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习惯养成

2024-10-27

大班幼儿习惯养成(通用10篇)

1.大班幼儿习惯养成 篇一

浅谈大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林凤乡幼儿园 彭吉琴

幼儿时期是人生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教育起始阶段,是孩子良好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养成的一个重要的时期。正如我们栽种一棵小树苗——它将来要能成材,载种时你必须要关注树身是否端正、土壤是否肥沃、养料水分是否得当。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幼儿今后入小学、中学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条件。也是幼小衔接工作成功的一半。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面临着人生中的一个大的转折,即从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幼儿园生活过渡到以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小学生活,生活和学习上的摩擦碰撞和磨合衔接,是需要很多时间的。要想顺利适应与幼儿园完全不同的小学生活,那么家长和教师应该从思想上、心理上早准备,早衔接,大班时期应该强化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将来的小学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孩子的将来走向成功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

那么,大班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哪几个方面去培养?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看、听、说、读、写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孩子观察的习惯

首先,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要让孩子养成会看、善看的观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它是智力的基础成分。良好的观察力并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后天系统、科学的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和在幼儿园的游戏、学习活动过程中,经过家长、教师的精心培养和训练,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观察力强的幼儿,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发现事物不太明显的特征。它对儿童的学习、工作、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就能学会了思考问题。老师和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到外面去接触社会,参加一些大众的公益、游戏、比赛等活动,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可以请自己的孩子说说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说说自己的感受。比如,我们春天有组织带孩子们去大自然中去春游,让他们感受春天草长莺飞、百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孩子们一起说说最近看到的美好事物,然后唱唱歌、跳跳舞、留留影、讲讲故事,让他们以愉快的心情感受生活在这个大集体的快乐、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在平时日常生活中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孩子,多看看周边的事物,久而久之幼儿的观察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二、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会使幼儿终身受益。所谓倾听就是仔细、认真地听他人说话,而且还要理解他人话语的意思。有些孩子别人说话他(她)不注意听,这是我们要给他及时纠正;有些孩子胆小听了不敢说,我们要鼓励他(她)大胆说,即使是错了也不要紧,说错了我们教他(她)应该这样说;帮他们有些孩子是急性子,没听清别人说话就抢着说,结果弄巧成拙,人家说的与他(她)说的风马牛不相及,相去十万八千里,这是我们要教他们不要急,胆大要心细,下次一定听清了想好再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语言领域里明确指出:“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可见,培养幼儿养成倾听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倾听是语言表达的前奏,只有认真倾听了,才能理直气壮地发言。在幼儿语言发展中,倾听能让孩子愿意说,倾听能帮助孩子说得更精彩。莫里斯也说过:“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耍学会听人家说话。”其次,倾听是学习的基础,从学前期到学龄期教育存在许多方面的不同,上小学后的学生是通过听课和作业来获得知识技能的,因此学前期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具有积极意义。倾听不但能使幼儿准确地听取自己所要的信息,而且还会给人留下认真踏实、尊重别人的印象,善于倾听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

三、培养孩子勇于发言的习惯

勇于发言,关键在一个“勇”字。要培养孩子的大胆与自信。有些孩子不发言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害怕自己回答错了;胆怯,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讲;已经习惯不举手回答了;话在口中,不知怎样表达;问题太难。我认为对待发言的幼儿,要以鼓励为主,对于经常发言的不管对错,先肯定。对待没发言的孩子,还是要以鼓励为主,尤其是胆小的孩子,偶尔一次发言也要大大地表扬。另外,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发言句式,比如:我认为„„,我觉得„„,我来补充„„等等。另外,我们培养孩子说话要有礼貌,不要一开口就你你你或者语言中不是有脏话和粗话,让人这孩子还挺会说。

有时,和小朋友一起看图画书时,教师可以适时指导幼儿看着图画书上孩子们积极发言的情景进行引导,或者在多媒体课件中播放小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回答问题的场景,来激发幼儿积极发言、勇于发言。

四、培养孩子读(看)书的习惯

书对孩子的影响实在不可低估,书不仅教给他知识,带他认识世界,还对他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性格发展都有正面影响。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使他终身、受益。培养一个爱好阅读的孩子是有法可循的。如每晚睡觉前,看书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双休日经常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看书,首先家长自己要经常捧起书来看,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具体的做法有:

(1)陪读。就是陪孩子一起读图书中的画面,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画面编故事,培养孩子对画面产生兴趣,这时家长可边读边指相应的图画,然后慢慢的过渡到读图书上的文字,使孩子对文字产生兴趣。

(2)演戏。就是读完一个故事或儿歌进行动作表演,如小兔是怎么做的,大象是怎么救小兔的,大灰狼又是怎么做的,根据情节进行表演,家庭中几个人分别扮演,一遍表演后可以重复几次,角色互换。让孩子认识到书中的儿歌故事可以做游戏,从而使他更喜爱看书。

(3)提问。首先向孩子提问,家长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故事里有谁,在干什么,你喜欢谁等等。中大班的家长要多问一些“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让孩子充分思考。其次让孩子创编,家长把故事讲一半,留个结局让孩子自己创编,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最后让孩子提问,请孩子不明白的地方,不懂的地方提出来问家长。培养孩子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采用以上几种方法来引导孩子喜欢看书、爱上图书,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家长们不妨去试一试。

