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能源管理系统

2024-07-01

钢铁能源管理系统(通用10篇)

1.钢铁能源管理系统 篇一

江苏省最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开建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网-2011-11-22 11:28:23

近日,南钢集团与江苏恒丰集团签订协议,启动江苏省最大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建设。按照设备10年寿命期,节电效益可达2.93亿元。

在钢铁企业,循环水系统的用电量占到一成左右。恒丰集团调查发现,钢铁企业90%的循环水系统都具有节能潜力,一次技术改造,节能效益在6年以上。此次南钢应用的循环水系统节电技术,核心是通过对循环水泵的流量和冷却塔风机的风量等优化配置,达到节能效果。

“以往都是自己投资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为降低资金和技术风险,这次我们选择了合同能源管理,尝试用市场化机制促进节能减排。”南钢总经理吕鹏介绍。

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恒丰集团负责项目的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和合同期维护,南钢用电收益支付恒丰的相关费用。合同期为4年,前两年恒丰和南钢按节电效益的75%:25%、后两年按33.5%:66.5%分成,预计4年内南钢支付给恒丰节电总收益为8017.46万元、南钢的节电收益为6761万元。

既然是合同能源管理,肯定有约束。一旦改造后节电率小于预定值的80%,恒丰不参与节能效益分享;在80%-90%之间每降一个百分点,恒丰就将分享效益额的2%给南钢;高于预定值,高出部分恒丰按分享效益的50%提取。奖惩分明,让南钢真正实现零投入、零风险。

合同能源管理正在调动越来越多用能企业的节能积极性,省经信委表示,将通过资金、政策等优惠,引导工业企业、公共机构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建设,充分挖掘全社会节能潜力。

来源:新华日报

2.钢铁能源管理系统 篇二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是技术、资源、能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但同时又是产能过剩最严重、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钢铁企业主要以生产生铁、钢材、铁合金等高能耗产品为主, 是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消耗大户。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 迫切需要加速推进钢铁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工作。

钢铁工业更是山西省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国家宏观能源政策导向下, 山西省钢铁企业虽然在能源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之间尚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为使钢铁企业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体系, 降低钢铁行业单耗指标, 9月25日, 由山西省节能中心起草的DB14/T1064-2015《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开始实施。

3.新能源受宠钢铁股遭弃 篇三

同期,在行业方面,受国际油价和煤炭等基础能源价格高位运行的影响,新能源板块受到机构的追捧,该板块以1.18%的增幅排名机构增持板块首位,造纸印刷、稀缺资源分别以1.13%、0.78%的增幅分列第二、三位。另一方面,钢铁板块则由于国际铁矿石涨价96.5%的利空影响,持续走弱。在5月23日与6月23日之间,钢铁板块以2.85%的减幅成为机构的首拋对象,通信与机械行业分别以2.72%、2.38%的减幅排名机构减持榜二、三名。

从个股资金流向方面来看,本階段华夏银行(600015)成为机构减持的首选,卖出其股票最多的3个席位均为南方基金,买入3个席位中有两个南方基金席位和一个华夏基金席位。长百集团(600856)在机构减持中位列第二,卖出其前3名为一家券商和两只基金,买入前3个席位都是营业部席位。香溢融通(600830)位列第三,卖出其股票的前3名分别为上投摩根、华宝兴业和东方基金,买入最多的前3名也均为营业部席位。

4.钢铁能源管理系统 篇四

2009年9月6日,山东钢铁集团与日照钢铁集团在日照签订资产重组与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双方以共同向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增资的方式进行资产重组。至此,这场纠结了近一年的博弈,以山东钢铁集团的胜利收场。随着山钢集团与日钢集团签约的尘埃落定,国内又一个钢铁巨头横空出世。

据相关数据显示,重组日钢后,山钢的产量将达到2931.29万吨,按照2008年中国钢铁产量排名来看,山钢一跃成为探花。而根据最近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来看,山钢和日钢营业收入之和高达1676.92亿元,仅次于钢铁行业中榜首位置的宝钢的2468.39亿元,略胜河北钢铁集团得1670.33亿元,高居第二位。从帐面上来看,这次重组初步达到了目标:积极推动行业重组,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实现产业调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本次省内重组行政性影响颇深,与之相伴的就是缺乏市场化的融合,从而在后期管理上存在一些壁垒和困难。同时,由于本次重组包括以前莱钢、济钢组建的山钢都是一种资产性重组,各钢铁控股集团均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因此,其后期的管理整合难度不小。

那么,该如何评价山东钢铁集团与日照钢铁的重组?仁达方略基于对钢铁行业的长期研究认为,本次重组在战略布局上成功的,后期整合仍需要下功夫。

一、战略布局上是成功的山东钢铁行业的整合之路并不平坦,从2006年山钢“呼之欲出”到2008年初最终挂牌,经历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再到现在成功重组日钢,步子走得很艰难。而且,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山东钢铁集团并没有像日照钢铁集团一样取得让人眼前一亮的盈利,这多少让人对重组后的企业前途有些担心。不过客观地评价,在中国钢铁工业集中度低,联合、兼并和资产重组是大势所趋,以及产业政策鼓励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三重背景下,山东钢铁集团的整合在战略布局上是成功的。

