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实践报告要求

2024-10-03

毛概实践报告要求(精选8篇)

1.毛概实践报告要求 篇一

2011-2012-1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实践环节安排

一、调查报告参考选题

1、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对国家减轻农民负担与农村居民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3、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4、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5、对当地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6、对当地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7、对农村土地闲置与流转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8、对当地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9、对当地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10、其他

二、活动组织

1、学生以个人或小组(3-5人为宜,最多5人)为单位,在教学实践周或寒假期间开展调查活动。

2、学生应根据选题独立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社会服务性活动,在此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

3、调查报告的写作既要立足于基本理论,又要反映亲自参加社会实践的调查情况,避免空洞无物的阐述和议论。具体要求:资料和数据真实、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层次清晰、逻辑合理,不得抄袭。

4、若个人独自开展活动,每个学生务必独立完成一份不少于2000字的调查报告;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每小组最终务必联合完成一份不少于5000字的调查报告。

三、调查报告的提交及成绩评定

1、调查报告应在本课程理论教学环节结束后的新学期开学第二周,集中交给本班辅导员进行初评。

2、调查报告成绩计算采用五级计分制,由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组成。不合格者需要重修。

2.毛概社会实践要求与题目 篇二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这学期工作的支持,现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社会实践的题目和要求给大家布置如下:

一、指导性题目:

1.调查你家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和经验。

2.调查你家乡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3.你家乡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典型调查。

4.你家乡的资源节约型企业典型调查。

5.对你家乡影响推进素质教育各种因素的调查。

6.调查你家乡影响推进素质教育各种因素。

7.你家乡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8.其他你认为值得调查的题目。

二、实践报告要求

1.上述题目只是指导性题目,具体题目,由自己确定。

2.字数2500字以上。

3.手写,用作文纸

4.在调查报告的首页写清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家乡所在地。从第二页开始写实践报告题目和正文。

5.可以参考网上内容,但不得原文抄袭。

3.毛概实践报告 篇三

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程(社会调研)的指导思想和目的

(一)指导思想:

贯彻理论实际、学以致用、讲求实效的教育原则。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生活实际中去,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大学生对国情民生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目的

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最好途径,为当代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充分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学生在实践基础上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深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数据分析、人际交往表达、调查报告写作等方面的实际能力。

二、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的主要内容

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到社会各行各业,结合课程内容对社会的热点问题、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可以自己寻找调研单位,或到父母、亲戚、朋友或邻居的企业调查,也可以到所在乡村或社区调查。

学生参照2016年社会调研题目(见附件一)。

三、社会实践参加人员 1401—1404 1401—1404

四、社会实践调查基本要求

社会实践调查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体同学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在具体实践调查过程中,每位同学应该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调查。

2、必须保证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时间,一般不能少于一周。

3、认真撰写一篇社会调研报告。五.调研报告的基本要求:

1、根据参考题目选题,完成一篇30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

2、根据所选调查题目,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研,对调查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能提出自己的建议。

3、第十二周各班应及时将社会调研报告以班级为单位汇总,上交给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社会调研报告进行考评,并记入学生的社会实践成绩。

格式要求:

统一用实习报告作业本。封面注明: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015年社会调研报告

2、实践报告标题 例:关于***********的调研报告

3、姓名 院系 班级 学号 附件一:实践调研参考题目 青年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和看法调查分析报告 大学生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知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社会安全感现状与原因浅析 大学生文明素质调查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满意度的调查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 对校园公共设施破坏现状的调查 当前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 关于大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做第一排的原因调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知度调查关于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满意度调查 关于大学生对创业和创业政策的了解认识调查 社会诚信度及其影响调查 大学在大学生心中印象的调查 大学生宿舍文化现象调查与分析

18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研

19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0大学生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21.解析90后大学生的弱点

4.毛概实践报告 篇四

作为一个热血的中国新一代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心系民族发展是我们的使命之一,而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每个人自身的发展,世界格局、社会状况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南海局势越来越紧张,随着美国的不断介入,南海问题被逐渐推向国际化,对于中国的形式越来越不利,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国家的国家建设,经济建设。外交主权问题,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目前,对于大学生认知南海问题的社会调查、分析文章还比较少,鉴于此,我们班展开了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南海问题的了解情况的调查,为了了解现在大学生对南海问题的了解情况、个人看法、问题对策,以便客观的认识大学生群体对南海问题的认识情况,从而讨论出我们班解决南海问题的策略。

调查对象及分配:

1.这次的调查群体是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考虑学科专业的不同,样本分别抽取了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每个学校随即发放了100分问卷,四个学校共计400份,回收率几乎百分之百。

2.样本分配:在整个样品分布中男生占51.6%,女生占48.4%,比例接近1:1。其中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分别占25%,符合平均分配。组员的分工及任务:

出发前全班同学集体查资料,对南海问题有一个概括性了解,讨论并制定出最终的调查问卷。全班17名同学分成四组: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仁阳阳、于霆、万亮亮、张旻嘉楠2西北大学:高徐昊泽、陈星、李茜、杜康3陕西师范大学:曹则昊、赤丰华、高国柱、舒勇、任是璇 4西安外国语大学:钟昊、高琛、左果、宋增瑞。每组同学平均分配100份问卷,在调查地点随即发放然后进行回收。然后由班长团支书统计数据。最后五组同学分别对自己的调查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写出问题分析。

样本回收分析:

1.每所学校的调查对象均为100人,其中选择A选项占总人数的7%;选择B选项的约占总人数的56%;选择C选项的约占总人数的31%;选择D选项的约占总人数的7%。从概率上我们可以看出,对“南海问题”比较关注的学生占到了一半以上,而有93%的学生都对“南海问题”有所了解。通过电视,互联网,学校宣传等,我们对南海问题有所了解。由于东南亚多个国家都主张拥有南海诸岛的申索权,使我国南海面临复杂的态势,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外部环境。亦使南海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绝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对南海问题的关注体现了我们作为国人的责任与义务。南海问题引起“比较关注”不仅是因为最近黄岩岛的对峙事件,也因为我国近年对南海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不够,致使东南亚诸国对南海的大肆掠夺等现实因素。我们当代大学生有很一部分是关心时事政治的。

2.针对大家是通过哪种途经了解南海问题的,调查表明,半数的学生是通过网络,约四

分之一的同学是通过电视广播,剩余学生中的一半是通过报刊杂志,一半是通过其他途径。这显示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多数的同学倾向于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因为互联网有着报道速度快速、信息量大、能容吸引眼球的特点。并且可以随时上网,随时查看不受时间限制。电视广播的形式相对古老一些,现如今的大学生更愿意上网而不是看电视,电视上的信息在网上往往都能找到,而起电视的适合人群往往是中年人,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网络是最主要的获取新闻的途经。电视广播其次,其两者几乎是绝大多数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剩余的就是报刊杂志,相对于前两者,它出版时间有限制,信息量有限制,所以只有少部分人选择了这种方式。

3.选择A占总数的35.36%,选择B占总数的8.64%,选择C项占总数的7.52%;最多的是D项,占总数的48.48%。A、D项共占总数的83.84%。由此数据看来,大多数答案集中于A、D 两项,即:争夺石油资源和美日等国家的介入。不得不说这是这个问题两个主要原因。可以说石油资源是一些小国家敢于无视我国主权非法占领我国海岛开发资源的直接原因,同时也是他们的最终目的。而美日等国的态度是他们最有力的保障抑或说是后盾。其他世界强国的制约使得我国无法拿出强有力的手段去处理与这些国家之间的矛盾。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某些概念的模糊、空白正是他们钻空子的契机,这种契机使得各宵小敢于冒犯与之毗邻的大国而不会得到与之相应的惩罚。与此同时我国海军实力又是如此的难以差强人意,使得我国的海上外交受到诸多掣肘。这样他们才敢胆大妄为,无所顾忌。南海问题再次强有力的证明了弱国无外交的正确性。此次调查结果说明了新时代大学生关注时事看问题能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良好素质。

4.我国针对“南海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坚持主权,共同开发争议区域资源),有46%近一半的同学对政府的政策比较满意,25%四分之一的同学对政府的政策很不满意,23%的同学不满意,还有极少数同学非常满意。但通过实际询问,大多数同学对南海问题的态度冷静,不偏激,在坚持自己原则的情况下尽量何谈,避免矛盾爆发。而其余不满意政府政策的同学则是认为政府的态度较软弱,认为我们态度应强硬起来,甚至不惜用武力捍卫我们的民族尊严。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对政府的信任是很高的,支持并理解政府所采取的政策。

.5.在调查的八十人中,对于解决南海争端的方法有50%的同学选择了坚持领土主权的原则下稍作让步,和平谈判达成协议;有25%的同学选择了通过其他方式(经济制裁等)逼迫东南各国就范;有12%的同学选择了武力收回被占领岛屿,驱逐非法钻井公司;有13%的同学选择了在南海诸岛建设钻井平台,争相开发,赶出他国公司。这一现象表明各位同学都饱含一颗爱国之心,没有人云亦云,而是都对解决南海争端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并有自己的见解。大部分同学是理智并克制的,主张和平解决。我国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为了和平崛起,我们必要时可在南海问题上作出一定让步,乃至牺牲,因为中国崛起最大障碍和敌人就是美国,有效化解中国和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将消除美国利用周边国家围堵中国和遏制中国的机会和野心,没了渔翁之利的美国,也许才会尊重中国大国地位,真正愿和中国和平共处。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忍让,必要时可以采用经济制裁等方式进行回击或者如果我们有能力建设钻井平台时,可以争相开发赶出他国公司。动用武力是下下之策但也不能排除使用的可能,当我们的底线也就是主权严重遭打侵犯,和平谈判也难以解决时,我们就不得不拿起武器进行自卫反击战来捍卫我们的尊严。总之“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仍然是目前中国解决南海问题最佳方法,一方面我们在主权问题上绝不让步,坚持南海岛礁为中国主权,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目前南海现实和中国和平崛起的总体战略,尽量引导南海问题和平解决。为了有效化解各争端方矛盾,避免武装冲突,共同开发南海争议地区油气资源也是消除南海矛盾、控制南海矛盾有效方法。

6.大约10%的学生选A“我国海洋作战能力有限”,25%的学生选B“牵涉国家众多”,40%的学生选择C“地区和平更重要”,20%的学生选择D“其他 ”。从统计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具有和平发展的意识,他们能认识到南海问题搁置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区和平。的确,若不搁置,局面必然越闹越僵,甚至会引发战争,人民将是最大的受害者,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会受阻。而且对我国而言,很多内部问题如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环境问题,医疗保险问题等都十分尖锐,国内依然有很多矛盾亟待解决。基于这些深刻的现实原因,我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上,力求和平解决地区争端,尽量避免矛盾激化,为国内的发展创造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南海问题牵涉了众多国家,可以看出,这些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国际眼界,看待问题深刻,能意识到南海问题国际化的严重性。还有少部分人从我国的军事实力考虑,我国尚未具备可用于实战的航母,而且在南沙群岛没有军事机场,离南沙最近的西沙永兴机场也没有常驻空军,显然无法满足保卫南沙的要求,所以加强军事现代化

