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树脂生产技术

2024-09-03

氨基树脂生产技术(精选6篇)

1.氨基树脂生产技术 篇一

常压催化加氢合成3-氟-4-氨基苯酚新技术

用浸渍法制得0.2%铁元素改性的.TiO2为载体的负载5%Pd催化剂,用于3-氟-4-硝基苯酚常压催化加氢合成3-氟-4-氨基苯酚,用熔点、元素分析、IR和1H NMR对它的结构表征为目标产物;确定优化工艺条件为:0.1 mol硝基物,0.26 g催化荆,60 mL无水乙醇作溶剂,反应温度为40℃,0.1 Mpa下加氢反应3 h,产率为98.6%,产物的纯度达99.2%.

作 者:袁加程 YUAN Jia-cheng 作者单位: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系,江苏,淮安,223003刊 名:化学世界 PKU英文刊名:CHEMICAL WORLD年,卷(期):49(8)分类号:O625.6关键词:负载Pd催化荆 3-氟-4-氨基苯酚 催化加氢 常压

2.氨基树脂生产技术 篇二

氨基醇酸树脂涂料具有附着力好、硬度高、干燥时间短、施工方便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家电、轻工产品、机电仪器仪表、玩具等各种金属制品表面的涂装。现行标准有化工行业标准HG/T 2237-1991《A01-1、A01-2氨基烘干清漆》、HG/T 2594-1994《各色氨基烘干磁漆》、HG/T 3353-1987《A16-51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和HG/T 3371-2003《氨基烘干绝缘漆》。其中HG/T 2594-1994《各色氨基烘干磁漆》为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5652-1983《氨基醇酸树脂磁漆》, 现该日本标准已被修订为JIS K5651-2002《氨基醇酸树脂涂料》, 另A01-1、A01-2氨基烘干清漆、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和氨基烘干绝缘漆已于2008年2月被列入涂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产品, 这些标准制定年代已久, 随着涂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的深入, 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 已不能适应目前涂料发展的需要, 因此迫切需要制定能满足生产厂和用户需要的标准, 以期更好地适应目前市场和产品发展状况, 保障产品质量、服务于行业。为此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于2009年完成了对国家标准《氨基醇酸树脂涂料》的制定。下面将该标准的制定原则、主要技术内容及其与国内外相关标准的比较作一详细介绍。

2 标准制定的原则

经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 没有查询到相关国际标准, 国外相关标准有日本工业标准JIS K5651-2002《氨基醇酸树脂涂料》, 国内现行标准有化工行业标准HG/T 2237-1991《A01-1、A01-2氨基烘干清漆》、HG/T 2594-1994《各色氨基烘干磁漆》、HG/T 3353-1987《A16-51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和HG/T 3371-2003《氨基烘干绝缘漆》。考虑到氨基烘干绝缘涂料的性能有其特殊性, 因此本标准不包括绝缘涂料。参考JIS K5651-2002《氨基醇酸树脂涂料》、HG/T 2237-1991《A01-1、A01-2氨基烘干清漆》、HG/T 2594-1994《各色氨基烘干磁漆》和HG/T 3353-1987《A16-51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 结合国内现有产品的实际技术水平和应用需要, 制定出能反映目前国内氨基醇酸树脂涂料产品技术水平、便于实际操作的产品性能标准。

3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氨基醇酸树脂涂料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氨基树脂和醇酸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 在一定温度下经烘烤固化形成涂膜的单组分涂料, 主要用于轻工产品、机电仪器仪表、玩具等各种金属制品表面的涂覆, 起装饰保护作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氨基烘干绝缘涂料。

4 产品分类

日本工业标准JIS K5651-2002《氨基醇酸树脂涂料》按涂料的用途分类见表1。

为适合中国国情和行业习惯, 本标准的分类没有参考日本工业标准, 而是参考了现行行业标准HG/T 2237-1991《A01-1、A01-2氨基烘干清漆》、HG/T 2594-1994《各色氨基烘干磁漆》和HG/T 3353-1987《A16-51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HG/T 2237-1991《A01-1、A01-2氨基烘干清漆》将清漆产品分为A01-1和A01-2两种类型, 其中A01-1漆膜丰满、柔韧性较好, A01-2颜色较浅、硬度高、光泽好。本标准对清漆不再分类型, 指标上兼顾两者的要求。HG/T 2594-1994《各色氨基烘干磁漆》标准中将产品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 其中Ⅰ型适用于室外车辆、照明设备等, Ⅱ型适用于室内家用电器、钢制家具、照明设备等, Ⅲ型适用室内外耐湿性金属设备等。本标准将该类产品分为室外用和室内用两种。HG/T 3353-1987《A16-51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规定了锤纹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将该类产品确定为锤纹等美术漆, 扩大了其适用范围。

