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读书卡

2024-08-26

《城南旧事》读书卡(共12篇)

1.《城南旧事》读书卡 篇一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文章名:《惠安馆传奇

(二)》 我喜欢的好词:

又轻又软

模模糊糊

吱吱扭扭

拾掇拾掇

整整齐齐

哼哼唧唧

结结巴巴

匆匆忙忙

神色不安

滴答滴答

一张一合自言自语

又凉又湿

粉嘟嘟 赏析好句好段:

好句:怎么风一吹那裤子,显得那么晃荡。她浑身瘦瘦的,刚才蹲下来伏在我的胸前,我看那块后脊背,平板似的。

理解:用俏皮的语句来描述秀贞的“瘦”,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份心疼。好句:“我猜的。那么——”我又低声问她,“我管小桂子她爹叫什么呀?” 理解:一个词语“低声”用在这里,体现出英子的好奇、胆怯又关心秀贞的心理。好句:秀贞用袖子抹着她鼻子上的汗,对我说:“英子,给我打盆水来会不会?屋里要擦擦。”

理解:由此可以看出,秀贞已经完全把小英子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没有丝毫的防备。

好段:“小桂子,小桂子,你怎么不要妈了呢?”那声音多么委屈!多么可怜呀!她又哭着说:“我不带你,你怎么认得道儿,远着哪!”

理解: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把秀贞那种疯癫的状态描写的十分生动形象,侧面反衬出母亲对儿女伟大无私的爱。阅读心得:

本文主要写了英子和两个新朋友之间的细微小事,却对我们从整体上掌握人物的形象、身世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部分描绘中,英子和秀贞、妞儿的友情继续升温。英子也从妞儿的遭遇中知道了她的身世,从中我也受到了启示:以后对待朋友要关心、宽容,在朋友难过时多进行安慰,当朋友有困难时多给予帮助。我们也要像英子一样有一颗纯洁净化的心灵,我们的思想都要像金子一样闪光,像玛瑙一样纯洁,像水晶一样透明,像牡丹一样鲜艳,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幸福、精彩的童年。

五年级三班

王思彤

2.《城南旧事》读书卡 篇二

台湾文学在中国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世纪中期的台湾文学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转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方面,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来到了台湾, 一大批文人、军政要员也随着国情的重大变化迁到了台湾这个对他们而言无比陌生的地方,同时也改变了台湾文坛原有的结构和创作队伍。而政治方面,国民党退台后对台湾政治实施高压政策,即便只是写了一篇批评时政的文章,也会惹来杀身之祸,在这种高压政策的影响下,民众的人身自由思想自由都受到了极大的禁锢。在经济方面,美国为了增强台湾与大陆抗衡的经济实力,加大了对台湾经济援助的力度, 这一措施推进了台湾的工业化进程,对稳定台湾的政治局势和经济形势起了积极作用,这种做法使当时的台湾人民对美国政府产生了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在文学方面就反映为“现代主义”流派在台湾的滥觞。在这种环境下,许多离开故园, 离开亲朋好友来到陌生的台湾的大陆知识分子受到了严重的心理刺激,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惶恐和担忧。他们虽然身在台湾,但内心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故土,由于内心的对故乡的思念无处抒发,他们只好把这种思念寄予文字,用文字来表达思乡之情,谱出望乡之曲,“乡土文学”由此便风行起来。 林海音的这部《城南旧事》便是“乡土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一、对民俗民风的留恋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英子是她的小名,祖籍是台湾省苗栗县,但她是出生于日本的,不久随父母迁回台湾,5岁又随父母迁到北京,北平是林海音成长的地方,无论是小说中英子曾住过的椿树胡同、还是帘子胡同,满满都载着林海音对二三十年代老北平的深深的思念与眷恋。从英子第二次看见妞儿,她们的对话便可以看出 :

“你就住在那条胡同里?”

“恩。”

“第几个门?”

“一、二、三、四,第四个门。到我们家去玩。”[2]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北平过去的建筑风格 :“北平过去就是由千千万万的四合院背靠背,面对面,平排并列有序地组成,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间必要留出通道这就是胡同”,这种四合院与小胡同是英子从小居住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在中国建筑史上独具特色的地方有着英子的爸爸妈妈, 有着自她出生起就在照顾她的宋妈,还有名叫秀贞的比她大很多的姑娘,这都体现了北平当时的民俗民风,也为整篇小说交代了主人公英子的成长背景,这种能让读者充分感受到日益式微的民俗文化和旧光阴的生活气息,使城南的民俗民风融入了字里行间,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老北平淡淡的风情,林海音就是用这种充满浓浓的怀旧气息的故事背景与作者平静的叙述方式相结合,让她的童年、她的思乡意绪使读者深受感染。

由于儿童时期的英子是在北平长大的,她学到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妈妈却操着一口带着闽南口音的普通话“买一斤租漏,不要太回”;英子想去惠安馆玩时,爸爸用客家话“做唔得!做唔得”来拒绝她 ;宋妈也说不准普通话,因为她不是北平长大的人。[3]作者通把英子标准的普通话与父母、奶妈带着各种口音的普通话作对比,突出了英子对北平民俗民风的崇尚。“我们从骡马市大街回来,穿过魏然胡同、西草厂,到了椿树胡同的井窝子”英子走过的这些地方, 充满着老北平的风俗特色,还有小英子看到的“打糖锣的来了,他的挑子上有酸枣面儿有印花人,有山楂片儿,还有珠串子,都是我喜欢的。”[4]在平淡的文字之下,竟把老北京的韵味勾勒得淋漓精致,似乎有一个满载着哀愁与童真的小女孩把她心目中最美的地方向我们缓缓道来,无关时代的变革,无关世俗的嘈杂,满满的只是对这座皇城的眷恋。

二、对人情之暖的怀念

林海音在北京成长,从小女孩到成为女人,结婚生子, 她的大部分的人生都是在北京渡过的,她的人生经历自然就影响了她对北京的看法,作为一名台湾文学作家,“乡土文学”的代表作者,对于林海音来说,台湾和北京是她的双重故乡,但真正让她成长,让她感知到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 是她在北京时发生的人和事,在她内心的最深处,最使她魂牵梦萦的是北平,那个她成长的地方,那里曾经有陪伴她成长又教会她成长的人。妞儿是英子的玩伴,家境颇富裕的英子常常找衣服破破烂烂的妞儿一起玩耍,“我们俩露着一起笑,一边瞎说着心肝心肝的,也闹不亲是什么意思”。[5]孩童的世界是简单的,没有功名利禄的纠缠,也没有等级的分界,英子因为不想妞儿再受尽养父母的虐待,才会带着妞儿去秀贞的家认亲,还把把妈妈最宝贵的金镯子偷给她们作为盘缠,这是英子对妞儿的情感,如此的真挚,如此温情。小说中有一段话描写了英子在妞儿离去后她的表现 :

“声音越细越小越远了,洋车过去,那一大一小的影儿又蒙在黑夜里。我趴着墙,支持着不让自己倒下去,雨水从人家的房檐之落在我的头上、脸上、身上,我还哑着嗓子喊 :

‘妞儿!妞儿!’

