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案例

2024-10-02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案例(精选10篇)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案例 篇一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6---58页。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这些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

2、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同时体会到小伙伴合作的重要。

3、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和求知欲,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感知规律。

同学们,老师现在说一句话,这句话是“爸爸妈妈都爱我”,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学生说)

小结:同学们,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这种现象在我们数学中是怎样的呢?生活中规律经常有,就看我们有没有发现规律的眼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走上探索之路好吗?

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出示课本主题图)同学们,你们看,工人叔叔正在工作呢,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

那你们现在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

1、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2、估计:谁能估计工人叔叔大约贴了多少块瓷砖?学生试着估计。

3、列式解答

同学们的估计是否正确呢?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瓷砖究竟有多少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教师巡视。)

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算法? 4×8+6×8 =32+48 =80(块)

这边的4×8和6×8分别是算什么?(6+4)×8

= 10×8 =80(块)

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吗? 3×10+5×10 =30+50 =80(块)(3+5)×10 =8×10 =80(块)

你们真行,找到了这几种方法。现在同学们看一下这四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4、观察算式的特点

观察等号两边的式子,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四人一个小组讨论,最后以小组的名义汇报。

看看这是偶然现象还是暗藏着什么规律呢?你们能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吗?

5、举例验证

让学生根据算式特征,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从同学们举的大量例子中,可以确定你们的发现是正确的,你们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个规律吗?小组再交流一下。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于每个加数分别

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加起来,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6、字母表示。

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你的发现吗?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教师板书:(a+b)×c=a×c+b×c并带读。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请同桌讨论探究下面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1、(80+4)×25(1)呈现题目。

(2)指导观察算式特点,看是否符合要求,能否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简便。

(3)鼓励学生独自计算。2、34×72+34×28(1)呈现题目。

(2)指导观察算式特点,看是否符合要求。(3)简便计算过程,并得出结果。

四、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乘法分配律,你们真的很棒。乘法分配律是一条很重要的运算定律。应用乘法分配律既能使一些计算简便,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希望同

学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它。下去以后看看把加法变成减法以后这个规律还成立不成立。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4×8+6×8 =(6+4)×8 3×10+5×10 =(3+5)×10 用字母表达:(a + b)×c = a×c + b×c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教学反思:

从实际教学的情况来看,我自己认为已基本达到了我课前所设定的目标,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1、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迁移,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引入,学生较易接受与理解。

2、能够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作用,使他们能在教师的提示、指导下,渐渐发现了几组算式之间存在着的联系,找到规律,再通过举例,验证自己所找到的规律,并且再启发他们说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既让学生有独立观察、思考、练习的机会,又安排了小组讨论,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使全体学生的学习愿望都能得到满足。因此,这堂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回答问题的面也比较广,从学生的练习反馈情况来看,对这个内容还是掌握较好。由于学生差异大,所以我在面向全体方面做的还不够,使得个别不爱发言的同学,很少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当中值得注意,应该改进的地方。

2.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案例 篇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想——实践——验证”,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 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 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会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摸球盒、转盘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故事:《生死签》

很久以前, 有一个犯人被带到国王面前处死。这个国王喜欢抽签, 而且盒子里只有两张签, 一张是“生”, 一张是“死”, 抽到“生”就可以获救, 抽到“死”就会被杀死。请问, 如果这个犯人只抽一张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

但是陷害这个犯人的官员故意把盒子里的两张签都写上了“死”字, 请问, 这时犯人只抽一张签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他会抽到“生”签吗?一定抽不到也就是不可能会抽到。

通过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步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可能性

可能 (不一定) 一定不可能

二、合作探究, 亲身体验

老师这节课为大家安排了一个摸球游戏, 让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探索可能性的知识。

(1) 介绍学具, 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 每个小组依次分得一个纸箱 (每个纸箱放置球的情况如下: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第一个纸箱全部放白球, 第二个纸箱全部放黄球, 第三个纸箱放3个白球、5个黄球, 第四个纸箱放3个黄球、5个白球。第五个纸箱不放黑球) 。

(2) 介绍摸球规则:每个小组共摸球20次, 每次摸出1个球, 记录下其颜色后, 放回纸箱后, 再进行第二轮摸球。

(3) 操作体验, 小组合作进行摸球游戏并记录摸球情况。

设计意图:亲身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一定的,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并初步感受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联系。

(4) 汇报各组的摸球情况:第一组摸到的球全部是白球;第二组摸到的全是黄球;第三组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第四组摸到白球的次数多;第五组没有摸到黑球。

(5) 质疑:为什么每组摸球的情况不一样呢?

