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

2024-08-24

三维目标(共8篇)

1.三维目标 篇一

如何处理语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一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的奠基性的,是核心,是最重要的维度;“过程与方法”是“知识与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的手段和途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实现“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在动力和激励力量。三者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简称三维一体。我们要真正的依照三维一体的要求来设计一节语文课,才能使这节语文课沿着正确的轨道行进。所以,在开发和设计三维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是否突出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把“知识与能力”列为三维度之首,这就说明,语文教学首先要突出学科特点,学习汉语言文字的“知识”,形成弩驾汉语言文字的能力。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识字教学中,设计时就要适当的渗透字理,依据字理进行识字教学,有些文字不便于依据其本来字理析解形义的,对这部分汉字我们可以灵活的析解,或引导按照生活的实用义依据自己的理解灵活地自主识记。此外,我们还可以辅以趣味游戏、猜谜、增减部分等方法。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在教学时首先注意“三品”,“品词、品句、品读”;其次要注意和突出“感悟、积累、运用”;最后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要扎扎实实、实实在在的学习语文知识和进行语文能力训练。

二、看“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是否增强主体性。

“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义是:应十分的重视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发现、总结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我们教师不要一味地进行终结性结果评价。要十分的注重形成性评价。所以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经历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揭示规律,掌握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是否渗透人文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本要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教学中我们要以情激情,以心换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对汉语汉字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有机的渗透人文教育和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总之,“三维一体”,要把握好它的要则,设计好每一节课,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

2.三维目标 篇二

三维目标作为“目标”是通过教育 (教学) 过程在学生身上需要发展出来的素质。但是, 目前充斥一线备课教案 (学案) 中的表述却是把“过程与方法”看作教的过程或者学的过程、教的方法或者学的方法, 其实质是将学生的发展目标偷换为教学过程中“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手段, 而不是一个目标。”不仅对过程与方法存在这种误解, 大量教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解读也存在一些误解。比如, 要求课堂发生和经历一般意义上的、与教学内容没有实质牵连的情态体验 (比如课堂要活跃, 教师要照顾学生的情绪感受, 要鼓励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态体验等) ;比如, 将价值观目标解读为通过某学科教学完成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德育任务, 于是就鼓励教师挖掘学科教材中有可能与思想、政治、道德等德育内容发生关系的内容, 比较生硬地设计这些外在的德育目标, 使学科教学演变为完成道德教育的手段。值得注意的是, 钟启泉教授在说明三维目标是对双基目标的超越的时候, 把知识与技能 (双基) 目标解读为传统训练式教育理念的代表, “应试教育的理论温床”。在笔者看来, 把双基与应试教育、训练式教育直接联系是值得怀疑的。

从源头上澄清三维目标的语言构造

三维目标之所以发生普遍的误读, 其实与三维目标的语言构造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个构造甚至遭致不少学者对三维目标的质疑。三维目标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们可以追根溯源一番。

在笔者看来, 孔子其实是三维目标的发明人。孔子在《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 (悦) 乎。”傅佩荣将其解释为:“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 并在适当的时候印证练习, 不也觉得高兴吗?”所学的知识, 在合适的时空给予习练, 就会感受到它的道理和功用, 于是便印证和领悟了由这个知识带来的人生意义, 你就对这个知识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即“愉悦感”。可以说, 《论语》的开篇语就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宣言。首先, 他把道德学习看作是让人愉悦的事。其次, 他总是根据不同学生的提问, 给同样的德目 (如, 仁、孝) 以不一样的解释, 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提出“适宜的”行动要求。值得一提的是, 很多名家, 包括朱熹、程颐、南怀瑾都把“时”解释为“经常”, 认为所学的道德知识如果能够经常习练, 就可以获得愉悦感。道德知识具有强烈的情境性, 如果不顾情境、不合时宜, 只是反复、经常地习练, 显然是没有效果的, 也不会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时”既有often的意思, 也有timely的意思。第三, 孔子特别注重主体内在驱力的意义。他说:“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他相信, 道德学习不仅要结合道德实践来完成, 而且都应该使道德主体自己得到益处, 明确反对“今天的读书人”好像是为了别人才修养道德的取向。孔子的主张与今天理解的让自己吃亏的自我牺牲型德育截然不同。总之, 在孔子看来, 道德知识只有通过合宜的习练, 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道德的美好, 才能养成积极的道德情感和态度。有了积极的情态和内在的动机, 学习者才有可能走向自觉慎独的境界。

