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感悟(精选8篇)
1.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感悟 篇一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感悟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应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小学英语教学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才能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笔者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也有了几点自己的思考和收获。
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
第一,使课堂活泼,寓教于乐。
小学生的天性是好动,喜欢新事物,喜欢有趣的活动。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来自好奇,来自体验。游戏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课堂上穿插游戏,活动能使原本较枯燥,机械的单词学习和句型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在教8册第四课的“a shopping list,food,vegetables,a supermarket”等词时,我分别出示自己绘制的卡片并指着说:“Look,this is a shopping list , there are some food(very delicious),vegetables, this is a supermarket.„ 然后让学生分组练读英语单词,再让学生做识别游戏。当学生学会听说单词时,再做给单词补充字母游戏。这种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好英语,又可以培养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二,让学生心中产生亲切感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学形式要多样化,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更主要的是教师要以情感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特别是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多鼓励,多与他们相处,真心帮助他们,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英语课,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投入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古人云“:亲其师者信其道。”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倾注了爱心,以情感人,以智服人,融洽师生间的关系,这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在课堂上,我总是以亲切的教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所学的陌生的英语知识也有“亲切感”。
第三.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渴望有所成就,渴望受到他人的高度评价和赞许,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尊重感,小学生在这方面的反映更明显。而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传授的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当学生犯了错,教师的一个宽容的笑,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那安慰的眼神,都能在教学中起到润滑作用,默契的师生关系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使用一些鼓励性语言,并通过大量的示范、表演和提示来帮助学生使用新词新语,力争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演练展示的机会,尤其是中差生,让他们得到逐步的认可,从而恢复他们积极向上的动力。
四.注重学用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育学指出:学生所获得的认识,只有经过实际锻炼,才能变为行为,而且从体验中获得的感受是最深刻的。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的方法是:随学随用,即时实践。如学了家庭成员后,建议学生制作自己的“Family tree ”,填上英语名称、年龄、职业、爱好;将学过的蔬菜,水果,食物,星期、月份、季节制成自己亲手绘制的彩页;让学生收集英文节日,如: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的由来,在制作过程中来体会英语文化的底蕴,在合作中分享成功的快乐。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去了解信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渗透了一定的情感教育。
其实,四十分钟的英语课堂教学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还需要大量的课外学习和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家长一般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好多家长往往流露出这样的思想:“我不懂英语,娃学好语文数学就行了,英语学不好没关系。”但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英语很快将成为每个公民必备的第二语言,所以最后还要做好常与家长联系沟通的工作,提高家长对学好英语重要性的认识,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明德小学
吴明明
2013.03.26
一个班级的管理离不开班干部共同的努力。根据现状,凭我一人的力量管好 4 个班是完全不可能的。于是,我发动学生,划分小组,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组长包干制,做到以点带面。
2.加强家校联系,提高家长对学好英语的认识,将英语学习延伸进家庭
(2)经常进行家校联系,了解学生每阶段的学习情况和课外学习程度,以便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每届学生中总有一些智力水平较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我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合作,督促孩子做作业、听磁带、记忆课本内容,同时要求家长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和观众,让孩子在没有心理负担的家长面前试着大声开口说英语,以此消除他开口难的障碍。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教学有法,学无定法,愿我们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老师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探索出更多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在小学英语教学这块沃土上开花结果。
(1)四十分钟的英语课堂教学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还需要大量的课外学习和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家长一般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好多家长往往流露出这样的思想:“我不懂英语,反正学了也不用,学不好没关系。”但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英语很快将成为每个公民必备的第二语言,所以要做好家长的工作,提高家长对学好英语重要性的认识,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二、在课外
1.选好小助手
2.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感悟 篇二
一、利用自然资源,丰富学生“生命”体验
关于“生命科学”的教学资源与城市学校学生相比,农村小学学生有较大的劣势,即学生的活动贫乏、眼界狭小、知识面窄等。但也有城市学生不可比拟的优势,农村学校的周边是广阔的大自然,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本身就是最好的课堂。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农村广阔的自然资源,以丰富学生对生命世界的体验。如,在教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这一单元时,把学生带到田野里,让学生在田野中尽情地活动,寻找自然界中的“生命世界”。这些教学内容若是在城市小学,一定会受到条件的制约而无法让学生很好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然而,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这些教学内容是那么熟悉。学生家里就养着鸡、鸭、鹅、兔子、猫……田野里、路边上、校园里时时都会有一些蟋蟀、蚂蚁等小动物出没。而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更是经常见到,很多学生还亲手栽过花、种过树。这就是农村环境为学生提供的特有的探究材料。
