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诊所工作制度(共8篇)
1.中西医诊所工作制度 篇一
诊所工作制度
一、诊室
1、医师工作职责
2、门诊日志登记制度
3、处方管理制度
4、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二、治疗室
1、护士岗位职责
2、治疗室工作制度
3、查对制度
4、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三、处置室
1、处置室工作制度
2、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四、消毒室
1、清洗消毒室工作制度
医师工作职责
1.必须依法执业,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
2.坚守工作岗位,穿工作服,戴帽子,操作时戴口罩。诊室环境应保持清洁整齐。3.文明礼貌服务,关心、体贴患者,仔细询问病情、用药情况及药物过敏史等,细致地为病人检查,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详细交代注意事项。对需要转诊的患者及时转诊。
4、做好门诊日志登记;按照《病历书写规范》要求,认真书写门诊病历。
5、严格掌握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合理选择药物。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要求,正确开具处方。
6、做好居民的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开展健康教育。
7、做好传染病的登记、报告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
8、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刻苦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门诊日志登记制度
1、在门诊日志上逐一登记前来就诊的病人,不得漏登,登记日志数与处方数符合率要达95%以上。
2、登记项目齐全,至少包括就诊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家庭(现)住址、病名(诊断后)、初诊或复诊等九个基本项目。14岁以下的儿童要填写家长姓名及联系方式。
3、填写内容规范、准确、字迹清晰。不能有缺项、地址不详细、症状代替病名等现象。
4、在诊治过程中发现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立即完整、准确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按规定时间以最快的方式向疾病控制机构报告,并在门诊日志上作“疫情已报”标记。
处方管理制度
1、执业医师应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统一格式,并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2、处方应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等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3、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不得使用商品名。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4、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5、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6、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7、处方开具当日有效,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
8、处方保存期限为1年,保存期满后,经诊所主要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1、诊所人员要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传染病防治知识,增强传染病疫情报告意识,熟练掌握传染病诊断、报告、消毒隔离及疫情处理的程序。
2、诊所医护人员均为疫情责任报告人,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或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在规定的时限内,以最快的方式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
3、对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和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进行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于24小时内报告,并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4、诊所工作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不得瞒报、谎报、漏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谎报、漏报、缓报。
5、诊所工作人员未经当事人同意,不得将传染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开。
6、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调查、采样与处理。
护士岗位职责
1、衣帽整齐,语言文明,关心和体贴病人,耐心解答病人的询问。
2、保持诊所清洁卫生和安静有序的工作环境,主动为病人就医提供指导。
3、协助医生对病人进行检查诊断,按照医嘱或处方对病人进行处置。经常观察就诊病人的病情变化和用药后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5、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相关记录。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6、备抢救药品、器械,专人保管、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治疗室工作制度
1、进入治疗室要穿工作服,戴帽子,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操作时带口罩,每次操作前后都要用流动水按“六步法”认真洗手或手消毒。
2、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治疗结束后随时清理用品,保持治疗室清洁整齐。除医疗用品外,其他物品一律不得进入治疗室。
3、各类医疗器械放置有序;无菌物品专柜保存,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定期检查,避免失效。
4、药品要与器械分开放置。各类药品分类明确,标签清楚、字迹醒目,避免使用错误。抢救设备和药品应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保养,及时补充更换。
5、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发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使用后的各种诊疗器械要按要求清洁、消毒或灭菌。凡侵入性诊疗用物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与病人皮肤粘膜直接接触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
7、按处方或医嘱配药,如是外带药物要持正规医疗机构的注射证明。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瓶装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对易过敏的药物,必须询问过敏史,无过敏史按药品说明书做过敏试验,皮试阴性方可注射,且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发生反应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医师。
8、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根据其性能定期监测并有记录(如含氯消毒液每日监测,2%戊二醛每周监测不少于1次),监测结果不合格者不得继续使用。含氯消毒液每日更换,有可见污染物及时更换。
9、保持治疗室清洁、通风,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次30-60分钟,并做好记录。每日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物表一次,地面湿式清扫1-2次。
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法、时间、浓度)。
2、操作前严格检查药品质量、名称,如标签是否清楚、有无变质过期。使用无菌物品前认真检查有无失效、破损、污染等。
3、严格执行操作常规。严格按医嘱或处方给药,不得执行口头医嘱(抢救除外)。抢救病人时执行口头医嘱,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方可执行。
4、使用易过敏药物前,详细询问过敏史,无过敏史按药品说明书做过敏试验,并做好发生过敏反应的抢救准备。多种药物同时应用时,注意配伍禁忌。
5、使用溶媒时,标签要注明开瓶日期和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继续使用。