综上所述, 本标准将氨基醇酸树脂涂料分为清漆和色漆两种, 色漆又分为Ⅰ型和Ⅱ型, Ⅰ型为除锤纹等美术漆以外的色漆, Ⅱ型为锤纹等美术漆, Ⅰ型按使用场合不同又分为室外用和室内用两种。

5 标准项目设置、技术指标的确定

本标准项目设置、技术指标的确定主要参考了日本工业标准JIS K5651-2002《氨基醇酸树脂涂料》、现行行业标准HG/T 2237-1991《A01-1、A01-2氨基烘干清漆》、HG/T 2594-1994《各色氨基烘干磁漆》和HG/T 3353-1987《A16-51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

5.1 日本工业标准项目设置情况

日本工业标准JIS K5651-2002《氨基醇酸树脂涂料》的项目设置和技术指标见表2。

5.2 标准中清漆项目与其它标准对比

本标准中的清漆与JIS K5651-2002《氨基醇酸树脂涂料》和HG/T 2237-1991《A01-1、A01-2氨基烘干清漆》项目设置、技术指标的对比见表3。

5.3 标准中Ⅰ型色漆与其它标准对比

本标准中Ⅰ型色漆的指标与JIS K5651-2002《氨基醇酸树脂涂料》和HG/T 2594-1994《各色氨基烘干磁漆》项目设置、技术指标的对比见表4。

5.4 标准中Ⅱ型色漆与HG/T3353中技术指标对比

本标准中Ⅱ型色漆的指标与HG/T 3353-1987《A16-51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项目设置、技术指标的对比见表5。

5.5 本标准项目设置、技术指标

本标准确定的项目设置和技术指标见表6。

6 试验方法的确定

本标准采用的试验方法主要参考了现行行业标准HG/T 2237-1991《A01-1、A01-2氨基烘干清漆》和HG/T 2594-1994《各色氨基烘干磁漆》, 方法标准均采用最新版本。同一个项目统一了清漆和色漆的试验方法, 与现行行标相比, 主要差异在于:清漆中硬度的测试方法现行行标为玻璃硬度 (单摆) , 本标准与色漆的硬度测试方法一致, 改为铅笔硬度;清漆中干燥时间的测试方法现行行标为无印痕试验, 本标准与色漆的干燥时间测试方法一致, 改为压滤纸法;色漆中耐水性的测试方法现行行标为循环水试验, 本标准与清漆的耐水性测试方法一致, 改为浸泡法;色漆中耐候性试验由天然曝晒改为可操作性更强的人工气候老化试验。

6.1 取样

产品按GB/T 3186的规定取样, 也可按商定方法取样。取样量根据检验需要确定。

6.2 试验环境

除另有规定, 制备好的样板应在GB/T 9278规定的条件下放置规定的时间后, 按有关检验方法进行性能测试。干燥时间、光泽、划格试验、耐冲击性、铅笔硬度、弯曲试验项目应在GB/T 9278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测试, 其余项目按相关检验方法标准规定的条件进行测试。

6.3 试验样板的制备

除另有规定, 试验用马口铁板、钢板和玻璃板应符合GB/T 9271-2008的要求, 马口铁板的处理按GB/T 9271-2008中4.3的规定进行, 钢板的处理应按GB/T 9271-2008中3.5.2的规定进行, 玻璃板的处理应按GB/T 9271-2008中7.2的规定进行。按表7的规定制备试验样板, 用GB/T 13452.2中规定的一种方法测定漆膜厚度。

注:划格试验、耐水性、耐碱性、耐酸性、耐挥发油性和耐人工气候老化性项目也可按供需双方商定的色漆和清漆配套体系进行制板。

采用与本标准规定不同的底材、底材处理方法及样板制备方法, 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6.4 在容器中状态

