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开题报告

2024-09-13

校本课程开发开题报告(共8篇)

1.校本课程开发开题报告 篇一

《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 课题名称: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 课题类别:市规划重点课题 课题编号:HKB10-02 课题主持人:马玉秋 课题所在单位:阿城区回民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大创新。我国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决策权力和作用越来越大,责任也越来越重,课程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无论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急需进行实验研究。陶艺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历史悠久、扬名天下,并以物载道,蕴涵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我校于2016年3月成立了阿城区第一家专业陶艺教室,并配备了先进的陶艺设备:拉坯机、电窑、转台等。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泥土的芬芳中尽情体验陶艺创作的乐趣,制作美丽的记忆。经过两年来的区级课题《开发校本课程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实验研究,由美术教师开发的“陶艺”课,成果显著,倍受青睐。由此想把课题做大、做强。申报了哈市规划重点课题《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意义和价值。具体问题 以陶艺为载体,培育人文精神,创办特色学校。意义和价值:

1、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开发陶艺校本课程,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教师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有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从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校本课程的界定及遵循的原则 陶艺校本课程是我校根据办特色学校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美术教师的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及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实验的校本课程。陶艺校本课程编排根据课程目标和学校特点,坚持严格的编排原则,除了一般课程必须遵循的基础性、实践性和整体性外,还特别重视:

1、主体性原则: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为原则,以学生成长的需要为目标,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重视学生学习后的反馈意见,()根据学生的发展不断调整和优化校本课程。

2、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着眼于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

3、实践性原则:要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做中学,在过程的经历和体验中学。在活动中发展他们的实践技能和习惯,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开放性原则:要站在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高度,使学生在过程的参与中学会参与,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发展。

5、趣味性原则: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利用兴趣的驱动作用促进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成功的欢愉。

6、教育性原则:要坚持对学生的教育,以育人为目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个性,自尊、自信、自主、自律。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和预期成果 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以陶育德、以陶育能、以陶启智、以陶育人;创办特色学校。

2、具体目标 学习和了解我国陶瓷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一技之长,学会一些陶艺的知识、技法,会用泥塑的形式表现不同的物件、场景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表现能力等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教师开发、实施校本课程能力;办特色学校。研究内容

1、探索陶艺课程教学策略

2、编写陶艺校本课程教材

3、探索校本课程评价方式 研究思路:

1、与相结合,融艺于陶;

2、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扮靓校园;

3、与 “美德”教育相结合,奠基生命;

4、与语文写作相结合,拓展教育资源。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检索和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材料,通过学习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2、行动研究法:教师以教育教学实践为立足点,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步骤,形成一个不断深化的螺旋型进程,最后达到问题的解决。

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典型教师的陶艺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索陶艺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4、经验总结法:对课题进行阶段性小结和最后总结,形成结题报告、论文集。实施步骤

(一)实验准备阶段:2016年1月——7月 实验任务:

1、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撰写。确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制订研究计划。进行科研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树立新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观念。

2、召开课题会,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陶艺制作技法培训,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做好师资准备,奠定坚实的研究基础。

(二)实验实施阶段:2016年7月——2016年12月(1)第一阶段:2016年7月——12月 实验任务:

1、通过谈话、调查等形式进行数据采集,了解学生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学习状态。

2、每位参与实验的教师做一节陶艺校本课公开课,及时全面地对课后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所有实验教师共同研究、探讨陶艺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实验方法:理论学习、上实践课、调查对比。请教科所曹所长到我校对教师进行培训,解决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成果:撰写实践课研究反思报告。(2)第二阶段:2016年1月——2016年6月 实验任务:

1、实验教师不断依据教学理论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并进行教后分析。

2、通过反复实践,完善的课后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逐渐探索出陶艺校本课程结构。实验方法:理论学习、上实践课、调查对比、写实验报告。成果:撰写实验报告,形成初步模式,验证评价体系的合理性。(3)第三阶段:2016年6月——12月 实验任务:

1、课题组召开阶段性研讨会。旨在实验的基础上,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在课题组进行研究、探讨和交流。编写陶艺校本教材。

2、验证合理性。

(三)实验总结阶段:2016年1月——6月 实验任务: 课题组将实验相关资料、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对本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反思与总结,得出实验结论,经过讨论后形成研究报告。预期成果:

1、建立陶艺课程教学模式

2、完成陶艺校本课程教材

3、完善校本课程评价方式

4、完成研究报告 完成时间:2016年6月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及保障措施

1、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我校的美术教师科研意识浓,专业水平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就为校本课程开发准备了良好的土壤条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源头活水。

2、负责人马玉秋是哈市级科研骨干,哈市“九五”科研先进个人。本研究小组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业务水平及科研能力。都是骨干教师和校学科带头人。

3、学校将对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各位教师的个人业务进修、集体研讨活动、教材编写、课件制作、授课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

4、课题组结构合理,有学校领导、骨干教师,还有区教科所的鼎力支持。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科研工作责任制,做到领导到位,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2、强化科研工作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首先要抓好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面。重点抓好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克服科研中重立项,轻过程,有计划,无成果的空头实验的情况。为此要执行当月汇报、学期评估、年末总结制度,力保工作到位,以点带面形成规模效应,推出教研成果。其次要做好档案资料管理,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3、加大对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科研工作是直接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学校要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划拔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科研,同时要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刀刃上。阿城区回民小学 《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课题研究组 2016年4月

2.校本课程开发开题报告 篇二

一、Wiki与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自主开发本校特色的课程, 但在具体实践中, 一些学校片面认为开发校本课程就是编写教材, 于是学生手中就多了各种各样的读本手册等校本课程教材。这样实际上加重了学生负担。我们认为, 乡村小学没有必要编写校本教材, 但是必须要有校本课程, 而且校本课程要结合学校特色, 以不加重学生负担、不加重教师负担、不印刷纸制教材为原则。比如:利用Wiki开发校本课程, 就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开发的《思想品德活动课程》就是教师在Wiki上撰写教学设计, 其他教师协作修改, 聘请专家网上指点, 用好看簿 (haokanbu.com) 记录活动过程[1], 学生可以在Wiki上浏览活动记录, 直接修改教学设计。校长等行政人员可以在Wiki上修改活动方案, 提出自己的意见, 直接修改教学设计, 评价教学过程。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提出自己的意见, 直接修改教学设计, 参与课程评价。没有Wiki, 乡村小学开发校本课程是很难的, 没有人力和财力去开发校本课程。但是利用Wiki, 节约了人力和财力, 用最低的成本开发课程, 有免费的网上专家团队, 有免费的开发课程平台。

二、Wiki平台《思想品德》活动课程案例

(1) 课程背景: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相对“封闭”、“静态”, 以教师讲授为主, 缺少儿童畅想、畅言, 更少思潮涌动, 缺少主体参与, 即使有热情也难以持续。农村小学生的课外活动单调, 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2) 课程方案:二年级设置3节思想品德课、2节微机课 (地方课) 、2节校本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强调:《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形式, 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所以, 《品德与生活》不是儿童活动的“蓝本”, 更不是儿童活动的“万用大全”, 而“只是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 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学校有一台计算机能上网, 授课教师有自己的笔记本可以上网。可以按照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和不加重教师负担、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原则设计课程。