本文发表于博锐管理在线| http:///darticle3/list.asp?id=119411|1

5今年年初,山东省发布山东省钢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年)指出,截至2008年底,钢铁产能10万吨以上的企业约60家,粗钢产能20万吨以上的企业约20家,其中1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山东钢铁集团、日照钢铁、青岛钢铁、潍坊钢铁、泰山钢铁、淄博南金兆集团、鲁丽钢铁、富伦钢铁、寿光巨能特钢、广富集团等。但是产业集中度较低,2008年新组建的山东钢铁集团粗钢产能仅占全省粗钢产能的40%左右,与鲁政发〔2007〕83号文件关于占70%的目标有很大差距。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和企业竞争力不强,难以形成对产品市场以及原料资源的控制力和定价权,所以山东省要继续通过联合重组组建大型钢铁集团,并提到要加强建设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由此可见,山东省对于钢铁工业的规划有着明晰的思路。其实,2008年3月26日,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已经成为省内钢铁重组的一个范例。山东钢铁重组不是济钢、莱钢两个企业之间的重组,而是省管国有产权重组,是国有资产整合后重新成立一个公司,产权建立在资产纽带基础上,政府是大股东。重组方案显示,首先成立国有控股的山东钢铁集团,将济钢与莱钢两大集团资产全部划转归名下,而济南钢铁、莱钢股份两家上市公司仍分别属于两个集团,法人主体地位不变;山东钢铁集团将围绕两大集团的核心优质资产进行调整,实行主辅分离的改革,由山东钢铁集团

直接控股两家上市公司。

时隔一年,山东国资委再次力主组建大型钢铁集团,几乎以同样的方式重组民营大佬日照钢铁,进而组建起跻身国内第一梯队的钢铁集团。一则可以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尤其随着外资进入,以及面临世界市场的竞争,组建大型集团,有利于发挥集团公司优势。近年来,低廉的进入成本强烈刺激了国外钢铁企业的并购欲望,世界钢铁巨头对国内钢企忽视眈眈。米塔尔斥巨资收购华菱管线就是试水之举,其野心并不仅仅在此,还对中国二线钢企垂涎。大量外资并购国内企业,将直接影响中国钢铁产业的结构升级和产业安全。在此背景下,以山钢重组日钢为代表的国内钢企重组,有利于提高对抗外资的侵袭。二则能提高对产品市场以及原料资源的控制力和定价权,能够降低原材料成果;三则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制胜机会。所以,从战略布局上来讲,山东钢铁集团重组日照钢铁是很成功的。

二、重组后应加快整合价值链

对于这次钢铁业的国进民退,不少专业人士颇有微词。原因之一在于,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山东钢铁集团自去年整合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莱芜钢铁有限公司以来,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高达10多亿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营企业日照钢铁早早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霾,实现了高额盈利。为什么二者效益存在如此之大的差距?仁达方略认为,从价值链的角度而言,肯定是日钢集团在价值链条上某个环节上做得比山钢集团要好,采购、研发、销售、渠道等环节都有可能。实际上,作为民营企业的日刚,市场化运作可能更为成熟一些,况且拥有得天独厚的临港优势,所以效益好也属正常。日钢的优势,正是山钢需要借鉴和利用的。对于重组后的山东钢铁集团来说,如何加大价值链整合力度,取长补短,真正发挥重组优势实现效应,是亟需应对的新课题。

虽然,重组以后双方共同出资组建山钢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山东钢铁集团和日照钢铁控股集团各自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日照钢铁集团暂时拥有独立经营权,但是独立经营权并不意味着整而不合。重组后,总部领导依然要加大整合力度,加强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只有这样,该次重组才有实质性意义,并且也是趋势。

为什么要加快整合价值链呢?任何一个企业或企业的某一业务单元都对应着一个相关行业,而每一个行业则存在于上下游的价值链中。企业的盈利能力取决于上下游行业间的博弈能力和在该产业价值链中的定位。钢铁企业只有清楚认识到自己所在行业的行业特点、利润增长空间及特殊的经营模式,根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的相对比较优势,进行价值链的合理定位,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或价值创造能力。那么重组后的山钢该如何整合价值链实现效益最大化呢?第一,识别价值增值点。在行业价值链和业务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价值增值点是在上游还是在下游?还是在本行业哪个业务价值链中的哪一个环节?第二,集团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新组建的集团现有哪些资源?譬如原材料、设备、运输、厂房、营销渠道等资产。第三,有哪些能力?譬如产品生产能力、产品研发能力、产品营销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等。然后再对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集团真正拥有的该行业的资源和能力的优势。宝钢集团就是一个管理整合的成功典范,其管理整合方面的经验包括价值链整合的路径,或许能为重组后的山东钢铁集团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宝钢集团是中国钢铁业的龙头老大,在刚刚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在钢铁企业中,宝钢以2468.39亿元排第1位,远远高于排在第2位的河北钢铁集团(1670.33亿元)。宝钢之所以多年来风头强劲,连续多年位列世界500强榜单,与其积极参与中国钢铁产业的重组,并加强后期管理整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重组整合,包括今年年初控股宁波钢铁的举措,宝钢的规模迅速壮大,目前已形成多类产品领域的钢铁精品基地。在宝钢的重组及其后期整合中,有三大经验值得借鉴。

1、注意文化整合。从仁达方略集团管控总模型来看,钢铁企业集团管控要解决4个核心和关键的问题,且这4个问题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和逻辑性,其中,企业文化又是基础因素。宝钢在重组整合中,始终坚持以宝钢文化为基础,以文化整合推动技术整合和管理整合。宝钢注重不同企业间的文化融合,它没有以包钢文化凌驾于收购的公司之上,而是对其文化有扬有抑,并积极通过沟通交流进行转化,从而成功地进行包钢文化基因的转移。山东钢铁集团是国有企业,而日照钢铁是民营企业,二者在企业文化上必然存在差距,平稳地消除这种文化上的隔膜与障碍是必须引起山钢集团重视的问题。

2、巧妙地进行价值链整合。宝钢集团通过科学地整合六大领域,实现了从采购到研发、从制造到营销等方面的协同,进而把一个大摊子盘活。在此过程中,为充分实现重组目标,在业务层面,宝钢根据“一业特强、适度相关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方针对下属企业进行了系统的评估与重组,通过一系列的转业华拆分、归并和整合,宝钢集团实现了其下公司之间各方面的协同效应,实现了1+1﹥2的效果。

3、在重组之后的,宝钢在集团管控方面做足了功夫,注重资产经营与管理,适度放权。在持续提升下属公司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了一体化运营。而其以债转股等手段进行债务重组的手段尤其值得称道,最终让各企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总之,重组后的山东钢铁集团要立足于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加快价值链等方面的管理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益,进而在“做大”的基础上实现“做强”的目标。

