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课程理念 改革传统美术教学(课改)

2024-10-21

用新课程理念 改革传统美术教学(课改)(精选9篇)

1.用新课程理念 改革传统美术教学(课改) 篇一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语文教学

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语文教学,可以使教学走出“费、慢、低、差”的困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还学生自信和独特个性。走进新课程,我们做什么?以下是笔者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语文教学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形成一个生动活泼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改变以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形成。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学习方式,我是这样操作的:(1)自主探索,走进文本。(2)合作交流,加强思维锻炼。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或以分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交流的内容应该是认知与技能方面的、过程与方法方面的、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发言,记录下自己没想到的,这种交流达到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教师要在合作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及时引导启发,使学生思维打开,使问题讨论深刻,不能只停留在讨论的浅层面、表面化。(3)尝试迁移,实施探究创新。教学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丰富课文的思想内容。不但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关键是要引导他们把课文中深刻的人文内涵迁移到自己的生活、学习中来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创建新型的师生平等、互动关系,指导语文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双方分享彼此的感受、经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转变,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处于同一平等地位,与他们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他们提供充分自由的空间,想方设法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给学生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平等参与者。这种新型的平等和谐、互动参与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改变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的被动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教师要降低重心,平等地参与到学生中去,使学生能分享教师的经验、知识,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唤起学习的自主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路上“把机会留给学生,把困难留给自己”的陪伴者,这就要求教师不要成为课文的解说员,而要把任何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机会都留给学生,只有学生无法解决的困难才留给自己,在这种平等的交流中,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新课程改革这种新型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人的个性发展价值的需求。

三、树立语文综合性学习理念,指导语文教学

在全球都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时代,新课程标准明确综合性学习成为课程目标的一个项目,和识字与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并列。语文综合性面向变化中的整个生活世界,沟通了语文课与其他课程、课内与课外、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课本与生活实践等多方面的联系,使语文课程走出了“以学科为中心”的狭小天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发展。为贯彻落实好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充分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这一活动。其次,熟悉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流程,注意活动的开放性,综合性,全员参与性。综合性学习实施难度较大,但它的功效却远非一节普通的语文课能比,因此,教师要敢于迎难而上,把自己的综合活动课上出特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再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语文与社会结合。农村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当地的大环境,把它变成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验基地。让学生和社会接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眼界,让学生在学习时期就关心家乡大事,能以家乡主人翁的身份去思考家乡的一切事情。

四、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指导语文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改变单一化的评价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制度。

1.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创设新的评价方法,如“成长记录方式”“语文学习的档案资料”等。“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并不是指学生语文学习分数的成绩档案,而是所有定量与定性评价资料的综合,它与“成长记录”表达的同一个意思,即用成长档案的方式记录学生某一项学习任务从开始到结束全过程中的主要活动,以此来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表现。对学生来说,成长档案评价,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由过去教师的单一评价转化为多元评价,即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确立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如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认为最能代表本学期语文学习进步的成绩,供教师、学生、家长评价;自主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展示自己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围绕某一教学内容,设计多套试题,由学生或家长选择或自愿抽取。这些做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教师要适应语文课程改革就必须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建新型的师生平等、互动关系,树立综合性学习理念,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为语文新课改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水寨中学)

2.用新课程理念 改革传统美术教学(课改) 篇二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的兴趣

情境教学往往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使学生如身师其境, 产生真切感.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 造成心理上的悬念, 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 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例如, 在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教学设计时,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创设出如下诱人的问题情境:在△ABC中, AB=AC, 倘若不留神, 它的一部分被墨水弄脏了, 只留下了一条底边BC和一个底角∠C, 请问, 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等腰三角形重新画出来?

学生先画出残余图形并思索着如何画出被墨水弄脏的部分.各种画法出现了, 有的学生是先量出∠C的度数, 再以BC为一边, B点为顶点作∠B=∠C, ∠B与∠C的边相交得顶点A;也有的是取BC中点D, 过D点作BC的垂线, 与∠C的一边相交得顶点A, 这些画法的正确性要用“判定定理”来判定, 而这正是要学的课题.于是教师便抓住“所画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吗?”引出课题, 再引导学生分析画法的实质, 并用几何语言概括出这个实质, 即“△ABC中, 若∠B=∠C, 则AC=AB”.这样, 就由学生自己从问题出发获得了判定定理.接着, 再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实际问题的启示思考证明方法.