建设,是当今十分紧迫的任务。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对南海问题了解不深刻或不熟悉,这说明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政治素养还是很有必要的。

7.同学们关于第七个问题的回答令人惊讶的高度一致,当问及您认为收复南海能发挥的最大作用是什么时,五所大学的绝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A.标志作用,展现中国在领土完整问题上的坚定立场。这体现了同学们对南海问题的理性看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领土完整频繁的受到侵犯与挑衅,而我们并没有很好地维护中国的利益,中国的海洋权益一直都在受到周边国家的蚕食与侵犯。如果收复南海,那必然是对敌视中国的国家的最好还击,也用实际行动来表明了中国维护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同学们选择A也体现了对中国以前一心一意搞经济,放松对海洋利益的保护的无奈与焦急,希望政府收复南海扬眉吐气的急切心情。由此可见同学们对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海疆不受侵犯的满腔热情与迫切要求。

同学们的总结与思考:

“我们小组去了陕师大新校区,见到了其他高校的生活学习环境,确实让我感到很新鲜和好奇,不过最重要的是,我在发放调查问卷的过程中与很多陌生人交流,请求他们填写调查问卷,也体会到了被拒绝的滋味。这确实加强了我与陌生人交流的能力,让我成长了不少。走出校园,与人交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技能,在象牙塔中的我们不一定有机会去多与陌生人交流,而这次问卷调查给了我这么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赤丰华同学激动地说道。任是璇总结道:“南海局势不容乐观,虽然国家及社会对次问题十分关注,但解决问题的真正办法却不是一时能找到的。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们需要认清现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此次社会实践调查是我进入大学以来第一次调查活动,受益匪浅,不仅锻炼了社会能力,也让我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部分基本思想,同时可以从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国在发展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坎坷与问题,这就需要国家和我们一同关注并努力解决。关注时事,做一名真正的中国人!!”。“我们小组在调查时相互配合,相互帮助,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在发放问卷时,我们也遇到了不近人情的大学生,他们态度非常差,对我们的调查置之不理,但是我们还是怀着一颗以德报怨的心态,以诚待人,无论对方态度如何,我们一定要彬彬有礼,让自己不愧为985大学的大学生”钟昊同学说道。“社会实践中我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人交流的技巧和方式。遇到问题,我们都积极想解决对策,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希望自己以后还能有更多的机会做这类型的社会调查”李茜同学坚定地说。“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收获了许多。明白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本以为实践会很简单没曾想调查结

果与我事前想象的相差甚远。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有了班里同学的团结一致的努力才有了全面的有效的调查结果。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也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正所谓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再有一个就是在我做调查的时候体会到的:对别人的尊重也会使你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看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古训还是很有作用的。”宋增瑞同学感慨道。这是我们班部分同学的发言,通过这次活动,每位同学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经历,遇到了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收获。比如杜康同学在发放问卷是遭到了对方无理的拒绝,心情异常沮丧,可是后来通过小组其他同学的劝说。“我们是来做实践调查的,使我们请别人帮忙,我们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怕被拒绝”陈星同学说道。万亮亮同学也在途中经历了相同的事情,他自己最后总结出了经验,万亮亮说:“遇到情侣时发放问卷的成功率比较大,先发给男生,可能男生要在女生面前表现出绅士风度所以接受的可能性大一些”。但大多数同学发问卷的过程是很顺利的,只要上前有礼貌的给出问卷,对方都会谦和的答应。于霆同学兴奋地说道:“这次实践太顺利了!”不同的同学有着不同的实践经历,有着对实践不同的感悟,同学们互相交流着实践的感慨,互相学习,相互进步。让每位同学有着自己的收获便是这次社会实践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当代的大学生普遍比较关注国家大事,心系南海问题,但仍有少部分的同学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在现如今如此发达的信息获取途径下,通过网络,只要稍稍留些心思,就能关注到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尤其是部分的女同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然而,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大学生应以国家之事为己任,将民族的命运和自身的命运联系起来,不能局限于追求物质的小我,而要追求民族昌盛的大我。曾北大校长蔡元培说过大学生应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们的眼界不能局限于专业知识,更要思国所思,民之所思。在和平年代居安思危,时刻准备着投身国防祖国的国防事业中。

在为什么南海有争端的问题上,大多数同学认为是石油争端以及美日等国家的介入,说明了现在的大学生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其他的原因诸如条约的模糊、小国家的参与也是存在的,但是主导局势转变的是最根本原因是石油争端,同学们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而忽略次要矛盾。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石油才是关键,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争夺战略资源才是根本矛盾。关于如何解决和解决的意义所在。半数数同学们怀着冷静的态度认为坚持领土主权的原则下稍作让步,和平谈判达成协议,我们希望和平解解决,中国现如今正在大力发展经济,再加之海军军事实力不强,动武势必导致巨大损失。但是在领土问题上决不能失去气节,我们一只手拿着橄榄枝,而另一只手不能丢下武器,我们的主权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明白南海问题牵扯了很多国家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我们应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切忌偏激片面,理性对待突发事件,理性爱国。在做好本职学习工作的同时,关注时事政治,了解国家局势,做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2012年10月25日

附:调查问卷

“情系南海”社会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西北工业大学教育实验学院2011级的学生,正在做一项关于南海问题的调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看世界忧国家,这是我们的使命之一。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也需要一批具有强烈爱国主义和责任心的接班人。鉴于此,亦为了解目前社会知识层流对于“南海问题”的态度,我调查小组成员设计以下问题。敬请各位百忙之中、稍稍抽身、认真答题,感谢您的参与!

