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通用8篇)
1.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 篇一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随之增长。但问题也在不断的扩大,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这三十多年来,居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严重制约了需求的增长,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公众和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热门问题。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因素众多,如经济发展、社会体制改革、国家相关政策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就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的经济政策国情、社会现状等,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策建议,以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二元结构;教育;投入
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
现在社会,我们一般用人均收入差异和基尼系数来描述区域或国家间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均衡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均GDP由1978年的381元人民币上升到2013年的6767美元,其中,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3元上升到26955元,增加了26611.7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长到2013年的8896元,增长了8762.4元。城乡收入差距在1978年至1984年呈逐步缩小趋势,1978年城乡收入差距倍数是2.39,1984年为1.76,但是从85年开始,城乡居民的收入比呈逐步扩大趋势,2013年差距倍数为3.03。根据国际上的理论,当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人均GDP为800~1000美元时,合理的城乡之间的收入比为1.7,而当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人均GDP为1500美元时,城乡收入差距会自然下降。但与之相悖的情况是,截止到2013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6000美元,而我们的城乡收入差距已经达到了3.03,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下降,反而还有扩大的趋势。
另外一个反应收入差距的是基尼系数,它是国际上通行的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的经济学家1922年提出的,目前是国际上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经济意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一般来说,低于0.3属于收入过分均等。高于0.4属于差距过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城乡之间由政治分层逐步转化为经济分层,基尼系数尤其从90年代以后有逐年拉大之势,官方公布的我国基尼系数,2013年达到0.473,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进入不安全状态。而事实上,西南财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研中心发布的我国的基尼系数要比0.473高许多,着令人担忧。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关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原因,中国的学者很早就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归结起来,我国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合理因素,又有不合理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加大主要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协调发展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严重妨碍着城乡之间物质、信息、技术、生产要素等的合理流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希望通过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来迅速改变经济落后面貌,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政府的投资绝大和外援大部分流向现代化的工业部门,农业生产所得的份额很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工业产品的“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利润,再通过控制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把工业利润转化为财政收入。国家还通过农业税收入和农业储蓄等渠道获得大量资金积累,支持工业的优先发展。农村所创造的大部分财富被用来支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但以城市化为中心的工业化路线并没有缓解城乡收入的差距,改善农民的收入情况,反而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障碍。在户籍制度方面,自1985年以来,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导致城乡居民遭受不平等待遇。该制度明确将城乡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而且两类人口在就业机会、福利待遇、教育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又存在巨大差异,公共财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向城镇过度倾斜,形成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基础。户籍制度将农村劳动力长期禁锢在农村和农业,使得城乡居民的竞争起点不公平,使农村居民难以得到政治上和身份上的认同,没有给予农村居民以“平等国民待遇”。户籍制度规定“农业户口”的居民必须经过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才能迁入城市,其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和难度,把农村劳动力长期禁锢在农村和农业,减少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机会,阻碍了中国非农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2)、受教育程度的差异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已经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人力资本是对劳动力投资的结果,即教育的结果。实践证明,受教育水平程度和收入水平呈正比关系,受教育水平越高,其收入越高。劳动力素质较高者能够为社会能提供更多的贡献,从而获得的高收入。人力资本还表现在:受教育程度越高,所处的等级越高,他们掌握的技术水平也就越高,就越不容易被替代,得到的收入也就越高。据测算,受教育程度可以解释城乡收入差距的40%。在我国,农村居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低,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在农村表现为从事固有的农业经济,而在城市主要表现为从事建筑业、服务业等工作,此类工作简单,被替代的可能性极高。而且农村地区由于教师工资待遇方面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农村地区师资队伍不稳定,一些优秀教师会流向城市从而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均不能满足和适应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再者,农村学校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教学硬件设备和校内基础实施。教学条件差,设备简陋,图书、体育等资源和器材严重不足。城市学校教育教学设备齐全,绝大多数学校已经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建立了包括实验室、语音室在内的一系列教学设施,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在享受教育资源上根本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3)、农业投入不足
城乡分割的财政投入体制使得我国对农业支持力度明显不够、投入严重不足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不相称。伴随着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农业减灾抗灾能力大为下降。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主要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建,由于多年来一直缺乏资金维护,目前大多已年久失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村交通不便,目前还有不少偏远农村地区未能通电;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科研及推广费用过少,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水平。虽然近年来我国财政支持农业支出数额虽然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总量依然不足。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需要注入大量的基本建设资金。在城市,几乎所有的基础设施包括电力、通信、道路以及教育都是由国家财政支付,而在农村地区,这些项目很多都是由农民自己筹集,国家财政的支持力度远远不足。在公共教育、社会保障方面,国家对城乡的投入都是不均等的,而且差异很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但是农民的收入水平本来就很低,因此也不愿意过多的把资金用于此,那么国家财政的投资的不足必将导致农村发展速度的落后,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4)、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
社会保障的功能在于它通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的运作,缩小居民间收入差距,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养老、医疗和失业等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援助系统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是减少收入差距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在我国,社会保障在城乡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就目前而言,有两亿左右的农民脱离了农业乃至农村,成为临时或永久性的非农产业和城市的从业人员。这些农民从事的行业以建筑业、工商及服务性行业为主,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时刻面临着失业的风险,而工业、建筑业等行业的从业者还面临着工伤和职业病的风险等。这种伴随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的现代风险结构明显有别于传统的、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自然风险,因而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形式就难以为其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了。但是,我国目前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却始终将农民工拒之门外,使农民不能平等分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此外,因身份与等级的差异形成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极不平等的格局,直接损害了社会保障的公平与公正,强化了二元户籍制度。损害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更是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
三、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