(6)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猜想。

(7)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果:第一个纸箱放的全是白球, 所以一定摸到白球;第二个纸箱放的全是黄球, 所以一定摸到黄球;第三、四个纸箱放有2种球, 所以可能摸到黄球, 也可能摸到白球;第五个纸箱没有放黑球, 所以不可能摸到黑球。

三、验证猜想, 异中求同

(1) 让各个小组打开纸箱, 看看纸箱放球情况是否符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

(2) 延伸:如果第五组的同学一定要摸到黑球, 该怎么办?

如果要让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怎么办?

设计意图:异中求同, 验证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直接关系, 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

四、实际应用

(1) 试一试:1) 先让学生按题中要求进行摸球游戏活动, 然后思考题出的问题, 小组内交流。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2) 让学生再次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 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街头转奖的骗局) 。

(课本85页练一练)

(2) 分析从下面四个箱子里, 分别摸一个球, 结果是哪个?连一连。

【出示课件】学生在分析的时候可能很容易找到“一定是白球”“一定不是白球”这两个该连接的盒子, 但是对于“很可能是白球”“白球的可能性很小”会有一些争议。这里需要通过演示活动来帮助学生辨别“很可能”与“可能性很小”两者表达事情发生的程度大小。

(3) 问题: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出示课件】首先可以和学生说明:北方地区冬天比较寒冷 (冬天会下雪) , 内陆地区, 如江西省的冬天怎样? (学生回答) , 南方沿海如广西、海南等地属于亚热带气候, 冬天不太冷, 不会下雪;让学生说一说“武汉”“海南”和“哈尔滨”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查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以及各季的平均气温, 然后让学生分析“下雪”时气温的特点。再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判断各地下雪的可能性。

(4) 说一说活动。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说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五、全课小结

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案例 篇三

一、 数学史料的内容分类及其数量分布

教材中数学史料的内容主要分为数学家解决问题的故事(如金冠之谜)、相关数学知识史料(如小数的历史)、数学思想方法(如“筛法”史料的介绍)、经典数学问题(如鸡兔同笼问题)、数学名题(如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文化等六大类。其中“其他文化”主要是指音乐、绘画、建筑、天文、计算机、商业等生活领域,侧重介绍数学发展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比如,黄金分割比:教材中简单介绍了黄金比在建筑、绘画和优选法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统计发现,首先,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中安排的数学史料的数量在增加,而且在五、六年级已经开始涉及数学思想方法(6处)、经典数学问题(1处)、历史名题(1处)等。其次,教材中大部分数学史料属于相关数学知识史料(共28处),可见教材编写者比较注重以此形式促进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认知。第三,教材中介绍了数学家解决问题的故事(2处),如古希腊数学家埃拉托塞尼(Eratosthenes)创造“筛法”,在自然数中寻找质数。在此版本的教材中并未选用数学家的生平和励志故事,比如数学家在创造数学成果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挫折、失败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等。

二、 数学史料的设计模式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料的设计模式反应了如何将其负载的深层的文化价值进行体现,以充分发挥其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教育教学功能。

通过对此版本教材包含的数学史料的分析,总结出两种设计模式:附加式包含和隐性融入。附加式包含模式的表现形式之一为由数学知识引出数学史料,即教材在阐述数学知识时联想到有关的数学史料,继而在教学内容完成之后对相关史料进行简单介绍或说明。例如四年级下册完成“认识方程”这章全部学习任务之后,在数学万花筒中介绍了方程的简短史料。附加式包含模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为阅读材料式数学史,即教材中某章节授课任务后介绍的数学史料和所讲内容稍有联系或无联系。比如四年级上册在“认识更大的数”这章最后给出数字的发展,从用石子或结绳记数到印度—阿拉伯数码的广泛使用。此时,数学史作为知识的注解或扩充,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了解一些相关的数学史料,使他们的数学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而隐性融入模式,具体表现形式是由数学史料引出学习内容,此时数学史料已非边缘化于学习内容。如五年级上册82、83页,在“点阵的规律”一节中,教材中将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创造的形数理论巧妙地和学生们已有学习经验相结合,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正方形数、三角形数、长方形数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 数学史料的呈现方式

教材中数学史料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种:“文字”(共19处,占55.9%)和“图文并茂”(共15处,占44.1%)。“文字”形式主要是指仅用简短的文字来阐述相关的史料,如“神奇的质数”“数的扩充”等。“图文并茂”形式是指史料中包含文字和图片。此种形式又细分为“文字为主”(11处,占73.3%)“图片为主”(2处,占13.3%)“连环画”(2处,占13.3%)。比如寻找质数的筛法的介绍中,左侧是文字的说明,右侧附以图片,促进学生对此方法的直观理解。此类呈现方式学生主要是通过文字来了解相关的史料内容。另外,在“数字的演变过程”中,是以图片为主,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学生主要是通过图片来了解数字的演变过程。而“计算工具的演变”则是以一组图片来讲述一个完整的小故事,学生通过连环画来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每个阶段。这两种呈现形式主要考虑到了所选史料的题材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版面设计上,此版本教材主要是在正文下方、练习题最后直接呈现,并用了蓝色的标框框出,且添加了“数学阅读”“你知道吗”“数学万花筒”等这样明显的字眼,使数学史料凸显出来,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只有极少数是在教材正文中阐述。

