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进步

2024-06-16

经济进步(共8篇)

1.经济进步 篇一

《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

文章首先通过区分内外部经济,说明研究报酬递增机制应上升到产业层面,并认为在整个产业里,报酬递增与垄断并无直接关系。接着分析报酬递增的重要原因——劳动分工和限制着劳动分工的市场规模。进而分析分工又会影响到市场规模,商品的相互供给需求也会使供给从而市场扩张。之后阐述了阻碍和促进报酬递增的因素,如资源的无效率使用,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等。

文章的特色:作者从宏观的层面上重新阐述报酬递增的经济影响使得经济进步。但作者只着重分析劳动分工会引起报酬递增。迂回生产方法的增加使分工更专业,效率更高,同时带来衍生需求和辅助性经济;分工与报酬之间存在着类似与乘数效应,分工的增加会通过生产网络带来更大的市场报酬。而产业间的分工会出现更专业化的新产业,并能更充分地实现迂回生产方法的经济。关于分工决定市场规模,我们认为作者是从分工引起新的供给增加,而这又会使另一种的供给增加,从而市场规模扩大。此外,我们认为还有2点解释:一是分工使生产更高效,供给快速增加,此产品市场扩大;二是迂回方法的增加会使更多辅助经济出现,其产出也从另一方面(产品多元化)扩大总体市场规模。文章的经济进步更偏向于经济发展,因为报酬递增,产业内外都会做出调整。

文章提供了从产业(宏观)看待分析报酬递增的情况的新视角,这与经典微观经济学大不相同。

2.经济进步 篇二

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问题,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索洛(1956)的研究首次提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1]。丹尼森(1985)分析了1929-1982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因素,并指出知识进展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2]。格里利彻斯(1986)也对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过分析,认为经济增长与要素投入的增加和生产率提高均有关系[3]。我国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丰富。李京文等经济学者(1993)与美国的乔根森、日本的黑田昌裕等人合作编著的《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对我国的生产率与经济增长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4]。此外,谢千里等(1995)、郑玉歆(1999)、王小鲁(2000)、张军和施少华(2003)、郭庆旺和贾俊雪(2005)等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5,6,7,8,9]。笔者将对采用OECD推荐增长核算方法,对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要素贡献进行实际估算,从而分析要素投入、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一、估算方法

在要素的增长贡献分析中,增长核算方法显然更具有国际对比性。美国劳工统计局(BLS)从1983年开始公布用增长核算方法估计的美国全要素生产率,OECD每年公布的其成员国生产率数据也均是基于增长核算方法测算的,因此用增长核算方法有利于我国生产率估算结果的国际比较。笔者所用估算方法为增长核算并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

假设总量生产函数为H,则增加值可以表示为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时间的函数。

Q表示增加值,k1,k2,L kn表示不同种类的资本投入,l1,l2,L lm表示不同种类的劳动投入,T表示时间。假设各种类型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可以加总为单一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指数,用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则生产函数就可以表示为:

将(2)式用超越对数函数形式表示,增加值增长就等于两种投入指数的贡献和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之和。在完全竞争市场下,每种投入的产出弹性等于该投入占总产出的份额,在规模效益不变时各种投入弹性之和恰等于1,这样可以得到:

ln(At/At-1)反映生产率的增长,VKln(Kt/Kt-1)反映资本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VLln(Lt/Lt-1)反映劳动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VK+VL=1。所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可以表示为:

在求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计算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分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估算采用数据说明

在经济增长分析中,产出的衡量基本都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但要素投入的衡量则更为复杂并且存在争议。对于劳动投入的最理想度量是标准劳动时间,这在生产率测算比较成熟的国家有详细的调查数据,但我国在这方面的数据基础非常薄弱,因此文献中多用就业人数、经济活动人口等指标来代替。当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生产要素被引入生产率测算后,教育总年限、加权教育成本和人力资本指数等指标被用来作为人力资本的度量。物质资本投入的衡量同样是一大难题。资本投入被定义为资本存量所提供的资本服务流。中国已有的相关研究中对于资本投入多是采用资本存量总额或者资本存量净额来衡量,如叶裕民(2002)、肖红叶和郝枫(2004)等均用资本存量净额作为资本投入的度量[10,11]。

考虑到数据的约束,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2]的数据对我国1995-2007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各自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生产函数中的因变量产出用增加值来衡量,总量层面增加值即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需要扣除价格变化的影响,因此采用按照不变价推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

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中,劳动投入的衡量指标有经济活动人口、从业人数与标准劳动时间等。标准劳动时间是最适宜的指标,但标准劳动时间的测算需要得到各类人群的工作时间与劳动报酬,鉴于资料的可得性,笔者采用了从业人数作为劳动投入的衡量指标,数据来自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

对于资本投入,笔者按照OECD《生产率测算手册》推荐方法[13]估算了我国的资本服务物量指数作为其增长情况的衡量。资本服务是每一时期从资本资产流向生产过程的生产投入。在生产过程中,资本的作用和劳动力的作用类似,劳动力是提供劳动服务的载体,而资本存量也是提供资本服务的载体。当要考虑某一资产对生产过程的贡献时,资产所产出的相应的资本服务的价值是最好的衡量,资本服务物量指数则反映了资本服务的数量变化。

对投入要素产出弹性即投入要素份额的确定。在生产函数中,要素的产出弹性直接影响着不同要素增长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估计要素产出弹性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计量经济学的回归方法,一种是收入份额法。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回归方法只需要得到相关总量数据即可进行,简单直接,但其主要缺点是需要假设要素的产出弹性为常数(如C-D生产函数),估计需要满足模型的假设。在实际的经济增长中,不同要素的份额会随时间不断变化,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而收入份额法直接根据统计数据得出产出弹性,不需要估计,各种投入要素份额随着经济的变化而变化,但这种方法同样需要假设存在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变的规模收益。在OECD(2001)《生产率测算手册》中将收入份额法作为要素产出弹性的推荐使用方法。因此本文也使用收入份额法。由于无法获得收入份额法所需的所有数据,笔者根据可得数据作出了处理。根据全国投入产出表(1995年,1997年,2000年,2002年,2005年)得到各年份劳动者报酬与对应净增加值,然后用劳动者报酬占净增加值比重作为劳动投入的份额VL,根据规模报酬不变,求得资本投入的份额VK=1-VL,一共得到5年的劳动投入份额,对于两年间的中间年份份额用两年的平均比重来替代,并假设2005年以后的份额与2005年相同。

三、估算结果和政策建议

表1给出了产出、劳动投入、资本投入指数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估算结果。从结果来看,我国1995年以来,劳动投入指数比较稳定。而资本投入指数波动较大,1995-2000年资本投入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幅度较小,2000年以后则快速增长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均为正值,说明我国生产率一直在改善,技术进步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但是该数据呈现出下降趋势。

