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学生成绩策略

2024-09-20

有效提高学生成绩策略(共10篇)

1.有效提高学生成绩策略 篇一

增强家庭作业的有效性,提高学生成绩

一、存在的问题:

我校是一所非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源结构复杂,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从小未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更有甚至,既不是爷爷奶奶监管,而是家长租房,自己管理自己,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家庭作业的有效性,严重制约着成绩的发展和提高。

二、采取的措施:

1.召开家长会,查阅孩子家庭作业,分析存在的问题,家长制定出切实的方案,叫班主任审阅,提出合理化建议。

2.班主任制定日家庭作业检查反馈单,在家长会上对家长进行培训如何操作。每天晚上待孩子做完全部作业,应逐科一一检查,在作业本上签字,并将作业完成情况填在日家庭作业检查反馈单上,第二天由学生带回学校交班主任审阅,目的是既培养家长检查的习惯,又能起到监管学生作业的作用,学生的作业习惯就会慢慢好起来。

3.充分利用校园通讯平台,实现家长与老师的双向的信息反馈,当孩子把家长反馈单交到学校实现了单向的监督,而学课代表早上再次检查作业,把检查结果汇报给老师,老师又未完成好的,不符合要求的,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再次反馈给家长,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实现信息的又一次反馈。做到家校共联手,培养好习惯的目的。

4.召开主题班会,对家庭作业完成好的及时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家庭作业习惯和质量有明显好转的,除了班会表扬,以短信贺信的形式向家长反馈。

5.评选优秀家长,特别把监督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好的家长和他们的做法在家长会进行交流,并把他作为评选优秀家长的重要的依据之一,让模范影响带动他人。

6.利用师友互助这一理念,实现兵管兵的目的,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作为老师应充分的发现和发挥好学生的作用。尤其是我们开展的师友互助模式,每天早餐时间,在课代表未检查作业前,先让师友互助检查作业。,尤其是师傅要认真检查学友作业完成情况,并以周末汇报单的形式汇报给学友的家长。建设新二中,期待新辉煌。从解决学生家庭作业的有效性问题,作为提高二中质量的途径之一,不断实验,研究和探索。让家长,孩子都养成一些好习惯,从而获得成绩的不断提高之目的。

2.有效提高学生成绩策略 篇二

通常来讲, 文化课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多都因为缺乏锻炼, 体能较差, 体育成绩也不理想, 而他们将面临的竞争又是最激烈的, 对这部分学生及其家长而言, 中考体育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给他们带来极大的苦恼, 困扰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为了解除上述困惑, 帮助学生在不影响甚至促进文化课学习的前提下, 轻松、高效地完成体育训练, 以便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这里, 我们着重就有关话题, 作一个解读和提示。

二、正确的认识

笔者凭借大量的教学实践及数十年的执教经验总结出:学生的体育成绩不好的主要症结绝对不是个体体质差异。最主要是在于学生对体育及其相关事项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要想有效地提高体育成绩, 首先是端正自己对体育及其相关事项的认识, 端正对体育的态度。

1. 对体育科目的正确认识

当今社会, 家长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 迫使现代中学生争分夺秒, 发愤苦读, 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到文化课的考试与学习上。有大部分同学和家长甚至部分文化课教师在内都存在着这样的想法:参加体育运动会耽误时间, 影响学习, 甚至是给孩子加重负担、带来疲劳以致阻碍智力发育等等。其实不然, 大量的研究与实践都证明, 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但不会影响文化学习, 而且对文化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 对体育提升速度的认识

教育实践已经证明, 通过一段时间的科学合理的训练后, 体育成绩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 尤其是平时不锻炼、体育成绩很差的学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差, 体育成绩再怎么训练也好不了, 忽视甚至放弃了体育训练;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锻炼, 没有掌握规范的动作要领和理论知识, 因而导致发力不对、锻炼方法不当、缺乏意志力等。所以只要认识正确、找准原因、方法得当, 体育成绩是可以通过短期的合理训练得到大幅度提升的, 并非想象的那么缓慢或没有效果。

三、技术要领

体育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特殊学科, 但部分学生只重视力量与体能的训练而忽视了技术与方法的学习是不可取的, 因为只有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动作技术要领, 才能将人的体能发挥到极致。各个体育项目有各个项目的技术要领, 这些都是经过人们经过长年不断实践累积总结出来, 并且是以相关科学原理为理论依据的, 往往包括发力点、速度、角度、出手时机、频率、呼吸等相关参数的把握与控制。娴熟的技术和正确的动作可以让人轻松并高质量地完成某个体育项目, 而生疏的技术和错误的动作不仅阻碍自身体能的正常发挥, 甚至会带来不必要的损伤。所以要想提高某运动项目的成绩, 首先就要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如动作共分几部分或几个阶段, 各个部分的标准动作是怎么样的, 该如何发力等等。

下面以立定跳远为例进一步展开分析:完整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预摆:两脚左右开立, 与肩同宽, 两臂前后摆动, 前摆时, 两腿伸直, 后摆时, 屈膝降低重心, 上体稍前倾, 手尽量往后摆。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 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 上体稍前倾。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 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 向前上方跳起腾空, 并充分展体。要点:蹬地快速有力, 腿蹬和手摆要协调, 空中展体要充分, 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落地缓冲:收腹举腿, 小腿往前伸, 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 并屈膝落地缓冲。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 曲腿前伸臂后摆, 落地后往前不往后。决定立定跳远成绩的自身条件有:身高腿长、起跳的蹬地速度、摆臂、腾空、落地缓冲等技术动作及练习者所穿的服装、鞋子, 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蹬地速度。因此, 只有知道以上相关知识, 才能在平时的训练中找出自身的不足, 不断地改正自己的动作, 使训练的效果大大提高。