孔子虽然是讲道德学习的规律, 但是, 他的“学——习——悦”思想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具有同样的价值。“学”是学知识, 知识要学透就必然要讲清楚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甲知识与乙知识之间的联系。只有通过联系才能讲清楚知识的本质。道德知识的本质和其他知识的本质都是一个道理。懂得了知识的本质还只是静态的, 学生还得知道如何运用知识, 知识的规律和价值在知识的使用方法之中。学生不仅要知道知识是怎么来的, 更要知道知识是怎么去的。是方法将知识落实到生活之中, 体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使之成为学生的“力量”。有用的知识才有力量。如果能够理解知识的本质, 体会知识规律, 感受知识的力量, 我们肯定会喜爱这些知识, 对知识以及学习产生积极的态度。可见, “‘过程’就是要求教师要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 有了过程, 学生才能品尝到知识本身的内在滋味;‘方法’就是要求教师展示知识的使用方法, 通过方法, 学生在运用知识中看到知识的外在功用, 也体会到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所带来的成功感和乐趣。当学生通过学习既能够品尝知识本身的味道, 又能够运用知识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时候, 学生就会养成对知识的积极情态和正确的价值观。由于知识要牵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种价值观必然演绎为社会的价值观。社会的价值观不可能凭空养成, 它一定要寄生于具体知识与某方面社会领域的联系过程。”所以, 我们认为, 在学科之中做德育不应该把学科变成德育的手段和工具, 其实, 只要踏踏实实地把学科本身的教学做好了, 养成了相应的学科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是无痕而至。

孔子的“学”是指学习知识的形成“过程”, “习”是指练习知识的运用“方法”, “悦”就是由此而产生的“情态”。所以, 孔子所提出的三维目标由“知识——方法——情态”构成。它几乎就是我国目前三维目标的原版, 并且比现在的说法更合理。因为, 知识必须与过程融合在一起才能讲活, 技能学习就是通过训练知识的运用方法来完成, 价值观可以归属于情感态度, 所以, 目前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语言格式不如换成“知识——方法——情态”的格式。钟启泉教授说:“任何学科的构成总是包含了知识、方法、价值这样三个层面的要素:其一, 构成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体系;其二, 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体系背后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其三, 该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 三维目标不是在学科之外强加于学科教学的价值追求, 而是学科自身内在地隐含的价值:认知价值、社会价值、伦理价值。”钟教授这样解读三维目标是非常精到的, 也十分恰切于孔子的三维目标。所有的优秀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知其所以然, 而且还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运用方法, 这种学生必然产生对学科的喜爱态度以及对学科所涉及的科学、社会、人生的积极价值观。

三维目标的教育意义

三维目标之所以能够成为课改亮点, 是因为它首先对教育和教学提出了一种顺向超越的思路, 那就是:知识要通过方法才能被学会, 方法要养成情态才能使外在的知识成为内在的动力, 只有当知识内化成为了具有情感性的动机, 普遍的、客观的知识才能叫做被个性化、主体化了, 学习者的可持续学力才得以养成。可见, 后面的目标维度是对前者的超越。

3.我看“三维目标” 篇三

颠倒教书育人的关系

古人早就明确了教书育人的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立身之本,属于做人层面的问题,“授业”为生存之基,属于技能就业问题;“解惑”是知识的传承与传授,属于学问学术问题;古人把做人放在第一位,就业技能放在第二位,知识学问放在第三位。三维目标完全颠倒了传统教育学的关系,把“知识、能力”放在了第一维度, “过程、方法”在第二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育人目标放到了最后,这样的顺序排列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是第一位的,人的生命培育和价值观的确立是次之又次的东西。

是古人错了,还是“三维目标”的提法存在问题?新课程改革一再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做到目中有人,“三维目标”所包含的教育教学思想却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相矛盾。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教书育人的关系,这是教学中的大是大非问题,先教书后育人是错误的,既教书又育人也是不妥的,教书育人既不是递进关系,也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教书是为育人服务的,教学应服从服务于教育,要站在教育的高度去看待处理教学问题”。三维目标把“知识、能力、方法”这些“术”的东西放首位,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道”的层面的东西放在最后,这与教育规律和现代教育理念都相违背。

违背新课程改革的宗旨

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发展创新的过程,“三维目标”中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知识、能力”的提法与八十年代的“双基教学”没有多少区别,知识能力的内涵与过去相比,也没有多少发展和变化。但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呈爆炸式几何状发展的今天,知识教学的内涵理应作出调整,要由过去的“陈述性知识”向“方法性知识”、“创新性知识”转化,遗憾的是三维目标里面的“知识”在理论层面缺少论述,在实践层面依然停留在教授陈述性知识的水平上。