四、 数学史料所属国度

本研究将教材中所选用的数学史料所属国度分为:单个国家(即该史料中只涉及一个国家,如古埃及的分数表示法。)、多个国家(指数学史料中包含两个及以上国家,比如,计算工具的演变。)和不凸显国度(指数学史料中没有提及国度,比如数的扩充。)其中单个国家中又细分为中国、古希腊、古埃及、德国。

经过整理发现,除了5处不凸显国度外,其余均体现了一定的地域性,其中以我国古代的数学史料为编写重点。在34处数学史料中,我国占了16 处,而且“多个国家”项包含的8处史料中有7处涉及中国,在数量上大大超过了其他国家。编者的主要目的可能在于通过此形式来提高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数学多元文化则主要体现在数学概念的发展过程中,比如“圆周率的历史”从最原始的测量到用多边形逼近,从“布丰投针”到计算机的贡献,介绍了这个概念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的传承和发展。但在此版本中反应多元文化的数学史料还较少。

五、 反思与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料从篇幅容量的增加、内容选择种类的丰富性、以及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和设计模式的创新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这较之以前的小学数学教材来说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史料较少、分布不均均衡、设计模式的合理选择等,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丰富数学史料的内容选择。本教材中所涉及的数学史料主要包括数学概念、数学符号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上的数学著作、数学家、数学工具演变等,但是从小学数学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来看,还有很多相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史料,如古埃及的倍乘法、试错法、中国古代的盈亏术等等,这些史料所凝结的智慧如果能采用恰当的形式进行展现必将促进他们对现代算法、算理的理解。另外,教材中还可以增加数学家的励志故事来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热爱数学。例如,欧拉在双目失明后凭借超人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仍创造了丰富的数学成果等。

2.适当增加教材中数学史料的数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验稿的基础上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进一步提出“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这是对“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理念的深化。而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载体,那么在教科书中体现数学文化教育的理念,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增加数学史料。如何把这些史学形态的智慧结晶采用一种恰当的形式或手段展现或传递给学生,这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数学史料设计模式的选择

当谈及数学史料与数学教材、数学课程时,相关研究总是会强调“要达到隐性融入”,这无可厚非。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附加式包含或显性融入是数学史料进入数学教学的必经阶段。在此阶段,要根据小学教材中所选数学史料的内容或性质不同,而加以区别对待。比如数学家的生平和励志故事;数学在计算机、艺术、建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数学知识、概念的简单注解等都比较适合采用直接融入,以使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注解、扩充以及背景有所了解(比如方程简史;分数,小数的历史。)即可。如果所选择的数学史料中涉及深层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圆周率的发展史料、形数理论等),这就需要一线教师、数学教育研究者、数学史研究者和教材编写者共同努力,将相应的思想、方法和小学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力求能够达到将数学史料间接融入教材或教学。因此,数学史料采取哪一种设计模式进入小学教材需根据材料的种类和性质来判断,而不是一味的强调隐性融入。

参考文献

[1] 徐利治,王前.数学哲学、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结合——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J].数学教育学报,1994,3(1).

[2] 杨豫晖,魏佳,宋乃庆.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内容及呈现方式探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4).

[3] 陈碧芬,唐恒钧.北京师范大学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2).

[4] 罗新兵,魏金英,刘阳,等. 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分布的特征和模式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1(1).

[5] 张维忠.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4.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案例 篇四

1、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发展初步的估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教学主题图。

1、看懂图意。

2、运用问题开展估算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鼓励学生浓度根据图意来提出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4、对于56-27+19,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将加减法的算式列在一起的写法,教师应给予肯定。

二、练一练

首先让学生明确图意,然后让学生估计一下现在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还是少,并说说理由,最后独立解决这个问题。

三、学后体会

5.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案例 篇五

2、老爷爷种树,每隔2米种一棵,共种了4棵,从第一棵到第四棵相隔()米。

3、小朋友上公园,小胖从左边排头数起是第7个,从右边排头数起是第4个,这个队伍一共有()人。

4、+=15++=22

=()=()

5、A8+1B=76,A+B=()