四、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一定要合理科学。在适量适度的原则上, 不能盲目训练, 不能光动身不动脑, 要学会分析, 找出自身的不足, 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在练习中, 只有抓住力量与技术两个主要矛盾, 充分重视力量练习, 不断改进技术, 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不断提高成绩。

1. 要遵循适度适量原则

学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运动量。有的学生急切希望能通过极短时间的训练把加试体育的项目成绩提高上去, 因而进行超负荷的训练, 这是不可取的。运动量的安排应遵循渐进性原则, 注意练习与休息的合理交替, 使运动负荷由小到大逐步上升, 再逐渐下降, 切不可负荷增加过快、过猛。往往这样会引起过度疲劳, 反而会因训练不当使体育成绩下降。每次的训练应在体能恢复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次的训练, 这样的训练会使体育成绩迅速提高。

2. 要认真分析, 找出不足, “对症下药”

体育训练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其一是技术的提升训练;其二是耐力与爆发力的针对性训练。技术训练的重点是根据理论知识不断规范运动时的动作, 并练习对发力点、速度、角度、出手时机、频率、呼吸等相关参数的把握与控制。通过反复训练使身体适应并协调该动作标准过程。所以在训练过程中每次动作前后都要自己好好想想、总结一下, 而不要一味地力求练习的次数和多远多快。只有这样, 才能使训练得到有效的提高。在耐力和爆发力训练中, 耐力的训练主要是靠跑步来练习实现的, 爆发力的训练必须具有针对性, 找准发力部位, 通过该发力部位的训练方法进行针对性训练。耐力与爆发力的训练相对来讲是一个比较刻苦的过程, 也是训练人意志力的一个过程。在确保针对性训练效果的基础上, 训练者可以通过不时变换训练的方式或场合来增添运动的趣味性。

五、合理的膳食搭配

在进行体育训练期间学生的饮食中的营养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及运动成绩。合理的膳食是提高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和防止疲劳的一项重要措施, 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1. 三餐的分配和注意事项

运动前的一餐食物量不宜过多, 食物易于消化, 食物中应含有较多的糖、维生素和磷, 少量脂肪和纤维素;运动后的一餐食物量可多些, 食物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可多些;晚餐不宜过多, 也不宜吃难消化和刺激性大的食物, 以免影响睡眠。进食的时间必须与训练有一定的间隔, 运动结束后应休息30分钟以后再进食, 进食后1.5小时~2.5小时才可以进行剧烈运动。

2. 荤素合理搭配

训练中的学生比较适宜食用一些五谷杂粮、蔬菜、少量肉蛋类食物。五谷杂粮、蔬菜这些食物含有较多的糖、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 大多为碱性, 肉、鱼、蛋、奶类食物多为酸性。肉、鱼、蛋类食物如果食用较多, 可使体内的酸度增加, 血中碱储备降低, 这对运动能力将产生不良影响。但也需补充, 因为肉、鱼、蛋等类食物含蛋白质、脂肪、硫磷、铁、钙等较高, 缺少这些食物就会使体能恢复较慢, 容易造成疲劳过度。

六、临场热身

运动前一定要认真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运动损伤, 有助于身心快速进入运动状态, 更能将你的潜能发挥到淋漓尽致。这是因为人的心理和生理从安静到运动状态, 需要一个准备适应的过程, 使人的注意力集中, 情绪高涨, 同时使血液循环逐步加快, 肌肉、关节、韧带的活动能力提高。

七、总结

综上所述, 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只要使学生能对体育及其相关事项形成客观正确并且全面的认识, 在心理上不抵触体育训练, 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 坚持以科学方式进行系统的训练, 平时注意合理的饮食搭配以及临场时的热身训练, 相信每位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大幅度提升。

摘要:体育在全国范围内作为初中升学考试的计分学科已十余年了, 近几年, 在不同的地区其分值还有增长的趋势。部分学生和家长把中考体育看成了“鸡肋”, 他们左右为难, 困扰极大。因此, 端正学生及家长的心态, 引导学生走出重训练不重理论、重体能不重技术、盲目训练不讲究方法等普遍存在的训练误区, 帮助学生在不影响甚至促进文化课学习的前提下, 更有效地完成体育训练, 以便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心理认识,技术要领,科学训练

参考文献

[1]高言诚.营养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

3.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英语中考成绩 篇三

关键词:英语;中考;成绩

一、注重细节的培养,养成好习惯

近几年英语中考习题难度不大,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考题比较灵活多样,贴近学生学习生活。我们的学生取得好成绩不难,但学生在中考中难取得满分或高分不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注重细节的培养,忽视细节,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二、掌握合理、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

1.复习有计划、有目的,避免盲目性

根据课程标准、考纲和教材的要求与平时的实际情况,以及近几年来的中招试题的命题原则、特点、趋向并根据复习的时间、任务划分好总复习的阶段,明确各阶段的任务、重点。把每个階段的任务、重点、要求体现、落实在每个阶段的每节课中。做到课前有计划、课上落实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2.复习有针对性,避免贪多求快

