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投资环境

2024-10-24

优化投资环境(共8篇)

1.优化投资环境 篇一

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全民参与,大力优化信丰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民营经济。要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突破性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措施来抓,实行对外开放与对内放开并举,引进外资与引进内资并重,形成全县抓招商,全民抓招商的良好氛围;要强化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社会环境、信用环境、服务环境;要严格依法办事,规范党政机关、企业和公民的行为,切实做到政府机关依法办事、企业依法经营;全县党政机关都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坚决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对影响环境建设的人和事,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努力打造“人信物丰”的良好形象,让所有投资者在信丰创业能够安心、放心。

县审计局谢晓琼

2.优化投资环境 篇二

一、建立区域联盟, 优化区位环境

区位环境对一定的投资项目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性质的投资项目所要求的区位条件不同, 跨国投资者在其他投资环境较好的情况下, 必然选择与自己投资项目相适应的区位环境。区位环境主要包括投资对象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质水文、自然资源情况以及环境保护情况等的总和。因此, 为了扩大吸引国内外投资的范围与规模, 河北廊坊应加强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

由于地缘关系, 北京、天津从河北吸走大量劳动力和人才。这些对于企业长期投资而言不利。因此, 河北廊坊应加强人才区域联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引进大项目对于优化区域投资环境的促进带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大型企业愿意来落户, 自然而然会把中小企业吸引过来, 叫做“协力网络”。只要把一个大项目吸引过来, 其他中小企业就跟着过来了, 这对廊坊市经济起飞有很大积极作用。企业讲究利润报酬, 如何才能吸引他们来投资, 政府要多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来考虑, 提供高效的政策服务和良好的区域投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科学发展观”, 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进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二、完善基础设施环境

基础设施是外国投资者在投资地区进行直接投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基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状况体现了该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现代化发展程度,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因而是吸引国内外投资的必要因素和重要条件。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通讯、供电、给排水、仓库、厂房等生产基础设施和住宅、购物场所和娱乐设施等生活基础设施。

河北廊坊在区位优势基础上, 应大力推进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和城乡联动发展能力应得到持续提升, 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接轨京津、促进京津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 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可忽视。因此, 在当前经济背景下, 政府应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为河北廊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多元化建设和谐安定的政治环境

和谐安定的投资环境是吸引国内外投资的必要条件和最敏感因素。因为投资者进行跨国投资首先把安全性放到第一位。只有社会安定、致力于和谐建设的区域, 才能确保投资的安全, 并为经营获利创造必要的前提, 这直接关系到投资有无保障的问题。因此, 河北廊坊应继续从多元化角度建设和谐省城, 为吸引国内外投资建设稳定良好的政治环境。

一是加快发展生产力, 提高居民的物质文明。物质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近几年廊坊大力发展经济, 综合生产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总体实现小康。但是, 当前所构建的和谐社会还处于和谐社会初级阶段, 尚不能达到高级程度。这就决定了廊坊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 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通过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消除产生不和谐因素的根源。

二是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社会和谐安定, 很大程序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 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不断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确保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和精神资源。

四、优化产业结构, 加大经济环境建设

国内外投资的目的和动机一般都是为了开拓市场、获得廉价生产要素、提高经济效益, 而这些动机的实现直接受投资对象地区经济环境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 投资区域的经济环境是吸引国内外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因素主要包括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趋势, 市场规模及开放程度, 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经济发展策略和措施;金融信贷制度及资本市场发达程度;财政税收制度;信息及社会服务水平等。因此, 廊坊应加大经济环境建设吸引国内外投资可持续发展。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经之路, 廊坊将节能环保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结构优化是其发展质的提高, 通过持续不断的结构创新措施促进产业结构的变迁与升级及其效率的提高, 表现为CRn、产业环境、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对外依存度等指标的提高。世界经济发展表明, 一国或一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市场资源配置和政府投融资政策能否有效配合。尤其是在市场失灵前提下, 各国政府为促进本国区域经济发展采用了各种计划、财政税收政策和系统的金融支持措施。

五、建设优良的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对于外商的投资和经营活动能否顺利进行, 能否达到预期获利目标, 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法律环境是投资对象地区政府为调整关系而制定并实施的各项与国内外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及有关政策和措施等。一是充分体现外资政策。比如对外商投资的范围、投资经营的期限等实现的政策以及对土地租用、税收、产品销售、资本和利润汇出或再投资的规定。对外资企业被征收的合理与适度补偿。二是明确对外资的管理程序, 主要包括对外商投资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审批程序等。对外资遭到的损失以何种手段加以解决, 以及如何处理投资争议。

六、培养开放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和制约国内外投资不可或缺的软环境。社会文化因素的内容比较广泛, 自古要包括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教育水平以及人口素质等。这些对于外商投资者的行为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 廊坊应不断改进社会文化环境。

打破传统保守, 培养开放创新意识。开放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 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政策, 建立完整的开放创新生态体系。社区文化不但是一个城市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更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灵魂所在。为了不断提升廊坊“形象建设”, 应将开放创新作为“形象建设”的重点内容来抓。

随着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成型和发展, 京津廊可以共同打造成为整合全球资源的战略平台, 广泛承接跨国公司新兴产业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布局, 争取更加广阔的合作发展空间。因此, 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是无止境的, 以不断发展的视角提高投资环境, 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促进廊坊经济稳定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振南.我国投资环境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1