三、加强集团管控,提升管理效率

根据这次重组透露出的部分信息来看,山钢集团日照有限公司是以增资方式进行资产重组,即山东钢铁以现金出资占67%的股权,日钢则以其经过评估的净资产入股占33%的股权,从这个意义上说,山钢与日钢重组是“A+B=C”的模式,由双方共同出资组建的公司组建新的公司。随着这种股权结构的调整,必须要进行管控模式选择、管理关系重新梳理、组织结构调整、总部重新定位,从而实现战略决定结构,结构传承战略。

这也是本次重组后必须面对的重点工作。集团企业管控体系作为一个宏观性的管理议题,里面包含很多内容和考虑因素,但各内容和子议题间既相互关联,又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系统。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控模式,按总部的集、分权程度不同而划分成“运营控制型”、“战略控制型”和“财务控制型”三种管控模式。运营控制型和财务控制型是集权和分权的两个极端,战略管控型则处于中间状态。在三种不同的管控模式下,集团总部参与下属单位经营的程度和下属单位业务相关多元化的程度是不同的。重组后的山东钢铁集团各下属单位业务相关性较高且业务运作比较成熟,产权关系紧密度较高,把管控模式制定为战略管控型应该说是合理的。

集团总部的功能定位是整个集团各管理层次功能定位的基础。一般说来,集团总部具有以下6大功能:战略管理、资产管理与投资、业绩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和协调及共享服务。由于集团的管控模式不同,集团的功能定位也就不尽相同。事实上,即使管控模式相同的两家公司,由于各自具体情况的不同,总部功能定位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根据多来的咨询经验和研究,仁达方略认为,一个优秀的集团,其总部不仅应该是集团投融资中心、产业监控中心、增值服务中心,更应当是价值创造中心和利润中心。集团管控的核心不是产权关系而是基于集团治理的价值创造、效率提升。任何一个公司治理下追求的目标都只有一个,即追求利润。集团管控也是这样,至少需要治理收益大于治理成本。无论是财务管控型、战略规划型、还是操作控制型,治理主体都是要付出成本的,所以集团治理主体(总部)假如作为一个价值创造载体,那么,它通过对下属成员企业的治理创造出1+1>2的收益,且这种收益大于已付出的治理成本,那么,这种管控模式、治理体系就是合理的。

此外,由于集团管控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三维的模式,有非常严密的逻辑关系。要想实现对集团公司的治理和控制,必须进行“两个设计”。一是管控模式设计,管控模式不同意味着治理方式不同,集团对下属企业业务的参与程度不同。二是组织结构设计,即:集团应通过对治理方式和业务参与程度的不同,进行具体的职能分工,将组织模式选择和职能分工的结果用组织结构的法定形式固化下来。在上述两个大前提下,进行权力和责任体系设计,并且要保证责权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监督性,要建立核心治理流程。必须注重的是,责权体系和核心治理流程必须相互对照,才能保证流程实现中所需要的责权也能够被纳入到责权体系当中。

任何集团的战略协同都有两个层面,一是管控层面,一是整合层面。在管控模式确立之后,如何实现母子公司间的战略协同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山东钢铁集团的实践中,采取战略控制型的模式同时又保留日照钢铁的法人主体地位,出现的问题是以一个单体公司的身份来考虑集团战略规划,范围比较窄,其战略管理层次也比较简单,然而集团管理涉及多个公司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战略协同,由于各单体公司资源状况,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实现协同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保留日钢的法人主体地位,除了会产生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博弈外,也意味着几个集团将共用一副筷子,矛盾自然就起来了——同处同一地区,济钢、莱钢、日钢等几个公司无论是产品还是销售业务争夺的企业客户有很大部分是重叠的,存在明显的同业竞争关系。集团总部“几乎什么都管”的功能定位,使得集团总部过多卷入下属业务单位的经营事务,想要完全改变几个公司的组合结构,完全重组几个公司的业务流程、完全重新定义业几个公司的业务,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在未来3~5年的过渡期内,集团公司在这上面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5.钢铁企业设备管理论文 篇五

它是根据设备的磨损学为原理,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不同的检修计划,通过合理检修可以降低设备事故率和防止设备功能的退化[3]。

1.2 预知性检修管理 预知性检修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产生的,根据设备故障发生的原因分析而实施的检修技术,是根据对设备检测结果、视设备的具体状态,来确定最合适的检修时机以及更合理的检修方法。

通过制定合理的检修方法,可以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保持设备的安全、经济、可靠的运行能力,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设备检测维修的费用。

6.钢铁企业物资管理办法流程 篇六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物资管理,合理控制各类物资的库存储备和日常消耗,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采购物资(以下简称物资)是指公司生产建设和经营所需的原料、辅助材料、设备备件及其它物资。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原料是指用于炼钢生产所需的废钢、生铁、铁合金、有色金属、炉料代用品等炉料以及外购锭、坯等。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辅助材料是指生产所需的冶金辅料(渣料、氧化剂、还原剂、电极及其它矿产品等炉料添加剂)、耐火材料、燃料、五金、工具、土杂、化工材料、金属制品等。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设备备件是指用于设备维护检修、生产消耗的零(部)件、装配件。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其它物资包括车辆(内燃机车)用燃油、车辆(内燃机车)专用配件及材料、测量设备及配件(材料)、检测用品以及技改物资、办公自动化耗材、办公用品、劳保用品、消防器材、防汛物资等。

第七条 公司对所有物资统一编码,实行一级库和信息化管理,对专用物资实施谁提出谁负责的责任制管理,对通用物资集中、分类储备。

第八条 本办法适用于归口供应分公司采购的所有物资管理。具有采购仓储职能的经营承包单位、事业部、分(子)公司采购的物资,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完善相应的物资管理办法。技改物资和专控物资由专业主管部门参照本办法制定专项管理办法。