五、培养孩子正确书写的习惯

孩子做作业前,必须把该做的事先做完,比如喝开水、吃点心、上厕所等,只要一开始做作业就必须认真投入,不能在半途中去做这些事。做作业时要求做到:(1)书写时坐姿要端正。具体来说一般要保持脊柱基本垂直、两肩平行、昂首提胸。(2)书写时眼睛和书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眼睛离书本的距离30厘米左右为宜。(3)正确的握笔姿势。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自然握笔,握笔处离笔尖1厘米左右。(4)书面要干净、整洁。写好的字要注意手掌不要压在上面、手不在作业是摩擦,以免把写好的字弄脏了,尽量保持作业本整齐无褶皱。(5)书写内容不求多但求精,一旦开始教幼儿写字,要特别重视字的书写规范,尤其是笔画笔顺的书写要养成规范的习惯。(6)养成眼睛随手由左而右书写的习惯。(7)写完作业要认真检查。(8)不边写边玩。(9)写错了字尽量不用笔涂改,偶尔写错习惯用橡皮擦轻轻擦除,一次作业只能擦两次。以上这些家长或老师刚开始要在一旁指导孩子写字,适当提醒,等养成习惯就不必再陪了。(10)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书写的习惯,不能让他(她)时好时坏地写字,严格要求他(她)一次比一次进步。另外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哪怕孩子的字或拼音很不好看,也要找出一两个相对好看的字进行鼓励,再让孩子自己指出其他字什么地方写得不好。在幼儿园一般没有写汉字的要求,但是,到了大班,幼儿应该学习数字的书写了,让幼儿学会书写数字时教师应该培养他们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认真书写关键在于“认真”。这个“认真”太抽象,需要老师来细化。

在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期间,教师坚持让幼儿从点滴小事做起,提出的要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抓一项,坚持不懈地培养一项。日积月累,必能逐步帮助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必须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生活学习的特点,培养学习习惯的目标和方法,都必须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切忌成人化、理想化。同时,既要确定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基本要求,又要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对幼儿来说,家庭仍是他们生活、学习的重要空间,家庭教育仍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与家庭的交流和合作,使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在行动上达成一致,能促进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

总之,万丈高楼平地起!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我们老师和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培养孩子走向成功的关键。我以自己粗浅的认识谈谈我的见解,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和家长批评指正,让我们携起手来,群策群力、共同为我们充满希望的下一代奉献一切力量,让他们将来都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2.大班幼儿习惯养成 篇二

一惬意环境“促”阅读

英国著名的教育专业作家艾登·钱伯斯在他所著的《阅读环境——大人如何帮助孩子们享受图书》中强调:“环境对幼儿的阅读活动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幼儿的阅读环境可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包括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受到开放而平等, 以幼儿为主体, 与幼儿平等交流, 营造开放、宽松的阅读环境。硬环境包括社区、家庭、幼儿园的环境设置, 从主题环境到活动材料的准备环境, 都让幼儿感受到和谐、浓厚的阅读环境。为了发挥环境的重要作用, 在本次好习惯培养课程活动中, 我们结合主题教育目标, 有目的地准备阅读环境, 通过设置标语、图书角、阅读区、墙设, 铺上软垫子, 放上大靠垫, 还放上孩子们喜欢的毛绒玩具, 让孩子们在这些区角进行阅读时, 身心惬意, 享受阅读的快乐。通过游戏及正式的阅读教学活动等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引发儿童主动阅读的兴趣, 促使他们在主动建构中, 阅读能力获得发展。还定期向幼儿推荐优秀的图书, 使孩子主动接触、喜欢并选择书籍, 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让环境促进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多彩活动“增”阅读

好习惯课程活动的一开始, 我们通过阅读情况调查问卷对幼儿的阅读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了解了家长对孩子阅读的重视程度、孩子对阅读活动的喜爱程度、家庭中孩子的阅读习惯……在此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通过“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给大家推荐书”“我为大家制作书”等活动来增进孩子的阅读兴趣。“读书笔记活动”是本次项目课程活动的一大亮点。在这个活动中, 家长和幼儿一起为大家推荐在平时的亲子阅读中, 所读过的最有感悟、觉得最好的一本书。将书中自己喜欢的元素, 自己的收获、发现、感悟等记录下来。读书笔记让幼儿与同伴们分享了各自读过的好书。为了充分发挥这些优秀读物的作用, 我们在每天下午的“故事时光”中, 与孩子们一起集体阅读。幼儿相互推荐优秀读物, 调动起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在各种有目的的有序活动中, 幼儿了解了很多关于阅读的知识, 理解图书的秘密, 知道了图书的诞生和图书的作用……同时, 在了解图书、爱护图书的基础上, 我们进行了“自制图书”活动。幼儿与家长一起进行了制作图书的活动, 在“自制图书”活动中增加了亲子的合作能力, 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良好习惯“保”阅读

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 幼儿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阅读, 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呢?除了兴趣, 更需要良好的阅读习惯来保驾护航。

阅读时间的保证、阅读方法的正确引导是养成阅读习惯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一日活动中, 幼儿有充足的阅读时间:点心后、餐后、午睡起床后、自由活动时, 幼儿都可以进行自主阅读。生活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采取相对集中的阅览形式, 让小朋友集中阅览。在集中阅览中, 全面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 予以集中指导。每天的阅读活动前, 都会提醒、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看书方法, 如看书时要一页一页地翻, 身体要坐端正, 不能躺在床上看, 不在强光或弱光下看, 眼睛要与书保持一定的距离等。幼儿在活动中默默地感受到了图书的魅力, 知道了图书的重要, 同时慢慢养成了看书的习惯和掌握正确的看书方法。良好的阅读习惯, 不单是喜欢书, 更是要爱护书。让孩子喜欢阅读, 首先要教会孩子爱护图书。行为习惯指导课上, 我们把装订、粘贴等多种方法教给幼儿, 让孩子掌握修补图书的技能, 教育幼儿在爱护图书的基础上学会自己修补图书。一段时间常常会看到不小心把书弄坏的孩子在默默修补图书, 也不再有孩子拿着书当道具玩追逐的游戏了。孩子通过自己修补图书, 也就会更加的爱护图书。