为了进一步分析投入要素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笔者计算了各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表2中劳动贡献率为劳动贡献占产出增长的比重,其中劳动贡献为劳动份额乘以劳动投入指数,资本贡献率和生产率贡献率按类似方法求得。

估算结果反映劳动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6.43%,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分别贡献了60.95%和32.61%,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尤其是资本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从1995-1999年的46.60%增加到2000-2007年的69.19%,说明近年来资本投入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经济增长对资本投入的依赖逐渐加重。生产率增长对经济的贡献表现出下降趋势,2000年至今的生产率平均贡献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45.07%下降到25.47%,加上资本贡献率的不断增加,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属于投入驱动型经济增长。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最重要因素,现代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技术进步与知识创新。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还有很大差距。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更大力度地推进技术进步,要积极鼓励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从而将我国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促进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更多依赖生产率提高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增强我国经济在国际舞台上的长期竞争力,并发展为一种资源环境友好型增长模式。

摘要:要素投入、技术进步都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单纯依靠要素投入规模增加推动的经济增长难以保持持续性。运用OECD推介的增长核算方法,对我国1995-2007年的经济增长要素贡献进行估算,指出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更大程度上是依靠投入要素的增加,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中国经济进步,世界都将获益 篇三

土耳其驻华大使馆的红色星月旗下,矗立着阿塔图尔克(Atatürk)的半身塑像,土耳其语里,“Ata”意为“父亲”,“Türk”即指“土耳其”。

1934年,土耳其大国民会议将“Atatürk”,即“土耳其国父”一词作为姓氏授予时任土耳其总统的穆斯塔法·凯末尔(Mustafa Kemal),以示对其缔造土耳其共和国并引领这个国家走上世俗化、现代化道路伟绩的崇高敬意。事实上,阿塔图尔克对土耳其的影响是如此深刻,以至对其有所了解的人可能都会承认,他以同过往近乎一刀两断的方式将土耳其推进了全面向西方看齐的新时代,比如废除君主制和哈里发制而代之以共和制,废除伊斯兰宗教法律并从欧洲引进世俗法律,废除土耳其语的阿拉伯字母拼法而采用拉丁字母,再比如禁止妇女佩戴面纱并要求男人摘下传统的菲斯帽而改戴巴拿马帽。

然而所有这些被抛弃的东西,其实也曾见证过共和国成立前几百年里的辉煌——那是现代土耳其人的祖先,即中国史书所称的“突厥”民族在欧亚大陆纵横捭阖的历史。大约自公元9世纪起,发祥于中亚地区的突厥民族开始陆续西迁,并最终定居于小亚细亚。1453年,突厥民族奥斯曼部落建立的帝国攻陷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后极盛时,奥斯曼帝国的版图曾在亚、欧、非三大洲划界,而不断西征的突厥骑兵则一直打到了维也纳城下。

即便时至今日,领土面积78万平方公里的土耳其仍是世界上唯一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而自共和国成立后,土耳其融入欧洲的努力也始终未止——早在1987年,土耳其就向欧洲经济共同体,即欧盟的前身提出获得正式会员资格的申请,然而基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原因,欧盟至今也没把入场券交到土耳其手上。

在土耳其亚洲方向的历史中,1971年8月4日是个重要的时间点,这一天,土耳其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两个有着深厚渊源的国家由此在现代世界中进一步靠近。

2009年乌鲁木齐“七五事件”发生后,土耳其国内曾出现反华声音,中土关系因此遭遇挫折。然而此后不久的2010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即应邀与土耳其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当年10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土耳其期间,两国又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中土关系就此回暖。有评论认为,土耳其近来向中国靠近的原因之一是土耳其对欧盟的态度感到失望,因此期待借助发展对华关系平衡对欧关系;而居住在土耳其的中国维吾尔族移民也将对中土关系的发展产生影响。

那么,土耳其政府对中国与土耳其目前的政治、经济关系有何评价?土耳其人民对中国的迅速发展持怎样的态度?土耳其对两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有哪些期待?中土建交四十周年之际,土耳其驻华大使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Murat Salim Esenli)先生在接受《小康》杂志专访时与记者对话如下。

为中国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小康》:过去一年间,中土友好合作关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有评论认为,近来土耳其在发展对华关系时表现出积极态度,其实与土耳其长期不被欧盟接纳有关。您对当前的中土关系及这样的评论有何评价?

埃森利:目前两国关系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事实上,土耳其和中国都在向对方靠近,并积极寻求更多的合作领域。

土耳其在发展对外关系时有自己坚持的政策和理念,而非摇摆不定,那些认为土耳其从欧洲倒向中国或从中国倒向欧洲的看法是错误的。

土耳其与中国就一些国际问题具有相似的见解,比如认为各国国内事务应由各国自己解决,外部力量或观点不应强加于人;又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土中两国都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决策过程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2009年至2010年,土耳其在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期间也曾与中国有良好的合作。有些国家或许认为这意味着土耳其倒向了中国,但事实上,土耳其之所以与中国站在一起是因为我们同是发展中国家。

土耳其和中国都有辉煌的历史,如今,两国要在现代世界中重塑威望,但我们依靠的不是武力,而是经济活力、辛勤工作和发展进步。于是当土耳其和中国相互靠近时,有些国家可能感到了威胁,但我认为他们大可不必,因为土耳其和中国的发展目标是稳定、安全、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进步。如果有人想给土耳其和中国的关系制造麻烦,那么随他去好了,不过土耳其和中国都没有侵略性,都不向往霸权,我相信我们的立场是正确的。

《小康》:请问土耳其人民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的迅速崛起?土耳其国内是否存在“中国威胁论”?

埃森利:土耳其人民将中国人民视为朋友,而不是竞争者或对手,当你的朋友取得成功,你会为他感到高兴。发展意味着国家力量的增强和人民生活的富足,中国为此付出了努力,因而值得拥有今天的成绩。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而这些只是中国具体成绩的一部分。

我们乐于见到中国的快速发展,是因为中国并非那种会在经济增长和改革成功后傲视他人的国家,中国是愿意同他人分享成就的国家,所以土耳其总以善意理解中国。与此相关的一个细节是,2010年,第七届世界高铁大会在北京召开时,土耳其交通及通信部长毕纳里·耶尔德勒姆(Binali Yildirim)曾在会上发表讲话,他说,中国在高铁建设方面打破了纪录,我们为此感到骄傲,我们为中国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那次会上还有来自欧洲和美洲的代表,但只有土耳其的部长说“为中国感到骄傲”。

关于“中国威胁论”,我们没有看到来自中国的威胁,所以我们也不把中国当作威胁。我们看到中国的国防力量在不断加强,但土耳其并未将中国视为威胁,因为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和陆地边界,我们理解这对保卫领土和打击恐怖主义来说意味着怎样的困难。我们对中国的国防态势感到安心且抱有信心。事实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土耳其军在作战指挥和军事技术方面保持着联系,这种联系的基础是两国领导人之间相互信任的政治关系。

希望维吾尔族人成为连接两国的纽带

《小康》:过去一年间,中土关系在政府层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我们也颇感遗憾地看到,自2009年乌鲁木齐“七五事件”发生后,两国公众间的相互好感有所下降,您对此有何评价?在您看来,改善中土民间关系需要哪些努力?

