当时社会风俗和意识的彻底变化, 笔者在给学生提供了一些相关的历史材料后, 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为什么会把“割辫子”提升到“皇帝倒了”的高度呢?剪辫子仅仅表现了一种单纯的外在形象的变化吗?随着这些问题串的抛出, 笔者通过课件展示出社会各阶层人士对剪辫子的不同反应:孙中山先生剪掉辫子是在“广州起义”失败后, 这是为了显示彻底和清王朝的决裂;黎元洪剪去辫子是在革命党人的枪口下被逼无奈而为, 显示了一个旧官僚政治投机的心态;袁世凯剪去辫子的时机是在就任大总统前夕, 据说剪辫子时还不断“哈哈”大笑, 显示了名为共和、实欲专制的一种政治野心;梁启超的厨子是在买菜时被群众割去了辫子, 回去后“伤心欲绝”地大哭了几天, 显示了对普通民众对旧习俗难以割舍的情怀……通过这些鲜活的历史史料, 让学生尽可能地在真实的情境中深刻感受辛亥革命引起的社会变革。

四、设置历史问题情境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程理念倡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并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在“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设计中, 我在多个知识点处设计了不同难度系数的问题, 使问题具有层次性, 以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相适应, 从而使学生全员参与。如在“观影说史”环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影视资料, 从而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地点、人物、结果等知识点;通过观察《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 小组探究武昌起义成功后国内出现的复杂局势……在本节课结束时笔者还设计了这样一段话:今天, 令孙中山先生忧心重重的旧中国已成过去,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已然开拓, 但作为炎黄子孙仍需铭记这段历史, 感受革命志士的浩然正气。下面, 让我们在《国父纪念歌》的优美旋律中, 深一层地去思考“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吧?意犹未尽的话语, 引导学生的思考更上一个层次。通过这样不同层次问题情境的设置, 可以有效地遵循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各层次学生的探究意识及能力。

摘要:在“辛亥革命”一节的教学设计中, 笔者根据最近公布的新课程修改稿, 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思, 尤其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建构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以便使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 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3.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篇三

在准备过程中,我的感觉是一点都不美妙的。我上的是必修1同题异构《辛亥革命》一课,考虑到是高二复习课,就不能像传统的新授课那么教授。我的准备工作相当漫长而煎熬:我从网上看了十多篇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看了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内外对这场革命的新视角新观点;下载了很多不同地区前辈同仁们对这课的不同解读;仔细钻研了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个不同版本对《辛亥革命》的论述。发现当我看得越多,我越无从着手。我有两个困惑:一是这课已经有很多人都上过了,要出点新意很难,如何能体现“美”,怎样让人感觉这课的“妙”点是我的最大困惑;二是《辛亥革命》这一课的内容量很大,怎样突出重点,辨析难点,对于教学内容的取舍是我的第二大困惑。

经过仔细揣摩有了对这堂课的结构形式上的设计:以三个字贯穿内容,分别是“忆、议、悟”。取了两字音同但字不同,“忆”的是(背景、过程、结局)、“议”的是对革命的(评价),最后有课后的感“悟”。新课程改革中除了让学生能了解基础知识,理解和学会运用知识外,更要有深层次的体悟,加强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与渗透,把课堂延伸至课外,使传统的历史史实与现实能紧密结合。有了整体课堂结构的设计思路,但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设计教学过程呢?我突然想到,在准备这一课过程中,我解读得越多,困惑越多,何不把这些困惑呈现出来,让同学们同我一起探讨完成。我想出了两点教学过程的设计,那就是:教材内容的问题化和问题设计的史料化。问题设计了五个疑惑,把《辛亥革命》的内容按照从简单到深刻依次提出问题,层层递进,分别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每个问题的抛出都给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原始史料,既提高学生解读历史史料的能力,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多角度地看问题,在辨析中树立大的历史观。

在试上的阶段,同组同仁们给我很多帮助和启发,于老师在问题的问法上给予我指导,发现换个角度问问题又是一种不同体验;沈老师为我精心摩课,从我的教学设计上,从问题的引领的思路上给予我很多指导;杨老师在课堂的许多细节上给出了很多建议;张老师在导言的设计上给了我新的思路;小周老师为我提供了很多参考书;在同事们的帮助指导下,我一次次地收获,一点点地完善,发现这个过程不断有惊喜,越来越感觉到,这个过程本身就很“美妙”,它让我成长,让我有更大进步。

正式的课堂上,我上的是园区三中的高二(8)班,是一个文科提高班,学生的学情与我们本校的学生不太一样,也许是不熟悉的老师来上课,也许是有老师听课的缘故,学生的主动性不够,一开始很难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随着课程的渐渐推进,学生慢慢合上了我的节奏,发现学生的视野是新亮的,8班学生的史学基础扎实,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解题能力很强,课堂应变能力很突出,整堂课不断有新亮点,大家平等参与,相互学习,学生给我的感受就是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灵动的个体,在互相学习中碰撞不同的火花,真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我有了更多“美妙”的体验。

以下就是我对于美妙课堂深刻体悟后的关于《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设计:

第13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目标导航】:

考试说明: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课程标准: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体会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自由”的高尚情怀。

【近五年江苏高考考点分布】:

【基本线索】:

辛亥革命一、背景:二、过程: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 成立及颁布《临时约法》三、结局:1912年3月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四、评价:性质、意义

【问题探究】:

一、【忆】辛亥:

根据视频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

探究一:革命进程具有怎样的特点?