3.如何让大班幼儿养成好的整理习惯 篇三

【关键词】整理习惯;培养;大班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

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3~6岁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新《纲要》在社会目标中也提出:“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整理能力,是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中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幼儿学会整理,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有助于他们形成爱整洁,生活有序,做事认真仔细有始有终等良好习惯,也能使幼儿在整理中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动作发展;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还可以使环境保持整洁,同时能使教师减轻负担,不用将许多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整理上,好的整理习惯还可以让幼儿顺利的进入小学的生活学习,此后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由此可见,大班幼儿整理习惯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

一、班级幼儿不良整理习惯的具体表现

开学初班级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

镜头一:活动结束后,椅子东倒西歪,柜子里的物品杂乱无章。

镜头二:早上来园自己放书本时不整齐,或有乱放的情况,书包里的东西乱七八糟。

镜头三:区域活动结束后,材料没放在规定的地方,桌上、地上有杂物。

镜头四:图书看完后书架上一片狼籍,有的图书倒着放,有的图书斜着放,有的图书封面和书分开了散落在一旁,还有的图书掉在地上。

镜头五:户外活动结束,回到教室许多幼儿将自己的衣服直接往自己的床上一扔,少数幼儿一团塞进抽屉里,只有个别幼儿叠整齐后才放在自己的床上或抽屉里。

二、培养幼儿良好整理习惯的具体措施

针对幼儿的种种整理的不良坏习惯我们进行了分析,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幼儿逐渐接受并慢慢强化,整理能力有了显著发展。

1、教师的榜样作用,幼儿潜移默化受影响

《纲要》明确指出:“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我们知道在幼儿园中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孩子总是有意无意的模仿着老师,因此我们重视老师的榜样作用,在生活中我们处处要求着自己,如:用完书后及时将书放回原处,写完字后及时把笔放回笔筒,布置环境后及时将各个物品归纳收拾,将垃圾整理。

2、师幼共同商讨,制定规则设计标志

幼儿积极参与讨论“怎样让我们的教室变得干净整洁?”“区域的物品应该怎样收拾?”“怎样整理我们的书包?”等等。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规则,如:物品从哪拿的还放哪去、区域材料怎样如何对应位置放、图书角的图书应分类摆放等等。最后教师用图标的方法给每个区角都设计了相应的规则。为了保证让物品不随便摆放为了让幼儿较快的收拾整理,还在每个区域给物品贴上了和物品篮相对应的图标,还给每个区域设置了一位负责人,收拾起来就很容易归位。由于规则是大家共同制定,因此幼儿有了很高的责任意识,收拾整理时能很快乐很积极地投入,幼儿的收拾整理习惯就养成并内化了,环境也更加的干净整洁了。

3、开展多种活动方式,强化整理习惯的形成

习惯培养贵在坚持,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孩子乐意接受的,有的要求一开始做得挺好,时间一长孩子觉得不新鲜了,感到疲倦了,就不愿坚持下去了。我们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来吸引孩子,重新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重复这样的行为,这样持之以恒、一贯要求、反复强化,最终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1)丰富多彩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为此,我们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如:“小超市”、“动手区”等,让幼儿随时都有机会在区域参加活动,使他们有条理地收拾玩具、爱惜游戏材料,巩固了共同制定的游戏规则,这样,幼儿的良好整理习惯经过多次重复,自然而然地形成习惯。

(2)整理书包

书包是小学生必备的用品,整理书包是小学生每天必做的事情和应该具备的能力。为了让幼儿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的需要,让他们了解整理书包的重要性,我们养成教育开展了一节课《如何整理书包》让幼儿通过讨论的方法,说说怎样使书包里的物品摆放的更整洁,总结整理书包的方式方法,学会整理书包。

(3)各种比赛活动

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欲望。

(4)互相监督形式

在培养幼儿整理习惯的过程中,每天我们都安排值日生对班级中各个区域进行收拾整理,在此基础上幼儿还评选出几名平时整理能力强、整理习惯好的孩子当小组长,让他们担负起检查监督的职责,经常提醒那些平时整理习惯不好的孩子,帮助整理能力弱的孩子,从中取长补短。通过这种互相监督的方法,幼儿整理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及时鼓励和表扬

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需要经过长期的引导和教育。还要注意观察幼儿,特别是那些个性较强,习惯较差的幼儿更需降低一点要求,起初要求不要太高,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给孩子表扬,这样自发的行为就容易再出现。如对于进步较大的幼儿可采取发小红花等奖励,让幼儿在我们鼓励、肯定的情况下,使幼儿养成好的整理习惯。

4、家园密切合作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同时我们也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在很到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所以我们首先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能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并进行辅导、巩固。另外我们通过家园共育,家园联系册等方式,来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

总而言之,对大班幼儿进行良好整理习惯的养成教育,包含了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做事认真仔细有始有终的态度,井然有序的生活习惯,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必须多种形式地开展一系列活动,教师要作表率,严格要求,反复抓,多鼓励,另外家园还要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江苏教育出版社

4.大班幼儿习惯养成 篇四

活动目标:

1.幼儿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2.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3.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养成好习惯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给幼儿观看视频,看看有哪些好习惯。

二、让幼儿自由的讨论

1.师:“刚刚我们看到小视频里都有哪些好习惯呀?”

2.师:“原来多洗手,排队喝水,饭前便后洗手这些都是好习惯。”

三、告诉幼儿学习。

1.师“那小朋友觉得我们要不要学一学他们的好习惯呢?”

2.师:“我们从小养成好习惯才能做一个好孩子是不是?”