[2] .刘立军.滨海新区引进FDI影响因素研究[J].天津经济, 2011, 7

[3] .刘霖.河北FDI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9, 4

3.优化投资环境 振兴东北经济 篇三

东北地区外商投资

法律环境的完善

在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中,优化投资环境最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目前东北地区在执法和司法等工作中存在许多妨碍引资工作,亟待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执法人员心态不稳、法制观念淡薄、执法水平不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与新形势下的招商引资要求不相适应;司法部门受到的干预过多,办案程序缺乏公正,法律适用不规范,各执法部门办事程序不统一,外商在寻求司法保护解决问题时,困难重重,成本过高;执法和司法效率低,投资实现法律救济的时间过长;社会的信用度普遍偏低。由于有关信用度的法律规定较少和不规范,违约的成本极低,而履约方追索违约成本又过高,因此合同的不履行,甚至利用合同进行欺诈现象相当普遍。投资者的许多债权根本无法实现……上述状况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东北地区的引资工作很难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东北振兴将遥遥无期。

东北地区必须高度重视优化外商投资法律环境,在WTO规则的框架内,结合东北实际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个公平、稳定、统一、具有灵活性的投资法律环境。吸引外资,留住外资,确保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1)转变观念,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司法和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我们首先要抓住入世和东北振兴的契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执法和司法人员依法治国、国民待遇、司法公正、司法统一和司法独立的理念和规则意识;加强对执法和司法人员队伍的建设,加紧培养专家型人才,并从律师、大学里优秀法学教师等社会优秀人才中择取菁华,作为专职或兼职人员充实到司法队伍中来,不断提高司法队伍的综合素质。

(2)清理、废止各种限制外资进入、发展的法规、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按照修改后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规定鼓励、限制、禁止外资进入的行业,并结合GATS协议的具体承诺,定期进行修正。进一步开放东北地区外资准入的领域,清理、废止各种限制外资进入、发展的法规、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削减国有经济垄断的行业和领域,除一些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部门和在国内有一定发展前途需要保护的行业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外,其余应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和地区宏观经济目标,通过产业政策加强对外投资的导引,鼓励外资流向高新技术产业,流向节约能源、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出口的产业。

(3)立法必须透明、规范与合理。在制定本地区招商引资的法规和规章制度时,必须充分征求多方面意见,尤其是要吸收投资者参与立法,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更好的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法规和规章。同时,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防止和克服部门利益倾向,维护法制统一,以此推动招商引资和经济的更大发展。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制定必须透明、规范与合理。要提高地方性法规、规章的透明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外资法律、政策公告机制,公布现有的与外商投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并且保证外国投资者能正确理解相关内容;二是明确规定只执行那些公布了的法律、法规、规章,未公开的文件不能作为执法依据;三是维护外商投资法律体系的统一和稳定,明确国家和地方的立法权限,地方性法规不能违反相关法律,同一地方的外资法规之间必须统一协调。法规、政策制定以后,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减少外商投资的政治风险。

(4)通过机构改革来解决行政、司法和执法的统一与高效,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便利、快捷的办事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东北地区应借鉴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做法,加快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让相关部门合署办公,而不改变部门的基本性质,通过这种形式来扩大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执法的效率,方便投资者。同时,通过立法的渠道,规定执法程序,给每级机构和部门乃至每个公务员划定权限,在此权限内有充足的决定力,推进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熏营造规范、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通过实施敞开式集中办公、无距离挂牌服务等方式,增加国家机关部门工作透明度,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政府各执法部门也要强化开放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尽快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作新机制。执法部门在认真履行法定职责的同时,要遵守WTO规则,力争达到手续简便、规则公开、程序规范、操作科学。司法部门必须增强证据意识和规则意识,确保公正司法。

(5)营造宽松法制环境,让投资者充分享受经营自主权。营造宽松法制环境一条最为重要的原则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做到可以从宽的不从严,可以不处罚的就不处罚。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对投资者一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应尽可能地通过指导与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对投资者合法的行为应予以鼓励与支持,使投资者真正感受到宽松的投资法制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他们可以有最大的发挥空间,而不是担惊受怕。在司法领域,司法机关应完成从领导者到中立者的角色转换,应依据国民待遇等原则,平等地对待各方当事人,不是利用法律干预而是运用法律尽快地为他们解决问题。

(6)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建立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引进国外有关的信用管理机制,加大对不守信者惩罚的力度。

提升政府信用吸引外资

振兴东北经济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同时,信用环境也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去信用就等于失去市场。而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中,政府信用又处在核心和主导的地位。入世后,过去那种依靠政府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招商软环境的方式,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已经越来越小,如何大力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杜绝政策体制上朝令夕改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已成为招商引资能否获得最终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政府招商最大的诚信所在。

东北地区当前招商引资中存在的政府信用缺失现象十分严重。政策朝令夕改,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政府盲目干预,任意撕毁合同与协议,漠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政府官员以权谋私。有些政府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不是主动为投资者服务,而是要老板请客,去高档娱乐场所消费,使投资者不堪重负;有些执法人员滥用职权,执法随意性大,吃、拿、卡、要,凡是符合自己意愿的就办,不符合自己意愿的就坚决不办。把执法活动作为创收手段、乱收费、乱罚款、乱扣押……政府信用缺失严重挫伤了外商投资的信心。因此,在东北振兴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政府信用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重要性,花大力气打造法治政府、诚信政府,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以拉動东北经济的振兴与复苏。