埃森利:2009年发生的乌鲁木齐“七五事件”使中国和土耳其两国的形象都在对方国家遭到了破坏,而这是两国以外的国际势力蓄意所为,是外部势力为土耳其和中国关系设下的陷阱。但是,土耳其政府和中国政府在处理问题时显示了足够的智慧,因此并未陷入圈套。

“七五事件”发生时,土耳其方面的一个失误是土耳其媒体错误地听信了外国通讯社发布的新闻。有些国家的媒体向土耳其大众释放了带有误导性的照片和文字,一些照片上的人物是汉族人,但照片的标题却说是维吾尔族人。土耳其的报纸曾登载这样的照片,当土耳其读者看到照片上那些可怜的汉族人时,就误以为是维吾尔族人遭到了攻击。虽然现在有很多维吾尔族人生活在土耳其,但土耳其人确实不懂如何分辨汉族人和维吾尔族人,就像很多中国人看不出土耳其人与希腊人、意大利人或叙利亚人之间的区别。

类似“七五事件”的误解,我们都不希望再次发生,为此,两国人民应加强相互了解。如果土耳其人想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那么除美联社、CNN、BBC等媒体之外,他们还应该去了解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或《中国日报》发布的信息;如果中国人想知道土耳其的事情,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平台获得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或土耳其电视台的消息。

关于中国媒体的网站,我有一个建议。我差不多每天早上都会通过新华网了解中国的新闻,我看到这个网站有英、法、俄、西班牙等语言版,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未来还能有土耳其语版,这样土耳其人就可以通过中国媒体直接获得关于中国的信息。通过《小康》杂志的这篇文章,我希望我的建议能被关注并得以实现。

《小康》:能否对土耳其国内的维吾尔族人的情况做一介绍?

埃森利:我的外交部长告诉我,目前大约有30万维吾尔族人生活在土耳其。他们中的一部分是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之间从中国来到土耳其的,那时候的中国处于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与现在完全不同。土耳其的维吾尔族人有些从事对外贸易,有些在服务行业工作,还有些做翻译,他们大多与新疆保持着联系。

可能是为了强调自身的维吾尔族身份,土耳其的一些维吾尔族人有时会对中国发出挑战的声音,但更多的人与中国的关系非常亲密,所以不能说土耳其的维吾尔族人都对中国抱有敌意。

我想强调的是,土耳其人与维吾尔族人在语言、文化、宗教等许多方面有亲缘关系,但我们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甚至阿富汗、阿塞拜疆等国家的部分居民也有这样的亲缘关系。

关于土耳其的维吾尔族人,土耳其总统阿卜杜拉·居尔(Abdullah Gul)、总理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和外交部长艾哈迈德·达乌特奥卢(Ahmet Davuto lu)都曾经表示:我们希望他们成为连接土耳其和中国的纽带,并为两国的友谊做出贡献;我们希望他们成为传达善意的使者,通过辛勤劳动促进土耳其的发展并分享这个国家取得的成就;我们还希望维吾尔族人能够为中国的安全与繁荣做出贡献,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获得令人尊重的地位。我们不希望维吾尔族人被视为危险的或遭到怀疑,但另一方面,维吾尔族人也应该以实际行动让其他民族觉得他们值得被尊重。我们希望中国的维吾尔族人积极参与国家建设,成为这个富有活力的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

“十二五规划”对土耳其意味着大量机会

《小康》: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10月访问土耳其期间曾表示,中土两国政府已同意在新疆建立土耳其工业区,请问目前工业区建设进展如何?土耳其工业区将为当地带来什么?

埃森利: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个土耳其代表团前往新疆为工业区选址,并考察了乌鲁木齐附近的两个地方,他们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工业区将给新疆带来土耳其先进的纺织业、食品工业、汽车配件业、建筑材料业等,此外,土耳其在环保灌溉方面也有先进的经验技术,这些都将有助于新疆的发展。工业区何时建成取决于中土两国政府,但我们都在认真推进相关建设。

《小康》:在两国经贸关系方面,我们看到土耳其的对华贸易一直存在较大逆差,请问土耳其可能通过哪些措施减小对华贸易逆差?

埃森利:谈到贸易,我认为中国具有很多优势,其中之一就是成本因素。中国企业在降低产品成本方面有较大的空间,土耳其则不然。土耳其企业之所以无法大幅降低产品成本,是因为土耳其有严格的劳动法规和拥有巨大权力的工会组织。这些工会组织每年都会同政府进行谈判以商定工人的最低工资水平,而一旦最低工资水平被确定,则任何雇主支付的薪水都不能低于这个底线。事实上,土耳其的最低工资标准通用于全国,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土耳其东部某个小城市工作所得的最低工资,与其在土耳其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伊斯坦布尔所得的最低工资相等。但是在中国,每个省、市都有自己的最低工资标准,其实也许这更符合逻辑,因为地方不同消费水平也不相同。不过无论如何,这是土耳其难以大幅降低产品成本的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或许我们难以通过贸易行为本身减少土耳其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但我认为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实现,比如吸引更多的中国投资到土耳其,或发展更多的合作项目等。

《小康》:那么,土耳其的哪些产业欢迎中国投资?两国企业可以在哪些领域拓展合作?

埃森利:土耳其的建筑机械生产、汽车产业和旅游业非常欢迎投资者和合作企业。

我所说的建筑机械包括大型起重机、带水泥泵的大型卡车、水泥搅拌机等,土耳其还欢迎生产筑路机械的公司,因为我们缺少这些产业。我想任何销售建筑机械的公司都能在土耳其获得良好收益,不仅是在土耳其本地市场,还可以拓展到土耳其周边国家,这些国家同样正需要基础设施更新。

土耳其的汽车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目前土耳其对汽车的需求量很大,世界知名品牌的汽车大多在土耳其开设了工厂,但我们还想看到中国的汽车企业。如果中国公司进入土耳其,虽然生产成本不像中国那样低,但是土耳其有值得信赖的劳动力,他们具备近乎零错误的生产技能,并且至少比欧洲工人的劳动成本要低。中国公司在土耳其生产的汽车不仅可以在土耳其出售,而且还可以进入欧盟市场。如果这些汽车是从中国出口到欧盟的,那么欧盟会征收很重的出口税,但如果是在土耳其生产的,则无需缴付这笔税款。

土耳其的旅游业也很发达,并由此形成了大规模的酒店连锁服务行业,这既是中国投资者可以分享的领域,也是土耳其非常关心的产业。2010年,土耳其接待了2800万游客,中土在这一领域也可加强合作。

《小康》: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您对“十二五规划”有何评价?未来五年内,中国的发展能为土耳其企业提供哪些机会?