四、请幼儿自己讲讲自己知道哪些好习惯。

1.师:“除了刚才视频里看到的好习惯,你们觉得还有哪些是好习惯呢?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2.师:“小朋友们是好的习惯我们都要学会,还要把不好的习惯改成好的习惯。”

教学反思:

让幼儿观看视频,自己发现有哪些是好的习惯,让孩子自己来讲,孩子们看视频的时候都很认真,但是可能是小班孩子的天性,他们一边看一边说,发现什么就立刻讲出来,这里的设计还有所欠缺。孩子们发现了视频里的好习惯,我便按着顺序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向着视频里的小朋友学习,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让他们从小养成好习惯。另外请孩子来讲其他好习惯,可能他们对好习惯还没有什么概念,这里对他们来说稍微有店难度。

5.大班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篇五

有句格言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幼儿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使一个人终生收益。

一、设计思想

经过两年的学习、教育,大班幼儿在行为习惯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进步。特别是在幼儿园,幼儿大都能在老师的提醒下,做到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分享、合作意识逐步培养,一日生活中,能在老师指导下遵守活动规则。但自我约束能力还较差,所以也经常出现一些行为习惯问题。所以,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平时有目的、有计划的去进行教育,通过一日活动的各个方面去渗透巩固,争取家长配合,使幼儿真正的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这一质的飞跃。

二、活动要求:

(一)、来园

1、衣着整齐,不随便带东西入园。

2、入园后,学习将自己的书包放在指定的地方。

3、学习有礼貌的向别人问好,向家人说再见。

(二)、盥洗

1、学习按顺序正确的洗手、洗脸、漱口。

2、能够大小便自理,学习整理好衣服。

3、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及手脏时洗手的习惯。

4、知道盥洗时保持地面清洁卫生,不随便玩水。

(三)、饮食

1、学习正确使用餐具——筷子,学会收拾自己的餐具。

2、逐步养成文明的进餐习惯,细嚼慢咽,不挑食,保证桌面和衣服的整洁,不剩饭菜。

3、餐后擦嘴、洗手、漱口、靠椅子。

4、学习自己取杯子足量喝水。

(四)、睡眠

1、学习有序的穿脱外衣裤、鞋子、袜子。

2、学习整理床铺。

(五)、教育教学活动

1、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保持愉快的情绪

2、学习与他人正确交往,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学习分享与合作,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3、知道活动中要遵守有关活动规则,不影响别人

4、初步学习自我保护。

(六)、离园

1、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收拾玩具图书,整理好活动场地。愿意完成老师交给的简单任务。

2、在教师提醒帮助下穿好外衣,有礼貌的和老师、小朋友再见。

三、活动重点

针对本班幼儿实际及出现的问题,活动重点如下:

1、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

2、夏天来了,天气比较热,引导幼儿足量饮水

3、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学习合作与分享,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四、主要措施

1、认真贯彻《新纲要》精神,按时完成各项具体任务,班内老师密切配合,做到步调一致,经常分析本班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共同研究改进措施。

2、面向全体幼儿,坚持正面教育,先由面到点铺开,发现问题,再抓点促面,加强个别教育和辅导,使教师的主动性和幼儿的积极性密切结合起来。

6.幼儿园幼儿习惯养成标准 篇六

(一)小班

生活习惯养成标准:

1。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能够独立安静地入睡。

(1)入睡前整理好衣物摆在固定位置。

(2)入睡前小手空,不玩弄床上用品,保持安静,不吵闹。

(3)

睡姿正确,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不趴睡。

2.进餐时不挑食、不偏食、不大声讲话、不……

(一)小班

生活习惯养成标准:

1。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能够独立安静地入睡。

(1)入睡前整理好衣物摆在固定位置。

(2)入睡前小手空,不玩弄床上用品,保持安静,不吵闹。

(3)

睡姿正确,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不趴睡。

2.进餐时不挑食、不偏食、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

(1)爱惜粮食,不掉饭粒,不剩饭,保持桌面整洁。

(2)不挑食,一口饭一口菜,能独立进餐。

(3)进餐时保持安静,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不玩耍。

(4)学会正确使用餐具,添加饭菜请举手。

3.养成良好的入厕习惯,知道及时入厕,不尿裤子。

(1)幼儿知道及时入厕,不尿裤子,入厕前要举手。

(2)

排队入厕不推挤,上下台阶不滑倒,把好扶手慢慢走。

(3)掌握正确的入厕方法。

(4)便后在成人帮助下整理好衣裤。

4。养成爱喝白开水的习惯。

(1)能认清自己的水杯,固定位置取放。

(2)知道按需求喝水,喝多少,接多少,不浪费水,冷热水要分清。

(3)不玩水,不打闹,双手端水杯。喝水时,不说话,不走动,避免呛水。

5.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不穿反鞋。

(1)掌握穿脱衣服的方法,能够在成人帮助下穿脱好衣服。

(2)衣裤叠放要整齐。

(3)学会独立穿鞋子,分清左右。

6.培养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1)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并在成人提醒下能够完成。

(2)知道并掌握洗手、刷牙、洗脸的基本方法。

7.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1)不用衣袖擦鼻涕、不在衣裤上擦手,保持衣裤清洁。

(2)不在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

(3)不在公共设施上乱写、乱画。

(4)

知道不将脏东西放入口中,不吮吸手指、玩具等,懂得病从口入的道理。

学习习惯养成标准:

1、初步了解笔、纸等学习用品的用途。

2、学会使用美术用具。

3、了解书的结构,培养幼儿看书的兴趣。

(1)认识书的封面、封底、页码、书名等。

(2)幼儿喜欢看书,对书有兴趣。

4、学会一页一页翻书,懂得珍惜书、爱护书。

(1)学会用右手轻轻捏住书的右下角,由右侧向左侧一页一页轻轻翻过。

(2)看完书后要物归原处,轻拿轻放。

(3)不撕书,不折书,不在书上乱涂乱画。

5、学习时坐姿端正,懂得举手发言。

(1)学习正确的阅读坐姿:看书时,上身挺直,双腿放正。阅读时注意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

