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论文

2024-10-21

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论文(精选14篇)

1.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论文 篇一

自1990年商洛师范山阳分校毕业,笔者从事教育事业27年,教育对象包括学前班、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工作地点涵盖山区高寒地区、山区小县城和西安市,历经数次教育教学改革,其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有目标教学法、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减负”以及目前搞得轰轰烈烈的“新课改”。我不否认这些改革,都或多或少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教育理念,但静下心来,把目前的教育现状与22年前的教育状况加以比较,则不难发现,中国教育的实质并没有改,那就是中国目前推行的仍然是不折不扣的应试教育。

举世注目的应试是高考。这一场考试几乎是人生的分野,万众注目。“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孟郊的《登科后》,描绘的是唐代科举考试高中后的得意,用来形容当今的高考固然显得有点夸张,但一考定终生却是相通的。用当年我的老师的话:“今儿的考试,决定你将来是穿皮鞋还是草鞋!”那时,国家干部才穿皮鞋,而农民大多都穿草鞋。话虽通俗,理却不假。于是,君不见高考前后真是全民疯狂,仅仅就有为消除青蛙的鸣叫而毒死整池青蛙的,有英语听力考试时家长自发组织人墙拦车堵人的,有父亲去世两个多月母亲为高考向女儿隐瞒死讯的,有男孩结束高考后才得知父亲十二天前因车祸去世的,有乡村中学高考壮行校长祭旗学生含泪的,有母亲送考遇车祸女儿忍泪上考场的,有考生迟到不能进考场母亲下跪求情的,更不用说爱心车辆送考,交通管制为高考保驾护航等措施,把本不算炎热的六月搅得烦躁不堪。家有高三的孩子,就相当于在家里埋了一颗定时炸弹,全家人心惶惶。学生的脸色是全家人心理晴雨表,学生每次模考的成绩则是全家人的幸福指数。

如果说高考是最后的冲刺,那么中考则是冲刺前的途中跑。中国目前的教育,已经形成这样一个链条:为了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必须考上一所好大学;为了考上好大学,必须考进一所顶级高中。而好大学全国有几千所,但好高中一个省(市)也就那么三两所。所以拼中考的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了拼高考。中考前进行的体育考试,是中考唯一可以钻空子的环节,于是有学生不惜以身试法,用皮筋扎住胳膊或者考试前用冰块降温手指会让测出的心跳慢一些,柔韧性考试时,双腿绷得不直等。有些家长也推波助澜,忙着找关系,托人情,目的也就为了体育考试中孩子跳远时能多报几厘米。

中考成绩公布后,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丝毫不亚于高考。为了让孩子能上一个心仪的高中,家长不惜掏巨资缴纳资助费、借读费等各种费用。目前,中国大陆学费,一般的大学一年学费是5000-8000元,而一所知名高中,一学期的学费至少都是8000元,有的甚至高达三四万元。如果是孩子靠实力被正式录取倒也罢了,如果分数不够,那三年高中花的钱,就以十万记了。但家长们乐此不疲,有的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有的是为了花钱图个安心,有的是购买最后一丝希望。总之,中考的竞争一点儿也不比高考弱。

如果说中考是途中跑,那小升初就是加速跑。为了能上一所好高中,必须先上优秀的初中,这是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小升初除了全市统一组织的小学毕业考试外,稍有名气的初级中学,都会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很多考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像赶场子一样,从这所学校考到那所学校。实力强的孩子,会拿到好几所知名学校的录取资格,会来事的家长可以把这些资格转让出去,价格不等,或许是吃一顿饭,或许是数以万计。小学毕业的孩子,也就十二三岁吧,这些花季雨季的孩子,迎来的不是彩虹晚霞,而是无穷无尽的补习班,因为几乎所有的初中在自主命题时都要涉及奥数题目。前两年,国家明令禁止不许考奥数,但这也丝毫难不住各大名校,因为考试题目可以不含奥数,但是非常难,小升初考试中出现诸如需要用数列知识才能解答的题目司空见惯。你不去专门学习,能取得高分被录取吗?

按说小升初是小学毕业班的事儿,那么小学低年级该消停几天,过几年快乐无忧的好日子吧?且慢,“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是一句广告词,而是一句货真价实的生活写照。我的一位同事痛心疾首地对我说:“千万别信那些教育家的话,学前班该学啥一定要让孩子学!”因为他听信“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的先进教育理念,学前教育没怎么重视知识学习,结果孩子上小学后学习跟不上,整天郁郁寡欢,本应天真活泼的六七岁小孩子,却像一个成年人一样心事重重。因为班级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掌握了小学一二年级的知识,所以老师教学进度很快,教学内容也随之加深。那些学有余力的孩子,学得相当轻松,每次考试成绩都不错。“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的同事,却换来了一个“灰色的少年”,每次考试都是一次炼狱,打得孩子灰心丧气。

其实,竞争早已提前到学前班了。到书肆去转一转,那些五花八门关于胎教的书能大行其道,就说明现在的学习竞争也许提前到娘胎里了。

应试教育的衍生物是精英教育。历年中、高考结束,各级各类学校总会以各种名目宣传自己:北大清华上线几人,“2+7”院校(北大清华为“2”,紧随其后的七所院校为“7”,也就是中国大陆排名前九的大学,简称“2+7”)上线几人,一本上线率几何,二本上线率几何……人们关注的永远是那些成绩较好的精英。同行关注,家长关注,学生关注,上级主管领导关注,新闻媒体关注……众目关注带来的必然结果是教师不得不关注。因此,一线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时,瞄准的是能够上线或临界上线的学生,并非“面向全体”(这一教育教学原则自从我接触教育就接触,刷在墙上,写在书上,只要有中国教育的地方几乎都可以找到这四个字,可谓无处不在),至少不可能以差生为教学起点。

翻开新课标教材,无论人教版,还是苏、鲁、粤教版,编者都有一个默认的大前提:每一个学生都无比热爱学习,而且学习能力无比强大。别的科目我不敢妄论,就拿语文来说,学生要在2.5个学期(高一两个学期,高二半个学期)内学完五本必修课本,共65篇课文(有些篇目里不止一篇文章),外加10本名著阅读和若干探究活动。注意,这里还没有计算作文指导。想要完成这些任务,除了对语文要爱到死去活来外,还得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比如名著阅读中的《红楼梦》和《三国演义》,读一遍需要多少时间?读一遍能答对高考试题中那源自犄角旮旯的名著阅读题目?要知道“初唐四杰”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王勃只学习语文,而现在的孩子语文只是他应试的九分之一。

语文尚且如此,其他科目自不待言。既然大家都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那么教师必须得关注。“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几句童谣已经流行了几十年,现在愈演愈烈。模考、月考、周考、摸底考、收心考……考试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几成家常便饭。而分数已经不仅仅是学生的命根,也是老师的命根。我曾经参与讨论优秀教师的标准,第一条定的就是:“学生不能考出好成绩的教师绝不是优秀教师。”高考大如天,这是一线教师的饭碗;那换句话是不是也可以说“分数大如天”呢?

在大环境的压迫下,教师只能舍卒保车,千方百计地保证上线率。因此中国的教育也就演变成精英教育,而精英教育随之带来的是失败教育。考试必定有成绩,有成绩就有高低,有高低就有排名。不管国家怎么禁止,也不管教育家们玩什么概念,只要有考试,必定就有排名。有时是明里排,比如把成绩单张贴在教室内,按考试成绩排座位等;有时是暗里排,老师口头宣读,或个别通知家长。当然,老师也是有苦难言,因为家长关心这个,任何一个教师不可能不排名。每次考试后,排名靠前者家长与孩子欣欣然喜悦,排名靠后者家长与孩子施施然怅惘。久而久之,那些经历过无数次排名靠后打击的孩子,自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过着极度自卑而压抑的学习生活。好在我们的教育专家智慧无限,发明了许多新名词来遮遮掩掩,不许称呼“差生”,取而代之以学困生、后进生等。但怎么称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称呼并不能掩盖学习成绩不佳,在班级饱受歧视的事实。

历经十二年的基础教育(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换得的大约是10%的成功者(二本上线),却得到了90%的失败者。即使那些考上二本的学生,也难免受到多次考试失败的折磨,因为人们总是眼睛朝前看,用考试成绩最好的学生作为参照物。最终的结果大约是除了省状元外,其余的都是失败者。因为考上二本的人与考上一本的学生比是失败者,考上一本的学生与考上“2+7”的学生比是失败者,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与状元比,也是失败者。所以,中国教育是名副其实的失败教育。

作者|金乾波

2.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论文 篇二

一、高职教育园区的联结经济特征

(一) 系统性。高职教育园区作为高职教育的新型组织形式, 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生态系统, 具有系统的基本特征, 如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有序性、开放性和环境适应性等。

(二) 网络性。如果把高职教育园区内各院校当作网络结点, 那么各高职院校之间在办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利益或非利益关系便形成一个局域网, 从而使高职教育园区具备网络组织的基本特征, 为园区联结经济的产生提供前提条件。

(三) 共享性。高职教育园区充分利用地域集中优势带来的资源共享条件, 开展合作办学或建立战略发展联盟, 这比分散院校实现资源共享具有更低的办学成本和更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这是高职教育园区联结经济效应的核心特征与内在动力。

