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教案

2024-08-31

文献综述教案(共8篇)

1.文献综述教案 篇一

什么是文献综述?

具体地说,文献就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由此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文献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即文献的知识性、记录性和物质性。它具有存贮知识、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功能。

综述是作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综合地介绍和评述某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对今后的发展进行预测,对有关问题提出中肯意见或建议的论文。

所谓的文献综述即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即在对某一方面的专题、资料全面搜集、阅读大量与你所研究的课题有关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你所研究的问题(比如说学科或者是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它是一种学术论文,也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总之,文献综述就是对文献的综合与评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为什么要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因为文献综述在科技论文和毕业论文、硕士、博士论文的协作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论文中的一个重要章节。文献综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

写文献综述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1)有利于更新专业知识、扩大了知识面。

文献综述能够反映当前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演变规律、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发展趋势,它的主题新颖、资料全面、内容丰富、信息浓缩。因此,不论是撰写还是阅读文献综述,都可以了解有关领域的新动态、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进一步的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

(2)有利于选择科研方向。

综述通过对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观点的综合分析和评述, 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能够帮助科技人员发现和选取新的科研课题,避免重复,因此写文献综述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3)有利于查阅相关资料。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文献产生,要全部阅读这些文献,时间和经历都是不够的,通过阅读综述,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有关领域的发展情况、发展趋势,节省大量的时间。

总之这三个就有利于提高你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2.文献综述教案 篇二

一、审计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一) 被审计单位特征对审计成本的影响

(1) 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关于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与审计成本之间的关系, 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研究, 普遍认为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与审计成本正相关, 资产规模越大, 审计成本越高。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通过对我国2001年披露的590家上市公式的审计费用数据, 利用Simunic修正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企业总资产是影响审计费用的主要因素。伍利娜 (2003) 、漆江娜 (2004) 、张继勋 (2005) 、王洪春 (2002) 等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都反映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与审计成本正相关。Simunic (1980) 最早考察了可能影响审计费用的十大因素, 发现资产规模是决定审计费用最关键的因素。Francis (1984) 用修正Simunic模型考察了澳大利亚审计市场, 同样发现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与审计费用显著相关。Firth (1985) 、Taylor&Baker (1981) 、Anderson&Zeghal (1994) 、Krishnagopal&David (2001) 等国外学者的研究都反映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与审计成本正相关。 (2) 控制子公司数量子公司数量关系业务复杂程度, 有关审计费用的实证文章中, 子公司数量常作为解释变量被研究, 得到较为一致的研究结论, 普遍认为被审计单位控制的子公司数量与审计成本正相关, 控制的子公司数量越多, 业务越复杂, 关联方交易和舞弊可能性加大, 增加了审计资源的投入。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的研究发现控股子公司数量与审计费用在显著相关。韩厚生和周生春 (2003) 等国内学者研究都得到控制子公司数量与审计成本正相关的结论。Simunic (1980) 对美国审计市场的研究表明子公司数对审计费用具有显著影响。Francis (1984) 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业务复杂程度 (控股子公司数量) 与审计费用显著相关。Krishnagopal&David (2001) 也在其研究中得到类似结论。但Firth (1985) 的研究结果却显示审计费用与子公司数量并不显著相关。 (3) 应收账款水平应收账款是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应收账款的虚构、坏账的计提与转回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因而, 应收账款的核查是审计的重要工作之一, 需投入较多的审计资源, 应收账款水平越高, 审计成本越大。国内外大量研究结论显示应收账款水平与审计成本正相关。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的研究显示度量经济业务复杂程度的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在0.01水平上与审计费用相关。张继勋、陈颖和吴璇 (2005) 在其研究中得到上述结论。Firth (1985) 研究显示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对审计费用有显著影响。Simunic (1980) 等国外学者在其实证研究中也得到上述结论。 (4) 盈余管理水平盈余管理水平与业务复杂程度相关, 还与审计风险相关, 故盈余管理水平既影响审计成本, 也影响审计风险溢价。盈余管理水平越高, 审计所需投入的资源越多, 审计成本也就越高;另外, 盈余管理水平越高, 诉讼风险越大, 也会通过风险溢价影响审计费用, 本文将在审计溢价部分提及盈余管理水平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此处只阐述对于审计成本的影响。由于盈余管理水平本身不容易衡量, 已有研究尚未得到确切的研究结论。刘运国、麦剑青和魏哲妍 (2006) 借鉴Simunic的修正模型对审计费用和盈余管理进行实证分析, 认为一定程度上, 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正相关, 注册会计师对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审计费用与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 与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水平正相关, 但并不显著。而伍利娜 (2003) 在其论文中得到不同的结论, 认为处于“保牌”区间的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负相关, 并从审计双方议价、协商角度加以解释。事实上, 在审计费用研究领域里面, 被审计单位特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是最热门的研究, 众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 本文难以详尽地加以归整, 不可避免地会遗漏一些研究成果。另外, 可能是研究方法、样本选取、模型构建方面的差异, 某些方面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不同研究得到的结果可能相反, 尚待更深一步的研究。

(二) 事务所特征对审计成本的影响

(1) 事务所规模事务所规模差异往往代表了审计质量差异, 不同的审计质量要求投入不同的审计资源。因而, 事务所的规模会对审计成本产生影响。实际研究中, 往往将事务所划分为两组———大所和非大所。伍利娜 (2003) 借鉴Simunic等1994年研究所运用的模型进行研究, 发现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费用有明显的影响, “五大”比“非五大”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漆江娜、陈慧霖和张阳 (2004) 用2002年沪深股市数据进行研究, 发现“四大”所收取的审计费用比“非四大”高。其他国内学者在进行实证研究中, 也考察了事务所规模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 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 认为事务所规模越大, 所收取的审计费用往往也越高。国外学者对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费用关系的研究结论也基本一致, Francis (1984) 用修正过的Simunic模型考察澳大利亚审计市场, 发现事务所规模和审计费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Johnson, Walker和Westergard (1995) 在Firth的基础上研究新西兰审计市场, 发现规模最大的五个事务所较其他事务所多收取24.1%的审计费用, 即事务所的规模越大审计费用越高。Rubin (1988) 、Mark De Fond (2000) 等学者研究也得到类似结论。但是, 也有学者在其研究中未发现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费用的系统性影响, 并从事务所规模报酬、审计行业竞争程度的时期差异等角度加以解释, 例如Simunic (1980) 、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等的研究。 (2) 事务所行业专门化行业专门化是事务所基于对行业知识和行业审计程度的高度重视而采取的一种经营战略和市场竞争策略。行业专门化战略可能为事务所提供总成本领先优势 (Ratna, 2005) , 也有可能为事务所带来产品差异化优势 (Simunic&Stein, 1987) , 这两种优势会对通过事务所行业规模经济与行业专长溢价对审计定价产生影响。行业专门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与经验曲线效应 (Taylor, 2000) 等会导致审计成本的下降, 进而影响审计定价, 在不考虑审计双方议价能力的情况下会导致审计费用的下降。另一方面, 行业专门化所导致的产品差异化优势, 这种优势往往意味着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有可能产生审计溢价, 导致审计费用的上升。国内外大量文献对行业专门化和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但是所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 多数研究表明行业专门化与审计费用只看存在正相关关系。Craswell (1995) 以1982~1987年澳大利亚上市公司为样本, 发现“八大”审计师中的专长审计师比非专长审计师要多收取34%的审计费用溢价, 并推断行业专长是提供差异化审计服务的基础, 是高质量审计需求的体现。Defond、Francis和Wong (2000) 对香港审计市场进行研究, 发现“六大”事务所中的专长审计师比非专长审计师多收取29%的审计费用。相对于被审计单位特征, 事务所特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较少,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事务所特征方面的数据、资料难以获取, 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困难。已有关于事务所特征方面的研究也主要关注事务所规模, 因为事务所的规模数据比较容易获得, 学者往往利用虚拟变量对事务所按照规模大小进行分类研究。但是, 也有少量学者关注到事务所的其他特征进行实证研究, 例如审计师特征、审计师行业专长等等。这些方面的研究数据收集较为困难, 研究成果较少, 本文不对此类影响因素做系统的归整。