(1)、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加大扶贫力度,保障农民利益,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总体上讲,我国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只有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才能真正促进农村居民的可持续增收,缓解城乡差距的扩大,实现城乡居民在更高水平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与此同时迫切需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使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后,在就业、社会保障、获得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权利,在一切需要的资源上,都可以通过平等的与城市居民竞争获得,而不是靠户口所给予的“特殊身份”得到。彻底改革现有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枢纽、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城乡新型关系。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完成可以完全开放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的流动不受到抑制,就避免了形成分割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因此,如果把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城市的各种补贴制度(如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等)改革相配套,实现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样的国民待遇,将有助于形成城乡经济的一体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
在我国,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劳动力的技术含量不高,对于经济发展与创新方面都比较落后,这些阻碍了农民的收入的提高,也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所以,应当要重视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要发展农村教育,首先应该当扎实落实九年义务教育,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使农村儿童与城镇儿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农村地区还要要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创新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大力发展以推广农业科技为主的职业教育,加强农业技术方面的教育,全面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把农业技术推广和教育事业结合起来,提高农民劳动者的素质。从而使农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例如,在农村建立人才开发机制,为农民提供培训机会;鼓励大学生服务于农村,将知识带回农村;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教育等。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如果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所在。近年来,劳务输出和特色优势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加,特别是劳务输出产业对增加中低收入的农民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应当本着城乡统筹发展、以工促农的原则,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素质和能力,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贡献。同时要鼓励大中专院校学校的毕业生到农村服务,加强对他们的补贴,为其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政策支持,将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农村地区,带动农民致富。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3)、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发展。要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必不可少,因为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利益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利益倾向会导致农业投入的严重不足。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政策主要通过政府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提供农业投入产出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从而达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目的。当前,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业。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大财政的投资力度,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水利工程、电力设施、道路交通等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还要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改进粮食补贴方式、并建立政府指导下形成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机制。粮食直补的效应表明: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直接支持、补贴的效果远远大于间接投入的效果。最后,放宽农民贷款政策,对于有发展前景的项目给予更多的优惠和帮助。推进农村投资和金融体制改革,鉴于目前农村的信用制度缺失,所以特别要搞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提高农村金融行业的信用度至关重要,为农民的创业增收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扩大农业投入来源,增加农业投入总量。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比如自然风光、当地特色文化等,开发农村创收产业,发展旅游业,并在技术上给予支持,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这个社会保障体系应当是以反贫困为基准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我们应该建立农村土地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要提高土地补偿费的标准,制定合理的符合现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征地补偿标准,另一方面,要改革征地补偿方式,将原先交给农民的土地补偿费绝大部分作为养老保障费,变为社会保障基金,提高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该就农村实际情况,就各个层次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使社会保障体系化、法制化。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和弱势人群的扶助力度。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将一定比重的资金投入到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卫生保健和救济扶持上,尤其在解决一些贫困地区低教育状况、增强贫困者自身发展能力上,政府要直接干预并辅之以有效的政策措施,在渐进式的改革中,最终实现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5)、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通过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落实农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发展农村经济和非农产业,以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国际上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解决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长期性和根本性措施。农村工业化,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不断提高第二、三产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对于农村经济,政府应积极指导,使城乡对农产品供求双方信息得到尽可能对称,以便科学布局。以小城镇为枢纽,振兴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小城镇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阵地。在小城镇的开发建设中,应该做好规划,注意城镇特色、区位特点以及环境建设。加快推动城镇工业园的建设,促进乡镇企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乡镇企业的资金需求,提高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立乡镇企业的运行管理机制,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吸引人才。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民自主创业,提供政策、资金等多方位的支持,带动农民致富。以小城镇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在交通、通讯、邮电、信息等方面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搞活农村地区的第三产业,缩小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景天魁著.收入差距与利益协调[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2]黄祖辉.转型期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陈文茹,孙大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探析[J].科学发展观研究理论月刊,2012.9.
2.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 篇二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为准确认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们可以从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额和相对差额两方面来进行分析。从我国城乡居人均收入的绝对差额上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持续加大的走势(见图1)。
从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相对差额,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来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城乡收入差距呈现阶段性的变动。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1978~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较快缩小趋势;1986~199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呈逐步扩大趋势;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从1997年起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年下滑,城乡收入差距又逐步扩大,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首次突破3,达到3.11,此后城乡收入比呈现逐步扩大走势,2008年这一比值升至3.31。
总体而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缩小—扩大—再度缩小—扩大的变化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比值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如果再加上城镇居民享有社会保障、各种福利和补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更大。来自世界银行的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之比为1.5左右,我国的这一比例大大超过了世界各国的水平,在将来的一段时期内,这种差距仍有继续扩大趋势,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距的存在并进一步扩大?