(3)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家乡与校园, 了解家乡与校园, 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意识。教育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通过教学既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 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认识计算机, 体验我们既是分享者, 又是创造者的社会化网络环境。

(4) 开发步骤:在Wiki上设计教学方案;利用好看簿记录教学过程;师生欣赏活动过程, 沉淀教学成果;评价活动, 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同事评价、校长评价、家长评价、网上的专家评价、其他关心教育的人士评价。

(5) 活动案例:课间乐。目的是在课间十分钟开心的有意义的自主玩耍;改正在校园里大声喧哗、在地上躺、爬等不雅行为。安排两周时间 (第二周到第四周) 课时。课内时间为思想品德 (1-2课时) 微机 (4课时) 。课间十分钟、双休日休息。活动方式包括:二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在课间十分钟里快乐的玩耍, 有意义的度过双休日。在课间十分钟里展示学生玩的方式;展示农村小学的传统游戏;展示自己创造和改进的游戏。利用双休日,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收集一些小游戏, 利用课间十分钟做游戏。教师将活动过程和学生作品、活动成果放到好看簿上, 师生共同欣赏。具体活动过程是课间乐 (1) [2];课间乐 (2) [3];视频地址[4]。

三、Wiki平台《思想品德》活动课程设计反思

该课程属于品德与微机课的活动课程, 课程的重点是在活动, 特别强调是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只在活动中起引导作用。活动中应该注意学生的生理特点, 下课的第一件事是上厕所, 然后再自主活动。需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自愿性, 有些学生身体不舒服, 不愿意活动, 就不要强求。活动的设定与过程的进行是重点, 这部分会决定课程设计方向, 事先要有个定位。经过实验教学发现, 这个设计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 不加重学生负担, 不加重教师负担, 而且与本地实际相结合, 与网络资源相结合, 可以节约成本, 不用纸质的课本、教材, 不造成学生的经济负担, 操作简单, 节约时间, 教师、领导、网络上的课程专家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在同一个平台修改教学设计、评价活动设置。利用Wiki平台设计活动课程改变了以单一的教科书为知识载体的课程[5]。

四、Wiki平台《思想品德》活动课程设计结构

参考文献

[1]基于好看簿的虚拟教研组[DB/OL].http://www.haokanbu.com/group/489/

[2]课间乐. (1) [DB/OL].http://www.haokanbu.com/story/208900/

[3]课间乐. (2) [DB/OL].http://www.haokanbu.com/story/209492/

[4]视频地址[DB/OL].http://limingshan.blogbus.com/logs/46886361.html

3.校本课程开发开题报告 篇三

一、主要方法与措施

主要采用调查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文献法和经验总结法等。具体措施是:

1.校长及学校行政人员大力支持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课题组提供各种方便。

2.以教研为主,科研、管理、培训和教研相结合。

3.实行课题研究例会制度。课题组成员每周召开一次例会,以学习平台、教育教学随笔、论坛等形式交流体会,互通各自的研究进展情况,探讨共性问题,凝聚研究的合力。

二、主要内容

根据相关要求,结合实际,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三、成果与成效

1.开发出适合校情的校本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内容宽泛、贴近生活,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易懂易记,求真务实,渗透了我校“面向生活育人,面向社会育才”的办学理念。具体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文化素养课程。主要是在七年级开始开设经典诗文诵读课,开展美文朗读活动。每学期都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中华美文诵读大赛”,通过“读千年美文”,引导学生“做少年君子”,提高道德品质,提升文化素养,在适应低年级学生心智成长和发展的特点的基础上,拓宽教学面,促进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推进新课程改革,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第二类是与教学相关的课程。主要有快速阅读、快乐英语、趣味数学、绕口令、英语小演讲等。以此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这些内容每周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由一线教师协同完成,每个学期都以举办全校学科竞赛的方式检验应用成果。有时学科间共同进行,例如:英汉双语演讲、唱歌、课本剧大赛。第三类是安全教育课程。内容涉及交通、消防、用电、食品卫生、运动和网络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学生在遇到危险和受到侵害时如何规避危险、保护自己,从小树立“珍爱生命,预防为主”的思想。充分利用早会、班会、综合实践活动课,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走入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第四类是娱乐活动类。主要有围棋、象棋和集邮等一些根据学生爱好安排的活动。每周固定的体活课是此类校本课最好的载体,学中玩,玩中学,师生其乐融融。

2.有效地弥补了常规教学的不足,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全校掀起的诵读古典诗文的热潮,极大地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学生加深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了良好的安全意识,塑造了良好、健全的人格。

3.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最初的研讨、制定目标到确定课程内容、开发编写教材,许多骨干教师都参与其中,拓宽了对教育和教学的认识,提高了教学研究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系列的自学、集体学习、培训交流带来了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提升。他们开始由课程最忠实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过渡。在学生自选课程、自选老师的形势下,老师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多么重要!“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开始深入人心,所以在编写教材时,他们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学生的需求来安排内容,确定方式。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教师的创新思维,构筑起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4.连续几年,我们编辑了一系列的校本教材,主要有:语文组的《课本剧表演》和历史组的《历史剧表演》、张丽教师主编的《生命科学的奥秘》、尹淑春主编的《快速阅读》、王易新、王晓峰、凌楠主编的《快乐英语》、杨娟、于杰平主编的《化学趣味实验》、梁爽主编的《趣味数学》、尹淑春、崔晶主编的《优秀作文集锦》、刘雪松主编的《语文名著速读》、张琪媛主编的《心理健康教育》、于海燕主编的《环保小卫士》、刘雪艳主编的《说联联看》和《诗文赏析》、窦丽娟主编的《视听乐谱》、兰凤杰主编的《历史课本剧》等26本校本课程试用本。随着探究的不断加深,近几年,我校还有大批学生荣获各种奖励证书,一些学生的作品也发表在黑河市创办的《教育周刊》上,特别是有些学生参加了县、市组织的数学和英语竞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学相长,连续几年来,全体老师在教育科研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收获。

四、讨论与思考

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及资源开发过程中,老师普遍感到压力很大,其原因很多,有知识缺陷方面的,有精力透支方面的。采取怎样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方法来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促进老师的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問题;教师怎样正确地给自己的定位,怎样使得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和艺术性……这些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探索。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不但要求教师要有自己的特长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有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目前我校的师资配备还不够专业。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之下开发出无限的校本内容,对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等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

亲历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校、老师、学生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展望未来,校本课程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我们也只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积极探索综合实践课程如何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修改,使校本教材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使校本课程建设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等就是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

