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2 Linux操作系统

2024-08-11

报告2 Linux操作系统(精选4篇)

1.报告2 Linux操作系统 篇一

1 系统设计

经过我们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分析并结合医院软件的使用状况,发现原有软件虽然具有图像采集、报告处理功能,但其数据的安全性、系统扩展性方面存在缺陷,并且受单机版限制,无法与其他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因而新系统设计决定采用多层C/S结构,数据层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应用服务层和客户应用程序采用Delphi开发。

软件要求界面简洁、功能完善,实现图像实时采集、处理以及报告生成功能,具有灵活的模板编辑收集功能,同时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实现接口。报告内容项目具有灵活的扩展性,可实现科室个性化设置,由科室自定义报告内容项目,并根据不同设置自动生成与报告一致的程序运行输入界面,在系统可扩展性上实现创新。

2 系统实现

2.1 应用服务层实现

应用服务层配置在所有客户端可访问的应用服务器上,提供公共数据服务是应用客户端和服务器数据交换的桥梁,隔离了用户和数据层之间的直接访问,可以有效阻止非法数据访问。本系统开发中应用服务层的实现利用了远程数据模块、TDateSetProvider组件、客户端数据集组件和连接组件,其结构见图1。

(1)创建应用服务器

创建一个应用服务器和一般应用程序类似。首先,在Delphi开发环境中建立一个应用程序,然后选择新建中的Multitier标签下的Remote Date Module,创建一个COM自动服务器。它提供了IDataBroker接口,可以向客户端提供IProvider接口,实现了客户端应用程序存取远程数据库的数据。其线程模式有Single、Apartment、Free、Both、Neutral几种,本系统中建立的是Apartment线程模式,确保在某个时间只服务于一个客户请求。

(2)放置数据组件

在数据模块上放置ADO数据集组件:2个ADOConnection、10个ADOQuery。设置其中8个ADOQuery组件的Connection属性为ADOConnection1,其余为ADOConnection2。ADOConnection1与图文系统数据库连接,ADOConnection2与HIS数据库连接。对ADOConnection的BeforeConnect事件编程,使其运行时自动使用数据链接文件连接到设定的数据库上,连接参数在数据链接文件中直接配置,这样可以方便系统的部署,其程序如下:

(3)放置TDataSetProvider组件

TDataSetProvider组件的主要作用是提供IProvider接口,客户程序通过IProvider接口获得数据和更新数据集,服务器在代理客户请求和打包数据的时候需要该组件[1]。在数据模块上放置10个TDataSetProvider组件,设置DataSet属性对应各个ADOQuery组件,设置ResolveToDataset属性为true,选择更新方式为数据集更新,设置poallowcommandtext属性为true,使组件可以传递SQL命令。

2.2 客户端程序开发

客户端应用程序使用标准的数据显示组件从数据集中获取数据并和用户进行交互。和2层体系结构不同的是,多层体系结构中的客户端程序通过应用服务器提供的接口和provider通信,并获得数据以及向应用服务器申请提交更新数据。客户端应用程序是通过连接组件来获得这个接口的。

在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之间,Delphi提供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连接协议和方式,考虑socket协议具有使用范围广、安全性高、客户端不需要DLL等优点,本系统设计采用了Windows sockets协议,其通信结构见图2。

(1)客户端与服务器连接的实现

在多层体系机构中,客户端应用程序通过应用服务器提供的接口来和Provider通信,并获得数据以及向应用服务器申请提交更新数据,这个接口就是IAppServer接口。客户端应用程序是通过连接组件来获得这个接口的。本系统使用的sockets协议是以TCP/IP方式来连接应用服务器的,所以要放置1个TSocketConnection连接组件。设置连接组件的Address属性为应用服务器地址,设置servername为应用服务器所注册的服务名。对beforeconnect事件编程,读取指定的配置文件,程序运行时,在连接组件和应用服务器建立连接之前触发该事件,实现与应用服务器的动态连接,部分代码如下:

(2)数据存取

数据存取是数据库系统开发的基本,是代码的核心部分,系统得以正常运行就是基于数据存取的正常执行。在多层C/S结构的开发中不直接使用TQuery组件,而是使用data access(数据访问)中的TClientDataSet组件。TClientDataSet组件包含了一个名为Provider的属性,对应到服务器端DataSetProvider的所有默认属性和方法,通过DataSetProvider将SQL命令传送给ADOQuery,真正传递数据的是DataSetProvider的接口。下面以登录窗口用户检索功能的实现为例说明本系统中数据存取的具体实现。

首先,新建一个窗体,放置好各种需要的功能组件,然后在窗体中放置一个TClientDataSet组件,设置属性RemoteServer=SocketConnection1,ProviderName:=DataSetProvider1。对用户代码输入框编程,实现当光标跳转时检索用户是否合法,部分代码如下:

(3)图像采集和处理的实现

在图文系统的开发中,图像采集和处理是客户端程序开发的另一核心内容。一般基于采集卡的图像采集为标准调用方式,以这种方式开发的软件可以无关采集卡的硬件信息运行,也就是说一旦程序开发成功,即可以使用任何采集卡运行,不受硬件平台制约。但这种方式的最大缺陷也正是由通用性引起的,强大的通用性使其只能局限于简单实现图像传送,无法发挥采集卡真正的图像采集处理优势。因为这种优势的发挥必需基于采集卡驱动的个性化开发,必然受到硬件平台的制约。

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笔者先尝试开发了1个通用的采集模块,实施过程中发现其图像处理能力太弱,受采集卡标准分辨率影响严重,在不同采集卡上的图像表现差异巨大,无法在实际中推广使用。最终决定使用硬件厂商提供的专用开发包开发采集功能,做成单独的采集模块。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硬件的特性。由于采集模块相对独立,对不同硬件发布个性化的功能包也相对简单,因而不影响系统推广应用。下面详细说明本系统基于专用开发包的程序实现。

Delphi中使用硬件厂商的开发包需要先安装硬件厂商的控件。首先将开发包中的控件拷贝到指定目录,然后点击Delphi中component菜单下的Import Activex Control菜单项,在打开的Import Activex窗口中点击Add按钮,选择已拷贝的专用控件文件完成控件安装。在Activex控件组中找到新安装的图像采集控件,拖放到采集窗口中,最后编写各种功能的实现代码。

本系统的图像采集基于VT-321图形卡开发,硬件初始化实现部分代码如下:

在系统运行时按F12就可以对当前画面采集压缩,部分实现代码如下:

(4)用户自定义报告内容和输入输出界面的实现

一般软件系统在开发时就已定义好输入界面,从而输入输出内容也随之固定,这种设计方式不利于系统的推广应用,如阴道镜检查室的图文报告系统不可能不修改软件而直接在B超室推广应用。在设计系统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将数据库结构进行了创新。传统设计方式是设计1张报告内容数据表,将字段和内容项一一对应,1条记录就是1次检查结果。而笔者设计使用了3张数据表来完成报告内容的存储,分别是项目字典表、科室和项目关联表及结果表。

创建项目字典表(gy_xm)结构的部分命令如下:

CREATE TABLE[dbo].[gy_xm]([id][int]IDENTITY(1,1)NOT NULL,———识别码[xmdm][char](1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NULL,———项目代码[xmmc][char](5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NULL,———项目名称[col_len][int]NULL,———项目显示/打印的列位置[row_high][int]NULL,———项目显示/打印的行位置[disp_order][char](1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NULL,———排列顺序)ON[PRIMARY]

创建科室和项目关联表(gy_ksxm)结构的命令如下:

项目字典存储了用户自定义的各种检查项目,以及各个项目在显示/打印时的输出位置。科室项目关联表通过科室标识和项目标识将科室和使用到的项目关联起来,程序通过当前科室及关联表数据取得用户定义的详细项目信息,生成科室个性化的输入界面。生成界面程序结构的部分程序如下:

结果表保存了详细的检查结果数据,与传统存储方式不同的是,结果表的每条记录只保存1个检查项目的结果,患者的1次检查结果被按照项目字典分成若干条记录进行存储,程序输入输出时按照项目字典及科室项目关联表设置自动拼接,程序代码与上述生成界面程序类似。

通过以上创新的结构和程序设计,使报告项目可以按照不同科室分别设置和存储,实现同一套软件系统、同一个数据库完成全院所有类似科室的图文报告系统的实施。

3 应用效果讨论及展望

在阴道镜图文系统开发实施中我们导入了原系统中医生自行编制的大量模板,实现了新旧系统的平滑过渡。该系统目前已经正常运行,大大降低了阴道镜系统的运维成本。系统对图像进行了有效压缩,与原系统相比明显提高了程序运行效率。

由于系统采用了较先进的架构,创新地实现了报告内容、输入输出界面的个性化设置功能,使系统在全院的推广简单易行。既可以满足不同科室生成内容、格式完全不同的报告的需求,又可以保证全院软件系统的一致性,从此不再需要为不同科室实施不同的图文报告系统,大大降低了实施和维护成本。

数据库结构设计上的改进使所有科室图文报告的存储可以在同一个数据库中进行,真正实现了数据集中存储和处理,降低了和其他信息系统(如电子病历系统)间数据共享的复杂性和实现成本,为消除信息孤岛、形成数据共享平台及建立数据中心奠定了基础。

摘要:目的:开发一套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接口的图文报告系统,恢复阴道镜的运行。方法:系统采用多层C/S结构,数据层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应用服务层和客户应用程序采用Delphi开发。应用服务层采用ADO组件实现连接数据库,客户应用程序和应用服务层之间通过SOCKET协议通信。图像处理模块基于采集硬件设计,使用硬件商提供的开发包实现采集处理功能。结果:该系统实现了实时图像采集,具有灵活的报告生成功能。该系统不仅实现了菜单功能动态设置,甚至创新性地实现了报告内容的自定义设置,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设置完全不同的报告内容和输出格式,可很容易地在不同科室中推广应用。结论:该系统符合设计要求,恢复了原阴道镜检查设备的使用,并在同类系统中实现了动态界面设计,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满足类似科室的使用需求,解决了基于硬件的个性化图像采集软件开发问题,可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关键词:图文系统,多层C/S结构,图像采集,动态界面

参考文献

[1]张宏林.Delphi7程序设计与开发技术大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王学庆.Delphi6数据库设计实例导航[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矿山地质编制报告系统应用探讨 篇二

关键词:矿山地质;编制报告;应用

矿山地质报告的数据、资料具有多源、多类、多量、多维、多主题等特点,在煤炭勘探、建井、生产全过程中数据资料又具有动态更新等特征。因此,矿山地质报告的编制要使用复杂的地质基础资料,而且其重复利用率较高,在使用过程中也极易出现数据丢失、重叠。目前,矿山企业现代化生产进程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因其自动化、智能化功能优势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矿山系统优化设计、处理数据、绘制图形等层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矿山地质报告的编制单位迫切需要用计算机实现大量地质资料的输入、管理、处理以及表格、文字的打印和图纸编绘,这些工作都要求配套软件的技术支持。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空间定位系统(GP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人工智能系统(ES)、人工神经网络(ANNS)等项技术,已经在煤田地质勘探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应用多“S”集成的地矿点源信息系统理论、方法体系,我们借鉴并吸收这些高新技术成果,把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适合于地质勘探空间数据实时采集、输入、管理和处理的GLS应用系统及各种地勘图件辅助编绘系统(CADS)进行集成开发,编制煤炭矿山地质报告软件编制系统,加以推广应用。