(四) 互补性。由于历史的、区域的或传统教育体制的原因, 高职院校具有鲜明的行业性与区域根植性, 形成了高职教育园区内各高职院校之间的互补发展态势。如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内5所高职院校分别依托化工、机电、轻工、纺织服装以及电子信息等行业办学, 同时又都以发展工科为主服务于长三角的制造业, 具备良好的互动与互补条件。

(五) 联结经济的局限性。集群化办学导致联结经济的产生, 但也有联结不经济的可能。一方面, 各院校利用地域集中的优势开展合作办学导致联结经济效应的产生, 有利于加强高职教育园区与区域高职教育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 若院校之间因恶性竞争而增加内耗, 则会导致联结不经济的现象出现, 以致降低高职教育园区的综合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高职教育园区联结经济的形成机制

联结经济 (又称之为集成经济) 是继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之后出现的新名词, 是一种基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但又超越二者的新经济效应。联结经济是指复数主体相互联结, 通过共有要素的多重使用所创造的经济性。联结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在于, 范围经济着眼于单个主体或组织的复合生产或联合生产, 而联结经济则强调复数主体的相互联结。

有学者认为, 联结经济是一种板块经济、复合经济与整合经济。也有学者认为, 联结经济具有以下四个特性:第一, 联结经济不仅包括投入方面的共同要素转用的无成本或低成本, 而且包括产出方面的复数主体相结合所创造的乘数效应。第二, 即使仅从投入方面观察, 联结经济也不仅限于各主体组织内部的资源, 组织外部资源也可以通过信息网络使用。第三, 联结经济是由复数主体相互联结, 通过知识、信息、技术等共有要素的多重使用所创造的经济性, 这是范围经济所无法涵盖的。第四, 联结经济同基于战略合作的网络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信息网络化的社会里, 诞生了一种新型的“锁链型组织”———网络组织, 这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不仅是联结经济所导致的结果, 同时也成为推动边际收益递增的更为强大和持久的动力。

高职教育园区的联结经济优势产生于具有高度相互依赖性的数个办学主体之间的互动与互补过程中。如果数个主体间不存在高度的相互依赖性, 则不可能由此获得联结经济优势。其具体来源是:

第一, 高职教育园区不仅导致教育资源的累加, 而且还会产生教育资源的结合。资源结合就是不同资源结合在一起, 通过优化结构与整合升级, 产生新的增长点的过程。高职教育园区的联结经济效应归根到底来源于教育资源的结合与共享。

第二, 基于联结经济产生的补足关系领域间的多主体办学过程。这里的补足关系是一种埃齐沃斯补足 (Edgeworth Complement) 。埃齐沃斯补足通俗地解释就是做一件或几件事情带来另一件或更多件事情的效益增加。如果用数学语言来描述, 埃齐沃斯补足的含义就是, 在一个多变量的支付函数中, 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边际收益递增。因此, 高职教育园区的联结经济优势就是在具有补足关系的领域间进行教育资源共享会带来超过它们各自领域的利益之和, 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第三, 基于联结经济产生的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主体间的协同。资源共享产生的资源冗余有利于办学活动间的协同, 这种资源冗余实质上是一种有意识的资源或信息重叠, 而这种资源重叠促进了不同办学活动间的良好协同;资源共享产生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办学活动间的协同, 资源共享是一项多主体间的互动工作, 资源共享能够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而具有这些团队精神的团队能更好地协同工作;资源共享产生的管理责任有利于办学活动间的协同, 资源共享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活动过程, 没有较高的责任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资源共享效果, 资源共享能够孕育较强的责任心, 而较强的责任感有利于办学活动间的协同;资源共享产生的信任感增强有利于办学活动间协同, 资源共享与信任之间是一种互增强关系, 资源共享的开展有利于信任的发展, 信任的提高有利于资源共享的开展, 而信任有利于办学活动间协同。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高职教育系统, 具有网络组织的基本特征, 自建成使用以来, 利用良好的地域集中优势, 通过开展合作办学与资源共享, 依托多种行业办学, 在互动与互补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行业特色与体制特色的高职教育共同体, 充分发挥了高职教育园区的联结经济效应, 增强了区域高职教育的竞争力与影响力。经过数年建设,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成为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实验区, 2008年成功地联合申报了江苏省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 2009年被科技部、教育部联合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三、高职教育园区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

(一) 院校的数量。这是影响高职教育园区联结经济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 院校数量越多, 院校之间的互动关系呈现阶数递增, 其产生的联结经济优势越大。但是, 随着院校之间关系的复杂化, 高职教育园区的联结经济成本增加。当联结经济效益大于联结经济成本时, 则实现联结经济效应;当联结经济效益小于联结经济成本时, 则会出现联结不经济的现象。

(二) 院校的办学能力。这是高职教育园区通过合作办学与资源共享产生联结经济效应的根本因素, 也是其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各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是高职教育园区合作办学与资源共享的源泉, 如果各院校的教育资源匮乏、办学能力较弱, 高职教育园区资源共享的意义并不大, 联结经济效应也不明显。

(三) 院校间的相似程度。这是影响高职教育园区资源共享的重要因素, 也是影响高职教育园区联结经济效应的关键因素。一般的, 各院校之间的相似程度越低, 则资源共享的意义越大, 反之亦然。

(四) 院校间的互信合作关系。高职教育园区各院校之间存在程度不同的互相依赖关系, 不同的依赖关系带来不同的资源共享效果与互信合作关系, 也带来不同的联结经济优势。这种互信合作关系分为强关系与弱关系。在强关系状态下, 各院校间相互依赖程度较高, 互通互融性较强, 资源整合能力较强, 容易获取相对发展优势, 产生较大的规模经济优势, 但联结经济优势相对较小;在弱关系状态下, 各院校间相互依赖程度较低, 资源共享能力较差, 但若加强互动互补关系, 容易形成办学特色, 产生较大的联结经济优势。

(五) 院校间的协同共享能力。协同共享能力是指高职教育园区协同发展、资源共享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合称。高职教育园区协同共享的管理能力泛指一切有利于合作办学、资源共享的决策、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和创新的能力。各院校间的协同共享能力很大一部分是由管理能力带来的, 较强的管理能力可以使高职教育园区协同共享的乘数效应无限放大。因此, 高职教育园区的协同共享能力, 尤其是管理能力, 对于高职教育园区的联结经济优势具有显著的影响。

摘要:高职教育园区集群化办学模式具有联结经济效应的基本特征。高职教育园区的联结经济优势产生于具有高度相互依赖性的数个办学主体之间的互动活动中。高职教育园区的联结经济主要受院校数量、院校的办学能力、院校间的相似程度、院校间的互信合作关系、院校间的协同共享能力等因素影响。

关键词:高职教育园区,联结经济,形成机制,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王冲.教育园区投资模式的规模经济及问题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30 (2) :24-28.

[2]曹叔亮.论高职教育园区的潜在经济效益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5) :46-48.

3.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论文 篇三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6-160-02

1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概念厘清

关于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定义,国内学者试着从不同角度来阐释。云南师范大学罗明东教授认为教育中心是在一定的教育区域内,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类教育活动的集聚地。朱平博士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高等教育中心”的概念,所谓高等教育中心,是指基于某些特定的地域空间,以该自然区域内的一个或几个重点高等学校为核心,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条件下,形成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格的高校群落的集合体。魏小鹏认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是指某一特定地域空间,以区域内一所或若干所高校为核心层,以企业研发力量、科研院所为紧密关联层,以大空间、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硬件设施、后勤保障、信息咨询、商业和金融等为服务支撑层,区域内不同类型、不同规格高校和谐共生、协同发展,并具有一定辐射范围和功能的高等教育区域空间布局。”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是指在某一特定人文地理空间内,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条件下,以区域内若干所起支撑引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流大学为龙头,与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其他中介组织和谐共生、协同发展,形成的具有科学的理念、合理的结构与规模、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的高等教育生态群落。

2美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历史演变进程

英国向美洲永久性的移民始于1607年。到17世纪20年代,英国移民人数超过其他国家,就高等教育而言,牛津和剑桥两校提供了殖民地学院试图效仿的最初的模式。1636年,哈佛学院成立,到1769年,美国殖民地最后一所学院的达特茅斯学院成立,美国一共有九所学院。这个时候的美国东北部是当时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尤其是马萨诸塞州,地理位置优越,港口众多,人流流动相对频繁,而且这个时期来自各个国家的移民基本上都集中在美国东北部。

德国现代大学模式建立后其影响迅速波及美国,美国派出许多学子到德国留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百年就派出留学德国的学子一万多名,足见德国大学的魅力影响,更反映了美国人吸收别国文化知识如饥似渴和不畏艰难的精神。这一万多名留德学子中,有很多人后来担任了美国一些重要大学的校长,如密歇根大学校长塔潘,康奈尔大学校长怀特等。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进一步巩固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道路。随着北方的胜利,全国经济开始复苏,美国开始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进行转变,一些美国教育家开始按照德国模式改革原有的大学。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建,标志着美国第一次有了一所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代表德国大学形式的高等学府,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还是美国东北部十三个州。随着美国的实用主义社会文化思潮骤然兴起,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推进了高等教育从学院化向大学化方向的转变,促成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如康乃尔大学、霍普金斯大学、芝加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