4.校本课程开发开题报告 篇四

一、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

1、(2001、6—2005、6)学科实践活动阶段

本阶段,我校地理、历史、生物、政治、化学、艺术等学科广泛开展学生活动,先后指导学生参加番禺区、广州市、广东省等学科开放性考试、考查评比、思想品德小论文竞赛、动漫美术特色年评比、《我与化学》仪器设计等学生实践活动均获得较好的成绩,为我校系统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如生物、地理、历史科开放式考试(查)作品均连年取得好成绩。其中,仅2005学年,生物科指导开放性考试、考查评比就获得广州市一等奖两项,番禺区一等奖两项,番禺区二等奖两项。2007年5月,生物科组梁翠楠老师的论文《浅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理念》获广东省生物学教学论文二等奖,指导学生获广东省中学生初中生物学联赛三等奖;2006年9月,艺术科组郭伟峰老师指导学生参加“番禺区首届动漫美术特色年评比活动”学生动漫作品获多个奖项,其个人动漫作品也获番禺区首届动漫美术特色年评比活动二等奖;2007年5月,政治科组指导学生参加“广州市初中思想品德小论文评比”学生论文《传承南村的龙船制作文化,留住我们的精神家园》获三等奖;化学科组指导学生参加“第七届广州市中学生《我与化学》活动”学生作品《净化珠江水仪器的设计与制作》获一等奖;2004年9月,历史科组开展的《寻找远去的家园》研究性学习案例获“2003—2004学年度广州市中学历史科„研究性学习‟个案征集评比”一等奖,作品之一的 “珠江三角洲传统乡村建筑模型”收入广州市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中学历史学习指导》;2004年7月,论文《关于“寻找远去的家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实践与思考》,获“2004年番禺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中、小学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一等奖。2004年5月,“走进乡土——南村人文考察”实践活动,获第二十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二等奖。2005年5月,作为活动总结性论文《“走进乡土——南村人文考察”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思考》,获广州市中学历史教学2005年论文年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2、(2005、7—2007)学科课题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实验阶段

2005年7月开始,我校英语、历史、地理分别申报课题——《南村地区人文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番禺历史与社会>(暂名)乡土读本的开发》”、《Finding the lost history in nancun Town》、《快速城市化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初探——以番禺区南村镇为例》四课题成功获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区域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第二批和第三批立项。课题成果取得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的良好成果,标志着我校校本课程研究由学科实践活动进入学科课题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实验阶段,为开展全校性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如英语科课题组以《南村人文读本》为蓝本翻译开发了《Finding the lost history in nancun Town》学科校本教材,课题组把南村本土文化与英语科课堂教学相结合,将统编教材提及的传统文化例子用本土文化作替换,尽量在英语课堂的相关主题中进行渗透,利用本土资源运用到真实的交际情景,让学生进行模拟交际。此外,他们尝试在课堂教学和平时的测试中作为阅读材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整体的英语教学效果;地理科组王小慧、高健仪老师主持申报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失地农民生活状况调查——以番禺区南村镇为例》课题,紧扣社会实际,以学生周边的事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快速城市化地区失地农民生活状况调查》开展问卷调查,收集了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一方面,在该课题进行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了整个调查研究活动,参与问卷调查设计、调查、统计,而且让其根据调查时自己的感受,撰写小论文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能力,深刻认识到失地农民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课题研究所建立的资源库与课题组继续开展的“南村镇城市发展历程研究”共同构成我校“城市化研究”校本课程和乡土地理教材的一部分,该课题的学生成果还获得番禺区开放性作品一等奖;

历史科组课题《南村地区人文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的主要成果——《南村人文读本》全面梳理了南村地区的人文资源并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渗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由南村镇人民政府出资、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广州地区第一本正式出版的乡镇地方历史教材,免费发放到南村镇辖区内中学以及部分小学作为乡土历史文化读本,对承传地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1月, 《南村人文读本》获“区域性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优秀著作二等奖。作为课题成果主要之一的论文《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乡镇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南村人文读本》开发背景与编写体例探析》先后获广州市“教育创强与校本科研学术研讨会”及教育教学论文评奖活动一等奖、番禺教育学会第19届年会论文一等奖、“广东省教育学会2007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和评选二等奖,2007年9月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历史科组的另一课题《<番禺历史与社会>(暂名)乡土读本的开发》的结题报告获“区域性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优秀研究报告二等奖。作为课题成果主要之一的论文《区县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新尝试——《番禺历史与社会》(初稿)乡土历史读本的编写体例与成果特色》获2007年度广州市中学历史论文年会评比一等奖。

2005年11月14日, 我校历史学科曾代表番禺区历史科参加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高级研讨会(沙湾红基小学现场会)并作了题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思考——番禺区南村镇乡土历史读本(教材)的开发历程与探讨》的发言,得到了与会的全国教育专家和名校长、教师的广泛好评及区、市教育主管领导的肯定;2007年3月, 我校历史学科参加番禺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的“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区域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结题鉴定汇报会,作《<番禺历史与社会>乡土历史读本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成果汇报发言。

3、(2007——今)校本课程的整合与全面铺开、特色发展阶段

到2007学年第二学期,番禺区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发展已经步入第三个阶段,而刚刚完成结题鉴定的番禺区十五规划课题“区域性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也将进入课题深化与成果推广阶段,再者,像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已开展多年的开放式考试(查)也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7年9月28日,我校申报的番禺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南村侨联中学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正是在这样的科研大背景下被批准立项的,与此同时,我校已成为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可成化研究》实验学校。

所以,我们很幸运有了以上的教研背景,我们将整合转化、完善、提升我校在学科实践活动阶段所形成的,现有的学科活动和校本研究成果,依靠本校的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和特长,同时依靠校外教育专家的智力支持,以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建立起一套包括校园文化在内、能够提升学生乡土人文素养,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喜爱并愿意为之去实践探索的校本课程、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践、体验、感悟的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从而逐渐积淀起学校人文精神,最终实现南村侨联中学特色品牌的发展。

二、为什么要开展本课题研究

1、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组成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校本课程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国家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开发的目标指向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实现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从而使学校能够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和谐有个性地发展。

2、是学校特色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的内在需要

校本课程的关键要把握好“校本”和“发展”两个方面,即应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发展。南村侨联中学是一所由镇政府牵头,港澳同胞联合捐资兴建的公办农村初级中学,近年来,随着南村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镇政府加大对我校基础设施的投入,我校在学生素质,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教育教学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学校期末考试和中考多年超过区平均分。但学校教学中偏重知识灌输,偏重于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运用层面上,忽视思维发展、能力培养的现象还较多有存在,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帮助教师改变学科教学上,重知识传授和考试分数,轻思维能力、思维方式,尤其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传统教育模式,从而为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创建特色学校,开发有主题的、综合性的、探索性的、以专题活动为载体的校本课程进行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3、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还在于促进教师的发展。新课程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以往的专业发展主要集中于教学、教育手段和方式等。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本身构成了课程实施中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我校教师通过参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教师从成功的经验中寻找生长点,从面临的问题中寻找突破点,在教育发展趋势中寻找结合点,在自我完善中寻找跨越点。促进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行为,从“知道做什么”和“知道怎样做”向“知道怎样才能做得更好”的方向提升,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舞台。