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1、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
2、保持各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治疗室、处置室、注射室等室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每次30-60分钟;每日用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物表一次、拖地两次,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及时擦拭、消毒;器械消毒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根据情况浸泡30-60分钟,并做好登记工作。
3、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凡侵入性诊疗用品必须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不能用高压灭菌的器械,可用2%戊二醛(每周更换一次,有可见污染物随时更换,并每日用专用试纸测试浓度)浸泡10小时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后使用;与未破损皮肤粘膜直接接触的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
4、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用品应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
5、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标识清楚。消毒物品、消毒液及无菌液一经打开,须注明启用日期、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
6、使用中消毒液要保持有效浓度,一般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液每日更换,并进行消毒液浓度测试。特殊感染者参照相关标准。
7、诊室、治疗室、观察室、处置室等地使用的清洁工具(抹布、拖把等)定点放置,拖把标识清楚,分别清洗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8、诊室、治疗室、处置室应配置流动洗手设施,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后均要按“六步法”洗手或手消毒。
9、发现传染病,进行暂时隔离,及时上报转诊,对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用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10、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
处置室工作制度
1、处置室内保持清洁、整齐,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划分相对合理。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每次30-60分钟(湿度>60%或气温在20-40℃时,需延长照射时间),并做好记录。非换药人员不得进入。
2、配备流动水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医务人员每处置一个病人,接触污染物品后,应及时洗手或手消毒。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定,操作前后按“六步法”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时戴口罩、帽子。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保证消毒液浓度,含氯消毒剂每日更换,2%戊二醛每周更换一次,有可见污染物随时更换。
5、换药时除固定用敷料外(绷带等),一切换药物品均需保持无菌,并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者重新灭菌。无菌溶液超过3日要重新消毒。
6、持物镊、持物钳的消毒浸泡液每周更换2次。
7、换药操作应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感染伤口。
8、医疗废物严格按《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处理,并做好处置记录,保存3年备查。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实施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诊所法人为第一责任人。
2、医疗废物实行分类收集。感染性废物使用黄色专用塑料袋盛放,损伤性废物(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使用利器盒盛放。严禁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及时封口。容器外表被污染时,应增加一层包装。
3、市辖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全部实行集中定点处置。
4、医疗废物不得转让、买卖。医疗废物应日产日清。
5、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在48小时内处置,并做好处置记录。医疗废物处置记录保存3年。
6、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应进行消毒,消毒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清洗消毒室工作制度
1、清洗消毒室严格划分污染区和清洁区,必须配置流动水洗手设施或手消毒剂。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不得交叉混放。
2、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并接受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
3、消毒人员要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
4、除特殊感染外,污染物品、器械按先清洗后消毒(灭菌)原则进行,并确保清洗、消毒(灭菌)效果。消毒液浓度按要求配置,定期进行浓度检测。消毒(灭菌)后器械不得有污渍、锈迹等。
5、清洗消毒室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及工作台面,地面湿式清扫,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
6、压力蒸汽灭菌器消毒每锅必须进行消毒效果监测,记录压力、温度、时间、监测结果及物品件数,并签名。如发现消毒物品未达到消毒效果,必须重新消毒并查找原因予以解决。
2.中西医诊所工作制度 篇二
法律诊所教育, 亦称为临床式法学教育, 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法学教育的舶来品。该教学模式参照医学院学生通过诊所临床实习的做法, 在法学院建立面向社会的开放性法律诊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前来法律诊所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 提出解决问题的法律对策, 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通过处理真实的案件, 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法律实务的技能, 减小法学院课本教育与法律职业技能之间的距离, 实现从“课本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良好学习模式。在借鉴美国法律诊所教育和吸收国内其他院校法律诊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广西大学法律诊所于2004年筹备, 经过一年的充分准备后, 2005年下半学期开设了法律诊所作为选修课程。开设对象为本科三年级法学专业的学生, 每次招收30名学生, 3名教师作为固定的授课指导教师, 间或性地邀请区内著名的资深律师、法官及外国学者讲座。诊所课程的开设, 得到了广西大学法学专业师生的高度认可, 经过了近五年的探索与修正, 广西大学法律诊所课程在教学方式、内容安排、学生成绩评价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经验, 并且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了符合广西大学法学院现状, 适合本院学生的诊所教学模式。
二、广西大学法律诊所的构建
(一) 广西大学法律诊所课程模式
纵观国内外法律诊所课程开设的经验, 首先在选择设立模式上就有如下几种:1.嵌入式。法律诊所附设于法律院系内, 学生在本法律院系的指导教师的具体引导下, 为有关的当事人直接提供法律服务, 直至完成一件案件的全部代理工作。2.外置式。将学生安排在法律院系之外的特定机构中, 在非教师身份的法律从业人员的指导下, 直接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直至完成具体案件的代理。3.模拟式。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法律实务技能模拟训练, 学生在一个模拟的环境中学习法律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1]