背景:学生填空

(补充资料)<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经历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之后,清政府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庚子以后,面对日趋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实现王朝的自我拯救,清政府再次打出“维新”的旗号,进行“变法”。至1911年清王朝覆亡为止,清政府陆续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史称“清末新政”。

从1901年至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发谕旨,推出了一系列“新政”举措,涉及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各个方面。这些举措,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随着“新政”的推行,要求政治制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资产阶级立宪派的推动下,1904年清廷决定实行“预备立宪”。但由于清政府对立宪缺乏必要的准备,不愿意让权于民。最终通过的官制改革方案,除了对一些机构略做调整变更外,并没有多少实质性变化。“预备立宪”有名无实,引起各省官绅的普遍不满。迫于各方压力,清政府于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5月成立“责任内阁”,由庆亲王奕劻担任总理大臣。在内阁13名成员中,汉族官僚4人,满族亲贵9人,其中皇族又占7人。这一内阁被称为“皇族内阁”,它的成立,严重违背了宪政精神。至此,清政府借立宪之名、企图实现专制集权的目的完全暴露。

摄政王载沣在“罪己诏”中一一检点了宣统治下三年来政治上的失败。他认为,正是“新政”中的各项举措,使得清廷入不敷出,人心大失。一是用人多用亲贵,施政寡术;二是新政促行新治成官绅渔利的名目,更改旧制,权豪们敷衍了事;三是新政经费多取民财,却无利于人民。

主张立宪的梁启超愤懑至极,称清政府是“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

探究二: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国外没有参与领导辛亥革命却为何推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探究三:为何是临时大总统、临时参议院、临时约法?

重难点突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思考:

(1)第一章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与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有何意义?

(2)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什么观念?

(3)第三、四、五、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探究四:为何袁世凯能篡夺辛亥革命果实?

材料一:这时的袁世凯不仅有了军政大权,还有了比这更为难得的东西,这就是洋人方面有人对他也有了兴趣,而革命党方面他也有了朋友。

——溥仪《我的前半生》

材料二: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孙中山1924年1月的反思

材料三:光复后的绍兴并没有什么异样,只不过换了旗子的颜色而已……首义之地的湖北,革命后所建立的军政府,主要由旧军阀、旧官僚组成,都督是清末新军旅长黎元洪,民政部长是原咨议局长汤化龙;江苏的都督程德全是原来的江苏巡抚,新政府所在地便在旧日的巡抚衙门,其成员则是前衙门的原班人马。

——鲁迅

二、【议】辛亥: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材料一:你像尧舜那样圣贤,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梁启超

材料二:孙中山,“在一百年前思考的问题,探索的思路,以及追求中国现代化的各方面实践,都成为宝贵遗产”

——章开沅

材料三辛亥革命就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没有任何值得称赞的地方

——鲁迅

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是军阀混战……军阀混战的结果是“民国”变成了“战国”

——易中天

延伸拓展:从不同史观认识辛亥革命

1.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史观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2.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相连。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3.是现代化(近代化)的过程——现代化史观

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4.促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发展——文明史观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孙中山是中西文明合璧的产物。

5.移风易俗——社会史观

以剪发辫、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面貌为之一新。孙中山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高考链接】:

1.(2010年烟台模拟)温家宝在哈佛大学演讲時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有( )

①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制度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2.(2010全国,17,4)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民贵君轻 B.主权在民 C.天赋人权 D.军民共主

3.(2010全国,15,4)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4.(2011年江苏单科,6,3分)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5.(2012福建文综,16,4)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2013·广东卷)“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7.(2014广东文综,16,4)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8.(2014浙江宁波1月,7)1912年8月21日的《民权画报》发表了漫画《改头换面》。画中一个站立的人由五个汉字组成,其头部为“共和”二字,四肢和躯干是繁体字“拿破仑”。该漫画最适合于( )

A.表明黎元洪武昌首义的历史功绩

B.概括孙中山暴力革除帝制的意义

C.指出袁世凯武人专权的政治野心

D.剖析溥仪无力对抗共和的虚弱本质

9.(2010·江苏单科·T22·9分)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

请回答:

(1)第一種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事实加以说明。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

4.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篇四

史地组:郑秀红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方法与过程: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材料,并与教师提问相结合。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基础知识,运用挂图,是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形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意义。2.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投影出上节课的提纲,指着大屏幕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指出重点。给学生三分钟时间复习,然后提问,总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2.导入新课:

这一单元我们主要讲的是各个阶层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可是封建统治者自救的洋务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也失败了,这就表明他们的救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那么,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呢?这时,从维新派分化而来的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采用革命的方法来挽救民族危亡,发动了辛亥革命。那辛亥革命到底能不能找到中国的出路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15课《辛亥革命》。3.讲授新课:

(1)投影第九课提纲,指出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然后给学生3—5分钟按照提纲通览教材。要求学生在通览教材的时候,对一些明显的知识点,如时间、地点、人物等随手做标记,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

(2)讲解:

师:辛亥革命是谁发动的? 生:孙中山

师:孙中山先生被称为“国父”,指导学生看课本导入框的内容,归纳为,孙中山先生一生为国为民,从青年时代就下定决心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为了完成这一宏图伟业,他首先从创建革命政党开始,他首先创建了什么革命团体? 生:兴中会

师:什么时间,在哪里? 生:1894年,在檀香山 师:檀香山是在今天美国的夏威夷,也就是说兴中会是在国外成立的,后来,国内也出现了很多革命团体,孙中山先生认识到:要想壮大我们的革命力量,必须将这些革命团体团结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革命组织,这样,就成立了同盟会,关于同盟会的情况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视频,大家在看视频的时候,要注意这几方面的信息,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它的革命纲领和机关刊物各是什么?