埃森利:“十二五规划”对中国非常重要,与此同时,对整个世界也非常重要,因为当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进步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将因此获益。也就是说,中国的进步对世界上的任何人都会产生影响。“十二五规划”强调革新、环境友好型增长和低碳发展,强调西部开发以及改善社会服务,所有这些无疑将对中国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我觉得“十二五规划”对于土耳其公司来说意味着大量机会,比如在医疗健康领域,中国的医疗领域最近开始向外国资本开放,中国因此得以利用外国的先进医疗技术。此外,“十二五规划”在谈及人民健康时,不仅着眼于医疗,而且还强调食品安全。由于遵循欧盟标准,土耳其在生产高质量食品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所以我觉得中土两国或许可以在食品安全领域有更多合作。关于西部开发,我认为正在筹划中的土耳其工业区将会有所贡献,这个项目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小康》:您对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有何期待?

埃森利:我认为如果希望双边关系基础牢固,那么我们首先应该重视教育。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年轻人了解两国间的友谊,并把两国间的历史和友好关系写进孩子们的书里,让他们伴着对对方的积极印象成长。

其次,我们必须克服语言障碍,现在越来越多的土耳其学生开始学习汉语,学习土耳其语的中国学生也有所增加。我很高兴看到这一积极的趋势。如果我们在语言学习方面花些工夫,如果我们能够流利地说对方的语言,那么我相信两国会靠得更近。

第三,我们应该让两国的电影、电视界加强合作,如果我们能够开发影视合作项目,那么两国人民间的心理距离就会缩短。此外,土耳其人和中国人之间还应该增加直接接触,我认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为此提供契机。我们希望在土耳其看到更多的中国游客,而且也希望更多的土耳其游客到中国旅游。当我们对对方国家有直观了解后,我们对那些试图破坏中土双边关系的做法就会有清醒的认识。

4.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篇四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进步已成为一国繁荣昌盛的强大动力之源,科技与经济的互动、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科技经济一体化,既是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趋势,又是世界各国竞相追求的重要目标。本文在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如何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以科技为动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字: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科技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经验证明,科技在应对经济危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每一次经济危机都带来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产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带来新一轮的经济繁荣。可见,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工业革命带来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一样,目前世界多极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经形成,这给各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面临新一轮的激烈的经济竞争。尤其是近些年来,美国凭借科技优势,率先开发信息产业,加大结构调整和政策创新,并强化全球化的资源配置,在全球科技竞争和经济竞争中独占鳌头。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一直以来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从紧闭国门到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经济格局。科技已经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尤其是随着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基本国策确立,加速科技进步,放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总趋势。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著,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将更加密切,科学物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中第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率,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同时,经济的发展使得各国纷纷重视增加对科技要素的投入,投资大规模流向科技领域,强大的社会需求促进与刺激了科技进步,经济积累中分配给科技的份额更为科技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因此,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科技进步使投资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二者形成一个循环式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是社会系统的整体的、综合的发展,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大系统及其内部要素间在有机协调条件下,逐渐进化的发展趋势。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紧接着,在十六届四中全

1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这一系列的重要思想都充分肯定了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二.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知识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保证。科技进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是可有可无、随机出现的外在因素,科技进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着重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1.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

科技进步可以缓解资源的稀缺性程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尽可能向生产可能性边界靠近。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使未预见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现实的宝贵资源,使同样的资源投入,就可以使生产可能性从原有的低利用率提高到较高的位置。科技进步使等量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组合,这为人类突破资源供给的限制带来了希望,从而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

从世界科技发展史来看,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20世纪50年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超过了生产要素投入量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总和。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现在已达到80%。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经济发展不可能走高耗、浪费、粗放经营的道路,而必须选择低耗、节约、集约经营的道路。虽然要素投入量的增长是有限的,但技术进步则是无限的,所以,经济增长不仅要靠要素投入增加,更加需要科技进步推动的来实现。

2.科技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科技进步主要表现在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生产设备的大型化、生产的自动化等可提高企业生产的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投入产出率。生产工艺水平是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它的高低对生产消耗、产品质量、产品成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劳动者素质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科技进步不仅影响劳动者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改善健康、延长寿命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劳动者的智力、知识、劳动技能等,使之能与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工艺相互配合,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经济效益也获得相应提高。此外科技进步也包括宏观和微观决策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这是软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与提高设备水平、改善生产工艺等硬技术进步相比,软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更大。这种影响主要是在生产前后实现的,是从更高层次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少投资或不投资就能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的特点。因此,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够有效地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吸收新的技术成果,改善管理的组织过程,促进产业技术结构的合理化,促进产业的高次化和产品的高密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实现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张和经济增长的累积,以粗放经营为主的增长方式带来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矛盾愈显突出。这就客观上要求增长方式由原来的外延式增长,转向主要通过具有高效率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而实现内涵式的增长,而这种转变主要取决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提高在经济增长率中的贡献份额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化。因此,科技进步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还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助推器。

科技进步不但能够提高人类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推动人类对资源的加工不断更深层次的发展,以小投入换取高产出,实现人类的经济原则,只有现代化生产技术装备和生物工程技术的产生,才会使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和优质高效、低耗的集约化经营出现,才能使低技术水平的生产的粗放经营,在科技进步实现投入要素综合利用率的提高下,使产出趋向于最大化。科技进步创造出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开辟了新技术新产业,不仅为经济增长方式的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突破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各种阻力和困难。同时,由于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存在交互使用,科技成果的应用带来的是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又将反过来影响科技的研究和开发,这样科技进步便在科技与经济的互动过程得以扩张,对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带来数倍的影响作用,从而加速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科技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力量。各国工业化的进程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都依赖于该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意味着高技术的产业化,传统技术得到适当的更替和改造;意味着劳动生产率和产出投入比例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以科技创新为前提和动因,因为每当有科技创新出现和创新不断扩散到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劳动对象、生产手段、生产结果都会发生质的变化,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都要重新组合,其结果会进一步形成积累效应,必然造就、培育出新的高新技术组合,或者取代某些传统部门,从而使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我国“十一五”《纲要》明确规定今后经济发展要“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线”,“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调整,都要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来推动”。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推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推动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在此基础上来影响各产业的投入产出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进而调节产业结构。