渐渐地,我发现学生对待周围小动物、植物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生命世界”的教学,使学生懂得呵护小生命了,懂得珍惜生命了。他们为身边的自然世界的神奇变化而惊讶,为一次“蚂蚁搬家”而专注,为一颗小种子的发芽、开花而高兴。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生命体验”。
二、开展第二课堂,拓展学生“生命”视野
在农村教学“生命世界”,建立种植基地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建立种植基地让学生动手实践,不但可以让学生爱上科学课、学到关于生命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拓宽学生的“生命”视野。我们学校就和村委协商,要了三亩地,作为学校的种植基地,我引导学生把它分成小块,在上面做实验,开展关于“生命世界”的第二课堂教学。
开展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生命世界”的视野,学生越来越喜欢对种植进行科学研究。
三、自制部分教具,引导学生“生命”再现
在“生命世界”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实验室缺少动植物标本,我就带着学生去野外采集植物,捕捉小动物。没有采集和捕捉的工具,我们就自己制作。把采集和捕捉回来的植物、动物制作成标本。主要有我们周围常见的草、树叶、花和一些小动物的标本。这些标本,既是我教学的教具,更是学生认知动植物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植物的一生”这单元时,我把学生带到野地里,让学生采集不同植物的叶子和花等,制作成标本,挂在教室里。让学生体会不同叶子和花的美丽,让她们思考为什么不同的植物会有不同的叶子。一个单元结束时,教室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叶子和花的标本。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对“生命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更加爱上了科学课,爱上了大自然。
四、结合本地实际,提高学生“生命”观念
作为一个农村的科学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积极地了解周围的事物。如,最近农民在农田里干什么农事?农田里长些什么作物?哪些作物开始下种了?哪些作物开始收割了?当地有哪些常见的植物?有哪些常见的动物?它们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生长规律是怎样的?当地的生态环境怎样?等。这些知识可以及时地补充到我们的科学课中来。
在教学的同时,适当地做一些调查研究也能提高学生的“生命”观念,在教学“土壤与生命”时,我让学生展示从不同地方采来的土样。有的学生说他是从田里取来的土,有的学生说他是从河滩上取来的土,有的学生说他是从大树下取来的……教学快要结束时,我问学生:种庄稼,什么样的土质比较好?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壤土土质好,适合种庄稼并达成了一致的结论。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不同意,我爸爸去年种西瓜,他就选了我家一块高地,而且还是沙地。爸爸说这样的地,种出来的西瓜才会又大又甜。”我非常欣赏这个学生的不同见解。借助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什么样的土壤适合种什么样的植物,学生对“生命世界”的探究越来越投入了。
结合本地实际进行“生命世界”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渐渐地关注农作物的生长,使学生有意识地保护大自然,保护周围的环境。
摘要:生命世界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对于农村小学来讲,如何进行“生命世界”的教学呢?学校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小学离大自然比较近的特点组织教学,以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小学科学,农村,生命科学,科学教学
参考文献
3.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探究 篇三
一、科学教师素养的提高
科学的性质是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的一门科学,而对于农村学校而言,学习科学的条件得天独厚,学生的日常生活、居住环境更贴近于自然,这正为我们更好地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实践科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有利时机。我在科学教学中把握时机,拓宽思路,走出课堂,亲身经历,使学生在广阔的背景中观察科学现象,学习科学知识,锻炼科学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为学生日后乃至终生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把自己在农村学校科学教学中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以丰富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科学入门教育
三年级初学科学,学生的心理年龄和生活经验较低,但他们此时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科学课报以极大的热情,同时也是形成科学学习方法的启蒙阶段。结合教材内容带领学生亲历自然,实地观察、亲自栽培、饲养等活动,取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信息。如,在学习水生植物这一单元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校附近的池塘进行寻访,找到了有水生植物生长的水域,考察了路线和池塘周边的安全因素后,带领学生去池塘实地观察水葫芦、水花生、浮萍的生长状况和环境。学生兴致勃勃,十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池塘边,学生惊奇地发现了生长在池塘内的各种植物,在教材中图片的比较下,大家很快就认识了水葫芦和浮萍,还有水花生。大家通过对比观察明确了这几种植株的外形结构特点,认识较深刻。这时有学生发现了问题,问:“老师,为什么水葫芦漂浮在水面,而水花生部分在水下,部分在水上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使课堂顺势进入下一个探究环节。师:“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亲自动手揭开谜底。”每小组领取水葫芦、水花生、小刀等材料,这时小组开始剖开水葫芦膨大的叶柄,呈现在眼前的是较大的海绵体气囊,又拿起茎细叶薄的水花生,不约而同举起手:“我们找到了它浮在水面的原因了。”有的学生甚至提出水葫芦是带了“游泳圈”。但大家也不要小瞧水花生,它的茎也是中空的,也会有部分露出水面。学生还观察到芦苇、莲、菱等不知名的水生植物。
通过本次野外观察活动,学生懂得了,他们也可以像科学家一样通过亲自观察、实验答疑解惑。只要用心观察,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又能培养学生愿意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和善于观察的优良品质。
三、建立开放性的科学课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科学课程要打破纯应试教育,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广泛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多途径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这部分内容与农村生产劳动密切相关,我就和家长沟通得到帮助,选择到农户庭院中找寻科学的“印迹”。(1)安排小组进行起铁钉、螺丝钉、大头钉比赛。这时就会发现有些学生工具选择科学,动作熟练,也有部分学生工具使用不当,动作笨拙。完成后优胜组介绍经验,落后组查找原因。这一环节中正确使用工具很关键。(2)师:谁的力气大,能掐断6号铁丝?同学们面露难色,可瘦弱的张同学不知在哪拿了一把管钳,自信满满的,难不倒我,不仅轻松掐断了铁丝,还说明了原理:省力杠杆帮了我。赢得了大家的掌声。(3)找寻简单机械活动。在农用拖拉机上找到了轮轴类工具:摇把,后箱安装了定滑轮;还发现了墙角边的木梯;不甘示弱的同学干脆在台阶上搭木板推独轮车;还撬动大石头;牛棚内还用上了铡草刀。用压杆井打水。大家可为是各显神通。最后同学们还一一说明了每种工具包含的原理。一堂大家动起来的科学课在普通的农户院內结束了。
通过此次活动,让大家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具体而真实,我们的父辈们一直在运用着科学知识,提高了生产效率,工具的灵活运用也减轻了过繁重的劳动负担。