第二章 主管部门及管理职责

第九条 物资管理部门职责分工

(一)物流公司履行公司物资管理部门职责,负责公司物资管理综

合制度的拟定、公司物资管理模式及管理流程的优化、组织物资质量异议处理以及公司物资管理相关工作综合协调。

(二)公司根据管理需要须进行专项控制的专控物资由财务部门根据需要制定专控物资管理办法明确专控物资范围、物资专业主管部门及相关管控要求。

(三)技术管理部门为原辅材料中与钢液直接接触的耐材、辅料及对钢液质量和技术经济指标影响较大的炉料代用品的专业主管部门。

(四)设备管理部门为设备备件专业主管部门。

(五)生产管理部门为生产工具(包括自制工具、生产用五金工具、钢锭模、渣盆、平板、结晶器、砧子、轧辊、导卫等)、劳保用品、公(业)务车辆和生产运输车辆(含内燃机车)用燃油,以及原辅材料中除技术管理部门主管以外的物资的专业主管部门。

(六)理化检测、计量管理部门为测量设备及配件(材料)和检测用品(包括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测量标准、软件、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以及用于维修、保养测量设备的零部件或物品;理化检测所必须的化学试剂等物品)的专业主管部门。

(七)信息管理部门为办公自动化耗材(包括打印机墨盒、色带、U盘、复印机耗材及各类办公自动化设备所需的低值(价值1000元以下)易耗配件等)的专业主管部门。

(八)运输部门为车辆(含内燃机车)、铁路、信号专用配件及材料的专业主管部门。

(九)公司办公室为办公用品(包括打印纸、复印纸、打印用墨、计算器、订书机、装订器、起钉器、剪刀、笔筒、档案盒、档案袋、文件框、文件夹、夹子、尺子、笔记本、信封、笔墨、胶水、胶带、大头针、图钉、订书钉、稿笺纸、复写纸、标签、便签、橡皮、印台、印泥等物品)的专业主管部门。

(十)保卫部门为公司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消防器材、防汛物资的专业主管部门。

(十一)规划技改部门为公司技改物资(包括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由公司负责采购的设备、备件、材料以及调试所需的原辅材料和工器具等)的专业主管部门。

第十条 物资专业主管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本部门所管理物资的管理标准、制度建设,制定相关管理细则。

(二)负责对本部门所管理物资进行专用物资和通用物资分类(通用物资指可在各二级单位、专业厂共用,由仓储部门统一储备统一申报需求计划的物资),下发通用物资目录。

(三)负责主管物资的定额、限额及效用状况管理。组织制定、修订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收集、汇总、分析消耗、进购、使用及储备数据信息。

(四)负责主管物资中专用物资的计划管理。汇总、审核、审批、提报需求计划,并跟踪计划执行情况。

(五)负责参与处理重大物资质量异议;参与重要物资采购谈判、合格供方资质评审、供方评价。

(六)负责物资流转状态管理,减少死库存和库存积压,组织积压物资处理。

(七)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八)负责参与物资验收工作。第十一条 物资使用单位主要职责

(一)负责现场领用暂未使用物资的保管,收集、核实现场物资消耗、使用性能、存放数量等信息,定时向相关部门报送相关报表。

(二)负责编制、申报本单位物资需求计划。

(三)负责物资修旧利废、报废处理。

(四)参与合格供方资质评审、供方评价及重要物资采购的谈判。提出物资使用质量异议,参与质量异议处理。(五)负责参与物资验收工作。第十二条 采购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根据需求计划及库存情况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及时向物资专业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反馈采购计划实施进度和相关信息。

(二)负责优化物资采购模式、严格执行物资采购周期、实施物资采购计划。

(三)负责根据公司决策合理制定择机采购计划、实施择机采购。

(四)负责供应商的管理,组织合格供方的资质评审和供方评价。

(五)负责物资供应需求规律研究、供应市场分析、物资采购性价比跟踪、评估和分析。

(六)负责物资编码管理。

(七)参与入库验收及采购物资质量异议处理。第十三条 仓储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物资实物管理,包括对出库物资的使用情况跟踪检查。(二)负责采购物资收、发、存管理,包括根据验收方式和内容(文件资料验收、数量验收、外观验收、检测验收及使用功能验收等)组织相关部门(单位)人员对物资进行验收,以及物资的实物保管、维护保养、加工和发放配送。

(三)负责编制、申报通用物资需求计划(补库计划)。(四)负责报废物资(主要为以旧换新的备件、工具等)的回收管理。

(五)负责采购物资入库、出库及库存数量、库龄信息等的统计 分析和反馈。

第十四条 技术部门(或物资专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采购物资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性能要求。

第十五条 理化检测、计量部门负责采购物资的理化检验、计量及参与入库验收、异议处理。

第十六条 财务部门负责公司存货价值管理,制定公司存货占用指标;负责物资交易结算、物资消耗核算管理,参与消耗定额的制定、考核。

第三章 管理流程

第十七条 专用物资和通用物资管理流程见附件一“专用物资管理流程图”和附件二“通用物资管理流程图”。

第四章 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管理

第十八条 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由物资专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编制,物资专业主管部门统一实施对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的动态修订和物资系统定额数据维护,每年对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进行一次系统修订,每年一季度下发。

第十九条 使用单位必须依据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制订分解本单位物资消耗和储备定额管控目标。

第二十条 物资专业主管部门每月(或不定期)对物资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分析和考核。

第五章 需求计划管理

第二十一条 需求计划分指导性计划和实际需求计划,实际需求计划分正常计划和应急计划,因抢险、抢修、抢产或其他特殊情况等急需采购物资的计划为应急计划,其余为正常计划。

第二十二条 需求计划的申报必须坚持“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用”和“先修复、利旧后新制,先利库后新购”的原则提报,凡是能修复、利旧、利库的物资一律不得申报需求计划。第二十三条 需求计划须综合考虑生产经营计划、储备情况、消耗定额及采购周期等因素后提出。

