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课堂活动(共8篇)
1.阅读课课堂活动 篇一
州城街道师柳林小学
“迎国庆”手抄报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提高学校大阅读课的有效开展,激发学生学习爱读书兴趣,促进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也为了让学生正确、端正书写作业,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特举行手抄报比赛。
二、比赛时间:
2016年9月26日---10月8日
三、参赛对象: 一、二、三、四、五年级全体同学
四、比赛办法:
1、参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份手抄报。
2、各班阅读课教师负责指导(班级、作者姓名书写在作品背面右上角)。
3、各班于10月8日之前上交学生作品,学校将组织评委评定各年级获奖等次。
4、学校领导及各班班主任作评委。
五、评分标准:
1、主题健康、鲜明、与时俱进。
2、版面设计新颖、合理、插图美观。
3、书写工整、字迹清析、美观、规范。
4、内容充实、可读性强
5、整体效果好。
6、图文一律为学生手笔。
六、奖励办法:
1、学校评选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分别给予表扬及奖品奖励。
2、获奖作品将在学校展出。
七、评委:
孙宏
梁波
师玉路
张龙雷
高慧
吴瑞祥
徐芳
赵秀菊
2.阅读课课堂活动 篇二
一、语言知识, 在情境中生根开花
笔者对语言点情境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为学生搭建语言运用的平台。
片段一:8AUnit 5Reading的读后环节。用多媒体播放中央电视台主题为“相生相惜, 共创和谐”的公益广告。在广告中, 一群鸟儿在蓝天下自由地翱翔, 然而, 鸟儿却逐渐地减少, 大片的绿洲开始沙漠化。学生根据所看录像, 用本课所学的语言点知识“more and more/less and less/fewer and fewer/make space for/the importance of/actively take action”等编一段对话。
【评析】在掌握语言点知识的基础上,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影像资料来加深理解, 对非完整性的情境进行想象、创造。学生自编有情节的短文或对话, 小组内交流、讨论和质疑, 写下对话或短文, 再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 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又能培养其运用所学语言点写作的能力。实践表明, 语言知识的掌握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 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能对语言项目及规则有更深刻的认识, 实现学以致用。让语言知识借助情境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开花。
二、角色扮演, 在情境中内化运用
角色扮演是学生运用新旧语言知识, 就某一话题通过情境创设, 发挥想象, 进行分角色表演的活动。它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所学内容, 增强运用所学句型的能力,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角色扮演帮助学生克服语言学习的枯燥感, 使语言学习充满了活力。
片段二:8A Unit 4Reading的读后环节。笔者设计了猎人、农民、学生三类人遇到熊猫时的场景, 分为三个场景分别表演。根据如下对话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Farmer cutting down the trees)
Panda: (crying) Don’t cut down the trees, please...
Student A:Oh, stop!You can’t cut down the trees.The pandas will...
Farmer:I am sorry.I will not do that again.
Panda: (the whole family bend their body) Thank you!
【评析】笔者创造真实的情境,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华, 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使语言学习变成有意义的语言交流。同时, 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用英语做事情亦内化了语言知识, 培养了学生表演、沟通能力。
三、解读文本, 在情境中拓展提升
在读后环节应紧扣阅读材料, 创设情境, 对话题进行拓展延伸, 有一定的深度和开放性, 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拓展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片段三:9A Unit 5Reading的读后环节。在观看了一系列关于Audrey Hepburn的生平介绍图片后, 学生因赫本的成功和完美而受到深深的震撼。笔者给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 (1) What makes Hepburn successful? (2)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her?在小组讨论之后, 每组选择一名同学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评析】笔者通过一系列关于赫本的生平介绍的图片的播放, 重现情境, 唤起学生了解赫本、学习赫本的热情。学生对人物优秀品质的思考, 使得本课的教学不仅局限于知识教学本身, 更促进了学生情感上的升华, 达到了知与情的统一。
四、工具人文, 在情境中合二为一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学科, 两者相辅相成。所谓工具性, 指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 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所谓人文性, 指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 丰富生活经历, 形成跨文化意识,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发展创新能力, 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那么, 应当如何在教学中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相辅相成呢?在阅读的最后环节, 教师可根据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主题, 对教学进行拓展和延伸, 让学生联系生活, 积极思考, 各抒己见, 实现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阅读课课堂活动 篇三
我将众多的方法总结归纳如下。(1)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导入,包括图片导入、视听导入、背景知识导入。(2)教师提问,师生互动导入,包括自由交谈导入、课文话题导入、设问导入、复习导入。(3)以学生活动为主进行导入,包括讨论导入、组织竞赛和游戏活动、五分钟演讲、头脑风暴法、表演导入。
教学案例1:人教版模块二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我首先通过brainstorming的形式和学生回忆跟sports相关的词汇,如athlete, competitor, competition, gold medal, the Olympic Games, event, stadium, motto, torch等等。然后再以知识竞赛的形式组织学生分组抢答,题目以奥运会的相关知识为主,并分别设计了一些古代奥运和现代奥运的内容,以便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为接下来的阅读课文做好准备。
(1)How often are the Olympic Games held?