打开容器, 用调刀或搅拌棒搅拌, 允许容器底部有沉淀, 若经搅拌易于混合均匀, 可评为“搅拌混合后无硬块, 呈均匀状态”。

6.5 原漆颜色

按GB/T 9281.1-2008的规定进行。

6.6 流出时间

按GB/T 6753.4-1998的规定进行。

6.7 细度

按GB/T 6753.1-2007的规定进行。

6.8 不挥发物含量

按GB/T 1725-2007的规定进行。烘烤温度为 (125±2) ℃, 烘烤时间为1h, 试样量约1g。

6.9 遮盖力

按GB/T 1726-1979 (1989) 中刷涂法的规定进行。

6.10 贮存稳定性

将试样约250ml 倒入内径 (70~80) mm、容量约300ml的金属制罐中, 立即盖好盖子, 于 (50±2) ℃条件下贮存72h后, 如仍符合6.4条“在容器中状态”, 则可评为“通过”。

6.11 干燥时间

按GB/T 1728-1979 (1989) 中实际干燥时间的甲法测定。在商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烘烤, 如实干则可评为“通过”。

6.12 漆膜外观

在自然日光下目视观察样板表面有无桔皮、起皱、色斑、缩孔等现象, 如无则可评定为“正常”。

6.13 光泽

按GB/T 9754-2007的规定进行。

6.14 附着力

按GB/T 9286-1998的规定进行。

6.15 耐冲击性

按GB/T 1732-1993的规定进行。

6.16 铅笔硬度

按GB/T 6739-2006的规定进行。铅笔用中华牌101绘图铅笔, 以铅笔是否刮破漆膜来评定。

6.17 弯曲试验

按GB/T 6742-2007的规定进行。

6.18 渗色性

将同类白色氨基醇酸树脂涂料喷涂至已经干燥的色漆漆膜上, 放置20min后在商定的温度、时间下干燥后放置1h, 在自然日光下目视观察受试产品是否渗到白色漆膜中并引起颜色变化, 如无此现象则可评为“无渗色”。

6.19 耐热性

按GB/T 1735-2009的规定进行耐热性的测定, 试验温度为 (150±2) ℃, 时间为1.5h。耐热试验后的样板放置24h后按GB/T 6742-2007进行弯曲试验。

6.20 耐水性、耐碱性、耐酸性、耐挥发油性

按GB/T 9274-1988中浸泡法的规定进行。水为符合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碱为5% Na2CO3溶液, 酸为10% H2SO4溶液, 油为符合GB 1922-2006中规定的3号普通型油漆及清洗用溶剂油。3块试板中至少有2块未出现起泡、开裂、剥落、明显变色和明显失光等涂膜病态现象, 则可评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T 1766-2008进行描述。

6.21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按GB/T 1865-2009中方法1中循环A的规定进行, 结果评定按GB/T 1766-2008的规定进行。

7 验证试验的确定

7.1 从5.2的差异分析可以看出, 清漆指标提高的项目有:原漆颜色和耐冲击性2项, 方法变化的有铅笔硬度1项。从国家涂料质检中心对清漆的检验数据 (见表8) 统计可以看出, 原漆颜色≤6级有80%的样品能通过, 耐冲击性50cm都能通过, 铅笔硬度的指标参考日本标准和色漆的指标而确定, 因此对清漆没有进行验证试验。

7.2 从5.3的差异分析可以看出, Ⅰ型色漆中附着力为增加的项目, 耐挥发油性项目所用介质不同, 耐水性和耐人工气候老化性方法不同。耐水性从经验上可以判断本标准的方法 (浸泡法) 比现行行标的方法 (循环水法) 要容易通过, 附着力和耐挥发油性指标参照清漆的指标而确定, 人工气候老化性参照日本标准的指标而确定, 因此对Ⅰ型色漆没有进行验证试验。

7.3 Ⅱ型色漆的指标主要参照Ⅰ型色漆的指标, 也没有进行验证试验。

8 标准属性和水平

8.1 标准属性

本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8.2 标准水平

3.氨基树脂生产技术 篇三

35元

文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晶树脂组合物,包括苯乙烯及含在树脂组合物中的丙酮可溶树脂组分的单体组成,单体包括50-80%,重量的芳族乙烯单体,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单体,以及20-50%,可与这些单体共聚合的另一种单体。所述的聚合物加入调色剂。本发明生产的不饱和树脂,透明,可适用各种树脂工艺品的原料要求。