我又冷,又怕,又舍不得,我哭了。”[6]

年幼的英子在最后似乎意识到互相陪伴对方的友情在秀贞带着妞儿走了后会不复存在,她追着马车跑,却发现自己是无法追上的,妞儿与她的温情,从此也只能留在记忆中, 用来怀念。

英子去捡球时在一片丛林里看到了小偷儿,在于小偷儿聊天的过程中,她知道小偷儿是为了品学兼优的弟弟能够漂洋过海去国外读书,为了家里的老母亲能生活得好一点才会选择来偷东西,从小被教育偷东西的就是坏人的英子突然迷茫了,这样一个为了当好人而变成坏人的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当英子与小偷儿成了朋友,约好了“我们看海去” 时,小偷儿偷到的赃物在草丛里被警察发现了,小偷儿被抓了起来,更戏剧性的是,小偷儿的赃物被发现是英子无意中透露给警察的线索,小偷儿从此也就从英子的童年里离去了,而我们看海去的那个约定也不复存在。也许是听到说别人说小偷儿偷别人的东西,是一个坏人,也许是听到妈妈教育她坏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很多人都说孩子哪分地清什么样的是好人还是坏人,但从英子的角度看来,这个坏人在某一方面,他也是好人。小偷儿的离开使英子又少了一位朋友, 无论大人们怎样评论小偷儿,但英子长大后想要写的那本书里,小偷儿扮演的依旧是她的朋友的角色,依旧是与她约定看海去的朋友。“我们看海去”的那个约定虽然已经不可能实现了,但英子与小偷儿建立起来的感情还是会存在在英子的心里,用来怀念。

在英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有一位叫“宋妈”的人待她如亲生儿女一般照顾着她,林海音把宋妈这个角色设置成了一个具有悲惨命运的女性形象,她一直在外面赚钱养家,到头来却发现自己的孩子一个已经送人了一个已经死了,而这位“宋妈”最后还是选择了跟那个没出息的丈夫回去生儿育女,选择了离开英子的家时,英子的人生中一个对她而言像亲人一样重要的人又离开了她。妞儿、秀贞、小偷儿、宋妈还有她的父亲,都在英子的成长过程中以各种方式离开了她成长的世界,这一个个曾经让她深感人情之暖的故事,最后只能存在她的童年记忆里,即便日后长大了,她拨开时光的尘埃,她还是能看到那闪亮亮的存在她记忆里的关于皇城脚下,那些人,那些事。

三、对小说中乡愁独特性的分析

自古以来,乡愁的主题就不断的出现在文人骚客的文学作品中,那为何说《城南旧事》中的乡愁是独特的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存在心理学探索》中有这样的看法,他认为“每一个人在他内部都存在两套力量”。从心理需要层次来看,第一套力量对应着自然、母亲,源于安全、归属需要 ; 而第二套对应着社会、父亲,来自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7]在上文中我提到了当时台湾的社会状况,林海音从大陆来到台湾生活,其实她的内心是充满迷茫与不安的,然而由于这种对陌生世界的迷茫与不安所产生的乡愁是她在自我实现受到阻碍的时候,她渴望能够得到归属感和安全感的表现。乡愁作为一种意识、一种思想,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早在农耕文明时期,人们已经有家园的观念,选择在自己祖先时代生活的地方,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生活在一起,林海音的乡愁不仅仅只是对家园的一种思念,更是20世纪50年代漂泊不定、 远离家乡的人的心境表现。林海音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具有强大向心力的乡愁,其实更是强烈的民族意识的体现,表达了他们渴望回归故园、渴望台湾与大陆统一的愿望,也是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的一篇文学作品

四、结语

“长亭外 / 古道边 / 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 / 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 / 地之角 / 知交半零落 / 人生难得是欢聚 / 唯有别离多。”[8]这首广为人知的《送别》出现在小说中。 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所表现出来的乡愁是通过对民俗民风的描述与人情之暖的叙述来表现出来的,这种乡愁有别于马致远直抒胸臆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也有别于李白曲折有致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城南旧事》 中的乡愁不慷慨、不激昂,林海音只是把英子的童年缓缓道来,有温情,有悲伤,简单平淡的语言,却无一字不在向我们、 向它自己、向整个动乱的社会倾诉乡愁,找寻故园。

摘要:《城南旧事》是一部通过对大陆的风俗文化与往日生活的景象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怀乡之情的作品。作者通过对故乡之情和人情之暖的把握,向我们述说着一位小姑娘与疯女人秀贞、藏在草丛中的小偷儿、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毛驴回家的宋妈以及慈爱的爸爸的故事,在平静的叙述背后我们分明感受到了林海音对随风而逝的童年、故园、还有亲朋好友怀念与留恋。本文结合20世纪中后期台湾社会环境的状况以及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向我们娓娓道来的对民俗民风与人情之暖的留恋,分析其中的独特的乡愁意绪。

3.《城南旧事》读书卡 篇三

班级读书会,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如先读封面,再读目录,回顾主要内容,点击主要人物,最后说说自己的感想或收获。程式的固定,对于学生来说容易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法,但同时也让学习没有了意外的惊喜。而没有创意的教学极容易让学生感到疲惫,从而失去探索的欲望。所以,笔者希望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走进一本书,即让书与人生链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城南旧事》是一本讲述林海音童年故事的成长小说,贴近学生的心理。尽管它的年代有些久远,可是童年的心理历程都是相同的。站在童年的角度,我们可以探寻些什么成长的话题呢?笔者开始搜索一些资料,开掘出“送礼物”“帮助别人”“友谊”等话题,打通书与现实的壁垒。让孩子在读书中思考,在思考中寻找自己,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增长生活的智慧。

【教学目标】

1.以《城南旧事》为载体,开掘出聊书话题,让学生体验聊书的快乐。

2.以成长为主题,引导学生从书中寻找成长的感觉,直面成长的困惑和问题,获得成长经验。

3.在聊书中学会与人分享自己的思考,倾听别人的想法,构建自己的思想,获得心灵的成长。

【教学过程】

1.谈一谈阅读后的感觉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聊一聊《城南旧事》。告诉大家,你喜欢读《城南旧事》这本书吗?为什么?

生:我喜欢,这是一本读来有趣的书。

生:喜欢,这是一本语言朴实、读来有真实感的书。

生:喜欢,主人公小英子很有同情心,善良,很有好奇心,感觉她身上有自己的影子。

师:其实,喜欢一本书的理由有时很简单,一句话,一个故事,或是因为其中的一个人物。可以说,《城南旧事》就是作者林海音童年的成长史,这样的小说也叫成长小说。阅读这样的小说,其实也就是在阅读我们的童年,感受我们的成长。

(设计意图:阅读后用一句话、一个词来谈自己的感受其实是引导学生明晰自己的阅读快感,提炼自己的阅读心得,是把书读薄的一种训练。)

2.比一比童年里的不同

师:童年,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人生阶段,它的独特和丰富往往在比较中才能更好体会。让我们开始第一个话题。

(1)同桌讨论一下。

(2)指名交流。

预设:(相机追问)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不同呢?