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以及平时做题过程中反馈出来的普遍性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如,训练听力和强化语汇的方法是不同的,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个别存在的问题不同,对普遍存在的问题细讲、精练,个别存在的问题个别讲解。

3.复习要有系统性,避免零散杂乱

教师平时一课一课讲过后,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是分散、杂乱、支离破碎的。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类、综合,形成系统的主体结构,使学生头脑中有个完整的、系统的、全面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记忆、掌握、增加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就是说复习时要“以点带面”,或者叫“串点成线、织线成网”。

4.复习要有多变性,避免教材“搬家”

不要机械地再现教材内容、照搬复习资料。对学生所做的练习题要有所选择,突出重点。不但使学生能够巩固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

作者简介:张玉国,男,本科,就职于吉林省敦化市江源镇学校,研究方向:中学英语教学。

4.有效提高学生成绩策略 篇四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对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虽然素质教育开展的扎扎实实,但是以考试成绩定优劣仍然根深蒂固,这样形成了老师在教的时候注重考试内容的重点教学,为了考试而去教学,久而久之,学生都是为了考试而学,很容易因考试遭挫而厌学英语。如果比开为考试而教,而是为了和学生平等交流而教,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  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新教材的词汇量大,语言知识丰富,学生的记忆难度太大了。同样的语文比英语难多了,为什么学生能运用自如呢?因为学生是先学会说,再学会学的,同样的道理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有句俗语:Tell  me  a.n.d  I’ll  forget , Show  me  a.n.d  I  may  not  remember , Let  me  try  a.n.d  I’ll  understand. 可见让学生开口尝试的重要性。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教学反思/xdth/jxfs/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二  一种更新鲜更活跃课堂气氛的好方式

新课程要求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活跃课堂气愤,各个老师都发挥了自己八仙过海的`本事。如果抓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把课上成一种聊天模式,打破传授知识的常规,如Unit 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 不单纯的传授“你怎么为考试而做准备?”的英语表达方法,而是以这样开始“How  do  you  learn  to  ride  a  bike ?” 首先老师做自我接受,然后请成绩好的学生模仿训练,学生不仅很快就会表达了,而且都争先恐后的想表达,然后让学生看书,找出书中提到的又是你常用的方法,最后做进一步启发:你觉得还有那些更好的方法呢?学生参与的热情大大提高,效果自然很好。

三  能挖掘学生的极大潜能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尤其是初中刚进入发育阶段的学生,要挖掘它,老师的启发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很重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来开采学生潜能的宽度和广度。比如,我在教“Are  the   students   allowed  to  design  their  own  uniforms ?”时,学生很多能说出很新颖的句子:Yes, because  they  can  show   my  own  style ./ They  fit  me  better. And so on。但是在这个步骤里,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把学生说的精彩句子写下来,让所有的学生学习参考,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掌握。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也有一些有待于提高的地方,随着口语实验的不断深入,我想英语老师的苦日子不再重演,很快进入以教寓乐的境地。

★ 高校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有效途径的论文

★ 论提高德育的有效途径透析教育论文

★ 教师自我反思

★ 试析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教学秘书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论文

★ 一位教师的自我反思

★ 教师安全自我反思范文

★ 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能力

★ 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论文

★ 教师教学研究反思论文

5.提高成绩最有效的方法 篇五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多而复杂,其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知识又忘了旧知识,因此一定要依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复习计划的制定应注意:

1.认真钻研教材,确定复习重点;

2.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

复习计划的编写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时间的安排也要合理,往年编写的教学计划常常前松后紧,重点知识复习仓促,不扎实,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较差,中考当中由于计算能力较差造成失分严重。具体的操作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进行。我校20多个初三班,数学教师分工合作,根据平时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按教材章节每人编写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再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的,遗忘率较高的且易混易错的题目,确定教学计划的重点。集体备课时,全体教师达成共识,从而制定好整个初三的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制定后,教师就要精心的准备复习题,包括例题的选择,课堂练习的质量和数量,课后作业的配套练习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结合往年的中考题,我们全体老师分类分块准备,可以采取剪贴、复制、摘抄等形式,重新组合,展现给学生的数学题都是精华部分,重点知识得到深化和巩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去年中考中,我校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这一经验也在全县推广。

另外,及时地检测和抽查,也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教师可以指定一定数量的题目让学生限时完成,接着抽查部分同学的作业,从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课后作业老师分层检查,对于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要放在课堂上作为重点内容来一一解决。

二、巧用课本,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数学运算和数学推理的基本材料,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础。复习的开始阶段,必须要求学生系统复习,全面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1.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结合具体的数学题目进行复习上述内容,可以降低难度,学生容易掌握。

2.对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老师还可以举一反三,变化题目中的题设和结论,已知和求证,创造性的发挥例题的示范作用。

3.每一章后的复习题都有一定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难度大且大多数学生不理解的题目,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点拨与讲解,让学生彻底掌握,不留死角。有些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口语表达能力。

4.复习时,要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如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复习时应着重分析题目,让学生悉心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是如何运用的。要求学生不要搞题海战术,做题少而精,养成及时总结的好习惯。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也要贯穿始终,及时总结解题中所用到的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

5.做课本中的习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对数学方法的运用。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的步骤都应熟练掌握。采取不同的训练形式,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证明题交换使用,让学生认识到虽然题变了,但解答题目的本质和方法没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进行题组训练,用一定时间对一种方法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印象深,掌握牢固。