二、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的特点是适应“小样本、贫信息”、通过算子作用可以把数据转化为数量级大体相近的“无量纲数据”,并将负相关因素转化为正相关因素、各因素对系统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原始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定系列间的相关程度,通过逐点计算关联测度值取平均的方法得到关联度,因此存在两个缺点:1.局部关联倾向。在点关联测度值分布离散的情况下,由点关联测度值大的点决定总体关联度的大小;2.信息损失。平均值淹没了许多点关联测度值的个性,没有充分利用点关联测度值提供的丰富信息。综合考虑,本文分别计算了灰色关联度和灰熵关联度。
(一)变量和数据说明
(1)城乡居民收入比。选取我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用以反映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以UR表示。
对于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量选取,笔者综合已有的文献,分别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对外开放、金融发展程度、以及城市化和市场化等方面加以概括:
(2)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因素。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55年提出一国的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呈现先恶化后改善的倒U型走势。因此引入人均GDP作为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变量,表示为PGDP。
(3)经济结构相关因素。分别以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作为反映我国经济结构的变量,以检验其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别表示为PI、SI、TI。
(4)对外开放相关因素。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认为对外贸易会通过改变产品价格最终改变要素价格,从而影响一国国内的收入分配。因此引入贸易依存度用以反映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同时也考虑了贸易顺差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可能的影响。其中对外贸易依存度为当年的进出口总额与当年的GDP比值,贸易顺差则由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的比值表示,对外贸易依存度和贸易顺差变量分别表示为TD和TDS。
(5)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的收入分配有显著影响(Feenstra和Hanson1997),本文以FDI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来反映我国FDI的规模,外商直接投资水平以FDI表示。
(6)金融发展程度。国内学者的研究认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姚耀军,2005)。因此引入金融发展程度相关指标,本文以金融发展规模近似替代金融发展程度,金融发展规模常用M2/GDP也就是麦氏指标,然而在中国,银行系统的规模要远远超过资本市场,因此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以FIR表示。
(7)其它可能的因素。中央和学者都提出我国应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以缩减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本文引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用以反映我国的城市化率,以UB表示。另一方面,文献也指出市场的发展可能有助于消减收入差距(世界银行,2003)。市场化的发展,有助于非国有经济发展,从而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并可能对收入差距带来影响,本文以非国有经济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作为市场化程度的近似替代指标,以MKT表示。
(8)此外人力资本和收入差距关系一直是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教育和健康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赖德胜,2001)。本文以就业年龄人口中扣除在校学生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反映我国人力资本情况,文中以H表示人力资本。
以上变量所涉及数据,除金融发展程度来自《中国金融年鉴》,其它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灰色分析模型结果
由于相关变量波动幅度较小,故分别选取各变量1985、1990、1995、2000、2005年的数据作分析样本。如表1所示。
根据分析对象,以城乡收入比(UR)作为参考序列,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GDP);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PI、SI、TI);对外贸易依存度(TD);外贸顺差(TDS);外商直接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FDI);贷款占GDP的比重(FIR);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UB);非国有经济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MKT);人均受教育年限(H)为比较序列,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出各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灰色关联度,以及灰熵关联度,见表2。
根据灰色关联度排序,得到关联序为:MKT>UB>H>TI>FIR>SI>TDS>>TD>PGDP>PI>FDI。
根据灰熵关联度排序,得到的关联序为:MKT>TI>H>FIR>UB>SI>TDS>TD>PGDP>FDI>PI。
由灰色分析结果可知,影响我国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为市场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人力资本差异、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金融发展程度、外贸依存度及外贸顺差,而人均GDP、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外商直接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联性较弱。由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不能得到各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方向和准确值,因此笔者应用计量方法对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
三、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因素的回归分析
结合上文的分析结果,选取关联度大于0.7的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城乡收入比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经笔者初步检验,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变量FIR变量不显著,因此剔除。为消除异方差和单位不统一的影响,笔者对所有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建立以下回归方程:
其中,LNUR表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对数;LNSI、LNTI分别为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对数;LNTD、LNTDS分别为对外贸易依存度和贸易顺差的对数;LNH表示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对数用以衡量人力资本变量;LNUB、LNMKT分别为城市化水平和市场化水平的对数。
利用我国1985-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方程(1)进行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注:括号中数字为t统计量,*、**、***、****分别表示在1%、5%、10%、15%水平上显著
从以上结果可知LNSI和LNTI变量的系数为正,且均在1%的水平上通过检验,表明我国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拉大了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LNTD的系数为正,在1%的显著水平通过检验,表明我国的对外贸易拉大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LNTDS的系数为负但系数值比较小,在15%的显著水平通过检验,表明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LNMKT的系数为正,在5%的显著水平通过检验,表明市场化加大了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LNH和LNUB的系数为负且数值较大,均在15%的显著水平通过检验,表明我国的教育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有助于缩小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四、结论与启示
我国日益扩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过高的城乡收入差距将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共同富裕之大目标的实现。寻找出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显得极为重要,它为政府调节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文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各因素的影响方向。主要的结论有:
(1)我国的对外贸易提高了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的收入,这主要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集中在城市的生产部门,使得城市劳动生产率和城市居民收入增长获得较快提高。
(2)代表产业结构的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有正向的影响,这可能由于我国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更多的是由于这两个产业的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是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的结果。
(3)我国的市场化水平与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也存在正相关,我国市场化的推进,使得城镇民营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城市化对缩小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重要影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减少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使得农村生产率提高,从而有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4)以人均受教育年限表示的人力资本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负向影响,表明我国的教育发展缩小了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能够提高农业的成产率,同时也有助于农村居民在城市务工中获得相对较高的工资收入,从而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因此,我国在处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时,应综合考虑各因素带来的影响:
虽然对外贸易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拉大了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并不意味着为了缩小差距就要否定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对外贸易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面取得成就是巨大的。我们要做的是在继续开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努力发展农产品贸易,提高农业生产率进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对二、三产业的发展,既要提高其生产率也要注重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减少农业就业人口,从而提高农村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和居民收入水平。这就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使农村劳动力能够胜利转移到二、三产业中;
3.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 篇三
关键词:城乡;义务教育;差距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主要不是靠公共财政, 而是靠农民自己。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供给方面,财政投入的城市倾向十分明显,最终带来的是城乡居民所享受公共服务的巨大差异。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更加重视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986年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并提出了在全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伟大目标,我国义务教育在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加大。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全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据测算,2006~2010年5年间,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需要累积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182亿元,这是政府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对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的一次重大改革。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仍然不容乐观的,我们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一下几点:
一、相关政策造成的城乡差距
国家义务教育政策明显偏向于城市,向城市投入更多的资源,在教育资源的分布上,国家重城市轻农村,重视高等教育轻视义务教育。在建国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优先考虑城市的各项待遇,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体制,农村学生不能享受到与城市同等的教育。
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比例中,中央政府负担的部分为2%,省市负担11%,县乡合计负担87%。在县级财政赤字日益扩大的情形下,这种低重心的教育体制给基层地方财政造成严重压力,甚至使地方财政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而义务教育的推进则困难重重。
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资金缺口较大
我国城乡教育事业发展极不平衡,教育投入的城乡差距是造成我国农村教育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从结构上看,财政教育资金在三级教育之间的分配比例严重失调。尽管财政一直把教育支出作为一个重点,但教育总体投入水平较低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四、教育投入的配置不合理
教育投入的城乡差距是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很突出的问题,是造成我国农村教育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义务教育投入总量十分有限,更严重的是如此低的总量大部分却用于城市,用于农村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无论是生均教育经费还是生均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农村小学和中学缩拥有的资源均低于城镇的4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城乡教育事业发展极不平衡。
五、财政对义务教育支出的使用效率低下
国际上一般认可的标准是初等教育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投资结构比为2.4:1,而我国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比例为92.6∶7.4,这一比例还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说明我国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低下。此外,我国教育部门还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教师中冗员过多,教育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六、缓解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建议和意见
(一)制定和修改相关政策
国家的财政性义务教育投入更多地倾斜于农村义务教育。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务设施及其配置。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关注农村教育发展,充分利用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实现城乡教育质量协调发展。
(二)构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
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政府间教育经费分担比例制度,由中央财政或高层地方财政在义务教育支出中担负起主要责任,由中央提供义务教育可以避免基层政府调控中所遇到的受本地经济发展的局限性而导致的地区教育发展的差别。
(三)增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
各级财政部门要调整支出结构,优先安排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及时到位、正常发放,保障学校财政正常运转。政府应继续加大力度进行农村各项改革,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合理分配财政资源,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坚决查处公款挪用现象,严厉打击教育腐败,使教育在财政上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严格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四)促进教育投入的配置合理
许多研究显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正在从显性的总量不均衡,转为更为深层的、隐性的教育差距。对于基础教育,要强调均衡化,应取消重点学校制度,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治薄、扶差”上来。
(五)提高财政对义务教育支出的使用效率
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资金的使用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透明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进来,优化资金配置。细化预算,严格控制人员经费支出,加大公用经费支出。在收入方面主要是来自中央和省的转移支付数额和本市县级财政拨款。支出方面主要是给各学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各学校应得到的转移支付数额由县政府决定分给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的比例,且重点在贫困农村的小学。
参考文献:
[1]曲恒昌.借鉴他国经验,切实制止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滑坡[J].比较教育研究,2003,(02).
[2]国家教育督导报告[R].教育发展研究,2006,(5).
[3]李爱良.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困境与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6,(5).
4.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原因及思考 篇四
摘 要:一个地区存在着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产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一定范围内的收入差距的意义是积极的。但当收入差距比较大时,就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危害。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比较大,而城乡收入差距是决定整体收入差距的第一位的因素。因此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同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收入差距;二元结构
1、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
1.1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一般情况下,主要用人均收入差异和基尼系数来描述区域或国家间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均衡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均GDP由1978年的381元人民币上升到2007年的18268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3元上升到13786元,增加了13442.7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山1978年的133.6元增长到2007年的4140元,增长了4006.4元。从城乡收入比发生的变化来看,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由1978年的2.57上升到了2007年的3.33。从收入的增加量来看,城市居民的收入增加量是农村居民收入增加量的3.35倍。
根据国际上的理论,当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人均GDP为800~1000美元时,合理的城乡之间的收入比为1.7,而当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人均GDP为1500元时,城乡收入差距会自然下降。但与之相悖的情况是,截止到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000美元,而当时的城乡收入差距已经达到了3.23,截至到目前,我国居民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下降,反而还有扩大的趋势。
1.2基尼系数不断提高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的经济学家1922年出的。目前是国际上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经济意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的值只能介于0~1之间。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此外,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我国学者研究分析表明:全国城乡整体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不断攀升,从1980年为0.33上升到1999年为0.397,到2000年该系数已经超过了0.4,达到0.417,截至2007年,该指标已经达到了0.454,已经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