科学只有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并发挥作用,才能体现其价值所在,所以,科学课的教学要将学习、探究与实践相结合,而农村大背景下,为科学实践探究提供了广阔天地,只要教师善于选材,调动、引导、组织、帮助学生,就会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4.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感悟 篇四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把加强科学教育摆在了突出位置,在看到科学课程的重要性的同时.只有中小学科学教师正确认识科学课程在学生终身发展和在社会中的作用、真正理解科学教育的内涵,才能从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出发,理性地关注科学课的改革,立足于教学本位工作搞好科学课程教学。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学是一个难点,但同时也亟待加强。
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这不仅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而且因为科学作为探索真理的活动,同时也在塑造人的品格影响人类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文化形态,思维模式及行为模式等等。
2006年2月国务院正式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明确指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的比例相当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是提高未来公民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对于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项不可推卸的任务。
一、科学课程在农村开设现状
在农村由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某些地方封建迷信盛行,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损失,甚至有时还会导致一些意外事件发生。长期以来,大多数的基础教育普遍存在重升学轻素质的问题,导致科学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调查中发现广大的农村的儿童对科学以及科学课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科学启蒙教育,它的价值是和语文、数学、外语等其他基础学科无法替代的,如果不重视农村地区的科学教育,就等于在扼杀农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课题组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通过调查发现困难找出原因,提出有效建议。
1.科学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城市小学一样,大多数郊区、农村学校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把科学课列在副科之列,因为不是主课,其地位自然明显低于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的主科,许多地方都存在着对科学课的挤课、占课现象。2.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师资状况很不容乐观。多数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是兼职,几乎没有专业背景,这样的非学科专业背景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质量;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多为中师,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较少,本科更少,这样更无法保证教师素质符合课程要求。
3.教学把握不当。首先,是教学内容方面,显得凌乱,深浅难易把握不够恰当。存在体系落后、不重视整体框架和结构的问题,有些书本知识严重老化,再加上不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既不能适应经济、科学和社会发展,也难以转向其它科学领域。
其次,在教学模式方面,不注意将书本知识与科学实践联系起来,忽视科学教育过程的复杂性,不通过科学研究进行学习。这样的科学教育,难以发展创造、直观、想象与怀疑的态度,难以在学生思想和态度的训练方面作出指导。
再次,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采取的主要还是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的教学方式只能使学生机械地背科学、学科学。有时甚至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企图把更多的新的科学知识塞进学生的脑子里。很难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加强科学教育,并不是堆积知识,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4.教育经费缺乏,教学资源跟不上、教学配套设施缺乏。这是包括城市小学在内的普遍
用心
爱心
专心
性问题。对于农村小学来说经费就更是一个突出问题了。由于经费的缺乏,会产生很多的连锁反应。
由于经费缺乏,教师少有参加教学研究和培训活动的机会。学校仅有的一点办公经费也只够给教师买粉笔和文具。由于经费问题,一般乡里的教研活动也很少开展,更没有资金也不可能去从事课题研究,教师学习的机会就更少,师资很难提高。
众所周知,农村的信息大多不够通畅,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学生查阅资料相当困难。有限的教学资源仅仅局限于教师、教科书和校内有限的图书资料。在所选用的教材中有很多查阅资料的活动但由于缺乏图书馆和网络,即使是教师查阅资料也不容易,更谈不上学生了,有时只好不了了之。
没有经费投人,教育设施奇缺当然难以适应和进行现代的科学教学。许多教室里基本的教学设施就是课桌和黑板,教室没有电源插座,就算有也是好多都是坏的,根本谈不上用电视进行录像教学,和网络、多媒体教学。更有甚者连弹簧秤、天平、温度计和试管这些最常用的、基本的实验仪器学校也没有配备。这让搞科学教学的教师感到非常困难,要不就花费大量时间自己去制作仪器和准备材料,如果没有精力和能力去做,就干脆带学生读课本,这样很多的科学教学就变成了一种“走过场”。
二、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提升科学课的学科地位
科学课在我国是2001年由自然课改过来的一门新课程,与原有的自然课相比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老师的授课方式上都完全发生了转变,各地教材不统一,课时不统一。这对我们教授科学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严峻挑战,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深刻理解科学学习的内涵,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中心的观念;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和完善的知识结构;需要教师具有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形成积极学习态度的能力。要知道这门课程的学习与传统的学科学习是完全不一样的,过去的老师总是站在讲台上,老师讲的话就是权威就是答案。而科学课程的讲授就需要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学生要积极与教师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老师要正确处理一滴水和一桶水的关系,这已经不是过去一滴水与一桶水的年代了,要知道现在老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应该是一条河,这条河里的水随时都是流动着的,是新鲜的。所以老师要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有危机意识,真正意识自己的知识结构单一,能力有限,正视自己的不足,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没有经验可以摸索;知识不够可以学习。在不断探索、不懈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熟悉科学教育的流程与要求。通过自身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科研能力来更好的指导学生的科学学习。
一门课程的学科地位,取决于它的学科性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科性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以促进未来国民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加强我国在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加强科学课程改革,首先须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上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到各小学校长及科任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科学教育提高到关系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不再把科学课当成副科。而要确保科学课的学科地位。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科学课程教师专业水平