除创设问题情境外, 还可以创设新颖、惊愕、幽默、议论等各种教学情境, 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实践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精神的需要, 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这正像赞可夫所说的,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二、实施合作学习,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为了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进行变革, 逐步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 小组学习就是一种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实践, 借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1. 让学生动手操作

新课程标准中设计了大量便于学生进行操作的内容, 如用搭积木、折叠、剪贴等方式, 理解空间图形与平面图之间的关系, 动手实验、收集数据, 进行摸球游戏等.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 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能用数学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例如,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

2. 促进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教学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 当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可以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 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所具有的性质, 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 左右两侧正好能够完全重合……”, 这便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 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 还可以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学生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 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等过程.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 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发挥数学实用功能, 加强实践、学以致用

数学实践课是以学生实践为中心设计和组织的课程形态, 从参与角度讲, 实践课具有一般数学课无法比拟的优势.数学实践课的内容可包括:数学游戏、数学模型制作、编拟数学问题、数学调查、撰写和宣讲数学小论文, 等等.因此教师若能有计划、有目的地针对教材内容, 定期安排生动有趣的数学实践课, 通过这些实践能给学生创造开阔的空间, 促使学生认识数学,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3.用新课程理念 改革传统美术教学(课改) 篇三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04-02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初中历史教师只有正确理解和贯彻新课标精神,挖掘和利用新课程的有利因素, 采取适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措施和手段,才能深化学生历史学习的情感投入,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开拓思维、形成能力。

一、 灵活创设教学情境, 切实构建有效课堂

新课程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 教材、教学设施和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 而服务。 “情境”作为历史课堂教学中富有情感色彩的场景和氛围, 能让学生的精神世界亲历那一幕幕惊心动魄、 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当代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讲授的知识点, 创设一种 “意味无穷”的历史教学情境, 让历史 “复原”,把那些久远的、 陌生的历史“重现” 在学生面前, 以鲜明的导向烘托课堂气氛, 使学生处于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在讲授“全面内战的爆发”时,我们有选择地给学生播放了电视剧《中国命运的决战》 中的片段, 在学生沉浸于“重演“的历史中时, 教师相机提出问题: ①抗战结束后内战为什么没有立即爆发? ②蒋介石要发动内战, 什么还要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③中国共产党既然知道蒋介石是“假和平”,为什么毛泽东还要去重庆? ④美国在中国内战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⑤全面内战的爆发说明了什么?由此你对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怎样看? 由教学情境导入的一系列问题承上启下,为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内化、 建构、表达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引 领了方向。 学生对与情境密切相关的问题, 迫不及待而又兴趣盎然地阅读材料、 思考问题、发表意见, 从而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其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二、艺术处理知识要点, 帮助学生科学掌握历史发展的线索

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对初中生而言, 历史教材具体知识繁多庞杂, 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太多, 从直观的历史现象中找出知识要点更不容易, 这就给学生学习历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记忆规律艺术处理知识要点, 引 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 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才能使学生科学掌握历史知识, 避免死记硬背。 在讲“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 时, 课文内容多, 不好记忆,我就和学生一起编了顺口溜: 诸侯强盛周王弱, 开始春秋与战国。 桓公管仲来改革, “尊王攘夷” 疆界扩。 齐晋楚王争霸权, 吴越相继统中原。 宋襄欲霸把命伤, 秦穆奋发统西方。秦齐楚燕赵魏韩, 七雄并起天下乱。 合纵连横攻伐忙, 秦国实力日 益强。 这样便将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春秋五霸的称霸顺序, 战国七雄的产生, 秦国如何雄霸六国等这一时期复杂的历史简单化, 明朗化了。 当便于记忆的歌谣还原后就像一篇小记叙文, 成了一段详实的历史资料。

三、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问题的设置

设置疑问的这一过也就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而发现和提出问题则是学生学会创造的一个起点。那么,教师在上课之前就要针对课本的内容设计好若干个问题,并在授课过程中有目的的把这些问题穿插进来,使学生能够有一个明确问题的概念,再引导学生在书本中发现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药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到历史情境中去,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并启发学生有意识的从问题着手,让问题在整个历史教学中进行渗透。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列强瓜分中国的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从上一节课的内容入手,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我们上一节课中的《马关条约》的危害是什么吗?并循序渐进,再提出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向列强大肆的借款,这一借款和如今中国向资本主义国家借款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呢?帝国主义的真正 目的又是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来使学生对资本主义借款的本质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进行提问:在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瓜分时的情况怎么样?美国有没有参与到这一瓜分中来,为什么呢?这样,学生就能对门户开放政策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的提出以及学生激烈的研究讨论过后,学生就会一步步的从教材中发现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问题讨论能力得到了提升。当然,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由浅入深,这样,长此以往,学生的发现问题意的能力会越来越强,视野也会越来越开阔,并且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2、问题的思考

在教师提出问题过后,学生就进入到了自学探究的阶段,这时一个关键的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要把学习、思考、查询以及提问相结合起来,来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探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充分结合起自己的手上的教材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让学生在过阔的知识海洋中自由的翱翔。在这时只要教师交易正确的点化,学生就能子啊自己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从而能够更加正确的认识。

3、问题的讨论

在学生思考过后,学生就进入了问题的讨论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的讨论和合作,教师在这时充当的角色是巡回指导,并加以适当的点拨。小组之间合作探究,就是要把所有小组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发挥出自己的才智,激发出每一个小组成员的求异思维,从而创造性的把问题进行解决。其实,这一过程,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出自己独到的觀点,课堂气氛要尽可能的热烈。