2、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异常严峻,但很长时期以来,学界认为可以用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理论来解释中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倒U假说”理论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库兹涅茨在1955年发表的《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一文中提出的,他提出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可以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而后是短暂的稳定,最后在增长的后期阶段逐渐缩小。而通过分析我国的收入差距的阶段划分来看,我国的收入分配呈现出了缩小一扩大一缩小一扩大这样的一个过程,和该理论是相违背的,说明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无法单纯的用经济增长来解释,它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
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主要表现在:农村长期以来依旧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城市却是发展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严重妨碍着城乡之间物质、信息、技术、生产要素等的合理流动。尤其表现为户籍制度,自1985年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着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该制度明确将城乡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规定“农业户口”的居民必须经过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才能迁入城市。户籍制度将农村人口限制在了农村,使得城乡居民的竞争起点不公平,没有给予农村居民以“平等国民待遇”。虽然近年来户籍限制有所淡化,但固有的城乡分化的经济格局并未根本改变,进城工人的身份、地位始终无法与城市居民相及。近几年来,随着农民工大量的涌入市场,歧视农民的二元社会结构依旧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动,当前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成为了户籍制度的争论点之一,如果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不能接受公平的教育,这将又会强化二元经济的作用。
2.2“剪刀差”的作用
二元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就是将农业积累向工业领域进行转移,从农村汲取资金,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利润,再在把工业利润转化为财政收入,主要就是通过工农产品的“剪刀差”的形式来实现的。发展中国家先发展工业,再由农业向工业提供资金是一种普遍性的做法。其原则表现为:农业向工业提供的资金必须适度,不能影响农业的后续发展。显然在当时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条件下,过大的工农“剪刀差”削弱了农业发展所需资金积累的能力,导致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速度缓慢,进而导致农村消费市场的萎缩,在经济上固化了城乡之间的二元状态。进入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之后,由于现代消费水平的冲击,尤其是医疗和教育,这两项的支出往往是造成农民返贫的导火线。不仅如此,近些年来,在外打工的农民工的工资增长缓慢,辛苦得来的薪水还会被扣除或者拖欠,这种新时期的“剪刀差”又加剧了城乡收入的差距。
2.3受教育程度的差异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已经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人力资本是对劳动力投资的结果,即教育的结果。实践证明,受教育水平程度和收入水平呈正比关系,受教育水平越高,其收入越高。劳动力素质较高者能够为社会能提供更多的贡献,从而获得的高收入。人力资本还表现在:受教育程度越高,所处的等级越高,他们掌握的技术水平也就越高,就越不容易被替代,得到的收入也就越高。据测算,受教育程度可以解释城乡收入差距的40%。在我国,农村居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低,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在农村表现为从事固有的农业经济,而在城市主要表现为从事建筑业、服务业等工作,此类工作简单,被替代的可能性极高。
2.4社会保障制度的严重缺失
养老、医疗和失业等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援助系统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是减少收入差距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在我国,社会保障在城乡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就目前而言,有两亿左右的农民脱离了农业乃至农村,成为临时或永久性的非农产业和城市的从业人员。这些农民从事的行业以建筑业、工商及服务性行业为主,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时刻面临着失业的风险,而工业、建筑业等行业的从业者还面临着工伤和职业病的风险等。这种伴随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的现代风险结构明显有别于传统的、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自然风险,因而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形式就难以为其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了。但是,我国目前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却始终将农民工拒之门外,使农民不能平等分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此外,因身份与等级的差异形成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极不平等的格局,直接损害了社会保障的公平与公正,强化了二元户籍制度。损害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更是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
3、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
3.1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从总体上讲,我国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只有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才能真正促进农村居民的可持续增收,缓解城乡差距的扩大,实现城乡居民在更高水平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与此同时迫切需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使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后,在就业、社会保障、获得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权利,在一切需要的资源上,都可以通过平等的与城市居民竞争获得,而不是靠户口所给予的“特殊身份”得到。
3.2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
首先,要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改进粮食补贴方式、并建立政府指导下形成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机制。粮食直补的效应表明: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直接支持、补贴的效果远远大于间接投入的效果。其次,加大财政的投资力度,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水利工程、电力设施、道路交通。最后,放宽农民贷款政策,对于有发展前景的项目给予更多的优惠和帮助。鉴于目前农村的信用制度缺失,因此要加大对农村信用体系的改革,努力提高农村金融行业的信用度,为农民的创业增收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比如自然风光、当地特色文化等,开发农村创收产业,发展旅游业,并在技术上给予支持,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3.3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如果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所在。近年来,劳务输出和特色优势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加,特别是劳务输出产业对增加中低收入的农民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应当本着城乡统筹发展、以工促农的原则,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素质和能力,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贡献。同时要鼓励大中专院校学校的毕业生到农村服务,加强对他们的补贴,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3.4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和弱势人群的扶助力度。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将一定比重的资金投入到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卫生保健和救济扶持上,尤其在解决一些贫困地区低教育状况、增强贫困者自身发展能力上,政府要直接干预并辅之以有效的政策措施,在渐进式的改革中,最终实现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4、结语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现阶段的主题词之一。虽然目前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但是,目前已经开始了一些尝试性的改革,比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项制度的建立在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减轻农民医疗负担,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由来已久,城乡和谐发展的道路任重道远,目前需要做的就是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的补贴、改革传统的户籍制度以及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统筹城乡发展迈开坚实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赵亚静.试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利学版),2008.9
[3]陈文茹,孙大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探析[J].科学发展观研究理论月刊,2009.9
[4]曾福生.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J],湖南杜院学报2009.10
[5]高嫒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闽F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6
5.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 篇五
教育新闻中国青年报邬志辉2015-06-15 07:35 我要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782
收藏成功查看我的收藏>>
2014年4月2日,湖南邵阳,隆回县三阁司镇刘辉雨老师在教3名学生用直尺测量。CFP供图(资料图片)乡村优秀教师不愿意留守乡村,城镇优秀教师不愿意到乡村交流,师范院校优秀学生不愿意到乡村任教