(2)How many kinds of Olympic Games are there in the world?
(3)What’s the host city of the first Olympics?
(4)Who was China’s first gold medal winner and for what event?
(5)When and where did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start?
(6)When and where did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start?
(7)What are the three words that show the spirit of the Olympic Games?
(8)What do the five rings on the Olympic flag stand for?
(9)What’s the motto of Beijing Olympic Games?
这些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导入设计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同时激活了他们原有的知识体系,为即将进行的课文阅读作好了充分准备。
教学案例2:人教版模块二Unit 5 “Music”
音乐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在设计这节课的导入时,我尝试过几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由学生开始。首先让当天负责presentation的学生唱一首歌,调动起整节课的气氛。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他所演唱歌曲的类型,进一步讨论音乐有哪些类型和他们喜欢哪种类型的音乐,再过渡到学生所熟悉的乐队,由此很自然地引出课文中的门基乐队。还有一种是我先唱一首客家山歌,从讨论本地的歌曲过渡到中国的歌曲类型发展,比如红歌—文革时期的歌曲—乡村音乐—流行歌曲,由学生非常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入手,通过表演和讨论的形式导入课文。
从教二十年来,我结合课文体裁和内容,把各种导入方法结合到实际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年所带的高一两个平行班中,我进行了阅读课导入策略的实验研究。研究主要采取调查问卷和学生直接访谈两种方法进行。由调查结果可见,学生都比较喜欢活跃的英语课堂,认为课堂前几分钟的导入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和整节课有较大关系。不喜欢没有任何导入的英语课堂,喜欢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有较多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参加。同时大多数学生对英语阅读有畏惧心理,兴趣不足,而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促进英语学习。在跟学生的交谈过程中,我主要了解了他们较喜欢的导入方式以及对英语课堂的感触和建议。被访谈的学生充分肯定了课堂导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课堂要多设计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他们认为这些活动能大大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五年级阅读课课堂教学指导 篇四
尝试练习
1.指导择优读书的方法:
优的标准:①内容好,使人积极向上。②语言优美。能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方法:一是先看首尾,摸清来势。二是倒读。三是不读读不懂的书,四是长篇小说跳过去继续读。
2.进行尝试练习,进入图书馆进行择优选书。
3.组织交流。
4.小结方法和心得。方法:
1.学生学习择优读书方法。
1、去图书馆选书
3、小组交流选书方法,进行全班交流:
①根据自己爱好选择,或根据老师和家长推荐进行选择。②按类找书。③运用方法进行浏览,确定优劣。④注意爱护书籍。
设问延伸
巩固方法
1、设问;你以前上怎样择优读书的?以后该怎样择优读书?