(增加一个学法指导:要求学生在看视频时,随手讲时间、地点等小知识点记录下来,以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生: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革命纲领是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政府,改革土地制度。

师:分析革命纲领:通过前两句,可以得出结论,革命派将斗争矛头直接指向谁? 生:清政府

师:推翻清政府后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府? 生:民主共和政府,并且要进行土地改革。师:同盟会创建不久就有了自己的机关刊物,是什么? 生:《民报》

师: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先生将同盟会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 生:“民族”“民权”“民生”,合称为“三民主义”。

师:“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是由同盟会革命纲领阐发而来的,下面我们就将他们的内容作一下比较,看有无实质性的变化,先看民族主义方面,三民主义比同盟会革命纲领多了一句什么内容? 生:解除民族压迫

师:在这里,民族压迫是指什么?是谁对谁的压迫? 生: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压迫

师:既然民族压迫是指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压迫,那么,三民主义提出解放民族压迫,说明他们把矛头也对准了谁? 生:帝国主义

师:这样,革命派有几个革命目标? 生:两个,一个是反帝,一个是反封

师:在民权和民生两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变化,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三民主义和同盟会革命纲领有没有实质性的不同? 生:没有,三民主义是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完善

师:就是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武昌起义爆发,并且取得了成功。关于武昌起义的情况,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视频,大家在看视频的时候要注意提取这几方面的信息,武昌起义爆发的时间及武昌起义胜利后对全国的影响。播放视频

生: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图,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首先宣布独立,接着,革命力量在南方迅速发展,这些粉红色的地区,都是被革命党控制的地区。通过地图,大家能够看到,革命党已经掌握了清政府的半壁江山了。这么大的地方,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管理是不行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民国成立了。中华民国成立于什么时间? 生:1912年元旦

师:课本上写的是第二年,也就是1912年。大家把第二年改为1912年,清楚的标记出时间。什么事件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生: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师;当然,孙中山德高望重,众望所归,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可是,好景不长,孙中山的大总统的位置就让袁世凯给占了,他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这就是辛亥革命整个过程的概括。那么,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他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下面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前后桌讨论一下。

5分钟后,学生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的看法无外乎三种,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或者既有成功又有失败。在同学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肯定同学们的观点从某种角度来说都是有道理的。但是结果只有一个,给学生一个提示:衡量革命的成败,关键在于这场革命的成果是否达到它的革命目标。然后具体到辛亥革命这一事件上来。就拿辛亥革命来说,它的革命目标是反帝反封,也就是说,辛亥革命成败的关键就是它的反帝反封的目标又没有达到。

师:先引导学生分析反封的情况:袁世凯上任后,它使用的是儒家思想来控制人们,后来,他还称帝,对中国来说是走了一个皇帝,又有一个皇帝,中国的封建制度并没被根除,从这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在引导学生分析反帝的情况: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是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也就是说,袁世凯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依然没有改变,从这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反帝的任务也没有完成。辛亥革命反帝反封两个任务都没有完成,说明辛亥革命最终的结果是失败了。

总结:对于辛亥革命的意义,我们可以这样说,他有成功的一面,因为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补充小知识点:封建帝制从什么时间开始有的?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2000多年的时间),使民主和共和深入人心。他又有失败的一面,因为它的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但是最终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辛亥革命失败了,因为它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目标没有完成,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没有变。4.巩固小结:

给学生2分钟时间快速巩固这节课知识,然后当堂作练习,复习巩固知识.习题从练习册精选出来,以便能突出这节课的重难点。5.板书设计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兴中会:1894年

檀香山

2、同盟会:1905年

南京

革命纲领、机关刊物、指导思想

二、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5.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篇五

一、设计思路:注重探究式学习,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注重合作能力,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注重创设历史情境,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通过对学生进行近代中国国情的教育,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学生要了解和掌握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历史知识;②通过帮助学生分析辛亥革命的成败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质疑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③通过看图片、角色表演、小组讨论帮助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本课知识结构的构建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形成历史线索的能力;②通过历史剧《武昌起义》及评剧,体验辛亥革命的开端,使学生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培养合作意识;③通过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场景再现,让学生体验中国走向共和的历史进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面;④通过探究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条件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孙中山与袁世凯的对比,要求学生体验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从而端正自己的历史观、价值观;②从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完成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③中华民国的成立让国人振奋不已,但最终失败让国人清醒,中国的强国之路还很漫长,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努力奋斗④通过走向共和的历史,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三、学法指导:

1、通过学案要求学生完成本课的知识构建

2、通过体验题、探究题的创设帮助学生加深对辛亥革命历史进程的了解、评价及内化为自己爱国的行动中

3、牛刀小试栏目巩固学生的三维教学目标

四、重难点及突破

1、重点: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对孙中山袁世凯的对比评价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难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教训

3、突破:预设学案、准备挂图、历史图片、创设情境体验历史和探究历史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由图片《清朝男子的长辫子》、《女子的小脚绣花鞋》引入辛亥革命除陋习,导入本课课题;简要回顾1840年以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导入。

(二)、正课:

要求同学们协作完成本课的知识构建

开始的标志:

中国近代基本国情

初步发展:

成立和各省

阶级的革命活动

辛亥革命高潮:

的成立和《

》的颁布

结果:

窃取了革命果实

性质:

1、成功之处:

2、失败之处:

2、探究体验

(一)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 下面请看历史剧《武昌起义》(邀请五位同学上来,并戴上标志)旁白:(配合挂图《武昌起义和各省独立示意图》)武汉三镇一直是长江和中国南北交通的枢纽,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1910年有许多帝国主义和中国资产阶级在那里兴办的工厂,因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得较快。正是瞄准这个有利条件,中国同盟会决定在武汉积极准备起义,起义的主力军是倾向革命的新军,因为新军中有五分之二以上的士兵参加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又有新式武器,有的营四分之三以上都是倾向革命的军人。另外又恰巧10月一部分武汉军队被调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所以这时起义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俱也。

地点:新兵工程营;人物:反动排长、金兆龙、革命党甲、革命党乙

金兆龙:同志们!听说咱们的总部被清军包围了,蒋总指挥通知我们今晚起义,大家快点准备吧!革命军甲:是啊!听说军事筹备员刘复基在赴刑场的路上还高呼:同胞们!大家起来革命呢!我们可不能坐以待毙啊!