1862年《莫利尔法案》颁布以后,“赠地学院”迅猛发展,至19世纪末全美已有69所大学,20世纪后其中许多学院又演变为多学科的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如今的美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这些历史上客观形成的各区域高等教育中心在其所在的区域内,逐渐成为该区域的高级人才培养、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的平台以及输出基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文化引导功能和传播辐射功能和服务社会等功能使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3高等教育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3.1历史与地理原因

最开始的殖民地学院主要效法英国,而且这些学院都集中在美国最初独立的东北部十三个州。英国向美洲永久性移民始于1607年。由于来到美国的移民日益居多,教育问题便凸现出来。宗教动机是引发殖民地学院创设的主要动机。殖民地时期的英国教育发展模式是以哈佛学院的创办为起点的。从1636年哈佛学院创办到1769年最后一个学院达特茅斯学院创立。包括耶鲁学院和新泽西学院在内的殖民地地区一共建设了九所学院,这九所学院到今天也成为世界知名大学,由于这九所大学地理位置靠的非常近,使美国东北成为全国知名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3.2经济原因

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重创了新兴大国德国和日本,同时也使传统大国英国和法国失去了对世界格局的支配权。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迎来了全面发展和改革时期,美国人称这一时期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造就了一大批人口众多的工业城市,也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美国成为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制度的第一个国家,其拥有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也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它们培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质量和数量也获得全世界的认可。在著名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带,哈佛,麻省理工等美国排名前20的大学有10个在这里,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等大城市成为这里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在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中,底特律市地处大湖工业区居中位置,而芝加哥及其郊区组成的大芝加哥地区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市和洛杉矶的第三大都会区。匹兹堡坐落在在阿勒格尼河、莫加西河与俄亥俄河的交’汇处,使她成为美国最大的内河港口之一。这些经济发达的城市为教育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成为美国北方著名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3.3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

美国的州立大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立学校,它之所以称为“公立”,是由于其经费主要来自于州政府从税收中拨给的款项,联邦政府给予科研、购置图书设备和向学生提供各种资助,而美国的私立大学在这方面所得的经费则微乎其微,它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向学生收取通常比公立学校高得多的学费,以弥补不足。赠地法案造成美国州立大学的兴起。其中一些大学成为世界知名大学,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等。19世纪的“土地赠予运动”和20世纪的“社区学院运动”,还有美国国会于1944年颁布了“退伍军人权利法案”,促进了美国社区学院的兴起。这些法案的颁布和运动都对美国迅速从战时经济向民用经济转变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3.4文化的力量

4.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篇四

“某某学校又考试了,这有什么意义呢?哎,应试教育害死人!”这是我在教学之余听到的同行、同事所发的牢骚。我不以为然,但又不知如何辩驳。学了秦伯益老师的《文理交融 多元并举》以后,我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辩证关系更清晰了。素质教育说到底就是两件事:第一 如何做人。第二如何发挥个性特长。应试教育应该测试的是学生的素质,而不是应付考试题目。二者的关系是:a 应试教育是必须的,素质教育是根本的。完全没有应试的话,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都没掌握,这样会更糟糕。如果学生平常学习的不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积极有用的素质,步入社会后将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这样既不利于社会又不利于学生自己,那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就失去了意义。b 应试教育是起码的;素质教育是无限的。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了是统一的,不处理好是矛盾的。通过这次学习,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对二者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平常的教育中应始终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即便是在考试命题中也要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辩证关系。

5.07-褶皱的形成机制 篇五

褶皱的形成机制与其受力方式﹑变形环境及岩层的变形行为密切相关。不同的形成机制在不同的条件下起作用﹐常见的有﹕

(1)纵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顺层挤压作用而形成褶皱。一般认为岩层在褶皱前处於初始的水平状态﹐所以纵弯褶皱作用是地壳受水平挤压的结果。岩层间的力学性质差异在褶皱形成中起著主导作用。如岩系中各层力学性质很不一致﹐则在顺层挤压下﹐强硬层就会失稳而发生正弦曲线状弯曲,形成等厚褶皱﹔相对软的层作为介质﹐在均匀压扁的同时被动地调整和适应由强硬层引起的弯曲形态。进一步挤压下﹐强硬层的褶皱变得越紧闭﹐可使翼部被压扁而成IC型褶皱。如岩系中各层力学性质差异较小且平均韧性较大﹐则强和弱的岩层在褶皱的同时共同受到总体的压扁﹐可形成IC型到3型的褶皱。纵弯褶皱的轴面垂直挤压方向﹐褶轴与中间应变轴一致。

(2)横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与层面近於垂直的力而发生弯曲的作用。由於沉积岩层初始状态是水平的﹐因此﹐横弯褶皱作用的外力是垂向的。它可以是由於基底的断块升降引起盖层的弯曲﹐也可以由於盐层或其他高塑性层的重力上浮的底辟作用(见底辟构造)引起上覆地层的弯曲﹐也可由岩浆上涌所引起。其特点是受褶皱的岩层整体处於拉伸状态﹐常成IA型顶薄褶皱﹐或在顶部形成地堑。当基底的差异性升降与表层的沉积作用同时进行时﹐则为同沉积褶皱﹐背斜表现为水下隆起﹐向斜表现为水下凹陷﹐从而可引起沉积层的岩相和厚度的变化。

(3)剪切褶皱作用﹐又称滑褶皱作用﹐是岩层沿著一系列与层面交切的密集面发生不均匀的剪切而形成褶皱。它一般发生於韧性较大的岩系(如含盐层)或较深层次的层状岩系的韧性剪切带中。这时﹐各岩性层间的韧性差极小而趋於均一化﹐而整套岩系的平均韧性较大。在变形中﹐岩性差异和层面只作为标志而不再具有力学意义上的不均一性﹐由於受差异性剪切而被动地弯曲。其轴面平行於剪切面﹐因此沿轴面测量的层的视厚度相等﹐是典型的相似褶皱。

(4)流褶皱﹐岩石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成为具高韧性和低黏度的固态物质﹐呈类似於粘性流体的黏滞性流动而变形﹐形成形态非常复杂的褶皱。深变质岩和混合岩化岩石中常可见小型的流褶皱。在比较简单的层流条件下形成的流褶皱﹐实际上仍是一种剪切褶皱﹐仍有规律可循。在紊流条件下形成的复杂褶皱﹐已很难再造其运动学图像﹐对分析其所受的应力场已无实际意义﹐但说明了其生成时的条件。

6.浅析幽默形成的语言机制 篇六

浅析幽默形成的语言机制

生活离不开幽默,社交更需要幽默,因此,幽默语言在现代社会交往中日益显出独特的.魅力,使用也越来越多.文章从逻辑、语法、语义、语用和修辞的角度,并结合语言事例,简要分析了幽默语言产生的语言机制.

作 者:崔娅辉 CUI Ya-hui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刊 名: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25(6) 分类号:H146 关键词:幽默   逻辑   语法   语义   语用   修辞  

7.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论文 篇七

考试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纪律严明的对考查者知识、能力等水平进行鉴定的方法。应试,是为了应对各类考试而出现的行为,把应对考试作为教育教学目的的思想与行为就是应试教育。笔者认为应试和应试教育都是“中性词”,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它具有自身的两面性:科学的、健康的、有利的一面和不科学的、不健康的、有害的一面。现代社会应试行为的畸形发展,导致过分注重成绩,用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衡量教学效果,“只见分不见人”,使得应试教育异化成了违背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呈现出有害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说的“应试教育”就是“落后教育”“有害教育”。事实上,在世界上许多实行应试教育的国家和地区,这种传统模式也同样培养了大批的精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其发达教育的形成。所以,我们常常批判的应试教育,实质上是异化的应试教育,并非一概而论。

素质教育,也应该是一个“中性词”,因为素质本身也是多样化的,有好的素质,也有不好的素质。即使是同一种素质,有时也不能严格地区分其好坏、善恶、美丑。例如,同样是对事物的坚持,可以是坚定执着,也可以是顽固固执。所以,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应该是与异化的应试教育相对立的,是符合教育教学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先进教育”。

将应试教育特指成“落后的”教育,而将素质教育作为其对立面,特指“好的”“先进的”教育。在这个大前提下,考试作为一种工具,常常被误认为是一切“有害的”教育的罪魁祸首,认为考试就是“应试教育”的根源。笔者认为,考试并不等于“应试、应试教育”,考试作为一种工具,“应试教育”可以有,“素质教育”也需要有。

二、“考试等于应试、应试教育”的错误说法

关于“考试等于应试”的说法,诸如“考试尤其是高考,是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考试培养的是高分低能的人,而非全面发展的人”“改革教育就是要取消考试、取消高考制度”等等,表述不同,但是都将矛头指向了考试,考试是万恶之源。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语义表达上的理解错误。“应试———应付考试、应对考试”,“应试、应试教育”固然是在过度“追求考试结果、以考试为目的”中产生的,但是“追求考试结果、以考试为目的”只是一种现象,背后仍有深层的社会原因。简单地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会导致一些人表面地认为,“应试”生于考试,“考试”是“应试”之母, 所以是万恶之源。