1.科技进步使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

科技进步是形成产业分工的基础,产业结构的每一次重大变化或调整,都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当科技进步积累到一定程度,使生产能力产生质的变化,使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尤其是当某种新技术将引起若干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产生飞跃时,就会使整个产业社会技术体系发生革命,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急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依次出现和重点转移,从农业科技发展到一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和蒸汽机广泛使用,再到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这样层级递进的变化都说明,科技进步助推着产业结构的变革。

2.科技进步促使新的产业部门的形成科技进步打破了技术体系的内在平衡以及原有技术个体间的联系,使得原有产业和产业部门分解,形成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新产品、新工艺、新能源、新

材料的发明及应用,扩大了社会分工范围,拓宽了生产活动空间,形成了新的生产门类和部门。三次产业革命的历史实践表明,科技进步可以带来一系列的新产业群。新兴技术领域的开拓,必然会导致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导致新产品的不断出现,而随着新产品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就逐渐形成了新的产业部门。

3.科技进步引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实践证明,科技进步推动现代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效用,已经逐渐超越了依靠资本、劳动力等资源的投入,科技进步成为产业优化升级的强大动力。技术创新使传统产业得到了改进,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通过技术创新,对原有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更新改造,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延长了原有产品的寿命,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扩展了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资源要素的能力,提高了原有自然资源的使用效果,改进了劳动力质量,提高了劳动力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提高了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改变了资本的结构和数量,因而改变了产业间生产要素流动的格局,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同时,科技进步使产业结构不断向合理化、高级化发展的这一过程中,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使得宏观结构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

五.以科技的动力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1.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

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各级政府抓科技进步要有战略眼光,要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各级领导要把科技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在经济发展中采取依靠科技进步的得力措施,在重大技术改造、引进和重要工程建设中发挥了科技部门的作用。各级政府每年都应专门研究科技工作,要把抓科技进步的成效,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指标。科技管理部门要统筹规划,协调好计划、经贸、财政、税收、金融、农业、教育管理部门,使之密切配合,协同发挥好政府对科技进步的宏观管理职能。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形成尊重知识、敢于创新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文化。定期举行技术创新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科协等单位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科学知识、创新意识的教育普及工作,加强重点科普基地建设。

2.加速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使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建立和完善有利技术创新、有利于产学研相结合、有利于科研机构走向市场、有利于企业推进科技进步的新型科技体制。科技体制改革要遵循以市场机制为主,宏观管理与市场机制并举的思想。在科技计划管理上要进一步合理划分科技计划调节与市场机制调节的层次、范围、内容和方式,一方面在计划调节中增强竞争机制,强化计划管理的调控力度。另一方面大力推动产学研经济驱动型互动机制的建立,使科研院所与大专院校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加快走向市场,走向联合,真正使武汉市雄厚的科研实力面向产业、面向市场,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科技部、教育部、国资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基金委和中国科协等七部门共同联合组织实施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为实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帮助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水平,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为企业培

养技术和管理人才,形成科技人员服务于企业的长效机制。

3.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通过在重点学科、重大专项、高新技术和金融管理领域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建立高素质的科技队伍。从政策和项目上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对科技人才的引进,鼓励跨区域的联合科技研究,制定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吸引出国留学科技活动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为留住科技人才做准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使科技人才成果产权化、资本化有法可依。简化专利中请和授权的审批手续,提高科技人才申请专利的积极性,保护其合法权益。提高科技活动服务效率,充分发挥企业孵化器、技术交易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作用,以提供系统、特色化、专业化的服务来吸引新企业和科技人员。

其次,积极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掌握科技人力资源的个人需要,从需要层次出发,实行人性化的人才使用机制。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十分尊重和爱护人才,创造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人员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对承担基础性研究、高技术研究、重大科技攻关等国家重点科技任务者应给予较高津贴,继续扩大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范围。对长期在艰苦条件下工作的科技人员,在收入等方面应给予特殊的照顾和优惠。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应继续给予重奖。要积极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使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放手让他们进入重要岗位,着手建设一支跨世纪的高水平科研队伍。要重视培养一大批懂科技、善经营的现代化管理人才,造就新一代科技企业家。同时,注意在工人、农民中培养各类专门技术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

4.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科技投入是生产性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要实现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技投入。国家财政的投入应主要用于“稳住一头”的工作,加强对生物工程、微电子、新材料、新医药、新农药、专用化学品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和前期开发工作,以及重大基础性研究的财政支持。各级地方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也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使省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比例逐步接近国家的水平。努力办好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科技信用社等现有的科技金融机构,使其真正发挥作用。进一步扩大科技贷款额度,用好贷款资金,并在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逐步改革行政分配贷款方式,使银行与科技机构直接见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积极鼓励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拿出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政府应加强对重点科技项目转化为生产技术的资金支持,并通过资金的引导,推动企业在联合攻关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自身研究开发实力,从而使企业成长为加速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真正主体。通过改善资金来源渠道,在现有的科技投入基础上拓宽渠道,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以实现科技进步的大跨越,加速经济发展的步伐。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有效地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加深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开拓新的可利用的资源领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提供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要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

来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5.经济进步 篇五

民族民族精神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它虽是精神层面上的抽象概念,却大则关乎国家命运,小则影响个人的言谈举止、喜乐好恶。而民族传统文化是形成民族精神的基石,我们没有办法脱离文化来谈精神。我从以下几点展开讨论:

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辉煌

60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三、继续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一个有着56个民族13亿人口的大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决定了我们要始终将民族问题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始终将民族工作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已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土壤,对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巩固各民族的大团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这一制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职责。切实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过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把更多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培育和增添新的力量。

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民族地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来解决,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要靠加快发展来巩固和推进,处理好民族问题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通过发展,能够缩小各民族的差距,进一步稳固民族团结的基石和增强民族之间的互助。同时,也能够带动和促进其他方面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增强粉碎民族分裂主义的实力。

6.经济进步 篇六

——沙湾县良种场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沙湾县良种场于1960年建场,前身为“沙湾县试验农场”,196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务院备案,更名为“沙湾县良种繁育场”(简称良种场),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良种场自建场以来就以繁育小麦提纯复壮为主,繁育玉米单交、双交种,曾远销山西、陕西、甘肃等省。进入八十年代繁育棉花新陆早原种、“三圃田”等,每年为县种子站提供原种30-40吨,到了九十年代达到50-60吨棉种,沙湾县基本形成以种子加工、种子公司经营的良种繁育供应体系,良种场种子繁育保证全县种子供应,对沙湾县二十多年来的棉花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1998年,为改变良种场计划经济的种种弊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县人民政府以沙政发(1998)193号文件《关于良种场、县宾馆划属企业的通知》自1999年元月1日起,改制为企业单位。