2、组织交流。
3、小结;书籍是文化和智慧的载体,是前人劳动成果的结晶,我们学会了择优读书,就能在知识海洋中撷取属于自己的那朵浪花,愿同学们阅读更多的好书,掌握好人类进步的阶梯,取得更大的进步。
1、学生讨论
2、全班交流
布置作业
5.阅读课课堂活动 篇五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学法初探
阳信县勃李中学 于月荣 姚国英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出版的埃德加·富尔所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精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是国内教学改革的潮流,而且也是世界教学改革的方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其中有一些“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是以往“大纲”中没有的。其意义在于: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体验,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对教学过程有正确引导,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和方法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语文新课程的学法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掌握学法,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本文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语文新课程的学法指导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建立“学”的概念 强化“学”的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实际上不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认识不足,他们往往只满足于听懂了,会背了,能把老师讲的内容在笔记本上记下了等等,像嗷嗷待哺的雏鸟,被动接受老师的喂养和灌输。这些学生可以说是挺用功的,但由于不善学,不得法,学习效率往往不高。因此,帮助学生建立学法概念,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是进行学法指导的首要之举。试看下面两个例子。
湖北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在一次公开课上,为了启发学生对学法重要性的认识,讲述了“吕洞宾点石成金”的神话故事。在学生津津有味地听完之后,他问道:“同学们,如果有可能的话,你是想要那一堆堆闪闪发光的金子,还是想要吕洞宾那神奇的手指?”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热烈讨论,最后形成共识:要吕洞宾的手指!因为有了这神奇的手指,金子就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洪镇涛先生抓住时机,顺势引导:“这和我们的学习是多么的相似呀!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单纯的死记硬背更重要、更有价值。正确的学法就是那神奇的手指!同学们切记: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为了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魏书生老师经常和学生商量:不妨把教室、教材的名称变换一下──学校称作学校,这很好,因为这是学生学习的场所;那么教室就应该叫做“学室”,即学生学习的房间;教材就应该叫做“学材”,即学生学习的材料或书籍。这样,学生就饶有兴致:学生来到学校,走入学室,拿起学材,开始学习。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自主意识已被唤醒。
上述两例表明,要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地位,首先要解决学生“愿学”与“乐学”的 问题。否则,也就谈不上“会学”与“善学”了。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愿学”与“乐学”是推动其发展的前提和动力。
二、示范“学”的方法 渗透“学”的规律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径和程序,方法可以引导人们沿着正确的途径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它具有可重复性和普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情况就会必然出现。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学中如能将读写听说思的方法和规律传授给学生,便能以一当十,事半功倍。当然,这种“传授”不是简单、空洞的说教,而是自然的融合、巧妙的渗透。怎样在新课程教学中做到学法指导的融合和渗透呢?
1. 教法的选择应有利于指导学法。
高明的做法是:寓学法于教法之中。教学过程既是教法的实施,又是学法的体现。特级教师余映潮的课可谓寓学法于教法的典范。例如,余老师在教《律诗二首》(孟浩然〈过故人庄〉和陆游〈游山西村〉)时,主要按四个板块组织教学:细腻指导“吟读”,精心点拨“译读”,巧妙引导“背读”,创新设计“说读”。它们环环相扣、层层铺垫、步步深入,整个教学过程以“读”贯穿始终,新意迭出,余韵悠远,培养了学生对古诗的感受、理解、领悟与拓展能力。更为巧妙的是,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阅读古典诗词方法的体现。余老师最后强调说:“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实际上是一节学法课。老师给它取了个名字:一诗四读。以后你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读古诗。这是文言诗词的一种学法。”余老师对这种“渗透式”的学法可以说情有独钟。如在《鹤群翔空》的教学中渗透“三句话自读法”,即“速读,整体式概括;寻读,板块式积累;细读,多角度品味”。如在《天上的街市》教学中渗透“诗歌美读法”,即“感受音乐美,想象图画美,理解情感美”。如在《口技》的教学中渗透“一词经纬法”等等。这种学法和教法的融合与渗透,正如“水中之盐,蜜中之花,无痕有味”(钱钟书语)。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示范和点拨学法,要有助于学生迁移和运用学法。
示范引路,使学生有“法”可依,易学易会;启发点拨,给学生排除障碍,变难为易。例如,北京特级教师宁鸿彬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精心设计了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的教学措施。宁老师在学生提出了“蠢、笨、新、骗”等十余个能概括情节的“一个字”之后,先教给学生用“排除法”去掉了那些不是概括情节而是概括人物的字,再教给学生用“检验法”去掉了那些不是概括全篇情节的字,最后用“比较法”筛选出了那个既能概括全篇情节,又能突出本文情节特色的“骗”字。学习分析人物形象是阅读小说的主要任务。如何去分析,从哪些角度去分析,是学生备感困惑的难题。宁鸿彬老师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抓住鲁提辖、郑屠和金老父女这三个方面人物之间的联系去理解人物形象。这三方面人物之间的联系是:鲁提辖是怎样对待金老父女的,即一问(为何啼哭)、二赠(银两)、三救(逃出虎口);郑屠是怎样对待金老父女的,即一占(霸占金翠莲)、二弃(赶走金翠莲)、三诈(虚钱实契诈骗银两);鲁提辖是怎样对待郑屠的,即一耍(消遣他)、二揭(揭露强骗金翠莲的罪行)、三打(三拳打死);郑屠是怎样对待鲁提辖的,即一从(顺从的伺候)、二拼(拼命)、三饶(求饶)。此后,宁老师引导学生把上述情况联系起来研究,鲁提辖和郑屠这两个人物形象就一目了然了。由于小说中的人物总是与外界环境、事件以及其他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这种“抓联系,析人物”的小说阅读法,既有利于学生弄懂故事情节,又有利于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更有利于学生迁移运用,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可谓一石三鸟。