(2)对“应试教育”产生的真正原因认识不够。“应试教育”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教育资源的有限。教育资源的稀缺,加之分配不均衡,导致了在资源多、资源好的地区, 升学竞争十分激烈。②就业压力。为了解决升学压力,我国高校扩招,然而扩招又带来更重的就业压力,这就提高了学生、家长对学历的要求,加大了升学压力,考试的目的性更强更明显。③文化传统原因。人们认为读书、考试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正是如此,有着“一考定终身”的思想。④期望值过高。一方面,父母都希望给自己的子女最好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出人头地,难免会导致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另一方面,人们对考试的期望过高, 认为考上了好大学就可以前程无忧。这样一来,考试被异化成了追逐名利的工具。“应试教育”在应对考试中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根源,而大多数人对此还处于表面认识阶段,难免产生误解。

(3)对考试功用的认识错误。考试关键论者认为考试是万能的,考试主宰教育,可以决定一切。考试固然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但是人们却认为只要考好了、考上了就“高枕无忧”“前程似锦”,就是“铁饭碗”,却没想到无论是升学考试还是就业考试,即使考上了,也只是为自己提供一个平台,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4)心理因素。当人们聚精会神于高考,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高度紧张,关心高考大大小小的一切事情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周围事物的关注自然就会降低。这就好比一个人边做倒立边做算术时,周围发生的事情很可能不得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有人落榜跳楼,患了高考抑郁症,自然就归因于考试了。诚然,考试虽然并非尽善尽美,高考有时可能会带来强大的身心压力,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极端的好坏毕竟是个案,我们不能因此就断定考试是有害的。笔者认为,“应试教育”的根源不在于考试,而是一系列社会矛盾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所以说“考试等于应试”是错误的说法。考试不等于“应试、应试教育”,那么考试究竟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三、正确认识考试的作用

考试是教育教学的重要部分,是教学测评的重要手段,对于检验考核、选拔人才有一定的工具性价值。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的考试,也应该是中性的,它既有正面作用,又有负面作用。

(1)正面作用。①检验考核。考试是教学测评的重要手段,通过考试,可以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由于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检验效果,所以不需要设及格线、按分数高低依次排序,更多的是教师和学生通过考试,自我评价,总结经验。而在“应试教育”下,有的学校为了提高高考成绩,在毕业班形成了“月考”“周练”的形式,甚至“天天练”“周周测”“月月考”,这样过分地运用考试的检验功能,势必会加大学生的身心压力,产生厌学情绪。②选拔人才。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分配不均,对于每一个家庭而言, 都想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机会,这就加大了人们在教育资源之间的竞争。要解决这种竞争,就要淘汰一部分人,选择一部分精英来享受有限的教育资源。而通过考试的竞争无疑是一种较为公平公正的方式,有人说高考是目前为止全世界最为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因此,考试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 “不管你给考试罗列一千条或者一万条罪名,有一点是怎样也不能否定的:它打破了门第和血缘的界限,而代之以分数录取人才,这无疑是文明的表现和历史的进步”。③指导教学。考试就像指挥棒,尤其是高考,对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指引作用。学校可以根据考试所反映的教与学的情况适时地调整教学管理方案,改善教学管理。④激励导向。学生为了在考试中体现自己的学习水平,会努力学习、认真备考,起到警示学生、鞭策学生的作用。同时,通过考试的检验,学生可以认真总结,优化学习方法、改善学习态度。此外,考试本身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概括能力、辨别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等。因此,考试不是简单地为了分数而考,它的这些正面作用启示我们:考试可以培养学生诸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应试教育”中的考试也是有积极作用的,“素质教育”中也需要有考试。而“素质教育”中的考试,应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心”多方面的考核,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

(2)负面作用。考试并非尽善尽美,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对考试运用不当、过度就会产生负面作用。

8.论企业融资机制的形成 篇八

2.企业融资机制的形成,依赖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制度创新。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合理法人治理结构,使融资活动融于企业产权运营和变革中。

3.培养和发展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增加市容量,完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结构。在完善主板市场的同时,推动二板市场的设立,以满足各类企业融资需要。

4.只有当资本的使用者使用任何资本都必须支付其真实的社会成本,从而不存在免费成本时,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才有意义。

5.企业根据收益与风险,自主选择融资方式,合理确定融资结构,以资本成本最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融资机制形成的标志。

参考文献:

1.刘鸿儒,李志玲:《中国融资体制的变革及股票市场的地位》,《金融研究》第8期

2.谢德仁:《国有企业负债率悖论:提出与解读》,《经济研究》19第9期。

3.陈晓,单鑫:《债务融资是否会增加上市企业的融资成本?》,《经济研究》年第9期。4.袁国良:《规范配股 理性融资》,《金融时报》1999年4月14日。

5.杨咸月,何光辉:《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国有企业运作效率》,《金融研究》1998年第5期。

6.樊纲:《金融发展与企业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

9.中国应试教育 篇九

3.家计――高涨的升学积极性 希望升学的家庭比例急速扩大。对于子女来说,即使对偏重于应试准备的学习本身没有兴趣,但是只得接受它将决定自己的未来这样的来自于父母的价值观。这样,家庭高涨的升学积极性和子女在学习上的努力联系起来。并且形成了学生之间的竞争,进而也产生了激化竞争、自我强化的过程。

当代科技和经济需要的是个性化的、富于创造性的、会不断学习的、善于交往的员工及科技人员;旧的职业越来越快地被新的职业所取代;社会流动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从而中国应试模式教育那种一次性、标准性、封闭性、灌输与训练性的教育已不适应时代需要。 对待中国应试教育的措施有以下内容:1、新学力、极权式统治――韩国、新加坡 ……向新的学力观的过渡,正以政府的强有力的统治为杠杆,在初等、中等教育课程,和大学的`标准化入学考试中进行着。尽管对其是否真正形成了“新”学力尚存争议,但至少可以理解为,这对纳入了新的学力观点的测验具有一种训练的效果。2、传统的学力、通过竞争评估的统制――美国、英国 这些国家从60年代起进行了近似新学力概念的教育实验,但是到了80年代以后,反而设定了传统式的统一教育课程、学历达成目标,并且通过对其达成度的统一考试等进行严格评估,……(按:这是因为它们长期来的分权制教育管理带来了传统学历太低的问题,与日本及中国的历史情况不同。)3、新学力、社会共识――芬兰、荷兰 ……芬兰、荷兰、瑞典等北欧国家。……设计了跨科目、学年的授课,学校、教师主体性地参与。……高中之间的显性差距很小。……对于教育的理想状态,包括政府、学校、教师、家庭在内具有一定的共识。

10.“补课”是应试教育的必然选择 篇十

所谓“两栖教师”, 就是一只脚在校内, 一只脚在校外;一部分知识传授在课内, 一部分知识传授在课外;一部分教学属于“计划经济”, 一部分教学属于“市场经济”;一部分称之为“上课”, 一部分称之为“补课”。它们的区别仅在于前者是免费的, 后者则是收费的。如按常理推之,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不论是校内还是校外, 课内还是课外, 只要是自己没有教明白, 学生没有学明白, 教师就有责任和义务加以补救, 直到学生学会弄懂为止。作为教师, 不能在课堂上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身已是一种失职行为, 假如因此而需要用“补课”的方式加以弥补, 客观上已经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若学校、家长和学生不予追究已属宽容, 怎么还敢以此收费谋利呢?而现在此类问题的日益严重, 说明它已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个体的师德问题, 而是应试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应该说, 社会价值的多元化是一种进步, 但在价值多元的前提下, 一些简单的道理经过舍本逐末的争论, 反而变得视线模糊, 似是而非, 失去了判断的基本标准。教师补课的问题就属于这种类型。这个问题的对错其实已经非常明了, 根本不需要再费口舌进行讨论, 关键在于如何从根本上加以治理。

众所周知, 补课现象的存在已非一日, 课上留一手、课外再补教的情况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长期以来的口诛笔伐也丝毫没有影响补课现象的日益蔓延。所以, 浙江对教师补课留口子也好, 教育部表示禁止教师有偿补课也罢, 都已无关大局:说留口子, 口子早已大开矣;说是禁止, 以往何曾止住过?所以, 根本没有必要对一个表态、一纸空文劳神费力、条分缕析。

实际上, 补课收费已经成为了考试经济的一部分, 成为了一种市场行为。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讲,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正是当下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 促成了学生和家长对补课的强大需求。所以, 与其讨论如何禁止教师补课的问题, 不如研究如何有效地通过体制和制度的层面遏制应试教育日益强劲的势头。否则, 禁止教师有偿补课的任何规定, 都可能成为一厢情愿的官样姿态, 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就像减负一样, 有了文件规定甚至法律条文, 不是仍然没能走出越减越重的怪圈吗?以往事实证明, 就算学校和老师给学生减轻了负担, 家长也会想方设法再给学生加上去, 因为今日之教育, 已经不仅仅是学生的竞争, 学校的竞争, 也是家长之间的竞争, 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在竞争中吃亏, 不能拿自己孩子的前途作赌注, 已是广大家长的共识, 因为关键时候的一分之差会决定一个孩子的命运。所以, 就算所在学校的老师不补课, 家长也会请别的地方的老师来补课, 社会上的办学机构越来越火, 已经说明了这一点。而这些机构聘请的教师大多还是来自公办学校。也就是说,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 要想杜绝老师给学生补课, 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实现的。