三、系统整理,加强能力培养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系统复习中教师要从引导学生弄清知识的结构入手,结构找性质,由性质找方法,熟练掌握方法到形成能力。此阶段切忌求快、求深、求难。复习时还要注意知识的横纵联系,将各部分知识结合在一起系统学习。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能力这一思想贯穿整个复习的始终。如变换图形的大小、方向、位置、形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也可改变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本阶段复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并能综合应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初中代数可分为以下几块进行:(1)数与式;(2)方程与不等式;(3)函数及其图像等内容。几何部分有:(1)三角形与四边形;(2)相似形;(3)解直角三角形;(4)圆。这些都是初中几何的主要内容,按大纲要求进行复习,在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定义定理的前提下,教师结合精选例题讲深讲透,讲练到位,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学以致用。

四、集中复习,争创最佳效果

6.怎么有效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篇六

首先,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正确评价自己,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推翻“智商决定成绩”的定论,简单的说就是告诉孩子,你不是因为不聪明而成绩不好,而是因为方法或不努力而影响了成绩。提高孩子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有效学习是通过学习方法的变革,使孩子在学习的实践中,如观察、实验、读书、听讲、解题等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发掘自己的潜力,调整自己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解题方法,认识和克服自己的过失,使孩子善于从新的感受、新的认识中悟出和总结出经验和教训,这对学习来说是归纳内化学习规律,对自己来说是挖掘潜能,两者相结合才能提高学习成效。

比如有个学生最头疼的是做应用题,老是束手无策,后来经过老师指导,他改变数学思维的模式,明白解题时可以灵活地思考,看看从条件这儿能求出什么,再看看问题那儿需要什么条件,两方面相结合问题就解决了。他才知道应用题原来可以这样去看,茅塞顿开,觉得自己聪明起来了,以前许多困难都能迎刃而解了。

(2) 帮助孩子增强自控能力

制定计划,增强自控能力是有效学习的重要品质。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表、学习进度表和分阶段目标。学习时间表要根据家、校的时间差来定。既要有孩子单独学习的时候,也要有大人指导的时候。学习进度表要适当地超前一周。

学习计划要注意和孩子一起制定,得到孩子的认同才能更容易执行;要切实可行,不能高不可攀;要有重点,有选择地确定几点;要留有余地。制定计划后家长要督促孩子执行学习计划,每一天都不能放松。发现孩子有进步,要给予表扬。

然在增强孩子自控能力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坚持,一些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孩子,可能按计划做个三天、一个星期还行,家长也是同样如此,督促个把星期,就不能坚持下去,最后孩子放弃、家长也放弃,最初的美好设想都没完成,孩子依旧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3) 帮助孩子培养学习习惯

有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孩子在小学的学习中已经养成,比如整理学习用品、自觉作业等,即将踏入中学的学习,家长们都有经验初中和高中的学业会更重,学科会更多,除了一些习惯的巩固,还需要更多、更优秀的学习习惯的支持,以后的学业才会顺利。

7.如何有效提高藏班学生的数学成绩 篇七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与文化、传统与习俗及语言等方面的原因, 藏班学生数学基础很差.如我向所教的高中生提问:-1+1=?很多学生给的答案是-2;-1-1=?很多学生给的答案是0;undefined 很多学生给的答案是undefined.也就是说基本的运算法则不清楚, 基本的数学运算技能也差.但同时我所教的大多数学生求知欲很强, 学习很用功, 反应并不慢, 完全放弃数学的很少.

那么, 如何有效地提高藏班学生的数学成绩呢?

二、热爱学生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热爱学生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要教育好学生, 前提条件是全身心地去爱学生, 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子女, 认真培养, 精心呵护.我们青海玉树州2010年4月14日遭受7.1级地震, 在地震当中, 我不顾个人安危, 勇救7名学生, 在危急时刻, 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去年的9月9日获得了“全国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平时我一直住校, 和学生同吃、同住, 很少回家, 一心扑在学生身上.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信.所以在我讲课时, 学生听得认真, 作业完成的相应也要好, 学习相应的也用功.对学生虽然管理严格, 但学生也很少有抵触情绪.

三、补习小学、初中的数学知识, 做好和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

我们给玉树高中生进行考试, 考试内容都是小学的知识还不包括应用题, 结果出来了, 我所教的两个藏班最高的96分 (120分满) , 平均五十多分.于是数学就从小学的数学知识抓起, 从有理数的加减法补起, 学生学起来还是很快的, 学习也很认真.最后大多数学生将小学数学的有理数四则运算都会做了.初中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因为高中有不少运算, 这些数学基础知识不会, 没法往下进行.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很紧密, 任何新知识或者因为需要产生, 或者因为某种需要, 要将原知识进行延伸和发展.所学任何新知识都有它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旧知识是新知识的最低起点, 学生没有认知基础, 很难接受新知识.

四、注重基础, 减小坡度

数学是抽象性与逻辑性强、结构严谨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不简单, 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 由于受到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限制, 看问题往往不全面, 分不清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而有些知识由于学习阶段的限制, 在接受新知识时, 有一定的难度.为此, 数学课堂教学要认真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 分散难点, 抓住重点, 把所学新知识按学生的认识过程划分为几个“坡度”, 并且坡度要小, 学生才容易接受, 逐步提高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水平和学生数学智力活动的水平.

数学技能技巧的形成是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学生学习必然经历由知道到掌握, 由掌握到运用的过程.因此练习内容的安排要有坡度, 即是学生能力所及的, 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练习的内容,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模仿到半模仿到独立和创造性, 由单一练习到综合练习.