良种场党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积极探索在国营农场开展党的建设有效实现形式,提升了全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基本情况

良种场位于沙柳公路距沙湾县城18公里处,东临尚户地乡、南傍金沟河镇、西依大泉乡、北接农八师144团,南有312国道、乌奎高速公路及北疆铁路,北有呼榆公路,沙柳公路贯穿全场,交通十分便利。场总人口为1270人。常住人口1046人,由汉、哈、维、蒙、藏、土家族等六个民族组成。全场308户,汉族964人,284户,少数民族82人,24户。场辖二个分场、一个试验站、一个卫生所。面积5.3万亩,其中播种面积2.7万亩。全场5个党支部,现有党员48人。全场参加社会养老统筹429人,其中:退休职工153人,在职职工127人。

2009年全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425万元,较2008年增长10.4%,其中,一产达到1683万元,增长10.6%;二产达到3632万元,增长10.2%;三产达到110万元,增长10%。职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8691元,增长5%。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302万元。

2010年,良种场党委、管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自治区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及县委十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压棉、稳粮、兴畜、强林”的方针,紧紧围绕场情实际,积极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场完成总播面积26100亩,其中:棉花8500亩、小麦5500亩、油葵3000亩、红花2900 亩、玉米2700亩、新栽改良枸杞2500亩、饲草料800亩、甜菜500亩、蔬菜300亩、黄豆200亩、小杂粮200亩。推行高新节水滴灌8800余亩。

二、总结三十年来的成绩,认清形势,切实增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过去的三十年来,场党委、管委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多种突发性灾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培植特色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为主线,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实施“稳粮、压棉、强畜、扩林”方针,努力打造三个万亩基地建设(1万亩高新节水滴灌建设工程、1万亩枸杞种植规模和品种更换、1万亩优质小麦繁育基地)。突出发展优质高产棉、特禽养殖、特色林果三大支柱产业,实施“科技兴场”战略,坚持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实现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场集体经济得以壮大,职工群众收入稳步增加,全场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经济全面发展。顺利完成了三十年来确定的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期间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小康社会建设实现新的跨越。三十年来期间,全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009年达到5425万元;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60.8:36.3:2.9调整为45:45:10;企业收入达90余万元;到2009年末,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8691元,年均增长5%。全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

(二)场经济结构调整更趋合理,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

(1)按照“压棉、稳粮、兴畜、强林”方针,突出发展优质高产棉、畜牧养殖、特色林果三大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大以膜下滴灌为主的配套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压缩棉花种植面积,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积极发展番茄、红花等经济作物。推进万亩枸杞基地建设,加快品种更新改造步伐,引进投资实施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以枸杞鸡、肉羊、生猪养殖为重点,加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配套相关优惠政策,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突出发展畜牧业。

(2)完善农村各项管理制度,切实为职工群众减负增收。近几年来场进一步补充完善了《良种场管水办法》、《义务工管理办法》、《场务民主管理议事卡》、《良种场土地台账》、《良种场场规民约》、《新建高标准抗震安居工程优惠补助》等各项规章制度,使良种场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正规化、秩序化、档案化。近三年来共补助人畜饮水费用30余万元;减免职工土地管理4万余元;高标准住房补助10万余元;畜牧棚圈补助8万余元。合计52万余元,人均减负510元。(3)畜牧业发展呈现新特点。2009年末,全场牲畜存栏达到15000头,其中:牛500头,羊5000只,猪9500头,家禽:枸杞鸡5000只,肉鸡20000只。2010年成立良种场康利源枸杞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企业+合作社”运行模式,与一方天投资公司合作,目前已投入资金60余万元建成占地5000余平米,年出栏10万只枸杞鸡养殖场一所。

(4)依靠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三位一体”战略。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林业发展。近年来,良种场党委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依托退耕还林优惠政策,突出发展经济林。结合农业用水紧缺,耕地盐碱度高,低产田多的现状,实施以枸杞为主的万亩生态林建设,大力推进特色林果业发展。2004年 “红良园”牌枸杞,精包装枸杞鸡荣获了上海国际林业博览会“绿色环保奖”,精包装枸杞鸡2006年通过国家肉类食品质量检疫。2010年全场枸杞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并向国家农业部绿色办申报“红良园”绿色枸杞食品认证。

(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场容场貌发生新变化。为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环境。认真落实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三年来共投资180余万元,建成一二分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新建高标准文化广场一座,配齐配套各类健身器材。投入资金150万元,实施了7.5公里道路砂石硬化和5.6公里道路沥青硬 化工程。累计完成职工抗震安居房 80余户,旧房改造19户。投入150余万元完成全场安全饮水工程。

(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新层次。坚持科教先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普及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场科技贡献率达47%;累计完成教育投入20余万元,全场小学和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99.8%、94.9%,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改善场卫生所的设施,新建卫生院,全面推行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有效解决了职工看病难问题,全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9.87‰、9.49‰;电脑普及率由2002年每百人0台提高到2010年的每百人部6台;全场广播电视实施“村村通”工程,覆盖率达98%。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加快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近年来良种场机关、良种场二分场、一分场创建县级文明分场均已通过验收;层层落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各项防范措施,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顺利通过“四五、五五普法”验收;开展创建安全电力设施保护模范场工作,荣获县级保护电力设施模范场。

实施文明场创建行动,塑造社会新风。以“道德规范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建立和完善场规民约,开展五好家庭、文明职工、文明分场争创活动,提高职工群众道德素质。以 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为主题,倡导文明新风来端正民风。采取不同的形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繁荣农场文化事业,为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经济的发展营造了优良环境。

(五)群众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和谐社会建设呈现新气象。全面开展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工作,2003年7月1日彻底解决了123名退休职工和135名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2004年7月1日解决了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城镇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共16户;2004年7月1日 解决了原五七队非国有身份38人的养老保险问题;建立扶贫帮困长效机制,实施对口帮扶,干部职工三十年累计捐款近5万元,看病就医、子女上学、住房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面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强民族团结,严历打击“三股势力”、“法轮功”等邪教活动及各类刑事犯罪,社会保持长期稳定。

(六)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三十年来,树立大招商、大引进、大开放、大发展的思想,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取得的成果有完成棉花原种加工厂技改工作100万元,争取自治区国土资源厅《3000亩渔池复垦项目》120万元、争取国家补助资金茂林渠20万元,引进个体老板开发土地10000亩,共计50000余万元的投入资金。