以上三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单独择一直接移植而不加以融会变通则容易导致与实际环境冲突。广西大学法律诊所的设立属于嵌入式模式, 同时融入了其他两种模式的优势以做到与本土化环境结合。具体而言, 广西大学法律诊所作为一门选修课, 向法学专业本科大三年级学生开放, 以课程的形式作为框架构建, 不仅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 并且对于课程内容的编排可以多元化。但是区别于普通的选修课程, 法律诊所拥有固定的教室以及完整的教学设备适合三十人左右的小班教学以及各种模拟场景、现场接受当事人咨询等教学活动的开展。更重要的是, 为了避免单纯以模拟式教学为主容易导致真实性低、与实际相差大使学生终究无法亲自接触到当事人及完整案件等弊端, 广西大学法律诊所将诊所课堂融入广西大学法律援助中心, 该法律援助中心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和广西大学法学院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律师经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广西大学法律诊所学生的援助活动正是以学生法律援助中心为依托进行, 所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西大学法律诊所式教学模式。
(二) 广西大学法律诊所教学具体内容
因为法律诊所的引进时间相对较短, 国内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教学内容, 并且受不同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理念、院系定位等各方面的影响, 各校法律诊所侧重的教学内容也不同, 因而导致具体课程设置、教师选择上各具特色。
广西大学法律诊所课程的内容非常多元化, 以法律咨询、代理案件诉讼完整过程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同时辅之理论教育, 将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实践出真知”。在师资上, 法律诊所课程由三名具有丰富司法实务经验和律师职业经验的老师作为课程指导老师, 定期邀请区内著名的资深律师来到诊所课堂以讲座交流的形式将执业技能与心得与同学们分享;在情景模拟教学中, 采用经诊所教师亲自代理或接触过的真实案例加以适当改编后给学生进行现场演练;最具特色的是, 安排学生定期到广西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值班, 直接面对当事人与各种预想不到的突发情况, 将理论课程与模拟课程上学习到的技能实践运用。
(三) 广西大学法律诊所课程教育方法
法律诊所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法律教学模式, 培养法学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 在教育方法的设计上应以学生为主, 强调学生的参与及其与指导老师间的互动, 将模拟训练、个案分析等多种互动性强的方法综合适用, 重视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和多样性。
广西大学法律诊所在具体实践教学中, 重视做到以下两点:第一, 方法性。指导教师侧重方法的传授和技能的指导, 不直接将方案或结果告诉学生, 而是授予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方案完整的思维模式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总结出自己的解决思路与方案, 转换“被动学”为“主动学”。第二, 统一性。法律诊所教育, 要求指导教师做到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进行分工,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优势并巩固提升, 又要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彼此学习, 尽可能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完成整个案件的处理。经过五年多的探索实践, 广西大学法律诊所课程的教学方法已经初成体系, 针对不同的讲授内容采取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 下面就主要的五种主要教学方法作具体分析。
1.对谈式教学
对谈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与指导教师就案例或在实际跟进的案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谈话讨论,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的一种诊所教学方法。该方法的优势很明显: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性, 并且通过对谈的方式拉近了同学与指导老师间的距离使得同学更愿意与导师交流。[2]因为对谈的内容不限, 有些可能是学生在办理案件中遇到的实体问题, 也有可能是遇到的程序性问题, 只要是学生认为对案件解决有帮助的话题都可能拿来与指导教师探讨。
2.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是运用角色扮演、模拟案件等多种方式, 对真实或模拟的案件进行课程分析和讨论。[3]在课堂上, 学生模拟律师所面临的诸多情况, 例如:模拟生活中发生率较高的各类民事、刑事案件的收案、庭审、调解过程。在这些课程中, 教师通过给学生讲述真实的案例或阅读材料, 由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完整流程。然后, 由小组的观察员总结各组员的表现及本组最终形成的法律意见。最后, 由授课教师当场评价, 通过模拟课堂教学,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个案分析教学法
个案分析教学法在法律诊所课堂上的应用很广泛, 个案分析讨论法的应用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具体运用时, 指导老师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请全体诊所学生们共同讨论提交的个案, 出主意、想办法、研究对策、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另一种是请有关专家和诊所教师与承办案件的学生共同讨论, 即所谓专家会诊, 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思路。[4]
(四) 广西大学法律诊所学生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教育模式的关键部分, 它将成为法律诊所教育能否在中国得到普遍认同和广泛扩展的主要衡量标准。法律诊所课程作为一门只有考验没有考试, 只有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的课程中, 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变客体为主体, 学生的潜力被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因此, 评价标准应摈弃冰冷僵硬的“分数考查法”, 也不能以所代理案件的胜诉或败诉为标准, 应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性化评价标准。为体现成绩评价因素多方面相结合原则, 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法律诊所教学过程中的态度和参与积极性, 更应考虑到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效果。
评价系统由课程内容前期准备、课程中的表现及参与程度以及课后总结三个部分组成。课程内容前期准备即预习阶段, 每次课程之前, 诊所课程助理会将本次课程的内容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至各个学生小组的组长, 然后再由组长分发给组员, 让同学们拿到材料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对于这一阶段的评价可以具体量化到如下几个指标:是否自主收集了本次教学内容的背景材料;收集材料是否充足、全面。课程中的表现及参与程度是成绩评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该阶段的评价量化标准为:是否能够按时上课, 无无故迟到缺席的情况;课程中是否能够保持高度的集中以及参与性, 特别是在法律诊所课堂上经常采用的分小组集体讨论教学方式中, 各同学是否做到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 形成完整的诉讼方案或者相关的法律方案;是否做好了完整的课堂笔记。课后总结阶段是最能直观体现参与法律诊所课程学生对课程的消化与收获的阶段, 对于在这个阶段的评价方式上, 广西大学法律诊所课程采取了独具特色的“周记训练法”, 即就是在每周法诊课后, 由学生根据课堂所学、所思、所悟独立完成一篇法学类文章;诊所教师对这些文章进行评阅、筛选、点评, 并将相关情况反馈给有关老师。通过周记不仅可以反映出学生参与课堂内容的情况, 并且对于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周记内容中可以向老师提出教学建议,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刘加良, 刘晓雯, 张金玲.法律诊所教育:发展概况、内容体系和积极意义[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2]左卫霞.诊所式法学教学方法研究[J].甘肃农业, 2006, (6) .