(2)幼儿发言时,不乱插话,不争抢,知道要举手发言。

6、认真倾听老师讲话,并学说完整话。

(1)不随便插话,不打断别人的讲话.(2)能认真倾听老师讲话,能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礼仪习惯养成标准:

1、幼儿园礼仪:

(1)入园时,能够不哭闹,自己走,不用成人抱,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能在成人的提示下向家长、老师、小朋友问好和说“再见”。

(3)离园时不跟别人走或自己跑出幼儿园大门。

(4)能够自已拿书包,整理衣物,并将玩具、图书等物品整理归位。

(5)培养幼儿要爱护公共设施。了解取放物品的礼仪,轻拿轻放,培养物归原处的良好习惯。

(6)知道要爱护幼儿园环境,不在走廊内跑跳,打闹。

(7)不乱涂室内外墙面,不破坏班级的桌椅、图书、玩具等物品及公共设施。

2、家庭礼仪:

(1)知道敲门后才能进入,不大声喊叫、不用力拍门。

(2)别人开关门时知道避让。出入时,随手轻轻关门。

(3)知道电话铃响要接电话,能及时接听

(4)接电话后能够简单对话。

(5)知道通话结束前要说再见,并放好听筒。

(6)让幼儿学会有礼貌的接待客人。能主动与客人打招呼,不打扰大人的交谈。做客结束时,知道与主人道别。

(7)接待客人时,会使用礼貌用语,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客人走时,能与客人道别。

(8)不随便要客人的东西,翻看客人的物品。

(9)做客时,在成人的提示下能主动向主人问候,主人示意入座时,方可入座。

(10)做客时,不争抢物品,不随意扔东西。

3、公共场所礼仪:

(1)在公共场所讲话声音要小,不喧哗、不哭闹、不打扰别人。

(2)与人交谈时,能说完整话,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边玩边说。

(3)能够安静地倾听别人讲话,双眼注视着对方,不东张西望、边听边玩。

(4)不轻易打断或抢接他人讲话。

4、基本礼仪:

(1)能够在成人引导下使用礼貌用语,如“早上好”、“您好”、“再见”。

(2)能礼貌称呼人,如“老师”、“爷爷”、“奶奶”、“阿姨”、“叔叔”等,而不用“喂”、“唉”等词。

(3)知道递接物品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双手递接。

运动习惯养成标准:

1运动时知道保护自身安全,不做危险性动作(如:站着滑滑梯、蹲着滑、倒着滑、从高处跳下等)。

2.不玩危险性游戏。

3.知道游戏时要遵守游戏规则,按秩序排队进行活动,不要互相推挤。

(二)中班

生活习惯养成标准:

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掌握正确的睡眠姿势(右侧卧睡或仰睡)。

(1)学会叠放衣物并整齐摆放在固定位置。

(2)睡前枕头放正,盖好被子。

(3)

掌握正确的睡眠姿势(正确姿势见小班)。

(4)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好习惯,起床后要整理被褥。

2、养成良好的入厕习惯,知道及时入厕。

(1)

自觉排队入厕,不打闹,不逗留,文明入厕。

(2)

大小便后能及时冲厕。

(3)学会便后用手纸清洁,便后整理好衣裤再出厕所。

3、培养幼儿进餐时会正确地使用餐具,能够独立进餐,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及时吃完。

(1)能将食物的残渣堆放在一起。

(2)注意不洒落饭菜,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清洁。

(3)吃饭时保持安静,不边说边吃,以免呛食。

4、学会系纽扣,将衣服、鞋帽穿整齐。

(1)学会整理衣物。

(2)学习独立穿脱衣服、鞋帽,系纽扣、拉拉链、系鞋带。

(3)不乱扔乱放玩具等物品,学会整理玩具。

(4)正确玩玩具,不乱扔乱放,不损坏破坏玩具。

(5)

物品和玩具用过后,及时整理并归位。

5、学会简单的整理、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

(1)能按要求摆放室内物品。

(2)会做简单的清洁工作(扫地、擦桌椅等)。

(3)知道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6、乐于接受疾病预防与治疗。

(1)让幼儿愿意接种疫苗,知道接种疫苗时不哭闹。

(2)让幼儿知道身体不舒服时,及时通知成人。

(3)让幼儿知道生病时要及时配合治疗,按时按量吃药。

学习习惯教育标准:

1、学会笔的使用方法及书写姿势。

2、懂得爱护文具。

(1)轻拿轻放,不损坏文具。

(2)不咬、不摔、不把文具当玩具玩。

3、初步学习整理文具的方法。

(1)不乱放文具,物归原处。

(2)文具使用后整理回原样。

4、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1)不再强光和昏暗的光线下看书。

(2)姿势正确,安静阅读,不干扰他人看书。

(3)不长时间用眼,保证阅读时间。

(4)

爱护书,物归原处。

5.认真倾听老师讲话,并充分理解话语的指令及内容。

(1)能保持安静专注倾听老师讲话。

(2)能根据老师指令做出相应的反应。

6.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勤于动手、善于动脑、踊跃发言。

(1)能够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对学习有兴趣。

(2)学习时,勇于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

7.能够大胆、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礼仪习惯养成标准:

1、家庭礼仪:

(1)出门前会穿戴、整理自己的衣物,干净整洁。

(2)回家后,能主动与家人打招呼,简单向家人讲述发生的事情。

(3)客人来访时,能起身相迎,面带微笑,热情地请客人入座。

(4)客人问话时,能有礼貌地看着客人回答。主客谈话时,不随意打断或插话。

(5)接待客人或做客时,能友好地与小客人相处,懂得谦让。

(6)接待客人或做客时,会说“再见、请慢走、欢迎再来、请回、不用送、谢谢”等礼貌用语。

(7)做客时,不乱翻、乱动主人家的物品,不随便要主人的东西。

2、公共场所礼仪:

(1)让幼儿学会用餐礼仪。

(2)能安静、独立进餐。正确使用餐具,不乱敲餐具。咀嚼食品时不发出声音,不与人交谈。

(3)进餐结束后,能安静地等待未用完餐的人,如提前离开,要向其他人道别,并把餐具摆放整齐。

(4)学会游园礼仪(维持公共卫生、不乱扔垃圾、维持公共秩序、不折花、不践踏草坪……),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5)爱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踩踏草坪,如遇到不爱护环境的行为,能有礼貌地提醒。

(6)爱护动物,不随便触摸、戏弄小动物,不随意投食,当有人戏弄动物时,能有礼貌地制止。

(7)注意环境卫生,不边走边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

3、基本礼仪:

(1)会自我介绍:“您好(大家好)!我叫×××,今年×岁了,我在××幼儿园×班。”

(2)能够认真倾听别人讲话,注视对方,不插话。

(3)别人提出问题时,及时给予回答。

(4)1知道他人的物品不能随便拿,应征询对方同意后才能使用。

(5)会正确使用借物语言,如“请把××借给我好吗?”。

运动习惯养成标准:

1.掌握正确的大型玩具和运动器械的操作方法。

2.在游戏和运动时,服饰上不带别针、大头针等危险物品,不带项链、手链等装饰物,系好鞋带。

3.游戏及运动时不吃零食。

4.在大型玩具、运动器械上不做危险性的动作。

(三)大班

生活习惯养成标准:

1、作息习惯有规律,能够较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并能够独立进行睡前及起床后的整理。

(1)能够养成定时入睡、起床的习惯。

(2)能够自己穿脱衣物,整理衣物。

(3)自觉安静入睡,午睡期间入厕不影响其他幼儿,醒后不打扰其他幼儿。

(4)能够自己整理床铺。

2.大小便能够自理,便后能整理衣服。

3.知道吃有营养的食物,不吃垃圾食品,能够情绪愉快的进餐,不暴饮暴食。

4.学会穿鞋带、系鞋带等生活技能,保持衣服整洁。

5.主动整理玩具,保持环境卫生。

6.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7.能够做到进餐前擦桌子,进餐后扫地,收拾碗筷等清洁工作。

8.自觉保持自身的清洁(能够主动洗澡,换洗衣裤)。

9.能主动整理室内外环境卫生。

10.能够独立整理玩具、书包,能保持玩具清洁。

11.懂得简单的疾病预防与治疗知识。

学习习惯教育标准:

1、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学习用品的使用方法。

2、掌握学习前准备及学习后整理工作。

3、会主动读书。

4.能够坚持读完一本书。

5、幼儿知道讲话时语意明确、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6.勤于思考,好问乐学。

7.培养幼儿的主动创新能力。

礼仪习惯教育标准:

1、家庭礼仪:

(1)了解接打电话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会用“您好”、“请问您找谁”、“请稍等”等礼貌用语接电话。声音适中、自然大方。

(2)让幼儿学会有礼貌的接待客人。知道在别人家做客时应注意哪些礼节(学说道别语言:“请回、请留步、不用送”,并知道对主人的招待表示感谢,“谢谢您的招待”。在客人来时,能协助大人)。

2、公共场所礼仪:

(1)使幼儿知道按顺序排队是一种文明礼仪行为。培养幼儿如遇到他人有急事时,可让出自己的位置让他人先行。

(2)让幼儿知道如何正确的乘坐交通工具(主动购票,按顺序上下车,上车时不挤不推、要礼让老、弱、病、残、孕;行驶中不打闹大声喧哗、不向车外丢东西、吐痰,不脱鞋、不蹬座位,不在车上吃东西,下车提前准备,并使用文明用语……)

3、基本礼仪:

(1)幼儿能在初次见面时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并能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表情自然,声音洪亮,语速适中。

(2)

需要打断别人讲话时,知道等别人说完一句话以后,再说“对不起,打扰一下”,然后在别人允许的情况下说出自己的事情,讲话时表情自然,声音洪亮,语速适中。

(3)学会在拾取物品时,要走近物品后单腿下蹲、上体前倾,拾取物品。

(4)借来的物品要爱惜,避免弄坏,知道用完别人的物品要及时归还。能大方地借东西给他人。

(5)能正确使用不同的手势来表达不同的意思(请、鼓掌、胜利、指示方向、举手)。

(6)让幼儿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使其知道与人交往时应该多用礼貌用语,知道在何种情况下运用“对不起、没关系”。

运动习惯养成标准:

1.在室外玩耍时,不要爬电线杆,也不要在电线杆附近放风筝,远离所有从高处垂下的电线。

2.上下楼梯不拥挤、不用棍棒打闹。

3.知道遇到危险时要尽快告诉成人。

7.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篇七

一、培养幼儿倾听的兴趣

幼儿往往对感兴趣的事物百听不厌, 而对没有兴趣的事物就会爱答不理、听而不闻。结合这个特点, 我们教师应该善于开展一些能够激发幼儿兴趣的活动, 来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如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 结合教学的内容, 为幼儿播放一段音乐, 让幼儿认真地倾听, 听完后提问他们, 你从中听到了什么?对于回答正确的幼儿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还可以和幼儿一起做一些有趣的游戏, 来训练幼儿的倾听习惯。如教师可以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 然后叫幼儿来仔细倾听辨别之后, 再模仿该动物的动作。活动中, 教师还要让自己的语言富有吸引力, 做到声情并茂、绘声绘色, 激发起幼儿听的欲望。

二、创设幼儿倾听的环境

要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教师必须首先保证让幼儿置身在一个宁静而又温馨的环境中, 这样的环境是幼儿能够集中注意力和认真倾听的前提, 也是在幼儿集体遵守纪律、没有外因干扰的情况下才能营造出来的。如果幼儿不遵守纪律, 随意嬉戏、说笑, 外面噪音污染严重, 是无法保证认真倾听的。

