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

2024-10-13

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共8篇)

1.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 篇一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流程

2011年8月30日19时30分

(暖场音乐响起,大屏幕播放广东参赛高校视频)20时正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 主持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仪式。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开始,运动员、裁判员入场

20时 18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入场 20时21分

全体起立,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时22分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组委会副主任、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陈新致辞。”

20时 24分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组委会副主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致辞

20时 25分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组委会主任、广东省副省长 宋海宣布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开幕。

20时 25分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旗、广东工业大学校旗入场。

20时 29分

全体起立,升“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旗和广东工业大学校旗,奏“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会歌。

20时 30分

主持人:运动员代表

宣誓。20时 31分

主持人:裁判员代表

宣誓。20时 32分

庆祝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隆重开幕文艺演出,运动员、裁判员退场。”

21时25分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演出结束。晚安。

2.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 篇二

高校竞技武术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专业学生为活动主体,以竞赛项目为主要训练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体能、武技、战术能力、心智能力,争取获得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武术活动。其运动形式主要有套路、散打和功法。本文主要从这三方面加于探讨。

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是由省教育厅、省团委和省体育局联合主办的体育盛会。这是我省高校四年一度的全省大学生精神风貌和体育水平的大检阅。以第6-8届大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为研究视角,窥探其动态变化,审视校际间竞技武术整体发展水平。拟出后奥运时代广东高校竞技武术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这对整体推动广东高校武术竞技水平提升乃至带动武术在高校的普及发展将具有前瞻性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主要以参加广东省第6-8届大学生运动会高校竞技武术队为研究对象。并将参与大运会的高校分为三个层次:一本、二本和专科。由于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没有散打项目和功法运动项目,为了对竞技武术进行全面考察,对武术套路进行了重点分析,而对散打和功法主要运用访谈法、问卷法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网络查阅与竞技武术相关文章、著作、书籍和多种体育类期刊。

1.2.2 问卷调查法

对第八届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的有关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随机对78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78份调查问卷,回收78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76份,,有效率97.43%。

1.2.3 访谈调查法

口头访谈领队、教练、裁判员66人。

1.2.4 数据统计法

对所有的有效问卷进行汇总归类,通过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1.2.5 广东省高校竞技武术发展现状诊断指标

高校竞技武术发展现状诊断指标主要表现在:高校参与数量、发展效率与整体发展质量。通过竞技武术普及率反映发展数量,通过是否拥有高水平运动员特招权来表明发展效率,通过套路、散打、功法的协调发展格局来体现发展的质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广东高校不同层次学校竞技武术套路的整体水平差距大

总体而言,高校参与总数在逐届下降,分别是第6届为25所,第7届为20所,第8届为12所。一本参与率最高,二本次之,专科最低。竞技武术套路整体发展水平最终综合表现为参与能力,因而,各层次参赛实力的学校数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不同层次学校武术套路的整体发展水平,见表1。参赛队数在逐渐减少,可见普及水平在逐届下滑。归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一是办赛模式的变化,办赛规模的缩减。第6-7届为政府和学校共同办赛,而第8届则只是广东工业大学自主办赛。而大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是高校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挥棒。二是高考体育中不再考试武术专项。自2009年广东省高考废除武术专项后,从事中小学武术教练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逐步下降。废除武术专项后,很多同学在选择自己专项时都会考虑就业前景。三是武术高水平运动员特招权紧缩,只集中在少数几所高校。

注:一本、二本、专科学校统计数目截止至2010年

2.2 广东高校竞技武术套路普及率区域差距大

2.2.1 不同地区普及率分析

表2结果表明,高校武术套路普及率西部地区最低,广州地区相对较高,高校总普及率为34%。可见,各地区竞技武术套路普及率存在差异,且总普及率较低。中华武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流阵地,如此低的普及率值得我们深思。

2.2.2 不同层次学校普及率分析

从表3可知,不同层次学校有竞技武术套路代表队的存在较大差异,一本为7所,二本为18所,专科为8所。这种差异主要归因于两方面:一是大学生运动会武术竞赛组别项目设置存在差异;二是武术运动员生源来源存在差异。

2.3 广东高校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水平梯队分析

根据第6-8届广东省大学会运动会武术套路组别设置,第6届设置有甲、乙、丙组,第7届设置有甲、乙组,第8届只设置有乙组。为了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只对乙组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第6-8届运动会乙组金、银、铜牌数,对各学校进行层次聚类可形成第一、二、三梯队,具体情况见表5。各梯队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各学校拥有武术特长生特招权限的不同,第一梯队学校一直享有特招权,第二梯队学校时有时无,第三梯队学校无特招权。二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同。三是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存在差异。

第6-8届都能斩获2枚金牌以上的为第一集团军,;集中在于广州体育学院、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所高校,它们在比赛中占有绝对优势;第6-8届三届中能有一次染指金牌的学校为第二集团军,它们是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湛江师范学院;在第6-8届三届运动会中一枚金牌未能获得的学校有韶关学院、韩山师范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广东警官学院,它们在比赛中完全处于劣势。主要原因一是第一集团军的学校有高水平运动员特招权,导致第二、三集团军未曾比赛已输在了起跑线。二是竞赛环境有待进一步净化。武术套路还未曾从主观因素决定比赛中脱胎换骨出来。笔者有幸参与三届比赛工作,比赛中时有歪风邪气盛行。

2.4 广东省高校竞技武术散打开课情况分析

表6结果表明,各地区高校散打开课率均在50%以上,且开课率相差不大,总开课率达67%,比套路的总普及率34%要高。表明散打项目在广东高校的发展呈现出普遍化、均衡化发展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散打技法体系简单易学。二是散打技法具有防身自卫功能,有较强实用性。三是对师资、场地器材要求不高。

广东省高校散打与套路的竞技水平存在发展不协调现象,套路竞技水平整体要比散打竞技水平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各届大学生运动会均设有武术套路比赛,而大运会中从未设置散打比赛。不可否认,这是竞技水平提高的驱动力。其二散打比赛涉及到安全问题,领导害怕出现安全事故,不敢开展对抗性比赛。其三散打项目自身建设不完善,散打技法体系、规则、赛制等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特别是可观赏性不能迎合现代人们的欣赏水平。

2.5 广东省高校竞技武术功法发展现状分析

武术功法运动是武术的三大运动形式之一。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功法运动多年来游离于武术概念之外。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于2004年两次邀请有关专家,对56种功力比赛项目和规则进行了论证。随后举办了一系列赛事,赛事的举办打破了武术以套路和散打为主的竞赛格局,使多年来流传于民间的武术功法运动,登上了现代体育竞技的大舞台。调查发现:广东高校开设武术功法课程学校非常少,目前只有广州体育学院,还处于起步阶段;武术功法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健身、技击和竞技价值。在高校开展有利丰富学生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功法运动在高校开展还存在诸多瓶颈:领导不重视;师资缺乏;器材场地、经费不足等。

2.6 广东省高校竞技武术发展源动力分析

校际普及率、大运会参赛率、高水平运动员特招权、武术发展效率四者综合于一体,四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6.1 校际武术普及率与大运会的参赛率相关分析

就校际普及率与大运会参赛率通过SPSS17.0作两个变量相关分析。研究表明,校际普及率与大运会参赛率相关系数R=0.931,双侧检验结果P=0.025<0.05,说明两者相关具有显著性,也就说在某种程度上校际武术普及率与校际武术整体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相关。可见,要提高广东高校武术整体发展水平,就需要以大运会为指挥棒,加大武术推广力度,争取更多的学校参与其中。

2.6.2 武术高水平运动员特招权与武术发展效率相关分析

就武术高水平运动员特招权与武术发展效率通过SPSS17.0作两个变量相关分析。研究表明,武术发展效率与高水平运动员特招权相关系数R=0.963,双侧检验结果P=0.006<0.01,说明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这一结果印证了:谁拥有了武术高水平运动员特招权谁就拥有了金牌数和奖牌数。

2.7 广东省高校竞技武术发展路径选择

2.7.1 针对广东高校武术竞技武术发展不平衡现状,可分区域、分学校重点发展各自优势项目。

2.7.2 根据武术项目发展特点及规律,尖端人才培养周期相对较长,可恢复体育高考考试武术专项,有利于武术高水平人才的梯队建设。

2.7.3 将省运会与大学生运动会相结合,省运会可允许在校大学生高水平运动员参与,以赛事为指挥棒,引领武术竞技水平的提高。

2.7.4 武术高水平运动员的特招权授予当中要注意不同区域高校、不同层次学校的统筹兼顾与协同发展。

2.7.5 在重点发展各自优势项目的基础上,要兼顾套路运动、散打运动、功法运动的互动发展。

2.7.6 可借用它山之石,同项目群中成功的发展理念及模式要借鉴,要与时俱进,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和科技创新竞技武术发展。