您的基本资料 学校:____院系:____年级:____

1.目前,你对“南海问题”关注程度如何?

A.经常关注B.比较关注C.很少过问D.从不过问

2.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南海问题?(多选)

A电视广播B报刊杂志C网络D其他

3.你认为我国与东南亚国家造成争端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哪个?

A争夺石油等资源B各国为扩张领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某些概念模糊或空白.C某些国家乘虚而入D美日等国家的介入和怂恿

4.你对目前我国针对“南海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坚持主权,共同开发争议区域资源)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D很不满意

5.以下解决争端的方法中你认为采取哪种更为合理?

A武力收回被占领岛屿,驱逐非法钻井公司

B坚持领土主权的原则下稍作让步,和平谈判达成协议

C通过其他方式(经济制裁等)逼迫东南各国就范

D在南海诸岛建设钻井平台,争相开发,赶出他国公司

6.南海问题难以解决,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

A.我国海洋作战能力有限B.牵涉国家众多

C.地区和平更重要D.其他

7.您认为收复南海能发挥的最大作用是什么?

A标志作用,展现中国在领土完整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B展现中国的实力,显示中国肌肉

C威胁美国,限制美国在南海的实力发展

5.毛概实践报告 篇五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报告

——关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问题分析

院:信息工程学院

业:电子信息工程

指导老师:娄亚萍

员:左忠义

2013130042

新中国的外交是经历了坎坷但有不断取得辉煌的外交。从新中国的外交中我们可以吸取两条重要的经验:一方面,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主线。另一方面,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反对任何国家侵犯别国、干涉别国内政,是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准则。新中国外交的思想上发生的许多变化,把它分为五个阶段;“一边倒”时期、“两个拳头打人时期”、“一大片、一条线”时期、“大调整”时期和“深化”时期。

一、“一边倒”时期 “一边倒”时期的外交政策是从1949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背景

1、“冷战”正式开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相应地,苏联也在东欧针锋相对地建立起了对应的组织和订立了计划,东西方两大阵营形成,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美国敌视新中国,并且还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的直接和间接干预,中美关系成为了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最主要问题,美国企图利用军事威胁、政治包围、经济封锁等手段来对新中国进行遏制,以图挽回在内战中的失败。

中国外交最紧要的目标是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政治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新中国认为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是需要坚决反对美国的侵略和战争政策,二是加强同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三是积极支持亚非拉的民族独立,同时同它们发展友好关系。针对于大的目标,毛泽东在1949年,提出了“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三大外交方针”的实施,确实是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主权与领土的完整。结束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彻底地驱逐了帝国主义的势力,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另一方面,获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政治的援助,特别是156个援建项目为我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二、“两个拳头打人”时期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初,即1955年“第一次台海危机”到中美建交前。背景

1、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开始调整。苏联由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综合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于是,苏联开始确立了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因此,美国和苏联之间是又妥协又对抗

2、就是东西方各自阵营中,开始出现了分化现象,如社会主义阵营中,有苏匈、苏波事件,而在西方阵营中,有法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同时,第三世界也开始进行了不结盟运动。

3、中苏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分歧,结盟关系不断走向破裂。中国外交的目的是反对美国对中国的国家安全的威胁。反对苏联对中国的国家安全的威胁。并且把这两者当作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因此,称为“两个拳头打人”时期。

事件

1957年10月,苏联撕毁了国防协议,拒绝给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相关的技术,同时又支持印度扩张主义,公然在中印边界滋事。1958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后又要求建立联合舰队,这些都有损中国的主权。

1958年的“第二次台海危机”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炮轰金门和马祖,苏联领导人深怕这会影响到美苏之间关系,希望赫鲁晓夫在访美之前,营造“良好的氛围”。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恶化,1969年,苏联悍然发动对中国领土珍宝岛的入侵。

美国依然奉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在中国的周边地区和国家签订了一些的军事同盟和约,对准中国和苏联。

中国此时的外交拓展是放在 “两个中间地带”上。两个中间地带是毛泽东在1964年提出来的,将亚非拉成为美苏之间的“第一个中间地带”,将西欧、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成为“第二个中间地带”。中国的外交的目的是发展同这两个中间地带的外交关系,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1964年与法国建交。

三、“一大片、一条线”时期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背景 1、1969年苏联对中国领土珍宝岛的入侵,导致了中国和苏联的关系跌到了谷底,苏联成为中国安全的最大威胁。

2、这件事也使得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国看到了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两个大国的不和,加上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失败以及苏联实力的急剧窜伸,使得美国的战略开始出现了调整,因此,在此种国际格局的大背景下,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大片、一条线”的外交方针。“一条线”是指按照大致的纬度划出一条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一条战略线,团结这条“线”的外面的国家(这就是一大片),共同抗衡野心最大的苏联。此时已经开始改变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办法来处理国际关系。事件

1、是中美建交,开启了中国和美国友好的大门,这为中国的国家安全良性的外部环境,改变了“两只手打人”、“腹背受敌”的局面,中国独立地面对了两个超级大国的局面。那么,中国就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安全威胁。