以复习“集合”这章为例.文科高考数学题一般都是第1小题.请看如下2011年高考例子.

1. (大纲) 设集合U={1, 2, 3, 4}, M={2, 3}, N={2, 3, 4}, 则∁U (M∩N) = ( ) .

A.{1, 2} B.{2, 3} C.{2, 4} D.{1, 4}

2. (湖北) 已知U={1, 2, 3, 4, 5, 6, 7, 8}, A={1, 3, 5, 7}, B={2, 4, 5}, 则∁U (A∪B) = ( ) .

A.{6, 8} B.{5, 7}

C.{4, 6, 7} D.{1, 3, 5, 6, 8}

3. (安徽) 集合U={1, 2, 3, 4, 5, 6}, S={1, 4, 5}, T={2, 3, 4}, 则S∩ (∁UT) = ( ) .

A.{1, 4, 5, 6} B.{1, 5}

C.{4} D.{1, 2, 3, 4, 5}

4. (湖南) 设全集U=M∪N={1, 2, 3, 4, 5}, M∩∁UN={2, 4}, 则N= ( ) .

A.{1, 2, 3} B.{1, 3, 5} C.{1, 4, 5} D.{2, 3, 4}

5. (江西) 若全集U={1, 2, 3, 4, 5, 6}, M={2, 3}, N={1, 4}, 则集合{5, 6}= ( ) .

A.M∪N B.M∩N

C. (∁UM) ∪ (∁UN) D. (∁UM) ∩ (∁UN) .

首先, 让学生审题, 然后领学生复习交集、并集.做第1题M∩N, 第2题的A∪B, 接着复习补集, 做第3题∁UT, 再把1, 2, 3题做完.第4, 5题让学生先做, 然后教师再讲解.这样, 有基础, 有坡度, 有层次, 同时又紧紧围绕高考.

五、做好假期的学习指导

我们的学生假期很长, 学生已经高三了, 就要参加高考了, 寒假就放了五十多天, 这段宝贵的时间如何利用好, 已经相当重要了.首先要布置好假期作业, 然后在班级群里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督促, 并利用互联网对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由于地震, 我们玉树州职业学校学生到本溪求学, 感受到当地人民的友好、关怀.我们也要教好我们的学生, 用良好的成绩回报给关心爱护我们的人们.

参考文献

8.有效提高学生成绩策略 篇八

一、紧扣目标,对症下药,培养能力

可以说,高三历史教学过程从宏观来讲,是基础知识巩固与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文科综合测试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考纲规定测试的能力目标有四个方面: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全国文综卷Ⅰ的材料题能力要求很高,许多学生在高考中得分率不高,主要存在这些误区:阅读题目不仔细,答非所问;语文功底差,材料读不懂;理解能力差,读完材料后抓不住中心,概括不出要点;思路不清,表述混乱。总的来说,主要是审题能力、阅读理解材料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三种能力急需培养与加强。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贯穿在整个高三阶段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高考得分率。

1.要精选材料题,并要对其进行专项训练。

高考历史试题以能力立意,大多数试题通过“三新”(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考查“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选取图片、图表、文言文、英文翻译等方面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训练,引导学生抓住每一类材料的特点,逐渐总结出获取材料中的信息的规律和方法。如图表类的题,要先看准时间范围及对应的数字的大小,或曲线的变化规律,再根据题目要求把思维迁移到所学知识,扣住材料信息理清思路进行作答。每组训练题要突出某一种专项能力,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教师精讲、精评,使每项训练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在训练中得到提高。

2.指导学生掌握解答材料题的规律和方法。

读懂材料,全面、准确地把握材料的内容和观点。在阅读材料过程中,正确的方法是:粗读一遍后,紧接着读材料引出的问题,然后联系问题,细读第二遍,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如时间、地名、人物、事件和观点等汇总起来,再从表象深入到本质去理解材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全面地理解材料作者的观点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正确地领会命题者的意图。

特别是遇到要求考生对材料中的人物、事件或观点作出分析、评价或判断时,就更要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力求全面准确。不能忽视材料中的说明性文字,包括材料前后的说明文字、原材料的出处和原材料中的文字注解等。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考生某种暗示或引导。更要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出。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往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的能力。并且由于材料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难以摆脱封建史学家和资产阶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因此,在回答时,要克服思维定势,对材料作具体分析,要从材料中提取观点。阅读中切忌只顾一点不及其他;或只顾与教材相关内容,对超出教材本身的内容则不闻不问。提醒学生更要注意运用材料中的新信息、新观点,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如2007年的全国卷Ⅰ文综历史题考到有关美国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对华援助的方式和作用时,许多学生只从消极方面回答,不能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作答而丢了分。

3.注意课本内容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材料题的材料本身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材料超出了课本内容,但又没有完全脱离课本,而是课本内容的合理延伸。因此,充分运用材料和合理组合材料,是考生获得答案的一般途径。解题时要先找准材料和教材的结合点。材料解析题与教材一定是有所联系的,在读材料时必须时时想着教材,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跟教材中的史实对照对比,从材料过渡到教材,使材料有限的信息转变为教材中完整的史实,这样涉及材料的有关内容就可以从教材里挖出来。而且材料、教材要兼顾使用,切不可厚此薄彼。如2008年第37题第④问“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回答时必须扣住题目给出的材料并结合课本中有关科举制的内容及英国工业革命的史实才能以要点全面拿到高分。确立了材料题不脱离教材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反对不看材料,只大段大段引用课本关于该事件叙述的作答习惯。许多材料题的提问更明确提出引用材料中文字论证、说明课本中的某一观点。