“三维目标”对生活实践要求不明确,甚至与生活有点渐行渐远。能力有多种,考试的能力、学习的能力、生活的能力等,各种能力还可以细化出更多种类。虽然在课程标准中各个学科都对能力作出一定的要求和规划,但是,形成能力的渠道和方法,各种能力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缺少具体的规划要求。在实践层面重点突出的多是应试技能,真正的学习能力涉及的很少,基本生活技能更是无从谈起。

“三维目标”忽视了兴趣的培养。如果说“知识、能力”维度的问题主要出在实践操作层面,那么,把他拿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下分析,似乎缺少更重要的东西——“兴趣”。知识能力是学习生活的基础,这毋庸置疑,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强调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维护,让学生产生不良的厌学情绪,这样不仅让“自主学习”失去内动力,甚至让一部分学生连基本学业也完不成,过早的失学、辍学。

缺少生成性

方法的内涵需要界定。“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方法的知识是最重要的知识”,这样的教学理念并不是什么新东西,三维目标提出的“过程、方法”目标,其中的“方法”是指哪些方法?是学习方法还是思维方法?是记忆方法还是创新方法?

方法维度缺少生成目标——“习惯”。方法的重要性无需赘言,问题在于“方法”的生成目标是什么。方法的本质是内化为习惯。如果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或思维方法,学生已经了解,但是,课上用课下不用,学校用家里不用,现在用将来不用,这样的方法又有何用?学习掌握方法不是目的,最终是为了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

方法的内化需要过程。“三维目标”虽然提出了过程,关注到了方法,但是,并没有明确两者的关系。为什么在第二个维度加上了“过程”?知识的吸纳,方法的掌握,能力的训练,习惯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都需要一个不断积累反复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少人一味追求效率,从完成教学任务的角度预设教学流程,不给学生留下成长的时间和思维的空间,结果导致不少应有的生成目标流失。强调过程就是要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一切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一切从学生实际生成为目的,不虚高、不浅薄,让学生在关注中自然健康地发展成长。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生成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生成目标,不是学习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本意就是强调教学的育人功能。但是,理论上并未有交代清楚,最终导致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对它是学习目标还是生成目标也搞不明白,结果有人把它直接当作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理解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作者对待事物的态度,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单一的教学目标,而是一个生成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文本的,也不是指作者的,而是让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涵养丰富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不断优化提升学生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编辑 舒 畅

4.三维目标怎么写 篇四

“三维”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大板块。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就是学生该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应该培养的能力。技能是在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技巧、能力。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意会知识、信息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分为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它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外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二、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载体。过程和方法,实质就是智力和能力。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前提。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态度,价值观是对人和事物积极作用的评价和取舍的观念。它们是人的素质中的非智能因素。

总之,“三维目标”中的三维是一体的,相互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如何确立三维目标?

(1)制定教学目标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的要求。(2)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全面、具体、恰当。所谓全面,即要关注到三个维度。所谓具体,即指在本节课中能够具体实现的。所谓恰当,即指要求的程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过高过低都是不科学的。是可操作、可观察、可评价的。

如何表述三维目标?

行为主体。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以及“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描述。“能读准”、“能熟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行为动词。语文常用行为动词举例:

知识:会写、读准、认识、学习、学会、把握、了解、写下、熟记理解、展示、扩展、使用、分析、区分、判断、获得、表现、扩大、拓展、评价、掌握、运用、懂得、联系上下文等。

能力:讲述、表达、阅读、复述、诵读、写出、倾听、观察、朗读、推想、揣摩、想像、转述、讲述、选择、扩写、续写、改写、发现、借助、捕捉、提取、收集、修改等。

过程与方法:感受、尝试、体会、参加、发表意见、提出问题、讨论、积累、体验、策划、交流、制定计划、收藏、分享、合作、探讨、沟通、组织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体会、乐于、敢干、抵制、有兴趣、欣赏、感受、愿意、体味、尊重、理解、抵制、辨别(是非)、品味、关心、养成、领悟等。

行为条件。有时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里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 “通过小组讨论,完成”。

表现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能准确表述”。

5.三维目标读后感 篇五

陈首贤

全面认识、正确指定并有效实施“三维目标”,是落实“课改纲要”,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三维目标”不仅全面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而且还直接制约着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和众多学生的学习行为。“三维目标”既是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行为的最佳结合点,又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能的最佳切入点。全面认识、正确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三维目标”,关系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全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如何制定一个正确与有效的“三维目标”,是我们现时必须要深入认识并掌握的。由于我们教学经验尚浅,所参考的“教学目标”多数是来自教学参考书的,但通过学习后,让我懂得了在自己的教学中所提出的所谓“教学目标”,其实还是许多人过去习用既久的笼统抽象的“教学目的”。