1 矿山地质编制报告系统构成

矿山地质报告针对矿山建设、系统设计与基础生产的技术资料编制,其地质图件与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对矿山企业生产效益产生影响,因此为全面保障地质资料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我们应依据相关地质规程规范开展地质报告编制,同时采用层次模块设计思路,令系统分为四类子系统,即数据处理、数据基础管理、自动化图形与图形绘制、图形矢量化等。每一子系统同时还包含了不同的子模块与处理数据模块,其中数据基础管理系统具有统一的数据模型、标准化的描述、图式、图例、数据字典,包含钻孔煤层管理方案、坐标数据、煤质、储量管理、储量图、煤岩层及剖面图的数据管理等模块,以实现数据的组织、存储、检索、转换、传输和交叉访问。同时这种数据处理兼顾了地质报告编制的当前需要和未来需要。每一模块中又可分为计算数据、录入、修改、查询与打印数据等子模块。图形填充及绘制还包括自动化填充与绘制两类子模块,绘制图形模块由储量图、剖面图、对比煤岩图、地形图、切面水平图、涌水量图等构成。

2 矿山地质编制报告系统优势特征

矿山地质编制报告系统主体运营于Windows Xp系统环境中,通过引入CAD多功能软件平台的辅助优势,可令该系统便利应用、快捷操作、简单化管理,易于操作控制人员学习掌握相关技能,同时适应于拥有不同知识水平层次的人广泛使用。地质数据库具有统一的数据模型、标准化的描述。该系统程序的结构层面设计合理清晰,便于移植,包含了相应的源程序代码,因而可令我们进行扩充编译、丰富系统内涵并提升其运行速率。再者矿山地质编制报告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准确率的计算功能,摒弃了以往传统开展地质图件手工编制中常常出现的偏差、错漏现象,令其报告编制的错误率显著降低。基于传统绘制手工图件引发的精度有限现象,我们利用该类编制报告系统,只要令原始数据的输入正确,便可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完善,同时不会引发错误计算现象。绘制而成的图件其精度可缩小至每米正负0.02毫米范围内,呈现了较高的规范性。

CAD具备较强的图形编辑功能,但其属性库功能较弱,图形缺乏相应的地质属性;同时,煤田地质报告图件所具有的绝对坐标和精度要求较高等解析几何特点,使得无多方位视图窗口的CAD系统的缺点就显现出来。数据管理系统(DBMS)可通过建立结合空间位置属性描述(GIS)及各种图形编绘的图元定义(CADS)地质数据库。GIS是管理和研究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在计算机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数据按地理坐标或空间属性进行各种处理,完成数据处理、管理、分析、存储、输出等功能。此集成软件系统对煤田地质勘探图形数据进行管理和处理;研究各种空间实体及其相互关系;创造性地将拓扑关系处理引入块段法计算煤层储量;研究空间属性数据库与扩展的关系型数据库的动态连接。上述三系统各具特色,但是对矿山地质报告编制而言,实现地质基础资料综合应用和信息的有效提取,密切配合地质、采矿专家分析判断地质现象并作出科学决策等方面,暴露出各自的不足之处;要使它们在同一的平台上进行集成开发、对多种内容、类型、格式的数据进行整体统一的操作,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以弥补其不足。

矿山地质编制报告包含针对矿山测量、地质与采矿等多项图形与专业数据,例如断层数据、钻孔、煤质数据、巷道素描等,囊括大量信息,且报告编制结构复杂、形式多样,倘若我们利用现代化矿山地质编制报告系统则可令大量数据以电子形式实现安全、高效与长期保存,且占据的空间较低。在计算机硬件的支持下能对数据按地理坐标或空间属性进行各种处理,完成数据处理、管理、分析、存储、输出等功能。针对进展填绘与补充图纸资料该系统可提供实时性准确数据,令工作人员便捷使用,广泛适用于薄煤层、多煤层、复杂结构区域应用,可及时为设计、调度生产、有关上级单位提供可靠、准确图形与基础数据、图纸资料等。各类信息数据在信息网络平台的辅助传输中可实现上级、下属单位的全面数据共享,令空间基础数据深入融合至各个领域,进而实现动态化资源管理应用。