旁白:这时反动排长及护兵进入

反动排长:你们深更半夜擦枪干什么? 旁白:金兆龙说 金兆龙:预备不测!

旁白:反动排长大怒,上去抓住金兆龙说 反动排长:你想造反吗? 金兆龙:反就反!你能怎样? 反动排长:上!把他给我抓起来!

旁白:护兵上前抓住金兆龙,金兆龙大喊道 金兆龙:再不动手,更待何时!

旁白:革命军甲、乙用枪托猛击反动排长和护兵的脑袋,反动排长和护兵抱头逃窜,金兆龙等举枪射击 革命军乙:走,先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去!

旁白:这样,武昌起义爆发了。湖广总督瑞徵仓皇逃跑,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因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看完历史剧《武昌起义》后思考: 武昌起义的主力军是谁?

2、武昌起义的性质是什么样的?

3、武昌起义爆发是偶然的吗?

4、时空连线:采访金兆龙——“为什么要参加革命?”

5、武昌起义后各阶层的反映:分为帝国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清政府、立宪党人和大官僚大绅士及广大人民五个小组进行体验。

(二)高潮(用图片《孙中山》、《中华民国玉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国旗》、《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再现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得情景)中华民国的成立

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要求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关,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为中华民国纪元。(活动设计:假如你是一个当时在南京的中学生,为欢迎孙中山先生来南京你会怎么做?)

颁布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插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得名的典

故,简要概括共和的道路)

(三)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活动探究:

1、袁世凯为什么能窃取革命果实?(从帝国主义、袁世凯的欺骗手段、清政府的腐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特点等方面引导学生体验,并进行概括总结)

2、(四)评价辛亥革命(分小组辩论辛亥革命得成败)

性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成功之处: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是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失败之处: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五)辛亥革命的启示(分小组讨论辛亥革命失败得经验和教训)中国资产阶级本身具有软弱性,不能担当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不能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最终会失败的

孙中山及其他革命党人在辛亥革命中不怕牺牲、为民主共和呕心沥血的人格魅力永远为世人传诵 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中国的强国之路还很漫长

六、总结: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武昌起义标志着它的开始、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它达到高潮、结果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的教训。(拿出图片《孙中山》和《中山陵》)孙中山等革命先辈为共和不懈努力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在新时代中,我国初步实现了独立、自主、和繁荣昌盛,但我们离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同学们,努力吧!我们赶上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代,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振兴中华、富国强民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用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来劝勉大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七、布置作业:

1、课堂练习: 单选:

①武昌起义的主力军是:()

A、农民

B、无产阶级

C、海外华侨

D、倾向革命的新军 ②辛亥革命的性质是:()

A、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C、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反帝反封建的无产阶级革命 ③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帝国主义的干涉

B、资产阶级本身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C、袁世凯的欺骗手段

D、革命党人在起义前无统一的政党和纲领 ④导演要拍1916年袁世凯当中华帝国皇帝得片子,请你把1916年 换算成民国:()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材料分析:“中华民国得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

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回 答①材料出自?②材料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③材料体现得性质是?

6.3.2《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篇六

一、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意义。

二、课前分析: 【教材分析】

19世纪末,孙中山成立兴中会,首倡民主革命,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断发动武装起义,促使革命形势不断高涨,革命时机日益成熟。革命首先在武昌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在此基础上,中华民国成立。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利用革命派和清政府之间的矛盾和各自的弱点,逼迫清帝退位,并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近代中国

密 封 线 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2、通过了解孙中山等革命先辈为了振兴中华,实现民族独立和富强,前仆后继投身革命的事迹,使学生的情感升华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性高度来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辛亥革命的过程和意义。

革命者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最终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并成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近代中国的进步。【教学难点】

辛亥革命的功绩。

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功绩,进而评价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认识到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着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从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合理的结论。本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六、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编制学案。

学生:课前预习,完成学案。

七、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引用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下面由我们班的课代表给大家播报一组关于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新闻:1.全国政协11界3次会议召开,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的提案“未提先热”,在岛内引起共鸣。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两岸原本就是一家人”。2.2010年10月10日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官网正式开通。3。总投资一亿元,全明星演员阵容,由成龙担任总导演,献礼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史诗巨片《辛亥革命》近日开拍。此次的出品方多达28个,创下中国电影史的新纪录。30集电视连续剧《大汉口》近日在武汉开机。这组新闻足已说明辛亥革命在海峡两岸的影响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和感悟辛亥革命。

(设计意图: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学生较熟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气氛开始活跃。)

大家经过初中的学习。对辛亥革命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大家结合自己过去所掌握的知识完成辛亥革命的大事年表。(预期效果:1984年兴中会成立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

1912年10月10日武汉起义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密 封 线

1912年2月清帝退位

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老师总结:初中大家对辛亥革命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来更深入的探讨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设计意图:调查学情,了解学生的基础)

(一)、辛亥革命背景

签定《辛丑条约》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清政府采取什么方式来挽救统治危机? 是否达到目标?

(预期效果:学生回答---实行新政,没有达到,阶级矛盾依然尖锐,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

(阅读课本、材料提取信息、共同探讨辛亥革命的背景。)

老师过渡:清末新政失败说明清政府已无力回天,这个封建王朝走到了穷途末路,中国的方向该往何处去?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做出了全新的抉择,走革命的道路,建立共和国。

(二)、革命的酝酿

设计问题:

1.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是一个什么组织?它的成立有何意义?