2、由中美建交带来了中国与美国盟友建交的高潮。

3、中国进入联合国,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上开始发挥中国的影响,更加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大调整”时期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80年代末。背景

1、由于美苏两国的“缓和”,导致中国的“一大片、一条线”的外交方针不再适用,2、国际全球化的趋势开始迅速发展,各国都开始改变自己的战略,开始注重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的外交进行巨大的调整。

五、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大调整”时期,中美关系发展处于进一步深化的阶段,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波折。同时,中国和苏联的关系也进入了正常化的轨道。并且在实现了中国和苏联关系的正常化。此外,也与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五、“深化”时期 1990年至今。背景

1989年“六?四”事件以后,西方对中国进行了制裁,同时苏东解体,对中国有很大的冲击,对此,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等方针,果敢地处理外部冲击

“深化”时期主要是深化“大调整”时期的基本方针。主要表现在:一是继续坚持和平和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形势判断。二是继续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三是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四是在“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前提下,恢复了对香港和澳门的主权,同时也在努力地对台湾实行“和平统一”。

6.毛概实践报告 篇六

引言:岁月一扫而过二十年华,曾经让人自豪与敬仰的大学生,如今已泛滥成芸芸众生,时代在进步,教育在普及。许许多多的小树苗被培养成了参天大树。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__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这意味着,继20__年高校毕业生达699万,获称 史上最难就业季 后,20__年将再增28万,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 更难就业季 称号。而20__年,全国才280万毕业大学生。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已经成为近年来需要解决就业岗位的首要考虑因素。然而,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高呼 就业难 时,许多企业却面临着 用工荒 ,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影响企业经营而担忧,一些企业因用工短缺而造成开工不足、设备闲置等现象,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用工荒属于劳动力市场和企业间的供求匹配失衡问题,用工荒的现象自20__年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出现以来,逐渐波及全国,用工荒问题一年甚于一年。许多地方为了挽留劳动力,采取了各种优惠政策,但是用工荒仍然愈演愈烈。就业难与用工荒两种看起来彼此对立的现象却同时出现,其意味着大学生就业的关键是如何调整就业心态。

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问卷调查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共设置了12个问题。

调查地点:浙江中医药大学、立业园、网络

调查对象:全日制在校本科20__级,20__级,20__级大学生

调查进程:

组织实践团队,确定课题。20__.3

打印调查问卷。20__.4

发放调查问卷:20__.4-20__.5

调查方法与目的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就业状况和用工荒的情况,树立适宜的职业观,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创业观、人生观,为毕业后的就业进行合理的规划。

调查结果分析与研究

问卷调查的结果:参见附录1、2

分析与研究:

就业难、用工荒的主要原因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普遍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严峻。而引起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里,有58%的人认为待就业大学生人数过多,大学生就业的需求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了对大学生这种白领岗位的需求不足,特别是第三产业不够发达造成的。此外,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的现象也加剧了就业难的状况。随着就业市场出现供大于求,有些单位不管实际岗位是否需要,把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合格证书等都列入招聘条件,甚至把应聘者的身高、长相、气质及家庭背景都列入选择条件。或者是企业在招聘人才的同时,门槛却设得很高常常要求应聘人员要有两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还得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这是用工荒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相对来说,大学生自身能力不够也是其就业难、用工荒的原因之一。

大学生的供给不太适应市场需要由问卷中5、6、7题的调查结果中发现,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的培养机制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硬,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企业需求的人才主要是技术人员,这与大部分高校的培养方向相异,从而产生用工荒的现象。又由于有些大学生不达目标,绝不罢休,挑剔工作;个人条件一般,父母要求很高,达不到父母的期待值,这部分学生的父母以为,孩子能上大学就是精英,应该有一份令人称道的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因而导致就业难的现象。

国家政策与大学生就业观念对于解决用工荒的现象,主要要依靠政府政策与企业改革。对于大学生而言,在近年来社会对就业难和用工荒的持续关注,大学生就业观念已经有明显改善。58%的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学习,改善自身条件来为以后的就业提供帮助,18%的人会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难问题。有54%的大学生愿意去企业做工人空缺的工作,以此来增加工作经验。

总结与对策

从总体分析,造成 用工荒 和 大学生就业难 并存的原因着实很多,我们可以就学校、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本身方面提出如下对策:

高校应对大学生就业对策不完全赞同 学校和企业联合,联手培养用工单位需要的专业对口人才 的方法。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与一般的职业技校是有区别的,不应以企业需要培养人才,仍应当以理论研究作为主要方向。当然,学校就业处可以对打算就业的学生加以引导,对这些学生另外提供课余的培训等等方法却是可行的。

建立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基地的做法是值得推广,一方面学校可打开毕业生就业渠道,另一方面又方便了企业挑选人才,达到 双赢 的目的。此外,应把就业指导纳入必修课,这样可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情况与形势,让学生心中有数,对自己将来选择职业有所帮助。同时,针对社会上一些企业需要专才、复合人才,应相对地采取措施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多开设社会需要的专业课和选修课等。

社会及政府的对策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建立公共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改革引进人才制度,要充分利用人才资源,针对当代人才结构矛盾的问题采取积极的解决措施。加快形成覆盖全区的职业介绍服务网络,以形成覆盖全区、体系健全、功能完善、高效便捷的服务网络为目标。地区继续拓展、规范就业信息三级网络服务领域,调整、完善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交流中心服务功能,逐步建立功能互补、层次分明的市场格局。加强人力资源的软、硬件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市场促进就业的作用。