3 矿山地质编制报告系统应用

矿山地质编制报告系统主体创建的图例符号库与图形库的升级模式,科学符合我国有关图例的制定标准,提升了储量数据库的规范性与标准化优质水平。因此我们可针对大型矿井、精查区以及深部矿井编制地质报告,有效节约了企业资料投入费用。基于矿山地质编制报告每隔十年需进行重新提交,因而我们可应用该系统及数据库存储功能,进而大大简化再次提交地质报告材料的复杂工作环节,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实践操作中我们可基于该报告系统科学生成的测量与地质图件原图,有效指导矿山通风、采掘、运输、排水与地面生产实践活动,为各个生产运行环节提供安全性保障。同时我们还可利用该系统合理实现基础地测业务,例如查询、计算、打印功能,科学绘制地质图件,包括剖面、地质图形、储量水文地质图、充水性图等。同时我们还可利用该系统软件进行准确的测量绘制图件,例如煤矿原图、井巷工程等,合理发挥其多图种优势功能,并对该类价值化图纸数据进行永久、长期的保存,便于随时为生产、操作人员提供。再者我们还可利用该类编制报告系统数据成果为各类矿山区域塌陷申报改造治理项目供给详细、完备的图纸资料,进而为塌陷矿山区域房屋辅助提供丰富性、准确性、科学性分析采沉资料数据,令其在深部矿区找煤、三维地震矿区勘探、接续矿区资源等实践操作环节中发挥优势,显著节省物力、人力,为矿山企业全面实现数字矿山生产模式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切实提升企业综合生产效益。当然矿山地质编制报告系统的综合优势需要素质技能全面、掌握一定计算机绘图技术的专业性队伍,因此在实践应用中我们应有针对性开展多元化人员队伍培养,令其充分激发编制报告系统的自动化、数字化功能,进而完善构建矿山地质编制报告系统综合应用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林宝琪.矿山地质勘探研究[J].价值工程,2010(8).

3.报告2 Linux操作系统 篇三

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 不少新闻传媒纷纷利用网络向用户编送预定信息, 比如美国《科技博客》 (Business Insider) 的《班前必读》 (10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Before The Opening Bell) 摘报, 英国《金融时报》的“今日热点”摘报;美国《The Globalist》的《一周热点》摘报 (Facts on the Week) , 以及中国《人民网舆情室》的舆情专报等。这些网络传媒推送的信息在内容和形式上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 了解世界的一种习惯和取向:精悍、丰富和快捷。当然, 这些信息报告和本文所探索的“智能报告”有两个不同:一是由人工编辑, 二是缺乏说明编送这些信息的缘由, 或提供支撑这些编送信息所需的基本元素, 如“时间”、“空间”、“相似信息”等。而本文探索的“智能报告”既要包含“时间”、“空间”、“相似信息”等元素, 又要在智能系统运算下自动生成的信息报告。

讨论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的智能报告需先说明其信息来源。

网络舆情分析系统计算处理的数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Web1.0特征网站发布的“线性的内容事件”;另一类是Web2.0“社会性软件”发布的“非线性的离散的动态内容事件”。新闻网站发布的信息多为“线性”数据;而“用户创造内容”社交网站、论坛、微博客等发布的多为“非线性”数据。将可预测的“线性”和不可预测的“非线性”数据做整合计算处理必会导致结果数据的混乱性。因此有效的方法是线性和非线性数据 (不同语言) 的分开计算处理。本文讨论的是基于“线性”和“非线性”数据分开处理条件下的智能报告的设计与应用。

一、智能报告

(一) 智能报告技术

“智能报告”借助于“专家系统 (knowledge-based expert system) ”, 是一种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专家水平解决问题能力的程序系统, 实现信息热点智能发现、分类、聚类、摘要、统计并形成预置格式的各类信息报告。