如果仅保留乡村学校却无法配备优秀教师,留守的贫困家庭子女无法接受有质量的教育
市场经济条件下,仅以公民精神去鼓励教师为乡村孩子服务,只能激发少数先进分子的责任意识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重点在乡村,关键在教师。现在来看,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依然令人堪忧,乡村教师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方法旧化等现象非常普遍,优秀人才不愿去、一般人才进不去、不合格教师退不出等问题非常突出。要建设一支真正“进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迫切需要给予乡村教师特殊的支持。
近期公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视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基点,给予乡村教师特别的支持与关照。
城乡教育差距的根本是教师的差距
之所以要给乡村教师以特殊支持,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教师是第一教育资源,城乡教育差距从根本上说是教师的差距。
教师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是一切重大教育变革的核心力量。在硬件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硬件配置的不足,教师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资源都不能替代的。
我们的调查发现: 从年龄结构上看,乡村小学50岁以上教师占比22.75%,而城市只有4.65%,“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乡村31~50岁的中年教师仅占42.97%,远低于城市学校72.67%的比例,处于十分严重的“中年塌陷”状态;
从专业知识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知识测试中,省城教师得分为78.95分,县城教师得分为60.84分,乡村教师只有38.40分;
从教师的专业出身来看,乡村学校非师范专业出身的教师占比23.21%,城市学校非师范专业出身的教师仅为9.03%;
从代课教师所占比例来看,乡村学校代课教师比例为10.54%,而城市学校代课教师仅为4.08%。
如果没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受过专业培训、认真负责且得到充分支持的乡村教师队伍,那么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将无从谈起。
乡村教师岗位变得越来越不具竞争性
第二,乡村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地位。
在19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的教师配置实行的是计划体制,当时的中师生遵循“哪来哪去”的原则,一般回到家乡所在县进行再次分配。到1990年代中期之后,国家实行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政策,教师资源的配置机制发生了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教师岗位变得越来越不具有竞争性,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具有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较差、升迁机会少等次要劳动力市场特征。
从工资上看,省会城市小学和初中教师的月平均工资分别为2799元和3331元,而乡村教师平均只有2343元和2305元;
从工作量上看,城市教师平均每周上课13.6节,而乡村教师平均每周课时为18.5节; 从职称晋升上看,城市小学和初中教师评上小学和中学高级职称的平均年龄为40岁和45岁,而乡村小学和初中教师却要等到46岁和51岁才能评上高级职称。
我们的调查已经证实,乡村优秀教师不愿意留守乡村,城镇优秀教师不愿意到乡村交流,师范院校优秀学生不愿意到乡村任教。这种状况既伤害了乡村教师的教育情感,也损害了乡村学生的教育利益。
教育发展得不好,底层群体没有机会向上流动
第三,拥有优秀教师是乡村学生的应有权利和人生福祉。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等边远贫困地区。这些地区贫困人口相对集中,贫困代际传递现象比较严重。在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背景下,乡村学校吸引优秀人才的能力日益减弱。然而,随着乡村学校的大量撤并,但凡有条件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往城镇读书了,目前还留守在乡村学校的大多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困家庭。如果村小和教学点撤并了,他们很可能会面临失学的危险。如果仅保留了学校却无法配备优秀的教师,那么处于社会底层家庭的子女仍然无法接受有质量的教育。
在“知识改变命运”和“教育蕴藏财富”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分层化的教育无疑是对社会公正的严峻挑战。一般来看,教育被认为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如果教育发展得不好,底层群体就无法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这也将影响教育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还有4032万乡村学生,占总数的29.2%,279万乡村专任教师占总数的32.6%。确保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他们都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的命运,是发展乡村教育的重要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为他们配备优秀的教师。
为乡村学生配备优秀的教师,主要路径有三种: 一是法令规约路径,即由国家立法规定教师在一所学校任教一定年限后必须到附近乡村学校任教相应的年限。在城乡教师劳动力市场存在二元分割的情况下,这种强迫是缺乏道义基础的。
二是公民责任路径,即倡导个体从公民责任出发,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从教、到乡村学校从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仅以公民精神去鼓励现职教师或想成为教师的人为乡村孩子服务,只能激发少数先进分子的责任意识。
三是自由选择路径,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与学校在教师劳动力市场中基于双方自愿的原则进行选择。到什么样的学校任教是教师的个人选择行为,这其中没有强迫,也没有违背任何人的主观意愿,教师全凭职业提供和道义责任进行抉择。政府的道德自觉是教师个体道德自觉的前提。如果政府对乡村教师岗位给予特殊的支持,让乡村教师职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那么教师就会在公民精神和自由选择之间取得平衡,最终造福乡村儿童。
仅靠提高工资还不足以吸引优秀教师赴乡村任教
第四,给予乡村教师特殊支持是教师公平的体现,是学生公平的前提。
城乡教育公平既是城乡学生的公平,更是城乡教师的公平。在城乡教师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的背景下,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乡村教师岗位要想吸引到足够多的优秀教师,就必须为乡村教师提供额外的激励,用以补偿他们在不利条件和环境下所付出的额外劳动。
我们的调研发现,当初期月工资达到4000元时,就有79.4%的在校师范生愿意去乡村任教。当然,仅仅靠提高工资水平还不足以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赴乡村任教。因为教师不只在意工资水平,还在意专业发展、尊重和认同、职称晋升、子女教育等方面。所以,要实现大量优秀教师自愿选择去乡村任教,让乡村学生也能享受到有质量的教育,必须要为乡村教师岗位提供足够好的工作条件、福利待遇和发展机会,给予全方位的特殊支持。从整体设计和具体举措来看,《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通过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重要举措,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来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这样全方位、多角度的特殊支持将有利于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有利于乡村学生享受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有利于阻止乡村地区贫困的代际传递,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和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作者为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
返回腾讯网首页>>
6.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 篇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正在缩小
农粹网 | 2011-10-20 9:45:00 | 农资农机商城 | 农产品商城 | 我要供稿 | 浏览 5 次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1元,同比名义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875元,同比名义增长20.7%。城乡绝对差距10426元,城乡收入比为2.77:1。是自2002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比首次回落到“3”以内。数据显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正在缩小。
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63元,同比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187元,实际增长14.3%。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1元,同比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706元,同比增长20.4%。2011年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一至三季度城乡收入比分别为2.73:1,2.99:1和
2.77:1,是2002年以来首次回落到“3”以内。
城乡收入比是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2002年以来,我国城乡收入比一直在“3”以上,并在2007年和2009年扩大到了“3.33”,城乡收入差距的居高不下一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迅速,城乡收入比正在回落,城乡差距正在逐步走向缩小。
7.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 篇七
1970年以来, 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缩小—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1970年, 城乡居民的相对收入差距相当大。1978年,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2.57倍,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家产品价格政策的调整,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加快, 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开始缩小, 1983年缩小至1.82倍 (1970年以来差距最小年份) 。此后, 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又开始扩大, 1994年相对收入差距达到2.86倍, 其后相对差距又开始缩小, 1997年降到2.47倍 (为1986年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重新扩大以后的最小值) 。其后,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开始持续扩大。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变的成因