11.我国碳交易价格形成机制的思考 篇十一

摘要: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在即,理顺碳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合理的市场秩序,对提高碳市场运行效率、实现减排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试点碳市场价格形成情况,分析影响碳价格的主要因素及试点碳定价机制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全国碳市场时期碳价格形成机制建设提供建议。

关键词:价格形成市场均衡供需关系管理方式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降碳、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作为碳单位的价值体现,碳价格能够集中反映市场供需、减排成本等关键信息,是企业调整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切实关系到碳市场的利益分配情况,同时也为政府主管部门设计、管理碳市场提供基础。基于碳交易试点经验,研究碳价格形成对更好地建立、管理我国碳市场具有较强现实意义。

一、试点碳价格形成过程

首先,试点碳交易主管部门制定的总量目标、配额分配规则是碳价格形成的起点。在“总量―交易”的市场机制下,当主管部门确定碳市场配额总量及年度下降目标后,配额分配规则将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配额初始价格和行业配额缺口。免费配额分配下,控排单位不承担获取初始配额的成本,配额价格主要基于二级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而在引入有偿配额分配后,控排单位通过拍卖等一级市场交易形成的价格也将对二级市场定价产生影响。

其次,控排单位获取的配额进入二级市场形成交易价格(见图1)。控排单位等市场参与者由于在配额价值评估、用途等方面认知不同,在市场信息掌握、分析能力等方面也存差异,使得不同市场参与者价格预期有差别,促使其发现潜在的交易对手、达成符合双方意愿的交易;同时,各碳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交易等行为也对其他参与者下一步交易选择产生影响,不断调整其对市场实际情况的判断,推动碳市场不断趋于均衡状态,形成相对有效的配额价格。此外,配额面临着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即CCER)等具有较高同质性商品的竞争,CCER的市场准入量及交易成本将对配额市场定价会产生一定影响。图1?点二级市场碳价格形成示意图最后,碳市场的配额价格还将受到政策等市场外因素影响。政府“有形的手”往往具有行政强制性,在决策过程透明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市场难以对政策调整方向形成准确预期,若政策调整力度较大,抗风险能力差的参与者可能承受严重亏损。为降低政策风险的影响,碳市场参与者可能选择更为谨慎的交易策略,不会主动寻求交易,进而影响市场流动性与均衡价格。在政策变动明确后,碳市场参与者会根据新的政策框架调整碳资产配置与配额价格预期,并尽快达到新的市场均衡。

二、试点碳定价主要影响因素

(一)市场供需

碳市场供需关系是决定配额价值的最根本因素,也是造成试点间价格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配额分配、CCER签发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总供给量,前者主要由政府部门确定,后者则还取决于企业开发CCER项目的情况。在试点普遍对CCER准入进行限制后,配额分配是碳单位供给的主要来源,其规则不仅影响控排单位的配额缺口,也关系到获取配额的初始成本;值得注意的是,有偿分配的定价规则对二级市场价格具有重要影响。此外,配额存续政策时间维度上对配额价值进行了限定,也将对年度配额供给具有显著影响。

在市场需求方面,控排单位履约是碳市场需求侧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存在配额缺口的控排单位需要通过有偿竞价或二级市场购买碳单位等方式满足履约要求,其配额缺口除与配额分配规则等机制设计因素有关,也受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年度经营活动等因素影响。同时,以获利为目的策略交易、碳金融等创新性业务也对配额等碳单位产生新需求,促使碳市场需求进一步多样化。

(二)减排成本

控排单位减排成本是碳价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控排单位是初始配额最主要的获取方及市场交易的重要参与者,其交易策略的选择依赖于对减排成本的评估,当市场碳价格高于采取减排措施所付出的成本,企业很可能通过自身减排的方式完成履约,或将盈余配额通过市场变现,以获取相应的经济收益;而当碳价格较低时,企业面临的碳约束条件不足以促使其采取减排措施,通过市场交易完成履约是较优选择。

(三)能源价格变动

能源利用与消费是碳排放产生的重要因素,关系到企业碳交易策略。一方面,当生产所消耗的主要能源价格上升时,企业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将提高,市场均衡状态下企业产品供给将下调,碳排放量随之降低,对碳单位的需求下降。另一方面,能源消费也将使企业承担由此产生的碳成本,能源成本结构进一步复杂,能源与碳排放价格变动方向与幅度将使该成本处于浮动状态,进而影响控排单位交易选择与价格预期。

(四)市场管理

政府部门所采取的碳市场管理方式对市场价格具有明显影响。一方面,碳市场监管政策制定与调整直接关系到准入门槛、交易方式等方面的规则稳定性,政策连续、权责匹配的监管体制既能够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反之将提高碳市场政策风险。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可建立配额调节机制用于调节市场供需和价格,增强对市场特殊情况的处置能力,如配额回购制度等,将对市场既有秩序产生一定冲击。

(五)市场情绪

市场情绪是影响碳市场交易秩序的潜在因素。相对于控排企业等参与者,机构投资者在交易专业性、信息获取与分析等方面具有优势,操作规模往往较大,能够对市场产生引导作用,甚至促使其他投资者选择预期相同的市场策略,可能导致市场在短期内发生较剧烈的波动,打破原有的市场均衡,促进形成新的均衡价格。

(六)控排单位入市意愿

作为碳市场配额最主要的持有者,控排单位参与碳交易的态度将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二级市场实际流通的配额数量,从而对市场活跃度、价格形成效率等产生影响。

三、试点碳定价机制运行情况

试点阶段,碳市场交易品种主要为地方配额和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等现货产品,部分试点尝试推出了碳远期等衍生交易。截至2016年6月末,七个试点碳市场排放配额交易量共计8905万吨,交易额超过20.9亿元;其中公开交易5486万吨,交易额约14.5亿元;协议交易3418万吨,交易额6.4亿元(见图2和图3)。其中,湖北、广东、深圳的交易量列全国七个试点前列,占交易总量的70%;湖北、深圳和北京的交易额相对较高,约为试点碳市场总交易额的80%。图2试点省市交易量图3试点省市交易额受配额分配等因素影响,试点碳市场配额公开交易价格存在着明显差异(见图4)。北京、深圳配额均价较高,分别为55.5元/吨、50.6元/吨;其余试点配额均价普遍较低,仅维持在20元/吨左右,湖北、重庆、广东、天津、上海碳市场均价分别为23.7元/吨、23.3元/吨、19.3元/吨、18.3元/吨与17.5元/吨。图4试点碳配额公开交易价格(单位:元/吨)同时,碳交易试点间配额价格稳定性具有显著差异。从价格波动幅度的角度看,可总体将其价格走势区分为量价稳定、震荡下行与交易规模过低三类:

(一)量价稳定

该类型主要指具有一定交易规模且配额价格总体保持稳定的试点碳市场。湖北、北京试点碳市场较符合该特征,交易规模均突破亿元大关,其中湖北更是交易规模最大的试点碳市场;同时,活跃交易日较多,具有一定的市场流动性,对价格信号传递效率起到支撑作用。

截至2016年6月末,湖北、北京两试点市场价格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湖北试点月度均价波动范围为16.1至26.3元/吨,标准差仅为2.4元/吨;北京试点月度均价波动范围虽扩大为35.7至69.9元/吨,但标准差也仅为7.3元/吨,与其50.6元/吨均价相比仍较低。月度价格离散度程度较低反映出两市场月度价格波动有限、稳定性较高,市场参与者对均价的支?瘟Χ冉锨俊?