师:可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活环境就可能有不一样的童年经历和成长经验。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比一比的路径来思考童年,读者和故事就容易产生情感融合,使学生在梳理中获得一种全新的阅读感受,在无形中获得阅读方法,提高认识能力。)

3.聊一聊成长中的经验

师:但不同的人也许会遇到一些相同的成长困惑。课前,老师做了调查,发现同学们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些困惑,如:34.29%的同学会有“送礼物”方面的困惑;22.19%的同学在“帮助别人”时遇到困惑;34.29%的同学常常有“交朋友”方面的困惑;还有4.3%的同学有其他的一些生活困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许《城南旧事》会给你一些经验和启发。下面就根据自己选择的话题,重新分组聊一聊,最后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汇报你们的成果。

(学生分组热聊,教师巡回,并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一组聊书,最后组织全班逐一交流各个话题。)

预设:

师:聊完这个话题,你对送礼物有什么新的想法吗?(生交流,略)

师:我有一点想法,想听听吗?你送的礼物可以是朋友需要的,如手表、衣服;也可以是自己最珍贵的,如象牙小佛珠,或是你的朋友很喜欢的一样东西,如西瓜灯;还可以是自己有而对方也喜欢的,如宋妈老公黄板牙送的挂落枣。当然,礼物有的贵重,有的普通;有的稀罕,有的寻常。送礼物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用心地、真诚地来表达你对朋友的情谊。“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的典故就是说明这一点的。

预设:

(生交流,略)

师:看来帮助别人,有时会越帮越忙,有时会惹祸上身,像妈妈照顾兰姨娘,差点让爸爸移情别恋,给家庭带来麻烦。有时好心办的不一定是好事,如妞儿和秀贞相见了,结果在去寻找思康叔的路上,惨死在火车轮下。帮助别人要注意方法,也要量力而行。但是朋友有困难,一定要伸出援手。

预设:

(生交流,略)

师:交朋友,不一定都是交同龄人,如可以交比自己年长的,如秀贞、厚嘴唇青年……这些人在别人眼里都是些与众不同的人,但英子还是与人为善。当然跟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你不一定是心情最好的时候,如英子看到妞儿身上被她爸爸打出的伤痕,伤心得都想哭了。更让我们认识到:友谊不是一件很单纯的事情,是有点复杂的,需要我们好好去体会和对待。

(设计意图:怎样读书?这是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笔者希望通过这三个话题,使学生在书与现实世界中往复来回,连通起读书与生活,乃至人生的关系。引导他们在书中寻找童年智慧,获得成长启迪。这也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指导。)

4.人总是在离别中成长

师:英子在成长中还遇到了一次又一次的“离别”,你对“离别”是怎么看的?

生:我觉得每一次离别都让人很难受。

生:有的离别是暂时的,有的离别却是永远的。那种永远的离别很让人伤心。像英子爸爸的离世、童年的逝去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我要珍惜现在。

师(小结):人的一生总要经历无数次的离别,无论是一段时间的分离,抑或是永不再见的分别,都会令人感伤,但每一次离别都会见证你的成长。离别在所难免,让我们珍惜童年,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经历的每一件事。

(设计意图:离别是这本小说不可回避的主题,结课时轻轻叩击它,把阅读感受的触角深入小说的深处,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认识能力都是一个提升。)

【课后反思】

1.阅读思辨力的拔节成长

阅读的质量,既体现在对书本内容的识记把握程度上,更体现在思考上。本次教学中涉及的几个话题,都是在尝试一种新的思考:链接现实、结合自身的辨别性思考。这种思辨在学生阅读实践中都是极其缺乏的。从学生对几个话题的探讨来看,他们确实都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有了不同的收获。尽管由于他们阅读深入不够,很多思考还比较肤浅,但是这种思辨的开始就是一种拔节成长。只有当学生有了阅读思辨力之后,我们才能宣布阅读指导是有效的。

2.话题探讨力的可贵历练

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一直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既要平等开放,又要积极有效。综观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的程度还是令人满意的,是一次话题探讨力的可贵历练。这主要得益于学生较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前,他们都在“阅读任务单”的引导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阅读和准备,形成了阅读主见。但是在讨论的有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记录、整理等,需要借助一定的讨论技术来平衡。这需要加强平时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讨论的技巧。

4.城南旧事读书报告 篇四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读完最后一段文字,轻轻合上书,一缕淡淡的忧伤袭上心头。

这忧伤,是惠安馆里的“疯子”秀贞无助的念叨:“那条船,慢慢儿地往天边上挪动,我仿佛上了船,心是飘的。”

这忧伤,是英子和神秘大叔无限向往却又无法实现的诺言:我们看海去!这忧伤,是载着兰姨娘和德先叔的马车远去时扬起的滚滚尘土。这忧伤,是买“驴打滚”给我吃的宋妈坐着驴子转身的背影。

这忧伤,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这些忧伤,缓缓聚集,蓄成美丽的爱与哀愁,丝丝缕缕,扣人心弦。尽管它们已经随着童年的风轻轻散去,却又在某些静寂的夜晚一次一次重临心头„„今年暑假,再读《城南旧事》,我就这样,身陷在林海音的爱与哀愁中度过了难忘的阅读时光。

大约十多年前,第一次读《城南旧事》,是和学生一起读的。感慨于小英子的天真、善良和可爱,感叹于老北京独具韵味的风物人情,感怀于童年的快乐趣味和对童年的无比怀念。时过境迁,再读,却忍不住一次次泪眼婆娑,一次次被忧伤淹没。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40岁左右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在云淡风轻的叙述里,不诠释,不评判,不煽情,不说教,一切轻描淡写,却又情深意浓。如果不经意,在匆匆的文字流里,我们读到的只是英子的童年见闻,是那些如过眼云烟般飘过的人和事。倘若细细品读,我们触摸到的,则是一颗历经岁月淘洗的心,对童年情怀和远去记忆的呼唤,对生命中过往的人的爱与牵念,对年华逝去不再的伤感„„因为曾经沧海,这些沉重的爱与哀愁,都化作作者笔下淡淡的忧伤,一如兰姨娘髻旁那清幽幽的茉莉花,芬芳,悠远,绵长。

有评论说,林海音的作品因为作者刻意追求温婉的写作风格,所以笔触轻柔,哪怕是苦难,也变得温情。我还有更进一步的看法,我觉得除了风格和性格外,与作者创作的年龄有关,人过中年,在丰富的人生历练中积聚了丰厚的洞察世事的智慧,因而能够淡泊、淡定地用平和的叙述方式和观察角度,润物于无声之中。由此想到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林海音作品——《冬阳童年骆驼队》。以前和老师们备课的时候,总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解读文本,认为课文展现的是一个孩子童年的见闻,稚嫩纯真,蕴涵无限趣味,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如果仅以此视角来读文本,那么,文本的情感基调应该是暖色的,可是,为什么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若有似无的伤感轻轻飘浮在脑际呢?我想,读书,和文本对话,对象不能仅仅是文中角色,还应该包括作者本人: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情绪在创作?作者为什么而歌,而吟,而咏,而叹?作者在其他的作品里呈现了什么样的情怀,和本文本篇有什么关联„„了解了、思考了这些文本背后的故事,再来解读文本,你的眼中看到的就不是一棵树,而是一片繁茂的森林,还有山泉潺潺,百鸟啾啾„„。