第二十四条 指导性计划由专业主管部门每年底组织使用单位、采购部门、仓储部门(单位)、财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综合平衡后提出,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下发。

第二十五条 专用物资需求计划由使用单位申报,通用物资需求计划由仓储部门根据储备定额和库存情况申报。

第二十六条 应急计划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物资专业主管部门审查、核实、审批后,转采购部门按紧急采购处理。

第二十七条 需求计划上报后原则上不允许变更,确因情况变化,需变更计划的,必须先按需求计划申报流程申请计划作废,再重新按流程申报。

第二十八条 计划采购物资在正常采购周期内未到位的,需求单位应以催货通知的形式进行催货,不得重复申报需求计划。

第六章 采购管理

第二十九条 采购计划是物资采购的唯一依据。各物资需求计划汇总审核部门(单位)须于每月18日前将需求计划提报到采购部门,采购部门根据需求计划和库存情况编制采购计划。除主原材料采购计划外,其它物资采购计划数量不能大于需求计划。

第三十条 单件采购金额5万元及以上或单品单批次采购金额50万元以上的采购计划,须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第三十一条 采购过程策划、供方管理、市场资源调查、采购方式选择、采购文件编制评审、合同管理、例外(紧急)采购、异议处理、采购后评估等严格按公司《供应管理标准》(攀长特企管427号)执行。

第七章 验收、入库及仓储管理

第三十二条 物资到库后,仓储部门要及时组织办理验收入库,并及时将物资到库信息通报计划申报单位和计划审核部门,避免重复 计划。

第三十三条 物资验收管理办法由物资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物资专业主管部门制定,验收技术标准由计划申报单位提出,物资专业主管部门审核。

第三十四条 物资验收由仓储部门统一组织实施,仓储部门根据物资验收管理办法规定的流程和验收方式、内容需要(文件资料验收、数量验收、外观验收、检测验收及使用功能验收等)及时组织相应的部门(单位)人员对物资进行验收入库。

第三十五条 采购部门负责采购物资到货通知。采购物资到货后,必须先验收入库再领用出库,确因生产需要或特殊情况需直送现场的,仍须按库房入库程序履行相关验收、入库手续。

第三十六条 采购物资入库前,仓储部门(单位)必须认真核实物资数量、品名、规格、型号、外观标识等相关信息,并组织物资验收,办理物资入库验收手续,建立入库台帐。

第三十七条 仓储部门(单位)须妥善保管已入库物资,建立物资盘点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库存和现场物资进行盘点,并对入库物资数量及在仓储期间发生的损坏、丢失等责任事故负责;及时清理积压、死库存并将信息反馈到相关部门。

第三十八条 物资管理部门定期(原则半年一次)组织对物资进行盘存。对出现的盘盈、盘亏及积压、死库存,物资管理部门必须查明原因,并责成物资专业主管部门追究落实责任,对盘存结果(盘盈、盘亏及积压、死库存)提出具体处理意见。

第八章 发放、使用管理

第三十九条 入库物资须按计划进行发放领用,原则上无需求计划不发放领用。因生产急需,经专业主管部门同意后可先领用后补计划。

第四十条 物资发放原则上坚持“先进先出”的发放原则,对库龄三个月以上的物资,仓储部门要做好统计分析,并优先调剂使用。第四十一条 直送现场的物资使用,必须按物资领用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使用。

第四十二条 使用单位应对领用的物资进行质量验收、使用前的质量复查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跟踪,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使用信息。

第四十三条 对具备以旧换新条件的物资,须严格执行以旧换新领用制度,专业主管部门应制定所主管物资的以旧换新目录。

第四十四条 使用单位必须按需领用物资,并加强领用物资管理,建立消耗台帐、报废返(退)库台帐及使用寿命记录台帐等相关台帐。对领用未及时使用的物资应按规定办理退库手续,日清月结,严禁“以领代耗”。

第四十五条 报废物资原则上集中回收处理,具体处理按照公司存货管理办法和废旧物资管理办法执行。

第九章 结算管理

第四十六条 合同(或协议)、发票、机打验收入库单是供应商与公司结算的依据,机打物资领料单是公司内部单位结算的依据。

第四十七条 公司内部物资流转结算坚持“当期领用,当期结算”原则,无特殊情况不得拖延结算时间。对交易手续齐备、程序规范的关联交易,收、付款单位不得无理拒收、拒付。

第十章 责任考核

第四十八条 物资管理考核由物资管理部门制定《物资管理专项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各相关部门须根据本办法及时制(修)订物资管理各流程相应的配套管理办法。

第五十条 本办法由公司企业管理部门负责解释。附件一:

公司专用物资管理主流程图

攀长特公司专用物资管理主流程(使用单位)二级单位、专业厂核实库存提出需求专业主管部门采购部门仓储部门(物资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拟订需求计划接收、汇总需求计划不通过核实库存、审核需求计划通过接收需求计划编制采购计划实施物资采购物资到货通知异议处理不合格组织物资入库验收合格合格领用验收物资入库、配送、发放不合格组织异议处理结算投入使用

附件二:

公司通用物资管理主流程图

攀长特公司通用物资管理主流程(使用单位)二级单位、专业厂采购部门仓储部门(物资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接收需求计划拟订需求计划编制采购计划实施物资采购物资到货通知异议处理不合格组织物资入库验收合格领用验收合格不合格物资入库、配送、发放组织异议处理结算投入使用

7.钢铁能源管理系统 篇七

十五末期、十一五初期, 在发改委工业企业节能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 国内钢铁企业能源中心建设形成了一波小高潮,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新建或改造能源中心。能管中心的建设为企业的建设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但是, 现存的一些能管系统还存在一些缺陷。首先, 企业对能源管理中心实施效果的认识还不够, 尤其是对采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水平的认知度还不高。其次, 相当部分钢铁企业能源系统的装备水平, 尤其是数据采集仪表和基础自动化水平还较低, 难于达到能源管理中心系统需要的配置水平。当前, 钢铁企业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 各工序之间物流量不相匹配, 相互衔接在时空上出现误差, 影响了企业整体节能效果[1]。