二、风险溢价及其他影响因素研究

(一) 风险溢价影响因素研究

(1) 公司治理水平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因能够降低公司的固有风险或控制风险而最终会减少会计师事务所收取的审计费用。公司治理结构效率越高, 其对管理层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动机约束越强, 因而公司的固有风险或控制风险也越低, 因此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降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潘克勤 (2008) 以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公司治理指数作为公司治理质量的替代变量, 研究公式治理质量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 发现公司治理质量与审计费用负相关。高水平的公司治理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减少审计费用的发生。蔡吉甫 (2007) 也在其研究中得到同样的结论。 (2) 违规公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深证和上海两个证券交易所 (简称“一会两所”) 对上市公司违规事件处罚公告会产生明显的市场反应。被处罚公司再次发生舞弊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公众关注度较高, 且这类公司再度被监管部门审查的可能性也较大, 这些处罚公告的后续反应会增加事务所的审计风险。事务所对这些公司审计过程中, 往往收取较高的风险溢价, 导致审计费用的增加。朱春艳和伍利娜 (2009) 通过研究2001年至2007年被“一会两所”处罚过的上市公司的审计市场反应, 发现处罚当年及以后年度被收取更高审计费用的可能性更大。 (3)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 未能按约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导致的经济纠纷和诉讼仲裁。上市公司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与事务所审计失败风险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关系, 上市公司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越大, 事务所的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加。审计风险增加的直接后果就是事务所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进行补偿。因而, 从理论上讲, 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与审计费用正相关。冯延超和梁莱歆 (2010) 以A股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经验数据, 考察诉讼仲裁、违规处分等法律事件对审计市场的影响, 发现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陈小林 (2007) 认为我国不同省份之间的法律环境存在差异, 法律制度完善、执行力度较大的省市, 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更大, 审计定价相对更高。 (4)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往往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度量, 反映了企业对于负债的保证程度, 体现企业的偿债能力。从理论上讲, 资产负债率越高, 财务风险越大, 审计市场所要求的风险溢价越多, 审计费用自然越高。但是, 实证研究中, 对于资产负债率和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一致的结论。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利用Simunic模型实证研究了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 认为资产负债率对于审计费用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 Simunic (1980) 最早在对美国审计市场的研究中发现资产负债率对审计费用有显著影响。 (5) 盈亏状况盈亏状况也是度量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 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亏损企业的财务风险大于盈利企业的财务风险, 对于事务所而言, 审计亏损企业的风险相对而言更大, 因而可能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 带动审计费用的上涨。但是, 实际研究中, 并没有印合理论解释。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借鉴Simunic模型对590家样本公司进行实证分析, 并没有发现盈亏状况对于审计费用的显著影响。

(二) 其他影响因素研究 (1) SOA404条款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Sarbanes—Oxley Acts, 以下简称SOA) 404条款实施初年, 美国审计市场审计价格上升。黄京菁、王禄河 (2005) 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审计费用上升的首要原因是执行SOA404条款的审计成本、风险溢价上升, 次要原因是审计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审计成本上升是因为SOA404条款要求对企业内部控制发表审计意见、要求对审计人员进行新条款培训;SOA404条款要求审计人员作出更多主观判断, 增加了事务所的风险 (将会产生更高的风险溢价) ;新条款的实施也增加了事务所的诉讼风险, 增加了事务所的风险溢价要求。另外, SOA404条款对审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审计服务供求关系产生了影响, 无形之中增加了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SOA404条款的实施, 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审计定价, 导致了审计费用的上涨。 (2) 事务所变更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事务所变更具有明显的信号效应, 外部观察者对于事务所变更比较敏感, 会猜测各种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变更事务所的原因。国内外学者曾研究事务所变更原因, 认为事务所变更的原因之一是前任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未能就审计收费达成一致意见。但是, 事务所变更具有系统性的原因吗?变更前后审计费用会发生变化吗?宋衍蘅和殷德全 (2005) 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 发现继任注册会计师对于不同类型公司的审计收费确定标准是不一样的, 对于盈余管理动机强烈的公司, 继任会计师倾向于以盈余管理幅度来衡量审计风险, 并为此要求较高审计费用;对于财务状况恶化的公司, 继任会计师会考虑公司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 降低审计费用。李爽、吴溪 (2004) 发现自愿性审计师变更和诱导性审计师变更后的审计定价有所不同, 诱导性审计师变更的审计费用高于自发性审计师变更的审计费用。Lennox (2000) 发现购买审计意见是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主要原因,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和审计收费增加正相关。 (3) 地区经济状况对审计费用的影响。被审计单位所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不同, 审计市场可能有所区别, 这些差异可能对审计费用产生影响, 导致被审计单位处于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 审计费用方面产生区别。实际研究中, 有学者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对不同地区进行分类, 探讨地区经济差异对于审计市场、审计定价的影响。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按照经济发展程度将中国划分成四个区域, 探究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 发现不同经济状况的区域之间审计费用存在区别, 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而言审计费用更高。漆江娜、陈慧霖和张阳 (2004) 在其研究中, 根据经济状况划分区域, 将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为一类, 其余地区为一类, 实证检验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审计收费高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审计收费。 (4) 审计意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非标准审计意见说明财务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 相对标准意见的财务报告来讲, 前者审计风险更大。审计意见的区别, 反映出财务报告质量差异, 这种差异经过传递会在审计定价过程中得到体现, 不同审计意见的审计业务可能收取不同的审计费用。国内外实证研究中, 有学者利用虚拟变量探究审计意见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漆江娜、陈慧霖和张阳 (2004) 利用虚拟变量将审计意见分为非标准审计意见和标准审计意见, 研究审计意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发现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审计收费高于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公司, 并认为事务所处于审计风险考虑调高审计收费。但是, 伍利娜 (2003) 利用2001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 未发现审计意见对于审计收费的系统性影响, 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上市公司审计收费与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并没有系统性差异。Simunic (1980) 在其研究中发现审计费用与保留意见呈正相关关系。

三、结语

3.资本积累文献综述 篇三

摘 要 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研究资本积累对于理解马克思资本论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以及资本主义最终走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资本积累的定义、源泉、包含的因素以及资本积累发展的必然性和趋势。

关键词 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

一、资本积累的定义

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资本化。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看,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资本家可以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因素

在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资本积累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因而一切决定剩余价值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规模,这些因素有:1.劳动力的剥削程度。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4.预付资本的大小。

二、资本积累的过程

单个商品生产者手中一定成都的资本积累,是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前提。也可以称为原始积累。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掌握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而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又来源于这个原始积累,原始积累的产生离不开时代背景,15、16世纪的西欧封建主凭借手中的权利强迫贫穷的农村居民同自己的生产资料相分离。对农业生产者即农民土地的掠夺,形成了原始积累的基础。

三、资本积累的必然性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有:1.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决定了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必须进行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2.资本积累也是由竞争规律决定的。谁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得扩大生产规模,追加投资。竞争迫使每个资本家都要拼命地进行资本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四、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指出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财富在纵向上发生了积累。具体讲,有以下几点:

(一)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资本构成从价值层面看是由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从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方面看,每一个资本都分为生产资料和活的劳动力;这种构成是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须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决定的。投入一定生产部门的许多单个资本,在构成上或多或少是不同的。把这些资本的一个个构成加以平均,就得出这个生产部门的总资本的构成。假定资本的构成不变,为了推动一定量的生产资料或不变资本始终需要同量劳动力,那么对劳动的需要,要按照资本增长的比例而增长,而且资本增长越快,劳动的需要也增长越快。因此,资本的积累也就是劳动力的不断增加。

(二)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

一旦资本主义的一般基础奠定下来,在积累过程中就一定会出现一个时刻,那是社会劳动率的发展成为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杠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资本技术构成的这一变化,即资本价值的不便组成部分靠减少它的可变组成部分而增加。然而,积累的增进虽然使资本可变部分的相对量减少,但是决不因此排斥它的絕对量的增加。

(三)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资本积累最初表现为资本的量的扩大,通过减少资本的可变组成部分来不断增加资本的不变组成部分而实现的。而可变资本主要由劳动力构成,随着可变资本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减少造成相对人口的过剩。过剩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过剩的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不受人口实际增长的限制,为不断变化的资本增殖需要创造出随时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

(四)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方式

过剩人口经常具有三种形式:流动的形式,潜在的形式和停滞的形式。

五、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揭示的问题

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尖锐地揭露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利益的根本对立和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指出了无产阶级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六、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排斥对自然的社会统治和社会调节,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出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

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充分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同时,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不仅为自己的灭亡准备了客观物质条件,而且还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准备了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总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成分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当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朱方明,张衔.政治经济学(上).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4.有效教学文献综述 篇四

摘 要:国内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颇丰,本文从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有效教学的概念内涵、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以及有效教学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文献梳理。

关键词: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论三个角度的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1.从学习论的角度讲,有效教学被界定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在教育心理学里,有效学习即有意义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习是自我发动的;学习是渗透性的;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2.从教育学的角度讲,有效教学是指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即发展性教学)。学生发展是教育教学的宗旨、目的和归宿,是检验教学有效性的最高标准,因此,发展理论是有效教学的一大理论基础。