4、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战略决策。而素质教育实质是和谐的,人本的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构建和谐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首先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教育部门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方面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片面性,其突出表现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是试图将学生从原有的应试体制中解放出来,搭建使人的基础素质和个性特长都得到发展的平台。所以,以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并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校本教育系列课程,将使学生获得张扬个性的机会,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达成和谐教育的目标。

与此同时,运用新课程所倡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整体优化的大教育观、和谐有序的教育过程观、能动发展的学生观、民主融洽的师生观等理念,在课堂教学这个特定的时空范畴内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通过创设和谐的环境,设计教学活动程序,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有效策略,促使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个性爱好主动发展,实现社会需要与自身发展需要的和谐统一。

5、是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需要

我校所在番禺区南村镇,社会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荟萃,2007年底被评为“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但作为教书育人的校园,南村侨联中学人文环境尚显单调贫乏,配合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结合镇政府对学校的第三期建设,学校运用南村镇天独厚的区域人文资源,建设校园文化,创建学校特色和品牌已经是顺理成章,营造教书育人的人文氛围正当其时。我们在建立起一套包括校园文化在内、能够提升学生乡土人文素养,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喜爱并愿意为之去实践探索的校本课程教材、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践、体验、感悟的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的基础上,逐渐积淀起学校人文精神,最终实现南村侨联中学特色品牌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分析南村镇侨联中学的义务教育教育教学水平、人力资源和校园文化现状,调研和评估校内外课程资源特色与优势,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以学校校舍全面改建为契机,运用校内的教师专业优势和学生特长,校外周边得天独厚的区域人文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营造教书育人的人文氛围。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提升学生乡土人文素养,贴近于学生生活的校本课程,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践、体验、感悟的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运用到从学科教学、学校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办学宗旨与方向、学校品牌创建、教师发展等方方面面,最终积淀起校园人文精神,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特色品牌的发展。

2、研究内容

(1)调研学校内和周边地区可资校本课程研究利用的人文资源与价值评价。

我校所在的南村地区是广州南拓番禺的首要地区、“华南板块”的核心地区,历史上人杰地灵,物宝天华,是番禺乃至广州地区历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为适应急剧都市化的趋势,发展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前瞻性的社区文化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将在原来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我校教师的专业优势,进一步挖掘南村可资校本课程研究利用人文资源并进行价值评价。基于对南村地区人文资源的初步调查和对地方课程开发的普遍价值取向的分析,我们认为,南村地区人文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应该是:第一;培养学生了解南村、热爱南村、服务南村的情感与价值取向,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保护和传承南村地区雅俗共生的文化形态和优秀文化传统;第三,促使南村地区包括天然和尚、黎遂球、高剑父、邬庆时、崔蔚林等文化名人的优秀文化和学术传统,海云诗书派、植地庄、七星岗抗日事件所体现的优秀地域品格精神,即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员岗飘色、南村刺绣、龙船头制作等所体现的优秀民俗工艺文化,从余荫山房、邬氏光大堂、黎永思堂和大量古民居等所体现的岭南广府民系优秀建筑艺术等一系列优势文化与教育部门提倡的主导文化的融合。

(2)建构和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

2006学年开始的番禺区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发展已经步入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模式推动阶段,第二阶段是课程规范阶段,第三阶段是特色发展阶段。我校将以建构和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首先是建构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设计模式。课程包括四个基本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课程设计就是对课程的四个要素进行规划,并遵循一定的开发流程(模式的基本结构);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设计模式就是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设计,本研究主要采用系列专题模式、即活动领域——活动主题——研究课题——探究问题。

其次、是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课程化体系。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课程化体系,第一层是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第二层是课程化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第三层是课程设计的模式,具体如下: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

整合

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

———————————————————————————————————————

活动领域,例如:人与社会 课程目标

活动主题,例如:走进传统文化 课程内容

研究课题,例如:走近南村历史名人 课程实施

探究问题,例如:南村历史名人对我的成长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程评价

第三、形成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实施的操作体系,按照理论学习——专家指导——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反思提升——形成成果的流程去操作。

(3)校本课程开发

开发校本课程,使之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通的设计与制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展示班级风采,提高学生对班级的认同度,从而建设各具特色、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通过对教室、办公室和走廊内科学、文化氛围的营造,创设良好愉悦,人文气氛浓郁的工作环境,提高师生的文化艺术品位,丰富其精神世界,建设具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烘托出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为学生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做好准备,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一项具有持续性的专业活动。它需要有一种理性、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或步骤:

第一步:情景分析,包括明晰学校教育哲学、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把握社区发展需要等等。第二步:根据情景分析,建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模式。包括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制订开发实施计划,设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等。第三步:组织和实施,包括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试验。

第四步:评价与改善,包括涉及教师、学生与课程方案三方面的评价内容与方式、结果处理、改进建议等的小组和全校交流评价。

校本教材开发包括各学科校本教材课系列(包括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美术等人文学科),德育活动系列,综合实践系列,学校德育教育校本教材开发,学校品牌创建校本课程开发等。

(4)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开发校园环境课程是体现素质教育和学校特色的新型课程。校园环境课程无所不在,它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从校园文化课程中会学到有益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或态度。

其中,物质环境包括学校的校园建设和设施;社会环境包括教师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团体,奖惩制度等;文化环境包括学校或班级文化,如校史,校风,仪式或活动,如升旗,班会,学校大型活动等。这是实现环境育人的的重要途径。

我校将要开发的校园文化成果包括:

物质文化成果:提取南村乃至番禺地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古迹和历史人物,如员岗村东汉古墓出土文物、禺南开拓第一人——东晋陈玄德将军、明末清初天然和尚、海云寺与“海云诗书派”、抗清民族英雄、牡丹诗状元——黎遂球、清末洪兵起义与贲南书院(沙茭团练总局)、岭南画坛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广游二支队与植地庄、七星岗抗日等设计成人物群雕或浮雕的形式,形成南村历史文化名人广场雕塑(场文化)和南村地区重大历史事件群雕墙(墙文化),岭南画派,海云诗歌,海云书法经典作品长廊(廊文化),还有教师办公室文化;

非物质文化成果:包括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校训,校徽、校歌,校徽,教风,学风,形成一系列作为新生入学校史教育素材;班级的班徽、班旗等。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和收集大量与本研究工作相关的资料,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帮助研究工作顺利展开。

2、调查研究法。调查学生的需求和建议,调查分析教师、社会和学校教育资源状况,获取校本课程的设计与编制方面的信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社区调查等。

3、行东研究法。立足于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校行政引领,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士共同参与,积极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实践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科学化,最终上升为经验,以指导后阶段研究工作。

3、研究组织

课题主管部门:番禺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

领导专家顾问组:

卢炎安(番禺区南村镇人民政府镇长)

陈乃权(番禺区南村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吴岳冬(番禺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姜 涛(番禺区教科所,副教授)

冯永广(南村镇教育指导中心主任)