(1)强化政府官员的信用意识和责任意识。政府应倡导和加强信用教育与宣传,培养政府官员的信用观念、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提高政府官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这些不仅能够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法治环境,而且也有利于激发政府官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克服工作中的不良偏好,推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完善政府失信的惩戒机制,建立刚性的政府失信惩戒机制,如把政府官员的失信行为作为其政绩评价、官职升迁的重要依据;建立和完善政府问责制。由于政府失信的责任主体缺位,以政府集体名义做出的行政行为往往成为政府官员相互推诿责任冠冕堂皇的借口。为杜绝这种现象,必须落实信用责任主体,把失信的惩戒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政府官员头上,防范以及制止政府官员的随意失信,漠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2)建设法治政府,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提升政府信用、优化投资环境的关键是建设法治政府,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一是将决策规范、政策鼓励与法律保障紧密地结合起来,规范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从法律上明确优惠政策的原则、权限、程序、范围和时限,尽可能用法定优惠代替行政优惠,凡出台的地方性政策必须向上级政府和同级人大提交论证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公布实施。在条件成熟时应尽量将优惠政策上升为法律。二是推动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引进资金、人才和技术的最佳信用,能够维护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能够抑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随意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搞权力寻租,克服行政行为的任意性和非理性,从法律上保护政府信用的实现。

4.优化投资环境 夯实崛起基础 篇四

一、全市开展优化投资环境“服务年”活动成效显著

1、进一步营造了“成本最低”的政策环境。“成本最低”就是要降低一切投资者的综合成本,为客商创造良好的投资条件,这是我们优化投资环境工作的基础。今年,在降低政策成本、融资成本和运输成本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如各国家级开发区都对在区内落户的工业企业全面推行零规费政策。还有其它一些部门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这些措施,南昌的投资成本进一步降低了。

2、进一步营造了“效率最高”的行政环境。“效率最高”就是要为外商生产、经营提供一个高效的环境。这是我们优化投资环境工作的关键。一是开展了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二是推行了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了办证中心管理制度,在办证中心全面推行首席代表制,目前,进驻办证中心的29个窗口181项行政审批事项有90%以上授权已充分到位。三是无偿为外商投资者代理企业设立和建设项目涉及的审批办证事项的相关手续,真正实现了投资者只管生产、经营,剩下的事由我方来做的良好投资氛围。

3、进一步营造“信誉最好”的市场环境。“信誉最好”就是要建立守信、诚信政府,这是我们优化投资环境工作的保证。一方面,打造“信用”政府、法治政府,就必须对一些顶风违纪,破坏投资环境的人和事进行严肃查处。今年上半年,市优化办、市效能投诉中心对东湖区城建局几名工作人员不文明执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给予了有关责任人严厉处分,并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起到了比较好的警示教育作用。另一方面,为把市委、市政府整治软环境的决心和行之有效的优化环境措施,提升到地方立法的高度予以规范,把构筑南昌投资环境工作引入法制化的轨道,市人大、市优化办、市法制局等部门积极地进行优化投资环境地方立法调研,起草了《南昌市优化投资环境管理条例》。

4、进一步营造了“回报最快”的服务环境。“回报最快”就是要帮助在我市投资的企业解决开工、投产中的具体困难,尽快获得收益,这是优化投资环境工作的根本。一是强化服务意识,营造亲商氛围。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直机关工委对全市公务员进行了培训,强化了全市公务员树立帮投资者发展,助投资者成功,为投资者赢利的理念,切实改进了工作作风,达到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目的。二是大力整治“四乱”行为,营造安商理念。市优化办对全市行政执法检查继续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对全市行政执法检查项目和罚款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取消了部分不合理的检查项目和收费项目。三是对

来我市投资的项目实行全过程的跟踪服务,达到富商的结果。高新区提出了“服务无止境、服务无界限、服务出竞争力、服务出生产力”的服务理念,把重大项目分为即将进区的项目,准备开工的项目,正在建设的项目和建成投产的项目,四个层次分别进行跟踪服务,切实帮助项目单位解决困难,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尽快建设、按时投产。

5、真抓实干,确保“服务年”活动取得实效。一是思想上到位。各单位党委(组)都要将此作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法宝,各新闻媒体组织了大量的宣传报道,使“服务年”活动做到了家喻户晓、广为人知。二是组织上到位。各县(区)、开发区、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及时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优化投资环境领导小组,明确了优化投资环境工作“一把手”负责制。三是措施上到位。四是监督上到位。市优化办对优化投资环境“服务年”督查得力,在全市上下建立了优化投资环境工作网络,建立优化办主任周例会和领导小组月调度会制度,及时将优化投资环境情况进行沟通,并在《简报》上予以公布。

二、进一步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南昌实现崛起的基础工程来抓紧抓好

1、要立足一个“深”字。紧紧抓住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市场取向改革两个关键,力争一年一个新变化,三年有阶段性的大变化。要完成目标,就必须要进一步优化环境,深入地做优。口号喊出来容易,做出来难。我们必须切忌那些作风不实、工作不力,搭花架子、流于形式的现象发生。因此,我们必须要始终不渝地把投资成本最低作为追求的目标加以坚持,把办事效率最高作为工作目标加以考核,把信誉最好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准则加以遵循,把回报最快作为全方位开放的政策依据加以贯彻。

2、要立足一个“紧”字,继续扎实有效地推进“服务年”各项工作。一方面有任务的单位要做好自查自纠,另一方面,市优化办要加强督促检查。自查自纠是基础,一要严守标准查问题。逐一进行对照,找出差距。决不能放宽标准、放松要求、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二要端正态度,直视问题。要正视自己,从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体制机制、工作作风上找原因。三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研究解决之道。解决问题贵在落实。