4、问题的解释

这一过程就是让各小组进行发言,学生 和老师共同进行总结,并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积极的发言,教师要及时的给予正面的评价,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教师也不能予以批评,要鼓励他们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对他们的敢于创新进行肯定,并用比较柔和的语言恰当的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在学生激烈的发言过后,教师完整的给出正确的答案。

4.用新课程理念 改革传统美术教学(课改) 篇四

一、统一对新课改的思想认识

当青岛市教育局、平度市教体局的领导通

过考察、研究确定我校承担全国物理新课改实验任务时,我们有过茫然和犹豫,也有过许多担心:一是担心教师特别是老教师能否转变多年来形成的教育理念、定式思维、教学行为习惯;二是担心新课改会带来教学质量、学习水平的下降;三是担心中考、高考能否受影响,教师和学生评价如何开展。在参加了青岛市的三级培训之后,我们统一了思想认识,一致认为新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需要全员参与。在此基础上,我们确立了“观念是先行官,质量是生命线,管理是护航舰”的课改实验方针和“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边研究”的课改实验原则。

二、加强领导和指导,认真实施新课改

1.组织领导与指导。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课改实验领导小组,负责课改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成立了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聘请教研员参与,由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课改实验指导小组,负责实验的具体组织、指导和课改实施工作。学校认真研究制定了《平度市西关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对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原则、组织领导、分工、实验教师的配备和培训、实验内容、实验阶段性任务和目标、实施步骤和措施、总结反馈等都做了详细说明和整体要求,建立了严密科学的分工、监管、调控、反馈、评价机制。这样使课改工作既有明确的目的,又有清晰的思路,确保课改实验工作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

2.强化培训,转变观念。根据青岛市教育局课改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学校领导干部、骨干实验教师及部分实验教师分别参加了青岛教研室举办的新课改“三级”培训。学校利用开学前一周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由参加过青岛市级培训的领导、教师举办的全员培训和市教研员举办的学科参与式培训。经过坚持不懈的培训学习,教师们对新课改的意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明确了实验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把握住了新教材的特点。

3.加强合作交流。学校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的方式,加强与新课改实验校的合作交流,先后请人教社主编张大昌、副主编杜敏,山东教育学院徐胜三教授、曲绍卫教授,以及青岛市教研室、市教研室、市师训办、市教科所等专家学者到校做报告,从中得到理论支持和汲取丰富的课改营养。分批组织实验教师到青岛、高密等地,通过听课、与同学科教师座谈切磋等形式,就新课改中的若干问题进行相互交流,特别是实验教师分赴青岛育才中学、二十六中、二十一中住校学习交流一周,收益非浅,启发很大。

4.家、社、校联动。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参与。我们广泛开展了“校长谈课改”、“教师说课改”、“家长看课改”活动,组织教师、家长学习专家、媒体有关新课改的专题报告和报道,让社会、家长理解课改;积极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动员家长和全社会支持课改;举办家长学校讲座,指导家长如何配合课改,邀请家长参与听课、评课,引导家长积极参与课改。

5.积极实验,不断探索创新。实施新课改两年来,学校各学科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改教学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展示课共计57节,提交电子课件32个,撰写论文268篇,其中《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学的探索》在2002年山东省物理教学年会上交流。21篇课改论文在《山东教育》、《青岛教研》、《平度教育》、《平度日报》上发表。先后两次成功地承办了青岛实验区初中物理课改实验研讨会,与会的人教社领导及外省专家都给予我们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在市人民会堂举行了“与家长一起走进新课改”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向广大家长全面展示了西关中学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学校还利用校报设专刊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课改理念、精品教案、综合实践活动风采的舞台;举行课改经验、课改案例交流会,将课改论文、精品教案、课改案例及学生成长足迹汇编成册,供校校之间、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切磋。

三、抓住师资、课堂等关键因素,保证课改实验工作畅通

5.用新理念引领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篇五

陈晓军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美术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美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陶冶高尚情操,完善人格。”所以美术教师要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艺术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一、注重作品的文化情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为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它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创作出来的。所谓的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美术作品创作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创作构思。因此在美术教学时不能停留在单纯的技能技巧的欣赏层面,而要把美术作品放到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引导学生认识到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我们知道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美术现象随处可见。在美术教学时可将教材内容与校内、外的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如:《现代建筑艺术》一课,可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走走,结合学校建筑和校园外的建筑,分析、评论校园建筑及周边建筑的特点和布局,感悟建筑之美。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认识到建筑艺术的多样性和美术对社会的独特贡献。而欣赏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则可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艺术特点的同时,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意义,通过理解作品的文化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开国大典》这幅优秀作品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美术作品的热爱。