3.从知识论的角度讲,知识论是教学论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任何教学理论都是基于一定的知识论,有效教学论以有效知识论为基础,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学的有效知识量。

二、有效教学的概念

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有效教学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1)经济学观点认为,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2)从“有效”和“教学”两个概念出发来界定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3)以学生发展为取向来界定有效教学。这种观点认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4)从表层、中层、深层三个层面对有效教学进行结构化分析。这种观点认为,从表层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从中层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从深层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想、境界。

三、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有效教学是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教学环节“链接”。有效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全方位发展为本。有效教学是对“预成课程”与“生成课程”的主动调适。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同步。有效教学与有效评价相互依存。

四、有效教学的分析模型

有效教学是通过相应的教学行为及其过程实现的。从总体上来看,有效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选择和实施适宜(有针对性)的教与学的行为,以实现预期学习结果和效率的过程;而适宜(有针对性)的教与学的行为是教师基于自身的教学观念与能力,对教学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教学的目标、内容、条件、学情等)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而选择和设计的。因此,我们可以提出如下有效教学的分析模型:

从上述分析框架中可以看出影响有效教学的变量众多,对于观察有效教学而言,至少可以区分出以下三种变量:学习结果与效率;教导行为与学习行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与学情。

五、有效教学策略的综述

国内研究者对教学策略的含义、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有研究者认为教学策略即教学主体自觉地对教学活动及其因素进行宏观与微观统一的计划、评价和调控,以追求最佳教学效率的计策和谋略。有研究者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情知互补,培养新人;实施多种教学变量组合;因材施教,适应需求多样化;加强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有学者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把有效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提出三个阶段的策略:教学的准备策略、教学的实施策略与教学的评价策略。也有学者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策略包含:教学设计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还有学者认为,教学设计一般倾向于将支持学习的外部教学事件(活动)主要分为组织策略、传递策略和管理策略。

六、结论与反思

关于有效教学研究,国内学者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有效教学的涵义、重点、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克服这些缺陷和不足,是今后相关研究努力的方向。

1.有效教学的内涵与外延难以统一,今后相关研究要厘清基本概念。

2.有效教学研究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但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相对匮乏。

3.研究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不足。同时,由于量化研究的缺乏,以及研究视角缺乏新意,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显得深度不足,未能体现对教学的指导作用,不利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运用。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论有效教学的三大理论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12,(第2期).[2]龙宝新,陈晓端.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第4期).[3]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第1A期)

5.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篇五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二、写文献综述的主要阶段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1、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疾病、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很多,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2、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文献综述样本]

国内外关于医疗服务模式的研究现状

医疗服务模式是当今医院改革和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一个具有全局性的问题,以下是相关文献综述。

一、医疗服务模式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1世纪是一个服务意识突现,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行业兴旺的世纪。但在我国,“医疗服务”一直是医院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服务质量是群众投诉最多的热点。在服务业中,医院的服务与其他组织相比,尤其是在人性化服务方面具有很大的差距【1】。作为人类健康事业承载者的医院,医院服务已经成为医院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医院赢得医疗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2】。自2000年开始,我国各级各类医院纷纷开始进行医院服务的改革,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开展了对新形势下的医疗服务模式的探索研究。

关于医疗服务的概念,张光鹏【3】等认为,它是指伴随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预后等医疗活动过程中,医院及医务人员以实物和非实物形式满足病人需要的一系列行为。它具有两重性特点,即一方面包含了疾病诊断、治疗等职业技术过程;另一方面又包含满足人类生理和心理素质需要的服务过程。叶煜荣【4】等认为医疗服务是一种为满足顾客需求而进行的复杂劳动,它是一个系统,组成这一系统的要素有四个:一是支持服务的设施:如一个医疗卫生单位的仪器、设备和建筑物等;二是材料:例如消毒用品、药物等;三是核心利益:即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的、让医疗保健消费者得到的保健和健康;四是关爱:医疗消费者接受服务后,从心理上感受到的某种慰藉和关怀等。

关于医疗服务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相关论述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医疗服务模式发生转变。医学模式指导着人们的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在一定时代的医学模式指导下,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医学理论阐释模式、医学科研模式、医学教育模式和医疗实践模式——即医疗服务模式。医学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从古代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又称巫医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到生物医学模式,现在正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病因、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揭示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这是生物医学模式所不能解释的,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医疗服务也已经不能适应医学的发展,医疗服务也需要从生物层次更新到更高的心理、社会层次【1、2、5、6】。其二,我国市场经济对医疗服务的影响。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开展和不断深化,以及加入WTO,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和医院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民营医院的发展、中外合资合作医院的准入、国有医院的转制等,打破垄断,建立竞争机制,使得我国医院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冲击【1】。同时随着居民文化素质、自我保健意识和消费意识的提高,要求参与治疗过程,病人对健康长寿和医院服务的期望值相应提高,医疗服务投诉和医疗纠纷等明显地增加了【1】。在市场经济竞争体制下,医疗服务必须要彻底打破传统的“以医疗为中心”、“坐堂等病人”的服务模式,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其三,卫生资源配臵要求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WHO早已指出,居民80%以上的健康问题应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得到解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我国目前卫生服务的社会需求呈“正三角形”分布,即大部分的需求在基层,但是我国卫生资源的配臵却呈现“倒三角形”分布,即大部分资源配臵在城市和大型医疗机构,这是一种不合理的配臵【7】。随着医疗服务体系结构和功能的逐步界定和完善,病源将按照常规发展的正三角形,大部分流入社区卫生服务之中【8】。以上种种情况都说明医疗机构要适应当今形势的发展,就必须在新形势的指导下建立一种新的更先进的医疗服务模式。

二、建构新的医疗服务模式的各种探索

关于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大部分学者主要从病人收益、医院服务环境、医院建设、医疗服务范围等方面进行研究。如罗莉【9】认为要能为病人创造价值,即要求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患者费用,达到为患者创造价值的目的,最终赢得市场。南孔涵【10】则提出要强化医院人文建设,从医院的建筑设计、公共卫生设施、医疗服务过程到医院的配套设臵都要体现人文精神,以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宋素勤【11】认为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应实施人性化服务。蔡永葆【12】提出医院在建立并实施优质、高效、低耗的医院管理模式的同时,必须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便捷、优质、低价的医疗服务模式。不少学者认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会成为我国医疗服务模式转变的一大趋势。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为社区居民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心理卫生和健康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高效、便捷、廉价的健康服务,它应该成为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的载体。

目前,对医疗服务模式论述得最多的就是关于“病人选医生”服务模式的意义、运作方式、服务环境建设、可行性等。如高虹等【

13、14】认为病人选医生在深化医疗卫生机构改革过程中实现了几个方面的重大突破:一是建立新型医患关系的重大突破,二是确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模式的重大突破,三是建立一种新型评价体系的重大突破,四是建立新型医疗劳动个人收入分

【15】配制度的重大突破。不少医院推行门诊“一站式服务”、“假日医疗黄金周”优惠服务、特需医疗服务、健康体检服务【9】、预约服务【16】、会员制度【

17、18】远程医疗等服务方式,为病人提供便捷、优质、低廉的医疗服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吴昊【19】等通过对重庆市市区已实行“选医”模式的21家医院、卫生行政部门、部分医疗保险机构和市级新闻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选医”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较高的需求度和充分的可行性。

随着医学模式向着更加全面、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医疗服务模式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强调尊重病人的权利。病人拥有选择医生的权利,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满意的医生,充分体现了病人的自主权。医学人道主义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把病人首先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意志和独立人格、其人本价值和人的权利应当受到充分尊重的“人”。尊重人,就必须尊重其自由意志;尊重人,就必须尊重其医疗行为的自主权【14】。二是要求把病人当作整体看待。治愈疾病与治愈个人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要使一个人完全恢复健康,还需要包括重建患者失去的自我控制能力,社会交往和自信心与完整感,而不只是治疗患者生理与功能上的疾病【20】。“以病人为中心”阐明了诊断与治疗应该了解患者的生活特点与社会环境以及疾病产生的过程,并形成“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思维方式,所以又称为“整体诊断”(Overall Diagnosis)【21】。三是服务更加人性化。医院服务人性化就是指用医院充满人情味的就诊环境和服务举措,让病人、家属感受到人文关怀【2】。医疗服务人性化是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选择,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升华,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化的需要,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大计,是淡化医院凝重氛围的举措【2】,也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四是强调突出病人的收益。收益是指一个医院提供的医疗产品或服务对患者产生好的成效和作用【22】。医院所追求的目标并不只限于利润、营业额及市场份额的增加,它还要把为其顾客创造价值考虑进去【1】。医院为患者创造的价值越多,患者的满意度、忠诚度就越高。市场营销学中有一个著名的“二八法则”:企业所获得的80%的利润来源于20%的忠诚顾客。五是注重家庭和社区服务。区域卫生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卫生发展的先进思想,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发展问题。随着我国市场逐渐向国际化转轨,我国也应该从全球角度来考虑医疗卫生的发展。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也是合理配臵我国卫生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人类对健康需求的发展,医疗服务范围也应从医院扩大到家庭与社区。六是服务模式由微观向宏观方面的改革。医疗服务模式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具有全局意义的医院运行模式。这种服务模式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服务的全过程、服务的全方位、服务的效率与公平【23】。七是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为扩大医院服务战略活动领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1】。从医院的客户系统到主要由医院建立的长期顾客计划,以及与供应者之间的电子联系都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1】。