于是,冬阳下的童年平添了一些暖暖的意味深长,那些来来去去的骆驼,那些丁丁冬冬的驼铃声,那些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那些带着旧毡帽的拉骆驼的人„„于是,作者这样写道:“我是多么的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仔细品读这段文字,一语道尽作者的所有情意,唤醒了所有有过美好童年和正在历经童年的人心中温婉而柔软的记忆。围绕这些文字,教学可以无限展开:实际的童年里有什么(读文,回忆,联想)?心灵的童年要永存些什么(思考,提炼,升华)?《城南旧事》里还有哪些童年的故事?(拓展,延伸,丰富)„„教学如诗篇般缓缓铺陈开去,文本不再是散落的文字和符号,是有着千丝万缕情感和意义的厚重的承载。

5.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篇五

主要讲了英子在惠安馆认识了疯子秀贞和在油盐店认识的小伙伴妞儿。原来这两人是母女,她们一起去寻找小桂子的亲生父亲。然后英子发了高烧,醒来之后她们家要搬家了。我们看海去:

英子在新家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年轻人。他为了供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感觉他很善良,但不知道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她送给了那位年轻人,后来年轻人被警察发现,并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兰姨娘:

兰姨娘开始时嫁给了一个老头子,由于她前夫处处为难她。于是,兰姨娘一气之下逃了出来,来到了小英子家住下了.后来,兰姨娘在英子的影响下嫁给了德先叔。

驴打滚儿:

宋妈的丈夫,是一个爱赌博的人,宋妈生下一对儿女后,就去林英子家做了奶妈。他丈夫把她的女儿送给别人了,儿子掉到河里淹死了。过了好几年,宋妈才知道,之前宋妈还在一直给她的儿子——小栓子做新衣服,新鞋子往家里带。几年后宋妈在大雪天又跟了那个丈夫回家去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

英子小学毕业了,终于如爸爸的期望作为学生代表上台领取毕业证书,但是爸爸得了重病,在医院里没办法参加英子的毕业典礼。英子拿着毕业证书回到家,才知道爸爸已经去世了。就在这时,英子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6.《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篇六

英子一天真纯洁

英子是这本书的主角,作者就是以她的视角展开的。英子的心灵是十分单纯的,她以别人的价值观分好人和坏人,在她眼里,世上的一切都那么美好,所以她和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秀贞结下了友谊,三天两头往惠安馆跑;她和“小偷”许下承诺,认真地听着“小偷”的故事;她爱着宋妈,望着她离去,英子伤心难过。最后,当英子失去慈爱而严厉的父亲时,她经受住了考验,担起照顾全家人的重担。

宋妈—勤劳伟大

宋妈是中国广大农村劳动妇女的代表,她的悲惨命运是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她为人十分热情,爱凑热闹,在英子家里勤劳能干,且很疼爱英子和她的弟弟妹妹,就像英子的亲人一样。但她为了生计被迫来到这里帮佣,当奶妈,而她自己的女儿却被丈夫卖了,儿子也淹死了。宋妈的经历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当时农村劳动妇女深深的苦难。

爸爸—慈爱而严厉

英子的爸爸表面严厉,实际上却充满慈爱十分疼爱儿女,教女有方。他重视女儿的学业,不能因雨天就不去上学,托病在家。他一直鼓励英子要坚强,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她快乐成长。他是个爱美的人,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满院子芬芳艳丽的花儿给全家人带来了无限的希望。“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指夹竹桃的凋落,另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离开人世。

《城南旧事》,总在无意中带给你一丝丝温暖,英子纯洁的心灵,宋妈伟大的母爱,爸爸慈爱的关怀都洋溢着温暖的亲情和友谊。那一个个人物,一幅幅场景无声地描绘了孩子眼中安静祥和,充满温馨的老北京。(杨舒帆)

7.《城南旧事》读书卡 篇七

《城南旧事》的主题是离别, 影片一开始展现的就是秋草凄凄, 群山苍茫的北国秋景, 长城、残阳、驼队、老人、城楼, 种种景象的徐徐展开在我们面前, 随之, 略带伤感的旁白响起:“不思量, 自难忘……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的余皑而神圣吗?”慢慢的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年代的北京市井生活, 走进了英子和我们每个人的童年。而贯穿影片始终的《骊歌》那优美而伤感的调子更是把这种淡淡的离愁别绪渲染了出来。

作为空间里存在的人, 既有相逢相识, 便有别离之时。当无奈的别离被艺术化的表现出来时, 往往会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影片中, 小英子与秀贞、妞儿、小偷和宋妈的一一离别, 依依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情绪把这种空间别离的无奈况味表现的淋漓尽致;作为时间里存在的人, 生死之别无法避免。我们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的, 生命一经产生就意味着终有一天它会凋零, 而生命的消逝带来的就是逝者与生者所无法抗拒的别离。片中英子和她的父亲林全文的生死别离就把这种因人生命的终止而带来的永久别离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作为生命的个体, 人总是在不停的与自己逝去的岁月告别。而其中作为人之初的童年, 最是让人不能忘怀, 直至迟暮仍会无端回味。那段懵懵懂懂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那时纯真无邪的眼睛中的现实生活, 那时幼稚而又不失可爱的想象, 甚至那时因无知抑或机缘巧合而犯下的错, 经过岁月的洗礼过后, 都变成了一种让人留恋的永恒, 产生一种回归的向往。《城南旧事》中英子对童年的别离是一种非常态的别离, 它是伴随着爸爸的死而完成的, 这使得这种别离更添了一种悲伤;另外, 作为时代洪流中的渺小个体, 人往往免不了颠沛流离之苦。由于政治原因, 英子离开北京到了台湾, 自此便相隔千山万水, 于是便有了游子对故土那无法割舍的乡愁思绪。故乡和童年都是能轻易触及人内心柔软之处的那根弦, 指尖的轻轻一触, 就能引发人无尽的思念、追忆和伤感。影片以童年英子的视角来讲述那段往事, 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透露出追思的情致, 似乎在轻轻的掸掉那层岁月剥落的尘土, 显露出记忆中的原色。

“淡淡的哀愁, 沉沉的相思”是整部影片的总基调, 宛若绽放在心尖的六月菊, 轻轻掠过, 却留下永恒的痕。导演昊贻弓这样描述《城南旧事》:“像一条缓缓的小溪, 潺潺细流, 怨而不怒, 好似一片叶子飘落在水面上, 随着流水慢慢往下淌, 碰到突出的树桩或堆积的小草, 叶子被挡住了, 但水流又把它带向前去, 又碰到一个小小的漩涡, 叶子在水面上打起转来, 终于淌下去, 顺水淌下去……”1“影片采用中国式的情感表达方式, 人物情感没有汹涌喷薄而出, 而是犹如中国的古典诗词和水墨画那般在淡雅舒缓中自然而然的透出深沉的情感, 含蕴凝重。即便是英子与父亲生离死别的深刻感受, 也在“轻描淡写”中一带而过, 而这种温和的不经意掠过人心时, 留下的却是无法稀释的的记忆。”2