2.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转播和革命团体的不断涌现,密 封 线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密 封 线

老师讲述孙中山的事迹:他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广州起义失败后,他遭到清政府的通缉,被迫流亡海外。在海外的16年,先后5次环游世界,持之不渝的宣传他的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前他领导过10次武装起义,均已失败而告终。袁世凯复辟帝制后,他又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4次革命,也以失败而告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提出三民主义,随着革命的发展,他又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他鞠躬尽瘁。临终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个别学生发言,让学生的感悟伟人的精神品质)

小结:武昌起义的枪声已去,但辛亥革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经过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现在传承到我们在座的同学肩上。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思考革命的成败得失,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学习孙中山等人顺应世界潮流不断进取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我们也期待着海峡两岸以此为契机,使两岸关系有新的突破。

巩固落实:让学生自主构建本课的知识结构,老师展示供学生参考。

7.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篇七

移动学习的出现让传统教学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在传统的信息化课堂教学中, 教师利用PPT或视频传递相关信息和知识点, 学生接受信息、知识点并完成作业, 最后通过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估。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作为主体负责提供内容、反馈并评估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所造成的压力较大, 也没有除了考试外的有效评估手段, 教师很难得知学生到底有没有理解获取的信息。另外, 传统的课堂教学将教师置于长时间的工作环境中——他们负责收集、提供、反馈和评估, 尤其是在班级人数超过40人的情况下, 教师的工作负荷让他们无法进行自身职业发展, 导致未来的诸多教学问题。

移动学习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这一状况。首先, 移动学习通过科技的辅助, 提供了一整套管理和评估方法, 将教师从大量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例如, 在一次考试后, 教师批改试卷时需要收集错题信息并分析信息, 这个过程烦琐且冗长, 有了科技的辅助, 教师只需要点几个按钮即可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考试的错题信息会通过直观的统计图的方式展现给教师, 也便于横向和纵向对比。

其次, 教师传递的信息并不一定能被学生完全理解, 移动学习允许学生使用完全理解的信息帮助学习。Stephen Krashen提出了输入假设 (comprehensibleinput) , 认为学生只有在接受可理解的信息时, 才能最终获得知识。但Susan Gass和Michael Long等研究者认为可理解信息只是单方面的。由于每位学生的智商、理解能力、背景知识等个人状况都不相同, 教师提供的可理解信息并不确定能够被所有的学生理解。于是Susan Gass和Michael Long就提出了被理解的信息输入 (comprehended input) , 即输入信息只有被接收者真正理解时才有价值。这就像生物信息学家向地质学家讲述蛋白质的折叠、误折和聚合一样, 即便生物信息学家使用了浅显易懂的语言 (他们认为自己传达出了可理解的信息) , 由于缺乏相关背景知识, 地质学家依旧无法真正理解蛋白质的折叠问题 (信息并没有被理解) 。在移动学习中, 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相关的背景知识自己决定是否对相关信息进行深挖或补充, 或是寻找更容易理解的信息帮助自己理解——通过视频、动画、互动等方式实现。

再次, 移动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和控制学习过程, 也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环境强调了学生对于学习过程的掌控和调整, 而移动学习恰恰是建立个性化学习环境的方式之一。在传统的课堂学习里, 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 无论理解能力好坏, 都必须接受完全一样的信息。另外, 有些学生习惯于写, 有些学生习惯于读, 还有些学生习惯于听, 不同的学习风格无法最大化课堂教学效果。但在移动学习中,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自己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对学习过程进行掌控, 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与此同时, 教师的教学也可以更有针对性。教师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观察合作、参与环节, 并通过设备收集的数据了解学生的优势和劣势, 对此做出有针对性的帮助即可满足学生需求。当每位学生都使用移动设备时, 完成整体任务的比例可以观察, 这相较于传统课堂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传统课堂的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中, 如果有学生不参与讨论或合作, 在最终的结果中很难体现, 但有了科技的帮助, 教师有能力了解每一位学生对某一任务的贡献和完成度,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做出即时反馈。当然, 评估标准的设定也不再是全国或全省一个标准。由于教师有能力收集到充足的数据, 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完全符合他们成长规律的标准, 并帮助学生最终达到这些标准。

最后, 移动学习提供了沟通和交流的环境, 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 完成创造过程。学生通常在讨论中才能够理解、应用所学到的知识, 而这却是传统课堂不具备的。在移动学习中, 学生可以利用设备的种种特性, 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内容, 分享内容给伙伴, 分享达到学习目标的不同途径。

教师也不需要在45分钟内不断讲述各种知识点。相反, 教师只需要在课程开始时将含有知识点的资源交由学生自己定位、搜寻、过滤和评估相关信息, 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信息的讨论、总结、反思和创造等过程。在课堂外, 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提供各种资源链接, 即可引导出类似课堂中的学习过程。

移动学习的出现, 对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有着极大的影响, 更完全变革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不再只是信息传递者, 还需要兼备极强的信息创造、收集、分析、评估和引导能力。学生也不再只是信息接收者, 还需要兼备极强的思维、辩证、判断、定位、过滤、互动、沟通等能力。移动学习也不再是传统教育所代表的行为和认知过程, 更是一种创造、批判、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图1~3分别为传统学习、信息化学习和移动学习的特点。总的来说, 移动学习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学习, 包括了书本、考试和教师等因素, 并创造了包含信息资源、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估以及辅导员的全新学习模式。移动学习将书本变成了多媒体的信息资源, 考试变成了形成性的评估, 以了解学生的实时状态, 并结合总结性评估重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统计。