3. 新课程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应是灵活的、创新的。
学习有法,但学无定法,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善于打破思维定势,巧选研读角度,进行创造性的阅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1)用“一词经纬”的方法阅读《安塞腰鼓》,可以抓住文中间隔反复出现、独立成段的“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中的“好”字,因为它最能高度概括作者对安塞腰鼓的直接赞美之情。由此带出一个事关全文内涵和主旨的关键问题: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研读课文,不难发现:从形的方面说,安塞腰鼓好在火烈的场面美、激越的鼓声美、强健的后生美和变幻的舞姿美;从神的方面说,好在它歌颂了生命中奔腾的力量,歌颂了黄土高原人民冲破束缚的强烈愿望,歌颂了一种阳刚之美。(2)用“一线串珠”的方法阅读《七根火柴》,可以抓住“七根火柴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这一问题,研究这“七根火柴”与风云莫测的草地环境的关系,与奄奄一息的无名战士的关系,与受伤掉队的卢进勇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课文先后写了──环境恶劣需要火、(无名战士)舍身为国贡献火、(卢进勇)前仆后继送到火这样三部分内容,围绕“七根火柴”这一线索刻画了无名战士和卢进勇的感人形象。(3)用“选点突破”的方法指导单元总结,可以做好以下几件事:知道一点常识,识记一批雅词,品味一组奇字,摘录一些美句,重温一个精段,学习一种妙思。用这种方法进行单元复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学生将来的阅读和写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6.课堂展示课活动总结讲解 篇六
为切实解决我校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低效和无效问题,围绕“聚焦课堂,有效教学”这一主题,按照教育局关于《金凤区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与展示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组织,通过小专题研究,实施工作。以有效教学推进活动为载体,按照“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完善教学规范、聚焦课堂教学、锻造优良队伍、提高教学质量”的总体思路,深入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方法和途径,努力实现“有效教学”这一基本目标,以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实现质量提高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我校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就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一下总结:
一、组织形式严谨,领导全程参与。
课堂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对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有《效教学研究与展示活动实施方案》的解决课堂无效或低效的问题,我校积极组织和开展本次活动,本次活动是本着有效教学和如何解决课堂无效或低效的问题开展的,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次提高自己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绝好机会。
活动初,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教研员王老师和校长在动员大会上就我校的课堂有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从中我们也感觉到了本次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全面开展阶段。我组以开展小专题研究为中心。首先、我组与学校领导小组对语文组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主题,进行听课摸底,查找大家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初步确立小专题,每个教师根据设定的小专题再讲一堂公开课,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到两个低效行为。学校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听、评,并结合以往发现的问题做了认真的分析,基本找到了课堂教学低效或无效的根源,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没有对教材
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挖掘,青年教师对教材理解不到位;二是教研组在教研活动中没有形成合力不够,集体备课计划式的少,针对性不够突出,对一些教学中的难题充分的研究不够深刻,形不成解决难题或困惑的策略;三是课堂教学实践与课前设计严重脱节,“教学设计是给领导检查用的”的思想弥漫在部分教师群体中。
以曹校长为代表的学校评价领导小组对各教研组根据小专题的预设效果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效果进行诊断、评价和研究。会同各评价员认真分析、评价了各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细致入微地指出了教师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引课、课后小结、板书中的低效现象。个性问题:教师授课中评价语不到位、专业用语不规范,师生互动、教师设问、小组合作中存在低效现象,同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每一位老师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并根据教务处的安排布置了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对于出现的问题,大家群策群力,对各个教学环节逐一修改,为下一阶段的再研究工作做好了准备。