其次, 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可以鼓励幼儿表现自己的环境。在教学实践中, 我观察到, 有些幼儿其实非常喜欢说话, 自我表现热情很高, 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及时给予鼓励和关注, 视而不见, 幼儿说和听的热情也就很快消散;还有的幼儿表现得比较内向, 在上课时寡言少语, 如果教师不关注他们, 他们也做不到认真倾听。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善于协调, 对于那些特别能说的孩子, 要适当地予以控制, 让他们知道不可以过多地占有讲话的时间, 因为别的小朋友也有话要说, 自己也要听听别人怎么说;对于那些沉默寡言的幼儿, 教师也要通过观察、分析, 找到他们的兴趣点, 打开他们的“话匣子”, 使他们感受到表现自己的愉悦感、成就感。教师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孩子, 在活动中让他们拥有平等的机会。

再次, 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还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如幼儿喜欢听儿歌、故事、看动画, 我们要结合这一特点, 让幼儿多听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 为幼儿播放一些他们喜欢的动画, 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就会随着故事的讲述、情节的变化, 仔细地倾听, 从而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三、鼓励幼儿倾听的行为

幼儿喜欢听到老师对自己的表扬, 在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中, 幼儿能更加相信自己, 更加肯定自己。因此, 在适当的情况下, 教师对幼儿说一些鼓励、表扬的话, 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养成。

在此列举我在上识字课《青蛙》时的一个片段:

教师:“小朋友们想一想什么会在水里游?而且还会蹦蹦跳跳的呢?”

小朋友甲 (抢先) :“是大鲤鱼会在水里游, 还能蹦起来。”

小朋友乙:“不对, 是小金鱼在水里游。

小朋友丙:“是小虾能在水里游, 还会蹦蹦跳跳。”

“是, 小白鹅在水里游。”

“不对!是小乌龟”……

此时, 教室里乱作一团, 一浪高过一浪, 过了好几分钟, 才停下来。于是, 我这样提问几个孩子:“你们有没有听清楚刚才小朋友的回答?”这些小朋友们一致说什么也没听清楚。我抓住这个时机给幼儿们讲道:“在老师、爸爸妈妈及所有的人讲话的时候, 我们要认真地听, 要听明白别人对你讲的是什么意思!刚才大家在吵吵嚷嚷的时候, 有几位同学表现得很好, 他们非常认真地倾听别人讲话,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这一个小片段, 说明了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听到了我对那些认真倾听的小朋友的表扬鼓励后, 幼儿开始注意倾听别人讲话, 不再随意打断、抢说。而对于那些表现好的幼儿我则除了口头表扬外, 还会奖励一朵小红花, 使他们在我的鼓励下, 渐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四、做好幼儿倾听的榜样

教师是幼儿的榜样, 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幼儿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师首先要做到以身示范, 自己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善于倾听幼儿的对自己的讲述, 无论幼儿说什么话, 都要以赞许、欣赏的目光平静地注视着孩子, 哪怕孩子给你讲的是你听过很多遍的东西, 也要依然保持认真倾听的态度, 而不是听而不闻, 心不在焉。在孩子的讲述产生障碍时, 教师要及时帮助孩子, 让孩子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讲述非常有兴趣, 非常喜欢听。在这样的状态下, 幼儿不但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而且在别人讲话时, 就会以自己的老师为榜样, 做到认真倾听了。

8.谈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篇八

一、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但要循循善诱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当地提出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规则要求,对于指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积极意义。幼儿园各班的常规要求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分阶段提出。每一项规则的提出,从一点一滴开始,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边教边帮到幼儿逐步学会独立完成,良好的班级活动常规自然水到渠成。因此,我们在向幼儿提出要求之前,必须先思考这种规则是真正适合幼儿的需要,还是仅仅为了教师自己的方便;提出的要求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是否站在幼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等。合理的规则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愿意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变他律为自律。如小班幼儿,我们可以要求他们只要上课时不随意走动、下位就行。大班的幼儿就要求坐姿端正。

二、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但要不断鼓励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要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孩子非常关注教师和同伴的评价,孩子对同伴的评价非常真实且敏感,对教师的评价也非常在意。所以,一般情况下,在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束时我们总要及时地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孩子存在行为规则方面的问题,我们让幼儿讨论评价,明确认识,共同寻求改进的措施等。在评价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但能说出已有的要求和规则,还知道了不遵守规则带来的后果。这样可以促进幼儿进一步深化对规则的认识和思考,强化规则意识,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在常规培养时我们必须要发挥好评价的教育功能,以促进幼儿规则的调整和完善。我们还可利用每个周五的下午放学前的半小时,进行每周幼儿行为表现的评价,让幼儿自己评价或者互相之间进行评价。只要某个方面表现得好,我们就发一朵小红花进行奖励。这样极大地激励了他们的表现欲,使他们知道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做得不好的要及时改正。

三、随时注意矫正幼儿任何一点细小行为的错误,并采取多种形式

幼儿往往从细小的过错中,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这些事情:有些幼儿容易发脾气,躺在地上拼命用两只小脚踩地板,大哭大叫;有些幼儿喜欢玩某些玩具的时候,就要人家无条件的给他……对这些行为不能采取姑息的态度,听任它发展下去。对于幼儿来讲,他们的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差,知道该怎样去做,但往往搞不清为什么要这样做,常常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或好的习惯得不到巩固的现象。如果一味单纯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老师在班级常规管理中应多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开展相应的活动有针对的逐个击破。他们知道的道理很正确,也很多,但在很多时候不能够正确的内化为自己的行动,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生活、活动的时候多多注意观察,并且要时时刻刻提醒其纠正不良习惯,使这些好的习惯真正地内化为自己的优良品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有时候当孩子儿错了。老师也可以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来告诉幼儿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以及这样做会带来哪些不好的后果。让他们自己认识到错误,这样改正起来要比老师一味的指责要有用得多。