6、有一些5元、2元和平1元币,要从中取出10元钱,共有()少种取法。

7、今年我比妹妹大3岁,明年妹妹比我小()岁。

8、学学校样舞蹈比赛,四(3)班排成了方队,无论从前数,从后数,从左数还是从右数,小刚都是第3个,这个队伍共有()人。

9、有14个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已经捉住了5只小鸡,还有()只小鸡没有被捉住。

10左边的图形中一共有()个长方形。

11、+=7+=12+=13++=16

=()=()=()

6.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案例 篇六

张掖市甘州区乌江镇乌江中心小学 姚成毅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4页“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

【教材分析】“三角形内角和”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及特征之后进行的。教材创设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探索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先通过观察长方形的内角和,产生初步的发现和猜想,再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方法,引导学生对已有猜想进行验证,经历提出猜想——进行验证的的过程,渗透数学学习方法和思想。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三角形特性和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已经在课前通过不同的途径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但不一定清楚道理,所以本课的上课意图不在于了解,而在于验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研究问题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能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交流、比较、评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学习目标】

1.学生动手操作,通过量、剪、拼、折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规律。

2.在探究过程中,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体验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思维能力。3.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感受思维提升的过程,激发求知欲和探索兴趣。

【学习重点】通过操作验证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三角形卡片、记录单、量角器等。

【学生准备】课前根据学生研究兴趣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了钝角三角形组、直角三角形组和锐角三角形组,并把桌子围成五边形,学生分坐在各边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课题。

(一)争吵的三姐妹。

(上课铃声响过后)教师:看到同学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老师的内心也跟着乐起来了。(三角形三姐妹一边争吵一边走进了教室)

钝角三角形:在三角形家族中,我有一个大于90°的钝角,所以我的内角和最大。

直角三角形:我的内角和也不小。

锐角三角形:别看我没有钝角和直角,可是我有三个锐角,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争吵继续进行着)

教师:哟,这不是三角形家族中的三姐妹吗?你们在干吗呢? 三角形三姐妹(异口同声):我的内角和最大!

教师:好好好!三位先少安毋躁,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给你们解决一下这个问题。现在你们先别吵了,分别坐到我们这三组,好吗?

三角形三姐妹:好吧!(他们三人分别坐到不同的三角形合作小组中)教师:同学们,刚才它们在争吵什么事情?(学生回答)

教师:他们围绕着谁的内角和大,谁的内角和小的问题争论了起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问题。(师生一起板书)。

(二)质疑课题。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1:什么是内角?(教师让其它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学生2:什么是内角和?

教师: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呢?(教师鼓励学生谈谈对三角形内角和的认识,适时纠正说清楚数学语言)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学生猜测。

过渡:要想解决三角形三姐妹的争论,就必须要清楚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教师: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度呢?在猜测之前,先来看一个我们的老朋友――(教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的卡纸),我们知道长方形有4个内角,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学生齐说360°)

教师:现在我们把一个内角和是360°的长方形一剪二,谁来大胆地猜一猜,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我猜是160°。生2:我猜是180°吧!

生3:我同意刚才赵自阳的意见,应该是180°。

生4:四个直角加起来是360°,现在把它一分为二变成了两个三角形,所以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掌声)

……

教师:刚才大多数学生都提到了180°,那么180°是我们之前学过的哪个角?

(学生回答平角)

教师:180°这仅仅是我们乌江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猜测。这样的猜测对不对呢,这就需要我们去(学生回答验证)。我们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们去研究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可以了?2个?3个?无数个?(学生回答不是)那么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三角形最合适?

学生1:我们去研究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学生2:我们分小组去研究这三种三角形,尽量每一种都能多去研究一些。(掌声)

(二)操作验证,得出结论。1.讨论验证方法:

教师:我们怎样去验证它呢?可以用哪些验证方法?先在小组内自己想一想,再说一说。(教师参与学生讨论)

生1:我们可以用量角器去测量每个内角的度数,最后把它们的度数加起来。

生2:我想把每个内角剪下来,然后再把这三个内角拼在一起,看能不能变成一个平角。

生3:……

教师:我们用量一量、拼一拼、撕一撕等方法进行验证。只有对每一种三角形进行了验证,才能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的结论。

2.小组合作验证。

教师:刚才我们答应了三角形三姐妹要去解决他们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清楚问题,你们这个组专门研究锐角三角形,这个组专门研究直角三角形,这个组专门研究钝角三角形。那还等什么,行动起来吧。(1)(课件出示合作要求)学生一起读合作要求。A.每2人为一个小组,验证它的内角和度数。B.填写“验证结果记录单”。

C.验证后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验证,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我们的研究就先到这儿,待会我们说说各自的研究成果。说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研究的是什么三角形,用的是什么方法,结果是什么,最后结论又是什么?你可以边说边用展台展示过程。

生1:我是锐角三角形组的,我用的是测量的方法,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54°78°50°,结论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2°,大约是180°。

教师:其它三角形组还有谁也用了测量的方法,上台汇报一下。生1:我是钝角三角形组的。测量出来的三个内角加起来是180°,我的结论是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生2:我是直角三角形组的,除直角外,另外两个角测量的度数是74°和15°,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是179°。

教师:为什么用测量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内角和有些是180°,有些在180°的左右呢?待会研究透了内角和的问题,我们再来解释这个问题。还有其它验证方法吗?

