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监测人员经验交流发言稿

2024-10-01

地质灾害监测人员经验交流发言稿(精选4篇)

1.地质灾害监测人员经验交流发言稿 篇一

白雀寺镇地质灾害监测人员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朱志章

(2011年7月27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这次会议,是贯彻镇党委“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紧急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白雀寺镇汛期防汛防滑工作。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两方面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迎难而上,高度重视汛期防汛防滑工作

地质灾害是突发性很高,损毁性极强的自然灾害,极大的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入汛以来,通过白雀寺镇防汛指挥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各村群众的防灾意识不断增强,防灾制度不断完善,防治措施不断加强,一些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了有效治理,整个防汛防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没有发生一例因防汛防滑不到位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事件。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防汛防滑工作中面临的严峻形势:

1,极端天气增多带来新挑战。从气象形势分析看防汛防滑,今年防汛防滑形势比2010年严峻,任务比2010年艰巨。我镇境内山大沟深,一方面,变化莫测的局地强降雨,使地质灾害的突

发性越来越强、监测预警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5.12地震造成岩土体松散开裂,山体紧固性发生变化,一旦遭遇强降雨,发生突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概率将会明显增加。7月5日,略阳县城关镇柳树坝滑坡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惨痛的经历告诫我们,防汛防滑应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各地都要常抓不懈。

2,受地震影响防治任务加重。白雀寺镇属于汶川强地震波及区,“5.12”地震以后,白雀寺镇部分山体松软,使得地质灾害隐患成灾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受植被覆盖、地形差异所限,还有不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未被发现或未被判识尚处于隐蔽状态。一旦出现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3,防灾工作中还存在薄弱环节。近些年来,防汛防滑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基层技术力量比较薄弱,防灾经费和装备不足;当前地质灾害排查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重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不到及时治理;部分企业、施工单位防灾重视不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流于形式;灾情险情分析判断不够准确、报告不及时;特别是部分管理人员和群众防灾意识淡薄、减灾避险能力不强等。这些,都是防汛防滑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克服。

二、铁定决心,强化责任,确保防汛防滑工作取得实效

1,摸清家底、掌握实情。我镇按照县国土资源局通知要求,组织人员对全镇所辖区内35个灾害隐患点进行逐一排查。经认真全面摸底排查,我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35个,其中县级灾害点10个,镇级25个,潜在灾害受威胁的农户有160户,896人,住房693间。

2,明确主体,落实责任。根据《白雀寺镇二0一一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白雀寺镇防汛指挥部防汛抢险工作纪律》相关规定。为防止发生责任不清,职责不明,推诿扯皮的现象,在这里,我再次强调一下相关责任主体。各村委会要把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镇属各单位要积极配合,齐抓共管。一是要成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领导机构,具体负责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二是要建立健全群测群防体系,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和隐患点要加强监测,所在村、组设立监测队,明确预警报警信号,制定以人员紧急避险和财产转移为主要内容的“防、抢、撤”方案;三是要夯实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责任。层层签订防灾抢险责任书,逐级夯实包抓责任。各村村主任为辖区内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责任。

3,大力宣传,强化培训。这几年成功防灾的经验告诉我们:加强基层群众的宣传培训,提高群众的识灾、报灾、避灾和防灾能力,是有效防范地灾的重要经验。对此,各村各监测点要按照白雀寺镇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立即行动起来,组织人员深入农

户、工程建设单位和学校等区域积极开展防汛防滑宣传培训活动,实现宣传培训工作全覆盖,不留盲点,要确保宣传培训从上到下落到每个村、每个涉危群众,每个施工单位、每个工地以及每个学校、企事业单位,必须将宣传落到每个操作层面,这是防汛防滑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宣传效果的标准。要借助多种宣传渠道、宣传媒体,发放宣传手册、卡片,播放宣传资料,不断提高社会各界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同志们,防汛防滑工作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各村要按照白雀寺镇委、白雀寺镇政府的安排部署,高度重视、精心策划,狠抓落实,认真搞好白雀寺镇汛期防汛防滑工作,谢谢大家!

2.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应急预案 篇二

一、灾害点的基本情况

*****乡 地质灾害点地质结构属流沙石堆积层,由于住户建房切坡,汛期降雨量大,无法有效排洪,形成小型地质滑坡。为了避免和减轻灾害,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地质灾害应急责任的落实

1、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 电话:

2、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应急处置负主要领导责任,负责灾害点应急工作职责的分解落实,灾情和险情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是否临灾的判断,预警信号的发布,临灾时抢险救援工作的指挥等。并要对地质灾害负责滑坡的监测和监测资料的记录、整理和上报等工作。当监测过程中发现险情时及时向乡领导小组汇报,以便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通知受威胁群众和单位按预定疏散路线躲避到安全地带。

3、负责临灾条件时指挥受灾群众和单位按预定方案及时疏散,协助开展人员和重要财产转移,对疏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疏散基本完成后应进行危险区内的清场和检查工作,保证临灾条件下危险区内不能留下一人。