3.性病诊所目击记 篇三
目击故事一:儿子惹的祸
这是笔者见到的第一位求医者,他70岁,进到门诊后便对着医生大哭起来,说自己没脸活了,如果治不好病他就服毒自杀。在医生的安慰下他终于平静下来,讲起了他的患"病"经过。
这位老人的儿子是一家企业的老板,生活一向很检点,这让老人很满意。不料在三个月前去外地谈生意时,他在朋友的怂恿下,与一位"三陪"小姐发生了性关系。回家以后,发现患了"非淋菌性尿道炎",妻子知道后非常气愤,将此事告诉了老人。除了对儿子进行了一番打骂外,老人竟对自己担心起来。他想自己与儿子平时共用卫生间可能被传染上此病,于是他去医院检查,各项检查均显示他没患此病,可他还是不放心,整天生活在对性病的恐慌当中,见到儿子躲得远远的,宁可去公共厕所也不再用家里的厕所,儿子碰过的东西他都不敢接触,甚至他想到外面租房子住,与儿子分居隔离......这次他来性病诊所,还是想对自己进行检查,确定是否被传染上性病。
经医生检查,确诊这位老人没有患性病。医生告诉老人,他儿子的病并不可怕,不难治愈;同时医生确诊这位老人患了性病恐惧症。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耐心疏导和性病知识介绍,老人的异常症状才逐渐消失了。
目击故事二:口红惹的祸
这位患者是一位小伙子,长得骨瘦如柴,表情非常痛苦。进屋后主动脱下裤子让医生检查他的阴囊,难怪他那样痛苦,他的阴囊已肿得不堪入目。
"找过‘小姐‘吗?"医生问。
"没有。"小伙子回答得很干脆。
"最近去过浴池吗?"
小伙子摇头。
"接触过化学品吗?"
小伙子还是摇头。
"睡觉时穿裤头吗?"
"穿。"小伙子的脸一下子红了。
开始检查化验,结果出来了,医生感到有些蹊跷。
"我得的是性病吗?"小伙子急忙问。
"不是,是化学品变态反应性阴囊炎,就是找不到致敏源。"
"你和女朋友发生过性行为吗?"医生问。
"没有,我们没结婚,怕怀孕。只是前几天她与我发生过口交。"
"她是否涂口红?"
"涂得很重,口交时口红沾到了我的阴囊上,当时我就不舒服。"小伙子脸红得发紫。
"你为啥不早讲,病因就在这里,是口红过敏!"医生终于找到了确诊的依据。
拿着医生开的药,小伙子逃命似地离开了性病诊所。
我问医生这种病严重吗,医生笑着说,不严重,回去涂几次药就会好的。
目击故事三:避孕药惹的祸
这是一位特殊患者,一个只有5岁大的小女孩,被父母抱着来到性病门诊。
据孩子的母亲说,他们是农民家庭,平日里田里的活很忙,对孩子照顾得不细心。两个月前,孩子突然阴道出血,且乳房有发育现象,他们慌了,去了几趟乡里,医院也没弄明白病因,只好进城诊治。
医生开始对小女孩进行检查,发现她的双侧乳房等第二性征发育已大大超过了其实际年龄应有的程度。经询问,排除了女孩有阴道外伤史、被强暴史及内分泌疾病之后,医生诊断女孩患有假性性早熟。
"平时给孩子服过雌激素药吗?"医生问。
"没有,只是她偷吃过避孕药片。"女孩的母亲有些懊悔。
"怎么会这样?"医生和我一样都有些好奇。
"我们农活忙,也没什么玩具哄孩子,孩子哭时便顺手把避孕药瓶拿给她玩,结果孩子打开了药瓶......"
"孩子的性早熟是避孕药引起的。"医生告诉孩子的父母。
看着孩子的父母有些疑惑,医生进一步解释说,补品、丰乳膏、避孕药、某些治疗药和有特殊作用的化妆品都含有促进人体生长的激素,而这些东西会导致婴幼儿的性早熟。
最后,医生建议这对年轻的父母带孩子到大医院的妇科接受治疗。
目击故事四:当妈的惹的祸
这又是一位小患者,只有4岁,是被父亲抱到性病诊所的。她的父母很沮丧,甚至说起话来有些哭腔,他告诉医生,她的妻子在洗浴中心从事卖淫活动,所以传染了孩子。也许怕医生对他的妻子产生厌恶感,他又补充说,他的妻子从事卖淫活动是为了养家,因为他的身体有病,干不了什么活,父母又都年迈多病,家里需要钱,所以......