在听了广州的“新课程教学——小学语文谈”后,特别是在卢咏莉博士的讲解后,它使我意识到正确、有效的教学目标,对于学习的主动学习及训练学生的能力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鉴于这,我对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的制定有以下的体会:

一、更新制定目标的观念,使自己的教学真正立足于学生的学。

传统教学论是教师中心论,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这样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预案所制定的目的都是为了突显教师的中心地位服务的。就如我们平时的目标设计,都是比较笼统的,没有明确学生需要如何去做,以致达到教学目标。这样,“要求”学生,“使”学生,“教育”学生的主体都是教师。是对教师“导教”,而不是直接对学生“导学”;是把教师置于主动地位,中心地位,而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边缘地位。“三维目标”则要求我们每条目标的着眼点,都不是直接指导教师怎样教,而是直接指导学生怎样学,都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主体。

二、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也就是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任务。当然,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该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突出课程目标的实践性,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也作为目标的组成部分,在目标表述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的选择有所展开,体现出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也有新的理解。当今已是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多样性和信息传播的多渠道性是这一时代的显著特点;人际交往日益显得重要,对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现代学生所

应具备的语文能力就不仅仅局限于过去所理解的相对狭隘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有了新的含义,应该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标。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体参与有效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定论。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能彼此接纳的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2、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3、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履行责任的能力。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自己的任务。

4、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二)教学目标具体化

三维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才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把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对象;

2、学生的行为;

3、确定行为的条件。条件是指能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

4、程度。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

(三)教学内容问题化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也要引导学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

(四)教学过程实践化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正如新课程所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如阅读教学,我们可以课文的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思考、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了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学习。习作教学,我们仍然可以情感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取材时联系生活世界,激活想象世界,在构思、表现时倾诉情感,表达情感,在评价时对情感的表达进行反思,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形象。

(五)教学评价多元化

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了教学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过程与方法。在交流反馈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应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在学生答问后追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或问:你的依据是什么?)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兴趣的程度和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可用表示赞赏或用委婉的批评给予评价。对学生流露出来的价值倾向,即使是错误的,老师也不要压制,应该耐心地问一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想,然后给予疏导。实践证明,只有多元的教学评价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才有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看了《三维目标的建构与特征——课改纲要教学目标解读》后,我还有一些问题未弄明白:现有的三维目标体系,是不是蕴涵着这样的逻辑思路:

1、知识与技能的指标是需要的,借此规定学科教学的基本的“目标”意义上的实施内容和程度;

2、过程与方法的指标也是需要的,借此规定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学生学习活动的准则和程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指标同样是需要的,并借此规定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活动的;

6.把三维目标“撑起来 篇六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撑起三维目标,实现学生多维度发展?这里,笔者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试着做一些分析,与大家商榷。

跳出来,站在“高处”进行目标预设

[教学设计案例]

我是未来的桥梁设计师

本组教材安排的口语交际话题是《未来的桥》,教材做了如下提示:

1、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分组展示图画,互相讲讲自己的画;

2、评一评谁设计的桥好。

教学设计:

系列活动之一:“考察现在的桥”

学习《兰兰过桥》之前,给学生读茅以升的故事。然后,布置开展“我是未来桥梁设计师”的活动。先引发学生的兴趣,先对现在的桥梁进行“考察”。

组织学生看电视、看画报、实际参观、访问,引导学生了解现代的桥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强调“研究、考查”,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真的是在“做设计师,搞研究”。

考察结束,先组织一次口头交流活动。教师根据学生所调查了解的桥的种类,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内交流后,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教学课文《兰兰过桥》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前期了解到的有关知识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所讲的未来的桥”的特点。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设计打造未来的桥”的兴趣。

系列活动之二: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未来的桥。

让学生回顾自己前期调查中了解到的“桥的种类”,选择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一种桥来想象:未来的桥是什么样子?根据学生选择的种类,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先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他们要设计的未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然后,与美术教师结合,利用美术课,每个人画自己想设计的未来的桥。

画完后,课余时间把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的功能、特点讲给小组同学听,让他们提出意见;介绍给父母听,让父母指出问题,在此基础上,作出修改。

系列活动之三:“未来桥梁设计图展”

教室内,给每个小组设置一块展区。学生把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简单写上文字——名字、特点、怎么用等等,能写几句写几句,在展区内贴出来。教师组织学生参观,作者介绍自己设计的“桥”,大家对“未来的桥的设计”(图)和同学的介绍,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或者建议。活动后,小组同学进一步讨论修改,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介绍者的表述进行评议,通过倾听,发现表述中的问题,然后,给与指正。