八、具有良好的医患关系。病人的积极参与,加强了医患之间的心理沟通,有利于消除隔阂,提高诊治效果。“病人选医生”服务模式带来了医患关系的新变化,医患关系变的越来越融洽,服务质量投诉现象不断减少,医疗服务的满意率不断提高,病人享受到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14】。

国外大部份国家的医疗服务主要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主,实行家庭医生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度。病人看病主要是去诊所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除急诊外必须经过全科医师(General Practitioner Services)或家庭医生的转诊介绍才能到医院治疗。据统计【24】,澳大利亚每年大约有80%以上的人去看过GP,90%的医疗问题一般都能在GP或社区解决。GP接诊人数可达1.03亿人次/年,医院急诊接待550万人次/年,仅占就诊人数的4.5%。自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健康服务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在美国,病人会按照“诊所-社区医院-总医院-大学医学中心-著名医院-诊所/社区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接受治疗【24】。美国3/5的社区医院是非营利性私立医院,多建在较低收入社区,提供全国70%的医院床位,73%的住院和门诊医疗服务【24】。英国居民80~90%的健康问题均可在社区由自己的GP处理,其国家卫生法规规定非急诊病人必须先找自己注册的GP就医或转诊,否则不能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24】。这些由简单到复杂、全科到专科的有序运作,没有发达完善的多级医疗体系及保险机制,没有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细致入微的服务理念,是不可能达到的。

近年来,国外医务界比较认可和重视的一种临床服务模式为临床路径服务模式,其特点是在临床医疗服务过程中以质量和经费控制为中心【25】。美国的实验医学服务【26】也是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的服务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能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满足病人各种诊治需求的实验室服务。高科技、高素质人员和科学的管理是模式运行的关键。

三、中医服务模式研究的不足 在查阅有关文献报道中发现,目前已有学者从各种角度对中医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进行探讨和阐述,但研究文献数量不多,而且未见对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中医服务模式的有关研究。中医学所具有的特点不仅符合当今人类社会对医疗保健“简、便、廉、验”的要求,更显示出自身的科学价值,尤其是在慢性病的治疗、康复、养生和预防中的优势已得到大众的承认。然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2005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就指出:“第一,中医药的服务领域在缩小、贡献率在降低、医疗服务功能在下降。第二,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在淡化,这是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第三,中医药的理论创新还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人们对中医的认识也在减少。传统中医学本身就重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阴平阳秘”的健康观,把病人看作一个整体;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既体现了诊疗原则的统一性,又具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灵活性;有汤剂、粉、末、散、丸、针灸、推拿按摩、水疗、蜡疗、泥疗、拔火罐、药物贴敷、外洗等丰富的治疗方法;重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具有“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动静结合”,顺应自然,人与天调的养生保健理论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强调医者应有博爱之心,富有同情心,视病人如亲人,注意自身的医疗道德修养等【27】。面对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医疗市场中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医医院应该走怎样的路才可以更加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更好、更方便地让广大群众使用,为国家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6.博客系统文献综述 篇六

【摘要】随着 web2.0 技术的出现, 博客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博客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本文归纳了博客系统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分析了当前校园博客系统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且讨论了该博客系统的开发工具,对应不同的需求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校园博客系统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在基于.NET2.0 的程序设计下,使得该系统的开发更快捷、更高效、系统更安全、更稳定。

【关键词】校园博客,设计与实现,发展,.NET2.01、引言

博客,又译为网络日志、部落格或部落阁等,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博客上的文章通常根据张贴时间,以倒序方式由新到旧排列。许多博客专注在特定的课题上提供评论或新闻,其他则被作为比较个人的日记。一个典型的博客结合了文字、图像、其他博客或网站的链接、及其它与主题相关的媒体。能够让读者以互动的方式留下意见,是许多博客的重要要素。大部分的博客内容以文字为主,另有一些博客专注在艺术、摄影、视频、音乐、播客等各种主题。博客是社会媒体网络的一部分。

通过校园博客系统, 可以加强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教师和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的分享, 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习心得的分享,以及更好的展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风采。通过博客系统的日志积累,形成丰富的教学资源, 真正促进了学校的教学工作【3】。设计该博客系统的总体思路就是在管理员的管理下,网友通过浏览作者的博客与作者进行交流,并能在博客中获取一些最新的新闻或者资料,同时可以对感兴趣的文章进行评论,可以对作者已经设置好的链接进行访问,可以在线给作者留言。管理员通过后台来管理整个网站,并不需要查看源文件或者代码,里面的功能主要包括添加文章,编辑或删除文章,查看留言,过滤评论词语,更改管理员呢称等等。

2、校园博客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1 基本知识

博客系统,即会员注册后登录,可开设自己的博客,管理员可推荐精彩博文、评选博客博客(Blog)是继电子邮件、网络论坛、即时通讯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载体,是 web2.0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 零机制、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的使用特征,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1】之星、统计博客日志等,用户可随意更新和编辑自己的博客模板。

博客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好处,这也是其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一是实时交流式的网上互动,即通过网络进行各种思想和信息的共享。二是便捷的交互方式,即通过先进 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克服地域的限制,让文章发布者和网页浏览者能够体验到网络的 传播速度。

2.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博客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是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作为潮流风头的网络新兴文化,博客已经引起各高校莘莘学子的强烈关注,【2】

开始冲击着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博客已被大学生放入书架”,大学生们对博客的热情也激发了教师将博客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作为教学和科研成果发布的平台。于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一个集教师学生知识交流、资源共享和反映成长的校园博客一跃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校园新焦点。

校园博客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常见的网络交流方式之一,针对在校学生,记录各人的所想所思,点点滴滴,从而实现同伴交流,群体共生,记录反思,知识管理,交流分享,平等对话等。博客为在校大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新的平台。

文献中讨论了基于.NET 的校园博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其所要实现如下:对于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和普通浏览者,分别建立了三类不同的角色, Administrators, Blogers, UnRegisteredUsers, 设置这三类角色的不同权限, 属于不同角色下面的用户具有相应角色所设置的功能, 并且在程序的设计过程中用到了.NET2005 的皮肤、主题等新特性。该博客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使用了SQL SERVER2000 建立了SchoolBlog数据库, 该数据库共包含博客表, 学校信息表, 博客种类表,友情链接表,评论表及日志表 6 张表,在设计数据库时体现了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相对其他文献而言,该系统在权限管理中设置了不同的角色方便对数据库操作这值得借鉴。

文献中设计了基于ASP的个人博客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其所要实现的功能如下:管理员权限范围内主要有:文章发布及修改、公告发布及修改、编辑个人信息、管理文章评论、编辑BLOG栏目、友情链接管理、修改版权信息、查看留言。浏览者权限范围内主要有:浏览文章、发表评论、查看公告、在线留言、查看其他链接。

该系统基本上拥有的个人博客的全部功能。操作简单,适用于不同水平的使用者,包括有基础和零基础的不同阶层的人士。但由于系统给管理员权限过多,系统层次不够分明,所以可以将所列管理员部分权限授予已注册用户。该系统是基于ASP的个人网站设计,由于ASP还是一种Script语言所没除了大量使用组件外,没有办法提高其工作效率。它必须面对即时编绎的时间考验。

文献中讨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教学博客系统设计与实现。其前台环境设计主要包括9项内容:日志列表、评论窗口、站点公告、站点日历、专题列表、最新日志、最新评论、最新留言、站点信息以及友情链接。后台环境设计主要包括9项内容:日志发表、日志管理、个人资料管理、模板管理 系统提供几款页面模板、个人专题管理、公告管理、评论管理、留言管理及上传文件管理。在博客学习的平台中,后台数据库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的表组成,其中包括管理员表、学员表、日志表、评论表、平台信息表、系统博客分类表、系统日志分类表、留言表、个人主题分类表、系统模板表、学员模板表、数据库容量根据应用自动增加。