(二)震荡下行

该类型主要指具有一定交易规模且配额价格波动下行的试点碳市场。广东、深圳、上海碳市场属于此范畴,这三个碳市场交易额也均超过亿元,交易活跃度也较高,其价格总体呈现波动下滑的态势,市场需求不足,价格缺少支撑。

具体而言,深圳月度波动范围为29.1至83.5元/吨,标准差为17.1元/吨;上海月度价格波动范围为4.72至40.1元/吨,标准差为11.9元/吨;广东碳市场月度价格波动范围为12.1至67.9元/吨,标准差为18.1元/吨。三试点标准差与其整体均价(截至2016年6月末)的比值相对较高,分别达到了30%、68%与94%,体现出三年来其价格走势波动的剧烈程度,市场预期并不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广东是我国唯一将配额有偿发放制度化的碳交易试点,其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大幅变动与配额拍卖规则调整有密切关系。

(三)交易规模过小

该类型主要指具有交易量过小、活跃度极低的试点碳市场。重庆、天津碳市场属于此列,两市场配额公开总交易额不足2000万元,交易量不足100万吨,活跃交易天数较少,配额流动性较差。该特点在重庆碳市场体现尤为明显,截至2016年6月末,其活跃交易天数仅有29天,流通配额量过低导致单笔小额交易对市场价格具有巨大影响,操纵价格的难度较低;同时,由于参与者寻找交易对手的成本较高,配额市场交换并不充分,直接影响到市场定价功能的发挥,也关系到其价格的真实性。

四、问题与建议

(一)试点碳定价存在的问题

1.市场供需失衡特征凸显。试点碳市场价格持续暴跌、流动性较低等情况反映出市场供需失衡的现状。在启动阶段,控排单位对碳交易规则缺少清晰的认知,难以预判配额盈余数、价格等事项,参与交易意愿较低,配额入市量较小;然而,随着产能过剩加剧、CCER供给放量以及参与者对规则理解的不断深入,碳单位入市规模显著扩大,需求却逐步降低,市场基本面转向供过于求,配额价格不断下滑、回调幅度有限。

2.市场管理政策不连续。部分试点政策调整幅度较大,碳市场管理方式和交易规则处于持续变动的状态,政策风险较高,市场参与者顾及该类风险而选择相对保守、甚至回避交易的市场态度,对碳市场流动性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市场发现真实的碳价格;同时,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场机制在定价方面的效率与地位,挤压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及优化市场流通的空间。

3.市场调节手段单一。试点碳交易主管部门配额调节方式具有较强行政特征,如修改配额分配办法、调整拍卖机制、设置CCER准入门槛等,对市场秩序的影响明显。其虽可能能够在短期内取得政策效果,却可能以牺牲市场参与者利益及长期市场信心为代价:考虑到政府部门决策过程透明度较低,市场难以判断其介入市场的时机、方式等,很难提前应对。

4.监管部门权责划分不清。试点阶段,除作为国家碳交易主管部门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证监会等市场监管部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均可根据机构职能对碳市场实施专项监管,市场监管呈现“政出多门”的现象,导致碳市场参与者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举例来说,证监会曾依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2]37号)对试点交易机构进行检查,明确要求交易机构整改连续交易等规则,改变市场价格形成的逻辑,提高了政策风险。

5.控排单位参与意愿较低。控排单位主要以完成履约为主要目的,售出盈余配额以获取经济利益的动力并不大,普遍对入市持观望、保守的态度,导致多数试点流通盘过小、交易成本提升,不利于形成真实有效的碳价格。这一方面是由于碳交易收益对其传统经营成本利润结构的影响比较有限,在碳交易事务方面投入资源收益不明显;另一方面,多数控排单位开展碳交易的内部审批流程复杂,交易收益与人员绩效不挂钩,无法激发其管理人员的主动性。

(二)相关建议

1.从严配额分配。配额分配是决定碳市场供需与价格的关键因素,应在市场启动初期即力争采取基准线法等相对严格的分配方法,避免走“配额前期过剩、后期缓慢消化”的老路,减轻再平衡碳市场供需关系的压力;同时,主管部门对CCER签发数量、频次应加以控制,协调配额与CCER的关系,维持合理的碳单位供给量,提振市场流动性,提高价格形成效率。

2.推进碳交易制度化建设。健全的碳价格形成机制依赖于完善、高效的制度建设与保障。一方面,主管部门在确立碳交易政策体系后,应确保配额分配等关键政策连续、稳定,并逐步以法律手段增强保障力度,给予市场相对明确的政策预期;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可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等相关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市场监管方面的争议,确立各部门管理范围与职能,为监管体系的实施提供制度基础。

3.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优化市场调节模式。明晰政府与市场责权划分是充分发挥市场定价功能的前提。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确定政府部门市场管理权限、措施等,需界定市场紧急状况及政府介入的标准,要求事后评估行政措施对市场秩序的影响;其余领域的管理工作应主要由市场主体完成,给予其充分市场空间与灵活性。在此情况下,市场调节机制的设计需立足于市场:一方面,政府在减少行政干预的同时,可通过建立信用管理体系、自律性行业协会等方式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到市场管理工作中,发挥其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市场平准基金作为平衡碳单位供需的政策工具,以市场化的方式抑制由投机冲动等带来的剧烈市场波动,为市场提供必要的流动性,将碳价格稳定在合理范畴。

4.加速碳交易相关服务业发展。政府应进一步推动碳资?a管理等碳交易专业服务业的发展,培育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服务机构,为其开展配额托管、资产管理、金融创新等业务提供政策规范,强化其服务控排单位等市场主体的能力,既可缓解控排单位碳单位闲置的困境,也将使碳市场逐步从以控排单位为主转向机构投资者为主,提高市场流动性与专业化水平,提高价格信号传递效率。

5.丰富市场主体与交易模式。真实、有效的碳价格依赖于足够多的市场交易行为,通过市场参与者不断的互动来达到均衡价格,这就要求碳市场既需要拥有数量众多、预期有别的参与者,以促进交易机会的形成。因此,碳市场在不断拓展市场覆盖行业的同时,也需要适当放宽市场准入门槛,使参与者类型与背景逐步多元化,促进出现差异化的市场预期。同时,为丰富市场主体交易选择,主管部门可考虑在市场成熟的条件下推出远期、期货等交易方式,为投资机构、金融中介机构等专业机构入市提供基础,并建立即期价格与远期价格的联动关系。

参考文献:

12.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议论文 篇十二

早在隋朝就推行了科举考试,广纳人才为国效劳。可是到了明代以八股为主。即“八股取仕”,它逐步成为僵化模式,特别到了晚清时成了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虽然现在废除了科举,但我们传统的应试教育不也一样吗?

八股文,破题,承题都有规定好的条条框框,根本就没有创造性,现在的作文也有字数、扣题、文体的一些硬性规定;回首过去,孔乙己由于时代的局限,在八股取仕的考场上名落孙山,成为人们嘲讽的对象,就连蒲松龄,戴震这样名垂于世的文学家、哲学家都未能考取进土;面对现在是一张考卷定成败的时代,有的人才可能因故会发挥不出来,成了漏网之鱼。国家因此少了许多有为之士;有些即使考上了,也是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

在这知识的`时代里,要知道创新是非常重要的,正如xx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是应试教育却紧紧束缚了我们的创造性,作文成了新八股,学习靠记硬背,如此的教育,还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吗?

当我们看到日本人也能拿几个诺贝尔奖时,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就不汗颜吗?就算是汗颜,恐怕中国再过几十年也不会有诺贝尔奖得主吧!制度一日期不改,素质教育就一日不能落到实处,中国的教育显然不能再墨守“三日考场”观念要更新,体制要改革,从根本上革除应试弊端,改变高考指挥棒效应。

可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喊了多少年了,但结果怎么样?

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或者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肆无忌惮地搞“应试教育”这由上而下的改革谁在进行呢/听着中国先后喊出了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面对一叠叠的试卷,才知道什么叫“可望而不可及”,这究竟是为什么?原来有的学校因为实行“素质教育”学生成绩,升学率,优秀率一落千丈。怎样才能即没有应试的弊端,又不会影响升学率,优秀率呢?

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三学生李林子在《实行素质教育不妨来一个双轨制》提出:建立一套与现行教育休系并列的另一套素质教育体系,实行双轨制。让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互竞争,并由市场(学生、拓生单位)调节,提高教育质量。

13.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论文 篇十三

为此,家长们该何去何从? 作为一名专业工作者,同时是一名初一学生家长, 我想从父亲的角度谈谈自己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和做法。

看到一篇文章,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的《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的主要观点是:“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千万不要认为上名校才是决定一生;夫妻关系永远第一重要, 千万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永远要保持沟通,家长的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的任何缺点和优点都与家长有关,不了解孩子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字字珠玑,深受触动。

但是很多想法和现实会有很多矛盾, 现今社会打破积极固化的向上渠道,主要还是通过考试实现。 用一句话来解释:“如果你不喜欢某项制度 ,但无法改变它 ,又不能选择一百年后出生,那么只有先去适应它。 ”龙应台在《目送》里写道:有些路啊,只能自己走。 所以有些关只能自己过。 现在的孩子大多在拼命考试,你可以不参加这样的竞争吗?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综上所述,我可以鲜明地提出自己对待孩子、对待考试的态度:身心健康是底线,考试成绩是追求。 底线绝不可破,追求尽力而为。 做法如下:

1.顺势而为 ,尊重个性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顺从他(她)的个性,因材施教。 举个例子:办公室里先后养了两棵树,发财树和竹柏。 先有的是发财树,爱惜它的绿意盎然,几乎天天给浇水,结果一周以后,树干腐烂,枯萎而死。 才知道发财树喜干,十天半月浇一次水最好。 后来养了竹柏,学乖了,上网一查:竹柏耐阴怕晒,要经常浇水及向叶面及植株周围喷水,增加空气湿度。 二者管理方法背道而驰,教育的道理其实也是如此,“知子莫若父”,要了解孩子,就要根据孩子的个性,选择适合他的发展道路,运用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教育即生长,在家庭教育中运用,我的理解是“扬长补短”。 创造机会和平台,让特长得到发挥,对于短板,陪伴共同面对。 儿子喜欢阅读,自幼儿园起每晚睡前都要读书,我的任务就是帮他选书买书,有求必应。 体育是他的短板,从三四岁开始,我带着他学习跆拳道、羽毛球、篮球、武术、乒乓球、游泳,由于先天不足和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基本都是半途而废,但是我们没有放弃,最终他花了三个暑假终于在五年级学会了游泳, 到六年级可以一次游一千多米。 对于别的孩子也许并没有什么,但对于自小体弱的他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2.相信阅读的力量