《城南旧事》之所以能表现出这种特殊的审美意蕴, 有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作者所选用的叙事风格——散文化叙事风格。与传统的戏剧式电影重故事情节讲究矛盾冲突不同, 散文式电影追求的则是散文的抒情笔调和风格, 其结构特征是一种以人物内在情绪为“基轴”的情绪结构。一般不顾虑场面之间是否有线性的情节联系, 而旨在抒发和展示场面内事件的情绪内涵, 以电影中某个人物的情绪或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作为纽结来展开剧情, 通过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向观众传递出某种情绪。用纪实的手法反映生活从而更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 更注意表现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生活状况、内心世界和真善美的感情, 细细品来, 仿佛是生活在诉说它自己。散文式电影在形式上散而无形, 似缓缓流淌的溪水, 但实则形散神不散, 各种生活片段的选取完全是按照导演想要表现的情感思绪而定, 紧紧围绕着全局的情绪流动来展开, 细细品来, 韵味十足, 看似平淡却深刻的情感往往可以使人为之动容。欣赏《城南旧事》就有如此的感觉, 无大风大浪, 无撕心裂肺, 却如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滴滴雨丝滑落心底, 每一滴都可激起一层涟漪, 虽轻, 但可久久萦绕, 无法散去。散文化的叙述风格, 即不追求故事的跌宕起伏和波澜壮阔, 而是追求叙述的散点透视, 体现出对于生活的淡然采撷。淡化情节, 强调主体意识表达。

影片在选景上也别具匠心, 善于选取那些既具有东方审美意蕴又能勾起人们童年记忆的景物来拍成画面。影片中“多次出现井窝子、骆驼队、残垣断壁、荒草地、学堂操场、漫山红叶、蜿蜒山路的画面, 每一个电影镜头, 每一组电影画面都洋溢出一种诗的色彩和情愫, 从而体现出导演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达到了形与神、境与思、情与理的高度融合和有机统一。”3众所周知, 中国传统艺术讲求虚实结合, 有无相承。有时虚胜于实, 疏强于密。在《城南旧事》的拍摄中, 导演就借鉴了这种美学理念。在片中运用了较多的空镜头以达到虚实相生以景喻情的深远意境。例如, 秀贞怀念思康初来那日, “就这时候他来的……他忽然那么一抬头……”伴随着秀贞的追忆, 画面闪过一组无声的空镜头:从门口推进院子, 沿着墙根推到玻璃窗, 再来到房门前。让观众从这一系列镜头中想象思康进来的情景, 想象玻璃窗里一直看着思康的秀贞的神情。让观众通过在场的画面联想到不在场的故事和情感,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写意传神”的艺术手法, 用意象来代替实写更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而镜头里一一闪过的人去屋空的小跨院、残破的窗格、木痕剥落的门这一系列景物, 更是将物是人非的悲凉意味彰显了出来。

《城南旧事》就如同那绽放在心尖的六月菊, 掠过, 虽有丝丝疼痛, 却可以让我们以一种无比平和的心态来体味那份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眷恋。点点离人泪之中, 我们品出了弥久的温馨。

参考文献

[1].杨波:《《城南旧事》的艺术性重复探析》载《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2].李蓉:《吴贻弓执导电影的中和之美》载《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2期。

[3].李辉:《论《城南旧事》散文诗的特性》载《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9期。

[1].李道新著:《中国电影文化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郭培筠著:《影视艺术概论》,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2

8.“城南旧事” 篇八

在《城南旧事》里,这里的一切都是缓慢而沉稳的,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都是那般让人着迷。虽然它不刻意表达什么,却像是在说自己。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部城南旧事。

城南有以先农坛为代表的皇家祭祀文化,有以琉璃厂为代表的京城士人文化,有以湖广会馆为代表的会馆文化,还有以大栅栏地区老字号店铺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文化和以天桥为代表的老北京民俗文化。这些深植于这片土壤之中的文化传统,在新南城建设中逐渐生根发芽。而今,它们又有了新的底色与外衣。

儿时的神秘梦境

工作在东城的常凯常常骑着自行车去白石坊周围逛逛,拍照,怀念,听老北京们唠嗑。用他的话说,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城南人。“生在沙子口,长在白纸坊,直至工作之前,都住在南四环的公益西桥。”那里的记忆,温柔了他的整个青春岁月。

现在变成天天好大药房的地方,已经鲜少有人知道那儿曾经是白石坊西街小学。学校有前后两个操场,虽然“禁止追跑打闹”几个字写得再明显不过,孩子们的疯跑仍然不止。“呼啦啦地跑来跑去,是当时最快乐的事”。常凯回忆说。

在常凯读五年级的时候,整个年级的学生都搬到了牛街的法源寺里。“61路是那时我们那片儿人都熟悉的一辆车,从南菜园一直通到两广路,差不多什么地儿都能到。”小常凯曾经在牛街迷失过一回,因为坐车下错了站。那片儿街道复杂,以多条斜街著名。下车后小常凯发现,并非他熟悉的地方,热闹的人群,满街的牛羊肉,“应该是赶上了一个节日”。后来他形容,“ 像是一次奇妙的探险”。现在的牛街已经规划建设成了一条干净整洁的街道,2000年牛街危改二期上马,牛街及其附近地区的“危房”大多拆除。而白石坊西街小学也并入了其他学校,不留丝毫痕迹。“我曾经无数次梦见,那儿一个红色外墙的地下室,它散发着某种奇怪的气息,总觉得它会把我带到某个地方”。神秘的童年梦境,已经消逝在了一片车马繁华之中。

一条老街的“新”事

听到门外施工队的声音,李大爷从杨梅竹斜街16号院里,背着手慢慢踱了出来。历史资料显示,这里是曾经的安徽和含会馆。李大爷说,自己六十多年前出生以来,这里就是一个大杂院。大杂院里现在住了8户人家,2006的时候还住着15户。

现在李大爷时常从杨梅竹斜街东口走出,穿过新修通的煤市街,步行不过几百米,便可到大栅栏去逛上一逛。2008年经过修缮整治,集中众多知名老字号的大栅栏商业街重新开街,恢复了民国时期的风貌。“(煤市街)没开之前,还得绕远去前门那边咧,出行完全不方便”。李大爷对于这条新街的开通十分满意。

从李大爷家往西去几十米处,是杨梅竹斜街61号。80年前,怀揣着现代文学梦想的湖南凤凰青年沈从文来到北京,住进了这里——湖南酉西会馆,投靠一位在会馆里做管事的远方表亲,开始文学创作的征程。不久,一位陌生读者因看到其发表的文章找上门来,他说:“你就是沈从文,你原来这么小。我看过你的文章,好好地写下去,我还会再来看你。”这位陌生读者叫郁达夫。

61号院子如今已腾退了一半左右,在过道烧着晚饭的小姑娘迷茫地看着来者,“我不知道这里住过沈从文,这是租的房子。” 旁边的屋子,或是蜘蛛网密布,或是贴上了腾退完毕的告示。