移动学习在国内的发展瓶颈

1. 移动学习 ≠ 移动化学习

TechEDGE中国子项目在2013年10月针对国内的中小学教师做了一次调查, 研究他们使用教育科技进行教学的态度和方法。在调查中, 我们涉及移动教学相关的部分。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90%的教师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或电子阅读设备, 大约23%的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了移动设备进行教育, 使用的主要设备为平板电脑。100%使用平板电脑的教师把平板电脑当作一种信息展示设备使用, 即多媒体播放设备。他们要求学生使用平板电脑观看与课程相关的PPT或视频, 把移动设备当作一种教学设备而不是学习设备。对照Laurillard的对话框架, 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的学习过程没有对应四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 而变成了和黑板一样的信息传递平台。同时, 过度依赖第三方的课件内容强制学生根据教师的节奏和内容进行学习, 忽略了互联网和软件应用在学习中的作用。在移动科技环境的公式中, 一旦移动软件应用s (MA) 和互联网i的作用消失, 移动科技环境A就变成了仅包括设备d和移动能力m, 限制了学习的发生。因为缺少的移动应用和互联网功能所带给学生的互动、讨论和反馈环节, 移动学习的优势变成了单纯的移动化学习, 在特性上很难和传统学习方式区分。

2. 教师职业发展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移动学习中也不例外。移动科技在学习中的应用减少了对教师教学行为的依赖, 却对教师的整体设计和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 教师需要学习如何将21世纪能力和课程进行整合。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不仅需要教师了解整合、传递和评估的过程, 更需要教师提高课堂的自由度, 允许学生发散思维、使用移动设备整合信息。其次, 国内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关注度很高,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帮助教师适应新时代的教学, 但国内的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却很容易成为“一锤子买卖”, 即对某一部分的知识只进行若干次的培训, 完成培训后缺乏跟进。这就像在学校四周建立四面墙, 将学校孤立在新的信息时代。TechEDGE项目总负责人Guy Trainin指出, 教师常常被强制进行各种培训, 而他们通常对培训内容并没有多大的兴趣, 这也是导致跟进的培训无法进行或根本没有跟进相关培训的原因之一。如何利用移动设备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科技和设备的特性在发展, 在教学和学习中的方法也不同。软件开发者也在不断地开发功能更全、操作更为简单的软件满足师生的需求。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跟进, 自己原有的方法和内容很快就会落后——而学生一直都走在科技的最前沿, 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之间出现新的间隔。最后, 培训对教师需求的定位不明。信息技术培训和课程整合培训完全是两方面的培训, 教师有能力使用各种科技并不代表着他们有能力将各种科技整合进课程。这一点在移动学习上尤为明显。

3. 21世纪能力的缺失

A T C 2 1 S在2 0 0 9年发布了2 1世纪学生所需要具备的十种能力, 包括: (1) 创造和创新; (2) 辩证思维、 问题解决 和决策; (3) 学习如何 去学习 ; (4) 沟通; (5) 合作; (6) 信息读写能力; (7) 将技术作为工具进行研究的能力; (8) 公民意识; (9) 未来生活和职业; (10) 个人和社会责任。这些能力和移动学习息息相关,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移动学习的效果。

当我们进行移动学习时, 免不了利用互联网和相关软件应用搜寻需要的信息资料。在这个环节中, 信息读写能力的作用就会体现出来。信息读写能力 (Information Literacy) 不仅仅包括了阅读或输入相关的信息, 更包括了搜寻、定位、评估、过滤、创造、分享以及高效使用信息的能力。信息读写能力在过去的20年内变化极大。试想在20年前, 我们在图书馆中搜索信息, 利用相关词条在大范围的索引中寻找信息, 一旦在索引中搜寻到相关的信息, 就可以直接定位, 如果重复这一过程若干次, 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而在移动学习中, 信息的搜寻变得极为困难——虽然信息的获取变得更为简单, 但如何找到有效信息成为学习中的一大难题。当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或若干个关键词, 如不是专有名词, 可能会得出数百万条结果。显然, 逐条筛选这些结果是不现实的。这时, 我们就需要利用信息读写能力帮助我们完成信息搜寻工作。在一般情况下, 由于网络环境中输入信息的人员层次参差不齐, 思维方式更是完全不同, 对于相同信息的诠释也就完全不同, 甚至有些信息是完全错误的。在搜寻信息中如何过滤无效信息、评估并定位有效信息, 对国内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对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都是一种考验 (这些能力都是21世纪能力中的一部分) , 并且这些能力在学校中是很少被提及的。即便学生找寻到相关信息, 如何将信息转化并创造出自己和伙伴们能理解的内容, 也有很多的困难 (假设我们不允许单纯的信息复制) 。

与此同时, 由于国内学生的学习主要为个人学习, 很少在课堂外进行合作或沟通, 在学生遇到信息读写困难时缺乏讨论、反馈和互动的环境和行为 (有些学生可能会用即时通讯工具相互询问, 但相关的讨论耗时劳神且无正确结果的保证) , 使得提高信息读写能力更加困难。与此同时, 学生对移动学习认知的局限性也让他们失去了很多学习机会:学习不仅仅是观看视频, 更是将过去和现在的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和重复的过程。这也是21世纪能力中强调的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

4. 移动学习的环境

目前国内的中学生很多都有了自己的手机或平板电脑, 家长对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的管理力度也有所降低, 但依然视移动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娱乐设备而非学习设备。在学校方面, 管理者站在维护学校安全和稳定的角度, 限制学生使用移动设备。不可否认, 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在拥有移动设备后的确可能影响学习, 但更多的学生则会进行移动学习——他们搜索、创造和分享信息, 沟通交流、存储相关资料 (很多学生的个人空间里都有如何学习各种科目或某知识点的相关资料) 。不过, 由于网络的限制 (大多数学校不提供无限网络连接且手机数据流量较贵) , 他们无法随时随地连接网络搜索资料支持自己的学习。缺乏了网络支持的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的信息优势就难以体现。

5. 软件应用和软件语言

在移动学习中, 我们最常遇到的就是语言问题。我们常常能够找到非常适合自己或学生学习的软件应用, 却因为语言不通而不得不放弃。比如, socrative就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免费即时测验软件, 但这款软件没有汉化版, 甚至没有推出汉化版的计划。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必须懂得一些英语或其他语言, 才能帮助学习继续下去。这个问题在各个平台上都很明显。