陈志禧(番禺区南村镇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

张志海(番禺区南村镇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

课题组组长:冯少豪

课题组主要成员:肖东平卞广清 朱光文 张凤云 高健仪

罗伟丰 姜华 黄嘉斌 曾庆文

4、研究分工

冯少豪:负责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全面策划、体统,课题研究经费的筹措等;

肖东平:负责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管理、协调各学科与子课题之间的关系等;

卞广清:负责组织课题理论学习、课题申报与开题报告撰写、修改,组织课题开展等;

德育美术组:

张凤云:负责“兼爱思想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模式研究”子课题和“岭南画派乡土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活动”子课题研究;

组员:

历史组:

朱光文:负责撰写、修改开题报告、“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化研究”子课题研究;

组员:谭春媚 英语组:

黄嘉斌:负责“南村镇乡土特色英语教育与学生活动”子课题研究;

组员:唐容珍、何燕琼、刘善静、崔燕梅

地理组:

高健仪:负责“南村镇乡土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活动”子课题研究;

组员:王小慧

政治组:

曾庆文:负责“南村镇乡土人文政治与学生活动”子课题研究;

组员:刘伟民

信息技术组:

罗伟丰:负责“校本课程开发与信息技术资源库建立”子课题研究;

组员:

语文组:

姜 华:负责“海云寺诗派语文乡土诗歌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活动”、“中学语文古典诗歌选编”两子课题研究;

组员:吴道政

5、研究进度

第一阶段(2007.9——2008.2):准备酝酿阶段。

(1)转化、完善、提升我校现有的学科活动和校本研究成果;

(2)组织专家讲座、课题理论学习、校外学习等;

(3)课题论证与申报;

(4)各子课题组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料搜集、整理

(5)学科根据学校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制定本学科的课程计划。各子课题和科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和申报,包括各课题行动研究方案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6)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08.3——2009.2):全面实施阶段。

(1)全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汇编教师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集,校本课程系列成果,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作品集等;

(3)结合学校第三期工程建设开发校园文化:包括场文化、廊文化、墙文化、办公室文化等物质文化,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校训,校徽、校歌,教风,学风等非物质文化。

第三阶段(2009.3——2009.9):总结、鉴定、交流阶段。

结题报告、专家鉴定阶段性交流总结(结题报告、音像资料、成果展示)

6、经费分配

(1)经费的来源: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资助0.5万元,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政府资助5万元,学校自筹0.5万元,总计6万元。

(2)经费的分配:

专家顾问费:1万元

科研业务费:2万元

图书资料费:1万元

印刷出版费:2万元

7、预期成果

(1)课题结题报告;

(2)编成“南村侨联中学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成果系列丛书:

a教师论文(或教学案例)集;

b校本课程分为“四个系列”——学科活动系列、德育活动系列、综合实践系列、校园文化课程系列等,四种类型,读本类、学材类,教材类,专题资源库类等;

c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作品集;

(3)校园文化开发成果(方案),包括结合学校第三期工程建设开发的校园文化成果,包括物质文化成果:南村历史文化名人广场雕塑(场文化)和南村地区重大历史事件群雕墙(墙文化),岭南画派,海云诗歌,海云书法经典作品长廊(廊文化),还有教师办公室文化等;非物质文化成果:包括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校训,校徽、校歌,教风,学风,形成一系列作为新生入学校史教育素材;班级的班徽、班旗等。

5.实验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题报告2 篇五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小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教育必须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思考,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创造人才,而数学课堂提问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一个方面,它是一个综合性创造教育过程,只有引导学生经历综合的创新,并在这一综合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发现、创造,它才可能真正得以养成。

二、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与新课程标准不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课堂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行为,但很多教师对提问的类型、方式、对象、节奏等缺乏良好的思考与设计,随意性大,大大降低了提问的有效性。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课堂上占半数还要强调的提问是缺乏科学的依据与科学设计的;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不能、不善于提出问题。当我们力图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学会思维,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时,我们不能不把研究重点放在小学 1

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研究上,使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而由于传统教学方式是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和培养,致使学生问题意识淡薄,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或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

因此我校申请此课题,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能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积极地、主动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促使个体积极思维,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效益,增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新课标课堂教学论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基于此,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学习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

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避免“假提问”给提高教学质量带来的阻碍作用。

(三)“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一)使我校的数学教师全面认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价值及应遵循的原则,更新教育观念。

(二)通过对教学课例的分析研究,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与技巧。

(三)在教学反思中,优化课堂提问,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四)在实践研究中,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

(一)提问的难易度、深度、广度、效度的研究。

(二)把握课堂时机的技巧研究

(三)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的策略研究。

(四)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1月)

1、走进课堂,进行课堂观察与调研,对本校课堂内教师有效提问实况做进一步的了解、分析(前测)。

2、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3、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撰写开题报告。

(二)实施阶段(2011年3月~2011年7月)

1、课题组教师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

2、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定期交流、总结。

3、注意收集整理资料,学校建立课题档案,各研究成员建立班级档案和学生发展档案。

(三)总结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

1、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后测)

2、参与教师写出总结报告。

3、整理研究资料,物化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4、交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七、研究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措施

1、组织各年级数学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各年级组数学教师可以在每星期三下午进行集体教研活动,为我们进行此次校本教研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2、以课例为载体,用观察研究法来进行《关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实验对象:小学1——6年级学生。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1、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技法:

(1)掌握问的方法。

(2)把握问的时机

(3)重视答问评价。

2、研究的方法:以观察研究总结法为主,每一个年级组采取磨课作为手段,最后拿出较为理想的推荐课,借助于课堂教学现场录像技术,分析每一节课的教师提问特点,评价得失,以促进各年级教师专业发展。

3、对每一节课的评价包括:

(1).课前分析。

在上课前,任课教师对教材及学生进行分析。

(2).课堂中的提问分析。

从四个方面对提问进行分析:

a、对全班学生分水平答问机会统计并分析。在这一部分中,对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到的所有学生进行分类,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三类,然后统计出各类学生发言的百分比,并进行分析。b、教师提问技术和水平分析。我们对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分成无关、管理、认记、理解、推理、创造这样六个不同的层次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回答情况分成无关、无答、机械、认记、理解、创造等六个层次进行分析。如一节课新课15分钟,教师一共提了35个

问题,平均每分钟超过两个问题,在这35个问题中,属于理解、推理、创造性的问题又少,这说明教师的问题从总体上说思维含量不够。c、对问答的方式进行统计和分析。如是一问一答还是一问齐答,是先提问题再叫学生还是先叫学生再提出问题,对每种提问的方式进行统计并分析。从这组数据可以反映出学生学习中的自主探索程度。d、对理答的方式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是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还是重复自己的问题或学生的答案、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还是对学生的回答鼓励或称赞、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还是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指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每种理答的方式进行统计并分析。

(3).课后调查与分析。主要是两个内容:一是调查学生对这一节课的感受,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二是用问卷的形式对听课的教师进行书面调查,了解听课教师对这节课的看法并进行分析。

(4).课后教师进行反思。执教的老师在上课以后,根据本节课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通过多种角度的分析,评价一节课的得失,以提高教师的提问技巧,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化。