实施科学教育的关键在教师。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给语文、数学等所谓的主科教师在培训上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给科学教师带来的却是“不平等”待遇。以致科学课没人愿上,没人会上。针对面前农村现任科学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学历不高和专业局限的状况,必须加强农村科学教师的师资培训。要把转变教师观念贯穿与培训的全过程,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
用心
爱心
专心
者、权威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要适应和满足科学教育的需要,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培训机构必须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各种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
3.因地因校制宜,提倡科学学习的多样化
科学课程是国家与学校合作管理的课程,国家主要对课程的地位、课时安排进行规定,而课程的开发必须由学校来完成。学校课程要符合科学课程的性质,也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应该具有可行性与实效性。在农村,各学校的办学规模二办学模式、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源水平与市级学校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各个学校在开设科学课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是:一切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师生自己的特色实施该课程。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在科学学习上有各自的差异,所以在目标定位上可以各有侧重,在内容选择上也可有各自特点。农村学校尤其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时制宜,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学习资源。校内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现实生活中都包含着科学问题和科学道理,这些都是丰富的教学素材。科学教师如果加以很好地利用,这对课程资源相对缺乏的郊区和农村地区是非常有用的。
4.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人,切实改进农村教学设备。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不足主要由于教育经费缺乏造成,如果政府部门能够多向农村教育投人资金,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购置一些教学仪器和设备,帮助农村建立一些网络资源,那么农村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一些困难就会得到有效缓解。
用心
爱心
5.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篇五
汉川市毫洲小学:夏兵峰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但是农村小学该如何开展这门课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此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小学科学教材的应对策略
现在我们小学科学教材是粤教版,在很多方面都没有体现出学科的特点,教材在选择和编排方面的科学性不强,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不利于当地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我的应对策略如下:
1.请学校重视科学
学校要改变对科学课的态度,在科学课教师的配置方面,不能把其他学科的教师安排在科学课中,因为科学课需要专业的教师来开展,而且学校应该注重科学教师提出的意见,投入资金来购买必要的教学设备,积极支持各种形式的科学活动,这样的科学课才能够达到新课程规定的要求,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
学校应为科学教师的成长需要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通过培训可以充分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并且可以提出自己在科学课堂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分析和讨论,这些问题可以得到更多的解决方案。
3.学校还应该选择符合新课标,适合本地学生学习的科学教材
二、科学实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效率
结论或规律(也正是教师要传授的)记忆深刻,不易忘记。如《大气压力》一课,在讲完大气有压力且来自四面八方两 传授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应开篇明宗,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指明研究的方向、方法,将各种研究材料有目的、有层次地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独立地支配材料,动手、动脑进行实验、观察,自行探索出材料所揭示的有关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交流,甚至可以争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其思维的广度。这样,学生对自己研究得出的个知识点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讲桌上放一瓶矿泉水,让一个学生用吸管来吸水喝。提问:“用吸管吸水是什么道当“裁判”,而是在吸管上扎了一个孔,再让学生来吸,结果吸不上来了。此刻,这个实验的正确结论便自然得出:是大气压力将水压入吸管,理?”有的学生说是*自己的力吸出来的,有的学生说是大气压力的作用。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这时,我没有水才能被吸入口中。
三、亲身经历实验,体验快乐课堂 1.科学教学应到大自然中去。
在教学中,我们要从教材内容出发,要想方设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搭建、设置、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动手实践、动手探究的机会,充分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使材料的呈现,活动的开展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植物的奥秘》一课的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对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知识,难以理解、记忆。于是,我把学生带到田野里,挖几棵完整的植物,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我拿着这几棵植物,指着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先让组长一一学一遍,然后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
2.教师要善于用幽默、旁征侧引的语言进行教学。
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课的教学时,我试着运用多种方法去教,结果前几期的学生,都不能掌握好。经过培训后,我尝试把光合作用中所需的阳光、水分、二氧化碳等物质条件,说成是零件,叶片当加工厂,产生的新物质-淀粉、氧气,说成新产品。并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光合作用的实质,知道了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在哪个地方制造,制造出的新物质有哪些。而在执教《定滑轮和动滑轮》一课中,我主要是让学生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首先,给每一小组提供材料:铁架台、滑轮2个、线绳、记录表格。其次,给学生十分宽松的时间进行讨论。即认识实验的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实验的注意事项等问题并拟好实验方案。人人动脑,个个动手。然后,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相互补充,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修改各组的实验方案。在实验中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机会,使不同的学生的智慧得到尽情地发挥,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这样在下面的实验操作中小且还明白了光合作用的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非常关键。探索自然,学习科学知识。