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分为四个阶段:视觉感受、意象感受、审美心理及心境共鸣。即先产生视觉上的快感,再进一步体验作品体现的情境和思想感情,从而感受到美,最后产生欣赏者情感上的共鸣。那么审美的视象、意象感受的外在因素就是情境,要使学生产生审美感受,使之内化,就应该重视情境的创设。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如欣赏中国画时,教师可事先在教室多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近代、现代的中国画图片,使学生一进教室马上置身其中,同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可播放一些中国的古典音乐来启发联想,并借助古诗词描述出一幅幅清丽、淡雅的中国画,以此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因为中国古诗词、中国的古典音乐、中国画三者都善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所以借助古典音乐、古诗词既可以渲染学习气氛,又能帮助学生通过情感联想理解中国画的墨分五色、色彩淡雅的艺术特色。

三、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欣赏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改变学生静止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只有在课堂上有效发挥师生的互动才能体现美术教学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以《认识图形标志》为例,教师课前让学生收集大量的图形标志,并要求学生对自己收集的图形标志进行了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图形,同时让学生相互提问,相互解答,并可分组讨论、探究图形标志和图形设计的意图和设计特点,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讨论、探究,全面了解图形的艺术特点,达到取长补短,教学相长。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是互动的发展过程,较之以往的单一的接受式欣赏教学,它更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性和体验性,通过激发学生的亲身体验,改变他们静止、被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达到更强的感官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为现代教育技术确立的新定义为:“现代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

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它带给教育的不仅是教学方法的变革,而是包含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传统的接受式美术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出来,现代教育技术确实给美术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融图像、文字、声音、信息、动画为一体的教学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能更好地得到诠释。例如《有趣的汉字》一课,利用课件的演示,直观欣赏、了解文字的演变过程,通过大量有突出特征的象形字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象形字的主要特征,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领略象形字的妙趣,并尝试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的特征,创造出各种具有特色的象形字。所以根据教材内容适时、适当、具有实效性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倡导探究学习方式、完善学生的审美观点

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是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因此学生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这种带有“权威性”的评论,常常不能被学生所理解,因为它是以成人的眼光和专业化的要求来看作品,忽视了儿童的年龄特点,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违背了小学美术欣赏课注重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原则。其实,对知识的探究不只是成人的专利,学生一样可以做到。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学生这样的发言:“我认为……”“这件作品应该……”“我是这样理解的……”,可见对于教学内容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并且学生具有好奇的天性及探究欲,所以学生特别乐意参与问题的讨论和探究。通过探究、讨论,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与同学分享,同时也接纳与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感受,完善了审美观点。

在具体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有序地探究,完善各自的审美观点,我们不妨借鉴美国费德门教授的欣赏程序来展开探究活动。它分为: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四个步骤。如欣赏、评述《民间玩具》一课,展开探究步骤如下:(1)通过观察民间玩具的图片、录像等资料你对哪一种玩具印象最深?民间玩具塑造了什么形象?民间玩具什么地方引起你的关注,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民间玩具?……要求学生用笔记下自己的想法,为下面的探究、讨论做好准备。(2)简述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提出问题,在小组内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长作笔记。(3)小组长汇报各组的独特见解,并提出本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对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民间玩具认识的完整性。(4)通过师生共同对民间玩具进行欣赏和评价,小组内再次谈谈欣赏后的体会和感觉,把个人的见解和集体的智慧融合起来,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把握民间玩具传递出的文化信息。

六、指导学生写作小短文、发挥美术欣赏的功能

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都是以口头语言表达为主,一幅作品通常由几个学生从各方面相互补充,就算完成了欣赏教学,也无法做到全班参与。其次,一个学生一般只能谈一点对作品的认识,由于没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所回答的问题大多是一闪而过的念头,所以难免有些肤浅、随意。再者,口头表达使教师无法确切知道全班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否认真思考。教师更不知道每个学生对作品是否理解和认识。有鉴于此,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可适当采用写作小短文的形式,以延续美术欣赏教学的内容,发挥美术欣赏课的功能。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色彩、构图、时代背景、社会意义,作品意境、作家的精神等方面,选取各自最感兴趣、感受最深、能产生丰富联想的若干方面的内容,重点写出自己的感性认识和客观的分析,并以此作为欣赏评述的作业上交,教师可把此项作业作为欣赏评述综合评价的依据之一。这一作法可促进每个学生收集更多资料,认真思考,综合地了解作品的内涵,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以加强,使美术欣赏教学得以完整。

6.用新课程的理念引导课堂教学 篇六

一、注重科学教学方法

中学物理的学习除了基本的物理知识、必要的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物理学涉及到“演绎”“归纳”“分析”“推理”等常规逻辑思维方法之外,还有一些具有物理科学特色的方法,如“观察实验”“等效思想”“以直代曲”“合成与分解”“理想模型”等方法。教学中不仅要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运用这些方法,还要潜移默化通过科学方法的学习转变学生的思维习惯。

二、重视探究式学习的设计

《课标》中强调探究式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物理教学要力求为学生创 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营造学习创新的环境,使师生互动式教学更加民主,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例如,物理选修 3-1 第 2 章第 6 节“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实验中只给出了考虑问题的一些方面,具体的做法需要学 生自己设计。高中物理学科中的探究活动并不全是实验探究,为此教师应安排较典型的、没有实验活动的科学探究课。例如物理必修 2 第七章第 5 节“探究弹性 势能的表达式”、第五章第 6 节“探究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等。