(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良种场党委下属五个支部:机关支部、一分场支部、二分场支部、老年党支部、沙龙棉业分公司党支部,共有党员48名,其中女党员9名,具有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党员占54%。远程教育接收站点二个,一、二分场党支部“三室一场”配套完善,占地面积740平方米。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全场经济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找准党建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切入点,使党建工作渗透、融合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把“三级”联创作为我场党建工作的总抓手,作为凝聚人心、提升人气,促进良种场发展的牵头揽总工程和建立基层政治工作新机制等,全场上下形成了“场、分场联创”、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目前,全场分场党支部全部达到“五好党支部”标准,一、二分场先后被命名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积极相应配套出台了《良种场筹工筹劳管理制度》等到民主管理制度。二分场充分发挥“场务民主管理议事卡”制度的作用,60余户职工群众自筹资金完成了1300亩滴灌工程,选出了七位群众代表,通过议事卡充分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一是实施场党政领导联点包分场制度。为动员、整合全社会的力量投入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全场抽调10名干部分包分场,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强大人力支援。首先,班子领导分包联系2个单位,帮助分场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实际困难,检查 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包单位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其次,要求分包领导从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对所包分场工作给予全方位支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与分场两委班子共同制定工作规划,理清工作思路,选好工作重点,找准基层组织建设的突破口,积极帮助所在分场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基层组织建设的强大合力。落实督促、检查和指导,严格考评奖惩,把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作为培养、锻炼、考察干部的有效途径,充分调动分包单位、下派分场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八)社会维稳工作扎实有效。“7·5”事件发生以来,我们始终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制定严密的维稳工作措施。一是统一思想认识。通过开展爱国歌曲大合唱、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报告会、“双语”学习大比武等宣传教育活动,坚决把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对新疆社会稳定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把行动落实到区地县三级党委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二是严格管控措施。全面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实行党委、管委领导成员包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包组包户,开展访居民家庭、访流动人口、访重点人员、访弱势群体的走访活动。三是加强值班巡逻和群众信访工作。实行机关干部、分场“两委”成员集中办公、轮流坐班制度;组建民兵应急分队在重点路 段区域设置了治安卡口,加强过往车辆、流动人员的盘查,24小时不间断对交通要道、电力设施、饮水源、油气管线等重要目标进行重点保护;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包案领导亲自落实包掌握情况、包解决问题、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置的“五包”措施,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信访问题,努力做到息诉罢访、案结事了。

三、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科学发展,造福于民 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场立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立足对场情及存在问题的深入把握,场党委对进一步科学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对2010年乃至今后更长一个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

一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实现新突破。推进万亩枸杞基地建设,加快品种更新改造步伐,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加快枸杞油、枸杞茶、枸杞酒系列产品的开发;以承包、租凭、转让等多种方式,盘活集体枸杞林地,延长产业链。以枸杞鸡、奶牛、生猪养殖为重点,加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配套相关优惠政策,成立养鸡专业合作社、枸杞种植协会,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引领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

二是在新技术推广上实现新突破。着力抓好以高新节水滴灌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制定膜下滴灌实施方案,协调信用社贷款,做好群众宣传动员工作。与科研院所合作,聘请 专家、技术人员担任本场技术指导员,大力普及推广先进适用种养殖技术。

三是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完善村庄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养殖区、居民区、商业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配套村庄道路,搞好村庄和农田植树造林,强力推进抗震安居、沼气入户工程,进一步推动高标准住宅小区建设,绿化、美化、净化环境,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四是在民生改善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开展富民工程,通过引进人才、技术资金,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配套扶持政策等各种途径,帮助职工群众致富增收。加大科技培训普及工作力度,提高职工群众致富增收本领。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培育新型职工群众。加强社会事业建设,让各族群众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是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增强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理顺管理体制机制,规范强化机关、分场管理,实施绩效考核办法,提高工作效能,管好用好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坚持推行“一线工作法”。基层党员干部能真正扑下身子主动深入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了解掌握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广泛宣传引导职工农户掌握市场信息、学习高新节水滴灌等现代农业新技术。

多年来,在中央和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大力推动下,在县 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历届领导班子和广大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良种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得到了全面改善,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场容场貌发生巨大变化。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离开不团结稳定的社会大局。2010年我们又引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在这新的历史机遇的引领下,我们将进一步抢抓机遇,科学发展,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中,我们坚信,良种场的明天会更好!

7.经济进步 篇七

近年来, 甘肃省高度重视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努力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 使能源资源消耗不断降低, 城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地控制, 积极发挥了工业对建立节约型社会和全面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性作用。2009年, 国务院将甘肃省整体列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正式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之后, 全省各地区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 结合“工业强省”目标任务, 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 努力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提高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与培育新兴产业结合起来, 把区域主导产业与发展循环经济结合起来, 统筹规划产业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立足资源优势, 依托园区基地, 地企联合, 开展招商引资, 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引进大企业、大项目, 实现了产业衔接、优势互补和资源循环利用, 提升了产业整体规模和水平, 同时也改善了企业结构, 激发了区域经济活力, 为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 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以发展抓项目为突破口, 探索建立以循环农业为基础, 以循环工业为主体, 以循环社会为补充的循环经济体系, 在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废物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初步形成了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从总体而言, 甘肃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在企业层面, 以资源节约型为目标, 在企业内部改进生产工艺, 组织各种工艺流程之间物料的循环利用。在园区和产业层面, 各地区通过加强重点企业横向联合, 完善产品中间环节, 形成企业产品互为原料、内部废弃物外部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条, 实现了产业中循环。在区域层面, 各地区以园区为平台, 通过加强产业集群之间的区域分工与合作, 用循环模式搭建了“三废”及物料综合利用、工艺相互依存、产业衔接紧密的区域大循环系统。在社会层面, 各地通过广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 普及循环经济相关知识, 积极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各地大力推行以清洁生产为手段的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资源节约, 在企业内部大力开展清洁生产活动, 促进企业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达标, 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05-2010年, 甘肃省分别实现万元GDP能耗2.26、2.20、2.11、2.00、1.86、1.81t标准煤, 能耗比保持连续下降趋势, “十一五”期间能耗降幅为全国第三, 达到全国降幅20%的平均水平。在取得已有成绩的同时, 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甘肃省工业循环经济虽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资金投入不足、政策制定和落实尚不完善等问题, 成为本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 但依靠科技进步是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2 甘肃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构建

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 如果没有先进技术的投入, 循环经济所追求的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及重复利用很难从根本上实现。唯有走科技创新之路才能为甘肃工业循环经济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而这种科技创新的支持, 需紧紧围绕甘肃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进而系统化, 以形成具有结构和功能特性的科技支撑体系。