八、课题研究组

课题领导小组:程培香、荣增前、周峰、韩玉英

课题研究执行组长:林琳副组长:赵元梅、吴海英

6.校本课程开发开题报告 篇六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和倡导尊重、关心、理解、信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生命教育的开端。从研究领域来看,关于生命教育,很多学者都生命教育展开研究发表过不少观点,许多学校和相关机构也开始在实施生命教育,但从体验式角度进行生命教育研究的个案和经验,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我们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及课题研究方向,找准切入点,提出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体验式生命教育”,力求突破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并推广其价值性。所以我们郑重申请了此课题。上级教研部门审核通过了此课题,并给予了立项。这对我校课题研究给予了正面的肯定,此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对我校的发展是深远的,恳请专家为我们点亮前进的明灯。接下来,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作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与研究准备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式下,校本课程的研究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校本课程的价值体现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它必须以人的发展为起点,以学校的主客观因素为前提,从而有目的、分阶段地具体展开,校本课程要能凸显自身特色。为此,我校全面分析主客观因素,更切合实际地展开此项课题研究。

1、客观的经济、文化、地理因素。

顺德区是珠三角主要的工业区之一,也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同时,我校地处城乡合部,学校的大部分生源来自农民工子女,生源流动性大。这些流动儿童由于其自身所受教育程度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家庭教育不同等原因,表现为缺乏主动性、适应能力、自身体验和生命意识单薄。由于他们往往会呈现出自卑、孤僻、沉默寡言、暴躁、随性等不良性格。

2、主观因素:学校教育教学和课程展开特点

我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新时代、新社会接轨,但由于受传统的课程制度观的影响,体现在教师的课程设计没有更好地打破原有的大统一的课程体系,脱离了学生自身的体验和学习,以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学生依旧以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其次,课程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综上所述,“体验式生命教育小学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的提出既符合当代三级课程的发展方向,又是提高我校学生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的准备

我校2012年正式被批准挂牌成为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特色培训示范基地的“生命彩虹联络点”示范学校,开展“体验式生命教育”活动已经一年。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对该活动相当重视,校长多方奔走,自筹经费多次聘请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的专家到学校指导研究工作。并促成了学校和《珠江少年杂志社》合作,在2012年3、4月份联手组织了六年级“小鬼当家”、五年级“出行so easy”、四年级“小眼看民生”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取得的成果也非常显著。目前,广大教师正携手共进,积极投入到本课题的研究中,争取达到预期的成果。

二、课题的界定

“小学体验式生命教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已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社会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知、领悟世界的丰富性,培养学生独立审视问题的能力,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活动或历程,并且在这样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它还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我们将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结合校内外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整合学校教育教学的资源,增强学校的育人功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特色的形成。

三、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精心规划系列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经由体验、反思、讨论与分享中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将所学的知识、态度等化为行动,实践于实际生活环境中。

2、通过体验式生命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帮助学生寻求理智地生活。

3、通过系统的教师培训与实践活动,让教师了解到更多生命教育的经验及教学策略,找到教育工作中的切入点及理论基础。

(二)研究内容

1、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的基本模式。开发实现学生自我生命的健康、丰富、和谐与多样发展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2、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形成学校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德育特色。

3、提升教师教学理念,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建立专业化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丰富正确的生命观及相关知识,多充实认知、情感与技能方面的专业智能,以身作则,珍爱与尊重生命,去影响、感染学生。

4、营造学生自主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主动去认识自我,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进而尊重自己、热爱自己。

5、结合学科教学、德育理念和学生特点,将体验式生命教育进行学科渗透,融入班会、活动等教学过程中。

四、课题研究预计有哪些突破

本课题的研究运用体验式教育理念,充分挖掘生命教育的内涵,通过拓宽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等有效途径,探索学校生命教育的规律和实施途径,帮助学生体验生命、感悟生命,从而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提升生命品质,实现生命价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具体突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资源管理方面

整合课程资源,使得体验式生命教育与各学科渗透,探求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优化校园人文环境,营造快乐成长氛围;

挖掘家长、社区等社会教育资源,利用活动基地来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

2、活动设计方面

按生命教育的主题分年段、进阶式地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成为学生体验生命的载体;

3、学生发展方面

提升生命教育的实效性,为把生命教育融入常规课程,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积极的、阳光的、包容的心理特征。

五、研究措施(活动设计)

课题的顺利开展得益于严谨有效的研究措施,为了保障本课题开展的有效性,体现课题研究的价值,我们在研究措施上力求全面周密,既有总体的研究措施,也有具体的活动设计。

总体研究措施:

(一)成立课题组。组织、管理好研究队伍,制定好研究实施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调控,及时总结研究成果,确保课题研究正确、有效地开展。

(二)坚持“体验式生命教育”的理念,激发老师的研究热情,促使教师课题研究的深入。

1、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重点学习关于生命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强化教师的“ 生命体验”的意识,提高教师的转化策略方法等。

2、加大经费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课题组教师,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可采用自学、集中学、讲座、录像、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参与热情。

3、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反馈检查情况。

(三)加强课题研究,让课题研究深入课堂。

1、形成课题研究的氛围。由各科组长亲自承担学校的主课题,定期撰写阶段报告书,各科组长和相关教师全员参与,积极探讨,形成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加快课题的研究进程。

2、各科组长围绕课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教学科研不分家,使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使课题研究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四)及时总结,落实奖励措施,调动教师的教科研激情。

按学期开展工作,各科组学期初上交工作计划,期末做好总结,并做好资料搜集整理工作,上传肖莉锋老师。

1、组织教师围绕课题,开展教案评比和教学评比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成果,撰写论文、个案分析和教学反思。

2、发挥集体的智慧,加强集体研究和讨论,精心设计研究课、公开课的教案,推出优质课,培养优秀教师。

3、采用激励机制,对教育科研工作的优秀者,对教科研卓有成效的教师落实奖励措施,更好地调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激情。

具体活动设计:

第一阶段: 教师及家长的准备活动

培训教师,让教师知道生命教育及课程规划的内涵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参与过此次活动的同事进行经验分享。各教师要了解体验式学习的相关理论,了解此项活动的意义,是否适合这个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是否符合本班或本校学生的生活背景与经验;如何引导方能让学生有强烈的参与动机;并依据体验活动欲达成的目标以及学生程度,预拟讨论或分享的题项,并为可能无法达成目标的学生预拟配套的补救活动。让教师未来在进行生命教育活动时,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及理论基础。

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其了解在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知道学校实施各项体验活动的目的;愿意配合或支持;乐于在体验活动过程中协助或陪伴子女,并能不时与子女讨论与分享。

第二阶段: 参与体验式活动

透过分级体验活动,以学生年龄阶段特性为基础,实施不同主题教育的培训,在体验活动中营造一种自由、开放、人性化的氛围,让学生在自然、安全的情境中充分探索、体验与省思。让学生透过亲身的经历、实践、分享和讨论,体验人生不同的课题。