国内也有很多的软件厂商开发各类学习软件, 但从TechEDGE中国子项目的研究来看, 目前还没有出现具备创新性和易用性的应用。大多数的应用都是和网站的学习内容捆绑,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信息读写能力和利用科技的研究能力。一些应用只是学习网站的专属浏览器或多媒体播放器, 将移动设备变成了展示设备。也有一些软件虽然转为学习设计, 却忽略了学习的本质。例如, 一些背单词软件通过单词对照表和不断重复帮助学生完成英语学习。第二语言研究者早已通过实验证明, 通过单词对照表学习单词是不科学的和没有输出的。

如果无法解决语言和软件应用问题, 移动学习在国内的发展会受到限制, 学生和教师都会丢失一些完成学习的机会, 令移动学习的优势大打折扣。

结语

对于移动学习的未来, 我们很难预测未来有什么变化, 就像是十年前我们甚至不知道移动学习会真的有帮助一样:设备的技术革新、软件应用开发的进步以及互联网质量的提高都会对移动学习的方式方法有着极大程度的影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移动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并帮助他们培养能力以适应21世纪的需求。

参考文献

[1]Analytics, S. (2011) .Strategy Analytics:Apple Dominates Mobile App Space with Content while Android Aims for Numbers.Businesswire, July, 21.

[2]Gass, S.M. (2013) .Input Interaction and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Routledge.

[3]Griffin, P.E., MacGaw, B., &Care, E. (Eds.) . (2012) .Assessment and teaching of twenty-first century skills.Springer.

[4]Krashen, S.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p.65-78) .Pergamon:Oxford.

[5]Laurillard, D. (2002) .Rethinking university teaching:A conversational framework for the effective use of learning technologies.Psychology Press.

[6]Lenhart, A., Kahne, J., Middaugh, E., Macgill, A.R., Evans, C., &Vitak, J. (2008) .Teens, Video Games, and Civics:Teens.Pew internet&American life project, 76.

[7]Long, M.H. (1981) .Input, interaction, and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379 (1) , 259-278.

[8]Norman, D.A. (2002)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Basic books.

[9]Quinn, C. (2011) .Mobile learning:Landscape and trends.The eLearning Guild.

8.小学习作教学的革命 篇八

关键词:习作教学;链接生活;创设情境;赏识激励

中图分类号: G42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07)12-0063-02

虽然第八次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是“习作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现状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习作教学仍然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心头之痛。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已经成为民族问题,成为历史问题,成为语文教学的“顽症”。

我们习作教学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笔者在进行了深刻反思之后,觉得习作教学在教学时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学生习作评价等四个方面还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我们的习作教学才能跳出充满个性、充盈生命活力的舞姿。

一、教学时空:变固守课堂,封闭教学为穿越时空,链接生活

我们小学现行课程安排一周两堂习作课。于是一篇作文教学往往是分两课时完成。这好像是无可厚非的。要求学生在八十分钟内完成拟稿、修改、誊写,似乎学生习作所需的信息全部贮存于大脑之中,习作时只要提取后稍作加工即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有老师提倡快速作文,提出作文教学完全可以在一节课内完成,要我说,这是万万也不可能的,这样的教学对象应该是“倚马可待”的奇才,而我们面对的是刚刚学习写作的小学生。

在封闭的教学时空面前,我们的学生只有苦思冥想,闭门造车,必然导致学生作文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使得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童心,由于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无力,毫无生趣可言,甚至荒唐可笑。我曾经看过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他的爷爷:有一天傍晚,天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他爷爷本来身体不好,躺在床上,看到外面下雨了,一跃而起,冲进雨幕,他问爷爷去干什么,爷爷大声回答道:“去保卫村里的河堤。”几个小时过去了,爷爷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了,他老远看到爷爷走一步,跌一脚,身上还满是伤痕,他很疑惑,问爷爷为什么要这么做,爷爷回答说:“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只要为人民做事,虽死犹荣。”说完就倒在了地上。后来,爷爷醒了过来,看到雨过天晴,爷爷的第一句话是:“大坝保住了吗?”这样的爷爷我们不能说生活中一定没有,即使有,这样的爷爷是不是太造作了。孩子笔下的哪里是一个农民爷爷啊,这就是董存瑞、黄继光式的英雄爷爷啊!

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真文、写出真事、写出真情呢?我觉得我们习作教学首先必须打破“一篇习作教学两课时完成”的这一沿袭了几十年的做法,让我们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指导首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全国小语研究会理事长崔峦曾经指出:“理想的语文教学应打破时空界限,使课内自主学习与课外自主实践得以沟通,变禁锢、封闭的课堂为课堂、校内、社会彼此相连的一泓活水。”这种大语文观启示我们:小学作文教学要拓宽时空,从语文教学及其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实施开放性全程作文训练,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就以我们十一册的七篇习作教材为例——

回忆篇——写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

感恩篇——写一次感恩父母的体验;

风味篇——写家乡的一种地方美味;

民俗篇——根据剪纸作品展开想象;

积累篇——搜集资料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

名人篇——介绍身边的一位名人;

故事篇——找课文中的故事写下来。

这七篇习作中的回忆篇、感恩篇、风味篇、积累篇、名人篇和故事篇如果固守课堂,课前没有充分、充足的实践活动想要写出真情实感,写出个性显然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习作六——风俗篇,根据剪纸作品展开想象,也应该让学生在收集自己喜欢的剪纸作品的基础上才能把习作完成得更好。