2、一种仿水晶制品及其制作方法 40元

文摘: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内外层的结构,外层为涂层,较薄,成型过程中易散热,因此固化剂和促进剂的用量可以较大,以使成品硬度较大,内层较厚,采用浇铸成型,固化剂和促进剂的用量较少,以解决散热不易的问题,其硬度较小,但不影响成品的使用。

3、一种魔芋内外墙涂料及生产工艺30元

文摘:发明的特点是:先将魔芋精粉或飞粉进行化学双改性及物理共混得到改性产物水溶胶,所述的配方中合有魔芋精粉、苯丙乳液、轻钙、滑石粉、OK粉、钛白粉和水等。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原料来源广,无环境污染,产品性能优良和生产成本较低等优点。

4,建材预制粘合剂

35元

文摘:其有益效果是:采用该粘合剂制出的建筑预制件强度高,强度可达546—600号以上,制造建筑预制件不需养生,简化了工艺,缩短了制造建筑预制件时间,采用该粘合剂,不用烧结,可节省大量能源。

5、工业化用废塑料生产汽油、柴油的方法

60元

文摘:本发明不需要复杂的催化裂化设备,可连续生产,油品转化率高,油品质量好,且成本低,节约能源,从而解决了现有废塑料生产汽油、柴油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效地治理了白色污染。

6、用溶剂萃取法从含油污泥中回收燃料油的方法

35元

文摘:该方法针对的原料为合油污泥,包括油田与炼化企业的合油污泥。该方法可有效的将燃料油从含油污泥中回收,分出的泥、水可直接排放大自然,消除污染,溶剂循环使用,能耗低;工艺技术简单、易行,且溶剂消耗低。

7、无铅清洁环保汽油添加剂

30元

文摘:本发明是,种不含金属的能大幅度提高辛烷值,调高汽油标号的绿色环保纯油状的液体产品,添加时不需要炼油厂增加任何设备,不改变原来汽油的各种理化指标与使用性能,明显减少排污,比现有的车用无铅汽油CO排放量成少2S%,碳氢化物旧O)排放量减少13%,金属铅舍量比国标无铅汽油明显低。既节约能源,又减少废气排放,保护了环境。

8、环保型固体酒精配方及生产工艺

30元

文摘:本发明属于一种环保型固体酒精配方及生产工艺。它是由工业酒精(纯度95%以上)、硝化棉、水及微量食品级色素,在常温下经过特殊工艺配制而成。与当前常见的固体酒精相比,它热值高、成本低、有较好硬度,弹性韧性好,不易融化,不渗析水份,燃烧时无异味、无毒、无黑烟、残渣少、不污染环境,产品呈不同颜色晶体状。

9、膏状固体酒精及其制造方法

30元

文摘:涉及一种含醇的流体燃料固化制成的燃料,尤其是膏状固体酒精及其制造方法。膏状固体酒精的各原料组成为甲醇、硝化纤维素、水。在常温下将甲醇溶入硝化纤维素,再加入水。所得的膏状固体酒精其燃烧值,98%,表里一致,经实验,以200R膏状固体酒精为例,其燃烧时间长达100分钟。另外,保质期长达2年。同时,与已有的固体酒精对照,其成本可降低约35%,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10、结晶果冻蜡及其制造方法

30元

文摘:本发明在原来的白油和热塑性丁苯橡胶混合反应后产生的物质中加入适量的十四酸;使最终产生的果冻蜡内产生结晶物体,非常善于表现雪花等工艺效果,并且非常美观,这样就会大大丰富工艺果冻蜡的品种和表现方式。这种果冻蜡非常善于表现结晶的物体。

11、一种苹果醋的制备方法

30元

文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苹果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粉碎、酒精发酵、分离,分离得到酒液和滴醪;将分离的酒液进行醋酸发酵、陈酿、消毒杀菌后包装;将分离的酒醪加人麸皮谷糠和醋母液进行拌料,然后装入缸中,进行醋酸发酵,最后密封5—6天,尔后进行淋醋、陈酿、消毒杀菌后包装,本发明的苹果醋不舍任何防腐剂、澄清剂和其它添加剂,同时保持苹果的原果营养和清香。