三、注意教学的开放性

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中,在问题的设计上应注意开放性更大些,注意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的学习。例如,物理选修 3-1 第三章第 6 节“思考与讨论”中让学生自己思考带电粒子回旋加速的问题、第二章第 6 节“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的提供两个可选择的探究方案等,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还应该注意问题的连续性,旧问题的解决和新问题的提出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在物理必修 2 的第六章第 6 节“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中,关于时间和空间到底是什么、关于黑洞的探索,以及最后的问题:“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哪一种更广泛理论的特殊情形呢?”等,其目的都不在于让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更深的理解,而是让学生感到不断探索、不断思考的乐趣。

四、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这次课改的一大任务。“改变学习方式”的核心是让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成主动的“探索者”。这里说的探索包括科学探 究,但学生的探究活动不仅仅限于实验活动。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让学生一起来思考、讨论的问题,并将部分问题设计成开放性问题,以便学生思考、讨论或进一步自学。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养成地动脑、动手,发生疑问、进行 思考、动手操作,相互讨论的习惯。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勤于思考、勇于质疑的品质。

在高中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是要放开手脚,勇于创新,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实施新教学方式,加强理论学习,用新课程的理念引導课堂教学,在课改的道路上就能 不断积累经验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黄大龙.新课程理念如何引导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3-10-15 .

7.以新课程理念改革传统教学 篇七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传统教学 创新教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着力促进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迎接挑战的主要对策。推进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和陈旧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实验阶段,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着某些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主要原因在于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问题没有突破性进展。

新课程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以师生为主体对课程内容开发、生成、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个性化创造过程,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通整合,反思体验,领悟建构的过程。而传统的教学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由政府负责,专家研制,规定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计划,规定学校“教什么”,规定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的东西。而教学则是教师忠实传递课程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执行者,传递者,学生只是课程的接受者,吸收者,课程是“专制”的一方,教学是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课程与教学是对立关系,是机械、单向、线性地发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教学无论怎样改革,终究突不破课程的束缚。只有切实更新教育观念,才能使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才能让21世纪的中国教育真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一、改变学生地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培育人才,家长要“望子成龙”,聆听时代的呼唤,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问题,显然已经成了教育领域中学讲的重要话题。要更新观念,首先要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所谓新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合,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能动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主人的根本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主动学习中获得生动、活泼、充分、完满的发展。其次是教师要形成两个观念:一是师生互动的观念。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师生交流水平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教学中忽视学生活动的权利,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忽视师生之间互动和配合。以教师讲、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为主。新课程教学与其相反,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并能用双向互动的思维策略去指导自己的自主学习,这样,自主学习的整体效果必然会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学就会失去依托,失去了生命力。二是正视差异观。应试体制下的教育过分强调整齐划一,教学的着力点滞留于求同性,很大程度上磨灭了儿童多彩的个性,其中的学习落伍者更是倍受歧视。而新课程教学认为,“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都能使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做人的基本素质培养,使人人成才,利用差异扬长补短。使得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可达性目标上得到最好的发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各自方面的优势。各任一个方面的“小老师”,互教互学,合作交流,使得学生整体提高。“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一定能够成长为有用之才。

二、培养能力,发展学生智力,陶冶情操

新课程教学以人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与最高原则。呼唤学习者主体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能量的释放。不仅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独立性学习,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发展。

1、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学不仅要养成“以自我为主体”的学习态度,又要学会主动争取教师、同学的必要帮助。在课堂中小组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良好途径。它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的情感、交流、共享获取知识的乐趣。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要学会倾听,尊重合作伙伴,虚心听取秋伴发言(哪怕是错误认识)把握要点,学会交流,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交流观点,能组织组内成员围绕目标共同学习,在积极融洽的合作氛围中学到知识。

2、富有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的动力”。我国大力倡导创新教育,其目标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与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创设创新性的情境空间,让学生在亲历丰富多彩的實践过程中得以提高和升华。此外,把知识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如种植、养殖、小发明、小创造活动、野外的考察、观察活动等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课外继续进行学习、观察思索、探讨开拓视野,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智力还陶冶了情操。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情感

师生间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上也应该是民主的,教师要改变角色意识“从高高在上”变为“蹲下来”走近学生,成为他们的朋友、伙伴、知音。由独白式改为对话式,做一位帮助发现真理的人,而不是拿出现在答案让学生死记的人。

8.用新课程理念 改革传统美术教学(课改) 篇八

关键词:物理;教学模式;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2(S)-0004-4

新课程初中物理编写意图旨在让学生的物理学习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进社会。突出了物理学习的生活性、社会性、实践性、探究性,真正使物理学习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具体联系之中。然而现行初中物理新教材虽然在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这个环节留有较大的自主空间,但由于知识衔接不够系统详细,这不仅让教师对教材、教法感到难以理解、把握和驾驭,而且更给学生独立自学物理带来相当的困难,从而影响到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效率的提高。针对物理新课程教学现状,笔者经过最近几年的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课改实践,逐步探索构建了“自学预习、互动讨论、探究发现”这“三位一体”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自学预习为课堂教学先导,以互动讨论为课堂活动主线,以探究发现为课堂目标生成,突出将互动讨论、探究发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有方向、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出“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要求。现将这种“三位一体”物理教学模式的具体过程设计阐述如下。