活动结束后,教师把同学做的配文图画收集起来,装订成“未来桥梁设计专辑”。如果具备网络条件,可以给学生发到网上去,然后,组织学生上网,对自己喜欢的设计进行评论。

[剖析]这是一次根据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本设计,没有单纯从“口语交际”来设计教学,而是着眼于“学科学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产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兴趣,用具体的实践活动创设学生需要倾听与表达的情境,在完成感兴趣活动——“游戏中”的过程中来学习学习合作、互助、探究,学习练习倾听、表达、书写,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满足自己的需要、感受学习的乐趣”来设计教学。这样的设计本身,体现了口语交际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的高度统一。

跳出来,站在高处设计教学,指的是要跳出“知识技能本位的狭隘圈子”,从课内外的联系、知识技能目标与达成目标的过程与方法的联系、本学科与其他学科和实践活动的联系、具体问题解决的情境当中,看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立体存在,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相互影响和促进作用,找到它们之间相互支撑的点,然后,采取有效的策略,实现他们的立体支撑。

三维目标就像一个三脚架,需要互相支撑。三维目标都达成了,这个三脚架才能撑起来。

走扎实,在过程中实现目标的整合

[教学实施案例对照] 案例一 我要培养„„

《我有一个彩笔》教学后半程。

学生读完课文,老师问:“课文后半部分画的是什么?”“理想!”老师追问:“都有什么理想呢?”学生照着书本说出了“我”想画什么,为什么画。老师又问:“他想象得好吗?”学生齐答“很好!”

老师说:“这么多的理想,非常好。你们读想象的时候,心情如何?”——“要是真有这么一致神奇的笔,以前就不会没有饭吃了。”“要是能看到海底,我会很高兴。”“要是有结满面包的大树,我一定会非常高兴。”老师问:“他画这些,是为谁画呢?”——“为吃不上饭的人。”“为穷人。”老师追问:“为什么这样说?”——“为了永远消灭饥荒。”“为了看清海底的宝藏。”老师出示了“宝藏”,让学生齐读后,问学生:“宝藏是什么?”学生开始了五花八门的回答。有的说是金银财宝,有的说是钱。一位学生干脆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海底寻宝杀人》的故事。

老师把话题引向了“饥荒”,告诉学生,还多地方,还有穷人,他们还吃不上饭。接着,老师问学生:让你们画明天的理想,你们会画什么?为什么要画?

“我画直升飞机,让全班同学都到天上去游玩!”“我画宇宙飞船,让同学们都到宇宙去!”“我画导弹!”“我画超级坦克!”老师插了一句:“画武器干什么?”学生马上说:“打日本鬼子!”没等老师再问,其他学生马上抢过了话题:“我画大房子!”“我画自动的勺子,小妹妹喝水不烫手!”„„

[剖析]:课后,问及教学目标,老师告诉我:“向往美好的未来,培养学生关注世界、关注科学的意识;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读懂语言文字的能力,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勇于发言表现自己的意识。”老师是从三维的角度思考的,但是目标没有实现。

第一,学生没有课文中“现实”的知识和经验——世界上还有人受穷,地球资源越来越少,海底有丰富的宝藏等待开发,环境污染也来越严重……也就是说:该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阅读的内容,没有进行铺垫,致使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老师不能够很好地调整、引导。就本节课来讲,实现目标需要课内与课外(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整合。

第二,教学脱离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理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饥荒、宝藏、美丽的天空”究竟是什么?老师没能针对语言文字恰当地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来思考,进而认识课文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这也直接导致了知识技能的教学——语言学习也没能到位,后面学生的想象离奇古怪没能产生预期的情感。

第三,老师的意识中,三维的目标没能整合起来。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是被“以学生读书学习语言理解内容体会感情为任务指向的”主题学习活动贯穿起来的。但本课的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想象训练与内容情感的理解体会相互脱节,老师把他们当成了若干个的目标想分别完成,课堂虽然放得很开,学生们所得却很有限了。

案例二 兵教兵

计算机课上。

“„„我们学习的是用画图软件完成自己的作品,如果你不想自己设计,就完成书上的房子,小组完成后可以自行安排内容”。讲解的时候我看见大家都在点头,错认为都听懂了,结果实际上机操作后,一会儿这组叫我,一会儿那组叫我,都是一些刚讲过的细节问题,把我弄得团团转,满教室里小跑,真是应接不暇。我看到了石立争一组的小房子已经画好了,而且十分地漂亮,何不再增加一个“小老师”和我一起教大家呢?于是,我用幽默的语气和全班同学说:“同学们,石立争他们组的作品已经完成啦,而且很是漂亮呀,我们鼓励一下他们组吧。”(掌声响起)“我有一个小小的提议,我想聘请石老师帮助大家来解决问题,不过呀,如果你们小组有问题,一定要非常有礼貌地叫一声——石老师。”就这样,在一阵欢笑声中,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一些调皮的学生下座来请“石老师,请你帮帮我吧!”、“石老师,我们有问题”......同学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轻松自然,效果可想而知了,好像我这个老师倒是被冷落了。这一节课,在十分欢快的节奏下,大部分同学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在课的最后,我鼓励全班同学“老师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小老师’这一行列中来,帮助其他同学,和教师一起教学,好吗?”,“好!”,声音久久回荡在教室中。