5.浅谈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篇五

发展环境是投资者在作投资决策时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因此优化环境就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持的长期战略和常抓不懈的基本任务。优化环境的基本目标就是整合现有的环境资源,增强其稳定性和增值性。2008年吕亭镇以优化投资环境为抓手,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投资环境的改善毕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上升的过程,要创造新的发展优势,就必须进一步打造更加优化的发展环境。

一、夯实优越的投资硬环境

优越的投资硬环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投资载体建设。通过多种渠道集聚建设资金,优先进行与产业发展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突出园区建设,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建园思路,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园区建设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吕亭镇共投入1860多万元,今年又投入600余万元,加快平坦科技、双龙化工、兴店纺织3个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发展。平坦科技工业集中区一期建成面积265亩,区内的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现签约项目18个,动工兴建项目10个,竣工达产6家。目前,3个工业集中区呈现了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园区的投资洼地作用充分显现。二是切实消除发展瓶颈。为改变电网不合理状况,进一步提高吕亭镇10kv线路供电质量,今年以来共争取资金530余万元进行了10kv及低压线路改造,将原lj-95导线全部更换为lj-150导线,并为兰氏木业架设了供电专线,基本满足了未来5年吕亭的电力负荷增长需求。三是着力改善交通状况。通过加速交通工程建设,修通了全长6.5公里的吕兴快速通道和通往所有行政村的水泥路,先后投资250万元,拉通了宽14米、全长1020米的双龙大道,由此连接了新老安合路,形成了连接城区、村镇互动的交通路网。近期还将投入120万元,修建贯通镇区的吕兴路二期工程,这样将进一步提升吕亭的集镇品位,其区位优势将更加突显。四是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扩大种植和养殖范围。本着“以工兴农、以农促工”的宗旨,注重发展优质品种的种植和养殖,鸿润集团和霞珍集团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水禽养殖基地,双龙丝绸公司建成了万亩桑园基地,基本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二、建设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环境

随着近年来各地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政府服务环境在吸引投资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为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我们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在借鉴先发地区成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联系吕亭镇情,在实践中树立并强化了一个发展理念:要想富民强镇,必须发展工业,要想发展工业,必须狠抓项目,要想抓住项目,必须招商引资,而招商引资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大力优化环境。同时通过开展“吕亭发展靠什么、我为发展做什么”大讨论,狠抓机关效能建设,全镇上下充分认识到政府服务在优化投资环境、发展生产力和招商引资中的关键性作用,为经济工作争做服务蔚然成风。二是健全服务体系。镇里从各部门抽调工作人员成立了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建立了重点企业绿色通道、紧急事项处理机构等服务组织。对招商引资企业需要政府提供的服务,诸如项目申报、审批、办证等具体事项,镇里都明确专人负责,实行全程代理。三是完善服务制度。建立了投资跟踪服务制、服务承诺制、项目建设责任制、领导分包制等制度,确保每一个招商引资项目都有一位镇领导负责联系,加强了领导力量,强化了服务经济发展的制度约束。四是创新服务形式。针对投资商各个阶段的不同需求开展工作,实行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招商并不仅仅是为把企业招进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帮助企业尽快进场建设、尽快投产生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发挥促进当地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提供更细致、更周全的人性化服务,才能建设更加优质的政府服务环境。

三、营造公平有序的法制环境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制经济,公平有序的法制环境可以使投资者对经营收益有明确的预期,对自身合法权益有更强的安全感,这就要求政府能为投资者营造和谐稳定的经营环境。为此,我们坚持做到“一减轻、两降低”:一是合理界定部门职能,规范各类检查、评比活动,杜绝部门越权收费、“吃、拿、卡、要”等违规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二是严格兑现承诺的相关优惠政策,明确投资者、乡镇政府及有关机构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降低因各种人为因素带来的投资风险。三是在企业投资经营过程中,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监督各方严格履行合同条款,依法办事,杜绝欺诈、违约和赖帐等行为,降低企业的合同风险。

不难看出,一个低风险、高信用、公平有序且能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法制环境,始终是乡镇吸引投资的制胜法宝。

四、构建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

政策优惠能带来低投入和高回报,是吸引投资的有效手段,是任何地区特别是基础设施、技术条件和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乡镇招商引资的一张王牌。要根据本地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瓶颈产业现状,确定产业政策和城镇经济发展战略,明确投资重点,制定特殊政策,在企业用地、收费减免等方面提供最大限度的优惠。

投资优惠政策要求付出很大的成本代价,是乡镇需要作出的一项战略抉择。制定投资优惠政策以两个思想突破为前提:一是所失和所得的权衡。投资对当地带来的收益,包括土地等资源要素收益,以及税收收益、就业收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多种收益。其中土地资源要素收益与其他收益之间成反比,土地、劳动力资源要素使用成本越低,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就越大,招商引资的成果就越丰厚,随之带来的税收、就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就越明显。由此可见,优惠政策的付出能换来更多的回报。二是近期收益和长远收益的选择。今天的优惠政策成本将因吸引投资而带来明天综合收益的倍增,相关产业迅猛发展,经济规模急剧扩张,财政状况日渐改善,就业机会不断增多,人气加速集聚,城镇发展水平得以提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这样,未来土地价格攀升带来的收益将远远大于今天低地价的损失。当然,乡镇付出投资优惠成本时既要考虑未来的收益,也要考虑现实的机会成本,在付出代价与乡镇实际承受力之间有一个“度”,要注意把握好利益的平衡点。实际工作中,吕亭镇将土地价格、投资强度、税收回报有机结合,实行浮动地价,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实践证明,乡镇投资优惠的利益导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吸引投资者,是乡镇间吸引投资的一项重要竞争策略。