四、实验教学,让学生人人参与
科学课应把课堂的自主权、选择权交给学生。在科学教学中实行实验探究教学,让学生人人参与到实验中去,使学生都有所成就达到课堂高效。
组通过合作探究,快速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不但没有浪费时间反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6.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感悟 篇六
贵州盘县保基乡中心小学 叶春梅
电话:*** 摘要: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科学课的显著特点,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农村小学要上好科学课,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增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实现科学教学的目标。但对于农村小学来说,探究、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科学教师的全面发展是致关重要的,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教师能掌握探究实验教学的思想方法、是否具有利用开发身边教学资源的能力直接决定了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只有科学教师的思想认识提高了,知识能力全面发展了,才能在教学仪器设施条件较差的条件下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实验教学,否则谈农村小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不起任何作用。而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师,我们应当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利用农村学校的资源优势,自制教具、器材,不断改进实验的方法和设计,努力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操作的技能,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词:农村小学 科学实验教学 有效开展
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是学生学好科学最有效的手段。科学教学应当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和实验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参加手脑并用的探究和实验活动,体验活动的的过程,学习科学的方法,从而获得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才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获取科学知识,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智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在农村小学,由于实验器材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很多实验教学没有得到正常和有效的开展,有的农村小学甚至没有开展过实验教学,只是教师在讲实验,讲探究,学生是云里来,雾里去,满头雾水,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完全没有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那么,对于大多数农村小学为说,怎样才能有效的开展好实验教学呢?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科学教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和完善:
一、完善和提高科学教师队伍建设,解决好教师的思想和认识问题。在目前大多少数农村小学来说,由于受到学科考试与评比等因素的影响,各学校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和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都不尽如人意,存在一些较大的问题:如一些学校是把科学课作为负科来排的,所安排的教师都是一些教学业务能力较差的,或者是科学教师更换频繁,几乎是年年在换科学老师,而所安排到上科学的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觉得科学课随便上上就可以了,负责点的,讲一讲,说一说,不负责的就一句“自己看书”了事。有的科学教师也由于自身的知识结构方面的原因,对科学课的教学也存在较大的困难,有的科学教师则干脆说学校的实验室和教学仪器设备都比较差,没有条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科学课上得好与不好无关紧要等等。从以上现象我们不难看出:现行大多数农村小学和科学教学教师结构安排、思想认识、知识和能力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然而,小学科学课在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好科学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同时,科学课也是中学地理、化学、生物和物理学科的基础。因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教学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影响了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而能否进行有效的科学实验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要看教师能否熟练掌握科学课程的课标和教材,掌握科学课程的特点,熟悉科学教材每一册,每一个单元的内容和活动,能否熟练掌握科学探究和实验教学的思想和方法,是否具有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材料的筛选、组织和开发能力。而这一切都是目前大多数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所不具备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农村小学,要有效的开展好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最最重要的还是要突破科学教师建设这一关,学科领导和科学教师要统一思想,提高对小学科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完善和提高科学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水平、提高科学教学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有能力去驾驭科学教材,完成科学实验教学任务,才愿意也有能力去克服农村小学的种种困难,在设施条件较差的条件下去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
二、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目前大多数的农村小学,尤其是和乡镇的村级小学,在科学课讲实验、讲探究的课堂现象非常普遍,他们的说法也大致相同:学校的实验和教学仪器设备都比较差,没有条件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实验,只能“讲”,只能进行粉笔式实验、探究。诚然,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在资源分配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条件的好坏对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是有一定的影响,但却不能成为能否有效开展科学实验教学的决定因素,相反,农村学校却有着城里学校不具备的资源优势,只要我们勤思考、巧动手,就能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和开发、整合与利用,使科学实验教学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