12、从含银废液中回收银的方法 30元

文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含银废液中回收银的方法。在含银废液中加入可溶性金属盐,生成含银化合物沉淀,将其干燥处理成颗粒状后,再在以氢气为工作气体的低温等离子体机中进行还原处理,把含银化合转化为单质银。该方法具,有加工温度低、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处理时间比较短、生产效率高,且无环境污染等特点。该方法还可用于回收Au、Ni、Co、Po、Mo等其它的贵金属。

13、铝与生活垃圾灰渣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35元

文摘:将铝金属粉末及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碳化硅的生活垃圾灰渣经过配料、混合、压制之后,进行液相烧结,得到铝基复合材料成品。

14、全自动电生火煤球炉灶

50元

文摘:全自动电生火煤球炉灶属于家用煤球炉灶领域。在炉芯内设置一个电热管,电热管上放煤球,在炉壳上设置一个定时器和插座,在定时器上设定定时通电时间,在定时器上设置定时断电的时间,炉口上放上锅子,当定时到时电热管通电发热引燃煤球,通电一段时间后自动切断电流, 因电热管生火没有浓烟、灰尘、不要人生火,生火时可放锅子。

15、工栽培的彩色木耳

30元

文摘: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栽培的彩色木耳,属抖、干菜或保健食品。本发明的彩色木耳经检测和食用,证明其不仅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而且颜色美观、口感较佳、成本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绿色食品。

16、袋料栽培香菇的新方法

30元

文摘:该方法包括培养料的配置,培养装袋、袋料常压咸高压灭菌,接种室及按种工具的熏蒸灭菌、消毒、泉料打接种穴洞、接种,培养。本发明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效。

17、黄鳝无土养殖的鱼巢及设置方法

30元

文摘:本发明利用特定规格的废旧外轮胎和黑色塑料袋为鱼巢,并将其在水草下均匀分布,给黄鳝提供了较好的立体穴居环境,具有管理方便、起捕容易、黄鳝分布均匀、出入方便和消耗能量少等特点,提高了黄鳝的无土养殖的成功率,并且利用废旧的轮胎和黑色塑料袋,可以化害为宝。

18、秸秆类非木材植物纤维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

30元

文摘:其制备方法是先将秸秆类非木材植物纤维粉碎,再通过干燥或加湿的方法使秸秆类非木材植物短纤维的含水率为3%—25%,此后,按秸秆类非木材植物纤维及凹凸棒土的重量百分配比配咸秸秆类非木材植物纤维及凹凸棒土混合物,采用机械球磨或碾压对混合物进行处理,再按比例加入脲醛树脂粘结刑并搅拌均匀,铺装到模具中后,热压成形。

19、砖雕制作工艺

30元

文摘:本发明用于制作带有特定花纹、图案的砖雕产品,使其密实牢固,光整清晰,色调纯正古雅,作为工艺品、装饰物,备受青睐。

20、一种无公害防污涂料

35元

4.树脂基复合材料自动铺放技术进展 篇四

1.前 言

用于航空航天器的先进复合材料构件主要采用热压罐成型技术制造。自动铺放是替代预浸料人工铺叠,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根据预浸料形态,自动铺放可分为自动铺带与自动铺丝两类:自动铺带(Tapelaying)采用有隔离衬纸单向预浸带(25~300 mm),多轴机械臂(龙门或卧式)完成铺放位置定位,铺带头自动完成预浸带输送剪裁、加热铺叠与辊压,整个过程采用数控技术自动完成。

自动铺丝(Fiber place-ment)采用多束(最多可达32根)预浸纱/分切的预浸窄带(3~25 mm),分别独立输送、切断,由铺丝头将数根预浸纱在压辊下集束成为一条宽度可变的预浸带(宽度通过控制预浸纱根数调整)后铺放在芯模表面,加热软化预浸纱并压实定型。自动铺带与自动铺丝的共同特点是自动化高速成型,质量可靠,主要适于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成型;其中自动铺带主要用于小曲率曲面构件(如翼面、壁板)的自动铺叠,由于预浸带较宽,以高效率见长;而自动铺丝侧重于实现复杂形状双曲面(如机身、翼身融合体),适应范围宽,但效率逊于前者。自动铺放技术是数控机床技术、CAD/CAM软件技术和材料工艺技术的高度集成。