五、创造良好的企业生态环境

企业的生存发展如同自然界的动植物群落一样,需要必备的生存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哪里的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哪里的生命就充满生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长发展也是如此。

所谓企业生态环境,就是指适宜企业生存发展的综合环境,其中既有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须的产业链、企业群,还包括企业生存发展所需的空间。人类的经济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地域空间,有空间就有距离,有了距离,在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就要支付距离成本。现代经济理论认为: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在50公里的半径内采购到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原料,那么该企业将不得不支付高昂的储存、运输和人力成本,这样的投资是不理性的。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产业培育,立足吕亭的产业特点和比较优势,积极引导扶持各类资本投向重点行业的上下游配套产业,补齐“短板”。通过牵线搭桥、联合招商、共同开发等途径,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在招来兰氏木业后又相继成功引进了其原料提供企业荣兴化工等一批企业,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吕亭工业走上“外抓龙头、内上配套”的链式发展之路。

6.优化投资环境 篇六

市局已制定了《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实施方案》,下面,我从纪检监察的角度,就如何优化营商环境,讲几点意见。

一、认识形势,提高优化营商环境的自觉性。

1、新冠疫情半年以来对我国经济建设影响很大,许多企业复工复产面临很多问题,许多服务行业受到很大冲击,市场疲软。就麻城而言,经济下行严重,上半年财政收入锐减,全市三公经费压缩了10%,项目经费压缩了20%,市级财政支出压力很大。企业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经济运行迫在眉婕。

2、市委将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年度考核评价办法,对市直部门采取季度考核,并与各项年度考核评比挂钩,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不力、行动迟缓、工作被动、企业投诉多、社会反响差,年度排名后5位的市直单位,考核评定为“较差”等次,取消先进单位评选资格。对营商环境年度考评后3位的市直单位进行通报约谈,对连续两年居后3位的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组织处理。

3、优化营商环境是今年市委市纪委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市委已成立了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6个常委、5个副市长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规格之高足以说明市委市政府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视程度,市纪委肯定会加大暗访检查力度,抓破坏营商环境典型,并对坏典型进行全市通报或媒体曝光。市纪委监委已建立破坏营商环境追责问责机制,对吃拿卡要、“钓鱼”执法、乱执法、乱摊派、乱罚款和慢作为、不作为等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追责问责。

二、切实解决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行政审批办事卡”的问题。市局政务服务窗口少数个别工作人员存在业务不熟悉、服务态度差、办事拖拉,上班迟到早退,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要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推进“一门全办、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着力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度、企业和群众满意度,着力打造企业和群众“双满意”的一流政务服务窗口。

2、行政执法工作方面的问题。一是执法业务不熟悉。对本系统执法法律依据不熟悉,权力界限和边界不清晰,适用法律法规不准确;

二是执法程序不规范。受理投诉不及时,不持证上岗,办理案件超时效,文书制作不规范;

三是滥用自由裁量权,搞“钓鱼执法”“狮子大张口”,选择性执法,该立案不立案,办关系案、人情案,大案小办,执法不透明等。要完善315投诉举报平台,及时回应、解决企业和消费者诉求。严控涉企检查执法频次,规范自由裁量行为,依法慎重实施行政强制。严格执行企业“宁静日”制度,严格落实“不诉不查”“不举不查”原则,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严格执行涉企行政处罚“首违不罚”“轻违不罚”情形清单,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和处罚决定审核心三项制度。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经营秩序,依法依规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3、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面的问题。一是责任未压实,特监股与各监管所责任边界不明确,监管责任未认领。到目前为止有鼓楼所、龙池所、开发区所、铁门所、歧亭所、乘马所、福田河所、木子店所、阎河所、盐田河所等十个监管所未认领监管任务。二是各监管所主要负责人和监管人员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认识不够,监管人员怕担责。三是监管能力不足,对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业务不熟悉,对现场监察缺乏直观认识,安全监管工作基本未展开。要求特监股要继续组织人员培训,必要时要组织考试。同时每月每周要到各基层监管所进行现场指导、示范,逐步提高基层监管所特种设安全监管能力。

4、财务方面的问题。一是事前审批履行不到位,先办事后请示,导致费用报销手续不合规,程序不合逻辑。二是报账员对自己单位的财务监督履行不够。三是结算不及时,2020年半年将过,部分所收入费用一次都未结算。这里我强调一下,各所要严格按照财务规定的时间结完帐、结好帐,逾期的所写说明给我,没有写的要通报,搞工作不能拖拖拉拉。

5、“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担当意识不够,责任心不强,市局党组部署的工作选择性落实,有的党组会议或安排的工作不传达或打折扣。有的同志上自由班,迟到早退,工作散漫,有的对领导安排的工作讲价钱、讲困难、推三阻四。二是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批评的不够,总是从关心爱护同事出发,教育的多,问责的少。三是对上级及党组部署的工作纪检监察督办的少。各单位负责人、各党支部书记一定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扛起管党治党责任,敢于向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作风亮剑。