(二) 智能报告作业流程

事实上, 支撑实现智能报告是由人机交互界面、知识库、推理机、解释器、综合数据库、知识获取等部件集成的复杂的智能计算系统。其流程:用户通过人机界面回答系统的提问, 推理机将用户输入的信息与知识库中各个规则的条件进行匹配, 并把被匹配规则的结论存放到综合数据库中, 在此基础上生成包含“事件”、“时间”、“空间”等相关数据在内的“智能报告”。

(三) 智能报告中的信息分类处理

在把互联网网页上非结构数据转换成可计算处理的结构化数据的条件下, 将线性类数据按“新闻”、“评论”、“报刊”类型建立处理模型, 非线性类数据按“论坛”、“留言”、“微博”类型建立处理模型。因为从语言结构和语境分析, 前者是规整数据后者是杂乱数据。此外, 论坛或微博还须把主帖或主博文与跟帖、回帖或转发数、回复数做分离计算处理。当然中文和外文的数据一定是分开处理的。数据细分了, 结果数据的可信度就提高了。

二、智能报告的研制要求

作为辅助决策的一个重要资讯源, 需求定义是智能报告类型设计和制作的基准。智能报告的总体要求也应是“精悍”、“丰富”和“快捷”。具体而言, 内容上是在准确和全面基础上的精悍;版面是简洁、大方、醒目、直观;制作工具是可用和易用。

(一) 智能报告的内容

内容准确性和全面性前提下的精悍是智能报告内容质量的评价指标。

1、内容的准确性一般从智能报告内容与网络信息热点之间相似的高低程度去判定, 相似度越高说明准确性越高, 反之就越低。

2、内容的全面性则由信息来源所决定。作为综合性网络社会舆情报告, 信源的覆盖面越广越好。当然网络舆情分析系统不可能涵盖所有互联网站。它只能在“有限目标”的条件下, 通过“时间、空间和领域”三个维度来遴选有价值的信源。“时间”即当下时间范围;“空间”即所关注的区域范围;“领域”即关注事物类别或性质。倘若信源在“时间、空间和领域”的权重度都很高, 这些信源就可作为高价值信源列入跟踪观察范围。事实上, 高价值性信源从另一方面来支撑了智能报告信息的全面性。因此智能报告在“精悍”的篇幅内必须说明“事件、时间、空间”等相关数据。这里的“事件”是指信息的标题、摘要或全文;“时间”为时段之间;“空间”为信息的发布源即“网址URL”;“相关数据”即与所列事件相似的信息或新闻报道篇数。

(二) 智能报告的版面

作为直接服务用户的产品, 智能报告版面设计或制作的要求是“简洁、大方、醒目、直观”8个字。“简洁”就是信息内容“短小精干”, 如每条少于140字的摘要, 每页10条信息;“大方”和“醒目”即选用字体字型字号和色彩统一和谐;“直观”则一页篇幅内既有文字又有图表。

(三) 可用性和易用性

可用性和易用性评价智能报告制作的基本标准。可用性 (Usability) 是指“一个产品可以被特定的用户在特定的上下文中, 有效、高效并且满意得达成特定目标的程度”;也指交互式系统产品达到有效、易学、高效、好记、少错的程度。事实上, 可用性和易用性与UI“用户界面”的设计密切相关。当然对智能报告可用性和易用性的评价多少带有主观性。简言之, 能体现“定位清晰, 操作简便”特点, “智能报告”系统即达到了“可用性和易用性”的基本标准。

三、智能报告的品种

智能报告的品种同样也取决于用户的明确需求和软件系统自身的计算能力。智能报告一般有两大类:人机互动式和自动式。“人机互动式”是指在用户输入关键信息的条件下系统生成的报告;“自动式”是指系统按预设规则或定义自行生成的报告。两者比较, 后者智能化程度更高。依据用户对快速掌握海量网络信息热点的要求和计算系统当前的技术能力, 智能报告可制作成以下几种类型。