自动铺放源于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空军实验室支持下起步,后经ACT、CAI(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计划支持,迅速发展:自动铺带机、自动铺丝机、各种预浸带/纱已经形成系列产品供应,用于多种航空航天器制造。欧洲自动铺放技术近年来长足进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如自动铺带的双头两步法和多带同步铺放技术,自动铺丝的旋转切割与预浸纱快速续接技术,这些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适用性。

由于自动铺放成形采用的材料体系成熟度高,设计成型方法继承性好,易于数字化设计和自动化制造,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飞机复合材料大型构件的主要成型方法:新一代大型飞机B787、A350的所有翼面采用自动铺带,而所有机身构件采用自动铺丝。复合材料的大量应用推动了自动铺放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

国内自动铺放技术研究已经开展数年,其中自动铺带技术已经开始工程应用。笔者介绍了国内自动铺放技术研究进展,主要是自动铺放设备技术方面的进展,并分析指出未来自动铺放技术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国内自动铺带技术研究进展

国内自动铺带技术起步于“十五”初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了具有3轴平移、双摆角运动的5轴台式龙门机械臂,研制了力矩电机收放-步进电机驱动的预浸带输送,预浸带气动切割与超声辅助切割,主-辅压辊成型等技术。应用开放式数控系统技术开发出5轴联动, 3轴随动切割和温度与压力控制的自动铺带控制系统软硬件,实现了预浸带定位、剪裁、热压铺叠基本功能。根据微分几何理论证明了在可展曲面上“自然路径”与测地线的等价性,应用弧长展开变换方法构造了柱面铺带轨迹算法,进而开发了基于AutoCAD环境,具有机器代码生成等和自动铺带仿真的自动编程软件,实现了给定形状、给定铺层构件的铺带轨迹生成与后置处理与加工指令生成。在此基础上, 2005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自动铺带原理样机,实现了自动铺带的基本功能。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应用这台样机开展了环氧预浸料和双马来酰亚胺预浸料铺带适应性与铺带工艺试验。上述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为进一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铺放技术奠定了基础。

在自动铺带原理样机及工艺研究基础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继续开发,设计了中型5轴龙门及其与主轴联动的综合运动试验平台,完成了基于UMAC的多轴多任务开放式数控系统软硬件;研制预浸带双模式精确进给与张力控制技术,提高送带精度达到0•1 mm,与数控系统定位精确协调,铺带精度可达0•2 mm;研制了分体压靴与弹性压辊组合施压及根据模具特征的压力自适应调节控制技术,实现了任意曲面自适应均匀加压及其精确控制;研制了5轴双超声切割系统技术,实现了复杂产品外廓预浸带切割;研制了预浸带缺陷激光监测技术可以检测3 mm×3 mm的夹杂、研制了基于预浸带各向异性折光和数字图像方法的预浸带铺叠间隙测控技术,识别精度达到0•1mm,实现了自动铺带在线质量检测与测控;以航空航天设计制造环境CATIA为平台,提出“自然路径”的直接计算方法、提高了铺带轨迹计算的精度和速度,达到国外同类自动铺带软件水平;并根据圆锥体的特殊性、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锥形体自动铺带方法;还根据弹塑性理论提出了基于预浸带有限变形的带隙容差分析新方法,提高了可铺性、实现了复杂曲面和外形构件的数字化设计。

突破上述装备综合技术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中型自动铺带工程样机综合试验系统,可以实现3 m×5 m小曲率面自动铺带和1m×3m筒段/锥壳自动铺带。除效率较低(试验系统)外,主要功能已接近国外自动铺带机水平。之后根据应用的需要,研制成功2•5 m×12 m大型筒段专用自动铺带机及其软件,实现了筒段自动铺带的各种功能,大幅度提高了铺带效率。