“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这是最受 美国人喜 爱的诗 ,也是我最 爱与家长 分享的一句话。 我建议家长给孩子提供一盏床头灯,可以在入睡前安稳地与书为伴。 琅琅书声,就是孩子的朗朗乾坤。 儿子从幼儿园开始,每天晚上睡前半小时是他的读书时间,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家里的书供应不及,他拿起我在看的《两宋风云》,也不客气,一下子入了迷。 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我喜欢的书,文史类的如《明朝那些事》《千年一叹》《一寸河山一寸血》,他自己喜 欢的理科 类的如 《兵器 》《可怕的科 学 》《时间简史》……

阅读已经成了他根深蒂固的一个好习惯,相信这些书籍会给予他一生的滋养。

3.陪伴

儿子中学读的是寄宿制学校,每周只回家一天。 他回来那天,我一般不出门,而是陪着他:他读书的时候我写文章或者看书,一起吃饭聊天。 还有,带他爬一次山,因为孩子在家里很忙,要睡觉玩电脑看电视做作业,我无法跟他有效沟通。 但是,爬山的时候,我们可以像朋友一样无障碍放松地聊天。 我说一些陈年往事,引出他内心的快乐、焦虑、思考,然后我们一起分析找出解决之道。

学校一位老教师说:“如果可以重来一次, 我一定要陪着孩子学习、成长,现在才明白,这比什么都重要。 ”过来人的后悔,可以引以为鉴。

4.对待困难

因为儿子小时候得了慢性支气管炎,身体弱,所以不免过于细心对待。 于是很多自理能力缺失,上了寄宿学校,要自己独立生活,各种麻烦纷至沓来,他也手忙脚乱,应接不暇。 学习不好,被老师批评,在宿舍管不好,自己被生管老师教训。 这一段时间对他来说很是痛苦。 我没有找老师,也没有动手帮他,只是告诉他每个人都必须这样成长。 我的态度很简单,就是:安慰鼓励,自己面对。 有时去找孩子的班主任,她总是很着急地向我投诉,看着我神情淡定,对孩子一如既往的温和慈爱。她很讶异,我心里很清楚:现在的学校、老师,因为升学的压力,为了孩子的学习,往往显得着急焦躁,此时的家长如果火上加油,那么我们的孩子得承受多大压力,想想真是可怜。 在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时候,家长们此时该给孩子的是宽厚的肩膀,温暖的拥抱,贴心的安慰。 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在人山人海里的排名,追求的同时切不可伤害。 记住,身心健康是底线。

14.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论文 篇十四

周朝英

2013-06-02 08:21:00来源:《犯罪研究》2012年第1期

关键词: 极端犯罪;心理机制;犯罪预防;犯罪应对

内容提要: 极端犯罪的共同心理现象是行为性质极其严重;诱发因素与行为及结果相比明显缺乏逻辑联系;犯罪人经历过早期的挫折及心理创伤有严重情绪积累。极端犯罪行为人心理有共同本质即需要获得对生命、财产的控制权。其形成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极端犯罪行为的预防与应对包括社会和警察两个方面:即全社会需要对极端犯罪行为加强预防;警察对极端犯罪行为也要有特别的应对。

所谓极端是指事物发展的一种极其超常的状态。极端犯罪行为则是一种以极端的方式侵害他人生命或社会财产安全的行为。如以极其残暴的方式杀人或一次杀死多人的犯罪、以极其恶劣的手段侵害社会财产或侵吞社会财产数额极大的犯罪。无论从中国历史来看还是从世界范围来考察,这些犯罪都是一些极端行为。

一、极端犯罪人心理和行为的共同特征

极端犯罪,无论是侵害他人生命的,还是侵害巨额社会财产,都有共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一)行为性质极其严重,社会影响极端恶劣

近几年,连续发生的以极其残暴的方式杀人或一次杀害多人的犯罪、以极其恶劣的手段侵吞社会巨额财产犯罪,不但惨绝人寰、社会公平秩序遭到严重破坏,而且给整个社会人民群众的心理带来极大的恐慌或强烈心理震荡。杨兴海连续杀人侵害了67条人命、很多时候还杀人奸尸 [1],黄勇连续残害了17名青少年

[2],邱兴华在道观里一次就残杀无辜香客及道长10人、在逃跑过程中又残杀一人 [3],杨佳在20分钟内杀害警察6人,伤警察3人及保安1人、其中有4人是在7秒钟内被刺死 [4],郑明生一次就杀害8个孩子重伤5个、瞬间13个家庭陷入了黑暗 [5];赖昌星集团走私案涉及金额达数百亿元、“红楼”成了他和性问题绑在一起的罪证 [6],许迈永个人贪腐案涉案金额超过2亿、玩弄女性几十名 [7]„„这些案件的制造者们要么是视生命如草芥、要么肆意侵吞国家财产的同时也把众多的女人当成自己的玩物,其行为无不罪大恶极、对整个中国社会造成极端恶劣的影响。

(二)诱发因素与行为及结果相比明显缺乏逻辑联系

在上述列举的案件中,每一个杀人犯罪人都是在遇到一定挫折刺激以后开始杀人的,但杀人案件的被害人都是那些和犯罪人没有关系的无辜者,并且和他们

所受到的刺激相比其结果的严重程度则根本无法比拟。每一个经济犯罪人所受过的苦难都已成为过去,他们所敛积的财富和生存所需相比已是天文数字,特别是许迈永这样的政府高级领导干部,即使这些数字化归为零,他也不会有饥寒之虞,他父亲给他留下的财产也足以让他的后人生活得很好。

(三)经历过早期的挫折及心理创伤有严重的情绪积累

杨兴海曾因得不到家庭及时提供食物贫穷无助、打工被克扣工钱心理受挫加上因偷窃一次次被处罚、女友的背叛而开始杀人的,他对社会和他人形成了强烈的不满,因此他在作案中特别心狠手辣,不留活口 [8]。黄勇受到的孤独与冷漠、生活乏味与挫折使他对影视中的英雄暴力行为有畸形的偏爱;邱兴华在人生中一次次失败,铁瓦店的道长对她妻子的一个小小的侵犯成为他情绪即将漫溢的最后一滴刺激;杨佳在二十多年的母亲不断上访、父亲很少给予关爱的氛围下长大,对社会和他人的仇恨早就在他心中塞满,并且不可名状,警察的不当处置恰好让他的攻击心理有了方向;

这些心理创伤所致的情绪积累使杀人犯罪者对社会和他人极端仇恨,进而形成攻击心理;使经济犯罪人在未来需要不断囤积财富来缓解内在的焦虑并不断地寻求不同的女人对自己的安抚与认可。

(四)以获得对生命和财产的控制权为目标

极端犯罪有的是以剥夺他人生命为目标,有的以侵吞巨额财富为目标,但只要深入分析,就会发现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心理本质:即获得对生命、财产的控制权。

二、极端犯罪人心理和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

犯罪人强烈的控制欲望,往往是心理上的极端匮乏感所造成的,而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匮乏。心理上的匮乏感和实际是否匮乏不一致时,往往预示着当事人的心理因各种因素发生了扭曲。这些心理和行为的形成既有内在的早期心理因素的影响,也包括当前外在刺激因素的影响。

(一)早期内在心理因素使他们心理和行为开始走向极端

1.边缘性人格特征是极端犯罪行为的心理基础

边缘性人格特征是指在人格特征方面具有与边缘性人格障碍者相似的特征。所谓边缘性人格障碍是指人在表面上似乎很正常,但常因人际关系、婚恋矛盾、情绪问题困扰而出现的心理极端异常。这类人在内心层面有严重的身份认同紊乱、不能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情绪极端不稳定、挫折耐受性差、有真实的或想象的被抛弃恐惧、有强烈控制欲望等特点。

极端犯罪人之所以行为如此极端,与他们有着病态的人格特征有关。杀人可以让他们的内心矛盾困扰得到暂时的宣泄;敛财可以让他们找到一种安全感,寻

找女人并制服她们可以体验到控制和自我价值。杀人犯罪者,就是典型的边缘性心理障碍者。经济犯罪人在表面上看不出来,是因为他们的能力较强,他们可以通过获得对生活的成功驾驭来掩盖他们的内心的紊乱和焦虑。