3 结语

广东高校竞技武术当前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各学校竞技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套路、散打、功法三种运动形式发展不平衡。后奥运时代,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抓住普及是根基,提高是中心,整体发展是最终目标这条发展思路。着实以人为本,在竞技武术发展源动力“人”字上很下功夫,竭力争取领导们的支持;充分挖掘武术尖端人才,努力搞好竞技武术人才梯队建设;兼顾套路、散打、功法的协同发展;并以赛事为指挥棒,大力整治赛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安晓辉.竞技武术国际化推广的现状诊断及战略选择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6):63

[2]刘同为.21世纪武术发展战略研究[J].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论文摘要汇编(一):381

[3]温力.竞技武术现状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32(1):13

[4]曾于久.武术套路与散打比赛相结合的可行性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9,23(2):66

[5]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 篇三

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分别组队参加比赛,在编写教案、说课、队列队形操练、中小学广播操、体育课教学的组织、教师技能展示等六大体育教师基本教学技能中进行了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东莞、广州、珠海、中山、深圳、湛江、顺德、佛山、惠州、茂名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前十名,东莞市代表队的惠颖等100名教师获得一等奖,东莞市代表队冯伟华等40名体育教师评为优秀指导员。

据悉,为了切实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走教师内涵发展道路,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厅、省体育局在去年颁发的《广东省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决定把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作为广东省一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制度,纳入到每三年一届的全省中学生运动会(下称“中运会”)中,并计算代表团的团体总分。

4.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 篇四

经组委会研究批准,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手球比赛将于2010年6月27日至7月1日,在深圳市举行,为做好大会各项组织工作,现将有关比赛事宜补充通知如下:

一、竞赛日期和地点:

1、日期:6月27日至7月1日;

2、地点:深圳体育馆(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笋岗西路深圳体育中心)。

二、报名及报到:

1、报名:各参赛单位于5月28日-6月1日在广东省青少年训练竞赛中心网站上报名(网址:http://),报名时必须填写报名工作的联系人、项目主教练的姓名及联系电话。截止日期后将不再接受报名及任何修改工作。请各参赛单位以横向A4纸打印网上报名表,加盖地市体育部门公章,并将报名表原件于6月7日前寄至广东省青少年训练竞赛中心(地址:广州市较场西路16号,邮编:510056,收件人:孙天华,电话:38005796)。

2、报到:仲裁和裁判员于6月24日上午12:00前到深圳市银湖旅游中心报到(地址:深圳市罗湖区银湖路38号,联系人:姚燕妮,电话:***,徐建琴,电话:0755-82431111,***);各参赛单位于6月25日上午12:00前报到,地点及联系人同上。

3、交通指南: 驾车:北环大道东往西方向——银湖(深圳)汽车站出口(北环大道辅路)——银湖路——银湖旅游中心。

公共交通:乘坐69路公共汽车在银湖度假村站下车;罗湖火车站搭乘352或7路公共汽车至银湖(深圳)汽车站下车,步行5分钟至“汽车站北”站转乘69路前往银行旅游中心。

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手球比赛补充通知

三、竞赛规程补充说明:

1、比赛用球为STAR牌手球

2、决定名次办法:

(1)若遇两队以上积分相等,则依次按下列办法决定名次: ①相互间比赛的净胜球数多者名次列前; ②相互间比赛的进球数多者名次列前;(2)若仍相等,则按下列办法决定名次: ①全部比赛的净胜球数多者名次列前; ②全部比赛的总进球数多者名次列前;

(3)若仍相等,则抽签决定名次。

四、联席会议:

6月25日19:30在深圳市银湖旅游中心会议室召开领队、教练员联席会议,请各位领队、教练员准时参加。

五、经费:

1、各队在编的运动员、教练员、领队、医生每人每天需缴纳食宿费70元,超编人员每人每天需缴纳食宿费250元。

2、裁判员的差旅费按照国家工作人员差旅费的现行规定标准执行,费用由大会负担。如中途无故停留、绕道而行等所增加的费用,大会不予报销。

六、参赛要求:

所有参赛运动员必须携带二代身份证及省注册证参赛,省外户籍注册的运动员还必须审验《全国运动员注册证》方能参赛。

七、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赛区交通路线图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日 附件:

赛区交通路线图

5.山东省23届运动会 篇五

会徽:

会徽图形是由“荷花”变形为“三位手拉手奔

向前的运动员”,同时“荷花”又是数字“23”变

形所构成,图形也含变形的古汉字“山”、抽

象的“济”字,中间人形头部也是抽象的“山东

地图”。

1、“山”字、“山东地图”,体现了山东的

地域特点。

2、数字“23”,突出“第二十三届”的涵义。

3、“三位手拉手奔向前的运动员”,彰显

出“运动会”的内涵及“全民参与”的特点,也体现了山东省蓬勃发展的体育事业和团结进取、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

4、抽象的

济”字,体现了运动会举办地———济宁的地域特点及文化特性。

5、“荷花”为“济宁市市花”,体现了“济宁”的特色,同时“荷花”也象征清香、美丽、美好,喻指此次运动会各项之精彩及山东体育事业美好的明天

吉祥物名称:

宁宁命名含义:名称取之第二十三届省运会

举办地“济宁———济水安宁之吉祥寓意”,“宁宁”

可爱、动听、活泼,体现了安宁、平安、和谐之感,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并承载了对山东省二十

三届省运会的美好祝愿。设计含义:1.吉祥物运用

“儒家文化、杏坛学子”为设计元素,充分体现了文

化传承,并巧妙地融入了水的造型,彰显了“孔孟之

乡、运河之都”济宁,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以及中

国文化精髓的源远流长。

2.奔跑、欢快的“宁宁”,充满了体育运动的无穷

魅力,喻示着对第二十三届省运会的承办,必将使

济宁“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带来新机遇与新

动力。

3.健康自信、喜庆吉祥的“宁宁”,彰显了儒家提倡的“六艺”教育中的体育元素,体现了厚重的文化底蕴。4.吉祥物人性化设计后活泼可爱、富有活力、充满着自信,集“健康、活泼、开放、动感、时尚、和谐”于一身的“宁宁”欢迎各界人士亲临济宁,共享山东省运之畅悦。篇二: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篮球竞赛规程

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篮球比赛

竞 赛 规 程

一、竞赛项目

(一)男子篮球:甲组、乙组

(二)女子篮球:甲组、乙组

二、竞赛日期和地点

(一)预赛

1、男子乙组:2014年5月20日至5月25日在济宁金乡举行。

2、女子乙组:2014年5月27日至6月1日在济宁曲阜举行。

3、男子甲组:2014年6月13日至6月20日在济宁金乡举行。

4、女子甲组:2014年6月22日至6月29日在济宁曲阜举行。

(二)决赛男子组比赛在济宁金乡举行,女子组比赛在济宁曲阜举行,具体比赛时间另行通知。

三、运动员资格

(一)按照《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青少年组)竞赛规程总则》以及有关运动员的注册、交流的规定执行。

(二)运动员报到及参赛检录时,须向大会交验《山东省体育竞赛运动员注册证》及运动员身份证原件,缺一证件者,一律不得参赛。

(三)凡不参加省运会预赛的运动员(经省体育局批准

参加国际、国内大型比赛的运动员除外),不得参加省运会决赛。

四、报名办法

每队可报领队、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医生各1名,运动员15名,只允许12名运动员到赛区参赛。运动员必须经三甲医院检查,证明身体健康者,方能报名参加比赛。

五、竞赛办法

(一)竞赛规则

执行中国篮球协会最新审定的《篮球规则》及国际篮联最新解释。预赛执行以下特殊规定:每队必须分成两组,每组各6名运动员分别参加第一、二节比赛,第三、四节上场队员可自由组织,第一、二节比赛如因伤、犯规等原因造成本节上场队员不足5人,最多允许对方教练从另一组队员中挑选一名队员替换,如果上场队员仍不足5人则只允许现有队员进行比赛。决赛不执行此规定。

(二)预赛

1、甲组(男、女):

第一阶段

依照2013年山东省篮球锦标赛(甲组)的名次排序进行蛇形排列分为a、b两个组进行单循环比赛决出小组名次。比赛分组如下:

男篮: b 组:烟台、潍坊、泰安、日照、滨州、莱芜。

女篮:

a 组:烟台、济南、潍坊、日照、滨州;