7.毛概:实践调查报告 篇七

主题:中国梦 我的梦

学部:人文部 班级:12级日语2班 姓名:吴巧 学号:201210131210

实践时间:2013年11月23日星期六至2013年11月24日星期日 共两天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我的梦是中国梦,中国的梦是我们的梦

何为“梦”?何为“中国梦”? 在去年的11月29日,总书记第一次向全世界提出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现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在那一天,我才认识到国家博物馆伫立在那里的真正意义——实现复兴!复兴!也正是在那一天,我猛然意识到自己也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每一个中国人都想要这样的中国:这个强大的中国。不需要有美国那般全球第一的强势,却有能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刚强;不必太大富大贵,但至少能给中国人一个遮风避雨的家,能保证人民的温饱,人民安居乐业,让人在中国,活得幸福。这个团结的中国。每个人、每个民族团结一致,人人都真正有一颗坚守国家的心,坚守我们都是中国人,坚守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再是好的总给外国,坏的留给自己,不再总是表面痛骂外国,实质却崇洋媚外。这个温暖的中国。中国不但是人口大国,更应该成为素质大国。社会能充满温暖,不会再出现流浪老人、儿童,不会再出现孤寡老人无人照料,不会再出现人于危难而无人相救的冷漠。人人不会因为利益而失去道德底线。吃的放心,用的放心,能把心,安安稳稳的托付给我们的生产者。人民需要的不多,要的只是稳定的生活。这样的中国,才能真真正正为人民服务的国家。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而我们是有激情有活力的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勇敢地做梦,还要狠狠地梦。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因人而异,但我们的梦想都是建立在中国这块热土之上,我们可以统称为我的中国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坚信,只要努力向着太阳,我们就是一朵朵灿烂的向日葵,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梦——中国梦!中国梦,即使再庞大,再辉煌都是由无数个一组成,由无数个小梦组成,“我的梦”便是成就“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而大多数人从小都有一个梦,那是自己对未来的期望。而这个梦的出现或许是因为家庭的因素,或许是因为老师的因素,或许是因为周围人对自己的肯定,又或许只是因为自己。在这个周末,我们在本校园开展了这次调查。

一、问题的由来:因为从小,我们便都会存有一个梦想,存在一个英雄,想长大后像他一样。这是一个梦,若梦成真,便需投入许多。本学期即将结束,回望这几个月的校园生活。为了自己存在的梦想,为了实现自身的“中国梦”,他们是怎样安排和度过这大学时光的呢?围绕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展开了题为“中国梦,我的梦”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这次研究,一方面对“中国梦”这一炙手可热的话题在个人及青少年身上的完整和具体体现。其次可以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及实现方式进行考察与反思,从而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当代大学生的大学生活状态进行总结,并就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以及对大学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另一方面,通过这次研究,可以培养我们两位参与者的互助合作的精神,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途径:

1.研究方法:小组讨论法、采访法;

2.途径:采访

四、研究步骤:确定课题→设计调查问题→开展调查→统计数据→分析问题→小组讨论提出看法→撰写研究报告

五、研究过程:

1.准备工作:先确定课题的研究方法及步骤,制定活动计划,确定要开展的活动,并合理地分工,做好准备工作;

2.研究阶段:

①问题制定:根据“中国梦,我的梦”这一主题,研究确定采访问题,即“为了自己存在的梦想,是怎样度过大学四年时光的?对自己大学生活安排又是什么呢?”

②采访方案制定:先确定采访对象的学级阶段,并询问其理想,然后提出如何安排大学生活的问题。

③个人采访:在社会中选择适合的采访对象,了解他们的理想、实现方法及在大学中的学习生活安排;

④讨论,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相关结论;

六、调查结果

(1)调查结果分析:

A、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都为实现自己梦想制定了相应的规划,仍有12.5%的同学并未制定明确的计划。可见,大多数同学都有自己的梦想并且努力实现着。

B、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对于大学的生活安排,有73.33%的同学注重本专业学习。大学还是学生,还是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他们认为先完成专业学习任务,通过专业学习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其余一部分同学则注重社会实践,假期或者课余时间选择在外做兼职。

C、除了专业学习和在外兼职外,40.91%的同学认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大学期间要多参加社团活动和广交益友,去发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且认为很多大学的朋友,在毕业以后,会是一辈子的财富。

D、其次,在被调查的同学中几乎每一位都认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要先培养自己的创造性。学会理财,学会生活,并学会自立。

(2)从大学生活安排看理想,并就有关问题研究对策:

①从学生角度:应理性地思考自己的理想,要符合实际,尽量避免外界对于自己选择的影响;应该在大学中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制定计划,监督自己完成每日安排的任务。在课业之余,要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保持强健的体魄。对于电视及电脑这类科技产品,要适当使用,不过分沉迷。

②从家长角度: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对于孩子正确的理想要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帮助,树立孩子的信心;家长在生活中给孩子适当放松的空间,若是有条件的话,则可以带孩子出外旅游。

③学校的角度: 对学生的理想进行正确引导;在校期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建议学生不过分沉迷,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④社会的角度:对于有能力的人社会各组织应给予相应的机会,使之工作能力不断提升,树立工作信心,提高实践能力。

总之,“中国梦”以及“我的梦”对于我们来说其实都触手可及,只看我们如何去安排去规划我们的时间、规范自身,同时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8.《毛概》社会实践报告 篇八