1970年末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扩大根源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经济结构。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传统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地是不可再生的, 不断增加的劳动力供给的边际生产率会逐渐趋于零。而现代工业使用的资本、技术和设备可以再生, 规模可以扩大, 技术进步高, 就业者的收入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增长。从事工业生产为主的城市居民和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差距是必然的。
中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决不只是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 除了受这种必然因素的影响之外, 还是很多非必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且后者在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能还要更大一些。这些因素是:
1、传统的户籍制度及其改革的滞后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国家制定实施了严格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农民被剥夺了平等的参与收入分配的权利。农业部门所滞留的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到城市, 使农业部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程度大大高于其他产业部门, 造成了农村劳动力低收入和城市劳动力高收入并存的二元分配格局。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进城的户籍壁垒已经出现缺口, 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是一种体制外的暂时流动, 流入城市的农民并没有被纳入到正式制度范围之内。中国户籍制度仍顽强地阻碍着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制约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
2、城乡居民社会福利制度的巨大差距
绝大多数农村村民没有住房、医疗补贴和青少年教育费用减免等福利, 只能自己出钱中小学、办医疗、文化事业、道路、水溻以及农村中的一切福利设施。而城镇居民各类福利设施和大量福利。尽管近几年国企改革、住房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在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 城镇居民的各种福利已逐渐被取消, 但相对于农民来说, 其福利水平还是要高得多。
3、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
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收入呈现多元化趋势, 但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直接受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国家的农产品价格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新中国建立以来, 政府一直实行的是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价格政策, 即国家在压低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提高工业产品的价格, 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利润。这种“剪刀差”政策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原因。
4、城乡人口数量的差别
1980年初, 城市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但由于深受“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等思想的影响,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失控, 城乡生育数明显拉大。一方面, 农村人口的过度膨胀, 使得农村本已紧张的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 城市居民高收入相对较高, 其子女少而财产继续趋于集中、增加, 而农民收入相对较低, 其子女较多而财产继续趋于分散、减少。
5、城乡教育体制的差异
随着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就业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劳动力素质已成为决定劳动者收入的重要因素。劳动力素质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受教育水平, 而劳动者受教育程序是与国家的教育体制密切相关的。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都是偏向城市的教育体制, 具体表现在:城镇适龄儿童入学率显著高于全部入学;农村学生辍学率和流失率远远高于城市, 城镇办学质量优于农村学校;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 而城市人口则主要是由受了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 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这种在教育程度和水平上的差距导致了城乡劳动力素质上的差距。在劳动力供应非常充分的条件下, 城乡劳动力素质上的差距最终在居民收入差距上得以体现, 并且在代际间累进扩大。
6、公共收入转移制度向城市倾斜
政府可通过合理的财政税收体制对居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从而实现资源从高收入者向低收入者的转移, 这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但中国现行的向城市倾斜的公共收入转移制度不仅未缓解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反而在客观上强化了这一趋势。城乡居民所承担的税收负担不合理, 收入较高的城镇居民负担的税赋较低, 而收入较低的农村居民负担的税赋却较高。1995年的抽样调查数据表明,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0%, 而农民负担的税费相当于城镇居民的近30倍。再次, 财政支出具有明显的“城市倾向”。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其发达的交通、便利的通讯、完善的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体系等公共设施的建设资金基本上都来源于财政的无偿拨款。农村获得的有限财政资金只够用于生产性的基础设施。
7、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与城乡资产分布的不平衡
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使居民的收入来源多元化, 居民的收入不再局限于劳动收入, 资产收入成了居民收入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这使得原本在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由劳动者个人能力而产生的有限差距扩大成为凭借资本等生产要素分享生产成果所引发的巨大财产差距。中国城乡居民财富资产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即便是在城乡资金收益相同的条件下, 金融资产的差距导致其财产性收入的差距, 更何城乡居民在投资渠道、投资软硬件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即使是等量资金, 城市居民也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回报。而且, 城市居民往往在政治上具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能够在中内决策中为自身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有利条件。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主要表现在: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制约了消费总需求的增长;造成消费需求断层;制约消费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制约了人力资本的积累, 不利于机会均等的实现, 造成新型的自愿失业。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来缩小这种差距是国家发展的要求。
三、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选择
1、推进工业化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
不断推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弥补由于二元经济结构中工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不同所产生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 必须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 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现代化。一方面要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 大规模转移农村富余过去力, 调整农业产品和就业结构偏差, 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进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民非农收入增长, 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民农业收入增长。
2、政府要以产业作支撑, 吸纳相对知识技能水平较高的农民进入企业, 参与劳动分配
在工业化进程中,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以依靠经济发展自身的规律通过市场资源的配置来自动弥合。但市场经济单一的逐利行为, 既可能使这种差距的扩张在一定时期内毫无节制, 又可能使这个过程持续时间特别长。所以, 政府在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政府可采取以下措施, 从而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1) 彻底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 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流动和转移的新型制度框架。要在政策法规上赋予农民和城镇居民相同的就业地位, 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数量。
(2) 逐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根据我目前农民整体收入水平较低, 农村存在一定规模贫困人口的现实,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应有别于城镇, 建立适应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应以乡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农村社会救助和医疗保障为重点。
(3) 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率。第一, 稳定和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第二, 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第三, 调整粮食补贴范围和方式, 把过去补在流通环节的费用改在补在生产环节, 使补贴直接作用于农业的生产, 发挥农业上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 增加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
(4) 继续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中国农村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农村“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恶性循环的现实情况决定了中国目前必须采取严格的人口控制措施, 特别是要控制西部和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的增长。