它的优点主要在与资源环境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3 项内容:1)资源库:资源库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视频、文献、网站、名词、思考题、电子教案,并提供对各种资源检索功能。2)自测系统:收录了大量的主客观测试题,学生可以在这里自我测试查看学习效果。3)学生上传资源入口:学生有好的资源可以上传到资源库中与其他学员共享。该系统有丰富的资源库,但查询功能较模糊,可通过适当优化数据库,提高搜索效率。[3][2][1]

如增加索引等。

3、开发平台的比较与分析

3.1 传统的开发平台

Visual Basic作为一种较早出现的开发程序以其容易学习,开发效率较高,具有完善的帮助系统等优点。Visual C++是基于MFC库的可视化的开发工具,从总体上说它是一个功能强大但是不便使用的一种工具。JSP技术使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类XML的tags和scriptlets,来封装产生动态网页的处理逻辑。但JSP由于为了跨平台的功能,为了极度的伸缩能力,所以极大的增加了产品的复杂性,而且Java的运行速度是用class常驻内存来完成的,所以它在一些情况下所使用的内存比起用户数量来说确实是“最低性能价格比”了。从另一方面,它还需要硬盘空间来储存一系列的.java文件和.class文件,以及对应的版本文件。

3.2 准备采用的开发平台

本系统将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作为系统开发平台,ASP.NET+C#为系统开发语言,SQL Server 2005为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4、结束语

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享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正在浮现,已经成为最强劲的互联网新兴媒体的代表。由于具有丰富的娱乐形式和自由的个人表达方式,博客也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具影响力的交流互动平台,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创新、手段创新带来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课题。而校园博客正以其自身个性化,开放化,实时化和全球化的特点,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师生从中受益,只要我们扬长避短,不断实践创新,博客就能更好地发挥其信息化的作用,为师生的共同成长服务.经分析,计划使用ASP.NET+C#开发语言,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作为系统开发平台,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开发一个界面友好、程序设计风格朴素,使用起来美观大方、方便易用的系统。实现学生从入住到毕业的一整套住宿信息,将进一步查阅、收集、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完善建构思想和功能模块,通过对系统详细的前期策划和需求分析,为将来具体的系统设计和具体的实现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 吴晓艳、陈明明。基于_NET的校园博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沈阳理工大学, 2008,66

[2] 石全。基于ASP的个人博客网站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2006,1-53

7.企业增长文献综述 篇七

经济增长是积累和增加社会财富、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企业的目标是创造价值,而增长是创造价值的重要手段;更为重要地,在竞争激烈、管制减少、技术进步加快的市场环境下,增长是企业为适应不确定环境的本能反应,以变求生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哲学。“Growth”一词有“增长”和“成长”两层含意。增长是一个数量的概念,指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加;成长既是一个数量又是一个质量的概念,是拟人化的表述,有机体“无论条件是否合适,其自然而然发展的过程,……这过程伴随着内部变化导致的体形的不断变大及外部特征的不断变化。增长是成长的目的、前提和结果,成长是增长动因和手段;没有增长的企业难以实现成长,没有成长的企业也难以实现增长。所以,增长和成长是企业发展中不可分割的状态和过程。对企业增长的研究,由于不同学科的视角和研究目的各异、研究方法的不同,虽然“都能使问题得到解决”,但并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对企业增长的观点散见于古典、新古典、现代企业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管理学、公司金融学等的理论和研究中。

二、企业增长理论研究文献

(一)古典企业理论的观点

(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说。斯密在探寻增加国民财富途径的著作《国富论》中阐述了分工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基本原理,劳动分工推动企业增长的逻辑路径是: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带来更高的产量和更低的成本,企业规模扩大所获得的规模经济又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是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分工具有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决定着企业的不同增长机会;而分工在经济上的有用性却受到市场大小的限制,限制了企业的增长速度。所以,市场-技术结构决定了企业增长及其规模,技术是内因,是企业增长的决定因素,市场是外因,是企业增长的限制因素。(2)马歇尔的企业规模经济和有机体成长论。在企业增长方面,马歇尔提出了很多对后人具有启发性的观点:第一,随着规模的扩大,对企业将产生两种经济,一是企业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提高,即内部经济,二是对企业所在产业所有企业产生的有利影响,即外部经济;第二,企业规模扩张随之相伴的组织膨胀,其灵活性和弹性将会丧失,而新成长起来的企业的进步力量如此之多,企业进一步增长的阻力会加大;第三,能干的商人可以迅速增加他所掌握的资本,从而提高了资本运用的效率,有利于企业的增长,所以,企业家个人的才能是影响企业增长的重要因素;第四,制度对企业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企业家生命的有限性,企业增长难以维持,而合伙制和股份制这样的制度安排,使企业的生命力得以延续。

(二)新古典企业理论的观点

建立在一般均衡和边际概念基础上的新古典理论中,企业增长被视为从一个均衡态到另一均衡态的规模调整过程,企业内部复杂的结构及其决策和行为能力都被抽象掉了,它只是反映投入和产出之间技术关系的一个生产函数。当决定均衡点的需求和供给曲线或同时或其一发生变化或移动,企业的规模也就会相应作出调整,而需求的变化通常是由收入的变化和消费偏好所引起,供给的变化源于技术进步和要素价格的波动,这些都是企业所无能为力的。古典理论中“规模只是增长过程中的副产品,没有‘最适宜的’,甚至没有能达到最大利润的企业规模。”诚然,新古典经济学兴起于机器大工业时期,当时的企业实际上就是一个以生产为中心的工厂组织,这使得企业增长研究重点放在了外部需求和条件、以及外部的市场结构形态上,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熊彼特的创新观点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中,企业增长是一个动态的和非连续的过程,而推动这一过程的主要因素就是创新,创新是打破市场均衡的“创造性毁灭”,从而达到更高程度的均衡,是一种内生的增长之源。创新带动企业增长,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促进经济发展的逻辑是:企业家为谋取超额利润而从事创新活动,其他企业为分享这种利益纷纷进行模仿,创新的利润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但均衡随着另一轮的创新显现又会引起新的不均衡状态,经济增长就是通过经济周期的波动得以实现。在熊彼特看来,企业规模对创新尤为重要。大企业可以在研究与开发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在管理上有规模经济,能承受创新的巨大风险。所以,创新引起的企业增长,最终会导致垄断的出现。当然,模仿者的跟进,使企业的超额利润缩小,这也就构成了企业持续增长的障碍。

(四)现代企业理论的观点

(1)交易成本决定的企业边界观。交易成本概念是现代企业理论的主要分析工具。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均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之一,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企业将一直扩大规模,直至在企业内组织一项额外交易的成本,等同于在公开市场中进行此项交易成本,或在另一企业内组织此交易的成本为止。”边界的扩展可以是纵向的和横向的,而交易成本理论主要分析的是纵向一体化增长。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1985)从体现交易特征的三个维度,即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重复的频率,以及契约当事人的机会主义倾向,考察了交易成本,分析了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可能性。指出:随着资产专业性程度的不断提高,为了增强对契约的保障,纵向一体化就成为最后手段的组织方式。同时,纵向一体化还是企业应对专业性投资、契约不完全性、败德行为、价格歧视行为市场失灵的重要机制,它能获得信息处理上的规模效应,消除产权界定不完全的讨价还价成本。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 and Hart,1986)看到契约中资产所有权的重要性。契约性权利包括特定权利和剩余权利,当契约成本较高时,当事人一方就会购入剩余权利,这时所有权就等于剩余权利。他们认为,纵向一体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纵向一体化的水平由当事人一方对专用性资产的控制程度决定;纵向一体化实际上是购入某一供给者(或购买者)的资产,目的在于获得剩余控制权;进一步地,物质资产专用性和人力资产专用性对纵向一体化的意义是不同的。(2)代理成本下的经理人目标观。自伯利和米恩斯(Berle and Means,1932)提出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命题后,作为股东与经理之间契约关系备受关注。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76)指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委托人和代理人各自的目标函数不尽一致,产生了代理问题。在经理人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框架下,鲍莫尔(Baumol,1959)指出只要企业利润达到或超过某一适当水平,经理对销售收入的关心要甚于对利润的关心,经理的目标是在最低获得能力的约束下追求销售收入的最大化。马瑞斯(Marris,1964)认为在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公司决策由管理者按其效用决定的。一方面,管理者为了满足自己权力、统治和威望的本能,追求的目标是企业的增长,而非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管理者出于被接管的威胁,同时还要考虑市场对企业的估价目标。最优增长率是增长-估价函数与管理无差异效用函数的切点。威廉姆森(Williamson,1964)提出经理人的目标是在最低利润约束下谋求其效用函数的最大化,经理的效用函数包括薪酬、在职消费、经营规模的扩大、管理闲暇和维持股东可接受的最低利润水平后的自主性投资支出等。