6、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两个责任,要树立不抓主体责任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各单位要根据自已的职能职责,制定好本单位主体责任清单,细化到室、组、人,责任上肩,层层传导工作压力,履职尽责,确保市局党组部署的各项工作落实。把两个责任常记心头,不断健全各项制度,形成责任落实长效机制。提高主体责任履职能力。

7、抓好营商环境问题整改。市局这个方案提出了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五大行动”和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各项任务都明确了责任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大家要结合各自的岗位职责,把握好时间节点,按照任务清单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市局纪检监察、主责办要加强任务清单督查督办,确保任务清单全面完成。

三、强化履职监督,坚决惩治腐败

市局纪检监察、主责办结合各基层监管所、直属单位、机关各股室职能,立足于单位部门岗位职能,强化履职尽责监督。领导班子层面:主要是强化对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监督,既要监督领导班子成员又要监督其分管联系单位,竖持“责任制管责任人,责任人管一班人”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机制,使责任制在领导干部心中有位、身上有责、肩上有压、工作有效。同时强化对中层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监督,一是廉政勤政方面,看各单位是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各级规定的廉洁纪律,是否存在接受行政相对人吃请,是否存在工作日饮酒、是否存在收受行政相对人礼品礼金、是否存在吃拿卡要行为。二是履职尽责方面:看各单位是否认真落实上级和市局党组部署安排的各项工作。是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监管到位。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各级规定的廉洁纪律,造成不良影响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7.优化投资环境 篇七

一、投资环境优化的意义及指标的选取

投资环境是指伴随投资活动整个过程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概括地说, 包括影响投资活动的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经济要素、科技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近些年来, 云南省的经济、社会等诸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但总体的投资环境仍然与发达地区有着较大的差距, 吸引外部投资的能力不足。因此, 优化云南省的投资环境对于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指标的选取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综合考察各种影响因素以及云南的发展实际, 遵循全面性、简洁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 选取了覆盖面宽、能反映云南各州市的总体投资环境的指标, 使用云南省2010年统计年鉴的数据, 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地方财政收入、进出口总值、外商实际直接投资、城镇人口比重、建设用地、自然科学机构中从事科技人员数、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人员数等在内的具体指标。

二、因子分析法及其结果的评价分析

(一) 因子分析法介绍

因子分析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多元变量统计方法, 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公共因子的统计技术。因子分析可以对数据进行简化和降维, 并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 减少变量的数目, 用少数几个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和特定因子之和来表达原来的变量, 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 把原有错综复杂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

(二) 分析过程及评价结果

本文主要对云南省各州市2009年的投资环境各项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 运用SPSS13.0完成。首先考虑原有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运用SPSS13.0计算出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从中可以看出, 大部分的相关关系都较高, 各变量间呈较强的线性关系, 因此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进一步计算特征根及其贡献率, 按照特征根大于1.00的原则, 选入三个公共因子, 其方差累计贡献率达94.786%, 即反映了原有信息的94.786% (见表1) 。

公共因子与原有变量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由因子载荷值来表示。因子载荷值越高, 则表明该因子包含该指标的信息量也越多。因此对前三个因子进一步计算每个因子在每个变量上的载荷。同时为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 得出了旋转后的因子荷载矩阵 (见表2) 。

分析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发现, 第一公共因子F1在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自然科学机构中从事科技人员数、进出口总值、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人员数、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营业收入、旅游总收入、外商实际直接投资、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等指标上有大于0.7的荷载量, 该因子主要反映第三产业、科研、金融支持等发展水平, 其贡献率最大, 为35.248%。第二公共因子F2与建设用地、地方财政支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生产总值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汽车拥有量、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等指标上有较大的相关性, 该因子主要反映的是整体经济水平和经济活力、市场、地方支持力度。第三公共因子F3在人均GDP、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等指标上有较大的荷载值, 该因子主要反映的是第二产业及人均经济发展水平。

进行因子分析之后, 运用线性回归法计算出公共因子得分, 以各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三个公共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百分比作为各因子权重, 进行加权汇总, 进而得出云南省各州市的综合得分, 并对其进行排序。

分析表3可以看出:一是依据综合得分, 投资环境最为优越的是省会城市昆明, 其后依次为曲靖、玉溪、红河、大理、楚雄、西双版纳、文山、丽江、德宏、普洱、宝山、昭通、迪庆、临沧、怒江。并且只有昆明的综合得分较高, 其他州市的综合得分都不是很高, 且只有昆明、曲靖、玉溪、红河的综合得分为正, 其余州市的综合得分均为负值, 说明云南省除省会昆明投资环境较好以外, 其余州市的投资环境普遍较差, 有必要改善现有的投资环境状况。二是在公共因子F1的得分上, 昆明、迪庆、西双版纳、丽江的得分相对较高, 说明这些地区在第三产业发展上较强, 并且昆明在科研方面发展最好, 多数科研院所及人员都集中在昆明, 因此昆明的得分也最高。三是在公共因子F2的得分上, 昆明、曲靖、红河的得分相对较高, 说明这些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高, 市场状况良好, 具有较强的经济活力。四是在公共因子F3的得分上, 玉溪、昆明、曲靖、红河得分较高, 说明这些地区的第二产业发展较好, 且人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三、云南省投资环境优化建议