在北京市今年的200个重点项目投资中,杨梅竹斜街疏解项目投资达20亿元,被列入首都核心区人口疏散试点。这条位于琉璃厂东街与大栅栏西街中心的古旧街道,改造修缮后将重新打造,升级业态环境,为打造4A级景区等旅游产业创造条件。今年一季度腾退工作便已启动,预计2013年3月完工。

南郊新活力

从北京西站坐上地铁9号线,再到郭公庄站换乘房山线,不过30多分钟便到达了南部新城——长阳镇。长阳的前一站叫稻田,而从窗外的景色来看,这里的确与北方的任何一块广袤田地无异,以致到达长阳,看见平地里生生矗立的数片高楼,有恍惚的不适应。

在2008年新修的长周路边,一条小路通往十几米远处的两排简易平房。“这里是西营村,我都在这儿住了一二十年了。”遛弯儿的王阿姨,眯缝着眼跟记者拉起了家常。“这片儿变化多快呀,三四年前你看见的这块儿新房,都还是稻田呢。道路旁边的树都新栽的,前面还搬来了好多花儿,最近几天估计都晒蔫了,正想去看看。”王阿姨指着离此最近的黄褐色新楼介绍到,“那是铁建的,后面还有回迁房,隔壁杨庄子村的已经有一半搬进去了。我们还没拆。”聊及此,王阿姨不无遗憾。

自去年开通了地铁房山线,王阿姨去“北京城里”又多了一条便捷途径。“平时就是逛前门多,看看天安门,坐922(现为646)要一个小时。现在老了没事做,也想多出去转转。”

因为新近开发,长阳地区的相关商业、娱乐还不算完善,本来定于去年6月营业的奥特莱斯,至今仍处于收尾阶段。据奥特莱斯不远处,一个占地面积170亩的“长阳体育公园”已经建成。据当地居民介绍,平时要购物都是去良乡比较多,“那边各项配套都齐全,坐地铁也只要三四个站。”

9.城南旧事读书心得 篇九

童年,是记忆中长流的泛着粼光的碎片,唱着欢腾的悦耳歌曲,飘进我的脑海中。是童年的留声机,存留着至今无法忘却的稚嫩。童年,恍若一双无形的翅膀,掠过每个人的眼帘,带着五彩缤纷的记忆飞进老北京的城南。那里有着百花争艳般的灿烂,是她的梦回今朝。

当然,这是一本充满人性美的书,英子的心是纯净透明的,当大人们看不清美与丑的时候,她却能看得清。英子善良、仗义、倔强、聪明、勇敢,而这些正是我们生活中所要追寻的,不管你多大,不管你在什么位置,都不应该丢失童年的那份纯真与善良。

全书由英子一个人引起,以英子纯洁的眼睛观察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了英子七岁到十三岁的成长经历,从英子的视角旁观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像惠安馆的疯子秀贞,约英子看海的小偷,骑在毛驴上的奶妈,最终离她而去的父亲,她凭着微妙的记忆,将年幼时围绕她发生的生活就是记录下来。

不得不承认,读《城南旧事》时,我的内心是沉重的,那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时代;善良的女子被深爱的人抛弃,让人同情怜悯的人被世俗的眼光鄙夷,原本正直的青年被迫向生活屈服,深沉的母爱因为生存而面临痛苦的选择,年仅13岁的孩子因为家庭变故挑起生活的重担,然而,伤感的心头有时又会涌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失散六年的母女竟又重逢,因为一个被生活压弯了腰的青年竟然和一个天真的小姑娘许下“我们看海去”的美丽约定,因为所谓“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个年轻人在那个年代最终走在一起,因为爸爸对英子说过的话“不要怕,无论多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样的纯净美好,这样的温厚醇和,这一切一切让我感动不已,心潮涌动。

10.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篇十

从一开始,英子有很多人陪伴过她的童年,或者说有很多人在他的童年里留下过脚印:宋妈、小桂子妞儿、秀贞、兰姨娘、徳先叔、“我们看海去”的男人,最后是父亲。他们都在英子的童年记忆中留下印象。他们的离去让英子感到过疑惑、不舍,但是,正是这些失去,才让英子有了更多的美好;让英子更充实,更成熟,在失去中成长。

从拥有到失去,这也许就是成长的过程吧。

每个人都是这样成长的,包括我。想想,小学的生活渐渐远去了,腻腻歪歪的伙伴,也各奔东西了吧。再早些,幼儿园时生活的县城,几乎都没有什么印象了。隐隐约约记得有座小平房,还带个小院儿,院里有棵小石榴树,石榴树下种过丝瓜……

如今那平房恐怕是已经拆了吧……

但失去了的,又何止是丝瓜呢?

好像所有的一切,都会在某一天消失,消失的无影无踪,哪怕一点踪迹,一点点,你也会找不到。但是其中的内涵,伴随着我们成长,在成长中留下磨灭不了的痕迹。人生可贵,成长伴随着人生,就这样,我们从成长中学会了珍惜。

11.城南旧事之沙河街 篇十一

以前就喜欢一人独行看天下的我,住到城南后,一有时间就在城南的大街小巷里溜达,惊叹于古城文化的悠远,感叹于自身所知的短浅。在长沙居住多年,第一次有如此震撼的感觉。如斯城南旧事,如余音,如私语,时而萦绕在耳边,时而浮现在脑海,抹不掉,挥不去。现记之,与君分享。

我们租的房子系原省冶金厅宿舍,属坡子街街道沙河社区,沙河社区因沙河街而得名。以前听说过沙河街,但我从未来过,倒是老妈的记忆中曾有在沙河街吃贵州花江狗肉的经历。出门左拐沿着书院路南行,会发现劳动路口有一条东西向的小街,那就是沙河街。

沿街往东行,德茂隆酱园“信至茂隆,诚至德达”的牌匾便映入眼帘。德茂隆始创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创办人是晚清富商魏鹤林,店名原叫“魏德茂”,后发展为“德茂隆”。1938年老店毁于“文夕大火”,1945年抗战胜利后恢复营业,1967年曾改名为“人民酱园”,改革开放后恢复“德茂隆”的称号。德茂隆主要的品牌产品就是“德”字香干,它的做法很讲究。当年,“德茂隆”三个字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生活品质,老长沙人只认香干上的“德”字,在很少有肉吃的年代,吃德茂隆的香干就等于吃肉,当时还是凭票供应,五分钱一片,南门口店每天一早必排起长队。“我外婆待客的菜肴里,必定有香干子炒肉,这香干子呢,又必定是德茂隆的无疑,这就叫客气!”这是长沙著名作家何立伟的童年记忆。

再往前行,有一家老刘书店很打眼,店里有不少小孩子,有的在看小人书,有的在看小说,有的拿本厚厚的古籍有模有样地钻研,还有的在追逐嬉戏。店主叫刘德明,自称是沙河街土生土长的“土著”,他原本是湘江化肥厂的职工,单位破产后开了这个旧书店,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刘爷爷告诉我,这书店既是周边小孩儿的乐园,也是一些旧书爱好者常来淘宝的地方,他自己也在孩子们的谈笑声和与旧书爱好者的交往中享受着简单的快乐。