1、利用农村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栽培、饲养等科学探究活动。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场所不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教师应该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辟实验场所,把实验场所搬出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搬到学生自己的家里。如在教学《植物在成长》时,就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自己做实验,栽培一棵玉米,进行观察和记录,看看种子是怎么萌发的,需要什么条件,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植物的根向哪里生长,根有哪些作用,种子是怎样变成幼苗的,植物茎的作用和怎样开花结果、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等。学生通过自己亲自选材,亲自种植,并把每天的生长都记录下来,从而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植物生长变化的具体数据。此外,象饲养蝌蚪、小鱼,观察小鸡等活动都可以让学生在家里或田间地头去完成,只要教师稍指导就可以,这样既有效的完成了实验教学,也合理的利用了农村学校特有的教学资源。
2、在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的同时,开发学校内外的教学资源。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鲜明的课程意识为新课程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教教材,而不是照教材教”。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仅仅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但不是课程的全部,新的教材观指出:任何课程的实施,都需要利用和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对于目前实验教学条件比较差的农村小学来说,开发校内外的教学资源,是解决实验教学困难,有效开展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仅解决了学校条件不好对实验教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教师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因此,在条件比较差的农村小学,只要我们做到勤收集,巧利用,寻找实验替代品,开展低成本实验教学,就一定能使科学实验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对于缺仪小药的农村小学来说,身边的很多废弃物都是很好的实验教学资源,在学习和生活中,只要师生注意留心和主动收集、勤收集,许多实验材料都可以可通过师生主动收集而得到,有的可直接应用,有的则需要加以修改,就能很好的利用。如:收集一些废旧的投影片,可以用来制作盖玻片,不仅透光度比较好,而且不会折断,破裂;利用废弃塑料袋,可以用来做植物蒸腾散失水份的实验;制作小降落伞;利用废弃的注射器,可怜制成滴管和吸管;用报纸做吸水纸,用生石灰做干燥剂等等,象这样巧妙的利用身边的瓶瓶罐罐等废弃物来做实验,不但解决了实验教学仪器不足的问题,节省了实验开支,而且煅炼、提高了师生开发课程资源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环保意识。
三、改进现有实验设计和方法,促进科学探究实验的有效开展。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可操作的、成功的、现象明显的实验则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但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教材中的一些探究实验在方法设计和材料选择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有的实验可操作性不强,实验的设计复杂难以实施;从而导致实验不容易成功,效果与不明显;有的重复实验,浪费材料、器材和时间,有的实验材料在农村小学难以准备等等。因此,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而如何改变现有条件下的实验教学是促进科学探究实验有效开展的关键。如: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中的《观察种子的萌发》实验,课本中该实验的设计是用花盆来栽培种子,六个花盆分成两组,第一组是自然气温,阳光充足,控制条件是:1号盆干土,不浇水;2号盆适量浇水;3号盆一直淹在水中。第二组是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潮湿,4号盆覆盖塑料薄膜,放在充足的地方;5号盆自然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6号盆放在阴冷的地方,然后隔段时间从土里取出种子来观察。从整个实验设计来看,这个实验其实就是让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课本的设计过于复杂,难以操作,效果不明显,而且学生分析起来难度较大,实验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但如果我们对它稍作改变,实验情况和效果就会明显的不同:
1、用玻璃杯或罐头瓶代替花盆,就使得实验现象变得容易观察而不用刨土观察。
2、用纸巾代替土壤,清洁易观察。
3、学生只用3个玻璃杯或罐头瓶,把一定数量的种子放在纸巾上,1号瓶不浇水盖好,2号瓶用冷开水淹没盖好,3号瓶浇适量的水盖好,1号和2号放在阳光充足、温暖的地方,3号瓶放在阴冷的地方;教师做一个瓶(浇适量的水,保持纸巾潮湿,放在阳光充足、温暖的地方)。学生每隔几天观察一次,并与教师的进行比较,很容易就得出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或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这样不但增强了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实验现象明显,效果好,而且易于学生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科学课的显著特点,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农村小学要上好科学课,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增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实现科学教学的目标。但对于农村小学来说,探究、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科学教师的全面发展是致关重要的,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教师能掌握探究实验教学的思想方法、是否具有利用开发身边教学资源的能力直接决定了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只有科学教师的思想认识提高了,知识能力全面发展了,才能在教学仪器设施条件较差的条件下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实验教学,否则谈农村小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不起任何作用。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师,我们应当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利用农村学校的资源优势,自制教具、器材,不断改进实验的方法和设计,努力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操作的技能,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山西教育音像出版社
7.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感悟 篇七
语篇教学一直是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上一个难以把握的难题, 多媒体和实际生活场景体验较少, 使得农村一直停留在课本所给情景的固定教学上, 学生思维定势, 知识不会灵活运用, 如何脱离单一的单词, 句型语法的讲解, 将此融入到有血有肉的灵动的语篇教学中去, 切实的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轻松地学习语篇呢?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结合农村实际, 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如何创造条件,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 优化课堂教学, 进行适合本校的英语语篇教学, 本人就自己五年以来的农村教学经历, 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语篇教学的困惑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 印象中我们的教研组组长就告诉我, B&C部分可以合在一起上, 说这两个部分简单, 然后再讲课文就容易多了。从那时候起, 我就一直遵循这样的原则, 先讲B单词和C句型, 把课文中的语法知识先疏通, 最后套入A部分的课文中。但是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在练习中, 基本只是能够完成很好, 但是根据情景填对话, 或是一些已学单词或句子的运用拓展, 完成的很差。对于新的情景不会运用所学知识。