第二阶段

获得a、b两个组1-3名的队组成c组进行单循环比赛决出1-6名;获得a、b两个组4-6名的队组成d组进行单循环比赛决出7-12名;获得a、b两个组7名以后的队组成e组进行单循环比赛决出13名以后的名次;如果d组或e组只有一支队则该队不再比赛直接为第七名或第十三名,有二支及以上队则仍然进行单循环比赛决出名次;第一阶段同组相遇的二队不再进行比赛,直接将比赛成绩带入第二阶段。

2、乙组(男、女):

第一阶段

依照2013年山东省篮球锦标赛(乙组)的名次排序进行蛇形排列,分为a、b、c、d四个组进行单循环比赛决出小组名次。比赛分组如下:

男篮: a 组:淄博、东营、滨州、聊城; b 组:潍坊、泰安、临沂、日照;

d 组:烟台、青岛、菏泽、枣庄。

女篮: b 组:青岛、滨州、莱芜、德州;

c 组:淄博、临沂、菏泽、枣庄;

d 组:潍坊、烟台、泰安、东营。

第二阶段

获得a、b、c、d四个组的第一名组成的e组进行单循环比赛,决出1—4名;获得a、b、c、d四个组的第二名组成f组进行单循环比赛,决出5—8名;获得a、b、c、d四个组的第三名组成g组进行单循环比赛,决出9—12名;获得a、b、c、d四个组的第四名组成h组进行单循环比赛,决出13—16名。

(三)决赛:

获得预赛前9名的队伍和东道主队济宁队共10支队伍参加决赛。所有组别的比赛采用同一种比赛办法,分第一阶段分组循环赛和第二阶段淘汰赛。

1、第一阶段

参加决赛的队伍分为a、b两组进行单循环比赛决出小组名次。预赛第7名定位a4,第8名定位b4;预赛第5名优先选择落位a3或b3,第6名自然落位a3或b3剩下的位置;预赛第3名优先选择落位a2或b2,第4名自然落位a2或b2剩下的位置;预赛第1名优先选择落位a1或b1,第2名自然落位a1或b1剩下的位置;东道主济宁队优先选择落位a5或b5,预赛第9名自然落位a5或b5剩下的位置。

比赛分组如下: a组: a1、a2、a3、a4(预赛第7名)、a5 b组: b1、b2、b3、b4(预赛第8名)、b5

2、第二阶段

获得a、b两组的第一名、第二名进行交叉淘汰赛决出1—4名;获得a、b两组的第三名、第四名进行交叉淘汰赛决

出5—8名;获得a、b两组的第五名直接比赛决出9—10名。

具体竞赛办法见下表:

(四)在省运会预、决赛比赛中如运动队出现打假球、打默契球、消极比赛等违反赛风赛纪的情况,经仲裁委员会认定后,取消该运动队比赛名次(所有与对方队比赛的比分均判为0:20告负)和取消体育道德风尚运动队的评选资格,其参赛费用自理,同时对该单位处以全省通报批评的处罚。

(五)男队使用山东省篮球协会审定的7号比赛用球;女队使用6号比赛用球。

六、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按照《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规定执行。

(二)各组冠军队各授予奖杯一座,授予奖牌的办法按照

篇三:山东省第二十四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草案)山东省第二十四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草案)

一、竞赛时间和地点

2018年9月在青岛市和淄博市、日照市举行。

二、竞赛项目 射击、自行车(公路、场地、山地、bmx小轮车)、武术(套路、散打)、赛艇、皮划艇、帆船(帆板)、射箭、击剑、现代五项、手球、橄榄球、田径、游泳(跳水、公开水域)、铁人三项、跆拳道、拳击、举重、国际式摔跤、柔道、体操(蹦床、艺术体操)、足球、篮球、排球(沙滩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

三、参加单位

四、运动员参赛资格

(一)山东籍或有资格代表山东参加全运会的运动员;

(二)经县以上医务部门检查证明身体健康者;

(三)符合山东省体育局有关规定,并自愿签署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承诺书;

(四)符合规程总则和各项目单项竞赛规程、规则的有关规定;

(五)获得注册和建证

运动员注册建证规定:

1、各单位只能为本市户籍的运动员注册建证。

2、参赛运动员必须按照省体育局相关规定进行资格审查和注册建证(具体办法另行通知),获得山东省体育局颁发的《山东省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竞赛证》,并在2015、2016、2017年参加两次全省锦标赛(以各项目训练单位每年锦标赛后确认名单为准,正式报名后,因 1 各种原因未能参赛或中途无故退赛者,不视为参加一次锦标赛)或代表山东参加国际、国内青少年比赛(以当年省体育局下发的正式名单为准)方有资格参加第二十四届省运会。

凡没参加省运会预赛的运动员均不得参加省运会决赛(经省体育局同意参加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的运动员除外)。

3、代表外省(市、自治区)在全国注册的运动员不得参加省运会。

凡在省运会预赛或决赛报名之后至各项目比赛开始之前,经查实有运动员违反注册等参赛资格规定的,将取消该运动员的参赛资格,并依据该项目第二十四届省运会竞赛规程、最新竞赛规则以及其它相关规定,可以重新确定竞赛编排方案并进行比赛;凡在各项目比赛开始之后至比赛全部结束之前,经查实有运动员违反注册等参赛资格规定的,将取消运动员(队)的参赛资格和比赛成绩,已进行比赛的其他运动员(队)成绩及竞赛编排不变;凡在各项目比赛全部结束之后查实有运动员违反注册等参赛资格规定的,将取消运动员(队)的比赛成绩,其他运动员(队)所获名次依次递补。”

(六)引进运动员规定

1.以户口所在地身份证为准,凡省外身份证号码且在2014年6月30日之后户籍落户山东的运动员参加山东省第24届运动会均视为引进运动员。往届省运会引进的运动员不视为引进。2.甲组运动员的引进工作由省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引进的运动员必须办理转正或试训手续,并代表山东完成全国注册,方可代表某市参加第24届省运会。乙组运动员的引进工作由各市负责,引进的运动员必须代表山东完成8年以上全国注册(有年龄限制的项目,必须签定在达到注册规定年龄时,代表山东进行全国注册的协议书,未满16周岁的须由法定监护人代签),符合第24届省运会资格的运动员方可代表引进单位参加省运会。各市将拟引进的运动员名单和材料报 2 省相关项目管理单位,省相关项目管理单位在规定时间内统一组织集训,合格者可办理引进手续。引进材料由省项目管理单位审核,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省体育局审批。未经批准,一律不得引进。

男子足球甲组的引进以该运动员参加全运会的资格代表山东为准。即:中国足协认定该运动员注册且全运会代表山东参赛。如发生运动员转会或所属单位变更,转会协议内容具备全运会代表山东的方能参赛。

3.各代表团每个组别、每个项目最多只能引进2名运动员。引进运动员截止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4.2016年1月底前,省体育局公示引进运动员名单,2016年2月底之前公布全部符合参加省运会的引进运动员名单。

5.第二十四届省运会预、决赛期间,凡被查出有假引进的,除取消参赛运动员比赛成绩和参赛资格外,每查出一名运动员在所属代表团中扣除2枚金牌,26分。

(七)运动员交流规定:

1.允许省内各市之间运动员有序交流。已经办理交流手续的运动员不得更改参赛项目。

2.省内市间交流运动员,输出市可不受单位、项目和运动员交流人数限制,输入市每个项目只能与一个市交流(东道主不受限制);足球、篮球、排球(沙摊排球除外)、手球、橄榄球项目每个组别参赛队交流人数不得超过3人(东道主代表队的本市籍运动员不得少于报名人数的50%);2人以上(含2人)团体项目,每个项目不得超过2人;个人项目每小项只允许交流1人。3.办理交流时间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前,逾期不予受理。

4.交流运动员成绩交流双方各计50%。

5.运动员交流必须签订《山东省运动员交流协议书》,一式四份,由省体育局统一印发,在规定时间内报省各项目管理单位审核同意后 3 报省体育局批准备案,省各项目管理单位一份,交流双方单位各持一份,省体育局在2016年1月31日前公布交流名单。6.引进的运动员不能进行交流。

(八)运动员换项规定

1.所有参加第二十四届省运会的运动员允许换项一次。

2.本周期第一次参加省年度锦标赛的项目为首次参加项目,此后有更换项目参赛的视为换项,需办理换项手续,新换项目必须出山一次。

3.省项目管理单位按省体育局规定,具体负责运动员的换项工作,并报省体育局备案。换项时间截止于2017年9月30日,省体育局2017年12月31日之前公布换项名单。

4.引进运动员不得换项。

(九)输送到解放军具备与我省实行奥运会、全运会两次计分,并通过第二十四届省运会资格的运动员,经省各项目管理单位核准后,报省体育局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在该项目预赛报名之前,国家体育总局公布认定双计的运动员方可代表所属输送市报名参加省运会。