[剖析] 培养合作学习教学能力使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师将合作学习与具体的学习任务完成密切结合在一起——“兵教兵”实现了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习、互帮互助教育、文明礼貌友好交往教育、学生自我展示、学习兴趣等多方面目标的达成。它启示我们: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要思考教学手段、途径方法本身的教育目标涵蕴,使这些“手段、途径方法”在为完成任务服务的同时,发挥其自身的教育功能即相互的促进作用,这样才能有效实现三维目标的落实。

抓冲突,敏锐把握课堂动态变化,促三维目标不断生成

[教学案例对照] 案例一 分房子

数学课上,一年级学生学完“上下”,做一道“给小动物分房子”的习题。本练习的目的是要进一步感知“上下和谁在谁上、谁在谁下”,在比较中强化对位置关系的认识。学生从教材的附页上剪下了大象、小兔子、小猫儿、小狗儿,分别放在“四层楼房”中。教师按照教师用书的提示,告诉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给动物们分房子。学生动手操作,出现了许多种答案。听课的过程中,我走到了学生中间,发现了有近一半的学生将“大象”放在了二、三、四层。我低声问几个把大象分在四层的学生:“为什么这样放?”有的学生说“我喜欢让他住在四层”;有的说:“四层的房子大呀?”我问为什么这么讲,学生告诉我:四层房子的窗子大。我仔细地看了书上的“楼房”,第一层和第四层,窗子是一样大的。老师该怎么处理这样的问题呢?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老师始终在巡视、指导。我相信老师一定发现了这个问题,静静地等待着老师对这个现象的处理。

但是,出乎意料的事,老师把一张大挂图挂在了黑板上,指定了部分把大象放在第一层的学生来说出了“分房方案”后,开始让学生述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大象放在第四层的问题,老师肯定是发现了,但是,没有解决。

[剖析]

我跟数学教研员探讨了这个问题。他们说:教材说了,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一原来分,不要求统一。我提出了发现的问题,他们认为,按理说,这是数学生活化的问题,老师应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并且认识到,合理的分法是把大象放在第一层。

这是一个典型的“意愿”与生活相冲突的问题。这个冲突解决本身和过程,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强化对“生活数学的兴趣”、“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的认识,出现了冲突却没有抓住和处理这个冲突,教学便仅仅停留在“认识位置”上面,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显然达不到目的了。

案例二 小燕子认真吗?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片段

„„

师:你觉得小燕子怎么样?

生:我觉得小燕子特别认真。

生:(立即反驳)它不认真!

生:因为妈妈让它去了好几次,它都不觉得累。

师:它去了几次?

生:它去了三次。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小燕子飞去了,小燕子又飞去了,小燕子又一次飞去了。

生:它应该一次把三个理由都看全喽,第一次有点不认真,第二次还有一小点不认真,第三次就认真了。

师:老师听你说,第一次有一点儿不认真,那还是有点认真啊!(生点头)那就完全否定他不认真,你觉得合适吗?

生:它去了三次挺累的,去一次全都看出来不就行了吗?

生:你不应该说他不认真,应该说它是比较认真。

师:我们看,第一次小燕子去的时候看到了什么?

生:(齐答)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师:第一次它看到了冬瓜和茄子的大小,第二次要想和第一次看到的不一样,它必须怎么看?

生:认真看。

是:这一次它看到了冬瓜和茄子的颜色。第三次要想和前两次看到的不一样,它应该怎么看?

生:特别认真的看。

师:正是因为这样,它才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尤其是第三次,冬瓜皮上很细很细的毛,茄子的柄上特别小的刺,小燕子都看到了,大家想一想,当时它可能怎么做?