书店边上有一条小巷,巷边墙上镶有众多牌匾,第一个牌匾写的就是沙河街的往事。沙河街曾叫“礼贤街”,礼贤街的由来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有关。陶侃是晋代名将,以军功封为长沙郡公,拜大将军,但他并不是湖南人,而是江西人,他去世之后就葬在长沙市树木岭的陶公山。陶侃一生“机神明鉴、清廉勤政”,深为长沙百姓爱戴,为后人留下了众多感人故事。相传陶侃年轻时就居住在沙河街附近。一日,陶侃的朋友范逵来访,其时陶侃家境贫寒,陶母恐怠慢了儿子的朋友,遂把自己的长发剪了换来酒菜待客,范逵知道后感叹:“非此母不生此子!”这便是“截发留宾”典故的由来。人们为了纪念陶侃母子,在此建了一座贤母祠,后改为陶公祠,这条街故称为“礼贤街”。1947年版长沙市区地图中,街西段为沙河街,街东段为礼贤街。1971年将两段合并,统称“沙河街”。

继续往前走,发现这条小巷就是沙河社区的文化宣传长廊,接下来看到的三块牌匾上,分别记录的是陶侃的三个故事。

第一个是“陶侃惜阴”的故事。“大禹圣人犹惜寸阴,吾人当惜分阴”——陶侃的一句名言至今流传,他告诫人们应当珍惜时间的每一寸、每一分,后来长沙市地名中的惜阴街、惜阴巷均源于此。明嘉靖四年(1525年),长沙知县曾将陶公祠改建为惜阴书院,书院屡兴屡废,后西迁至灵官渡之惜阴街,而陶公祠则毁于“文夕大火”。

第二个是“陶侃运甓”的故事。甓就是砖。陶侃当年曾在广州任将军,闲来无事时,他早上把一百块砖从屋子里搬出去,天黑了又搬回来,循环往复。一些人看后不解其意,便问其缘由,陶侃回答:“恐怕悠闲惯了,将来不能干一番大事!”后来人们用“运甓”表示励志勤力,用“动甓翁”、 “运甓人”比喻因立志建功立业而勤勉自励之人。

第三个是“陶侃敬母”的故事。陶侃在武昌任职时,名士殷浩等人是他的幕僚,他们经常一起喝酒,陶侃喝酒时有一个定量,常常酒未尽兴而量已经到了。有一回,殷浩实在忍不住了,就劝他放开量来喝,他 感怀良久说道:“我年轻时,曾因酒醉而误事,从此母亲规定我喝酒的量,这是亡母与我的约定,我怎敢轻易违背呢?”

珍惜光阴,勤奋努力,有所敬畏,不正是我等晚辈应谨记遵行的人生准则吗?陶家为什么会出一个留下千古名篇的后代——陶渊明?我想,桃花源里的和谐美景,也许正是陶侃所孜孜以求的。

从老刘旧书店再往东走,就看见了吃贵州正宗花江狗肉的店子,这应该就是老妈以前来吃过的店子。我打量着店铺,门面不大,里面却有不少顾客正大快朵颐。记得以前老爸在株洲工作时,当地有吃伏狗的习俗,大热天冒着喷鼻血的危险啖着大块狗肉,想起来就过瘾!时近夏天,今年起伏时,一定要老爸老妈带我来这老店尝尝伏狗的滋味。

穿街走巷,发现沙河街周边的每一条小巷都是一个故事。与沙河街平行的祝威岗巷,相传因东汉名将祝良居于此而得名。据《后汉书》记载,祝良,长沙人,以威勇著称,顺帝永和四年(139年)拜九真(今越南清化、河静等地)太守,奉旨招降南部少数民族区怜叛军,他单骑至区怜军中,晓以祸福,招以威信,数万人一时俱降,岭表悉平,“祝威”由此而名。连着祝威岗巷的麻园塘巷,传说原来此地有一口大水塘,塘里的水清澈见底,塘边有一座山,山下有一块田园,人们常在这田园里种麻,收麻季节,要把收割的麻浸泡在水塘中才能把麻剥出来,“麻园塘”这一地名由此得来。而沙河街边的居仁里巷,则取自孔子“里仁为美”,寓意住在此处的人们能够互存、互助、互爱。

信步走来,路边房子传来的麻将声声,展现的是长沙居民悠闲生活的景象,从全神贯注于牌桌的一张张脸上,我似乎读懂了他们这种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12.《城南旧事》读书卡 篇十二

一、冷暖基调下的故园回望

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化基础之上, 在这种文化传承上孕育出了强烈的家园意识, 正是这种家园意识成为人们的亲情纽带和整个民族的精神维系。而家园最直观的表现为一地的风土人物, 因此乡土往往与一个地域的风情风俗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呼兰河传》和《城南旧事》中作者都展示出了故乡浓厚的地域色彩, 但却呈现出明与暗、冷与暖的两种格调。《呼兰河传》中萧红通过对北方地域风俗的冷色描写展示整个呼兰河镇的荒凉寂寞。她略去了东北地区特有的粗狂, 爽快气质, 而是展示出呼兰河镇从地理风貌到生存方式都透着的一股荒凉和窒息。小说一开头就写到:“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 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 几尺长的, 一丈长的, 还有好几尺长的。”[1]呼兰河镇这种天寒地冻, 广漠空旷的特殊的地域特点, 使得萧红笔下所描绘的人类的生存环境极其严酷恶劣, 一匹马, 一只鸡, 都是人们的命根子。人的生命价值在生存面前大大下降。这种荒凉既是地理环境上的直观感受和经济的困窘所带来的荒凉, 又是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所出现的精神上的荒凉。对生命价值的漠视使得“淹死人的染缸至今还在使用。”死去的早已忘记, 活着的也是消极过日, “老了也没什么关系, 眼花了, 就不看;耳聋了, 就不听;牙掉了, 就整吞;走不动了, 就瘫着。这有什么办法, 谁老谁活该。”[2]呼兰河镇像一座封闭的城坐落在精神的荒漠里, 萧红正是通过对北方生存环境的恶劣描绘, 乡村人物日常生活的麻木和惰性的书写, 揭示了荒凉的生存境遇下人性的荒凉, 文化的丑陋, 质疑生命的存在和价值。毫无掩饰的发出了对乡土人生的失望的感叹。