1 把“自学预习”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先导,充分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把“自学预习”环节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前移关口,实质就是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让学生在课前先对所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与学习钻研,提前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形成对所学内容的一个初步了解和基本感知,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提升、过程和方法的明确,从而有准备、有思路地参与学习活动,使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开展得生动活泼、默契有序。在抓好课前预习的环节上,还必须有以下几点保证措施:

(1)认真编写自学导纲。鉴于新教材初中物理知识跨度空间大,过程和方法不够具体、明晰,为了指导学生自主预习、钻研思考,形成认识上的初步感知。这就要求科任教师必须在课前围绕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基本能力,为学生设计、编写比较系统、详实的自学导纲(也称导学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开展自主预习。

(2)明确预习的具体要求。为使学生课前的自学预习进行得有序有效,教师还必须给学生以明确的、具体的预习要求及方法指导,一是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目标,了解预习内容相关的知识点、能力点、重难点,了解相关的原理、规律或定律的产生过程与方法;二是指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注意观察、采集生活中、社会中、自然中的有关物理学现象,并开展自主猜想与思考;三是引导学生研读自学导纲和课本的有关例题,明白解决物理问题的具体思路和过程方法,并尝试模仿例题的方法思路去解决有关预习思考题;四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在自我钻研的基础上大胆质疑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或疑问,以便带到课堂中来互动探讨。

(3)反馈了解预习质量。为及时查询了解课前预习的质量效果,教师必须在每天提前做好面上的有关预习质量的查询指导。特别对那些敢于提出质疑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赏识、鼓励与支持。对少数在预习上有知识障碍、心理障碍和思想障碍的学生给予及时引导、指导与帮助,使其坚定与增强自主预习的信心与恒心。

有了上述的几点措施落实,将保障课前的自主预习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预期效果,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实实在在的知识铺垫。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乐音和噪声》这节内容时,由于这节内容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贴近,教者在课前编写的自学导纲中设计了一个研究性问题。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广泛调查社区、工厂、车站、交通要道及校园内的噪声污染情况及控制措施。在这项调查研究中,教者设计了下列一些研究性问题供学生去调查、思考与分析:

(1)列举你在生活中所喜欢的乐音有哪些?所厌烦的噪声又有哪些?

(2)调查你所见到的社区中的噪声主要有哪些来源?噪声污染的程度如何? 

(3)你感觉噪声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有哪些影响危害?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控制噪声的大小?

(4)我们生活的校园是否存在噪声?如若有,你认为该如何减少或消除?

由于这些研究性思考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立即引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他们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自觉在课前深入到社区、工厂、车站、交通要道以及校园等场地,开展了广泛的有关噪声污染的来源及污染程度的调查、分析。而且各个小组在调查、采集信息活动中,既能做到成员间的明确分工,又能做到相互间的合作支持,进而快速有效地完成了这一研究性问题的调查任务。在经过课堂交流、讨论后,学生不仅清楚了噪声来源的诸多因素,而且更对其危害形成了深刻的认识,尤其对如何减少噪音的污染与危害,提出了多项有益的认识建议。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在校园内自觉规范文明行为、讲究文明习惯、增强文明素养、杜绝喧哗吵闹,是减少校园噪声、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保证。

2 把“互动讨论”环节作为课堂活动的主线,充分展示学生学习的合作性

这一环节作为课堂活动的主线,其实质是体现合作学习、互动学习。以自学导纲的预习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口,组织学生对“自学预习”环节中的学习收获、认识体会、存在疑点进行课堂内的互动合作、讨论交流,产生认识上的碰撞。在互动讨论中,首先是各学习小组内开展互动讨论交流。然后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对各小组讨论产生的新问题进行辨析与释疑,让每一组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认识见解基础上,通过互动交流形成新的认识升华。在这个过程中,凡是学生能观察、能表达、能思考、能操作、能总结、能解决,都由学生在互动合作中去完成,教师始终以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和学生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例如,在学习第一册物理第六章第一节 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教师布置学生自学《天平使用说明书》之后,通过进行小组互动讨论,大家认识了天平不同部位的名称,清楚明了天平的基本使用规则及操作方法,并知道了使用天平前应如何进行平衡调节;用天平测物体质量应在左盘中放被测物体,右盘中放砝码……然而几个合作小组在观察天平读数时,对“游码所对的刻度值”问题上却产生了分歧,有的认为应看游码的左边刻度,有的认为应看游码的右边刻度,各执一端,争辩不下,认识在这里产生了碰撞。这时,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如何正确读数,而是引导各个小组分别用一个标明质量的砝码放到左盘中去秤量,并观察游码所在的刻度值究竟以左边刻度为准还是以右边刻度为准,经过具体的实验验证,学生很快对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取得了统一的认识,各个小组都表示心悦诚服,这个问题的解决既让学生对天平的使用规则、操作方法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天平的使用”这节内容的学习,通过学生讨论交流,相互合作,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在“互动讨论”过程中,师生互动热烈而有序,学生思维活跃而敏捷。对疑难之点,教师只须稍加点拨、引导,就会让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大胆的辨析求通,使问题立刻迎刃而解,开展互动学习,还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全班有差异的学生的分别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使不同认知层面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这也有助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互动学习的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的培养,使课堂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把“探究发现”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生成,充分彰显学生学习的探究性