2 能源管控信息系统建设目标和内容

按照先进的运行管理和能源管理的理念, 对能源管理系统模式进行改进, 并在应用系统的设计中得到切实的贯彻, 确保设计的系统与管理思想紧密集成, 以实现为节能、减排和环保服务, 实现钢铁能源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生产服务[3、4]。

3 能源管控信息系统构架

3.1 系统总体构架

钢铁能源管控信息系统主要由主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采集站系统、能源调度软件系统、基础能源管控信息系统等组成。

钢铁能源管控信息系统, 从功能层次上分为三个部分即:基础能源管控信息系统、能源监控与调度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

基础能源管理层主要实现能源数据管理、统计、分析、预测等功能, 包含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以及操作站、工程师站、打印机等设备。能源监控与调度层主要是收集底层数据采集层传送的信息, 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显示、统计分析、趋势记录和报警, 实现对全厂各种能源介质的生产、输送、消耗流程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实现现场能源数据的采集, 并把采集到的数据上传给能源监控与调度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由环网和现场的数据采集站组成。

3.2 系统硬件建设方案

能源管控信息系统服务器主要包括实时数据库服务器、历史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根据系统功能的不同, 考虑到系统容量, 系统负荷以及实时性的要求, 系统共配置一组 (2台) SCADA实时数据库服务器, 1台历史数据库服务器、1台应用服务, 1台WEB服务器。

实时数据库服务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现场所有系统的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 并为MOSAIC系统应用程序提供数据服务。

历史数据库服务器完成数据的长时归档、数据压缩、数据备份、与公司信息化系统 (如ERP) 的数据交换, 并与公司ERP的数据同步。

在应用服务器上运行基础能源管理应用软件, 实现系统能源管理功能, 包括能源实绩, 能源预测, 能源计划以及能源分析等等。

WEB服务器主要用于远程数据发布, 系统提供WEB服务功能, 可与远程计算机上完成能源管理控制系统的监视功能。

3.3 能源网络系统方案

总体网络层次结构采用工业以太网、中央核心交换网络和标准客户以太网的三层结构, 拓扑结构采用环形结构和星型结构的混合形式。工业以太网设计采用1000M光纤环网构成。工业环网交换机布置在现场各采集系统附近, 各采集系统通过双绞线或光纤连接到工业环网的各个子站交换机, 形成星型网络结构。按照这种方式, 最终工艺区域的所有采集系统的数据都接入到环网中, 形成区域工业以太网数据的共享。中央核心交换网络上连接实时数据库服务器、历史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GPS时钟对时装置等。交换机还用于管理整个网络系统中的VLAN及路由等。

3.4 能源数据采集方案

根据钢铁能源管控信息系统对能源数据的需求, 结合钢铁自动化规划设计情况, 能源数据采集采用网关通讯和直接I/O采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集。

3.4.1 网管通信采集方式

根据管控一体化的要求, 为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数据采集系统将采用直接从现场PLC系统通讯采集数据的方案。通讯方式需要采用网关进行能源系统网络与现场生产控制系统网络的有效隔离, 因为现场生产控制系统与能源管理监控系统分属于不同的业务流程部门, 其责任界面非常清楚。因此必须要将两个系统的软硬件系统严格的隔离开。

网关方式可实现数据本地存储和回填功能。当能源系统的网络出现故障后网关可实现数据的本地长时间存储, 待通讯恢复后网关自动实现历史数据的回填, 即自动将通讯中断时间内的能源数据自动上传给能源系统的实时数据库系统, 实现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回填, 供报表系统和故障后的分析等使用。

3.4.2 直接IO采集方式

对于没有基础自动化系统的能源数据, 需要 (下转第20页) (上接第17页) 增加MOX Unity数据采集装置, 将现场仪表的信号接入到数据采集装置中, MOX Unity再通过DNP 3.0国际标准通讯规约把数据上送到MOSAIC实时数据库。

3.5 能源管控信息系统应用功能

钢铁能源管理系统是钢铁信息化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能源数据进行采集、分析, 处理以实现对能源生产, 能源转换, 能源计划、能源耗用、能源平衡、能源预测、能源设备、能源质量等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功能, 应用系统包括能源综合监控系统和基础能源管理系统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3.5.1 能源综合监控系统

能源综合监控系统对钢铁的能源介质和能源设备进行监控, 实现对能源介质的发生量与耗用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显示和报警等, 对重要工艺数据、关键能源设备和重要能耗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采集和显示、报警等。对系统异常和事故进行应急处理等。

能源综合监控系统通过对能源数据进行分析、模型设计、计算和统计, 实现实时能源动态平衡预测, 生成预控结果, 进行能源介质实时动态平衡分配, 达到优化用能、节约用能的目的。基于对能源系统进行调度的方案, 对具备条件的站点实行远程操作。

3.5.2 基础能源管理系统

础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对各监控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采集功能的优化改善, 提高能源消耗管理评价系统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通过能源管理系统的计划过程、平衡预测、各主要工序的能源生产和消耗情况的监控与分析, 建立客观的以数据为依据的能源消耗评价体系。

通过对能源基础数据的挖掘分析, 以成本中心的模式, 向ERP系统提供完整的、真实快捷的能源系统分析数据和核算结果, 为公司生产运营、成本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真实、实时的能源统计分析数据可以自动上报公司决策者, 并生成领导查询报表。

4 总结

本系统建设具有以下诸多优点:1、数据采集采用网关设备、保证能源网络与生产控制网络的有效隔离。2、UNIX平台的分布式系统架构、保证整个能源管控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3、增加事故历史回放功能、有利于分析生产故障的发生原因等。该系统能监控钢铁企业的能源管理状况, 并能做到智能提供决策方案的效果, 对钢铁企业的生产运营和节能减排有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宋健焜.能源管理系统设计及节能分析[J].有色金属设计, 2012, (2) :88-89.