社会实践报告

所在院系: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2013年月日

一、社会实践选题与方案设计

选题:大学生网络社交

——以潍坊学院为例

选题目的与意义: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现在大学校园中“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新的文化现象。有些学者曾夸张的说“网络文化”人类文化发展即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形成以及活字印刷的发明之后的第四里程碑。网络已经进入各个领域,无论在经济、政治、日常生活或者军事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网络已成为这个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现在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网络社交已经成为大学生们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网络社交已经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那么,网络交往究竟对大学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学习小组以“大学生网络社交”为主题对潍坊学院的所有在校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社交利与弊,以及大学生如何正确利用网络交往。

方案设计

(1)研究思路:发放调查问卷,然后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网络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影响,并以此总结出网络社交给大学生带来的利与弊,并对大学生如何合理利用网络给出相应建议。

(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3)时间安排:6.15-----6.20进行调查6.20-----6.27撰写论文

(4)参考文献::

[ 1]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J].社会科学研究,2002(4).[2]向欣.网络人际互动对大学生心理的冲击和挑战[J].现代教育科学,2005(5).[3]张春生.基于BBS的青年群体形态研究[J].青年研究,2006(9).二、实践报告内容

当代大学生是与网络同时成长的“80 后” “90 后”,网络使用率 同时交友需求和情感的归属感也能在便捷的社交网络沟 通方式中得到满足。但是,由于大学生对社交 网络使用 频繁,也使得他们对社交网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依 赖感,社交网络中存在的大量不良信息给大学生的思想 观念等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对大学生使 用社交网络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网络交际成为一种普通但又很时髦的事情。网络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无论你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是怎样的显赫,又或者是何等的贫穷,但是到了网上,你就只不过是一个网名的存在,同其他任何人一样,大家都是平等的。网上人际交往都是可以通过文字来传情达意的,但这种文字交流多是经过刻意的加工的信息,交往的心理也是经过包装的,这种网友无论持续多长时间,网友之间也很难明白对方的“真心真意”。以此,在各种压力之下的大学生们习惯了网

上交往这种方式。根据调查,大部分大学生每天都会访问社交网站,每次在线时间大多在1小时左右。而且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好友多数是现实中的同学和 朋友,大学生在访问这些社交网站时,多数情况下是关注他们的动态,了解他们的近期情况,与他们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2、大学生网络交际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社交工具。“您常使用的网络社交工具是什么?”腾讯是第一位,其次是飞信,再就是人人网。越来越多的交际方式,使得大学生结识陌生人的机会也随之增加,人际关系圈也在无限扩大。因此,除了面对面的人际交往,网络交往也成为在校大学生扩大人际交往的重要部分。

3、大学生进行网络人际交往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根据调查,有60%的大学生选择每天必上社交网络,30%的学生选择每隔两三天使用社交网络;而他们对自己使用网络社交的行为有30%的认为自己有一定的依赖程度。其实,现在,大学生上课不在想高中时那样紧张了,他们在自己感觉很无聊的时候,拿出手机就会很习惯性的先进入社交网站,看看自己的同学或朋友的动态,对于那些有依赖程度的同学来说,一天不上社交网站,就感觉自己的心理很不舒服。除此,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与网友的交际语言会比平时和现实中的朋友说话更随意,因为他在网友那只是一个符号的拥有者而已,网友并不会计较他们的说话方式和语言。因此,大学生更喜欢在网络上聊天。

4、大学生网络交往中缺乏信任。在问卷中,有大部分人会选择公布自己的姓名、性别、学校,还有少数人会公布自己的照片。大学生相对社会人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群体,所以他们所公布的信息大部分都是真实 的。但是,另一个问题问网络交往中是否会告诉网友真实的姓名和联系地址及方式,大多数人却选择了不会,因为不信任他们,认为他们不是好人。其实,确实,现实中在聊天时实话实说是很少见的,或许只有刚进入社交网站的新人才会说实话。网民已经习惯 了网上交际的隐蔽性,看看网上那些古怪的名字,就知道它只一个符号,谁也不会把对方的话完全当真。因为依照习惯,大家都心里明白彼此双方说的都不是真话,但是为了宣泄感情或是无聊打发时间,却会彼此之间的胡扯八扯,而且网络言论自由,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只要彼此双方没有意见即可。因此,久而久之,网上的人聊天都不在说真话了,而是只是为了聊而聊。

(二)、分析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利于弊

凡事都有两面性,网络交往也是如此。根据问卷分析,以及资料搜集,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社交网络的好处:

1、社交网络增强了大学生在同辈群体的社会化影响力

随着社交 网 络的普遍、方便、快捷的使用,在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同辈群体的影响力明显增强。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主要是为了与朋友保持互动和联系。调查显示,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工具的目的中“联系同学、朋友和家人”和“结交新朋友,拓展人脉”这两个目的排在了第一和第二的位置。现在的社交网络具有强大的功能:发布状态、发表日志、上传 照片、发表评论等,社交网络中大学生用户通过了解好友的基本信息、即时状态、网络日志、行为方式等,以便能更好的和朋友交流,或许可以及时为他们解决一些问题,逐步曾强大学生在朋友中的社会化影响力。

2、能满足大学生的社交需求。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一个开放性强、接受新知识迅速的青年群体,具有较强烈的交往需求。而当前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如何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以使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显得尤为重要。社交网络的存在让人际交往范围变得更宽广,交流内容更深入,效率更高,方式更灵活,帮助大学生用户很快找到有共同点的交流对象,充分满足大学生扩大人际交往的社交需求。