2.早期的客体关系不良是极端犯罪行为形成的心理根源

早期的客体关系 [9]一般是指孩子和父母亲或其他重要的抚养人之间的关系。客体关系对孩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父母或其他抚养人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对孩子是否有足够的爱心,在孩子因心理或生理的需要而渴望父母或其他抚养人的关怀和照顾时,对方是否能及时出现并给孩子足够的爱抚和必要的物质帮助。对方如果高兴时给孩子畸形的温存,不高兴时心不在焉或懈怠,或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体验到的是被抛弃和拒绝感,这种被抛弃和拒绝感又进一步演化为孩子的自我价值被忽视或贬低,最终形成的是愤怒的情绪,或对生活的无名的焦虑情绪。愤怒的情绪会被孩子移情到周围的人和事物上去,成为一股破坏或毁灭的动力。对生活的焦虑情绪会让孩子拼命努力累积财富到畸形的地步,以避免未来陷入困境。他们还会把与父母的关系投射到自己的情人或配偶身上,带着对父母的不满去与对方相处,常常把对方激怒后重新演绎父母与自己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又再次使当事人经历客体关系的心理创伤,从而得出结论:最亲的人都会如此地伤害自己,其他人会更糟。或自己根本没有价值,没有人会看重自己。于是他们要么用暴力控制女性或其他人、要么用金钱和地位来控制女性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地位。

3.寻求病态控制感是极端犯罪行为主要心理表现

由于对他人的极端不信任或自己的无价值感,这类人的内心是脆弱、空虚的,他们会把他人想象得很卑微,所以他们无视别人生命的价值。或是通过剥夺他人生命或是通过性的征服来验证别人的卑微。他们投射到别人眼中的影像(即自我心像)也是极其卑微的,为证明自己的存在,他们需要寻求一份对周围世界的控制感觉,这种控制的感觉驱使他们使尽浑身解数出人头地。由于自身能力的强弱不同,他们这种控制欲的表现方式也不同。当他们的能力不能从主流社会中拿到所谓的那份自尊时,他们就会对生命开始无休止的杀戮和对异性的变态残害;当他们的能力足以让他们在主流社会往上爬时,他们则会对财富进行无止境的暴敛、以及对异性的变态的占有。

(二)当前外部环境因素强化了他们的极端心理

1.外在归因模式强化了扭曲的价值观念

极端犯罪人往往被人们想象成十恶不赦的恶魔。可是只要对他们每个人的人生成长史进行细致分析,都会发现,他们原本都不是恶人,他们自己也不承认自己是恶人。杨兴海在等不到父亲为自己送食物时开始选择的是出去打工。邱兴华会为起诉书中说他从小就有小偷小摸行为而上诉,会为乡亲解决五十人吃水问题而感到自豪,觉得人生做了一件大事。郑明生给邻居的印象也是非常和善的。那些经济大案的当事人更是有一些突出的特质,才有机会走到可以操控巨额资金的舞台上的。这些人之所以会成为犯罪人,人们在分析时都会提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依然是外因,是非决定因素。极端犯罪人忽视了自身的一些本质问题,在遇到社会压力和刺激因素影响自己时,选择的是对社会和他人的归责,而不是自我的检视。这与他们成长过程中接受的外部归因模式影响有关。

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的急剧转型,社会成员心理上经历着历史变迁所带来的压力,这种压力会以各种方式折射到家庭中,使家庭成员投入更多精力以应对外部世界所带来的压力。在这同时由于个人素质不同,所感受到的压力强度不同。那些个人心理或生理素质较差的成员所感受到的压力会更强,会对社会有更多的抱怨,这种抱怨会在无形中传导给孩子,使孩子学会遇事总是寻找外部归因。邱兴华说:“我杀他们就像我在执行死刑,他们闯了我的法场。人格代价比10条生命重要,就是人要有名才能活、树要没有皮就不能活的道理。”所以十一条人命和他自己在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指使下都遭到了毁灭。许迈永提到自己经历时写到:“记得1989年,第一次去深圳、珠海,是随几个搞经济工作的领导一起去的。我们当时住的是四星级以上的宾馆,吃的都是饭店里最好的,一顿饭就要四五千元。„„我一年的工资还抵不上一顿饭钱。”所以他心态失衡了,不择手段捞钱,不断地从不同女人那里寻找自我。

无论是极端暴力犯罪人还是极端经济犯罪人,他们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极端的扭曲:自我高于一切,包括他人的生命。

2.转型期社会焦虑加剧他们的心理冲突的张力

所谓社会焦虑,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当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

[10]。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治和经济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行业之间出现的明显的不平衡,公权力的扩张、官员的腐败、民众对生活进一步期待,都会形成一股心理张力并与个人过去心理冲突张力发生叠加,使他们的心理张力进一步增强,即使遇到微小的不良刺激都会成为非理性行为的导火索。这就是为什么在二十多年前整个中国一年都不会发生几起杀人案件,而今天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恶性程度上杀人案件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二十多年前经济案件涉案金额数百万、数千万即引起社会强烈震荡,而今天动辄数亿元金额却如此常见的原因。

三、极端犯罪行为的预防与应对

对极端犯罪心理机制的分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并做好已发生此类犯罪的应对工作。

(一)社会对极端犯罪行为的预防

1.政府部门加强社会环境治理,减低社会成员的焦虑水平

在社会飞速发展之前,边缘性人格障碍者也会有很多存在的,但社会发展节奏低、差异小、刺激少,他们崩溃爆发的机会就少。当然社会发展是国家富强的必然要求,但为减少社会的问题成员爆发的机会,政府部门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管理层的公平公正,以减少社会成员相对被剥夺感。同时,增加弱势人群的社会

福利,最终减少社会成员的焦虑水平,以防止有内在心理冲突的社会成员的心理张力的增强。

2.文化宣传部门加强心理健康宣传的深度,提高社会成员的认知水平文化宣传部门要加强对边缘性人格障碍、反社会心理障碍等的病理性特征的宣传,提高社会成员的自省意识,减少外在归因,使社会成员自动调整欲望水平,主动寻求心理创伤修复,寻求积极的自信提升途径。

3.学校加强问题应对教育,培养危机处理能力

学校不仅是要进行文化、科技知识的学习,还要通过培训教育,帮助社会个体正确认识并恰当处理当前或未来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4.社会组织及大众传媒加强爱心教育与培养,提高社会成员爱的能力社会组织和大众传媒要倡导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保持适度和平常心理,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充分表达、传递对孩子的接纳和关爱,帮助孩子学习细心地体验爱的情感、对他人的同情、对社会的责任。

(二)警察对极端犯罪行为的应对

1.普及犯罪心理学知识宣传,增加人际之间的理解和接纳

公安学领域有义务进行更多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和宣传,增加警察个体及其他社会成员对回到社会的违法犯罪者的理解、接纳和包容,创造更加和谐的氛围,让他们来到社会上少一些排斥和歧视,以促使违法犯罪者的人性的回归。同时帮助一些有不良情绪的个体、身居财物控制岗位又有强烈焦虑的官员增加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以避免心理的进一步畸形发展。

2.善用共情技术,减少办案中出现的主客体之间的对抗

“共情”技术是人本心理治疗的治疗技术之一,其具体方法是治疗师充分体验来访者的内心困扰,并用非常体贴的方式反馈给对方,让对方感觉到自己被得到了充分的理解,从而帮助当事人化解掉内心的冲突和困扰。警察在和办案对象互动时恰当地运用心理治疗技术,如语言中有这样的模式:“我能体验到你的困难和不便,因为这样你就会有~结果。可是你如果不遵守法律或不按规定行为,又将有另外的~结果。你能否想想别的办法可以做到既解决问题又不会给自己带来涉法方面的麻烦?”相信即使是有心理障碍的偏执认死理的人,听到这样诚恳的语言也会被感动的。

3.掌握一定心理治疗技能,预防特殊社会成员心理的恶性发展

外在归因的人对他人的信任非常有限,此类人由于特殊的人格特点又容易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成为警察工作的对象,如果警察具备一些心理治疗的技术与技

巧,则可以在他们不知不觉中对他们产生一些影响,以使他们的心理不至朝着恶性的方向发展。

总之,在未来的中国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不断发展变化,社会矛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难得到缓解,引起极端犯罪的各种因素还会持续地发生着作用,所以应对极端犯罪的分析、研究和应对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释】

[1]孙展,韩复东杀人狂魔小时候不敢杀鸡何以成嗜血的杀人魔鬼[EB/OL].http://.cn2003年12月08日11:37京华时报

[2]刘晓燕等.平舆特大杀人案犯黄勇自述一个杀手的心路历程[EB/OL].http://.cn2003年12月29日11:01新华网

[3]丁静、聂晓阳.《新华网》对话邱兴华实录

[EB/OL].http://news.huash.com/2006-12/08/comlent_5953279.htm

[4]陈和华.犯罪:环境诱因与人格缺路的结合一杨佳案件心理分析[J].犯罪研究2009年第2期

[5]禹海君.“杀人狂魔”郑明生为何疯狂行凶[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0-03/24/content_13236625.htm

[6]上等流.涉案人员600多涉案金额数百亿一厦门远华走私案[EB/OL].慧眼识天下精彩视频论坛http://news.xilu.com/2009/0807/news_112 7939.htm1出处:2009-08-07 11:02:30

[7]新华网[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i/2011-07/19/c_121687423.htm

[8]中国《新闻周刊》,杨新海何以成嗜血成性杀人狂[EB/OL]

http://.cn2003年12月05日13:26东方网。

[9]林万贵:《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克恩伯格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版。

上一篇:南通市安全生产年度目标考核和奖罚办法下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母亲是一本厚厚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