看着他怀中天真无邪的小女孩,我有一种无言的悲哀。
医生检查发现小女孩的阴道口红肿,阴道有分泌物流出......
据这位父亲讲,女孩经常哭闹不止,食欲下降,夜里不爱睡觉。
最后医生确诊女孩患了外阴阴道炎。
据医生介绍,性病在儿童身上通过两种途径受染:1.间接传染:父母、亲属,或哺养者患有性病,婴儿与其共用浴盆、坐便盆、毛巾、被褥等物而被污染;2.直接传染:母亲为性病患者,体内含有病原体,在怀孕分娩过程中婴儿通过胎盘和产道受染。性病可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一旦怀疑染上此疾,家长应及时带其到医院就诊,医生可通过细菌学检查明确诊断。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即可治愈。
同时,医生提供的另一组数据更让我触目惊心:儿童性病发病率已从1987年的0.5/10万上升为1996年的8.4/10万,其中儿童淋病占儿童性病的80%~90%,比过去明显增多。特别是梅毒的发病率随着成人梅毒患者的增加而上升,监测系统中14岁以下的儿童患梅毒的人数从1993年的1例增至1996年的37例;同期妇女患梅毒的人数从210例增至2309例。专家指出,母亲感染梅毒及家庭生活环境的污染是导致儿童性病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应及早进行医疗干预和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以防止性病在我国的蔓延以及对儿童的侵害。
目击故事五:钱惹的祸
他是一位大学生,患了尖锐湿疣。患病原因是与一位女富婆长期发生性关系造成的。至于为什么与女富婆上床,他解释说他上学缺少学费,在偶然的舞会里结识了女富婆,女富婆同意每月出1000块钱"包养"他。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女富婆患有性病。更让他疑惑的是,他每次与女富婆发生关系时都用避孕套,可为什么还染上性病了呢?
医生解释说,正确使用优质避孕套,约可预防50%的性病发生,但不能达到100%。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性病的病原体个体仅有精子的几十分之一大小,只要避孕套上有比针尖小的小孔,病原体即可穿过而传染;二是约65%至70%的避孕套开口处常有泄漏,可引起传染;三是触摸性病患者的皮肤,也能被传染。同时,医生还解释说,性交后冲洗生殖器防性病也是不安全的。男性如果生殖器无破损,性交后及时排尿冲洗尿道并全身洗涤,对防性病可能有轻微作用;但生殖器若有轻微损伤,此法就无效。而女性用此法效果却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女性的阴道分泌物是有一定酸碱度的,具有自我保护作用。如果常用高锰酸钾溶液、洁尔阴、肤阴洁等妇科外用药物冲洗或在阴道深处放药,就会杀灭阴道中的乳酸杆菌(有益的细菌),破坏了阴道细菌的生态平衡,使阴道失去自我保护作用,致使其更易受到外来病原体的损害。
编后语:由世界银行贷款、全国性病控制中心牵头的一项连续4年、总监测人口达3600万的全国性病监测点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性病发病率逐年增加。
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性病的年平均发病率为141.46/1万,呈逐年增加趋势,但发病速度较过去有所减慢。
性病的性别分布为:男性多于女性,但差别有所缩小,从1993年的1.65:1发展为1996年的1.26:1。性病的传染源有三成以上来自暗娼,其次夫妻间传播几率也增加了近15%。患病率最高的人群是卖淫嫖娼等性乱人群,为5.20%~15%;供血员及饮食服务业的工作人员中性病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感染者绝大多数为20~39岁的性活跃期男女,占发病总数的82.37%,其中工人占26.50%,个体职业者发病率最高,1996年的监测结果为2440.3/10万。据了解,1997年以来,我国性病流行的趋势与前4年比较,基本相似。专家认为,由于一些性病患者就诊于个体诊所或自己买药治疗,加之临床医师的漏诊、误诊,实际患性病的人数远多于监测系统的数字。
4.中医诊所工作制度1 篇四
一、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二、中医以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技术为宗旨,谦虚学习,互相帮助,注意沟通、友爱、团结、积极搞好诊疗工作。
三、文明礼貌、态度和蔼、热情接待,耐心、细致、负责地做好各项工作,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四、中医诊断、治疗以中医方法为主,必要时可请西医协助。救死扶伤,对于危重病人要及时送上级医院抢救。
五、认真书写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写日期。
六、积极弘扬中医的特长,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七、常见病、慢性病可以运用中药、针灸、按摩、理疗或西药等方法综合治疗,努力提高治疗效果。
八、治疗医师未见患者,一概不得给病人开处方和抄方。
九、为病人保守医密,不得泄露病人隐私和秘密。
十、对于特殊的煎药方法及服药时间,医师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并在处方上注明。
十一、做好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与中医诊疗等健康知识教育,使更多的群众少患病、不患病,更健康。
十二、加强与各级医疗机构的沟通和合作。
医师工作职责
一、医师要遵纪守法,讲医德,讲疗效,树立良好形象。
二、医师要热情友爱地接诊患者,对接诊患者要认真负责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并做好登记工作。
三、发现有规定要上报的传染病、疫情要及时向上级报告。
四、对危急重病人要及时上120求助或转上级医院。
五、对接诊病人要全面负责,在下班以前,做好交班工作;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症病员,用口头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
六、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七、认真实习、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八、对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要向患者或其家属讲明(注意方法,防止不良后果);对疑难病例要提出会诊意见。
九、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十、随时了解病人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着装整洁,在进行无菌操作时戴口罩、帽子等,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2.各科室要定期消毒,必要时随时消毒。每月大扫除一次,定期空气消毒,并有记录。
3.无菌器械、用料、容器定期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初步消毒送供应室。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均应初步消毒、回收毁形或无害化处理。
4.无菌物品与一般用物、用过物品与未用过物品应分开放臵。各种无菌包有明显标记、注明有效期,责任者,定位存放于无菌物品专柜内。
5.每个病人用过的床单、枕套、被套都要更换,送至指定地点进行洗涤、消毒。死亡病人的一切用品按规定进行终末消毒。
6.疑有传染病者,按常规进行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不得带离病房或转借他人使用。
7.换药用物定期更换和灭菌。严重感染伤口或非特异性感染伤口使用过的器械须立即消毒处理。医疗事故预防及管理工作制度
一、各级医护人员要加强医德修养和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特别是查对制度。
二、诊所工作坚持首诊负责制,必须妥善处理危重、急诊、复合伤及疑难病员,及时转运超出收治范围患者。
三、积极组织医护人员学习业务知识,练好基本功;加强药品管理,抢救药品应放在固定位臵,便于应用。