(五)彭罗斯的企业增长内生观点

彭罗斯指出必须在企业本性中寻找增长的固有力量,企业被界定为基于管理框架下“资源的集合体”,尤其是现有人力资源的集合体。即便有相似的资源,但企业的生产性服务(Productive Services)与员工在利用资源中获得的经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依赖于使用它的历史、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的运营活动,所以,每个企业都是独一无二的。企业持续增长就是对不断变化的生产机会(productive opportunity)的把握,生产机会并不必然地随资源的积累而增加,它取决于企业是否能看到、愿不愿意运用、有没有能力做出反应,而这些都是由企业的管理能力决定,尤其是企业家的特质和能力。资源的不可分性、异质性、专业化性,以及经营中经验和知识的不断积累,企业总存在着未利用的资源和生产性服务,这种内部资源利用的不平衡性,构成了企业扩张的内部诱因。这些具有继承性的资源,同时也决定了企业扩张的方向。彭罗斯认为,增长过程总是存在着一个管理的约束。企业增长中创造出来的新的服务只有在扩张中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企业扩张中规划、协调工作的增加要求所需的管理服务也随之增加。“假定企业会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成长,则要维持某特定的增长率,扩张所能获得的管理服务的供给也必须增长,且其增长的速度要至少与每扩张一美元所需的管理服务的增长速度相同。只有在前者增加大于后者的增加时,增长率才会增加;反之,成长率则会降低。”[1]P232当企业的扩张速度快于企业必要的经验的获得速度,企业的效率会受到损害,内部的协调性会打乱,进而陷入增长的“停滞期”,这就是“彭罗斯效应”。它意味着,快速增长之后的一定时期,将有一个较慢的增长,甚至停滞、负增长。

(六)演化理论的观点

由纳尔逊和温特(Nelson and Winter,1982)提出的演化理论,抛弃了传统企业理论分析中的利润最大化和均衡两个概念。行为的有限理性使企业决策是获得满意度而非最大化;均衡是一种状态,只是暂时的,不可能完全预测。因此,企业是根据对环境的适应性而择优存在的。演化理论关于企业的增长有两个关键的观点:一是企业的增长及其稳定性遵循一定的惯例(Routine)。惯例与人类的技巧相似,是一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能力;企业的惯例在相对较长时间里通常持久不变,但随着环境的改变会做出适应性的修改;惯例犹如生物体的遗传基因,可以遗传,而且更多地表现出拉马克主义(Lamarckian)的特征。二是企业总是处于不断搜寻的过程中。环境的不断变化,当原有惯例无法发挥作用时,企业就需要搜寻新的惯例,而搜寻活动遵循已有的惯例,其结果受到随机因素的影响,故企业增长在时间序列的演进依赖于技术上的机遇、企业的搜寻活动和每一时点的决策。演进理论认为,创新是通过企业研究与开发去寻找原来没有的技术和惯例,创新意味着改变了原有的惯例,从而使创新者获得竞争的优势。

(七)钱德勒的观点

钱德勒从企业史的视角研究了美国战后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铁路、电报、无烟煤等的广泛使用对企业扩张的推动,其主题就是———市场和技术是企业扩张,也是现代工商企业成长的外部动力。但在他看来,市场和技术仅提供了可能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率的潜力,而实现它们只能依靠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组织。以结构为基础的组织能力一旦创造出来,就成为企业持续增长的源泉。“战略性的增长来自更加有利可图地利用现存的或扩张中的资源。如果要有效率地经营一个被扩大了的企业,新的战略就要求一个新的或至少是重新调整过的结构。……没有结构调整的增长只能导致无效率。”成功的结构是能使高层管理者专注于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而把日常经营中战术决策交由多功能的分部总经理负责的结构。

(八)马瑞斯的企业增长稳态模型

马瑞斯将新古典的均衡和最优分析方法运用于企业增长的研究。为了构建稳定的企业增长模型,需求增长函数和供给增长函数被同时加以考虑。在需求增长方面,差异性多元化(Differentiated diversification)和利润率两个变量是决定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供给增长方面,主要取决于用于新投资的融资考虑,它是利润率、流动比率、杠杆率和留存比率几个变量的函数。所以,企业的稳态增长率就是需求增长函数与供给增长函数相等的增长率,否则企业的增长就不能持续。其模型可表达为:

需求增长是多元化率的函数:gD=f1();供给增长是资产回报率和留存收益的函数:gs=a*p;多元化是资本-产出和利润率的函数:=f2(1/m,v);平衡增长方程:gD=gs。马瑞斯把企业增长的研究纳入传统的均衡分析框架,得到了稳态增长率,但其思路仍属于一种静态分析,最大增长率在需求增长与供给增长相等时才是稳定的。同时,其模型假设经理人的目标即是企业的目标,经理追求增长率的最大化,这也与现实不完全符合。

(九)财务学的可持续增长观点

Robert C.Higgins(1977)指出“令人痛心的事实是,因为增长过快而破产的公司数量与因为增长太慢而破产的公司数量几乎一样多。”[6]P76为此,他提出可持续增长(Sustainable Growth)的概念,即在不需要耗尽财务资源的情况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在公司欲以与市场条件所允许的增长率增长、管理者不可能或不愿意发行新股、公司将维持一个目标的资本结构和目标股利政策的约束下,限制销售增长的就是股东权益所能扩展的速度。当公司销售增长率不同于可持续增长率时,模型中的一个或多个比率必须改变。这意味着,当公司以超过或落后于它的可持续增长率增长时,公司要么改善经营,要么改变财务政策,如发行新股、改变财务杠杆、削减股利支付比率或把钱还给股东、有益剥离、实施收购或成为收购的目标对象等。公司管理者可运用可持续增长率协调公司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的平衡增长,同时在预计增长率可行性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公司利润水平、资产的周转、财务杠杆及分配政策。

三、企业增长实证研究的文献

(一)企业增长的外部约束因素

Zingales(1998)、Claessens和Laeven(2003)基于跨国数据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一国依赖外部融资的行业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金融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那些依赖外部融资的行业会有更好的增长,金融发展能降低企业外部融资的成本。Wurgler(2000)的研究发现,在金融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成长性好的行业会得到更多的投资,成长性差的行业投资会减少,金融发展通过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企业的增长。总之,金融发展与企业规模扩张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尤其对那些依赖外部融资的企业,其相关性更强。对此有几种解释:金融体系不仅能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外部资金,而且能确保投资者获得企业投融资决策的信息,使企业更易获得外部资金(Demirguc-Kunt Mak and simovic,1998,2002);金融发展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所导致的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来减轻企业的融资约束,尤其对小企业而言,融资约束会随一国金融的发展而减少(Love,2001);金融发展能有效监督并阻止内部人对企业资源的滥用,从而降低企业扩张规模的成本,促进企业合理地规模扩张(Beck、Demirguc-Kunt and Maksimovic,2003)。江伟和李斌(2006)在考察我国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决策影响的研究后发现,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能减轻企业的融资约束;对依赖外部融资的企业,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促进企业的增长;金融发展有效促进了企业的规模扩张。Thorsten Beck,Asli Demirguc-Kunt和Vojislav Maksimovic(2005)用涵盖54个国家的企业层面调查数据研究了金融、法律和腐败等对公司增长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腐败等对企业增长都产生不利的影响,高腐败体制下的企业较低腐败国家的企业被影响程度要大;这些因素的影响与公司规模有关,对最小的企业影响尤其更大;各因素对企业增长的影响不完全相同,银行的官僚、对贷款的抵押要求和银行资金的缺乏等对企业增长的阻碍较显著。针对转型国家国有企业重建和私有化,以及企业增长对转型经济体成功的重要性,Jozef Konings(1997)对罗马尼亚、比利时和匈牙利三国公司层面调查数据的研究显示:体制转型后新设立的私营企业(de novo private firms)均比国有企业和私有化企业增长快。原有体制下不适应的管理、不适应的经营者动机和政治约束可能是国有和私有化企业表现不佳的原因。为了研究公共政策可以弥补资本市场不完善的影响,Ari Hyytinnen and Otto Toivanen(2005)通过考察政府资金支持对芬兰中小企业R&D投资和增长的影响后发现:对于依赖外部融资的产业,政府的资金支持增加了企业R&D投资,企业有相对高的增长导向,但这些政策对各企业的促进效果不尽相同。鉴于我国上市公司公布的ROE有“10%”、“6%”的现象,汪德华和刘志彪(2004)针对国有股一股独大强化了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者追求增长最大化的倾向,即增长的冲动,构建的信号博弈模型表明,有融资硬性指标的情况下,部分低质量公司将追求与高质量公司同样的业绩水平;若考虑上市公司操纵业绩的可能,一些质量很低和很高的公司将会达到再融资标准,但其公布的业绩并不能代表真实的高业绩。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抑制上市公司的增长冲动,必须加大对作假公司的惩罚力度,加强稽查力度;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二)企业增长和规模、年龄的关系