2.1 明确工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工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系统的要素由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和环境要素3部分组成。主体要素一般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和中介机构等;资源要素包括知识、信息、人才和资金等;环境要素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又包括创新硬环境 (基础设施等) 和创新软环境 (如市场、金融、制度、政策、法规、信用和社会文化等) 两部分, 外部环境又包括通达性和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等。主体要素是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执行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资源是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条件, 而环境则是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

2.2 确立甘肃工业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的基本构架

甘肃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要突破技术瓶颈, 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并贯穿于循环经济的整个经济活动 (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 过程中。该体系的建立, 必须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 以开发经济体系生态链接技术为关键, 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载体, 减少污染排放量, 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 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按照甘肃省“十二五”规划, 我们选择甘肃主导产业主要包括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从中找出其关键的技术因素, 从而形成完整的甘肃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如图1所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以科技支撑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必须调整科技发展战略, 加大科技投入, 做好科技攻关, 用专项重点技术解决甘肃当前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中的技术难题, 并加强国内外技术合作和技术创新, 逐步形成适合于甘肃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体系, 全面支撑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另外, 还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让高新技术引领甘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 科技创新促进甘肃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选择

3.1 装备制造业领域关键技术的开发与研究

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着力解决设计、制造与可靠性技术关键及系统成套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 开发高效清洁工艺过程, 提供先进的石油钻采装备、炼油化工装备、石化机械装备、电器控制装备、电机和发电装备、矿山机械装备、机械基础件、机床装备、真空装备、环保装备、中高档科学仪器与医疗装备及数字化基础制造装备。

3.2 冶金有色清洁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

在产渣源头环节, 开展镍铜冶炼工艺配套优化技术研究, 选择利于资源化的新渣型并减少产渣量;在渣的初级资源化环节, 开展熔融渣还原生产铁合金的工艺及装备研究;在高附加值化环节, 开展以含镍、铜、钴、硅的铁水为基础材料生产新牌号合金钢产品、工艺及钢材深加工工艺研究;在二次废物处理环节, 开展镍铜熔融渣还原生产铁合金后二次冶炼渣利用技术研究。

3.3 绿色材料生产技术及节能降耗技术开发与研究

以兰白金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建设为主线, 以延长产业链为目标, 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 抓好重点项目, 做好项目示范, 全面实施西部新材料科技行动。在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领域取得若干原创性成果, 并在具有较好的资源、科技基础的稀土材料、超导材料等方面取得系列重大技术成果。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合理有效利用资源为中心, 引进与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并举, 加强新工艺流程研究, 加强材料产业化信息化建设。

3.4 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系统的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

重点领域包括风电、光电资源开发利用, 煤炭清洁利用技术。重点研发光伏硅材料、晶硅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装备等, 建设研发试验及产业化示范基地。

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 研究高硫煤的洗选脱硫技术和干法选煤技术, 扩大原煤入洗比例;扩大民用和工业型煤生产;开发或引进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水煤浆制备的燃烧技术、煤炭气化和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研究开发煤泥、无烟煤和褐煤的高效燃烧和利用技术。

3.5 降低工业污染处理技术与设备的开发与研究

研究重点城市和区域生活垃圾、城市污水回收处理利用、材料再生利用成套技术与设备, 研究低品位尾矿、粉煤灰、煤矸石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成套技术与设备。重点发展能够减少工业排放的污染控制技术, 如大气与水污染控制技术、废弃物的处理技术, 生态技术, 如低毒性低残留易降解的新型农药、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污染的环境修复技术、先进的环境污染监测技术、污染预防技术以及制定严格合理的环境标准等, 从根本上控制好污染的源头。

3.6 高新技术工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与示范

重点发展领域为精细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生态恢复材料与技术、环保材料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

3.7 甘肃工业循环经济基地建设

一是兰州、白银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循环经济基地;二是平凉、庆阳煤电化工、石油化工循环经济基

地;三是金昌有色金属新材料循环经济基地;四是酒泉、嘉峪关清洁能源、冶金新材料循环经济基地;五是天水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基地。

参考文献

[1]2010年甘肃发展年鉴[M].

8.经济进步 篇八

摘要:农业发展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自国家加大对农业的关注度和投入力度以来,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农业经济得到了良好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科技进步的概念及特征,进一步探讨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农业科技进步的系统论研究。

关键词:农业;科技;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6.10.005

农业作为基础,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促进农业经济良好发展是国家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本文对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进行的一个综合性研究,旨在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农业经济更好地发展。

1 农业科技进步的概念及特征

1.1 农业科技进步的概念

一般来说,农业科技进步指的是将与农业科学相关的工作技能和生产方法应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来达到促使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的目的。农业科技进步是除了一些硬性要素,比如资金和劳动能力之外,其他能促进农业的生产力进步、提高生产效益以及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1.2 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特征

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农业科技的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来说,不仅水平低而且不均匀。主要表现为:一是不同区域之间的科技进步程度不同,对农业发展做出的贡献也不平衡;二是自然灾害、政策等外在因素影响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三是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还具有较大的潜力。由此可见,可以提升的空间还比较大。

第二,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还处于不稳定状态,波动较大。虽然从“八五”以后,该贡献率一度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但是仔细研究下来就会发现,不同年份间的波动幅度还是较大的,总体说来仍处于不够稳定的状态。

2 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科技水平进步带来的先进成果能促使农业经济得到增长;另一方面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促使科学技术进行变革以适应发展。总体来说,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体现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体现在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是科技进步改善了产业结构,使就业水平得到一定提高。科技进步使得大量的人工劳动可以被机械所取代,当农业不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的时候,就促使人们转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进而使得我国以农业为主的这种产业结构得到改变,不仅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就业率得到提高。

二是科技进步的同时也促使劳动者素质得到提高。科技和教育总是连为一体的,科技进步必然也带动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实现现代化教育。而接受了现代化教育的劳动者一般都具有较好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这样的劳动者必定能与时俱进将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实际中,将其转化为扎实的生产力,不断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科技进步可使农业经济效益提高,扩大农产品商品市场。如今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充满了激烈的竞争,要想在这样激烈的情况下立足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要使产品具有高品质。生产品质高的产品必然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只有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取缔落后的生产方式及生产技术,才能保证新的农产品具有过硬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凭借高品质在市场经济中赢得一席之位,保证农业经济持续增长。

3 农业科技进步的系统论研究

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因此对农业科技进步进行一个系统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当今世界很多发达国家的农业都已进入现代化,科技进步在其中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在中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中,就农业科技进步的系统研究而言,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予以重视:将农业、科技与教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推广农业技术并形成典型模式;在农业科技进步的系统运行中明确各主体的分工和运转协调;在政府主导下科学的设置农业科研机构;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加以重视;不断增强农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并巩固创新地位。

4 结语

上一篇:镇城管环卫奖罚制度下一篇:重庆市高等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