四、发生医疗事故以后,应立即报告负责人,并会同有关人员马上查清经过、保存有关的物证、病案。当事人将事故发生的经过如实形成书面材料。负责人必须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个人诊所制度 篇五
1.严格按照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技术操作规范开展执业活动。
2.遵守职业道德和规章制度,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
3.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4.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械和医疗器械。
5.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学习医学新理论、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6.执业助理医师要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按照执业类别执业。
注射室工作制度
1.护理工作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并经注册的护士开展。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各种注射按注射卡或医嘱执行按用药要求,对有过敏反应的药物,注射前必须作过敏试验。一般外事药物注射须持医疗机构注射证明。
3.应严格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药敏试验,并重新确定外事药物的过敏试验结果,减少医疗风险。注射中及注射后应密切观察病人情况,一旦发生过敏或其他注射反应和意外,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并报告医生。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衣帽整齐,带口罩使用注射器做到一个一针一管,一次性注射器用过后进行初步消毒、毁型,统一回收。无菌物品定期更换。
5.备齐抢救药械,并置于固定位置,专人管理,定量储存,定期检查,用后及时补充更换。
6.每天做好室内清洁卫生,按时进行紫外线消毒 并有记录,定期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进行细菌 监测。
护士工作制度
1.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
2.协助医师做好诊疗接待工作,认真执行医嘱,做好护理工作记录。
3.经常观察候诊患者和输液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置。
4.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做好消毒工作记录,防止交叉感染。
5.认真学习护理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个体诊所管理规章制度
为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患关系,强化行业自律,确保医疗行为安全、有效、经济。本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如下:
一、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规范,依法执行;主动接受卫生部门的监督检查。
二、不开展超出登记和诊疗科目范围的诊疗活动。
三、不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人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四、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等要求印刷、书写、使用、保管处方、门诊日志等医学文学。
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消费管理办法》等规定做好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疫情报告,实施医院消毒管理工作。
六、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签定医疗废物处置合同,并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
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制度
1.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处理医疗废物。2.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和处置工作。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贮存和处置工作的人员需配备必要的职业防护设施。
3.配置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包装物和容器,对本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建立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和容器,并定期进行消毒。
4.医疗废物实行集中处置。未实现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医疗废物采取消毒、毁形、焚烧、填埋等措施。
5.建立医疗废物登记制度,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或处置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内容。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6.严禁转让、买卖、丢弃医疗废物,严禁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防止医疗废物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1.诊所负责人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诊所人员要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熟练掌握传染病诊断、报告、隔离消毒及疫情处理和程序,切实增强传染病疫情报告意识,发现传染病例要认真做好传染病登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规定时限内向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3.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否则将依法追究责任。4.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必须在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工作时需穿白色工作服,注射、换药时应戴工作帽和口罩。
2.加强无菌观念,坚持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各种注射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需毁形、消毒、统一处理。
3.诊断室、治疗室等每天用0.2%过氧乙酸喷或揩擦,如被传染病人污染,则应立即用0.5%过氧乙酸消毒。
4.体温表应1%过氧乙酸溶液或含1000ml/L有效氧消毒剂浸泡5分钟,再放入另一1%过氧乙酸溶液或含1000ml/L有效氧消毒剂浸泡30分钟,然后用冷开水冲洗或75%酒精擦洗,再用灭菌纱布揩干后备用。
5.压舌板用后浸入0.5%过氧乙酸泡30分钟后清洗烤干,纸包后高压消毒。
6.消毒镊子要专用,用2%中性戊二醛浸泡。盛器要加盖,盛期每周煮沸或高压消后更新消毒液。并有严格记录。7.敷料、棉签、油膏纱布均用高压消毒。
处置室工作制度
1.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或医嘱执行。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患者热情、体贴。
3.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医师。