4.将课本的文本内容作为材料来读。

能够使学生在提高阅读、分析、提炼、综合等能力的同时,巩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通读课文,概括每一段的历史内容,根据课文所提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述、分析,让学生把叙述性的史实列出并加以记忆,对课文中结论性的内容进行理解,引导学生用史实证明结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分阶段,理线索,整合单元知识,宏观掌握历史

在夯实基础知识基础上,分析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构建历史网络体系。这是回答历史材料题时使思路开阔的有效方法之一。

首先,将历史知识概要化、简要化。在复习时要能够“纲举目张”。其次,抓点理线,将历史知识线索化、网络化、要点化,做到点线清晰。从历史的整体出发,按历史发展的阶段串线,把章纳入阶段发展中,将节纳入阶段发展中的某一方面,把主干知识线索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知识网络化后,要主干到枝节、由概括到具体来定位知识,将每节知识具体定位于某一方面,再将每个知识点具体剖析其背景、过程、特点、影响。通过知识定位,做到“点”的清晰。历史学习中,既要注重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又要注重“线”和“面”的梳理和构建,只有这样,历史教学才能构成一个立体网络,这才叫知识整合。再次,平时注意自我总结历史规律,将知识归类。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从几方面考虑:吸取教训、调整政策或变革生产关系(制定符合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根据变化后的情况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相对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统一、稳定的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创新能力的增强等;实行开放政策,加强交流与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教育及人才储备等。

三、研究高考试题,训练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高考试题的规范性、导向性不容置疑。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重视分析和研究高考试题。具体做法建议如下:首先是在第一轮的课堂教学中,按照每个单元的教学进度计划,具体复习到某一节时,找到近三年来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高考题,通过印发资料或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当堂阅读材料、概括要点,通过提问发现学生在阅读和解答材料题时的亮点和存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再给出标准答案让学生对照,学生自己改,把漏掉的要点补上,再作自我总结和反思,找出每一小问丢分的原因,是史实把握不牢还是疏忽大意审题不准,或是阅读理解的偏差,再留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消化知识及提问。

四、结合新课标,融入新理念,提高复习效率

新课程改革向我们传递了许多新的观念,如“新课程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从新高考命题原则来看,倡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全面、牢固地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掌握基础、提高素质、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面对高中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历史复习,在观念上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师为本”到“学生为本”。

高三历史教学要牢固确立“学生为本”、“学生是复习备考的主体”的备考观。面对新高考,务必使历史复习备考实现从勤奋型向效益型的转变。以“学生为本”要求我们教学设计的侧重点应放在导读、导学、导练、导评上。导读,即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本上圈、划、注、摘、做读书笔记、编写读书提纲、提炼学习要点等,可通过一些提示性设问来引导学生阅读。导学,强调的是教师的释疑解惑,包含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导练,强调的是教师对训练试题选择的把握和监控,试题应有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切忌沦为题海战术。导评,关注的是试卷讲评课,有练必改,有改必评,评要到位,查找问题,不断提高。

2.从“以本为本”到“重整教材”。

过去高考命题主要以课本为主,“以本为本”曾长期左右着我们的教、学、考,死教、死背、死考,弄得历史教学死气沉沉。课程改革推动着高考命题必须超越教材命题。为此,历史教师必须具有整合意识,重构复习教材。把考纲与新课程标准进行对比,研究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和精神,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复习。以新课标要求的三大模块主干知识为主线,将现行教材知识体系进行重组,以新的视角和理念构建新的知识模块,从而搭建一个适合全体学生展开高效历史复习的新舞台。

3.运用史学新观点,增强复习有效性。

用新的史学观念统领复习内容,要不断关注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把它融入到高考复习中,以避免复习的盲目性。即做到纲题对照,就是把考纲与高考试题进行对比,研究每年高考试题如何体现考纲精神,从而有效地把握命题趋势。从下表反映的近几年来史学新观点对高考试题的影响来看,我们在复习中必须高度重视。

在高三复习的每一个环节中,把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多元化史观融进历史教学中,结合材料或高考题进行训练和讲评,学生就能逐渐掌握这些史学新观点。

9.如何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成绩 篇九

重视情感教育,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协作关系

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益的。首先,师生必须建立一种稳定和谐的“情感场”。师生情感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教师是师生情感的主导者,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热爱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有乐于奉献的精神。

当老师的情感倾于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对其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改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课堂传授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要将传统的课堂传知方式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要变教师“多讲”为“精讲”,变学生“多听”为“多做”。要从以往单向“满堂灌”转变到双向“交互式”的课堂模式。只有把时间交给学生,多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在学生与学生交往讨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中提高学习兴趣。

其次,变学生的单干为学生的合作。学生间的讨论,是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体现和提高,既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知识能力相长,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热情。课堂上学生的合作,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率,让全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体会学习的愉快,有了这么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求学,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就能很快的得到提高。