生1:我是直角三角形组的,我用的是撕拼方法。我把三角形的两个角撕下来,与直角拼在一起,正好拼成了一个平角,平角是180°,结论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师:用了撕拼方法的同学请向我挥挥手。(学生挥手示意),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生齐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师:拼在一起就是平角了吗?(不是),顶点对顶点,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我们可以用什么来验证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直尺)

教师:还有其它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吗?

(4)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独特的方法,教师给予积极的肯定。同时课件展示所有的验证方法。

(5)小结归纳

教师:这是一份验证汇总表,同学们看完后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将刚才学生的验证过程进行汇总)

生1:我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生2:无论什么类型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都是180°。生3: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一样的大。……

(6)解释测量结果不是180°的原因。

教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刚才测量结果出现了不是180°的情况,那是因为我们的测量出现了误差或者制作的三角形卡片不合格。

3.化敌为友。

教师: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问题,此刻,你想对这三姐妹说什么?请三姐妹站起来。

生1:你们以后别再为谁的内角和大、谁的内角和小的问题争吵了,因为没意义,大家都是180°。

生2:你们都是三角形家族中的成员,不应该争吵,而且你们的内角和都一样。

生3:三角形的三姐妹以后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首先要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然后冷静思考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不要再用争吵来解决问题了。

…… 教师:是啊,我们是三角形家族中的一员,今后我们应该互相尊重,紧密团结,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和谐美好。

(争吵的三姐妹拥抱在了一起)

4.延伸研究: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内角和。

教师:老师这儿有大小、形状不一样的几个三角形,分别说说它们的内角和,最后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出示不同的三角形,学生观察说话)5.小小数学家。

教师:当你们研究到这儿时,我不得不说一句话:此刻,我看到许多未来的数学家。不相信?他们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在座的各位。还是不相信,请看大屏幕。帕斯卡12岁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大家今天才10岁。整整小两岁,就用自己的方法研究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是多么的了不起,孩子们请站起来,思考5秒后,请大声夸一次自己吧。夸吧!(学生夸自己),你们的发现是:

生齐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智力闯关,拓展提高。

教师:小数学家们,有信心用今天所研究出来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吗?(有),下面我们进行智力闯关活动。每关都有几道题,每做对一道题,加上一定的积分,补充的小组也可以加上一定的分数。分数最多的小组为本节课的智力之星合作小组。

第一关:算一算。

课件出示要求:第一关:算一算,计算被福娃遮挡部分角的度数。(学生争抢回答,按照正确程度加上相应的分数。)第二关:说一说。把一个大三角形用剪刀剪成两个小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继续再剪成更小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分别又是多少度?如果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为什么?

(学生争抢回答)第三关:帮一帮。

课件出示情境:小明不小心打碎了一块三角形玻璃,玻璃变成了两部分,请同学们想办法帮一帮小明,怎样配出和原来一样的玻璃?为什么?

生1:应该拿两个角完好的那一部分,根据三角形内角和180°原理,第三个角就可以算出来,玻璃就可以还原成和原来一样的了。

教师:算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就可以配出大小一样的玻璃了吗?(教师拿出两个相似锐角三角形,并对比每组内角大小。)它们每组相对应的内角相等,但是整个三角形却不一样大。再想一想,拿两个角完好的那部分玻璃是对的,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们不但知道了两个角的大小,还知道了一条边的长度。(掌声)

教师:知道两个角的大小并且知道两角中间的一条边的长度就可以配出和原来一样的三角形玻璃。这其中的奥秘同学们下去以后可以去研究,等到初中时就会专门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第四关:试一试:

教师:怎么没题了,题在哪儿呢?题就在这儿,我们各小组的桌子围成了一个五边形,我们能不能用今天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知识解决出五边形的内角和这个问题。下座位用胳膊来比划比划。

(学生下座位计算并汇报)

四、编儿歌。教师:老师把今天学习的知识编成了一个儿歌,同学们试着自己也编一编。

(学生小组内试编儿歌,由于比较吃力,我及时用课件展示了自己编的儿歌)

五、畅谈收获。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2:我知道了大小不同、形状不一样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生3:我知道了在三角形家族中,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教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除了收获知识外,我们还获得了哪些能力?