以自动铺带工程样机试验系统为平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等合作探索了QY8911双马预浸料和602环氧预浸料用于自动铺带的工艺,开展了不同特征构件的铺带工艺试验研究,包括典型插层板、凹凸板、双曲板、翼面蒙皮结构和筒形构件,获得了不同国产预浸料工艺性与铺带工艺规律,为自动铺带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国内同时开展自动铺带技术与应用研究的有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等[16-19]。武汉理工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在自动铺带机机构设计分析、控制系统架构与仿真等基础研究方面开展了诸多有益探索,但尚未达到工程应用水平;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等单位合作,采用引进自动铺带头关键部件集成的技术路线研制翼面大型自动铺带机,加速推进了自动铺放技术研究与应用进程,可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工程应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分别研制了基本满足自动铺带的预浸带和相关工艺,为航空应用打下了基础。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2007年引进西班牙自动铺带机,应用进口预浸料实现了试验翼面的自动铺带工艺,并用国产预浸料开展了工程应用试验研究。3.国内自动铺丝技术研究进展

国内自动铺丝技术探索研究早于自动铺带技术,但由于技术难度远大于自动铺带,国内的研究工作主要在自动铺丝轨迹规划与仿真、装备构型、数控系统技术等基础研究层面展开。钱钧等以构架式卫星复合材料三角接头为对象,开展了构件数值建模、铺丝路径规划研究,应用机器人D-H方法建立了典型3P-3R机器人运动学反问题控制方程并实施了成形仿真;邵冠军等对自由曲面的铺丝路径及优化设计做了有益探索;许斌等较为系统研究了自动铺丝轨迹规划问题,提出了3种铺丝路径轨迹规划方案,建立了丝束覆盖性分析与断纱准则,研究了丝束状态量与切断-重启动作量的映射关系,初步形成了自动铺丝设计制造的基础框架,在CATIA环境下开展了相关CAD/CAM软件原型编写,以S进气道的自动铺丝问题为例做了系统分析与仿真。党旭丹等专门研究了自动铺丝路径的平行等距轨迹规划方法,提高了计算效率。田会方等开展了自动铺丝装备构型分析,并以锥壳结构为对象开展了成形仿真技术研究[32-34]。富宏亚等在缠绕技术研究基础上开展自动铺丝技术基础研究,试制铺丝头原型、在铺丝曲面重构与路径规划、仿真技术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

以装备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为基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试制了国内第一台自动铺丝原理样机,架构了基于开放式数控的控制系统和基于CATIA的和CAD/CAM软件原型,原理样机实现了自动铺丝机各轴运动,验证了轨迹规划方法的正确性,向设备研制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经数年研究,自动铺丝技术虽有诸多进展,但关键技术尚未突破:原理样机只验证了方案和核心技术的正确性,还未开展工程样机研制;自动铺丝轨迹规划的理论研究需要在算法和CAD/CAM软件方面深入开展;自动铺丝材料对材料的工艺性要求远高于自动铺带,不仅对温度敏感性要求更高,由于调节工艺窗口,而且要求尺寸精确以保障成型质量;因此,受装备制约自动铺丝工艺尚未开展实质性的研究。4.自动铺放发展趋势和亟待突破的问题

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器的大量应用直接推动了自动铺放技术的发展。国外自动铺放技术朝着铺放装备专门化、材料体系多样化、设计分析制造集成化,以及成型高效率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在铺放设备方面,为提高铺放效率,出现了平板专用铺带机、多头铺带机和单头多带铺带机;研制出了模块化铺丝头-预浸纱箱系统,多头同步铺放系统和预浸纱自动续接装置,减少无效操作时间;此外,自动铺带与自动铺丝的界限逐渐模糊,形成多窄带铺放技术。在材料技术方面,已经形成自动铺放专用预浸料体系(包括热塑性材料)以满足不同要求,自动铺丝预浸纱/窄带普遍采用分切制备技术,由专门的预浸纱分切加工商供应。在设计制造方面,将自动铺放与其他技术融合集成,如采用自动铺带后双隔膜热成型制造飞机C型大梁,采用预浸料拉挤制造长桁预埋在模具中直接铺放共固化制造夹筋壁板等。

“十一五”期间,国内已经突破了自动铺带装备和软件关键技术,铺带材料和铺带工艺技术成为制约自动铺带技术发展的关键;进一步完善装备功能,实现设备专用化和多样化以满足不同需求也将是今后一个时期自动铺带技术的发展重点。