(十)通过第二十四届省运会资格的运动员,经省各项目管理单位审核同意并报省体育局批准的,同高等院校或俱乐部双重注册的运动员,可代表输送市参加省运会。

(十一)经省体育局批准,第十三届全运会期间临时转会(交流)到省外参加第十三届全运会,并符合第二十四届省运会参赛资格的我省优秀运动队运动员,可代表所属输送市报名参赛(以省项目管理单位和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提供的名单为准)。

(十二)山东省运动队运动员符合参赛资格的均可代表输送市报名参赛。

(十三)凡无故不参加省体育局指定比赛或集训任务的运动员,4 均不得参加第二十四届省运会比赛。

(十四)本周期(2015-2018)年度赛前文化课考试和思想品德不合格的,以及受到纪律处分的运动员不得参加省运会。

五、参加办法

(一)运动员报名参赛必须携带《山东省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竞赛证》、县级以上医务部门出具的身体健康证明、人身意外保险、以及本人和教练员签名的反兴奋剂保证书。

(二)各项目参加决赛的运动员须经过预赛选拔确定。凡被国家体育总局选派参加国际国内重大比赛的运动员,比赛时间与省运会该项目预赛时间冲突的,需在该项目预赛前30天提供国家体育总局选调文件(原件)、省相关项目管理单位申请报告和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证明。经省体育局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分管局领导签字后可直接参加决赛。

(三)各项目参加决赛的报名人数按照各项目竞赛规程的规定执行。

(四)运动员资格审查工作由省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具体形式和办法由各实施单位制定,资审结果报省体育局备案,省体育局负责监督检查。

根据运动员身份证年龄并参照骨龄划分参赛组别。24届新建证运动员骨龄低于身份证年龄者,以身份证年龄参赛,骨龄大于身份证年龄1岁(含)以上者,按骨龄参赛;参加过23届省运会的乙组运动员按照23届骨龄顺推至2018年参加24届省运会,不再重新建证。当身份证年龄大于骨龄2岁以上者,以身份证年龄参赛,身份证年龄大于骨龄2岁以内及身份证年龄小于骨龄者,按顺推后骨龄参赛。允许运动员同项目升组比赛(项目竞赛规程和规则有规定的除外),引进运动员不得升组比赛,运动员参赛组别以省运会预赛报名为准。5 篇四:水乡情 省运梦—陈伟市长在枣庄市申办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陈述报告

水乡情 省运梦

—— 陈伟市长在枣庄市申办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陈述报告

(2010年3月20日)

尊敬的黄胜副省长,尊敬的司安民副秘书长,尊敬的张洪涛局长,尊敬的济宁市张振川市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枣庄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很荣幸地向各位做陈述报告。

我是昨晚十点钟接到我们体育局同志的电话,让我代表枣庄作申办陈述。我非常荣幸,也非常兴奋。各位手上已经拿到一份书面陈述,但是我昨晚思绪万千,又动笔写到今天凌晨四点,专门写了一个口头陈述,一并作为枣庄的陈述报告。我在想,或许有人会问,并不是大市强市的枣庄,为什么会这样迫切地申办省运会?我有三点理由。

第一,有一种缺憾,让枣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期盼省运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缺憾呢?美仑美奂的全运会,向全国人民展示了山东发展的巨大成就,全省体育场馆建设也创造了全运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但由于枣庄新城搬迁,我们非常遗憾地错失了这一历史性机遇,至今市驻地没有大型综合场馆,留下了其他16个市都没有的缺憾,成为全省最后的一个空白。也正因为如此,枣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期盼省运会,希望借省运会的机遇,加快体育场馆建设,尽快弥补其他各市没有的缺憾,尽快填补全省最后一个空白,推动山东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没有像今天这样期盼省运会,地处偏远,更渴望融入体育大家庭,体验齐鲁一家亲的友情、亲情;人口较少,更渴望为山东的体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与大家一起分享省运会带来的欢乐。

第三,有一种追求,让枣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期盼省运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追求呢?就是枣庄人民再创辉煌的追求。枣庄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转轨,煤炭资源的枯竭,枣庄的发展一度走入了低谷。在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枣庄人民再创辉煌的追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在这里,我要向大家报告一下,原来中央只限定东北和西部地区的城市,才可以列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枣庄之所以能够破格列入,成为东部地区唯一的试点市,并不是因为我们比他们更困难,而是因为我们提出,要为老工业基地的率先崛起、资源枯竭城市的率先转型趟出一条路子,这一思路得到了国务院的认可。我们感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待遇,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至今尚未破题。像德国的鲁尔地区,被公认为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最成功的范例,即使在德国政府强力支持30年后,目前经济增长率仍低于全国平均3个百分点,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3个百分点。

在这个关键时期,枣庄申办省运会,让我想起了当年发生在枣庄的台儿庄大捷。在抗战节节败退、“亡国论”甚嚣尘上的时候,一场台儿庄大捷,唤起了全国和世界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正如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所说的那样:能称得上转折点的城市不多,台儿庄是其中一个,台儿庄大捷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转折点。我相信,省运会就像台儿庄大捷一样,将成为枣庄城市转型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极大地鼓舞枣庄人民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的勇气和信心。枣庄申办省运会,不仅事关山东,也事关国家的转型发展战略,我们期盼这个转折点早日到来。也正因为如此,枣庄人民申办省运会的追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或许有人还要问,并不是大市强市的枣庄,有没有能力承办省运会?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回答。

一是物质基础。

我认为,随着山东的经济发展,全省17个市,目前都具备承办省运会的基础条件。

竭城市转型试点市,枣庄将连续10年获得中央、省里的政策、资金支持,每年大约5亿元,其中一部分资金,我们将用于体育设施建设。随着综合实力的提升,我们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也将不断增加。

二是赛事条件。

硬件方面:场馆设施完备。由于组团式城市的特点,枣庄五区一市都在半小时交通圈内,全市已建体育场馆29座,计划建设9座,这样的便捷性和密集程度在全省都是少有的。目前,我们已在新城规划了现代化的大型综合体育场馆,并打算在国际上招标设计。虽然枣庄市驻地没有体育场馆,但一张“白纸”能够绘出最美最好的蓝图。

软件方面:办赛经验丰富。枣庄每年都要承办5项以上国家级体育赛事,去年承办了10项赛事,完全具备省运会的赛事组织能力。枣庄虽然是一个小市,但万人中的冠军数却非常高。近年来,共培养出邵泽法、武玉华、高焕波、张晓建、龙玉文、李勇、杜美玲、刘青、李刚、刘玉成、何树勇、蒋侠、程鹏、金彤等世界冠军14人,另外有亚洲冠军6人,全国冠军21人。

三是群众支持。

枣庄虽然是一个小市,但群众体育工作始终走在前列。2003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005年在全省率先完成社区体育健身园建设。连续6年被授予“全国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连续4次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是全国唯一的“健身秧歌城市”。

枣庄市民的支持情况如何?是我非常关心的。昨天我特地委托统计部门进行了电话调查,随机抽取1200人,即使把不了解情况和拒绝回答的都计算在内,仍有超过96%的市民支持申办省运会,有近3万市民和大学生表示愿意成为志愿者。正是有强大的民意支持,我今天特别有信心地站在这里向各位陈述。如果各位评委把这份信任投给枣庄,我们庄严承诺:

我们将履行所有的义务,解决所有的问题,满足所有的需要,举全市之力,办一届如榴花般绚烂的特色省运、生态省运、和谐省运。

我们将在学习借鉴全运会市场化运作成功模式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如期建成设施一流、技术先进、功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同时,进一步加强体校、运动员培训中心的建设。

我们将为所有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提供优质的服务,创造良好的竞赛

环境,展示山东竞技体育的最高水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无论你们今天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将载入山东体育事业发展的史册。你们的决定将影响一个城市的未来发展,枣庄人民正翘首等待着你们的选择。他们期盼省运会的梦想,远远超乎你们的想象。如果你们将神圣的一票投给枣庄,所有的遗憾都将成为过去,所有的渴望都将变成行动,所有的追求都将成为现实。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4年后的枣庄,会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谢谢大家!