2、发现问题再研究阶段。在第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第二轮研究。我教研组根据第一阶段发现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为教师确定改进方案,进行新一轮小专题研究;以解决第一阶段出现的问题为研究目标,组织教师进行再诊断再评价和再研究。第二阶段,首先进行了学校内现场展示。由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安排组织各学科教师进行研究展示活动。我组确定以《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低效》为小专题研究形式开展,我们语文组的全体老师坐在一起进行商讨、研究,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环节的低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互动实质的失真
互动实质的失真就是指互动徒有形式而无实质内涵。在当下语文课堂中,教师面无表情,语气生硬,缺乏亲和力。在这样的氛围中,虽然有互动和对话,但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很难完成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或者,语文课堂互动又走向了“为互动而互动”的形式主义,与互动的本质背
离。比较典型的是程式化。程式化的师生互动是经过教师特殊“包装”过的,或者是在教师一定“控制”下的师生互动。这样,表面看来是师生在互动,实质还是教师的话语霸权在控制,或者说教师在预设的框架内无法解放。
(2互动方法的缺位
一问一答和生生讨论的运用成了语文课堂上互动方式的主角,但流于“形式化”或“程式化”就反映出教师在运用互动方法上的意识缺位,成了课堂互动中的隐形“杀手”。就拿讨论法来说:杨老师在第一次教学《女娲补天》找石头部分时采用讨论法,说:“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过程你有怎样的体会?”学生回答很多,如体会到了女娲甘于奉献、有爱心、救被困的人们等。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特视角,教师为了尊重多元理解,最后互动结果脱离文本,莫衷一是。如此讨论活动不仅耗时、低效,拖散了严谨的课堂结构,而且养成了部分同学在热闹中偷闲的习惯。由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到位,讨论的成员之间分工及要求不到位,问题的设计不到位,这样的讨论形同虚设,使有价值的互动内容失去意义。
(3互动评价标准的缺失
语文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实施,课堂教学任务由“双基”变为“三个维度”,就是要在“双基”的基础上使学生具有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在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评价中也常常暴露出评价方式的不合理、没有做到评价的恰如其分。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对自己喜爱的学生的评价一般是积极的、肯定的;对自己不喜爱的学生的评价一般是消极的、否定的,这样往往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根据上述所暴露的问题,在第二轮的听课中,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深入课堂,查找与解决,通过教研员王老师的细心指导和老师们的不懈努力,我们认为要解决课堂中师生互动环节中的低效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更新师生理念,更换互动意识
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首先应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因为教师对学生作用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我们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来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构建互动式教学的重要保证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关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围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反之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会由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是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这样,教师就很容易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产生一种自然的情感交流,那么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便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3.关注后进学生,是构建师生互动的必要条件
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班级并不是小班教学,因此班级的人数比较多,教师由于忙于教学,一般只关注那些思维活跃,性格较外向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那些不善言谈,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则关注较少,这个问题会严重影响我们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对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课堂上多给他们提问、发言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个别实在难以表达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从最简单的语句说起,由易到难。
三、展示成果
第三阶段,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和学校教务处的统一安排在本校举行了第三阶段集体备课
与展示交流活动。确定了以教研组长为核心的备课小组,以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为集体备课对象,杨华老师为主备,先由授课教师根据小专题谈教学实践与教学设计吻合之处和不吻合之处,反思出吻合和不吻合的成因,找出不足及今后如何改进;备课组的教师根据小专题对照教学设计并结合自身的研究方面找出实践与设计相同和不同的环节,分析成因,找到解决小专题的策略,取得了一定效果。
四、通过本次活动取得的经验:
1、我们认为在以后应该不断创新和改变原有模式促进教师参与的积极性。继续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把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组织好各个教学环节,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磨练,整体提高长龙小学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向抓管理、重精细、强素质、创特色这一工作目标迈进。在阅读文章的理解上,只要他们说得与答案接近,都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上进的动力。