(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是云南省改善投资环境的首要因素。云南应合理规划、加大投入,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构造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虽然在机场建设以及民航通航率上, 云南省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但由于处于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影响, 大部分地区地形复杂, 发展公路铁路成本较高, 虽然近些年来加大了在交通方面的建设投资, 但依然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桥头堡国家战略的机遇下, 更应抓住机遇, 在公路网布局中针对各地实际情况, 充分考虑公路运输的需求能力和运输成本, 重点提高出省、通关公路的等级, 加快铁路的规划建设, 尽快形成完善、便捷的泛亚公路铁路网。同时利用水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合理开发并节约利用好水资源。依据长远规划合理发展水电, 建设完善的电网覆盖, 为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电力资源供应。

(二) 改善教育环境,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改善教育及科研环境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条件, 因而大力发展教育, 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对于改善投资环境至关重要。针对云南省高校及科研院所较少的现状, 制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长期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发展思路, 同时做好当前的外来人才引进工作, 从教育和高素质的人才上改善云南的投资软环境。

(三)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提高城市化水平

目前云南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低, 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较低,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低, 这些都不利于吸引外部投资。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过程中不仅集约的提供了城市建设及外来投资的建设用地, 同时还提供了较高素质的劳动力, 并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地区的消费能力, 培育了更大的市场。在此城市化的过程中,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随之不断提高, 从而为外来投资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四) 转变政府职能, 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

在国家战略的引导下, 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 形成以间接管理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 政府应充分发挥对市场的培育、规范和监管功能, 培育新形势下的物流等优势产业的发展。重视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精简行政审批事项, 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基于云南沿边的优势条件,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创新涉外经济管理, 使云南抓住历史机遇, 真正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摘要:改善云南省投资环境, 更好地吸引外部投资促进云南全区域更好更快发展, 是实施云南桥头堡战略的重要途径。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 对云南省各州市的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 依据综合因子得分和排序结果进行评价分析, 并提出了云南省投资环境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云南省,投资环境,优化分析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云南统计年鉴2010[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8.优化投资环境 篇八

关键词: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投资结构;环境友好型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1—0061—02

一、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必要性

1.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是承担社会责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创建环境友好企业不仅要求企业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还包含着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所做的努力。节约资源,净化、美化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国家贡献更多优质能源、全力节约资源,是石油企业追求的目标。

2.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是采油企业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迫切要求。原油生产过程的高能耗成为制约油田效益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是适应国家监管,促进采掘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国家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规范了各行业应遵循的保护环境职责。采油厂属于采掘行业,生产范围包括油气资源的生产、集输和处理,而油气及其伴生物(采出水、伴生气)都对大气、土壤、水资源有害,特别是油气开发过程中的钻井液、采出水是长期以来环保的难题。

二、优化投资结构,推动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重点

1.综合利用伴生气,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安塞油田井站伴生气日总产量39 0586m3/d,而伴生气作燃料日使用量158 180m3/d,伴生气利用率是40.5%(油田气利用率90%)。原油生产过程中伴生气不经回收处理,一方面造成能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污染环境, H2S气体极有可能造成周围人员中毒。通过采用井口套管气定压回收、增压点油气密闭混输、联合站油气水三相分离、大罐抽气、轻烃厂处理回收系列技术,对伴生气实现密闭回收和综合利用,既避免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还实现了清洁、安全生产。

一是建设轻烃处理厂综合利用富集区伴生资源。先后投资1.1亿元,建设了WY、PQ、WN、XH四个轻烃厂,利用工艺技术,生产石油液化气和轻烃;并回收轻烃厂产生的干气,为锅炉、加热炉等设备提供燃料,每年利用伴生气2 735.5×104m3,生产轻烃、液化气7 000吨,不仅降低了“废气”排放量,又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能耗。

二是利用井口伴生气进行发电。2008年投资906万元,2009年投资1 094万元,对于伴生资源相对富余的区块WY130、WB、XH等区块建设燃气电站7座,建设井组分散发电机组39座,目前完成单井发电机组17个,总装机容量1 700KW,建成燃气电站3座,装机容量4 500KW,今年1~5月份发电666万度,实现产值305万元。降低了“废气”排放量和单位产品的能耗。

2.加强采油产出水治理,实现100%回注和“零排放”目标。一是采出水实现零排放。严格按照环保 “三同时”的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2000年至今根据生产规模,先后投资9 000多万元建立了14套采油产出水(废水)处理系统,经过工艺处理后,100%有效回注地层,减少了单位产品水耗,实现了“零排放”的目标。二是减少新鲜用水。目前全厂大的指挥点有七个,产生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影响到环境保护。为此经过调研,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使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全部实现回注生产层,预测年节新鲜水约18×104m3。

3.全面实施降噪工程,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一厂的转输站点、注水站主要有机泵产生的生产性噪声,经过检测噪声均超标。员工长期接触噪声,影响身心健康,从2004年以来,先后投资专项费用3 100万元,对203个站点的注水泵房、输油泵房、值班室等场所的内墙和屋顶安装吸、隔音材料,使生产场所噪声降低到了70分贝以下,极大的抑制了噪声对作业员工和周围群众的健康危害,其噪声治理与控制方法对油田采油业具示范作用。