直到工作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我外出听课学习, 听到语篇教学一说, 当时我感叹, 真的这样进行语篇教学, 学生能适应吗?好有难度, 不过这样的感觉在我听了那些学生的课堂反应后立马就消失了。他们在课堂上是那么地有自信, 那么地能说会道。回来后, 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 我发现我原先的教学方法是一个很“残疾”的教学方式, 我已经完全把牛津英语中的语篇的特色 (让学生在贴近现实的情景下理解语篇, 自己通过上下文推敲一些单词、词组及句型的意义) 完全分解了, 让学生觉得是为了学枯燥的语法才去学语篇的, 而且完全打击了学生对语篇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已经把语篇看成是各个板块拼凑而成, 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二、教师自身的提高
既然进行正确的语篇教学有如此多的困惑,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更好的进行有效地语篇教学呢?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 我们要具备正确的语篇教学的观念。我们要明白, 阅读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阅读前 (pre-reading) , 阅读中 (whilereading) , 阅读后 (post-reading) 。pre-reading是阅读教学的前奏和基础, 对于建构语篇文本的内容和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起着引子的作用。While-reading是英语语篇教学的主体和灵魂, 也是英语语篇教学的重心所在, 强烈的目标意识是阅读成功的关键。最后一个环节是阅读后 (post-reading) , 是整个语篇阅读教学的升华阶段。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与新知识联系起来, 整合知识与技能, 进行语言形式的基本训练和综合语言能力的训练。只有在正确的观念引导下, 才能进行争取的语篇教学。
其次, 作为教师, 我们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掌握一定的外国文化知识。英语的语篇教学离不开一定的语言背景。Jespersen曾说过“Learning about the culture is the highest purpose of language learning.”英语是一门语言, 所以, 我们担当的是语言教学, 当然, 离不开文化教育。学习英语知识, 掌握英语技能, 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与熟悉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密不可分。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而我们的小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理解又少之甚少, 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教学内容的特点, 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与语篇有关联的背景资料, 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语篇, 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作为教师, 要备好课, 才能上好课。课前,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准备好上课用的卡片或挂图, 设计好课堂结构, 做到充分准备, 本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工作和教学, 除此, 备课不仅仅是备老师, 还要备学生, 教师要对班上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 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 这样才能抓住课堂, 进行语篇教学。
三、教师指导学生做的事
1、指导预习, 有备学习
有效的预习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重要的捷径之一。教师可根据教材语篇的特点, 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预习指导。对于一般性的文章, 教师可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语篇、适当翻译中文意思, 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组与句子, 对于一些有趣味性、教育意义的语篇,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其背景知识。如《6A Unit 1》A部分, 教师可以提起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于公共标识的资料, 了解公共标识的种类和意思, 了解公共标识出现的地点, 调查我们学校里面有什么公共标识。这样学生学习时更带劲, 更有激情。
2、阅读方法, 有效指导。
学生毕竟是学习的主体, 我们不能代替其进行阅读, 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 我们也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 更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因此, 我觉得在语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方式,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课堂上, 我们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语篇的阅读, 告知他们要如何朗读课文, 什么时候进行默读, 泛读, 和精读, 如何运用猜测、预测、推测等方法进行语篇阅读。阅读方法是影响阅读效果的关键因素。
3、合适选材, 提高阅读
其实学生阅读的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上, 但这往往不够, 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农村小学生课外读物比较少, 教师可以自己准备一些英语知识, 在上课开始的几分钟进行全班学习, 并且还要利用号有限的资源, 如小学生英语报上接第109页纸。
其实, 不管怎么说, 农村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的课堂, 而是无时无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我们可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从提高自己做起, 从帮助指导孩子做起, 进行切实有效地形式多样的语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语篇教学已在我们身边。而今天我们所研究与强调的, 是要树立语篇教学的意识, 相信有了理念引领的行动我们的语篇教学会更具目标性和有效性。
学无止境, 语篇教学探索也无涯, 在英语课堂语篇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始终应该是学习对象的激活者、示范者、指挥者以及管理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设计出优化有效的英语课堂语篇教学模式, 体现当代英语教学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8.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现状浅析 篇八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给我们科学老师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我们的思想正在经历着熏陶和洗礼,我们的教学行为也正在经历着“蜕变”,从教育思想到教育理念、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我们欣喜的看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行为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是提高未来公民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对于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项不可推卸的任务。
一、科学课程在农村开设现状
在农村由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某些地方封建迷信盛行,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损失,甚至有时还会导致一些意外事件发生。长期以来,大多数的基础教育普遍存在重升学轻素质的问题,导致科学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调查中发现广大的农村的儿童对科学以及科学课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科学启蒙教育,它的价值是和语文、数学、外语等其他基础学科无法替代的,如果不重视农村地区的科学教育,就等于在扼杀农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课题组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通过调查发现困难找出原因,提出有效建议。