二、教学模式:变随意性、程式化、追求功利为创设情境,指导无痕

考察作文教学的实际,笔者觉得有这样三大基本模式一直顽固地存在着——

1.随意性教学模式。有的老师认为作文教学漫无边际,难以穷尽,没有规律,主要靠学生的悟性,作文的指导与讲解无关大局,老师一味地强调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写,至于怎么读、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写却不甚了了,没有整体计划、合理步骤、科学安排,无视老师的主导地位,作文教学名存实亡。

2.程式化教学模式。程式化教学模式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对教材、对学生、对作文教学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作文课总是固守:揭示课题——明确目标——讨论选材——自主拟稿——誊写习作的传统模式,以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应对日新月异的作文课堂。另一方面表现为,习作方法指导程式化,比如,只要是写人的文章就得要求学生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叙事的文章决不能离开环境的烘托。

3.功利性教学模式。考试考什么就练什么,前几年大练材料式议论文,这些年又围绕着话题作文穷追猛打,无止无休。还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时能够取得好成绩,让学生背诵大量范文,习作课变成了范文改装方法指导课,考场作文变成了精品范文的再现场。学生写作,没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灵秀,更多的是成品的翻版。

这三种教学模式应该说在我们的教学中都存在,如此教学我们的作文教学还会有什么成效呢?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李吉林老师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习作教学也需要我们老师在潜心研悟教材的基础上,创设恰如其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听过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作文《爱鸟》之后,大家都会有同感,是于老师创设的情境造就了学生习作的精彩。

上课伊始,于老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待孩子们睁开眼睛时,只见一个“猎人”在一阵清脆的鸟鸣声中步入了教室。他头戴一顶瓜皮帽,鼻梁上架着一副墨镜,嘴巴上留着整齐的短须,提着猎枪,猫着腰,不时露出一对狡黠的小眼睛,东看看、西瞧瞧,嘴里还不停地唠叨:“这只鸟好肥哇!打回去下酒一定美味极了。”随着于老师这精彩的表演,孩子们一下子被带进了广袤的大森林之中。看着“猎人”的举动,听着刺耳的枪声,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炽热的情感在胸中激荡,儿童的情感和语言都被激活了,场景和语言在瞬间建立了联系。当我们惊喜于孩子们声情并茂的交流时,惊喜于孩子们妙语连珠的习作时,不得不惊叹:情境创设得当,的确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有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因而,我们在小学习作教学中,不要为指导而指导,而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入情入境,只有让学生在产生言语动机基础上的指导才是最有效的。

三、习作评价:变单一评价,敷衍了事为自评互改,赏识激励

作文教学一直被视为语文老师的灾难,指导课难上不说,课上完以后,一个班级几十篇作文摆在办公桌上,那不是灾难是什么?

也正是这成堆的作文批改扼杀了语文老师的兴趣,使得老师们厌恶作文,厌恶教作文,从而也直接导致了作文教学的效率低下。再加上有些地区的教学管理者一味地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要篇篇精批细改,把老师的时间和精力大多都困顿在作文的批改之中了,哪还有时间去思考作文课怎么上?哪还有时间去思考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因而,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就必须把我们语文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增强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的兴趣。老师不喜欢,学生怎么会喜欢呢?

另外,老师陷入作文批改之苦海中,批语难免套话连篇,什么内容具体、什么条理清楚,什么语句优美,都是些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学生看了也似懂非懂。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说得不假,而这里的“改”不是教师批改,而是要学生自己学会修改。《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我们应该也必须把批改作文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自主修改作文的空间,让学生在修改作文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自评互改可以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

1.自评。作文完成以后,首先让学生自读欣赏,给自己的习作下评语,也可以写出自己写作这篇文章的感受。

2.互改。往往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自己一般很难发现不足,学生也一样。发动学生互改很重要。一方面,每个学生喜欢读同龄人的作品;另一方面,学生在批改同学习作的过程中,能够悄然无息地学习同学习作的遣词用语、谋篇布局、立意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应该说,学生间的互相批改比老师任何高深的讲解都有效。

学生互改,可以是同桌互改,可以是小组内互改,也可以是好朋友间互改,还可以是请班级中写作高手帮忙改。每次习作后,可以变换不同的形式,借以提高学生互改的积极性。

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舍得花时间指导学生批改作文,这是一劳永逸的事,一定不能忽略。

3.精批细改。不是说有了学生的自评互改就不需要教师的精批细改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作文教学中还是十分必要的。学生毕竟写作经验不足,能力有限,批改肯定不够细致,这时非常需要教师的批改和指导。但我以为,老师的批改没有必要篇篇精细,因为老师批改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学生习作中的共性问题,以备评讲时有的放矢。

教师批改作文应该也必须以赏识激励为主,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被赏识、被尊重的需要”。小学生作文本身就是一件并不轻松的劳动,我们老师只有十分珍惜学生的劳动成果,并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用得精彩准确的词,一句具体生动的话,都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这样才能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教师在评价学生习作时应当特别留心那些充满期待的眼神,那是充满着渴望受人肯定的眼光。所以,作文的批语未必需要多长,但一定要让学生感到春天般的温暖,努力让学生获得心理、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使学生产生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亲近作文,然后喜欢上习作。

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认为在课程改革的大道上,我们只有穿越教学时空,引领学生关注生活,捕捉写作素材,才能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我们只有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才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习得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只有以一颗未泯的童心倾听学生习作的声音,精心呵护学生尚显稚嫩的语言,才能真正降低习作的难度,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从而,才能最终取得小学习作教学革命的胜利。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武宏钧.当前作文教学的三大走向[J].语文教学通讯,2006,(5).

[3]付睿.作文教学的两个误区[J].语文教学通讯,2006,(11).

[4]郭根福.构建新的小学作文教学体系[J].语文教学通讯,2007,(1).

[5] 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M].江苏电子音像出版社.

[6] 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校园“二手市场”策划书下一篇:大一思修论文和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