三、地质灾害的监测

1、监测方法、监测内容及观测周期

地质灾害点的监测主要用目视巡查和简易裂缝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目视巡查主要对坡体微地貌变形情况,房屋等地物的变形情况、泉点出露或变化情况、动物、声响等进行监测和记录。

观察周期一般为每天一次,雨天达到2小时一次加密监测,当有暴雨、持续降雨等天气过程时应24小时加密观察。

2、监测记录

对监测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按规定表格进行详细记录。

3、对监测过程中的资料应及时整理和分析,对裂缝位移量等数据进行及时计算,以位移量变化曲线表示出来,并按时将监测资料和数据上报市国土资源局。如遇到变形加剧等临灾信号时应及时上报防御领导小组和市国土资源局。以便相关领导和单位作出临灾判断,以及启动预案,组织应急疏散撤离和相关抢险救灾工作。

四、地质灾害的预警和临灾疏散和抢险救援措施

1、地质灾害的临灾判据

在天气预报和监测过程中发现暴雨、持续降雨时,应密切注意坡体地貌、裂缝等的观察,如发生以下情况时可考虑作为临灾的判据。

1)坡体微地貌变形加剧,后缘新增拉张裂缝或裂缝宽度急剧加大,坡体下错加剧,后缘裂缝贯通,前缘渗冒浑水或出现成排出露泉点,甚至出现整体明显滑坡动等迹象。

2)根据裂缝变形量曲线判断滑坡进入国速变区间。3)坡体发现动物不实,躁动等异常反应,坡体异常响动等异常现象出现。

2、预警信号

预警信号采用喇叭、敲锣、敲盆、口哨、呼喊。

3、预定撤离线路及安置

沿公路向滑坡区两侧安全地带疏散。从危险区疏散出来的群众采用到附近安全区域的村社、单位等分散安置、投亲靠友、发放救灾帐篷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临时避灾的安置。

五、险情解除

经全面检察险情已排除,各种危险因素已消除的情况下,经抢险领导小组确定后,通过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出解除险情的通知。发出险情解除通知后,危险区内住户和单位方能返回原址。

3.测量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篇三

测量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地质学与测绘学同属于地球科学范畴,二者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近年来随着地质灾害的日益严重及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当中.如: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遥感技术(RS)及全球定位系统RS)等.即通常所说的“3S”技术,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与效益.

作 者:高照忠 魏海霞 作者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10刊 名:大众科技英文刊名: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年,卷(期):“”(5)分类号:P208关键词:地质学 测绘学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

4.地质灾害监测人员经验交流发言稿 篇四

关于印发《XX镇地质灾害隐患点 群测群防监测制度》的通知

各村(居)委会:

为打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础,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作用,规范监测工作,健全工作制度,我镇制定了《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制度》,请各村认真抓好落实。现就有关事项要求如下:

一、提高认识,抓好落实。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制度是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保证工作质量和发挥好群测群防作用的有效措施。因此,要提高对建立地质灾害监测制度的认识,切实抓好相关要求的落实,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二、建立台账,规范统一。为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制度,我镇专门印制了《XX镇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记录本》,各村要及时将记录本发给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并做好登记。

三、组织培训,抓好检查。鉴于监测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各地要针对记录本填写、监测制度要求等内容组织人员培训。同时加强对记录本的填写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填写记录符合要求。

二○一二年四月十一日 XX镇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监测制度

一、监测基本方法

1、崩塌监测方法:观察潜在崩塌体前缘有无新鲜岩土剥(坠)落现象,陡坡悬空反倾岩体裂缝张开等变化情况。

2、滑坡监测方法:滑坡体后缘裂缝设固定标尺,监测裂缝拉张变化、垂直位移、前缘、坡脚土体蠕动变化及坡脚地下水流量变化等情况。

3、泥石流监测方法:观察降雨与溪沟山洪的水位线对应情况是否正常、水流是否有堵塞、沟域内松散堆积物的稳定情况。

二、监测时间次数

1、定时监测。汛期(4月15日-10月15日)半个月监测1次;非汛期一个月监测1次。

2、加密监测。降雨连续3天以上或台风降雨影响期间至雨止后第二天,每天监测1-2次;出现地物明显变化或其他异常情况每小时监测1次;根据上级指令增加临时监测。

三、监测巡查

1、巡查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划定的危险范围内的房屋、周边山体、公路、水渠、沟谷等。

2、巡查时间:同定时监测和加密监测时间。

四、应急处置

1、凡有群众反映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赴现场查看。

2、发现险情或临灾征兆,要立即报告当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国土资源所。

3、遇情况紧急来不及报告,可直接发出预警信号,按应急预案组织受威胁群众紧急转移。

五、其他

1、监测器具、监测记录、报警装置等妥善存放。发现监测设施移动或受损,立即报告当地国土资源所。

2、汛期手机要保持24小时开机,保证信息畅通。

3、及时在指定的专用本上填写监测记录,并认真进行数据分析。监测记录本用完后及时上交当地国土资源所,并领取新的监测记录本。监测记录本由当地国土局资源局(分局)存档保管。

4、监测记录本不得涂改、撕损、断页。

上一篇:为群众做实事好事例子下一篇:公有住房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