生:它认真的看。

拿身体去试,蹭一蹭。

用舌头舔一舔。

用翅膀去碰。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小燕子除了用眼睛仔细的看以外,还用自己的身体去触摸,去感觉。通过我们这样一分析,我们知道了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认真,越来越认真„„

[剖析]教学中,“小燕子认真不认真?”孩子们在认识上产生了冲突。有了冲突,学生就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动机;为了解决这个冲突,老师引导孩子们读书、抓住重点语句想象、讨论理解,在为解决冲突而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当中,“观察要细致认真”、“辩证地看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张扬个性”、“如何细致观察”、“反复读书理解语言文字”、“口语交际表达”、“民主交流”等方面的教育,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是真实的认知冲突,为孩子们这些方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教师敏锐地抓住冲突,正视冲突,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策略,扎实地经历冲突解决过程,在冲突解决的同时,实现了三维目标不断生成。

7.动态解读语文的“三维”目标 篇七

笔者认为, 能否正确处理这个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对语文新课改的认识、推进和落实, 直接关涉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终极目标的实现。一段时间以来, 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近来偶有所悟、所得, 现把自己粗浅的理解诉诸纸质, 以就教于诸位方家。

笔者以为, 对于语文“三维”目标的理解与实施之所以众说纷纭, 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一直在静态地看待“三维”目标。由于静态思维的潜在的定势作用和强制效应, 导致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阐释、实施均停留在一个层面上。简单地说, 小学语文认为有小学语文的“三维”目标, 初中语文认为有初中语文的“三维”目标, 高中语文认为有高中语文的“三维”目标, 三个教学段站在各自的本位上, 各持自己的见解, 人为地割裂了“三维”目标内在的线性关联与线性互动。

目前我手头有两册语文课程标准, 一册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含小学、初中) , 一册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是:“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 融为一体, 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 螺旋上升, 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是:“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提出的基本理念, 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努力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我觉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中有一句话极有嚼头, 韵味隽永:“各个学段相互联系, 螺旋上升, 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螺旋上升”真可谓一语中的, 道出了三个学段“三维”目标的潜在的、动态的、线性的联系。

冷静反观, 语文“三维”目标的达成的确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贯穿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整个语文教学流程, 它不应该是某个学段的目标或者叫专利。

三个学段的学生无论是生理、心理特征还是认知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 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思维方式、基础储备、情商层次、社会经验、心理素养等诸多方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争的事实。那么三个教学段的“三维”目标的实施也就不应该搞一刀切, 也应该具有一定的梯度或层次。

问题变得简单明朗起来。三个教学段是个共同体, 共同承担着新课程通过“三维”目标的有效推进最终实现语文教学总目标的重任。但三个学段的“三维”目标的具体落实的层面是存有差异的。

下面笔者就根据三个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认知特点, 来探讨“三维”目标的分层次落实问题。

(一)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主要表现为:

(1) 感知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显著, (2) 注意力不够稳定, 意向性不易持久, (3) 机械记忆优势明显, 擅长形象记忆, (4) 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5) 情感易外露, 自制力较差。这些特点决定了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该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 着眼直观性, (2) 注意趣味性, (3) 培养习惯性, (4) 推进群体协作性。

针对上述特征, 小学阶段“三维”目标的落实, 着力点应该放在“知识、能力”的养成上。这里的知识和能力取狭义的理解, 即听、说、读、写等具体的基本的东西, 如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识记一定数量的汉字、学习朗读的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等等, 特别要注意学习习惯的养成乃至定型。很明显, 以上诸方面它的主体性隶属于“知识、能力”这一“维”, 而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的关联性趋弱。

比较可知, 在小学阶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应趋向简化, 可以搞渗透教育, 可以因“文”因“课”因“人”因具体情况施教, 不必放在核心地位。如果把小学的语文课上成纯粹的文学课、思想课, 淡化甚至忽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 那就完全背离了新课程精神。

当然, 无论是“知识、能力”的养成, 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都离不开一定的“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是一条红线, 它贯穿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整个教学过程。这一“维”从某种程度上讲, 是实施与推进其它二“维”的阶梯或者叫“手段”。

(二) 初中阶段年龄特征一般

为12岁—16岁, 这个年龄阶段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少年期, 在个体心理发展史上是一个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主要表现是: (1) 观察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精确性, (2) 意义识记开始占优势, 词语的抽象识记明显提高, (3) 抽象思维逐渐占据主要地位。由于他们初步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 使他们能够理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一些比较复杂的关系和联系。所以, 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 常常不满足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书本上关于事物现象的解释, 喜欢独立地寻求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他们喜欢争论、探讨、追问。

针对以上特征, 初中阶段“三维”目标的落实与小学阶段不同, 在“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可以基本均衡用力。也就是说, 在这个学段, 我们要一手抓“知识、能力”的培养, 一手抓“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能力”的培养要进一步深入、巩固,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力度要逐步提升, 为高中教学做准备。

当然, “过程与方法”依然要机动灵活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概言之, 这个学段是桥梁学段, 它肩负着小学阶段所传授与培养的知识与能力的整合与巩固, 更开启高中阶段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纵深发展。如果我们去冷静反观,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意义重大。可以这么说, 初中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涉到整个语文教学的成败。要高度重视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