四、家长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其实他们很多的不良习惯都是从家长身上学来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着教师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常规教育的效果和家长的配合关系重大。所以我们应先召开家长会,把幼儿平时在园中的不良习惯告知家长。让家长知道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只有从根源上找到病症才能以症下药。我们就要求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树立榜样,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进行一致性教育,才能巩固幼儿的规则行为。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积极影响。

9.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 篇九

孩子上早教班或入托,第一次离开家,到了陌生的环境,开始过上集体生活。由于,孩子上早教班前,大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被长辈们宠爱有佳,要什么有什么,有的爸爸妈妈甚至包办代替,有的孩子还养成了种种不良生活习惯,处在秩序感发展的关键期。因此,2,我首先从分析孩子入手,找出托班幼儿生一是孩子年龄小,自我服务的实际能力低,这是生理特点的制约应予以理解。二是家长包办过多,而影响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严重影响了孩子对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

针对托班幼儿的特点,京娃娃早教班也尝试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培

养幼儿的自我生活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部分幼儿都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在自理能力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孩子们顺利度过了“托班入托关”。

二、托班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

1长最愁和最担心的事。有许多家长向我们抱怨,一顿饭吃下来,特别费劲。所以,京娃娃早教班老师从不限制孩子的一

2励的小粘贴,不爱吃菜的时候,比如说:有的孩子不爱吃胡萝卜,老理由就把即时贴剪成胡萝卜的形状,当他把胡萝卜都吃了的时候,就把胡萝卜粘贴奖励给他,孩子特别高兴,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了吃胡萝卜的味道,也就改掉了拒绝吃胡萝卜的习惯。

3、在早教活动中,教育孩子安静进餐,通过讲故事《漏嘴巴》教育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讲话,要向故事中的小妹妹学习,不做漏嘴巴的孩子。孩子吃饭的时候,老师随时巡视,发现幼儿吃完饭时可以小声问幼儿是否添饭,并通过表演游戏:“老师这样吃饭”,教会幼儿学作品,比如说《悯农》

4以用废旧雪碧瓶,再提供小勺,小豆,米粒等,并且知道用正

5饮水量不足有关系,有句话大家非常熟悉“当我们生病时,还不需要打针吃药时,医生往往建议我们多喝开水”,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喝水习惯很重要,我们成人也如此。早教班有的孩子不爱喝水,老师就以各种形式引导幼儿喝水。

(二)通过各种各样的早教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1、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该洗手?幼儿在家里是由家长帮助他们洗手,入厕的,他们是完全被动的。幼儿还有“吃手“、挖鼻孔”等集体教学活动,以此强化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后,要洗手。

2时,幼儿很快养成了正确洗手的好习惯。

3他们要么不会蹲厕所,要么不会提好裤子就走出厕所,为了让幼儿记住正确的步骤,我就通过故事《自己上厕所》在讲故事时结合生动,有趣的情景表演,或者在厕所里贴上怎样上厕所的小范画等等。孩子很快就学会了自己上厕所的步骤。我还在一日活动中,结合相关环节随时随地有机渗透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

10.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篇十

一、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多样性

1、运用游戏,训练幼儿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养成的,而反复的练习容易让幼儿产生厌倦的情绪,在以往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上,多采用单一说教,这会更让幼儿更多厌倦情绪的产生,根据幼儿这一心理特点,把幼儿的穿衣、穿鞋、洗手等内容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使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主动的去做,愿意去做。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会教还要会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例如在穿衣中,由于孩子年龄小,就从学穿外衣、外裤开始,设计了《衣服宝宝》的活动,我利用《娃娃家》的游戏教幼儿学习有序地正确地穿脱衣服。我请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自己喜爱的娃娃,我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娃娃的衣服:上衣、裤子,我和小朋友一起玩布娃娃穿衣服的游戏。

2、利用音乐,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对于幼儿的洗手,幼儿通常是不能正确地去洗手,我就通过儿歌让幼儿认识手,知道洗手的重要性并学会洗手的正确方法,每次的洗手都会给他们放上歌曲《洗手歌》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下洗手。

音乐能陶冶幼儿的性情,如果能利用音乐去指挥幼儿的行为,比起教师用口头的命令幼儿更容易接受。在班上我就采用了收拾玩具、上厕所、洗手、喝水、休息等音乐,当幼儿听到音乐的提示下,慢慢地幼儿就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3、利用文学作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文学作品选择的好,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上。我选择了一些幼儿容易上口的诗歌、吸引的故事来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如:教幼儿洗手,我们就自编了一首儿歌,教幼儿边读儿歌边洗手:“手心、手心搓搓搓,手背、手背搓搓搓,小手小手碰碰碰,甩甩小手真干净。”歌读完了,手就要洗完,这样幼儿又学会了洗手的方法,又不会玩水;幼儿外出活动,到处乱跑,我就给他们讲“母鸡和小鸡”的故事;幼儿挑吃,我就教幼儿诗歌:吃饭、情景表演:“两个朋友去买菜”,“动手剥”等文学作品。

利用图片及录像片,让幼儿来分辨自理与不能自理的不同行为。并在幼儿园的墙壁上,创设一些生活自理图片,图文并茂,让幼儿学习一些生活自理能力的好处,纠正幼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惰行为。

二、家园配合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只靠在幼儿园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生活习惯培养方面家庭教育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建立一个“家长经验交流角”家长可随时在上面留言介绍自己的经验和困惑,我们也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给予帮助。每月固定一天为家长开放日。家长在这一天中可以随时来幼儿园观看自己的孩子日常的生活,同时看看到幼儿园是如何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

上一篇:我志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下一篇:小学生关于感恩父母的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