(一) 按时间分类的智能报告

该类报告可设计为“日报”、“周报”、“月报”等。这些报告是系统对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息按规则聚成的信息热点摘报。

(二) 按地域分类的智能报告

该类是以反映“中国”、“上海”等地域概念信息为主的报告。生成报告前, 系统需建立“地域”概念的知识库。

(三) 按主题分类的智能报告

该类可设计为“专题报告”、“多专题报告”、“同主题连续性报告”、“关键词检索结果聚类报告”等。生成这类报告, 智能报告系统具有可供选择信息多和人机互动多等特点。

(四) 按内容性质划分的智能报告

该类报告依赖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现阶段是通过词语褒贬阈值设定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做初步的质化判断。

(五) 同主题异信源热点比较的智能报告

该类报告借助分布式处理技术, 将同一主题但来自不同信源的热点信息合成为一页报告, 比如“线性类”信息热点与“非线性类”信息热点作对比, 凸显同话题异信源“热点”比较分析的特点。

四、智能报告品质的评价

智能报告的制作不仅要把互联网碎片信息条理化和简约化, 而且还要这些信息按逻辑规则文本化。从“可用性和易用性”角度看, “即时、多样、规范、简便”一定是智能报告系统性能的评估指标。

所谓“即时”即在5分钟内将预设网站产生的信息转化并加工成文本报告;当然这不包括设定时间处理的“日报”、“周报”、“月报”等;所谓“多样”即内容和样式可按需选定;所谓“规范”即报告的格式字体字型等基本统一;所谓“简便”即选定后就可生成报告。

五、结语

智能报告是网络舆情分析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功能。智能报告系统的设计和研制是以提高辅助决策效率为目标。智能报告的可行性依赖于“应用需求的描述和定义”依赖于“海量非线性网络信息技术处理能力”的有机结合。前者是业务流程, 后者是技术性能, 因为“系统是各个部件按一定关系结合的整体”。诚然, “智能报告”存在不少局限性, 比如在内容上尚不能做观点发现、分析, 在文字上不能做提炼或修正等。反过来, 对观点发现和文字提炼恰恰是人类的优势。设想在人机互动并发挥各自优势的条件下, 网络舆情系统智能报告的编报效率和质量定会大大不一样。

4.报告2 Linux操作系统 篇四

2012年英国大学进行了学费改革,每年的学费涨至最高9000英镑,学生贷款数额也随之增多。按照新政,贷款学生毕业后,年收入达到2.1万英镑才开始还贷,30年后未偿还债务将会被核销。这份报告提出,预计30年后学生贷款总额将达到3300亿英镑,由于政府对偿贷缺乏有效控制,贷款坏账率将持续上升,即政府要为每一英镑学生贷款负担45便士的损失,这将使得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由于英国学生贷款系统与政府财政及纳税人的钱包直接相关,在过去几年间不时有相关统计数据或报道见诸媒体,显示这一系统的漏洞和几近崩溃的现状。

在报告中,依据英国政府1988年公布的教育白皮书《向学生提供贷款》以及《1990年教育(学生贷款)法》,由政府牵头成立的学生贷款管理公司(Student Loan Company)受到诟病,议员们对其“讨债”程序是否能最大程度收回贷款,以维护政府财政和纳税人的权益提出了诸多质疑。此前政府通过出售学生贷款债务以筹措经费的行为招致广泛批评,后续出售计划在公众质疑声中被放弃。

现在越来越多的英国大学毕业生到国外寻找就业机会,但是利用出国来逃避偿还学生贷款可能招致严重的后果。学生贷款管理公司表示,如果学生利用出国来逃避偿还债务的话,可能会被罚款,甚至被告上法庭。许多大学生错误地认为毕业后离开英国就不用再偿还学生贷款,其实学生贷款的合约中明确规定了出国后的偿还方式,在一些情况下出国后的还款金额可能更高。

上一篇:十三五铁路建规划下一篇:营销管理师求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