4.严重执行无菌操作规定,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换。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注射应做到每人一针一管。
5.准备抢救药品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6.室内每天要消毒,定期采样培养。7.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8.换药时除固定敷料外(绷带等),一切换药物品均需保持无菌,并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者重新灭菌,无菌溶液超过3日要重新消毒。
9.器械浸泡液每周更换2次。
10.换药时,先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感染伤口。
6.诊所规章制度 篇六
一、注射室工作职责
1、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护士应掌握常用注射药的药理作用,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2、对病人要热情、体贴,注射前应向病人作好解释,取得合作,并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如有过敏史,禁止使用该药。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4、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如发生过敏反应或其它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理并通告医生。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前后应洗手,操作时应戴帽子、口罩。器械要定期消毒更换,保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注射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6、准备抢救药品、器械,专人保管、定位放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7、保持室内清洁整齐、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定期细菌培养。
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二、消毒药械使用管理制度
1、使用的消毒药械必须是获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证》的合格产品。
2、根据消毒目的选择适宜的消毒药械和处理方法。
3、注意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4、消毒液瓶应保持密闭,保证消毒药品的有效质量(浓度)。
5、加强消毒效果监测。
6、防止消毒液的再次污染。
7、物体表面按规定用消毒液擦拭,地面湿式清扫,用“84”消毒液擦地。
8、建立消毒登记制度,定期更换消毒液。
三、医师工作职责
1.坚持依法执业,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2.严格执行门诊工作制度,带口罩、帽子,穿好工作服.3. 要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耐心细致询问病情、病史、用药情况及药物过敏史等,并对病人做认真仔细的检查。
4、医师必须认真写门诊病历,做好门诊登记,向患者交待治疗方面的注意事项,对需要转诊的患者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5.医师应根据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据处方。
6、根据社区疾病发生、流行的特点,负责社区健康状况调查和社区健康诊断,做好社区居民的卫生宣传工作。
7、负责疫情登记、报告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8、负责社区的健康咨询门诊工作。
9.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培训,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精益求精,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四、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规范
(一)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加强学习,牢记宗旨,热爱本职;
2.工作认真、负责、细致,责任心强。
(二)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
1.平等对待患者,做到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患者;
2.尊重患者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
(三)文明礼貌, 优质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服务热情周到,态度和蔼可亲,无“生、冷、硬、顶、推、拖”现象;
2.着装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规范;
3.认真践行医疗服务承诺,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自觉接受监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四)遵纪守法,廉洁行医:
1.坚持依法执业,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无差错、事故。
2.坚持廉洁行医,自觉抵制各种形式的商业贿赂,严格执行《十不准》规定。
3.不开具虚假医学证明,不参与虚假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不隐匿、伪造或违反规定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4.遵守规定,不私自外出行医。
(五)因病施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1.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
2.认真落实有关控制医药费用的制度措施;
3.严格执行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不多收、乱收和私自收取费用。
(六)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和谐共事:
1.服从指挥、调配,积极参加上级安排的指令性医疗任务和社会公益性的扶贫、义诊、助残、支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医疗活动;
2.团结同志,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勉励,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进取,无闹纠纷现象。
(七)严谨求实,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1.积极参加在职培训,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精益求精,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2.增强责任意识,防范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发生。
五、传染病报告制度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有义务做好传染病的登记、报告。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瞒报、迟报、谎报或授权他人瞒报、迟报、谎报。
(一)、临床医生必须按规定做好门诊日志的登记工作,填写专卡和转卡,要项目齐全、字迹清楚,住址详细,不得有缺项、漏项。