而《城南旧事》里作者对北京地域的描写显然亲切温馨得多, 作者抓住北京方言这一最有京味特色的要素进行叙述“新帘子胡同象一把汤匙, 我们家就住在靠近汤匙的底儿上, 正是舀汤时碰到嘴唇的地方”、[3]骡马寺佛照楼的八珍梅、“把黄米面蒸熟了, 包黑糖, 再在绿豆粉里滚一滚”的“驴打滚儿”、听碧云霞唱戏的城南游艺园、高大的骆驼和打滚的毛驴、春天的风沙与夏天的骤雨、还有像小桂子、小英子这样京味十足的名字, 体现了浓浓的北京地域特点。这个皇城根下的城市在作者的笔下满蕴着一缕亲切和温暖, 连笔下的人物也是充满了真情和挚爱。在“我”家当了四年奶妈的宋妈, 细心的呵护着这些和她毫无血缘的孩子, 可自己的儿女却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死的死, 送的送, 无奈之下她临走时还不忘给太太说道:“这孩子脾气强, 叫老爷别动不动就打他;燕燕这两天有点咳嗽, 您还是拿鸭梨炖冰糖给她吃;英子的毛窝我带回去做, 有人上京就给捎了来;珠珠的袜子都该补了。”[4]这种超越了血缘亲情的无私和难舍难分的眷爱, 以及小说处处写到的亲人之间, 他人之间的那种拳拳之情是作者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正是经历了这样深厚的情谊, 使得作者在精神的返乡途中充满了脉脉温情, 以无限眷恋和追忆的笔调为自己的心灵在历史的断裂下安置一个精神家园, 以怀旧的姿态来深情的叙说着那座城, 那些事。

二、女性视角下的不同情感价值批判

同时作为女性作家, 女性的自觉意识让她们对中国下层妇女在婚姻和家庭中的不幸遭遇进行着深刻的思考, 描写了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形象。《呼兰河传》中的热烈追求爱情的王大姐和《城南旧事》中的踏上自由恋爱道路的秀贞, 她们的爱情悲剧有内在的相似性。她们都有追求爱情自由的理想与勇气, 并坚定地迈出了勇敢的一步, 与爱人结合。但造成她们悲剧的根源却大相径庭。《呼兰河传》中王大姐在没有与冯歪嘴子一起时, 别人都说她是兴家立业的好手, 夸她长得漂亮, 有福气。可当她追求爱情与冯歪嘴子结合后, 又纷纷说她“长的是一身穷骨头穷肉”, 没一个不说她坏的。在这种乡村风习下, 王大姐这位热烈追求生命价值的女子却成了众矢之的, 生命的亮色被病态的传统道德所窒息和吞噬。而《城南旧事》里的秀贞与大学生思康相恋并未得到众人的指责, 相反还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我妈倒是也疼思康, 她跟我爹说, 咱们没儿子, 你这老东西又没念过书, 有个读书识字的人在咱们家也是好事儿。”然而怀孕后的秀贞却被思康抛弃, 于是一气之下得了疯病。同样是写被损害的女子, 同样是对女性婚恋自由, 对封建传统道德的批判, 萧红在不动声色的中讲述着这种追求的艰难, 代价的惨痛, 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充满了刚烈的痛斥, 而且把矛头直接指向这种触目惊心的封建传统文化对人的压迫, 在这样的压迫下人们不自知的成为封建道德的帮凶, 使得悲剧一幕幕上演。而林海音故事中的女子更多的是表现出对悲剧命运的无可奈何, 悲剧的根源往往是男性造成的。比如兰姨娘这个一直被人摆布的女子, 靠容貌和青春生存的女性, 在付出了美好年华后被富人抛弃, 悲惨命运的秀贞, 也是男性的失信引起的人生悲剧。这与萧红描写的王大姐的死, 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价值评判, 萧红关注的是人精神上的麻木和冷漠, 封建传统文化对人的戕害, 把矛头指向造成悲剧的人的自身灵魂的沉滞上, 她要达到的是对这个大写的“人”的拷问, 对女性生存权和生命尊严的质疑。而林海音对她笔下的女主人公是同情和无奈的叹息, 小说中的女性都是遵从在男性的权威里, 女子一生的生命意义永远掌握在他人手中, 秀贞的美丽被消磨在无休止的等待中, 兰姨娘的青春仅仅是在取悦男性, 得到承认。他们都是男性世界的附属品。所以林海因的批判只是出于一种人伦道德的控诉, “对女性命运的讲述停留在泣诉和哀求, 并由此对传统文化所规定的女性角色表现出难以割舍的亲和”。[5]

三、生平环境的差异对个人创作的影响

两位女性作家对乡土进行回望时所表现出的不同审视和情感价值判断, 与她们的生活经历和写作时所处的时代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萧红的一生是坎坷的, 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得到的便是亲人带有偏见的目光。在逃出家门后, 她便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正是无根的漂泊使她一直都在为自己找寻一个可依可靠的家, 也正是从小在缺乏爱的环境中长大, 使她对爱有了更多的寄托。而现实却只能让她在希望和失望中徘徊, 渴望温暖却常常一个人走路, 最终也没能如愿以偿。在重新回归故土, 审视故乡时, 又不得不直视乡间所存在的种种陋习和国民的劣根性。面对满目疮痍的现实, 萧红绝望了, 她本以为家乡会给她伤痕累累的心灵给以慰藉, 以为在五四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故土的子民会觉醒, 然而现实的种种却让她倍受打击, 于是斥诸于笔下发泄对当时这种难言的寂寞和孤独情绪, 这也造成了文本中始终蔓延的一股苍凉之感。

相比之下, 林海音的童年显然要幸福得多, 正如她自己回忆的:“只是因为那些事情都是在童年经历的。那是真正的欢乐, 无忧无虑, 不择不扣的欢乐。”[6]生活的优裕, 双亲的疼爱, 特别是北平的经历让她不仅开了眼界而且经历了许多温暖而又忧愁的往事。正是带着这样一种温馨的童年烙印使得《城南旧事》这部小说的基调明亮了许多, 每一个与“我”发生的故事的人都是那么亲切。但是由于父亲的死, 却给林海音带来一种深刻的遗憾, 正是这种遗憾, 使得小说又多了一层伤感和无奈, 但这样的情绪显然是很个人化的, 没有大爱大恨, 所以只是一种“缅怀童年的心情”。而当她们同样的漂泊时, 萧红是真正的被家放逐, 但此时的林海音却是回到了她实实在在的故乡———台湾, 对于第二故乡北平的回忆, 是五十年代面对海峡两岸完全隔绝的现实, 在强烈的乡土意识和亲情观的催化下, 产生的一种失去与祖国联系的漂泊感, 是家国分裂的无根的失落。

同时, 一个人从小的生活环境对她的气质发展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南方的诗人不断地把清新的空气、丛密的树林、清澈的溪流这样一些形象和人的情操混合起来……在南方, 人们的兴趣更广, 而思想的强烈程度却较逊。”[7]从宝岛来的林海音, 显然在精神气质上多了南方的温婉, 正是这种受环境的熏陶使得她的作品所表达的批判意识、反抗意识比起萧红要弱得多, 她的小说往往有很浓的女儿气, 充满了儿女情长的闺怨。而“北方民族萦怀的不是逸乐而是痛苦……对北方民族来说, 独立却是他们首要的和唯一的幸福。由于土壤的硗瘠和天气的阴沉而产生的心灵的某种自豪感以及生活乐趣的缺乏, 使他们不能忍受奴役。”[8]从这里也许我们可以得知萧红的文字那种黑色的讽刺和无情的揭露的原由。

参考文献

[1][2]萧红萧红经典.京华出版社2004年8月P92、213

[3][4][6]林海音城南旧事花城出版社1983年9月P71、134、7

[5]徐花《城南旧事》乡愁浅论台湾小说研究,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2

上一篇:收入来源证明下一篇:五四青年经典朗诵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