2、通过本次活动,使我校教研组和教师对小专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课堂教学小专题研究有所理解:一是对照教学设计看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二是从教学实践的亮点反思教学设计的缺陷。三是在研究中找到解决低效和无效问题的一般规律,针对不同教师的教学特点、个性、创造力进行修正,使一般规律变成不同教师的个性化规律,使教师在遇到同一问题时都有适合自身的有效的解决办法。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通过活动的开展也反应出一些问题:
1、个别教师不能端正态度,参加活动不踊跃,不能虚心向他人学习。
2、个别教师不能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来充实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个别教师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气氛不活跃,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今后的努力方向:本教研组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推广“预防在先、认真落实、反思研究、找出策略”实现有效课堂的策略,在今后教师的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一策略,使本课题的研究落到实处。具体的作法就是在听课前,第一要看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第二就是听课时要用教师的教学设计对照教师的教学行为;第三是课后与教师一同研讨这节课理论与实践的吻合度,需要完善的地方;第四是经过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与教师找到好的教学策略。这样就可以避免无效或低效的行为尽量少的出现在课堂上,从而基本保证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
泾龙回民小学 语文教研组
7.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后环节活动设计 篇七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阅读课的读后环节是一个围绕阅读内容深化巩固知识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尽可能地设计各种活动, 充实阅读内容的内涵和外延, 拓展阅读内容, 使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学习内容, 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并且能够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拓展视野和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一、着眼于学生认知发展的设计
图式理论认为, 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 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2]24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阅读材料主题的了解程度;结构图式是指读者对阅读材料的文章体裁和篇章结构的熟悉程度。图式是认知的基础, 人们处理外界的任何信息都需要调用大脑中的图式, 依据图式来解释、预测、组织、吸收外界的信息。语言图式是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的基础, 学生如果不能识别文章中的字、词、句就根本谈不上对文章的理解。但是, 学生尽管读懂了文章中的每一个词句也未必能够理解全文的意思, 那是因为由于文化差异学生没有具备相关的内容图式, 阻碍了对文章的理解。此外, 阅读理解不仅受到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的影响, 还要受到文章结构的影响。
为了激活和扩展学生的阅读图式,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读后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内容图式对文章作进一步的归纳, 也可以运用修辞图式对语篇的线性结构或层次结构进行分析和讨论, 围绕阅读内容开展诸如复述、角色扮演、完形填空、缩写、改写、续写等口笔头交际活动。
1. 口头复述活动
复述不同于背诵, 不是简单地让学生重复学过的内容, 而是让学生把看到和读到的新知识、新内容、新结构经过分析、理解、记忆、归纳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 对所学语言进行加工, 用自己的语言口头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教学方法。
例如, 学了NSEFC Book 1 Unit 4的“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后, 在教师的帮助下, 学生根据before the earthquake→during the earthquake→after the earthquake这个时间线索, 假定自己就是故事中的某一人物来进行复述:
(1) Suppose you were a villager, tell us the signs before the earthquake.
教师也可以根据故事类记叙文的六要素 (time, place characters, cause, process, result) [2]25来设置问题, 帮助学生复述。
以NSEFC Book 1 Unit 3的“JOURNEY DOWN THE MEKONG”为例, 通过以下五个问题来帮助学生掌握完整的故事情节。
2. 图表、段落填写活动
图表、段落能够概括教学内容和归纳文章结构, 把图表、段落填写活动放在读后这个环节, 学生不仅能加深对学习内容的了解, 而且能够获得学习策略, 学会如何进行总结和归纳。
教师可根据问题型说明文的结构图式 (Facts→Reasons→Problems→Solutions) [2]25来设计表格让学生填写。
以NSEFC Book 5 Unit 1的“JOHN SNOW DEFEATS‘KING CHOLERA’”为例, 教师设计表格 (见
表1) 让学生填写, 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行文逻辑。
教师也可以将文章的整体结构呈现出来, 空出一些语言信息点, 让学生根据原文内容将其补充完整。
例如, 学了NSEFC Book 1 Unit 3的“JOURNEY DOWN THE MEKONG”后,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summary, 让学生补充完整。
Summary
Wang Kun and Wang Wei have________about taking a great bike trip.When they__________from college, they_______to_____along the Mekong River with their________.Wang Wei is very_________.Once she is__________to do something she will never_______her mind.Although it is difficult to travel along the Mekong River by bike, she________that they find the________of the river and begin their journey there.