这一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生成,其实质就是前面两个环节的延展,在自主预习、讨论互动的基础上,继续对新的问题和新的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在猜想、质疑、探究过程中掌握正确的过程和方法,从而获取新知识、形成新技能、产生新发现。

例如,在第一册物理第九章第9节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这一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把课前“自学导纲”的内容讨论作为新课教学的切入口,结合大量的生活中的有关浮力现象。通过“互动讨论”解决了有关浮力的定义及其方向;接下来,在进行浮力大小的讨论时,教师可采用“探究发现”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结合教材中图29的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一个浸在一杯水中的金属块(或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教师设计了下列几个探索思考题,引导学生对浮力大小形成探究思路:

(1)金属块浸入水中后测力计读数将如何变化,其大小变化与什么有关?

(2)如何知道金属块所受浮力大小?

(3)金属块浸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和什么有关?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经验感知,通过猜想、讨论很快就清楚了其中的道理。一是测力计的示数将随着金属块逐步浸入水中时而减小,减小的原因是因为受到浮力作用,金属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测力计的示数就会变得越小,这就说明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越大;二是测力计所减小的示数应该就是浮力的大小,即F=G-F;三是金属块浸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可能与它所排开的水的体积有关,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则越大,反之则越小。

在学生猜想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再共同通过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结果是探究与猜想完全吻合。完成上述探究验证后,学生已基本明了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所排开的水的体积有关了。接下来就是要定量的探究出浸在水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它所排开的水的体积关系,继续利用教材图30的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来测定装满水的塑料袋(也可用橡皮气球来代替塑料袋装水)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实验探究前仍要求学生先去猜想这样的问题:

(1)装在塑料袋中的水的密度与杯中水的密度是否相同?

(2)把装水塑料袋放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是否等于装水塑料袋的体积?

(3)弹簧测力计在水中称装水塑料袋重力时,读数大小将是多少?

学生通过讨论猜想后对第一问题的答案是一致的,而对第二、三问题猜想则意见不一,带着这样的疑问,仍通过实验探究来验证,同样还是让学生通过讨论而明确探究的思路:一是先测出装水塑料袋在空气中的重力,二是把装水塑料袋浸入水中,读出测力计拉力F大小,三是计算出浮力的大小,即F=G-F。

明确思路即开始探究。当把装满水塑料袋完全浸入水中称时,发现测力计读数为零,这就说明弹簧测力计完全没有受到塑料袋向下的拉力,据此学生很容易得知,装水塑料袋的所受浮力就等于其重力大小,即F=G,而这时装水塑料袋所排开的杯中水的体积就等于其自身的体积,所以塑料袋所排开的水的重力就等于袋中水的重力,即G=G,也就是F=G。

由此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就是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此时还可再引导学生发散思考,如果把物体浸入到其它液体中是否能得到同样的结论呢?教者可以再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发现。还是利用课堂刚开始的实验探究,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一个浸在盛有酒精的量筒中的金属块所受的浮力大小。教师指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注意观察,并记录两组数据,一是观察金属块先后悬挂在空气中和浸在水中的测力计的读数大小,二是观察金属块未浸入酒精前的量筒液体示数和浸入酒精后的量筒液体示数。然后在进行具体的浮力计算:一是由F=G-F计算F的大小;二是根据V大小算出G的大小(GVg);最后比较F和G的数值,从而得到F=G。由此而推广出有关浮力大小的一个普遍规律,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就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即F=G,这就是经典的阿基米德原理。

围绕这个浮力大小的实验探究,在教师的指导、引导下,学生在经过一步步的猜想、思考、探究后,不仅对实验的设计、探究的思路、实验的操作有所明确,而且还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数据的计算分析,终于发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一经典原理,即F=G。整个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都是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中完成的,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就是不断引发学生的思维发展。

“自学预习、互动讨论、探究发现”这“三位一体”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在笔者三年多的课改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积极有益地尝试。但在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开展物理新课程教学时,要求我们物理老师始终坚持新课程理念,牢固确立生本思想,准确定位教师角色。坚持教学民主和教学相长,积极引导学生确立物理学习的科学价值观和积极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物理学习的内在动因。同时还要充分地挖掘、利用、整合各类课程资源,把实验教学、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广泛应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之中,使物理课堂更富有情境化、实验化、兴趣化、探究化,从而促进物理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9.用新课程理念引领高效课堂 篇九