生1:数学课上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特别有趣。

生2:当我们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我们可以用今天的学习方法,借助小组的力量,再加上老师的帮助,就可以学懂它。

生3:科学猜测、有效验证就能得出一个正确结论。

生4:我长大后要成为一名数学家,因为我体验了数学带给我的乐趣,更经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掌声)

(上课结束)【课后反思】:

《三角形内角和》这节课是自己2015年4月参加张掖市甘州区农村小学教师分片教学技能比赛上的一节公开课,在此次比赛中自己进入了甘州区决赛。这节课中,我始终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一、成功之处:

(一)注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受。《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与记忆,动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使学生逐步探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最有效方法是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中。本节课我安排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让学生动手测量,比较,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度等。但由于测量本身有差异,我并没有直接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的结论。而是让学生想一想有没有别的方法来求三角形的内角和。第二环节让学生寻求其它方法来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通过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剪下来,再拼一拼,发现三个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角,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从而推理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整节课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猜想、验证、结论这一个过程,体验了探究学习的乐趣。

(二)练习设计有梯度,注重知识延伸及应用。

为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我设置了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第一个练习遮住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求出这个角的度数。学生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很快就求出了被遮住的角度数。第二个练习是在第一个练习题的基础上增加难度,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三角形内角和180°这个结论的普遍性。第三个练习题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利用角边角的原理来解决问题。本身就有较强的挑战性。第四个练习题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来解决学生围成的五边形桌子的内角和问题,这样的拓展练习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数学思维更得到了提升,学生也学到了有用的数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二、不足之处:

(一)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关注不够。

当个别学生说出价值不大的思考结果时,教师往往不能给予积极肯定和有效的进一步引导,而是让学生的独特体验不了了之。同时,在小组合作时,关注了合作的结果,对于部分滥竽充数的学生没有个别指导。

(二)小组探究的形式和深度还不够。

7.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案例 篇七

猜想是数学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纵观数学发展史,很多的问题是从猜想开始的,如歌德巴赫猜想、欧拉猜想等,它是解决数学理论自身矛盾和疑难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地探索、猜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例如,在学习新教材的“有理数的乘法”时,“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厘米,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厘米,4天后甲、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是多少?”学生利用以前学的知识很快知道:如果用正号表示水位上升,用负号表示水位下降,那么4天后甲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3+3+3+3=3×4=12 (厘米);乙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3)+(-3)+(-3)+(-3)=(-3)×4=-12(厘米).然后让学生议一议:

(-3)×4=______;(-3)×3=______;

(-3)×2=______;(-3)×1:______;

(-3)×0=______.

他们很快能够利用以前学的知识得到正确的答案.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猜一猜:

(-3)×(-1)=______;

(-3)×(-2)=______;

(-3)×(-3)=______;

(-3)×(-4)=______.

积的正负情况,有的猜积为正,有的猜积为负.这时我引导学生去观察算式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学生自己发现:当第二个因数减少2时,积增大3,所以他们很快猜出以上各式的结果,从而顺理成章地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又如,在教“有理数的乘方”时,让学生拿出一张厚度为0.1 mm的纸,将它对折1次,看一看这时纸张的厚度是多少?对折2次?然后让学生猜猜把这张纸对折20次以后会有多厚呢?极大引起学生的兴趣去猜测.这样既克服了把枯燥的知识介绍给学生,而且也可以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而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一个学生当他对某个学科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思考,想方设法地去解决本学科所遇到的所有问题,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猜想有时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长期这样训练,学生就在不自觉中喜欢学习数学,学习的动力就会提高.当然,猜想也有局限性.特别是初一的学生,较易出现不加思索地乱猜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逐步培养他们在大胆猜想的同时,养成验证的习惯.总之,猜想是数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教学应积极提倡的一种教学手段之一,值得我们研究、探讨和运用.

数学被认为是抽象的学科,容易使部分学生“怕学”、“厌学”.但是正如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那样:“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境,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产生兴趣,学生是会喜欢数学、接受“抽象”的.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因材施教,又增强了教材的实用性.例如,“教育储蓄”就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作一些简单的计息演算,就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使他们感性地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好处,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既体现了课程标准中要求“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生产的实际,包括商品经济的实际中去”的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数学虽“抽象”也“实在”,有利于克服“怕学”和“厌学”情绪.