第三阶段: 学生在活动后的总结与反思

活动本身不是生命教育的全部,所谓“一分活动,三分讨论与分享”,体验活动后提供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分享与讨论。想一想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想与心得。先在组内分享,然后自由发言。确保每一位学生均能充分分享个人经验。

在学生活动分享中,老师应适度提出个人看法,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另外,也可以请家长与孩子对话,或解答孩子的疑惑或分享彼此的看法。

第四阶段: 教师的反思与学校的评价反馈

活动结束后,学校组织领导小组评价,参与教师要针对该项活动进行必要的反思,将生命教育融于入平常的教学与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与行动中,并为无法达成目标的学生拟定配套的补救活动以及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明确的方向。

【学生活动主题】 1、2年级——“童途有你

同心飞扬”趣味大课间活动(人与己)3年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心灵体验之旅

(人与自然)

4年级——“小眼看民生”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人与社会--民生)5年级——“出行So Easy”极速新体验活动

(人与社会—交通)6年级——“小鬼当家”成长体验之旅

(人与社会—生存)

六、课题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9月——12月)

1、查阅文献,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做好课题准备工作。

2、对课题涉及的内容作初步了解,填报顺德区“十二五”课题规划申报表。

3、制定研究方案,确定实施步骤。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4年4月)

1、阅读相关教育教学的理论著作,用理论指导实践,完成相应的读书笔记。

2、整合课程资源,探求生命教育的途径。

3、具体落实研究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采用活动反思、个案评比等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及时总结阶段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教学,做好个案分析及相关论文撰写。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14年4月——6月)

1、全面整理研究资料,分析研究资料。

2、完成课题的总结分析,撰写课题总结。本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研究文献,从文献资料中获得体验式教学与学校生命教育的新论据,找到新视角,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形成新认识。

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开展体验式生命教育的个案的研究,针对不同情况,研究相应的办法与策略。

行动研究法:每学期对本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行阶段性总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研究方向,以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经验总结法:对开展体验式生命教育的成功的案例进行总结,并及时推广,最终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

七、课题的研究成果及形式

以开发校本课程、公开课、教师的论文集、学生的感悟集、学生导演的微电影作为成果的主要形式。

八、课题保障

1.领导重视

上级领导长期以来对我校工作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我校领导一直比较重视教育科研工作。

2.人员基础

有高水平的专家给予充分的指导,有一批脚踏实地、勤于钻研的教师队伍,本课题组员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过多篇研究论文,在信息技术研究及相关资源库成果(课件,素材等方面)有较好基础,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3.物质基础

学校就本课题的研究配备相应的教学设施,此外,资金以自筹为主,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申请专项资金。

九、课题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何彩珍 苏曼 王瑜

2、专家组:张峰 刘丽华 黄志红 苏颖

3、工作小组:王钰 刘金花 肖莉锋

4、课题组成员: 各科负责人:

语文科 廖咏梅 数学科 周保威

英语课 陈丽嫦 综合科 罗晓梅 及各科组的全体教师

逢沙小学

7.校本课程开发开题报告 篇七

(一) 各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每个民族都生存于特定的自然背景当中, 其生存的自然条件各不相同, 这些差别体现在地质、地貌、自然资源、气候及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每个民族都必须在其所处的具体条件和环境中去构建自己的文化, 而这些独特文化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自然要受制于特定的生存环境, 是针对具体的生态条件而积累的结果。

社会生态环境:我国55个少数民族除回族、满族及绝大多数畲族、土家族转用汉语外, 各自具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化体系、民族习惯, 而且绝大多数民族拥有本民族的聚居区域。各民族的这种聚居区域的存在和民族文化的自成体系, 为各民族的存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文化生态环境: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的沉淀, 是他们的祖先在与严酷的自然环境进行长期斗争的过程中, 形成的自己独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积累起的宝贵经验, 形成了民族成员所遵循的思维方式, 是他们行为方式中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的深层次表现,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代代人传承和发展起来的, 它能够激励人、鼓舞人。

(二) 少数民族课程的现状

照搬国家统一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是面向全国各个地区的, 但是, 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很不相同, 国家课程很难顾及不同地区的教育需求。国家课程是以主流文化为背景设置的课程, 课程内容的设置多是关于汉族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的, 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关注甚少, 少数民族的生活很难被介绍, 不能充分估计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照搬国家统一课程不利于少数民族教育水平的提高。

很少反映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每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 但由于中国民族多, 人口多, 地域广, 国家课程的设置不可能照顾到每个民族, 国家课程多以汉族主流文化为主要课程内容, 少数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很少在国家课程中被反映出来, 而民族成员对自己的本民族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 少数民族的文化可以激发民族成员的自豪感、归属感以及民族责任感。一刀切的国家课程不能保证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

(三) 少数民族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促进人才培养:中国幅员辽阔, 各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各不相同, 全国各地基层学校的办学条件有着天壤之别, 身处课堂第一线的师资质量参差不齐。研究表明: 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是缺乏合理的民族教育模式, 他们一直接受的是主流文化的教育模式。在分析少数民族教育中存在问题时, 我们常常从教育宏观方面找原因, 认为民族教育的发展与质量的提高, 经济投入、政策制定、师资队伍、教育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是核心。21世纪以来, 人们渐渐认识到课程改革才是少数民族地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 而校本课程开发克服国家课程不能满足不同地区教育需求的弊端, 并体现了自己独特的优势。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因为少数民族文化很少能进入国家课程,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从学校层面来说, 主要是靠少数民族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是根据一定的国家教育目的, 遵循课程设置的科学原则, 在分析了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基础上, 当地的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开发而成。相比于过去由老人或者是上辈口传身授而言, 校本课程更系统、完整、详细。校本课程开发以后, 学习的对象就是大量学生, 而不再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些人, 改变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授的模式和规模, 更能扩大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二、少数民族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内容——以藏族中小学 校本课程开发为例

藏族地区文化丰富, 包含的内容很多, 可以分为八个方面:文化渊源、佛教信仰、语言文字、传统科技、历代名人、民族艺术、民风民俗、生态环境, 但藏传佛教不能作为中小学课程来开设, 而语言文字作为地方课程 (藏语文) 已经在开设, 所以校本课程的内容就可以从其他六个方面来考虑了。

(一) 文化渊源

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有渊源的, 有悠久的史前文化, 有民族融合带来的藏族文化的发展。那真切的几大文化遗址是在青藏高原上早就有形成并发展为人类民族的藏族的史证, 它对于研究藏族原始文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原始的藏教文化是藏族史前文明的主体特征。吐蕃时期是藏族文化的定型时期, 有文成公主传播的中原文化及外来文化跟藏族文化的相互吸收与碰撞。元明清时期, 有中央政府对藏传佛教文化的提倡而带来的藏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新中国建立以来政府和人民对藏族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带来了文化的新生。这种渊源, 这一历程, 要让学生明白。让学生了解藏族文化的形成、发展与繁荣的过程, 了解藏族文化是祖国文化的一部分, 让学生感受到汉藏友好团结的史实和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二) 传统科技