(二)、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须在两小时内报告防疫科,乙类及丙类传染病须在六小时内报告。
(三)、发现传染病暴发,食物中毒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诊医生以最快的速度报告防疫科。
(四)、防疫科每月对辖区内的门诊和住院日志进行一次检查核对。
(五)、医院防保人员应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对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按要求时限网上直报。
(六)、医务工作者在医疗过程中,对疑似或确诊甲、乙、丙类传染病不按要求瞒报、缓报、谎报,一经查实将给予教育、经济处罚,并及时 补报,情节严重者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六、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防止医源性疾病的传播,加强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一)、由诊所负责人负责购货、验收、使用、消毁等环节的管理工作。
(二)、购买时必须到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经营公司进货,购进后经验收三证齐全(卫生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医疗器械注册证号)。必须取得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卫生许可批件的生产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产品。
(三)、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使用。
(四)、使用前检查包装有无破损、失效、霉变、标识是否清楚,无可疑现象方可使用。否则,禁止使用。
(五)、使用后立即就地毁形,用固定的容器浸泡消毒后,塑料类盛于专用回收袋(黄色)内,非塑料类盛于(黑色)医疗垃圾回收袋内,不得混入其它医疗垃圾。每天焚烧一次,作好记录。医疗废物存放室由专人管理,定期消毒。做到夏、秋防蚊、蝇,并注意防火。
(六)、卫生员要做好自身防护。在工作时,必须穿隔离衣、带口罩、隔离帽及手套。每次工作完要洗手消毒一次。
(七)、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7.系统门诊所 篇七
问:我的电脑中安装的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在系统启动时,屏幕上显示“HIMEM.SYS is missing. Make sure that the file is in your Windows directory”,随后就只能进DOS而不能进入Windows操作界面。请问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答: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HIMEM.SYS这个系统文件被破坏,导致操作系统无法正常启动,你可以到另一台安装了同样版本的Windows XP的电脑上,从系统安装分区(一般在C分区)的WINDOWS文件夹下的system32子文件夹中复制该系统文件,然后在本机的DOS下利用COPY命令将文件复制到系统安装分区的WINDOWS文件夹下的system32子文件夹中。
系统无法进行磁盘碎片整理
问:我在做磁盘碎片整理的时候,其他分区都能顺利执行并完成,但C分区总是显示“正在检测C盘”,检测进行了一个小时后完成比例却是0%。同样在执行磁盘扫描程序的时候,也只是显示正在检测文件分配表之类的信息,不能完成扫描。一旦将上述过程中止后,其他程序就进入不了,包括“我的电脑”也不能打开,要重新启动系统才能恢复正常。请问如何才能解决问题?
答:你可以在“开始→所有程序→附件→系统工具”中找到“磁盘清理”程序,执行该程序后再运行碎片整理程序即可。
“开始”菜单中的项目丢失
问:我的操作系统中的“开始”菜单内没有了“运行”、“关闭系统”和“注销”几个项目,没有了这些功能,连关机都无法正常执行了。请问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答:你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来解决问题,具体步骤如下:
(1)在系统桌面上用鼠标依次选择“开始→运行”。
(2)在弹出的窗口中的“打开”栏中键入regedit并按回车键打开注册表编辑器。
(3)依次展开[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
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分支,然后可以看到右边窗口中有三个键值“NoRun”、“NoClose”和“NoLogOff”,这三个键值分别对应了没有运行、没有关闭系统、没有注销功能,直接删除这三个键值即可。
禁止光盘的自动运行
问:一些光盘在放入光驱后总是自动运行,非常耽误时间,而且我并不需要这样的运行,我使用的是Windows 2000操作系统。请问有什么办法来禁止光盘的自动运行?
答:你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系统设置:
用鼠标单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打开“系统属性”,单击“设备管理器”标签,展开“CDROM”分支,从中选择用户所用的光驱。单击“属性”按钮打开光驱属性设置框,单击“属性”标签,取消“自动插入功能”即可。这一方法可以禁止光盘的自动运行,但它将CD的自动播放功能也禁止了。
修改注册表:
(1)在系统桌面上用鼠标依次选择“开始→运行”。
(2)在弹出的窗口中的“打开”栏中键入regedit并按回车键打开注册表编辑器。
(3)依次展开[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
Micor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分支,创建一个DWORD值“NoDriveTypeAutoRun”,键值为“1”,这样做可使CD的自动播放功能不受影响。
系统自动弹出五笔输入法
问:为什么我每次开机,都会自动弹出五笔输入法而不是原先的英文输入法?这种情况在进入“我的电脑”和进入IE等软件时也会出现。
8.诊所规章制度 篇八
(一)诊疗室专人管理,相对固定。
(二)工作人员应衣帽整洁,操作时戴口罩,严格无菌操作。
(三)操作前后要洗手,必要时戴手套。
二、环境管理:
(一)环境整洁,窗明几净,四壁无尘,无污染。
(二)地面清洁、无污染。有专用清扫工具。每日用消毒液拖地两次。
(三)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物品定位放置。
(四)污染敷料放于污染袋内,每日按规定处理。
(五)每日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30分钟。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每次1小时。每周一擦拭紫外线灯管,每周大扫除一次。
三、无菌物品管理:
(一)无菌物品专柜放置,只保留24小时。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有定期物品消毒制度。依据物品性能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灭菌。
(三)注射针头、钻头采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
(四)室内一切物品定点放置,处于备用状态。
【中西医诊所工作制度】推荐阅读:
当代中西司法制度比较10-21
中西医研究思路09-06
中西医结合会议简报11-26
中西方教育制度的差异08-11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11-01
中西医执业医师试题11-12
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总结08-29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备考必须掌握四大技巧11-18
中西药09-09
学习心得——中西建筑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