不但要指导学生阅读新教材中这样一些内容详实、趣味性强的小知识,也要重视阅读数学课本的概念.首先要教师引导,特别在讲授新课时,应当纠正那种“学生关着书,光听老师讲”的教学方法,在讲解概念时,应让学生翻开课本,教师按课本原文逐字、逐句地阅读.在阅读中,让学生反复琢磨,认真思考,对书中的叙述的概念、定理、定义中有本质特征的关键词句要仔细品味,深刻理解其语意,并不时地提出一些反问:换成其他词语行吗?省略某某字行吗?加上某某字行吗?……如“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这个概念中能不能省略“在同一个平面内”,为什么呢?所以我们要读出书中的要点、难点和疑点,蕴藏的内容,读出从课文中提炼的数学思想、观点和方法.使学生在讨论、阅读中准确地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做一做”是新教材中安排的既适合青少年心理特征又具可操作性的内容,增强了教材的弹性.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萝卜、士豆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这样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所以我在堂上尽量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让他们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开展“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等活动.对于一个问题也爱多问几个“谁还有不同意见或想法?”“谁还能补充?”“再仔细想想还可怎样做?”等等,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制成一个无盖长方体?怎样才能使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尽可能大?”学生通过剪、折引起了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对实物与图形的认识能力,又触及到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如何在材料一定的条件下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的问题.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七巧板”时,同学们自己利用七巧板拼出了各种美丽的图案,如“如鱼得水”、“袋鼠的母爱”、“跨越的运动员”、“一帆风顺”、“小兔乖乖”、“狡猾的狐狸”等.并把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从而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培养,发挥了其想象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及满足了表现欲望.所以,在后一节“图案设计”教学中,学生自然把现实生活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又如,教学九年级的“三视图”时,首先让学生利用自己做的立方体摆如图1所示的图形.

然后再让学生观察它们的三视图并画出来.接着让学生讨论如何摆实物图,使它的主视图如图2.

这时学生发现这样的实物图有无数种摆法.紧接着引入如图3所示的三视图,需要几个立方体呢?

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解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摆一摆,很快将实物图转化成几何图形,并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感.

8.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案例 篇八

一 、 书本数,能用小数(分数)表示吗?

我们知道,表示任何一种物体的数量,都应该带上单位以示完整规范。而像学生数、小树的棵数、书本的数量等具体到现实生活中的数量,都应是整数才符合生活实际。但在六年级上册新教材《分数混合运算(三)》第2个例题中却出现了书本数量用小数(分数)表示的情况(如图1)。

根据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编写体例,上述“试一试(新教材第28页)”中的2道题均属于新课教学例题。如果我们认真观察其中的第2个例题,不难发现: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的正确算式应该是1360÷(1- )=1360÷ =1360× = ≈3626.67( 本)。由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一批文艺书”,所以,上述计算结果出现用小数(分数)“3626.67( )(本)”表示文艺书的本数是不恰当的。

教材担负着示范、引领的正面功能,上述数据存在的明显不足,应通过变换相关数据加以完善。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就是组织学生把“售出 ”换成“售出 ”的,在充分尊重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轻松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保证了计算结果更接地气。

二、 小方块,最少真是5个吗?

上述例题为六年级上册新教材第三单元《搭积木比赛》的“活动二”(新教材第32页),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借助“搭一搭”比赛活动,体会根据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唯一一个物体,积累还原立体图形的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例题中只给了2个方向,分别是“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显然,仅根据这2个方向,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样子(因为只有同时给出3个方向,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现在只能确定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但我认为,教材中给出的提示性结论“至少需要5个”是不严密的。

因为,根据例题中的给定条件,我认为其实只需要4个小正方体,就可以摆出题目中所要求的图形了,如图:。很明显,像这样只用4个小正方体摆出的立体图形既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也符合例题的要求,“从正面看”或“从左面看”都与已知条件中给出的平面图形相符。看来,新教材在给出结论“至少需要5个”时,只考虑到了学生的常见摆法:即两个小正方体在相交的时候,都是面与面相交的情况,而忽视了学生也有可能摆出面与面不相交,棱与棱相交的情况(如图:),既然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就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活动,我认为上述例题中的结论还是改为“至少需要4个”更加准确。

上述2道例题中的瑕疵看似很小,其影响却可以很大。尤其是在我们的一线实际教学中,教材不但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蓝本和依据,而且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北师大版新教材在全国实验学校的使用中有着良好口碑,为了精益求精,更为了学生着想,建议教材编委们应尽早对诸如上述极个别的不适当之处进行调整。也真诚地希望能有更多的教师都加入到尊重、关注和支持北师大版新教材的队伍中来,使其更加实用、完美。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4(6).

[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六年级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4(6).