[2]王中毅, 叶瑞海.能源管理系统在钢铁企业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 (21) :18-19.

[3]胡燕.面向中小企业的能源管理系统设计[J].自动化与信息工程, 2012, (4) :38-40.

8.钢铁企业信息化管理文件 篇八

题目

一:目的:明确下发管理文件的源头,出发点

二:适用范围:明确文件的管理范围,设定边界

三:不同项目间定义:涉及多个项目或事件,给项目或事件清晰的分类,明确的定义以便设定不同的制度

四:职责:将整个项目或事件涉及到的相关个人和单位的职责详细定义 五:要点:将整个项目或事件按执行的先后顺序详细制定执行步骤和制度 六:相关文件:本文中涉及到的相关文件

七:附则

起草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时间

9.钢铁能源管理系统 篇九

目前,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设备集中采购管理的重要性。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应该将拥有的所有资源管理好,并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发挥在自身的优势领域之中。大型钢铁企业的设备集中采购管理是指对材料、设备由企业总部进行集中的采购与调配管理。通过此类办法,可使得很多大型钢铁企业实现经济收益目标。作者所工作的宝钢某150万吨/年的热轧厂,设备、材料、备品备件种类约有13000余种,更不要说长流程(包括原料、炼铁、炼钢、轧钢等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线)的钢铁企业。通过这一情况来看,提高大型钢铁企业设备的采购管理,对于企业的优势与产业链构建、企业设备质量与核心的竞争力来说都将有极其深刻的影响,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当前大型钢铁企业设备集中采购管理现状

1.1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规模效益

大型钢铁企业往往经历了数年甚至几十年的运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比较完整的采购管理制度。总的来看,当前的钢铁企业采购管理状况参差不齐,随着钢铁企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很多不足也越来越明显。首先来讲,很多的大型钢铁企业并没有发挥有效的采购规模效益。为了满足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需要,这些企业的设备材料采购往往在数亿元左右,部分企业甚至达到几百亿元,大部分物资通常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进行采购。常见的采购工作都是由大型钢铁企业的分公司、设备采购部或者项目工程部来完成。因采购规模的不经济性和总量的不确定性,很多大型钢铁企业不能使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在价格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无法有效控制采购成本,使得采购成本偏高[1]。

1.2重复采购情况增加了库存

由于一部分企业并没有实行统一的采购管理制度,很多内部的分公司与项目经理需要根据自身所承担的任务去采购设备,形成了管理的混乱和购买上的冲突。如型号基本相同的通用物品:行车、泵、阀门、备品备件,分子公司各自采购其各自的数量都不多,显然价格也比集中采购偏高。部分企业为了确保现场的安全生产,在库存上都留有一些余量,导致库存总量的过剩。很多企业的设备属于闲置不用的状态,这也就使得了大型钢铁企业中内部浪费了宝贵的运行资金,管理成本大大提升,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竞争力的下降。

1.3使用率和利用效率较低

因大型钢铁企业内部缺少集中采购管理模式,重复的设备采购也使得设备超过了实际的工作需要。但内部调度上没有协调好,使得部分设备处于闲置或者半闲置的状态,尤其对一些为适应工程设计的要求而购置的特殊设备。据以往经验来看,很多的大型钢铁企业的设备使用利用率并没有达到百分之百,这也就代表了有一部分的设备处于闲置的状态,因此还存在较大的使用潜在空间。大型钢铁企业应在设备的使用率与利用率上进行精细化管理,解决资源不足与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使企业的整体运营规模不断扩大[2]。

1.4管理能力欠缺

随着大型钢铁企业的经营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因此设备的数量也在不断上涨,但管理设备的资源却显得明显不够,并且很多技术人员的数量也无法满足现场的管理需求,影响了大型钢铁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并且很多企业内部的制度并不清晰完善,监管的力度也并不强,从各个方面均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发展。

2加强大型钢铁企业设备集中采购管理的措施

2.1对设备集中采购认识的提高

为了提升企业的成本竞争力,需要将设备集中采购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实践运用。首先需要提高企业内部对于设备集中采购管理的认识,目前很多的大型钢铁企业对于设备集中采购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盲目采取一些措施,虽然有一定的效果,总体还是非常混乱。对于设备集中采购的重视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但具体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瓶颈。实际的困难源于对实质的认识程度不够。对设备的集中采购管理是为了杜绝重复设备的购置,保证设备的质量能够达标,提高使用效率,最终节约成本。公司相关的部门与管理人员需要提升对此方面的认识,推行大型钢铁企业的设备集中采购方案[3]。

2.2管理制度的完善

因大型钢铁企业设备采购范围较广,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的介入。制度中应明确注明各个分公司所负责的项目与职能,将相关的责任进行清晰明确的划分,并将所需要的手续与程序明确制定,使得设备的集中采购管理运行规范化。在集中管理制度施行过程中,应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任何设备都采取集中采购的办法,应依照实际设备的需要情况进行规划。节约生产周期的总成本才是根本目的,可以说,集中采购管理制度的完善也有利于大型钢铁企业更好的发展。

2.3做好拟购设备的分析研究

大型钢铁企业的设备采购需要的投资金额较大,占企业成本比例也较高,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也大。对于设备的采购需要统一的安排,进行前期的采购方案策划,事先要做好可行性研究,对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在此之前应思考权衡拟购设备是否技术先进可靠,能否为企业创造经济收益、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等等。并且需要研究设备能否在不同的工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并且要考虑重复设备的购置问题,使大型钢铁企业的资金利用发挥大最大化。