3、大学生可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青年大学生进入一个特殊成长时期,开始逐步关注自我和自我实现等问题。他们渴望通过人际交往来向对方展现自我,并希望给人留下特殊深刻的印象。但由于现实环境及个人人际交往能力的限制,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心目中的“自我”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有明显的脱离倾向。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与冲突使大学生难以摆脱这种失意的痛苦,从而求助于网络交往。在网络环境下,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不理想、不如意可以迅速得以掩盖,大学生甚至可将性别、身份隐匿,进行自我形象的重塑,实现其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与梦想。社交网络中大学生们可将日常生活学习中获取的思想精华及时共享,萃取并转载网络上有价值的相关信息与资源,让自己的好友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分享。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文字、影音作品等及时展示,通过社交网络体现自我的价值。

4、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心理压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考入大学后,失去直接的学习目标,对前途悲观失望;环境适应压力。从中学进入大学,面临新的环境,低年级大学生普遍存在对环境适应问题;人际关系压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较为宽泛、社会化,但有些学生还不能超越中学人际关系模式影响,因而就产生了人际关系范围广阔和心理相对闭锁的矛盾。所有这些心理问题使他们借助网络交往这一平台进行宣泄、释放,以期获得解脱。

社交网络的弊端:

1、网络交往极度弱化了交际双方的信任感

网络交往是一种虚拟化的人际交往方式,在网上大学生不需要完全遵守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和角色扮演的规则,不必履行自己在网上所设置角色的义务,久而久之,这种匿名效应就使大家都抱着游戏的心态参与网上交往,不以自己的真是姓名和身份示人,因为即使你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参与,别人也都不会相信,最后,还是随波逐流,使用假名,且又能展示自己个性的身份名称。所以,当大家都使用虚假身份随心所欲扮演各种角色是,任意说谎,伤害他人,与他人进行虚假的交往,种种不道德的行为的出现,使人们的交往安全感下降,很少存在真实可信的网上人际关系,因而产生了多疑、恐惧、防范等各种心理,网上的人际关系之间的信任危机币现实社会更严重。

网络生活中的大学生掌握着与陌生人接触和交往的控制权,互动双方对所运作的结构稍不喜欢,就可以随时退出,这种易获性使交往几乎的获得和丧失都变得无关紧要,交往双方的关系一直处在蜻蜓点水的弱关系状态,网络交际使大学生的交往行为的信任感极度弱化

2、网络社交使网络冲突加剧。

网络中的每一个成员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信息的制造和传播,这就使网络成员几乎没有外在约束,而更多地具有自主性。同时,网络是基于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建立起来的,网民有权利决定自己干什么、怎么干,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网民必须“自己管理自己”,因此,有的人会在网上放纵自己、任

意说谎、伤害他人,有的人甚至会扮演多种角色,在网上与他人进行虚假的交往,从而造成网上交往极大的随意性。同时,我们国家用于约束网络人际交往具体行为的规范尚不健全,且缺乏可操作性和有效的控制手段。这就容易造成网络传播的无序和失范,使网络社会不时地充满竞争、冲突,或许有时还会发生犯罪活动。

3、阻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定义,已经突破了传统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内涵。在网上,大学生用户可以“匿名进入”,且网友之间一般不发生面对面的直接接触,这就使得网络人际交往比较容易突破年龄、性别、相貌、健康状况、社会地位、身份、背景等传统因素的制约。部分网友在网上交际时,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截然相反的虚拟角色。比如,五尺壮汉可以将自己伪装成妙龄少女,与其他网民共演爱情悲喜剧;一旦“坏了名声”,又可以很方便地改名换姓,以新的面目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大学生用户往往会面临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的角色差异和角色冲突,极易出现心理危机,甚至很可能出现双重人格,严重阻碍了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4、网络人际交往会导致现实社会的人际情感的疏远。

网络的全球性和发达的信息传递手段,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没有了空间障碍,同时也使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加疏远。虽然网上虚拟交往可以帮助人们解脱一时的现实烦恼,找到一时的寄托,却不能真正满足活生生的人的情感需要,而有些人由于过分沉溺于虚拟的世界,往往会对现实生活产生更大的疏离感。有些大学生对虚拟空间的沉迷而忽略现实空间中人际情感的交流与生活,为了交友而交友,只在虚拟空间交友。而忽视了与父母、亲属之间的沟通,与现实朋友的联系交往,从而导致真实亲情、友情的疏离。

(三)、大学生如何正确利用网络交往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养成道德自律的好习惯。作为一名大学生,已经具有了很强的对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所以面对网上的各种信息,要学会辨别,并且学会拒绝接受不健康的信息。大学生要利用高校思想教育阵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道德判断力,学会选择、识别良莠。自己为自己打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社交环境。

2、理性的处理自己的网络人际关系。如果时间和其他条件都许可,上网聊天可以交友,可以寄托精神,也至少可以作为一种别致的休闲活动。因网络聊天具有快捷、及时、平等、自由的特点,大学生通过网络聊天可以和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来往,互相帮助、互相倾诉,宣泄自己的感情。但是不能够过度的把时间浪费在网络人际关系上面,完全沉溺于网络交往。

3、合理使用社交网络充实自己的生活。一些社交网站的聊天室有专门的学习房间,比如聊天室,专业知识聊天室,有的BBS有对专门的技术问题的讨论和留言,大学生们可以在这些地方学习到很多东西,既使有的实在不懂,还可以向有关专家学者发邮件咨询。对于网络上的组队游戏,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有些网络BBS上,有时会就某个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增强大学生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或许还会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加强其参与意识。

上一篇:中文必读专业书目下一篇:计算机系3月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