4.优化工作制度,提高系统效率。(1)提高机采效率。抽油机抽汲系统效率低一直是突出问题,平均系统效率只有18.04%。主要原因:一是低产、低泵效井多,油井存在无功作业;二是区块投产时间长,设备老化,受当时设计技术条件的限制,设备耗电量高、效率低;三是油井生产参数偏大,加剧了设备的摩擦损失。为此,全厂投入600万元开展抽汲系统的优化调整工作,优化调整1 112口油井后,平均系统效率由14.44%上升到35.53%,提高21.09个百分点,平均单井节电43.18kwh/d,年节约电费718万元,年节能4 072吨标煤。采油系统效率由18.04%上升到22.03%。(2)优化集输系统,提高输油系统效率。针对集输系统运行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关、停、并、转、抽、换、用、管”等措施,优化设施布局,更换高耗能设备,减少设备台数,实现系统优化与节能技术综合应用的有机结合,提高系统效率。(3)优化电网,提高供电质量。目前安塞油田的10KV电网不是一次性规划,电网结构(线经、布局等)不合理,供电半径过大,变压器与负荷的不匹配。造成线损、变损大,为减少损耗:1)投资200万元维修各大站、倒班点的无功补偿装置,保持功率因数在0.9以上。2)投资240万元,在油区10KV变压器侧安装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使其功率因数保持在0.7以上。

5.有效处理固体废弃物,努力消除环境污染源。原油生产过程中产生工业污油泥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在经过大量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一是投资300多万元,建立了污油泥处理场,实现了对生产现场产生的污油泥进行集中处理。采用技术,脱出的原油可以进行回收,废水也可以进行循环再利用。二是对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泥浆,利用固化技术,实现无害化处理。三是推行无害化措施作业,井下作业时,铺设防渗漏塑料布,使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油水实现回收。

6.实施WY库区综合治理,确保延安饮用水安全。为保证延安市30万市民的饮用水安全,近年来,我厂秉承“奉献能源,创造和谐”企业宗旨,本着“宁可经济损失10亿元,也要让水源万无一失”的高度社会责任,对WY水库一级保护区内的102口油水井关停封井,投资1.2亿元对3座集输站点、28条集输油管线、6座管桥管带进行了搬迁。

7.再造陕北秀美山川,改善油区生态环境。在油区环境治理过程中,以打造生态油田为目标,按照无害化、生态化、园林化的建设思路,及时恢复井站植被。近年来,先后投资1 800多万元,在井站、油区道路两旁植树约60万株,沙棘80万株,草坪60 000多平方米,主要站点的绿化率达到60%以上。

8.开展环境专项治理,消减环境污染风险。一是认真开展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投资3 000多万元,对38座管桥进行加固,对78条油水管线进行了改线和更换;二是建设清洁文明井场,投资1 900多万元对“三边”井场进行了高标准的治理, 100%达到清洁文明井场建设标准;三是投资5 000多万元对早期开发的405口井进行了彻底封堵,消除了环境隐患;四是投资2 500多万元对中山川水库流域、杏子河流域、长尾河流域的管桥12座管桥进行加固,对26条管线进行更换或加固,确保了管线、管桥的安全运行。

9.建设环保示范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近年来,先后投资1 000多万元在WY、PQ、HS区块建立了环保示范区。在井场内均建立了高标准的“三池一渠”,并制作了形象化的环保标识、HSE警示标识、警语牌,所有流程走向标志清楚、美观,工艺流程符合环保要求,以点带面,大大提升了现场环保管理水平。

三、创建环境友好型采油厂的主要成效

1.实现集约化发展,提高了资源利用水平。在油气产量大幅攀升的同时资源消耗的增幅得到了有效控制。 “十五”期间要能耗和用水单耗指标总体保持了下降趋势:原油液量生产综合能耗下降了3.4%;万元企业增加值能耗下降了41.9%;生产吨原油新水量下降了6.8%;注水泵效率提高了6.7%,输油泵效率提高了17.7%,抽油机系统效率提高了5.5%,锅炉热效率提高了6.4%,加热炉热效率提高了0.5%。“十五”期间采油一厂共实现节能量2.25万吨标煤,节约新鲜水150万立方米,实现节能价值量5 900万元。

2.有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投入回报率提高。伴生气、采出水集中处理,不仅保护了环境,而且循环利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实施过程上,做到资源合理利用,减少能源消耗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通过对采出水的有效回注,年节约清水费用1 022万元以上;对原油伴生气密闭输送,配套建成轻烃厂、发电装置,日发电9万度,年发电3 500万度,实现产值1 680万元,轻烃生产25吨,年产值3 000万元。

3.环保隐患得到有效治理,排放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油气水全部进入密闭系统运行,对外排放率为零。生产过程对地层、土壤、水系、空气不造成污染;工业区噪音降低到规定值以下。同时,关停井实现了有效封堵,并全部退耕恢复了植被,井场、站库内整体进行绿化,油田开发从地下到地面实现无排放、无污染,切实体现了绿色油田的特征,实现清洁生产。

4.开创了企地和谐的新局面,得到了社会认可。通过各项环保法规标准的执行,生产方式、工艺设施的完善以及生产、生活环境的美化,为企业员工和周围居民创造优雅的生态环境。建造绿化带、生态路,有效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树立良好的企业环境保护形象和公众的认同感,提高企业周围群众满意率,有效地改善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四、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取得的认识

1.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备的效益工程。一方面,我们通过节能减排,改善了自身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了所在地地方居民的生存环境,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员工、居民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优化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水资源和电力资源等资源消耗的减少,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推动了安塞油田的健康发展。

2.优化投资结构是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重要抓手。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粗放生产方式。资管理部门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思想,不断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应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要求的投资重点,优化投资结构,才能为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提供坚实的支撑和资金保障。

上一篇:房屋安全鉴定探讨下一篇:市场宣传与品牌策划发展部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