吉布莱特定律(Gibrat’s Law)指出,在一定时期,同一产业内不同规模企业,其规模变动的概率是相等的,即企业增长是独立于其规模的变量。但由伊文思(David S.Evans,1987)等学者进行的实证研究却发现,反映企业成熟程度的企业年龄在增长中有重要的作用:随年龄的增长,公司的增长、增长变化和公司失败的可能性减少;对小公司而言,增长与年龄的关系严重背离Gibrat’t Law;对于大公司,增长与年龄的关系背离Gibrat’t Law不严重。Boyan Jovanovic(1982)构建了一个噪音选择理论解释了小企业较大企业有较高的和较易变动的增长率的原因:效率高的企业能够增长和存活下来,而无效率的企业不能增长甚至经营失败;公司规模的不同不是因为资产的稳固性,而是它们更有效率。Edwin Mansfield(1961)研究进入、吉布莱特定律和公司增长关系构建的模型表明:一个产业的资本需求、盈利能力和其他因素对该产业的进入和退出率有影响;在初始规模可比的情况下,企业增长率与是否实施重大创新有关,但成功创新公司间的增长率也不尽相同;企业在规模分布中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决定了它在产业中地位,但其位置也可能只是暂时性的。Sanghamitra Das(1995)把企业增长与规模、年龄间关系的研究扩展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新兴产业,考察了1983-1988年期间印度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因为1983年以后公共部门大规模的计算机化导致了对计算机的巨大需求,新的公司不断进入该行业;在1984年和1985年政府的新产业政策减少了对该行业的进入限制,进口限制被减少,技术进口、与外商的合作被允许。这些举措开创了印度计算机产业的新纪元“new era”。研究发现:公司的当前规模及滞后规模与增长有负向关系;年龄对公司增长有较强的正面影响。规模与增长间关系的结果与发达市场的研究结果一致,但这里的关系却显得非常的大。滞后规模的负向影响表明,在印度计算机产业固定生产要素的重要性,说明当幼稚产业的市场需求急剧增长而企业对此做出迅速反应时,固定生产要素就成为一个障碍;与先前在成熟产业的研究相比,年龄对企业增长较强的正面作用可能是该研究的亮点,说明在新生产业中企业从干中学、顾客对新产品的熟悉和企业声誉的建立,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三)行业层面的企业增长实证研究

自19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对传统制造过程的替代,规模经济逐渐弱化,人们开始考察和解释制造业中小企业增长模式。Zoltan J.Acs and David B.Audretsch(1990)估算了1976年至1982年间美国小企业的平均增长后发现:美国制造业小企业的平均增长较快,至少在某些子行业,但不同子行业的增长明显有差异;小企业的增长与该产业资本密集程度、广告和企业间联合程度负相关,与人力资本和产业中创新量尤其是小企业在创新中所占份额正相关,创新似乎是小企业弥补自身规模劣势的一种应对机制。研究还表明,小企业生产效率相对大企业的高,小企业增长得更快,大小企业之间的关系会随着时间不断演变。意大利经济体系中小企业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理论上看,分布于传统行业的意大利小规模企业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些劣势。Piergiuseppe Morone and Giuseppina Testa(2008)运用2004年由意大利2600家中小企业构成的信息数据库,构建了一个概念上的模型,用以说明中小企业增长潜力与创新活动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年轻企业有较积极的增长;营业额增长与企业的规模、生产过程创新、产品创新和组织的变化有正向的关系,但市场创新并不会显著影响意大利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增长。Giulio bottazzi等(2001)研究了世界顶极的150家制药企业的增长过程,发现这个长期由创新、模仿和持久创造新市场所驱动而进化的产业显示出几个特点:增长的分布呈现出“肥尾”形态,而大的“飞跃式增长”(“Spurs of growth”)相对较少;增长率有一个显著的自相关性;随着完全依赖于企业多元化模式的规模扩大而下降的企业增长率似乎由企业的能力决定;每个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似乎不影响相对的增长表现。Vidhan k.Goyal,Kenneth Lehn and Stanko Racic(2002)研究了军备预算这一变化过程中军工产业增长机会变化对其债务水平和结构的影响。他们考察了1980年至1995年间61家军工企业样本和制造企业基准样本的债务水平和结构的变化后发现,受增长机会变化影响最大的武器制造企业的债务水平随增长机会的减少而显著增加;这些企业延长了债务的到期结构,私人债务与政策债务的比例也在增加,同时还增加了优先债务。

(四)企业增长的内部约束因素

Robert E.Carpenter and Bruce C.Petersen(2002)建立了一个在资本市场非完美所导致的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成本存在差别假设下的融资约束增长模型。模型预测:面临融资约束的小企业,一美元的内部资源大约产生一美元的资产增长;如果公司能获得抵押贷款,则额外一美元内部资源通过“杠杆效应“(“Leverage effect”)能产生略大于一美元的增长。为了检验预测,他们对1600多家小制造企业的统计发现,这些代表性企业为了增长,保留了所有收益而相对较少地利用外部融资。通过现金流比率对增长的回归显示,对于几乎没有使用外部股权融资的企业,增长和内部融资存在略大于1的关系,但占比微小且大量利用发行新股的公司,增长和内部融资之间有一个非常弱的关系。总之,绝大部分小企业的增长受内部融资可获得性的约束。关于流动性约束是否影响增长,Blandina Oliveira and Adelino Forrunato(2006)利用了一组葡萄牙1990年至2001年期间存续的制造企业的不平衡面板数据,构建了估算企业增长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把衡量流动性约束的现金流与增长的持续性结合了起来。研究发现:葡萄牙制造企业受到融资的约束。当将样本按企业规模和年龄细分时,显示小企业和年轻企业的增长更易受到可获得的现金流限制,资本约束对小企业和年轻企业有较大的影响。大公司典型地依赖银行这一外部融资渠道,而小企业和年轻企业则更多依赖内部留存收益。小企业和年轻企业的增长对现金流有较高敏感性,这表明对于小企业和年轻企业,融资约束对增长的影响是较严重的,现金流的可实现性决定了它们增长的可能性。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采取措施来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Larrylang,Eli ofek and Rene M.Stulz(1996)选择了销售在一百万元以内、SIC码在2000到3999的142家企业1970年至1989年构成的观察数据,增长变量分别用净投资增长率、实际资本增长率和员工人数增长率表示,杠杆变量用长短期负债与总资产比率衡量,实证显示:在企业层面和实施多元化企业的业务部门层面,杠杆与未来的增长是一个负向的关系;进一步地,这一负向关系在低Tobin’s Q公司成立,而在高Tobin’s Q公司或高Tobin’s Q产业不成立。该结论说明,杠杆不会降低有好投资机会的公司增长,但会降低那些增长机会没有被资本市场认识或不能克服债务威胁的公司增长。赵山和黄运成(2006)对增长和杠杆变量作了一些改进:被解释变量用以市场为基础的负债比率衡量,以账面负债比率进行稳定性检验;解释变量用主营业收入增长率作为静态增长的衡量指标,以Tobin’s Q作为未来增长机会的的动态指标。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增长与杠杆的关系的实证表明:公司未来增长机会与企业账务杠杆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过去的增长状况则与财务杠杆存在显著正相关。这说明过去增长率高的企业未来不一定会有好的增长机会,只有具备良好投资项目同时为项目做好融资准备的公司,未来才会有较好的增长机会。因此,他们提出可以结合上市公司过去的增长及当前的资本结构状况来预测其未来的增长。

(五)企业增长与盈利、财务风险的关系

Cyrus A.Ramezani,Luc Soenen,and Alan Jung(2002)利用美国1990年至2000年每年近2156家公司23720个观察值,研究了相关的两个问题:公司盈利性指标,如经济增加值,与盈余增长或销售增长之间的关系;最大化公司的盈利是否必然提高股东的价值?研究显示:随着盈余和销售的增长,公司的盈利指标也上升,但存在一个最优点,进一步的增长会毁损股东价值,并对盈利能力有负面影响。认为公司的战略导向应该从“先增长,后盈利”向“有盈利的增长”的转变。基于企业增长与财务危机和企业增长与盈利、价值创造的关系,崔学刚、王立彦、许红(2007)和崔学刚(2008)利用我国电信与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增长与盈利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增长超过一定的速度,则会毁损企业价值;超速增长的公司在其后1-3年内能够显著增加财务危机概率,而非超速增长公司的实际增长率与财务危机概率无显著相关性。企业增长速度由企业的资源及其使用效率内在地决定,过快或或慢的增长都不利于企业。