3. 写作活动
阅读课文是写作素材的集聚地, 是写作体裁的范本。教师可以挖掘课文这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让学生模仿所学课文进行各种写作训练, 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而且还能培养写作表达的能力。
教师通过提示关键词汇, 让学生组词成句, 组句成篇。以NSEFC Book 1 Unit 4的“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为例, 教师可以给出首句和以下数据:1/3, 8, 30, 15, 2/3, 400000, 75%, 90%, 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数据写一个段落, 描述地震的后果。
再如, 教师可以设计问题, 帮助学生勾勒文章的框架。以NSEFC Book 2 Unit 2的“AN INTERVIEW”为例, 通过回答以下问题, 让学生把对话改编成以“Ancient Olympic Games and Modern Olympic Games”为标题的短文。
Q1:How often were/are the Games held?
Q2:What events were/are there?
Q3:Who took/take part in the Games?
Q4:How were/are the winners honored?
Q5:What’s the motto of the Olympics?
二、着眼于学生情感发展的设计
情感型活动的设计主要是“以美为突破口”, 根据阅读材料内容提炼出自然美、社会美、人格美、艺术美等, 通过让学生扮演角色、体验情绪、强化感受、激发情感, 提高审美的情趣, 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评议人物性格 (品格) 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可以让学生评议社会热点话题从而培养他们分辨是非和观察社会的能力,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也可以创设情境, 让学生发挥想象, 达到丰富学生情感世界的目的。
1. 人物评议活动
以NSEFC Book 5 Unit 4的“MY FIRST WORK ASSIGNMENT‘Unforgettable, ’says new reporter”为例,
读后活动可以这样设计。
Step 1 Brainstorming
What good qualities should an excellent reporter need?And why do you think this quality is a must?
Step 2 Group work
(1) 教师给出任务
Introduce a famous reporter whom you like.
What qualities does he/she have?
What column is he/she hosting?
What impresses you most about his/her work?
(2) 学生四人小组共同讨论
(3)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4) 教师根据各组的展示进行总结
这个活动从阅读课的主题——reporter, 引导学生归纳一个优秀的reporter所需要的品质, 介绍他们所熟悉的reporter的事迹, 激发学生向优秀人物学习的热情。
2. 社会热点评议活动
以NSEFC Book 2 Unit 2的“AN INTERVIEW”为
例, 教师可以就举办奥运会的利与弊组织一场辩论。
再如, 从“自然和人类”角度设计NSEFC Book 2 Unit 4的“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的读后活动。
Step 1 Design a slogan
Step 2 Group discussion:What can be done to protect wildlife?
这个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个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广告, 学生能说出很多有创意的句子。比如:We are one family
Protect wildlife, protect ourselves.Stop killing...
3. 创设情境活动
以情境为中心, 以情感为纽带, 以活动为中介, 以思维为核心, 以想象为手段, 是情境教学的特征。在读后阶段教师可以创设情境, 设计活动, 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的目的。例如, NSEFC Book 1 Unit 4的“A NIGHT THE EARTH DIDN’TSLEEP”的读后活动可以这样设计。
(1) Group discussion:An eight-year-old girl is left without parents after the terrible earthquake.What will you do to help her?
(2) Group discussion:A large earthquake might soon occur after some foreshocks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know what to do.List the“Dos”and the“Don’ts”according to the four different situations.
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联系生活, 积极思考, 各抒己见, 既拓展了所学内容, 又训练了思维能力和听说能力。
三、着眼于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的设计
人际交往既是课堂教学的手段, 也是课堂教学的目的, 既是课堂教学的条件, 也是课堂教学的产物。教师在借助于人际交往进行课堂教学时, 也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的态度和能力。美国教育专家约翰逊兄弟从学生群体组织结构的角度把学习分为单干学习、竞争学习和合作学习, 并对单干学习、竞争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优劣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合作学习效果最佳。[3]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意识和能力。在读后阶段,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 鼓励学生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评价, 让学生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彼此启发、互助合作, 获得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例如, NSEFC Book 2 Unit 3的“WHO AM I?”的读后活动可以设计为小组讨论: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sing computers?再如, NSEFC Book 1Unit 2的“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的读后小组讨论活动可以是:Predict how the English languagewill change in the future?Why?
再如, NSEFC Book 1 Unit 4的“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的读后小组探究活动可以是:
(1) Are there any sentences in the passage which imply the feeling of the writer about the earthquake?
(2) 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express by using the title“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3) Suggest your own title.