篇五:陈伟市长在枣庄市申办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陈述报告

尊敬的黄胜副省长,尊敬的司安民副秘书长,尊敬的张洪涛局长,尊敬的济宁市张振川市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枣庄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很荣幸地向各位做陈述报告。

我是昨晚十点钟接到我们体育局同志的电话,让我代表枣庄作申办陈述。我非常荣幸,也非常兴奋。各位手上已经拿到一份书面陈述,但是我昨晚思绪万千,又动笔写到今天凌晨四点,专门写了一个口头陈述,一并作为枣庄的陈述报告。

我在想,或许有人会问,并不是大市强市的枣庄,为什么会这样迫切地申办省运会?我有三点理由。

第一,有一种缺憾,让枣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期盼省运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缺憾呢?美仑美奂的全运会,向全国人民展示了山东发展的巨大成就,全省体育场馆建设也创造了全运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但由于枣庄新城搬迁,我们非常遗憾地错失了这一历史性机遇,至今市驻地没有大型综合场馆,留下了其他16个市都没有的缺憾,成为全省最后的一个空白。也正因为如此,枣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期盼省运会,希望借省运会的机遇,加快体育场馆建设,尽快弥补其他各市没有的缺憾,尽快填补全省最后一个空白,推动山东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有去过枣庄。一度不少枣庄市民经常议论被边缘化的问题,表现出一种期盼,甚至是焦灼。随着经济的发展,枣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期盼省运会,地处偏远,更渴望融入体育大家庭,体验齐鲁一家亲的友情、亲情;人口较少,更渴望为山东的体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与大家一起分享省运会带来的欢乐。

第三,有一种追求,让枣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期盼省运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追求呢?就是枣庄人民再创辉煌的追求。枣庄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转轨,煤炭资源的枯竭,枣庄的发展一度走入了低谷。在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枣庄人民再创辉煌的追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在这里,我要向大家报告一下,原来中央只限定东北和西部地区的城市,才可以列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枣庄之所以能够破格列入,成为东部地区唯一的试点市,并不是因为我们比他们更困难,而是因为我们提出,要为老工业基地的率先崛起、资源枯竭城市的率先转型趟出一条路子,这一思路得到了国务院的认可。我们感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待遇,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至今尚未破题。像德国的鲁尔地区,被公认为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最成功的范例,即使在德国政府强力支持30年后,目前经济增长率仍低于全国平均3个百分点,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3个百分点。

在这个关键时期,枣庄申办省运会,让我想起了当年发生在枣庄的台儿庄大捷。在抗战节节败退、“亡国论”甚嚣尘上的时候,一场台儿庄大捷,唤起了全国和世界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正如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所说的那样:能称得上转折点的城市不多,台儿庄是其中一个,台儿庄大

捷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转折点。我相信,省运会就像台儿庄大捷一样,将成为枣庄城市转型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极大地鼓舞枣庄人民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的勇气和信心。枣庄申办省运会,不仅事关山东,也事关国家的转型发展战略,我们期盼这个转折点早日到来。也正因为如此,枣庄人民申办省运会的追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

或许有人还要问,并不是大市强市的枣庄,有没有能力承办省运会?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回答。

一是物质基础。

我认为,随着山东的经济发展,全省17个市,目前都具备承办省运会的基础条件。

二是赛事条件。

硬件方面:场馆设施完备。由于组团式城市的特点,枣庄五区一市都在半小时交通圈内,全市已建体育场馆29座,计划建设9座,这样的便捷性和密集程度在全省都是少有的。目前,我们已在新城规划了现代化的大型综合体育场馆,并打算在国际上招标设计。虽然枣庄市驻地没有体育场馆,但一张“白纸”能够绘出最美最好的蓝图。

软件方面:办赛经验丰富。枣庄每年都要承办5项以上国家级体育赛事,去年承办了10项赛事,完全具备省运会 的赛事组织能力。枣庄虽然是一个小市,但万人中的冠军数却非常高。近年来,共培养出邵泽法、武玉华、高焕波、张晓建、龙玉文、李勇、杜美玲、刘青、李刚、刘玉成、何树勇、蒋侠、程鹏、金彤等世界冠军14人,另外有亚洲冠军6人,全国冠军21人。

三是群众支持。

枣庄虽然是一个小市,但群众体育工作始终走在前列。2003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005年在全省率先完成社区体育健身园建设。连续6年被授予“全国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连续4次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是全国唯一的“健身秧歌城市”。

枣庄市民的支持情况如何?是我非常关心的。昨天我特地委托统计部门进行了电话调查,随机抽取1200人,即使把不了解情况和拒绝回答的都计算在内,仍有超过96%的市民支持申办省运会,有近3万市民和大学生表示愿意成为志愿者。正是有强大的民意支持,我今天特别有信心地站在这里向各位陈述。

如果各位评委把这份信任投给枣庄,我们庄严承诺: 我们将履行所有的义务,解决所有的问题,满足所有的需要,举全市之力,办一届如榴花般绚烂的特色省运、生态省运、和谐省运。

我们将在学习借鉴全运会市场化运作成功模式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如期建成设施一流、技术先进、功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同时,进一步加强体校、运动员培训中心的建设。

我们将为所有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提供优质的服务,创造良好的竞赛环境,展示山东竞技体育的最高水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6.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 篇六

举办山东省第二十二届运动会是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选拔和锻炼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进一步推进我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运动会坚持团结协作、开放创新,有利于促进业余训练,有利于专业队选材,有利于调动市县为奥运、全运做贡献;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努力办成隆重、和谐、节俭、圆满的高水平体育盛会,为促进我省体育事业科学发展和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竞赛时间和地点

2010年9月在淄博市举行。

二、竞赛项目

(一)青少年组

田径、游泳(跳水)、举重、国际式摔跤、柔道、跆拳道、拳击(女子拳击)、体操(蹦床、艺术体操)、赛艇、皮划艇、帆船(帆板)、射击、射箭、自行车(公路、场地、山地、BMX小轮车)、击剑、足球、篮球、排球(沙滩排球)、乒乓球、手球、羽毛球、网球、武术(套路、散打)、铁人三项、空手道

各竞赛项目(小项)设臵按照鲁体综字„2007‟1号文件执行。

(二)高校大学生组 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武术、健美操

(三)行业体协组

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田径、象棋、游泳

三、参加单位

(一)青少年组比赛以市为单位组团参加;

(二)高校大学生组比赛以高校为单位参加;

(三)行业体协组比赛以行业体协为单位组团参加;

四、运动员参赛资格(高校大学生组、行业体协组另文通知)

(一)必须是山东籍运动员。

(二)经县级以上医务部门检查证明身体健康者。

(三)运动员注册规定:

各代表团运动员必须按照鲁体综字„2007‟1号文件的规定进行资格审查和注册建证,获得山东省体育局颁发的《山东省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竞赛证》,并在2008-2010年参加两次山东省青少年比赛或在省运会预赛前经省项目管理单位审核报省体育局同意代表国家、山东省参加国际国内重大比赛(奥运会、全运会、世锦赛或世界杯总决赛、全国最高水平比赛、亚运会)的运动员,才有资格参加二十二届省运会。凡未参加省运会预赛的运动员(经省体育局同意参加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的运动员除外)均不得参加2010年省运会决赛。

(四)运动员交流规定:

1、允许省内各市之间运动员有序交流。凡交流的运动员必须具备参加本届省运会资格;办理交流时间统一截止到二十二届省运会第一个项目预赛前30天,逾期不予受理。

2、省内市间交流运动员,输出市可不受单位和交流运动员人数限制,输入市每个项目只能与一个市交流;足球、篮球、排球(沙排除外)、手球每个项目交流人数不得超过3人;其他2人(含2人)以上集体项目,每个项目不得超过2人;个人项目每小项只允许交流1人。(淄博市交流不受限制,但集体项目输入只能同一个输出市协议交流)。

3、运动员交流必须签订《山东省运动员交流协议书》,一式四份,由省体育局业务主管部门统一印发,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全部材料交省项目管理单位审核同意后报省体育局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备案,省项目管理单位一份,交流双方单位各持一份,省体育局在省运会预赛前公布名单。

4、交流运动员成绩统计办法:凡交流的运动员在省运会决赛取得的成绩一律各按50%计入交流双方代表团。

(五)省外引进运动员规定:

1、以户口所在地为依据,凡省外运动员注册到山东省并参加第二十二届省运会的,均按省外引进运动员对待,执行鲁体综字„2007‟1号文件相关规定;允许已在我省办理优秀运动队转正手续的适龄运动员参赛,引进运动员本周期代表山东省取得的成绩可带入第二十二届省运会(以省体育局人事处提供的名单为依据)。

2、凡省外引进运动员必须在二十二届省运会运动员资格审查结束前参加骨龄测试,合格者按相关规定办理手续;引进合格运动员名单将统一在省运会第一个项目预赛前公布。

3、省外引进运动员不允许进行省内市间交流。

(六)输送到全国各大中专院校的山东籍运动员,全国首次注册必须代表山东省,并符合本届省运会运动员参赛资格,经省项目管理单位审核报送省体育局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同意方可报名参赛(以省项目管理单位和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提供的名单为准,截止时间到2009年10月底前)。