(六)财务可持续增长率模型的运用研究

国内学者对企业可持续增长的研究较多。油晓峰、王志芳(2003)在对希金斯模型、范霍恩的稳态和动态模型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现金流、财务成本和资本结构几个指标,扩展了可持续增长模型在兼并重组、财务困境和解决代理冲突中的运用。郭泽光、郭冰(2002)探讨了企业增长与价值创造、新股发行、债务融资之间的关联性。汤谷良、游尤(2005)利用万科的数据,将实际增长率与希金斯、范霍恩、拉巴波特的可持续增长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樊行健、郭晓�D(2007)基于平衡增长和对可持续增长模型假设条件的放松,重构了可持续增长的模型,并对影响可持续增长的四个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刘斌、黄永红、刘星(2002)对我国1994年以前上市、分属21个行业的287家公司1993年至2003年间的可持续增长和实际销售增长进行了检验,实证表明:21个行业中只有电子电器行业实现了可持续增长,在可持续成长与实际销售增长存在显著差别的行业中,多数行业存在投资过度的倾向。王玉春、花贵如(2007)通过对37家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2000年至2005年的财务数据统计发现,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均不服从正态分布,而且可持续增长与实际增长并不一致。王建英(2006)选取我国1998年及之前上市的非ST和非PT公司共676家的财务数据,对超高增长公司和超低增长公司的融资政策选择和效果进行比较。

四、启示与发展

(一)企业增长机理的复杂性

增长既是企业发展的内生要求,也有外部市场和技术的推动,既受企业内部资源的约束,又被外部诸多因素所限制。从企业内部来看,治理的改善、组织结构的调整、员工素质的提高、创新氛围的营造均是促进企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从企业外部看,政府的介入在促进企业持续增长中是不可缺少的。如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加强市场的制度性建设、制定引导和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减少行业进入壁垒、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有序的竞争环境等。彭罗斯的“客观”生产机会受企业生产能力的限制,但“主观”生产机会则依赖于企业对自身的认识能力;马瑞斯的“超环境”(Super-environm ent)在一定时期一定的范围内也是可以控制的。这些因素就是企业的学习能力、进取精神、企业文化等,是企业增长的遗传密码。

(二)多元化是企业增长的主要方式

斯密提供的增长方式从节省劳动时间、生产更多产品方面看是一种横向一体化,而从激发发明创造、改进生产技术和方法方面看则是纵向一体化。交易成本理论把纵向一体化作为增强专用性资产契约保障程度的最后手段。马瑞斯的差异性多元化由企业内部研究与开发引起,它不以牺牲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为代价,新产品引入增加的是市场总需求,企业增长机会随之而扩大;但过度多元化并不完全对企业有利,因为给定利润率条件下总存在着一个需求增长的上限,超过该上限度的多元化降低了资源管理的效率,是以牺牲利润率而获得的增长。在彭罗斯看来,并购式的多元化是一种跨越式增长,但也仍然不能完全逃脱企业现有资源对增长速度或方向的限制,“通过并购实现的增长能够给予上一步有一个大的发展,但实际经过一个大的发展后,会有一个很长的‘平原期’”因此,解决好并购后的资源整合、生产协调和总体策略制定,是维持持续增长的关键。

(三)增长的衡量指标不尽相同

马瑞斯模型在考察供给和需求增长时,采用的增长指标就不一致。在供给方面,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性资源的增长率用资产的增长率衡量;在需求方面,多元化引起的新产品的需求增长不易量化,故马瑞斯用销售额的增长来衡量需求的增长,但其前提是假设资本-销售额比率不变。实证研究中,增长的指标包括了员工人数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投资增长率、实际资本增长率、市场份额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营业收入指标操作相对容易,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公司,不受行业资本密集程度和一体化程度的影响,但该指标容易受通货膨胀和汇率变动的影响(D avidsson和W iklund等,2001)。从评价组织结构复杂性看,员工人数的增长是一个更加直接的指标,但如果考虑到技术进步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机器对人工的替代等因素,员工人数难以反映行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别(G reiner,1972;Churchill&Lewis,1983)。

(四)明确企业增长的目的

8.标记理论文献综述 篇八

【关键词】标记理论 语言学 学派 定义 标准

一、标记理论的提出

标记理论(MarkednessTheory)是由布拉格语言学派首先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标记(markedness)的概念最初的提出者是俄国音位学家特鲁别茨柯依。之后布拉格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雅柯布逊(Jakobson)将其引入词汇和语法领域,用来描写语法和语义现象。

二、不同语言学家对标记理论的定义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特鲁别茨柯依提出四种可能的音系对立类型,其中表缺对立被定义为标记性。表缺对立即一对语言特征的两个对立体,如果有某种语言特征,即被认为是有标记的;与之对立的无法确定有无该语言特征的,即被认为是无标记的。例如:voiced/voiceless,nasalized/non-nasalized,rounded/unrounded。相似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的观点,音系学家把标记理论定义成两个对比的语言学元素:有特定的显著特征的是有标记的,反之则为无标记。例如,发音/t/和/d/是一个最小配对,t/是/voiced/因此是无标记的,而相反/d/是/+voiced/所以是有标记的。

从语义学者的角度来说,Lyons将标记理论定义成“无标记项是有标记项的上级共词位姊妹单元”例如,在dog/bitch中,dog具有泛指性,包含了“male”和“female”两层含义,是无标记的;而bitch专指“female”语义范围较窄,因而是有标记的。

根据类型学者的研究,那些很普遍的并存在于大多数语言中的特点即为无标记的,反之特定于一种语言或只存在于极少数语言中的则为有标记的。而Fred R.Eckman这样定义标记理论:在某个语言中如果现象A的存在暗示了现象B的存在,但是现象B的存在没有暗示现象A的存在,那么就可以说现象A比现象B更具标记性”换句话说,标记形式的存在暗示着非标记形式的存在。

总之,对标记理论没有统一而规范的定义。标记理论这个概念仍然具有模糊性,有时候很难来判定哪些特征相比较其他的是有标记的。

三、标记理论的不同划分标准

标记理论没有正规的统一定义,不同的语言学家也给出不同的划分标准。

Greenberg,Croft列出13条如何定义标记理论的标准,Croft又将这13条标准分成了四大类。

1.结构标准。在音系学层面上,结构的标记性具有鲜明的特点,比如/t/对于浊音就是无标记的,/d/对于浊音就是有标记的。在词汇层面上,一个名词的单数形式被看作无标记的,但是加- (e) s的复数形式被看作有标记的。在句法层面上,形容词的基本形式被认为是无标记的,比较级是有标记的,标记符号是–er,最高级也是有标记的,标记符号是–es。

2.行为标准。这个标准包括两个部分,形态方面的曲折标准和句法方面的分布标准。例如,在英语中几乎所有的可及物动词能被用于主动和被动语态(有几个词例外,比如“rumor”只能被用作“be rumored”)。然而有一些及物动词只能用作主动语态,不能用作别的语态。例如,“lack”, “resemble”, “suit”等等。因此,对于英语中的及物动词,主动语态是无标记的,被动语态是有标记的。

3.频率标准。在话语中,无标记比有标记的出现频率更高或者至少等同于。例如,在词汇层面上,一个名词的单数形式比复数形式出现频率更高;在句法层面上,主格比宾格出现频率更高。在音系学层面上,无标记音素比有标记音素使用频率高,比如 /s/ 比 /z/使用频率高。

4.中立值。在大部分中立语境中(指的是没有对立面)只有无标记项,也就是说,无标记成分作为上义语类,表示无标记和有标记成分。例如,单词“man”可以表示“male”和“female”两层含义。

四、结语

标记理论是目前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首先要对标记理论的定义和划分标准有个清晰的认识,然后可以将其应用在许多语言学研究的领域,甚至影响到二语习得和教学方面。在二语习得中,外语学习者一般是按照“无标记-有标记”的顺序发展的。一方面因为无标记项结构简单、意义概括、分布广、信息处理时间短,容易习得;另一方面也和人类以“我”为中心的基本认知规律是相一致的:从单数到复数、从一般到特殊、从肯定到否定、从近到远等。因此,在发展第二语言能力的时候要遵循“无标记-有标记”的顺序,先掌握简单的、规则的语言现象、后掌握复杂的、不规则的语言现象。

标记理论的研究对语言学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希望引起更多学者的重视,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Lyons, J. Semantics, volume 1.[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2]Croft, W. Typology and universal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3]Greenberg, J. Language universals.[M].The Hague: Mouton. 1966.

[4]Croft, W. Explaining Language Change.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M].London: Longman.2000.

上一篇:有关清明节对子下一篇:大班消防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