2数学有效教学

注重教学策略上的变化

在新课改下,教师成为主导,并非主宰。教师虽然仍要控制整个教学过程,但他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统治者。在有效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一样,成为对话者,不同之处在于教师安排“话题”,富有艺术地控制着教学过程,统治学生的权利在理论上被剥夺了。这样有利于教学,参与互动式教学在技术难度上远远超过了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教师的作用更为重大。而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它不赋予教师法定的威严,但不排斥教师因可爱、可敬而自然赢得的爱戴与尊敬。 有效教学,遵循新的教学原则,主张新的教学理念,要通过互动,生成个性,他们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听话者,而是与教师完全平等的对话者。有效教学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创造、生成,以人为本,教学思维的变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喜欢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让学生在做题中死板硬套。学生运用公式非常吃力,忽视了公式的推理过程,以致造成学生不能理解其蕴含的意义。例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的推导就蕴含着两种数列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如果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肤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也有的教师草草地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学生只会机械地模仿,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思维水平较低,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重视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校里,重要的不是学的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会一种学习的能力,拥有自己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形成主题概念,确立主体意识,做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让学生认识到“我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是“我和教师共同完成”,“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是我主动要求去做的。”在教学互动中,我们要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过程不是消极地“等、靠、听、记”,而是一个主动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学习是快乐的,所以我应该主动去学习。

还要注意培养高中生的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别应注意新增加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高中生的“合情推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数学有效教学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需要我们发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

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直接的动力。小学数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是不是能够持续保持与发展下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从古到今,我们谈到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再看看大多数伟人,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在某一个学科领域取得重要成绩的人都是在学习中找到了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甚至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在某一个领域或者其他领域也走过弯路,这就说明兴趣爱好是学习的第一要素。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都是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引用各种教学模具或者教学介质来给学生创造一些新奇的东西,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某一些问题发生兴趣,这个出发点是很好的,这就是让学生在每一次上课之前都盼望在本次授课中能斩获新的知识和新现象。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师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有较深入和透彻的了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以及学生上课的表现规律等问题。比如说,小学生在上课期间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专心听课的时间仅仅能维持在15分钟左右,也就是说每次上课的45分钟内,学生可能有两到三次思想不集中的时候,我们经常在学生评价中说学生在上课期间思想有不集中的时候,其实从学生的生长规律来看,出现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所以,教师就需要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在授课期间有意识地掌控授课的节奏,把新知识传授的黄金时间能够和学生思想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重合,这样就能够保证学生在对新知识的接收期间能够达到最佳状态,这是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第一个问题,充分的利用好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注意力。

提问式与自学式教学是改善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他们都可以在教师的安排和管理下,成为班级其他同学的小老师,这种愿意在同学面前进行表现的行为特点可以说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这也是学生渴望被教师认同和被教师注意的表现,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这样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找到自己的“面子”,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对创造一些提问式教学和自学的机会,我们在这里所提到的提问式教学手段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小组学习。比如,三五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有一位同学负责,并形成固定的模式,在小组学习中,要求每一个学生把自己在这个内容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产生的疑问全部记录下来。

之后,在教师课堂讲解中,让大多数学生都能把其中存在的疑问进行阐述,教师根据学生阐述的问题进行解释,这样对于每一个同学而言,都能从其中明白自己不懂的问题,老师给了大家这样的机会,学生也都会珍惜,都愿意积极的开动自己的脑筋进行思考,这对于学生成绩的提升是大有好处的。另外一个就是自学,笔者在这里所说的自学并非是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完全的自己看书,自己理解和掌握的学习过程,而是教师的授课中,对于一些新的教学知识已经进行了适当的讲授之后,在这些问题之间,还有一些可以通过刚才讲授的知识进行推广的知识和技能就可以采取自学的形式来完成。当然,这个自学的内容需要教师对内容进行很好的把握,知识不能太难,太难的知识让学生进行自学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也不能选择的太简单,太简单的知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强化没有太多的帮助。所以,这个手段的应用需要数学教师对于学生的情况及知识的掌控程度要比较清楚。通过这个学习过程,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找到了自信,这种自信对于后期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4数学有效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成为一名教师,光有爱心还远远不够,爱心只是做好称职教师和教好书的前提。所谓“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要做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能得学生心,还要在各方面都能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无论是工作还是学识上都应该让学生佩服,这样学生才会对你产生信任感,才会甘心听从你的教导,才会喜欢上你的课。教师对学生的承诺一定要做到,比如从学生那里收缴到的一些小物品,一定要在承诺的时间内归还,否则在学生心中的信任度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对教师没有信任感后,无论教师实施的什么制度和提出的建议,学生都会容易产生抵抗情绪,使管理和教学工作很难开展。

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和课堂管理

备课既要注重知识的落实,也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上课前尽可能地作好充分的准备,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这样教师在时间的支配和知识的引导上才能做到尽在掌握。在授课过程中,能让学生讲的教师绝不讲,能让学生说的教师绝不说,并且在一名学生讲其余学生听的过程中,如果有学生听不明白可允许其当堂提问,并及时解答。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违纪,应亲自参与管理,不能一味地推给班主任,否则威信只会建立在班主任那里,次数多了,学生只会厌烦你。

学生的作业检查要落实

除了每天上交的作业本作业以外,对于练习册和一些辅导作业,检查任务就交给小组长和科代表。例如我在班上成立了数学兴趣小组,确定小组长,由小组长来检查,小组长的作业由科代表来检查。

注重培养学生反思解题过程

10.高中化学有效提高成绩的方法 篇十

1.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注行样样离不开化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因此,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不仅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前要预习

上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预习的好处很多:

(1)它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

(2)它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

(3)它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从而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