(三) 高中阶段学生年龄一般为15岁—17岁。

这个年龄段在心理学上通常称之为青春初期。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主要表现在: (1) 他们的身体发育已经接近成年人标准。神经系统方面, 脑的重量已和成年人相等。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已发育完全, 联络纤维增长很快, 兴奋与抑制过程已经达到平衡, 但大脑活动的机能仍在继续发育。这一阶段是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 (2) 他们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和稳定在毫无直接兴趣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学习任务上, 能在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中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观察事物也较为准确、深刻、全面, 能通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3) 意义识记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能按照一定的学习目的, 力求分清主次, 采取意义识记的方法来领会和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 (4) 抽象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他们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独立性。 (5) 情感日益深厚, 意志行动带有自觉性。 (6) 学习动机较为稳定, 学习兴趣明显分化。他们已经具备相当水平的自学能力, 能够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创造性地完成各种学习任务, 并且自我监督能力强。

针对上述特征, 高中阶段“三维”目标的落实应该与小学阶段相对。由于这个学段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丰厚, 各种能力的培养也基本形成体系, 所以对他们“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应该渐次减弱。

这个学段是他们思维日渐成熟、情感日渐丰富、世界观开始定型的阶段, 所以对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呈渐强趋势, 突出人文色彩, 培养人文精神, 使学生真正从精神上站立起来。

在这个阶段, “过程与方法”则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落实、总结。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不教, 教师不妨做真正的“拐杖”。

如果在高中阶段我们还抱住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这一“维”不放, 而忽略了对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那就既违背了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特征, 更违背新课程的精神实质。

这里笔者又想起以前对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大辩论。其实, 我们对“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必存有过多的争议, 只要动态地理解它们, 也就变得简单了。在小学阶段, 当然以“工具性”为主, “人文性”为辅;反之, 在高中阶段, 当然以“人文性”为主, “工具性”为辅。这是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的生理、心理、认知特征决定的。语文的“三维”目标与“工具、人文”两性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8.浅析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篇八

因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在《滑轮及其应用》一节的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以学定教——凸现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我们应在以学定教中感悟三维目标

1.应考虑这节课要让学生学到什么——知识与技能,即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和实质;能根据要求选择滑轮或组装滑轮组,学会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考虑要让学生怎样学——过程与方法,即通过科学探究,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组装滑轮和滑轮组,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考虑怎样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哪些环节可以渗透价值观的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在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等过程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意识,能从生活生产实际需要出发,选择不同的滑轮及组合方式达到省力、或方便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目的。

这样我们头脑中就有了一个整体意识,清楚每个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课堂也就比较落实有效。

二、我们应在以学定教中落实三维目标

在我市全面深化课堂改革——采取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背景下,以学定教,落实三维目标也就具体体现在学案的编制和使用上。我在孔祥龙、何元秋老师的指导下,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把本节课内容分成“四大板块”,即“感知——运用——理解——组装”,对于每一板块,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更让学生知道思考什么问题,从哪些方面思考。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将课本知识题目化,使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讨论,达到对本节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比如,我在引入新课时,本想设置“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滑轮?”看似简单的问题,但我在课间调查提问了三个班的学生,只有部分学生也仅能说出“旗杆、吊车”。这样,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发生了冲突,所以我决定重新设置引入方式(以玩具吊车提升石块,形象,直观,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又如,如果让学生直接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滑轮省力或不省力的原因”,这样不仅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易让学生“望而生畏”,所以我精心制作了一个大滑轮模型,并通过分解和组装滑轮,直观、形象地让学生认识到滑轮是杠杆的一种变形。尤其是一小一大两个自制滑轮模型,给学生以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引起学生深思、想象,很容易地突破了难点。这样,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然后,我让学生思考:“把实验所得数据和刚才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所得的结论对比一下,你会有什么发现?你认为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制造矛盾,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从而达到自主获取知识的目的。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总是根据自己给学生设计的学路来备课,有时候却很难上下去,原因是上课时,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而提出的问题有的是不着边际,有的是异想天开,也有的是我们自己都可能还没掌握的。比如,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探究定滑轮的作用时,偏偏有一组测得的数据“拉力小于物重”,就得出使用定滑轮省力的发现。这个原本是不准备说的,也不是教材里所要求的,既然学生提出来了,并且有一定的意义,就不妨根据学生的思路先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质疑、点拨、体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是没按拉力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调零惹的祸”后,从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路优先,焕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真正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并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有以学定教,体现落实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南少林武术进校园”的实践与研究下一篇:市场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