(七)输送到解放军具备与我省实行全运会两次计分,并通过第二十二届省运会资格的运动员,经省项目管理单位核准后报省体育局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同意方可代表所属输 送市报名参赛(以第十一届全运会前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和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2008年12月底前签署的两次计分协议名单为准)。

(八)第十一届全运会期间临时转会(交流)到省外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并符合第二十二届省运会参赛资格的运动员,经省体育局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同意方可代表所属输送市报名参赛(以省项目管理单位和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提供的名单为准)。

(九)山东省优秀运动队正式队员符合参赛资格的均可代表输送市报名参赛。

(十)运动员骨龄标准按照鲁体综字„2007‟1号文件执行。

(十一)凡无故不参加省体育局指定比赛或集训任务的运动员,均不得参加第二十二届省运动会比赛。

五、参加办法(高校大学生组、行业体协组另文通知)

(一)运动员报名参赛必须携带《山东省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竞赛证》、县级以上医务部门出具的身体健康证明、以及本人和教练员签名的反兴奋剂保证书。

(二)各代表团运动员报名人数和各项目参加决赛的人数按照各项目竞赛规程的规定执行。

(三)根据运动员骨龄划分参赛组别,允许运动员同项目升组比赛,运动员参赛组别以省运会预赛报名为准(各项目竞赛规程和规则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四)凡被国家体育总局选派参加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世锦赛或世界杯总决赛、全国最高水平比赛)的运动员,比赛时间与省运会该项目预赛时间冲突的,需在该项目 预赛前30天提供国家体育总局选调文件(原件)、省运动项目管理单位申请和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证明,交省体育局业务主管部门审定,经分管局长签字后,可直 接参加决赛。

(五)淄博市可以在甲、乙组所设项目内增报10名运动员参加决赛,每个大项限报2人,增报的运动员必须符合参赛资格;可以直接参加足球、篮球、排球(不含沙滩排球)、手球项目决赛。

(六)各代表团团部工作人员(含团长、副团长)数量规定:凡参加比赛运动员总数(不包含第二十二届省运动会开幕式前决赛已经结束项目的运动员人数,下同)在20 人(含 20人)以下的代表团,工作人员人数不超过3人;运动员总数在 21人至50人的,可报工作人员 5人;运动员总数在51人至 100人之间的,运动员每超过10人(尾数不足10人的,按 4舍 5入的方法计算),可增加 1名工作人员; 运动员总数在101人以上的,运动员每超过15人(尾数不足15人的,按 7舍 8入的方法计算),可增加 1名工作人员。

各代表团团长、副团长:运动员总数在4人(含4人)以下的代表团,可报团长1人;5人至50人(含50人)的,可报团 长1人,副团长1人;运动员每增加50人可增设副团长1名,以此类推;此外,如各代表团工作需要,可另外增设副团长1-4人,不占代表团团部工作人员比例,一切费用自理。

(七)各代表团每个项目代表队配备1名医生,在决赛报名时配备的医生都须在指定某一个项目中进行工作。

六、竞赛办法(高校大学生组、行业体协组另文通知)

(一)执行国家体育总局或国际单项运动协会审定的最新项目竞赛规则。

(二)本届省运会决赛中所有项目第一名不得并列。

(三)各项目按照《项目竞赛规程》进行预赛,并根据《项目竞赛规程》规定的录取标准或录取名额确定参加决赛人数。

(四)开幕式后举行12个大项的比赛,除田径、游泳、射击、射箭、举重、足球、篮球、乒乓球、赛艇、皮划艇项目以外,承办单位还可任选两个项目,报省体育局批准后确定。

(五)预赛、决赛各项目裁判员由各运动项目管理单位根据竞赛规程、规则的要求确定。预赛各项目裁判长和仲裁人员,决赛各项目副裁判长、裁判长和仲裁人员由省各运动项目管理单位提出建议名单,报省体育局批准后统一选调。

七、兴奋剂、性别检查

(一)兴奋剂检查按照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及山东省体育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性别检查将根据有关规定,各项目管理单位按照必需和必要的原则进行。

八、奖励和计分办法(高校大学生组、行业体协组另文通知)

(一)足球、篮球、排球(不含沙滩排球)男、女甲乙组比赛均奖励前8名。前8名依次计6、4、3.5、3、2.5、2、1.5、1枚金牌,依次计39、33、30、27、24、21、18、15分。

(二)手球男、女组比赛均奖励前8名。前6名依次计4、3.5、3、2.5、2、1枚金牌,前8名依次计39、33、30、27、24、21、18、15分。

(三)沙滩排球男、女甲乙组比赛均奖励前8名。前3名依次计2、1.5、1枚金牌,前8名依次计26、22、20、18、16、14、12、10分。

(四)获得其它项目前8名依次计13、11、10、9、8、7、6、5分。

(五)参赛运动员(队)不足2名(队)的项目不进行比赛,运动员人数(队数)以各项目参加省运会预赛正式报名单为准(各项目竞赛规则和规程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六)足球、篮球、排球(不含沙滩排球)、手球项目如参赛队数不足8队的,按照实际参赛队数奖励;其它项目不足录取名次的同样按实有运动员(队)数奖励。

(七)获得各项目比赛前3名的,分别颁发金、银、铜牌;获得前8名的颁发成绩证书。

(八)并列名次的计分办法:

除第一名不得并列外,其他比赛名次并列时,将名次并列的下一个(或几个)名次空出,空出名次的分值与获得名次的分值相加后的平均数,作为并列名次的所得分值。

(九)符合参加省运会资格的运动员,省运会决赛期间因受国家体育总局指派参加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世锦赛或世界杯总决赛、全国最高水平比赛)而未能参加省运会 决赛的,需在该项目比赛前30天提供国家体育总局选调文件(原件)、省运动项目管理单位申请和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证明。并报省体育局业务主管部门审查,经 分管局长签字后有效。同时,将省运会该项目决赛开始前15天到本项目比赛结束之间该运动员参加全国以上比赛的成绩按以下办法计牌、计分:

1、上述情况运动员取得的成绩(名次)属于带入成绩范围内的,按第八款“奖励和计分办法”中第(十)条内相应规定带入成绩计入本代表团“优秀运动员组成绩奖”;如果取得的成绩(名次)不符合带入成绩范围内的,按实际参加的项目(小项)取得的最好一次成绩或名次与省运会该项目成绩或名次计入本代表团“优秀运动员组成绩奖”。

2、与外省运动员一起参加集体项目所获得的成绩按个人成绩计牌、计分(最高按2人计算)。

(十)运动员在下列比赛中获得成绩,带入该代表团“优秀运动员组成绩奖”,给予其代表团计牌和计分奖励,统计办法为:

1、获得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前三名,依次计8、4、2枚金牌;计104、52、26分;4—8名分别计1枚金牌13分。

2、获得第十一届全运会前三名依次计4、2、1枚金牌,计52、26、13分。

3、获得世界锦标赛、世界杯总决赛前三名依次计3、2、1枚金牌,计39、26、13分。

4、获得2006年第十五届亚运会金牌运动员计2枚金牌,计26分。

5、获得全国最高水平比赛(国家体育总局体人字„2002‟323号文件规定的项目)金牌运动员计1枚金牌,计13分,取得成绩的项目(小项)应与第十一届全运会所设项目(小项)一致。

6、上述比赛中集体项目按个人成绩计算,最高不超过2人。

7、本周期内运动员成绩按最好一次成绩进行统计,(从2006年10月16日,到2010年9月26日),奥运会和全运会成绩可以累计统计。

(十一)本周期内每向省优秀运动队(2010年5月31日前以省体育局公布的名单为准)、解放军(获得十一届全运会与我省实行两次计分资格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 的名单为准)和职业俱乐部(代表山东省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以第十一届全运会秩序册、成绩册及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确认的名单为准)输送1名运动员计 0.25枚金牌,计3分,计入输送市“优秀运动员组成绩奖”。

(十二)为了备战第十一届全运会,经省体育局同意由省运动项目管理单位交流到外省参加全运会的运动员获得成绩按省优秀运动队运动员奖励标准计牌、计分(名单和成绩以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提供的为准)。

九、公布代表团名次

(一)设“青少年运动员组成绩奖”,公布各代表团各组别实际参加二十二届省运会运动员所获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分别奖励前十名。如金牌总数相等,以银牌总数多者列前;如团体总分相等,以金牌总数多者列前,以此类推。

(二)设“优秀运动员组成绩奖”,公布各代表团优秀运动员本周期内带入成绩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并奖励前十名代表团,如金牌总数相等,以银牌总数多者列前;如团体总分相等,以金牌总数多者列前,以此类推。