1、科学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城市小学一样,大多数郊区、农村学校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把科学课列在副科之列,因为不是主课,其地位自然明显低于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的主科,许多地方都存在着对科学课的挤课、占课现象。
2、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师资状况很不容乐观。多数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是兼职,几乎没有专业背景,这样的非学科专业背景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质量;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多为中师,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较少,本科更少,这样更无法保证教师素質符合课程要求。
3、教学把握不当。首先,是教学内容方面,显得凌乱,深浅难易把握不够恰当。存在体系落后、不重视整体框架和结构的问题,有些书本知识严重老化,再加上不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既不能适应经济、科学和社会发展,也难以转向其它科学领域。其次,在教学模式方面,不注意将书本知识与科学实践联系起来,忽视科学教育过程的复杂性,不通过科学研究进行学习。这样的科学教育,难以发展创造、直观、想象与怀疑的态度,难以在学生思想和态度的训练方面作出指导。再次,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采取的主要还是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的教学方式只能使学生机械地背科学、学科学。有时甚至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企图把更多的新的科学知识塞进学生的脑子里。很难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加强科学教育,并不是堆积知识,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4、教育经费缺乏,教学资源跟不上、教学配套设施缺乏。这是包括城市小学在内的普遍性问题。对于农村小学来说经费就更是一个突出问题了。由于经费的缺乏,会产生很多的连锁反应。
二、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提升科学课的学科地位。科学课在我国是2001年由自然课改过来的一门新课程,与原有的自然课相比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老师的授课方式上都完全发生了转变,各地教材不统一,课时不统一。这对我们教授科学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严峻挑战,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深刻理解科学学习的内涵,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中心的观念;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和完善的知识结构;需要教师具有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形成积极学习态度的能力。要知道这门课程的学习与传统的学科学习是完全不一样的,过去的老师总是站在讲台上,老师讲的话就是权威就是答案。而科学课程的讲授就需要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学生要积极与教师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老师要正确处理一滴水和一桶水的关系,这已经不是过去一滴水与一桶水的年代了,要知道现在老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应该是一条河,这条河里的水随时都是流动着的,是新鲜的。所以老师要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有危机意识,真正意识自己的知识结构单一,能力有限,正视自己的不足,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没有经验可以摸索;知识不够可以学习。在不断探索、不懈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熟悉科学教育的流程与要求。通过自身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科研能力来更好的指导学生的科学学习。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科学课程教师专业水平。实施科学教育的关键在教师。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给语文、数学等所谓的主科教师在培训上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给科学教师带来的却是“不平等”待遇。以致科学课没人愿上,没人会上。针对面前农村现任科学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学历不高和专业局限的状况,必须加强农村科学教师的师资培训。要把转变教师观念贯穿与培训的全过程,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要适应和满足科学教育的需要,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培训机构必须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各种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
3、因地因校制宜,提倡科学学习的多样化。科学课程是国家与学校合作管理的课程,国家主要对课程的地位、课时安排进行规定,而课程的开发必须由学校来完成。学校课程要符合科学课程的性质,也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应该具有可行性与实效性。在农村,各学校的办学规模二办学模式、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源水平与市级学校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各个学校在开设科学课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是:一切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师生自己的特色实施该课程。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在科学学习上有各自的差异,所以在目标定位上可以各有侧重,在内容选择上也可有各自特点。农村学校尤其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时制宜,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学习资源。校内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现实生活中都包含着科学问题和科学道理,这些都是丰富的教学素材。科学教师如果加以很好地利用,这对课程资源相对缺乏的郊区和农村地区是非常有用的。
4、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人,切实改进农村教学设备。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不足主要由于教育经费缺乏造成,如果政府部门能够多向农村教育投人资金,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购置一些教学仪器和设备,帮助农村建立一些网络资源,那么农村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一些困难就会得到有效缓解。
总之,农村的小学科学教育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科学老师一起努力,将迎来农村的小学科学教育的真正春天。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感悟】推荐阅读:
对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三多三少”的思考09-11
走近农村小学作文教学10-04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指导08-03
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10-07
农村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培训学习总结08-23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10-19
农村薄弱学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07-20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07-22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09-26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