5.氨基树脂生产技术 篇五

福州市某酚醛树脂生产废水预处理研究

采集福州市某化工厂酚醛树脂生产废水,用微电解-Fenton试剂氧化-混凝沉淀工艺预处理,考察各影响因素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工艺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浓度为56920 mg/L ,pH为2.30,挥发酚浓度为1279 mg/L,甲醛浓度为12951 mg/L的.条件下, Fe/C质量比4∶1,微电解反应时间1 h,H2O2投加量4 g/L,Fenton试剂氧化反应时间为1 h,混凝剂PAM的投加量为800 mg/L, pH为8.5的条件下,废水的CODcr总去除率为89.6 %,挥发酚去除率为84.3 %,甲醛去除率为98.5 %,经过预处理后,酚醛树脂废水达到生化处理的要求.

作 者:林小英 张志刚 LIN Xiao-ying ZHANG Zhi-gang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环境与设备工程系,福建,福州,350108 刊 名: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 27(3) 分类号:X703 关键词:酚醛树脂废水   微电解   Fenton氧化   混凝  

6.氨基树脂生产技术 篇六

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委托,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召开柔性树脂版生产线和PCB胶片生产线项目竣工验收会,乐凯集团工程管理部、审计室、安监部、战略部的负责人和由河南省化工研究所,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柔印分会、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河南省化工学会、南阳师范学院等单位组成的验收专家组成员出席了会议,乐凯华光副总工程师牛良智到会并讲话。

柔性树脂版生产线项目一期工程是2009年6月举行开工典礼,8月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2月完成设备安装并开始调试,2010年3月全线联动试车,2010年4月开始化工试车并生产出柔性树脂版,比原计划工期提前2个多月。经实际运行考核,目前生产线运行稳定、产品性能质量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具备交付正常生产条件。柔性树脂版生产线续建工程利用一期工程厂房,在不超出总投资、不改变原厂房结构,不增加建筑面积的前提下进行建设。续建工程于2011年11月开始设备安装,2012年2月完成安装并开始单机调试。经试生产表明:该项目技术先进,工艺成熟,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能够大规模连续生产,产品综合质量指标接近、部分指标超出国际知名公司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水平,其产品已形成系列化,并在国内市场大批量销售,部分产品走进了国际市场。

重氮盐(PCB)胶片生产线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2011年3月开始联动调试,当年7月进行72小时连续化工试生产运行考核。经过多次试车整改和调试,该生产线运行稳定,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具备了正常生产条件,目前已经开始承担生产任务。据介绍。PCB胶片生产配方和生产技术是乐凯华光自主研究和开发的专有技术,具有国内首创和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产品性能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生产线装备目前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产品综合技术质量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公司在PCB胶片项目关键技术的突破,对加快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升级、带动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重氮盐印制线路板(PCB)胶片生产技术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际巨头的技术封锁、进口依赖度高和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进一步降低了行业综合成本,促进国内消费需求较快增长。

专家认为,柔性树脂版项目是乐凯华光自主研发,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其生产线的产业化、规模化对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实现企业战略规划目标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项目的产业关联广泛,拉动效果显著,促进行业向更加环保、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和产品出口的较快增长。重氦盐(PcB)胶片生产线投产后,能够推动重氦盐胶片在中国的普及,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合格产品,打破国际高昂价格垄断。乐凯华光已具有比较成熟的自主知识产权的重氮盐胶片配方技术,并生产出了合格产品供应市场。

验收专家组在审查了两个项目的竣工验收资料、考察生产现场和讨论后认为,两条生产线工艺设备运行正常,各项技术指标稳定,产品质量优良,达到了设计要求,具备了工业化生产能力,可交付正常运行管理;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符合验收条件,环保、消防,安全、职业卫生及档案归集等单项已经相关部门验收,符合竣工验收要求,同意通过项目竣工验收。

牛良智副总工程师在讲话中指出,柔性树脂版生产线和PCB胶片生产线是目前国内独一无二的项目,起到了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同时,公司将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设管理,全力以赴做好新项目建设工作,为中国印刷影像信息材料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上一篇:大学生小组活动策划书下一篇:法律口诀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