例如, NSEFC Book 1 Unit 5的“ELIAS’STORY”的读后小组角色表演活动可以是:
Suppose you are a reporter, you are interviewing Elias and Nelson Mandela about their stories.
当然, 为了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要进行合理分组, 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 明确每个人的任务, 然后根据任务进行小组活动学习, 最后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评价方式对小组和个人加以评价, 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增强小组凝聚力的目的。
四、设计读后活动的原则
1. 主体性
在读后阶段, 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作用, 能够让学生做的尽量让学生去做。如:让学生口头总结, 让学生来表演, 让学生来写作等, 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4]430
2. 灵活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来设计不同的活动,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变换活动方式, 让学生感受到时时有新意, 次次有提高, 激发并保持对英语的浓厚兴趣。
3. 拓展延伸性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 提高语言技能, 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和篇章结构, 发展批判性阅读能力, 还要善于挖掘阅读内容的内涵, 拓展教学内容, 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作更深入的思考,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的欲望。[4]432
参考文献
[1]刘兆义.高中新课程教与学·英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
[2]王志根.用图式理论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2007 (1) .
[3]盛群力.个性优化教育的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150-151.
8.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 篇八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这节课在语言知识上从词汇方面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信息阅读词汇;从话题上讨论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从功能上强调了上下文的一些连接词的用法。在语言技能方面要求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信息和教师的引导,查找相关信息,并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发展,从而探讨地球的未来:the earth may become too hot to live on,and does it matter?引导学生如何在生活中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对地球的未来有所作用,形成良好的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的意识。
(二)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本节课是阅读课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主要讲述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发展,是说明文,所涉及的话题是学生不熟悉,也不是很有兴趣的,同时课文中出现的词汇是有相当难度的,这就给本节课带来一定的难度。引入部分简单而有特色,以自己的名字,瑞安中学,4月8日,very happy,World Earth Day,the life onthe earth等词逐步让学生自主造句,在介绍自己的同时自然引入到课文主题;通过问题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使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大意:通过排序的方式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行文线索,也就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运用文章中所出现的连接词来加深理解文章,同时有助于学生写作方面的提高;最后通过讨论如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尽我们所能去保护地球保护生命,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着积极的引导。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教学思路设计清晰,有裴老师的自己的特点:教学思路层次,脉络清晰,围绕主题,层层深入,达到课堂教学目标:通过不同活动设计达到对词汇、课文信息的理解以及个人观点的表达,尤其是连接词的运用。课堂结构安排合理,从有创意的造句导入,到主题大意的理解,细节信息的排序,通过讨论来运用语言输出,由浅入深,符合学生学习习惯规律。整个课堂教学程序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讲与练时间搭配合理,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总之,这是一堂设计到位、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课。
(四)从教学方法上分析
本节课教学方法多样化,有特点且很扎实。在教学中,裴军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根据教学设计来更有效地获取课文相关信息,完成相关阅读任务;各环节相互紧扣,衔接自然;同时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信息和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上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课件的设计非常简单,没有过多的花样,但却极其清楚明了,对阅读教学课堂起到点睛的作用,却不会让课堂依赖课件。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各种能力培养——提高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以及写作基础的知道,更好地形成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对学生情感态度进行积极引导。
(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1.看板书:课件中充分了体现教学思路和重点,但是板书还是很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裴军老师的板书设计简单,清晰,却能反映本堂课的重难点,也能让学生参考板书完成相关任务和运用语言。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裴老师课堂上的教态和蔼可亲、热情、庄重,富有感染力。最让人深刻的是她的笑容,让人感到非常的亲切,舒服,也让学生放下紧张的心情,不会因为是陌生的老师,众多的听课老师,摄影机而感到拘束,而能以轻松的心态去参与课堂,更能提高课堂的效率。
3.看语言:全英文授课,教师的课堂语言,准确清楚,精当简炼。教学语言的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亲切,舒服,让听课的人如沐春风。
4.看操作:适度使用多媒体,起到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六)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阅读课课堂活动】推荐阅读:
怎样才能使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最有效10-12
合作学习在大专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8-29
翻转课堂高校思政课10-05
阅读课总结08-11
课堂教学体现课标07-19
如何打造复习课高效课堂09-14
地理课堂评课术语10-07
有效课堂教学研讨课11-04
群文阅读课反思07-27
怎样上好阅读课09-30