(三)设“竞技体育贡献奖”;即:各代表团“青少年运动员组成绩奖”和“优秀运动员组成绩奖”所得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之和,并奖励前十名代表团;如金牌总数相等,以银牌总数多者列前。如团体总分相等,以金牌总数多者列前,以此类推。

(四)设体育道德风尚奖,按照《山东省第二十二届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执行。

十、申诉和纪律

(一)为维护体育竞赛组织的严肃性,省体育局接受举报运动员资格等赛风赛纪问题,但必须提交详实的举报证明材料,截至时间按项目决赛报名期限为准,逾期一律不予受理。

(二)比赛期间对赛事组织、评判等方面有异议的,可在该项目竞赛规则和竞赛规程规定的时间内以书面申诉形式提交该项目竞赛委员会裁决,逾期不予受理。

(三)申诉单位需交申诉费1000元,胜诉则全额退还,败诉不退还。

(四)凡弄虚作假,冒名顶替,停赛罢赛,打架斗殴,以及未经批准弃权等违反赛风赛纪者,视情节轻重按照有关管理规定予以处罚(办法另定)。

十一、报名和报到

(一)报名:各代表团于2009年12月31日前填写《第二十二届省运会参赛报项表》,并加盖体育行政部门公章后报山东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

(二)预赛报名:按各项目竞赛规程要求报名,具体时间按各竞赛项目规定执行,报名一经确认,不得更改和调整。

(三)决赛报名:按预赛后确定的运动员数报名报项,各项目决赛报名后,不得变更。

(四)各代表团团部工作人员报到时间另定;各项目运动队原则上在本项目比赛开始前3天报到,比赛结束后1天离会。组委会负担比赛期间各代表团编内人员住宿、市内 交通等有关费用,各代表团须按规定交纳一定数额的伙食费;如个别项目在竞赛规程中明确运动队可以提前报到的,按具体规定执行,但提前报到的所有费用全部自 理。

(五)裁判员及仲裁人员在本项目比赛开始前4天报到,比赛结束后1天离会;由于特殊情况,个别项目需提前报到的,需经省体育局批准。组委会提供裁判员及仲裁人员工作装备,并负担食宿费、差旅费、市内交通费、酬金等相关费用。

十二、代表团团旗

各代表团自备,颜色自定,规格为2×3米。代表团团旗除标明规程规定的代表团名称外,不得出现其它标志,如济南市代表团仅“济南市”即可。

十三、比赛服装要求按照各项目竞赛规则、规程及其它有关规定执行。

7.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 篇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抽取粤东地区5所中学100名业余短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 男生60名, 女生40名, 平均年龄15.6岁, 平均身高163cm, 运动等级均为二级运动员以下级别, 训练年限为2年左右。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阅读与运动损伤相关的一些研究资料, 进行整理、归纳和概括等, 为本文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设计相关问卷对运动员进行现场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短跑运动员的损伤现状、损伤特点、损伤致因、预防等问题发放问卷。发放调查问卷100份, 回收95份, 有效问卷92份。

3.专家访谈法。与当地教练员、运动医学专家及相关学者进行交谈, 并到部分地区业余体校进行实地访谈, 了解他们的运动损伤情况及原因。主要包括准备活动不充分、心理准备不足、下肢力量差、技术动作的错误、过量或过度疲劳、场地设施不良和动作泛化等因素。

4.数理统计法。通过SPSS13.0软件包经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得出结论。

二、研究结果

(一) 广东省业余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调查

从表1调查结果显示来看, 后肌肉拉伤、小腿胫前肌疼痛、膝关节疼痛及韧带扭伤是主要损伤部分, 分别占67.3%、46.7%、46.7%;后面依次是踝关节扭伤、脚弓拉伤、跟腱疼痛和髋关节肌肉拉伤。

(二) 运动损伤的原因调查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一) 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 后肌肉拉伤和小腿胫前肌疼痛分别占67.3%和46.7%, 是主要受伤部位。运动量的安排不当是肌肉拉伤的主要原因, 比例高达63.5%。有45.3%的运动员在受伤后的恢复期, 准备活动不充分也是导致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 不合理的技术动作也易引起机体损伤。

(二) 运动损伤预防

1.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 促进身心健康。因此, 在进行锻炼时必须注意做好运动损伤的预防, 以免发生各类伤害事故, 如一旦发生, 轻者影响学习、工作和健康, 重者可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对国家和个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因此, 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对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都有重要的意义, 对增强国民体质,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运动成绩都有积极的作用。

2.运动损伤的预防的措施。准备活动充分:在比赛和训练前, 要做一系列的准备活动, 使身体摆脱静止状态, 逐步进入运动状态。除了一般的准备活动外, 短跑运动员还得针对承受负荷较大、比较容易受伤的部位进行专项准备活动, 以提高肌肉、组织的温度和机体灵活性, 使身体进入运动状态, 为正式比赛或者训练做好准备。

科学化训练过程:结合运动员的身体情况和训练水平, 对运动员训练的节奏和密度进行科学的安排, 避免过度的高强度训练, 同时也应包含有恢复调整的计划和措施, 每个训练期间都应重视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在保证全面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专项训练, 提高运动员的成绩。

注重训练或比赛后的恢复与放松:负荷—疲劳—消除疲劳—恢复提高是短跑运动员运动训练的全过程, 也是运动员机能储备的过程, 短跑项目具有强度大、速度快、技术复杂的特点, 每一次训练都会导致运动疲劳的不断累积, 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恢复措施, 很容易引起急性运动损伤。因此, 短跑运动员要多注意机体的恢复与营养的补给, 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加强对动作技术的分析和研究:短跑运动员运动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正确合理的短跑运动员技术是顺利完成动作的保证, 对动作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是短跑运动员运动训练的主要环节。正确合理的技术要符合人体运动科学原理, 能够充分的发挥运动员的自身潜能, 完成每一个动作细节。正确合理的动作技术必须符合人体的运动力学原理和生物学发展规律。由于短跑运动员项目的技术复杂、速度快、强度大、节奏性强, 运动员应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并熟悉技术动作, 在做动作时要与自身的技术和协调完美地结合, 动作技术出现错误就会违反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 引起不必要的损伤。因此, 短跑运动员在训练中应根据自身的生理和个性特点注意动作形成的每一处细节, 采取辅助性的练习手段。同时, 教练员要认真研究动作的技术原理, 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及时地对运动员的错误技术动作进行纠正, 并加强对运动员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把容易造成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因素降到最低, 以促进短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

四、结语

损伤的部位主要是后肌肉拉伤、小腿胫前肌疼痛、膝关节疼痛及韧带扭伤是主要损伤部分。损伤的原因损伤大多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训练安排不合理、疲劳、技术动作不规范和某方面身体素质差引起的, 充分的准备活动、训练过程科学化、注重训练或比赛后的恢复与放松、加强对动作技术的分析和研究, 加强医务监督与自我保护可降低运动损伤。建议教练员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运动医学知识, 及时解决运动员发生的问题, 并增强运动员自我保护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林晓辉.运动损伤的预防及简易处理方法[J].中国校医, 2002 (6) .

8.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 篇八

摘要:在广东省女子400米跑运动员赛前训练中,运用Hb、CK、T指标进行监测,探讨其独特的“平台+模块”训练特征。认为,广东省女子400米跑运动员赛前训练在突出个性化训练的基础上,同时能注重速度训练和一般耐力训练,强调专项耐力的实战性,重视速度耐力训练,取得较好效果。运用Hb、CK、T指标进行监测,能够较好反馈训练效果,发掘运动员的最大潜能,并可防止过度训练的发生。

关键词:赛前训练;训练监控;女子400米跑;第12届全运会

中图分类号:G80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2-0091-04

Abstract:Based on the pregame training for 400 m female runners in Guangdong province, monitored the indexes of Hb、CK and T, the authors want to probe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unique “platform + module” training. The pregame training of womens 400 m in Guangdong province when preparing for the 12th National Games, its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focusing on speed and general endurance training;emphasizing real game scenarios in event specific endurance training;valuing speed and endurance training;and on the basis of highlighting individualized training. The indexes can nicely reflected the training effects, exert the potentials of the runners to the maximum extent,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over training.