藏医藏药历史悠久。远古时期,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居民在与大自然斗争中逐渐认识到一些植物的性能, 在狩猎过程中又逐渐认识到一些动物的药理作用。迄今为止, 藏医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国内外影响极大。藏医学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是中国传统医药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藏区, 藏医和藏历是紧密相连的。藏历的天文历算学在藏族人民的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其内容不仅探讨天体运行和大自然变化的规律, 而且还探讨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季节气候变化的密切关系。

(三) 历代名人

神秘的雪域高原, 名流辈出, 他们缔造了神奇的藏族文化。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 又维护祖国统一。通过让学生了解典型人物的思想、事迹与贡献, 学习他们的精神, 效仿他们的行为, 为藏族的发展和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可以介绍有代表性的人物, 比如:藏族吐蕃王朝的创建者——松赞干布, 中国元代第一帝师、爱国法王——八思巴, 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 20世纪的佛门高僧——更敦群培, 藏传佛教格鲁派第十世班禅——确吉坚赞,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等。

(四) 民族艺术

藏族的民族艺术相当丰富, 可以分为:音乐艺术, 包括藏族宗教音乐、藏族民歌、藏戏、说唱音乐等;绘画艺术, 包括藏族石刻文化、藏族壁画艺术以及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的唐卡;雕塑艺术, 包括酥油花、木雕、石雕和泥雕;日用工艺, 包括金属工艺和编织工艺等;建筑艺术, 主要体现在寺院建筑、园林建筑、住宅建筑和塔。通过对藏族传统艺术的学习和欣赏, 学生可以从艺术美中体会藏族人民的勤劳、坚韧与智慧, 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进一步激发他们继承、弘扬、发展藏族传统艺术的责任感。

(五) 民风民俗

在藏族历史发展中, 民间文化始终保持着世俗的、积极的、活泼的精神, 这是藏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民间文化是整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最重要、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 有着无可估量的精神意义和文化价值。清香飘飞的糟粑和酥油茶, 五彩缤纷的服饰, 内涵厚实的人名, 那表达隆重的礼俗, 天国向往的鸟葬, 敬畏自律的禁忌, 那期望流淌的节庆, 无不展示着古风浓郁的生命形式。这些内容,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师生换位, 也可采用课堂教学和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实践活动, 让学生感受民俗文化的气息, 培养健康的本民族民俗文化的意识。

(六) 生态环境

藏民族生存在气候寒冷的“地球第三极”, 藏族人认为自己居住的这块土地是一块神圣宝地, 称之为“神圣雪域”。青藏高原地处地球最高点, 巍峨雪山直入云霄, 绵绵白云环绕雪峰。它是东部许多水源的发源地, 孕育了东方汉地、南方印度以及高原土地的文明, 神山矗立, 鸟兽众多, 草木茂盛, 而人烟稀少, 生态文明得以保存。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校本课程的资源。

三、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特别是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实行, 人们开始对以校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给予极大的关注。通过少数民族校本课程的开发, 不仅可以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思维习惯、贴近少数民族学生生活、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兴趣的新型课程, 同时也保存了少数民族的文化, 为我国文化多样性提供了可能, 但是, 我们可以发现, 在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 我们只会克服, 而不能使校本课程停止。校本课程建设是未来课程改革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2]王鉴.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1.

[3]李定仁, 蔡国英.中国西北少数民族教育[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6.

[4]刘培军, 丁红兵.校本课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媒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7 (20) .

8.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篇八

关键词:校本课堂;参与;决策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6-0137-02

1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新的理解。因而校长有责任让教师明白自己在校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的角色,并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从一个课程的消费者变成一个课程的开发者、课程研究者。此外,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一个意识转化问题,更具有现实价值的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提升。就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教师们普遍缺乏课程开发的能力,许多教师(尤其是年长者)对课程开发还采取排斥的态度。年轻的教师虽容易接受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但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因而校长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以便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校长应鼓励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力所能及的课程开发研究,并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在行动研究过程中养成课程开发的意识,发展课程开发的能力,最后达到专业成长的目的。

2协调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种因素

尽管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但它受到来自校内外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来自国家课程机构的观点、地方政府的需要、课程组织的压力,地方工商业、各种专业协会、大专院校、家长、教师和学生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开发。校长也理所当然负有综合协调这些因素的责任。从课程开发的实践来看,校长主要有3方面的协调工作:一是协调好学校与地方政府、上级行政部门的关系;二是协调好学校与社区、家长的关系;三是协调好学校与科研部门的关系。

3建立一个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

一个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机构是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条件。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身教育哲学的产物,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过程,是全校人员合作的结果,这样就必然要求学校的组织管理机构呈民主开放状态才可能保证交流渠道的广泛和暢通。此外,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下,教师们真正接受领导的依据是基于专业能力的认同。由于校本课程开发赋予教师和学生一定的专业自主权和课程选择权,这就要求对权力进行再分配,否则就难以优质高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当然,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机构建设需要全校人员的协同努力,其中,校长是健全的学校组织机构建设的主要责任人。

4建立良好的校内沟通网络

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础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就是说需要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广泛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因此各种人员之间的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具体的说,校长必须考虑给教师与课程专家沟通的机会;给参与课程开发的各团体或小组之间的交流提供时间和空间;要非常审慎地考虑和计划沟通与内容(例如可以采用中心布告栏的形式或简报的形式不断通报学校内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展情况),让参与者有效地获取相关信息;沟通的优先权必须审慎地设置,分享信息的各种方法也应仔细考虑(如可以设一个校长开放日,让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所有人员都有机会与校长直接沟通)等等。总之,要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沟通网络,让参与人员都能及时地获得相关信息。

5建立良好的课程决策结构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合作的、民主的、开放的过程,强调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成员的广泛参与,就是说这些人都有参与校本课程决策的权力。校长应该设法让这些人明白自己在校本课程开始方面拥有哪些权力,并认真履行自己的权力。

首先,学生层面。学生在家长和社区的帮助下确定自己希望学习的内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一定的学习项目。

其次,教师层面。教师在分析学生需求的前提下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希望开发的课程的具体项目,并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课程纲要的编写,最后交由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审查。这里教师有权决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具体办法和课程评估的标准与手段。

最后,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层面。根据国家和学校的有关文件精神,对教师提交的课程纲要进行评估与审查,并交由教师和学生自行选择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充实与发展。

6确定明确的办学宗旨

校本课程是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强调以学校为基地,并与校外教育机构合作,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开发出适合学校实际的课程供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这样学校就不仅仅是课程计划的执行机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课程的开发机构。无疑,这会给校长增加一些新的职责。具体地说,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下,校长至少应承担如下一些职责。

从本质上说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满足各校的特殊需要,形成学校特色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如此就要求校长明确几个基本问题: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学校是什么?根据社区和学校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应该把学校办成什么样子?准备把学校实际上办成什么样子?也就是说首先要有一个学校发展的总蓝图,明确学校的远景追求和现实取向。没有明确的学校教育哲学是不可能进行真正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即使进行也只是一种漫无边际的盲动。

上一篇:短片大赛策划书下一篇:八年级上物理应用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