9.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概念总结 篇九

国庆假期中,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准备找找千克和克.走进超市,首先来到了饼干柜旁,这么多琳琅满目的饼干中,我选择了我最喜欢闲趣饼干,我仔细看了看,终于在角落里找到了“净含量100克“,说明这包饼干不含袋子的重量是100克,那要是有10包这样的饼干不就是1千克了.接着我们又来到买米的地方,我发现一袋米要10千克,如果我们家每天吃2千克的话,我家每个月就要吃60千克,也就是这样的6袋米了.后来我又看到了16个鸡蛋大约有1千克,一个菠萝大约2千克,一个西瓜大约3千克

今天,我收获真多啊,我感受到了数学中学到的千克和克这个知识,在生活中数学真的很重要.2.lt;一个小小的数学误会gt;很多人都以为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可是我一直对他很怀疑,果不出我所料,今天数学课上老师介绍了阿拉伯数字的真正的来历.原来这是一个误会!阿拉伯数字真正的发明者是印度人,因为当时阿拉伯人的航海业很发达 ,他们把数字从印度传到了阿拉伯,欧洲人从他们的书上了解了这种简便的记数方法,就认为是他们发明的,所以称它为阿拉伯数字,后来这个误会又传到了中国.最后,我很想对印度人说:“谢谢你们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这么大的方便,就因为这样,我很喜欢数学.不仅数字王国很神奇,而且数学的历史知识更是丰富.5.lt;发现gt;三(4)何超

今天,我在家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发现一杯可乐800克,一杯绿茶500克,一杯冰红茶不知道多少克,于是我又补充了一个信息-------冰红茶比可乐少200克,要求三杯一共多少克呢?于是,我按照老师教的方法算:800-200=600,再600 500=1100,最后1100 800=1900,所以一共1900克.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希望小朋友们能多多观察身边的数学问题.6.lt;巧妙的加法和减法gt;

加法和减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缺一不可的.身边有许多事情都要用到加法和减法.比如在学校里,统计分数,统计认数-------生活中,妈妈上街买菜付钱;在家里,计算一个月的开支也要用加减法.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加减法有关,所以加减法在我们生活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加法与减法真奇妙啊!

7.lt;去天目湖的途中gt;三(4)壮怡

现在,我们数学课正在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今天是星期天,我们全家去天目湖玩,在去天目湖的路上,我就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公交车靠第一站时,我看见有8个人上了车,而第二站上了3个人,那如果第三站上车的人数是第一站和第二站人数的两倍,那第三站一共上了几个人呢?

小朋友们,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用我们学到的知识试一试吧.8.lt;24时记时法gt;三(3)叶飞洋

24时记时法真是无所不能,不信就看看下面我是怎样过周末的吧::首先,7:30起床,然后7:45---8:00洗脸,8:00---8:15吃早饭,8:15---9:15做作业,9:15---10:30看电视,10:30---11:00吃中饭,11:00---15:00睡午觉,15:00---16:00玩,16:00---17:30看动画片,17:30---18:00吃晚饭,18:00---20:00看电视,20:00---21:00打电脑,21:00睡觉.24时记时法是不是很伟大呢?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也一定要写一篇这样的日记哦!

9.积少成多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来到超市买东西。

10.北师大版中学数学教学评析 篇十

北师大版中学数学教材开篇第一章教学内容即为《算数学的复习》。教材的开篇设计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能力,学生在回顾小学学过的内容同时开启对初中知识了解的大门。学生在这种小学与初中知识串联的过渡期中,能够尽快适应接下来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和学习思维模式,同时适时转变他们的学习习惯,为今后中学数学学习生涯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北师版中学数学教材相对于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删减,降低了教材理论目标的难度和习题练习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使教学内容难易度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与认知能力。北师大版中学数学教材在编订时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解题思维的探究;解题技巧、规律的归纳与总结,这种教学模式加强了对数学理念的整理和数学技巧的总结。

北师大版中学数学教材在存在其特色优点的同时,也有一定的薄弱环节。例如,教材的理论性较强,缺乏一定的趣味性。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加上教材对理论知识追求的完备性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时难以理解,产生问题。其次,在教材中,图表内容相对缺乏。针对初中生的思维方式,教材理应多一些图表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且具有形象性,学生学习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

现如今,我国教改委已经开设了三级培训,并且通过教育电视台等媒体举办了相关的教学讲座。对于北师大版中学数学教材的教学掌握,教师要摒弃传统守旧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模式,善于将生活中的数学语言传授给学生,积极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学会主动将教材内容引向学生,而不是让教材牵着鼻子走。

当然,数学教改是一项相对复杂的教学工程,它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兴衰,同时影响教改的因素也是方方面面的,如升学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革等。教师必须要熟悉自己教学版本教材中的数学教法与编订特点,并在教学方法中总结出一套易于自己传授学生的讲法与教学模式,兴盛教育百年大计。

上一篇:2023年上学期民族舞蹈社团工作计划下一篇: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