(5) 加强对教育资源分配的调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给予积极支持, 在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供给的同时, 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对农村居民接受高等教育采取特殊的支持措施, 建立健全教育援助制度。通过改善农村的教育状况, 提高他们的受教育程度, 进而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 这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6) 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收入的转移制度。第一, 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提高农村征税的起征点, 做到城乡平等。第二, 平衡国家对于城市和农村的财政投入比重, 在国家财政经常性支出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扶持力度, 尤其是增加对农村道路、电力、能源、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第三, 继续实施农村减贫和扶贫政策, 增加对最低收入居民的收入转移。
3、积极鼓励第三种力量参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
第三种力量能够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它不仅能减轻政府的救助负担, 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互助风气, 有利于协调城乡居民之间的关系。从收入分配理论的角度看, 这事实上也是“涓滴效应” (trickling down effect) 起作用的一种形式。政府不仅应该允许, 而且应该积极鼓励第三种力量参与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从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第三种力量参与的规模小, 且缺乏系统性。政府应积极鼓励有能力的城市居民向农村低收入者提供援助, 鼓励他们向公益机构 (慈善机构、福利机构等) 教材机构、医疗机构等提供捐助。政府首先需要做的是为这种捐助提供制度保障与支持, 从而使第三种力量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 但通过建立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制度体系, 都可以抑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从而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3) 》,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
[2]、李实.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顾与展望[J].经济学.2003 (2)
8.当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篇八
关键词:收入差距;二元结构;农村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的经济市场发展逐渐迅速起来,社会各领域竞争形势呈现日愈激烈状态,我国的经济市场逐渐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人民的生活质量普遍得到了较大改善,贫困现象在逐渐的消失中,小康社会目标在步步趋升,已达到基本实现目的。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格局失衡、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收入差距空间不断扩张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稳步持前发展路线。因此,为了转化我国经济发展的这种恶劣境况,将我国的经济推向稳定、和谐、高速的发展局势,就必须将此种问题高度重视起来,纵观当前我国居民收入现状,探究其收入差距原因,并进行全面分析,对促进我国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具有现实性的重要意义。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现状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稳步持续地增长,城乡居民收入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其消极的一方面也随之毕露。例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给社会经济稳步持前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居民收入一直都呈上升趋势发展。在2013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1978年相比是1978年的78.6倍,已经接近27000元,跳出价格因素影响限制分析,年均增长达到7.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也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与1978年相比,跳出价格因素影响限制分析,是1978年的66.4倍,年均增长达到7.6%。
近5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在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趋势仍然会继续延伸。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国民经济社会主要指标数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9.0%,为28844元,跳出价格因素影响限制分析,年均增长达到6.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11.2%,为9892元,跳出价格因素影响限制分析,年均增长达到9.2%。我国2014年与2013年相比,城乡居民收入比呈大幅度缩小趋势发展,缩小比约为2.92:1。
据国家统计局表明,我国城市与农村居民消费最少有15年之久的差距。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城市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不仅仅局限于上述数据的差异。例如,就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及其货币收入而言,远远高于农村居民收入的4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抵达5:1或6:1的比例高峰,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已远远超出。
二、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滞后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并逐渐加速前进。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多数农民由于意识到了种地不如打工挣钱多,就放弃了自身务农职业。每家每户只种一小块够自己家吃的粮食,而且务农的精力和时间也都大大递减,大量的农民逐渐将挣钱的矛头指向了各大城市。这种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趋势,本质是整个社会新时期发展的现状和历史进程。大量的农民身份逐渐向市民转变,大大加速了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向非农业生产方式转型。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城镇人口大约占据全国总人口的12%,一般都是在这个范围内徘徊。在改革开放横渠植入的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根据钱纳里的“世界发展模型”,世界各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相比,一般按照正规的发展经验来讲,城市化水平应该高于工业化水平。然而,我国已站在世界工业化水平发展最快的国家行列,城市化发展水平却较低与工业化,这种发展形势对我国的就业容量造成了严重威胁,使其大大缩减。
农业产业的弱质性,使农民收入受到自然环境和市场形势的双重夹击。目前,我国农村产业面临多样化种类产业发展趋势,但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还得靠农业。对于城市居民而言,主要靠白利润较高的工业和第三产业来增添自己的收入。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优势来源在于科技的创新和体制的创新,以及集中了大量资金和劳动力。因此,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大提升,这对城市居民收入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城市居民的工业和第三产业相比,农业在市场上的适应性范围较为狭窄,农业的诸多因素导致农业对市场变化的难以相融,加上各种生产要素并不与农业接轨,造成其更多情况下成为了弱势群体。农业的弱势特征主要还是由于其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和难适应性。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而言,农业受外界自然环境影响甚大,甚至直接受制与自然环境的优劣。农业产品受制于其生产周期和土地投资效益递减规律的负面影响甚大,与能够规模经营效益的工业相比,农业根本无从至极。城镇与乡村的产业特质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农业由于受自然环境和条件因素的影响,其生产过程中的弱质性根源较多,这是影响农民不能保持稳定收入及增长收入的重要原因。
农民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针对当前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滞后、农村消费差距较大的经济发展局势,需要将农村市场消费空间和消费潜力进行进一步提升。将农村市场工程建设积极地推进,使超市、商场等大型市场大化流动农产品,从而将农村市场狗吠消费环境进行进一步拓展和优化。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来讲,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存在根源空间较大,而要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最科学、合理的唯一方法就是统一城市化。只有将城市化形成统一,才能从根本解决我国二元结构矛盾,促进城乡居民平衡发展。也只有将城市化和谐统一,才能将农民逐渐引上工业化发展道路,使农民将传统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完全摒弃,从而走上规模化经营效益的工业化生产道路,走上致富道路。使农民与城镇居民形成平等互利的关系,完美地将城乡融合成一体,从而形成和谐统一的发展战线,促进我国经济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裕,陈晓红,马跃如.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03:29-36.
[2] 杜威漩,胡盼盼.城乡协调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间互动机理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42-46+60.
[3] 李宾,马九杰.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与城乡收入变化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07:60-76.
[4] 尚旭东,李秉龙.我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特征与问题分析——基于消费结构与收入差距视角[J].生态经济,2012,06:45-52.
【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推荐阅读: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09-07
关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分析09-20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的若干思考06-16
城乡教育差距调查问卷07-22
关于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问卷调查10-03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11-05
城乡收入差距现状11-10
我国数学教育的现状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