(4)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

(1)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

(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3.听好每堂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记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作些记号,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问同学。同时,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哪点答对了,还有哪些不全面、不准确和指出错误的地方,这样也能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断是非。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听课时,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眼睛要盯住老师,要跟着老师的讲述和所做的演示实验,进行积极地思考,仔细地观察,踊跃发言,及时记忆,抓紧课堂上老师所给的时间认真做好课堂练习,努力把所学内容当堂消化,当堂记住。

4.认真记好笔记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此,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应该记好笔记。记笔记的类型有:

(1)补充笔记。讲新课时做补充笔记,老师讲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将课本内容重新组织,突出重点加以讲解,记笔记是边看书,边听讲,边在书本上划记号,标出老师所讲的重点,并把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的提纲和重点内容抄下来,还要把关键性的、规律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和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扼要地在书本上或笔记本上写上几句,把老师讲的但书上没有的例题记下来,课后再复习思考。

(2)实验笔记。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或物质的制法操作。可做简明图解、补充笔记,把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及讲解记下来,书上有实验插图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补充,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图边上记下老师讲的重点:①药品不能堆积在试管底部,而应平铺在试管底部,记:“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药品受热均匀,气体容易逸出”;②给试管加热时,为什么要先把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加热,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记:“让试管受热均匀,不易破裂”。

(3)改错笔记。习题或试卷评讲课是老师纠正学生在作业或试卷中的“常规武器”,指导解题思路、规律、技巧和方法的课。在听课时,不要只抄正确答案,关键是要用红笔订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错解,以利于与正确答案作对比,找出答错的原因,过一段时间还应把以前做错的题再重做一遍,看看现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这种笔记是在作业或试题空隙处做简明的“眉批”或“注释”。

(4)系统笔记。复习小结课时,老师把课本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是书上没有的,因此要做系统的笔记。将笔记每面一分为二,一半写板书的内容,一半记讲解,课后结合复习加以整理、修改和补充,成为一个整体,以利于加深、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和全面的复习。笔记的形式有:①提纲式,以文字表述为主,适用于概括教材的主要内容或归纳、整理公式、定理和概念要点;②纲要式,以化学式、关系式或关系框图来表述,适用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取及相互间的变化、计算知识的概括等;③图表式,以文字、表格、线图来表述,适用于有关概念、化学基本原理、物质的性质、实验等进行归类对比。

化学一轮复习规划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复习时要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并按概念和理论(一)——无机元素化合物——概念和理论(二)——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的主线形成单元,进行复习。并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在整合教材组成单元的过程中,注意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有25条:(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

因为化学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格,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往往决定高考的成败。为此,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等等。要训练和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并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运算准确,表达规范。

三、训练思维,注重能力的培养

第一轮复习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体系,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要用“结构——位置——性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类比和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建模思想”等化学学习方法,复习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科能力。

复习中可以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作为典型题进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指导和总结,加大练习力度,严格按照要求答题,及时反馈、矫正,使解题能力的培养、提高落实到位。

第一轮复习应根据掌握知识的情况,多穿插一些小专题,侧重训练、提高某种单项能力,如: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无机元素化合物性质推导、化学计算基本方法(一、二、三、四)、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设计、仪器设计、操作方法设计、有机同分异构体推导(限制条件与不限制条件)、有机分子式确定、有机官能团推导等等。对于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第一轮复习不可涉及过多,以免要求太高,一时达不到,会挫伤学习积极性。

化学二轮复习策略指导

一、明确任务

一轮复习基本是按知识模块与课本的章节顺序综合,梳理知识细节、构建知识网络,而二轮复习则是按照模块化、程序化的方式进行综合训练,所以二轮复习节奏更快、强度更高。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一是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二是在系统把握整体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练习,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解题的过程中,注意提高速度及准确性。做到既要“对”,又要“快”。

二、具体建议

二轮复习主要是通过练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综合训练与专题训练相结合,练题的同时注意归纳总结,比如有机推断专题,钢铁的腐蚀、离子反应等专题。同时,训练答题的准确性、规范性,提高解题速度,多整理易错点、失分点,并进行强化练习。信息题则要学会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1、专题训练、归纳总结

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卷,逐年倾向于“能力立意”,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同时由于试题数目有限,高考卷考察的知识点也比较固定。所以专题练习可以按照题型和知识点分类专题练习。以北京高考题为例,7道选择题中,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或者金属的防护和腐蚀)、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实验题是常考题目,我们就可以按照这样的专题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归纳总结,反思复习,找出同一类题目之间的共通点,同时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题目“反刍”知识,以知识指导题目。

2、限时训练、综合训练

(1)限时训练

理综化学的选择题并不多,北京卷7道,考试时10-15分钟内完成比较合适,建议学生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对每一个专题模块或者综合训练时进行限时训练,防止大量题海战术时脑疲劳,做题效率下降。

(2)综合训练

每周进行一次学科内综合训练。以北京卷为例,7道Ⅰ卷选择题,4道Ⅱ卷题,限时45分钟完成。45分钟时间虽然紧张,但不能给得太多时间。此用意在于:①提高解题速度;②提高阅读、审题能力;③学会合理舍弃,同时调整考试心理,提高考试技巧。

3、跳出题海、突出方法

由于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掌握大量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就必须跳出题海,突出方法,提高复习效率。突出主干知识相关的题目和题型,新题、难题、偏题适当舍弃。注意建立知识之间的练习,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对学习方法归纳,并留出时间思考和通读课本。

上一篇:《交通安全在我心中》班会教案下一篇:联通优势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