Key words:pregame training; training monitoring; womens 400 m;the 12th National Games

1.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00,Guangdong; 2.Guangdong Institute of Sport,Guangzhou 510500,Guangdong; 3.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06,Guangdong,China女子400米跑是距离最长、难度最大的女子短跑项目,它对运动员的生理、心理、技术、身体素质、体力分配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它特别强调女子运动员必须有快速奔跑能力、良好的速度耐力和极强的肌肉快速力量(爆发力、启动力、反应力量),对速度及速度耐力的要求相对较高。我国优秀女子400米跑运动员竞技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1]。要想迅速提高我国女子400米跑成绩,在学习和研究国际先进训练理论与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我国女子400米跑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完善的赛前运动训练监控体系[2]。通过建立运动员机能状况评定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潜力,避免过度训练的发生,为训练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运动员在赛前恢复到最佳竞技状态。

第12届全运会广东省女子田径400米赛前训练中,教练员勇于创新,改变以往的训练思路,大胆将“板块训练理论”运动用到实践中去。以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针对性、专项训练为主要方向,突出训练的个性化。目前“小周期”和“板块理论”等训练理念在国内外研究的相对较少,如何选择常用的监控指标进行合理监控更为少见。本研究将以广东省女子400米跑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其赛前训练及监控为主要内容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期望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的400米跑赛前训练监控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广东省女子400米跑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如表1),运动员级别均为运动健将,实验前均未有影响训练的运动损伤情况。

1.2研究方法

1.2.1 12届全运会赛前训练方法

1.2.2样本的采集

样本采集于运动员赛前训练6周时间,静脉采血,第一次采血为训练第1周周一,其余采血时间为每周五清晨6:30-7:00,共采血7次。

1.2.3测试指标及方法、仪器和试剂

血红蛋白(Hb) :采用光电比色法测定;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标准液(上海市医学化验所);XK-Ⅱ型血红蛋白仪(江苏)。

血清睾酮(T):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睾酮放射免疫分析药盒(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XH-6010γ放射免疫计数仪(XH-6010型 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血清肌酸激酶(CK):用酶动力学法测定;肌酸激酶试剂盒(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EPPENDORF ECOM-F6124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

1.3数据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用Microsoft Excel对各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一,t检验和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我国专家余维力等提出,短跑项目赛前训练的时间一般为4~6周;过家兴等也提出,短跑赛前训练的时间平均为39.5天。广东省田径队女子400米跑教练员根据现行赛制要求,在“小周期”和“板块训练理论”指导下[3],摸索并形成了一套赛前训练强化模式。把赛前6周作为赛前训练,每周分为2个训练板块,共计12个训练板块。其中每周的第1个板块为集中针对性训练,主要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每周的第2个板块为分散个体性训练,主要发展运动员的“薄弱能力”。

板块中安排了7个集中针对性训练板块和5个分散个体性训练板块(考虑到体能状况的恢复,第1周只安排了几种针对性训练板块)。集中针对性板块训练安排如下:第1、2周进行消除乳酸能力的板块训练;3、4周进行耐受乳酸能力的板块训练;第5、6周进行消除乳酸能力的板块训练。速度训练的安排一直贯穿于整个赛前训练中。

2.1Hb监测结果(表5)

从检测结果来看,运动员整个赛前训练的Hb值较为稳定,第6周与第1周测试结果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反映出赛前 6周的“板块式”训练负荷安排基本稳定,各周检测结果均与训练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温××的Hb值在第2、3、4周持续下降,最大下降幅度达到1.0 g/l,表明机体对负荷的增加有所不适,出现疲劳的迹象。第4周的测试结果引起教练的注意,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营养补充,第5周Hb值有所回升,表明身体对运动量适应,是机能改善和运动能力提高的表现。在第6周时有所回升,但尚未达到本人的峰值水平,说明该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并非最佳状态。其他的运动员Hb值平稳,且第6周较训练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身体机能为最佳比赛状态。

2.2CK监测结果(表6)

监测结果的标准差相对于其他指标的标准差比较大,最大的是第2周100.97,最小的是第6周为12.77。一方面说明了运动员身体条件不完全一致,个体差异较为明显;另一方面也表明在发展运动员“薄弱素质”期间,采用了不同的分散个体性板块训练的结果。如陈××相对于其他运动员的CK值较高,是由于分散个体性板块中的训练,主要是发展她的速度耐力和专项耐力(乳酸能),引起平均训练负荷强度提高对机体刺激增强。运动员第6周与训练前测试结果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P=0.001),说明运动员总体上进入良好状态,训练负荷的设计有利于运动员调整、恢复和参加比赛。

2.3T监测结果(表7)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血清睾酮值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这与谢敏豪[4]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与血清睾酮值高度相关。谢敏豪统计结果表明,对于同一项目不同水平运动员,高水平者血睾酮平均值高于低水平者,部分差异存在显著性。本次研究的5个对象中,血睾酮的差异较大,最高平均59.64 ng/dl,最低平均值为36.11 ng/dl。第3周T值达到最低平均值,说明第3周安排的乳酸耐受力板块训练对机体产生了较大影响,而第6周与第1周检测结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其中4人的血睾酮在第6周都有不同幅度上升趋势,最高陈静×达到66.1 ng/dl。这与其12运会上的表现相一致,取得了全运会女子400米亚军,女子4×400米接力的最后一棒,并取得冠军。本研究的5名运动员比赛成绩充分证明了高血清睾酮值可能与成绩存在高度相关性。而温××的测试结果显示为最低,最后在全运会上 的成绩也说明了这一点,没能达到最佳状态参加比赛。

3讨论

第12届全运会赛前训练计划与以往赛前训练计划比较,可以看出本次训练计划在一般耐力、专项耐力(混合供能)和速度训练方面比重有所减少,但在速度耐力和专项耐力(乳酸能)方面的训练比重有所增加[4]。在发展各方面素质的训练手段上,变化也较大。

和国内一般的比赛有所不同,由于全运会比赛中运动员要参加400米跑单项和接力的预决赛,要求运动员在6天时间内完成4~8次的高强度比赛。针对以上情况结合以往国内外比赛经验,在第12届全运会赛前训练安排上紧密围绕专项,突出运动员耐受乳酸和消除乳酸能力训练。主要表现在一般耐力训练方面和以往训练安排负荷量相差不大,负荷强度有所提高,并采用高质量的变速跑、无氧阈强度的重复跑来发展一般耐力,主要解决运动员消除乳酸的能力。因为据文献报道,采用无氧阈强度的重复跑有利于提高机体缓冲系统的能力。

在专项耐力的训练安排上,增加了乳酸能训练的比例,降低了混合供能训练的比例。第12届全运会前的专项耐力训练更接近专项距离,以200~300米重复训练和间歇训练为重点[5],使专项耐力课无论是在供能特点、神经负担还是在技术、速度要求上都更趋于实战性。此外,从心理学角度分析,200米和300米跑时运动员的心理压力较小,训练中能重复调动运动员的练习积极性,对提高训练质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对于速度耐力训练的安排,美国教练员温特认为,短跑训练主要是解决保持速度,使速度不至于下降的问题。德国娇兰元穆依勒认为,速度耐力比绝度速度更为重要[6],针对这一方面,速度耐力训练由原来的50米短距离跑变为150~200米较长距离的间歇跑。短距离的间歇跑训练对于400米跑运动员来说,不足以达到耐受乳酸的效果,采用150~200米较长距离的间歇训练,可以更好地发展400米跑运动员的“乳酸耐受力”[7]。另外对于400米跑运动员,速度耐力提高空间更大。

速度训练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训练手段上,训练安排上距离和练习次数有所减少,主要是为了提高速度训练的质量,明确发展磷酸原系统的目的。

从训练结果来看,广东省女子400米跑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以3分31秒21的成绩获得了4×400米接力跑冠军,陈静×获得全运会女子400米跑亚军,在随后2013年10月8日的第6届东亚运动会女子400米决赛中,陈静×又以53秒76的成绩获得冠军。这说明第12届全运会赛前训练安排合理有效,通过生理生化指标对其训练进行指导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得到了证明。

4结论与建议

4.1广东省女子400米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特征表现为保证速度和一般耐力的高质量;强调专项耐力的实战性;重视速度耐力训练。

4.2Hb、CK、T等指标能够较好地反馈训练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发掘运动员潜能,并避免过度训练的发生,为训练计划的实施与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

4.3根据运动员的自身特点,运用不同的能力板块和负荷来指导高水平女子400米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黄毅,王宇红,等.高水平400m运动员有效训练负荷研究——兼论中美400m训练理念之异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7):991-993,996.

[2]何建伟.常用生理生化监控指标对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建立的整体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5):11-14.

[3]倪峻葆,杨威.从运动训练周期的“板块结构”理论看刘翔的训练特点[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25(2):60-63.

[4]刘庆清.对优秀男子中跑运动员冬训期间组合训练效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993-995.

[5]克莱德哈特,等.美国田径训练指南[M].刘江南,等编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49.

[6]袁运平.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81.

上一篇:赴日留学的各个学历条件下一篇: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