3集中采购的关键点

沃尔玛供应链体系是集中采购的典范,他们建立了高效的集中采购方式,而且第一家使用了卫星的方式对全过程信息化进行高端支撑。集中采购是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对一系列的产品进行及时的收集、分析、统计、计划。根据作者的多年经验,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1)建立有效的集中采购的目录名单,包括产品、主要参数的信息,编制详细的物料代码。(2)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跟踪、记录、管理,作者所在的公司采用了SAP数据库软件系统,进行项目情况的全程沟通。(3)进行有效的供应商管理。进行集中采购供应商的质量是成败的根本,在社会化大体系的背景下,企业和供应商需要签订质量承诺协议。(4)建立供应商后评估和评价体系。在集团范围建立建立供应商的评估体系,对供应商的各种行为进行综合评价。(5)对物流进行有效、系统的管理。在大型钢铁企业中,物流占了整个成本链中的重要部分,特别是西部企业,物流本身就可以转为效益。物流仓库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4集中采购的效果分析

任何单位通过严格控制各方面成本,特别通过集中采购降低工程、设备等采购成本。例如,表1为作者2015年7-12月份收集的同类产品招标前后价格比较表,集中采购后采购成本低约15%-28.35%;甚至在植被绿化上,招标后比招标前的总价格降低了约45%,见表1。例如行车的钢丝绳从原来的6400元/吨降到降到4200元/吨,扣除因物价变化因素,采购后比采购前优惠率6.25%,对于通用物资,不同的规模意味着不同的话语权和价格。5结束语综上所述,大型钢铁企业的设备集中采购管理对于企业的经济收益来说十分重要,并且能保证钢铁企业的工程需要。但目前我国的大型钢铁企业内部的设备集中采购制度还存在极大的不足之处,解决其中的问题是我国相关部门应思考的首要问题。对钢铁企业的设备集中采购,对制度完善管理,并实际应用于工程建设之中,将极大程度改善我国钢铁行业的收益水平,并整体推动基础工业的发展,对我国的整体经济建设来说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0.钢铁能源管理系统 篇十

一、我国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现状

21世纪之前,我国的钢铁企业大都还没有形成节能减排的意识,很多钢铁企业把工作重点都放在了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总量上,对于能源消耗基本没有做出过高的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企业更是迎来了百年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种大环境下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开足马力加大钢铁的生产总量,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8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中国政府对钢铁行业为代表的高耗能产业做出了全面的反思,下定决心要做好本国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事实上,在钢铁生产过程中,能源已经占据到钢铁生产成本的30%左右,除了保护环境、节省能源之外,很多钢铁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也在不断的进行反思,反思如何进一步的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发现,我国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的并不是很理想,很多钢铁企业的节能工作都是在不断的改建和扩建中所完成的。事实上这也给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要想在这种结构复杂、先天设计不足,后天随意变更的钢铁企业中全面科学实施节能减排谈何容易?基于此种情况,当前我国钢铁企业大都面临一种非常尴尬的局面: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势在必行,但是究竟如何进行节能减排工作却是一筹莫展。

二、未来钢铁企业的节能方向与途径

为了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我国钢铁企业节能可以沿着下面几个方向开展:

(一)建立节能工作的基础

如何建立好钢铁企业节能工作的基础呢?笔者认为钢铁生产的各道工序必须要重视节省能源,对铁水和烧结矿等重要能源的消耗更要投以必要的重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降低钢铁生产工序中溶剂料以及零部件与耐火材料等非能源物质的单耗。众所周知,对于生产钢铁的企业来讲,影响其吨钢能源消耗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铁钢比”。假如一个企业吨钢能耗高的话,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判断其“铁钢比”就一定会高。但是,要想降低“铁钢比”不是单纯依靠企业的力量就能做到的,这主要是与我国所储存的废钢资源密切相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内的很多钢铁企业都采用了扩大电炉钢比例的做法。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走精细化道理,实施精料方针,努力提高烧结矿和球团矿的品位,这样才是降低钢铁产业能源消耗的正确途径。

(二)抓住节能工作的重点

所谓钢铁企业节能工作的重点,主要是要大力提高钢铁企业能源系统生产、转换、加工等环节的能源转换效率。遗憾的是,钢铁企业的能源高效转换本应该得到有效发挥的,它也是钢铁联合企业的3大功能之一。但是如今却成为制约我国钢铁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拉大了我国钢铁企业与国际先进钢铁企业的差距。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焦炭、电力等重要能源在钢铁企业的生产以及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过高所造成的。基于此种情况,我国的钢铁企业在未来的节能减排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相关的技术手段研究和运用,努力提高钢铁生产过程中能源系统的转换效率,尽量减少钢铁生产、转换和加工等环节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另外,还要努力降低钢铁各生产环节中燃料、电力、氧气、蒸汽以及工业水等能源动力的单耗,这也是我国钢铁企业未来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努力方向。

(三)降低回收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我国钢铁企业在废钢的回收和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回收生产过程中所散失的各种余热、余能和废弃物等都是造成我国钢铁企业能源消耗的重点。相关学者通过其研究表明:中国整个钢铁行业对余热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效率,与国外先进的钢铁制造业相比,整整落后他们20%左右,与韩国和日本的差距还要大。基于此种情况,我国的钢铁企业要想降低在回收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还需要不断发展自身的技能技术,依靠先进的技术来降低能源消耗。与此同时,还要组织相关专家对余热余能资源的回收利用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促进节能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和进步。笔者建议可以将以往余热资源的单一间接回收方式改变为间接或者是直接联合回收;还可以将单纯的热回收改变为热电联产。这些都是降低回收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由于我国钢铁企业一直在能源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都不到位,现在突然实施节能减排确实给一些钢铁企业带来了压力,显得力不从心。即使是到了今天,我国钢铁产业的能耗水平仍然比韩、日等国高出40%左右。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要积极克服,努力进行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面对我国钢铁企业巨大的能源消耗现状,我们必须要改变以往的生产方式,加大节能投入。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国的钢铁行业才能取得更快、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十八大思想汇报:明确方向和目标下一篇:单身青年联谊会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