5H代表着活力课堂的五环(H):即合理构建——导、合作探究——学、合力发展——展、和谐发展——评和活学活用——馈。

5H活力课堂的基本流程如下:

一、学程《酵母菌呼吸方式的探究》的编写与实施

我们将导学案称为学程。新课程理念要转变成具体的操作或实践,5H活力课堂目标要达成,就需要通过学程这个“媒介”来实现。学程《酵母菌呼吸方式的探究》的主要设计内容如下:

1.阅读知识链接,提出相关问题,并作出假设。

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描述:家庭如何蒸馒头?蒸熟的馒头为什么比较松软?如何酿制米酒?酒精和二氧化碳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的?

2.设计实验。

①设计实验装置。自己设计实验装置能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依下列问题串完成设计。

A.有氧呼吸实验装置组装。a.选择什么容器A培养酵母菌较合适?为什么?b.在A上连接一个什么装置能检测到酵母菌有氧呼吸时产生CO2?c.要保证酵母菌有氧呼吸时所需的O2需用什么装置?d.如何检测上述CO2是酵母菌有氧呼吸时所产生的?

B.无氧呼吸实验装置组装。在有氧呼吸装置的基础上,如何组装无氧呼吸装置呢? a.怎样保证发酵瓶B中始终无氧?b.如何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产生了CO2?

②实验操作步骤。这个过程包括基本的实验操作和无关变量的控制,主要解决如下问题。

A.如何培养酵母菌?

B.怎样保证有氧呼吸装置中始终有氧?

C.怎样保证检测的CO2是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产生的?

D.说出检测两个实验装置中是否有酒精产生的原理及操作。

③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④知识延伸。

根据实验结果,归纳总结什么叫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提出“用重铬酸钾检测有无酒精存在,这一原理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的问题。

知道了酒精发酵的原理,你能开发资源,自己完成酸奶的制作吗?如能完成,请将成果带到学校来,让大家共同品鉴。

3.学程的实施

课堂实施按照5H活力课堂模式,以学程为蓝本进行操作,具体过程见流程图。课堂的核心环节是展示和点评。

二、新课程理念引领5H活力课堂

1.5H活力课堂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及探究精神。

5H活力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用“自学”、“群学”、“展示”、“评价”等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解决学习的“内驱力”缺乏的问题,形成学习的“兴趣中心”。

从课堂形式看,独学互学、展示点评、总结反思,无不让学生的合作探究潜能发挥到极致;从学习过程看,展示交流中,有学生实验操作的配合、津津乐道的演讲、不同意见的交锋、此起彼伏的掌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参与。整个过程体现出生生、师生、组组、人人的互助合作,凸显出学生自主性的特色,彰显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2.5H活力课堂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认知规律。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5H活力课堂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以导学案为载体,学生预习先行,先学后“交”,即学习前置,问题前置,在原有的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构建新知识。

在此案例中,教师对于酵母菌发酵装置的呈现没有采取通常的先整体呈现、再作原因分析的做法,而是把问题串“酵母菌培养→如何控制氧气→如何检验呼吸产物→怎样排除空气中CO2干扰”等连起来,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装置的设计,在做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就实现了从“灌输式”教学为主向“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按照杜威的说法就是学生“在经历中学会体验”, 使课堂教学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规律。

3.5H活力课堂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怕完成不了任务,怕影响课堂秩序,学生难有质疑的机会,老师成了课霸。但在5H活力课堂上,从一节课开始的独学、对学、群学到小组展示,直到学生评价等过程,处处都是质疑的机会,实现了美国妈妈们对孩子的期望:“孩子,今天一定要向老师多提几个精彩问题!”

在这个案例实施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无氧呼吸装置的发酵瓶中有氧气,检验的CO2不一定是无氧呼吸产生的,最好的办法是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冷却加入菌种后液封;有的认为该实验为了排除无关实验的干扰应该设置空白对照试验;还有的认为,有氧呼吸装置操作不当,也会产生酒精,因此供应充足的氧气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有的提出酵母菌的活动与酶有关,因此提高温度,会缩短发酵时间。在这里,思维自由和批判精神得到充分的展现,不盲从、不屈从的教育灵魂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真正的发展。

4.5H活力课堂能更好地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5H活力课堂以导学案为载体,教师要在课前完成学程的编写。学程的作用是用问题把学生学习的内容串成一根红线,这根红线被学生喻为“人人一把金钥匙”。如这节课的学程中,教师通过教材处理,没有直接呈现实验装置,而用问题串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装置,成了教材挖掘的一个亮点,教师成了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

5H活力课堂上教师主导为学生主体服务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当学生疑惑不解、走偏失向时,教师能引导点拨、激发唤醒。如该案例中,设计问题串引发学生实验时的思维,以知识链接为学生的实验设计铺路搭桥。这样,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角色转换。

责任编辑 林云志

上一篇:协警违纪违规心得体会下一篇:小学三年级中队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